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0: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和谐;心理和谐;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15-0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一个时代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要注重人的心理和谐的培养与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一论断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指的是社会生活和状态的和谐与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和谐与安定。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是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离开了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健康和谐。
一、心理和谐的界定
(一)和谐
在辞海中,和谐与协调并称,指配合(或搭配)适当、匀称、协调而不生涩、不别扭。和谐是指存在差别的各组成成分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处于一种平衡、协调、融洽、统一的状态,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
(二)心理和谐
人的心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它由许多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内容组成,各心理过程和内容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心理现象。因此,心理和谐就是指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轻松状态,以及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及人格的完整协调,同时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并表现出较少内部或外部冲突。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内心体验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体现。
二、心理和谐的结构体系
(一)自我和谐
自我和谐涉及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我和谐反映的是构成心理内部的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关系状态。人的心理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心理要素即认知、情感、意志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客观事物,又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所刺激。协调和统一常常是人近乎本能的内在心理要求。狭义的自我和谐是指自我意识的和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觉知。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自我意识和谐就是要做到正确的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恰当的调控自我,延伸自我并创造自我。自我和谐的人善于平衡心理,是理性乐观的。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能够调节自我,以坚韧不拔、知难而上的态度对待困难,以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挫折,以欣喜有度、谦虚谨慎的作风对待荣誉。
(二)人际和谐
人际和谐反映的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人是社会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里的人,人的本质只能在人与人的各种交往中得到体现。人际和谐决定着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人际和谐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具备良好的交往技巧,悦纳他人,尊重他人;同时也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所生活的集体融为一体,在与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归属感是一个社会人的心理需求,个体希望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可与支持。当个体被他人或某一团体所接受时,会增加个体的正性情绪,降低负性情绪。人际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个体对群体产生归属感,使人的心理上产生安全感。
(三)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亲近自然和关怀自然。人类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向环境排放废物;二是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在“适度”的范围内,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四)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是因为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既是独立的自我,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必须建立在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党内腐败、贫富悬殊等问题。而能够与社会和谐的人,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与社会和谐的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形成与该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自觉遵守该社会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和实践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三、关于心理和谐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
0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关键词 新闻媒体 新闻人 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The Role Played by the News Media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FENG Zhu
(Dongguan Qiaotou Culture Broadcasting Service Center, Dongguan, Guangdong 523520)
Abstract With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gradually deepening and refinement of the work in achieving the goal of social harmony, the news media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also shoulders the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In this paper, from various angles, to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plays were explained to the news media can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roviding endless power support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news media; news people; duty
1 新闻媒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责所在
1.1 是人民心声、党政以及舆论监督的传递者、宣导者与引导者
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范围广,社会各界对其的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要对社会各界的愿望、呼声和要求进行了解和采集,并传递给党和政府,同时将党的政策方针和思想路线传达给人民。此外,还要以媒体宣传手段为依托,发挥相应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象,保持清醒的批判头脑,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促使社会机体的健康运行。
1.2 具有社会激励性
新闻媒体有着很好的动员、组织和推动、干预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新闻媒体要将其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正面引导亿万群众都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以乐观、积极向上精神和态度,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以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贡献智慧和力量打好基础。
1.3 有利于达成社会各界的共识
当前形势下,人们由于思想文化存在差异,赋予了思想多变性和相对独立性,鉴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复杂性、艰巨性,有必要为此达成共识。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坚守“舆论是可以有效引导”的这一信念,同时坚信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舆论的对群众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极大的。此外,新闻媒体要秉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在于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态度,懂得合理运用新闻舆论的力量,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对我国的国情和世情进行处理和报道。
1.4 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
当前,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社会利益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然而,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的影响限制下,各方面的利益很难做到统筹兼顾,这样就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相继出现并不断加剧,例如,企业改革带来的利益冲突,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住房拆迁的人事纠葛,升学就业的困难等一系列矛盾争相上演。新闻媒体所持的观点务必要引导人们将这些社会矛盾进行合理、有效的化解,并发挥其舆论引导优势,必要时站立在媒体艺术的高度,以排遣不必要的情感困惑和矛盾等。
2 新闻媒体要树立学习观,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1 注重理论学习
新闻媒体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时,要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如多元化、多样化的思想差异能否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达成共识并产生共融;民主条件下怎样凸显权威性;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怎样维持社会秩序;面对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如何实现互尊等均是新闻媒体所要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不断加强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学习的长久性和持续性,故而,新闻媒体队伍建设中,要有过硬的专业功底,认清实践中的价值部分,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
