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儿科和儿科区别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4 10:47: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儿科和儿科区别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儿科和儿科区别

第1篇

关键词:中医儿科;中药;现状与特色;优势病种

Abstract:Objective Fine out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location,com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iority disease in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diseases,drugs,dosages,courses and frequencies in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consult formal prescriptions.Results The common diseases in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included cough,influenza,acute pharyngitis,chronic pharyngitis,and mon medicine contained bellflower,licorice,asters,orange peel etc.Most dosage interval arranges in 3 to 12 g and number of agents was about 3 to 5 doses.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The pediatric prescription dose was small and flexible in group partie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wo func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treatment,we should play advantage role and gain character of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make it play a greater role.

Key words:Nediatrics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dverse reaction;Superiority disease

中医儿科源远流长,在儿科颇多领域内中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儿身体的特殊性,对药物非常敏感,所以用药剂量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而中药在用药情况可以方便地针对这一情况用药,方便增减剂量,是中药治疗在儿科的一大优势,从这一方面来说,增加了小儿家属为小儿选择中药的选择性。另外中医辨证分析,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个体化,中药调理治疗兼备,是优势之二。所以如何让更多的人发现中医药在儿科的特色优势,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工作。

我院中医儿科有有自身的特点、常见病和优势病种。中医优势病种[1]指医疗机构在相关部门确定临床研究基地、重点专科(专病)、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室以及临床优势学科的项目是所认定的优势病种以及医疗机构自认为具有中医优势的中医病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2014年随机抽取的1275张处方进行查阅,详细记录患儿用药情况,用药疗程,病种。

1.2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对处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中医门诊儿科常见病 1275张处方调查可知,中医药治疗在儿科前六种常见病为:咳嗽、流行性感冒、急慢性咽炎、消化不良、慢性鼻炎、扁桃体肥大;其中咳嗽最高,百分比占41.65%,见表1。

第2篇

@心然Sandra对@儿科薛征主任说:

给小孩喝的中药的煎煮方式和给大人喝的有什么区别吗?

儿科薛征主任V

给大人和小孩喝的中药,其煎煮方法基本相同,都要提前将中药浸泡。还需注意特殊煎法的药物,一些解表的药物如金银花等不能煎煮太久。孩子喝的中药应少放点水,分数次服下,避免孩子一口气服了味苦的中药后不舒服。喝完后可以给他们一些小饼干或粘纸以资鼓励。中药实在太苦的话可以稍加些冰糖。

@孙傲字定宇对@儿科薛征主任说:

孩子晚上磨牙是怎么回事?

儿科薛征主任V

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睡前吃了太多东西,或精神紧张,或脾胃失调,还可见于肠道寄生虫病等。应该带您的孩子让医生看看,做出综合分析,得出诊断。在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同时,对于脾胃不调的孩子采用健脾消食等中药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肿瘤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嗨皮的球妈妈对@李雁主任医师说:

我的朋友做完肝癌介入术一个月了,现在能不能结合中医治疗?

李雁主任医师V

目前对于肝癌介入术后的患者,可予以益气养血的中药,从而促进手术患者机体的恢复。如疏肝健脾的中药,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扶正与驱邪相结合的中药,可减轻晚期患者的症状,增加长期带瘤生存的机会。

@摘下翅膀的鱼对@李雁主任医师说:

我同学的爸爸肺癌放疗后持续发热,请问中药可以治疗吗?

李雁主任医师V

这种情况是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建议配合中医治疗。中医中药有扶正固本、补气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循环、缓解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神志病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哦哦demon对@徐建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说:

我有个朋友3年前由于碰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心情一直很低落,后来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现在抗抑郁药吃得越来越多,请问中医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徐建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V

我科针对轻中度抑郁症专门开设了郁证专科,以平肝活血解郁的中药为主,辅以解郁II号颗粒,临床效果显著,且副反应少,希望对您的朋友有所帮助。

@今天很热2013对@徐建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说:

我因为工作需要经常熬夜,睡眠也不好,该怎么办?

徐建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V

若经常熬夜,会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而且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建议最好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若情况严重,可服用中药来调理。

耳鼻喉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吴芳吉对@耳鼻喉科郭裕医师说:

我最近常常耳鸣,很不舒服,据说肾虚会引起耳鸣,那吃点补肾的药会不会有所改善呢?

第3篇

1中西医结合对儿科疾病的诊断

由于小儿不能主诉或者表达不清,因此西医更多借助于现代检验检测技术,如测量体温,进行血尿便等常规化验,必要时还进行放射科拍X光片检查,而中医更多的还是望闻问切,看患儿精神状态、看体征症状、看舌苔颜色、看大便干湿,更注重了解患儿生病前有无吃过什么、有无受风着凉、有无挑食偏食、有无不良僻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辩证分析。

1.1呼吸系统有关疾病

比较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西医了解一位5岁女患儿,1年内曾反复外感,感冒基木每个月1次,支气管肺炎患了3次,并经相关化验,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而中医了解到该患儿体重超标,平时爱吃肉而不太喜欢蔬菜,晚上睡觉手心脚掌都发热,大便干巴有时便秘,舌苔较少舌头发红,故诊断为易感儿,这种情况跟小儿爱食肉导致体内热量积聚,而摄入粗纤维少,时间长了胃肠蠕动消化减弱,致使表里阴阳平衡遭破坏,容易受外邪侵入。

1.2消化系统疾病

最为常见的是小儿腹泻,西医主要考虑其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临床上可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分为功能性、感染性、药物相关性和炎症性四种腹泻,一般行大便常规、血常规化验即诊断[2]。而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体内各脏器稚嫩,还没有积聚强劲的精气,故对气温变化、不洁或变质食物、湿热因素等影响,致使抵抗力减弱,导致肠道疾病患生,一般从患儿近期生活诊察。

1.3淋巴系统疾病

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中医问知患儿平素喜冷饮,喜食肉食,现食欲下降,大便干燥且不能每天排泄,小便偏黄偏红,晚上睡觉不实,舌苔也异常。遂诊断辨证为邪热入里,毒聚喉核。

