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0: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60-02
据统计,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当年就业率约为68%。2009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劳动力需求大量缩减,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新增劳动力在急剧上升,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加上本来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就不及新增劳动力增长速度,导致整个就业形势凸显劳动力供给大量增加和需求量严重减少的矛盾。上千万的大学生特别是农村来的大学生耗费一家几十年的收入,毕业之后却面临失业的威胁,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而现实的社会问题[1]。
一、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体现了其他国家在就业问题中的普遍性,又体现了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从主客观因素入手,能使我们更深刻、更科学地分析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客观环境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状况向来决定和反映就业的状况,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2]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增大,造成薪资下降,这和大学生的心理期待有所差距,使得一些大学生宁愿选择不就业,也不愿意接受低薪工作。
2.我国国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目前的劳动力相对过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 000万(2010年大学毕业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 000万)[3]。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经济每增长1%带来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 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3高校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仍然沿袭着精英阶段的培养路线,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转轨的步伐,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下降。
第一,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培养机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前些年,很多高校都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当时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 大家都开设,导致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相对集中和拥挤,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第二,教学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一套刚性的制度体系,对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不够[4]。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课程的选择,但是,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的范围很小,因为必修课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体制和测评方法过于机械化,缺乏灵活性,有的高校甚至局限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第三,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滞后。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部分高校至今还沿用着以前那种程序式、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忽视就业指导的全程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就业指导被当做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就业指导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支撑,很多高校甚至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忽视与毕业生的沟通。
4.家庭陈旧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中来自农村、边远地区的占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离开本省、本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遵从其父母的意愿,父母依靠的是子女,总想将子女留在身边或相对近一些的地方,导致毕业生不愿去外地就业。还有部分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学毕业能到大城市、好单位,从事好职业,导致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相对减少。而城市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读完大学理所当然应该留在大城市,并认为到偏远地区去工作没有前途或难以升迁,这就导致了城市或发达地区人才过剩、就业压力大,而那些偏远或国家需要的地方却紧缺人才。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 学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当前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清,就业期望值过高,自己对就业的定位欠准确且不合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了解,以至于在求职时茫然而不知所措。
其次,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与自身素质同就业单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而实际知识应用率不高,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最后,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毕业生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部分大学生观念落后,相互攀比,等待观望,结果错过了就业机会。
二、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然而,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及政府的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生加入人民,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二)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最后,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第一,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观念,择业时不可一味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5]。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将能够更好地增加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单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职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这些原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使我们能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 林益彬.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3] 戴前虎,刘南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寻[J].人民论坛,2010,(8).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college graduate, the competition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becoming fiercely.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poor graduates is not optimistic. In order to promote poor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smoothly, our country, society,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should do their duty.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solving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poor college stud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Key words: poor;college student;difficult employmen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3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高校的贫困毕业生在目前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上贫困生个人的就业观、自身综合素质、家庭经济等特殊因素影响,他们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贫困高校毕业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自身对工作具有强烈的渴求性,一个贫困大学生若能顺利就业,它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且可以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计,甚至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和社会更是应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对于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且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笔者就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谈一下笔者的建议:
1 制定和实施灵活多样的政策以促进贫困生就业