2.2 注重科学发展观,凸显科学发展观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统领地位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全方位协调的基础上,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协调,只有各方面都协调好,社会才能全面发展及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则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因此,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学习时,要与相关理论学习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建设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3 加强对语言学的学习,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落实到媒体内容的制作中
在媒体报道中标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体现出报道的核心内容和媒体的观点,进而关系着受众对此报道的关注程度,及对此观点是否认同和响应。因此,要加强对语言学的学习,斟酌好报道标题的每一个用词。对社会矛盾的报道,首先得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媒体领导和部主任也要加强对报道思想和观点引导。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在媒体内容制作过程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落实,每个环节、每种元素都结合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内容,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3 为党和人民发挥出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1 新闻媒体要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媒体必须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深入到一线进行采访和调查研究,将最真实的报道呈现给观众,摒弃稿件编写过程中只研究材料的传统做法。同时要做好有关宣传工作,将党与国家的政策借助得天独厚的媒介传播开来,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的认识,并就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适时反映,以便将信息传达给有关部门。
3.2 新闻媒体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报道和解决公众的问题和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意愿心声,以客观公正的报道方式去进行报道,并广泛开展舆论监督活动,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问题的层层延伸,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使问题顺利、圆满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得以解决后,有利于不良情绪的舒展,会促使其心态得到平衡,进而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3.3 新闻媒体要做好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工作
针对危害公共安全事件或行为,要根据宣传纪律进行有序的报道和引导,积极化解各种纠纷矛盾,促进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团结。此外,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危机事件的具体报道中,要利用舆论巧妙地化解危机,它必须及时、正确地对最新的且与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关的重大事件信息进行传播,避免出现由信息错位或低位造成的误导误传或错误判断现象,致力于消除各种阻碍社会和谐的谣言,安抚人们的恐慌,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克服和化解公共危机。
[关键词]信用环境;和谐社会;政府作为
[作者简介]傅汝泳,贵港市债务管理局副局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181-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一级政府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繁重任务,需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在这些基础性工作中,努力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全力打造“诚信友爱”这一优质工程,不失为地方政府一项最基础的工程之一。
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营造良好信用环境的重大意义
(一)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是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世贸组织官员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信用这张“准入证”和“通行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大舞台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方亦如此。当今社会,信用已成为支撑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这种特殊的资源在很多情况下比有形资源更为珍贵。一个企业缺少物资可以购买,缺乏资金可以借贷,但缺少信用却买不来、借不了,而且还要承受因此而付出的惨痛代价。曾几何时,那些欺骗客户、失信于消费者的企业,那些假冒伪劣、走私、贩私盛行的地方,在换取虚假繁荣的同时,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温州现在是举国闻名的发达地区,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因为假冒伪劣猖獗而一度被称为“瘟州”。在世界同行业排名前5位的“百年老店”美国安然公司因涉嫌造假账被迫宣布破产。具有70多年历史的国内知名企业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因“陈馅月饼”事件一夜之间轰然倒地。真可谓“一失信成千古恨”。相反,凡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地方、凡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无一例外都具有很高的信用度。台商投资集中的苏南地区、闻名海内外的海尔企业都证明了诚信的威力。因此,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好诚信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以确保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进一步优化地方发展环境、提升地方政府形象、增强吸引力的迫切需要
一个地区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单靠自身的力量不行,必须全面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才能快速发展自己。这几乎是所有先进发达地区所走过的共同道路。东部沿海地区且不说,就拿内地的川、渝、湘、鄂、豫等省(市)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他们的硬件并不占优势,但为什么能吸引到海外许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他们靠的就是真诚的服务,外商看中的正是他们诚实守信的品质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现在各地投资环境的竞争异常激烈,花样百出,但归根到底还是信用度的竞争,营造优良的信用环境,才是前提、是根本、是保障,讲信用是最高层次的招商引资。不难想象,在一个信用严重缺乏的地方,必定会合同不履行、政策不兑现、承诺不落实。如此,拿什么来引进项目、资金和人才?即使引进来也留不住。广西许多位于西江流域郁江段的内河港口,条件优越,是连接大西南直通粤港澳的最便捷港口,但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由于港口整治不力,“三乱”和“吃拿卡要”现象突出,致使许多外地商贾改道而行,一度造成港口吞吐量不断下降,严重损害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形象。近年来,地方政府及时对港口进行大力的整治,净化了港口环境,许多客商又纷纷回来了,昔日萧条的港口又重新繁荣起来,并且随着港口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带来了许多依托港口而建设的大型建材项目。这都充分显示了信用的价值,同时也说明地方政府不断优化信用环境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是提高市民道德素质、创建文明城市、增强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信用是安身立业之本。常言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则乱。信用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制度,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如果在一个地方,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信用环境混乱,社会各个层面都面临信任危机,那么这个地方就没有秩序,文明就无从谈起。国内一些走私、贩私盛行、黑恶势力霸道、官商腐败盛行的地方,由此而换来的虚假繁荣都不长久,最终都如昙花一现般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今天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地方政府的共同愿望,而要实现这个愿望,不仅需要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而且要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而加强地方社会信用建设,事关三大文明建设全局,事关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地方一级政府,一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牢固树立起“文明立市,诚信立业”的崭新现象,凝聚起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把守责之地建设成为信用环境最好的地方。
二、营造良好信用环境需要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强力治理“三乱”,净化行业执法环境;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净化行业执法环境;清理整顿各种非法金融机构,打击逃债、骗债、废债,净化金融环境;整顿机关作风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以及整治市容市貌等系列行动,地方经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地方政府的形象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与全国先进发达的地方相比,不少地方地方政府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机制还不够灵活,环境还不够宽松,特别是营造优良的信用环境的氛围不浓。当前迫切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政府机关方面。要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人手,以建立法治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解决政策不透明、不规范、多变性的问题,解决好社会承诺事项不兑现的问题,解决行政执法随意性的问题,解决为政不廉、办事不公、作风不正的问题,全力打造“诚信政府”的形象。(二)企业方面。要把企业信用建设作为建设的切入点和第一要务来抓。通过不断努力,使现有的企业大部分达到较高的信用等级,让企业比较自觉地实行诚信经营;引导企业塑造“诚信就是生命”的企业精神,使企业信用管理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分配等各个环节;使信用道德渗透到产品的质量、设计、商标、广告、营销等各个环节。(三)个人方面。要分步骤、有