1.4其他病症

如麦粒肿,也不是就眼睛看眼睛,而是由一小儿眼睑红肿疼痛,深入了解到其患病时间已久,平时喜欢吃肉和辛辣,现在胃口不好,3天未大便,继而观察小便、舌苔、脉搏等情况,综合辨证为脾胃积热,循经上攻眼睑,毒结眼睑所致麦粒肿。

2中医儿科治疗

中医对儿科疾病的治疗离不开中药的应用,给药途径主要有煎服、穴位敷贴两种,现在已针对少儿特点制作了不少中药饮剂,还可行药浴、刮痧、针灸等辅助和针对性疗法。

2.1煎服中药治疗

一方而由于许多中药还不能制成性能稳定的饮剂,另一方而由于同一病患的表征、病理、致因等不同,采用的药方如使用品种、剂量等也有区别,且随着病程变化还需增减药种、药量,因此中医治疗大量的还是以煎服中药为主。如急性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利咽,口疮治以清热解毒、泻脾导滞,反复呼吸道感染治以清解脾胃伏热,方用泻黄散加莱菔子、内金、连翘、甘草水煎服等。

2.2穴位贴敷疗法治疗

穴位贴敷疗法就是通过人体相关穴位给药,一般是把配方所需的各种中药通过煎熬、调制最后形成软膏、药饼,然后贴敷于患者有关穴位上。穴位贴敷疗法好处是,不需口服中药,特别是小儿口服又苦又涩的中药相当困难,而且小儿胃肠道稚嫩,肝肾解毒功能差,不能承受口服中药来的不良刺激和毒副作用,用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纯自然绿色疗法。差别就是这种方法起效要比口服稍慢,所以疗程相对较长,再就是寻找病症所对应的穴位比较麻烦,需要较为深厚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而且一种病症常常需要多个穴位同时敷贴治疗,以求综合疗效。

2.3刮痧治疗

刮痧疗法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关穴位附近用适当的手法刮拭,以祛除体内风、湿、火等邪气。刮痧既可以促进健康,还可用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还可以避免口服中药的不便以及毒副伤害,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刮痧常用于成人,因刮痧常使肌体有火辣辣的疼痛感。近年来,经临床探索和实践,刮痧也可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前提是刮拭手法要适应小儿特点,力量运用要控制在小儿承受力之内,做得好可以很好防止邪气入侵,增强小儿体质。[3]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口疮、麦粒肿、经常性腹泻等,在口服或者敷贴相关中药进行清热解毒时,可以配合刮痧治疗祛除湿热,共同奏效。

参考文献

[1]刘枫.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的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19-20.

[2]陈春明,杨平.二甲医院3年儿科住院患者统计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04):131.

[3]蒋霞,黄晓清,杨玉芳,等.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01):32-33.

第4篇

以质量为中心

2008年6月,李桥儿童专科门诊部顺利注册成为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院领导审时度势以医院成功注册为契机,全面落实“以质量为中心”的工作目标,重点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满足社会上高消费群体对高端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的需求,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在现有门诊基础之上,依托首都儿科研究所强大的专家队伍开设了知名专家专业门诊,同年11月8日,筹建多日的知名专家专业门诊如期开诊。知名专家专业门诊的开设,一方面使知名专家资源得以充分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为医院树立优质服务标杆、培养高端服务人才、提升管理层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知名专家专业门诊无论是医疗技术质量、服务水平、还是就医环境都与普通门诊有很大的区别。

就医疗技术质量而言,出诊的专家都是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首都儿科研究所知名儿科专家。知名专家专业门诊开设有: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新生儿科、内分泌科、保健科等多个科目,科室更细化,专家更专业,这有助于患儿家长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更合适的医生诊治。良好的工作环境与贴心的服务激发了专家们积极工作的热情,他们更加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就诊的患儿诊断、治疗。对于医学常识匮乏的家长,专家们则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服务方面,知名专家专业门诊提供标准化接待服务、电话预约挂号服务、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等多项服务。院内设有专家门诊“绿色通道”,各项检查均优先安排,无需排队等候,节约了患儿家长大量的时间,看病不再是一件令人紧张的事情。预约挂号的开展,极大地缓解了专家号难挂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这一便利的服务,挂专家号也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为患儿复诊与延续性治疗提供了便利。这些服务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使就医过程变的更为简单和便捷。

就医环境安静、温馨,无论是卫生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体现出“儿童为本”的理念。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不但有助于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而且有利于消除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从医学角度讲,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

知名专家门诊的开设让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延伸至京郊,为患者就诊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满足了部分追求高品质医疗质量患者的需求,充分地开发与利用儿研所知名专家资源,不仅为医院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也创造了社会效益。

开诊四年来,知名专家门诊共接待患儿1.5万余人次,复诊率近40%,充分赢得了患儿家长的认可。知名专家门诊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培养了一批医疗技术强、服务态度好的高端服务人才,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管理层次,为其他科室的管理树立了标杆,成为医院管理服务的新亮点。

关注儿童眼病

知名专家门诊的成功运营为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医院在强化医疗质量、提升服务管理的同时,积极的“走出去、请进来”,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进修、培养。针对重点专业、新开展专业,采取外部引进为辅的原则,有计划地培养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近年来,儿童眼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低龄化,眼保健一直是家长们比较忽视的问题。婴幼儿过早地接触了手机、电视和电脑,极大地影响了视力的正常发育。为普及儿童眼病防治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眼病的认识及加强眼保健意识,李桥儿童医院与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童视觉发育和眼保健指导中心合作,成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斜弱视防治眼保健指导中心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分中心。

2011年3月,分中心正式成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眼病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邵立功博士指导工作。邵博士积极策划开展眼保健宣教工作,指导购置多台新型儿童眼病治疗仪器,深入开展儿童眼病检查、治疗工作。

