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47: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英语指南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10-01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4年开始,经历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不少成绩,例如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等(周慈波,王文斌 2012;王守仁 2013; 黄琳 2014)。2010年以来我国又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教育部高教司于2013年初又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修订工作(以下简称《教学指南》)并于2015年5月进一步补充修订了《教学指南》。
《教学指南》共有9个部分组成包括前言、课程定位与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课程设置、评价与测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师发展。本文将从《教学指南》中的课程价值与课程设置要求去探索我校英语课程的相关问题。
2.课程价值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急需要了解世界,因此当年学习英语的目标十分明确――通过语言去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今天当我们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当我们的国家实力在不断增强时,当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英语水平大幅提高时,当我们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英语专业而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时,我们开始质疑我们是否还需要继续在大学开设英语课程?我校作为一所中医类的大学,许多人认为中医和英语的交集恐怕不多,学习英语将来有何用?
也许正是为了解答以上的疑问,与以往的《课程要求》相比,《教学指南》增加了 "前言",说明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教学指南》首先从国家战略需求层面强调了英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学习和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
作为中医院校,中医药文化孕育其中,中医药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将我们的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播是每一个从事、传承中医药知识的人应该思考,应该为之努力的。让中国自己独特的文化被世界去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语言的交流。目前中医的疗效虽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一定程度被认可,但是让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在全世界范围更广泛的被了解,甚至发挥作用还是困难重重的。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有必要去学学英语,通过语言了解世界,通过语言+专业知识去传播中医药文化,造福全人类。
当我国老百姓近年来争相去日本、韩国购买汉方之类的商品时,当我们从德国等发达国家购买回来的药品仔细一看竟然是中草药成分的提取物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作为中华民族使用了几千年的中医药,难道辉煌只能停留于古书的文字记载,或者我们的技术只能停留在难以下咽的汤剂阶段吗?我们需要了解世界的相关发展,再后头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这同样需要语言为媒介去完成这样的任务。
《教学指南》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阐述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体现为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个基本工具,既满足学生现实需求,也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3.课程设置
《教学指南》既传承《课程要求》保持校本特色大方向不变,又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明确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
就专门用途英语而言,《教学指南》首次对其内涵、特点、级别、教学安排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表明这类课程已经成为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校自2006年开始为个别专业开设医学英语课程,到2008年之后全校范围所有专业开设了相关的医学英语课程,再到目前进一步将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中,可以说我们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实践中一步步的得到了发展提高。与此同时,由于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去解决,例如,高质量的教材问题;优秀的师资问题,毕竟专门用途英语既要老师精通语言又要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课程设置的精细化问题,例如针对不同的专业,我们可以为他们开设针对该专业的医学英语课程,这样可能更加实用。
其次,目前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跨文化交际部分涉及到的课程不是十分丰富。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只是注重工具性,还需要兼顾人文性。《教学指南》指出,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宗旨在于"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的不同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增加部分这样的课程。
总结:
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来看,即使作为中医药大学我校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和很有价值的,《教学指南》明确的回复了很多的质疑。从课程体系的要求来看,有些部分我们开展的不错,有些部分是我们需要加强的。
参考文献:
[1]黄琳.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三十年发展状况分析(1983-2012)[J].外语电化教学, 1998,P.45-48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 [J] 外语界2016(3)P4-7
3]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J] 外语界 2013(6)P9-13
三、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面向江苏省招生)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设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江苏高校同类院系中是办学历史最久、学科层次、专业设置、实验室及硬件设施的一所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于 1995 年 4 月,其前身为 1964 年创立的南京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学院现设有新闻系、广播电视系、
广告系、新闻摄影系、网络与新媒体系五个系科,拥有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三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两个专业型硕士点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的新闻学博士点。另有江苏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江苏省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基地、江苏省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
心、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民国新闻史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学院现有 6 个本科专业,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
(一)培养目标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为各级电视台、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机构、广告制作公司、音像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培养专业扎实、技法娴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悟力与创造力的应用型高级摄影摄像人才。毕业生可在上述单位从事影视摄影、影像编辑、后期剪辑、节目制作等工作。
(二)招生人数及学制
2016 年,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面向江苏省招收本科生 20 名(文理不限);学制 4 年。
(三)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江苏省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色盲、色弱,有志于从事影视摄影与制作事业相关专业工作。报考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由南京师范大学单独组织的艺术专业考试(校考),并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在报名系统完成报名信息填写后须进行网上缴费(2015 年 12 月 10 日起开放缴费)。
