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5:32: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网络安全保障服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安全工作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总工
成 员:郑州调度中心组长、网络组组长、通讯组组长
二、安全工作小组责任分工 1、组长:主抓通讯网络部安全工作,对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
2、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全面安全工作,对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3、安全岗位责任人:根据《工地枢纽管理中心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重点落实各班组长的管理工作;参加各项通讯网络安全工作会议,与相关单位建立经常性联系,转达、发放有关通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和材料,落实安全工作小组交代的具体工作。
三、安全责任主要内容1)具体负责通讯、网络及所辖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所辖区域各部位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办。
2)负责所辖区域设备、设施的运行安全,防盗、防破坏。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针对系统运行的特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通讯信号无责任事故性中断,网络传输运行安全。
4)负责对项目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贯彻落实有关安全会议精神及学习安全知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克服工作麻痹思想,不断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所辖区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5)定期巡查各通讯网络机房,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6)检查、督促各区域《岗位安全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贯彻落实。
7)负责所辖范围的防汛安全等工作。
1网络安全概述及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这就要求网络安全工作也必须不断做出改革和创新。信息安全及系统安全是构成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两大核心内容,其中前者主要指的是对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尤其是对一些保密性较强的数据进行保护,避免数据被非法盗用,出现修改的状况,并最大限度的维护数据的可用性,使其能够在突发意外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应用于各项工作,不影响网络数据信息的使用效果,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而后者则主要指的是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装备来提高系统的可靠程度,涉及各个网络运行元件的安全。就我国当前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在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构建了网络信息管理安全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恶意篡改、非法侵入数据信息库、病毒感染、网络黑客等违法行为,对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利于信息可用性和真实性的保护,是当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2增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措施
2.1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基础保障工作
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化、信息传输超高速化和区域无界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本质可以看作是实时性的安全预防、管理和应对。因此,不仅需要对国家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巩固,确保基本的信息管理设备和装置的合理应用和正常运行,还需要研制重点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机制。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应加大网络安全的宣传力度,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渠道让广大民众认识到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更好的遵守网络行为规范。还要打造一支网络安全意识强、安全管理能力高的专业化团队,为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除此之外,职能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方案,通过法律制度和标准,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政策依据。
2.2政府要加大对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力度
根据我国网络安全的重点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控。可以采取试验试点的方式,对多种安全防治措施和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在研发过程中可以从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来源追踪及用户对所接受消息的检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譬如研发一套规范的数字证书验证体系,对网络用户的身份进行实名制认证,实现对用户信息和权限的系统化管理。这样,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创建一个安全的网络服务平台。
2.3构建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除了做好基础保障工作,还应该不断地提高网络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完善网络体系的硬件和软件,让体系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拥有自身安全管理的机制。同时应明确网络环境中信息保护的根本目的,围绕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开展工作,提高和改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监测能力、恢复能力、防御能力、反击能力、预警能力及应急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六项能力才能做到运筹帷幄,对网络安全进行全面监控,对入侵行为进行有效的反击,对突发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备份存储,使网络安全管理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此外,还应制定一套系统自检测方案,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时检测,对其中存在的漏洞问题进行处理,完成网络设备的自主检测和检测结果分析汇报。
3结语
3.3校园网络安全测试
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对于这一系统本身来说,是极具个体的特性的,在对校园网络进行安全维护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其与校园网络的特点进行有效融合,并利用目前的校园网络安全技术,构建健全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对校园网络的健康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4、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性的相关措施分析
4.1网络环境安全采取的措施
网络环境安全主要是由网络保护交换机、路由器及打印机各种服务器组合而成,能够有效避免通信线路遭到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破坏及遭到网络攻击等行为,从而保证校园网络能在一个拥有良好状态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从而妥善保管网络数据资料,防止不良人员进入到校园网络机房内进行破坏。
4.2网络设施安全方面的措施
由于目前的系统软件中经常藏有木马病毒,极容易造成相关用户的个人信息曝光,并且校园网络硬件设备的质量好坏也会形成网络故障甚至瘫痪,致使大多数工作人员无法对其合理解决。因此校园网络在进行设备的选择时要尤其注意。
4.3校园网络隔离措施
由于大多数的校园局域网都是以广播的形式为主,因此攻击者会根据广播中播报的信息,对其进行破解分析。由此可知,为有效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网络的隔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信息的传播程度,进而将网络信息进行有效隔离,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4.4选择合适的网络软件
