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3: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儿科护理改善项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I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6-013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linical pathway of bronchial pneumonia in high-quality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110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5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high-quality care, 55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high-quality care. The nursing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health education, assessment intervention,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Bronchial pneumonia; Pediatrics; High-quality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小儿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气促、咳嗽、发热及呼吸困难等[1-3]。为了进一步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对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5~7岁,平均(4.1±1.2)岁;病程1~3 d,平均(1.3±0.5)d。观察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1~8岁,平均(4.4±1.3)岁;病程1~4 d,平均(1.5±0.3)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注意保持病房清洁、安静、舒适,温度保持22℃~24℃,湿度为50%~60%[4]。将病房布置的富有童趣,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②密切病情监测: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患儿出现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刻报告医生[4]。要对患儿衣物及时进行更换,保持衣物及床上用品清洁,嘱家属让患儿多饮水。③健康教育:对患儿及家属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识、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等,让其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知识,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④心理护理:注意关爱患儿,对患儿及家属的焦躁、恐惧、不安等情绪及时进行疏导,积极安慰患儿与家属。⑤呼吸功能护理:注意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对患儿进行定时调整。对呼吸困难患儿,取半卧位,指导家属拍背,以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在拍背时要把患儿直立抱起,拍背手蜷起,轻拍肺脏上中下各叶。
观察组患儿按照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路径开展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各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5],内容主要为护理方案的选择、进入路径的标准、疾病观察指标、特殊与变异记录、健康知识宣教及治疗护理处置等。②护理人员培训:成立领导小组,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组织所有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并就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应改进措施进行探讨。③护理实施: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的要求,对护理项目逐一进行实施。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胜任力[6]:以Meretoja量表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胜任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应急能力、评估干预、健康教育、人际交流、沟通合作5个条目,每个条目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胜任能力越强。②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治愈:7 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有效:7 d内,患儿体温降低,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无效:7 d内,患儿体温恢复、临床体征、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③以卫生部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对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8]。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胜任能力比较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后护理胜任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P
2.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
2.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除护理技术水平外,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病,多发于冬春交替,因小儿免疫力与抵抗力差,容易发生再次感染,再加上小儿的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9]。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护理模式,针对特定患者及特定目标进行详细描述、说明及记录[10]。研究显示[11],在儿科优质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较为理想。
本研究中,除应急护理外,观察组其他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儿科患者;治疗态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27-02
儿科患儿的治疗态度往往较成年患者要差,这主要与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有关,同时其对治疗的认同性较差,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表现出不配合甚至抗拒、哭闹等,不仅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且是造成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文中笔者就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科患儿治疗态度及依从性的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0~12.5岁,平均(5.7±0.6)岁;疾病种类:支气管肺炎20例,轮状病毒腹17泻,其他6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1.0~13.0岁,平均(5.6±0.7)岁;疾病种类:支气管肺炎19例,轮状病毒腹17泻,其他7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同时两组患儿均为需要每天进行静脉穿刺及口服药物者,且患儿家长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治疗方案进行程序化护理,同时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并进行相关基础生活护理的指导。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基本护理程序和细节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每位患儿的个性化护理问题进行评估,然后将护理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制定方案的依据均来自对以往相似的成功护理经验的总结,成功案例均来自权威医学网站及病例等,使护理解决方案与护理问题能达到最佳的契合,然后对制定的护理措施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再提出新的护理问题,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仍以循证解决的方式进行解决处理,最终实现护理的良性循环。后将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静脉穿刺及服药依从性情况、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
1.3 临床评价标准
(1)静脉穿刺及服药依从性由医护人员及家长共同评估,以患儿在静脉穿刺及服药过程中均能顺利配合完成为较佳,以患儿在静脉穿刺及服药过程中虽存在一定的不配合性但最终仍可完成为一般,以患儿在静脉穿刺及服药过程中存在明显抗拒甚至影响到治疗的进行为较差。(2)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估则采用由家长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涉及对护理效果和态度2个方面的评估,每个方面包含3个供选项目,分别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 = (非常满意 + 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静脉穿刺及服药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及服药依从性较佳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上述两个方面的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效果和态度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长,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儿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因为穿刺及服药等造成的不适,对于治疗的实施往往存在不配合的情况,甚至对治疗存在哭闹、抗拒等行为[2-3],对于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极为不利;另外患儿对治疗护理的不配合往往导致穿刺及其他干预措施的失败,导致重复穿刺及治疗护理等,而这些又是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成为需要重点干预的方面[4-5]。循证护理模式是针对护理问题进行综合评估,然后采用从以往成功经验中总结解决措施的方式进行处理干预,从而实现科学地对护理问题进行解决的目的[6]。
本文中笔者就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科患者治疗态度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其较常规的护理模式更具优势,经护理干预后患儿的静脉穿刺及服药依从性改善幅度均更大,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患儿家长,这些优势均与循证护理模式更为科学且更为全面地对引起患儿治疗配合性较差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有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科患儿治疗态度中的效果较佳,家长对本护理模式的认可性也较高。
[参考文献]
[1] 罗琳,付静. 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室手足口病患儿态度、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2,10(17):1544-1546.
