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5:32: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乡村文化遗产 保护 困境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宝贵财富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乡村文化体系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着解构和重组的危机。目前,我国的乡村社会正在发生着这些变化:首先,乡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精英群体严重缺失,乡村生产力不足,难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其次,乡村的行政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其管理体系正在发生着变革。最后,乡村正在大力进行城镇化建设,乡村空间正在重新布局,许多传统布局被打破和淹没。因此,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传统乡村生态正在消失,许多乡村文化正在衰退。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的灵魂所在。为了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经济和文化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就需要有效协调乡村和城市文明良性发展,促进乡村和城市文明共同发展。同时,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宝贵财富,随着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传统乡村文化遗产的发展逐渐受到压制。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引入政府力量,构建完善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才能尽量减小市场经济利益思想带来的影响,为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镇文化使乡村独有的文化魅力减退
目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要求城镇和乡村在功能定位上必须实行一体化,在社会公共政策服务上要实现公平公正。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农业和工业收入分配的统一性,也就是在政策和产业上实现统一互补,乡村和城镇居民必须享受相同的待遇,这样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城镇和乡村居民在收益上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没有充分体现乡村的独特社会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到乡村的独立性特征。相关学者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应该是城镇和乡村共同发展建设,由城镇向农村覆盖,逐渐消除城镇和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别。正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城市工业文明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的主体部分,l村文化逐渐失去其独特魅力。
城镇文明需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价值观去影响传统乡村文化中的消极文化价值观,打破乡村文化的局限性。乡村文化不能一味地趋附于城镇文化,而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体现乡村文化特色,实现和城镇文化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彰显乡村文化的内涵和魅力,通过淳朴、悠久的乡村特色文化去改善城镇功利性文化思想。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我国的乡村文化遗产,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现代科技文明冲击乡村文化遗产保护
在现代化科技文明的影响下,我国的乡村文化正在消失,其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第一,乡村规模正在不断缩小,而传统乡村中的乡村文化也在不断消失。第二,在城镇化文明的影响下,现代乡村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许多乡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2001年时,我国的乡村数量有几十万个,许多现存文化遗产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但是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的乡村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平均每年减少8000多个乡村群体。2010年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只有9万个左右的乡村。由此可知,我国传统乡村消失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乡村人员正在迅速外流,乡村文化遗产受到破坏。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减弱,很难应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同时,许多地方政府在乡村发展战略中,过于重视乡村经济发展,忽视了乡村文化发展,缺少政府力量的推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强。
乡村文化精英人员流失,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不断减少
近几年来,我国乡村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对乡村人员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社会流动方式虽然给农民带来了大量收入,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导致农民群体被解构。农民群体迅速外流最终会导致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增多,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随着全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使得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保护的主体不断消失,许多带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建筑物纷纷被拆除。一些现代化企业纷纷进入农村办厂,给传统乡村带去了现代化工业文明,而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妇女以及儿童,难以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恢复乡村文化生态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各种困境。因此,必须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恢复乡村文化生态,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宣传,才能促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国家部门和政府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对于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和荣誉称号,为其消除后顾之忧。同时,对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继承人进行考核评审,国家和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严格挑选继承人和保护人。具体而言,首先,根据每个项目的乡村文化遗产,选择明确的继承人,让其负责每一个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其次,国家文化部门要收集相关的乡村文化遗产名录,开设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对于申请继承乡村文化遗产的个人,进行严格审批。最后,定期对乡村文化遗产继承人的相关技能和传承知识进行考核,如果考核发现不合格,取消其传承的资格。只有挑选合格的继承人,才能使乡村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恢复乡村文化生态,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宣传。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化生态正在不断流失,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文明逐渐冲击乡村本土文明,必须让乡村本土人员认识到乡村文化生态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地区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乡村精英人员在当地就业,防止乡村文化保护后继无人。其次,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乡村社会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祛除社会功利性思想,对于乡村文化团体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恢复乡村文化生态,大力宣传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起乡村人民的重视。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是以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同当地人同时进行农事活动,体验乡村生活与农事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并修身养性的一种旅游方式。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乡村旅游正以一种激增的成长事态成长着,然而她所为经济带来的增长指数却不甚乐观,这也从正面反映出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乡村旅游的优势之处,抓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及时避免发展中的威胁。
一、优势分析
(一)乡村旅游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当地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原有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根据旅游业的特性与特质,必将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旅游地经济结构的完善程度,促进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二)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就业机会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为乡村旅游地解决了大部分的就业问题,农家乐等项目的低门槛可以使得更多的村民加入就业队伍中。
(三)利于旅游地的资源复合开发
开发更多的乡村旅游地有利于旅游地的资源复合开发是指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挖掘乡村旅游地的潜在资源和能力,发现更多可发展资源,推动城市发展规划,带动城市经济增长。
二、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经营者思想认识不足
大多数旅游经营者以旅游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而忽略了农业生产带给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农业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的重要性。仅靠旅游收入维持经营一方面不足以使经营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仅靠旅游收入带动经济则使得乡村旅游失去其产业结合的特质。
