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专业技术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1:23: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专业技术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筑专业技术培训

第1篇

关键词:建筑业;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80

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增速下滑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筑业也存在着产能过剩。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我国建筑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不足,面临着现有职工不能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的困惑。培育学习型企业是使企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要素。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居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课程开发的质量对继续教育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现状分析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从产生到现在,在国家人设部、各部委以及各省市部门重视之下,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查遗补缺、更新知识或者拓宽知识面,使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不断提高。经过长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形式,一是参照普通高校的倾向比较突出,二是按模块讲授的方式,即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开设课程,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功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称之为“模块式教学”,采用后者的比较普遍。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1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有些课程理论性太强,讲解起来枯燥,而且难度、深度过大,不易理解。因为参与学习的人员基本来自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课程开设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队伍的扩大,鉴于培训硬件和师资的不足,有些培训机构只设定一套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对象的单位性质、专业差异以及职称的层次,比如土建类和安装类,初、中级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未做区分。

1.2专业面不广

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些极大限制了技术人员的专业面,加之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崛起使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难以适应,目前课程设置比较缺乏这类反映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前沿性的专题课程。

1.3重技术,轻管理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应用型人才居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因此目前建筑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工程技术为主,但是存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所以管理类课程需求在不断加大。

1.4系统性不强

建筑行业目前拥有的人才中,既熟悉技术又懂得管理、经济、法律的人才严重短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员短缺,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主流的“模块式教学”存在学习单元较零碎,知识不系统等缺陷,缺乏系统性。

2课程设置原则

针对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缺陷,课程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原则:

2.1前沿性

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课程设置应当反映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还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推广应用,新的规范标准的宣贯等。

2.2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有实用性,与高校的学历教育有所区别。专业课程内容应当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结合,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矛盾和问题。

2.3针对性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来说,需求分析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根据继续教育的对象,灵活的设置课程,使教育对象不断的拾遗补缺,完善知识。因为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为课程设置要针对成年人身心特点,使之较容易接受所学课程,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

2.4系统性

考虑到继续教育对象的整体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当处理好原有知识和补缺知识、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等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整体,使继续教育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化。

3陕西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

笔者依照课程设置原则,并结合建筑业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对陕西省二十一家从事建筑施工、装饰、监理、造价咨询等企业的做了问卷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经理及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通过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可分为行业发展趋势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3.1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前沿类的课程

继续教育制度目的就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因此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应当反映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和发展方向。反映建筑业发展趋势、建筑业前沿的课程有:

(1)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政策收紧、管理欠账”三座大山下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数据和感受已经说明,行业衰退已成事实,行业处于一个旧业态转向新业态的中间态时期。如何以比较高的层面和新的角度看待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如何变革,如何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找到发展机会,都是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首要关注的问题。

(2)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建筑工业化、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这些方面是国家目前力推鼓励扶持行业,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这种课程很受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青睐。

(3)BIM技术发展与应用。BIM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发展潮流已势不可挡,在国内,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多及大力推动和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开发商宣传下,相关机构和各个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但是目前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各企业单位也只是将BIM技术应用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建设项目的部分建设过程中,还不能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连续应用BIM技术。目前BIM技术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培训上,针对目前情况,在继续教育中加入相应课程,通过总结科研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推广使用BIM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BIM技术在我国继续推进和更深入的应用提供重要的途径。另外课程可将BIM和智能建筑相结合,BIM和建筑工业化的衔接也势在必行,二者融合在一起,这样BIM技术应用会更加丰富。

3.2工程管理类课程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类课程需求较大,已有超越技术类课程的趋势,原因是,一方面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的开始逐步进入管理岗位。另一方面管理类课程在学历教育阶段偏重理论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已具备了一定管理能力,因此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问卷的整理,这方面课程需求主要有: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精细化管理、职业风险防范等。这类课程也符合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项目管理实务为主,辅助一定的理论知识。