[2] 郑志英,郭晓翠,林梅芳. 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态度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18(6):81-82.
[3] 李红艳,熊衍君.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42-6643.
[4] 宋镇生. 儿科病房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儿依从性的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8):541-542.
[5] 陈璐宁,李玉兰. 门诊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引导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17.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因素;防范措施;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24-01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危重症患儿的治疗与抢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降低患儿死亡率、改善患儿生命质量的重要病房。对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而言,保证护理安全是决定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避免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1]。由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更应保证患儿诊断与治疗过程的安全。本文就该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共78例,其中男性患儿共44例,女性患儿共34例,年龄为1个月至1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5岁。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在护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安全相关因素。经过研究可得,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相关因素主要可分为护理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病房自身因素。
1.2各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对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积极的防范与整改:①护理管理因素。医院对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不具备指导性、科学性以及灵活性。由于PICU患儿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因此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缺乏监控力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PICU还存在设备管理不妥善的问题,大多数病床前未配备X光机,对于危重患儿的病情动态监测造成影响。由于医院医疗设备有限,因此不能随时进行血气分析与血糖测定,使医生无法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进行以下防范与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交接班时必须做到“三查三对”,重点检查消毒与隔离情况、患儿病情记录、药物使用情况、检查项目与仪器到位情况等。护士长应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并召开例会对头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提出,并商讨出相应的防范措施[2]。②护理人员因素。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要求具备耐心、爱心、责任心、细心,但由于大部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因此对于细节问题容易忽视,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一些年轻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专业技能不娴熟、服务态度不到位等,均可能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医院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与整改:根据PICU的工作性质与特点,重新制定排班任务,对于重点时段与重点患者增派护理人手,其他时段弹性排班,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奖金直接挂钩,以达到激励其努力工作的目的。③PICU工作性质特殊性。PICU与其他病房不同,其工作性质特殊,因此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安全因素较为突出。由于儿童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无法进行准确表达,与护理人员沟通时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在进行护理时,难以达到准确监测患儿病情、了解患儿需求的目的。因此本院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范: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首先让其在护理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因护患纠纷而造成其受到人身伤害。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能够更耐心地了解患儿的生理与心理所需,以改善护患交流的效率,提高护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1.3统计学方法对于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本文78例患儿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后,除3例患儿因病情过重最终死亡外,其余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并最终转至普通病房进行治疗与护理,死亡率为3.8%。
3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治疗与护理危重病患儿的地方,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忽视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引发护患纠纷、影响患儿健康等。PICU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主要如下: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淡薄、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不畅、责任判断不明确等均是导致PICU发生护患纠纷与护理差错的原因。②护理管理因素。院方对于PICU护理工作的管理不科学、人员分配不合理、物资管理不妥善等,均会造成PICU护理安全隐患。③PICU工作性质。PICU与其他科室相比具有特殊性,不仅因为患儿病情均较危重,还因为儿童对于自身病情的表达能力有限,与护理人员交流存在障碍。
