时间:2023-09-22 09:40: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猪市场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实验;自主探究
现行的广东省高考模式为“3+理科综合”和“3+文科综合”,为此相当多的中学在高一时已经实行分班,通过选拔考试、参考入学成绩、学生志愿和家长意见,再由学校宏观调控进行文理分班,也就是说通过提前分班明确高考方向。这样势必削减了相应一些实验科目、通用技术、综合实验活动、心理课、音乐课、美术课等的课时,甚至可能会有个别科不开课的情况。因此,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显得更为珍贵,更要力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尝试,从而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巩固书本知识。
一、分析实验目的,明确探究思路
每一个实验都有相应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有些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有些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而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在实验设计前首先应分清实验类型,但不管是什么实验,都要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要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也是为了在高考中进一步为高校选拔科学人才作准备。
要明确实验类型,分析实验目的,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探究实验。实验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模拟渗透装置,利用植物组织材料洋葱鳞片叶放在清水和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通过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来理解物质跨膜运输。作为探究实验,学生要掌握探究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更进一步探究,这是开展生物自主探究实验课的良好开始。
二、大胆创新研究,设计实验步骤
自主探究实验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自主探究,教师不参与或少参与,尽量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以及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就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这个必修一的实验为例,让学生大胆创新研究,教师可以引用“产婆术”设疑:“植物细胞都能吸水和失水吗?除了洋葱鳞片叶材料还能用什么材料?细胞壁属于半透膜吗?能不能进一步地完善实验?能不能确定洋葱鳞片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范围?”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有学生提出“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吸水和失水”,原因是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有学生提出“外界浓度高细胞失水快,死亡也快”,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对农作物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的原因。有学生将这一过程比喻成上坡路和下坡路,坡度越大,失水和吸水越明显,现象也就越容易观察。当然,浓度太高,一下子质壁分离完可能就再也无法复原,也就是细胞失水严重死亡了。对于实验假设也有学生会持相反的假设“原生质层不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等。进行实验步骤设计有学生会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来看洋葱细胞失水的速度和程度,最后教师可以问“哪一种浓度现象明显?书本上为什么用0.3 g/ml也就是30%的蔗糖溶液?”不管学生怎么样思考和设计,哪怕是设计错了也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步骤,通过自己或者小组开展实验,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更多的实验直观感受和理性认识。
三、观察实验结果,思考讨论总结
每小组按照实验预定方案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后将具体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列个实验结果记录表模板:
自主实验课的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检验每个学生或者小组的探究结果与预期是否吻合,能不能支持自己所做的假设。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与预期相符,当实验结果不支持自己的假设或者实验结果与预期有不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或者思考实验过程来解释实验结果。
有学生会更进一步思考,并改进实验结果记录,如:
2015年1月10日,米乐数码影音与珠海非常影音联手举办“品红酒暨非常全景声演示会”。这是一次主要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演示会,不但有顶级的全景声家庭影院系统演示,还有主办方所提供的美酒和点心给到场嘉宾享用。同时,更邀请了珠三角地区的影音媒体一同参加本次的演示活动!
本次活动的举办地点珠海非常影音是珠海首家集发烧音响、高清家庭影院、动感游戏、KTV于一身的生活体验馆,是一家现代化的、追求高标准的专业影音公司。目前公司旗下主要Visione Screen(威逊)透声投影幕、美国MK SOUND音箱、Geneva sound(日内瓦之声)时尚音响、Procella Audio(宝仙娜)超级影院系统以及Monitor Audio(猛牌)等著名的影音品牌。店内设有两个家庭影院视听室,一个是私人家庭影院视听室,主要面向拥有独立视听环境的高端客户:另一个是客厅影院视听室,集家庭影院和KTV于一身,而私人家庭影院视听室就是这次的演示活动地点。
在演示器材方面,这次所有的音箱和功放均选用瑞典Procella Audio(宝仙娜)的产品,采用7.1.4声道的DolbyAtmos形式进行演示。其中,前置左/中/右声道采用P28,6个环绕声道(左右侧环绕声道各使用2只)和4个头顶声道分别是P8和P5,低音效果通道采用1只P18,功放方面为4台DA-2800。至于环绕声处理器和蓝光机方面,则使用Marantz新款且支持Dolby Atmos解码的AV7702环绕声处理器,蓝光机为OPPO BDP-105D。本次演示活动由米乐数码影音的代表Ricky Chan负责主持活动。他在活动上简单地介绍了DolbyAtmos的背景及其技术特性,以及本次演示会的系统组建架构,并带来了多个精彩的电影演示片段为大家做演示。
作为Dolby公司新一代的音效技术,Dolby Atmos的目的就是模拟人类在大自然中所听到的声音效果。因此,Ricky首先采用杜比公司的演示碟当中那些在大自然中收录的片段(下雨、雷鸣的音效)让大家感受―下置身其中的声音效果。随后,再为大家挑选了多部近期上演的精彩电影片段,包括《变形金刚4》、《忍者神龟》、《一个人的武林》等。全套ProcellaAudio音箱的声音效果完全可以用震撼、精彩来形容,动态大、力度强横,低频饱满,爆炸力惊人,特别是重播《变形金刚4》这类采用Dolby Atmos制作的电影时,那种全方位的包围感真的太厉害了,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Dolby Atmos音效的威力以及Procella Audio惊人的声音表现能力。
至于另一个客厅影院视听室当中,则采用Procella AudioP5和Pl0构成5.1.2声道配置的Dolby Atmos全景声家庭影院,这是主要面向一般家庭环境而打造的解决方案!其整体的预算较低。尽管P5、P10是Procella Audio当中的入门级型号,但却拥有惊人的动态和输出声压,其震撼力同样出色。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套Procella Audio P5和P10家庭影院音箱系统也即将会接受本刊的测评,至于具体的详细表现,请各位读者继续留意本刊的精彩内容。
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我们深感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这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压力,更是“人才”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表现为两种竞争形式,一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意识形态的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有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定的政治思想理念,更有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同时又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几年的实践和学习中,我对当前小学常识课的教学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1、 常识学科仅仅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知识还不够,必须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能力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比了解结论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的知识的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情趣。教学活动的内容除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外,还要有必要的横向拓展和渗透。
2、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兴趣的提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用思维引导实践过程,做全面的加工、分析,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才算对事物性质有了真正的了解。
3、 传统的教学方法太偏重知识教学。表现为教学时过分地重视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知识;重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学。对学生的第一认识重视不足,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不够。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采用“讲授法”,结果自己讲得很累,效果确不好。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懒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
