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54: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税大数据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16年上半年,区审计局财税审计科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审计项目,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财税科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财税审计科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积极参加局党支部“两学一做”活动,树立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在审计工作中做到了廉洁自律。
为了更大发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财政审计大格局背景下的作用,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一是科学立项,确定预算执行审计单位。参考区人大会议关注的议题和热点问题,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审计重点,通过审计进行综合分析,为人大加强预算监督提供审计依据。本次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象包括:组织2015年度区本级预算的区财政局,以及区民政局、区经济促进局、清水河街道办事、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创新局等5个部门预算执行单位。二是集中力量,形成工作核心。抓住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重点,重点关注财政支出绩效、专项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使用情况、存量资金盘活,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重点检查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中央八项规定等系列规定精神的落实情况、政府采购情况、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等。三是加大审计力度,创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方式和方法。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四是提高审计挖掘分析的深度。进一步加大审计分析和核查的深度,按照财政资金筹集、分配、拨付、管理、使用以及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开展审计,将深度和广度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宏观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为确保审计整改工作取得实效,财税审计科积极落实审计整改工作,并确定谁主审、谁负责的办法,由承担审计项目的主审人员,负责整改落实工作,督促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2015年财税审计科完成了5个审计项目,截止目前已有3个审计项目全部整改完毕,2个审计项目还有部分问题正在整改,对暂时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审计组要求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点评:
把握行业趋势,巩固企业服务市场地位。目前,市场上对此次收购事件褒贬不一:正面观点认为收购后双方的业务得到有效互补,可进一步提升双方在职场领域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反面观点则主要集中在收购溢价过高以及对LinkedIn未来发展的担心等方面。但我们认为,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公司的重要布局,此次事件是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催化剂,它反应了微软对行业的重视以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正如微软CEO Satya Nadella所说,本次交易是全球领先的职场云与全球领先的职场网络的结合,通过对LinkedIn的收购,微软旨在加固其在企业级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打通职场网络,优化企业服务能力。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发现企业级服务市场的行业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业务层面,通过打通企业云平台与职场人士之间的网络连接,为企业服务引入社交元素,更好地帮助职场人士获取动态信息,协助企业拓展销售模式以及加深企业对员工的认知、优化企业运行效率等;2)技术层面,结合企业云平台的数据与职场社交数据,补强数据库数据来源,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信息流和广告投放的精准性。
重点关注
科技巨头在企业服务领域的强势布局体现着其对行业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看好符合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现状并凭借各自禀赋积极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建议重点关注:
丰东股份(002530.SZ):公司通过收购方欣科技,切入企业纳税服务行业。方欣科技专注于财税服务领域18年,并作为核心供应商承建了国家金税三期工程的纳税服务系统。依托金税三期工程,公司凭借财税云服务平台承载财税申报等服务,为企业用户提供多种财税增值服务。
*ST明胶(000606.SZ):公司通过收购神州易桥,进军企业级财税SaaS服务领域。神州易桥的核心产品为财税大管家,基于财税大管家公司可为企业用户提供包括财务管理、财税申报在内的企业财税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开发服务。
北信源(300352.SZ):公司深耕终端安全多年,在政府、军工、金融、能源等行业拥有众多客户。2015年9月,通过收购中软华泰100%股权,切入服务器安全市场。基于现已覆盖的5000多万台终端产品,公司可获取海量的数据信息,在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支持下,为客户提供内网安全服务。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岗位;技能需求
“十四五”时期,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会计行业实现了业财融合,会计管理逐渐规模化、集团化、融合化发展。面对这一变化,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化处理能力,形成立体思维,从海量的财务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进行分析预测,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1调研情况概述
根据本校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本课题组成员以调研中小微企业为主,主要调研地集中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郴州地区、邵阳地区、常德地区、益阳地区等)、广东省(深圳、东莞等)和江苏浙江一带。对多个省市的企业、毕业生以及在校生进行了线上线下访谈、问卷调查、实地参观等多方式的调研。具体实施情况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利用知网、万方等工具查找相关文献,确定基本调查方案;第二,以毕业生为突破口,联系了20余家企业进行线上线下的深度访谈,详细了解中小企业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企业会计岗位的核心技能需求以及企业对会计专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要求等;第三,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企业会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此外,还与10位优秀毕业生进行了访谈。
2调研结果分析
2.1会计人员常见岗位所需核心技能。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推进,财务领域一大批新兴技术影响着财务工作的方法与流程,会计工作由偏重核算的传统财税会计工作向智能财税业态升级转型。通过对“未来具备数字化思维素养的财经人才的需求”调研,会计人员由传统核算人员向智能财税型人才转型,必须满足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财务分析岗位、审计岗位、税务管理岗位职能的智能化需要。因此,财会人员应具备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战略分析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1]。