3.3工程技术类课程

技术类课程设置也应结合行业的发展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对于初级职称和部分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操作技能提升方面的技术性课程,如测量新技术、安全技术规程、BIM软件应用等基础操作性课程。针对部分中级职称及高级职称人员,一般对基础性的知识培训缺陷不大,通过调研问卷整理分析,课程的需求主要有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绿色施工技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大跨空间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新材料等。同时,由于目前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区域性竞争的大趋势,全国范围,甚至是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标性建筑,未来数年内将成为超高层的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施工的知识,可设置钢结构与混凝土施工相结合的课程。

第2篇

 

由于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往往供不应求,建筑工程这项课程也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核心课程。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始创新教学模式,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其中尤以项目主导的实训培养体系最为突出,强调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具备建筑工程企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

 

1.实行项目主导的人才培养体系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建筑行业对于建筑方面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用人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求较高,应届生必须具备快速适应施工环境并且能熟练操作相应设备的能力,做到一入职便可上岗,企业不需要再投人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新员工。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实际工程的实践操作与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与施工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能达到用人企业的要求。

 

为了能够满足现代用人企业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推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人才市场以及建筑行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并结合诸多用人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以社会需求与企业要求为培养重点,推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能够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项目为主导的新型实训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为各大高职院校所采纳。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学习,建立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培养学生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判断能力,对于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出色解决的事件处理能力。通过项目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具备上岚工作的能力,又可以更好地满足用人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既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2.项目主导的实训培养体系概述

 

2.1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规划

 

由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目的在于培养建筑施工的一线人才,同时用人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因此项目主导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主,将所学的建筑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施工项目相结合。在前期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主要负责传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老师这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后期的教学实践,让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有效运用,并且帮助学生陕速适应施工现场的环境。

 

2.2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项目

 

在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中,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理论课程,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后期的工程项目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常见问题,积极完成工程任务。要尽量避免与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脱轨,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将所学知识运用的工程项目的实践中去,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2.3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实施

 

依据项目教学的规划,安排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并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对学生了解。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组计划以及小组学习目标,尽量保证小组的平衡性,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做好督导工作,对于小组项目中所遇到的施工问题以及小组成员实践操作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在实践项目完成后,对各个小组所遇到的施工问题以及各小组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做出总结。对于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以及操作失误应当及时指正。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对于措施处理妥当的小组则应给予肯定。在总体教学结束后,教师们应集中讨论教学中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使项目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2.4项目主导的培养体系教学考评

 

以往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考评多来源于理论课程考试,这样的考核体系无法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评过于片面化。为了满足建筑施工用人企业对于人才高素质、高能力、高规格的要求,项目教学体系也采用相应的考评方式。由教师负责制定实践项目以及考评标准,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项目实践表现进行详细考核。考核应从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始,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小组分工、项目实施以及最终结果等多方面作为参考要素,教师依据学生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考评,同时对于权重的分配,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当将人才培养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工作,充分了解社会和用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项目主导的实训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所以建筑工程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

1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无保障

在建筑行业中,技术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引起我国建筑行业中各企业的足够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建筑行业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时间和次数都比较少,有的企业一两年进行一次技术培训,有的企业两三年才进行一次技术培训,还有的企业直接从临时市场上招募一些员工,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就开始现场工作,这不仅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还给建筑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培训资金方面,很多建筑企业的投入都远远不够,即使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也觉得培训的必要性不是那么强,简单的做个形式即可,有的就直接由本企业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从而节约聘请专业技术指导老师的费用。归根到底,还是不舍得在技术培训上投资,从而使得培训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以及效果,对企业的快速发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 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不足

建筑行业专业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专业技术培训效果反馈的重要环节,很过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完毕后,通过对培训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该培训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从而使培训管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是在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中,只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没有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从而掌握不了专业技术培训的效果。我国建筑行业在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建筑行业培训管理流程不规范、培训目标不明确,所以建筑企业不明确要将员工培训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从而导致了建筑企业无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另一方面主要是建筑企业常常搞突击培训,存在着人数多、时间紧的问题,给出题、考核和阅卷等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从而使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的、及时的评估和总结。