建议使用银联缴费通道,目前仅开放储蓄卡(无法使用信用卡)缴费,完成缴费后请点击返回商户。网报截止时间:2015 年 12 月 30 日(2015 年 12 月 30 日 23时 59 分关闭报名系统)。上述工作完成后,须用 A4 纸打印本专业报名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该表将作为考生专业考试报到的必要凭据。
(四)专业考试
1.报考说明:
报考我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考生需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加试(校考)。
2.报到时间:2016 年 1 月 22 日上午 8:00-下午 16:30
3.报到地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笃学楼大厅(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 1 号)
4.报到所需材料:考生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2016 年艺术专业考试通知书;专业考试报名表(由网报系统生成,考生本人签字确认)
5.考试时间:2016 年 1 月 23 日
6.考试地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 1 号)
7.考试内容
考试方式为笔试,包括视觉故事构成、影视图像分析、影视摄影基础三个科目。每个科目考试时间 2 小时 30 分钟,每个科目满分 100 分,专业成绩总分 300分。
(1)视觉故事构成考试内容:主考方提供多种图案素材,考生经构思后,任意选择素材中适用的图案进行剪贴组合,构成具有故事情节的四幅连环组图,并在每幅图案下面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对图案所表现的内容进行阐述。四幅连环组图与简要的文字说明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故事。
具体说明:
考生可任意选择与使用考试提供的图案素材(数量不限)进行剪切、拼接、粘贴到试卷中形成组图并可对组图进行加色和绘画。
考生不得自带图案素材,违者按作弊论处。
考生自备画笔、颜料、剪刀、尺子、胶水或胶棒等工具。
(2)影视图像分析考试内容:主考方提供影视作品截图 3-5 幅,并从影视摄影专业角度提出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主题思想等方面的问题,请考生回答。
参考书目:
骆志伟:《影视作品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年出版
李培林:《摄影创作与审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
(3)影视摄影基础考试内容: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包括静态图片摄影知识与动态影视摄影知识。
参考书目:
卜新章:《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
郑国恩:《影视摄影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年出版
8.成绩公布:专业考试成绩将于 2016 年 4 月底前公布,考生可通过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我校将向考试合格的考生发放书面通知。
(五)文化考试
考生须按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 2016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文化考试方案及科目均按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六)录取办法
对报考我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高考文化分(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 50 分)达到江苏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合格且无色盲、色弱的进档考生,录取时将其高考文化总分与专业考试总分相加形成综合分,按照综合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综合分相同,则按文化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文化分
仍相同,则按语文、数学 2 门科目的原始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录取办法以我校在本科招生网上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七)有关事项说明
1.我校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填报全省联考、统考与单独考试(校考)专业志愿时不在同一批次,请广大考生根据江苏省志愿填报办法报考我校。
2.考生报考期间,往返路费、食宿费一律自理。
3.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和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关于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
类招生文件精神相抵触的,均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口语表达 困难 克服
高职学生拥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具备基本的英语技能。尤其是在初高中的英语教学执行“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针多年后,学生的哑巴英语有所改观,但高职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仍旧有不少困难存在。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困难进行梳理,分析其成因,最终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1.找出错误,多加模仿,改善语音语调
高职院校中有不少学生尤其是三校生源的学生,由于初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条件的限制,加上本身意识的欠缺,英语语言语调的不准和错误广泛存在。如:基本的音素[W]与[V]不分,[θ]错读成[S];又如:把leathergloves错念成[′li:(r)馈luvz],把product[′prkt]/[′prkt]错念成[prkt]/[prkt]等;再如:不少学生在每一句子的结尾都不由自主地使用升调,等等。
有这些问题的学生,首先应该有改善语音语调的意愿;其次应该善于利用诸如手机这样先进而便捷的设备,进行自身录音并与原声对比,尽量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要在以后的表达和交流过程中,对自己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多加注意,竭力避免错误。
就目前而言,学生较以往能更便捷地找到各钟英语原声资料,像英语新闻、英语电视节目、英语影视歌的资料,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兴趣进行跟读和模仿。如果能持之以恒,则自身的语音语调必定会大大改善。
2.系统复习语法,夯实语言基础
对于英语为外语的学生来说,英语语法体系是学好英语的纲要。自初高中的英语教学执行“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针后,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语法教学和学习有所松懈。学生的口语表达中语法错误频繁出现,甚至影响交流的正常进行。从下面取自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表达的例子中可见一斑。
The price will up.(词性不明)
Specialized in the export of garments,we are eager to do business with you.(非谓语错误)
The catalog has at least 100 kinds of our Christmas decorations.(there be与have混淆)
学生应该对自身的语法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比如重读语法书,进行查漏补缺,巩固语法知识。对语法的理解和领会是一方面,对语法的使用操练更不可忽视。对语法的透彻理解和熟练使用,是保证口语表达正确的基础。
3.扩大语言素材积累,提高表达的流利度
学生的口语表达中,常会出现长短不一的停顿和犹豫。如:“mm”,“ mn”,“erm”,“err”,“hm”等大量出现,体现了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犹豫的频现。又如:I couldn’t # I couldn’t # lower the price any longer.Would it be po-po-possible for us to make con-concessions each?(注:“#”表示单词及单词以上语言单位的重复;“-”表示音节及其以下语言单位的重复)这些停顿和犹豫使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大打折扣。
I think it is very important _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_ talk=the price first.这一简短的例句可以说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的不完整或未完成的句子,以及未完整的单词或词组,既影响了流利度,又使达意质量有所下降。(注:“_”表示不完整或未完成的句子;“...”表示短暂的停顿;“=”表示未完成的单词或词组)
据不少学生自述,在表达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出现持续时间不等的脑中突然空白、无话可言的情况。在英语学习中,只有有了足够量的输入,才得以实现理想的输出。足够量的英语语言材料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因此学生应该多朗读、多背诵、多记忆。而高职学生中部分个体学习的自律性不够,配对学习,分组学习和集中学习等,通过外界或团队的力量来约束个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多听多阅原版资料,减少口语表达中式化