3月30日,李桥儿童医院“走进幼儿园,专家面对面”活动走进港馨幼儿园。邵博士担任主讲嘉宾,针对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近视、弱视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婴幼儿视觉发育特征,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常见眼病防治与弱视发病机理与矫治原理。邵博士反复强调,3-4岁是纠正孩子用眼习惯的最好时期。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树立眼保健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讲座结束后,邵博士与家长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耐心详细地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并为部分孩子做了眼部检查,对于发现有眼部疾病的孩子,邵博士给出了合理的保健及治疗建议。

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儿童家长的强烈反响,为满足辖区内儿童家长的迫切需求,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利用暑假期间全面开展儿童健康公益体检活动。与此同时,医院与顺义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合作,深入顺义校区为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免费公益体检活动。体检活动以儿童视力检测及沙眼等眼科相关疾病的筛查为重点,医院抽调医护人员全力做好体检工作,体检过程中积极向学生及家长讲授眼保健常识及眼病预防治疗知识,普及用眼常识,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眼保健意识。医院方面则积极配合体检活动,做好眼病儿童的接诊治疗工作,尽最大努力为辖区儿童做好服务。

打造专病专治的中医儿科医院

为提高医院中医儿科特色治疗与服务水平,使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的儿童,该院与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经验传承工作室合作,于2012年6月成立了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工作站。

工作站的成立,既表明了一个老中医工作室探索交流有了新路子,又表明了一所儿童综合医院在结合老中医学术经验防治儿童疾病方面开创了新出路。儿童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此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病理以及儿科疾病防治的理论,防治儿童疾病的临床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医药卫生系统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践出真知,唯有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才能够真正提高儿科临床水平,正确总结提炼出儿科疾病防治的经验。儿科临床现在是寻求突破的关键时期,因此工作站在重大课题的选择上要本着以下四点原则:一是起点要高,开辟儿科医药发展新领域、新成果;二是定位要早,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但要避免过度预防、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三是设计要巧,在西医有标准、中医有疗效的基础上寻求课题进行设计;四是成效要好,要充分利用基地有医院和药厂的先天条件,寻求新方药、新制剂、新方法、新技术,达到显著疗效,且便于推广应用。

第5篇

[关键词] 万安方;儿科文献;应用价值

[Abstract] Wan An Fang is a prestigious medical book in Japan's Kamakura era. In all of 62 volumes, there are 11 volumes about pediatrics contents. In Wan An Fang pediatrics, 95 percents of the contents are reproduced in You You Xin Shu. There are three citation principles: firstly, excerpt the literature of the common multiple disease in author's era; secondly, the medicines contained in the prescriptions are easy to get at that time in Japan; thirdly,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by cutting out the superfluous. Each recorded disease has detailed classific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The readers can enrich the ideas of pediatric treatment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y reading.

[Key words] Wan An Fang; Pediatric literature; Application value

《万安方》全名《覆载万安方》[1],是日本著名的大型医学全书,由日本镰仓时代(1185~1333年)的僧医|原性全所撰,完成于嘉历二年(1327年)。该书由作者征引辑录中国宋、元时期大量的医学文献,并加以整理分类而成。其中卷第三十九至卷第四十九共11卷为儿科部分,占全书篇幅的六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引录了中国的医学文献100种,按病分门,门下列证,共记载了小儿惊痫、伤寒、咳喘、疳病、泄泻等近百种疾病的辨证、方药、相关治法及初生小儿养护法。

《万安方》儿科部分内容虽均摘录于中国医书,但所摘录的内容又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笔者从学术渊源、学术特色、学术价值三方面来探讨《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内容、特色及其价值:探究其渊源,分析其摘录诸医论方药的原则;总结其诊疗特色和处方用药特色;最后结合现代中医儿科学的内容,浅述其儿科部分的应用价值。

1 《万安方》儿科部分文献来源

《万安方》儿科部分所摘录的内容均标明了出处,可供整理归纳其文献来源及引用情况;在多处卷首或卷末均有“《幼幼新书》第几卷出之”的标注,经与《幼幼新书》相对照后发现,所摘录的内容虽出自100种医籍,但是大部分内容转引于《幼幼新书》,即从《幼幼新书》中摘录其所记载的历代医籍的内容;又考虑到尽管其文献来源十分广泛,但作者摘录各家文献时应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故今择其重点,通过考察被摘录较多的《幼幼新书》的引用情况,以此来总结作者撰写该书儿科部分的原则和规律。

1.1 儿科部分文献来源及引用情况

统计引用总次数达到20次以上的医籍,以及对各医籍医论、方药引用的次数;再将该书相关内容与《幼幼新书》的内容两相对照,统计引用各医籍原书和转引于《幼幼新书》的次数,得到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国医籍《太平圣惠方》《千金方》等大型综合医籍和《张涣》《吉氏家传》《茅先生方》等众多医家的医籍。其中儿科诸证候的症状、辨证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诸病源候论》《圣惠方》《千金方》《婴童宝鉴》;而所摘录的方药来源极广,有《圣惠方》《千金方》之类的综合医籍,也有各个医家的医籍、经验方、家传方等。但是,此部分所摘录的众多医籍的内容,仅有少量是从原书中摘录出来的,约95%的内容均转引于南宋刘P等所编撰的《幼幼新书》,由此可知,《幼幼新书》是《万安方》儿科部分最大的文献来源。

1.2 对《幼幼新书》摘录情况

经统计文献来源发现,《万安方》儿科部分大量内容均转引于《幼幼新书》。考虑到《幼幼新书》本身又是一部总结其以前的中医儿科学成就的大型医籍,故将《万安方》儿科部分从《幼幼新书》中转引的内容,与《幼幼新书》原书的内容两相对照,从中推断出作者引证文献的原则,有助于了解《万安方》儿科部分的编撰规律。

考察两书中论述小儿疳病的内容:《万安方》卷第四十五“小儿七”,论述了小儿诸疳病的辨证论治和方药;《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三至二十六载小儿疳病的内容[2]。将《万安方》与《幼幼新书》的相关内容对比后得到如下结果:

《万安方》小儿疳病部分所论述的门类不到《幼幼新书》诸疳中所列门类的二分之一,且考察具体内容发现,《万安方》对五疳、十二疳、二十四疳候的论述远不如《幼幼新书》详细。又根据《万安方》卷第四十五结语“以上诸疳,自《幼幼新书》第二十三卷至第二十六卷四个卷中出疳种类四十条。事繁证多,临于病家,卒难辨知之,是以今世常所现行,聊抄易识录之,广可见本方而已”[1]1183-1184。故可推断其摘录文献的原则之一是:选择日本当时常见的病证,摘录历代医籍文献中对这些病证的论述和方药,略去其他少见的病证,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论述。 再考《万安方》小儿疳病部分第一节“诸疳”的内容,该节论述了五疳辨证。开头一段是对五疳病因病机和辨别的论述,辨证之后又列举了紫霜圆、黄耆饮子等五则方剂,通治五疳。这些内容转引于《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三的五疳论,而《幼幼新书》五疳论中仍有大量的方剂未被转引。作者|原性全在《万安方》该节的末尾阐述:“以上总治五疳良方如斯。凡各治一疳之药方,可见《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三卷。或牛黄、芦荟,或干蚵o、蟾蜍等,药材则难得,故不抄载之。疳病尤重,治疗亦难矣。”[1]1155由此可知,在《万安方》的儿科部分,作者是本着“方中药材在当时易得”的原则来抄录方药的。

以上两例分析了《万安方》小儿疳病部分征引《幼幼新书》的规律,具有这种摘录特点的内容,在该书儿科部分各卷均有分布,且在相应卷次或章节的末尾均有标明。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万安方》儿科部分对《幼幼新书》的引录原则主要有三个:第一,根据作者所处时代的治病所需,摘录常见多发病证的相关文献;第二,方剂所载药材在当时当地易得;第三,删繁就简,实用有效,略去相关门类中过于繁琐的内容。

2 《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学术特色

《万安方》的儿科部分,卷第三十九、四十为初生小儿将养之法;卷第四十一至四十七,每卷论述一种类型的疾病;卷第四十八、四十九为小儿杂病。其详论的病证类型并不多,如卷第四十至四十七分别对小儿惊痫、中风、伤寒、疮疹、发斑、咳喘、疟疾、温热诸病、骨蒸劳气、黄疸、寒疾、胃腹诸病、疳病、泄泻痢病、丹毒等做了详细的论述,每一病下分类繁多,广纳诸方,罗列各家之说,对诸证逐一进行全面阐述,然而其所摘录的各家医论观点相似,众多方剂涵盖该证候论治的各个方面。

例如,卷第四十一“小儿三”,详细论述了小儿惊痫证候的辨证分类和方药。分为六节:惊候、急慢惊风、急惊风、慢惊风、天、诸痫。

“惊候”一节为总论,首先援引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之说,阐述惊痫的病因病机:血气不和、热实在内、心神不定,所以发惊,甚者掣缩变成痫[1]1042。接着征引《小儿形证论》《惠眼观证》之说,根据症状不同,将惊候又分为惊邪传入肝心脾肺肾的“五脏惊传候”。《小儿形证论》和《惠眼观证》两书之说虽大同小异,但作者将它们一一罗列出来,全面阐述了五脏惊传候的辨别。本节最后摘录了来自《圣惠方》《博济方》《刘氏家传》等书的十余首方剂,诸方主要围绕“心热发惊”的病机来论治,用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甘寒养阴与苦寒清热之品同用以清热解痉,如羚羊角、犀角、麦冬、玄参等配伍黄芩、龙胆草、山栀子等;②清心热开窍,用辰砂、龙脑等;③重镇安神,常用龙齿;④扶正安心神,用人参、阿胶、茯神等;⑤亦有用下法化痰利膈,引《博济方》金花散,用川大黄、朴硝、干葛、炙甘草。

在“急慢惊风、急惊风、慢惊风”三节,论述了小儿惊的两种类型――急惊风、慢惊风的辨别和方药。引《养生必用》《钱乙附方》《万全方》《圣惠方》《病源论》之说来论述急、慢惊风的病因、病机和鉴别。诸书之说大同小异,观点均为:急慢惊即是古医经方论所谓的阴阳痫,阳痫属腑,阴痫属脏,皆由内有积热、外感风邪而发,候有速迟,因而为名[1]1046。骤见壮热抽掣、痰壅口噤者,谓之急惊;心神不安、呕吐痰涎、睡中多惊、乍发乍静、荏苒经日者,谓之慢惊。末尾又摘录“汉东王先生论”部分内容,提出小儿惊风可医者11种,不可医者7种。每节又相应摘录数方,急惊风常从清热镇惊论治,多用青黛、辰砂、天竺黄等,亦有用泻下除邪之药,如牵牛子、巴豆霜等。慢惊风诸方则遵从“阴痫属脏,于痫方中用温药”的原则,在镇心惊开窍的基础上,用药偏温,多用温燥豁痰之品,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又用桂心、附子、干姜等温阳;且提出从“脾困”论治,用醒脾扶正之品,如白术、厚朴、草果子、人参、茯苓等;亦有解表之法,用麻黄、荆芥穗、防风等。

小儿天证,其症状与惊怔颇相似,故亦编入卷第四十一。“天”一节,首先引《幼幼新书》《太平圣惠方》《诸病源候论》《全婴集》之说,论述天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小儿天者,由脏腑风热,脾胃生涎,痰涎既生,心膈壅滞,邪热蕴积,不得宣通之所致也。”“其曰天吊()者,盖出于惊风之候也。以其手足搐搦,眼目上戴,如鱼之着钓,遂以为名。”[1]1055诸书之说互为补充。其后也摘录数方以及灸法,方中用药较为骏猛,其治多以开窍解痉为主,用麝香、辰砂、地龙、干蝎等,还常用峻下之品巴豆。

