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5:32: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历史片段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视频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39-0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到,历史教学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化教学方式,要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形式,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内容具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材呈现的历史内容具有静态性与单一性的特点,因此,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而视频资源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视频资源能够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一、借助视频资源,点燃研究性学习热情
每个人都有对历史的兴趣,但是在历史课堂上,我们看到另外一种场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从老师的角度看,是学生不努力学习,不认真听讲,从学生角度看,是课堂没有趣味,自然提不起兴趣。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视频导入点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时,我在导入阶段给学生播放《大刀王五》的视频片段,以生动、感性、直观的历史剧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题,产生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在视频中,各种政治力量、社会力量的交织,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把有限的教材知识进行了拓展,僵化、枯燥的历史教材生动化、丰富化。
历史教学素材应该具有丰富性,在教学导入过程中,趣味性、生动化的导入材料需要教师进行挖掘,而视频资源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是调动初中生历史研究性学习热情的一剂良方。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导入环节,视频资源的穿插运用要为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热情服务,选择的视频资源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短而小”,不能过多占用他们接下来研究性学习的时间。
二、借助视频资源,优化研究性学习过程
问题是研究的基础,缺乏问题就缺乏研究的动力。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初中生对历史问题的研讨过程,强调的是这个过程中他们思辨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视频资源引出研究问题,这样才能优化他们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视频,结合这段视频,我引导学生针对秦始皇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历史学界和民间对这一人物褒贬不一的争论展开辩论赛。正方,千古一帝秦始皇,功在千秋;反方,一代暴君,罪恶滔天。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分工合作,课前做好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在辩论赛上,双方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秦始皇的形象凸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进行总评,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构建,也是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借助视频资源,拓展研究性学习空间
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引导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提高初中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主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初中生走出历史课堂,让他们在课后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历史学习。确实如此,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也不利于初中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例如,在给学生教学《第二次》时,当初中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第二次的主要经过及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把《林则徐》和《》两部电影中的部分片段给学生播放。因为在教材中对第二次的介绍与呈现是以线性形式进行的,缺乏了深入性,而这两部电影是对第二次的形象化反映,具有放大历史背景的效果。当把这两部电影片段给学生播放以后,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实施了哪一些禁烟运动?对林则徐大人你是如何评价的?”这样,初中生就能在这两部电影片段的引导下,对第二次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在结课环节为初中生适当地穿插视频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就能为他们拓展历史学习的时空,从而让他们的课后研究性学习更有效。
总之,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材不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逾越的藩篱,知识不再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创新,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一些视频资源的穿插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视频资源能够活化历史教材,能够点燃初中生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优化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拓展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研究
1.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情境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形象的、情感色彩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情景体验,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模式已被逐渐应用于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教学活动中,深受师生欢迎。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历史情境教学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2.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处于逆反期,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及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为学生呈现直观的历史进程,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
2.2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情感投入教学情境,并在其中加入个性的语言设计,使教学情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指导学生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及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3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以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感染学生,使学生体验历史中的情感,通过历史讲述,使学生明白其中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方法
3.1教学情境应围绕教学主题设计
在采用情景教学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应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注意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历史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历史,从而掌握历史知识,增强教学效果[2]。因此,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应注意围绕教学目标,不可偏离主题,也不可过于庞杂。应为学生预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3.2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
历史教学情境应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发展学生的情感观。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思维性,与文科其他科目不同,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诱导性及启发性,且需具备思维深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分析教学情境,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血战台儿庄》的电影片段,要求学生仔细观看,从电影片段中找出日军进攻位置,并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课文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逐渐深入,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3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学情境需围绕解决课堂难题进行创设,从而强化情景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紧扣主题,强调教学难点和重点,充分发挥情景教学的作用[3]。例如,进行《秦的统一》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秦的统一措施上,并以此为依据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情境包括多媒体声像情境、问题情境、实物情境等,不管哪种教学情境,都应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而不是让学生在一旁看或听,应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创造形象、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逐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
4.结语
应通过生动形象、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主题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旷文雅.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20(13):216-217.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师 备课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在每节课之前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把握该节课应当讲解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意义
1.1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决定着其学习这门课程的效率,兴趣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关键,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找出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主动性,这将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教师备课的根本目的。