(二)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在整体的旅游市场中,旅游纪念品单一的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旅游纪念品与其他纪念品最大的差距是应该具备乡村特色,即相对于城市特征而言,人们在乡村地域内,能够感知和体验到的,和城市有明显区别的所有自然和人文的元素,目前乡村旅游纪念品多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摆件或者小饰品为主,产品样式单一,缺乏内涵和心意。
(三)相关管理政策及法规体制不完善
首先,当旅游经营者选择投资乡村旅游后,为节省成本或者其他原因等,选择将乡村旅游作为“家族企业”发展,任人唯亲,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乡村旅游的内部管理体系混乱;其次,在我国现有的成熟法制中,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其因竞争压力大、项目单一造成的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带来的无序发展等请款,因而出现规制混乱的现象。
(四)资源保护体制欠缺
由于执法渠道不畅,执法手段不严,而使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环境破坏到哪里”的局面。
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乡村旅游的开发引导
乡村旅游是将一种生态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将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旅游经营者注册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前可以考虑进行一段时期的思想引导以及认识的提高,通过传导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以及发展规则来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应该向公众传递乡村旅游的价值,普及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对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从根源处减少资源破坏现象的产生。
(二)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
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俗,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的乡村聚落;有着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等。将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将其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开发和设计,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三)培育人才,规范乡村旅游市场服务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并且重点的有规划的进行旅游服务型人才的培养,第三产业发展的活力来源于服务的水平,乡村旅游亦是如此,培养乡村旅游的服务型人才,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活力,努力为旅游者提供愉快、舒适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规范乡村旅游的市场,这不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更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认识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态势和趋势。
四、结语
【关键词】:乡村绿地景观;可持续发展;策略
乡村绿地景观设计主要是由生态因素、生活因素和生产因素三个方面决定。乡村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绿地景观的持续化发展,需要按照乡村社会发展规律和乡村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建设出集生态、生活、生产为一体的可持续化乡村景观。
1 、乡村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可以在闲暇时间能够体验到田园生活。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乡村绿地可以提供文化传播的支撑载体,使公民的业余生活得以丰富,提升老百姓的文化水平。此外,进行大面积绿地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可以使乡村的环境得到美化,使乡村景观的布局进行改善,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做好乡村绿地景观设计非常重要。
2 、乡村绿地景观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绿地景观的设计缺乏科学性
在进行乡村绿地景观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都直接借鉴其他乡村的建设方案,没有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所以,在进行绿地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不完整和不全面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绿地建设部分和整体不协调,无法充分发挥出绿地景观的作用。
2.2 乡村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机制不完善
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由于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绿地景观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公民肆意对绿地进行侵占。而且由于绿地管理措施欠缺,存在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一些绿地因为管理不当导致植被枯死。所以,在进行绿地建设过程中,需要设计出合理的绿地管理方案,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管理[1]。
2.3 乡村绿地建设缺乏地域特色
在进行乡村绿地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乡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选用特有的元素将本土特色凸@出来。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乡村只是一味的模仿其他乡村的绿地景观设计方案,没有和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地域景观结合起来,无法凸显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
3 、乡村绿地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考虑
在进行乡村绿地景观设计时,要结合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设,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考虑。要结合乡村的地理环境、乡村未来发展方向、乡村自身定位、基础建设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的前提下,建立整体架构。一方面要从整体布局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对乡村绿地景观进行布局,尽量保证乡村绿地景观设计的连接性和协调性。二是要对农村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绿地景观的可持续性和整体性进行完善。
3.2 尽量选用当地树种
在进行绿景观设计中,选用当地树种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使用当地树种的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比较小,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养护和更新。所以在进行乡村绿地景观设计时,要尽可能选用当地树种。
3.3 保持植物多样性
在进行绿地景观设计时,要尽量保持植物的多样性,结合乡村地区生态特点,对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配置,防止不同物种之间进行营养争夺和空间争夺。种植物种之间要可以相互补充,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2]。需要结合种植地环境的不同,侧重选择适应性更强的绿植,实现绿地景观的持续化发展。
3.4 对理论研究进行丰富
在进行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绿地景观设计可以有序、健康的发展下去,需要对理论研究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并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结合乡村绿地景观的类型、景观格局和景观特点进行合理性的设计和规划。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从全局出发,实现乡村绿地景观的持续化发展。此外,在进行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以点到面全面化的设计,将绿地景观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充分发挥出来。
3.5 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在进行乡村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对乡村绿地的养护机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将绿地景观的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加强监理力度,严防出现砍伐绿地、侵占绿地的情况,安排专人进行养护[3]。避免出现病虫害。此外,要进一步加强绿地景观的开发投资力度,并利用乡村绿地景观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乡村经济发展。
3.6 将本土特色融入进来
在进行乡村绿地设计过程中,融入本土特色可以提升乡村的品质和魅力。因此,在进行绿地建设时,要对乡村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保留和延续,将现有的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融入进来,使乡村绿地景观内容进一步丰富。所以,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不允许照搬绿地的建设模式和设计手法,结合地区文化特色构建出地域特色显著的乡村绿地景观。
3.7 加强绿地建设的教育力度
政府单位要进一步对乡村绿地景观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村民进行绿地建设价值方面的教育工作,使村民的思想发生转变,从而主动加入到农村绿地建设的队伍中,实现绿地建设的持续化发展[4]。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参与绿地建设的积极性,政府部门要定期举办“绿色村镇”表彰活动,对绿地建设过程中先进的个人、村镇进行公开的奖励和表彰。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还处在发展初期,建设进行绿地景观设计时,固守传统、全盘借鉴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实现绿地景观建设的持续化发展,需要从城乡差异、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从而将绿地景观的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得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67-171.
[2]杨世瑜.乡村生态旅游理念与发展模式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70-78.
