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0: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商业汇票 企业 财务价值
■一、 商业汇票概念与种类
(一)商业汇票概念
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所谓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愿意负担起票面金额的支付义务的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它承认到期将无条件地支付汇票金额的行为。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二)商业汇票种类
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1.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承兑申请人签发,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商业汇票。
2.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即为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既可由收款人出票,付款人承兑,也可由付款人出票并承兑。
3.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区别。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不同,决定了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由银行签发并承兑,而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不通过银行签发并背书转让,但在信用等级和流通性上低于银行承兑汇票,在银行办理贴现的难度较银行承兑汇票高。
(一)商业汇票在企业支付活动的作用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可以用于企业购销活动中支付到期的货款。当企业应付供应商的货款到期时,以企业目前资金无法全部支付到期货款,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若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时,不用需要向银行提供保证金,企业直接可以自己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若想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向银行提供50%或30%或0%的保证金,银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
企业利用商业汇票支付货款时,不需要完全使用资金,可不动用资金或动用部分资金就能支付到期的货款。由此可知,企业使用商业汇票,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缺口,从而增加企业资金流量。
(二)商业汇票在企业融资活动的作用
当企业经营活动出现资金缺口时,向银行申请流动贷款,根据企业资信情况不同,大多数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若企业给关联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时,持票的关联企业再到银行贴现,一般情况下,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率比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低10-20%,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率比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低20-40%。商业汇票的贴现率比银行贷款利率要低,通过商业汇票融资比常规性银行融资的利率要低,从而可以降低财务费用。
■三、商业票据案例分析
(一)商业汇票在企业支付活动的案例分析
A公司为某一大中型民营企业,主要经营服装的设计、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自营出口企业,每年出口销售收入达8亿元,公司为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公司资金一直很充沛,也没有银行贷款,但银行授信1亿元,公司获AAA级企业称号。由于出口形势好转,订单持续增加,公司2010年1月份,公司董事会决定需要扩建3条生产线,生产线投资总额10000万元,2010年3月份开始投入建设。但到2010年5月份,需要支付到期应付账款8000万元,由于公司资金大多数投入了扩大生产线,没有资金支付应付账款,财务部决定认为向银行贷款8000万元支付到期的应付账款,贷款期限为半年期,银行贷款为5.346%(基准利率上浮10%),银行贷款利息为213.8万元。
若该公司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与银行洽谈保证金的比例,由于公司是AAA级企业,保证金比例可以为0,如果保证金为0,那该公司在无保证金情况下,开具了8000万元6个月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另外,也可以公司开具80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时,不需要保证金。因此,若该公司使用商业汇票支付到应付账款,不仅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还节约了213.8万元的财务利息费用。
(二)商业汇票在企业融资活动的案例分析
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5个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零配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工贸一体化集团公司,每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2008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金额为2亿元,该公司为AA+级企业,银行授信额度为4亿元。2009年5月份B集团公司需要1.5亿元资金进行一项短期投资,投资期间不超过6个月,预计投资回报率10%,投资收益为750万元.而B集团当时没有这笔资金,决定需要向银行贷款1.5亿元,贷款期限为半年期,银行贷款为5.346%(基准利率上浮10%),银行贷款利息为400.95万元。
若B集团向旗下5个全资子公司开具1.5亿元6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出票手续费为票面金额的0.05%,手续费7.5万元,然后5家子公司持票后向银行贴现,贴现息为4.13%,贴现息为309.75万元,财务费用合计为317.25万元,比直接向银行贷款减少83.7万元的财务利息支出。
一、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以价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追逐利益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企业能够赚到足够的利益才能够生存下去,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盈利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我们能够清楚企业的资金框架,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追求更高的品质,从而使企业的附加价值更大,使得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而且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那些地方的支出大而回报少,对这些地方进行剪裁,从而优化企业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能够提高竞争力。
(二)实行全方位的资金预算管理,优化企业的投资
我们在上文讲,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后期的监督,更多的是对企业前期投资、融资以及企业内部的优化,通过提出全方位的资金的预算管理,使得企业提升自己的战略目标,控制投入成本,控制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进而达到优化企业投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且只有将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结合,才能有效拓宽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功能,使财务管理发挥更大的效用,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凸显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特征。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同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没有财务管理的经验,这就造成了企业沿用之前的管理方式,而使得企业的财政管理水平低,没有严格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在很多方面业务员和会计师会做手脚,使得企业举步维艰,例如最为著名的是刘强东,刘强东在创建京东之前,开过一家小饭店,由于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他的饭店成立只有进项没有出项即只投入不产出的一个饭店,在3 个月之间就损失了20万元,在这之后刘强东去了日本的一家公司,从中学习了很多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知识,包括如何制定适合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知识,在之后他从中关村出发,建立了京东这一家大型的电商。总结前后两次创业的对比,一成一败,刘强东自己说是因为当时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使得员工有空子钻,这大多数的责任在自己身上。这是刘强东创业多年来的心得体会,我想这也是每一家企业日后在企业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执行力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自己的企业管理制度会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但是如果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却不强,使得管理制度如同一纸空文,所有人都熟视无睹,那么这样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很难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只有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的执行力,才能够降低成本。