1.3 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实用性较差

专业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企业员工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追赶潮流、时尚,盲目的选择培训内容,而不注重建筑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导致企业人员无法使用所受到的培训知识,从而使专业技术培训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建筑企业领导没有做好培训需求的鉴别工作,从而不知道本企业需要什么技能的员工以及什么技能等级的员工,所以就不知道企业员工需要培训什么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了培训内容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没有关系或是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是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整体性、系统性还不完整,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只注重眼前的问题,而注重企业长远的发展、现代前沿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及企业员工智能开发的培训,导致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的技术培训,却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不了我国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2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保障建筑行业技术培训的时间和资金

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建筑企业必须在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方面下功夫。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时间方面,建筑企业可以定期的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例如每月的15日进行一次小型的技术培训,或是一个季度为企业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必须要制定计划,例如这月15给哪类技术员工进行了培训、培训了哪些内容,下个月好换一类员工或是换一些培训内容,当然,要是一个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那就要安排哪类企业员工先培训,哪类企业员工后培训,使他们相互错开一两天,让他们有充足时间去参加培训,同时还能够不耽误建筑工程的施工,这样培训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在技术培训资金方面,建筑企业要做好资金预算,每年至少在培训方面的投资要大概数目,同时也要结合本企业技术员工的整体素质而定;然后对这笔资金的安排要有详细的计划,例如一个季度的技术培训费用有多少,这些培训费用要起到什么效果、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每一分培训费,提高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对培训费用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一些管理人员把培训费用装进自己的腰包或是用于其他方面,建筑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的安排。

2.2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

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是检验培训效果的最好方法,培训有没有起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都要通过通过评估和总结来体现,而培训的效果也是建筑企业所关心的,因为这关系到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的问题,同时培训评估和总结的结果还决定了企业对专业技术培训的态度。为了使评估和总结更为准确,需要企业制定有效的评估标准,明确培训内容,使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有根有据。

2.3 增强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是搞宣传、不是搞形式,对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选择要认真、全面的考虑,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首先应该清楚本建筑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实践两个方面,根据对企业员工专业技术的了解,合理的安排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内容;另外,培训的内容必须是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很多的建筑企业培训中,所培训的内容都是企业员工所熟悉的,一些最新的先进科学技术、施工技术却不在培训内容里,使企业员工觉得培训没有意思,没有作用,也确实让他们学到有用的知识,所以企业员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也就减弱了,要想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必须使培训内容充实起来,给企业员工培训一些实用的的内容;最后,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技术培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企业员工把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上。

3结语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各建筑企业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技术培训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但只要相关人员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采取合理的措施,也能够使技术培训达到与期待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兰宗英.浅谈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安全,2005(12):82-8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技术管理

1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正逐渐增多,行业市场的竞争也愈加剧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目前建筑企业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现实性意义。

2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建筑业在我国各大行业中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人们对其工程质量也越加重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要对现场施工操作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建筑的工程质量。相关建设企业应根据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并依据我国建设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能否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同时,也决定了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极为重要。由于建筑工程涉及范围较广,现场施工人员较多,占据现场总人数的80%以上,并且高空作业较多,例如,高层房屋建设,其施工过程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导致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工人,并且多数为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且安全意识薄弱[1]。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与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一旦在施工中发生人员伤亡问题,将导致施工现场停工,延缓施工日期,并且为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对工程相关单位造成名誉问题的影响。

3.2工程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

在建设工程中,施工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但是,在很多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赢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忽视了施工材料的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外,施工材料一旦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或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时对材料保管不当,导致材料出现大量的磨损和生锈等情况,会对工程后续施工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重视。

3.3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建筑工程质量有巨大的影响,同时,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与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由于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专业技术水平不同,有些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少,使其对建筑施工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现场施工人员一般在工程施工中工作年限较长,对施工的开展有独特的自我意识,专业技巧要高于管理人员,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不了解,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国家相应标准,不符合施工要求,很容易导致现场施工出现混乱,对施工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4.1落实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在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部门应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布置,并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控制,明确现场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例如,在城市公共建筑项目中,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该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进度计划,依据城市公共建筑的具体区域划分与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落实工程施工标准,在招标前完成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科学合理地依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要求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和操作。另外。管理人员应制定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和工程管理标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通过施工质量标准以及工程竣工日期,在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及时反馈施工进程。

