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4 15:53: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

第1篇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重要途径。有了疑问,学生才有了探索的欲望,继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所以,老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自主思考、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收获的喜悦,产生学习兴趣。但高中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有限,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决不能抛出理论性过强的概念性知识,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要联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易于理解,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问题。比如,学习高中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陈奕迅的歌曲《十年》,让学生仔细听歌词,或者让学生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一是能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歌曲中,且《十年》是一首比较经典的流行歌曲,大多数学生都会唱;二是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之中处处蕴藏着政治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近年来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中合理运用,能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便于学生对政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主动权,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模拟情境。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相关知识时,可以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模拟交易^程。学生要分析商品的价值,对物品进行标价,两位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讲述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寓言故事、时事新闻等,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给同学讲述“按图索骥”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主题。寓言故事本身就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便于学生的理解。第二种是图形模拟情境。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时可能受教学内容或教学时间的限制,不便开展情景模拟,这时老师就可以用图形模拟法,用图片、视频等视觉信息为学生创设情境。

三、丰富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作者:宝力高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1.引言

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深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政治哲学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问题,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与研究,发现了诗词渗透教学方式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有益之处,并且认识到诗词渗透的价值,下文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积极的获得心灵的成长,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否与社会精神文明同步,是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决定内容。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政治哲学的知识,并且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相关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

3.哲学教学中活用诗词的意义和策略

针对于哲学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要重视哲学教学的开展,并且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渗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活用诗词,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诗词渗透渗透的过程,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突出学生的主题学习地位,让学生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3.1创设教学情境,创造乐学氛围

由于政治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理性,并且学习内容的难点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枯燥的情绪。针对于学生这种学习现状,教师要摆正态度,认识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正常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把握与疏导,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科学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讲解“世界的客观性”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古代诗词中的苏轼的《中秋月》,同时播放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则,涉及离别的情绪。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在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中秋节与月圆的关系,进而引入世界客观性的道理。通过学生进行自主的回答与讨论,结合哲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3.2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要想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要以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避免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事物现象与本质”时,可以通过引用《满江红》,通过播放诗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让学生在体验岳飞浓烈爱国情怀的同时,主动的进行思考诗词所处朝代的历史知识,了解为什么宋朝会灭亡,了解岳飞诗词所代表的内部含义,研究宋朝灭亡的深度原因。通过学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且通过所学哲学知识,对于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提高自身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3.3优化教学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在进行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教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高中学生自身阅历以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其很难全面的了解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与原理。例如,在“意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讲解,播放“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教师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主观意识情绪进行分析,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其作者意识与其所处环境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使得学生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内心体验,找寻人生的真谛,正确的认识自己。

4.结束语

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获取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树立。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诗词渗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诗词渗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并且通过对诗词的欣赏,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断的积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在进行诗词渗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急你先学习。另外,教师也要认识到诗词渗透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诗词进行严格的选择,根据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诗词的选择,进而保证诗词渗透的合理利用,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爱娟.让古诗牵手古史让故事更有故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101-102.

[2]颜霞.试论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03):56-57.

[3]钟美炎.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108-108.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的重点在于探讨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勇于创新、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该努力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探讨出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身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是现在教学中所倡导的。师生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政治课上有的知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没有真正学懂知识的内在含义,不能灵活掌握。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同时,在指导中,教师也需要在指导中不断完善自己,增长教学水平。教师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1)教师应该分析研究教材,找出重点难点,分析知识本质,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教学。(2)教师在授课前要进行精心准备,对于经济原理、哲学原理,政治常识的讲解,可以把报纸、电视等时政报道引入教学,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留心观察,政治学习生动有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既有现实意义。

二、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预习阶段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周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渴望自己去探索,去求实。所以,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对所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对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记,这样,就能更有针对性的汲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更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阶段

1.生活教学法

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牢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一主题,把抽象理论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比如:在讲授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时,课本上给出的是这样的定义: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起次要作用。在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的例子: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矛盾有许多,民族之间的问题,国际的问题,等等,但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它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性质等等决定,制约了其他一切矛盾的解决,其他的矛盾解决以它的发展和解决为条件。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例子:人民内部矛盾,群众之间有种种利益上的差异和取向上的分歧,人民内涵的不同群体或集团间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追求,总之在公有经济基础上有种种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冲突,但是公共利益是全局的长远的,决定了人民内部矛盾最终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温和的手段来解决。这样,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定性用的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2.小组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设立一个相关负责人,并且,在每一次进行小组活动时,负责人会发生变化,这样,可以锻炼每一个学生的协调与领导能力,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在安排小组活动时,可以运用辩论、演说、交流经验等方式,促进学生间的有效沟通,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消除疑惑,对知识点更加明确。在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报告,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强化知识的深入学习。

