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4 10:47: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

第1篇

党的十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论断以来,学界围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们普遍理解和广泛接受,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而接受的前提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实现认同,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只有实现认同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和自觉实践,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让大学生真正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将其内化于心。

一、自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1.自媒体时代的价值多元性和参与平等性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必要性

自媒体具有平等性、价值多元性、交互性等特点,因而越来越深受人们喜爱和广泛接受。而大学生作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起床玩微博,睡前聊微信。”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他们每天通过自媒体获取信息、表达见解、交友、沟通等等。自媒体所传递的信息量很大,而且鱼龙混杂,对于涉世不深、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比较难以辨别真伪。加之,在自媒体平台大学生倾向于直接的、片断的、带有主观意识的事实介绍。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事实、片面解读、丑化国家形象和英雄人物等混杂其中。自媒体平台传播的一些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公众对主流价值观的态度。自媒体带来的文化选择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面对更多的思想资源,民族主义、创新、新自由主义、拜物主义、普世价值论等思潮风起云涌,因此亟需一种起主导作用或是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拓宽大学生坚守道德规范的新领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前我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引领多元价值观的功效。

此外,自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虽然具有相对开放性,但也需要一定的有序性。一旦自媒体走向“无序”,大学生之间普遍缺乏信任感,彼此自说自话,可能会导致谣言满天飞,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因此自媒体需要自我净化和外部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具备了这一特点,可以引领和规范自媒体的发展方向,使其朝着传递正能量方向前进。

2.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会受到个人心理和社会实践的影响。

而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往往通过传播信息、生产新闻、参与讨论等方式参与网络生活,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会逐渐形成,并深受其影响。因为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渠道。而所有的信息本身不同程度上含有信息传递者的价值观或价值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了解自媒体的特征和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特点,因为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自媒体平台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接受的前提是认同,如果不能使其认同,接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利用新媒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当然,认同不仅仅是认可、接受,关键还在于坚守、践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大学生逐渐对社会主流价值形成稳定的情感神往,从而产生情感认同,并在道德行为中表现为实践认同和道德习惯。

二、基于自媒体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策略

1.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奠定基础

作为网络时代大学生素质重要组成的媒介素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居于基础地位。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渗透到相关课程中,让大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熟练掌握媒介使用情况,在观念上正确看待媒介,在传播或获取信息中强化网络道德和责任意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甄别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大学生媒介素养不断提高,才能够合理使用媒介、有效辨别信息、负责任地传播信息。只有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了,才能用自己实际行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

第2篇

第一,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上历史课也如此,一段声形并茂的历史画面很容易引起学生历史的欲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本来看不见的历史时间变成看得见的东西,本来看不清的历史空间变成看得清的东西,从而有效地缩短时空差距,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表象和时空概念,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容量增多,省时省力。

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历史学科有着比其它学科更多的图片、图像等文献资料,中学历史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仅是众多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另外,课本中有一些历史事件只用几句话或几个字一带而过,而这些历史事件又需要被学生了解的。此时若利用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收集到的音像资料、教育软件等,就可以弥补课本的不足,进而丰富课堂容量,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使学生在丰富的声像结合中扩充了自己的视野,而且教师用于板书和讲授的时间也可大大减少,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悟、自问、自查。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第三,解决难点,培养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历史课中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成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界面,这样动静结合,声像结合,有助于突破、解决知识的难点,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演示,诱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和强化记忆,诱导他们去寻找并发现错误所在,最终获取正确的结论。这样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

近年来,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推动各个社会领域的升级与革新,互联网技术引导教育领域变革成效尤为显著,正逐步推广到我国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学课堂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幼儿教育中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笔者在文中对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进行初步探索,提出构建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

笔者将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分为优化课堂教学、营造幼教文化、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共育三个方向,每个方向有着不同的实践主体与技术方法,以满足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互联网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始终流淌着欢声笑语、充溢着蓬勃朝气。为此,必须改变单一的、固定的教学形式而采用多元化的、活泼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是优化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认事物、讲故事、想办法、做游戏和听音乐等教学形式。结合这些教学形式的优缺点及呈现方式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到不同的教学媒体,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认事物、讲故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实时搜索的互联网媒体为幼儿呈现事物的具体形状,通过比较几种物体的异同点启发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或者为幼儿呈现几组图片,启发他们结合画面编一个小故事等;在想办法、做游戏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能放大、缩小、暂停、再现等功能,充分发挥幼儿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种器官的作用,启发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互联网信息资源营造幼教文化

幼儿园教育文化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有助于营造丰富多彩的幼教文化。在建设幼儿园教育文化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幼儿园校园网、网络广播站、网络电视台等互联网应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开展各类幼儿教育、游戏、活动,以此形成高效、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幼儿园网络广播站为例,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幼儿园可以实时更新在线音乐取代传统一成不变的音乐氛围,让丰富多彩的园内音乐营造新颖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幼儿教育节目,建立幼儿科普知识普及园地、幼儿童话王国,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幼儿增加知识、扩展视野、形成兴趣。除此之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工具有助于分享幼儿形成活动的广泛参与感,如在幼儿园内举办小小记者、小小主持人活动,将幼儿表现通过自媒体工具保存、分享、展示,使每位儿童都有亲身参与活动的体验以及展示自身优势的渠道。

三、互联网交流促进家园共育

传统的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模式典型代表是召开家长会以及教师家访,需要家长与教师预约参与,对时间和地点的一致性要求较高,教师和家长有任何一方不能满足时间或地点安排都会使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大打折扣。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实时交互系统解决了这一幼儿园――家庭互动难题。

首先,为每个幼儿园老师及儿童家长创建QQ帐号,并通过群聊系统使幼儿教师与家长聚合在同一平台上,家长通过QQ群聊可以实时与教师沟通,实时与其他家长沟通,幼儿园教师作为“群主”可以利用“群共享”为儿童家长公告与信息。不仅如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群聊功能亦可以使家长之间探讨教育心得,总结教育经验,达到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

第4篇

其实,去年10月16日,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访问后不久,国际台便举办了一场跨越国界的“中日大学生网络对话”现场直播。5位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日语专业的中国大学生和7位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冲央大学、明治学院大学的日本大学生,借助国际在线日语网站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网上音频交流,他们用最真实的声音传递着自己的所思所想,由此增进了沟通,加深了了解。

这两次活动吸针了中日30多家媒体的关注,日本主要媒体如朝日新闻、共同社、TBS、NHK等都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报道。随意打开google搜索引擎,键入“中日网络对话”的关键词,出现的相关网页达到十几万条之多。两次对话都吸引了大量的网民,第一次对话上网参与人数接近1万,第二次超过了13万,其中将近半数是来自境外的网民。何以会有如此众多的人们关心“中日网络对话”呢?

