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3: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 要:目的:对我院的护生带教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寻找高效带教方法,从而为培养综合实战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了综合技能、考全程导师制、带教方法多样式、临床科室师带徒制等方法来进行带教课程。结果:通过综合的带教方法,护生很快适应了医院的环境,在院实习期间熟练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护生的整体素质均得到提高。结论:综合各种带教方法进行授业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护生带教;综合技能;行之有效
护理临床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将以前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病人的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1],从而获得专业以及个人技能、行为和态度的过程,临床教学强调理沦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丰富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掌握护理理论。内科系统繁杂,而护生见习时间较短,因此如何提高内科带教质量,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临床知识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1 导师、带教老师双重负责制
1.1 全程导师制
“全程导师制”带教法可以帮助带教老师正确把握护生在不同实习时期的不同需求,可以调整护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优化学习情绪,充分地调动护生的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树立专业信心,提高实习质量。
1.2 临床科室师带徒制
选用技术业务熟练、思想作风好的护士来担任带教老师,采取“一对一”带教模式。对护生进行专业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培训[2],使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掌握更新、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其实际工作的能力。
2 带教课程安排
2.1整体的护理观念
临床带教老师除了应该教护生如何学、如何做以外,最重要的应是提高护生整体的认识水平,这样才有动力。才会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有目的为病人排忧解难。而护士和病人之间的接触是最多的,护生应该把握住每个机会,把健康理论渗入到各种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促进跟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典型病例教学
对典型的病例进行床边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护生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在病床教学中,护生接触最多的是患者,因此能够倾听患者诉说的自身疾病的症状,可以具体形象的了解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了想要迫切知道病因,探究如何解除病患的痛苦的强烈情感。护生学会对典症状进行归纳,分析病因,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可以培养护生临床思维的能力,为以后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转贴于
2.3模拟演练突发事例
建立内科疾病的抢救预案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护生对内科疾病内容的培训、各种内科疾病的理论培训以及实践辅导[5]。培训时结合各种内科疾病的特点进行模拟演练,强化护生的应急意识,提高其应急能力。安排护生参与到解决、处理各种临床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导师及时给予讲解与指点,提出最佳方案,引导护生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2.4组织个案分析
在进行个案分析的时候,导师引导护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常见的病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个案中的护理问题。这不仅既培养了护生综合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激起了她们学习的兴趣、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规范带教内容
因为临床带教老师学历层次的不同,带教水平高低与快速发展的护理教育之间存在着矛盾,而加强带教老师的专业培训是提高带教老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有效方法[3]。需要注意的是在带教过程中,要根据内科本身的特点,突出其重点理论以及实践操作,这样,带教的目标明确,带教内容规范化,带教老师以目标标准进行带教,使学生能抓住内科病理的特点和重点,这不仅提高了护生临床实习的质量,也提高了带教老师教学的水平。
3 讨论
护理学科需要素质好、层次高、技术精湛的临床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及时改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人性化教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护患关系,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使护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她们对多内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但是要因人施教,激发护生最大的潜能,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4]。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科学的临床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推动临床护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群.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J].柳州医学.2007(2):160-161.
[2]盖凤春;林瑞新.护理临床带教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7(17):107-108
[3]朱翠珍;高丽华.内科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58-59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效果。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两种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36/4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选择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效果优于传统常规护理,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效果;观察
在临床中呼吸系统疾病尤为常见,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支气管、肺部、胸腔以及气管中。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影响,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重度缺氧、呼吸受阻甚至直接导致死亡。除了接受必要的临床治疗之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也显得极其重要[2]。本次研究将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模式,观察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3±3.5)岁;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5.3±2.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相关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如下:
1.2.1用药护理:对于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在用药时需严格用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记录,充分、详细了解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过敏史,在临床用药中要不断进行调整,同时告知患者严谨擅自改药、换药,严禁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按照规定时间以及医嘱用药。
1.2.2机械通气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护理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护理人员而言需要对机械通气的方法、操作步骤有充分掌握,同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采用机械通气时需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彻底清除,从根本上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同时确保患者呼吸情况能与呼吸机一致,严格管理好气囊,正确设定呼吸机参数。
1.2.3饮食指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平日可多进食多纤维素以及高蛋白质食物。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多加饮水。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良好的饮食护理能够为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有利保障。
1.2.4心理辅导:心理护理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尤为重要,由于患者对病情不了解,难免出现紧张、害怕、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辅导和帮助,为患者讲解关于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倾听患者主诉,深入患者内心进行辅导,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以一颗良好心态面对治疗。
1.3观察指标。显效:患者完全康复,所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得到好转,对日常生活具有轻微影响。无效:患者病情依然存在,并未得到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两种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36/4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较重且容易反复发作,护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造成其他的感染或并发症,使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预后,因此需要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我们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强化了药物指导、机械通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5],进一步说明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选择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效果优于传统常规护理,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146-148.