高校贫困毕业生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国家应该针对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更加具体、系统、优惠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制度与规定;高校要建立健全贫困生就业机制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国家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目前,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随着贫困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和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使其在毕业时不要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贫困毕业生由于自身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熟悉艰苦环境的特性,如能让他们在当地基层就业,发挥聪明才智,相信他们一定能干出一翻事业来。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缩小城乡两地就业市场的差别,改善贫困生就业环境,积极吸引和鼓励贫困毕业生去西部基层地区工作;同时逐步提高基层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报酬,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贫困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奖励力度,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规模,积极吸引和鼓励毕业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贫困毕业生去基层和西部工作,缓解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减少毕业生失业人数。
2 加强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针对目前贫困毕业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高校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引导贫困毕业生要把理想与现实、用人单位的需求、总体的就业形势等相互统一起来合理抉择。坚持“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理念,把握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强化贫困毕业生思想教育,通过对其进行职业生涯理想和信念教育,让他们形成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的理念,引导他们奔赴西部和基层,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要重视就业信息的指导,强化就业技能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贯穿大学生涯不断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及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贫困生展开就业指导教育,又要根据贫困生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适宜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更要在大学期间有规律地组织专家与学者对贫困生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以提高贫困生适应市场就业的能力,并且组织贫困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还应为择业有困难的贫困毕业生按照适当比例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和贫困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供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一对一对其进行帮助,使他们对自己作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择业的方法和技巧。根据贫困生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的调研结果及相关资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教案。重点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求职简历礼仪、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就业政策与签约程序、就业形势与对策”等角度展开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就业训练营活动,通过职业测评、模拟面试、工作分析、就业技巧训练等活动,增强贫困毕业生就业信心,使其更好地了解面试程序,增加面试经验,提高随即应变能力,使面试成功机会增加。除此,还要积极推荐贫困生就业,特别注意关爱这个特殊群体,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贫困生求职费用,减轻其就业压力。
3 建立校企联姻,提升贫困毕业生职业素质
通常,高校贫困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和普通毕业生有较大的差距。如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接触社会实际少、人际交往能力弱、实践操作不强等等。多数的高校贫困毕业生是贫困落后山区或少数民族的学生,交通的闭塞使得他们大部分人普通话较差,方言较重。贫困生的家庭背景、社会交往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要相对晚得多。很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贫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地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提出“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要想使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经验要求,就必须使所培养出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基本相符,实现“零距离”对接。要做到知一点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校企联合。所以要想提高贫困毕业生综合素质校企联姻是重要途径之一。
要使校企联合达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一个教师既有教师任职资格证又有教师以外的执业资格证书(如法律执业资格证书、工程师等),同时具备两种职业素质。将合作企业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书的专业技术人员聘请到学校兼职讲学,让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让教师走向工厂,企业工程师走上讲台,使师资队伍更具实力;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互动,利用企业的实验设备,对学生进行到企业和工厂的实验和实训,使企业不断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用型研究所强调校企人员的互动、项目的联结,学科性公司将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交流会,双方相互交流,企业提出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高校以此为导向,大胆改革创新。
高校要对“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研究。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企业急需的人才学校有没有培养,贫困毕业生自己也难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就业信息,所以“订单式”培养模式应推广在毕业生就业中。按照合作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降低贫困生就业风险;严格审核“订单”贫困生的综合素质,防止不良行为的出现;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其进行培养,是贫困生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其培养不能只考虑企业的现实要求。高校在对学生加强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贫困生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4 疏通信息渠道,增强贫困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相对那些经济条件好、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来说,贫困毕业生获取的信息相对较慢、较少,对就业相关知识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缺乏了解,这无形中给贫困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弱势。因此,通过疏通信息渠道,让贫困毕业生获取最新信息,增强竞争优势是有效途径。
首先,高校要广建人脉,建立全面的就业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在校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的作用,让社会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专业设置、人才模式等,提高学校知名度;要把优秀校友的社会资源加以利用,让他们帮助母校的贫困生更好的就业;高校还要充分掌握成功校友的法杖状况,让他们回母校招聘人才,将优秀贫困生加以推荐;除此之外,教职员工的社会关系也要充分利用,让他们介绍一些企业单位来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利用好在校优秀学生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影响力,把学校宣传出去,让更多招聘单位了解学校。
其次,加强和各级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系,打造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比如与各省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官方网站合作,整合有利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集各方之力,打造人才多层次、专业多元化、服务多功能、社会影响大的跨省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需要。高校同时联合与各地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举办供需见面会,优先推荐贫困毕业生,帮助每一个贫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5 结束语
一个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贫穷和富有,但贫困生同样拥有就业的权利。贫困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社会对贫困生产生的种种歧视与不公正现象以及贫困生个人自身因素的影响。高校贫困生同样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开发西部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因此,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高校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期待着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
参考文献:
[1]林如真.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资讯,2008,(7).
[2]李浩然.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圈,2007.