二、企业在经营中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个企业想要生存、发展甚至是持续健康的发展,那么它的财务状况必须特别良好,尤其是资金链不能断,否则它将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现代企业,竞争压力大,能否在市场中取得先机是企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一个企业只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状况,才能及时地调整战略目标,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企业管理的思维,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
虽然我国在会计考试的早已启用的电算化,但是在我国由于观念不强,仍然有许多企业运用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即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视为对企业财务的一种计算,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后期的考核,丧失了财务管理的预测功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无法达到发展的预期。例如:在企业的财产管理以及审核、监督等方面,传统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对于财务管理观念的落后,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因为观念无法立刻转变过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释放自己的思想,才能转变财务管理的思维观念,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使企业的发展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及时调整战略,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成本费用的开支不合理
在我国由于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它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千万,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自己的愿景,没有设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只重视眼前的利益,看重账面上积累的资金数额,一旦发现某一方面的生产有利可图,就开始漫无目的地生产,没有预算,没有战略,当市场有所变动时,由于前期的投资非常大,这将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的断裂,最终导致投资失败,战略地位丧失,甚至企业破产。企业追求利润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只有眼前的寸目之地,没有自己的企业的愿景,生产开支不合理,预算不准确,没有正确认识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作用,那么企业管理者将会把企业推向悬崖的边缘。只有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的战略,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三、财务管理在现在企业的价值
我们通过分析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现代企业在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分析,并利用财务管理的特点,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现代企业当中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并且从资金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我们在面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转变自己的观念,引进更多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才,不可否认老一辈的企业财务的管理者,他们拥有足够的经验,以及为企业带来了非常多的利益,为企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一些人,并没有与时俱进,还是沉浸在过去的管理观念中,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落后于其他企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时,我们只要吸纳新鲜血液,改掉老员工身上的一些观念问题,将企业转变成一个现代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只有转变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没有健康的财务管理,就没有健康的企业。
(二)对于企业的开支费用支出不合理问题,这与财务管理的水平以及财务管理的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没有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方面就会出现各种漏洞,会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这些漏洞,赚取自己的利益,使企业蒙受损失,这是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备造成的,而企业的开支费用支出不合理,这些是由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不确定,没有对市场有充分的认识,没有良好的市场预测的能力,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财务预算,没有有建树的投资方向,没有应对资本寒冬的融资,前者所影响到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后者影响到的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因为仅仅是预算不够准确,投资方向不明确,尚不能使企业立刻破产,但是没有资金的支持或者资金链断裂,那么企业将无法生存。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价值地位;中心地位;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企业的经营和企业管理密切相关,企业的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在社会和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企业的管理有很多类,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等,在所有的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价值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是最为重要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主导地位,一旦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企业的生产管理,物资管理等等都会直接受到影响。也正因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影响和渗透到其他各项管理中,所以,财务管理是所有各项管理中,综合性最强、渗透性最大、对其他各项管理影响最深的管理。因此,在管理企业这头“牛”时,只要切实牵好财务管理这个“牛鼻子”,以它为中心,就能带动和推动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朝着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通过企业科学化管理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长远性发展。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它占据了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处于中心地位。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基本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资、利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它包括以下两个基本涵义:第一,企业管理战略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企业要树立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战略管理理念,通过对财务管理的优化和科学化管理,来带动和优化其他管理活动,使得企业资源和资本的利用更加合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力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比如,财务管理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合理限制企业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规模,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生产的产品数量要与市场需求相吻合,防止过度生产带来的资本亏损以及生产不足导致的利益不够理想等情况。第二,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其他各项管理的核心,也是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一个突破口,同时它又是企业正常运营的控制点,只有做到合理控制,才能充分利用这个控制点,科学选择企业发展的落脚点。比如,企业要优化人力资源的数量,就要以财务管理现状为主要根据,在企业需要扩招人员时,合理控制新增人数及岗位,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状态。另外,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是为更好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企业资产,以市场信息为管理依据,根据市场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提出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必然性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跟财务管理本身的重要性和地位息息相关。第一,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决定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财务管理的管理范围很广,包括企业的一些筹资、资产分配、投资、预算控制等等。另外,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使用价值运动和价值运动。价值运动是通过财务管理行为直接表现出来的,而企业的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则属于使用价值运动。不同的使用价值是不能够随意叠加的,也就不能真实反映使用价值运动的全面性,财务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它的综合性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通过与价值指标的结合,使得企业的生产和交换过程,资源或者资本的使用价值很清楚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全面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与成果,综合监督各项经济活动的运行。第二,财务管理目标具备全局性,这也决定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模式的产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这个目标正是企业存在及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财务管理的这个目标属于企业管理的总目标,而其他各项管理的目标则是具体目标,这些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过程,与总目标所追求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正是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的全局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无疑,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是必然的。