重点地推进个人信用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立业的形象。抓紧构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经济规范,引导全体公民在经济活动中重信用、守信用。要以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从各金融机构、工商行政部门联合征集做起,加快建立相应的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管理系统。
三、营造良好信用环境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目前社会的信用环境,要按照政府信用是表率、企业信用是重点、个人信用是基础这一思路,努力营造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环境,打造好信用这一基础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一)政府信用环境建设
1.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的信用环境建设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行政制度。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实现由直接干预向间接有效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调控的转变,提高行政效能。(2)建立科学决策制度,规范政务行为。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探索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决策机制,建立行政决策社会质询和听证制度,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度。(3)逐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政令畅通。推行“责任行政”的行政理念,防止权力与责任脱节,使政府行政权力和运作始终置于法定责任的轨道,规范运作。(4)加大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察力度,建立完善工作制度,逐步实行领导干部“一票否决制”。(5)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听证制度,拓展群众联系渠道。增加透明度,增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6)建立行政投诉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接受社会各界对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员的投诉并及时调查处理。
2.公务员队伍信用环境建设
(1)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公务员行政行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促进公务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公开行政相关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公务员办事纪律、承办部门和责任人员,严格依法行政。(2)建立公务员守信规则,维护政府信用。根据《监察法》和《国家公务员法》,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公务员信用守则》,促进公务员忠于职守,文明行政,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和蔼待人,保持良好的公务员信用形象。(3)完善公务员监督机制,加强公务员纪律约束。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效能监察;实行公务员效能建设领导负责制,促进公务员监督机制建设;同时,发挥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公务员外部监督。
(二)企业信用环境建设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结构,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健全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质量管理、信守合同。依法及时足额纳税,建立信用制度的微观基础。
2.建立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信用信息网络平台向社会提供本地企业资信情况,并在企业中推行“信用护照”,以此作为企业等级和市场准人的重要标准。
3.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建立“四不”承诺公约。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把“不逃税骗税、不制假售假、不逃废债务、不做假账伪账”作为企业的经营守则,并向社会作出承诺。
4.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要恪守信用这一理念,按期还本付息;金融机构要提供优质服务,大胆借贷,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5.大力推动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规范与发展,争取建立起规范性的行业协会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建立行业信用守则,规范行业行为。引导同行业自觉形成一种维护信用的良好风气,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个人信用环境建设
1.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教育重点,强化诚实守信观念。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纳要》的实施,以德治市、依法治市的要求,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新风尚,通过德治建设和法治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信用素质。
2.结合时代要求,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公民中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
3.制定公民诚实守信行为守则,规范公民行为。营造公民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逐步在公民中建立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体系和道德行为准则。
[论文摘 要]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 市场 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此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一论述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矛盾。其实,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因为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各利益主体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实现由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一、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
无论是 理论还是西方 经济学 ,都揭示出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他认为人类 历史 的研究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此,“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利益主体“现实人”的利益,而他们自己的创造活动不过是实现其利益的途径和手段。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因此,“社会的每次行动,都是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的”。由于受自身条件及所处自然 环境 的制约,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反应,它构成了人们实现自身利益的制度条件和社会基础。
西方经济学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研究稀缺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最优配置问题,即研究在资源稀缺这一约束条件下,经济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问题。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决定了追求自利的“经济人”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人们因追逐利益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之中,并且这种冲突还会进一步扩展为对利益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争夺,尤其是对有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争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其实都反映了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于追求自利与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必然是相互对立的。休谟在论及顺利合作的障碍时对这种对立的利益关系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他说,“如果一切东西都以同样充足的数量供应给人们,或人人对人人相予相爱一如对待自己,则人类将不知公正或不公正为何物。”因此,“公正只能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的供应相对于人的需要有所欠缺的状况。为防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避免社会陷入“霍布斯丛林”状态,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彼此相互对立的利益关系进行自觉地、有意识地协调,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确定的社会关系,由此导致制度的产生。可见,制度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以实现利益关系的协调。
二、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经济转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处于全面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利益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中国经济 转型最显著的结果是传统的单一国有制经济关系的分化,与国家所有制并存的非国家所有制结构被创造出来,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以及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新的格局下,除国家外,其他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也成为分配主体;不同所有制条件下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居民除工资收入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2.利益关系由同质化走向异质化。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进行,我国初步建立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分配主体呈多元化态势。与此相适应,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分配格局,开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确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居民除工资收入外,还可获得 投资 收入、经营收入等其他形式的收入,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利益分配主体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使得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同一所有制的不同经济单位之间、同一经济单位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相互之间,在利益状态、利益实现等方面呈现巨大差别,利益关系由同质化走向异质化。