“诸痫”一节论述小儿三种痫――风痫、惊痫、食痫的辨证、鉴别及用药。引用《千金方》《诸病源候论》《秘要指迷方》之说,论述三种痫的辨证要点及论治原则,又本着“风痫可下之,惊痫不可下之,食痫早下则瘥”[1]1059的原则,分别摘录数方。风痫多热,方中主要从驱风清热为治:驱风用麻黄、防风、独活等,清热用黄芩、黄连、生干地黄、地骨皮、羚羊角等;惊痫多从豁痰除涎、镇惊开窍为治:用天南星、半夏、麝香、丹砂、犀角等;食痫则在镇心惊的基础上常用巴豆以攻下。

以上是卷第四十一惊痫有关证候的内容。

又如,第四十六卷“小儿八”,对小儿泄泻、痢疾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全卷共分为27节,根据其内容,又可分为两大板块:第一至第十五节,论述小儿泄泻证治分类;第十六至第二十七节,论述小儿诸痢证的辨证和方药。

泄泻一病中,第一节总论,首先论述泄泻的定义、分类、症状,引《养生必用论》和《茅先生方》之说。其后列举十余方,这些方剂并未明确注明治疗何种泄泻,且有数方标注“治小儿一切泄利”,说明该处作者意在列举诸泻利的通治之方。但是,究其用药,则诸方亦各有寒热补泻的侧重,经归纳总结,发现这些方剂主要包含了小儿泄泻治疗的四法:①调寒热:寒性泄泻方中入温热药,如干姜、附子、砂仁、草果等;热性泄泻方中,入黄连等;而大多泄泻是由寒热不调所致,故方中常常寒热并用,黄连与干姜配伍,或黄连与吴茱萸配伍。②收涩法:久泻不固者,需入收涩之品,如赤白石脂、龙骨、诃子、象斗子等。③通因通用法:方中入巴豆、大黄等。④补虚扶正法:方中入人参、白术、阿胶等。 此外所列举的《孔氏家传》“茯苓圆”提出了泻利用分利水道法,用白茯苓;《王氏手集》妙应散治肠虚受风泄泻,方中入风药木贼、荆芥等。

四十六卷第二节至第十五节分别论述了十种泻利――积泻、惊泻、伤泻、冷泻、热泻、洞泄、水谷泻、暴泻、曩泻、虫泻,和久泻后的变证――利久不止、利渴不止、下利羸瘦、利瘥后遍身肿。虽然分类极细,病证众多,但其辨证方法不外乎寒、热、虚、实,只是因症状的变化而定其名,例如,暴泻是由肠胃虚,暴为冷热之气所伤而卒利,故名暴泻;曩泻则是由秋夏晨朝中暴冷之气,热气在腹不得泄,冷热气相并,连滞不瘥,故名为曩泻[1]1196-1197。而诸泻利的治方,也不外乎总论中的“四法”,只是择药方面略有区别。

在痢证板块中,也是先总论痢证的分类、症状,主要引《幼幼新书》《茅先生方》、汉东王先生《家宝方》等的说法。痢证的分类众多,较于泄泻一证,其主要特点是所泻下之物: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间,或为脓血,或为纯血等等。其后又分别论述了八种痢――冷痢、热痢、冷热痢、白脓痢、纯血痢、脓血相杂痢、五色痢、休息痢以及脱肛证。而其治疗方药中,也包含了泄泻治疗的调寒热、收涩、通因通用、补虚扶正四法,只是方中又常常加入止血之品――炒槐花、炒地榆、炒艾叶等,此为其特点。

从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对所论述的每类证型,《万安方》作者所收集的资料极其丰富,证下分类详细,各家之说、诸家之方均有规律可循,虽然有一些相似、重复的地方,但作者仍一一列举,意在追求全面、完整的论述,以便于更加准确地指导儿科临床应用。这个规律在儿科部分各卷中均有所体现,这也是《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学术特色。

3 《万安方》儿科部分内容的应用价值

《万安方》儿科部分对小儿诸病辨证论治的论述,其中某些内容在现代对中医儿科仍有指导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有些内容则略显繁琐,且有少数无稽之说,应该摒弃。现通过举例来论述《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应用价值,并讨论如何应用的问题。

卷第四十“小儿二”,在第二十节和第二十一节分别论述了小儿龟胸、龟背的病因病机和方药。第二十节“龟胸”,首先引《圣惠方》之说阐述龟胸的病因:小儿龟胸者,缘肺热胀满,致使胸高如龟;多食热乳,亦能致此也。其次引张涣之论,提出了乳养小儿之法:凡乳母常捏其宿乳,常洗净乳,捏去热乳。若令儿饮热乳,损伤肺气,胸高胀满,令儿胸高如龟[1]1037-1038。最后列举治龟胸数方,均从清泻肺热、养阴润肺为治,清肺用桑白皮、甜葶苈、杏仁等,亦有以泻代清之法,用大黄、朴硝等,养阴用天门冬、百合等。

第二十一节“龟背”,首先引《圣惠方》、钱乙、张涣之说论述龟背的病因:由坐儿稍早,为客风吹著背骨,风气达于髓,使背高如龟脊之状也[1]1039。后列举数方,主要从温经、散寒、驱风为治,用桂心、独活、防风、麻黄等。

这两节对龟胸、龟背的病因阐述十分明确,所列数方的组方思路有规律可循,但在现今中医院校常用的《中医儿科学》中,将此二病归在“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3]当中,并没有对这两个病的详细论述,且分证论治中也只有脾肺气虚、脾虚肝旺、脾肾亏损的辨证论治,故《万安方》中这部分的内容值得中医儿科参考借鉴,其所论的病因病机可以启发开阔临床思路;但是,对于所列方剂,则应总结其基本组方思路和择药用药规律,根据临床症状加减变化,并不一定要照搬原方。