4.2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管理

为加强施工人员施工专业技术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单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技术有待提高的主要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施工技术要点,熟知相关施工规范等,以确保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2)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其考核内容基本围绕施工专业技术知识与施工现场设计,并通过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其进行奖罚,以此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

4.3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监督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以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随时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质量和不规范操作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改正。同时,施工管理人员由于比较了解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可自主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施工分配,做到分工明确,并对相应的施工项目职责进行细致划分,使施工质量责任落实到现场各个岗位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2]。

5结语

本文阐述了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工程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高等。并探究了:建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管理、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监督管理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望此次研究的结果能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安全意识安全管理

建筑业的超常规发展给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新的挑战。本人结合近年来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工作实际, 就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一些个人看法。

一、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建筑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企业自身要真正重视安全,要让企业重视安全必须首先要使对企业生产经营拥有主要决策权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从思想意识上对建筑安全高度重视。此外,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主要负责人往往掌握着财政大权。因此,只有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取得他们对企业安全工作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安全投入得到保证,才能使安全措施落实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时加强案例教育,生动形象的案例教育有助于从思想上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②分级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级约谈中的分级指的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分级,在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时,可先由各地安监站站长进行约谈,告诉其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约谈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依然没有好转.再由各地建设局里主管领导对该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通过分级约谈,逐步施压,使企业主要负责人意识到安全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感觉到安全工作的压力,才可能对安全工作真正重视。

二、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监管模式

目前, 政府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仍然是运动员和裁判员两个角色集于一身, 这样很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而且也容易滋生腐败, 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 交由公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运作, 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合理的建筑施工监管模式, 打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平台, 最好是引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评价中介组织机构,建立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 项目) 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 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 项目) 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政策, 成立专业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 强化建设单位(业主) 安全生产责任, 可鼓励其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 强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机构做出的评价结果要及时上报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以便监督管理,并可以据此来进行安全文明工地和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的评定。

三、重点突出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安全工作的目标应该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 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降低到较轻的程度。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是建筑施工现场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根源,只有抓好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这个安全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才能避免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实现上述安全工作目标。要管理好重大危险源,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体系,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着手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问题的研究,但国家还没有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做出具体规定;②加强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备案登记;③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随时掌握危险源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在实施前和实施完毕后告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这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可以准确了解当地建设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分布情况。

四、加强安监机构建设, 进一步规范安监工作

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自1999 年以来, 全国各地虽陆续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站, 但到目前为止, 由于政府执法财政和人力资源有限, 许多地区还存在着质量监督站和安全监督站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现象, 经费来源严重不足, 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充分开展, 削弱了对安全监督的力度, 所以国家要制定一个规范标准的组织机构模式, 比如说单位性质、经费来源问题; 负责制及责任制问题; 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问题; 检查检测设备问题等等。

2) 充实人员, 提高素质。

目前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紧

缺, 也直接影响了安全监督任务的完成。建筑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素质, 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 使监督工作到位, 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从而为事前预防提供有力保证, 建议尽快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制度, 走专业化执业资格路子, 合理划分专业, 保证监督检查质量。还要督促监管人员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3) 要严把安全监督备案资料审查关。

对备案资料中申报的安全监管人员与施工现场明显不符, 安全考核合格证造假的一定要严厉查处。

五、安全技术一体化,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建筑安全和技术是密不可分,没有技术支撑的安全是无力的,安全要靠技术保驾护航。因此,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不断适应建筑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建筑安全技术培训中应注重“四个结合”: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②考试与考核相结合;③发证与技能相结合;④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第6篇