3.案例分析法

高中政治是文科中的一项重要科目,设计到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基本知识领域,由成千上万知识点组成,而且每一个知识点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不能保证学生能完全掌握相关知识,也不能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把握知识本质,不能全面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抽丝剥茧,引入相关典型案例,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相关分析,把每一个案例中所包含的政治学问题读懂讲透,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相关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解答。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课后温习阶段

在高中的学习中,课后温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是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在记忆上容易出现混淆,导致学生对知识点把握不准确,在考核过程中失分。因此,要注重课后的温习,认真理解上课时老师讲授的内容,对上课中的疑问,要及时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地把握知识点。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身边政治的关注,把所学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比如:引导学生对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节目的关注,激发起学生对社会与政治的兴趣点,从而更深入、更有效、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在本质与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邹林德,刘丽.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92.

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政治课堂;有效运用

一、前言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理念是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这种理念以教师为课堂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即教师说,学生听,虽然也能教授给学生知识,但是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课堂效率低,另一方面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枯燥且单调,而高中政治涉及内容广,抽象,包含有经济学、哲学、时事政治以及社会舆论等内容,面对理论性强的哲学以及复杂的经济学,学生往往处于懵懂状态,无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然而高中政治是高考的科目,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

所谓案例教学法,即以案例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讲解课堂知识时,以案例材料为依据,通过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来达到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的目的[1]。在上课前,教师先将案例材料整理后分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学生也可以单独研究,自行分析案例,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要及时采用引导措施,通过提醒或者补充促使学生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是局限于课本的授课方式,而是以一些热点新闻作为讲解政治的案例素材。这样在开阔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增强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因为以案例教学法的载体为案例,相比书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因而能抓住学生的兴趣。且运用案例素材,将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贯穿高中政治教学始终,使政治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得到较好的诠释,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思维的开拓,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一)有助于高中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好奇心与探索心相对较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判断能力较强,同时也喜欢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反思和质问,因此思维性较高。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教学质量欠佳。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目的性强,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以一个或者几个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为基础,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以及思考案例,激发大脑的兴奋点,调节注意力,尤其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能够无形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此外,案例教学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性,通过对校园外的知识以及实际问题进行转化,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触,从而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强

多数教师在教授高中政治课程时,依靠课本的固有套路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高中政治课本理论系统化且专业化,使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教学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并存在一定的盲区,针对性较弱。案例教学法以多个或者一个案例作为教学的入手点,在政治教学过程当中,不受固有套路的影响,将教材内容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在筛选教学案例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选择的案例既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又具有十分鲜明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形象描述、直观表达,给学生制造身临其境之感,将抽象的理论与深奥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出来,变得深入浅出,并且促使师生、生生之间展开交流讨论,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课本知识的难题。

(三)案例教学体现了高中政治知识的应用价值

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联系起来的教学即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教学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而且使上课气氛也比较活跃与轻松。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进行案例理解、消化,然后查阅或者互相交流相关的知识,再经过缜密的思考以及教师的知识补充,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高中政治的价值,这些都无形中帮助了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

四、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通过案例辅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附带进行讲授,而应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使案例教学法成为高中政治的辅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在选择案例时尽可能优先选择真实的案例。可以选择当下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案例,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以“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为例,该课题的核心内容是“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因此教师可以讲解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案例。屠呦呦在实验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带领团队研究青蒿素,在失败近200次后终于提取出青蒿素,帮助六百多万人战胜疟疾,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献。利用这个案例,让学生讨论价值创造的困难,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难题,引导学生理解,启发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

此外,在选择案例时,要把控好案例的难易程度,如果案例过于简单,学生非常轻易地就可以得出答案,就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错觉,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案例过于复杂,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会使得学生无从下手,也会影响学生的探索热情。

(二)以案例引入进行讨论

在选择好案例后,教师应适当引入案例,将案例布置给学生准备讨论。例如在讲解“国家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课题时,可以向学生讲解、问题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主题进行解剖,让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发表、解释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彼此合作和讨论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重点,并对案例的性质和国家规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还能激发爱国热情。随后教师与学生进行结论讨论。案例讨论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提问或组与组之间的辩论。案例讨论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3]。

(三)总结案例的同时补充相关知识

在案例讨论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多给予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对没有对学生讲解到的知识点予以引导、补充和深化,通过提醒、反问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加强学生对相关政治知识的认识,拓宽其知识面。在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开放,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五、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材料为依据,通过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以及分析,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且高中政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辅助,有助于高中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体现高中政治知识的应用价值。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精心选择案例,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姚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研究), 2014(51):29.