三、财务关系和财务环境的导向性决定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国家,企业与投资方、债权人之间,以及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等,财务关系的处理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必须要正确处理与国家的财务关系,比如依法纳税,否则企业无法立足于社会;而企业与投资方,债权人等之间的财务关系,必须要处理妥当,企业要对投资方和债权人负责,企业的价值和信誉才会得到承认。另外,企业财务环境主要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财务与税收环境等,这些财务环境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很重要,企业财务管理的利弊会影响到企业资金流动,贷款限度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正确面对这些财务环境,兼顾自身利益的同时妥善处理与它的关系,财务环境的好坏会影响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等。从财务关系与财务环境这两点上来看,财务管理能够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处理好这两点关系才能够稳固企业的发展并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从这方面来说,财务管理解决了企业何去何从问题,而其他各项管理则在于解决如何进行下一步具体操作的问题,因此,财务管理对其他各项管理具有导向性作用。所以,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地位是有科学依据的。
总的来说,当代社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典型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是一致的,而其他管理活动都受到这个总目标的影响和管理,所以说,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而且,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关系和财务环境处理,对于企业的何去何从具有重要意义,从这点来说,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也是符合科学依据的。
参考文献:
[1]马晨.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探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关键词:财务分析 企业价值评估 收益法
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综述
(一)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它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密切相关,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其中参考的两个重点概念为公允价值以及盈利能力。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一种计算方法,虽然具体的细分应用有很多种,但本质是对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算计算的方法,即将公司预期内的现金流按照贴现率贴现到当前时期的方法。其侧重了企业的未来价值以及收益能力,计算过程中参考的参数包括了企业的预期价值、折现率和此预估资产的获利周期。
(三)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企业与资金流动有关的所有资料进行统一分析并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核算过程中以会计报表和其他相关报表为基础,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筹资、投资、经营、分配等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情况进行的分析。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二、财务分析对于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的关联
要分析财务分析对于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需要从两者与企业价值的关联角度进行说明。
首先,财务分析与企业价值。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涵盖了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战略变化情况、实际经营情况、预期经营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由此来看,企业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价值变化进行预估。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预估空间:其一,财务方面的预估,包括企业未来财务方面的决策和预算的类推,以及财务活动发展的预估;其二,通过对企业财务的发展预估,可以评估未来可能出现的显在或潜在的财务分享;其三,能够准确评估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盈利能力,并通过对比预估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盈利能力发展状况。
其次,收益法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是将评估对象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预期收益除以资本化率,从而得出企业的价值。在这一计算过程中,需要以下几个数据进行确定,即现金流量、折现率、收益周期。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的现金进出情况,其体现在资金收付流程当中,当企业进行产品销售或者服务供应时,就会出现现金流交易,如果在不存在摊销、投资和资产折旧的情况下,企业的纯利润实际上就是现金流量,换言之,企业收益导致现金流入,运营和生产成本增加造成现金流出。折现率即未来特定时间周期内预期收益折算成现金的比例,其常用的折算率主要为Ke和WACC。收益期则是三者之中最容易确定的一项数据,一般指企业收益年限的有效区间,一般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可以考虑相应成本的可使用年限以及产业本身的寿命两个条件,可使用年限包括了物理年限、技术年限,产业寿命是指这一产业本身的寿命,现在多使用经济寿命来进行计算,即以资产实体为基础,对可用周期进行评估,减去已用资产,即为使用年限。
总的来说,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是对企业现金流和真实收益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也就是说,它是对传统的财务分析在现金流分析方面不足的补充,也是当今靠虚拟资金运作的企业不得不重视的一种财务风险预控方法。
三、财务分析对于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的价值
财务分析与收益法评估直接相关,但单从两者的本身的实现过程来说不能准确说明财务分析过程或者结果对收益法的实际影响。财务分析的作用的是对现有经营水平的实际分析,收益法是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价值的整体评估方法,前者注重总结,后者注重预估,后者所预估的目标为企业价值。而分析财务分析与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的动态价值关联就需要了解财务分析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
收益法作为一种与预估的价值评估方法,其基于现金流量基础。在不存在额外成本、折旧等费用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实际上等于企业现金流终值,收益法是将现金流通过折现后的评估方法,而现金流恰恰是以企业会计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获知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财务趋势等。但从现实来看,很多企业只有账面资金,而现金流则严重不足。从这点来说,依靠财务分析是无法对企业的现金流进行风险预控的,这也是一些国内外名企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瞬间倒掉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收益法相对比财务分析更偏重于对企业资金链风险的监控,这是财务分析无可比拟的优势。
四、总结
总体而言,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本身应该是服务于股权方或者债权方的工作内容,其计算过程需要依赖现金流、折现率以及收益期等基础数据,某些情况下会选择财务分析的结果。也就是说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收益法分析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企业经营者出发的财务分析结果会影响企业财务决策,由此而产生的企业价值变化会反映在财务分析结果当中,同时对于折现率也有一定影响,这样就能够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收益法的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1]李琦.回归分析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2012(12)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价值观研究