2.2中小企业会计岗位需具备的核心技能需求2.2.1素质需求。会计人员承担着企业主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访谈得知,企业对毕业生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尤为看重。由此可见,作为会计类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职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能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2.2.2学历需求。企业中对会计人才的学历要求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五成以上的企业要求的学历是专科及以上,有17%对学历没有具体的要求。这个结果是综合所有调研企业得到的,但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差异。从所调研的中型企业来看,在引进会计人才时主要以本科学历为主,但是本科文凭并不是必需的,有3~5年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更受欢迎;小型企业、私营企业、自主创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硬性标准较低,基本定位于专科毕业,他们更注重应聘人员的业务能力。2.2.3资格证书需求。超过95%的企业认为具备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会计理论知识更扎实,会计实务技能更熟练,对于考取了会计资格证书的应聘人员会优先录取。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是中小企业在招聘时关注的重点之一,通过调研发现:被调研的企业都使用了财务软件,财务工作已全部变成了无纸化网络操作模式,财务人员必须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对外语等级证书方面,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对会计岗位的外语要求不高,未有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持有英语类证书才能就业的企业。图2企业对会2.2.4专业知识能力需求。从调研中可知,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①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②经济、财政、税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③计算机、大数据基础、经济法、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统计学等基础知识;④纳税实务、会计实务、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实务、审计的理论知识;⑤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处理、云财务智能会计以及其他智能财务相关专业知识;⑥应用文写作、沟通技巧、计算机知识等。除此之外,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也需具备根据会计资料并结合企业实践找出问题、查出原因并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意见或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2.2.5核心职业能力要求。企业规模大小不同,设置的岗位细化程度也不同,根据调研结果可知,按照单位类型,会计岗位群主要由会计核算岗、出纳岗、财务分析岗、税务管理岗、审计岗构成,具体岗位核心职业能力要求一般如表1所示。
3提升会计岗位核心技能的建议
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未来将需要大批精通大数据的高端人才,因此,会计人员需要转变观念,拓宽知识,增强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以此来提升会计岗位核心技能。
3.1转变观念,适应发展。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时政热点紧密联系,从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知识水平等多方面来不断提高综合素质[2]。会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要有公允、客观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2加强学习,培养较强的数据和信息敏感性。大数据时代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会计岗位群的核心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提供数据报表,更重要的是,要从财务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满足于完成本身传统的工作,同时也应摆脱传统思维模式,从企业需求出发,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财务技能[3]。
3.3立足高职教育,优化会计专业教学。基于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财会类专业所培养的主要是面向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金融行业、会计师事务所、非营利组织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财务人才。因此,要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将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分别更名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专业名称的变化实际上也反映了专业建设的新要求,高职会计教育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会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望晓枢.大数据时代下财经商贸类岗位技能需求的转变[J].现代商业,2020(30):117~118.
[2]鲁怀珍.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转型分析[J].营销界,2021(24):162~163.
论述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电子支付、数字化使能技术等四大科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在科技力量推动下税务部门改进纳税服务、提升税收征管质效的前景。税务部门在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积极推进以“数据管理”为重点的征管改革,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税收工作质量的方法和举措。其他国家经验对我国税务部门深化征管改革、实施数据管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技发展;税务管理;数据管理
0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削减了税务部门的经费预算,使税务部门在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可支配资源不断减少。这也促使税务机关必须思考如何在提升工作绩效的同时,降低税收征收成本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新技术改进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将成为税务部门应对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麦肯锡咨询公司通过大量分析研究发现,锐意改革的税务部门领导都深刻理解“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他们正围绕当前科技主要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投放资源。目前科技发展有四大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正呈喷薄式增长;二是在大数据时代,复杂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的使用日渐广泛;三是电子货币逐步取代现金,电子支付方式日益普及;四是数字化使能技术(digitalenablement)不断应用于各种业务之中。与此相应,科技发展的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方面。
1移动互联网呈喷薄式增长
1.1利用移动设备加强与纳税人联系
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0亿人拥有移动通讯设备,并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2013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詹姆斯•马尼卡等人在其合著的《颠覆性技术: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先进技术》一书中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2007年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增长了六倍多,而且年轻一代纳税人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几近全部的互联网交流。税务部门可以利用移动设备以低廉的成本接收纳税人的信息和反馈意见,为纳税人提供自助服务以及向纳税人提供税款催报催缴提醒等服务。因此,手机沟通方式极易适合移动通讯设备使用者,尤其是年轻纳税人群体的需求。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移动互联网有助于税务部门与未被纳入税收征管系统的纳税人加强联系与沟通。税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变沟通和交流模式,从利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进行传统互联网交流,转向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移动互联网交流。多年前,世界范围内一些创新型税务部门已经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例如,瑞典税务部门给大部分自然人纳税人发送预先填制好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纳税人可通过手机回拨或回复短信对申报表内容进行确认。又如,爱沙尼亚税务局为纳税人提供了一系列移动服务,其中手机支付税款服务特别受纳税人欢迎。伊莱•伯科威茨和布莱斯•沃伦在《爱沙尼亚是怎么变成电沙尼亚的?》一书中,对爱沙尼亚税务部门的这些创新举措,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美国联邦税务局开发了应用程序IRS2Go,纳税人在移动设备中安装这一程序后,可以查询其纳税申报的状态,查阅纳税小贴士,还可链接到联邦税务局推特新闻网页面,查看税收新闻资讯。2014年申报季,查询联邦税务局官方网站“我的退税”模块相关信息的纳税人,半数以上是通过登陆移动客户端来完成操作的。
1.2开发美观、方便的手机界面官方网站
目前,绝大部分税务部门官方网站是基于传统互联网模式开发的,这些网站功能完善、设计精美、界面友好,但是当客户用智能手机登录时,很多网站的界面无法自动转换为美观、方便的手机界面。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服务水平,以适应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1.3智能手机的税款支付移动设备使用者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早已超越了发送信息和提醒等简单服务的范畴,已扩展到支付功能。2012年6月,麦肯锡公司的《手机支付发展的路线图》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的手机支付总额较2011年将翻一番;预计到2015年,该项支付总额将比2012年增长9倍。在一些发达国家,银行业已经开始推出全套手机银行服务。美国的阿肯色州和堪萨斯州等具有开拓意识的州,已允许使用手机支付财产税。在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也将手机支付作为拓展业务的有效途径。以肯尼亚为例,该国已有将近90%的人使用移动服务商Safaricom开发的移动货币(M-Pesa)手机支付平台。平台是一个功能丰富的虚拟银行,允许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和转账等。