4、 知识的教学,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应该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不能单靠填鸭式的灌输和注入。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只能指导学生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把知识的结论告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讲得少,做的少,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学生自行研究、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日复一复,就有可能成长为勤思考、会思考的人。学生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教学的价值应评价为
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活动的意义(价值)/教学投入。
针对这一评价体系中的三者关系,我在小学常识五年级中进行了对比实验。试图研究“学生学习兴趣、记忆力、语言会话能力”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设计和实施
1、实验过程和方法
实验对象:五年级一班、二班、三班
实验时间:第一阶段从99年10月初到12月底
实验人次:165人×4次
实验方法:对三个平行班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2、实验实例
现举小学常识第九册《东北林海》课实验过程如下:
一班采用纯粹的“教师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基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二班选用现今为教师们普遍使用的“一般教学法”。课前教师准备三组小组讨论题(附1)。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自学课文、看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交流。
三班采用“主动学习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了解“东北林海”哪些知识?各小组派代表把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教师根据进行一定的整理。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知识的来源,教师提供学习媒介——地图、录像、有关书籍等,学生分组学习。最后学生交流汇报研究成果。
三、 教学效果调查及研究
1、教学效果调查。(其余三堂课调查结果附后)
二天后对三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1)、书面记忆力:在纸上写出学习《东北林海》一课后,你了解了东 北林海哪些知识。
(2)、知识语言表达能力:说一说你知道的东北林海。
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参与面 师生时间比 书面记忆 语言平均长度
一班 教师讲授法 较低 10.9%① 7:1 4.8个/人 16字/人
二班 一般教学法 一般 >90%② 1:1 6.1个/人 21字/人
三班 主动学习法 较高 100%② 1:4.5 6.5个/人 28字/人
①指回答问题学生/全班总人数。
②指参加小组及班级讨论的人数/全班总人数。转贴于
2、研究结果(以《东北林海》一课为例)
讲授法: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局限于单向活动,师生时间比为7:1,这“1”也仅局限于教师和个别尖子学生间的对话。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受累并未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没有能调动学生用耳、眼、手、口等各种感观参与到学习中去,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相对较弱。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教学条件再好,他们的主体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从课后调查来看,“纯粹讲授法”教学效果较差:“书面记忆”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1.3%,比“主动学习法”低了26.2%;语言长度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3.8%,比“主动学习法”低了42.9%。如此看来,这种教学方法在知识记忆和语言会话能力培养上均不如后两种方法。
一般教学法: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师生时间比为1:1左右。教师依靠三组问题紧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习也有较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控制下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方法正确,少走了弯路。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法能较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局限于静态目标,缺少学生能动的反映。殊不知学生在依托教师的教,获取知识时,他们的身心还有自主的需求。一切的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重新发现,真理也往往深藏于繁杂的事物之中,只有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学生才可能发现它们。而敏锐的洞察、创造才能,正是来日成为“人才”的基本条件。
主动学习法:最大的优势是着力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师生时间比达到了1:4.5。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行为,增加了大量自学环节,突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汇围,突破了以往教学中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小范围个体性的静态沟通。学生全员、主动的交往,使交往形式多样化,强化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小组与集体的交往,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参与交流,参与合作竞争,使主动参与学习面达致到100%。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学生面对面而坐,小组人数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小,容易参与讨论,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也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主动学习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讨论、合作交流、自学等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也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记忆比“纯粹讲授法”高35.4%,比“一般教学法”高6.6%;“语言长度”比“纯粹讲授法”高75%,比“一般教学法”高33.3%。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确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会话能力、团体合作精神有很好的锻炼。正如刘默耕老师所言:学生学习后的“输出”不是简单复现教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而是要远远多于、高于老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也就是说“效益”远远大于1。
四、结果分析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来看,“主动学习法”十分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1、从教学目标看
现代教育确定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目标体系。“主动参与学习法”使达成的教学目标更加完善。传统的教学法注重的是片面知识的教育,置学生全面的发展于薄弱的位置。而且在智育方面,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只是试图把学生塑造成统一化、模型化的标准件,压制学生的个体精神,迫使学生屈从于他们的价值观,依附于他们的教学准则。这样的教育观是对现代人性和人的发展严重的压制和摧残。在教学中,不信任学生的创造力、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一味地只运用单纯讲授法,必将泯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动学习法”把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学精神、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目标,力求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协作、感受挫折和成功,能在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方面协调的发展。较之其它教学法,“主动学习法”把学生看作有感情、有生命、有选择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优化了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始贯穿着培养学生主体性这的主线,更注重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体现。
2、从教学方式上看