1.2旨在提高课堂讲课的效率
初中历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在学习之初学生会对这门课程感到陌生。此时初中历史教师备课的目的在于整理每节课程的历史知识重点,想好教育学生的整体思路,在课堂上用最精练的话语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1.3反思自身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也应当反思自己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方式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在备课的时候,通过自我的不断总结和归纳,并且将新的方式方法做出规划,应用于下节课程的教学之中,找出真正能够提升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2初中历史教师提升备课能力的措施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闲暇之余,总结自己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断的改进,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期间,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加强课前备课,提升教学的效率。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
2.1结合课文、图例和注释,逐字逐句逐图进行研读
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需要弄清楚教材里面的内容,注意历史地图和相关的注释内容,将需要作为教学要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不需要做教学要求的,在课堂上可以直接简单的带过,减少教学中的弯路,同时也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知识。在此备课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2对整体教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最近几年以来,在中考历史试题上,出现很多的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题目,并且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论述,该类题目极为考验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加大了初中历史教师教育学生的难度。这种现象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充分考虑,利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够将知识灵活地传给学生?初步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历史教师借助教材参考资料重新对历史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进行研究,并且结合中考的考题考虑,对历史教材每个章节做出综合性质的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在考题中能够灵活的进行运用;第二,总结、概括历史教材中每个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出一个简明的提纲,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这两点都需要历史教师自己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去分析、总结。只有初中历史教师真正用心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总结,才能提高历史教师备课的效率,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备课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2.3备课时注意搜集课外教材
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初中历史教师,实际上对初中历史教学课本内容已经非常的熟悉,历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只是温习课本内容,那实在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对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也没有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课本之中的内容较为笼统,受课本的限制,很多历史事迹未曾列出来,如若历史教师能够查阅历史典籍,收集相关的历史素材,再考虑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历史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看似讲解这些对于学生考试没有多大的作用,实际上通过这种方法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三国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只有短短的一章就带过,此时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经典片段进行讲解,相信很多学生都会对其感兴趣,学生为了接这段历史会主动通过网络、书籍主动地查找,这就是教师备课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但是,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分清教学的主次,仍旧要以教学课本为主,历史相关资料作为辅助。
2.4改变传统备课的方式,提升备课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局限于温习当前课程所需要讲解的知识要点,思考利用怎样的方式顺利地讲解给学生,此种备课方式在课堂上所取到的效果是有限的。初中历史教师为提高自身备课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可以尝试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引入一些网络平台。如微信,当前微信在学生之中使用较广,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公众号,在每节课之前,将自己备课所准备的资料通过微信平台传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概的了解下节课要讲解的知识要点,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出一些历史问题,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引导学生向着备课的大纲前进,从而达到自身备课的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总结历史课程备课的经验,让自身教学的历史课程效率最大化,让自身在初中历史方面的备课能力得到广泛的提升。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来,发挥历史教师教育学生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洪生.初中历史教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珠海市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4(08):81-84.
[2] 贾淑霞,李艳洁.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以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33-136.
[3] 李茜.基于胜任特征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模式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4):56-58.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方法创新 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促进该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创新,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但一些任课老师不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忽视教学方法创新,对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方式落后
在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听课、做笔记等方式获取知识。课堂师生互动局限于简单的提问与回答,忽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应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初中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
2.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通过任课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多数任课老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任务安排、内容设计、重难点讲解时,围绕任课老师的意图和想法展开,忽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制约学生历史知识的全面提升。此外,由于课堂教学围绕任课老师开展,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
3.教学策略不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忽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忽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料。也不注重将初中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积累历史知识。
4.巩固练习被忽视
课堂上忽视课后练习的训练和讲解,不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1.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包括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例如,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中,将每5-7名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对比分析,完成三次科技革命异同点的对比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样,不仅能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增进与学生的联系,有效开展课堂交流与互动,从而更为有效的融入学习活动。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机会,将历史人物和故事搬上讲台。
3.综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学习“”这节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中的片段,让学生对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再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掌握的经过、历史意义等,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重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又如,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探讨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变化。通过这种话题的引入,不仅密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还能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技能。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有效性;实践性
一、初中历史学科的现状
一直以来,多数学生与家长对历史学科抱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历史学科只是一门副科,历史学科的学习只需要简单地背一背或记一记,上课听一听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历史的学习远没有这么简单,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教育需求。
