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4 10:47: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第1篇

近些年来,全国高校都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专门教师岗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已势在必行。高校新生面临人生的转型期,人际关系引导是做好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校园和谐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校;新生教育;人际关系;引导方案

我国针对高校学生开设心理辅导的时间较短,本身并不成熟。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由本校学科教学教师担任,这些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学科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解和培训,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挖掘与探索。新生作为高校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的大学生涯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而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因此针对新生人际关系的引导对于新生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概念的界定

1.1人际关系的定义国内对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伴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社会现象,有其广泛的外延,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大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

1.2人际交往的定义在对人际交往的解释上,心理学界迄今仍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说法。卢家媚等认为,人际交往只是一个过程,一个由协同活动的需要引起的发展人际接触的多结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交往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认知以及相互作用过程。金盛华等认为人际交往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既包括互动的动态过程,又包括互动作用所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本文将人际交往界定为学生与父母、教师、同伴等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

2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

2.1师生关系目前关于师生关系的总体发展状况还存在异议,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师生关系比较和谐,但也有学生对师生能否成为知心朋友持模糊、甚至否定态度,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老师对师生分歧反应平淡、不支持鼓励,甚至反对。既然研究中有争议存在,我们就不能笃定师生关系是良好的,而国内对师生关系的干预研究还十分欠缺,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创新。

2.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存在,而大学生同伴关系对其以后适应成人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朋友的意义和从前相比会有显著的不同,但是很多时候还是片面的,尤其在异性关系的处理上还缺乏经验,所以这一点上需要相关教育从业者加以引导。

2.3亲子关系有学者概括出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文化和社会阶层、父母的性格、父母的教养态度、榜样的作用、孩子的需要和行为期待等。具体地说,中等经济收入家庭的母亲对孩子的需要更敏感。城市生活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认真、专注的父母总是更在意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3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存在问题

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所引起的心理问题已经超过半数,其中尤其以恋爱问题为首。通过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过去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和同龄人相处交往的经验。独身子女接受到整个家庭的照顾和溺爱,往往缺乏分享精神,也很少重视别人的感受。第一位考虑的往往是自己实际的需要,忽视了别人。同时由于家长对子女过度的爱护,大学生在过去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磨练,往往接受不了失败。

3.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最常见的就是以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在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会找不到适合个人发展的领域,逐渐失去与别人交往的信心。由于缺少自我表达的机会,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在误解产生后,又缺乏必要的技巧去解决,久而久之影响与别人的交往。

3.3与异往不当大学生与异往的频率增加,同时显现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大学生渴望与异往,但是由于个体成长尚不成熟,所带来的冲突和误解也较其他年龄段相比更多。而大学生正常与异往的基础是拥有良好的恋爱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正确地与异往的意识,有助于大学生适应恋爱关系,避免不良的恋爱观可能造成的依赖和在恋爱关系中导致的矛盾冲突。

4大学生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1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处于心理成熟期的大学生,在同伴中寻求的是认同感。在心理状态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认同和支持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和同伴分享喜悦,分担痛苦,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倾诉的愿望,也缓解了不良的情绪。

4.2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发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的大学生,在对待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上,要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普通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4.3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通过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的反馈,大学生通过与人交往不断认识自己。并根据他人的态度来不断改进自己的处世态度,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作为群体的一员,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此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清自己的价值。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更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断成长,逐步实现社会化。在与不同的人的交往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无论作为大学生还是大学生本人,都应当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且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杨倩倩.小学高年级儿童人际交往专题的教案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3.

[3]卢家媚,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运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94-495.

[4]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0,(5):102-108.

[5][6][7]董莉,周少贤.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科学出版社,2003:11,41.

[8]刘万里,高校辅导员应重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工作[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月报,2012,(5).