[3]孙长缨.高校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走进农村基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更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大学生供给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1. 供给结构失衡
大学生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其专业、能力和素质等质量指标与产业结构能否实现有效对接是能够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平衡的关键。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决定了目前我国技术型人才极度缺乏。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研究型向实践型的转变过程却依然步履维艰,这与政府的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息息相关。在高校发展方向和定位等方面,政府的调控政策显得不够到位,对于宏观层面的引导(如高校的分类发展等)力度不够,而对于微观层面的指导(如专业的设置等)力度过大,最终导致高校发展缺乏多样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市场供需的真实反映。
2. 供给数量失衡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从2001年114万到2009年649万,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从表面上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直接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归咎于高校扩招。
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为21%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 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因此,单纯从数字上看我国大学生总量过多问题并不突出,而存在问题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同,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大学生培养总量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这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失衡有着直接关系。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不对接
1. 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
伴随着扩招,高校本身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反,扩招使得大学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一般升重点,地方升部级;专业设置也越来越趋同,热门专业(计算机、电信、建筑、经济、管理、法律等)几乎所有学校都有。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的比重下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却并未随之而进行调整。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结构,包括知识、技能等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尤其在普通高校扩招过程中,一些高校由于存在对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缺乏对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只看到眼前的就业行情,未能分析预测四年后,甚至更长远的人才需求状况,一味地设置热门专业,结果造成这些顺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进校时“紧缺”,出校时却出现“过剩”的现象。如此一来,不仅是人力资源的莫大浪费,更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 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在短时期内的骤然增加使学校各方面都不适应,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的需求等方面,由此必然导致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滞后性的特殊性,盲目的扩招使得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很多专业都遭遇招生“热门”毕业“冷门”的境况,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贯注重理论专业知识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
(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1. 专业知识基础不够扎实
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同一个专业,拥有不同层次的具有该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与资质差异等各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尽管都在相同的环境、相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此一来,作为大学生就业主要竞争力之一的专业知识就会出现基础不够扎实,势必影响就业。
2. 就业观念不够成熟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不少大学生不愿意去中西部、制造业和农业部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最终造成大学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矛盾现象并存。不去农村、不去不发达地区、不去冷门行业、不去内资企业、不去小企业、不创业等成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于社会就业形势的转变是最终造成其就业难的一大重要原因。
3. 社会实践能力不够强
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很不注重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都显得较差。不很注重社会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依赖性过强。不善于加强团队协作等精神的培养,个性过强。因此,往往就会出现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要经过数年的实际工作锻炼才能适应需要的现实,这也就成了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重要理由。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指导对策
(一)增强政府宏观政策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1. 调控产业结构合理化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产业结构总是要按照一、二、三产业依次移动。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8.12∶47.19∶23.17调整为2006年的11.17∶48.19∶39.14。其中第一产业持续下且下降速度和幅度较大,下降幅度高达16.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据较高比例, 基本维持在45%左右,第三产业则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由1978年的12.12%调整为2006年的39.14%, 其增长幅度为27.12个百分点,但仍然落后第二产业9.1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增强政策执行的实效性,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 充分挖掘三大产业就业潜力
第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村就业潜力。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挖掘本地就业潜力;第二,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重点,保持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把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妥善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推进加工工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保持加工工业的传统竞争力,不断扩大就业规模;第三,把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全面开发其就业空间。我国在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也意味着我国服务业在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
(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1. 推进高校分类发展
当前我国大学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高校的科研规模及科研水平,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种类型。这种高校分类思想的形成,与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紧密相关的。在我国进入21 世纪以前,我国高等学校是在国家和地方的共同调配下,是以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主体的身份出现的一种精英教育模式,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国内各高校如何调整自身的市场地位,在充分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核心竞争优势,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高校可以参照卡内基和世界高等教育组织等国际高校分类方法,以市场人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即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考虑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上对高校进行分类,找准定位,满足市场,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2. 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早有认识,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就曾指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体制改革关键是人才模式改革。”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之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可以在高校实行政府指导下的高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规模扩大,合作领域扩宽,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可以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基础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训练三个阶段,培养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被融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密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有利于了解社会相关行业的需求,使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协调,提高了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从源头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三)注重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高
