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54: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帝联科技由一支拥有资深互联网服务、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管理等背景的复合型团队创立,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平台搭建和运营以及互联网增值业务拓展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2005年,帝联科技在上海成立。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三网融合下新业务发展的独特理解,帝联科技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网络优化服务提供商,并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长沙、南通等地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及研发中心。
帝联科技持续专注于网络优化,已形成从硬件设备选型、基础IDC构建、分布式IDC方案咨询到最上层的CDN网络优化的一条龙综合服务体系。
帝联科技将帮助更多行业用户融入网络,并且通过全面的网络优化解决方案,帮用户取得成功。
帝联科技同众多优秀的硬件厂商和运营商保持着密切的深层次合作关系,并在全国各大城市拥有丰富的IDC资源,覆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各大运营商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等。
截至2009年12月底,帝联科技在全国各主要城市拥有160多个优势机房,带宽储备近600G,形成了覆盖广、稳定性好、价格优的高品质互联网资源。
帝联科技一直秉承“科技成就未来,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帝联科技60%以上的员工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逾百名的技术、服务和运维团队成员为遍布全国的客户提供不间断服务。帝联科技致力于打造更佳的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创业能力创业课程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马长世(1961-),男,甘肃甘谷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德育。(江苏苏州21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创业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SJD880148)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27-02
“创业”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中的流行词汇,许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有关“创业”实践模式的尝试和探索。但我国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如创业教育模式单一、师资薄弱、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建设滞后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究。笔者认为,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乃是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因素。依托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内容融合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创业能力为切入点,从创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
一、创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创业能力”是建立在“创业”这一概念基础上的。要对“创业能力”进行界定,首先需对“创业”概念进行简要说明。《辞海》中对创业的解释是“开创基业”。美国著名创业学教授杰夫里·提蒙斯在其《创业创造》一书中对“创业”的定义是: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而这一定义,已被国内众多学者所认同。
创业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尽管学者们对创业能力的概念本身及其内涵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但在对创业概念有了一定认识后,可以对创业能力做一些界定:“是以人的智力活动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机能,是与个性心理倾向、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个性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是经验、知识、技能经过类化、概括后形成的,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尽管“创业能力”指标本身的指向是包罗万象的,但在对“创业”和“创业能力”进行了基本界定后,围绕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这一概念,课题组开展了相关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高职学生有关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之指标按重要性进行排序(见表1)。然后将平均分以上的指标作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核心指标,分成五大类(见表2)。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将以创业能力为核心,主要围绕这些指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和实施。
二、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的定位
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了实施创业行为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人格品质。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以课程为载体,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创业教育中最基础和核心的环节,也是创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高职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明确定位:(1)实现近期就业与终身发展相结合。不可否认,当前创业教育提出的大环境是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抓手之一。因此,创业课程的设置也应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创业教育的意义远非仅此而已,创业课程的开展不仅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启发创业思维、培养创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与创新精神,以及发掘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受益终身。(2)体现高职特色。高职的创业课程应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符合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高职生的创业能力为核心。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因此,创业课程的开设也应体现高职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
三、基于创业能力的高职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如前所述,创业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桥梁和中介,创业教育必须依靠创业课程体系才能实施。因此,高职创业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组织及评价的实施等都是构建高职创业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1.以创业能力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高职创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应是培养和提高以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创业综合素质。通过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培养高职学生树立创业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以及提升创业心理品质,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1)激发创业动机。创业动机决定着实践行动的方向和强度。主要包括了与创业相关的创业需求、创业态度、创业意志、创业情感等因素。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创业的深层次意义,转变就业观和传统创业观。(2)提升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活动本身是复杂的,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要求创业者具备较高的心理品质,包括开拓创新、坚韧不拔、团结合作、独立思考、勇于拼搏与承担责任等。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对学生来说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也是能让学生获益终身的。(3)提高创业能力。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在构建相关创业知识结构的同时,重视和加强自身诚实信用、人际交往、沟通表达、问题解决、责任意识、抗挫折能力、开拓创新等各项能力的提升。
2.分层次、多维度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有了明确表述后,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基本方向。课程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主要回答“教什么”的问题。根据创业能力的指标体系,要把这些繁杂的指标体现在课程内容之中,我们认为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1)创业意识与通识类课程。可以通过“创业学”“创业学概论”“职业生涯规划”“创办你的企业”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创业的意义。同时通过“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创业财务制度”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到与创业有关的税务、财务、法律、管理等内容,为今后的创业活动储备必要的知识。(2)创业能力与素质类课程。主要包括开展创业所必需的组织领导能力、自我展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过“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手册”等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3)创业心理品质类课程。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者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主要由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多种心理成分以及冒险精神、协作精神、挫折承受力等多种心理个性构成。这些心理品质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开设“创业心理学”“成功与挫折”等课程实施,同时更多的是通过创业模拟与体验等实践行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分步骤、重体验组织教学形式。