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民道德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民道德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公民道德培训

第1篇

关键词:农民培训;导师制;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9-177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9.044

The Farmer Training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Model in the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Sharing

WANG Sheng-yin1,LIU Rong2

(Business School of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the farmers training system to be more complete and scientific, and meet the demand of farmer training, by using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the enterprise stuff training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for reference, the tutorial system was introduced as a farmer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combined the tutorial system management with farmers training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tutorial system model in the farmer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sharing was investig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armer training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was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armer training project under tutorial system were pointed out, as well as the framework design of farmer training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was proposed, that is the four modules, including the selecting for tutor, advisor tutoring, tutor management, tut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should be necessary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rmer training project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

Key words: farmer training; tutorial system; knowledge sharing

中农村具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这些劳动力资源还不能完全称之为人力资源。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未形成人力资本。经验表明,对农民进行培训是对其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价值性。为了使农民培训体系趋于完善和科学,能更好地契合农民培训的需求,本研究引入导师制作为农民培训模式。导师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一般用于高等教育研究,后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成为企业培养员工的关键方式。企业导师制是为了充分利用公司内部优秀员工的先进技能和经验,帮助新员工及新晋职经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业务技能,企业有组织地为他们配备导师,以辅助其适应和成长,最终有效地为企业服务的制度。基于此,借鉴企业导师制培训新员工或者新晋职经理人员现象,在农民培训中引入导师制来培训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种植养殖大户、基层村组干部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负责人等,既能指导和咨询,也便于传播和共享知识与经验。因此,在知识共享的背景下,针对农村具有实用型和生产经营型潜力的农民,开展导师制培训,以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目标,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型和生产经营型人才梯队。

1 理论基础

1.1 农民培训和农民培训模式

有关农民培训的研究,研究农民培训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民、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种植养殖大户、基层村组干部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负责人等范围内;农民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等为主;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以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农服务的能力为农民培训的主要目的[1-3]。农民培训模式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由于国家的农业资源条件、地理状况、人口相对密度及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国际上形成的农民培训模式各具特色。从研究现状看,东亚模式、西欧模式与北美模式是国外农民培训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4,5]。这三种模式对国内农民培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政府主导类、政企配合类以及市场运作类是大多数学者较为认同的国内农民培训模式划分方式。研究表明,与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相比较,国内农民培训模式还未达到法制化、主体多元化、投入规范化、体系科学化以及形式多样化[6]。这也是目前国内农民培训模式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1.2 知识共享

保罗・S・麦耶斯[7]在1997年阐述了适用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系统设计方案。自此以后,国外开始研究知识共享,到现在经过了知识共享研究的高峰期。知识共享属于知识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其定义还未形成统一定论。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内容构建方面多以不同知识主体之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辨识以及如何转化为主[8];技术构建方面主要关注公司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9];人际构建方面探讨信任、团队影响力以及关系网中的结构洞效果和强弱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10-12]。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植根于人的行为本身,传播和共享知识时要考虑到知识共享主体主观愿望的影响,因此选择在知识共享的背景下,进行导师制模式的农民培训。周密等[13]给知识共享意愿下定义时,曾基于知识共享的主体提出知识拥有者和知识分享者。导师作为知识拥有者,借助语言、文字、符号等方式传递自己的知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等作为知识分享者,通过问、听、读等形式进行知识收集,再把所得的知识进行知识转化和知识储存,最后再作为知识拥有者与他人分享知识。所以,导师制农民培训的有效推行,离不开知识共享这一情境。

1.3 导师制

导师制是起源于19世纪的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特别是应用在研究生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着手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职责主要集中在专业素质、生活辅导、职业指导等方面[14,15]。此外,众多企业也展开了导师制相关培训[16]。导师制俨然成为了一个热词,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导师制、新员工培训导师制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培养员工和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17]。导师制是建立在导学关系基础上,结合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导师和学员共同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和培训制度。导师制的展开可以是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一对多,导师既指导学员学习知识、技能,又关注学员生活。导师制由传统师徒制演变而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知识管理工具和人才培训方式。知识共享是导师制的基本功能之一。研究发现,采用导师制进行农民培训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基于知识共享理论,结合导师制管理和农民培训模式,探讨知识共享背景下的导师制农民培训模式很有必要。

2 研究方法

通过对部分农民培训的主体采取逐个进行、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展开研究。其中访谈对象的选取,既有农民代表,也有负责农民培训的干部代表。农民代表反映的是农村农民对自己在农村中适应及成长的各方面诉求;干部代表则基于管理层反映对农民的期待以及管理者角色转变的困惑与诉求。访谈内容有针对农民代表的访谈和针对农民培训负责人的访谈。其中针对农民代表的访谈主要包括:访谈对象人口学信息;参与农民培训后所接受培训、对培训的个人感受与评价;对曾经接受的农民培训老师指导的感受与评价;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期望;对理想的导师制的理解与期待。针对农民培训负责人的访谈主要包括:访谈对象人口学信息;对导师制农民培训的认同度及看法;导师制农民培训的操作方法;基于农民培训负责人立场对导师制农民培训操作方法的理解与期待。