第6篇

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知识基础上,加强与时事政策以及人文社会领域其他科目的联系,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途径,主要包括课本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发课内外资源等。

关键词

高中政治;积极性;途径

一、融课本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主题于一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事物与我们周围生活主题发生联系时,我们对这种事物的注意力也会有所提高。高中政治也不例外,当课堂知识联系到学生课外日常生活的时候,他们潜意识中对这种课堂知识的印象和关注度也会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社会生活内容融合起来呢?就拿高中政治课本中的政治、经济、哲学基本原理来说,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其枯燥乏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不妨拿一些同学们身边的实例作为引子来间接引申出这些理论的内容和意义。生活化的情景在形式上可以发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例如,在讲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创设市场买卖的情景,以同学们日常接触的猪肉价格为例,让一名同学扮演养猪场的老板,另一位同学扮演市场调研人员,并创设各种不同的市场状况。由第三位同学扮演客户与养猪老板进行一次交易,再现这场交易的情形,并演示出老板如何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市场供需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猪肉价格,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之后让同学们讨论老板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必然会运用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这种贴近生活的实例每个同学都不会陌生,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还可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高中政治的理论深度较初中有了很大程度的加深,道理普遍比较抽象,与社会现象有了更加直接紧密的结合。但是高中生对社会现象了解的并不够深入,因此很多同学对政治提不起兴趣并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多在教学技巧上下功夫: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设计多样的课堂导入,使所学知识深入浅出。

可以使用视频导入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例如,在讲解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节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来解释说明当今世界形势以及各国为应对新形势所采取的措施。这一过程让学生以看电影的放松愉悦心情来接受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另一种是新闻导入,这主要是针对时事政治部分来说的,高中政治还要考察学生对国内外时事政治的掌握情况。由于平时课程比较紧张,好多同学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导入一些近期新闻中的重大事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缓和紧张的学习气氛以及掌握近期时事,诸备相关知识。

2.组织合作分组辩论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可避免的会使他们缺乏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同学们自由结合、分组,通过辩论的方式来增进知识交流。例如,内因和外因这一课,同学们分成两组,围绕“内因重要还是外因重要”这一话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最后进行总结点评,得出结论,点出课文中心思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分析事物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分组辩论,既可以增进各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又可以与其他组同学的观点互相交流,进行火花碰撞,让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学习的行列。

三、开发课外资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输知识

1.如果教师只是照着书本“划重点”,那即使勉强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不会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最终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边学边忘。

高中政治教学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牢固掌握知识,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开发课外资源,间接传授课本内容。除教科书外,其他涉及经济、政治、哲学的报刊和书籍都是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源。还有那些关于这方面的影音图片等资源,也都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政治的垫脚石。毋庸置疑,这些课外资源的吸引力要比课本上那些理论知识大得多。

2.开发课外资源还包括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例如,我们讲到企业和经营者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代表来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实例课。让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解释我们课本上的理论。这样既可以使课堂别开生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从成功人士身上学习经验,一举多得。

3.课外资源还包括借用其他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历史、地理都属于文科类,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课程中的关于政治方面的内容作为引申。

这种穿插既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使课程趣味性增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四、结语

对于高中政治这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来说,要把课程设计的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一蹴而就,我们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按照科学恰当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相信通过本文前面提到的方法一定可以使高中政治课充满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知识。

作者:龚益辉 单位: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孙佰玲.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2010,(03).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

在高中政治课程体系当中,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知识面涵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四方面的内容,要想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成效,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多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寻求突破,充分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潜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成效[1]。