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促使学生喜欢历史课。而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只是机械、死板地记忆,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渐渐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中学历史学科具有深刻的内涵与要求,学好历史课,有利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历史荣辱感的培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历史的学习途径应突破以往完全依赖教材的模式,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的态度及能力等。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更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与核心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且精心的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课堂,引导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立小组,自由讨论,积极且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等。
2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是对距我们很远年代的事实的讲述,所以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史料,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体会和了解历史事实,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也可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的扮演,促使学生在重温、想象、体验及感悟历史的同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充分发挥其历史想象力,潜移默化之中促使其产生情感趋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商鞅变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商鞅的角色:如果你是商鞅,你会应用怎样的方法,来使秦国兴盛起来?适度的设疑和发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激烈的讨论,充分挖掘其潜力。而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进行教学拓展,创设另一个情境:如果你是那个历史时期其他国家的国主,你会怎样面对秦国的挑战呢?这样,在课后学生也会积极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3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品德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为当前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辅助和更多的便利。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人物或事件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及热情。 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拿破仑战争》的精彩片段,引起学生对法国那段历史的好奇和兴趣,然后再将拿破仑大帝的相关事迹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法国的历史,加深学生的记忆。
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漫画、图片或文字等。比如: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大屏幕播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字幕,再因势利导,将的历史事实讲述给学生听,培养其用历史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并直观未来的历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与探索,寻求更适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进行历史的学习与探索,在不断的自主探究中增强对历史的热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历史学习是使人学古鉴今、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行了解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历史观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并且,对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素养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讨论,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不断进行教学改善,值得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进行尝试。
1初中历史教学概述
1.1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教学相较数学、物理、化学,受重视的程度低,学生普遍认为历史学习靠死记硬背,非常枯燥,对学习的兴趣不足;还有些学生从中考和未来学业计划角度着手,根本不重视历史学习,认为历史对个人学习能力发展的作用不大。在这种学习心理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产生了教学效率低的问题。
1.2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问题意识即学生对所学知识发问的意识和能力,提问并进行问题的探究是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接触只是,并且进行良好的知识建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到历史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历史教学脱离“填鸭式教学”的窘境。
2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2.1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环境培养问题意识:问题的产生需要有相对应的条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这个条件就是课堂氛围,即教师为学生的问题提出提供的各种资源以及学生提出问题时可能达到的反馈。真实的、能够刺激学生视听通道的材料能够使学生沉浸在历史当中产生思考,问题得到解决而出现的答案,能够鼓励学生继续提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环境,并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林则徐》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视频欣赏,会对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敬佩、爱戴的情感,同时,学生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什么清政府没有及时制止?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历史教师可以使用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于教学幻灯片的空白位置随时进行批注和总结,并辅以相应的历史事件视频和资料讲解,这样有助于课堂历史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既控制了时间和节奏,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2.2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主动空间越大,越有利于他们发挥是看能力,而问题意识的产生根源,就在于思考。传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预先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必须进行解决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进行主动思考,问题意识被抹灭,而现代教学的翻转教学课堂模式,打破传统教学的规则,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问题的产生来源,问题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学生预先学习的基础上,以问题讨论和探究为主要的实现形式的教学。其重点在于,课前的预习是在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历史资料学习,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需要被尊重的前提下,就能够从各种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提出各种问题。例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请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其中大量是关于秦始皇的功过评论的,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暴君,还有些学生认为应该从功过两面进行评价。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和思考,教师要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看待这个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功、过都要有客观的认识。
2.3丰富教学资源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少疑问才越多,实则差矣,学生储备的知识量越多时他的疑问才会越多。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处于完全未知状态时,他也不具备相关知识的提问能力,只有对这方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具备提问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其了解的历史知识十分有限,学生需要对通史有所了解才能具备提问能力。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从扩充学生知识面入手,通过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进行《辉煌的隋唐文化》的教学时,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史实资料、图片等,证明隋唐文化的繁荣,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与隋唐时期相对应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状态的资料,同时还应该提供隋唐时期之前的某一类文化发展资料,以及被传承下来的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状态资料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和了解这些资料,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问:为什么中国的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繁盛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状态;为什么隋唐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成为国家瑰宝、为什么有些文化内容失传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使学生提出的历史问题更具新意,“提问题”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尝试先进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初中学校也应该重视历史教学,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只有这样,学生的问意识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
作者:陈文修 陈成国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保太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彦华.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6(02):110-111.