3 导师制农民培训的意义

导师制农民培训对农村发展有重要意义。导师制农民培训中的分享交流机制可以将导师的相关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为农村的无形资产增值;导师制农民培训的有效实施真正地让上级和下级成为职业生涯道路上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提升民众的凝聚力,降低农村实用型人才的转移率;通过对导师的培养,提升其领导力,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干部梯队的后备人选,有助于农民培训领导力的有序建设和发展。

导师制农民培训对农民适应、成长与发展也有重大意义,通过导师的辅导,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农民认同并融入农民培训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导师对农民培训文化的宣导和技能的辅导,对农民个人的关怀与创业的指导,有利于提升农民的工作热情,实现劳动价值;通过和导师的沟通与交流,农民能尽快熟悉农业实用技术、创业等相关知识,能处理非常规性农业生产问题,在系统的导师制农民培训体系下,集合利用多方资源,使得先进技能和高素质人才梯队相匹配,有助于开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4 导师制农民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

4.1 导师选择与管理

导师制的培训对象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种植养殖大户、基层村组干部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负责人等。由于农民培训的特殊性和导师知识共享意愿的难以控制性,因此要为培训对象匹配合适的导师。具体工作包括:导师的遴选与资格认定、导师素养的确认与提升。

导师要进行辅导与管理。在知识共享的前提下,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等要展开导师辅导专项培训。具体工作包括:导师岗位职责的甄别和规划,确定导师可量化的岗位职责,其中导师的具体职责要求可以被简单量化。

师制农民培训模式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导师制各子系统的运行,其中包括对导师的选聘和聘用、对导师的管理评价等。具体工作包括:设计导师培训方案、导师考核制度以及导师激励制度。此外,还需打造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促进和增强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共享行为。

4.2 导师制农民培训框架设计

在知识共享背景下,通过打造并维护有效运行的农民培训服务平台,包括为导师制农民培训项目运行提供设计、评估、指导矫正,并能为匹配国家农民培训的总体战略目标提供动态的导师制农民培训运行规划,塑造能在农村中有效传承知识、经验与文化、规范农民行为的导师梯队及其长期运行机制。导师制农民培训项目展开需要经过导师遴选、导师辅导、导师管理、导师考核四大模块。导师制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见表1。

5 结论

在农民培训中引入导师制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种植养殖大户、基层村组干部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负责人等配备合适的导师,与他们分享知识、经验和技能,提升其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及创业就业能力。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导师制模式,能更好地契合农民的培训需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目前国内农民培训模式培训力度大,培训口号喊得响,但培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培训资源稀缺,不能满足农民培训的需求甚至创造培训需求。想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形成人力资本,就必须投入一定的人才资源,导师是人才资源的首选。只有鼓励导师参与,形成并传播导师制,才能打造农村实用型人才梯队。长此以往,导师的学员也会成为农民培训的导师,他们深知农民培训的需求,在农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共享知识,传播经验与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 静,谢丽君,李 红.农民培训工程的政策效果评估――基于宁夏农户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3(3):26-35.

[2] 徐金海,蒋乃华,秦伟伟.农民农业科技培训服务需求意愿及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66-72.

[3] 赵帮宏,张 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7-112.

[4] 赵正洲,王 鹏,余 斌.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及特点[J].世界农业,2005(6):51-54.

[5] 杜妍妍,姜长云.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特点与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5(7):57-58.

[6] 张 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7] 保罗・S・麦耶斯.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蒋慧工,译.广东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8] 野中郁次郎.《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知识管理[M].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HOOFF B V D,RIDDER J A D. 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6):117-130.

[10] BARTOL K M,SRIVASTAVA A. Encouraging knowledge sharing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s[J]. 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2002,9(1):64-76.

[11] O 锐.知识型团队动态能力构建、团队体系模型与创新运作模式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6):64-69.

[12] 任志安,毕 玲.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社会网络视角分析[J].情报杂志,2007,26(1):75-78.

[13] 周 密,姚 芳,姚小涛.员工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意愿与信任基础[J].软科学,2006,20(3):109-113.

[14] 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 2013(11):53-56.

[15] 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1):76-85.

第2篇

自三月集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以来,xx县民政局严格按照县精神文明委《关于开展2016年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x文明委[2016]x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宣传教育月活动顺利开展。局党组高度重视宣传教育月活动,将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作了局党组会议的重要议题,认真分析研究,找准切入点和活动载体,落实专人具体负责这一活动的开展。一是在干部职工中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创新活动方式,开展生动活动的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深入推进社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通过近一个月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为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深化“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一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县“双创”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融入到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卫生县城活动中去,并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细化措施,真抓实干,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二是利用每周学习日活动,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县上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了解县上近期重点工作,把“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融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要求职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深入基层,贴近民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顺民意、解民忧、促和谐,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快捷便宜实在的帮助,从而促进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三是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利用“植树节”组织职工到烈士陵园和福利中心进行植树绿化活动。

