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治理难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15:32: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治理难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治理难点

第1篇

在2010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南方电网公司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上升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在制定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南方电网公司借助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进行了重新评估和审视,并最终经由公司最高领导层决策形成新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积极尝试和创新堪称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以来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首先,“万家灯火・南网情深”,高度融入了南方电网公司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念。公司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是:对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公司主动承担相关责任,而“万家灯火”正是对这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最形象和最集中的表达,并因此而成为公司进行各种决策行动的根本原则和担负企业公民义务的试金石。此外,“万家灯火”也能较好地支持公司的根本使命,即南方电网存在的根本价值一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

其二,“万家灯火・南网情深”还高度涵盖了利益相关方的理念和思想。具体来看,“南网情深”涵盖了对客户的服务之情、对员工的关爱之情、对环境的亲善之情以及对社会的回报之情,是对实现什么样的“万家灯火”的进一步诠释,亦即负责任地对待政府、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环境、社区和公众等每一个利益相关方,并为其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万家灯火”。

第2篇

指导思想

治理“难点村”的指导思想是以村级阵地建设、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为着重点,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重要意义

㈠治理“难点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难点村”治理,解决制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突出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神会平稳较快发展,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㈡治理“难点村”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难点村”存在阵地建设薄弱、各种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够全面等现象。治理“难点村”解决好村务分开和民主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的有力措施,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民利。

㈢治理“难点村”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必须要求。治理“难点村”,就是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民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引导农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的决策和管理,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增进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目标要求

治理“难点村”要实现的目标要求有四项:

一是提高两委干部及农民对民主法制的认识。使干部群众对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得到有效提升,对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要求认识明确,两委干部组织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践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健全并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自觉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坚持由农民群众民主决策,不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得到落实。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发挥,村委会能够履行法定职责,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协助乡政府开展工作。村务公开监督机构、村民民主理财机构建立健全,发挥作用。

四是促进各项工作。党的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内各项事业得到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干群关系和谐,社会稳定,村风文明。

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工作任务

阎二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开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二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记录不够规范。针对“难点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治理工作任务主要有:

1、建设新的村民活动中心,加强公开阵地建设。针对村内公开阵地环境差,活动房间不够的问题,决定将原乡敬老院作为新的村民活动中心,在原基础上,进行房屋翻顶、室内装修,院内地面铺设水泥,四周院墙建围栏,工程完工后,设立标准的村民代表活动室、理财小组活动室,建设村准化村务公开栏。此项工作于2010年5月前完成。

2、增加多种公开的形式。在原有的利用村务公开栏公开的基础上,针对本村的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公开工作:一是利用入户发放宣传单、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公开;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党员针对自己的责任区、村民代表针对自己所代表的农户,向全村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村内的决定、部署,同时认真听取农户的反映,并向村委会报告。此项工作在每月的党日活动中予以落实。

3、丰富公开的内容。在原有二十一项公开的基础上,随时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如两委干部承诺书、沼气池建设、122工程补助等。此项工作在每月的村务公开工作中进行落实。

4、加强对理财小组的培训。组织理财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提高理财小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强化理财小组成员的职责,积极引导理财小组成员发挥本职作用,包括监督村的财务活动、听取和反映群众对财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乡主管部门对财务进行审计等。

5、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完善记录内容。在今后,改变以前每季度召开一次的形式,坚持随每月的党日活动一起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除与党员一起参加学习外,随时讨论本村的重大事项。

6、加强对会计的培训。规范会议记录的格式,按照要求详细记录会议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主持人、议定事项、议事程序、发言情况、会议决定等,所有项目都要细致反映会议情况,便于以后查阅。

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经乡党委政府决定成立难点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蔡金艳任组长的难点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农经站、民政办、组织办相关同志为成员,全面负责本乡的难点村治理工作。

第3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认真贯彻落实市关于“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要求,我县始终坚持以解决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为着力点,解决影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瓶颈问题,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立了”治理工作小组,并进一步明确了由县民政局牵头、镇领导负责、村领导主抓的三级工作体系,全力抓好治理工作。