现代传媒技术为听众收听提供了方便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媒体就以集报纸、广播、电视三家之长而展现其无与伦比的魅力。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在《现代国际广播发展的新趋势》一文中指出:当前,世界主要国际广播媒体都在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手段,积极开拓新的传播阵地。它们都已开辟互联网在线广播,将国际广播从传统的短波扩大到无地域限制的互联网。他指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要想在国际舆论竞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抢占先机,引入新媒体,尽快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并提出当前我们的发展重点是尽快建起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整体框架,把国际台建设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新型媒体。

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国际广播谋求发展,扩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在国际传播领域中,西方国家历来依靠其强势的经济和科技力量,倾力打造并推销其强势文化,使国际传播的天平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过去,我国的国际广播一直以发展无线广播为主,业务涵盖面相对较窄,战略目标缺乏继承性与持续性,已明显不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针对国际传播环境的新变化,一手抓好无线广播,一手抓好互联网在线广播,尽快建立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形成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广播体系,这是提升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日本是一个多媒体技术十分发达的国家,从城市到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使用电脑上网。笔者在日本曾见过80多岁的老人上网做买卖、炒股票。今天的日本,市场上已很难见到带短波的收音机。因此,传统的国际广播如果不是在当地通过调频落地播出的话,很少有听众愿意收听带杂音的短波或中波的国外广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听众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来收听在线音频广播,这既不用受播出时间限制,又避免了杂音的干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网按照“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的发展思路,率先实现了将传播重心从短波向网络的转移。利用在线音频广播进行跨国境的对话,顺应了日本听众喜欢利用网络的趋势。尽管这是一次新的尝试,是一个传统媒体经过思路转换,改用全新的传播手段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尝试,但这个尝试既符合日本的国情,又为日本听众的收听提供了方便。

中日关系始终是两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

要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对于国际广播来说,除了传播手段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传播的内容,这个内容既要符合当前的传播理念又要为受众所喜爱。国际台举办的中日网络对话,由于在国际传播领域尚属首例,通过网络进行跨国界的有关两国文化异同的交流,这对许多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充满了复杂心理的日本听众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国际台开办的“中日网络对话”,其实是在国际广播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媒体时代的对话平台。

去年的大学生对话由中日双方的大学生担任嘉宾,对话时间两个小时,话题没有特别的限制,几乎包括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2006年10月17日的《人民日报》作了如是报道:两国青年学子虽然无法面对面,但是在对话平台上交谈甚欢,甚至对远在异地的朋友的外貌也产生了好奇。从学习到生活,从宿舍到情感,从各自学费的来源到打工经历,从动漫到喜爱的作家,涉及面甚广;他们比较两国学校的男女比例,探计中日两国交通现状,似乎有着无尽的共同话题。日本学生惊异于中国学生对日本动漫的了解,中国学生感叹日本学生对美味的中国包子的赞美。演播室外,同步开通的BBS上,网民的发言也十分踊跃。他们用最真实的声音传递着自己的所思所想,言谈话语中,中日两国学生增进了沟通,加深了了解。

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去年大学生之间的对话虽然比较随意,但主办者的意图是明确的,追求的是现场气氛的活跃。今年的“对话”,可以说是去年“大学生网络对话”的延伸,所不同的是今年已作了一个“春夏秋冬”中日网络四季对话的一年计划。主办方将对话的中心内容确定为“中日国民相处之道”,对话将围绕文化习俗、思维方式进行对比。嘉宾的选择也相对向高端发展,决定让两国对彼此社会文化都有研究的学者参加到节目中来,同时注入年轻元素,各自选择在本国工作多年的年轻人参加对话。由此,“春天的对话”从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2007年4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福田敏彦谈相处之道的文字。福田说:“不妨让两国人民的相处就像谈恋爱那样,恋人的相处其实也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就像美国作家约翰・格雷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写的那样,不同性别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要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和谐共处。那么,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模式下长大的两国人,在相处之际,自然不免磕磕碰碰。像恋人一样,不断碰撞的结果是相亲相爱。”

对于这次对话,国内的不少媒体以“像谈恋爱一样进行异文化交流”为题进行了报道。几乎所有的中日媒体在报道这次对话时,都没有就中日关系究竟是“恋人关系”还是“冤家关系”作深究,但是从报道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两国嘉宾都对中日的未来寄予了希望。作为嘉宾之一的日文

月刊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两国的友好离不开媒体的宣传,两国的媒体更多地去报道对方的日常而不是异常,这样,两国人民才能了解真正的对方。”

两次网络对话时机的把握恰当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的关系由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从而导致两国关系恶化。但是其中有一个现象却很值得思考,中日关系在不断受挫的情况下,尽管双方的民意调查显示相互间的好感度在不断下降,但是,每一次“恶化”的结果,都引起两国国民更大的关注,这说明相互都非常在意对方,大家都十分担心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现实的利益摆在两国面前,和则俱荣,败则俱损,这不仅是因为两国间相互牵扯的利益关系太大,更因为中国和日本是一对永远也不可能搬家的邻居,两国除了加强政治交流与经济合作之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供选择。

由于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一意孤行,极大地损害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使日本的亚洲外交一度陷入孤立的困境。去年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为了扭转小泉在外交上“唯美独尊”的错误政策,开始积极寻求打开日中政治关系的僵局。他把中国作为他上台后出访的首选地,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实现了对中国的“破冰之旅”。安倍访华标志着中日关系又开始踏上了一个正常发展的新起点。