我们的学生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所读所听的英语不够地道,即使目前使用的教材,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authentic,导致他们现有积累的英语不够地道。每当要用英语表达时,常常是先把他们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根据中文表达式译成英语再说出来。这就使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不可避免地受到中文的干扰,中式表达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为此,学生不应仅对课内学习内容的掌握,在大量的课余时间还应多寻找适合自己的各种真实语言学习材料,或听或阅,直接用地道的英语把听到或看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从而培养自己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正确英语表达的能力。
5.接受思维开发训练,提高思维品质
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时,常常会逻辑性不强,思维不清晰,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不够。例如:在谈论网络的影响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在学习上碰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就会提到听音乐、看电影和玩游戏。如果有更多的表达,内容无非就是交作业、问老师问题、与朋友家人聊天等。事实上,就这一问题,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两大方面表述,但能沿着这一思路表达的学生不多。单就对生活的影响而言,除了学生们提到的音乐、电影和游戏外,譬如假期网络购票回家或返校、网购各种物品,等等,事例举不胜举。事实上,这些影响实际上已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地产生,不少学生表示在用英语表达时,这些事例他们根本“想不到”。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职业决策困难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加剧,大学生找工作时由于无法做出职业选择而产生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困难就是个体准备进入某个职业时,由于不知道如何做出关于职业的选择判断时发生的困难。着重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促使大学生顺利做出职业决策的关键,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则是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就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变化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与应对能力”。生涯适应力强的人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获得更好的生涯发展。因此,生涯适应力对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被试选取黑龙江省某些高校大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78.8%)。
(二)方法
1、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是由赵小云在2015年编制,共包括35个题项。问卷采用五点积分,得分越高生涯适应力越高,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0。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在大学生中进行使用。
2、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是由李娜在2009年修订。问卷包含三个分量表和10个因子,总共35个题目,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量表为五点积分。
3、施测
由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担任主试,直接在图书馆发放问卷,答题时间为15分钟。
(三)统计处理
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现状
表1可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总体平均值是2.646,说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信息探索困难维度得分最高,说明信息探索困难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主要原因;量表总分和各维度标准差较大,说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水平个体间差异较大。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科类型与有无兼职经历差异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以及信息探索困难维度上存在差异。经过进一步事后检验可知,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及信息探索维度上都显示文科生比理科生与工科生更容易出现职业决策困难。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职业决策困难在有无兼职经历上的差异可知,具有不同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及其各维度都存在差异。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及其各维度上有兼职经历且与专业无关以及没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比有兼职经历且与专业有关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职业决策困难。
(三)职业决策困难与生涯适应力的相关分析
通过两者的相关分析可知,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生涯适应力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
(四)生涯适应力各因子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回归分析
用生涯适应力的各个维度作自变量,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做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维度依次为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好奇。表2可以看出,多元相关数为0.655,生涯适应力对职业决策困难的解释变异量为42.9%。
三、讨论
(一)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大学生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一些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相关的职业信息都模糊不清,就业时无法顺利做出职业决策。因此从学生入学起学校就应开展生涯辅导,运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的专业实践机会、让其接触感兴趣的职业,明确自身关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增强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分析
调查显示文科大学生比理工科生学生更容易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相对于文科类型的学生平时接触的更多是课本上知识性的东西,理工科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时候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能够掌握更多的职业信息,也就更容易做出职业方面的决策。同样,有过兼职经历的学生比很少或直接没有兼职经历的学生更容易做出职业决策。前者会经常接触相关职业,在做兼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职业的最新变化调整自身的职业规划,因此具有更强的职业决策能力。
(三)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负相关,生涯适应力可以预测职业决策困难,生涯适应能力越强,职业决策能力也随之变好。生涯适应力高的学生能够主动探寻职业方面的信息,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积极的运用自身和外界的条件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最终顺利做出职业决策。
总之,生涯适应力的高低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做出职业决策的重要前提。关系着大学生能否实现从学生角色到员工角色的成功转变,同样会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Savickas ML.Career adaptability: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life-space theory[J].Career Dev Q,1997.03.
[2] Brown A,Bimrose J,Barnes SA,et al.The role of career adaptabil-ities for mid-career changers[J].J Vocat Behav,2012.03.
【关键词】MOOCs课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化
0 前言