三、深入推进社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进社区活动,民政局分管领导会同基层政权股深入社区进行指导、督促,有效地推进了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一是以各项活动为载体,深化“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如杨柳河社区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广场文艺活动,宣传文明县城建设,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使广大市民在喜闻乐见的广场文艺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城西社区、城中、城北、城东社区以关爱活动为载体,在助老助残活动中,组织市民和青年志愿者为残疾人、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进家庭活动,受到残疾人朋友的欢迎和广大市民的称赞。二是市民培训,以市民学校为阵地,加强市明文明知识、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市民素质。三是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载体,加强文明劝导工作。城北、城中社区组织社区干部和协管员、青年志愿者走进公园和街道进行文明劝导,为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存在的问题:一是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落实;三是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不平衡,有的活动形式多,效果好,有的开展得还不够深入。针对存在的问题,局党组要求分管领导和相关股室,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一是集思广益,调动广大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出谋划策,更生动有效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二是找准工作与道德教育、作风建设的结合点,形成长效机制,激励广大职工在本职工作中建功立业。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建设的指导,调查研究,共同做好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工作,为建设“生态xx,鸽子花都”作用应有的贡献。 

第3篇

【关键词】边疆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现状;途径研究

引 言

在社会政治文化中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公民意识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公民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完善社会。大学生是民族未来的需要,是将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与祖国的未来命运息息相关,公民教育的效果与社会建设的成败相联系。而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各方面的特殊性,对边疆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工作更加复杂。

一、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一)时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完善,但是经济处于转轨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合格公民的内涵也发生了变[1]。同时,开放的社会,外来意识的渗入对大学生的冲击比较大,多元化的价值观在碰撞与融合,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仰。所以,加强对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正确举措。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比较落后,所以进行民族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要对民主社会进行维护首先是要构建公民文化,构建公民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公民教育[2]。对大学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并推动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边疆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边疆高校对公民道德教育重视程度比较低。公民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师生交流时公民教育层次比较低

师生间的交流具有随意性,并且生活色彩浓厚。在对边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时,发现师生间的交流主要根据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开展的。对于一些拥有很强责任心的工作人员深入学生主体并坚持深入地开展谈心活动,但是,公民教育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3]。而有些责任心不够强的工作人员将师生间的谈心视为一种被勉强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抵触心理,所以,与学生间的交流缺少真诚性,取不到实际的效果。

2.专题教育活动只重视表面形式

高校通常会定期地举行专题教育活动将学生组织起来并对其进行集中的宣传与教育。专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包括:主题班会、班干部会、院系或以年级为划分标准进行专题教育活动。但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校的校规与纪律、大学生手册、相关的消防知识等。并且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系统性,一般都是临时决定的,只重视于形式忽视了实际的教育内容。在内容上又比较抽象,具有拔高的倾向,在教育方法上,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因此,学生对这类活动的开展没有充分地积极性,存在着抵触的心理。

3.在日常工作中忽视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

学生日常工作的开展与学生的本身利益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最有效。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具有针对性的公民教育活动主要是针对个别违规学生的教育以及入党前的培训工作,这样的形式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但是在日常工作的其他环节,忽视了对学生的公民教育[4]。另一方面,学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繁琐的工作,而教师精力与时间有限,所以,公民教育问题也很容易被忽视。

(二)边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未取得显著成效

由于边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工作具有零散性,缺乏系统性,所以公民教育工作未取得显著的效果。公民教育工作尚未形式一个系统化、制度化的教学模式,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责任高与思想品德,因此,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最主要的是依赖学生的自觉性,高校与工作人员只起到辅助与指导的作用。但学生的自觉程度有效,只依靠学生自觉,高校指导的公民教育模式,学生是公民意识与素养只会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提升,所以,边疆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

(三)未营造一个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当前社会,就业的竞争力大,大多数高校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校工作的核心目标。并且有关的主管部门也以就业率来衡量高校工作的开展实效性。所以,各大高校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到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方面,确保学生走向社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因此,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处于被冷落的地位[5]。近年来,招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给高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依旧没有提到日常工作中来。而从学生主体来看,学生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加剧了他们的浮躁心理,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公民道德素养。

(四)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内容抽象

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将大学生公民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相等同,将公民素质过度地神圣化,使得公民素质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实践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与生活实际情况。过度被神圣化的公民教育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与心理上认同,认为这些标准是很难达到与实现的,从而导致公民教育的成果低下。

三、边疆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开展的对策

(一)对边疆高校的大学生公民教育规划进行完善

公民教育工作的开展首要的前提是,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公民教育工作。依靠行政的力量确定高校的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高校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公民教育规划以及相关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工作中的考核标准,并由主管部门监督[6]。其次,通过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活动,发挥其积极性。高校根据学校公民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完善,使得大学生公民教育工作朝着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向发展。由于学生在年龄。性别。信仰上具有差异性,所以,在公民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分模块、分阶段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从而提高大学生公民工作的实效性。

(二)对边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机制进行完善

在制定与完善大学生公民教育时要重视或显现公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往的公民教育工作中,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与责任心,所以,教育缺少稳定性,教育效果不高。因此,对高校的大学生公民教育机制进行完善可以使得大学生共鸣教育更加规范化与制度化,从而保证大学生公民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地落实公民教育规划,最终提升了公民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公民素养的提高。

(三)尊重各民族的特性与民族信仰

在边疆高校,学生的民族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边疆高校进行大学生公民教育具有特殊性。对于更多的少数民族来说,民族的习惯与信仰是不可抛弃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等具有重大的影响。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对矛盾的看待角度也会存在差异,少数民族与边疆人民的思维方式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边疆高校公民教育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公民教育的规划,在师生交流与行使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忽视了这些因素会导致校园不和谐稳定,触发师生间,矛盾。因此,边疆高校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地了解民族传统的道德伦理,民族文化与信仰。