第2篇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或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更强调人际心理的沟通与相容。一个基于学科的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构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培养小学生人际沟通、合作的技巧,是养成儿童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对其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三个关键词――“尊重”、“友爱”、“责任”,拓展学习资源,组建适宜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与互评来引导,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的规则意识。

一、紧扣规则要点,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拓展学习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将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界定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三个维度,基本内容涉及语言、行为、价值判断和取向等,核心是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负责任”这一规则要点,一年级教材设置了“我爱我的家”的单元内容,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形成“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好习惯;又如“关爱”要点,二年级教材设置了“我爱我的班集体”的单元内容,则是想达到“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的教育目标。学习共同体的运用应紧扣这些规则要点,不仅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要他们学会从人际交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成员互相补充、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沟通,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

当然,在课程内容上,虽然课程教材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学习有明确的安排,但仅凭这些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任课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对本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选择与整合,拓宽培养儿童人际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为学习共同体丰富学习资源。比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校内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友爱”的人际交往品质。此类拓展的活动资源有:同伴关系心理辅导“快乐的大家庭”“为我的小伙伴点赞”;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去哪里”、“爸爸妈妈我爱你”;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今天我是老师”等。

而在校外,比如组织儿童义卖报纸活动,就是综合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良好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卖报活动中,孩子们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有不少路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小伙伴急得哭了:“如果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呀?”身旁小伙伴连忙安慰:“别着急,慢慢来。”老师也适时指导:“瞧,那边有一位卖报的叔叔站那么久了,也才卖出几份报纸。”家长也来鼓鼓劲:“卖报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小报童活动虽小,但在成员的互帮互助下,学生可以学到奉献自己的劳动,和如何与人合作交流。这种实践活动,联动了课内外资源,能够让学生在课本上学到规则内容要点,在生活中体验运用,履行自己的角色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应用的是校内还是校外的资源,都必须考虑到人际交往环境及活动中每位小学生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真实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任务;必要时,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若干侧面,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责任。比如,开展“二年级的生活是怎样的”主题活动时,老师就为班内小组的学习共同体补充其他年级的资源――让孩子们彼此分享二年级哥哥姐姐们的回信,在互相交流中了解二年级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规则要点。其中,纪律组长承担的是组织的任务,安排同学的发言顺序;礼仪组长负责台上礼仪;互动组长在介绍结束后,指名台下举手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学负责回答提问等等。这样的分工,让每个组员各司其职,学生必须相互尊重、团结进取才能完成好任务。

二、开展合作学习,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提供实践平台

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的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团体作用。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活动,为成员们“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搭设实践平台。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保证共同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强大动力。学习共同体需要合理的人员配置,才能使成员们在合作学习时产生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内的学习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通常四个人为一组。组成初期,教师一般会按学生的能力配置人员,强弱互搭,以便于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也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四人小组仅仅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才能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老师只有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特长分工、明确职责,才能让学习共同体发挥有效作用,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例如教“中国真大”一课,老师事先选择四个富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喜好组队,准备开展合作学习。孩子们就一边跟着哼唱《爸爸去哪儿》主题曲,一边按照指示牌的摆放位置组成学习共同体团队。团队虽是临时组建,但人人都有分工。例如,在“准备行李”环节中,组长负责选择人物卡片,组员们则每人从资源包中取出一件合适的衣服或鞋帽,还要在组长的组织下简单说明选择的理由。在这样的动手合作中,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具体事件上,交流互动就会愉快而富有实效。又如“我们的节日――儿童节”这个主题活动中,由于学生处在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时,任务分工很明确,对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也比较熟悉。如汇报环节中,之前的小组长就会主动承担组织者的工作,在尊重组员们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安排好大家发言的先后顺序。当这样常态的四人小组学习形成一定的默契后,可以尝试打破以往的分组定式,以形式各异的组合方式,为儿童的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执教“好大的一个家”时,就可以根据模拟的旅游目的地,组成不同的“旅友式”组合;执教“和春风一起玩”时,可以根据准备制作玩具的类别,组成不同的“兴趣式”组合;而执教“怎样过暑假”时,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居住地,组成不同的“邻里式”组合等等。

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学生能够体会不同方式的合作,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在相互讨论、争辩和解疑中解决各种问题。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交互活动会让他们对人际交往规则产生认知,并促进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另外,在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助学者,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师生间人际交往的优秀资源。教师有责任提醒、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多与自己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际,交谈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和学生当面交谈,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供孩童与成人之间交际的锻炼平台。如果由于班级生额数多,班级事务比较繁琐,师生当面交流互动在质与量上得不到保证,教师可充分运用书面交谈的方式,搭建另外一种交际平台。

三、善用评价激励,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创造动力机制

在学习共同体中,小学生按照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既能营造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还能从其他成员身上获得尊重感,从而提高学习者在共同体中参与的积极性。其中,教师除了要围绕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以推进人际规则意识的培养,营造一种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信任和欣赏的氛围。