一、财务管理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人们在精神上对事物、行为的整体看法,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核心。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注入经济哲学的观念后,价值观理论框架也可以对其作出有利指导,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规范财务管理的内容,使得财务管理更加的饱满。
财务管理价值观在意识形态上,根据经济哲学原理所解释,财务管理的发展就依赖于客观的财务管理行为与企业整体的工作形态,也依赖于财务管理工作者的思想形态。财务管理是以企业核心价值为指导。表现为不同的财务工作形式、财务人员构成以及不同的财务管理文化。企业财务管理价值观又是以企业的实际市场价值为目标,基于财务管理的价值观模式建立,又可以增进企业现金流和企业资金管理的综合性理财观念。其建立过程,是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不但能实现价值创造,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的资源,从而实现企业收益与利润的最大化,因而,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价值观并不空洞。树立财务管理价值观就要将企业的实际市场价值与财务工作的价值紧密结合,以增进现金流和提升企业价值。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是观才是财务管理价值观的主线。
二、财务管理价值观的内容体现
财务管理价值观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金管理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的财务活动的指导观念,是企业资金运作、企业各方面收支的一项基本经济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管理在内容方面包括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财务管理价值观对应财务管理内容一般分为资金方面与运营方面。然而,不同的企业其资金运作不尽相同,不同行业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财务管理价值观。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财务管理价值观。
1.“货币的时间价值”的财务价值观。对于企业,成本与收益是明显可以用货币数据计算的,其中也包括显性与隐性不同的方面。只要对企业的收支做一个财务预算,企业必将对货币时间价值做出深入的考量,其中还包括对风险成本的测算。企业货币时间价值是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价值观,其成本与收益的衡量,在其对时间测算中占有主导地位。企业财务部门从筹资、投资、回笼资金、资金接续等整个资金管理环节上,把考虑时间成本与风险成本作为首要因素进行资金的管理与业务的管理,可以更加周全的考量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业务的运转合理性。这样的财务价值观,一方面,可以统筹所筹措的资金,通过对货币时间价值的推算,考虑收支,为企业筹资成本划出一个可以承受范围,做好企业的资金使用把控。另一方面,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就是权衡货币使用的风险。一般来讲,将财务风险与合同风险划分开,财务风险主要在于资金周转的不及时,清欠的压力是大多数企业都将面临的,货币时间价值也包括着货币周转时间的风险。以货币的时间价值作为财务管理价值也是出于资金安全考虑。
2.“财务决策”为主要的财务管理价值观。无论大企业集团还是中小企业,财务决策是企业进行业务运作的第一步,即使是私人企业、家族企业,对于用钱问题的决定,也不会是简简单单能够决定的事。很多财务决策,都需要开班子会议,大额联签等方式来决定。财务管理决策过程中都要进行目标选择、备选方案筛选、方案优化、所选方案实施、反馈意见、公示已选方案等步骤。这样的价值观从资金使用上看,筹资渠道成为了企业在开展业务时的主要决策事项。从资本运作看,企业在进行投资前,要决策与商讨投资项目的风险性,收益情况与是否可行。将投资决策作为财务把关的第一步,是财务管理的主要方面。在股利分红方面,也要进行决策,这样不但完善了企业制度,也达到了企业激励的目的。
3.“EVA 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价值观。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考量税后净营业利润再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价值。一个企业将此作为财务管理的价值观,一般都处于企业的成长期。资金使用余额的最大化,不但能充分地体现企业创造的利润,还能细化考量企业使用的成本,有利于企业对资源的合理配置。EVA最大化是将经济增加值应用于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的决策中。EVA最大化是一种全新的管理价值观。它更注重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将EVA应用到绩效考核、激励计划和企业并购等方面,必定为企业增加价值创造财富提供一种可借鉴的管理模式。
三、财务管理价值观的构建
未引入财务管理价值观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一般是以具体的资金管理为出发点的,实现企业风险规避与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忽视了财务管理价值观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就更不会将财务管理价值观应用到实务中去指导财务管理。构建财务管理价值观一般要以下几个步骤:1.以财务管理价值观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出发点。本文认为财务管理价值观可以决定财务管理的方向。因此,将财务管理价值观的树立在财务管理中放在第一位,为财务管理价值观的建设和更好地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2.以企业价值管理为主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管理的主线贯穿于理论研究领域。而理论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价值管理发挥着价值创造的导向作用,从而判断财务管理活动是否为企业增加价值,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3.以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企业价值为基本财务管理理念。这在财务管理价值观建设过程中,提出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理财观念起到借鉴作用。总之,这一模型将财务管理价值观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财务管理理论得到了完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的管理理念。
四、企业财务管理价值观的构建原则
1.实事求是。不同的企业有其不同的企业财务管理价值观,有其独特的经营模式与经营特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其最不能效仿的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在成立那一刻开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深入的讨论与调研,了解本行业、本企业所需要的财务管理方式与资金周转周期,在企业的成长期还要搞清企业的成长阶段与未来的经营寿命,按其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适当的调整自身价值观,充分把握财务管理状况,以此为基础,塑造和培育起适合本企业的独特的财务管理模式。
2.创新观念,不断完善。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企业也是如此,企业虽然说对内保持稳定,尤其是财务管理不会有大的方向上的调整,但管理方式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其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要适应自身的成长环境,当企业经营的重心发生调整的时候,财务管理的观念也需要跟着调整,企业在资金流动上的创新也往往能够带动企业的创新。外部环境变化了,财务价值观就要积极的适应这些变化,调整已有财务管理方式。
3.协调人的因素与资金因素。企业的主体仍要归于员工,应重视员工的自身价值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考虑员工的利益需求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另外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除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外,还要特别注重社会责任。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价值观建设中要坚持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将企业财务工作真实的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 烟草企业 管理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含义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中能获得更多的生产和利润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一种整合性的管理系统包,其中包括业务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源等内容。企业财务预算是指在不远离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建立业务和资本的预算,并做出对企业资金的流向以及对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预计。企业全面预算的基本组成是财务预算,其更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财务预算就是要处理好资产的流动和回收。一般而言,企业是以销售预算的编制为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基础,销售预算的编制包括生产材料费用、制造费用等预算编制。社会经济发展是浮动的,因此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经营时期,面临市场经济的不同需求,就要把握好当时期的财务预算,只有把握好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的正确财务预算才能把财务预算的作用发挥好。
二、财务预算管理在烟草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价值观念优化转变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目标方向,其需要财务的掌握市场和企业的联系,统筹兼顾,通过多市场的预测加强企业的预算体制,把预算管理观念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各部门的作用,加强企业各部门的沟通联系,集思广益,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资源整合