二、进一步开展调研摸排到位。

我县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摸排工作,认真分析每个村的情况并对每村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后果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确定了我县五个“难点村”和一个“问题村”。“难点村”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委”矛盾突出,班子软弱。由于村“两委”不合,村干部执政能力弱,家族派性严重导致了村集体经济不发展,群众怨气大,村民群众怨声载道,上访问题时有发生。二是村务公开存在走形式轻结果的现象。村干部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有的公开内容侧重于一些统计数据,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致使老百姓一知半解,不清不楚,有的把某个村务事项的办理结果“公布”一下就认为是“公开”了,忽视公开后意见收集和反馈,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民主理财不到位,财务公开不透明。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内账目记录不清,财务公开不透明,村民上访情况较为严重。四是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个别村干部认为村务公开是时尚、是形式过多、过细公开会束缚自己的手脚。认为公开越细工作越不便,所以存在走过场和敷衍的现象。另外部分村民在参与村务管理中存有“对人不对事”的倾向。由于村“两委”威信较低,或是受村内的宗族、派性的影响,部分村民或村民代表纠集在一起对人不对事一哄而上闹,班子人为设置障碍影响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大治理力度措施得力。

(一)抓住症结建立台账。

我们因村制宜,检查每一个村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台账,了解产生难点的症结,倾听村民的呼声,聚思广益,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制定了专项治理方案。各村实行“一村一帐多举措”,重在完善提升,从而形成整体推进,切实保证我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1.建立责任机制,强化包村干部力度。一是实行乡镇党委、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村两委是“第一执行人”,村民代表是“第一监督人”,村民群众是“第一评价人”的责任机制。同时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负责其辖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保证“难点村”情况稳定有所改善的同时,也要防止其他较好或边缘村转化为“难点村”。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包村干部力量。镇主要领导牵头负责“难点村”的治理工作,同时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实际制定治理工作方案,切实改善“难点村”状况。

2.全面公开注重实效。做到了“四规范”,即规范了公开内容,制定了村务公开目录。从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事务公开三个主要方面对我县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明确。这样一来使村民群众更为直观、通俗地知晓了村委会工作开展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规范了公开程序,丰富了公开方式,确立了“事前征询意见、事中监督指导、事后及时反馈”的公开流程。明确规定各村要在公开栏公开的基础上要入户发放明白纸,还应结合本村实际不断创新公开形式,扩大村务公开覆盖面。规范了公开时间,拓展了监督渠道。各村也进一步增加公开频率,重大事项做到了随时公开。拓展了监督渠道,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立体化的监督网络。规范了公开档案,完善了归档资料。我们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要把每次民主日活动收集好,把村务公开事项、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质询情况和村委会为民办实事项目记录好,把《村民委员会工作手册》、《村党支部工作手册》、《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手册》填写好,把新农村建设档案保存好的要求。

3.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村财务帐目和村集体资金的监管,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监督机制。各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实行民主理财,将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帐目定期向村民公布。实行财务公开重大财务事项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行财务民主决策。镇经管部门对村级财务开展年度财务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行财务监督审计,强化村级支出管理村级各项开支,实行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集体的审批制度。凡单项大额开支必须经“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通过严格有效的村级财务管理措施,规范了村级财务运行将集体资金的使用规范化、公开化,有效地减少了因村级财务而引发的群访、越级上访事件。

第4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包括法治宣传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规律,为搞好法治宣传报道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从事法治宣传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应站在对党和国家大局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担负起维护法律权威和促进社会稳定的使命与责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效化解公众情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法律权威的高度把握法治宣传的要求。法治宣传报道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涉及案(事)件当事人、报道对象及读者和受众的相关权利,涉及公众情绪和社会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地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来,使法治宣传报道工作面临空前复杂的情况。为了既有效维护法律权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又有效理顺公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法治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正确分析和认识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慎重甄别和选择报道的角度与细节,深入考虑可能会产生的社会影响,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每篇报道中。

从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高度把握热点、难点案件报道的导向。案件报道是法治报道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案件也呈现出多发态势。特别是对那些热点、难点案件,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新闻媒体也时刻关注。然而,对这些热点、难点案件,如果宣传报道不慎、舆论引导不力,不仅不利于案件的处理,而且可能危及社会稳定。这就决定了法治宣传报道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法治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热点、难点案件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及早发现其中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把握宣传报道时机,明确舆论引导重点,坚决防止因报道失实或失误而误导舆论、激化矛盾。

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稳定和谐的高度履行法治宣传的责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法治宣传报道应当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法治宣传报道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少数媒体对一些热点、难点案件进行炒作,对犯罪细节描述过于详细;个别从事法治宣传报道的人员社会责任感不强等。这不利于人们区分善恶美丑,不利于弘扬正气、鞭挞丑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法治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始终站在维护稳定团结、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判断个案价值、取舍新闻素材、选好报道角度,通过搞好法治新闻宣传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民主法治进程与和谐社会建设。