2日渐广泛的复杂数据统计分析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复杂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方兴未艾,并将在未来持续影响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个行业。目前,全球各网站、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生成的数据量每20个月翻一番,而数据存储成本持续下降。私人机构和政府部门都期待更好地利用复杂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来为重大决策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大数据时代对于税务部门的影响不言而喻。税务部门开展业务工作需要海量数据的支撑,并利用这些数据来评定纳税人的税收遵从风险等级,从而将有限的资源投向具有高、中风险等级的纳税人,避免对低风险纳税人不必要的干扰。绝大多数国家的税务部门非常重视数据分析技术,特别是有的国家的税务部门已经利用最前沿的数据分析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一些国家的税务部门利用集群技术在大数据样本中分辨出具有类似行为特征的集群,以有效识别具有税收欺诈行为的群体。集群技术作为最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之一,正帮助税务部门有效遏制退税欺诈蔓延。在税款征收方面,部分国家的税务部门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对纳税人风险特征进行分类管理,综合考虑纳税人的个体特征(包括行业、地理位置和纳税遵从历史)、应缴税款特征(如税款大小、来源和时间长短)以及其它标准,针对不同群体的纳税人实施相应的征管策略,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澳大利亚税务局在《2012—2013财政年度工作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澳大利亚税务局正在积极尝试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来提高税务管理质效。该局通过对100多万份中小企业报送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经营活动报告表》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确定了各行业利润率等关键指标的风险控制的基准值,以帮助澳大利亚税务部门迅速识别出异常申报纳税人,例如少申报应税收入的餐馆或者加油站。该项创新举措实施一年以来,澳大利亚税务部门已识别出3万多家异常申报企业。该局在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后,有17%的企业在申报表中进行了纳税调增,调整后申报的应税所得户均增长了68%。总之,大数据分析技术促使了税务部门增加税收收入,并帮助其更加精准、有针对性地识别税法高遵从度的纳税人,减轻不必要的遵从负担。
3电子支付方式日益普及
当今世界,电子货币正逐步取代现金,电子支付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的支付方式。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对全球支付行为的研究表明,2012年到2017年全球范围内人均金融交易额预期将增长33%,即从671美元增长到894美元,其中现金支付方式的比重将大幅下降,尤其在新兴市场国家,这一比重下降将尤为明显。有人把未来将出现的以电子货币支付为主的社会经济模式,称为无现金社会模式。电子支付相对现金支付而言,具有交易成本低、终端用户风险小以及交易过程易于追踪等优势,因而被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央银行及各类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大力倡导。金融机构、税务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不断推动电子支付手段广泛应用,从最初的电汇支付到信用卡支付,再到使用智能手机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近场通讯(NFC)方式支付,减少了收付双方对现金的需求。对于税务部门而言,电子支付方式的不断普及,不仅有助于实时追踪纳税人税基轨迹,还有助于分析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目前,一些国家通过给予纳税人税收优惠的手段,鼓励纳税人使用电子支付方式。例如,韩国为使用信用卡消费的纳税人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全年信用卡消费额占年收入比重高于25%的纳税人可以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充分利用电子支付方式的优势,自2011年起,美国通过立法明确要求银行和电子支付服务商,向联邦税务局报告所有通过借记卡、信用卡以及贝宝(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成的交易。这从立法角度保证了应税收入足额申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OECD的《关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其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税务管理的比较信息报告(2013版)》显示,在开展对比研究的52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12个国家和地区将电子支付方式作为主要税款缴纳方式。显然,全球的税务部门在电子支付方式缴税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数字化使能技术不断应用于业务流程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终端产品的价格与计算能力往往呈反方向发展,同时信息存储的成本也在大幅下降,这客观上促使数字化使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业务流程。例如,1975年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售价为500万美元;40年后的今天,一台苹果手机售价仅为400美元。尽管后者价格不足前者的万分之一,但其计算能力反而远超前者。许多大企业已经从数字化使能技术应用于业务流程中获利。这些大企业将数字化使能技术应用于业务流程,将各供应链纳入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系统,并采用即时库存(just-in-time)等新型管理技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和费用。
4.1利于税务部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
数字化使能技术不断应用于业务流程,也为税务部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税务部门的业务流程中,积极推广应用数字化使能技术,将主要带来以下两点变化:一是从大量使用纸质表格向使用电子申报方式转变。例如,2013年申报季,美国约83%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采用了电子申报方式报送,这也说明联邦税务局在推广电子申报方面成效卓著。二是使用全数字化自动填报。一些国家的税务部门已经将从第三方获取的纳税人收入和消费数据,用于帮助纳税人预填纳税申报表。例如,OECD的《关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其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税务管理的比较信息报告(2013版)》显示,2011年有7个国家的税务部门为其国内大多数纳税人预填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新加坡税务局2012—2013年度报告》指出:2012年新加坡税务局通过直接从雇主处取得雇员的工资薪金等收入信息,为超过100万名自然人纳税人预填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所入库税收占该国个人所得税总额的58%。
4.2利于优化税收征管流程
数字化使能技术有利于各国税务部门优化税收征管流程。例如,未来税务部门可以考虑整合内外部数字化平台,选取部分税务案件,集中开展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这将有助于节省税收征纳成本,尽早让纳税人获得税款缴纳的确定性。
4.3利于加强与外部沟通和第三方信息共享
长期以来,许多私营机构都通过获取和利用外部数据来提升工作绩效。例如,企业通过对第三方数据和系统的整合和利用,来提高经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也会通过加强信息传递,来提高信息对称度。税务部门应该借鉴私营机构的成功经验,切实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和第三方信息共享。例如,税务部门的征管软件系统设有既定的检测程序,当纳税人填写申报表时,如果出现身份信息前后不一致或相关信息不完整等情形,则该份申报表将难以通过征管软件系统的验证。这样一来,既推延了纳税人的报税时间,给其带来不便,又增加了税务部门的服务成本。如果我们能在税务部门与第三方税务软件供应商之间建立一种实时数字化联系,即通过与第三方税务软件供应商进行数字化整合比对,在纳税人填写纳税申报表的过程中,对填报的错误信息给予及时的预警提示,必将大大减少验证通不过的次数和征纳双方的后续工作量,进而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与工作绩效。例如,美国曾力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征管数据实时更新的目标。2012年1月,联邦税务局纳税人账户数据引擎正式投入使用,数据更新周期由40多年沿袭的每周更新缩短为每日更新,打破了联邦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的瓶颈。综上所述,从长远来看,税务部门将资源合理地投入到新技术的应用中,并使其与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有机融合,将促进税收工作的开展。同时,税务部门应当妥善处理科技创新带来的伴生问题,例如保障网络安全、保护纳税人隐私等。
[参考文献]
[1]秦劲松.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我国科技税收政策优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克里斯蒂安娜•麦克法兰,迈克尔•帕加诺,余英.美国城市财政状况2014年调查报告[J].地方财政研究,2015(4).