2015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改革与发展方向。该指南中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指南中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分成基础教学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三个等级,并根据三级教学目标提出了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指南中鼓励不同学校、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语言技能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突出特色,以满足院系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此可见,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差异化、个性化,实施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 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现状及问题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完成,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的优质电子资源触手可得,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形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近年来,多数高校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后开设了一系列为提高他们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实践中,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各种需求,包括国家战略需求、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2)师资力量储备不足,缺乏大批合格的后续课程师资力量是开设后续课程的障碍;(3)缺乏必要的后续课程教材。高质量教材的引进和编写是目前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又一个大问题;(4)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管理机制,没有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维持,学习效果欠佳。
2 MOOCs的产生及发展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由加拿大教育学家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两人2008年完成秋季在线课程CCK08(the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之后创造的。目前,承载MOOCs课程的网络平台主要有美国的Coursera、Udacity 和EdX。MOOCs课程发展非常迅速,根据2013年3月的统计数据,全球约只有320万左右学习者在Coursera平台上注册了课程,以美国、印度、巴西、英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国为主,占注册人数的58.1%,世界其他国家合起来占41.9%。至2013年9月14,Coursera平台注册者已达1700 万人,分别来自190 个国家,59 万人参与了课程讨论,而最受欢迎的单一课程注册人数达24万人。 MOOCs 的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交互性正是新时期教育的产物。时值国家全面建设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程的关键时刻,MOOCs课程对大学英语后继课程的建设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MOOCs 对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启示
3.1 建设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
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不同学校、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应突出特色,以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如何才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呢?针对学校、学院、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可以建设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课程包含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乃至专业英语同步建设,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实施校际联盟,专业、学科类似的学校共同开发课程。所有后续课程免费向全国学习者开放,平台上的课程不局限于某所大学的学生修读,这样就可以以强带弱,集全国力量开设大量优质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3.2 借鉴MOOCs 教学评价方式
MOOCs 课程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与学习者的互动模式及有效的评估与管理机制。MOOCs 课程采用“限时作业+同伴评估+档案查询+提供‘课程合格证书’”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保良好的学习效果。大规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可以借鉴MOOCs课程教学评价的优势:
(1)即时作业 MOOCs 课程每周均有作业,而且要求限时提交,学习者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否则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
(2)同伴评价 MOOCs 课程要求学习者必须进行同伴互评,阅读同伴的作业,相互借鉴,否则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学习者要求从多个维度来对同伴的作业进行反馈,被评者可根据同伴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然后再次提交,更多同伴进行复评,并要求指出被评价者问题所在,整个作业评价环节设计合理,确保同伴评价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档案查询 MOOCs 课程给学员提供学习档案查询功能,学习者可以查阅自己提交的作业,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4)提供“课程合格证书” MOOCs 课程提供“课程合格证书”,完成全部作业并达到一定要求的学习者会得到任课教师签名的课程合格证书,该合格证书可以通过 Coursera 平台查询及打印。
3.3 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
目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障碍之一是缺乏大批合格的后续课程师资力量。大学英语课程 MOOCs化后,许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转变,由以往课堂通用英语教学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支持者、答疑者和管理者。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系统学习某一门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非只是普通通用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构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的实际需要。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语言学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4;2007)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 (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导,结合江苏某省属师范院校,尝试构建适合省属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一、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现状
自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颁布实施以来,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呈多角度、全方位,其研究焦点依次递降为: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自主学习、思辨能力培养、大学英语评估与测试、教师研究、大学英语教材和课堂环境等。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心,尤其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如MOOC的推广和移动终端的使用,促使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和课程的多元化与立体化。目前,国内一流高校已经构建较为完备的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对于省属本科师范院来说尤为紧迫。本文基于教学理论,以《指南》为指导,结合某省属师范院校特色,尝试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究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二、分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
《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目前,许多院校所设置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泛化,定位不清。目前各校级教学目标仍借鉴《课程要求》的界定,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多学校没有细化这些能力目标,只是笼统地加以阐释,导致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等一系列缓解出现定位不清,空化和泛化,不具有执行力。
构建适合省属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首先设定分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其一、生源的多元化。由于学生来自国内不同地区,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设定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分层的设定已成为必要。其二,校园网络化的普及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也为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构建多元化、立体化课程体系以及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可能。