一、坚持学历教育,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1、落实“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今年各地普遍重视招生工作,积极加强部门联合,整体发展较为均衡,全市农广校预报中专招生计划310人,占全省中专招生计划30%以上,合作高等教育招生129人。凤阳县农广校积极克服“坐在家里等生源”的传统办学方式,不断拓宽渠道和思路,做到向主管部门勤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重视;主抓本系统生源,做好本系统的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加强跨行业联系与合作,吸引返乡农民工积极参加“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训,抓好中专以上生源的组织招生,为农村培养有用人才;扩大社会招生为补充,编印了4000份中专招生简章,扩展生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严格资格审查,严肃统考纪律,提高学员素质。根据中央和省广校统一部署安排,2009年3月6日统一组织全市广校系统2007、20*级14个专业617名中专在校生第一次年度统考,全部通过考试。根据省广校《关于做好20*级毕业学员颁证验印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合肥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我市认真执行20*级中专毕业生毕业颁证工作制度,6月份集中对148名中专毕业学员进行登记、资格审查和颁证,确保毕业学员按期毕业、安全毕业。

二、拓展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水平。

1、抓好“阳光工程”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地广校采取与企业联合、与中介机构联合等多种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全力开展“订单、定点、定向”培训,开辟了具有地源特色的电动缝纫工、电子操作工、计算机应用、建筑工、保安等多种相对稳定的专业,抵御经济危机影响,扩大当地就业率,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截至五月底,全市农广校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1770人,占全年计划45%。

2、大力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应用技术能力。今年全市农广校承担了800名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为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各地集中力量,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全椒广校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已累计办班18天,培训总人数300人,共培训900人次,现场指导8次,指导总人数300人,现场指导400人次,手把手、面对面传授水产立体养殖高效种养模式,有效促进农民实现生产技能提升、经营思路拓宽,为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收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全力组织创业培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一是组织20*年创业培训学员开展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活动。二是认真实施承担的2009年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规划。4-5月份,组织开展基层调研,征求专家意见,精心实施开班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20日,将举办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开班,集中第一期200名学员培训。通过培训,将增强新型农民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壮大产业实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全市广校整体实力。

1、教学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加大声像教学、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明光广校精心制作甜叶菊高校栽培技术电视片深受好评;三是引导学员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增强就业资格和能力。

2、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我市广校办学水平得到中央农广校的高度肯定。根据中央和省广校统一部署,完成全市县级分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和复评工作,天长、凤阳、明光、南谯等4家分校被评为a级县校,其中天长分校、凤阳分校位列全省14个a级县校的第一名、第三名。根据我校实际,聘请8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和农民创业指导员,将进一步壮大师资力量,提升农业科技培训水平和档次。

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督促指导,力争中专学历教育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大专以上联合办学稳步推进。

2、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全体系“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如期完成,加快学员职业技能鉴定发展步伐。

3、发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能作用,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有效地组织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

4、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农广校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系统岗位培训;二是加强教学培训的管理和检查督促;三是加强工作调研;四是加强信息服务;五是建立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人才资源库;六是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做好专职教师聘任与《教师聘书》发放工作。

第7篇

一、坚持学历教育,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1、落实“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今年各地普遍重视招生

二、拓展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水平。

1、抓好“阳光工程”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地广校采取与企业联合、与中介机构联合等多种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全力开展“订单、定点、定向”培训,开辟了具有地源特色的电动缝纫工、电子操作工、计算机应用、建筑工、保安等多种相对稳定的专业,抵御经济危机影响,扩大当地就业率,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截至五月底,全市农广校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1770人,占全年计划45%。

2、大力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应用技术能力。今年全市农广校承担了800名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为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各地集中力量,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全椒广校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已累计办班18天,培训总人数300人,共培训900人次,现场指导8次,指导总人数300人,现场指导400人次,手把手、面对面传授水产立体养殖高效种养模式,有效促进农民实现生产技能提升、经营思路拓宽,为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收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全力组织创业培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一是组织2008年创业培训学员开展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活动。二是认真实施承担的2009年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规划。4-5月份,组织开展基层调研,征求专家意见,精心实施开班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20日,将举办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开班,集中第一期200名学员培训。通过培训,将增强新型农民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壮大产业实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全市广校整体实力。

1、教学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加大声像教学、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明光广校精心制作甜叶菊高校栽培技术电视片深受好评;三是引导学员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增强就业资格和能力。

2、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我市广校办学水平得到中央农广校的高度肯定。根据中央和省广校统一部署,完成全市县级分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和复评工作,天长、凤阳、明光、南谯等4家分校被评为a级县校,其中天长分校、凤阳分校位列全省14个a级县校的第一名、第三名。根据我校实际,聘请8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和农民创业指导员,将进一步壮大师资力量,提升农业科技培训水平和档次。