3.利益实现由计划化走向市场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利益主体和利益形式的单一性和同质化,个人利益主要由国家计划直接掌握与调控,利益的实现是通过计划手段达成的。这种由国家计划掌控的物质利益分配制度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特点,因此社会利益格局具有简单化和一致性的特点,收入差距并不突出。在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利益实现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计划化走向了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秉持要素贡献原则,即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对于每一个利益主体或利益群体来说,其收入获得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国家计划分配的结果,而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结果,并且这种市场交易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主体的初始资源禀赋、市场状况和市场能力,这样,利益的实现越来越通过市场关系表现出来,利益实现机制由计划化走向市场化。
三、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冲突
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是在“机会”或“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系统中利益对立的各方争夺自身利益所导致的结果。冲突是一种斗争,这种斗争发生在不相容的需要、愿望、想法、利益之间,而且是冲突各方无法同时获得满足的时候。因此,冲突各方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状态。利益冲突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基于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因此,利益冲突源于利益矛盾,而利益矛盾又源于利益差异。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利益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在实现利益上所产生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样,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程度不同的矛盾便广泛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在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又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
1.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各利益主体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激励,社会经济发展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经济增长的 成本 和代价,造成环境危机,为短期利益牺牲了长远利益。
3.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所有制结构转变,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个体、私营及外资等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由于不同所有制职工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也产生了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7.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冲突。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 社会 阶层结构课题组”根据劳动分工、权威等级、生产关系、制度分割等四项指标及其所决定的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成员进行了划分,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 管理 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 工商 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 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由于所拥有和支配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 文化 资源的不同,形成了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利益群体和拥有大量 人口 为特征的弱势利益群体。强势利益群体凭借所掌控的各种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左右 政治 决策和 公共政策 ,以公共利益之名行利己之实。而弱势群体由于“权利贫困”,在经济转型中处于不利地位,既无法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收益,又不得不承担改革的 成本 。这种权力分配格局使我国近几年的经济转型呈现出“改革效益强势化”和“改革成本弱势化”的特征,加剧了强势利益群体与弱势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冲突造成了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
四、实现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的途径
利益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正确认识利益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有效地协调利益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机制,妥善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
1.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由利益冲突走向利益和谐。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实现的前提是利益的充分表达,因此应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有表达的渠道和途径。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决策听证制度及政务公开制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建立科学的反映社会利益格局的信息指标体系,科学及时地反映社会利益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增强公共政策对利益格局变动的反应敏感度和调节的针对性。二是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发挥国家的利益宏观调节作用,通过 法律 的、制度的、政策的措施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利益主体参与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 税收 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各类收入的税收调节,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公共开支,促进城乡、区域发展,提高落后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经济转型的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此过程中,部分社会成员和利益群体的利益受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向利益受损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利益补偿机制的实质是社会各阶层分担社会转型成本,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这是化解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利益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维护及协调利益关系,因此,经济利益由冲突走向和谐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完善利益和谐的制度基础。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有助于降低复杂系统中的协调成本,有助于限制并可能消除人们之间的冲突。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制度是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尤其是权力公平和机会均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实质上是权力和机会的分配,而权力公平、机会均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分配原则的基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利益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力和机会分配不均等造成的。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必须做到“穷人能与富人、权贵共享权力和规则”,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取收入的权利和机会。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安全网”、“稳定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制度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年老、失业、生病、残疾等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的群众是最需要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对这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予以特别的关注,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08 — 02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曾有学者对社会心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进行过讨论。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极少在哲学视域内展开。本文旨在厘清“社会心理”哲学内涵的前提下,着重探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我们的因应之策。
一、社会心理的哲学意义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唯物史观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发展以来,人们在研究社会意识问题之中会非常注重对“社会意识形式”的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之上会忽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所以在理解“社会意识”时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绝对化,对问题的认识只存在于表面。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未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最早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的经典作家是普列汉诺夫。但以往文章只以《的基本问题》为例,认为普列汉诺夫仅最早在此书中将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即社会意识形式,并明确将“社会心理”作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纳入哲学体系。学界常说的社会心理范畴最早见于普列汉诺夫于1907年写就的《的基本问题》,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在这部著作中,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而是用“社会人类的心理”“社会的心理”“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来表达“社会心理”概念。但应该肯定的是唯物史观社会心理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已较为成熟并得到系统阐述,这就是学者们广泛引用的“社会结构五项论”的主要思想:“若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现在非常有名的‘基础’和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进行简单明了的解释说明,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到下面一些相关认识:(一)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二)受到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社会政治制度(四)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变化一部分由经济状况直接决定,而另一部分则由经济上存在的各种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影响(五)有哪些思想体系对这种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反映。〔3〕(195)