[3]梅春国,丘永政,唐炜,等.税收竞争是当代税收鼓励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4(2).
[4]方瑞德.德国的财税管理体制及对我们的启示[J].上海财税,1994(3).
[5]张青,魏涛.促进我国税收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5(18).
[6]胡绍雨.国外房地产税制经验的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12).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01
引言
目前,我国统计信息化的改革与建设已受到高度重视,对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力求与大数据环境之间密切结合,从而促进当前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推动社会发展,同时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提高为党政领导提供统计数据服务的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当前统计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目前,统计信息化已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方向就是统计信息化[1]。在我国目前发展的情况,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小有成效,具备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国家统计局顺势而为,在2011年实施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统一的联网直报系统”等工程建设,极大推动了统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不断提升数据处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程度,从而提高统计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数据的质量仍有待提高
在统计基础数据来源的企业,统计人员大多由会计兼职,且流动性大,易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够,甚至对极个别统计指标与会计指标发生混淆,导致数据的质量不够高、品质较差。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统计分析应用和质量意识,因此,企业统计员只是对数据进行机械化收集,遇上责任意识不够高的统计员,难免不会影响统计数据质量。既达不到统计数据分析应用的最终目的,又不能享受统计数据信息化的带来的益处,统计数据质量更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配合
企业统计数据来源多个部门,如财会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等各部门间需要紧密合作,统计员只是一个最终的整理加工的过程。然而在统计过程中各部门人员业务繁忙,无暇配合统计人员,这使得统计工作难以进行,同时,大数据的数量等级已经超越了传统数据处理技术的能力范畴,因此,加大了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常常顾此失彼,也难以对统计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2]。政府各部门如工商、财税、统计等部门都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但是目前缺少一个平台,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数据共享,来避免重复数据收集。
(三)统计人员工作效率比较低
数据统计是一项漫长而繁重的工作,之所以统计人员对数据的统计效率低下,是因为从设计统计报表、安排统计人员,到最后汇总统计数据,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由于多数企业内部暂时没有高效的统计管理系统,某些统计指标加工过程比较繁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目前统计人员的中坚力量一定程度上年龄偏大,所具备的知识水平不能适应统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节奏,使用计算机等统计信息化设备进行统计加工的能力不足,从而在统计工作中的效率低。
三、应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建议
(一)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是改革的中心动力,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注重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要做到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关注人才的流动,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也应加强信息化素质教育,加强对现有科技的认知,使统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打破部门、行业、科室限制,这样,在统计工作中,能做到带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做到人尽其责,形成和谐互助的工作环境[3]。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完善了工作体系,突出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
(二)转换统计数据方法
传统的统计一般是以局部分析数据信息,从而推断整体的信息规律。传统的统计由于数据来源量不够大,在有限数据范围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抽样数据的局限性、不稳定性、样本量单一、目的性过强等因素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大量性,限制条件的影响就会弱化,样本与总体的概念趋向于统一,这样,样本无限接近总体,通过对影响趋势的大数据分析,提高探测性分析的效率和正确性。
(三)转变统计信息思想
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在意识形态下,只有充分了解统计信息化建设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建设中。所以,作为统计工作人员一定要革新统计思想,主动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化建设,主动学习更新知识。调整好统计思想和信息发展之间的关系,新的思想认识能够促进统计信息技术的完善,信息技术更是新思想的前提基础。只有认识到这两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信息化工作。
(四)注重创新意识
勇于创新,是时展的要求,是人类思想文明建设进步的标志。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突破自我、提高创新意识、不断注入创新元素,从而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将信息化与实际工作生活中紧密联系起来,推进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四、总结
目前,高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海量的数据,将迎来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将带来巨大的挑战,统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创新也显的尤为重要。对于统计工作来说,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性,从而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提高创新意识,使现代统计信息化技术得以顺利传承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斌.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02):59-60.