今年是35周年,又是中国人民爆发70周年。因此既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新机遇,也是两国关系十分敏感的年份。安倍首相前不久在日本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表示,他将致力于构筑日中战略互惠关系,今年将争取使日中两国人员往来达到500万人次以上,以加强民间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为两国人民都带来更大利益。

日本首相安倍的一系列举措,应当说是顺应了国内民众的要求,顺应了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日本国家的利益。但是,今年如何消除两国间的政治障碍,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还要看安倍如何妥善处理有关敏感问题,这将对巩固两国关系改善的发展势头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两次通过网络音频连接北京东京进行“中日网络对话”的时机,都恰巧放在了日本首相的中国“破冰之旅”和中国总理的日本“融冰之旅”前后,放在了中日关系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的关键时刻,这种时机的把握,自然也是引起两国网民和媒体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善于组织“对话”,中国媒体的自信引人注目

对外广播承担着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主渠道作用。对外宣传的任务就在于为本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树立和展示国家的良好形象,从而提高国家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

国际台组织的这两次“中日网络对话”,就是在网络媒体时代运用新技术和传播手段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当然,一个多媒体互动计划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何缜密而有效地组织对话平台,这牵涉到跨国连线、东京现场同步直播,以及北京直播现场的同声传译,等等,技术复杂头绪繁多。在直播进行的同时,国际台在线日语网和中文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全程音频、图文直播,国际台环球资讯广播和《世界新闻报》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即时和全方位的报道。可见,一个“中日网络对话”的运作,既是一次对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实践,又是一次对多部门、多媒体协同合作的演练。

为了搞好“中日网络对话”,国际台日语广播部动员了多方力量,与日本有关媒体和网站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他们首先在日语网上论坛集中进行论题征集和节目宣传,并制作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表格,在中日双方的网民中进行摸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策划选题和节目流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已经无形中将广大关心中日关系发展的群体会聚到了“对话”的旗帜下。

“中日网络对话”活动的举办引起了日本媒体和听众的广泛关注。日本共同社认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欲以其业务优势通过互联网为两国国民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起到了增进两国民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目的。NHK在当天的报道别关注中国在新媒体时代所展开的各项新媒体业务,认为这是中国的传统广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有效作为。在对话直播过程中,有700多网民在BBS上留了言,认为活动的策划十分成功,是一次很有益的有吸引力的对话。

通过现代传媒手段进行的“中日网络对话”,与传统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我说你听”的大广播的节目形态有着本质的不同。传播手段的改变,使国际广播改变了原来的面孔;开拓性的事业转变了原有的常态思维,使国际广播这样一个老牌媒体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从而展示了我国对外宣传的自信、开放、健康的心态。

第5篇

关键词:同志社群;门户网站;编辑;文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14-04

一 、研究动机与脉络

同志者,自古以来皆有见之。在文化研究中,同志社群因为具有独特的游离于主流文化的特征,被定义为“亚文化群体”,他们的恋爱、婚姻并不建立在以“生殖”为目的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日常中拥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方式。[1]根据民间数据推测,中国目前拥有同志约7000万左右,其中包括女同志(Lesbian)、男同志(Gay)、双性恋(Bisexual)及跨性别人群(Transgender),他们合称为LGBT群体。

在以传统媒介为主的时代,亚文化本身的内容以及群体内部信息的传播都不是通过大众传播的形式,而是以非正规的渠道进行小范围的传播。[2]时至今日,与同志相关的新闻及其所建构的亚文化圈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不少同性恋者的身份趋于明朗。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及公众表现出对同性恋者的默许、接纳与包容,但对同志社群的误解、偏见不在少数,他们为争取拥有平等权利所作出的努力并未公平地在大众传播媒体中得以呈现。综观媒体的新闻生产,亚文化群体往往容易被贴上“反叛”“反常”的标签,不少编辑仍然乐于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夸张的图片以及种种极端的符号表现同志的负面形象,以此突出同志群体与“正常人”的差异。另外,中国大陆从未出版过专门为同志社群服务的报纸、杂志或者其他刊物,与同志相关的新闻、报道策划往往只依托“艾滋病日”“同志游行”等热点时刻出现在各种媒体中。在“被妖魔化”与“缺乏发声渠道”的双重压力下,相对自由开放的网络媒体成为同志社群展示自我、沟通信息、维系认同的出口,同志社群通过浏览网页、开设社交账户等方式传递同志文化。

因而,一个具有15年历史的同志门户网站――淡蓝网,成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淡蓝网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流量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男性同志网站,自2000年成立至今,与搜狐、新浪等综合性门户网站一样,已经囊括新闻资讯、交友、杂志、博客、视频、广播各类分栏,截至2013年底,旗下产品共有注册会员500万人,服务人群累计超过1.8亿人次,是绝大部分男性同志搜寻同志信息、获取相关资讯的主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社交媒体及各类新闻APP迅猛的发展势头严重冲击了门户网站,但这种已被视为传统的“一对多”传播渠道和以传播资讯为主的媒体类型,仍然能够更广泛、便捷地满足大多数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通用需求。

二、文献综述

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各种类型的信息获取方式都为同志群体分享信息、建立联系提供了支持。我国网络同性恋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各类同志网站注册会员数平均从几万到十几万,他们同时也活跃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将同性恋网站提供的服务功能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一般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进行比较,同性恋网站的交友功能异常突出,其余如获取信息、网络聊天室等服务的开展比例也比较高,其他如电子政务、网上预订、网上教育、网上招聘等服务则提供甚少。[3]

与一般门户网站不同,淡蓝网是专门为同志社群创建的门户网站,拥有固定、狭窄的受众群体,在网络传播中编辑对内容、栏目的处理承载更高的要求。编辑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某篇稿件或某个主题新闻的策划,还包括对信息的筛选和重组,使纷纭复杂的信息相互联系、产生意义并为受众创建特定的话语空间。[4]