根据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管理制度、注重基础护理、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巩固其法律常识等,能够显著改善PICU常见的安全问题,使患儿能够享受到安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并从根本上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叶志弘,朱伟业,屠玲萍.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评价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9,12(12:235-236.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在儿科采血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儿科两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一病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二病区实施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干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儿科采血意外事件发生率和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科采血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儿科;采血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8-01
作为儿科采血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采血意外事件预防是指避免护理人员在患儿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发生护理差错而造成意外损害或投诉[1];采血意外事件可影响疾病诊断治疗,易引发患儿家长不满,恶化护患关系[2]。如何有效预防儿科采血意外事件发生几率,改善护理满意度已成为护理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次研究以我院儿科两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干预,比较两组临床儿科采血意外事件发生率和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探讨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在儿科采血管理中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儿科两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一病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二病区实施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干预,设为观察组。两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分别采集血液标本1825例,其中男1267例,女558例,年龄15d-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干预:建立持续护理质量优化管理小组,由护理部及医教科拟定组长、组员及监督员名单,制定详细持续护理质量优化计划;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整理检验科通知、手册及采血试管资料,避免采血差错发生;改革采血工作流程,由以往只在采血前查对改为采血前后均行查对[3];努力加强护理人员真空采血、静脉采血技术改进,定期组织培训,总结操作过程中存在差错,由高年资护理人员给予纠正指导[4]。护理人员在采血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患儿年龄、病情等资料,并交代家长采血注意事项,如需要进行特殊检测项目且不能常规保存血液标本,还应当告知运送标本人员储存方法[5]。
1.3 观察指标:
①采血意外事件主要包括采血量不足,标本丢失、凝血及采血试管选择错误等;②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拟定《儿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于采血后发放并由专人回收,包括服务态度,基本护理技能及专业操作水平等,总评分≥90分判定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筛查采用Epidata 3.02软件,而数据处理则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学方法选择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儿科采血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儿科采血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儿科患者因血管细小,不易穿刺抽血,故为采集足够量血液标本用时较长,易发生血液凝固[6];而其自身病理状态亦会引起机体水分丢失增加[7],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采血意外事件多有发生。持续质量优化理论(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其主要针对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加强技术操作及管理过程监管,减少对于个人惩罚[7],通过循环往复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儿科采血护理工作中建立持续质量优化管理小组,对日常工作中存在问题定期总结讨论,探讨问题改善方法,保证质量优化顺利实施,最终降低儿科采血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程度。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儿科采血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参考文献
[1] 高海霞,陈京立,高洪莲,等.非营养性吸吮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53-54.
[2] 刘云,孙琳,胡容,等.成立不同护理管理组提升护理质量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8,8(2):26-29.
[3] 黄云丽,叶永青,黄寒明.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皿时疼痛和生命体征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4B):1-2.
[4] Ohgoe K.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patient misidentification and specimen mismanagement with blood collection [J]. Rinsho Byori, 2013, 61(8): 739-744.