任何课程设计,最终都是通过具体的教学组织工作才能得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创业课程的目标、创业课程的内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及教育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具体包括:(1)创业课堂打基础。通过“创业学”“市场营销学”“成功学”等课程主要传授学生一些创业基本常识。可以通过向学生呈现案例,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可以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寻求创业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等。其采取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2)创业模拟重体验。根据创业课程目标专门设计的创业专题活动,如创业方案大赛、创业论坛、创投峰会、企业文化论坛等,能增强学生对企业或创办企业的感知,了解企业各个业务单元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组织和运行模式、决策模式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到创办企业的过程及企业必经的成长历程,增加创业勇气,提高创业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创业做准备。对于学生而言,创业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却缺乏必要的感性体验,因此,无论对于高职院校本身还是对学生而言,创业模拟活动的开展无疑是最直接、最经济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创业时机还不够成熟的时候,通过一系列创业模拟活动的开展能够最有效地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动机,提高创业能力,形成深刻的创业体验。(3)创业平台练实践。创业平台不仅是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与社会对接、与创业相关管理部门对接的重要桥梁。通过创业平台,学生可以提出创业项目的申请,结合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开展创业实践;学院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学生创业服务,如提供场地、承接项目、开展交流与指导、组织培训等。
4.分角度、多主体开展课程评价。随着创业教育活动的深入,高职院校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也就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对创业教育的评价本身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许多评价因素,有显性的因素,也有许多隐性的因素,因此,无论是评价主体还是评价方式都不能单一化、简单化。评价主体包括了高职院校本身、教育对象、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可以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力求科学、合理、全面地展现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开展的实效性,及时发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归根到底还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成功与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立、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只有高职院校、政府、企业、学生、社会各方团结一致,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良好运作,实现培养创业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严强.社会发展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郑颖,赵冬梅.本科院校创业课程设置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论文摘要: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一要明确构成要素,二要明确培养目标,三要培育具备创新特质的教师队伍,四要进行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五要搭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六要改善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估体系。
论文关键词:创新理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 构成要素 培养体系
一、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来看,其人才的培养体系应主要由四大板块的内容要素构成。其一,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其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在由以上四大板块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是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教师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作为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一旦这个根本性基础缺失,就无法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如何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是推动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第二板块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特征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三、四板块分别是人才培养手段和校企合作平台,是对于第二板块的有力支撑。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四大板块构成了统一的联系体,相互支撑、影响和联系,任何一个板块的缺失,都会影响和制约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明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关于人才的定义与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实际的培养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文秋芳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就应用型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学生首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基本点、具备较为复合的知识体系这个中心,并在“基本点”和“中心点”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其较为复合的知识结构,培育其基本的创新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依据文秋芳教授的观点,复合型人才的创新素质如同正三角形,也就是说其应具备“三棱”创新素质,即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支撑,而创新人格是调节,以促使人才朝着更完备的方向发展。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事物的求新与求知欲望,是创新精神的内在体现。求新,是对事物的敏感捕捉。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促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且能引导学生在普遍关系中寻异,能在司空见惯的元素中,探索出新发现,在求新寻异中,使学生蓄积创新精神。
2.创新人格的培养
稳定健康的人格是创新所必须的内在因素:尤其是心理素质和思想品性;自信、自强、责任心、毅力等,都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3.创新能力培养
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精神与人格的双重确定,并以此为契机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要素的“双重能力”。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其培养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
以此来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元化的,不同于单一的"32具型人才”的培养,它需要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其构建较为复合的知识体系,对其创新精神、人格和能力进行培育。在这样的目标和机制下,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样的人才即是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培育具有创新特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板块,承担着创新元素的引进以及创新内容的实施重任。然而,由于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较短,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应遵循“激励、引进、培养”等诸多措施并举的方针,培育和塑造教师队伍的创新特质,提升师资质量。
1.“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目前,教师的培养,多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并在“走”的过程中,对新元素、尤其是改革创新元索进行引进。例如创造条件,让教师利用寒暑假进企业或工厂开展“顶岗实习”,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培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另外,派教师外出学习,对新的教学理念、模式进行交流学习,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质性的策略。同时,还应该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这种理论和实践俱佳的教师,更易进发出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的潜质。
2.“鼓励”与“创新”相协调
鼓励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鼓励下的行动表现,两者的协调发力,势必会进发强大的创新突破。所以,年轻的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要切实做好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鼓励工作,鼓励其打破常规,开发新课,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教学改革。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用新知识和新理念来改革教学。这是培养教师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 "
3.“教研”与“教学”相结合
就高校教师主要的科研面向一是教学科研,二是与学科相关的科研。第一类科研,主要指与其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理论相关的研究;第二种科研主要指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所以,在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团队和教研团队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教师群体,要基于其实际的教学能力和科研经验,安排其进入不同的教学和教研园队,组织其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要注意尽快地锻炼青年教师,促使青年教师自身的潜能和才能得到快速的发挥和培养。