[2]冯岚.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1(6):116-118.
[3]徐盼盼.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B,2014,12(11):125-128.
[4]刘静.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5(21):133-135.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8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着的是逐渐污染的环境,这导致了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工作于生活。特别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往往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笔者选取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经过治疗后,对其中100例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虽有患者经临床排查均为呼吸内科重症疾病,无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6.3±8.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53-76岁,平均年龄为(65.1±10.2)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达到改善患者病情,加速其康复进程的目的。研究组患者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由于受到疾病的感染,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且会出现头晕、偶读、恶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的体征和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如上症状时要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缓解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定时检测患者的心率、呼吸深度、呼吸频率以及生命体征等指标,并及时坐下记录,便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
1.2.2 氧疗护理 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重则易引起休克现象,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要注意关注患者的情况,当发现其呼吸困难较为明显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氧疗护理如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等方法帮助其呼吸。此外在氧疗护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气雾剂的正确使用,以防发生感染现象。
1.2.3 机械通气护理 在进行机械通气护理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顺畅,要仔细观察期气道是否有分泌物存在,若有要及时进行清理。患者在吸氧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吸氧的合理,还要避免对患者的黏膜造成损伤。定时对患者的气道采取湿化处理,使其气道保持干净,能够有效防止感染现象的发生。
1.3 疗效标准 显著疗效:经过护理,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呼吸更加顺畅,生命体征也相对平稳,身体的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有疗效:经过护理,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较为顺畅,生命体征也相对平稳,身体各项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呼吸仍然困难,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法,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病情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中研究组50例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的有28例,有疗效的18例,有4例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2.0%;对照组50例患者中19例具有显著疗效,18例有疗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0%。研究组重症患者经过全方位护理干预之后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全方位护理法相比常规护理,不仅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还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丰富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本研究中,实施全方位护理的100例研究组患者,其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2.0%,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74.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采取全方位护理方法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燕玉,谢雪华.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68-269.
[2] 赖遂华. 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59-560.