在设定符合省属本科师范院校的教学目标过程中,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课程》(2007)和《教学指南》为指导,基于学生英语水平和自身需求,结合非英语二级学院和教师需求,细化分层教学目标。该校的学生来自国内东、中和西部,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明显的差距,尤其在听说能力方面。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也差距明显,如文科类师范类要优于理科类,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明显弱于前两者。参照新生入学时高考英语水平,以分层考试成绩为准,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进行分层分类,为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设定三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A层英语综合技能最高,所占比例为15%,尤其A层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技能领先于B层和C层学生。B层所占比例占为65%,而C层则占20%。该比例依据英语测试水平之间的间距而定,并根据总体情况进行微调。
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其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是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所做的安排和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而针对该院校具有一定数量的专项技能的学习需求,增设了四六级、雅思和考研英语等课程。
关于课程设置方面,避免课型趋同,内容单一。通用英语的基础课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学科英语和学术英语、跨文化类英语 和专项技能课程并存,在拓展课程内容上趋向丰富。目前,供学生学习并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有:与师范专业相关的学术通识课程有教育英语、教育心理学英语。同时,为非师范类专业开设了与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如:科技英语、旅游英语等。并且,为专项技能需求的学生开设如四六级英语、雅思和考研英语等课程。
网络课程是自主学习主要内容,其依托 ITEST系统、视听说、TED等系统建立“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平台”,提供了网络支持下的多模态的大数据库,为学生打造多模态“多元化” 和“立体化”网络课程资源,巩固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跨文化素养,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巩固其英语的学习兴趣。
根据各类学生的需求和不同英语水平,其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A类学生开设通用英语一学期,而B类两学期,C类则四个学期。其学习方式亦有所不同,A 类学生第一学期课堂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而第二学期则是自主学习。B类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课堂学习为主,而辅之以自主学习。C类则完全以课堂学习形式开展。
四、构建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和“会话”强调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因此二者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而且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一定的学时。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是主要学习模式。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践行“教”与“学”转化的主要学习模式,也是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有效模式,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维,使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
大学英语教学主动融入互联网,充分利用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使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并完善课堂教学+网上/网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借助ITEST、网上视听说、句酷批改网等网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完整、多元、立体化的课外学习资源环境。
如图1所示,该学习系统由后台管理、学生端、大数据库和教师四个部分组成,其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后台管理小组负责整体平台的运转,学生端专司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资源、教师端专司教师技能方法指导和监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A、B和C层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所布置自主学习主要来源于网络教学平台、TED、TEST、句库批改网等内容,并进行辅导和监控评价,促使各类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其中合作自主学习是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学习理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给予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的进步为目标”。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该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照顾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小组模式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增强,大大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多元化动态评价模式
评价与测试时检测教学质量、推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省属师范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重点是学生综合英语技能。评估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其中形成性部分占40%,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课堂表现,包括考勤、课堂回答、课堂展示等,占据总成绩的15%。而网上自主学习是形成性评估的主要来源,占据总成绩的20%,而形成性评估的5%来源于英语素质拓展,如大学英语竞赛等。终结性评估采取统一的水平测试,涵盖了英语综合水平测试,其比例占据60%,并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考核。
六、结语
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将会浓厚学院英语学习氛围,改变了传统课堂外语授课模式,创新了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从而激发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但其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如分层标准有待进一步客观、学科英语等课程需多样化,语言教师转化为专业教师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3]大学英语教学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
[4]赵永青,李玉云,康卉.近十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
[5]祝.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6]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关键词】公安院校 大学英语 选修课程
引言
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逐步走向国际化,外国人签证证件、停留居留管理、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等涉外案(事)件的查处以及有关对外通报和交涉、开展国际警务交流和国际执法合作等警务工作都迫切需要英语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公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还是沿袭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通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课程,在公安院校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现状
