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47: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技术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福建省节水农业技术措施研究 甘肃旱作农业区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农田毒饵防鼠技术 浅谈甘肃灌溉农业区马铃薯垄膜沟灌高效节水技术 气候变暖对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甘肃中部农业区舍饲羊养殖技术 黑龙江省旱作农业技术对策 丘陵山地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措施的探讨 旱作节水农业综合技术 甘肃省农业区域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陇南旱作农业区一膜两用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彭阳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研究 浅析农业节水技术措施 浅析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措施 抗春旱农业技术措施 果园防治病虫的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分类初探 浅论青海省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 保护性耕作在旱作农业区的应用与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雨水集蓄与节水灌溉技术[EB/OL].(2012-05-08)[2016-10-20]..
[3] 吴景社.国外节水农业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1994(1):36-38.
[4] 邢杰.内蒙古旱作农业区应加强对免耕和少耕技术的推广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2):33-35.
[5] 张晓燕.门头沟区农业节水灌溉中供水方式综述[J].北京水务,2008(4):48-50.
[6] 李福,李城德.甘肃省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9):3-5.
[7] 高宇,张晓霞,李彬,等.国内外旱作农业研究进展[J].北方农业学报,2016(1):102-108.
[8] 张建华,庞良玉,高永才.节水农业技术的现状[J].西南农业学报,2001(增刊1):113-116.
[9] 周维海,李卫民.唐山市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浅述[J].河北水利,2004(10):42.
[10] 孙伟.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11] 苏荟.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一是工作基础分析。对推广区域的物质技术基础、农民素质、乡村民风、村干部的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二是制定周密计划。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明确清晰,不要说的话,也不要模棱两可,无法落实。三是计划要与推广地区的领导沟通,听取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定。四是计划要经主管部门同意,争取支持。五是将计划目标与推广人员的个人业绩评价相结合。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农技推广中对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建立反馈机制,并能够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并根据信息对推广项目进行及时的处理。一是有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二是建立配套的咨询服务体系;三是建立流动的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
及时准确传递信息
一是对信息提炼和加工。在宣传一个新项目或新技术时,已经完成了信息的采集,具备了很丰富的素材,但并不一定具备交流、传递的条件,需要检查已经准备好的素材是否能够表达明确的意图和沟通目标,需要将材料进行提炼和加工,将其归纳成为具有说服力、能够通俗易懂表达意图的材料。二是把完整的信息和相关的素材,全面准确、生动形象地向农民表述,使他们感到有意义、有兴趣,愿意听,听得懂。三是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聆听者的反馈,不断引发他们对所谈问题的思考。四是充分利用好当地现有的宣传资源,如广播、电视、黑板报等,也可以采用发放宣传单、设计调查问卷、访谈、科技讲座、培训等方法提高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合理选择培训时间和地点
农技推广工作中对农民的培训很重要,通过培训将信息传递给农民,同时在培训时通过互动将农民的要求和潜在问题进行反馈,实现互动,促进推广工作进行。
1.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恰当的培训时间可以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效果,涉及的问题包括培训时间的长短、时间的分配等。如农闲时集中培训,生产中现场指导。生产过程中具体指导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集中培训与生产中现场指导相结合,才能保证农民既能系统全面地学习,又能紧密联系实际,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
2.合理设置培训地点,选择适合农民的方式:尽量将培训基地安排在农民比较集中的中心区域,培训地点起码应设在乡,有条件的应该以村为单位进行培训。可大力推行流动培训车,将培训现场安排在最贴近农民、方便接受培训的地点,实行一技一训,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这样才能保证参加培训的人数,提高培训数量和质量。培训的方式应合适,可以通过推广队伍、聘请专家、农民带头人多种方式进行。
加强沟通
一是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注意仪表和面目表情、语言风格、自信心等;二是做农民的知心朋友,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多深入、多关心;三是与农民沟通之前先“认同”,培养同农民的感情,拉近同农民的距离;四是技术要过硬,善于利用人们相信成功者的心理,让农民对推广者感兴趣;五是摆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在与群众的沟通中向群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日新月异地变化,农业推广者要头脑敏锐,不断学习新东西,传递给农民;六是农业推广者要服务热情、平等待人、作风淳朴、风趣幽默。