比较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之中的社会心理与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心理的不同是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的另外一种方法。社会学学界对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研究逐步深入,在近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仍有较大分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唯物史观重在研究群体心理而非个人心理,因为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群体心理的影响力要比个体心理大得多,也有意义的多。群体心理中的阶级心理、阶层心理和民族心理,又为唯物史观所注重。但是,社会学研究者往往从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层面关注社会心理,且难分轻重。第二,研究角度不同。唯物史观立足社会历史的基本领域、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关系的宏大层面上讨论社会心理。社会学当中的心理问题则散落在各个具体话题中,如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角色、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社会分层与流动以及社会控制等。第三,研究意义不同。唯物史观旨在彰显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宏观能动作用,社会学则是针对指导在具体领域的不同问题。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心理的作用
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中间环节的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等需要通过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产生作用,经济基础也要通过社会心理才能对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作用。对于该问题,普列汉诺夫已在多篇文章中进行过相应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则将社会心理置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事业中,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社会心理的巨大作用。
第一,社会心理与社会存在的双向互动。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心理便因社会变迁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并以其超前性或滞后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反映着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社会运行态势。是晴雨表,也是风向标。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由于经济体制的单一和“左”的思想的束缚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长期受到压抑的愿望诉求最终必然会有冲破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而由于人们的思想一时难以完全转变,改革开放在初期遇到巨大阻力。但如同马克思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所提到的:“任何一个阶级要想扮演这个角色,就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5〕(16),随着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自主开拓、求真务实、多元开放最终成为主导社会心理,群众高涨的建设热情和昂扬的奋斗精神促进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开放。
第二,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双向互动。
社会心理在由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形式和由社会意识形式返归于社会存在的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社会心理为主流意识理论的形成提供来源,也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弘扬提供基础材料。故而采取类似解释学中“视域融合”的方法,使与中国人民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愿望要求以及观念传统相一致,以“本土化”提高适用性,以“再消化”实现发展创新是将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特别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践行也至关重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与历史主体不论是选择、认识和接受社会价值体系和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对拥护与执行执政理念和各项政策,从而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力量都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制约。
第三, 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多向互动。
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心理的阶层性特征日趋明显。由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阶层不断涌现。各阶层因社会地位,资源占有,生活状况,利益诉求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社会心理在不同阶层的社会交往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四, 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之间的互动。
民族性是社会心理具有的一大特征。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因共同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生产方式而产生共同的利益和诉求,形成共同的理想信仰、情感意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性社会心理对国家是否能够统一富强、民族是否能够团结合作、社会是否能够繁荣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民族家庭成员们分享着相同民族心理。但这些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们因历史发展变化所具备民族心理在这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甚至有时会突出表现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促进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加强各民族社会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不同民族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否则一旦遇到外国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挑唆,而我们没有关注、研究过不同民族之间的这种心理差异,加之个别单位和个人工作方法上的简单和粗暴更甚至不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就可能引发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波动与不满,继而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乃至于上升冲突。
三、从社会心理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
由上述分析可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和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心理的积极作用,努力克服与消解其消极作用,不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体来说:
第一,制定各项政策重要依据人应该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状况。即使各种棘手的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与现代化建设阶段中频频发生,还需要通过其过程本身去解决与消除,可是人民群众的各种心理变化也要高度重视。若能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制定符合民心顺应民意的社会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正确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进行疏通指导,并且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那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各项事业发展将更加顺利高效。所以,有些学者则提出:“社会心理对执政向政绩的不断转化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驾驭住了社会心理,在执政能力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还会增强在执政过程中所遇困难的施政能力”。〔7〕
第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社会心理的引导与调整。如果说资产阶级统治者是虚伪地“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5〕(100)那么,我们党则是统一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同时弘扬和增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团结的纽带,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其本质体现。它可以带领和指导疏通各种社会心理,尽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社会不良风气,以便使得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