[3] 胡原. 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7:2+37.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患病后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等部位会出现病变[1]。轻度患者多表现出咳嗽、胸痛以及呼吸受影响等症状,重度患者则表现出呼吸困难以及缺氧[2,3],甚至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并导致死亡。本文主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配法,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住院的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选取1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51.68±12.38)岁,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28例,慢性支管炎患者1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9例,肺癌患者2例;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为(54.34±11.23)岁,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26例,慢性支管炎患者2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11例,肺癌患者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重症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①病情监控: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大,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命体质进行严密的监控,并做好诱发患者出现并发症因素的记录,在后半夜定时进行病房的巡视[4]。②给药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病情等情况来控制患者的服药量,护理人员要掌握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密切注意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在注射时要控制好注射速度。③呼吸护理:护理人员要及时处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患者呼吸道常会分泌出痰液,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嘱咐患者多喝水,稀释痰液,降低痰液堵住呼吸道的概率。④口腔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采用许多的抗感染的药品,而且患者自身还患有其它的疾病,会造成患者口腔菌群失调,导致患者被霉菌感染,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清理,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⑤心理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向患者宣传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嘱咐患者要按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告知患者在护理中的主要事项,有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为患者树立治疗康复的信心。⑥环境护理:控制病房的温度、湿度适宜,保持病房空气的流通,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时对病房地板进行消毒,并且护理干预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5]。⑦饮食护理:日常饮食中要为患者安排高能量、高蛋白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嘱咐患者少食用产生气体的食物。患者进食要少食多餐,进食时速度要缓慢,禁止患者进食过多,造成呼吸困难。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显示,采用t进行组间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进行组间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观察 实验组患者的PH、呼吸频率、PaO2、PaCO2分别为(7.27±0.23)、(20.28±2.64)、(91.47±1.75)、(86.14±3.35);对照组患者的PH、呼吸频率、PaO2、PaCO2分别为(7.31±0.19)、(28.46±3.57)、(72.57±2.67)、(75.32±3.69);除PH值外,两组患者的其他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实验组、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62/65)、84.62%(55/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 实验组、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2.31%(60/65)、84.62%(55/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多是患有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类疾病治疗时间长,并且死亡率高,治愈困难,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6]。呼吸系统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适当,极容易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如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血以及缺氧等临床症状。病情反复且严重,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医护人员要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病情的评估,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活动的质量。
我院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重症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对患者日常生命体质的监护,保持病房的干净卫生,温度、湿度适宜,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药护理,增加临床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重症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
参考文献:
[1]卿华.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92(5):145-146.
[2]阎琦.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4):112-113.
[3]张昕.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24.
[4]赵丽萍.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249-250.
[5]李晓丽.关于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2):244-245.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106-02
呼吸内科疾病大多病程较长,并且病情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往往精神紧张、情绪消沉、恐惧,对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尤其重症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如治疗及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或患者死亡。因此,如何对重症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应急护理方案,是成功抢救重症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本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17~82岁,平均53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慢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扩张7例,肺癌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进行24 h不间断的多方面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病情与体征恢复等情况。观察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多,发展较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呼吸频率、脉搏、心率、痰量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通气处理: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抢救和治疗的关键。观察组患者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及不畅时,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给予吸痰,做好痰液引流和合理的吸氧治疗,吸痰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3)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护理:主要治疗为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如伴发喘息可使用解痉平喘类药物[2]。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除。呼吸困难者一般以侧卧或半侧卧位为主。(4)缓解期护理:缓解期应采取一定措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以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对易患感冒患者应经常鼓励其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鼓励患者加强膈肌运动与呼吸功能锻炼,增加有效通气量。(5)加强基础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一般需长期卧床,应定时给予翻身叩背,按摩皮肤受压处,帮助患者在床上活动肢体,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6)药物治疗护理:正确执行医嘱并及时用药,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血药浓度及用药浓度。为保证药物顺利输入患者体内,需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分别用于一般药物和特殊药物的输入。(7)环境与心理护理:保持病房安静,干净及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定期消毒,定时通风透气,保证充足的光线和氧含量。同时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进行了30 d的24 h护理干预措施,pH值改善,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在此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呼吸急促、1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经立即进行呼吸机和吸氧后,患者病情稳定。对照组中5例患者出现呼吸急促、2例出现呼吸困难,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后,患者PaO2和PaCO2的变化幅度比观察组小,pH值、呼吸频率、心率有所改善,各指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常在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病情迅速恶化发展,致患者呼吸衰竭死亡。由于病情危重,采取常用护理方法控制往往失败,在此过程中,实行正确的治疗和积极有效的应急护理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效果显著[4-6]。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时准备实施应急护理方案,实行24 h的连续监测。在护理过程中,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24 h护理干预措施后,pH值改善,PaO2升高,PaCO2明显下降,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与强化24 h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后,pH值、呼吸频率、心率有所改善,PaO2和PaCO2的变化幅度不如观察组明显,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绍光. 危重型哮喘及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2003,6(10):805.
[2] 孔彬,冯琼.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 9(8):334-335.
[3] 艾惠霞,王志兰.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 中国疗养医学,2009, 8(8):21-23.