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一是让农民亲眼目睹新技术示范成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成果示范”作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个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二是激发农民对某项新技术的兴趣。兴趣是激发、促进行为改变的前提要素。因此,通过适当方法激发农民“接受农业创新技术”的兴趣有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三是使农民信赖推广者。同一项创新技术,不同的人去推广,效果不同,农民一般对可信赖的人、有名望的人的话比较易于接受和采纳。推广人员应广交农民朋友,提高自己的水平,成为农民“心中的偶像”。四是选择在农民需要使用该项新技术时进行推广。农民朋友乐于“现学现用”,不马上用的知识,学后易忘,效果不好,因此培训应注意时效性,用前学习,学了就用。五是用综合方法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广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示范、参观、操作、讨论等多种形式,有条件地推广组织,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声音、图像、动画结合,以提高推广效果。六是配套推广农业新技术。利于农民采用农业创新技术,解决好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种问题。
灵活应对突发事件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模式;节水措施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的6%,而人口却占全球的23%,因人口众多,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200m3 ,界平均值的1/4,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计的15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21位。并且还被列为世界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m3。另一水的利用率还有很大潜力,中国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7kg,远低于发达国家2kg以上的水平,农业大户,用水量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因此,为应对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发展农业节水特别是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是一种必然选择。节水灌溉是指在农田灌溉中,掌握科学的灌溉技术,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以取得省水、增产的效果。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1.水灌溉的工作模式简析
(1)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2)喷灌技术。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 )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固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送到田间灌溉作物,减少有世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低压管道个输水灌溉系统一般由水源、水泵及动力机、连接保护装均置、输水管道给配水装置及其他附属设备(如量水设备、排水阀、逆止阀和田间灌水设施)组成。一般可分为移动式、面,固定式和半固定式。移动式是除水源外,机泵和输配水管道都是可移动的,特别适合与小水源、小机组和小管径的是用水塑料软管配套使用。固定式是包括机泵、输配水管道、给配水装置等建筑物都是固定的,水从管道系统直接进入沟畦进行灌溉。半固定式的机泵、支管和给水装置都地埋固定,而地面灌溉管是可移动的.通过埋设于地下的同定管道将水输送到计划灌溉的地块,再通过给水栓供水给地面移动管进行灌溉[1]。
2.综合节水技术措施研究
(1)工程节水措施。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2)农业节水措施。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 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推广塑料薄膜覆盖及保护地栽培,发展设施农业,普及良种和使用抗旱保水剂。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
(3)覆盖保墒技术。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起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 l%~4%,节水20%~30%,增产 30%~40%[2]。
(4)管理节水措施。①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张力计、中子法、电阻法等监测土壤墒情,数据经分析处理后配合天气预报,对适宜灌水时间、灌水量进行预报适时适量灌溉,有效地控制土壤含水量,节水、增产。②节水高效灌水制度。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作物可吸收的根层储水的转化,以及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③灌区优化配水技术。根据灌区各级输配水渠道的技术参数和灌溉农田及作物分布情况,按照水源可供水量和作物某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水分生产函数,以输配水过程中水量损失较小,而增产值较大为目标,应用系统工程手段,编制灌区水量优化调度方案,合理调配灌溉水量。④灌溉自动信息系统管理技术。采用电子技术对河流水库、渠道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抽水灌区的水泵运行情况等技术参数进行采集,利用自动化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最优方案,控制各个闸门的开启度或调节水泵运行台数,实现自动化监测控制,实现最优化川水管理。
(5)考虑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据已有的资料,山东省冬小麦生育期间水分蒸发约为2250m3 ,夏玉米2700m3,通过农业节水措施减少这蒸发,在相同产量水平下水分生产率会大有提高。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山东省在曲阜市吴村建立的农业综合节水技术范区,就进行了果树的秸秆覆盖试验,获得成功。
(6)加强节水工程管理。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其效益就高。东营广饶、肥城潮泉等地成立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作用。