另外,一部分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即使在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空间,亚文化群体的话语现状总体上也趋向于沉默。[2]主流网络媒体并不会以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方式给予同志社群较为宽松的话语环境或者积极地为他们塑造正面的形象。互联网媒体始终试图通过主流文化的范式去影响、同化并收编这些亚文化群体,这深刻地体现在对新闻议题的选择和编辑处理过程中。

在对互联网媒体与亚文化群体影响互动的研究中,对门户网站或其他新闻平台的质疑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高度评价。耿延庭在《微博群体传播对同性恋文化社会认同的影响》中提到,微博中“把关人”的隐退,使得一直处在弱势地位的同性恋群体,找到能为自己代言的媒体平台。[1]从更广泛的网络传播以及与亚文化群体、主流文化互动的视角考察,这样的结论有些以偏概全。社交媒体成为同性恋群体重要的话语渠道,每一个个体的话语都能够不经“加工”地呈现于媒体之上,但正因为信息“把关者”的角色弱化,来自个体的声音往往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流之中,同志社群在与其他群体进行文化互动、表达其特殊身份时影响力被削弱。

因此,本文通过对男性同志门户网站――淡蓝网编辑特征的分析,从网页图片运用、新闻选择、主题策划、突出议题及其他各类板块入手,分析同志门户网站与综合类网站在编辑上的异同;通过对其编辑符码的分析,理解同志网站在服务亚文化同志群体中显示出的文化特征,以及在此类编辑理念及行为的指导下,网站如何代表同志群体表达与主流文化抗争、妥协、沟通的姿态,同时起到维系同志情感、增强同志身份认同的作用。

(三)新闻专题策划与同志群体榜样的建构

作为专业的门户网站,淡蓝网对同志信息的关注相比其他综合类门户更为全面。这些不一定能够成为主流网站关注焦点的新闻,经过编辑整合,成为淡蓝网的独特策划。以正在发生的新闻为由头的策划,集合了事件的背景、相关知识以及所有可以产生附加意义的活动、资讯、服务,打破了对“同志新闻故事”报道的局限,表达编辑独特的新闻视角。门户网站与社交媒体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信息把关的行为掌握并维持相对稳定的话语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和凝聚力持续为同志社群自身维持“话语权”和寻求“社会认同”提供动力。

淡蓝网的新闻策划主要包括定期推出对知名同志的人物访谈,或者通过线上主题策划的带动力开展线下相关社会活动,在网络空间与真实社会空间中为同志人群提供沟通机会,其编辑理念中对亚文化群体的服务意识和维系编者―读者关系的行动正体现于此。传统门户网站打造的是新闻报道的平台,但淡蓝网对互动与用户融入淡蓝社区的关注,则是试图打造同志人流沟通的平台,“Blued”“BF99”等交友软件的推广为更广泛的同志人群提供服务,打造“视界”“公益”等五花八门的栏目,并于各类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举办活动,以期改善中国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让他们便捷地找到朋友和爱情,获取新鲜的生活资讯和消费推荐,参与并感受同志权益的发展与进步。

除此之外,淡蓝网在新闻策划中较常关注的主题是生理卫生与健康服务,此类策划惯于依托同志圈子中某些知名人士,如专栏作家、防艾人士、专家学者或者影视明星的新闻故事展开,通过塑造积极正面的“社会榜样”引导同志人群关注相关健康知识,以确立并提高知名同性恋者正面社会地位,肯定他们所做出的社会贡献,从而提升同志人群的群体认同和自尊感。此类策划报道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淡蓝网显著的版块中,这种文化表达的方式与淡蓝的整体风格和编辑理念基本达成一致,不是采取“抵抗”式交流,而是建立在理解同志人群,并主动将同志群体放置在广阔社会背景中,在平等的对话中树立起同志的形象,改变同志的妖魔化角色。从这个视角看去,淡蓝门户网站仍然拥有其自身筑起的文化壁垒,它是封闭的,但却是渴望开放与对话的。

四、结论与后续讨论

淡蓝网作为一个服务于同志社群的网络门户网站,其议题设置、整体风格、栏目策划等许多内容,都呈现出区别于传统网络门户网站的特点。网站编辑从幕后走向前台,面对具有特殊信息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受众群体,他们重新设计自己的产品,积极为同志社群构建健康、高雅、知识化的网络生态圈,在提供新闻资讯的同时凸显亚文化门户网站的服务和维系群体认同的职能。淡蓝网在构建稳定的同志文化圈子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维护同志群体内部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也不断尝试与外部文化的接洽。然而,同志亚文化群体所拥有的独特文化形态,始终在与主流文化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背离。在面临文化冲突并缺乏发声渠道的境地中,同志社群整体表现出对自身利益的高度敏感、对负面社会评价的敌对、抵触正常的社会交往以及回避必要的健康知识,这些不仅仅值得同志门户网站关注,也是其他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或者主流媒体在传播同志新闻、同志文化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耿延庭.微博群体传播对同性恋文化社会认同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4(14).

[2]伍美欢.网络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话语现状[J].新闻世界,2012(11).

[3]林可,高燕宁,陈远方.中国同性恋网站服务功能与男男性接触者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3).

[4]蔡雯.商业网站让我们重新审视“新闻”――由世博会网络新闻专题谈起[J].新闻记者,2010(8).

第6篇

关键词 出版 自助出版 现状

自助出版作为出版业新兴的发展形态,因其不可忽略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国内外出版业的青睐。企鹅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约翰·马金森先生就曾于2012年表示“自助出版已经成为行业出版的主流”。而自助出版自2005年就进入国内,到目前尽管已有9年之久,但自助出版这一概念仍然不为众人所知,国内自助出版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更是有所欠缺。

一、自助出版的概念与模式

自助出版这一概念由国外传到国内,英文译名为self-publication、self-publishing。它是指作者或资源组织者利用各种资源,在法定出版和市场经营效益的原则下,自行编辑、印刷、发行、投资出版图书。虽然并不是每一件事都由自己动手,但基本上绕过了著作经纪人、出版社等资源垄断者造成的壁垒,由作者直接同编辑、封面艺术家、图书设计师以及印刷商、发行商打交道,最后处理营销和发行事宜。①