“主动学习法”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把知识传授、人格发展、能力创造力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融会贯通,突破了各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的界线,使目标体系更加丰富多彩,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任务的提出时重视了自我教育意识,用学生的主体思想来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于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完成问题的教学方法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主动学习法”把大量的自学协作、讨论研究引入课堂,突破了以一问一答,师生间对话的局限,增强了激励性、尊重性、参与性、信任性和发展性。重视让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加深体会、养成习惯。“主动学习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重视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必须以语言为媒介,在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中,说话的机会多语言的长度自然会增长,会话的能力也就增强了。通过语言的表述,知识印象就会加深,这样的知识不用背也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中,经久不忘。可以说注重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培置,定能使学生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从教学结果来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主体性有利于人的健全发展。四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调查研究虽然不能反映教学的本质,但是也可以看出某些共性现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诱导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会产生较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会直接学习的兴趣、学习成效上表现出来,当教师重视、尊重学生的需要,把学生真正摆到教学的中心位置时(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就变得积极和富有成效。
关键词:毛竹;生产力;林场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103-02
毛竹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一次造林就可以长时间产生经济效益。毛竹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家具、造纸、包装、运输,还是食品、医药、保健、纺织、旅游、环保、化工、军工等行业,都离不开毛竹产业。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自然概况 宁国市是安徽省四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属于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1 426.9mm,年平均气温为15.4℃,全年无霜期226d。
1.2 样地调查方法 在梅林鲍家坞林场内设置不同立地条件的毛竹林标准地6块,面积为400m2(20m×20m),各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根据标准地调查的要求,对标准地内毛竹每竹检尺,实测树高(H)和胸径(D),在每块样地中间位置按“S”形取5份土样,混合,带回实验室处理。
1.3 毛竹生物量估算 毛竹生物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取伐倒方式计算毛竹各部分生物量。具体步骤如下:每木检尺后,分别在各样地内找出10株标准木伐倒称重,以2m为区段,对竹秆、竹枝、竹叶各部分的每个区分段(本研究中毛竹重量不包括竹鞭及其鞭根),称取鲜重,取样并带回实验室,在105℃下烘干称重,求算含水率。依据各部分样品干重推算标准木各部分干重,以胸径D(cm)和竹高H(m)为自变量,以竹秆、竹枝、竹叶干重为因变量,利用W=aDbHc二元幂函数进行生物量模型回归,即可得到竹叶(WL)、竹枝(WB)、竹秆(WS)、竹根(WR;不包括竹鞭及其鞭根)模拟生物量模型[2-3]:
WL=589.81D2.7049,R2=0.762;
WB=91.886D1.434,R2=0.669;
WS=2853.4D2.3079,R2=0.889;
WR=79.249D1.8202,R2=0.582。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竹林生长状况分析 评价毛竹生产力的2个重要因子是胸径和立竹度,是毛竹林整体林分状况及效益的体现。由表2可知,宁国梅林地区毛竹林的平均胸径为10.00cm。根据温太辉等的研究[1],所调查的毛竹林中,有4个I级的毛竹林,I级毛竹林达到65%以上,这表明宁国梅林地区毛竹林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衡量毛竹林地生产力水平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立竹度,它表示的是毛竹林的密度水平。本调查的立竹度是根据调查到的样地平均胸高断面积与模式化的竹林胸高断面积(79.35m2・hm-2)之商来得到的。根据温太辉等的研究,立竹度在0.8以上为高产毛竹林,0.3~0.8为中产毛竹林,小于0.3的毛竹林为低产毛竹林。调查结果显示,宁国梅林毛竹林的平均立竹度为0.25,并且6块调查样地全部属于低产毛竹林(表2),可能是林分立地本来就比较差,而且农户采取单一的采伐模式,造成立竹度偏小。
2.2 毛竹林生物量分析 在实验室将毛竹各部分烘干后得出,各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为:竹竿(73.07%)>竹枝(14.91%)>竹根(6.9%)>竹叶(5.12%)。由表3可知,不同立地条件对毛竹林生物量影响是明显的,梅林地区毛竹林生物量在37.02~80.31t・hm-2,平均为51.14t・hm-2,其中,4号样地生物量最大,为80.31t・hm-2,5号样地生物量最小,为37.02t・hm-2。
2.3 立地条件与毛竹生物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对梅林对山不同立地条件的6块样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坡位与坡向与毛竹生物量呈显著相关性,处于下坡的毛竹林生物量要高于中坡和上坡的毛竹林生物量;处于西破的毛竹林生物量高于其他坡向的毛竹林。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梅林地区毛竹生物量和立竹度均不高,这是由于该林场对外承包,承包商急于收回资金,对林场内3度及3度以上毛竹林进行皆伐,导致整个林场内毛竹林偏于幼龄化,表面上看是较快的回笼资金,实则不利于毛竹林的长期可持续经营,造成毛竹生物量和生产力不高。
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毛竹生物量影响也是有差异的,位于下坡处的毛竹林和位于西的毛竹林生物量要明显高于其他坡向和坡位的毛竹林。这可能是由于下坡处的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高于其他林分,而且家禽等粪便也提高了下坡毛竹林的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了毛竹林的生产力。
因此,为提高宁国梅林毛竹林生产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经营时间较长、产量已稳定的用材林留4度砍5度,4度竹林竹材产量和笋产量高,经济效益好;(2)林分衰退、产量下降的竹林留2度、3度为好,成竹率高,新竹数量多;(3)下坡和西坡竹林要多培养,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毛竹产量;(4)阳坡竹林留3度可增加成竹数、使林分稳步发展;(5)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避免单一模式操作造成林分地力减退和生产力下降。
参考文献
[1]温太辉.竹林生产力因子的评价[J].竹子研究汇刊,1990,9(2):1-10.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产业分工协作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62-02
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的分工协作,主要指在长株潭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各种生产业的要素资源能相互流动、服务市场相互开放、行业结构层次相连、空间布局相协调、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共同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产生齐聚效应和网络效应,提高区域内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将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生产业规划精神,分析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分工协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最后提出基于分工协作机制下的发展长株潭生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
一、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国家、省委省政府以及长株潭各地方政府众多利好政策措施的出台鞭策下,长株潭城市群的生产业取得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长株潭地区生产业最大限度克服冰灾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强财力做出了贡献。2008年,长株潭地区限额以上生产业实现收入1648.10亿元,同比增长17.6%。在这三个主要城市中,省会长沙依然稳坐生产业的龙头地位;株洲生产业起步快、发展迅速,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湘潭的生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象。随着国际生产业的加速转移以及新的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长株潭新型工业化战略得到进一步推进,长株潭生产业也获得了极佳的发展环境和前景,必将得到加速发展。尽管如此,我们仍需清醒地看到,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仍然较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内陆省份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生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且部分地区和部门对发展生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可以说,长株潭城市群的生产业是发展与问题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一)生产业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较低,整体竞争力不强
近几年长株潭生产业投资虽然增长较快,但基本上是以国有投资为主,非公有制比重较低,同时生产业的行业垄断现象较为普遍,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一些领域对私人资本和外资限制严格,竟争还不够充分,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仍然较低,致使生产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亏损严重,发展后劲不足。而发达大都市圈经验表明,城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需要经济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要打破市场的地区分割,让产品、服务在各个市场上公平公正竞争,积极实现市场一体化。
(二)长株潭生产业产业布局相似,重复建设严重
根据发达大都市圈发展经验,大都市圈内应积极主动地分工,减少、避免产业的同质、同构。而长株潭三市生产业产业布局相似度高,相互之间没有形成有机合理的产业分工。