一、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本之路”,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首先实现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通常以高考为导向,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客体,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所以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成效,高中政治教师就要更好地充当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减少对学生的不当干预,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互动学习的空间,对学生的政治领悟力、创造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实现政治课堂师生关系的和谐[2]。例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就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沉闷和乏味。高中政治教师只有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多加强同身边销售行为和价格变动等经济现象的分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程的内在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

二、重视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在高中政治新课教学中,要提升和确保高中政治教学成效,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导入的设计,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让学生顺利“入门”的同时,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对于政治课堂上的学困生,他们常常感觉政治课程是乏味的、枯燥的、无聊的,这时政治教师就应当多创设一些人文化、趣味化、生动化的政治教学情境,充当高中政治课堂的“调味剂”,将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吸引到政治课堂上。例如,在“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教学中,原本教学内容是相对枯燥和凌乱的,此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相关内容条理化,然后穿插一些哲学家的生平和故事,将更多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入政治课堂,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提高政治教学成效,这样可以充分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高中政治课程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智慧,高中生只有将自己学到的政治知识有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加深对政治学习的体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政治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生本”教学道路上,要重视政治理论知识教学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感,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例如,在高中政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生活中面临的挫折、苦恼进行教学,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在传授学生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面对的矛盾,提高学生的矛盾转化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开展互动合作式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或机械性训练的政治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但是这种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抹杀学生的个人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留给学生一定的互动空间和合作空间,引导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多加强互动与合作,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乃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快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教学中,单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封闭式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就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进行讨论,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或辩论赛,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专注生本之路,确保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的良好政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不断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成性资源;研究

所谓的生成性资源,指的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产生的预见之外的教学分析,属于在教学时产生的新问题。生成性资源大多源于书本,是学生经过想象、思考得出的新问题。每一届学生由于受到的教育状况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思维上会具有很大差异。这次些差异就是生成性资源的来源。教师每年用相似的教案授课,这些备课内容与学生思维产生碰撞,有效的成分就是生成性资源。充分利用这类资源能够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拓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一、生成性资源对高中政治的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度提高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提高专业水平。生成性资源由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的过程,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完善。在教学上,新问题的提出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得不从传统的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方面转变为关注学生需求方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

高中的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有了新的思考也不属罕见。像是在高中哲学问题的教学中,一些哲学理念往往会让学生钻进牛角尖,这时教师就应将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在班级内进行讲解,避免其他学生出现类似问题。例如,在学习“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课程中,有学生在学到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观点,然后与其他哲学理论作对比,认为哲学理论本身就是应该具有两面性的,因此不应该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叫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挥一到作用,告诉学生这种思考方式的片面性。这是若是没有加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哲学上很容易就会走进“死胡同”,不利于政治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学生只有通过思考才会产生生成性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趁学生思维活跃的时候加强教学的传授。高中政治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方式的锻炼。生成性资源是链接“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日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新课改下,授课应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课的“填鸭式教学”局面,转变为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教师应重视这方面的资源,将历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能够有助于之后教学的完善。

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成性问题,鼓励这种多思考、多提问的现象,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并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去。在高中时期,学习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具主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这种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自主思考来提出问题,让教学课堂产生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又进一步在班级内产生思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整治中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意识观念,及时发现问题

要想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首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创设出利于思考的学习情境。这里,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来设计出相应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思考。并且,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没有固回答方向的情况下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发挥想象。想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思考的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筛选,找出有效的生成性资源。

(二)对生成性资源巧妙利用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不必正面回答,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联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能有效复习原有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一课程时,有学生提出“违法必究”

原则在未成年人方面的落实力度问题。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将话题引到“法制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或是“我国法制建设是否能够一蹴而就?”这类问题。学生在辨证的过程中会自主了解生成性问题,让教学更加全面、深入。

(三)加强引导,拓展教学内张力

高中政治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模式,提高政治教育思想而存在的。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无论产生了什么生成性资源,教师都应加强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朝着政治课程的本质方向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筛选与重组,引导教学资源的扩展与深化。

(四)开放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政治课程比较枯燥,尤其是哲学部分。一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哲学内容时表示完全看不懂,并且不愿意去学习哲学。教师应该重视设个问题,多利用幽默的语言与开放性的环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娱乐中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在哲学的讲解中,可以利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小例子来引导着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联想到其他哲学原理,也算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

结语:

对于高中政治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教师教学上的有效碰撞应该被充分利用。这类生成性资源是教师进行知识传递与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保障。学生产生生成性资源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生成性资源的意义,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樊琨.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应用[J].背景教育学院学报,2012(S1).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有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68-02