全国大部分公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都是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大学英语课程是该院公安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分四个学期教学,170课时,10个学分;第一至第三学期(为通用英语教学阶段)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含读写与听说课程),第一、二学期每周4节课,第三学期每周2节课;第四学期(即专用英语教学阶段)开设《警务英语》课程,每周2节课。这种课程设置,在沿袭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了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安工作的需要,在警务英语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江苏警官学院是最早开展警务英语教学的院校之一,《警务英语》课程已经是公安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外语教研室编写了警务英语系列教材,目前已成为外研社《警务英语》全国统编教材主编单位,制作完成“人――机对话”检测软件,建立了警务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检测体系,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如此,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落后于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国内成熟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尚不能满足公安机关对学生在特定工作场景中英语语言能力的实际要求。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界定
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年12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 公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相当于指南中的通用英语部分,即必修课;警务英语课程相当于指南中的专门用途英语部分,即限定选修课;以上两类课程是目前大部分公安院校都已经开设的课程,但目前我们还缺少的是任意选修课,即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如警务英语技能类课程、人文素养提升类课程和考试辅导类课程。事实证明,在公安院校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势在必行。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是其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应该根据本校实际和各专业的特点设置更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接近警务实战的、学生可以更大程度参与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这类选修课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了解国外警务研究与实践进展,培养学生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警务创新的能力。这类选修课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尊重个体差异,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公安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作为其大学英语必修课有益的补充,可以全方位拓展学生在警察专业领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推动教学团队的成长。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
当前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趋势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在进行课程建设时既要改进各门学科的内容,着重反映新的社会形势和学术成就,又要考虑到各个学校学生的具体需求和个别差异。为了跟上这一趋势,公安院校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应该既能够反映当前公安工作理论实践的最新成就,又能够关注公安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英语学习兴趣,在综合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大纲,选用权威教材或编写校本教材,建设公平完善的评估体系。目前公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应实现以下目标:满足国家公安工作发展和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警务英语应用能力,增强中外警务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在警察专业领域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切实推动公安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战化、应用化。
鉴于此目标,公安院校应该建设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一)警务英语技能类,包括《警务英语笔译(英译汉)》、《警务英语口译(汉译英)》、《警务新闻英语视听说》、《西方警学名著导读》、《警务英语写作》、《英美警务概览》等。开设这类课程,既是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需求,也是符合培养公安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全方位发展的要求。(二)人文素养提升类,包括《跨文化交际》、《中西警察文化对比》、《英美警察文化》、《英语电影赏析与法律英语》、《英美文学赏析》、《英语国家概况》等。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开设这类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警务语言背后的警务文化,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学习的深度。(三)考试辅导类,包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辅导》、《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辅导》、《托福考试辅导》、《雅思考试辅导》、《考研英语辅导》等。开设这类课程有助于帮助一部分有此方面需求的同学提高应试能力,顺利地获得他们想要得到的证书。
建设公安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首先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制定相应的选修课程教学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中明确指出,“要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这为公安院校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警务英语应用能力为首要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公安涉外执法情境,提升学生在实际公安工作中使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基本交流的能力、完成基本涉外管理工作的能力、处理涉外事件(案件) 能力、阅读国外相关业务资料的能力等。
其次需要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选取或编写相关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公安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教材不一定是现成的,文化素养提升类选修课程,如英美社会与文化、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欣赏,由于是比较成熟的课程,可以选取已经出版的现成教材,根据学校的课时安排对其内容筛选和加工。而警务英语技能类选修课程,如警务英语口语、警务英语视听说、警务英语写作、警务英语翻译及阅读等,教材需要进行校本开发,针对各公安院校自己的特色和各地公安工作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组织老师进行教材的编写,这样根据实际需求编写出来的教材使用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由于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一般都不会太多,所以在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应该灵活多样,更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网络教学方式和任务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完整的课程实施离不开课程的评估,对公安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评估也应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式,把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测验、演讲、角色扮演、英语短剧表演、平时作业等,终结性评估方式包括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等。
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形势下公安工作发展的需求,公安院校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开设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的同时,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建立与大学英语必修课程相配套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为更好地建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各公安院校应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潜力,多部门通力合作,教务部门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和英语水平高的公安专业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支持和鼓励他们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扩大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年12月)(待出版).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辛铜川.关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研究与思考[J].外国语文,2013(3):138-141.