规范市场主体与行业标准
当前网络舆情产业的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舆情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机构、媒体单位及第三方实体三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
首先,政府既是舆情管理的主体,又作为大客户推动舆情产业发展。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衍生了数千家软件,引发舆情监测软件领域混战,但大部分软件专业技术含量低,目前通过国家工信部资质认定的监测软件不到100家。
其次是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单位拥有舆情产业的核心资料――信息源及一定垄断程度的客户源,于是各大媒体据此优势,推出舆情分析报告、舆情公关等相关服务。媒体既作为运动员又作为裁判员,透支自身的影响力,各自为战。
再就是第三方实体包括科研机构、民间机构以及从公关公司、媒体公司转型的商业机构。第三方实体应该是真正市场的主体,但目前缺少完整连续的产业链。无论哪一种产业化模式,都缺少规范而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及富有特色的舆情业务。
所以目前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主导制定统一的舆情产业服务标准,细化行业服务准则,另一方面则要大力扶持新型有特色的舆情企业,如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大瀚舆情”实体,从学术研究、舆情调研与应对等角度入手,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化发展。同时在一些舆情企业相对形成规模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规划设计有利于舆情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舆情产业园及互联网产业园,以拓展舆情产业链。
加强政策引导与市场环境优化
舆情产业是信息服务产业的一个新型业态,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将舆情数据转化为有助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舆情数据分析来辅助决策,这显得相当重要。尤其在政府治理层面,为应对层出不穷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必须掌控复杂的舆情并引导舆论,政策资源应向舆情产业倾斜。一方面在充分调研舆情产业市场的前提下,制定有益于舆情产业化的优惠政策,优先舆情产业实体享受财税支持等。另一方面,将全国舆情产业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制订舆情管理师、舆情分析师、新闻发言人等舆情行业专业人员从业资格及其培训机构标准等,国家工信部、人社部及国信办等主要主管部门形成统一规划,将舆情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升级舆情产业的培训市场,以此形成系统化、全覆盖的舆情产业政策体系。
开发衍生产业链,激活隐性商机
关键词:大数据 国家审计 金审工程
一、引言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公共机构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的审计。国家审计的模式和方法随着外部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审计部门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相应的启动了“金审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人类信息化进程已经迈进了大数据时代,并且大数据已经在互联网等行业得到运用。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我国审计机关积极组织实施“金审工程”三期工程,国务院在2014年10月9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开始着力部署国家审计全面覆盖的相关工作。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共享的能力,进而提高审计决策质量,在关注被审计单位业务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抵御和预防功能,是国家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
二、大数据理念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机关面对的是海量、高速增长和多样化的数据信息,需要用全新的思维理念,采用全新的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资产进行分析,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国家审计,要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实现三个转变,即随机样本向全体数据的转变,精确性分析向相关性分析的转变,事后审计向持续性审计的转变。
(一)随机样本转变为全体数据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传统的审计模式下之所以使用样本数据,是因为对全体数据进行分析存在较高的成本费用。因此只能依靠对样本数据进行审计,来推断被审计单位整体的情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审计带来了全新的技术,降低了处理全体数据的成本费用,为实现全体数据审计提供了可能。例如MySQL和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可以处理全部结构型数据,Hadoop可以用来处理非结构性数据,通过大数据采集工具,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采集到过去没法收集到的信息。在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支持下,从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等角度进行分析,高效快速地掌握审计对象的整体状况、内在联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模式必将有助于国家审计的发展。
(二)精确性分析转变为相关性分析
大数据拓展了审计机关的数据来源,使得国家审计工作可以利用的数据更加丰富。之前,国家审计机关拥有的相关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一方面来自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积累,另一方面来自从被审计部门获取的资料。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盘活历史积累数据,同时获取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外部资料,例如可以通过金融系统获取被审计单位资金往来状况,也可以依靠统计部门获取被审计单位所在的行业数据等。广泛的数据来源,使数据越来越具有混杂性,给传统的挖掘数据因果关系的精确性分析带来了困难,使国家审计开始关注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就是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利用分布式处理、云计算等技术将不同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下,提取与审计对象相关的特征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海量数据,根据模型判断被审计对象相关业务的合理性。传统的关注因果关系的精确性分析是信息匮乏时代的产物,主要面对的是“小数据”,这就要求减少错误,保证质量,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绝对精确。相关性分析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基础之上,通过Hadoop等技术进行相关性分析,适当地降低在微观角度上对精确度的要求,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审计对象,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从根本上防范潜在的风险。
(三)事后审计向持续性审计转变
随着金审一二期工程的完成,基本完成了AO和OA应用系统和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一二期工程下国家审计侧重发挥“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免疫系统的发挥更多的是依靠事后审计的模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大数据背景下的金审三期工程更多的是在前期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管理等,注重发挥抵御和预防功能,这就要求国家审计必须由事后审计向持续性审计转变,以尽早地发现问题和风险,做好抵御工作,更好地发挥其治理功能。另外,国家审计是对政府相关机构的受托责任的履行进行评价和监督,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机关以及审计对象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家审计机关为了更好地履行这种控制职责,必须掌握更加全面及时的信息。从技术角度来看,金审一二期工程已经初步完成了数据中心的建设,并且成功尝试了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大数据时代为国家审计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不断拓展联网审计范围,促进了跨部门、跨行业联网审计。例如审计部门可以借助XBRL、Web Service、ETL等获取审计对象及时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及时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性审计。