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督促指导,力争中专学历教育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大专以上联合办学稳步推进。

2、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全体系“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如期完成,加快学员职业技能鉴定发展步伐。

3、发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能作用,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有效地组织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

4、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农广校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系统岗位培训;二是加强教学培训的管理和检查督促;三是加强工作调研;四是加强信息服务;五是建立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人才资源库;六是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做好专职教师聘任与《教师聘书》发放工作。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维护保养;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117-02

建筑消防设施主要包括安全疏散系统和灭火系统两大类,常用的有安全疏散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客观上说,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复杂、种类繁多,拥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并会被管理机制、人员素质等影响,导致当前维护保养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并不乐观,设施故障率普遍较高,无法真正在火灾中确保人员安全、建筑消防安全。为此,我们应及时找寻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1.积极实行手册制度,建立维护保养依据

我们应及时制定《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手册》(以下简称《维保手册》)制度,因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都很强,很多单位并不清楚应当维保哪些消防设施,应采取怎样的维保手段,一些单位甚至不清楚建筑里有哪些消防设施。所以,只要建筑消防设施开始运行,就应及时制作一本完整的、系统的《维保手册》。

换言之,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竣工之后即刻制作一本《维保手册》,把它作为重要的竣工验收资料移交到业主单位手上,通过实行手册制度,为单位维保建筑消防设施建立依据。

手册内容应涵盖建筑消防设施系统竣工图纸、变更改造及隐蔽工程施工记录、消防系统组件、维保说明、维保周期计划、维保内容、维保常识、相关注意事项等。即通过该手册,单位能清楚掌握应当维保哪些消防设施、采取怎样的维保手段、维保周期等,从而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变得有据可依。

2.加强设施维护管理,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首先,对于那些不熟悉的建筑消防设施,单位应主动跟设施生产商取得联系,或跟当地的产品服务站、商等联系,取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并确保消防设施备用件供给充足;同时要按照施工单位移交的竣工图纸、资料文件及使用变动资料等进行现场确认。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动态的维护管理,包括查看值班记录、消防设施检查记录、维护保养消防设施的前期原始资料等,全面了解整栋建筑里面的消防设施,及时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联动设施相应的联动方式,要做到责任明确、心中有数,避免出现不良后果,如某高层教学楼的消防风机被启动之后,就要求人员必须到风机房手动停止风机,但维护保养人员并不了解这一情况,没有在风机联动之后及时将其停止,导致大量灰尘吹进教学楼的楼梯问。

其次,使用单位应全面普查建筑消防设施,对于现有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要详细掌握,并把设计、施工及材料等缺陷指出来,认真分析成因,及时向业主提交书面报告,并提出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方案,尽快降低消防设施设备的故障率,确保其运行稳定;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不能轻维护重维修,不能局限于排除设施故障。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确保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质量,确保消防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现代建筑消防设施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强,维护保养工作也不能一味停留在手动检查系统上,而应尽快实现维护保养工作的自动化。

智能化的建筑消防设施系统采用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不管是维护保养工作还是运行管理工作都出现较大的差异性,需要我们改变维护思路,朝着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努力,避免出现各种建筑消防安全问题。

3.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应把他们纳入自动操作人员管理的范畴,由公安消防部门统一培训并颁发资格证书,确保人人都持证上岗,从事维护保养工作的值班、检测、巡查等人员,要持有等级职业资格证或获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才能上岗,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等都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对设施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从而提高单位维护保养自身建筑消防设施的能力;使用单位也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开展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为确保建筑消防系统可靠、安全提供条件。

第9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模式创新 教学资源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96-0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一门传统专业,工科类的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此类专业,该专业的服务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和重点发展领域,如何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如何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重点。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由原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合并重组)有60余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2011年我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建设项目,经过三年来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建设,顺利通过了国家及省教育厅、财政厅的项目考核。回顾几年来的工作,体会颇多,下面就将我院的实际经验谈谈如何提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提升服务装备制造产业的能力。