内容摘要:乡村旅游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本文在分析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如何传承乡村旅游的文化提出对策建议,以便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体现文化意境。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对策建议
随着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所谓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风光、乡村经济活动、乡村自然景观、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民族风俗文化为根本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通过吸引城市旅游者进行乡村农耕体验、绘制乡村自然景观、拍摄乡村自然景色、乡村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其以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在进行旅游的同时,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求新、求异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交流。环境不断恶化,空气不够新鲜,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大等等,使得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渴望回归安宁、自然,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追求修身养性的方向。
旅游与文化一脉相承,文化体现了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在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体现的文化,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到不同于城市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乡村的农耕、采摘活动等,还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城市不具有的自然风光,如乡村自然景观,这两者是人们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两个不同方面,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享受并体验深层次的文化活动。此外,乡村旅游可以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可以让其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觉。
开展乡村旅游,其所依赖的资源,不是依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人造景观,不是对失去原有自然环境高度浓缩的民俗风情,而是伴随人类繁衍、进化而世代留下的、富有朝气的可以让旅游者融入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现今,人们无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其内容都比以前要丰富的多。然而,当人们对这样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氛围开始厌倦时,为了寻求不同的文化氛围,寻求一种让人精神可以得以放松,体验自然的文化氛围时,许多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在寻求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全新生活体验时,可以对其身心进行放松。对于这些城市人来说,由于乡村所蕴涵着的文化是城市所没有的,这就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焦点。因此,脱离文化开展乡村旅游,宛如没有地基的高楼,最终会走向消亡,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要走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使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乡村物质文化
乡村物质文化,是指由乡村生活创造的物质产品所表现的文化,如具体的器具,以及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乡村物质文化体现了乡村居民集体或个体的智慧,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进行欣赏和享受,包括乡村田园文化、乡村山水文化、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乡村建筑文化、乡村手工艺文化等。
第一,乡村田园文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气候等多样化,因此人们因地制宜,以不同的耕作方式进行田园生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地理位置不同,有江南水乡、沿海渔业、畜牧草原、丘陵盆地、高原等不同类型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农作物不同,有花卉园、果园、林园、茶园、竹园等。乡村田园文化,体现了安宁、和谐、淳朴、自然的生活韵律,因而成为城市居民所追求的放松休憩地。
第二,乡村山水文化。它源自于最原始的乡村自然地形地貌景物,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乡村山水文化,依赖于优越的乡村自然地理条件,丰富多样的自然山水景物,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山水文化。借助于这些自然赋予的环境,人们设置了凉亭台、楼阁等观赏平点,促进景与情的交融,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自然情感,在享受自然生命的同时,赋予了山水特殊的文化内涵,这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大自然的所在。
第三,农耕文化。在我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商鞅为代表的农耕思想,以及“重农抑商”的儒家思想,经历数千年的相传和浸润,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农耕文化。乡村中的农舍、篱笆、河流、鱼塘、鹅塘等,宁静舒适平稳的生活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修渠灌溉、打井饮水、围湖造田、采果摘茶等农事活动,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富有活力的田园农耕画面图,勾起旅游者强烈的怀旧情感,使其陶醉于世外桃源般的回归生活中。
第四,乡村饮食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体现了典型的乡村饮食文化特点。简单朴实的农家风味,由于其材料天然、味道鲜美、色泽鲜亮,成为人们追逐的饮食之一。农家自制腌菜、农家自蒸窝头、红薯烙、农家田地野菜等等,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追求不同口味的需求、追求天然食物的心理,在品尝这些乡村美食时,人们能够闻到其中渗透的乡村的清香,吃到天然的食物滋味,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寻常的体验和感觉。此外,由于乡村饮食的独特制作风格、方法,使得这些饮食更加美味、纯真,满足人们追求天然韵味的情感等,这些无一不吸引城市游客积极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
第五,乡村建筑文化。乡村建筑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其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人景之美、人文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乡村建筑各有千秋,如客家五凤楼和土楼、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碉房等乡村建筑,以及高大挺拔的文笔塔、高大威武的佛像、气派恢宏的祠堂等乡村宗祠建筑。
第六,乡村手工艺文化。与乡村生活紧密相关的乡村手工艺,直接反映了乡村的文化特性和审美观念,这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乡村的剪纸、手编花篮、手工刺绣、皮影、泥人工艺、彩灯等。为了感受这种手工艺所包含的文化,有的游客主动参观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同时购买手工艺品,因为这是他们亲身体验的成果,具有自己难以忘怀的情感,其购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手工艺品自身的价值。
(二)乡村制度文化
为了保证乡村的稳定、秩序正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约定并形成多种多样的伦理道德以及礼仪规范,其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组成了当地乡村的制度文化,其主要有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乡村礼仪文化。
一是乡村聚落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规范体系,即为了保障乡村的集体凝聚力,为乡村树立自我形象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其中乡村聚落权力体系体现了该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一般由权力人,即村长或族长等,权力组织,奖惩体制等组成。在乡村,如果村民间存在矛盾,权力人就会主持公道,对其进行协调解决,若协调解决未果,可以在组织内部进行解决。如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客家土楼聚落,其聚落生活既体现人际关系中权威的一面,又体现了和谐相处的一面。通过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群落的集体凝聚力,为其人际交往和关系维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现实依据和来源。
二是乡村礼仪文化。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我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乡村礼仪多样化,如诞生礼、婚礼、寿礼等人生礼仪。尽管礼仪多样化,但是每种礼仪都有完整的程序和规范,如孩子诞生后的大喜、小喜、满月礼、百日礼等;婚礼有提亲、选吉日、迎亲等;丧礼有头七、一七、二七、三七、三年等,这些淳朴的礼仪与生活节奏快且机械化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因此对游客来说具有陌生感与新鲜感。
(三)乡村精神文化
一是乡村节日文化。乡村节日体现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如盛行于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腊八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农事活动节庆、物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等;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畲族传统节日,农历三月三、分龙节等,以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是畲族的祭祖日。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等。节日不同其民俗活动也不同,如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等,端午节悬艾叶和菖蒲、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重阳节插茱萸、登高、饮酒等。