三、大数据理念为国家审计带来的机遇
(一)大数据有助于实现国家审计全覆盖
大数据为扩大审计范围,实现国家审计全面覆盖提供了理念支持和技术支持。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扩大国家审计的广度范围。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审计工作是对跨部门、跨机构、跨区域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扩大了审计数据的来源,从不同角度和高度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状况进行联合审计;审计抽样由过去样本数据过渡到了全体数据,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审计,实现了被审计单位数据信息的全面覆盖,从内部和外部实现了审计对象数据信息的广度覆盖。国家审计的广度覆盖还体现在被审计对象的扩大,早期的财政性审计不断地向外拓展,审计机关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将国家审计拓展到反对腐败、生态资源审计等领域。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国家审计从时间范围实现全覆盖。联网审计的进一步运用,审计机关可以通过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终端获得有关审计对象的实时信息,实现对被审计单位业务进行实时监测,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进行常态化信息化跟踪审计,从时间上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全面覆盖。大数据为国家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国家审计发展迎来了好时机。
(二)大数据有助于发挥国家审计的预防功能
金审三期工程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抵御和预防功能,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因此金审工程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抵御和预防功能体现在对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识别,并及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传统审计模式下,由于技术有限,不能搜集到全面的相关数据,对问题和风险的发现往往是在问题大量出现后,根据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导致传统的国家审计很难实现抵御和预防功能。大数据的到来,使国家审计实现了全覆盖,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广泛的数据来源,形成一个大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包括整体经济形势、行业数据、社会行为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早发现审计对象存在的异常变动数据,并进行实时跟踪。同时,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国家审计从时间上对审计对象实现全面覆盖,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对审计对象进行趋势分析,最终实现抵御和预防的功能。
(三)大数据有助于提升国家审计工作效率
大数据给国家审计带来了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技术支持,有助于降低审计工作的负担,提升工作效率。传统的依靠样本数据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这种精确性分析降低了工作效率。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全体样本数据利用关联原则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特征数据,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审计线索,在降低了审计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另外,随着国家审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数据技术将不断的发展,在联网审计的基础上,必将进一步推动国家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国家审计工作的审计效率。
四、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机关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国家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
大数据的时代特征,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必须加快转变审计思维方式,抓住机遇推动国家审计工作的变革。大数据给国家审计带来了一个海量混杂的数据集,通过利用关联原则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审计线索,分析潜在问题和风险,基于海量数据支持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发现被淹没的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和细节信息,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意见。同时放弃传统模式下的精确性,站在整体和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传统的审计方式、手段和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转变,使国家审计真正实现抵御和预防的功能。
(二)建立统一共享的数据平台
要想实现国家审计的全覆盖、预防功能以及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就需要建立依靠由政府主导、审计部门主推、相关部门参与的大数据共享平台,为国家审计部门全面有效的开展审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后台支持。数据是大数据平台的源泉,因此要构建大数据平台首先要做好数据的采集与积累,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自身要做好审计数据的积累,充分利用几十年审计工作的原始数据,同时还要求审计分支机构对审计业务数据报送制度化,强化中央和地方的数据共享。其次要实现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加强与金融、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与这些部门的数据共享,条件成熟时可以实现所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最终建立国家数据中心。最后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联网审计,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建立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平台信息的实时采集与更新。在建立统一共享平台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的两个困难是技术问题和“信息孤岛”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技术研发,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要求,同时要转变思维、推动组织变革以加强协作,推动信息共享。国家审计机关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审计数据传递,与财税金融等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网,最终实现统一共享平台上各部门的联动,推动海量复杂的业务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整合,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跨年度的大型数据共享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对相关业务数据信息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
(三)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在进行国家审计分析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同时,大数据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强化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因此,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掌握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是前提,除此之外还要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例如学会利用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汇总,利用Hadoop进行数据挖掘等。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要提升自身的沟通协作能力,积极与国家审计人员队伍成员、与被审计单位各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获取更多的审计线索。审计人员要跳出传统的账本审计,积极投入到大型数据库当中去,挖掘数据价值。只有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大数据,推动国家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五、结论