从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高度探索搞好法治宣传的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法治宣传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法治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积极探索做好法治宣传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使法治宣传朝着有利于司法工作开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一是把握法治宣传规律,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法治新闻受关注程度较高,管理难度较大,既应遵循新闻规律,又应遵守宣传纪律。为此,必须结合实践发展和形势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比如,制定涉外宣传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宣传现场管理、政法干警违法违纪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对从事政法新闻宣传的编辑记者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宣传纪律等方面知识的岗前培训等。二是把握读者认知规律,增强法治宣传效果。法治新闻宣传中的很多案件报道,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不同范围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对读者的认知规律把握不准、处置不当,就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波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只有把握读者认知规律,充分预测宣传后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才能有效把握舆论导向,使法治宣传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促进社会和谐。

第5篇

按照组织安排,我参加了以“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定向培训班的学习,经过五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触很深。

在五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了培训要求和纪律,细致听讲,认真学习并做好笔记,老师们精彩讲述,通俗易懂,丰富的学习内容,紧凑的课程节奏,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特别是经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讨论,让我从先进典型身上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指明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在培训班上,通过xx教授对基层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精彩讲解,让我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主要抓好乡镇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格做好基层党支部双化建设,掌握各党支部工作。xx教授做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解读,深入浅出,剖析入理,让我影响十分深刻,对于我学习掌握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有非常大的帮助。叶林教授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三化”分析,为基层城市治理提供了指导,对我今后进行基层治理提供努力方向。xx教授对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精彩讲解,使我深刻认识到创新驱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基层治理需要智慧创新不断提供内驱动力。xx教授对城市社区治理难点及其突破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城市治理的重难点,用实际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讲解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突围”的方向和策略。xx专家在讲解城市治理中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当上,通过深圳治理经验,结合南雄实际,在面对突况时提供的清晰的解决思路,并分享了深圳治理过程中提前预防的有效措施,很好的提供了解决类似突发事件的化解路径。xx处长针对基础依法民主治理的深圳实践--以街道办事处为例进行了分享,全面分析基础治理过程中民主治理的重要性,让我收益良多。培训期间还组织了相关现场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深圳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使我内心得到深深的震撼,也更加坚定了我朝着城市治理现代化方向的步伐。

第6篇

党校目前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由于受到课时及教材框架的局限性影响,使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提高政治理论内容学习的教学效果,可采取先进行串讲再进行重点选取专题内容进行讲授的方式,但两者都要符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可以使学员大体把握教材内容,再深层次对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理解与学习。因此,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的总体内容进行细致备课,还要对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进行专题讲授。在对教材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与讲授前,要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取舍。对符合并能提高教育效果的内容要进行精讲、细讲、专讲,而对于有些内容则采取一略而过的串讲方式,让学生不仅能掌握真正的理论性内容,还能纵观与领会全部教材内容。

二、党校教学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众所周知,思想是指导一个人行动的指挥棒,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让学员认识并具有的正确主导思想,并不失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是考查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考查和了解学员的思想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例如,通过与学生谈话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知其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也可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及随堂小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正确的主导思想,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错误的思想认识,教师则要给予纠正,虽然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和判断水平,但教师还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与交流,把正确的主导思想及时传达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

三、党校教学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口头面授与课件教学相结合

通过对教学理念的新认识,教师应该知道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口头传授,还需要教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政治理论的部分教学内容不易于理解与掌握的特点,教师可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传授政治理论知识。一方面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及贴切的语言和具体的实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多媒体视频教学也开创了政治理论学习的崭新领域。对于有些易于理解与掌握的理论内容,教师可通过口头面授的方式,而对于一些略显枯燥且不易理解与掌握的内容,则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来向学生讲授。

四、党校教学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教学结构;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62-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主客观条件,完成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内容实施,维持教学秩序及师生互动、保证教学任务有序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组织教学,以排除干扰、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复习检查。复习检查的内容可以是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又与新知识有一定关联性的内容。复习检查的形式要多样化,一般包括口头提问、板演、检查课外作业。复习检查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通过复习检查,还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包括把学习的题目、内容、目的与方法告诉学生,引导学生感知教材。教师讲清教材中的重难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原理的具体运用。传授新知识特别要注意启发性,以便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传授知识一般是从引导学生复习学习新内容所必须的知识入手,然后导入新的课题。

4.巩固新课。巩固新课是在新课讲完后,教师用精练扼要的语言把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系统概括,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基本掌握和消化。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并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精读课本、整理笔记、书面测验、作业练习等方法达到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提高的目的。巩固新课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及时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系统化和条理化,辅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教师通过这一环节,能更好地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

5.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在课下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布置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为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业,可以是复习题、思考题或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也可以是课后活动、心得体会、思想政治小论文、社会实践和对学生的行为要求等。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教师落实知与行的统一,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同时,适当的作业布置能使大学生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构成一堂课教学的全过程,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环节,集中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分析