[5] 牟群英,饶钒.三种不同采血方法对婴幼儿采血效果的比较[J].护理杂志,2008,25(9A): 1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64-01
【摘 要】目的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医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 在护理部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包括预防性的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以及学习沟通的注意事项。结果 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满足了病人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 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融洽护患关系,使医患沟通得到保证。然而要真正持久的改善医患关系,还需要医、护、患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医患沟通 方法 儿科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流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一个要求人们广泛沟通的时代。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1]。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特别是儿科病房,孩子是家中的小宝贝,医患矛盾较成人更为突出,为此,我院于2007年在全院推行了争创护理示范病房活动,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医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医患沟通的必要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2]。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医疗纠纷也较多见,加强医患沟通可使医患双方互相理解和配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医患沟通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需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如果护士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就无法取得病人的信任,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加强医患沟通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2 实施方法
2.1 具体方法
2.1.1 预防性的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并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如对医疗费用有疑问的家属,可将医疗费用清单上的项目向其作详细解释,并与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作比较,让家长相信收费是合理的。经了解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患儿,帮助申请李嘉诚基金,解决部份医疗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2.1.2 集体沟通 采用公休座谈会的形式,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如今年夏季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较多,由责任护士和护士长一起召集病房的家属统一沟通,讲解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治疗、预防、护理措施以及家属如何护理患儿等。
2.1.3 书面沟通 将本科室的专科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病因、主要治疗、预防措施、护理措施等制成健康教育单,护士与家属进行口头沟通后,将宣教单发给他们,让当时不在场的家属阅读,知道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患儿。
2.1.4 统一沟通 对新入院的患儿,患儿入院10分钟内,护士根据患儿和家属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沟通内容和沟通方法,注明沟通对象与患儿的关系,护士无法将病情解释清楚的,由主治医生、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起与家属沟通,护士长在30分钟内跟患儿和家属进行关怀交流,护理部随时进行检查指导。
2.2 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家属的叙述,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病人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解释,不要搪塞应付,不懂的应请求医生或护士长解释;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不要讲与穿刺无关的内容,以免穿刺不成功时家属认为是心不在焉而产生矛盾;避免强求家属接受自己的意见;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对方听不懂的专业语言;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解释应与医生的意见一致,避免医护意见不统一,让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
3 效果评价
通过护患沟通,护士不仅学到了许多交流的基本知识,而且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都有提高,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病儿及家长沟通,评价病家需求,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3]。通过沟通满足了病人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医患纠纷也明显下降。自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加强医患沟通以来,我科的医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也增高了,医院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4 小结
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是患儿的照顾者和代言人,患儿每天接触时间最多的也是护士。实施医患沟通离不开护士,护士要站在家属的立场考虑问题,把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通过换位思考,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融洽护患关系,使医患沟通得到保障。当然要真正持久地改善医患关系,还需要社会诸多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还需要医患间的真诚相待[4],我们坚信,通过医、护、患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重庆医学,2003,32(4):385-386.
[2] 王肇.儿科护理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3.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5-010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现代家庭大多是一个孩子,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儿科护士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所以面对细腻精确地工作要求和家庭照顾老人、丈夫、孩子的负担,儿科护士承受着与成人患者科室不同的精神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合理减压,势必影响儿科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容易出现医疗差错事故。
1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 繁重而紧张的工作
儿科护士的编制数量相对不足,超负荷的工作、频繁倒班等均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科护士要不断掌握各种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岗位对儿科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上患儿病情变化多端,儿科护士要经常面对急症、重症患儿的抢救等,患儿家长缺乏对护士的尊重和理解,或因疾病所致不正常情绪而产生对护士的不尊重行为等,均可造成护士工作上的压力[1]。