大数据是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技术进步和思维创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从技术和思维角度对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家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才能进一步实现国家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发挥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预防功能,更好的参与到国家治理工作中来。J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中译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吴承虎.大数据思维在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审计,2014,(10)
3.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月刊,2014,(3).
4.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2).
5.周宪.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大变革[J].科技信息,2013,(26).
作者简介:
今年,软件行业普遍面临资本寒冬,久其软件是如何做到一枝独秀的呢?笔者采访了久其软件副总裁钱晖,他总结的经验为:“内生外延,构建大数据生态圈。”“内生”即内部鼓励创业,深挖行业,发挥传统管理软件的优势;“外延”则是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合作、合资等方式,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务。久其软件在保持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基础上,拓展外延业务,通过资源整合利用,构建大数据生态体系,新老业务相互补充,为企业注入了强劲的爆发力。
推进大数据变革
久其软件成立于1997年,在中国信息技术变革升级的大潮下,凭借核心技术和快速响应的优势,赢得了政府部门和大型央企的信赖,在短短的几年间全国业务全面铺开,先后在各省市成立了分支机构,完成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为政府部委、大型企业集团及其下属机构提供自主研发的管理软件,是久其软件的核心业务。
时至今日,“互联网+”热潮席卷,各大软件企业都将重心放在了拓展互联网业务上。这期间,也有不少软件企业重新认识到传统业务的重要性,开始回归传统软件业务。久其软件则选择,在发展互联网业务的同时,坚持深耕细作传统业务,将传统软件业务的根不断向深处延伸开来。
针对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久其软件以财政资金为核心,提供报表、统计业务一套业务解决方案,久其软件称其为四算合一,即预算、结算、核算、决算四算合一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以大数据为依托,与传统报表业务不同的是,该方案以资金链条即财政资金为核心,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拿到划拨的资金后就知道钱该怎么花。
针对大型企业集团,久其软件提供GMC(集团管控)业务,相比于传统的ERP,GMC提供的是以财务管控为核心的战略、运营、财务和风险四大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久其软件副总裁钱晖说:“20年来,久其软件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跟数据打交道,所有的报表就是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一直就干这一件事情。过去给政府提供结构化数据分析,主要基于政府的报表数据,现在有了更大的数据量,更快的计算速度,久其软件针对助力政府大数据和智慧转型的工作目标,在综合服务模式、综合服务平台框架方面做好了准备。”
技术驱动为久其软件带来了大数据变革。为推进大数据变革,久其软件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的研发基地的建成使用,久其云平台和自有的大数据中心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服务。
基于大数据的发展,久其软件启动了内部的变革,将传统报表业务、商业智能BI业务进行整合,成立新品牌久其唯数,该品牌实际是基于大数据的一套解决方案,完成技术到数字营销的工作。
组织结构上,久其软件成立了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交付中心、大数据咨询团队和数字营销事业部四大部门,从项目接纳到社会应用,形成内部生态圈。
而更大的生态圈,久其软件通过外延完成。
构建大数据生态圈
保持传统业务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久其软件迅猛发展互联网等领域新业务,目前已经成为集大数据、集团管控、电子政务和移动互联领域软件的研发与推广于一身的B2B2C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
久其软件的传统业务是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交由新品牌久其唯数承担。而新业务,以及更大的生态圈,久其软件则通过资本市场整合完成。久其软件钱晖称其为外延式发展策略。
2012年,久其软件云计算战略启动,正式进军互联网大数据领域。久其软件成立海南云计算公司,并引进互联网精英,开始发展2C的业务,定位于国内领先的B2B2C的大数据综合服务供应商。
2014年,久其软件4.8亿元收购亿起联科技。亿起联科技是全球移动大数据营销平台,在移动大数据营销领域积淀深厚。通过收购亿起联科技,久其软件拥有了技术后盾,开始探索帮助客户实现优质数据资源变现。同年,久其软件与大数据公司智通胜创合资成立久其智通,是目前国内为数极少的能将大数据直接产品化的公司。
2015年,久其软件6亿元全资收购华夏电通,进一步完善它在电子政务领域业务布局,垂直深耕法院信息化业务,夯实并延伸政务大数据服务体系。同年,与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久其龙信,专门针对与财税工商相关的数据分析、咨询业务,打造中国领先的政府大数据方案供应商。也是2015年,久其软件设立北京久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战略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
2016年,久其软件2.05亿元全资收购瑞意恒动,深耕社会化营销领域的数字营销业务。
久其软件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合作,成立大数据产业基金,发挥资本协同效应。
至此,凭借在数据管理方面的深厚积累,经过两年多的资本市场运作和自身研发投入,以久其股份(久其唯数)为中心,通过久其智通、久其龙信、亿起联科技、久其海南云计算等四家成员企业,前后延伸构建起了完整的久其大数据生态体系,已经具备了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技术平台、大数据咨询,以及大数据移动营销等领域的能力和技术储备,为用户在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据悉,通过外延,久其软件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外延式发展为久其软件带来一半以上的业务。
推进大数据应用
久其软件大数据布局缜密,框架思路清晰明了,传统业务已经获取、接触了大量政务数据、企业数据。在政务大数据爆发的今天,通过内生和外延,久其大数据生态圈已经完善,可以充分利用在手数据资源,服务于政企客户,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的。
据介绍,久其软件在教育决策、智慧交通、精准扶贫、媒体融合、农业、社保、协会等方面正不断发力,先后完成了大数据相关项目26个,正在建设的有17个,真正实现了将技术与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切实融合。
钱晖表示:“我们对于政府大数据应用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帮助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优化政府治理体系。”
钱晖重点分享了久其软件“精准扶”的实践应用。钱晖介绍,久其软件依托自主可控技术平台承建的国务院扶贫办精准扶贫决策支持系统,系统整合了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所有数据,以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数据,实现了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助力扶贫举措精准到位、扶贫资金优化配置和扶贫成效量化评估,为国家精准扶贫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钱晖表示:“大数据时代意味着政府的决策都以数据来说话,在扶贫项目中,通过对贫困人口数据的分析,发现40%的人是由于大病成为贫困户或者返贫,对此扶贫办提出医疗助贫的决策更加精准了。”
教育现代化方面,久其软件为教育部建设了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整合了自1949年以来所有教育统计数据和十大教育领域数据。
除此之外,在助残、养老、林业、农业以及交通出行等领域,久其软件在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中央部门建设的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久其软件通过大数据应用,协助地方政府进行产业分析、产业布局,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支撑。用钱晖的话说是:“大数据不仅促进管理软件生态体系升级,更对大数据企业如何利用技术优势增进民生福祉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政府应用,久其软件大数据也在人民日报用户行为分析、银联日志分析等大型企业集团数据分析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中心 财务业务一体化 成本管理战略 财务人员能力词典