比如“太阳光的利用”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关注到小组内部每位小伙伴发表的感想和收获,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并用积极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一组学生还应关注到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例如,某小组汇报后,台下同学这样评价:“萤火虫小组的每个小朋友都上台发言了,而且都说得很流畅,说明他们合作得很好。”“霹雳小组的同学发言声音很响亮,而且很有礼貌。”也有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大胆地进行补充。如果台上小组汇报的资料与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相关时,台下同学就会积极补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的情况、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表现,和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而且不停地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教评、自评与互评的结合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共同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多种评价,还要特别关注到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或者不习惯同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对共同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在与人交往方面缺乏自信心、存在心理障碍;或者缺乏合作、沟通的技巧等。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帮助:针对孩子怯懦、自卑、自负、逆反、倔强、嫉妒、势利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一一纠正辅导,从而树立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对于缺乏交流技能技巧的,教给他们正确的人际沟通方法,最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比如成立小组时,教师请积极发言的同学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团队。当同学在邀请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时,教师就大加赞赏。同时,也请其他同学说说,当诚恳请求他人帮助或向他人发出邀请时,还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学生普遍畅所欲言的氛围,自然会带动“弱势”学生参与进来。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中,他们也就完成了合作技巧的学习。除了“对症下药”外,利用激励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正面评价,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而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不受人欢迎,当他们和共同体成员交流中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在指出他们缺点的同时,设立“点赞”奖,专门表扬这类孩子在之后的合作交流中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自身的点滴进步。这样一来,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加强学习共同体在培养儿童人际规则意识中发挥的作用。

第3篇

背景介绍

职高生频繁走向不归路使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对现代职高生的心理现状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些问题重新加以思考。当前的学校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心理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此,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师,深深地想了解当今职高生具体的心理现状,并根据职高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尽量寻找到解决的方法,给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以指导。

调查方法

笔者采用《职高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对某市职业高职高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192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81份。笔者着重对职高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方面进行调查。每项调查都有相应的标准分,如果某一项调查的标准分≥8分,属高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有困扰或障碍,需要给予特别辅导。如果标准分<3分,属低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正常。随标准分分值增加,程度也依次增强。

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八项调查中,引起笔者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五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在这些调查问卷中,对人焦虑高分的学生为5.1%,此类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退缩;过敏倾向高分的学生为6.7%,此类学生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身体症状高分的学生为8.9%,此类学生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恐怖倾向高分的学生为5.6%,此类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等,有较严重的恐惧感;冲动倾向高分的学生为11.6%,此类学生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

分析讨论

某一项高分的学生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他们已经产生某些方面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调节,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那么当代职高生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心理状况呢?分析一下,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职高生心理年龄特色

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心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

(1)不平衡性。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对自己作斗争,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二)独生子女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高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六岁至十九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庭中孩子俨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心理脆弱,经受不住风雨和磨练。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应该正视我国独生子女存在的弊端:

(1)依赖性。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是独生子女的一个通病,这主要是家长的过度管制造成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可以通过亲身接触来提高认知能力,可是父母由于过分担忧,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孩子们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同时,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对孩子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动中,最终丧失了自我,养成很大的依赖性。

(2)利己性。首先,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兄弟姐妹相互谦让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不能感到关心、迁就他人也是一种责任。其次,父母怕自己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吃亏,有意无意地教了一些自私的观念和方法。此外,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如走后门,拉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也强化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主义较强。独生子女的利已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难纠正,自己得不到幸福,也害了周围人。

(3)反抗性与任性。“儿童的蛮横── 其野蛮和破坏程度并不很小── 往往与父母的专制同时存在,这种专制往往表现于滥用威权,遇事过分:过分的爱、过分的严厉、过分的温和、过分的娇养、过分的急躁、过分的盲目和自作聪明。可是以后呢,顽固不再是一种反抗,而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永久性的,习以为常的接触方式了。”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是家中的“小皇帝”,呼风唤雨,往往凭感情办事,自我约束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绪波动大,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反抗性和任性。

总之,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依赖性排斥了自主性和创造性,利已性排斥了社会性和利他性,反抗性和任性排斥了和谐性和理智性。

(三)网络游戏的冲击

网络的出现,使很多家长都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对于辨别力和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上的动荡不安使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网络正好符合了他们渴望自由与成熟的心理需要。职高生思想单纯,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在网络中都可以得以满足,有时,孩子对网络的迷恋程度往往出乎家长的意料。