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
1.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点
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特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解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围绕能力要素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削枝强干”。同时,围绕各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设置“核心课程”和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开展课程设置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关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兼顾学生复合型知识体系的构建。
2.以构建学生复合的知识体系为主线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点,也要关照到与学生实践能力拓展相关的复合性知识体系,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为其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奠定基础。
3.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在课程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并设置必要的课程,认真实施。
五、搭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深化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其实践能力和培育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是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践行创新理念下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最好体现。
校企合作被视为目前最为实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它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拓展有效结合,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舞台。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其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教学形态可用“分步走、分步教、分步提升”的方式进行。学校基于学生的专业方向与个人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分配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中实习,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是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推进。
首先,要进行实践教学的预热,也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检验,并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把校企合作的事宜在第六或第七学期纳入教学范畴之内,在实践教学中就职业岗位性质、道德、专业能力进行最后的融合教学;最后,在第七或第八学期,以顶岗实习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中。在此环节,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在顶岗的职位上切实锻炼自己,检查自身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否适应岗位需求,实现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
六、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估体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策略
作者简介:刘净彤(1979—),女,硕士,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讲师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是当前各类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教育模式。然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差,频繁跳槽,缺乏诚信,责任意识不强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指标体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目标设定模糊不清。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基本工作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就业教育不足,时效性差;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侧重于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沿用的是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想改变学生在校获取的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这一现状,首先必须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当前,应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遵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但涵盖人文课程、拓展活动,又存在着目标空泛,针对性不强的缺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效果不明显。而针对大学生特点及一线岗位能力的素质要求而制定的培养方案并不多见。另外,地方高校原本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但大多数高校没有准确把握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和特征,学生关键能力的打造尚未形成,毕业生综合素质在社会上得不到有效认可。伴随这种培养模式而来的是毕业生基本工作技能欠缺,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当然,这与学校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聘用教师基层实践经历和生产时间的多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识等也是密切相关的。
3.就业指导工作欠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包括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所有活动,如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教育、就业政策和形势解读、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然而地方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3.1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学校能够真正将就业指导放在学校重点发展的地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相匹配。
3.2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大多数指导形式局限于传统的授课,过于理论,互动性不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指导形式全部相同,指导效果不明显。
3.3就业指导工作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限于学校资源和人力成本,对已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追踪和反馈欠缺。因此,无论是上一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不能得到及时的传递,在今后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指标体系结合
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调查及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指标体系三、当代学生就业能力培与提升的策略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地方高校必须克服自身实践性教学不足的现状,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毕业生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培养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增强本校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标识,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优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首先,整合多元化教育资源,设置需求导向型课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其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
2.2校内外联合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全方位融入实际的科研、生产过程中,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的联系,把课堂知识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连接。
2.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要立足本校实际,选拨一批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的教师担任专业理论学习的授课,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二要聘请企业界、政府及科研院所的校外工程师在校内开设选修课,让这些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3.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的提升。
3.1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个人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就业的内在因素,大学生应树立积极主动的就业观念,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就业能力,克服恐惧心理和不切实际的期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2积极参加企业实习。通过到企业参加实习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课本知识活用,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积累新的经验,补充课堂知识。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跟老员工的交流,能够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技巧,提高自身的各项技能。