书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内容,如《万安方》卷第四十五“小儿七”,论述小儿诸疳的辨证和方药,其中有五疳之说,后又根据症状的变化,分为十二疳以及二十四候,分类繁多,且每种疳所说症状繁杂,但考察其内容,均围绕疳病的病因――小儿肠胃细微、乳哺不和、寒温失宜、甘肥过度、损伤脾胃,致成疳疾等病因来展开,而五疳所述肝心脾肺肾之疳,基本涵盖其他各种分类的诸疳。这部分内容冗杂,不必完全继承其说,而应该抓住中心内容,才能真正便于临床应用。此外,在小儿无辜疳的论述中,作者摘录了“无辜鸟致病”的原因,言小儿无辜疳是由夜露儿衣于庭中,遇天上无辜鸟飞过,儿著此衣后致病。此属荒诞无稽之说,并无确切依据,应当摒弃。

笔者认为,《万安方》儿科部分相对于《中医儿科学》来说,前者不如后者全面、系统、简洁明确,故《万安方》儿科部分文献仅可作为中医儿科的一个补充,读者研读此部分内容,目的应在于寻求临床上更加丰富的思路。对于其中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应总结辨证思路,归纳处方用药规律;对于繁杂冗长和荒诞无稽之说,应当直接摒弃。

以上是对《万安方》儿科部分的学术渊源、内容特色、应用价值三个方面的初步探讨。而中医文献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梳理各个医籍之间的继承关系,考证源流,并考察其学术特色,发掘对现代医学有应用价值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有目的、有选择地研读古医籍。笔者认为,《万安方》的儿科部分对儿科疾病的分门别类很详细,载方众多,某些内容仍然可以借鉴以开拓思维,在现代中医儿科临床中参考运用。但是,书中也不乏冗杂之处,少数方剂用药骏猛,或有毒性,也是必须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日]|原性全.覆载万安方[M].影印内阁文库藏延享二年(1745)抄本.东京:日本科学书院,1986:1183-1184, 1155,1042,1046,1055,1059,1196-1197,1037-1039.

第6篇

【关键词】 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临床疗效;安全性分析

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儿童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病且发病率较高,在儿科疾病中居于首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甚至会死亡[13]。因此该疾病受到越来越多儿科专家们的关注,将该疾病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4月10日2012年12月10日接收70例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现报告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2011年4月10日2012年12月10日接收70例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抗病毒中药组(A)和抗病毒西药组(B),每组各35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2~11岁,平均(5.8±0.6)岁,病毒感染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2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18例,副流感病毒13例,腺病毒14例。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项目均确诊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毒感染类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服用午时茶颗粒剂量:1~4岁,1/4袋,4~7岁,1/3袋,7~12岁,1/2袋,均2次/d(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12 g/袋,生产批号:20110322),B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15~20 mg/(kg·d)(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50 mg/袋,生产批号20110123),服用疗程均为3 d。

1.3 疗效评价[4] (1)观察两组服用抗毒药物后的临床疗效,包括治愈率、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2)评价两组服用药物后的安全性,安全性评价标准包括1级,2级,3级,4级。

3 讨论

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严重威胁着儿童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是引起儿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疾病[5]。该疾病不仅给儿童患者带来了痛苦,也增加了家长焦虑不安的心情,也给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由此可见,及时治疗和选择治疗方案是该疾病的关键方法。

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病毒较多,最常见的7种病毒有流行性感冒病毒、博卡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而儿童最为容易感染的两种病毒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数十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抗病毒药物发展的非常迅速,可以作为临床选择的药物较多,医生经常使用的经典药物包括利巴韦林和更昔洛韦且临床报道也较多。抗病毒药物还包括阿昔洛韦、干扰素、抗生素、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扎那米韦等,均可用于治疗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有报道研究资料表明,中药更适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由于它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高。其中临床报道较多的中药主要包括午时茶颗粒、橘红痰咳液、小儿感冒颗粒等。另外,中药敷贴疗法成为中医疗法的新方法。目前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治疗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机制尚不明确,但主要存在两种学说,一种学说认为中药可以阻断病毒繁殖、复制的过程,即直接抑制病毒作用,另一种学说认为中药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即间接抑制病毒过程。中药的特点是强调辨证,不仅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力,具有双重作用,这也是本质上与西药不同的最大区别。

本研究课题表明,抗毒中药组的临床疗效与抗毒西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中药抗毒药物治疗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疗效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儿童,是儿童患者值得选择的优良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胡晓贞,颜乾麟.青英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4244.

[2] 胡思源,刘虹,贺爱燕,等.豉翘清热颗粒治疗风热感冒挟滞证的临床研究.天津中医药,2008,25(2):103104.

[3] KhetsurianiN,KazerouniHN,ErdmanDD,etal. Prevalenee of viral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 in children with asthma.AllergyClinInununol,2007,119(2):314321.

第7篇

儿科临床中,儿童服用固体药物有一定难度,所以在传统口服剂型中,以糖浆剂、合剂、口服液、混悬剂、颗粒剂等应用较多,儿童用片剂多制备成泡腾片、分散片、口服速溶片、咀嚼片等形式[3],并加入适当的矫味剂调节口感,方便儿童服用。结合儿科用药特点,近年来开发出许多新剂型。

1.1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缓释制剂可提供比较平稳的血药浓度,减少副作用,维持持久的药效。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缓释、控释制剂可定位、定速、定时释放,减少患儿服药次数,可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减少患儿用药总剂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缓释、控释制剂受胃肠道因素影响小,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释药平稳、恒定,副反应少,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适合儿童用药的特点。如雷公藤缓释片所含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普通片相当,每日剂量相同,但生物利用度提高,毒副作用减轻。中药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发展很快,上市品种逐步增加,是目前中药新制剂研究的热点[4]。

1.2中药泡腾剂

中药泡腾剂是指加水后可迅速崩解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片剂或颗粒,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本剂型含有适量泡腾崩解剂,冲服时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颗粒快速崩散溶解。这种剂型在中药汤剂和糖浆剂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起效迅速、易吸收等特点,解决了婴幼儿患者服用固体药片的困难,是儿科用药一种比较理想的剂型。代表品种有山楂泡腾颗粒和小儿肠胃康泡腾片等[5]。