相关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都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对校园网络进行安全漏洞方面的扫描时要选择较合适的应用软件,如360、金山毒霸等,并且使用的软件一定要是正版,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新扫描。
4.5构建健全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
若想有效保证校园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就要构建合理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并且要加强校园的网络管理工作,推动校园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从而为更好的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因此在进行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时,要以我国最新规定的校园网络相关法律为依据,并与校园网络的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制定严格的校园网络管理体系,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校园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
5、结束语
在校园网络的运行中构建较系统、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是极其重要的,不但能够保证校园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真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从而为校园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校园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体系的构建时,对校园网络情况深入了解,进而有效解决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在有效技术的使用时,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从而提高安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校园网络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国富,王乙明.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研究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9):53-56.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安全;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87-03
Research of Digital Campus Security System//Liu Changzheng, Teng Jianmin
Abstract Good application platform and sound business system are important in Digital Campus, But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security system to ensurethe whole system is safe, reliable operation is even more important. It researches from digital campus security system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method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igital campu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Key words digital campus;security;system
Author’s address Bengbu Tank Institu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Bengbu, Anhui 233050
随着军队院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校园网上运行的服务越来越多,数字化校园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校园网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因此对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信息系统能够提供每周7×24小时的优质服务。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如何能够以最少的投入来完成系统的维护,保证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就成为军队院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数字化校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如会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攻击、病毒困扰、非授权访问、重要信息泄露等问题,这些将影响整个数字校园系统的安全并带来极大的隐患。从总体上来讲,当前一般的校园网安全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安全手段单一,没有覆盖整个校园网的各个层次、全方位的安全措施[1]。
结合蚌埠坦克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校园信息管理中心(DMC)的概念。作为学院信息化系统的枢纽,信息中心因存放大量的关键数据,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有着频繁的重要通讯。如何保证关键数据安全,保证各类数字化校园服务的安全运行,就成为信息中心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黑客攻击手段日益先进,而校园信息中心内的安全对象也不是简单系统,而是开放的、各类用户参与其中的、与学校和社会紧密耦合的复杂系统,攻击者可以只攻一点,而信息中心需要处处设防,这些都使得校园信息中心网络安全的复杂性大大提高。所以,单一的网络安全产品,或者各种安全产品、安全技术的简单堆砌,并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能。只有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建立有机的、智能化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校园信息中心内关键业务和关键数据的安全。
1 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
在多年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蚌埠坦克学院采用一种动态的、多方位的校园信息中心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方法。
首先,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安全防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安全漏洞不断出现,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翻新,而校园信息中心自身的情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完成安全保障体系的架设后,必须不断对此体系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才能保证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良性发展,确保它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作为落实手段,并通过安全培训加强所有人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体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安全体系的组成如图1所示。
下面逐一描述安全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1)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是一个成功的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安全策略描述校园信息中心的安全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能够承受的安全风险,保护对象的安全优先级等方面的内容。
2)安全技术。常见的安全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防火墙、安全漏洞扫描、安全评估分析、入侵检测、网络陷阱、入侵取证、备份恢复和病毒防范等。这些工具和技术手段是网络安全体系中直观的部分,缺少任何一种都会有巨大的危险,因为网络入侵防范是一个整体概念。但校园信息中心往往经费有限,不能全部部署,这时就需要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分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是单元安全产品,但在网络安全体系中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要合理部署,互联互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贯穿整个安全保障体系,是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代表安全保障体系中人的因素。安全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不落实到管理,再好的技术、设备也是徒劳的。一个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应该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技术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为落实。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行政意义上的安全管理,更主要的是对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的管理。