1.2 复杂的人际关系
(1)护患关系: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儿科往往是一个孩子看病跟来几个家长,护士接待患者的言行以及实施治疗、护理、抢救等工作都在家属众多眼睛的注视下进行,所以儿科护士都步步小心,处处留意,心理压力很大。加之大多数患儿不配合造成操作反复进行,加重护理工作量,家长易产生不满常迁怒于护士,有时还可能遇到来自家属的暴力伤害。护士身心俱疲且产生厌烦情绪。(2)医护关系:医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而儿科护士由于职业的角色要求,没有选择余地,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以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护士与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接触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人际间的种种冲突,这无疑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1.3 高水准的技术要求
高水准的技术要求是儿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儿童生理的特殊性,如患儿血管细小,又不会听话,乱动,不易固定,加之患儿恐惧、哭闹和反抗,家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近乎苛刻。要求护士各项操作必须一步到位“一针见血”挑选护理人员的事情经常发生,一旦发现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可能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给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小儿病情变化快,不会主诉,爱哭闹,家长紧张,护士要随时观察;每组液体量小,加药、换药频繁,液体速度要求严格,静脉穿刺要求准确度高等,儿科护理工作相对繁杂、琐碎,儿科护士付出更多,轮班、夜班多,生活无规律,容易造成情绪激动、忧郁等不良心理状态[2]。
1.4 医疗费用的增加
随着新技术、新仪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新药、一次性用品的广泛应用,医疗费用也在增长,多数家属认为看病贵,常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医疗费用,对护士记账、催费很不理解,把对医院的某些环节不满都发泄在护士身上。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难免会有患者死亡,但是有些治疗、护理措施到位的正常死亡,或由于疗效不佳,家长往往极力寻找医护人员的不足,致使护士操作时心理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 应对措施
2.1 提高业务素质、熟练业务技能、注意沟通技巧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整体素质,生命至上,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重视护士的培养,通过讲课经验交流,理论考试,操作训练,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精益求精,熟练掌握各种穿刺操作技能,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尽量缩短与家长的距离,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注意沟通技巧,要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都是为患儿好为出发点,经常换位思考,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工作环节提高警惕。只有提高学习在专业上树立自信心,才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从而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
2.2 建立支持系统提供支持、改善护士待遇
医院各级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式。保证护士的合理编制,按职称上岗,尽力解决护士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如提高儿科护士夜班费、绩效考核政策适当倾斜,改善护士待遇,护士对晋升职称、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面等期望值很高,能为其提供继续深造、提高的机会,其学习、工作的动力就大。医院管理者在改善护士生活待遇的同时应将支持系统的完善和规范,尊重护士作为医院主人的权利,减少护士压抑感,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3 减轻护士工作量、落实后勤保障服务
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劳动保护法措施,多关心护士,适当安排护士调休,定期身体体检。了解护理工作,多理解和尊重护士,多给护士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高工作待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减少工作量,增加护理人员配置,配齐工作设备,完善并落实后勤及相关科室的后勤保障服务。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福利待遇,提高收入,解决值班就餐问题。鼓励护士工作热情,增加外出深造及晋升机会。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2.4 规范医疗行为,明细收费项目
严格按规定收费,决不巧立项目收费,严把医嘱核对关,特殊昂贵检查、用药应做好告知服务,必要时签名同意,每天向家属发放“一日清单”,做到医院清清白白收费,患者明明白白消费,设立费用查询处,及时解答家长的疑虑,取得家长的理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 讨论
研究表明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有资料显示儿科护士心理健康低于一般人群。过高的工作压力可使护士产生疲惫、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心理上可产生沮丧、焦虑、内疚、失望。护士作为医患之间的一个特殊角色,过高的护理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护士的流动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
儿科护士平时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陪护的家长多,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情绪不稳定,加之小儿病情变化快等特点,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所以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其他科室护士高两倍甚至更高,因此护士不选择或根本不安心于儿科护理工作造成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被动,压力大。个体长期不断地面对压力会出现全身不适等一系列症状,从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工作效率低。
建立支持系统:利用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如给护士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提高护士的待遇,加强技能培训,合理调配人员,减少护士非专业性工作。
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应激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自信心,在遭受挫折的压力后,要辨别压力来源,在面临各种压力时,应善于总结如何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以消除或减轻自身的心理冲突,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在工作之余学会自我放松,包括愉快、轻松的氛围,听音乐,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利用空闲时间与家人在一起聊天,散步,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综上所述,减少护理工作压力源,及时驱除紧张情绪,增强医院管理系统支持,提高自身应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能有效缓解儿科护士精神压力。帮助儿科护士正确认识自身压力,并调节舒缓、减轻工作中的压力,促进自身身心平衡。
参考文献
[1]孙素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4):34-35.