[4]刘震宇,徐玉萍.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基于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的分析调查[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4):156-160.
当前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变革别强调的一点就是高校人才培养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需要。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日趋重要,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湖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湖南知识产权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懂管理、懂技术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和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缺乏,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占科技人才总量比例过低等。作为承担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怎样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意识相对落后。目前,湖南的知识产权教育是以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为主,比较侧重于法律理论的研究。而应用型本科大学,除长沙学院有知识产权教研室,其他学校基本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且教育意识淡薄,学校往往只注重科学研究的成果而忽视了对其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对一些文化创意作品、商务策划方案更加没有培养保护意识。
(二) 专业性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变化的需求。从开设知识产权教育的学校来看,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研究性大学基本没有将知识产权法作为法学专业外的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开设。而长沙学院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也只针对政法系学生开课,基本忽略了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从对湖南几所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学生关于知识产权知识了解与保护的相关调查中,我们发现 “从网络、电视媒体了解”的占89.36%,“从工作、生活经验中获取”的占37.68%,“通过与相关行业专家或老师课后沟通知悉”的占24.19%,“通过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学习”的仅占12.4%。可见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匮乏,而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多将成为公司、企业的业务骨干,他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的欠缺,必将成为之后工作中的隐患。
(三) 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实际运用要求。从已开课的应用型本科学院来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民商事法律理论知识为主,很少开设与理工科知识相关的课程;第二,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的法理性分析,而与科技创新实务及案例的深入结合分析很少,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非专业性的知识产权选修课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更是没有。所以,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体系比较单一的问题,缺乏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更无法满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要求。
(四) 师资的实践能力与素养存在不足。根据我们在湖南几个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调研显示,担任知识产权课程教学的老师绝大部分是纯法律专业毕业,基本没有理工科学习或工作的背景,自身缺乏实务经验。而知识产权强调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更多强调理工类知识,老师能力与素养的不足使得他们不可能对知识产权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学生的教学流于书本和理论,实操性不强,无法穿透事物的本质,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综上,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无法满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对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不断提高应用型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意识。对创新需求的提升,使我们必须构建使科研、教育、生产根据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的机制,不断深化应用型大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意识,积极营造知识产权教育与保护的文化氛围,为创新、创意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二)明确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型定位。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懂技术、懂管理、懂知识产权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我们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不能只专注于专业技术教育还要开展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教育。因此,湖南应用型本科的知识产权教育不应该再是一种专业型的教育而应该是一种普及型教育,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三)基于产学研联盟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教学模式。企业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驱动力,依托高校科研实力,分担风险,形成持续创新力。高校则借助企业平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获得创新的持续推动力,促进学科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产学研联盟发展的关键与纽带。与此同时,因知识产权而发生的冲突和矛盾也成为影响产学研联盟长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培养懂管理、懂技术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和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必须做到让知识产权来源于实践,最终落实于实践。可见,产学研联盟能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同时,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和实务型人才的培养也能为产学研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根据产业、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素质的实际需要调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内容与方法,构建结合产学研联盟内的需要分流形成不同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知识产权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四)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大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师资能力的提升。若能在产学研之间构建有效的互动机制,通过产学研联盟的优势加大对知识产权教师的培训,完善知识产权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队伍构成,改变原来任课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不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实务的实践能力的现象。也将大大提升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Abstract: Innovative talents are cru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particularly. With the guidance of cultivating mode for innovative tal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mploying the case of Shanglu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possible solutions for better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namely,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Key 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college English;translation teaching
中D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210-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稳步实施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渐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知识技能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中一门主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应该顺应潮流,不断革新。大学英语教育应与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结合,助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中的一门较为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多数学校较为重视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技能的训练,而翻译能力的训练则较容易被忽视。虽然一部分学校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中,但大多没有开设独立的翻译课程。大学英语教材中只有课后练习题中有少量翻译练习,但也是对汉语和英语简单句进行翻译,同时考察学生对所学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材中,单就Text A来说,课后练习题各类共有14题,但涉及翻译的练习仅有2题,主要是简单的句子汉译英和英译汉各6小题,主要考察课文中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运用,不涉及文化知识的传递。《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材中,Text A课后习题共10题,1题为翻译题,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一段。涉及话题相对多样,考察段落中的长短句翻译。第三版为新版教材,部分学校已使用,但仍有一大部分学校仍在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处于教学研究的边缘地带。[1]不少高校英语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虽然现在一直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不少高校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面依然延续着教师教、学生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主要通过课后翻译题的练习和讲解答案来完成教学。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成为知识的储存器,并没有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