3.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规划要符合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要符合农业的发展规划,就要适应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从资源利用和技术应用的角度人手正确地把农田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为农民服务,为农业水利体系服务,竭力节约资金,减少投资,降低农业用水成本,从而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分水分的发展提供更优良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作物;节水;抗旱
中图分类号 S423+.1;S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083-01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约为2 400 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干旱缺水日益成为威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而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可达70%~80%[1-2]。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1 培育高产抗旱品种,调整品种结构
不同作物品种间抗旱性差异较大,对水分的利用率影响较大,如玉米等C4作物比小麦等C3作物高[3-5]。因此,为提高水分利用率,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采取适应自然资源配置,选择抗旱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进行专业化种植,优化作物的种植结构。同时,利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培育节水高产品种,利用品种的抗旱性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2 农田覆盖技术
为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农田水分无效蒸发,可进行农田覆盖,从而阻断土壤水分的乱流、垂直蒸发,促进水分横向迁移,以达到人工调控土壤、作物间水分的目的。地膜覆盖使田间水分蒸发阻力增大,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从而使水分在土壤、作物、大气之间有效循环,提高土壤的贮水量,改善作物吸收水分条件[6]。秸秆覆盖是一种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效益明显的节水技术,它能减少地表蒸发和降雨径流,提高耕层供水量,具有改土培肥、保持水土和节约灌溉用水的功能,增产效果明显。
3 增施有机肥,推广节水施肥技术
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有利于地表径流、雨水的蓄积。因此,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促进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把入渗土壤中的水变成毛管水保存起来,以减少蒸发。因此,在生产中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以肥调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以肥调水的最佳方案,在实践中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应用化学调控技术
土壤保水剂可以快速吸收土壤中多余水分,并缓慢释放,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要,成为农作物干旱时的“小水库”。利用保水剂拌种包衣,可以将水分有效富集于种子周围,使土壤水分微环境得到,从而促进种子萌发[7]。
植物吸收的水分有很大一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挥发,降低植物的蒸腾耗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作物的水分状况。因此,生产上常用抗旱剂抑制作物的过度蒸腾,从而达到防旱、节水、抗旱的目的。如生产上常用FA旱地龙抑制作物的水分蒸腾,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通过应用生长调节剂,如奥普尔、惠满丰拌种、灌根及适期叶面喷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使植物根系量较大,吸水能力增强,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5 中耕
为增加土壤蓄水量,可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适时深翻,不仅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环境,而且可以打破犁底层,促进土壤根系的下扎,提高作物的吸水能力。通过中耕松土,可抑制灌后、雨后土壤水分蒸发,促进雨水、灌溉水下渗与贮存,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同时可以延长灌水间隔时间,减少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溉量,增产效果比较明显[8-9]。
6 推进节水灌溉制度
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用水量,提高水分的利用率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特征特性和生物学特点,制定节水灌溉制度,并将灌溉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做到促、控结合。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即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灌溉,改变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而采取“薄、浅、湿、晒”的方式进行灌溉。这项技术只是改变灌水习惯,可以节水1 500 m3/hm2,效益显著,近年来已在全国水稻产区推广了400万hm2,可增产稻谷375 kg/hm2。
7 参考文献
[1] 许迪,程先军,谢崇宝,等.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J].节水灌溉,2001(4):7-11,20-43.
[2] 樊志升,胡毓骐,周子奎.间歇畦灌灌水技术及其节水机理的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1997(4):39-43.
[3] 史学斌,马孝义.关中西部畦灌优化灌水技术要素组合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5(2):39-43,80.
[4] 马娟娟,孙西欢,郭向红,等.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0(2):160-163,178.
[5] 彭彦明,丰秀萍,张国昌.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8-59.
[6] 陈克森,张良成,程坤.山东省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6-69.
[7] 王小瑞,吴洁.榆林市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6):121-122.