【关键词】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1]。要成为一名优秀儿科护士,除具有扎实全面的医学理论基础,精湛的临床操作技术外,还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由于儿科护士职业的特点,特殊的工作环境压力,长期超负荷工作,许多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紧张体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儿科工作护士共60名,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5.1±2.31)年,文化程度:中专3名,大专48名,本科学历9名,主管护师13名,护师24名,护士23名,婚姻状况:未婚15名,已婚45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名儿科护士使用症状自证评量表(SCL90)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填写,SCL90按5级评分,内容包括躯体化等9个因子共90个项目,流量表能够较准确地评估自觉症状特点,从不同侧面反映3名职业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将SCL90测评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3 讨论在临床工作中,儿科患儿因年龄关系,各项护理操作不配合,由于患儿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使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当家属对求医过程、治疗结果、治疗费用及各种护理操作不满时,容易将怨气发泄在当班护士身上,包括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面对各种各样的患儿及家属,护士不可能满足其所有要求,可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即使责任不在护士,来自社会、上级和患者的压力都会使护士困惑[3]。如果这些不良情绪未能及时得到疏导就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造成紧张、焦虑、甚至孤独自卑。
由于儿科护士夜班倒班频繁,加上夜班用药治疗多,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使护士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而睡眠不足对人的认况能力和神经行为影响是严重的,主要表理为注意力下降,反应速度减慢,睡眠型态致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疲乏无力,以及情绪低落,兴趣变淡等症状,严重影响护士的生活质量。
儿科护士劳动强变、技术难度大,抢救任务重,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工作,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量往往比成人病房护士高出2掊甚至更多;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得不到患儿家属的公平认可,加上报酬比其他科室低,使护士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认为做更多的工作也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健康[4]。
综上所述,儿护护士群体的健康不容乐观,应引起护士自身及护理管理者的关注,首先应重视解决儿科护士群体的疲劳问题,其次应特别关注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其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缓解身心疲劳状态,从而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4.
[2]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正常人SCL90评运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3):260.
关键词:专案改善;标本采集;尿便;及时率
尿便检验是保证病历完整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反映患儿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项基本指标。近年来,本院儿科住院患儿尿便标本常因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留取。不能及时留取尿便标本,影响了病历的完整性,甚至延误诊断与治疗,从而影响患儿及家长的情绪,也增加了其他班次护士工作量。护理专案是指对护理定的事件,使用系统的分析及改进方法,为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活动方案[1]。本研究对本院儿科2019年1—4月留取尿便标本不及时的原因进行分析,成立专案改善小组,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出相应改进措施,并对措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住院患儿尿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儿科共18名护理人员,选取其中的6名护理人员(5名护理人员均参与夜班工作)参与专案改善。将2019年1—4月于本院儿科住院的所有患儿留取的144例次尿标本、152例次便标本作为专案改善前组,将2019年5—8月于本院儿科住院的所有患儿留取的205例次尿标本、201例次便标本作为专案改善后组。
1.2方法
1.2.1成立专案改善小组尿便标本专案改善小组(简称专案小组)由1名组长(护士长)、5名组员组成,包括中级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1名。在护理专案活动前,由本专案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专案改善方法、过程的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整个专案改善活动的安排、统筹及协调工作,指导组员工作,进行PPT制作及成果汇报。小组成员负责设计检查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对策拟定、督导措施的落实及效果评价。