第三,充分的重视与尊重不同民族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差异,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我们首先要在法律上加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体的制度建设,充分的肯定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实现民族心理的稳定和谐的目的。〔8〕然后,还应该利用媒体舆论、志愿服务、政策倾斜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扩大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宣传工作,加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归属感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荣誉感。最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时,要加强现代科学文化、国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宣传与感染渗透,并通过文化和经济不断交流来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并加强民族心理的同质性与相融性。根本之点是加大支援力度和基础建设,并逐步由“输血”转变为“造血”,以实现经济繁荣。 因为归根到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5〕 (68)
总之,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既是实践活动中的和谐,又是社会心理上的和谐。要想实现这诸多方面的和谐,就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与整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心理保障和精神动力。
〔参 考 文 献〕
〔1〕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2〕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3〕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4〕 心理学百科全书(第1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 200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名公民的参与,人人知荣明耻,个个回馈社会。培养奉献爱心、互相关爱的良好风尚,不仅对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对成年人来说也并非小题大做。每个人都生活在工作互帮、生活互助、情感互动、交往互融的现代社会,无时不在享受别人的服务和帮助,理应以感激之心面对社会。
古今中外,知恩图报的思想深入人心。感恩在西方的观念里,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华文明礼仪之邦,更是积淀深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情诗句,“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循循善诱,彰显古人对感恩的崇尚。道理虽然浅显,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很好。
发生在“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丛飞患病期间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据统计,丛飞参加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6000多小时,捐助失学儿童、残疾人、孤儿170余人,金额超过300万元。亿万民众为丛飞所感动、所激励、所鼓舞,然而少数直接受益者的表现却令人心寒:一名受助者竟称自己太忙,没时间去看望丛飞;一位受助学生家长关心的却是“他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如今丛飞走了,他们永远失去了让心灵安宁的机会。
虽然这种不和谐音绝非社会主流,但也并非鲜见。有的人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成长成才,却不思为党工作、为民谋利,甚至违法乱纪,成为党、国家和人民的罪人。有的人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取得一些成绩,却片面强调个人努力和奋斗,甚至把成绩全部归功于自己。有的人长期受到父母亲朋百般关爱,却无动于衷、不存感激,甚至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杨雄在《法言?君子》中说:“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那些不自爱、不自敬、不自重者,必然威信扫地,遭人唾弃。
受惠而不思回馈,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于个人损害信义,受人帮助而不存感激,其品德和做人标准多有缺失,久之必为人所不齿。于他人伤害爱心,助人者受冷遇,必然失去助人的热情,造成越来越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如此恶性循环。于社会毒害风尚,助长社会冷漠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自私自利之风大行其道。
不知感恩的人,往往缺乏起码的爱心和社会良知。首要表现是过于自私自利,只想到人人为我,却不愿我为人人。受人恩惠时,看到的是自身困境,感到理所当然;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却视而不见,觉得与己无关。此外,还和个人心态相关,总是怀着不足、不平、不满之心的人,感觉天下人皆有负于我,自然不能从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中体会他人与社会的关爱。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品德修养,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面对关爱而不存感激,甚至不知“愧”为何物者,即使从不做出格的坏事,也不能算是品德完美。
内容摘要: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希望通过制度创新设计解决发展问题,而和谐制度需要和谐文化的养育,文化的基础是社会心理。培育和谐心理需要在和谐社会制度设计安排的同时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和心理状态,加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的和谐文化的导向功能,建立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心理研究和教育体系,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关键词:和谐心理社会功能建构路径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历史经验看,变革社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获得实际利益的预期而形成的参与的积极程度,我国二十六年社会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从中得到利益,享受更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并未带来预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说明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愉悦不是线性因果关系,也提示了社会应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全方位研究心理状态对人的幸福感和对社会走向的影响。
市场经济自发竞争机制导致的社会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多、心态失衡、价值趋向单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这种精神状态不利和谐社会建设,也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和谐心理形成原因如下:财富分配带来的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内化在人的思想中导致心态失衡。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异形成多元利益冲突会引起离心力会产生牢骚、消沉、怨愤的心态。
市场的利益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使原子主义思维主导了人际关系,社会在物质交换的关系上重塑实用主义的人际关系,甚至婚姻、家庭、宗教、国家关系都功利化了,物质追求成为人的价值首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人变得更加理性和冷漠,缺失了对他人的爱心、关心和帮助。
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社会保障的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公正预期,引发嫉妒、贪欲等不稳定和极端情绪化心理。
社会文化塑造出以社会精英体系为楷模的理想人格,它集智慧、成就、财富、职业和巨大的影响于一身。理想人格要求牺牲自我,压抑个性,把个人与社会完全整合起来以忘我奋斗精神实现理想。如果理想人格得以实现,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如果理想人格不能实现,就产生挫折、失落、失败感。
日益宽容、自由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市场经济创造了这样一种机制,只要人有需求,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供给,这就产生了贪婪、放纵、无节制的心理。这些精神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目前心理不和谐社会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生产力,聚集更多的财富;需要调整社会成员利益结构,建立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创新利益均衡机制与制度;更需要利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完善文化建设,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教育。
和谐心理的释义
和谐心理属于和谐文化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个基础层次,把社会意识划分为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以感性的自发因素为主,渗透着理性因素,它是社会生活经验的直接反映,表现为人的信念、情感、意愿、习俗,自发倾向,其存在有个体心理、职业心理、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可见社会心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它渗透在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形成情感色彩浓、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社会思潮,支配人的行为,良好的社会心理会凝聚人气、激发创造力,是变革社会的动力因素,相反,不可控制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国家心理在失衡状态形成社会思潮,蓄积巨大的能量,会引发社会动荡,冲击社会基础制度,引发社会无序态,因而,分析社会心理的现状、性质和走势,整合社会心理积极因素,缓释和化解消极因素是目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和谐心理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层次,它为和谐文化提供素材、激情和发展动力,对心理现象提炼升华形成理性的和谐文化。和谐心理的标志一是认知、情感、意志与主体行为协调统一,即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产生精神痛苦。二是与他人的关系融洽默契,易融合于团队之中,并承担适合的角色。三是处理事务的适度与理性。和谐心理形成有气质、性格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后天努力并在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加以改变。
那么,在目前能否塑造民族的和谐心理?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内容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目前社会阶级、阶层经济社会地位反差巨大、人际冲突加剧导致心态失衡,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就不会有和谐意识,即只有和谐社会建成了才会有和谐文化。这种观点有片面性,社会现实与人的心理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交互作用关系,社会心理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还有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受科学、哲学宗教、道德等因素影响,历史和现实也影响社会心理的发展。孟子就曾提出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但也有其它因素,后天若不适当控制,就会走向恶,走向善的途经是“修己”即自我修养,可见通过教育,汲取科学、哲学营养,培育新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心理的发展是可能的。二是认为追求和谐心理会排斥差异和对立,抑制社会的生机活力,走向折衷求和,产生低效率,而且与科学的创新精神与竞争精神相悖,不利于社会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和谐”并非把社会看作由均质、单一的人组成,而是以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和谐心理是重视矛盾的同一性。因为同一性起着维系要素,促使其互相依存、共生共长、良性互动,强调同一性主导作用的前提是矛盾双方是非对抗性的,其主旨在于维系矛盾存在,并促进双方互动,采取合理方式处理冲突的思维。和谐思想是把保存差异、探寻共生作为主题。