[2]韩其法.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120-12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82-02
[作者简介]陆建云(1976―),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一级教师。
初中历史学科中包含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等,具有很大的信息量,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高效、便捷地把大量历史资料及信息展示给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一、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功效
(一)更新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较为死板、单调,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部分学生还有厌学情绪。与此同时,大部分课本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将最新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融入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历史,可以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空间得到拓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感官认识提升,视野更加开阔,课堂信息更丰富。
(二)改变学习模式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体系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现代化的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点拨和讲解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通常是采用笔记、做练习册、查阅参考资料与教材等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与教学目标仍然相差甚远,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学习封闭化,教学内容局限于资料和教材;其次,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学生认为历史知识乏味而枯燥。要改变现状,教师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如在讲解完“中华民族的”内容后,可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其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余时间搜寻、整合有关的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制作视频或幻灯片,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这段血泪史,使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强爱国热情。
(三)改良教研模式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朝代更替,史家群星璀璨、史迹俯拾即是、史书浩如烟海,历史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而这些仅凭借教材是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的。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历史课堂中,能够促进教研模式的改良,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与学生分享网络资源,快速获取互联网中的信息,通过筛选、归纳和整合,将最终得到的历史信息以幻灯片等方式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极大改进了教材备课的方法。大量的实时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和备课组的资料更加充实,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还将宽广的教学平台提供给广大历史教师。
二、课堂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方式
(一)与图片相结合,营造教学情境
教师在讲授历史内容时其实是在向学生讲述精彩的历史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图片重现历史情境,例如在教学、英法联军等内容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学生在理解、接受知识时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教师在利用图片展现历史情境时,应恰当地予以指点、引导,确保其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向,以便更好地体会历史场景,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在对某段历史进行讲解之前,可通过网络搜索有关的历史图片,并制成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如讲述某个时期的文化主流时,可向学生呈现此时期的典型代表及相关作品图片,将其引入情境之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与视频相结合,再现历史史实
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地堆积知识,教师应当有效运用生动的历史画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能够借助视频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各类鲜活的历史形象,就会调动其学习兴趣,拉近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多种感官作用下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对历史理论知识也有更深的记忆。例如,在教授三国时期的文化知识时,教师可利用网络搜索和下载视频《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精彩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解西汉历史时,可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的视频片段,让历史重现于学生面前,再融入课本中的知识点,使学生逐渐融会贯通。
(三)与音乐相结合,引感共鸣
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历史音乐,以便更好地配合影像和文字,从而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使历史理论知识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换,为历史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在历史音乐的背景中进行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将单一、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的情境。例如在讲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历史歌曲进行渲染,如《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等都是对这段历史的缅怀,通过这些音乐的融入,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了解历史的热情,对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习模式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为课堂注入新的血液,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拓宽视野,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阮邡.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2):74-75.
关键词:课堂效率;可行性建议;教学目标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因素
有些教师为了教学业绩,一味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对历史产生厌烦的消极情绪。而有些教师只是表面地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进行背书式授课,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始终无法摆脱“填鸭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没有师生的互动。这个过程甚至是枯燥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没印象,甚至不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也不能对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1.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
作为一个教师,首要目的是传道解惑,如果只是带着私人的利益目的进行教学是错误的。历史是一门艺术,欣赏艺术是要带着自己丰富的感情,并且让自己的热情感染其他的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试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授一课时,教师应该投入自己的激情,用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进行授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教师营造出来的鲜活的氛围,主动、认真地听课。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讲完知识点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出总结:铭记历史教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慢慢培养爱国之情以及将历史与当代社会问题相联系的能力。