(四)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学校在进行大学生公民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创设一个积极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以及良好的习惯,为消极的校园文化会极易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对学校的和谐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在开展公民教育时,学校要努力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首先,学校要创设民主的文化气氛,重视学生的需求,给学生的利益表达提供一个平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能力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利益。在对边疆高校工作的调查中发现,学校为了稳定学校的工作会牺牲学生的利益表达权利,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因此高校在日常工作中要为学生利益的表达开通一个有效的渠道,满足学生的合法权利。最后,高校可以设置相关的奖项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制定校规校纪,维护学校教学正常的秩序,对于违反校园的规章制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惩罚的主要目的是不是为了教训学生。所以,在工作时,工作人员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减少粗暴式的惩罚措施,因为这样的方式只会使得学生与学校关系更加对立,会阻碍学生公民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对学生的工作队伍进行优化,提升学生工作队伍专业素养

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比其它地区更加复杂,包括对学生的管理、民族问题以及宗教问题等。所以,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时对边疆地区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公民教育方式与途径要符合学生的并予以充分地尊重[7]。首先,边疆地区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不协调。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目前高校人数的增长迅速,但高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另者,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动向的把握,不断地制定优惠政策并落实,使得边疆高校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大,工作内容更为复杂。针对这样的现状,边疆高校需要配备更多的工作人员。对于一些民办的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班主任岗位制度来节约学校的投入成本,学生的工作事务由辅导员负责,从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活动。其次,工作人员的素养与公民道德教育的质量有密切关系,边疆高校学情的复杂性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很高,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了避免不了解边疆地区的民族习惯或信仰等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所以,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前,工作人员要充分地了解所在地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等。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定期地进行相关的培训或进修,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结 语

总而言之,边疆地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为复杂,所以,在岁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时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要实现公民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给予充分地重视,对学校的教育规划与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学生的利益表达提供有效的渠道,对学生的与民族风俗表示尊重。再次,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地校园文化环境,同时,加强大学生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中,要积极地探索方法,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大学生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樊娅苹(1983,9-),女;籍贯:云南宣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育原理。

参考文献:

[1]丁克.对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18(4):96.

[2]王英杰.藏宏.论现实维度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3(7):15.

[3]袁媛.大学生公民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9(8):89.

[4]朱娴.伍家旺.吴镭.完善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路径探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7):99.

[5]石雨卉.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研究[J].才智,2015,45(9):36.

第4篇

关键词:提升 公民 道德素质 研究

作者简介:吕冰,男,1971―,政工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项目: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0803038)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037-02

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河北建设沿海强省战略构想的必然选择,是顺利实施“三年大变样”、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河北巩固和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现实需要。石家庄地处京畿重地、燕赵故里,北靠京津,东临渤海,西依太行,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0万,其中市区面积456平方公里,人口230万。作为河北的省会城市、文化经济中心,石家庄市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加强石家庄市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石家庄市公民道德素质,对全面提升河北省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民道德建设现状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公民的道德素质有了整体的提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资料查阅等形式对石家庄市公民道德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

1、公民道德素质现状

(1)社会主义的道德仍然是石家庄市民道德的主流。同时,道德多元化的现实已经显露,主流道德和多元道德同时并存。

(2)居民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加剧了居民道德素质的差异。不同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年龄段,甚至不同的性别,加大了居民道德素质方面的差异。

(3)从道德修养应具备的物质基础和应具有的人文素质看,石家庄市民具有较高的水准。然而石家庄市民整体文化素养和建设沿海强省省会的需要还有距离。

(4)大多数居民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有较高认识的,但是,一些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

(5)在社会公德方面,传统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但与市场经济接轨而产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冲突又明显可见。

(6)绝大多数人熟悉自己工作的职业法规,但是对工作的热爱程度低于对职业法规的熟悉程度,爱岗与敬业之间还存在差距。群众对诚信等反映职业道德水准的服务满意率也相对较低。

(7)石家庄市民的家庭道德水平总体上是比较高的。热爱家庭,夫妻关心互助,共同决定家庭大小事务的比率均比较高,终身学习的比率也较高。相比而言,在邻里关系和社区认同方面尚需要改善和提高。

(8)高文化程度和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其道德观念的认知正确性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如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低的居民群体。

(9)应纠正对私营企业主素质低,“不三不四发大财”的旧观点。相反,高学历低素质的情况值得注意。

2、公民道德环境建设现状

近几年,尤其是实施“三年大变样”规划以来,市委、市政府在道德环境的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全市的总体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出现了一些亮丽景观,22个城中村已开工建设回迁房,四个新区建设稳步推进,6座桥梁已竣工通车,全面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个三”工程,着力构建100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和100公里水系区域大生态绿化体系,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2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裕华路和中华大街北延至机场快速路等2条迎宾大道,整治火车站广场周边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国际城四期、天山东区、尖岭万达广场和小谈村改造等4个生态环保特色小区,塑造南花园文化步行街、民生路历史文化长廊等特色街等。