二是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因此若社会文化体现的是共性文化,则家庭生活文化体现的就是个性文化,它由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劳作分工、饮食、家庭用语、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组成。快节奏文化的城市生活文化,与慢节奏文化的乡村家庭生活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乡村旅游时,游客在享受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的同时,会感受到浓厚的家庭亲情关系,这可以增进其家庭成员间的深层次了解,有利于感情更加融洽和家庭更加和睦。
三是乡村艺术文化。乡村艺术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审美特征。乡村书法家、乡村作家等的创作,具有特色的乡村审美想象,游客在欣赏时,既可欣赏到世外桃源般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又可体会到与世无争的心境。与此同时,在乡村长久流传的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等艺术文化,种类多种多样,在体现古朴纯真清新乡村味道的同时深受城市游客的喜爱。
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的对策思考
(一)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与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相结合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政府政策应该倾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结合,以促进乡村旅游所体现的文化传承,进而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做法有:地区不同其扶持政策不同,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限制对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进行任何改变,以保证其特色;颁布符合当地建筑风格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在保障乡村建筑文化的前提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乡村特色文化,少开发、多利用
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乡村旅游,加之各地区经济基础不平衡,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由于旅游发展的阶段局限性,以及乡村资源基础薄弱,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少开发、多利用,避免盲目开发毁坏乡村旅游当地的自然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经济效益,丢掉乡村中最本质的东西,使乡村“城市化”,那就失去乡村旅游的根基。如新西兰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所说:“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中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趋于大众化,或者失去乡村本地特色。因此,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或产品设计,必须要具有当地特色,挖掘当地乡村乡土文化,真正给游客不同的体验和感觉。以乡村旅馆为例,可以用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但是外观形状必须采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乡村民居形式,如陕西延安窑洞、福建客家土楼等。因此,我国在乡村旅游时,要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保证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走味,使其得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传承,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月双.论乡村旅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商业,2009.5
2.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河北林果研究,2006,21(3)
3.林轶.乡村旅游应走生态文化道路.今日南国,2008(1)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selecting rural tourism of business entities, employees, tourists, etc. of Shuhe Ancient Town of Lijiang as the survey object, obtained a more comprehensive first-hand data, made multi-angle analysis of these data, and found out the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of Shuhe Ancient Town of Lijiang, which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rural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of Lijiang an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关键词: 丽江市;束河古镇;乡村旅游
Key words: Lijiang;Shuhe Ancient Town;rural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321-02
1束河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它位于丽江大研古镇西北4千米处,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束河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鼎业旅游发展公司,投资5亿元保护束河古镇风貌,建设茶马驿栈大型主题旅游项目,分流了大研古镇的部分游客,整合丽江民居、民俗、宗教、历史等旅游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出融考察、休闲、探险旅游于一体的旅游产业。由丽江鼎业旅游发展公司牵头、投资,与村民合作,保留了纳西村民的菜地、果园、农田,由公司统一部署,村民种上规定的粮食作物,形成规模效应。公司定期给村民发放工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即“企业+农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以束河为代表的开发模式,将为丽江农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2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经营者及实体基本情况实证分析
本次向乡村旅游经营者发放了90份问卷,回收86份,回收率96%,由于有的问卷的数据不全,有效问卷为85份,有效问卷率99%,同时对一些典型外地经营者和本地经营者作了重点深入的访谈,比较深入了解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相关情况。
2.1 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经营者基本情况实证分析笔者调查了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水平、曾有工作经历及风险规避倾向等个人情况以及受访者所在经营实体的性质、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初始投资、融资方式、业务、经营时长、业务开展方式、从业人员等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以中年人为主,学历以初中为主,经济地位不高和工作经历不太丰富。束河古镇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中:性别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婚姻状况方面,已婚占大多数;年龄方面,中青年人占的比例较大;学历方面,学历较高;家庭收入方面,中等偏上;经济地位较高和工作经历较丰富;风险规避倾向方面,敢闯爱拼型的占的比重较高,中间型和介于保守型与中间型居多。
2.2 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基本情况实证分析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经营实体中:实体性质方面,合伙企业居多;经营场所方面,主要是自有财产和花钱购置;设施设备方面,主要是花钱购置;初始投资方面,1万-5万的最多;资金来源方面,主要是银行贷款和自家积蓄;经营业务方面,主要是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店;业务类型方面,单一型占的比重较大,组合型占的比重较小;经营时间方面,经营时间较短;业务管理方面,管理水平较低;员工情况方面,人员较少。
2.3 束河古镇乡村旅游实体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实体的基本情况,笔者从经营者来源、经营模式、农民自主开发意识、本地经营者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和外地经营者对纳西文化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2.3.1 从经营者来源来看,外地经营者数量与本地经营者数量相当在束河古镇实体经营者中,本地经营者占52%,外地经营者占48%。在经营者中外地人占的比重较大,商户太多,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让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2.3.2 外地经营者对纳西本土文化重要性重视不够为了了解外地经营者对纳西本土文化对束河古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的重视程度,笔者对41名外地经营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2.4%的外地经营者认为纳西本土文化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非常重要,7%的外地经营者认为较重要,51.6%的外地经营者认为不重要,只有39%的外地经营者认为重要,说明外地经营者对纳西本土文化在束河古镇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这必然会影响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3 本地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缺乏认识为了了解本地经营者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笔者对束河古镇44名经营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64%的经营者认为乡村旅游就是普通的观光旅游,36%的经营者认为乡村旅游与普通的观光旅游是有区别的。
2.3.4 本地经营者自主开发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为了了解本地经营者自主开发乡村旅游的意识,笔者对束河古镇44名经营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66%的经营者自主开发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意识强的占25%,意识很强的占9%。
综上所述,外地经营者对深层次纳西本土文化缺乏了解;本地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清和自主开发意识不强。
3束河古镇乡村旅游实体中的员工基本情况实证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笔者从员工的视觉进行调研分析。本次对束河古镇乡村旅游实体中的员工发放问卷60份,实际回收59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58份,有效回收率98%。