首先,三市园区引进的生产业项目重复性大,产业重点多有重复,同一产业的各企业分布较零散、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使得各市的产业协调发展规模很小。其次,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使得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终不仅使得产业缺乏自我增强的内在机制而没有竞争力,而且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中心城市实力不强,且与各城市之间经济关联度不高
一个服务业发达的中心城市是大都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作用无可替代。作为长株潭城市群龙头的中心城市长沙,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其生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还不算强大,仍然存在诸如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企业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等缺点。目前,长株潭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较为有限,未能达到现在所辖的县(市),反映了中心城区与地区的经济关联程度不高。同时,长株潭城市群各成员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不密切,跨城市的产业链、供应链没有形成[1]。如果保持这样的情况,那么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将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也有违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四)长株潭一体化体制没有得到落实
虽然长株潭一体化的规划已经颁布,但是有效的实施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长株潭作为三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体制化,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而制约着一体化的进程。
三、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分工协作的战略定位
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发展战略构建应该以长沙为中心,在长沙优先驱动模式下,其他城市(主要是二级城市)与之错位发展,形成水平分工。在战略制定上,应结合政府政策支持,选择好重点行业、重点区位,以形成功能聚集,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的定位是中心城市,是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中心,中部区域金融中心[2]。加速并优化发展生产业已经成为长沙务实的战略选择。长沙加快发展生产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法制化创造服务业发展环境;依托工业化发展战略,结合支柱产业,大力提升制造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升支柱产业的规模、行业影响力和产业聚集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金融和商务服务等生产业的规模和水平;突出生产业在信息带动、节能降耗、技术进步等关键环节上的服务效应,走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全面提升生产业整体素质和水平[3]。二级城市要做好“二传手”,发挥好局部中心的功能,一方面接续中心城市的辐射,对周边中小城市继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有选择发展服务业产业集群,增强对中心城市的产业配套能力。中小城市要当好“接收站”,不应盲目追求产业高级化,要充分消化中心、二级城市转移出来的生产能力,升级改造传统行业。
四、长株潭城市群生产业分工协作的政策措施
(一)树立整体区域发展观,完善服务业的管理方式和途径
要建立长株潭科学的生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框架,制定服务业总体政策,衔接好各部门政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一些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做到政策到位,资金到位,管理到位。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国际惯例,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进行准确定位。建立和完善各种类型服务行业协会,使行业自律管理主题明确到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清理市场准入规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编制行业规则、完善服务业统计等方面的重大作用[4]。
(二)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长株潭各地区要凭借“错位战略”创造性的发展思路,以自己现有的经济状况、自然禀赋和服务业发展层次不同,为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应做的努力的重点和方向也应有所差别,应在摸清各自服务业发展情况、现时优势和劣势所在、发展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各地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带动长株潭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促进服务业的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产业转移核心合作分工模式的形成,各中心城区在建设生产业密集区中,要寻找“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服务产业分工格局。
(三)政府要加快圈内生产业软环境的创新进程
1.构建规划、协调机制,树立新的城市群管理理念
可以在长株潭城市群建立一个区域性、法制化、更有力的跨行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和监督机构,管辖区域事物,沟通和平衡各方利益,协调解决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这就需要:一是要从关注单个地域的发展转向注重整个区域的发展。在政府层面,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互访和定期磋商机制,在中长期发展战略及规划思路、区域发展政策、市场规则、跨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强协调衔接。二是要从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转向以经济区域为单元来谋划经济发展。三是要从以行政关系为中心点转向以交易关系为中心来组织和管理经济网络的运行。
2.培育城市群的城市功能体系,全面推进“城市-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
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要立足于参照圈域优势,借助他市优势,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资源、科技、人才、资金等作为要素,进行战略功能定位,以实现城市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3.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政策
要从政策上引导产业升级换代,坚决淘汰污染产品;要城乡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尽量吸引人口向小城镇流动,以便集中解决生活、工业污水问题。所以,要通过改变独善其身的环保思想,进而在互利互信基础上进行合作,以实现区域的整体环境利益。因此,各地的环保战略要进行良好衔接,以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此外,环境合作也有利于平衡长株潭地区的经济竞争。
参考文献:
[1]朱有志等.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12)
[2]王洁. 3+5城市群将成立管委会,功能互补形成1-3-5城市功能区.长沙晚报,2007(12)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对策
1.引言
建筑施工行业危险系数大、事故发生率高、财产损失重,是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之外的又一大高危行业,是各级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建筑施工现场由于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和临时设施众多、流动性大,使得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加之企业和项目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力、隐患整改不及时,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诸多漏洞和缺陷。此外,施工现场露天作业、交叉作业和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使得施工现场的外部作业环境差。以上因素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现状,并找出应对策略,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发展提供借鉴。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现状
2.1建筑市场存在缺陷,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祸根
当前,建筑市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非法转包、违法分包、“阴阳合同”、最低价中标、垫支施工、无施工资质的个体施工队伍通过不正当手段中标、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建筑市场上的“祸根”,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施工单位为获取利润而降低安全生产投入,很少购置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器材、工具;企业收取挂靠费后对项目部放任不管,挂靠的项目经理有职无权等诸多问题。造成了目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隐患众多、事故频发等“恶果”。