据一项全国青少年媒介接触调查显示,早在1998年,仅北京城区就有超过20%的青少年在网吧等场所上网,此后各地青少年进入网吧上网的人数均在逐年上升。到2004年,80.8%的学生均有过上网经历,而其中56.1%的学生一周上网时间在1至4小时之间。另据一组针对1.7万网民的调查显示,10%的人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有空虚感,更有高达30%的人承认上网已成为逃避现实的重要手段。“网络心理障碍”导致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上网学生的生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残意识和自残行为。有关调查发现,未成年人进网吧,90%以上的活动是打电子游戏或聊天。网络游戏中很多都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很容易使玩者产生冲动倾向,而且在网络游戏中,人的命是不值钱的,可以随心所欲地烧杀抢夺,在满足玩者的某种心理后,也很容易让其反观自身:我的命如何。这样很容易产生恐怖倾向。

(四)对学习没有兴趣

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只有4.9%的学生感觉自己每天的心情还可以,有61.4%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感到苦闷,烦躁,33.7%学生严重地感到自己苦闷、烦躁、心里不舒服。在心里不高兴时,会向别人倾诉的调查中,只有18.5%的学生会倾诉,38%的学生不会倾诉,43.5%的学生偶尔会倾诉。在对课业负担的调查中,只有27.2%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还可以,18%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能承受,54.9%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太重。严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参加学校社团以及课外活动的机会,49.2%的学生从不参加社团活动,41.9%的学生偶尔参加,只有9%的学生经常参加。严重的课业负担使很多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的倾向,调查中显示:只22.3%的学生没有厌学心理,28.3%的学生有严重的厌学倾向,其余的49.4%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学生每天都忙于学业,与家长交流时间也比较少,调查中显示:平均每天与父母交流的时间,1个小时以上的为10.4%,半个小时以内的为57%,5.6%的学生从不与父母交流。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价值的忽视,这不能不说也是对学生心理影响的一种不小的因素,学习上有困难时,15.8%的学生不求助任何人,只有25.5%的学生会向老师求助。生活上有困难时,19%的学生不求助任何人,只有4.3%的学生向老师求助。

转贴于 建议对策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影响和辅导中得以疏导和排解,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升学、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障碍。

(1)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围。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深入人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通过对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宣传与行动,产生辐射效果,把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们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一级保健网,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二级保健网,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优势。三级保健网,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跟踪辅导档案,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AAT测试(学习适应性心理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教育子女存在问题并有主动要求的家长及学生进行亲子关系心理测验,找出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溢美之词。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职高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职高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了解子女的心理世界和思维特征,注重研究孩子的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特点,要以自己健康成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尽力创造最优的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社会以及为孩子树立职业形象的各行各业,都要从关心祖国下一代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努力创设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社会发展风貌,尽力辅佐学校及家长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负面、消极的因素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

(四)在校园网上开展网络德育

通过网络俱乐部、网上论坛等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延伸,与现行德育相比,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放性: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信息高速公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建立学校、社会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食粮。

(2)交互性:开辟网络聊天室,让师生进行网上交流,就某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辩论,促进师生的双向民主交流,增强学生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

(3)趣味性:集文字、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故而,网络德育也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这里再也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老师枯燥乏昧的说教,学生可通过德育软件(CAI)来感受德育内容,使学习更愉快、更自主。

(4)预见性:网络仿真实验可以预报其结果──针对这一特性,德育仿真实验就可以根据某一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设计模拟现实的德育活动,由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主题设计虚拟社区,让受教育者进入社区活动并根据活动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导出最终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而这些现行德育是无法做到的,也不允许那样做。

(5)能动性: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工作,受教育者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6)超时空性:在网络德育中,教育工作者可随时掌握新资料,吸取新知识,利用新材料,以优化德育效果。网络德育构建了开放型的德育方式,可以联合校内外德育工作者、心理学专家等成立“网络德育咨询室”,共同会诊学生的德育问题。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网络德育的重任,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遏止当今学生对网络游戏等的迷恋。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总之,职高生的心理现状应引起教育者、管理者、领导层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矫正。本人的分析与对策只是抛砖引玉,有待深入研究,不足之处请同仁们共同探讨,批评指正。

参考书目:

1.《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生心理学》,郑和钧、邓京华,浙江教育出版社.

3.《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出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