为正确引导广大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农业科学种养水平,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渠县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技术,通过强化科技引领、强化项目整合、强化主体带动等细节性工作引领,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开拓新的天地。但是,考虑涉农项目的天然滞后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文章分析问题,指出改革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国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市场不断变化的发展格局,对国内农技推广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重滞后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句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目前存在不小的问题,额待我们去探索解决。这其中,第一个问题——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制约推广力度。世界农技经费投入,统计调查: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6%~1%;发展中国家农技推广经费,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5%;而国内农技推广经费,占有比例不到农业总产值的0.2%。第二个问题——农户接受新技术能力差,中国农民综合素质低,技术接受能力差。而且,新技术需求的动力性不强,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果转化。除农户本身文化素质低之外,还有一方面原因,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第三个问题——传统农技推广,无论自推广项目、推广技术等,都难以满足农户的生产需求。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农业科研、推广工作,以提升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农村村落分散居住,组织化程度低,村委领导能力受限,农技推广渠道单一,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导致农技推广的高成本,导致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割裂。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发展建议
3.1确立农户主体地位,农户自主选择农业新技术今后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确立农户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户采纳新技术的自觉性。今后农技推广,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农民始终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始终是农技需求的主体,更是农业市场参与的主体。由此,农业技术的推广,不能单纯的变为政府的单行推广行为,应注重农户的自主参与,改革创新农户参与机制。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部门,应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动态,选择正确的供求信息,切实调动农户自主选择的积极性,引导户主选择最新的农业技术。
3.2农技推广与中介组织结合,提升农技推广的效率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政府的技术推广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的组织来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科研、教育单位及企业、农业技术协会、种养大户等参与农技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推广效率。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业专合组织成为联接农技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这样的技术转移过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农民获取技术获的费用较低,另一方面保证了农民能够自主选择技术,还增强了农民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从而实际效果更为显著。
1.1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拓宽服务网络建立完善的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明确各级的工作服务职责,各司其职,同时依托村委会和村集体组织建立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点,将农机推广服务置于农民身边,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农技推广带来的实惠。除此,加强农机推广中心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将成果及时传送到推广中心,真正使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
1.2政府重视,加大支持力度政府要为农技推广搭建服务平台,给予农技推广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建立专业的推广中心,配备专业的科研设备,引进高层次、专业的技术推广人才,政府牵线搭建农技推广中心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平台,将农技推广列入到政府的重点工作中;政府应当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只有农业推广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才能使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
1.3培养农技人员,提高整体素质农技推广若缺乏高质量的农技人员,所有一切将无从谈起,我国必须培养足够的相关人才,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之中。一方面,将加强对农技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例如,在学生承诺投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将免除学生学费并在生活费上给以一定补贴,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这项工作之中,保证有稳定的人才资源。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改变我国现有的农机推广人员的老龄化层次结构;另一方面,对队伍中的现有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他们现有知识进行更新,让其掌握最新的农技知识,服务于农技推广。
1.4加强向农民宣传,对农民培训由于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影响着他们对农技知识的接受程度,更有一些农民保守观念不愿意接受农业技术,这无疑是农技推广的一大障碍。为此,地方政府和农技人员,应加强农机推广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应用农业技术与生产中。同时,定期开展农技的理论给予,结合实践,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指导,让农民从中受益,从而获得农民的支持,提高农民的接受能力。
2结论
1.1师资力量薄弱
在农业培训中授课的一般是一些农技的推广人士来担任兼职教师,或者是农广校的专职教师。专职的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的机会和途径不多,教学方式已经普遍老化。而来兼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虽然掌握了比较新的农业技术,但却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有时并不合理,难以让农民接受,培训质量也受到影响。
1.2培训对象失衡
农业技术的培训应主要面向于在职农技人员以及农民,但目前的农业培训往往只针对普通农民,忽视了在职农技人员,使其知识结构不断老化,且更新非常缓慢,无法发挥农技人员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村里务农人员通常是老弱病残或妇女,培训对象也主要是这些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培训内容接受效果较差,无法完全理解培训内容,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1.3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用于支援农业的财政支出中,对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开设农业培训班的投入并不多。经费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技培训只能依靠项目经费,培训内容比较固定。也使得用于培训的设备老化严重,较为落后,辅助培训的教学工具也不齐全,培训材料印发有限,使培训范围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效果不尽人意。
1.4理论没有应用到实际中
一些单位或部门在组织农技培训时,活动的实际时间都不多,很多参加培训的农民往往还没有弄清楚新技术的含义,活动就已经结束。而教师人员往往根本来不及对培训人员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讲解,增加了知识普及的难度,也使得技术实施条件被忽视,农民在培训中不但没学到真正的新技术,反而产生了很多问题。