4)安全培训。最终用户的安全意识是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校园信息中心用户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服务是整个安全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方法
2.1 制定安全策略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和建设思想的要求,结合蚌埠坦克学院信息化安全现状,制定符合
学院数字化校园分期建设规划对安全要求的相关策略[2]。要点:安全体系的近期目标是保证所有的机器都必须设防,能够抵御一般水平的黑客进攻;安全体系的远期目标是实现完善的安全审计和取证机制,保证受到入侵后有证可查,鉴于大多数安全事件来自于管理员的误操作,审计在明确事故责任上也能发挥重大作用;安全体系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安全预警系统,能够抵御较高水平的黑客攻击。
2.2 安全技术的应用及安全工具的部署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安全工具和技术的部署,形成图2所示的直观的网络安全体系。
在校园网的入口架设千兆防火墙,并实现VPN的功能。在数据中心网络入口处建立第一层的安全屏障,VPN保证管理员在家里或出差时能够安全接入数据中心。利用防火墙的网段隔离功能,设置DMZ区。使用千兆入侵监测系统对信息中心内的所有数据流动进行实时检测入侵。使用认证服务器对数据访问进行统一的认证。实现网络防病毒功能,在信息中心建立病毒控管中心,为信息中心和办公网络提供防毒服务。根据功能将服务器划分成服务器群,使用多级防火墙实施进一步的保护:二级防火墙保护应用服务器群,三级防火墙保护数据库服务器群。使用安全日志及审计服务器保护关键日志,方便管理员管理,并作为取证的依据。
2.3 形成以系统管理员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离不开规范严谨的管理制度[3]。实践一再告诉人们,仅有安全技术防范,而无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相配套,是难以保障网络系统安全的。必须制订《防火墙安装规范》《防火墙运行维护规范》《安全检查规范》《日志管理规范》《补丁安装规范》《安全紧急事件响应规范》等安全管理制度及规范,对安全技术和安全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
实现安全管理必须遵循可操作、全局性、动态性、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责权分明、分权制约及安全管理的制度化等原则。建立图3所示系统管理员为中心的日常安全管理流程,并根据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制定安全体系,以此来保证整个安全体系的动态性和有效性。
2.4 安全培训与用户服务最终用户的安全意识是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校园信息中心用户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服务是整个安全体系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理解成为校园信息中心网络安全体系的生存土壤。特别是在目前病毒泛滥的大环境下,要通过定期培训、及时发放病毒警告通知、敦促大家打补丁等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增强所有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技能。
3 结论
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数据中心自身的情况不断变化,新的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现有体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断对此体系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保证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良性发展,确保它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图4显示了蚌埠坦克学院校园信息中心安全保障体系的动态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吴伟斌.数字校园安全体系的研究与实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39-42,52
随着信息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对信息安全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2000年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2003年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下文简称27号文)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把信息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提到同高度。2006年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其中将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并明确“促进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自主发展”。
2011年的《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明确提出“完善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及企业秘密保护制度逐步在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推广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
美国组建了网络安全司令部,美国将网络空间安全由“政策”、“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1998年5月,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了第63号总统令(PDD63):《克林顿政府对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政策》,成为直至现在美国政府网络空间安全的指导性文档,2011年5月16日,美国白宫网络安全协调员施密特美国首份《网络国际战略》,2012年10月16日,签署了《美国网络行动政策》(PDD21),包括三类行动,网络搜集、网络防御、网络进攻,奥巴马提出到2016年整编成133支网络部队,最近北约网络空间安全框架指出,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具备一定的网络作战能力,公开发表网络安全战略的国家多达50多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十报告要求:“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对信息网络的高度依赖,国家、组织甚至个人都可能通过信息手段威胁国家安全。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2014年7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正在开展联合行动,在全国范同内集中部署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行为,三部门相关负责人呼吁广大网民共同净化网络环境,不信谣、不传谣,并积极向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等举报机构提供谣言信息线索。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PKI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1
Analysis of PKI-Based Power System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Li Yan1,Gao Jian2
(1.Jilin Communications Polytecnnic,Changchun130012,China;2.Datang Changchun Third Thermal Power,Chnagchun130103,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usage of information network,the covering security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and is waiting to be dealt with.As a basic infrastructure and essential tool to provide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necessary protection,PKI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play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wer system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This article is a brief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is kind of security with a view to improve the power system information network.