1. 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重点
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是破解就业难题的关键之一。因此大学生必须既需要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夯实专业基础,还需要通过积极进行实践锻炼、尽量掌握较宽泛的知识,培养交际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密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有利于培养其把理论知识迅速转变为实践,面向市场,切实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2. 积极进行创业尝试
大学生充满激情和闯劲,这是创业最重要的品质和精神。如果将这种优势与有意识的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将会走出一条“不向他人争饭碗,我为他人造饭碗”的“主动就业”之路。大学生要想有创业能力,必须在平时就有意识进行创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养成,尤其要注重领悟创业核心能力的“意”而不单纯是“形”。“意”具体说来就是要注重核心能力的价值优越性、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和难以替代性,只有把握住了这些,大学生的创业之花不会“昙花一现”,创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杨伟国.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武毅英.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就业辅导
辅导员是奋斗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和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力量。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特别严峻。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全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为18%。学生就业难,实际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和用工单位要求过高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在经济形势乐观的时候,这个问题被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而掩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有:
1.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存在强烈反差
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2.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的大学生自身实力不足存在矛盾
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但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多数大学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往往是专业面、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3.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许多高校人为设定了就业的“冷、热”门专业,“热”门专业的毕业人数众多,但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矛盾很突出,有悖于社会的需求。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多数高校总是抱着几十年来不变的老专业不放,不少专业,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不知道可以从事何种工作,毕业生没有任何职业资格证书,也没有具体的职业技能。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题,就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养个人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辅导员,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要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倡议同学们除了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外还应该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锻炼:一是树立个人形象。一个成功的个人形象,展示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力量、能力,展示给人们的是本身的力量和成功的潜力。个人形象包括穿着、言行、举止、修养、生活方式、知识层面等。学生代表的不仅仅是院系的形象,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所以大学生平时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与别人交谈时仪态大方,展示给对方自己最具活力和最具阳光的一面。二是增强团队意识。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整个班级、整个专业乃至整个学院看成是一个团队,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共同协作,才能把团队建设和发展好。三是鼓励学生自信。没有自信就别想成功。要时刻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那就是“我是最棒的!”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2.加强心理健康引导
传授心理调试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可开展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如讲座、现场咨询等,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试技能;还可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助互助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演讲、辩论、漫画、小品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兴趣,使学生学会自我或互相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达到自助与助人目的。
3.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1)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第三,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正确的择业心态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当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首先,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期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三、结语
总之,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走向社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提升自身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就业,找到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光存.谈高校班主任的工作方法[J].包头职大学报,2006(2).
1 成因剖析
1.1 整体社会环境
(1)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影响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当属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以及对男女不同的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诗经·小雅》“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①几千年来,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民众对男女性别的态度和成就期待。传统性别观念潜移默化中导致男性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和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进而影响了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2)尚不完善的社会政策法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以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作为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经济效益的创造与创造者的体力、智力和精力密切相关,女性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明显大于男性,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这种就业机制,忽视了性别差异,只以就业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衡量其价值,让其做为价值创造者竞逐于就业市场。
(3)不断攀升的毕业生数量和有限的就业岗位矛盾。自1999年起,我国大学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2009年达610万。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人才需求增长则较为缓慢,致使许多大学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这一现实。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则更难。
1.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高校扩招致使高等学历者人数不断攀升,但我国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设置均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可谓“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这在女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她们课业成绩普遍较高,但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2)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旨在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帮助、支持与指导,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5%的毕业生认为择业成功离不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择业方面的指导和训练。然而,另有46%的毕业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不满意。③许多高校开设了职业生业规划课程,但并未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特别的就业指导,也未针对“就业难”大军主力的女大学生的特点,帮助其进行心理素质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这都构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隐性因素。