在道德环境的软件建设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切合实际、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市居民的道德素质有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工作成绩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为主线,坚持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省会面貌大变样、文明交通我参与”、 社区“四个文明”、 “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传统美德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着力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二、落实“十个一”、 “四进社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打造成片连线生态亮点,加大“村民中心”建设管理力度,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六个一”工程,构建和谐新农村。四、深化“万家窗口创文明、诚信服务铸品牌”活动,大力推进文明行业创建;五、树立道德楷模引领社会风尚,“感动省城”人物评选,引导全市人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建设石家庄提供精神支撑;六、着眼于 “三贴近”, 用开放的视野、分类施教的方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思想道德建设大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空前活跃。从石家庄市的情况看,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部分人理想信念淡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矛盾,面临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部分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矛盾,面临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挑战。如三鹿奶粉事件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载体面临挑战。据统计,石家庄市目前有17个县级文化馆、6个县级图书馆未上等级,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有的虽然上了等级,但馆舍陈旧,急需更新改造。全市223个乡镇虽然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的目标,但是,从文化活动质和量看,相当部分群众还不尽满意。四是以网络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不适应的矛盾,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面临挑战。石家庄市目前约有网民3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网站12000个,博客、播客近百万,手机报用户40万,车载视频、户外移动视频6万个,网络监管、网上引导、其他新媒体管理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对策建议

1、明确工作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突出“三贴进”、传播先进文化原则;以以史养人、以建育人、以文感人、以教化人、以模树人为格局;以发挥优势,与时俱进,纠建并举,重在建设为根本;以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体系为保障,在石家庄市形成“道德关乎文明环境,人人即是道德形象;知行统一从我做起,德法并重贵在建设”的理念;努力培养众多“政治坚定,思想领先,道德高尚,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德化之人,为石家庄市在河北省率先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2、重点抓好两项工作

一是精心打造一流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社会环境建设:(1)建立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关的职能机构,健全与之相关的各项机制;(2)全面整顿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公共设施的管理体制;(3)开展文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4)不断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再就业工程。文化环境建设:(1)挖掘整理历史文化,展示城市风貌;(2)创造良好的文化旅游环境;(3)打造文化品牌、创作文艺精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确立并开展社区文化主题建设,增置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告,制作各类规范性标牌;(5)建设完备的信息服务网络,加强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建设:(1)加强社区绿地建设;(2)开展环保小区建设,倡导绿色消费;(3)防止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

二是全面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不断探索“德化育人”工作机制,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为主线,依托党政机关、执法队伍、窗口行业、社区和青少年五条战线,以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市民文明学校五项创建为载体,展示石家庄省会城市的新形象。

3、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要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岗位责任目标,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讲德、述德、评德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大力加强“官德”建设,使各级党政干部对全社会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4、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制度文明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文明、健全的制度是社会道德普及、公民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构,不断完善相应的体制,使各项具体工作都能够有专人负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保障。制定、实施市民文明生活准则;完善职业行为准则。

5、确立基本框架

一个宗旨,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二个方面,环境建设和公民素质培养;三个内容,打造道德环境、开展认知教育、培育行为养成;四个阶段,街道试点、分区展开、全市提升、全省推广;五个目标,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环境文明,道德建设活动丰富多彩,居民行为文明礼貌,人民生活幸福和睦。

6、结合中心工作开展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

道德教育活动:(1)以百万市民文明素质大培训为主线,积极开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教育活动;(2)抓住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集体主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爱”等道德教育活动;(3)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道德实践活动:(1)继续办好传统的文化活动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2)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3)继续组织“感动省城”人物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楷模引领社会风尚;(4)开创新的道德实践活动。

7、坚持把社区道德建设作为重点

社区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使广大社区成员朝着思想健康、精神充实、热情礼貌、人际和谐、关爱社区、热心公益、帮困扶贫、维护法治的文明方向不断进步,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共同的家园之中。

8、坚持实事求是、贴近民意

(1)本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市民中开展“三年大变样背景下的道德规范”大讨论;(2)切实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外地经商务工人员,要加大对他们的文教投入;(3)加强环境观念、环境意识的建设和培养;(4)改进宣传工作,制定的文明道德规范要简明易懂,朗朗上口,从小学生开始普及;(5)对乘车文明、语言文明、服饰文明等道德文明规范,应加大宣传力度,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杨明: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思路[J],高校理论战线,2002.10

[2]张博颖:“市民社会”视域中的公民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4.2

[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人民出版社,2004

[4]孙万勇: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讲话,2008.12

第5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同志重要讲话,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处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道德素质,更好的发挥环卫工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事业中的作用,为绿园区的发展做贡献。

二、工作内容

1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活动,对全处干部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对创建活动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行业职工道德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在全处职工中开展“三三系列”(即“三个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对职工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处职工中明确的提出要强化“三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形象意识”),引导职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促进民生为核心,以立足本职工作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职工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开展爱岗敬业、求实奉献活动,正确认识自己岗位职责,履行管理职能,组织义务劳动,形成运输处自己具有一定特色的职业道德风范。

2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我处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在全处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为深化创建工作、建设“和谐单位”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强大的精神骨髓。并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全处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讨论,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大力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并结合“八荣八耻”的重要内涵,在全处开展一次热爱本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专题教育。使“八荣八耻”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的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开好创建活动教育动员大会,制定好工作方案,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做好创建活动计划,做到有记录、有活动内容,活动时限。