[4] 叶任秋.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29.
[5] 张艳玲. 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191-192.
【关键词】神经内科;呼吸道护理;肺部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60-02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其情况复杂,一般病情较重,经常发生不良情况,对该类患者尤其是危重型神经内科患者采取谨慎合理的护理意义重大。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即采取呼吸道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感染的预防以及预后治疗等都有着重要意义[1]。在此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间间接受之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探讨其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以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危重型神经内科患者为对象。其中包括61例男性和39例女性,其年龄自23岁到79岁不等,平均45.4±5.3岁。将该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每组50人,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且可纳入统计学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包括对患者的药物护理以及病房环境的保持,患者饮食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还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
1.2.2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呼吸道护理,护理之前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总结各种可能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的因素,切实防止感染;协助并鼓励患者自主咳痰,以加快肺功能恢复;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时,应谨慎选择吸痰管,吸痰前后吸氧机吸氧,尽可能缩短吸痰时间,若痰量过多应多次短时间操作,以之保证患者的氧气供给;针对可能造成的感染,护理时应严格采取无菌操作,对操作仪器,如吸痰机等进行高频度的消毒处理,并及时处理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内污物粘液等,预防肺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处理,根据情况给予合适剂量的抗生素等药物,防止感染。分析两组护理后临床综合情况,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其患者护理满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特以非常满意加满意率计算护理总满意率。
1.3统计学处理该次研究结果数据均录入Excel数据库整理且所有统计数据全部在统计学软件SPSS16.0上予以处理。组间差异均采用x2予以检验,以结果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结果
该100例患者在护理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2.0%和36.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由于其神经损伤,在住院期间意识模糊,失去自理能力,因此对该类患者的优质护理极其重要。消化道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属该类疾病患者经常发生的并发症,且也是造成患者病情加重,治疗时间延长的重要因素[2]。而危重型神经内科患者则由于自主意识障碍,进食饮水时都经常发生吞咽困难以及误吸和呛咳等情况,再加上多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气管切开等治疗护理手段,导致其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同时此因素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故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时,进行呼吸道护理,特别是对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护理,对患者的存活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3]。
在本次试验中,对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型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呼吸道护理方式,进行比较。根据试验结果可知,进行呼吸道护理的护理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就护理满意率明显升高,护理质量也有所增进,患者住院时间也随之缩短,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道护理之所以造成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减少,是因为在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事先就可能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总结,而在临床护理时则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护理,进一步避免了感染发生的可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患者住院时间进而缩短,随之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就护理人员事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护理技能有所提升,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因此上升[4]。
综上所述,呼吸道护理对神经内科为重患者意义重大,可有效降低感染等病发生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者住院花费,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参考文献
[1]白漪.呼吸道护理路径表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22:177-178.
[2]沈小芳,王清,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呼吸道管理路径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5(10):612-614.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0引言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若仅仅考虑到生理方面的护理,并不能完全使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得到真正的健康,同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相对于其他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呼吸内科患者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不畅,通气换气困难以及胸闷气短等,同时这些症状会令患者焦躁不安,所以呼吸内科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更加需要耐心[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们提出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施加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2]。如: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对患者多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治愈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对患者的护理给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收集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应对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收集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应对方法。120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在61~86岁左右,平均年龄为(69.3±7.6)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平均病程13.5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6例,平均病程7.9年,其他呼吸内科疾病患者1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患者75例。
1.2方法。
对呼吸内科患者均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具体方法如下: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对患者多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治愈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对患者的护理给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摔伤、坠床等隐患: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下床行动的时间减少,容易出现跌倒摔伤等情况,造成患者股骨颈骨折,因此应指导患者家属定期搀扶患者进行下床运动,避免出现摔倒跌伤等问题;窒息、误吸等隐患: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常出现咯血、痰液等不易咳出的患者,易造成窒息的情况;此外,有些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易造成误吸的情况。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医护人员在日常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拍背等动作,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辅助,以促进患者痰液等的排出;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数据具有可靠性,可以根据两组数据反映的情况进行理性评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患者更加注重术后健康的恢复情况,渴望术后得到较好的生活质量,所以术后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患呼吸类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也多为一些老年人,老年人患者因其自身年龄较大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他们在患有呼吸类疾病的同时往往伴有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就增加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大了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难度,为了给患者术后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人们提出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的新型护理方法[4-5]。如: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与患者患病年龄、心理、环境等问题有关,在临床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对症处理。综上所述,在患者在呼吸内科的护理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因素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包旭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3:2267-2268.