1.3 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男女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的生理差异,女性一般在体力和精力上弱于男性,这是无法选择的。然而,一些女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力不够坚强,受感情生活的影响大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就业。她们在抱怨传统观念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充当传统观念的卫道士。2002年5月对南开大学的一项调查中15.3%的女生同意“女研究生相当于男本科生”的说法,自认为女不如男。④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高薪工作,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锻炼,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她们错过了许多就业良机。
2 对策详解
女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充分利用她们的才华和能力,将促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则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2.1 全社会要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
全社会要致力于摈弃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媒体应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的女性形象;企业要改善男女价值评价体系,多元、公正地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价值创造;国家要进一步健全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用法律手段积极矫正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可以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就业,在税收上对女性职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此外,社会化的家政服务能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2 学校要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
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多方面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吸引用人单位,女大学生作为就业难中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具备这些优势。高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做到人才培养上的超前预测和超前培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帮助女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其进行聘前强化训练,同时建立人才库,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各项要求,保证女大学生就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重视创业教育,注重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女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女性创业成败事例剖析讲座、邀请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现场对话,都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2.3 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自我完善
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寻找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转变单纯求职的思想,树立创业意识,实现自我就业。把大学生培养成主动的职业创造者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女大学生要敢于抵制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
注释
① 韩峥嵘.诗经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② 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针对大学生自身分析了就业难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2009年,“蚁族”一跃成为网络媒体的高频词汇,其生动形象的描述了生活在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低收入聚居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艰苦的抗战在城市边缘,希翼有朝一日成长为大象。然而,从一只蚂蚁成长到大象的道路崎岖不平,就业问题成为摆在“蚁族”面前最棘手的问题。曾经一度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竟遭遇如此寒冬。每年大批毕业生涌入市场,怀抱着简历,怀揣着梦想,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无数文人学者把就业难的原因归于国家,高校,用人单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我们大学生就业难,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当
1.自身定位不当,精英意识较强。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就业难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找不到工作,属于“无业可就”;一种是“挑肥拣瘦”,实属“有业不就”。如今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期望值较前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偏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大学生还抱有“十年攻读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观念。认为上了大学,理所当然就应该有一份好的工作,拥有好的未来,过上体面的生活。
2.只想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工作。大学生一毕业,首选是大城市。诚然,大城市发展迅速,设施完备,可以理解,但人人都涌入大城市,势必导致就业紧张。大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揣着“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的思想,所谓的面子占了上风。
3.不愿做小事,急功近利。大学生还把自己停留在一个“精英的层面”,不愿意也不甘心从基层小事做起,眼高手低,缺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作风,心态浮躁,总觉得这不是归宿,已然忘记了老祖宗的教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终究不能成大事。
4.追求一步到位、终生稳定。大学生还不乏存在稳定“铁饭碗”的求职心理。一毕业就想找一步到位,找一个专业对口,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岗位,将目标锁定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上,不愿到基层工作,缺乏踏踏实实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勤勤恳恳的务实精神,这就人为地限制了就业门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难就业。
(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生的这种希望尽快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的观念可喜可贺,但是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充满着迷茫与无奈,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甚至没有想到以后想做什么。一切都是盲目的跟从,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对未来的规划,空有大志一场。
(三)学习懈怠
刚走出中学校园的大学生,像笼子里的小鸟,一下子变得自由自在,大学宽松的校园环境与高中紧张的学习气氛截然不同。一时间不能尽快适应,感到迷茫、无助,无所适从。学习懈怠,生活懒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过后,脑袋空空,不知所然。“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许多大学生不了解所学专业的潜力和前景,对专业认识不到位,造成掌握的知识不够牢固,缺乏深度和广度。到找工作时,多次遇挫,如大梦惊醒,但为时已晚。
(四)其它原因
当代大学毕业生往往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主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逆境中的生存问题难以适应,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就业观,认清形势,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到大众化普及教育的新阶段,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择业观,不能错失良机。通过分析历年的就业形势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最新就业政策,灵活调整就业期望值,放弃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我们要清楚一次就业定终身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其特征是流动性。因此,大学生要放低姿态,先就业后择业,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力求“先生存、后发展”,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同时把握国家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开拓就业空间,减缓就业压力。
(二)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大学生活不再是进去了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象牙塔,而是要增强紧迫感,早准备。大学期间就要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及人生思考,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主动走进就业市场,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学习累积经验,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三)自我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明确指出:“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分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清晰的社会角色定位。搞清楚“我是谁”,上大学要干什么,将来要准备做什么,为了丰富和提升自己,为了最终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的大学四年应该怎么度过呢?