企业的财务预算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的分配,并且规划好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职责,积极地挖掘资源,达到企业的资源整合与优化,提高企业的盈利效益,实现其最大的价值,减少资源的浪费,开发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达到最好的效益。
三、烟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企业要先建立预算管理相应部门的管理体系。从制定预算编制的开始到结束,过程中的步骤都要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企业的相关领导起到带头作用,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做一系列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已达到让每位员工都能深刻了解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为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企业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所以员工的思想尤为重要,一方面,财务人员的技能要得以加强和提升,不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知识水平,政治素质也要求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规范制约管理过程中的行为,企业也要时刻发现并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二)明确预算重点,规范执行流程
烟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时,要明确出各个部门预算的重点,并强化执行预算管理的流程,使其规范科学。其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中心枢纽环节是企业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中主要是对成本费用的预算,而在预算期内,企业所有活动的保证是基于对现金流量的预算。因此,企业财务预算的重点应该是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而在规范财务预算执行流程上,首先企业财务部要对各部门的既定预算进行严格审核,使其规范准确合理;另外,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将现金流量管理也纳入其中,以便合理控制成本支出,降低费用;最后,还要建立起相关的考核制度和职工激励机制,定期对各部门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对相关部门和职工采取赏罚分明的奖惩措施。
(三)财务预算要围绕实际,实施中不能随意调整
财务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是:统筹兼顾、量入为出。财务预算要为下一项目的成本预测、预算提供可靠而又有用的数据基础。财务预算需要全面的预计,这就需要企业的各部门对其所在范围内的各项经济活动一一进行精确的预计,过程中要尽量克服片面性,以减少或避免数据失真的情况。财务预算的编制要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信息的使用原则也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此外,财务预算的编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能进行随意的调整和修改的,那样预算就会失去其意义,因此要求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要严格管理和监控实施的过程,避免出现差错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财务预算对企业利益的提高。
四、总结
财务预算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对财务预算管理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在对企业财务预算控制和管理的时候要用科学的眼光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的实行和落实,以期来实现烟草企业的最大价值,促进烟草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晓龙.烟草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01):23-25.
关键词:现金流量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价值;策略
一、前言
现金流量在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整体状况,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以此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资金链基础,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流通的有效性。
二、现金流量管理的特征
现金流量管理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等活动之中,对现在或未来某一时间段内企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系统的预测、报告和分析,其管理成效直接关乎企业的发展情况。基于此现金流量管理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综合性,在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体活动之中,并不是单一的环节或管理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性;第二,风险性,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与货币的时间价值联系密切,而对货币时间价值及与其相关的现金流量数额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相应的管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第三,预测性,现金流量管理中经常会用到现金流量现值的概念,其主要通过对未来进行相应的预算实现,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一)客观评价企业盈利价值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盈利价值的重要指标,将收付实现制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对比其和净利润这两个指标能够保证利润价值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并且将企业现金流量和实付现金进行比较,能够清晰地看出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为企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采取举债发展策略,在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容易造成企业陷入经济危机的困境之中。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则能够对债务偿还能力进行把控,避免陷入债务危机之中。此外现金流量管理也能够保证资金循环状态的良性发展态势,提升资金周转率,降低财务风险。
(三)协助企业筹资活动开展
现金流量管理能够统筹安排企业全年资金的运作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月度和季度现金流量预算情况,对日常资金流转进行合理调度。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作出匹配预算,避免企业开展盲目的筹资活动。
(四)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和提升自身的产品性能和服务品质,以此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这些必须以可靠的资金供应和周转为基础,基于此,现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促进企业资金的良性流动并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为其创造更多价值。
四、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管理者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必须以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预算作为主要依据,根据预算情况和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进行合理规划,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必须保证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预算的科学性和资金周转率,以此推动企业科学决策的发展。例如在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主要考虑如下三方面因素:首先,企业要确定最佳现金存储量,在提升资金周转速度的基础上,处理好现金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管理,以此保证企业具备较强的获利能力;其次,在经营活动资金的支出采取量入为出的原则,根据企业现金收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支出标准,确保经营运转处于良性发展状态;最后,生产经营规模适度调整,企业根据自身经营优势着力发展,避免高风险领域的投资,以此保证资金流的稳定性。
(二)提高投资环节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投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其能够使企业在传统领域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扩大企业发展空间。但是企业存在相应的风险,在企业投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常来说以预期现金流入大于投资现金流出为宜。例如在某科技公司发展过程中,其决策者注意到地产投资的优势,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准备涉足地产行业。因此在进行投资之前进行了相应的现金流量管理工作,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估算,对近三年来地产行业的获利能力、发展状况和商业信誉进行系统化调研,以此为依据判断投资回报率,确保资金投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组建评议小组对市场部出具的具体投资方案进行评价,将货币时间价值纳入到评价体系中,采用净现值法对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进行评定,确保项目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三)提高筹资环节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财务安全,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这一阶段现金流量管理的实效性,以此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财务风险造成的威胁。例如在某小型工作投资环节现金流量管理过程中,结合自身发展过程中资金紧缺,资金流动性较差的现状,公司财务部门在现金流量管理中实施如下措施:第一,财务部门认真预算公司资金需求,根据利润数据和负债数据进行合理预算,对未来一年、三年、五年内资金短缺或盈余状况进行有效把握,并制定各阶段统筹计划书;第二,合理举债,公司自有资本为依据,在保证公司正常运作的情况下确定举债数额,与自有资产形成固定比例,从而避免债务过高没有偿还能力造成的经济危机。