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自助出版服务模式大体是,由lulu.com、blurb.com此类自助出版网站平台提供简明的傻瓜式编辑排版软件,有意自助出版的客户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编辑排版,填写订单并支付制作费用,由网站按照客户的个性和要求制作并完成图书作品。

二、自助出版与自费出版的异同

相对于自助出版,国内大众听得更多的则是自费出版,也常有人对两者产生混淆。自助出版与自费出版之间是交叉的关系,互有异同。

自费出版的概念,是指著作人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委托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作品。②作品由于某种原因在传统出版社得不到出版的机会或者出版周期过长,只要作品内容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且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允许作者委托国家特定的出版社审理,并以该社的名义发行。

首先,在概念上,自费出版与自助出版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样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助出版的作品则更多体现作者的自主性和个性,交互性强,主要由作者自行编辑、印刷、发行、投资出版图书,作者不一定要全程亲力亲为,但必须掌握每一项工作的进程。也可利用外部服务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基本上脱离传统出版社的过多干涉,制作周期和出版周期也相应缩减。而自费出版则多是由作者出资,全权委托传统出版社负责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编审、校对、制版、印刷以及发行等工作,专业性和权威性较强,作者的参与度低,传统出版社对作品的干涉较多。

另外,在最终成书质量上,自费出版的作品毕竟经过传统出版社把关和审查,成书质量相应比较高,而自助出版则大多时候凭作者一人之力,在编审、校对、制版和封面设计等诸多方面未免力不从心或有处理不当之处,致使图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自助出版在国内出现的原因和优势

近些年来,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自助出版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自助出版在国外的发展更是热度不退并日渐成熟。

自助出版在国外出版业掀起的热潮以及自身存在的优势都是引起国内出版界青睐的主要原因。自助出版的优势有:

1、在出版过程中作者的参与度高,能够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和要求

由作者全程参与图书的编审、校对、设计以及发行、营销等工作,作者比任何人都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等,成品图书更能符合作者的理想状态。

2、由作者对图书进行把关,成本低,风险小,周期短

自助出版作品,可自由控制图书的成本和印数,降低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出版社的出版周期为18个月或更长,很可能会在这段时期失去最佳市场和时机,而选择自助出版则会便捷很多,制作和出版周期都比传统出版社快很多。

3、作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或版税

通过出版社出书,作者只能得到出版社实际收入6%~10%的版税,而自助出版则是由作者自己定价,自己联系书店或者在网上发行,这样可以得到35% 或者更多的收入,如果直接发行给读者则可收入100%。

4、既当著作人又当出版人,能够提高作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可避免被出版社退稿或延期出版的情况

许多出版社已经建立了自己比较稳定的作者群和人际关系网,很少同不知名或小有名气的作者合作出书。所以被退稿或搁置的情况屡见不鲜,除非是影视名人或大家熟悉的公众人物。

四、目前国内自助出版的形式以及潜在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所知的自助出版平台有“来出书”,是知识产权出版社旗下的图书自助出版网站,“来出书”提供从出版、印制、发行到营销、推广的一条龙服务。 “来出书”网站虽然还处在初期阶段,却看到了国内自助出版的广阔前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尚待完善。

国内数字出版的盛行也为自助出版提供了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例如国内由百度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百度文库,自2009年11月上线以来,虽备受争议但也广受欢迎。百度文库俨然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网民自助出版平台。以及豆瓣网、天涯论坛等都是颇有影响力的数字内容平台。

再者,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内容的形式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微支付等网上支付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虽然这些自媒体形式的数字内容没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大多为一些随性而发的文字内容,属于碎片化阅读,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如明星姚晨,因其微博内容平实质朴充满人情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粉丝,称得上“微博女王”的名号;在微信领域,名为“NBC二当家的”的作者利用微信平台开创首部微信小说《摇的是你,不是寂寞》,开办微信杂志,微信朋友圈已有上万名读者,在小说连载的过程中,按千字收费,每千字一毛钱,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使订阅者第一时间得到最新更新内容。

目前为止,自媒体形式的自助出版还处在完善阶段,但随着微支付方式在技术上得以慢慢化解,用户付费习惯也渐渐得以培养,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出版完全有可能实现,进而借助成本低、风险小的自助出版平台出版成品图书也会成为现实。且基于前期积累的大量而忠实的用户群,自媒体的自助出版很有可能取得比传统出版更广泛更实际的社会效益,并且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五、国内自助出版发展受阻的原因

依照当前国内社会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网民数量增长快速,一切的外在条件似乎都在推动着国内自助出版的蓬勃发展。然而,国内自助出版产业却没有展现意料中的发展态势,这是与国内的国情和行业规则密切相关的。以下简单阐述国内自助出版发展受困的原因。

1、自助出版不易把关和管理

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版自由是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约束下的自由。出版内容在大方向上必须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而自助出版的自由性大,出版内容繁多杂乱,不易把关和管理。

2、出版资质限制以及律法的管理

国内,个人是不具备出版资质条件,个人作品只能交由有出版资格的出版社等机构出版,出版渠道单一,而国内许多所谓的自助出版网站是不正规的,不具备相应的出版资质。

另外,2007年8月上旬,新闻出版总署等四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规范利用互联网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网站不得接受非出版单位和个人的委托印刷图书、期刊和报纸;若要将数字化作品登载在网站上,提供在线浏览、阅读或下载服务,须按有关规定,取得互联网出版许可。

3、传统出版社优势明显

与国内自助出版相比,传统出版社方面的优势更明显,不但够提供专业的工作团队,还能够保证出版物的高质量和版权问题;而且与国内发展初期的自助出版相比,传统出版社拥有更为通畅、稳定和宽广的发行渠道,更能保证作者的经济利益。

4、传统观念意识的影响

对于自助出版这种新型的出版形态,无论是传统出版社还是作者本人大多都采取观望态度,自助出版经历出现到完善的过程是缓慢的。

综上,虽然自助出版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还不明朗,但是自助出版在方便、即时、更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优势不可忽视,传统出版社应该积极寻求自助出版发展的道路,顺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潮流;国家也可以放宽对自助出版的过多限制,推动自助出版的本土化,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①王武、彭巧灵,《“出版平民化”的狂欢泡沫》[J].《编辑之友》,2012(3):20