3.1 员工文化层次低、少数民族多,主要来自于边远山区在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经营实体中,经营者会聘请1-12名员工协助处理实体日常工作,打杂、做饭,为客人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从员工来源问卷调查数据来看,75%的员工来自于丽江市一区四县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其余25%来自于云南省其他地州市。在与经营者和员工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这些员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数是小学毕业,最高学历是高中。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很差,自我维权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受到经营者的影响,所以在接受新事物、学习文化知识等方面没有强烈的渴望,服务意识不强。
3.2 经营者对员工培训教育的意识不强乡村旅游实体中的员工为游客提供各种面对面地服务,因而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对乡村旅游客源和美誉度产生了影响,从上文员工来源和学历层次来看,他们来自边远的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所以在语言表达、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等方面都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需要经营者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调查表明,45%的经营者为员工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经营者花钱、花时间和花精力培训出一个熟练而优秀的员工,并没有为自己的农家乐创造效益,甚至还没有收回培训成本时,员工就跳槽或被其他经营者“挖走”,经营者普遍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导致55%的员工没有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尽管经营者意识到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他们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致使整个农家乐员工的培训教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要使员工服务技能得到提高存在观念和现实的障碍。
4束河古镇乡村旅游客源情况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束河古镇乡村旅游的客源情况,笔者对到访束河古镇的乡村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9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99%。调研内容包括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游客的学历结构、游客的性别与年龄结构、游客出行的选择、游客的职业结构、游客出行时间的选择、游客的收入结构、游客的出行方式、游客的出游动机、游客游览信息获得的渠道和客源地域分布。调查显示,到束河古镇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具有以下特点:①学历方面:以高学历的游客为主,专科以上的占95.5%。②性别和年龄方面:17-26岁年龄组的性别有较大差异,男性游客人数是女性游客人数的2倍多;在27-40岁年龄组中,女性游客人数明显高于男性游客人数;其他年龄组中,性别差异不大。③出行组织方式方面:主要以个人出行为主,占50%;其次是家庭出游,占40%;单位组织最少,占10%,但消费能力较强。④职业结构方面:主要以教师、学生、文教工作者、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管理者为主,职业稳定者居多。⑤出行时间方面:多数乡村旅游者选择周末出游、十一长假、暑假、春节长假。⑥收入结构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占70%,高收入15%。⑦出行方式方面:主要以旅游巴士、集体用车、私家车为主,出租车及租赁车、公交车占的比重较低。⑧出游动机方面:主要以调整身心、吃农家饭、打麻将、参观农业生产、欣赏农村景色为主,鲜果采摘及其他动机占的比重较低。⑨信息渠道方面:亲友介绍占32%、网络占20%;电视占15%;报刊占15%;印刷品10%,其他营销方式还未发挥优势。⑩客源地域分布方面:主要分布于云南其他地州、省外、丽江市区、古城区、国外。
参考文献:
[1]王成.丽江典型乡村旅游地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10.
[2]李星群.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19-25.
[3]史亚军,黄映晖,董清华等.城郊农村如何发展观光农业[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2-38.
[4]王秀红.上海、武汉、成都城市近郊农家乐家庭相关目标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4):77-81.
[5]古红梅.都市型观光农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以北京海定区观光农业发展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5):30-33.
[6]粟维斌,陈尚玲.龙胜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报.2005,16(6):36-38.
[7]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摘要:不同的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有差异的。乡村旅游动机由主到次可归结为“缓解压力”、“交际”、“求知”和“怀旧”四大类。必须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这样对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
中国乡村旅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在需求方面,亲近自然、崇尚郊野游憩日益成为市民休闲的主流方式,自驾车旅游者的攀升更进一步刺激了乡村旅游市场。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现有文献已广泛触及乡村旅游各个层面,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又比较快,并受相关学科理论及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乡村旅游开发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构成主体,是乡村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可以更好的揭示其行为规律与特征,对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研究概述
心理学认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内部驱力和外部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旅游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方式,必然有其直接动机[2]。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过研究,研究方法以传统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主。方贤寨等(2003)通过对长沙城郊乡村者的活动选择分析,依据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得票情况,将乡村旅游动机概括为休闲度假、释放工作压力、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怀旧、商务考察、进修学习、猎奇等。张建国等(2007)从回归自然、求新求知、怀旧、休闲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宁波市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所采用的依据仍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选择的频数。黄洁(2003)从“乡土情结”角度指出乡村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下的“第一自然”的情结以及对同源性地域文化的认同。目前对旅游动机的研究,陈德广(2006)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其他非参数分析及检验方法对河南省开封市居民的国内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张宏梅(2004)运用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对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进行定量分析。乡村旅游动机是一种人类纯心理活动,旅游动机不是单纯的,根据旅游者活动选择来研究动机,能从侧面反映出现有旅游者动机的激况,而难以描述复合的旅游动机。因此凭借外部活动的诱导进行旅游动机研究,能否据此全面分析旅游动机的构成情况,以及如何分析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分析。问卷的内容由“乡村旅游动机”、“调查对象相关信息”和“乡村旅游活动意愿”三大部分组成。“乡村旅游动机”部分在结合文献研究和旅游者的访谈后采用18项因子来评价,依据受访者对因子重要程度的认可情况,采用李科特尺度测评,其中1-5分别代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受访者信息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指标”、“乡村旅游时住宿地点选择倾向”、“旅游团形式”、“每年乡村旅游次数”等方面。乡村旅游活动意愿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让旅游者列举其最愿意参与的乡村旅游活动。在正式调研前,对预测问卷在广西南宁“美丽南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了试调查,对收集到的10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18项因子的KMO和Alpha分别为0.666、0.848,删除“体验乡村生活”、“了解自然”“了解新奇的事物”3个变量后,KMO和Alpha分别为0.772、0.849,达到问卷的信效度要求,最后采用15项因子评价乡村旅游动机。
对被调查者的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时采用同样的标准,结合自身的真实感受进行评价无疑可以获得更切合实际的效果,在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调查,可以让旅游者处于乡村旅游氛围中能更好地回答问卷,同时为保证被调查者在评价中采用同样的标准,调查人员在发放问卷时都对调查问卷的填写进行指导。正式调研对象为正在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调研地点选择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分别为桂林阳朔高田乡、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壮寨)和南宁扬美古镇。调研采用现场发放问卷,问卷填好后直接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高田、平安、扬美各发放200份、250份和150份,分别回收问卷194份、225份和139份,总共回收问卷558份,其中有效问卷547份,占回收问卷的96.2%。
笔者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除了常规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如均值、百分比等外,独立样本t检验和一维方差分析用于分析不相关的样本在同一变量上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另外采用因子分析法,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变量代替原有乡村旅游动机的绝大部分信息,为以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把握旅游者动机提供了简便的衡量方法。
三、数据分析
(一)研究对象结构分析