1.2.2现状调查设计并制作尿便标本收集表单,内容包括床号、患儿姓名、住院号、医嘱开具的时间、便标本留取的时间及天数、尿标本留取的时间及天数和检查日期、检查人。主班护士在处理尿便标本医嘱后及时将患儿的基本信息和医嘱开具时间记录在表单上,专案小组成员每日下班前查阅表单上患儿尿便留取的情况,查阅信息系统是否有标本的交接记录,并将标本留取的时间等信息记录下来。2019年1—4月本科住院患儿留取尿便标本存在的问题:①25%~40%尿标本从开具医嘱时间至留取时间超过24h,且尿标本留取时间较为随意,护士未关注到患儿尿标本是否已留取;②15%~30%的便标本从开具医嘱时间至留取时间超过3d,部分患儿甚至到出院仍未留取便标本。
1.2.3原因分析组织尿便标本专案小组成员对2019年1—4月尿便标本留取不及时情况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1.2.4制订专案改善措施1.2.4.1确立尿便标本及时性的范围组长组织全体组员查阅书籍、文献等并根据尿便标本留取的要求 及儿科患儿的具体特点,确立了尿便标本留取的合理时间范围。尿标本及时留取的标准为开具医嘱后的次日晨起第1次尿留取;由于人排便习惯及次数的不同,所以不能保证每例患儿每日均有大便,将便标本的及时留取时间定为开具医嘱后的3d内。1.2.4.2加强护士相关理论的学习和责任心的培养针对儿科住院患儿尿便标本的留取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内容制作成流程图和健康宣教材料,规范性地对全体护士进行集中培训,并将流程图放于护士站的资料册中,便于随时翻阅;将形象化的宣教材料彩色打印放置到患儿的健康教育手册内,便于护士宣教和患儿家长随时翻阅。定期组织全科护士特别是新入职、轮转护士、实习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与考核;加强护士的管理力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1.2.4.3工作细节、流程的梳理与改进全员接受尿便标本留取的标准及留取方法的培训;增加尿便标本登记本,及时记录留取情况;主班护士根据医嘱内容在尿便标本采集器上粘贴尿便标本的条码,并在登记本上登记,主班护士通知责班护士核对尿便标本的信息,责班护士核对后发便标本留取的容器并向患儿及家长宣教如何正确留取尿便标本、注意事项和及时留取的时限;次日大夜班(晨起)护士负责指导患儿和家长留取尿标本或亲自为患儿留取尿标本;床旁交接班时,大夜班护士与白班护士交接患儿标本留取的情况;白班护士根据登记信息,再检查患儿尿便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标本未能在预定的时间留取,需与下一班护士做好交接。主班护士在08:00、11:00及17:00下班前查看电脑是否有未生成的标本。1.2.4.4进行多样化宣教确保正确留取标本①改变单一的宣教方式,采用集中讲解、结合提示卡的方式宣教。科室自行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尿便标本留取方法的宣教材料。并使用尿便彩色提示卡,即分别拍照尿便标本的收集容器打印后并进行塑封形成形象化提示卡片,责班护士将其粘贴在患儿床头,在尿便标本留取后取下。②合理、有序安排尿标本化验项目多的患儿。次日需要同时留取两管以上的尿标本时,先留取尿常规标本,再留取尿筛查标本,因尿筛查标本可为任意时段的尿;如次日进行空腹B型超声等禁食水的检查且需要留尿标本时,经护士长与医生协商,将空腹B型超声开具医嘱时间后移,在入院第2天开具,避免次日晨起患儿因不能进食及饮水而导致尿少。③增加婴幼儿专用集尿袋,方便患儿留取尿标本。④对于年龄小、尿便不能自理、病情危重的患儿由护士负责采集尿标本。次日抽血时,护士晨起为患儿清洁会后,将尿袋粘贴在尿道口处,抽血后指导患儿家长多喂水,30min~1h后及时查看集尿袋内尿液的留取情况。
1.2.5改进措施质量控制专案改善小组成员进行晨晚间床旁交接班、查房时,注意查看护士是否进行交接、是否按要求宣教等,将尿便标本留取是否及时、正确作为主要巡视内容之一。责任护士及时记录并负责落实,同时统计、分析、汇总不合格的标本。护士长组织护士每月召开病区护理质量分析会,根据问题再次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统计应用专案改善前后标本留取的及时率。
1.3评价指标
观察应用专案改善前后的尿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及时率=及时留取例次/标本留取总例次×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尿便标本留取不及时的原因分析
①护士因素:对尿便标本留取、送检的重要性及检验意义认识不足;对留取尿便标本“及时”的标准不理解,导致尿标本留取过早或超时;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留取尿便标本的事宜完全交给家长;指导正确留取标本宣教不到位;标本交接制度执行不到位易造成遗漏;处理医嘱后未及时生成标本标签,导致信息无法提取;留取化验时不分先后顺序。②患儿因素: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合作性不足,需成年人配合留取尿便标本;婴幼儿排尿时间难以掌控,留取尿标本较为困难;晨起有空腹检查,尿少或中午才有尿;2岁以内患儿,晨起第1次尿较少,不够留2个以上项目的尿标本。③家长因素:对尿便标本送检的重要性、普遍性认识不足;对尿便标本及时留取送检依从性差;家长不了解及时送检标本的标准。④管理因素:科室无床旁尿便标本交接的具体规定或宣教材料;无婴幼儿专用尿便标本采集器;尿便标本留取的宣教执行效果不佳;缺少患儿是否留取尿便标本的相关提示或标识。
2.2专案改善前后尿便标本留取及时率比较专案
改善前组及时留取尿标本101例次,及时率为70.14%(101/144),及时留取便标本107例次,及时率为70.39%(107/152);专案改善后组及时留取尿标本194例次,及时率为94.63%(194/205),及时留取便标本200例次,及时率为99.50%(200/201)。应用专案改善后留取尿便标本及时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显著性(χ2=4.19、4.67,P均<0.05)。
3讨论
3.1留取尿便标本的临床意义