(四)提升现金流量风险防控能力
现金流量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相应的风险,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掌握相应的风险防控方法,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以此应对风险的发生。例如在某大型公司经营过程中其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针对不同类型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比如面对信用风险时,根据账款的回收情况制定预警方案,其中回款拖欠时间越长其风险越高,必须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催收;再如流动性风险,当速度比率或流动比率降低时,则预示企业资金流动性降低风险增加,相关部门需要对流动资金进行合理把控。此外,对于运营资金风险而言,其预警指标主要体现在现金循环周期比率和销售额增长情况,一旦周期延长或销售额增长都会导致风险增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在经营、投资和筹资三个环节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日常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从经营、投资、筹资三个方面着手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相应风险,为企业创造安全可靠的资金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益贤,计效园,周建新,等.基于账期模型的中小型铸造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探索与研究[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4(05).
[2]娄钟元.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J].华章,2014(19).
[3]董大德.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金流量管理[J].财经界,2015(15).
[4]包丽丽.现金流量管理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及相关建议[J].中国经贸,2014(19).
【关键词】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业绩评价
一、企业业绩评价、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内涵
1、业绩评价的内涵
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的一种全面有效的价值判断,是组织为系统定期地对一个组织或员工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估。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就是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整个判断过程、结果形成的一个整体,是由一系列与业绩评价相关的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业绩必须运用科学使用的方法,对企业的各单位、经营者和员工在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运营效率和经营业绩等方方面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考核与分析,评价其优劣,评估其绩效。
2、财务指标的内涵
财务指标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反应的数字化指标。财务的本质是资金的运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关系,具体地表现在筹资、投资、耗资、收入的形成及分配这五个环节上。财务指标一般包括事前目标设定、事中执行控制、事后考核评价并体现为货币化、数字化的管理标准。财务指标具有有以下特征:一是数量性,财务指标体现一个数值或者若干数值的结合运算关系,具有规定的计算口径、范围和方法;二是综合性,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财务信息所包含的主要趋势;三是具体性,财务指标是对财务报表具体项目的再加工,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基本规律的反映,体现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具体需要。
3、非财务指标的内涵
对于非财务指标的概念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些学者认为,为了区分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就是财务指标以外的指标,这种说法既没有揭示非财务指标的内涵,又没有对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的外延进行限定,显然是不科学的。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从着重强调非财务指标的外延出发展开研究,比如,美国波士顿安永商业创新中心根据其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企业业绩评价中应用的非财务指标是指企业文化、管理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行政补偿政策效果、作业时间、客户满意度、投资者沟通质量、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利用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面临的问题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一些新的评价指标如与市场上其他企业的竞争状况、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企业的经营和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而纯粹的财务指标的评价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单一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1、短期性和非持续性
财务指标评价系统评价过程中注重企业短期的经营成果,这将很容易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产生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而使企业不愿意去投资于一些表面上看会减少企业的短期盈利而从长期来看却可以提高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行为,而最终导致企业只看重短期经营业绩而忽视长期价值的创造。
2、实物性和有形性
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系统过分注重于实物价值的评价,而对于那些未来价值增加的有帮助的无形资产的评估则显得力不从心。在目前企业管理过程中,现代的会计制度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从而使企业的那些可以增加企业未来价值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财务报告中无法反映出来。这样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主的业绩评价系统很难适应企业持续经营、长期发展的需要。
3、成果性而非预见性
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系统只是基于对于过去经营业绩的评价,而这对于处于信息时代的企业,面对未来日益竞争激烈的企业经营决策来讲则显得捉襟见肘。现代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必须投资于营销商、顾客、技术、工艺、雇主、革新等,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
4、片面性而非全面性
传统的评价系统只注重企业经营业绩的定量货币化结果,而忽视了对于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的非货币化定性的评价。然而,现代企业必须对于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创造力、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以及市场占有率等许多因素做出评估,这样才能实现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和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5、会计信息失真的助推剂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大量的会计造假和会计失真的问题,这虽然和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系统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但由于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主要采用相对单一的财务指标评价系统,无疑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起了导向作用,使得众多的很多行为对于财务指标过分依赖,而使企业的经营者可以通过弄虚作假的会计方法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因此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的财务模式确实对社会会计造假和会计失真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现实意义
非财务指标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把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可使整个财务分析更加全面,可把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分析,既避免了企业的短视行为,也可使企业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使其不产生歧义。相对于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而言,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体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将使企业业绩评价工作更为科学准确,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实现企业业绩评价的适时性