调查对象从性别构成看,女性比例达57.2%,明显高于男性。年龄构成中18-24岁占57.2%,25-44岁占35.6%。职业构成中学生占35.6%,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军人这四类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员共计占41.4%。在学历构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仅占10.6%,大专以上学历者比例高达73.2%%。排除学生个人月收入比较低的影响,在有固定收入的被调查者中,约有40%的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通过旅游者相关乡村旅游信息发现,旅游形式构成中独行者占24.8%,亲友同行者占61.9%,而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仅占13.3%。每年乡村旅游次数仅1次占35.9%,2次占26.5%,3次占20.0%,4次及以上者占17.6%,详细数据参见表1。
由此可见广西乡村旅游者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被调查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层集中在18-44岁之间,以学生和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人士为主,学历水平较高。其二,被调查者来源广泛,区内主要来自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区外主要来自广东、湖南等周边省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其三,被调查者总体收入水平偏低,但考虑出游者往往与亲友同行,以家庭团居多,总体支付能力较强。其四,被调查者每年乡村旅游的频率不高。其五,被调查者每次乡村旅游停留时间普遍不长。
(二)乡村旅游动机分析
1.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
在进行乡村旅游动机重要程度分析时,对存在缺失值的数据剔除后计算其有效百分比和平均值,并进行了排序,具体数据参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M1)”、“享受自然(M9)”是两个最重要评价因子,平均值分别为4.07、4.02,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占81.8%和72.2%,持负面看法的仅为3.4%和3.3%。“探亲访友(M14)”、“怀旧(M18)”是两个重要性认可程度最低的因子,平均值分别为2.91、2.98,其中持正面看法的旅游者分别仅占21.7%,30.1%,而持负面看法分别占28.3%,31.8%。总的来看,乡村旅游者希望在乡村环境中以旅游方式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同时增进与亲朋好友的感情,怀旧虽然也是乡村旅游动机之一,但其重要性远远低于其它动机。
2.乡村旅游动机差异性分析
就表1中反映被调查者个体差异的9个项目对15项乡村旅游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在对旅游者进行划分时,尽量遵循旅游市场细分的原则,使划分出的旅游者群体具有可识别的共同特性。在对上述旅游者背景信息进行适当的归类后,对细分后的旅游者群体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一维方差分析,其中性别、常住地、旅游形式、停留时间在分析时采用原划分方法,而其它指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根据年龄,划分出15-24岁和25-44岁两个群体,根据学历划分出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三个群体,根据职业划分出学生、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具有稳定工作人士)两个群体、根据个人月收入划分出500-1499元(低消费)、1500-2999元(中消费)、3000元以上(高消费)共三个群体,根据住宿地点的选择划分出愿意住农家旅游和宾馆两个群体,根据停留时间划分为白天、一天一夜、两天两夜及以上共3个群体,根据乡村旅游次数/年划分为1-2次,3次及以上两个群体。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动机评价指标重要性均值没有因性别的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欣赏田园风光”、“乡村采风”三个指标重要性方面具有一致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具体情况见表3,表中I、J表示就同一乡村旅游动机指标具有明显差异旅游者群体,平均差值表示I情况下平均值与J情况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一”号表示I情况平均值小于J情况平均值。
不同乡村旅游者群体的旅游动机主要差异表现在:其一,中年旅游者比青年旅游者更看重通过乡村旅游增进同行亲朋好友的感情。其二,短程乡村旅游者更注重乡村旅游的精神放松功能。其三,文化层次高的乡村旅游者对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更感兴趣。其四、收入水平较高的乡村旅游者对于探亲访友、怀旧兴趣较少。其四,学生群体及每年乡村旅游次数少的旅游者更在意乡村旅游的康体健身功能。其五、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愿意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探亲访友,但高档消费者和停留时间较短的乡村旅游者体现出较强的怀旧情结。其六,通过旅行社组织的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期望值不高。
3.乡村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
对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进行抽样适当性(KMO)与巴特利(Bartlett)球度检验,得出检验KMO为0.783,Bartlett值为136,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说明数据阵是相关阵而不是单位阵,适合作因子分析。以16个乡村旅游动机评价因子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方差极大法作因子旋转,提取特征值超过1的因子。结果显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531%,
基于因子变量的最大载荷,公共因子命名尽量反应其所包含因子内容。第一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了解乡村文化”、“感受乡村自然环境”、“了解乡村民俗风情”、“乡村采风”、“身体得到休息”,除“身体得到休息”外,其余因子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等的了解需要,命名为“乡村求知需求”。第二个公共因子变量,包括“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休闲”、“精神放松”、“享受自然”、“欣赏田园风光”,主要反映了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缓解压力的需求,命名为“缓解压力需求”。第三个公共因子变量,“增进感情”、“体验户外情趣”、“康体健身”,命名为“交往需求”。第四个公共因子,包括“怀旧”、“探亲访友”,将其命名为“怀旧需求”。公共因子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缓解压力需求”、“交往需求”、“乡村求知需求”、“怀旧需求”,具体情况参见表5。
(三)乡村旅游者参与活动意向分析
对目前乡村旅游景区开设的旅游活动进行总结并让旅游者选择其最愿意参与的3-5项旅游活动。
旅游者上述旅游行为产生的动机很难界定为某一种特定的旅游动机,如品尝农家美食,很难界定其是由怀旧引发的,还是因为想了解农村的饮食文化引发的,因此,凭借旅游活动很难找出旅游者真正的动机。
关键字: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 规划 设计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乡村属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为满足乡村地区生活与生产的现实需要,人类在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乡村景观,展示着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让城市生活空间不断减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点逐渐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结合自然因素,对乡村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维持乡村乡土风貌及文化底蕴,延续并进一步营造乡村景观,在提高乡村地区景观品质及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乡村景观概述
当前,人们对景观的定义与理解不同,其在地理学、生态学及生物学等科学中所指内容不尽相同。本文研究乡村景观,主要是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景观定义为区域地理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景观为复杂人类活动及自然过程在大地中所留下的烙印。以人类聚居状态为标准,可以将景观类型分为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三大类,其景观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1: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差异对比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乡村景观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既有相似处,也存在着其独特特征。乡村景观相对纯自然景观而言,其存在着一定人工气息,相对城市景观而言,乡村景观自然属性较为突出,人类干扰强度较低。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乡村景观具有着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田园文化及农业生产景观,包括乡村自然景观及乡村人文景观。其中乡村自然景观主要指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为区域范围内自然条件及状态的表现;乡村人文景观主要反映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社会及文化发展状态,突出表现农业乡村生产性景观及乡村聚落景观。
二、乡村景观其特点及价值研究
(一)乡村景观特点分析
乡村景观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域性。乡村景观其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均具备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第二,生产性。乡村景观的形成与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实际需要存在着紧密关系,为满足现实需要,对原有的乡村土地进行改造与完善;第三,生态型。乡村环境多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生态美是由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第四,审美性。乡村景观其田园风光亲切宜人,自然生态气息浓厚,审美性突出;第五,体现文化及历史气息。乡村景观蕴含着区域乡村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包含着较强的区域文化特征及历史气息等。
(二)乡村景观价值研究
随着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重要性越发突出,乡村景观价值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乡村景观最突出的价值主要为审美性价值、生产性价值与环境价值,此外,乡村景观的地域认知价值与文化历史价值也属于乡村景观的重要价值。乡村景观反映着一个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及社会文化状况,蕴含着十分强烈的地域人文精神,体现着区域特色,其历史文化价值极为宝贵,对人类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景观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着人为因素。乡村景观中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等属于其人为因素,地形、水文、植被及地形等因素属于乡村景观自然因素。不同区域中的乡村景观,其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不同,相应特点不同。乡村景观如同活的博物馆,包含着区域文化特征与地域特征,在研究与分析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的原则