Keywords:Power system;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PKI
一、引言
如何充分发挥PKI在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中的基础作用,确保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高效、通畅、安全运行,成为广大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基于PKI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成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PKI通过标准接口将安全服务延伸到每一个本地用户,使每一个用户通过标准插座得到无差别的能源供应,实现了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应用,满足了用户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性以及快捷性要求,不断提升用户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的满意度。
二、基于PKI技术的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概述
PKI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是公钥基础设施。PKI作为为信息网络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不同的信息网络拥有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服务,正是由于这种普适性的特点,PKI成为了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的基础和核心技术。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采用PKI技术,有利于电力系统实现安全与网络应用的分离,有利于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同网络的运行相分离,从而有效保证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独立发展和信息网络的通畅运行。
三、基于PKI的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在电力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快速发展,PKI作为基础安全设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KI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其他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PKI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PKI作为专业的安全基础设施,具有普及应用的最大一个特性――普适性,公钥密码学的理论得到了充分利用,普遍适用安全基础设施得到了推广,开放的签名验证和安全的数字签名成为PKI使广大电力系统及电力用户网络信息安全服务更完善的基础保障。其次,PKI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给电力系统及电力用户提供了使用信心,如果用户不小心丢失了密钥,通过可信机构掌握的不做备份的签名私钥,就可以直接解密数据,防止了合法数据的丢失,为用户安心使用PKI进行操作树立了信心。第三,互联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系统的使用范围,PKI的互联能力是其他系统所不能比拟的,PKI能够按照通用的信任方式实现无论是上下级关系还是第三方平等信任关系的互联互通。第四,PKI的证书的撤销机制解除了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应用的具体限制。第五,PKI的密钥管理方式更加适应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PKI采用的用户独立验证的安全验证服务方式,可以充分保障电力系统网络信息服务范围的无限扩张,为电力系统用户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为电力系统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勇涛,葛利宏,剧树春.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架构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0,S2
[2]杨海霞.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4
[3]赵志宇.谈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原则及思路[J].计算机安全,2009,6
关键词:电信;网络安全;技术防护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电信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网络的技术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电信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信网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这些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电信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电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一、电信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狭义的电信网络安全是指电信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网络对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网络的安全、IP/Internet网络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内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安全是包括了网络本身安全这个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信息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层面,几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安全体验。
电信运营商都比较重视网络安全的建设,针对网络特点、业务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0年,原中国电信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着力建立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分为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和保障的机制,依据组织保障策略引导、保障机制支撑的原则。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突飞猛进,单靠纯粹的管理和应急相应很难完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为此,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的平台,也就是SOC平台,形成了手段保障、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完成中国电信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工作。这个系统通过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来完成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完成对网络安全工作处理过程中的支撑,还包括垃圾邮件独立处理的支持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是相对的。网络开放互联、设备引进、新技术引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网络的脆弱性。当电信网络由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基于开放、IP数据业务转型中,安全问题更加暴露。从狭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工具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网络发起攻击变得容易;而运营商网络分布越来越广泛,这种分布式的网络从管理上也容易产生漏洞,容易被攻击。从广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业务欺诈、垃圾邮件、违法违规的SP行为等,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二、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2.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给电信网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传统电信网的业务网和支撑网是分离的。用户信息仅在业务网中传送,信令网、网管网等支撑网与业务网隔离,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用户无法进入。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电信用户非法进入网络控制系统,保障了网络安全。IP电话引入后,需要与传统电信网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信令网不再独立于业务网。IP电话的实现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TCP/IP协议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引入传统电信网。IP电话的主叫用户号码不在IP包中传送,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执法机关,确认这些用户的身份需要费一番周折,加大了打击难度。
2.2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
NGN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根据不同业务网分别建设、分别管理的传统思路。NGN的引入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网络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NGN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都有可能给电信网的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用户向网络侧发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对网络发起威力较大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如果这些宽带被非法控制,组成僵尸网络群,其拒绝服务攻击的破坏力将可能十分巨大。
2.3运营商之间网络规划、建设缺乏协调配合,网络出现重大事故时难以迅速恢复
目前,我国电信领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备,电信市场多运营商条件下的监管措施还不配套,给电信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原来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电信网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在由各运营企业承担各自网络的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明显弱化。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问题。
2.4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信息安全法》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且缺乏操作性。在规范电信运营企业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据。运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网络安全相关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对滞后。
三、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对策思考
强化电信网络安全,应做到主动防护与被动监控、全面防护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3.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3.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