高中的政治课程教学,对高中生来讲,是一个不寻常的话题。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基础学科,诸如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等,它既没有固定的事实和规律可循,也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疏远,理解上存在较大困难。传统的政治课堂,政治教师会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但并未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课后教师会安排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背诵,久而久之,政治教学便成为了一种机械的背诵课程。

新课改标准颁布后,高中各学科为了适应时展的潮流,纷纷进行了改革,政治课程也不例外,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上,较传统的教学均有所提升。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现状发展

相对于传统教学,现阶段的高中政治课程改革已取得了较大成绩,如教学内容时政性增强、学生能得到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满堂灌”方式等等。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发现,改革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1.教学主旋律未变,学生学习兴致低下。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较大,政治教学中的主旋律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再加上政治学科本身具有的特性,即理论性、抽象性等特点,使得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的教师们难以做出巨大的教学突破,教学仍然是围绕着课本进行简要的讲解,学生无从领会相关知识的内涵及精髓。因而,造成政治课程教学依旧枯燥,为了应付考试,“背多分”的方式是最能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由此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学习兴趣低下。

2.教学考核机制陈旧,缺乏创新。新课改实行之后,教育界大力主张推行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根深蒂固,再加上新课改实施之后,一时无法根据现实需求及时推出更新、更符合要求的考核机制,因而,在目标导向基础上,对教学的考核仍旧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同时,高考作为大型的全国性考试,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对高考中学生能取得的成绩相当在乎,因而进一步导致教学中应试教育考核机制占主导地位,教学考核机制缺乏创新,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3.“单主体”转变“双主体”教学,但教师思路不明晰。新课改大力提倡教学要一改常态,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主动融入课堂,参与教学的具体环节。在近年来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逐渐由单一主体模式向双主体教学模式渗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教师对模式的具体思路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教学中出现不少问题。

众所周知,“双主体”教学,即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仍然是“教”的主体,要做好辅导、引导工作,而学生则是“学”的主体,即探究知识、理解知识的主体。但在现实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诸多教师对教学中“双主体”的理念理解有所偏差,认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是要让学生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而,教师会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解决问题,而忽略掉了“双主体”教学中更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辅导及被辅导,由此造成改革实质精髓并未得到体现。

二、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优化措施

高中的政治课程改革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为了顺应时展的要求,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人才,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要不断地着眼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进一步扫清改革路上的障碍,完成新课改的艰巨重任。

1.提高学生兴趣,为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有了兴趣,便会激励人体产生动力去尝试、去完成。高中政治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并不具备很强的应用性,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实际生活相关性,因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较困难。同时,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是在政治经济学、哲学等范畴的进一步强化和深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再加上传统的政治课堂一般很难采取较灵活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因而,对于学生来说,高中政治课程枯燥无味,难免兴趣低下。

作为政治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实现预期目标,必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采取故事性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历史发展、其他关联学科等相互结合起来。如在讲“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内容时,学生可能会阐述疑问:什么是一般等价物?倘若教师采用叙事型的故事,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用来充当等价物的工具或方式的演变历程进行阐述,不仅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其次,多利用漫画教学。众所周知,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很多题目、课程内容都是以漫画的形式展现,这种形式容易为一般学生所接受,而且理解起来也较容易,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也可借鉴这种手段,如在阐述“诚信”时,以漫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买家拿着100元假钞,卖家拿着假酒,交易正在进行中。以夸张的手法向学生传达信息,并让学生对此进行思考,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优化考核体系,评价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转变以分数作为最终考核目标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运用能力,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上。可以采取考试和小作业两种方式作为主要的考核,考试中考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作为考核学生上课效率的一种方式,小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时政解读、知识运用的能力,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和运用。除此之外,还应到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一定的考核,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运用能力等进行综合的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师生合作,实现“双主体”教学。双主体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自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辅导。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学生们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的状态,做到心里有数。其次要求教师要做好辅导工作。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时,并不希望被打扰或打断,因而,教师要注意辅导的方式,既不能直面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也不能丝毫不加以指导,如可采取提问式的引导,加强师生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双主体”教学的成效。

三、总结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沉重,改革压力大,作为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在改革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改革,提高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宁.浅议高中政治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3,(4).

[2]马瑞.高中政治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2,(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