3.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一份契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来说犹如一个指南针,大学生不能为了就业而就业。在校期间应通过对自身的慢慢了解,不断规划出一份符合实际的、详细的规划书,作为今后就业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临危不惧、从容淡定的面对新的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
[2]顾倩.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维度与培育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9).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性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担负着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大学的层面,服务社会这个职能除了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之外,从根本上是对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人才本身就是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现途径
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与方法、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教育过程。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其培养出的人才的特征,并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出高质量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如何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包括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教学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
(一)以明确培养目标为核心
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方本科院校多为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亟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多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其人才培养的服务定位是为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的人才既要熟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现实需要。这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也必须是应用性人才。当培养目标明确后,人才培养模式各环节就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二)以合理的专业设置为前提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与前提。合理的专业设置应符合和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的动态要求。在新专业设置过程中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增设市场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同时又要关注学科综合发展前沿,设置多学科复合型专业,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在专业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则应广泛调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要突出应用性强的优势及特色专业,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区域经济特征和资源特点发掘新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去,真正体现应用性人才的意义。
(三)以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为重点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和突破口,培养应用性人才,必须根据“理论基础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要求,来调整优化应用性课程体系。
首先,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合适的学时学分,所讲授的内容也应结合专业的具体需求和有助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科基础课,则应当在保留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学科基础课的前提下,对其他学科基础课压缩精简、优化整合;对于专业课则应当开设更多的实用性课程,包括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课程;同时,也应当加大实践课程的力度,这不仅仅应体现在实践课程数目的增加,更应体现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合理,要紧紧围绕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实施,使之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采取灵活的课程内容、多样的课程形式,如实验课、专业课程实践、生产见习体验、综合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选修课则应本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原则,设置专业知识丰富全面、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技能应用性的较为灵活多样的课程。
同时,还应注重各课程模块之间的整体优化协调发展。要注重平台搭建与模块设计,处理好课程与课程的关系,避免课程孤立、课程过大和知识点过窄,加强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增强课程体系内在的柔性,进一步使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
(四)以实施为落脚点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最终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的,这个教育活动中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1.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需要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灵活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学习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性课程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结构化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性课程要改变过分重视实际技能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将重点放到理论学习与解决方案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补充第一课堂教学,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
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应用性人才来说,如果离开实践环节就无法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任务,实践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遵循由基本实践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能力训练的递进。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程力度之外,还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外实习,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3.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构成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抓起,一方面,直接从业界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骨干来校兼职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将行业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现实的生命活力,从而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选派理论课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其教学意识的转型。
(五)以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保障
只有将人才培养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人才培养活动才能稳定和持续,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高校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同时配以专项经费,以鼓励各教学单位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探索。
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过程的监控,有了它人才培养活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在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时,首先应当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管理与利用、师资队伍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继而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可用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结果评价方法给出客观公正的结果。
我们在借鉴其它学校的培养模式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因校制宜,与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的区域和办学特色相统一,尤其要注意保持和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切忌盲目照搬。
另外,我们还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充分采取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教学、管理、服务进行整体设计,将课堂教学、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实践与实训环节,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全部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中,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种相对完整成熟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郎耀秀.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7.8.
[2]刘丹.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刘平请,谭明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6.