1.3口服微囊

是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微小胶囊[6]。该类制剂隔离外界与药物接触,可防止药物挥发、氧化、水解,尤其适用于芳香类中药,如荆芥油、薄荷油等挥发油沸点低,易挥发,又不溶于水,制成微囊后稳定性良好,既可防止其散发,又利于携带,便于服用。同时,微囊制剂可以掩盖中药的不良气味,增加了儿童服药的顺应性。微囊还可延长或控制药物的释放,制成长效制剂;囊膜有隔离药物与外界的接触的作用,减少与复方制剂的配伍禁忌。

1.4中药茶剂

是指含茶或不含茶的药物经粉碎、加工的粗末制品或加入适宜黏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品,以沸水浸泡取汁服用[7]。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茶剂袋泡茶更便于携带和服用,在疗效、剂量、外观和味觉上都得到了改善,容易被家长和小儿接受,有较好的市场前景[8]。

2口腔给药剂型

主要是口腔崩解片。是指在口腔内可快速崩解、分散或溶解于唾液中的片剂。患者服用无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几十秒内即可在口腔速崩或速溶,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国内文献从主药及辅料的溶解性角度考虑将其分为口腔速崩片(口崩片)和口腔速溶片(口溶片)两类[9]。近年来口腔崩解片技术基本成熟,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也已经将口腔崩解片列为一种新剂型,并已有多种药物的口腔崩解新制剂获得药品注册申请。如治疗儿童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的小儿清热止咳口腔崩解片等。但中药口腔崩解片研制的难点在于中药的掩味技术,可通过添加甜味剂或矫味剂、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和包衣技术等手段解决[10]。

3非口服给药制剂

非口服给药剂型一般起效迅速,可避免药物口服时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而且又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对于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特别是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及伴有呕吐症状的患儿尤其适用。

3.1透皮吸收制剂

中药透皮吸收剂型是对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其皮肤表皮比成年人薄,角质层也较薄,皮肤对药物的可穿透性比成年人大,在用药剂量上应严加控制。

3.1.1贴膏剂

中药贴膏剂采用制剂学方法使药物透过皮肤屏障,经皮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11]。该制剂不需口服,不被肝脏首过效应破坏,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且皮肤角质层还具有贮存作用,使血药浓度曲线平缓,恒定输药、控制血药浓度,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如中药小儿感冒退烧贴是以穴位贴剂形式,用于小儿感冒退烧[12]。值得一提的是,将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得的巴布膏剂近年来发展迅速,因其具有载药量大,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药物释放、吸收好,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透皮吸收剂型[13]。

3.1.2中药浴剂

中药浴剂是药材提取物加营养剂、透皮促进剂、软化剂等辅料制备而成的一种液体制剂[14]。具有使用方便,患儿愿意接受等优点,较适合婴幼儿湿疹、脓疮、皮炎、荨麻疹等皮肤病以及局部高热患儿的治疗,如双花洗液。

3.2呼吸道给药制剂

主要是气雾剂。是指药材提取物或药物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装在具有特制阀们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细雾状或细粉状定量或少量喷出的制剂。气雾剂剂量小,分布均匀,奏效快,使用方便,吸入时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外用则避免对创面的刺激性,具有速效和定位准确等特点[15]。儿科临床多用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中药雾化吸入应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很好[16]。

3.3直肠给药制剂

直肠给药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直肠给药剂型主要是栓剂和中药灌肠剂,在引入肠道后能与直肠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药物经直肠黏膜下毛细血管吸收,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

3.3.1中药新型栓

栓剂给药方便,吸收迅速,从生物利用度看,药物的吸收速率仅次于注射剂,尤其适合小儿使用[17]。在传统栓剂的基础上,现在又出现了中空栓剂和双层栓剂等新型栓剂。中空栓剂由日本人渡道善造于1984年首先报道[18],栓中有一空心部分,可供充填各不同类型药物。如水合氯醛中空栓在儿童镇静方面取得了很好疗效。双层栓剂可制成内外两层或上下两层,如雷公藤双层栓,前端为空白基质,后端含有药物,在直肠内,栓剂前端融化可形成液态的基质屏障层,可有效阻止后端所释药物向上扩散,避免了相当一部分药物由直肠上静脉经门-肝系统吸收,而直接从直肠下静脉和静脉绕过肝脏,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肝首过效应[19]。

3.3.2中药灌肠剂与直肠滴剂

中药灌肠剂是将中药提取物灌注于直肠而迅速发挥药效的一种制剂,采用直肠给药,作用迅速、温和、持久[20],不但给药方便,且显效速度与静脉系统给药相当,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给药效果的2倍,同时减少和避免了药物受胃酸和消化酶的分解破坏。有人应用中药灌肠剂治疗外感发热、肺炎咳喘、中毒性肠麻痹、病毒性脑炎等儿科急重症,使中医药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21]。直肠滴剂与灌肠剂相似,不同的是滴剂剂量一般比灌肠剂小,所以要求中药提取物纯度较高。滴剂的插管置入内3cm左右的深度较好,以防止插入直肠过深使药物大部分经直肠上静脉吸收,被肝脏首过代谢,药效降低。

我国儿童占全国人口的1/4,目前用药品种却仅有60多种[22],所以有人说中药制剂的新剂型研究是对传统中药制剂的革命[23],改进剂型,是提高儿科用药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极为迅速,为实现药物的“三效”(速效、高效、长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儿科中药新剂型逐步向服用更加方便,口味更容易被儿童接受的方向发展[24]。

【关键词】中药制剂

儿童处于生理上的发育期,人体机能与成人存在区别,儿科给药应结合药物性质、儿科生理、病理、用药等特点来选择适宜的剂型[1]。中医中药作为几千年积累传承下来的经验科学,在儿科临床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中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新品种开发和新剂型研制方面有重大进展[2]。

【参考文献】

[1]佘建华,吴秀清.浅谈中医儿科用药剂型的改革[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6):58.