②赵晓恩,《自费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1989(3):62

第7篇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B

第十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10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本届年会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的来稿118篇,最终入选宣讲论文30篇。

2010年无疑是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一年,借着2010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报网互动、博客、微博、SNS、手机媒体、车载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等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媒体行业激烈的变革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本次年会以“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为主题,特设学界和业界专家组成的高峰论坛,旨在推动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对于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相关研究的关注,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在全媒体的新闻传播环境中,参会的嘉宾和入选的论文首先关注的都是理论部分的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原台湾铭传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杨志弘博士认为,数字信息传播的融合趋势包括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在人人都是导演、记者、专家的时代,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已经模糊,媒体已经走向公共理性,即由“中心控制”走向“协同服务”,由“同质竞争”走向“异质竞争”,由“利润最大化”走向“价值最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王云娜把关注点着眼于符号学原理及叙事系统上,通过《新闻调查》中的“网瘾之戒”的例子,进行微观样本分析。

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傅盛裕则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历史分期为时间规制,将深度报道作为分析对象,透过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野对深度报道由“启蒙”到“监督”再到“记录”的功能转型进行了宏观研究。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郑恩重点关注借由新媒体造势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在研究中提出,新媒体作为与传统媒体互补的媒介渠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首先提升“公共性空间”,强化“言论平台”。

同济大学传播学硕士生陈慧琳认为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传媒业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公民科学正确地使用传媒,由此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有关媒介素养测量指标的测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其正确性。

山东大学传播学硕士生张夕从媒介环境入手,分析阐述了全媒体时代的受众特点、受众研究的核心以及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而得出了“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研究的最大成果,可能是颠覆‘受众’这个词本身”的结论。

二、全媒体时代: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使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达到和谐统一,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全媒体时代中的媒介报道因其影响力增大,应当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阐释。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阐释了公民新闻的几种形式:新闻评论、另类编辑、事实核查、草根报道,并总结了公民新闻在“政治责任”“信息政治”“抗争政治”和“象征政治”等方面的独特创造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董晨宇、黄彪文将关注点集中在了大众媒体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叙事逻辑,并且试图利用叙事学视角解剖这一逻辑特点。他们发现,在新闻故事的叙述中,新闻文本偏爱寻求事件背后的“母题”,将某一社会冲突事件与公众熟悉的民生、民权、民族等故事母题相结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刘烨鑫和吴薇通过研究对比上海世博会的报道,看到了党性统一原则下不同媒体,由于地域不同、特色各异以及媒体级别的高低,地方媒体在报道中也会灵活处理,各有侧重,关注程度和新闻着眼点都有不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周豪从分析历史语境的角度,在还原提出“政治家办报”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其思想脉络和主要所指,沿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轨迹,赋予其时代创新元素和不同政治承载。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王建磊运用框架理论对收集的公民视频新闻样本展开了试验设计,通过各种假设及实验,最终证明了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结构引起了受众信息接受量(认知层面)的变化;公民视频新闻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传播的价值观点能够引起受众态度和看法(心理层面)的改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庄孜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交易成本、囚徒困境等理论框架,对新闻腐败现象原因及对策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寻租方与新闻从业者间存在一种“合理”的交易成本,这种个人或集体的历史寻租的错误元行为,成为后期行为的依赖路径与行为惯性,并最终成为一种无效的锁定状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卢江南把关注点放在了传媒与中国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上,认为根据社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经营体制,熟悉市场运作法则,更新报道理念,方能重塑党报在传播市场中的主流地位。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生樊中华对知识分子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了知识分子对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利用,发现了新媒体对知识分子独立性言论的扩散及影响力建设,以此呈现全媒体时代知识分子影响力的全生态景观。

三、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与媒介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的发展是全媒体时代不变的规则,媒介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的媒介变革是全媒体时代的常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刘兆明认为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方面的种种探索,基本上都是以“报”为核心、为基础形态来展开的。他通过研究传统报业应对新媒体冲击下的不同数字化转型模式选择及其得失,探寻到了建立适应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的报业运作模式: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反周期出版、受众中心与个性化定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马海燕认为中国社会应当构建弱势群体话语权有效表达的诉求和保障机制,对特权阶层的话语权要进行必要限制以及扩大知识阶层的表达权,这样才能使媒体话语权做到更好地再分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单颖文从全媒体化情境下手机媒体所展示的特性出发,分析了手机媒体在全媒体中所承担的功能,主要包括了与传统媒体更有效融合以及使传者与受者间迅速进行了角色转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常惠惠、刘烨鑫、吴微、方兆玉选择了“世纪佳缘”这一交友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得出这类的交友网站主要是因其网络相亲特性、网站品牌服务、方便有针对性等优势吸引着单身男女,越来越成为婚恋市场上的主流。但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隐私信息的泄露、信息审核不够严密等。

四、全媒体时代:媒介呈现与大众文化

在全媒体时代,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媒介图景,进而影响到不同的大众文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教授认为,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对应的社会空间分别的个人的、家庭的,而大屏幕将对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她以纽约时代广场、香港旺角商业区、上海五角场等拥有大屏幕的区域为例,归纳了大屏幕的私人表达、集体消费等功能,并尝试探索“新媒体技术对物理空间的重塑折射出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这一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邱悦通过分析《斗牛士》和《色,戒》这两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当代心理学对片中人物与情节设定进行初步的心理分析,力图探讨西方与东方视角下的这一共同主题的内涵及其异同点。对这两部成功先例的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想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比较《淹没》与《沿江而上》,从主题、视角、导演情感表达和镜头运用四个方面阐述两部影片的异同,考察中西方镜头里的中国样貌,并进一步探讨两位导演的拍摄动机、立场和身份意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生罗雪晴以《成都商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自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的所有报纸为样本框研究,认为媒体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议题呈现中的偏向以及一系列的媒体排斥行为,最终造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在媒体的视野内被代言、被边缘化的社会处境。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刘金丽以《人民日报》对于政府形象的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十六大大以来的政府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考察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的转型期,我国主流媒体如何构建政府形象,并揭示在宏大叙事和简单概括的理论背后,政府形象再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阴良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背景,以“人人网”为例,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得出孤独感和SNS使用之间是有正向相关关系,社会认同的某些方面和SNS的使用也是有关系的,而和“娱乐”、“搜集信息”等相比,“孤独”、“社会认同”能否被确定为网络使用动机的一种,还有待验证。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硕士生陆国静对准了在网络发展下不断壮大的同人女群体与耽美文化,运用了内斯特•鲍曼(Ernest Bormann)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对网络场域中的耽美文化进行观察和诠释。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许静波通过三十年代中期香港的《工商日报》,文本中存在着大量对于上海都市文明的描绘和想象,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趋向,指出一方面来自于《工商日报》管理层和编辑层自身对于上海文化的观感,另一方面则更深反映了香港社会凝聚过程中的“无根”状态及对都市化及其所引发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附加影响的复杂心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硕士生毕琳选取《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认为不仅要关注媒体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还要探究媒介塑造出此种女性形象的影响和深层原因,论证大众传媒在两性平衡发展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做到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创造积极的舆论导向的作用。