(二)、要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创建要求,结合我处的实际情况,做好道德教育的学习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水平,提高职工自身道德素质。

(三)、在活动创建工作中,要强化建设的效果,不能流于形式,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四)、要将此项活动与行风建设结合起来,注重社会的参建,注重收听社会不同的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文明创建工作。

(五)、要把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系列道德活动融入到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使管理和教育相互贯通,相得益彰,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有机地体现思想道德的内容和要求。

第6篇

要求乡直机关各部门、站所、村委会、各中小学继续开展创建星级部门、站所、村委会、学校活动。把经济、党建管理、安全、综合治理、社会诚信等各项内容用星级来考核。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本乡实际,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开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热线电话。重点对中学生开展了思想教育,做到五抓。即:新生入学集体抓,每年新生报到后组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后进生提前打好预防针,帮助他们"与旧我告别,树全新形象";节假日超前抓,每逢放假前,集中进行法制教育,开展做"守法公民,护法模范"活动。假期给学生布置"五个一"特殊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好书、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做一件好事、进行一周实习、完成一件小制作",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健康守法活动;针对问题专题抓,针对农村学生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较差的特点,开学期间组织开展仪容仪表专项治理,把学生的教育溶化到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去;重点对象重点抓,特别是抓好"双差生"和有前科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扶,推行问题学生导师制。经常举办"帮助你进步学习班",组织有经验的领导、教师开展"礼仪教育",聘请专职法制副校长进行"以案释教"的法制教育,以多种手段促其知法、懂法、为守法打好思想基础;纳入常规经常抓,一堂法制课不能一劳永逸。我们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五认识、五学会"的德育教育内容,即认识社会、学会生存,认识竞争、学会合作,认识他人、学会关心,认识交往、学会文明,认识自我、学会发展。长期开展"四化三自一健全"(服装校服化、发型学生化、用语文明化、行为规范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健全人格),做文明学生。同时,大力宣传"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乡妇联、乡中心校切实担负起了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召开家长会、下村组入户,引导

为夯实创建组织基础,我乡成立了阳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阳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并出台了《阳城乡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明确职责及办事机构,强化考评,努力提高文明办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按照创建文明单位目标责任书要求,进一步完善"明星单位"创评和管理机制,继续抓好"标兵文明单位"的创评、管理工作。

要求乡直机关各部门、站所、村委会、各中小学继续开展创建星级部门、站所、村委会、学校活动。把经济、党建管理、安全、综合治理、社会诚信等各项内容用星级来考核。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本乡实际,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开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热线电话。重点对中学生开展了思想教育,做到五抓。即:新生入学集体抓,每年新生报到后组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后进生提前打好预防针,帮助他们"与旧我告别,树全新形象";节假日超前抓,每逢放假前,集中进行法制教育,开展做"守法公民,护法模范"活动。假期给学生布置"五个一"特殊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好书、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做一件好事、进行一周实习、完成一件小制作",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健康守法活动;针对问题专题抓,针对农村学生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较差的特点,开学期间组织开展仪容仪表专项治理,把学生的教育溶化到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去;重点对象重点抓,特别是抓好"双差生"和有前科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扶,推行问题学生导师制。经常举办"帮助你进步学习班",组织有经验的领导、教师开展"礼仪教育",聘请专职法制副校长进行"以案释教"的法制教育,以多种手段促其知法、懂法、为守法打好思想基础;纳入常规经常抓,一堂法制课不能一劳永逸。我们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五认识、五学会"的德育教育内容,即认识社会、学会生存,认识竞争、学会合作,认识他人、学会关心,认识交往、学会文明,认识自我、学会发展。长期开展"四化三自一健全"(服装校服化、发型学生化、用语文明化、行为规范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健全人格),做文明学生。同时,大力宣传"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乡妇联、乡中心校切实担负起了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召开家长会、下村组入户,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另外,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经常性面对面谈心,及时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乡党委、政府还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未成年人有必要的活动场所。通过乡团委多方努力,完善乡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五个一"文明村乡创建活动

我乡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把"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作为文明创建的突破口来抓,号召广大村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全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沼气池、道路改建、渠道建设、移民新村住宅建设等关系农户生活的重点工程,使昔日村里"柴草畜粪门前堆,院内墙外臭气熏"的面貌大为改观,农家小院无不透出卫生、干净、文明的新气象。为了活跃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投资260多万元,新建牛王村、田营村和后营村文化活动中心。乡政府投资40余万元,对乡滨河大道进行整治和美化。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动员动员农户疏通后路,整治前院、居民点美化等,促进了村容村貌的进一步改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深化思想教育,提倡文明城市新风尚

年初,乡党委在研究二OO九年精神文明工作要点时,认真地分析当前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四化"问题,即公民行为规范意识淡化,思想整治手段弱化,失范监督措施软化,思想教育运行机制僵化。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并实施四条措施,加强对市民的思想教育。

一是利用政治优势抓宣传,教育市民。运用乡成人学校、村级文化大院、中小学校、宣传队等载体,组织村民原原本本地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还聘请有关人员对党员、干部、居民代表进行骨干培训,培训一百多名带头遵守"三德"规范,并且敢说会说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员,深入中小学校、居村民小组作学习辅导60多场次。