1.2 文化输入欠缺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简单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要做好英汉互译,就必须在掌握中国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文化模块,学生也更多关注课本知识的学习,因此,缺乏对中西文化的了解。
1.3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近些年来,随着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扩大,高学历英语人才越来越多,这也使得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但相比于英语专业教师,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仍不是非常理想。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缺乏长期规划,使得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不是非常合理,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有出国进修经历的教师所占比重较小。而青年教师作为授课的主力军,却不能获得深造和出国的机会,不能及时地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专业的培训,这就使得在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中出现教学方法不够多样,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方法和理念,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
2 创新型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而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创新型人才。[3]创新能力的内涵有: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则包含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创新的兴趣、动机等。创新人格是指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由此来看,一个可以被称为创新型人才的人必然是一个思维敏捷、思路超前、思想开阔、敢想敢做、敢做敢为的人。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提倡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又要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另外,要把创新意识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培养学生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
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学生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实用、高效的翻译教学新路,不仅能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提高,同时将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大学英语创新型翻译人才培养措施
3.1 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生练习和教师讲解答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教师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生翻译训练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5]不是简单的灌输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翻译,通过查阅资料对译文进行评注、查找平行文本、小组讨论,总结翻译方法和技巧来提高翻译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翻译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查阅资料、评注翻译、小组讨论等又能丰富知识储备,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根据教育部各项文件精神,在总结大学英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16年制定了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由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及跨文化交际三个模块构成,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跨文化交际是提高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时规避很多问题,且不至于闹出翻译笑话。
商洛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人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商洛学院根据《指南》意见,在专门用途英语模块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翻译课程,如商务翻译、合同翻译、旅游翻译、文学翻译、新闻翻译、影视字幕翻译、科技翻译、文献翻译等入门课程。而这些课程也面向其他专业选修,既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技巧,使学生将专业课程学习和英语学习特别是翻译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文本进行分析、查找资料、翻译,经最后译文进行小组展示,由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在这样的讨论、翻译过程中,学生既能够提高小组协助能力,也能够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翻译能力的目的。
在每一节大学英语课上,要求学生轮流分享一句经典的句子翻译,并进行分析点评,素材、文本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素材,进行分享。这种方式既能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也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3.2 要努力_辟第二课堂
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非常有限。针对学生缺乏翻译技巧和方法、中西文化知识,教师应努力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开辟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商洛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由语言文化传播学院承担。该学院创建有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授课教师在该平台各类翻译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并在该平台翻译作业,学生将完成的作业提交在该平台,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该学院创建有中英文化长廊、英语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平台等,使学生加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丰富知识储备。学生自己建立的QQ和微信学习交流群,定期开展主题讨论;以学院为单位和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字幕翻译大赛的开展,也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了翻译的乐趣。这些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3 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创立创新团队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还应有创新意识。学校应该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学术素养的培训。同时,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知识和理念,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翻译教学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推陈出新;跳出课本的束缚,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作为一个地方性本科院校,商洛学院也紧随潮流,力争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师资的培养方面,特别是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师的能力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带队,创建创新团队。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机会,力争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同时学生的参与也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 结论
创新型人才是社会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根据社会需要而实施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根据社会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不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但在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文化输入欠缺及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并加大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47-48.
[2]王晨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5(6):116.
[3]叶春波.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20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