五、全媒体时代:人际传播与健康传播

除了大众传播以外,人际传播和健康传播也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论文的入围作者也把关注点投向了它们。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何睿、任德举认为寝室空间作为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等综合区间,对大学生人际传播以及心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董依明从人际传播学角度出发,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在Web2.0时代,中国SNS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吸引用户眼球,不断提升用户对社交网络的粘着度与忠诚度,主要是因为它确保了虚拟交友网络的真实性,更新加强了人际互动,满足用户情感与心理需求以及其高效率的传播信息渠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怡认为人际传播是在培养与维持目标受众关系时,一种可控性强且双向对称的、利于达到树立组织形象以及危机管理目的的公共关系手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陈思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迫使传者机构进行自身的调整,引入全新的媒介组合方式和信息的渠道,需要一个能包含数字化特质的研究模式。她采用AISAS模型,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个评估,并对以高学历和较高社会地位人群为对象的战略传播策略提出了建议。

第8篇

【关键词】新旧媒体融合;主持风格;电视互联网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60-01

一、新旧媒体时代主持人风格的异同

1958年我国组建第一家电视台,当时称之为“北京电视台”,后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至今已有59年的历史。随着第一家电视台的兴建,电视节目主持人也随之进入受众的视野。以往电视台的主持人、播音员被称为“”,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无线信号的衍生,这一称呼逐渐消失,现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更多的是作为一档节目的主线,起着控场、调节作用。

在新媒体与互联网欠发达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端庄大气,更多的是为节目本身的要求而服务,例如当时家喻户晓的《正大综艺》节目。作为首档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要求稳重,主持模式相对单一,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主要负责环节的梳理与串场,但对于主持人的音质和语言功底要求较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非科班出身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最为突出。虽然他随后也主持了一些综艺娱乐类节目,但作为一档成功的法制类节目主持人,他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电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去年最受关注的是由爱奇艺打造的“说话达人秀”节目。该节目由马东主持,并邀请蔡康永、金星、高晓松担任导师,旨在探寻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其主持风格活跃,许多话题内容也是传统媒体主持人不敢直言面对的。多元的主持风格、大胆的话题,促使节目异常火爆,当主持人去掉了传统媒体固有的枷锁时,就会变得更加娱乐化。

二、新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的风格演变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VR等数字技术的不但完善,移动终端不断增速,受众不再受地域、时间、场地的限制,可以通^自身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观看节目。

如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娱乐消遣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减压方式之一。娱乐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加上网络直播的出现,全民娱乐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

那么,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网络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不能一成不变,他们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由单一型节目主持人向综合型节目主持人演变,语言风格逐步转向娱乐、轻松、欢快、幽默。

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度的限制,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亦如此。内地受文化、政治、历史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浮躁、轻浮的主持风格理应规避。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追上时代的步伐。

三、新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素养的培养

对于现在国内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而言,在培养水平上参差不齐,在培养方案上依然拘泥于传统媒体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主持风格与技巧、灵活程度上无法适应一线新媒体节目的要求,从而使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对于他们的心理与就业造成潜在危机。因此,高校在专业培养层面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在实习方面,应努力挖掘新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新媒体实习工作,甚至应鼓励学生自己利用新媒体资源创办栏目,调动产学一体化,从而促进就业。其次,在师资方面,培养单位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目前,很多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在实践上有所欠缺,虽理论功底深厚,但播音与主持专业是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实践在未来的工作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呼吁高校聘请有一线主持经验的主持人作为专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与支持。

四、结语

节目主持人只有适应发展规律,在传统媒体主持风格的基础下,发挥自身固有的优势与魅力,以沉着冷静、幽默为宗旨,以机智、敏锐所见长,利用自身多才多艺的本领来征服受众,才不会被时代埋没,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超.综艺娱乐节目的主持格局之功能解析[J].现代交际,2015(03)

[2]强海峰,张超.中美高校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6(12).

作者简介:

第9篇

【摘要】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的代表,推出短短几年各自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新兴媒体,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是,微博、微信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社交微媒体走向的一些端倪。

关键词 微博 微信 微媒体

一、微博、微信的微媒体浪潮

微媒体,是指由许多独立的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并且特指由大量个体组成的网络结构,只理解为个体是没有意义的。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中的突出代表,从它们出现到被广泛使用,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发展速度惊人。

2009年8 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一个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2010 年,微博成为全网发展最快的应用,这一年被定义为微博元年。此后微博的发展势头一直迅猛。新浪微博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 年3 月,新浪微博用户规模为3.24 亿;2013 年3 月,用户规模增长到5.365 亿,同比增长65.5%左右。2014 年3 月27 日,新浪微博改名为微博。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 年1 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微信自推出后受到手机用户的热捧,截至2013 年11 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 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博、微信,两个应用软件,在当今这个技术革新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缘何脱颖而出;二者同作为微媒体家族的一员,传播方式有什么异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微博、微信的共同点