1.确定长远有效目标,分步骤实现。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外界环境与自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环境和我们自身条件发生变化时,制定的自我规划也要相应的随之变化。要及时修订自己的规划,内容包括:目标的重新选择、计划和实施。在此期间要做到谨慎判断、果断行动、灵活调整。
2.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摒弃读书无用论。我们只有拥有系统牢固的专业知识,才可以将专业特长与职业要求相匹配,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既然已经给自己一个职业定位,那么我们应该在业余时间就要去了解这个职位需要哪些技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去胜任。比如可以通过浏览相关招聘信息,从中总结出我们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胜任这个岗位,然后据此去准备,使学习有一个方向。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和前景分析,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竞争力。
3.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大学生就业意味着步入社会,大学生要主动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最终融入社会。也许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前进的道路上,坦然面对失败。
(四)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软实力
就业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现如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是参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仅仅考虑毕业生的学校、专业,而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青睐。大学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按照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全方位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三、结束语
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要自强、自立,坚信“天道酬勤”,“是金子,一定会闪光的。”前进的道路也许崎岖不平,但我们要充满信心,全力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勤奋努力,并准备好,安排就绪,等待机会的来临,力争度过就业寒冬。
参考文献:
[1]周先蓉.如何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
[2]陈思霞.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成因和应对政策.法治与社会.2007(6).
关键词:本科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1978年高考政策的重新确立使得大学生这一群体开始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在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地增加。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左右,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为611万,2010年为631万,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而在这些人当中,能够顺利就业的人为数不多,大多数毕业生都无法找到工作,或者无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突破699万,史上“最难就业季”随之产生。据估计,在2014年中,这一数字将会达到空前的740万。由此观之,未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将会变得更加严峻。因此,探析本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本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用人单位设置的门槛高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人时都设置了较高的条件:一是要求有较高的学历。如有的单位只招聘具有硕士文凭的人员,有的单位要求必须是博士毕业。在上述单位中,有的工作岗位确实需要高素质高文凭的人员才能胜任,但也有不少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本科毕业生就完全可以胜任了,却非要招硕士文凭的人员,致使受聘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无用武之地,造成人才浪费。要求高学历这一现象从2002年起开始变得更加明显,在许多招聘会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只招收硕士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随后,更多的用人单位趋之若鹜,也纷纷效仿,提高了用人门槛,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已经到了非博士不用的地步。二是要求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如有些用人单位虽然招聘本科毕业生,但却要求应聘人员必须具有2至3年的工作经验,这无疑又把绝大部分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本科毕业生拒之门外。三是设置其他条件。如许多用人单位在地域、家庭背景、身体状况、性别甚至个人爱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用人单位设置的诸多条件使得大多数本科大学生难以顺利就业,于是,有些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工作解决生活问题,就选择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购买假学历、伪造假的工作经历,给一些制假卖假者造成了可乘之机。
(二)高校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这一因素在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本科大学生实践经验的匮乏。大部分高校只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权威部门所的信息及时调整,学生所学专业无法应对市场需要,造成专业与就业的脱节。有些院校讲授专业课的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因此学生无法从大学课堂上真正学到实践方面的知识。尽管许多高校都设置了实习课程,但有些实习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将实习的具体内容和实习报告作为评价考核学生的硬性指标,因此,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此外,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做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方面,国外有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大学生就业情况较好的德国,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职业服务部门,这些部门不仅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服务,而且为所有在校生提供就业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刚刚踏入高校大门时就能自觉有效地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寻找工作的策略,将职业规划策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德国高校还定期向学生提供职业咨询、校友咨询网络、校友招聘研讨会与职业小组、职业资源中心以及毕业生就业报告等大量的就业服务,这就使德国的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就有了充足的准备。反观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更多的只是实行毕业之前的突击教育。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恶补”就业技能,无法使大学生们真正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更无益于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创业观。
(三)本科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巨变。目前,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中的工作岗位无疑对于刚毕业的本科大学生最具有吸引力,因为在这里工资待遇高,生活环境好。虽然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但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把在大城市中工作当做一件体面的事,因此,都在竞争大城市的工作岗位。相比之下,许多中小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则被冷落。同样,一些大型企业、大公司中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也同样受到大学生们地热烈追捧,而那些能够使人得到真正地锻炼,需要吃苦耐劳的工作则不被大多数人所待见。这些在就业中追求“一步到位,终身不变”的非理性因素广泛存在于当代大学生身上,致使他们在就业道路上步履维艰。
二、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对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是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同样也负有此方面的义务。期望用人单位能够勇于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降低招聘人才过程中对工作经历的要求和标准,对大学生提供一定的上岗前的培训机会,同时传播企业文化和用人理念,这样可以让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工作能力,然后通过传帮带的方式,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使其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如现在很多外企和银行的管理培训制度就很值得推荐。
(二)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等教育的内容
高等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为社会输送对口人才,应全面深入了解社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预测专业发展的前景,增强专业设置的客观性、现实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应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也应成为今后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为此,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敢于创业、创新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就业是一国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就业”是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无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已成为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情况