1.5没有继续跟进调查
目前的培训工作往往只注重培训过程中的内容,忽视了培训后的跟踪调查,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想法;是否将培训所学应用到了实际中;对技术的应用程度;农民实质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训效果如何;培训是否单一;农民是否认可等。因此,在没有后进跟上调查的情况下,培训单位无法及时修改培训内容,不能对培训方式进行总结,只能不断重复过去的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
2采取的对策
2.1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高素质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保证农业推广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都应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对农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继续改善培训的教学环境,不断补充新生资源,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增长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视野范围,使农技培训中,教育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充分地发挥。
2.2选择合适培训对象和时间
农技培训不仅要求量,更要重质,尽量要求青壮年来参加农业培训,训班的开设时间也应选择农闲季节,不能与农民最忙的时间有冲突。此外,还可在春节期间或前后开展农技培训,让回家探亲过节的农民工也能学到农业知识,甚至引起他们回乡创业的想法,为农村留下新的生产力。
2.3培训项目互相结合,增加经费投入
农村培训由多个部门来提供经费,培训分散后往往造成经费短缺的问题。可以将各种经费捆绑在一起,培训时可以与当地项目结合,在实施项目时完成培训,使得培
训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样做不仅能够促进项目实施,也能点面结合,推进整个村社的发展进步。
2.4建立多个实习示范基地每一个农技培训机构都应该更加主动去争取经费,争取将实习示范基地建成,基地的建成能够使培训内容得到实践,也能使其它项目的实施得到借鉴,对农民的农业生产也有所启发,边示范,边参观,理论实践结合利用,学员们很快就能掌握技术的精髓。
3结语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人,农民收人的增加,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农业机械数量逐年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却明显滞后,农业机械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绷紧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这根弦,笔者根据从事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的实践,就加强农业机械监理工作谈一下粗浅认识。
1 农机监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农机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依照国家和地方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纠正违章,杜绝事故,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农机监理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使机手有了一技之长,成为村里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农机监理人员与机手有良好的相处关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农机监理人员在机手的心目中既是执法者,又是朋友,还是农机生产者的参谋、顾问,机手有了困难愿找农机监理帮助解决,从而使他们得以发展生产,加快了致富步伐;四是,农机监理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田间作业、运输作业、跨区作业工作中,在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起到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民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宣传教育培训滞后及农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加上少数地方、部门漠视安全防范,不愿进行必需的安全投入,致使安全隐患严重。因接受培训需要较大的财力和较多的时间投入,许多农机从业人员,几乎从未进行过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忽视安全操作,处险境而不自知,遇险情而难自救,常常因小小疏忽或操作失当,酿成重特大事故,付出惨痛代价,“十年辛劳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实践证明,有无培训教育,情况大不一样。农机从业人员有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有了安全生产的知识,有了自我防范的能力,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农民着想,这是最重要的着想对农民负责,这是最重大的责任。
2.2 部分机手为逃避管理,不愿参加年检、年审、跑夜车、超速超载、自制挂车、超宽超长、疲劳驾驶给农机生产带来隐患
2.3 各级政府对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农机监理投入少,致使监理装备差,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
农机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不固定,不专职。给农村的农机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2.4 农机手尽义务多,享受权利少
各级农机监理部门收费都有法律依据,并明确收费标准,但农机手只有缴费义务,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权利,农机监理部门在处理监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上还未能及时跟上农机化工作发展节拍。
3 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安全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3.1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
加强宣传,防患于未然是农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监理工作的执法地位和农机监理机构职责范围及权利义务,为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政策依据。目前,许多地方由于宣传不到位,致使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法制意识淡薄。一部分机手甚至认为“农机监理只是收钱”,不愿意积极配合,逃避管理。针对这一情况,乡镇农机服务机构要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对机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以举办农机教育安全讲座、播放农机安全知识录像等方式,教育机手、群众提高安全意识;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标语、展出图片、宣传车和召开事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其操作、保养技术水平,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使之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讲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安全生产,能够自觉遵章守纪,减少违章现象发生,杜绝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3.2 强化服务,提高农机监理的总体水平
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必须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为宗旨,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工作核心,以“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尽职尽责”为根本要求,最大程度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从而实现全面小康。首先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争取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的投入,有计划地配备交通、通讯、安全监测、宣传器材等技术装备,逐步改善监理手段。其次是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农业机械监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监理部门的执法水平的高低,农机监理部门应该采用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执法严明的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作为攻坚克难的矛头兵,严把监理人员素质关,实行考核上岗,持证上岗,要求监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严格要求自己,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感,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户、服务机手为荣,自觉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保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与此同时,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定期考核,奖罚分明,促进监理人员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农机监理工作是整个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机安全生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强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提高监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加强与部门间的协作、开拓创新、文明执法、优质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海光,柴兆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J].农机化研究,2004,(05).