2.2企业和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不重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是公司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是项目安全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而有些企业负责人只关注经济效益,很少关心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项目负责人为节约成本,更容易忽视安全生产。对待安全生产常常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1]”。根据“海因里希法则”,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可见发生事故的概率只占全部事故隐患的9%左右。因此,许多企业和项目部负责人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他们往往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松一点和紧一点都很难在施工现场反映出来,管的松不一定会出事,管的紧也未必不出事,施工现场出事不出事完全是听天由命。有些企业负责人从来不到施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项目部发生事故后,他们甚至对项目部的情况一无所知;有些项目负责人在上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时才到现场,平时根本不过问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情况。很多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企业或者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不重视造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不是在现场,而是在“思想”。
2.3安全管理人员权责利失衡,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拦路虎
目前,从政府部门的安监人员到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再到项目部安全员,都普遍存在着权责利失衡的问题。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都有严格的问责机制,这些安全生产责任会层层叠加到基层安监人员身上,而基层安监人员权力有限,很多时候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监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必定会使大量的在建工程停工整改,这样以来势必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建设进程,而经济建设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又是安监人员所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很多时候,安监人员只能抓大放小,重点监督大的隐患,但是小的隐患也可能导致大的事故,如果日常监管中的小隐患没有监管到位,发生事故后,安监人员就有可能受到责任追究,这就出现了安全工作者,没有安全感的问题。而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项目部安全员,地位和待遇都不高,权力有限、责任重大。他们发现隐患后,指挥不动项目负责人、班组长和工人,很多时候只能任凭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权责利失衡的问题,常常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进度缓慢,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拦路虎。
2.4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低,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导火线
目前,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及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规范及文件规定,知之甚少,他们常常在现场发现不了安全隐患。而现场作业人员,多数都是没有经过专门安全教育培训、施工技能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农民工,有些农民工年龄较大、有些存在伤病。以上因素都造成了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为诱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导火线。
3.解决对策
3.1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减少和避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治本之策。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招投标是形成有序建筑市场的源头和保证。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大监管力度,大力推进工程招投标运作程序制度化、科学化,健全约束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围标、串标、虚假招标等违规违法行为。建立全面、公正、及时、系统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交易程序,健全监督机制,形成良好的建筑交易市场氛围。同时,市场和现场加强联动,现场检查时,应对工程分包单位的资质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重点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从市场和现场两个方面加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治理力度。
3.2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带班制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对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入了解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经济效益的思想。此外,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时,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要求,检查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情况。企业负责人每月检查时间不得少于其工作日的25%,项目负责人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的80%[2]。对不按规定带班的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采取严格的惩处措施,迫使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多到现场检查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及时解决,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到思想深处。
3.3明确责任界限,解决后顾之忧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市场实际,明确安监人员的责任,适当扩大安监人员的权限,对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安全隐患得不到整改安全事故得不到教训,坚决不能施工,小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消除,否则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应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给安全管理人员足够的权力,让他们有动力管好安全,有权力整改隐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各级安全管理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安心的管理好安全生产工作。
3.4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建设系统人员的培训机制,可以定期对辖区内所有在建工程的施工企业的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安全员、技术员和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活动。宣传和讲解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每年可以组织一次或两次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的贯彻落实工作,通过普遍检查、重点检查和抽查的形式,对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的一项或多项内容进行考核,对那些不贯彻落实或贯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从严从重处理。同时,可定期深入剖析建筑施工事故案例,让安全管理人员认识到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定,重效益、轻投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从行动上避免不安全行为。另外,应建立农民工准入机制,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必须接受教育培训,“三级教育”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此外,施工企业应为新进场的所有施工人员定期体检,年龄偏大或者体弱多病的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作业,以此,来提高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
4.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建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前途命运、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和谐稳定和持久繁荣。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必须依靠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依靠建筑从业人员的全员参与、防微杜渐。只有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抓安全的良好氛围,才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才能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稳定有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雇主品牌 角色外行为 反生产行为 国有企业
引言