和谐心理的表现和功能
和谐心理的表现
豁达平和的良好心态。不颓废消沉,不心存妄想,不牢骚满腹,善于多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对同一事物评价是由人的价值尺度决定的。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空间广阔,这就要求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吸纳新观念,不断完善自己。
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在认知和实践中不用自己的情感和好恶主宰对事物的评价。坚持唯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认知和践行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是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 础之上的,只有科学地认识客体的结构、层次、功能、环境及本质规律,同时客观评价主体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建立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理性节制的处世准则。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在生活上节俭,物质追求上节制,情感和情绪释放有度,不无度,不贪得无厌。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诚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换位思考。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的萌芽,只有经过社会的培养才能扩充为性善,因而他主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造就大批性善的人,这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真诚友爱互利合作的人际关系,节制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而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成员可以互相感应。
谦虚大度的待人方式。现代社会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时代,每个人既有别人没有的优质资源,又有不及他人的局限性,人只有与他人进行广泛交往,只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有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只有虚怀若谷,谦和、友善才能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和谐心理的功能
教化功能。中华民族有理论化的和谐文化传统。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查德尼比斯特说:“协调是东亚哲学的中心思想,于是东亚人更强调事物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西方人不是这样,西方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和谐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配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和谐文化培育为民族精神,使其进入到哲学、科学、道德、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塑造和谐心理,用之指导人的行为使人更好地调整人际关系。
调和人际冲突的功能。市场经济中不同的人群共同体进行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强化了差异和优胜劣汰,但是人类的竞争特点并不是生物中的弱肉强食进化方式,竞争可以消灭一个社会组织结构,但并不消灭人的肉体,我们制定规则把竞争限制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达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和谐心理是激烈冲突人际关系的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家关于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正是要为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社会与社会和国家与国家之间谋求一条共生之道”,“这是创建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态所不可缺少的中心价值”。
凝聚人心的功能。和谐心理向社会释放向心力,有利于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的和谐氛围的形成。
培育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佩鲁提出“新发展观”,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发展应是“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的发展。他解释说,“整体”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内生的”是要促进共同体内每个个别成员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开发人才资源,把活力逐步灌输到整个有机体发展过程,激励每个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综合的”主要指结构内部稳定协调发展,突出组织在结构中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对市场调节作用,不仅仅强调市场的作用。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功能。和谐社会是以保持人的差异为前提,控制差异,建立社会成员利益流动机制,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各自发挥作用,促进公平正义社会的实现。
建构和谐心态的路径
社会利益均衡结构是和谐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与之相匹配的不同人群共同体的利益均衡机制未相应建立起来,结果就是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均衡的利益格局,即在社会地区、成员地位差异存在的条件下建立人员流动机制,通过竞争实现奖优罚劣,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法制建设对权利进行约束,这是形成和谐心理的主要决定因素。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统的中和观念教育。任何一个稳定社会都是以和谐心理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打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维持的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也破除了高压环境下产生的敬畏神灵、崇尚等级、服从权威、屈从命运的被动的和谐心理,追求革命、创新、发展成为主流价值观念。在欢呼社会的剧烈变革的浪潮中产生了过度消费、物欲膨胀、极端自由的心理,在全社会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利用传统文化把和谐心情和态度的培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谐心理的教育主要是“中和”的价值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当今社会给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人自由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逐渐被消除,从自己感觉和欲望出发确定各样的行为方式都能被理解和合理化的解释,只要不违犯法律就可以存在,社会多样性剧增的同时统一性日益减少。冯友兰先生解释“中和”时说:“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整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序。”(《中国哲学简史》,1985)。从哲学上讲“正”和“中”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建立和谐心理就要对事物作定量分析,选择“最佳度”对自我情感欲望进行适度调控。所谓“最佳度”指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探寻事物最优数量或数量组合,进行调控,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及由一系列价值观念自发心态组成的观念系统,其内容有充满爱心、与人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有公正、平等理念,积极向上。和谐心理的本质是为人和人和自然谋求一条共生之道。“中和”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事物的平衡、稳定,主张“执两用中”反对过与不及具有哲学的适度思想。这一观念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和历史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为人处事不走极端,,保持人际和谐有重要意义。
西部的发展对于中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显然,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卓越的扶贫工作。私营经济的投资环境,城乡统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三个方面相互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成都已经成为西部投资环境的标杆城市。但是,维持投资和增长需要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并要在西部实现更大的改善,那么企业设立更加便捷、提高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物流联系就成为关键。为了使农村人口更多地受益于这种经济增长,并从农村向城市提供稳定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强化城乡统筹改革。改革户籍制度、按城市标准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是其中重要的两环。最后,强调与经济增长、投资环境改善紧密相关的资源和能源问题。世界银行在投资环境调查中发现,为私营企业创造最好投资环境的城市,同样拥有最好的环境指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居民福利,以及吸引高端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技术企业不会到人居环境差的地方投资。为了提高人们的福利并维持投资和增长,需要成都和其他城市采取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同样,提高能源税,减少不利于就业的工资税,都将支持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这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减少对资源消耗大的产业依赖,从而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私营经济的投资环境
私营经济已经成为过去1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使中国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目的地国。但是,与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相比,这些外资总额实际上是相当小的。中国的私人投资要比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大。根据全国统计数字,在1998年至2005年期间,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大约减少50%左右。外资企业的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在同期增长了1倍。而国内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增长了10倍,并且创造的就业总量要远大于外企。这一数字极有可能被低估了,因为统计中只包括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所有的外企都是正式注册的,而国内许多小型的私企都属于地下经济。