关键词:师宗县;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1前言
农业基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广大基层农村地区而言,立足实际,不断建设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对于师宗县来说,自然也是如此。最近几年以来,师宗县的农业发展不断加快,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刻不容缓。
2关于师宗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2.1师宗县概述
师宗县,居于云南省的东部地区,县域面积为2783km2,平均海拔为1800~1900m,系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气候特征。在冬季和春季,由于受到大陆季风影响,阳光充足,气候相对温和干燥;等到夏季和冬季的时候,由于海洋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照条件比较差,气候总体来说就是温凉和潮湿的。当地农业发展比较迅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升。
2.2师宗县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首先就是落后的推广理念。相对于技术服务手段而言,推广理念还是比较落后的,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对农民主体地位的忽视,没有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中心的用户需求导向理念。此外,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知识体系本身就不够完善,再加上更新慢,这样就逐渐导致无法很好适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要求。还有一点就是农业推广所必须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服务手段也比较落后,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其次就是落后的硬件设施。要想真正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硬件设施是必须的。从目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在交通工具,还是在农业仪器,亦或是检测手段方面,都是极为匮乏的,从而导致技术人员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进程。第三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师宗县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的政府部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在技术的支持上,都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就导致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滞后了;再加上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素质比较低,对于新的农业技术和新的农业品种的接受比较慢,导致整体的推广进程延缓,普及范围不够广泛。最后就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有力的经费支持。但是,目前来看,农业推广的经费紧张,再加上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不高,积极性大大受挫,严重影响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2.3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师宗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笔者建议应该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努力:首先就是要提升思想,转变认识。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师宗县来说,要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进程,就要首先树立先进的理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先进理念包括很多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充分意识到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当地农业乃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充分意识到农业技术的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刻不容缓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充分意识到相关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否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是关系到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一定要意识到提升人员待遇,改善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性,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实际工作中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就是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此,当地政府应该立足于当地实际,在财政预算中有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还有一点就是当地政府要和相关部门一起,努力拓展资金的来源,实现资金来源途径的多样化,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有效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就是要加大技术支持。
农业技术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理念是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技术支持,为农业技术推广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第四就是要进一步做好科技示范工作。很多农民的综合素养不高,对于新科技、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这样就导致每一项农业技术在进行初期推广的时候,持有观望态度。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笔者建议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科技示范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潜力大、经济效益理想的项目,一定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将这些成果更加直观展现在农民的面前,引导农民逐渐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逐渐实现科技致富。最后就是要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大宣传,让农民意识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实意义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依托多媒体、网络和电视等,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3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进程,进一步发挥先进的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许新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调查与改革对策分析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64-66.
[2]刘晓斌.江苏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D].南京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