3.5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
系统和数据库的漏洞扫描对电信行业这样的大型网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已有的扫描工具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可免去专门购买其他的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工具。
参考文献:
“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制造强国进行部署,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地位愈发受到重视。在产业大规模升级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情况下,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亟待补齐短板。
工业控制系统是制造业基础设施运行的“大脑”,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航天、铁路、汽车、交通、石化等领域。2010年“震网”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2011年“火焰”病毒入侵中东国家,2015年底“黑暗能源”病毒攻击乌克兰电网……一系列突发事件表明,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无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还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4.0”,都将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视为重中之重。
中国政府对工业系统的网络安全同样极为重视。201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出台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了两化融合中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然而,与工业系统的快速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相比,中国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进展缓慢,防护薄弱,问题仍较为突出。
乌克兰电网被攻击后,国内相关网络安全公司的监测报告显示,在国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多个领域的各类工业控制设备中,完全暴露在外、可以被轻易攻击的多达935个。有些城市和地区的工业控制系统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
造成这一隐患的原因众多,关键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借助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没有考虑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而即使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在系统改造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人员和部门支撑,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往往浮于表面,未得实效。
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的工业控制系统虽然还没有发生影响巨大、后果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但不少领域的企业都已经或多或少遭遇了因计算机病毒引发的安全事故。如果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一旦这些控制系统的安全漏洞被利用,将有可能导致核电站过载、电网停电、地铁失控等灾难性后果,这绝非危言耸听。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加强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迫在眉睫。既要有国家自上而下的体系化顶层设计,也要有产业和企业自下而上的探索与实践。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保障体系的机制建设上,需要一个高规格的协调机构,以应对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系统可能遭受的高强度攻击,同时组建以工业企业、信息网络、公共安全为主的应急联动机制,制定应急响应处理办法。
与此同时,做好重点行业的工业控制系统威胁情报研究,各方联动,形成合力,提供有价值的威胁情报信息,建立更有实用性的威胁情报库,为政府机构、安全厂商、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技术上,要做好整个安全保障体系的“供应链”安全,特别是在一些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新建项目上,必须强化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引入第三方安全机构或服务商对技术实施方案和产品供应链进行审查。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防护技术和产品。
1电信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狭义的电信网络安全是指电信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网络对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网络的安全、IP/Internet网络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内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安全是包括了网络本身安全这个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信息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层面,几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安全体验。
电信运营商都比较重视网络安全的建设,针对网络特点、业务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0年,原中国电信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着力建立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分为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和保障的机制,依据组织保障策略引导、保障机制支撑的原则。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突飞猛进,单靠纯粹的管理和应急相应很难完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为此,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的平台,也就是SOC平台,形成了手段保障、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完成中国电信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工作。这个系统通过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来完成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完成对网络安全工作处理过程中的支撑,还包括垃圾邮件独立处理的支持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是相对的。网络开放互联、设备引进、新技术引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网络的脆弱性。当电信网络由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基于开放、IP数据业务转型中,安全问题更加暴露。从狭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工具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网络发起攻击变得容易;而运营商网络分布越来越广泛,这种分布式的网络从管理上也容易产生漏洞,容易被攻击。从广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业务欺诈、垃圾邮件、违法违规的SP行为等,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2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2.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给电信网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传统电信网的业务网和支撑网是分离的。用户信息仅在业务网中传送,信令网、网管网等支撑网与业务网隔离,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用户无法进入。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电信用户非法进入网络控制系统,保障了网络安全。IP电话引入后,需要与传统电信网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信令网不再独立于业务网。IP电话的实现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TCP/IP协议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引入传统电信网。IP电话的主叫用户号码不在IP包中传送,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执法机关,确认这些用户的身份需要费一番周折,加大了打击难度。
2.2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
NGN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根据不同业务网分别建设、分别管理的传统思路。NGN的引入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网络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NGN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都有可能给电信网的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用户向网络侧发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对网络发起威力较大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如果这些宽带被非法控制,组成僵尸网络群,其拒绝服务攻击的破坏力将可能十分巨大。
2.3运营商之间网络规划、建设缺乏协调配合,网络出现重大事故时难以迅速恢复
目前,我国电信领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备,电信市场多运营商条件下的监管措施还不配套,给电信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原来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电信网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在由各运营企业承担各自网络的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明显弱化。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问题。
2.4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信息安全法》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且缺乏操作性。在规范电信运营企业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据。运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网络安全相关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对滞后。
3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对策思考
强化电信网络安全,应做到主动防护与被动监控、全面防护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3.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3.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