1、信息的“私人定制”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所以被称为大众媒体,是因为这些媒介是将制作好的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接收到的都是一样的信息。随着媒介数量的增多,受众面临信息泛滥的问题:想要的信息不能很快获取,不关注的信息充斥耳目。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媒体适时地作出了改变,信息传播窄众化。“窄众”使得媒体不再将大量相同的内容传递给大众群体,而是制作特定的传播内容,并推送给有特定需求的小规模受众群体。

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的窄众化更加容易实施。微博、微信正是搭乘这一趋势的列车微博、微信都具有信息、接受信息的功能,与以往信息平台不同的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想要的信息。微博通过“加关注”的方式实现添加信息源,微信则是通过加好友和订阅号实现。依靠个人意愿的加关注和加好友行为,确保了用户接受信息的纯净性,个人的微博、微信成为了私人定制的信息平台。这更符合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受众们的需求。

2、信息的快速分享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处理设备从台式计算机到笔记本式个人电脑再到平板电脑;移动电话从只支持语音通讯到提供wap服务、支持JAVA 程序再到拥有独立操作系统的智能机。人们日常使用的信息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同时,通信的4G 时代来临,信息的即时性分享和快速传播成为必然趋势。

微博和微信作为目前手机中最受欢迎的APP,借助手机这一方便快捷的设备终端,实现了信息和分享的快速传播。由于手机总是被随身携带,这就使得信息随时随地可以被、阅读、传播。微博中的转发键、微信中的分享到朋友圈,只需轻轻一按,一条信息就可被更多的用户看到。而且用户间的分享并非一对一,是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这也让用户接收的信息数量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三、微博、微信的差异

1、平台属性差异

虽然微博、微信都有信息的功能,但是整体来看,微博作为信息平台的功能更强一些,微信则更偏向社交。

在微博的主界面可以刷新出所关注对象分享的各类信息,但是微博有一个很有特色的信息“广场”———热门微博。在热门微博中,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并未关注的用户的信息,它们按照热度(转发量、评论量)进行排序,并且有娱乐、体育、财经等分类。在这里,使用者能接触到最具其他用户关注度的信息,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喜好。

相对而言,微信更加注重的功能是即时通讯,它可以实现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的发送,可发起多人语音和视频聊天。因为微信中用户大多是基于QQ、手机通讯录的熟人添加,所以微信的空间相对私密。如果说看微博像是进了大观园一样,用户能看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形形信息,那么玩微信则是处于一个普通的四合院中。

2、个体受关注度的差异

新浪微博刚出现时,为了扩大用户数量,采用的推广策略与新浪博客如出一辙,即邀请文体界明星和学术名人等开设微博,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许多普通用户使用微博的初衷更倾向于猎奇心理,如窥视明星的生活、接近偶像等。在这种情境下,普通用户虽然也会信息,但由于粉丝数量有限,显然没有一些微博大V有影响力。例如参加某亲子节目爆火的某明星父女,即使只发一张女儿照片,不配任何文字,微博转发量也可轻松过万。由于微博中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账户实在是太多,普通微博用户作为个体受到的关注是有限的。

微信的用户多是现实中的熟人和朋友,微信的朋友圈几乎相当于现实的生活圈,朋友间多处于一个平等的对话关系,个体的信息容易得到回应、受到关注。

3、个人空间的差异

打开微博首页,用户关注的所有账号都在同一个界面下,一按刷新键,这些账号的信息都会按时间顺序排列在眼前,其中不乏有推广账号推送以及微博大号们转发的广告信息。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分享平台,用户在获得丰富多样信息的同时,也不免接收到许多广告、推销、无用的信息。

在这点上,微信的环境相对安静一些。首先,用户在微信中除可添加朋友外,也有许多订阅号、服务号可以选择。不过在微信的界面中,公众账号和朋友账号并不在一个分类里,刷新朋友圈也不会刷出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只有特意点开这些账号才会看到他们的信息。除此以外,微信还有一个特点是:用户信息下的评论,如果和评论者非好友就看不到评论内容。这一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信空间的洁净和用户隐私。

四、未来社交微媒体的走向

1、商业性与功能性结合

微博、微信等社交微媒体归根结底是商业公司推出的产品,最终目的是盈利,因此这些社交微媒体会不可避免的具有商业性特点。微博中有许多营销账号和推广账号,也会出现“转发并@ 好友”就可抽奖的促销活动。微信商业气息虽然相对较弱,但也出现了像“集x 个赞”送礼品的广告信息。

社交微媒体走向商业性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软件的开发团队必须注意保持软件功能与商业盈利的平衡,不要让商业盈利的信息淹没社交媒体中用户的声音。

2、即时互动的多媒体传播

科技的进步使传播手段也不断的革新。传播方式从最早的口头、文字、广播电视到网络,传播内容也从声音到图片、视频、多媒体,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人们使用工具总是希望获得便利,有现代科技作为技术基础,社交微媒体也将走向更加即时、快速,集多元媒体内容为一体的时代。

3、注重沟通的私密性

社交微媒体作为信息集散中心,在拉近不同地域用户距离、为陌生人建立联系的同时,未来将更加注重与熟识人群的联系以及用户个人信息的隐密性。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让地球成为一个村落,人与人的距离好像缩短了,但是这种感觉只局限于虚拟的网络中。人终究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如果不能与身边的人建立联系,即使在网络中找到再多的满足感,回到现实的时候仍会在人群中感到孤独。人作为社会人,根本要在熟人中找到共鸣,获得关注度,找到心理归宿。另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类信息聚集,搜索变得更加便捷,这也造成个人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

微博,微信都能实现信息的快速和分享,并且都较好的满足用户个性定制化信息的需要;同时,二者也在平台属性、个体受关注度、个人隐私空间等方面存在差异。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近的报告显示,2013 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2783 万人,使用率降低9.2 个百分点。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 亿,较2012 年底增长6440 万,使用率高达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从数据看出,自被推出以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的微博使用率在2013 年破天荒的发生了下滑,而同时期微信却依然风头正劲。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未来社交微媒体的发展趋势:商业性与功能性结合、即时互动的多媒体传播、注重沟通的熟识私密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