[2]丁彦吉,李江.儿科中药给药的思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3):46.

[3]罗雯晔.儿童用药剂型的探讨[J].遵义科技,2003,(4):4344.

[4]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4.

[5]宫爱华,董健.剂型与儿科用药探讨[J].齐鲁药事,2005,24(7):439450.

[6]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91.

[7]张晓枫,翟学明.中药茶剂的开发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3):164.

[8]薛旭初,康孟利.新颖保健袋泡茶现状及前景[J].农产品加工,2006,5:87.

[9]蔡刚,朱晓薇等.关于中成药口腔崩解片开发应用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4,21(5):3637.

[10]平其能.口腔崩解片的研究及开发[J].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4,4(4):2425.

[11]姜梅,孙海燕.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新剂型[J].中国乡村医药,2000,7(11):27.

[12]李嵘.药物新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展望[J].儿科药学杂志,2004,10(6):1012.

[13]潘卫三,李华.中药巴布剂研究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3):34.

[14]李丽丽.儿科用药与临床应用中的中药剂型浅析[J].陕西中医,2003,24(6):537538.

[15]姚妹,周幸福.应加强婴幼儿用药新剂型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2):94.

[16]刘磊,宋晓东等.中药雾化吸入应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国民康医学,2006.4(18):310311.

[17]江长波.中药栓剂的发展与应用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1,32(5):4850.

[18]刘晓华,张大等.中药中空液体栓剂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6):331333.

[19]孙洁,张景艳.中药栓剂的发展概况[J].中医药学报,2005,33(4):7678.

[20]陈爱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儿科疾病体会[J].中医儿科杂志,2006,2(1):4344.

[21]赖子建,赖婉玲.中药灌肠法在儿科急重症的应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6):19.

[22]李彦.重视儿童用药安全改进儿童用药剂型[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5):1209512096.

第8篇

【关键词】 门诊人次; 变化; 指数;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1.095

门诊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医院的规模、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门诊管理水平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1-2]。本文对本院2007-2011年5年来各科门诊量进行分析,总结出门诊量变化规律,为合理配置各种医疗资源,科学安排门诊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07-2011年统计报表。

1.2 方法 采用季节指数分析法,以指数的大小来反映门诊人次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情况。季节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季节指数=同季(月、日)平均数/各年份季(月、日)总平均数。

2 结果

2.1 1周季节指数,反映1周7天各科门诊人次的变化规律,见表l。周一、周二患者最多,周日最少,只占平时的一半。最值得一提的是儿科,因儿童就诊的特殊性,其周六、日的季节指数明显高于工作日,可见儿科一周7天工作量都比较大,无明显区别。从周季节指数看,受周六、日影响较大的科室有口腔科、内科、运动医学科、中医科,这些科室门诊人次都比平时减少较多。

2.2 各月季节指数,反映1年12个月各科门诊人次变化规律,见表2。一年中11月、12月为就诊高峰,其次是9月、8月,2月、1月为一年中最冷清的月份,这与春节、元旦放假有很大关系。儿科也是11月、12月、10月就诊人次最多,2月最少。内科、中医科在12月门诊人次整体上涨的情况下,指数依然上升,表明患者增加显著,这与慢性患者年底集中开药有关。

2.3 季的季节指数,反映1年4季各科门诊人次变化规律,见表3。季度季节指数中,第4季为旺季,其次为3季度,1季度门诊人次最少。这与季节性疾病有关系,心脑血管疾病在秋冬季节容易发病。

3 讨论

不同时段门诊患者就诊存在一定的规律,细化到科室,每个科又有自己不同的周期性和反复性,医院管理层应根据门诊人次变化规律合理配置各种医疗资源,在患者就诊较少的时候,可适当安排医务人员培训、休息等,在高峰时期,增加工作岗位,减少医务人员因太过忙碌而造成的差错,及患者因等待时间过长引起的不满,更好地为患者服务[3-4]。

参考文献

[1] 何小丹,苗圃.2006-2008年某院门诊患者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0,6(17):188-189.

[2] 李君,徐静.2006年-2010年口腔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5):50-51.

[3] 徐莉蓉.某精神病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动趋势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0,12(27):649.

第9篇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的400例儿科患儿,根据其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细节管理组(200例)与常规管理组(200例),细节管理组中男105例,女95例,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5.63±1.22)岁;常规管理组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5.59±1.1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管理组患儿即按照传统常规管理模式开展护理,细节管理组患儿则在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管理,首先是提高对儿科护理的重视,更新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关心患儿,给予患儿贴心的服务。比如在护理过程中主动与患儿及其家长打招呼、亲切问候等等;在开展各项操作之前详细做好解释工作,积极鼓励患儿,并给予患儿家长以安慰性的嘱咐,尤其是在进行穿刺的时候,积极通过家长的配合、对患儿的鼓励保障穿刺顺利进行,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在于患者及其家长接触过程中应注意掌握正确的非语言交流,并注意文明礼仪规范,以更加拉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距离;其次是将整个护理看作整体,并做好其中的各个细节管理,包括患儿入院时的就诊、辅助检查、相关治疗等等,比如在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便积极主动了解患儿的病史情况,为患儿及其家长讲解日常注意事项,如小儿支气管炎或者小儿肺炎患者要做好呼吸观察、饮食调节,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或者油腻荤腥食物,对于小儿腹泻患儿应正确区别,如果患儿为寒湿泻则可给予生姜糖茶,如果患儿为脾虚型则可叮嘱患儿家长煮山药粥;特别是对于危重患儿,要加强患儿的重点监测;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护理,如静脉输液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做好药品、患者信息的检查,避免差错发生;另外是在提高医疗费用透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节管理,需要相关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善的细节管理体制,预先制定儿科护理过程的详细护理方案,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以在日常护理中加强细节管理,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

1.3效果判定标准:观察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及患儿家长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细节管理组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