2.注重教学互动
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该主动与学生的互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多么生动形象,如果教师只是用传统板书的方式进行讲解,也是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当代初中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的方式,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学课堂增添生动的氛围。比如,在讲解原始社会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一开始就抛出问题:原始人类每一天是怎样过的等具有想象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然后利用电影片段(疯狂原始人),跟学生讲解原始人除了每天的采集活动还得躲避和防止各种野兽的侵略。这种多元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多媒体教学比起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不应当是教师一个人传授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首先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利用网络平台和丰富的信息咨询,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使历史这一学科变得生动有趣,而不再是简单枯燥的陈述历史事件,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分析研究
多媒体是近年来运用较为广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运用方面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本文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的路径。
一、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走入了形式主义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机械运用缺乏自主创新。有些历史教师谈到运用多媒体手段,都是直接运用成品的课件,无论是教育部门配发的多媒体课件还是市场上可以采购的课件,都是拿来就用,完全是一副拿来主义的手法开展多媒体的辅助,其中缺少自主创新,特别是与教学方案存在两张皮现象,不利于课件与教学活动的完美融合。
2.演示信息属于毛坯范畴。所谓毛坯是指没有经过深度加工的原始信息,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也播放了一些历史信息,特别是图像视频等,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演示信息选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精雕细琢,所播放的片段其中参杂着部分无用的信息,制作的课件较为粗糙,还存在着一些瑕疵。
3.运用时机频率有待商榷。有些教师在历史课堂运用多媒体陷入了一种唯上的理论,多媒体运用的次数偏多,一节课甚至运用五六次之多。在运用时机尚也没有把握好,该用的时候不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不断地用,这就导致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没有体现画龙点睛的功能,反而导致教学陷入混乱状态。
4.个别存在喧宾夺主现象。多媒体手段无论功能多么强大,始终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课堂上还是应当以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思维为主。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体现多媒体手段的功能,课件贯穿整个教学,所有的设计提问互动都由课件固定提示,教师反而成为了课件的配合者,这就导致多媒体手段喧宾夺主。
二、科学高效开展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路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好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必须要坚持科学高效原则,要体现自主创新,提高使用的科学程度。
1.自主制作课件提高创新程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当成为历史教师一项基本技能,因为直接引用的课件看似包装精美、流程连贯,实际上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教师应当熟练掌握软件,自主搜集信息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例如在《中日》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图表、视频、文字相关的素材,运用图表形式向学生展示前中日两国在经济、军事实力方面的对比,使学生对这一场战争的结局有了初步的判断;在视频上可以选取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配合相应的文字描述让学生亲身感悟这一场战争的惨烈,从而加深对课文教材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自主创作课件更加贴近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理解特点。再比如《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之中,笔者制作的课件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向学生演示的路线;第二个环节是列举了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从过草地、翻雪山、抢夺泸定桥等精彩的场景入手,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的艰难,感受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最后一个环节是揭示的伟大历史意义、对改变中国发展史的深刻作用,这样的课件更贴近教学的需要,有效增强了教学辅助效果。
2.精挑细选信息保证课件质量。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信息素材来源非常重要,也是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的重要基础。教师一定要广泛搜集各种类型的素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都要仔细搜集,同时要精挑细选对素材比对筛选出更具代表性、更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为课件的质量奠定基础。例如在《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制作中,教师可以着眼于家庭生活、周围各项社会公益设施等角度入手搜集素材,以家庭生活变化为例,可以选取饮食条件、穿着、家庭居住条件、出行交通工具、使用通讯工具等多个角度的素材,以前后对比的方式向学生直观揭示出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且从这些变化中感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状况,强化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再比如《钢铁长城》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选取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场景,如国庆阅兵活动展示的我军最新现代化装备,配以一系列的数据向学生揭示我国军队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以图像视频加文字表述的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军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我国国防军事实力的显著提升,学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信息不仅补充了教学容量,而且深化了思想教育效果。
3.合理界定运用时机以及频次。每一节初中历史课上,多媒体的使用都要事先经过精心的设计考虑,要合理界定使用的时机,如在进行教学导入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引入新课调动兴趣,在课堂分析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补充信息拓展容量,这样的时机控制一定要把握好。另外,每节课所使用的次数原则上不得超过三次,总时间应当控制在一百秒以内,最多不超过两分钟,以保证画龙点睛的效果。
4.准确定位多媒体的辅助地位。历史教师应当明确一点,无论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功能,其始终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运用应当着眼于配合教学活动开展,其地位属于辅地位,更多时候应当通过师生互动推动教学环节的开展。教师要发挥好启发引导作用,学生要积极配合认真思考、相互探究,以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达成,只有准确定位多媒体的辅助地位,才能保证教学中突出重点,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三、结束语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一定要坚持科学精炼高效原则,有效体现多媒体在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方面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