以成都和四川的实际情况看这个问题,四川最近几年在吸引外资上非常成功。外资总流量从1997年的250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2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向了成都。这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催化剂。几年前,国家信息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开展了一项对制造业企业的大规模调查,涉及全国12400家企业,包括成都的100家企业。从当时的样本中可以看到同样的趋势: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下降,而国内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是外企的2.5倍。私营企业的发展在中国随处可见。首先始于沿海地区。但有趣的是,在1998年至2005年间,中部城市的企业数量增长速度要快于沿海地区。因此,很明显,私营经济的成功发展正在向内陆蔓延。但是,与此同期,西部城市的增长速度却低于中部或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由于远离连接全球市场的出海港,因而处于区位劣势。这一劣势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更加努力地为私人投资创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
在去年120个城市调查中,世界银行根据内资私营企业的评价,对城市投资环境进行排名。成都位居第14位,而所有排名靠前的企业都位于沿海地区。因此,可以说成都是中国内陆投资环境的“标杆城市”。尽管如此,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可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关于投资环境改善,有两方面的创新,从而帮助地方政府提高私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达到总体经济增速。
(一)企业设立。产量和就业人数的增长在新成立的企业尤其迅猛,因此如何使企业设立更加容易则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在全球比较中,中国还没有一个地区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好。在企业设立之初,平均要花费6周的时间完成14道手续。这一过程包括数不清的规定,涉及工商、税务、统计、质监、检疫、劳保、公安。在绝大多数中国城市,这些机构都拥有独立的信息系统,因此,申请者需要到每个部门重复递交类似的文件。此外,申请人还要到一个部门跑好几趟,才能完成注册申请,因为通常手头并没有具体的办事信息或指南。在中国创办企业的步骤不仅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比非洲的平均水平还要多。由于对企业注册的法律是全国统一规定的,因此地方机构无法改变其中的基本流程。但是,他们可以利用现代管理概念和方法对某些步骤进行合并,从而使整套系统更加方便和快捷。并联审批便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最好的办法之一。
在这方面,成都可以成为其他城市借鉴的样本。以成都为例,建立了一个并联审批窗口,接受企业的各种审批申请。新建立的窗口将需要行政和监管机构分别审核的申请进行分发,然后收集全部批复,再返还申请人。申请人只需在窗口把他们的文件递交一次,并将在24小时内得到批复,这与过去一周的时间相比大大缩短。其他城市也进行了重大创新,并有望进行普及。天津、武汉和重庆开创了“默认”制,即如果相关机构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审批,就意味着申请得到了批准。上海浦东新区、杭州和南京推出了“通告和保证制度”,即一站式服务大厅公开宣布企业设立的所有要求,申请者递交一份声明,保证已满足了要求的所有条件。在7到10天内,申请者将收到一份许可文件,用于在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
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总会有办法使得开办企业更加容易。在这方面进行深入贯彻的城市会吸引更多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物流。成都和西部大多数地区远离海岸是一种劣势。这一点,成都市工人工资水平只有杭州或广州等沿海城市的一半。尽管西部地区有其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上。但是,糟糕的物流也会抵消劳动成本的优势。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从成都到港口运送一个集装箱的成本大约是l5000元。这一数字部分反映出物流的低效。四川的劣势在于没有“冷链”物流,即可以将新鲜肉制品向省外运送的物流链。总体而言,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货运公司,而国内大量的铁路运力用于运煤和客运。增加货运方式的竞争将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其中一些是牵涉全局的问题,但地方政府在一些领域仍可有所作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理论上,国际物流公司可以在国内投资和经营。但是,实际上,要想获得多种许可执照是非常困难的(例如,由于行业分割或地域分割)。对于成都和四川而言。允许大型物流公司开展运营,加强省内与沿海的联系是符合自身利益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正在向沿海以外地区转移。对中国而言,一个关键问题是这种转移会不会流向工资更低的国家,例如孟加拉和越南,或者是向内陆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如果确实是向内陆地区转移,那么将对中国西部大开发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前提是企业设立更加容易、加强与沿海的物流连接。
城乡统筹
在城乡统筹方面,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宣布了8点宏伟计划: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二是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管理;三是统筹城乡工业发展;四是建立统一的城乡行政体系;五是实施覆盖城乡管理体制的基础设施体系;六是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七是实施覆盖城乡的社保制度;八是实施统一的城乡户口制度。
(一)统一的城乡户口制度。城乡统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国的城乡差异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平均起来,城市实际生活标准大约是农村的3倍,这个3比1的比例按照国际标准衡量是非常高的。在亚洲其他经济体中,城乡差距的比例在1.3和1.8之间。这种差距的原因并不复杂。中国人口众多,而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却很少。在这种背景下,改革开放更多地惠及城市人口也是很正常的。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年平均增长率达6%。但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却是这一数字的2倍,由于增长速度的差异,生活水平差距急剧扩大,除非出现大规模的城乡转移。现在这种城乡转移正在进行。大约有2亿人从农村进城。许多人被称为“流动人口”,这些人一年中会在农村老家待上一段时间。但有越来越多的人永久地留在了城镇,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中国的户口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这种流动,那些有农村户口的流动人口很难全家在城镇定居,因此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在改革初期,中国想要控制人口流动,这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中国也因此避免了悲惨的贫民区的出现,这在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见到。但是,现在应该是认真考虑放松管制的时候了,因为在许多城市正在闹“民工荒”,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成为未来15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那些搬到城里的农村家庭生活得到了普遍提高,在城里打工的也要远远高于农村。他们的离开同样也能缓解对土地的压力,使剩余的农民与土地配比得到改善。此外,在城里的农民工会向留在农村的家人汇款,也成为农村家庭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成都统筹城乡户口的举措就值得借鉴并推广。
(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城乡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与服务质量在不断拉大,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和医疗方面。中国的财政体系在传统上是分散在地方的,地方政府需要自筹资金支付基础教育与医疗费用。但由于税基的差异,富裕的县可以负担人均300元的教育费用,而最贫困的县还不到100元。与其他国家相比,这种差别是很大的。在国家层面,近年来已经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在国家预算中大幅增加向农村教育和医疗的转移支付,并在中西部地区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但实际上,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支出上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成都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服务的计划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覆盖城乡的社保制度。农村人口需要良好的医疗和教育体系,以提高留守人口的农业生产力,向儿童提供技能,使他们以后能向城市转移。统筹城乡养老体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人虽然长在农村,却在城里工作了大半生,最后选择在退休后返回农村老家。养老制度要能公正地征收他们的养老金并提供福利,而不论他们在何处安家。成都在这些方面开展的改革是有远见的,并将极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由于中国是一个资源不足的国家,因此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就变得极其重要。在改革的最初15年时间里,由于快速的工业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破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加强环境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在许多环境指标上得到了改善,同样在能源利用效率上也得到了稳步提高。但是,在政府现行的五年规划中表示以前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并在改善环境方面制定了雄伟目标,在5年内将能源效率提高20%。
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共同对中国水和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成本进行了评估。这项由环保总局开展的工作具有真正的开创意义,因为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国家使用本国的环境和医疗数据来估算污染导致的成本。最终报告将会,在此前中英文版的摘要业已公布。空气污染比水污染带来的成本更高。由于各种各样原因,中国拥有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这是因为中国的能源主要依赖于煤炭,并且在快速实现机械化。空气污染造成了大量的发病率与较高的死亡率。这项研究创新的一面是,在重庆和上海开展了“意愿支付”调查,发现有相当高比例的人群为延长寿命,愿意支付减少空气污染的费用。基于这项调查,估计在中国空气污染导致的成本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8%。对健康的损害主要是由一种称之为可吸入颗粒物的小型微粒造成的,这种颗粒物的直径不到10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