在现阶段,我国主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其中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乡村珍贵的土地资源,打造富有农村特色、农家情趣、文化气息的舒适坏境,改善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进而带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乡村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乡村变美,从而打破钢筋混凝土森林和城市景观崇拜。这便为风景园林设计师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舞台。在进行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区域特征,考虑如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重视对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努力提高乡村景观品质,实现乡村景观价值。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规划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原理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保护乡村景观资源,如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景观资源及生产性资源等。乡村耕地资源属于乡村景观特色资源,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在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耕地资源的破坏。乡村景观中河流、山地等自然景观资源,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遗留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后,则难以恢复,为此,应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坚持规划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开放性原则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景观资源,进行规划与设计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全民共享的资源,不应设计为少部分人享有的封闭式资源。要确保景观看得见、走的进、摸得着,尽量避免私家田园、私家庭院式的景观。
(三)协调性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协调性原则,要求乡村景观人文因素及自然因素和谐统一,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生产、经济发展、旅游等因素,将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置于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分析,分析乡村景观周边区域布局及特色,做到兼顾周边,与整体区域环境统一。
此外,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尊重其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充分保护区域特色,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及影响等。
四、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景观属于一种具备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属于一种乡土景观,它展示着乡村地域气候、土地自然、人文过程中的物质形态,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感触景观特点、当地风俗及文化底蕴;二是乡村景观是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中形成,具有和谐美感,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特色资源,也为园林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涉及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等多项因素,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其对城乡系统布局合理调整、乡村生态与景观环境的塑造、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及品牌产业发展等各内容均具有指导意义。
五、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及资源难以满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要求,乡村景观逐渐成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乡村景观及其特点、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原则及意义进行分析。乡村景观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水平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左秀利.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2]胡朝晖.基于滨海乡村特征的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以大亚湾绿道小桂湾段为例[J].风景园林,2013
[3]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2
[4]陈达活,韦媛春,李定攀等.浅谈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J].中华民居,2013
[5]陆琦,李自若.时代与地域: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反思[J].风景园林,2013
一、结构合理,框架清晰,案例充实
本书共有5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中作者简要介绍了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在讲解农业生产文化的开发时,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地方特色农产品(特产)文化,作者进行了多次举例:沅江芦笋系列产品的开发、湘西腊肉的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开发、豆制品的开发以及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养蜂业等。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产品,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活文化的开发,这其中包括乡村民俗生活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民居(民宿)生活文化的开发。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娱乐文化的开发,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以庙会、节庆、集市为纽带的乡村旅游开发,还介绍了农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开发以及农业专题的嘉年华活动介绍。第五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着重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本书逻辑框架清晰、结构合理且案例充实,有利于帮助相关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发乡村农业旅游,更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二、转变观念,强调边开发边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本书创新性地提出边开发边保护的建议,不仅保护地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到,在地理位置邻近、文化同源和资源同质的状况之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和超前性则凸显出其重要性。河南是旅游资源颇为丰富之地,在古都洛阳周边有一重要文化瑰宝——龙门石窟,它是我国雕塑艺术之杰作,通过相关管理人员的保护与开发,吸引了无数游客,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即边开发边保护,有利于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实现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
三、突出“互联网+”时代特色,重视体验
近年来,信阳市利用乡村美好的生态环境、古朴的乡村风情、深厚的家乡情怀、健康的食材等因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美丽乡村成为山水信阳的一张名片,为信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更添助力。据统计,目前全市2800多个行政村有近三分之一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从事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经营活动的人口约5万余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信阳市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发展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但是信阳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反生态”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应加快由“农家乐”等自主经济形式向“旅游度假村”等统一发展模式转变的进程,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化。
一、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信阳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处于中国东中部人口密集区的中间位置。河流众多,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充沛;地势南高北低,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洼地等多种地形。信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特别适合植物生长,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信阳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信阳毛尖、皮影、南湾鱼、华英鸭等特产知名度较高,为信阳市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基础。