[2]柳玲玲,翟琳.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112-113.
[3]吴春香.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8:213.
[4]张国玲.如何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消除和防范安全隐患[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1:170.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11 月 ~ 2013 年 12 月间入住我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0 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2 例,肺癌患者7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41 例。男56 例,女44 例,年龄51~ 79 岁,平均( 65. 7 5. 6) 岁。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体温、呼吸等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心理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并发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因此要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心理压力。环境干预: 为患者提供卫生、清洁、舒适的环境,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病房的湿度和适宜温度; 定期检查患者的床单被罩,并进行消毒,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病情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要对其密切观察,如果出现病情或者临床症状突然变化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对患者的脉搏、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出现脉搏和心率突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并及时调节氧气的流量,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如果患者需要静脉滴注,要控制滴注的速度,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气干预: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则要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从而保证气流通畅。在通气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引流痰液,防止发生呼吸道损伤。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观察,护理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其中显效: 患者呼吸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 有效:患者呼吸无显著障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身体状态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百分比。
1. 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 17. 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 2检验。以 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 91. 1% ,对照组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心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 P 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 ; 观察; 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的适应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标准,而是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160例,将160例患者分两组。即常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33.4±0.13)岁,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病史最长的有13年,最短为5个月,平均(11.82±0.16)年,主要病症是患支气管炎者28例,患哮喘者29例,患支气管扩张者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7例,肺炎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发病病程,病症,年龄,等层面的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护理程序进行,安排传统排班及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护理常规组患者,安排施行APN护理排班及管床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2w以内的体态特征以及情绪恢复状况进行观察。APN排班及管理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排班方法:按照护理工作连续无间断的原则,安排好护士的值班。A班8点-15:30,负责执行医嘱,输液,护理和患者临床体征的检查等。P班15点-22:30,N班22:00-8:30按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②整体护理要求:A班护士要负责护理本组全部患者,将患者分组护理,让每名护士了解自己的护理患者,明确职责范围,确保一对一的护理。③明确助理护士职责范围:要求助理护士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及具体职责,爱岗敬业积极做好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的基础护理工作以及技术性护理工作[1]。
2各类观察内容
在进行各种医护措施之前,要对患者首先做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意识观察,然后是做好呼吸观察与咳嗽咯痰观察,再是做好对生命体征及尿量观察的观察。最后是氧疗的观察。要严格遵循医院内指定的病情监测的操作规程。在对待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他们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使那些重症患者的病情得到减轻和控制,最终使广大的呼吸内科疾病的重症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以此提高这一慢性疾病的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2.1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意识观察:若患者出现表情冷淡、意识不清、头痛头晕、在白天里嗜睡、在夜晚就烦躁不安、脑筋反应迟钝、两手不停扑击等,值班护士应该严格加强观察勤问,将获得的信息迅速报告医师作出诊断意见。