以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为主的评价所带来的财务信息通常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因为这个评价过程主要依据过去发生的历史数据进行的企业业绩评价,而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业绩评价的运用是以管理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网络化为基础的,在历史数据分析预测的基础之上的评价,理论上也是无分期报告的限制,因此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对所要控制的项目进行跟踪监视,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2、实现企业业绩评价的直接性
传统的财务指标是各部门各项活动已有的综合结果,其关注的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要进行复杂分析后才能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用非财务指标进行业绩评价是直接而非间接地评价,更多地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因此便于对过程掌控,方便分清责任,操作性也更强。
3、企业业绩评价的全面性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是一个整体,要求企业业绩评价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地评价。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结果性财务评价,没有从全过程、全方位考虑企业的整体效益;非财务指标评价方法的融入则立足于企业进行全面、全方位、全员的评价,使各部门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均衡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四、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
企业业绩评价关键指标应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应反映组织在一定期间的经营重点和阶段性,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由上级领导与员工共同参与完成,最大程度反映员工工作的直接管控效果,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达成的一致意见的体现。现代公司绩效评价理论指出,对知识经济时期的现代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必须引进全面业绩评价模式,这无疑要求我们在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完善各类非财务指标,实现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科学完善。本人认为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达到完善、科学,应包含以下主要指标。
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系统的、长远的整体性的规划,也是企业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对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明确规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往往是多元化的,既要有定性目标,又要有定量目标;既要有经济目标,又要有非经济目标。
2、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是关于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经营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性能,以及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评价。为了能定量或定性地进行评价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可把顾客满意度分为七个级别,给出每个等级考核的要求及分值,并根据每项指标要求对顾客满意度影响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加权值,这样即可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综合的评价。
3、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在企业生产阶段是否符合企业制造的相应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二是产品在售后阶段是否符合顾客使用要求而表现出的使用价值的高低。它可以分别通过废品率和顾客退货率两个指标来评价。计算废品率的一般公式为: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100%。退货率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退货率=退货批次/出货总批次×100%,也有这样计算的,退货率=退货总数量/出货总数量×100%。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会造成产品废品率和退货率过高,最终将会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大大下降,更甚的会造成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倒闭。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应对行业企业竞争而具有的改革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是否具有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研发能力,二是是否具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创新能力。面对日益的全球化、信息化,人类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创新经济时代,使得创新无可替代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林钟高、章铁生、席彦群等: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 邱伟年、李超佐:非财务指标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6).
关键词:企业绩效;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业绩评价;现金流量
企业的业绩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资本保值增值等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在竞争日趋国际化、日趋激烈的今天,研究企业业绩评价,构建适合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转变企业经营观念、增强企业形象意识、引导经营行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现行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与企业资产运营绩效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其具有衡量企业的业绩、提供企业经营的有用信息、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功能。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形成和发展
企业业绩评价是随着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目前,我国现行的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主要采用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财务评价体系。
(二)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
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有效的业绩评价将有助于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之一,包括四类指标,分别为: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社会贡献能力指标。其中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能力指标包括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
财务指标体系对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了规范,其重点是评价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四项内容,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业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中的建立,该指标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需要。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进行约束和激励,才能促进我国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
二、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应用的不足
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建立在会计数据的基础上,主要以财务指标(如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为主,它能够综合地反映公司的业绩,并与营利组织的主要目标直接联系,故容易为公司管理者和股东接受,但是财务指标是有不足之处的。财务指标本身并不能揭示业绩的动因或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而且,财务指标主要是偏重于公司内部评价,忽视了对外部环境,例如客户、市场等方面的分析。财务指标大多以一定期间已实现的会计收益为基础计算,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业绩情况,它作为考核指标极易导致决策者的短期行为;而且财务指标难以实现对过程的控制,具有时滞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往往会完全抹杀人的主观努力。而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以收益为依据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