(二)信阳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信阳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信阳市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点有56个,农家乐片区达10个。其中,新县和商城县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平桥区郝堂村、负忧睡仙桥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誉,并成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有11个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5个村进入了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名录,22个村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6年,国家旅游局与9个部委、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信阳市共有125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信阳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因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加之政府大力支持和民众积极参与,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购物游、以采摘为主的亲子体验游、以农家乐休闲为主的度假游、以温泉为主的疗养游、以青山绿水为主的洗肺游、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民间艺术游、以品尝信阳土特产的养生美食旅游等旅游形式。但在管理制度、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等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旅游生态化转型指的是为适应当今环保要求,旅游业在发展上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道路。信阳乡村旅游生态化要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满足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客观需求,还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长远的眼光发展农村经济。
(一)生态化是信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特有的空间环境为依托,利用乡村各类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人文与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性是其根本特性。生态化发展信阳乡村旅游,不仅突显乡村旅游的核心就是感受原生态的人文和自然,还强调了乡村旅游的环保功能和教育性,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参与者的环保意识。生态化转型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合理利用资源,f调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但现阶段信阳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旅游业的经济带动力,忽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害,这些“反生态”问题恰恰是在破坏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束缚了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化转型是信阳乡村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实需要
乡村生态旅游是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助力。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使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向低碳型优化和升级,促进乡村聚集经济的形成,加速实现由乡到城转变。信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依托乡村自然、人文等资源,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形成不同类型的旅游特色小镇,为新型城镇化打开新的路径。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转型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信阳市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在生态化转型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生态管理方面不够完善。一方面,执法和监管部门缺少处罚和惩戒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旅游经营者和参与者的依据,导致其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生态评价体系不足,使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缺少评价依据,易造成乡村旅游经营者瞒报谎报当地生态水平,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二)环保和生态服务意识不足
旅游经营者与参与者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服务意识是实现乡村旅游生态转型的重要保障。但因为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参与者环保意识薄弱,他们肆意开发利用乡村资源,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信阳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依然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心态搞旅游,任意砍伐树木、随便搭建棚屋、排放污水、捕捉野生动物;大量游客借助各类机动交通工具涌入农村,造成废气排放量增加,污染空气,产生噪音;有的游客只顾自己休闲娱乐,在农村乱摘乱踩乱扔,破坏乡村优美环境。其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品低,缺乏专业服务技能培训。他们大多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文化水平不高,生活自由散漫,意识不到生态服务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不制止游客的乱摘乱踩行为甚至还会鼓励参与,对乡村旅游环境的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服务设施缺少文化认同
l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最根本特征。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乡村所以保留的旅游资源的乡村性多寡,决定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也决定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大小。信阳的乡村要发展旅游,吸引接纳更多的城市游客,必然要修建建筑,摆设摊点,开辟索道等等,但在开发中一味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也使乡村性渐渐缺失。例如,有的农家改造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在修房时偏向西方风格,模仿城市建筑形象,使乡村气息被弱化甚至同化。有的乡村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乡村习俗被 “商品化”、“舞台化”,使乡村文化被扭曲,失去了乡村旅游特有内涵及价值。
(四)产品形式单一,缺少生态型旅游产品
当前信阳多处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形式单一,缺少创意,游客参与体验性不强,有明显特色的生态性旅游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农户在经营思路上主要强调实用性、经济性,经营模式雷同,娱乐项目相似。旅游活动主要围绕“爬爬山、摘摘果、钓钓鱼、吃吃饭、打打牌”等项目展开,旅游体验仅局限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没有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没有发挥其对游客生态意识的培养作用。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对策建议
(一)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完善乡村旅游管理制度
为促进信阳市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市政府可结合信阳乡村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对开发和经营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旅游景点和项目立即叫停。可建立“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环境保护押金返还制度,对造成环境污染而不能消除影响的旅游企业,视损害程度给予经营者扣除押金、罚款甚至停业处理。
(二)以生态文明理论为依据,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培训
信阳市政府为了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工作,进一步提高乡土旅游人才素质、能力,已经多次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培训内容上还是缺乏相关生态意识、生态化服务的内容。此类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重视。首先,在教育和培训中注入生态服务理念。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发展趋势,乡村旅游能否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只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乡村旅游的生态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其次,将旅游服务与生态服务结合起来。乡村旅游生态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与服务相结合,让游客不仅能体验到质朴原生的乡村景观,还能接受生态教育和文化熏陶,提升乡村旅游的功能和层次,真正发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文化性内涵。
(三)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建设乡村旅游生态型服务设施
坚持和谐观念,遵守低碳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是完成乡村旅游生态化建设的最新要求。信阳乡村旅游要实现生态化转型应该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采用生态科技,供应低碳环保商品,不断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例如,旅游区建筑材料和设施尽可能实现多次利用,发电可采用沼气、太阳能等再生环保资源、挖建蓄水池盛接雨水循环利用;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游客节约水电;开通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率;多设立环保标语提示牌等。
(四)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打造生态化乡村旅游产品
通过深度发掘乡村风土人情和文化资源,设计和开发一批文明、健康、自然、质朴生态化旅游产品,帮助提升乡村旅游的市场形象。在产品形式上,加强乡村自然景观、风土人文资源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智慧产业的结合,寻找多种表现形式;在保持乡村本土环境和生活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内涵的建设;延长旅游产业链,利用乡村土特产增加增加购物项目比重;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增强游客的体验经历,延长游客在乡村的停留时间,提高餐饮、住宿等旅游收益。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