大数据时代不仅改变了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会计观念和方法,引导会计工作在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上的全面变革。企业存在海量的经营数据,通过挖掘、加工和分析,向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延伸,提升数据的价值,前瞻地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和保障,从而推动财务战略转型发展。
一、底层变革推动企业构建大数据管理中心
信息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而每个企业面临的环境因素不同,信息技术和其他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和适应,共同决定不同的会计方法、流程、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的关系。
某公司现有的SAP、HMESf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和HEC(预算管理系统)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了以SAP系统为平台的高度集中的会计成本一级核算管理模式,构建高效、集中、共享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统一的财务成本管理平台,实现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由电算化向信息化的根本转变。所有财务制度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由系统进行设定,公司总部财务人员将各个生产基地的会计业务在“共享中心信息平台”进行集中处理,保证会计记录规范、标准和统一。同时通过资金集中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数据信息最终会反映到共享信息平台,财务人员改变了原有传统的成本分析方式,逐步把该信息平台数据按管理会计思路进行筛选整合,从基于结果的分析转变为基于过程的挖掘;从单纯的财务数据分析转变为多维度业务数据分析;从阶段性报告向实时报告转变,从而及时传递所需的信息,支持企业管理层决策,并推动企业战略规划实施。财务人员从信息系统架构的底层,推动整个企业管理架构的变革,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财务部将跨业务、跨部门地整合业务信息与财务数据,从而成为企业核心的数据管理中心。见图(1)。
二、财务专业化分工促成财务业务一体化与协同发展
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运用信息系统将业务流程、财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财务和业务一体化与协同,一体化是基础,协同是关键。不局限于财务与业务数据共享,而是将财务管理思想转化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一体化前提下,坚持简单、务实、高效原则,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处理协同关系,发挥协同效应,实施企业战略,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见图(2)。
财务部门的职能和组织模式发生变化,人员的发展也发生变化。财务人员分成四类运作;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和专家财务。这四个划分使得财务部门有更广阔的职业道路。见图(3)。
战略财务;为企业战略规划发展服务,能提供管理层决策支持的战略财务人员,是公司的大脑。直接承接公司战略发展要求,为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支持,如战略、预算、财务决策、分析等。这类财务人员要有扎实的财务基础,又要求有全局观念,对内了解业务,对外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并且能够运用各项政策对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与有效落实。
财务共享;以财务共享中心为平台的会计核算人员,负责财务信息系统无法自动完成的会计处理、报税、合并报表调整等相关会计基础工作。应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选择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能力提升。
专业财务;熟悉会计准则、财税政策、企业内部控制等财税领域的专业财务人员。是财务某一领域的专家,能够对企业复杂经济活动给出专业化的处置方法、意见,需要对单个领域有长期的研究。
业务财务;为服务企业产品项目、工艺技术、生产运行、产品营销等活动,提供财务支持的业务财务人员。是全价值链的财务管理支持,是神经单元。一方面需要将业务的前端和财务后台进行联动,另一方面利用专业知识和对业务的了解,帮助业务部门提升业绩。这类财务人员在财务团队中比重最大,在财务知识的基础上,对个人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同时对行业和企业业务要非常了解。
随着财务管理转型发展,不同阶段财务人员的配置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2013年前公司会计核算人员占全部财务人员70%以上,财务管理人员不到30%;2016年会计核算人员占全部财务人员46%,财展芾砣嗽蔽54%;预计到2020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人员将达到40%;60%,人员结构的变化,进一步体现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性。见图(4)。
三、成本管理战略财务变革推动财务管理升级
将工厂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以管理为导向的利润中心。通过制定人均边际贡献、单位面积产出、单位时间附加值等战略性指标,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使工厂谋划中长期经营战略,采取一厂一策,前瞻性的考虑工厂未来发展,使各利润中心实现战略协同,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从作业成本管理思路出发,搭建多维度成本盈利能力分析模型。采用传统成本归集分配的会计处理方法下所得出的数据,很难精准反映真实成本情况,难以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利于分析的财务数据。应用信息系统数据,按作业成本法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数据进行分析对标,通过对冲压、焊接、电泳、机加工、装配五大产品工艺成本对标分析,为各生产工厂的产品成本控制、降本增效把脉指出方向。
成本管理从生产扩展到立项、设计和销售的全过程,覆盖整个价值链。建立全流程项目经济性评估体系,搭建项目经济性评估模型,使得评估方式标准化,以控制项目经济风险。根据同行业先进企业水平和本企业经营战略,核定该项目目标工序成本与目标采购成本,并通过HEC(预算管理系统)按项目生命周期控制项目成本和费用预算。
四、财务变革加快财务人员能力提升
推动财务战略发展转型,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具备战略决策和风险管控能力的财务人才队伍。为了提升共享财务、专业财务、业务财务、战略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公司搭建了“财务人员职业能力词典模型”,模型是由三大能力、43项能力条目和四层级构成,见图(5)。将财务岗位说明书对照能力词典中层级描述,得到能力匹配结果。匹配能力时,需要考虑岗位的定位,以“现实性”为原则,不高估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同时,根据财务职能发展的不同阶段,定期对能力模型进行评估和调整。为了培养和选拔合适的人员充实到相应的财务专业岗位,同时配套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以激发财务人员的管理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根据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建立财务人员岗位能力(词典)模型。
按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结果导向性,把岗位能力(词典)模型分成;核心能力、领导力和专业能力三大块。每个岗位能力模型均包含对43项能力条目(8项核心能力+8项领导力+27项专业能力)的层级匹配结果。
・核心能力主要体现为责任心、质量导向、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服务精神等,反映了最基本的人员素质;
・领导能力主要体现为战略思维和计划、规划和组织、管理协作、判断和决策、商业敏感、自我驱动、影响力、人才培养等,反映最主要的领导掌控意识;
・专业能力按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分成8个方面27个分项内容,包括通用专业能力、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和控制、成本管理、总账与报告、税务管理、往来管理、资金管理,涵盖了全部财务会计内容。
将能力条目分成新手、熟手、能手和专家四层级。
能力范围随层级递进,高层级的能力要求涵盖低层级的能力。以精细化衡量为目标,将能力条目的每个能力层级按照可衡量的原则制定,这样有利于企业考核、人才甄选。
依据能力词典模型,建立培训课程框架,组织财务人员开展各类专业培训。
定期对各岗位进行能力模型评估,分析每个人的能力差距,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内容,将员工自主选择培训课程转变为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专项培训,提升员工岗位培训效果,从而提升财务在整个企业的影响力。见图(6)。
五、Y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