在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面,现行体系仍以会计收益为依据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实践证明,这种计算方法具有许多缺陷:一方面,容易诱导经营者为在任期内拥有良好的业绩而人为粉饰财务报表,实现账面上的盈利,甚至采取一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但短期内能够使会计绩效指标带来较快增长的行为。
另一方面,会计利润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并将其在计算利润之前扣除,将权益资本成本作为收益分配处理。经济利润则不同,它是评价业绩的最佳标准,只有企业创造的利润大于其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成本时,它才真正创造了价值。众所周知,资本的使用不是免费的,企业占用的资本会产生机会本, 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权益资本成本甚至还应高于债务资本成本。因此仅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计算评价指标,而不考虑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绩效。
(二)指标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财务资料
在基础数据的来源上,现行体系中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公布的财务资料,而这些资料均是以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录的,使得绩效评价结果不能反映企业有关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从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有的企业利润情况不错,却没有现金的流入,原因之一就是靠大量应收账款实现的。所以,涉及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适量引入现金流量指标,而财务指标体系仅有两项指标即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不足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
(三)根据主观或经验判断财务指标的权重
在绩效评价方法确定方面,各财务指标的权重都是根据主观或经验事先设定好的,难免会给评价结果带来主观性,导致对某一因素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使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对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而现行体系在指标权重的设定上仍采用固定权重值,一方面,限制了整个体系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无法满足企业绩效评价工作中各利益主体的实际需要。
三、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的完善
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科学性、互补性、相关性、系统性、公正性。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定绩效考核体系,针对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企业业绩总的财务指标体系:
(一)将EVA即经济增加值引入业绩评价体系
1.EVA的概念及核心思想
经济增加值EVA是指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经营资本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本成本后的余额。EVA理论是由美国斯图尔特公司于1982年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基于这种认识, EVA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公司业绩度量指标,同时还是企业进行决策与战略评估,以及资金运用和出售定价的基本理念。
2.经济增长值对EVA的影响
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新型的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指标,是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若为正值,表示公司获得的收益高于投入的资本成本,即公司为股东创造了价值;若为负值,则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要求考虑权益资本成本是
EVA指标最具特点和最重要的方面,根据传统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许多企业是赢利的,但在实际中,那些赢利少于权益机会成本的企业的股东财富实际上是减少的,一些企业就是处于这样一种虚赢实亏的状态,企业只有在投资收益率超过资产的使用成本时,才是真正赢利,股东的则富才真正得到增加,资产才能实现真正的保值增值。
EVA=(税后营业利润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企业占用资本总额 =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由此可见,经济增加值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以经济利润代替了会计利润,在评价中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的因素,因此,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更加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充分协调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的利益,引导企业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样思考,持续地为包括股东在内的企业股东创造最大化价值, 在这一点上恰好也体现了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前提之一,即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二)加大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数量
由于现金流量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而且能够准确地揭示企业盈利的质量,加之现金流量指标几乎不受经营者主观歪曲的影响,因而应在指标体系中加大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数量,将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相结合以弥补“权责发生制”会计在实际绩效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较好地反映企业盈余质量。在国内体系中仅包含了两项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指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不足以体现现金流量指标的重要性。
企业可以在众多现金流量指标中选定以下几项,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现金流量指标作为对财务指标的补充:
1.增设“销售现金比率”指标 在财务效益状况部分加入“销售现金比率”指标,以合理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每元销售收入中以现金形式收回的情况。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100%】
2.增设“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指标
由于现金主要用于即时支付,长期债务偿还主要依靠企业盈利,因而只选择用于偿还短期债务与利息的指标,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状况方面,加入“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现金利息保障倍数(CIC)=(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利息支出+ 纳税支出)/ 利息支出。
3.采取相对指标对绩效进行计算
评价指标要遵循整体性、重点性、层次行、准确性、可比性、可度量性、动态性、独立性原则。绝对指标主要针对被评价对象个人业绩的绝对值进行评价,例如销售额、成本费用等。但是,这种指标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自然灾害时期,或者季节性产品,他们的销售额上升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带来的而不是来自员工个人的努力,这种业绩上升只能体现员工工作量上升,而不能反映其企业能力的提高。很多情况下,采取相对指标可以避免类似的问题。
这样就能使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发挥最大效用,促进企业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重视增设评价指标并尽可能量化
1.增加设置非财务指标以提高财务指标的准确性
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经营的结果,非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经营的过程。由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果具有某种关系,也由于非财务指标结果可来源于多方面,并不依赖财务部门,如市场份额可从有关社会调查机构获得,因此,非财务指标的存在提高了对财务指标玩数字游戏的风险,从而提高了财务指标的准确性。
2.增设反映企业信誉的非财务指标
企业信誉主要体现在及时偿还债务、交付货款、发运货物,并且质量与承诺相符等方面。因此,企业的信誉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应当构成考核企业绩效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信用秩序混乱的情形下,以企业信誉指标考核企业绩效则尤为必要。可使用逾期偿债率、及时发货率、拖延交付货款率、退货率等综合量化企业信誉程度。
3.非财务指标尽可能量化
指标只有可计量, 才能保证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应尽量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科学地使用定量分析法,使非财务指标能计算出或以其他有效的方式取得明确的数字结果。如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可以通过员工流动率、员工培训费率、员工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