关键词:CDIO;项目驱动式教学;工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32-03
一、引言
1.工业工程专业特点。工业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又精通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既懂工程技术又擅长科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面涵盖工程、管理和社会科学,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既懂工程设计更擅长科学管理[1]。学生应具备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初步能力。可见应用性与实践性是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必须突出的特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育模式,由于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单纯靠专业知识积累培养学生,首先造成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弱,表现为被动掌握理论知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思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多角度思维方式,也就难以迅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有效应用;其次造成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差,表现为合作处理问题时缺乏系统视角,方案设计、进度处理协调性差,达不到知识运用的团队优势互补,很难实现1+1>2。
基于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借鉴CDIO理念,以新的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对工业工程专业的项目驱动式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
2.CDIO理念与工程教学。CDIO工程教育理念来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思想[2],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做中学为指导,以启发于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为载体,让学生以项目参与为驱动,主动自主学习。其核心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动手实践、分析问题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作为设置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工程类专业,工业工程的专业构成包括以基础工业工程、机械制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人机工程学、应用经济学、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为构成要素的基础知识单元,以精益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为构成要素的专业技术单元和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为构成要素的实践单元。各单元构成要素之间紧密关联,各知识单元之间互为支撑。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离不开基础知识单元的扎实掌握,又离不开专业技术单元的专业领域拓展,而实践单元是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形成的强化环节和初步检验环节。
CDIO教学大纲涵盖了现代工程师应具有的科学与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能够建立清晰、完整、系统和详细的工程教育目标[4]。
二、CDIO理念下工业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式教学体系构建
1.项目驱动式教学体系设计。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其次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以项目设计与实施为主线,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一体化设计。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完整的课程项目体系,课程项目体系由基础项目、拓展项目和增强项目三个互相关联的项目集合组成。基础项目由基础工业工程、运筹学、生产计划与控制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这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构成,这类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在整个课程项目体系中起到知识积累与专业意识形成的作用。课程对应项目的构建关键是课前预习提纲的提炼、课中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的形成、课后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设计以及课程考核方法与标准的改革。
具体做法是学生按成绩优劣五到六人分组,教师提前对拟讲授章节的特点、主要知识点及关联知识、拓展知识等进行预习提纲提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对于预习过程中总结的知识点和发现的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并共同完成预习报告,教师结合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讲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实验或实践验证的章节,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主转变为日常预习、问题提炼、实验与实践设计等考核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的推行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磨合、改进、循环,对教与学质量的提高会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拓展项目由精益生产、企业资源计划等这类专业技术课程构成,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知识点与现实应用紧密相关,这类课程除应用前述授课方式外要解决实践性项目的设计。拓展项目关键是实践性项目设计。以精益生产为例,要与基础工业工程、运筹学、生产计划与控制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系统仿真技术等前修课程形成课程组,以基础项目为依据设计拓展项目,由于企业现场验证机会受限,要利用好仿真软件等工具,对于课程中的知识点,由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进行仿真题目设计与分析,结合企业实例,验证所学知识,形成主动学习和掌握。增强项目由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构成。增强项目构建关键是现实应用模拟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强化培养。项目构建要结合基础项目和拓展项目,形成前后连贯性,并且突出项目设计针对企业实际应用。
2.项目式驱动教学体系实例。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能力培养阶段,课程、项目、团队、教师与学生各个元素的协调为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能力形成阶段,通过拓展项目组课程的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初步形成;能力强化阶段,通过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项目设计和学生主动参与及团队式项目设计,使学生形成基础知识扎实、工程与创新能力优异、具备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良好适应性和竞争能力。
3.教学检验体系设计。项目驱动式教学体系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检验体系的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分数为教学效果的唯一检验标准,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教师教学方法多年一贯、缺乏活力,很难与社会需求接轨。依据CDIO提出的实施检验的12条标准[5],对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和学生考核等各方面综合设计检验标准,形成教学效果检验体系。首先是对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检验,要求基础项目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少占每门课程学时数的1/4,拓展项目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至少占学时数的1/3,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仿真、动手实验和项目竞赛等。其次,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体现为课前预习提纲设计、知识点提炼,课中团队学习效果评价,课后启发式作业布置、启发式项目指标细化等,做到每个项目都有独立的研究设计内容、考核节点、考核评分标准。第三,对增强项目尤其是毕业设计实行节点考核、演示汇报答辩和提交书面报告制度等,确保学生按照项目计划按时完成基本的项目内容,并能科学合理和完整地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项目成绩评定采用学生自评、教师点评、企业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文章、专利和竞赛成果等全方位评价,真正做到教学思路明确、教学效果显著。
三、教学改革实例