企业竞争优势更依赖杰出的周边绩效,而周边绩效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员工角色外行为。改革浪潮的冲击、复杂的经营环境向组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实践者们意识到要确保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不能仅局限在员工角色内行为,还须依靠他们自愿做出的、工作职责之外但符合组织目标的角色外行为。然而角色外行为是个体裁量的结果,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和情境性特征,它既可以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统计表明多于1/3的调研对象都承认做出过故意旷工等行为,可见反生产行为在实践中已是一种常态,且逐渐成为现代组织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其挫伤员工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消极作用逐日凸显。如何减少、杜绝反生产行为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但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概念阐述、结构划分等阶段,相关实证研究明显不足。
经营环境的变化给国企带来了巨大压力:新劳动法要求降低派遣工比例,迫使国企重新考虑招聘及现有人员效率问题;舒适、时间灵活,大多数员工都处于不被监控的的工作环境,其反生产行为频率如何;“第十一届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国企、外资、私营的雇主品牌认可度差距逐渐缩小,国有垄断优势正在衰减等。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推动国企改革、加快走出国门步伐和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因此,探讨雇主品牌与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关系具有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遵循“行为认知”模式,探究雇主品牌与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从雇主品牌角度提出系统化的应对措施,以期对提升周边绩效、实现企业卓越发展有所裨益。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概念界定
1.雇主品牌。“在哪里工作”涉及到工作场所及雇佣体验,这就是雇主品牌的本质。作为最核心的内容,雇主品牌是企业品牌经营的最高境界。
Barrow 和 Ambler(1996)最早提出了雇主品牌是可向员工提供经济、功能和心理利益的综合概念,理论界由此掀起了相关研究热潮。归纳已有文献,依据关注对象(潜在、现有或离职员工)的不同,可得出四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外部品牌的视角,企业对外树立良好的雇主形象,让求职者感知本企业是理想的就业单位;二是内部品牌视角,强调企业就组织文化、发展机会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向现有员工做出承诺,并努力与其建立情感联系;三是从组织整体角度出发,将员工品牌和市场品牌联系起来,确保企业同时获得内、外部顾客的忠诚;四是内外部结合的视角,为向员工传达本企业是“最佳工作场所”而做出所有努力的总和,吸引求职者积极加入,同时激发内部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此观点,致力于探讨综合视角的雇主品牌对内部员工行为尤其是消极反生产行为的抑制作用。
张慧(2010)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情境设计出针对内部员工的雇主品牌问卷,包括五个维度:全面薪酬,即企业提供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即知识技能培训、晋升发展机会;工作本身,工作量合适、时间灵活、环境舒适;企业文化,即组织愿景、人际关系、文化环境;品牌实力,即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排名以及在顾客市场享有的声望,雇主致力于传递“理想工作场所”的信息,员工也借此识别出雇主品牌的价值进而做出行为决策。得到良好雇佣体验的员工自发做出有益的组织公民行为,减少消极怠工等负向反生产行为,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2.员工反生产行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潜在危害组织及相关者利益的工作场所反生产行为,Mangione等(1975)首次将反生产行为描述为一种不配合、有悖利润价值创造且损害企业利益的消极行为。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可的反生产行为是一个集合概念:员工有意做出工作职责之外但负向作用于组织及成员的所有消极行为总和。近几年,国内才逐渐关注此行为,张建卫等(2009)认为员工有意采取的、客观上造成组织及利益相关者资产损失的显性或隐;陆静(2011)指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对立面,反生产行为是降低生产效率、滞碍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总称,包括生产越轨、财产越轨和政治越轨三个维度。同国外研究一致,大多数学者也将反生产行为视为消极的,但至今对其认识仍未统一,相关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
反生产行为的研究主要遵照“压力源-情绪-行为”和“因果推理”两个模型,前者主张以情绪为基础对外界压力源做出回应;后者是员工据雇佣体验对组织环境做出反应。本文依照“因果”模型,以行为认知为线,认为反生产行为是员工以雇佣体验为基础,对薪酬福利、工作特征、企业文化等感知、评价而自发做出职务之外、潜在损耗组织效能、威胁企业生存的所有行为总和。
(二)雇主品牌与员工反生产行为关系及研究假设
1.整体雇主品牌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朱飞(2012)以“信息-知晓-认可-行动”为线提出雇主品牌最终指向员工行为,谭琰(2012)以基层员工为对象实证验证内部雇主品牌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优秀的雇主品牌意味着雇主尽力为员工提供满意的服务,传递本企业独具特色的薪酬福利、合适的工作岗位、清晰的职业发展等信息,增加员工认同感,唤起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促发有益的组织公民行为,抑制反生产行为。
本文从组织公民行为的对立面出发,认为他们是相互独立的二维结构,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雇主品牌显著负向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
2.雇主品牌各维度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工作最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薪酬福利,并且满足生存发展所需。Peterson(2002)研究指出组织关心福利的程度与员工的不当行为高度相关。Greenberg(1990)提出由薪酬引起的不公平容易触发消极反生产行为,员工实施盗窃等以抵抗组织的不公待遇,维护自身利益。有竞争力的薪酬外加全面的福利待遇,满足员工需求同时提高其满意度,减少牢骚、抱怨等消极情绪,改善行为动机,减少实施反生产行为的可能性。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全面薪酬对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国企的职业阶梯基于“论资排辈”,员工不能与组织同发展、共进步,则积极性受挫,激情锐减,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以心理罢工、工作倦怠等反生产行为报复组织。“一辈子只服务于同一个岗位”在国企中非常的常见,这比较容易引发员工厌倦,Bruursemar(2007)提出工作厌倦倾向于导致消极怠工等反生产行为,Colbert(2004)等研究发现员工对职业发展环境的感知与反生产行为负向关。看不到职业生涯的曙光,员工失去信心,产生倦怠、罢工,甚至做出财产或政治越轨行为,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灾难。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职业发展对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国企工作时间弹性、环境宽松自由,员工处于不被监视的环境会更可能从事反生产行为,如淘宝、玩微信等占用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Vardi等(1996)提出工作岗位也是导致反生产行为发生的内在因素,Spector等(2010)也认为缺少激励性的工作容易诱发反生产行为。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工作本身对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核心价值观理念―企业文化影响员工思想、行为。Kennedy等(1982)指出组织文化是调节员工角色外行为的关键举措,Boye也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可减少反生产行为。企业文化可增强员工凝聚力,文化缺失也是导致员工消极行为的原因之一。积极的企业文化可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减弱个人与企业间冲突,避免反生产行为的发生。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企业文化对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工作的体面程度与企业在同行中排名及社会形象息息相关。知名国有企业员工,当被问到“在哪里工作”时,其绝大多数都体现出较强的荣誉感、自豪感,这有助于从源头上抑制反生产行为。刘凤军(2012)等人的观点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进而提高员工满意度,促使员工自觉减少反生产行为。王文彬、李辉(2013)对84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企业声誉对反生产行为产生显著负向作用。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5:品牌实力对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笔者对中国移动新疆分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发放260份问卷,回收245份,回收率约为94.2%,其中有效问卷230份,有效率约为88.5%,回收效果较佳。
(二)测量工具
本文采用张慧(2010)在国内外雇主品牌调查评比问卷基础上修改后的雇主品牌量表,包括五个方面,20个题项;反生产行为则采用陆静(2011)在修改Spector和Fox基础上而设计的量表,包含16个题项,均采用5点量表。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1.问卷信度、效度检验。量表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可通过信度来反映,刘楼提出衡量信度的指标划分为折半、再测及Cronbach`s α值等,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认为只需α>0.6,问卷便可信,本文采用普遍认可的Cronbach`s α值进行量表内在一致性检验,具体结果见表1。研究者Kaiser提出当KMO值大于0.800时,表示各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适合做因子分析。雇主品牌量表的KMO为0.900、反生产行为量表的KMO为0.952,说明二者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且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也均达到显著水平(Sig.