二是发挥部门职能讲服务,说服村民。在思想教育中,重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国家工作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财政所、林业管理中心、文化中心、卫生院、司法所等单位组建一支"学雷锋、送温暖*"巡诊法制医疗队,十多年如一日,定期上门为弱智儿童、孤寡老人进行免费体检、送医送药献爱心,扶持社会弱势群体30多人,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各村委村、乡直各单位都以阳城乡财政所、林业管理中心为榜样,开展优质服务,争当"文明单位"标兵。

三是开展创评活动树典型,引导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参与文明卫生院落、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的评选,增强村民对公民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出现许多农民主动到自我比照标准,要求给予评上"五好文明家庭",他们说,评上"五好文明家庭"有一种幸福感,给人一种信任感。通过开展创评活动,评选出群众信任、带头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五好文明家庭174户、文明卫生院落49家、十星文明户171户。

四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黄金周、传统节庆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民俗、文化体育活动。加强乡文化阵地建设,扶持热心文化的农户组建农村"文化大院"、"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宣传文化阵地。

五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乡内劳动力进行建卡登记,及时提供多方的就业信息今年组织培训劳动力373人(次),输出转移301人。

总的来说,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见到了成绩,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长抓不懈,不断努力,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积极投身改革建设,推动全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全乡形成弘扬科学、崇尚文明的良好风气,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另外,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经常性面对面谈心,及时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乡党委、政府还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未成年人有必要的活动场所。通过乡团委多方努力,完善乡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五个一"文明村乡创建活动

我乡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把"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作为文明创建的突破口来抓,号召广大村民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全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沼气池、道路改建、渠道建设、移民新村住宅建设等关系农户生活的重点工程,使昔日村里"柴草畜粪门前堆,院内墙外臭气熏"的面貌大为改观,农家小院无不透出卫生、干净、文明的新气象。为了活跃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投资260多万元,新建牛王村、田营村和后营村文化活动中心。乡政府投资40余万元,对乡滨河大道进行整治和美化。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动员动员农户疏通后路,整治前院、居民点美化等,促进了村容村貌的进一步改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深化思想教育,提倡文明城市新风尚

年初,乡党委在研究二OO九年精神文明工作要点时,认真地分析当前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四化"问题,即公民行为规范意识淡化,思想整治手段弱化,失范监督措施软化,思想教育运行机制僵化。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并实施四条措施,加强对市民的思想教育。

一是利用政治优势抓宣传,教育市民。运用乡成人学校、村级文化大院、中小学校、宣传队等载体,组织村民原原本本地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还聘请有关人员对党员、干部、居民代表进行骨干培训,培训一百多名带头遵守"三德"规范,并且敢说会说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员,深入中小学校、居村民小组作学习辅导60多场次。

二是发挥部门职能讲服务,说服村民。在思想教育中,重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国家工作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财政所、林业管理中心、文化中心、卫生院、司法所等单位组建一支"学雷锋、送温暖*"巡诊法制医疗队,十多年如一日,定期上门为弱智儿童、孤寡老人进行免费体检、送医送药献爱心,扶持社会弱势群体30多人,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各村委村、乡直各单位都以阳城乡财政所、林业管理中心为榜样,开展优质服务,争当"文明单位"标兵。

三是开展创评活动树典型,引导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参与文明卫生院落、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的评选,增强村民对公民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出现许多农民主动到自我比照标准,要求给予评上"五好文明家庭",他们说,评上"五好文明家庭"有一种幸福感,给人一种信任感。通过开展创评活动,评选出群众信任、带头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五好文明家庭174户、文明卫生院落49家、十星文明户171户。

四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黄金周、传统节庆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民俗、文化体育活动。加强乡文化阵地建设,扶持热心文化的农户组建农村"文化大院"、"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宣传文化阵地。

第7篇

关键词 群众文化 道德建设 公民教育

“群众文化”这个次最开始使用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的职业之外的一种自我的参与、自我的娱乐和自我的开发的一个社会性的文化活动。主体是人民的活动,以自娱自教作为一个主导,用来满足自身的一个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种以文化娱乐为主要活动和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首先,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其次、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最后、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

一、群众文化活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

群众文化活动并不是专业文化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这两者之间又有着统一的本质和目标,在这当中,专业文化活动的层次水平要更高一些,内涵也要更加的丰富,但是群众文化的活动内容相比就会显得更加的大众化,参与性更强。专业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就像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群众文化的内容更加的丰富,题材更加的广泛,取材大都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是一种自我欣赏,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在这当中包括的有:创作活动、表演活动、展览活动、观赏活动、阅读活动、培训活动和健身活动。这样的一些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将娱乐带进去,更重要的是要把公民的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渗透进去,让群众文化活动变成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传播源。

(一)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不断推进小范围的文化建设

在我国地区,城市当中要将社区建设放在关键部位,在农村就需要推进农村的相关文化建设。因为这样一些群众面积较多的地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地方,也是公民带的建设的一个基本关键地点。这些群众生活较多的地方,不困是社区还是农村,很可能就是会影响着在这当中居住的居民的一个长远的未来,在以后的生活过程当中都是一个时时存在的样子,影响力会一直的伴随。