(一)上世纪末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是首次突破了600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699万。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时代,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高中、技校、中专这些院校毕业后选择不再继续深造而选择参加就业的这部分新增的劳动者,他们也都将会与大学毕业生争夺工作机会。
(三)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大大增加,也将与大学毕业生争夺就业机会。
庞大的就业群体要与大学生争夺有限的就业岗位,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外部就业环境分析
第一,国内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的竞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逐步开放,各种外国教育机构的进入,产生多种类型的人才培训机构,这种新的培训模式直接挑战了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冲击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第二,人才市场更加注重“好”专业。所谓“好”专业就是指当前就业市场紧缺的专业。一直以来,大学所设专业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海外留学生归国影响国内大学生就业。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各方面条件不断改善,留学回国人员不断增加,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二)大学生供求矛盾分析
第一,大学生供求的总量矛盾。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加上累积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失业群体已十分庞大。而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短期内无法补足。
第二,大学生供求的质量矛盾。质量矛盾是由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与企业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造成的。部分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综合技能水平不高,择业能力不强,就业过程缺乏科学性。在大学生素质降低的同时,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却在提高,企业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实施招聘,招聘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大学生供求的结构矛盾。由于供求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矛盾。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应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首先,政府应对各高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薪资水平等进行后续调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避免他们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选择不适合的专业和学校,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人力资本投资。
其次,为首次就业未能成功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对他们提供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渡过就业难关,使其尽快实现就业。
(二)深化高校改革
第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与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减少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及专业的招生数量。
第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应合理定位、完善自我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每个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大学生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扎实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一技之长,自主创业,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创业活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形成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大学毕业生需冷静看待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客观地分析个人特质,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在兼顾短期形势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增强主动性,积极把握机会,争取早日就业。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2] 蒋元涛.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3] 倪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8(8).
[4] 雷倩.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科园月刊, 2010(1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4-01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弄清楚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学者们从社会、学校、个体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找工作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大多学生在高中升入大学选择专业时就基本上认定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大流或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大学毕业后,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然而,专家建议,不能因为自己三年或四年的专业而限制了自己一辈子的发展。应培养多方面的爱好,根据兴趣可选择第二专业、第三专业,通过跨专业、跨学校的课堂学习、图书馆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二)地域偏好普遍,就业扎堆问题严重
我幅员辽阔,从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也受到了地域的影响。尤其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这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就业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多,所以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并且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希望自己能往经济发达城市迁移,纷纷前往经济发达城市寻找工作,而不愿意去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这就造成了东南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三) 缺少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忽视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习体系也不健全,这是现如今高校的现实情况。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提及实习教学环节,但时间非常短,仅仅有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部分高校为了弥补学生校外实践的缺乏,而制定了校内模拟实践,增加实验的课时等,但是这些在执行起来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化,考核随意化。这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难以适应跨国企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减轻就业压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联盟,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毕竟他们是就业大环境的主导者,影响力较大,三方联盟创造条件比较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就政府而言,可以适当地出台一些帮扶政策,帮助大学生找工作,比如开放大学生小额贷款的政策,给未就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就社会而言,主要能做的就是联合企业,从而切实缓解就业难的程度;就高校而言,主要是做好专业结构调整,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
(二)通过完善产学研系统,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创业思维的全新人才,摸索出一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完美结合之路。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应该在机制与体制上进行创新。通过机制以及体制的改革,使得“产学研”能深入、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不断改革和努力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产学研”链条能够不断转动,扩大合作范围,开拓思维,让更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创业平台、就业平台。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长期处于学生时期,造成与社会的脱节,无忧无虑。但是他们一旦走进社会,要实践能力没有实践能力,要工作经验又没有工作经验,对他们来说工作可选择的余地是非常小的,最终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针对这个问题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对于前者,学校可以加强专业的技能指导,加大对专业课的授课力度与管理力度,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后者而言,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联合,或者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它需结合学校、政府、企业各方的力量,并且这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各界都应该耐心地谋求最佳策略。同时大学生本人要端正心态真正从自身出发强化自身竞争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取向。
参考文献:
[1]李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