精益生产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技术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是先修课程如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的深化,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针对单件小批加工制造企业改进与优化实际问题。依据CDIO模式下项目驱动式教学体系设置,进行精益生产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强调学生以课程为主线以项目为依据,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设计基于团队的课程项目,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与《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和《仿真技术》三门课程共同设立课程拓展研究项目: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自主完成自动焊接设备生产车间的构思、设计、仿真运行。包括系统布置方案的设计、生产工艺与物流平衡的设计及设计结果的仿真分析优化。该拓展项目以三门基础课程的基础研究项目为依据,在三门基础课授课之前就拟定了项目计划与目标,基础课程的授课有意识的以拓展项目解决为线索进行知识点讲授,此外,拓展项目又为后续增强项目如毕业设计进行项目预备和团队演练。具体设计如图2所示:
四、结语
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工业工程专业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并在知识结构的掌握、知识点的理解、视野的拓展、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收到良好效果。
1.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课程项目既有独立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又相互衔接,具有良好的拓展性。突出实践性的、基于团队的课程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的、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通过教学环节、实践项目环节和考核方式环节的精心设计过程,在给予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机会的同时,通过预习提纲提炼、知识点讲解、项目设计与检验等,对自身专业素养、知识结构与视野、教学热情与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使得教师真正回归教学、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3.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多门课程共同实施分阶段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项目,首先要求课程体系的理顺、课程内容的衔接与递进,其次在专业固有核心知识框架基础上,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动手实验、项目实施、计算机仿真的有机融合和一体化,形成灵活多变的实用性强且可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41-342.
[2](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3]Edward F.Crawley,查建中,Johan Malmqvist,Doris R.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13-21.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1.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目标决定行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有要解决的问题。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同时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在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对培养目标进行具体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有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与之相对应,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包括基于认知规律特点的基础知识体系、基于岗位标准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体系等三个子系统,其整体规格体系体现出“高”与“职”的两大属性结合与统一。
1.2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组织结构搭建的支撑结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而系统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有机的关联,构成支撑框架下的一个或几个子系统。这里所说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就是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实现职业素质成系统、基础知识成系统、动手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成平台,形成“三系统一平台”的课程体系。
1.3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
其主要内涵是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学中做”和“做中学”:一是“学中做”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为目标寻求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技能要求,开展诸如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工学结合形式,其首要目标是服务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完成;二是“做中学”以为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主动提高院校在市场需求中吸引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需求”与“院校服务能力至上”的原则,主动开展各类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以及针对企业需求的科技开发服务。
1.4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实际,兼职教师在整体“教师”结构队伍中比例应逐步达到1:1。为此,要逐步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其实训课程;要逐步扩大兼职教师在授课中比例,充分发挥其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其逐步在整体队伍中所占比例达到50%。二是个体上具备“双师”能力。即引进有企业经历专职教师、培养强化本校已有专业教师、提高现有教师对外技术服务能力是目前“双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1.5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
生产性实训就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逐步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通过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以实现经济效益来补充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所需,并在生产中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尽而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种实训方式。生产性实训不仅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于购置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教学手段等,以此改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
1.6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质量评价为切入点,从高技能人才质量标准的岗位专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同时注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应包括政府的定期评价与专项评价、社会专业测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最终形成包括院校、企业、政府、学生、社会中介等评价主体,以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2.建立健全系统化课程体系
2.1在课程的目标指向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
无论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训练或能力本位作为导向,还是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亦或是以项目运行为载体,其中心点都在于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突出实践、突出能力、突出应用。
2.2在课程设计的理念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
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应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准备,为训练职业能力作准备,明确围绕职业岗位工作实践进行课程和组织实施的思路。
2.3课程体系构建应以某个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由岗位扩展到职业或行业,并将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转型作为考虑因素