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每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教育方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进行设计的,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抓住重点知识,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每一节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本门课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结合形势和任务,在对教材和学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等实际情况的具体把握的基础上确定的。确定教学目标,既要明确具体,又要切实可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教学活动才能共同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恰当,将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成败。

2.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上讲授的概念和原理要准确,观点要正确,材料数据要真实,理论联系实际要恰当,讲解思路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运用科学的理论。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坚定的立场,运用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去指导实际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有其共同点,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要求联系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具体社会现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脱离理论知识、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3.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突出重点,就是指对每一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用主要精力和时间作细致深入的讲解探讨,力求讲清讲透。教师授课时,应在技巧上下功夫,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有清晰和深刻的印象、明确和完整的理解、牢固和持久的掌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对教材中的重点问题精讲、详讲,对非重点的次要问题少讲或略讲。由于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每节课都存在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这部分就是该课的教学难点。解决难点,就是指在讲授学生难懂的教学内容时要讲究策略,可以辅以其他教学技巧,如多媒体等,将枯燥的知识点具象化、形象化,以求做到深入浅出。

4.教学方法要灵活有效。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哪些方法才恰当有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论采取何种具体的方法,都要贯彻“以人为本,侧重启发,创新灌输”这个总的指导思想,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逐步地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由“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由被动式转变为自主式,由说教式转变为指导式,由知行脱离式转变为知行统一式等。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依据具体目标的可操作情况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来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8篇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突出一个“课”字,即课件应适用于课堂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课件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工具,无论它的作用有多大,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主体甚至全部,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课时只是照着多媒体课件进行复述和简单的解说。

不深刻剖析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不注重启发学生,不仅不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要立足于课程和学生而不是多媒体课件,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只是师生教学的工具和伙伴,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不能整堂课只充当一个幻灯片放映兼解说员的角色。

二、互补性原则

传统教学方法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也有明显优势。首先师生互动,亲和力强。它是一种师生间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既有知识的传播,也有行为的示范,更有情感的交流。其次传统板书,直观灵活。它的即时重现力强,内容增删容易,字体大小变化,能提纲挈领,揭示课堂学习的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对教师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板书轻松地掌握教学的重点,把握教学的难点。因此,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是相互补充和达到完善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逻辑思维、注重启发学生的知识,选择讲授与板书相结合的传统授课方式;而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可选择运用恰当新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理论,更主要的是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师生之间那种饱含人性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才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的必由之路。完全跟着课件走,被课件左右,就难于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第9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于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以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抓住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齐抓共管,从源头上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村环境建设管理力度,努力塑造村清洁卫生、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农村新形象。

(二)目标任务。到2011年底,全村达到“四化”标准,以“两池六改六清”为基础。加快农村沼气池和垃圾污水处理池建设,加大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改房、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农村“六改”工作;建立长效保洁机制,进而达到农村面貌得到整体改善的总目标。

二、工作重点

1、成立领导小组。为加强我乡环境优美乡乡的创建工作,成立乡创建优美乡镇、村庄领导小组,下设乡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村庄工作办公室。

2、加大投入。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认真抓好农房风貌改造、入户道路硬化、雨污分流工程与绿化工程,进一步美化绿化环境。

3、高速公路沿线治理。加大清洁力度,做到高速公路沿线无暴露垃圾,河道无漂浮物。

4、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加大清洁力度,聘请保洁人员进行日常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留为生死角。

5、农户院落治理。消除“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禽畜乱跑),做到院落整洁、环境优美。

6、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制定《环境卫生保洁公约》、《不文明不卫生习惯行为表现》,下发到户,落实“门前三包”并签订责任书。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1-4月)

制作关于创建“优美村庄”的宣传标语、横幅、图片和利用宣传车、村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搞好宣传活动。倡议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要求农户自觉维护好住所周围的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环境整洁有序。为创建2011年“优美村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集中整治阶段(5-12月)

1、继续巩固2013年我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继续日常管理工作,加大治理力度。

2、落实保洁人员。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加大清洁力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留为生死角。

3、治理“五乱”。坚持集乡以“五乱”治理为重点,农村以“六清”治理为重点,继续落实农村卫生改厕、沼气池建设等各项工作。

4、抓好对我村高速公路沿线社区的治理及风貌塑造,确保沿线道路无白色垃圾、河沟无漂浮物。

5、河道和清理工业污染源。为了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落实河道保洁、管护责任。沿河一带禁止倾倒垃圾、粪便或丢弃其他废弃物,确保饮用水安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