2.验证性因子分析。各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雇主品牌各项拟合指标良好,反生产行为的绝对拟合指数χ2/df为7.461,大于5,RMSEA为0.118,略超过上限0.1,但GFI=0.910,相对拟合指标NFI、CFI和IFI均大于0.9,因此本研究的变量整体拟合指标基本达到评价标准。
数据分析和结果
本文运用SPSS19.0对23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被测试对象中,女性占到54.35%,而且62.6%的人年龄都在30岁以下,相对年轻。教育水平偏低,65.78%的人受到大专以下教育,50.43%的人工作都在3年以上,但84.78%都是普通员工,职业发展缓慢。
由表3可以看出,雇主品牌的X2职业发展得分最低,处于“不太同意”状态,X1全面薪酬、X3工作本身的均值大于2小于3,接近“一般”,X4企业文化、 X5品牌实力的均值都在3.5左右,介于“一般”和“同意”之间,总体看现有员工对所在企业雇主品牌打分偏低。反生产行为中的Y1财产越轨、Y2政治越轨均值得分为1.3602、1.4058,均介于“从来没有发生”和“共发生一次或两次”,Y3生产越轨均值为 3.5022,介于“每月发生一次或两次”和“每周发生一次或两次”,可见反生产行为在实践中确实存在,其中生产越轨最为普遍。
据表3可知,除X5品牌实力之外,雇主品牌其他各维度都与反生产行为显著负相关,这为本研究的假设提供了初步支持,为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假设检验
本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验证雇主品牌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F值为2.680和 11.720,说明回归检验结果显著,即模型中至少有一个变量会对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D-W值为1.694,比较接近2,表明各个变量几乎不存在自相关。模型1、2是把性别、婚姻、年龄、学历、工作年数和职位做控制变量,反生产行为做结果变量,加入全面薪酬、职业发展、工作本身、企业文化和品牌实力前因变量后,R方值从0.067增加到0.265,增加了0.198个单位,ΔR2为0.198,且F值达到了显著(p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为全面薪酬对员工反生产行为不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据相关分析可知全面薪酬与反生产行为显著相关,但影响却不显著,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国有企业实行“岗位工资制”,保证了相对公平;如今生存需求已不是员工的主导需求,薪酬福利对其行为影响较小;且测试对象整体偏年轻,他们可能更重视精神方面,最终造成全面薪酬对反生产行为影响不显著。
职业发展对反生产行为负向影响且最为显著。中华英才网2013年《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揭示已就业大学生对理想雇主最看重的是成长性,职业生涯、技能培训、晋升机会等是在职员工关注的核心。但此次调查职业发展得分最低(均值为1.9196),国企具有鲜明的“论资排辈”特征,员工看不到职业生涯的曙光,极大影响其激情,进而消极怠工,甚至导致严重的越轨行为,给企业带来损害。
工作本身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有负向影响。员工通过工作岗位体验雇主品牌,工作量过大、时间刚性加上工作环境不和谐容易给员工带来压力,在压力驱使下,员工倾向于做出如占用公司财物等破坏行为,以换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国企工作时间相对弹性,“以岗定薪”的机制保证了相对公平,这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反生产行为。
企业文化显著负向作用于反生产行为。企业文化是组织内成员普遍认可、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与规章制度共同对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国企成立较早,文化底蕴深厚,如移动公司“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文化理念,潜在影响员工思想,员工深受感染,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行为符合组织期望。
品牌实力有利于减少员工反生产行为。工作单位的知名度及雇主形象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荣誉感、归属感。体制内雇主一直备受求职者的青睐,受调查的企业在新疆甚至在全国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品牌辐射力可以增强现有员工的自豪感,自觉全身心投入工作,削减反生产行为。
本文得出雇主品牌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作用,这为管理者有效应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提供了新视角,有益补充了雇主品牌和反生产行为相关理论。企业做出有关全面的薪酬待遇、清晰的职业发展、合适的工作岗位、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大的品牌实力等良好的雇主承诺,有益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地管控工作场所中反生产行为,增强内部凝聚力,保障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雍少宏,朱丽娅.益组织行为与损组织行为:中国特征的角色外行为模型及其经验实证[J].管理学报,2013,10(1)
2.Kelloway,E K,Francis,L,Prosser, M,and Cameron, J E.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as protest [ J]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 2009, 20( 1)
3.D. K. Peters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thical Behavior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Ethical Climate Questionnai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2,414
一、主动探究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块阵地。而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带有问题性特征,问题的设置或提出以及问题的解答或释疑绝大多数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理所应当要成为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主动探究能力培养的主阵地。
首先,分析教材,设计出探究的问题。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备课,分析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根据新课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问题,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迫不及待地进行主动探究。
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茵,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
其次,讲授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
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色素种类及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大棚蔬菜和地膜育秧为什么都采用白色的薄膜覆盖?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样的联系?又例如,“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教材有这样的描述:“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在实验前可就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和分析。
最后,复习小结,归纳探究问题,并给予必要的释疑解惑。作为组织者、协作者及引导者的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做“问题解决”后的提炼和拓展。如协助学生概括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建立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提炼思想观点,明确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将探究的问题向不同方向拓展。
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对问题加以讨论,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通过教师贴近学生生活的、多方位的、具有代表性的引导,使学生轻松地进入知识的“海洋”,在“邀游”中,使学生从产生问题开始,以产生问题结束。这样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情景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实现课堂在原来基础上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二、主动探究能力培养的直接操作平台——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担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任。实验都明确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目的,注重通过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应侧重强调以下两个方面:1.认真做好教材中几个探究性实验,学会一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最基本的探究能力。2.想方设法把验证性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例如,“观察细胞质流动”是一验证性实验,操作时完全可以增加这样几个让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1.细胞质流动方式都一样吗?2.细胞质流动是否受温度影响?3.细胞质流动有什么意义?4.一个细胞的细胞质能否通过胞间连丝流到另一个细胞中去?