就岗位内涵而言,由于技术快速发展也常处于变动之中,同时社会人员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常使个人的职业经常变动,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就业、生存需求也必然对课程目标和内涵产生影响,课程体系的构建初始“源素”也毕竟更为具体和微观,以工作岗位作为起始点较为可行。
2.4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综合和创新能力
在系统化课题体系中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满足、符合社会对其基本的要求及趋势:一是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适应、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二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特征,首先是技术工作岗位综合程度的提高,必定会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来。三是加强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2.5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的原则
一是优化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离开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应尽量与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衔接,否则会出现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缺失或不完整。二是定向选择。课程内容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三是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后,应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这一整合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方向的。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些由知识和技能所共同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四是合理排序。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合理排序,因为知识与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保证其自身体系和逻辑关系完整的前提下,使知识与技能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合势,发挥合力。
2.6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突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特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是目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捷径”,既能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又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赵居礼,曹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一)形态构成课程资源利用及课程质量评价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的形态构成课程,内容比较单一,都以“三大构成”课程为主加以设置。“三大构成”课程各自独立,课程设置缺乏整合,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等倾向。当前,高品质形态构成课程数量少,精品课程建设缺少质量支撑,整体上说课程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一些“创新”课程内容不到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形态构成课程资源利用是以优质的课程内容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优质才可以成为资源并加以运用。许多高校在设置该课程内容时还没有脱离固有的模式,课程内容上没有创新,对课程质量评价一直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没有考虑教学过程阶段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常把后段课程结果作为依据来进行终极评价,致使评价体系脱节,缺乏调控的有效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系统性。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教科研能力较薄弱
由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较快,对本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施教能力、实践能力、学术造诣、审美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本学科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历浅,跨学科施教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创新型教师及名师匮乏,导致施教水平滞后,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科的发展速度。形态构成课程长期以来没有从旧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对其课程自身的发展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教师对其研究还在较低的层面上探索,远远跟不上学科发展要求,各个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专业课程建设上面,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相对较薄弱,正是由于教研不够,本课程的开发与拓展得不到有力支撑,构成课程的地位始终不高,对专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形态构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一)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三位立体式互动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不能单独设计,形态构成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课程群的课程,更不能单独设置,所以我们可以把形态构成课程重新组合与建构。该课程主体内容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学习,分散部分内容跨模块学习,也就是说模块不是固定的,课程是交叉设置的。特别是形态构成课程应跨越到专业课程模块中去完成它应用构成课程内容,这种在不丢失主干课程结构的交互式的课程体系,有助于课程训练与学习的实效性及应用性,真正起到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目的,增强学生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设立创新型课程模块形态构成主干课程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影构成、动态构成等课程。其构成模块应具有可变和互补性质。每个单元课程结构设置要符合整体课程模块结构设置要求,既体现出每个单元课程特点,又要体现出每个单元课程之间的完整性、系统性。在每个单元课程中,教学内容的设定要体现出课程本质特征,同时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可以增加信息采集、调研分析、工艺结构、材料应用等相关内容。教学环节中还可以引入学生自己设定的构成单元课题,提升创新意识和动手塑造能力。课程内容还应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自由选取课题来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
(二)加强教科研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由于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要求,加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各个院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从事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的师资主要来自于美术类师资和设计类师资。在高校专业课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多数形态构成课程是由美术类师资来完成构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从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角度看,美术类师资有些是满足不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因为多数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没有学习形态构成课程,缺少对形态构成学的深入研究,施教效果不容乐观。所以说高校真正缺少的是对形态构成学有深入研究的、具有教学经验的、兼具设计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高校在引进大师、名师的同时,急需做的工作应是积极做好本校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与方法拓宽师资培训思路,尝试建立课程研究中心、课程设计工作室、委培实训基地等场所,确立中长期师资梯队培养计划,做足师资培养基础工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雄厚基础,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精品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上。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