2.2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呼吸观察:呼吸太快或者太慢这就是早期呼吸衰竭的症状,深而且长的呼吸很有可能是酸中毒,慢而且浅的呼吸很有可能是碱中毒,如果出现快而浅表的呼吸症状,很可能是肺部病变严重或其他感染所致,夜间端坐呼吸出现阵发性现象很可能是左心衰,具体表现出呼吸特别困难时常有低头或仰头、点头形式的呼吸。做好呼吸观察能很好的为快速诊断提供准确信息。
2.3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观察:因心功能不全引起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尿量减少、循环衰竭、神经系统紊乱等,所以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尿常规的改变。
2.4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氧疗的观察: 患者取半卧位,对患者要根据对其血气的分析和临床变化状况进行恰当输氧,同时要对家属或亲属做好的解释工作,阐明低流量给患者输氧对治疗的好处,在输痒过程中不要任意调节氧流量。一般是采取低流量持续鼻导管吸氧,氧浓度24%~28%,氧流量1~2 L/min。在输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发绀等病变,随时对患者作血气分析,便于及时地调节氧浓度或流量。本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有4例就在吸氧中突发呼吸困难,通过立即替换37 ℃蒸馏水、吸氧15 min后,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所好转。
3各项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由于生活环境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对待疾病患者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护士要采取患者容易并乐意接受的方法作心理方面的开导,并且要细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让其具备正常心态,自愿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护士的护理。再者让其对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知,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生具体过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
3.2环境护理 要及时的保持病室内环境的洁净度,使病室内拥有足够的阳光照射,以此杀灭细菌,使病室内没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风和日丽时要及时地打开门窗,保持通风,使空气能自然流通。将不同病因的哮喘患者分别安置在清洁卫生、氛围和谐、光照充沛、温暖舒适的病房,病室内不能有任何不适应患者的气味出现,不铺地毯,不放花草,实施洒水打扫病室,以此来避免打扫地面清洁时和为患者整理床铺时扬起灰尘。医护工作者要严格加强病室的各方面的管理,重点防止出现交叉感染,而且要对病房要定时行消毒,要使用没有刺激性的消毒液进行消毒,高度保持室内安静,创设舒适并且洁净的环境状况。同时还要严格加强对气囊进行管理。保持气囊的正常压力2.45kPa,每间隔2h进行1次放气和换气。引起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进行氧疗时出现的低氧血症所致,故对氧气流量要进行必要地定时检查,以保证达到准确地给氧量,而且要不断地往湿化瓶中添加蒸馏水。重度发作时患者呼吸困难,应采取舒适卧位或半卧位,衣服穿着宽松、保持温暖。创造清洁、舒适、宽敞的病房环境。
3.3 病情监测护理 因为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时间短暂,所以细心观察重症患者的症状对于病情十分重要。对于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输液观察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严格依照护理规程进行操作:首先,要严格查看患者生命体征,过细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如呼吸的频率、呼吸的深浅度,患者的心律、脉搏,血压等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要按时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利用问诊或交流的方式观察患者思维是否紊乱、反应是否迟钝、情感活动是否异常、语言表达能力是否下降等现象。然后大都数患者因为肺的排毒时间为凌晨,所以需加强凌晨的巡视、观察和护理,以预防哮喘患者半夜发病或未来得急及时给予诊断和处理酿成医疗事故。
3.4药物治疗护理 在重症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药物使用量,严格控制血药浓度,用药浓度及药物使用剂量。严格按照医嘱监督患者用药,密切观察注射液的速度和用药后患者的具体反映。由于受体兴奋剂类药物具有抑制性介质,可加强气道黏膜的清除能力,所以使用适量的吸入气雾剂,可同时加强患者心律等指标检测。临床常用的药物就是糖皮质激素,在其发挥抗炎、抗过敏及松弛平滑肌等作用的同一时间,也让其得到及时的关注。因为对重症患者的药物使用量只要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中毒量,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者将导致死亡,因而一定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 [3]。
4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值比较结果:对照组80例,血氧饱和度治疗前,85%,治疗后95%: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前62±13,治疗后87±9;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62±13,治疗后40±7;血液(PH值)治疗前7.23±0.21,治疗后7.37±0.33。常规组80例,血氧饱和度治疗前,86%,治疗后90%: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前63±10,治疗后82±12;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62±13,治疗后36±8;血液(pH值)治疗前7.23±0.23,治疗后7.24±0.31。
5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而且呈上升趋势的疾病正在逐渐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尤其是呼吸疾病重症患者。死亡正威胁着他们。他们表现出思想消极,精神萎靡,对生活失去信心,心理是充满矛盾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对这类患者细致入微的治疗和护理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 张凡,等.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