同时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对已设置的实验进行操作,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开发探究新实验和实验的新思路。探究性实验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创新实验和实验新思路亲身探寻结论的过程。
例如:在“新陈代谢与酶”一节的学习中可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活性高低和酶的专一性的实验,还可以给学生创造探究实验的情景。如给出学生实验药品和用具:酒精灯、烧杯、试管、胶头滴管、蒸馏水、盐酸、烧碱、淀粉、碘液、硫酸铜等。不给学生规定实验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独立地设计实验。从目的、过程、结论和实验用品的选用等等一切靠独立完成。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兴趣。在独立实验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难题是酶的选用,当学生有创见性地使用自己的唾液之后探究热情会进一步提升。从而会将思维发散到温度、PH,甚至重金属离子各个方面进行探究。在独立实验过程中自然也就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三、主动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
高中阶段探究性课程的目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展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本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也要本着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内化知识的原则,即在学以致用和验证探索的目的。作为生物教师应对本地教学资源情况和学生情况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性课外生物教学实践活动。首先,指导学生做好实践前的理论准备工作,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是制定活动计划与实施。如指导学生为了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作用”可让学生分组完成对农田、河流、池塘、森林等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过程完成学习目的。还可以将当地的科研机构、养殖场、实验田等资源变成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实现生物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性探究性教学。从课题的确定,方法步骤的筛选和实施,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都是学生自主参与,自行设计独立完成的。尽管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够,但是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热情饱满,勇于探索,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个性智慧。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些都是课堂上不能获得的宝贵财富。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快速的提升。
关键词:校园美育;文明礼仪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1.1 学生文明礼仪的现况
我国在中小学美育的功能和内容、课程设置研究很少,特别是在研究内容方面缺乏深度与宽度、美育对每况日下的学生文明素养方面研究缺乏整合与创新。
1.1.2 校园美育的构建框架
学校以美声、美书、美形三要素为框架,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美声范畴内的音乐课,介绍美声的概念、起源、发展和意义以及美声的学习。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进行软笔书法教学。每天开展35分钟大课间活动,体育课采用1+4选项制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校开设的项目进行体育课堂学习。每学期各班开展一次德育一体化活动,4个课时时间进行劳动。
(3)提出全面的方法,造更好的学生文明礼仪成长的环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高一10个班级全体学生以及选取的10名后进生组成的实验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期刊网和中国知网相关的电子文献,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2.2.2 专家访谈法
在确定研究方向后,与常德市各个中学的老师、班主任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文明礼仪模式的探讨,听取他们的观点,意见,为本研究积累意见。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所需要的研究信息和数据,设计了学生调宋示怼⒆家调查问卷和效度检验专家问卷。
(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分别向常德市七中学生和老师发放问卷215份,问卷的发放、回收顺利。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2)问卷的效度检验
专家问卷效度统计单项选择(n=10)
检验结果为:问卷有效性较高
(3)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问卷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检验得出问卷可信度高,符合要求。
4 结果与分析
4.1 常德市七中校园美育课程具体实施办法
学校按初、高中两部六个年级进行特色三活动(“三美”活动)
一、唱响青春之歌声(美声)
(1)常规唱歌:唱歌时间为第一节课和第五节课前5分钟。(2)七中好声音之校园十佳歌手大赛。(3)庆“五四”校园合唱比赛
二、书写汉字之神韵(美书)
(1)常规练字:第五节课前15分钟为全校练字时间。(2)每期举办一次“书汉字之美 品文化之韵”书法比赛。
三、练就健康之体魄(美形)
(1)特色大课间活动:晴天室外“两舞一操”,雨天室内手语操。(2)“新苗杯”篮球赛(3)德育一体化活动。
4.2 常德市七中校园美育课程对学生文明礼仪成长的效果分析
4.2.1 学生的态度
学校开展美育教育,89.5%的学生是持欢迎态度的,认为接受美育教育后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达到了75.4%。
4.2.2 教师的态度
美育教育开展以来,77%的教师感觉学生在礼仪方面的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
4.2.3 美育对学生言谈举止的影响
美文的阅读,传统文化的教育,介绍大量的古人事迹,学生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模仿,现在学生普遍感觉自己变得斯文了,变得文雅了,比例达到了69.7.%
4.2.4美育对学生学校礼仪的影响(课堂礼仪,听讲,服饰仪表,尊师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集会礼仪,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学生们意识到整洁的仪表是一种美,意识到对人的尊重是一种美,不再盲目最求个性,少了搞怪,多了谦逊,少了张扬,多了自信,对老师同学有礼貌的多了,自我中心少了,通过美育教育,对自己在仪表等方面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到了86.3%
4.2.5 其他礼仪(交接物品,父母礼仪,长辈让座,乘车就餐,宿舍)
学生吃饭过程中,一些礼仪方面有了注意,比方说长辈先动筷子,给长辈主动帮助,有这种感觉的家长达到了63.3%。
4.2.6 选取了杨思、赵云、蒯悦等10名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组成实验组.
同学对实验组10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开展美育教育前后评价对比(n1=20)
教师对实验组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开展美育教育前后看法对比(n1=9)
开展了美与教育后,学生与人交往时文明礼貌素养有了提高的占到90%,效果明显,同时认为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改善的,占到60%,认为学生能注重自己仪表形象的占到80%,认为学生在校期间能控制自己仪态的占到80%,谈吐水平得到提高的占到70%。
实验组学生在开展美育教育前后对自己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自我评价对比(n1=10)
在学生自我评价中,4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通过美与教育自己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善,甚至有4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文化成绩的提高和学校开展的美与教育有直接关系,实验组10名学生的变化是显著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研究表明,常德市七中的美育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文明素质,美育课堂教学和评比竞赛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5.2 建议
第一,转变观念,注重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第二,美育教育课堂和评比竞赛中对文明礼仪的针对新需要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滕朝晖.《技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与教育途径》, [n]《职业》2012-12-05.
[2] 李玉超.《论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强化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