在农村当中,从建国初期就一直被高度重视这农村的作用。就曾经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战略,可见农村的地位是无法被忽略的。在现在的生活当中,虽然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但也必须重视起对农村的建设和培养,在一些比较偏远和落后的名农村地区,还是保持着一种比落后和封建的生活习惯,对于党提出的两个文明的建设起着一个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农村的建设当中要以农民作为一个建设的核心,要建设处现代化的新农村,培育出新型的“四有”农民,要将群众文化活动全面的开展,把道德建设的目标不断地在农村进行一个推进和深化,用多种方式开展文化下乡的活动建设,把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融入进娱乐活动当中,要农民静一些传统的陋习勇敢的剔除,对一些封建迷信的活动要敢于的破除,将道德和科学技术带到农村的相关建设当中去。保证民主团结的更好的进行和实施,法制建设的相关工作要做到位,保证农村的道德建设缠着一个井然有序的目标前进。

社会的道德教育在社区文化当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工程建设活动,居住在社区当中的居民的道德文化水平对整个社区的文化力量的推进是有着必然和直接的一个联系的。在社区当红枣南瓜,需要常常的组织开展一些群众性参与性较强的公德建设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对于社会公德的一个自觉遵守的力度。就目前的发展状况上来看的话,这个关于道德教育的工作还是很艰巨的没就算是一些非常简单基本的道德要求,还是会有人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遵守。

(二)依托载体,将公民的道德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发展

文化要想前进的话,就必须要做到文化事业的一个发展。在文化建设当中,群众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设好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让群众有地方可以进行活动,要确保社区文化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在农村要将农村的活动室和创建农村科技大院进行一个良好的融合。政府部门需要把文化和科技进行联合。第二,不管是农村还是社区,都必须要有群众文化的专门人员,将软件建设做好,不断的给地区的文化建设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的活力与动力。第三,对于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要提高相应的重视力度,重点进行相关的培养,发展起群众当中的文艺文化明星,让群众有一种成就感之后就会想要进入到相关的活动当中去,提高群众自身一个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对于公民道德的建设是有着一个促进作用的

群众文化在人类的发展以来,所起的作用是无法忽略的,群众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在精神上的一个调节还是在教育工作上的宣传,或者是对知识的一个普及和各个组织队伍之间的向心力的塑造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结语

公民的道德规范重要性可以通俗的看成是,我们的文化都是来自于大众的一个范畴,只有将大众文化建设好了,社会文化才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大舞台,2011(06):15.

[2]王康友.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池州学院学报,2012(05):12.

第8篇

努力落实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做好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工作,以“以德制校”为指导思想,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活动主题。加强班队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校风、队风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增长率,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进作风,开拓创新,通过深化少先队品牌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创造出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情感,努力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工作

1、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主题。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开展“小公民在行动”活动。争取“人人都是道德教育小天使,个个争做未来社会好公民”。

3、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努力提高国旗下讲话的质量。

4、在一年级发展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

5、加强队章、队史的教育。选拔队干部,加强对队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督促落实每月一次的中队活动和两次小队活动。

6、充分发挥少先队宣传作用,如:办墙报、协作办好广播站、电视台,联系实际丰富内容,提高新闻稿的质量。

7、加强班队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内容新颖充实、有实效、记录。

8、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9、积极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的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为校争光。

三、具体安排

二月

1、期初队组织强化

2、开始各项评比活动

3、黑板报评比

三月

1、组织队干部培训

2、法制安全教育

3、黑板报评比

4、清明节活动的组织准备

四月

1、清明节活动

2、黑板报评比

3、“新世纪我能行”活动

4、校园文艺活动

五月

1、五一放假

2、“手拉手,争第一”活动

3、黑板报评比

4、评优活动、文明中队的评比

六月

1、“六一”活动

2、协作开展校园体育节

3、黑板报评比

4、期末复习,期考

第9篇

努力落实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做好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工作,以“以德制校”为指导思想,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活动主题。加强班队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校风、队风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增长率,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进作风,开拓创新,通过深化少先队品牌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创造出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情感,努力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工作

1、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主题。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开展“小公民在行动”活动。争取“人人都是道德教育小天使,个个争做未来社会好公民”。

3、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努力提高国旗下讲话的质量。

4、在一年级发展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

5、加强队章、队史的教育。选拔队干部,加强对队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督促落实每月一次的中队活动和两次小队活动。

6、充分发挥少先队宣传作用,如:办墙报、协作办好广播站、电视台,联系实际丰富内容,提高新闻稿的质量。

7、加强班队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内容新颖充实、有实效、记录。

8、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9、积极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的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为校争光。

三、具体安排

二月

1、期初队组织强化

2、开始各项评比活动

3、黑板报评比

三月

1、组织队干部培训

2、法制安全教育

3、黑板报评比

4、清明节活动的组织准备

四月

1、清明节活动

2、黑板报评比

3、“新世纪我能行”活动

4、校园文艺活动

五月

1、五一放假

2、“手拉手,争第一”活动

3、黑板报评比

4、评优活动、文明中队的评比

六月

1、“六一”活动

2、协作开展校园体育节

3、黑板报评比

4、期末复习,期考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