一、校企合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要激励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就要给其一席之地,我们首先形成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企业调研制度,每学期都安排教学副主任及教研室主任深入企业进行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专业能力、课程标准的调研工作,接收企业信息反馈,跟踪企业技术发展。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校外实习企业兼职实习指导聘用办法及教师管理制度》,从合作企业及行业中聘请16名技术能手担任专业兼职教师,负责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指导以及学生校外企业实习阶段指导与管理。积极参与行业协会活动,为企业提供有效甚至无偿服务,达到双赢互惠的效果,与校企合作企业双向挂牌,互认顾问和基地(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既服务学生实习也能服务教师下企业实践;设置员工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专职的培训,为企业作广告宣传,将企业案例引入教材、课堂、课题,作为教学、科研内容以宣传企业。校内的装备制造实训基地带轮承揽企业的经营业务,并为企业争取更多客户,通过学院的校企合作处建立保障制度,使校企双方利益都能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将强化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第一学年实施“通用基础课程+实训项目”,第二学年实施“专业方向课+实训项目”,第三学年实施“生产实例课+顶岗实习”教学。这样的整体设计安排,既保证了学生有较宽的专业基础,又强化了与就业岗位对接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积极开展假期企业调研与实习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习活动,成立了专业技术社团,下设机加协会、数控协会、三维设计协会等多个生产实习学生团队,每个团队根据企业倒班原则划分小组。利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及周六、周日,开展多工种的生产加工,并将专业社团的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模式进行了布置,按照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营造了企业化的生产环境,刀具、材料的发放按照企业制度进行,设立了实习班组,部分实习工种按照企业模式进行上下午倒班,参照企业模式及制度进行日考核、周考核,通过多种措施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实现工学结合,使学生在仿真化环境中进行企业化生产,从而达到尽早熟悉企业环境的目的。此外,还开展了制图员、一级与二级AutoCAD绘图员、中级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中级普通车工、中级钳工、三维CAD模具设计应用工程师、三维CAM数控编程应用工程师、高级模具师等11项职业技能证书认证工作,毕业生“毕业证+职业技能证”的双证书获证率达100%。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我院实现全校范围无线网络覆盖,借助微信平台、QQ平台、校园网络、手机大客户等方式实现校园无界化,教学资源无界化,师生互动无界化。8门核心专业课做成网络课程,更有“AutoCAD图纸设计”等多门省级精品课,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或获取相关资料。全部专业课程开发了多媒体课件,使用图片、机构动画,录像等开展教学。此外,还与金兴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UG及AutoCAD软件的二次开发,完成机械加工工艺的虚拟设计及虚拟生产;与上海宇龙软件工程公司合作开发机电控制仿真软件及数控维修仿真软件,使软件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专业实际需要。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国家交流,与美国欧特克公司正式签属协议,成立国内高职院校中唯一的Autodesk?ADN应用开发实验室,为东北地区的Autodesk用户提供应用及开发技术支持,共同建设职业院校“CAD课程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双方共同申报并举办省级机械、建筑类职业技能大赛并组织选手参加全国大赛。

四、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一直被认为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首先采用集中学习、自学、研讨交流等方式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把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内涵,在全系营造学习氛围,搭建平台,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创造条件加强教师的对外学习和交流:开展了国际交流培训工作,派出三名教师赴韩国釜山科技大学参加机械智能化技术研发培训;开展了企业师资培训,派出两名教师参加了辽宁省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企业实践;开展高校教师双师素质培训,派出三名教师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师素质培训;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派出三名教师参加欧特克等跨国公司开展的软件技术培训;开展了劳动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派出四名教师参加了省人社厅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评员专业技术培训等。在加强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培训成果考核及成果转化。参加培训的老师回校后都要做培训总结报告及展示培训成果。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促进成果转化。

总之,通过两年多来的项目建设过程,付出很多,收获更多,新的认识和实践问题还会不断的出现,需要我们不断的面对和解决,今后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不能有丝毫防松和懈怠。

参考文献

[1]朱芳芳.值得借鉴的新加坡职业教育理念[J].辽宁高职学报,2012(1):10-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