尿液的组成和性状不仅反映了机体的代谢状况,而且与泌尿系统疾病直接相关,粪便标本的检验结果有助于评估患儿的消化系统功能,协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及时正确地留取尿便标本,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尿便标本留取不及时者较多,本研究发现与护士因素、患儿因素、家长因素、管理因素相关。这不仅直接影响尿便标本的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延误了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无形中也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
3.2专案改善可提高住院患儿尿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
本专案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和细化尿便标本留取各阶段的流程及职责,对所有薄弱环节进行了有效控制。加强宣教、指导、形象化提醒,对尿便标本留取过程进行跟踪、督导。经专案改善后,本院儿科住院患儿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从70.14%提高到了94.63%,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从70.39%提高到了99.5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
3.3应正确认识及时留取尿便标本的重要性护士
是医嘱的执行人,充分调动每位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非常必要。因此应做好护士采集尿便标本必要性和及时性的培训,规范尿便标本留取的方法,提高护士的正确认识。
3.4健康宣教是提高标本留取及时率的保障加强
标本采集前对患儿及家长的宣教工作,向患儿及家长耐心、细致地讲解标本采集的目的、重要性、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其理解并积极配合是及时留取标本的保证。传统的说教性教育内容难以被患儿及家长完全记住或理解,尤其在处于焦虑和恐惧状态时;文字教育则易使患儿及家长厌倦阅读,当篇幅较长时效果更加不理想。这两种教育形式均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3-5]。多个文献报道,自行制作的图文式健康教育卡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健康宣教内容的知晓率[6-8]。因此,本科室制作规范、科学的图文式的尿便标本健康宣传资料和形象化提示卡,宣教的同时配合使用提示卡,方便提示家长和各班护士关注患儿标本的留取,也规范了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行为。
3.5规范工作细节、明确交接流程与尿便流程的标准化
合理的护理流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细化护理流程,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提高其岗位责任心使其认识到正确采集检验标本的重要性[9-10]。从医嘱开立到标本送出整个过程中,明确规定了护士在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相互衔接,整个过程更加规范化,各个环节分工细致,条理清晰责任到人,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使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联动的整体,同时严格执行每个环节的交接与核对,保证了环节质量。自行制作形象化的温馨提示卡,能形象化提醒家长和护士,有利于床旁交接与督查。综上所述,检验标本的采集是日常护理工作之一。应用专案改善的方法,通过对尿便标本留取不及时的问题不断分析及改进并形成最终的标准化流程这一系列的过程,提高了护士对尿便标本及时留取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护士对儿科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管理能力和沟通交流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彭方国,卢志勤,曾海燕,等.浅谈护理专案[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39-41.
[2]周春美,张连辉.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8-320.
[3]雪丽霜.患者专用图文式临床记录路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547-549.
[5]孙雪松,张帅,巩圆圆,等.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刊,2018,53(6):665-668.
[6]孙晓蓓,王巧桂.图文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642-2644.
[7]谢寿梅,卢欣欢,张亚男,等.图文式健康教育卡在开胸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1):2245-2246.
[8]巩圆圆,孙雪松,王蕾,等.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6):66-68.
[9]杨莘.我院护理人员规范化在职培训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8,8(5):13-15.
我的具体目标和主要的措施及方法是:
1.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病人满意度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月日—日在召开,这是建国以来第三次召开的全国性护理会议,卫生部副部长主持会议并对今年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年全国护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服务改革大局,务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由此可见,改善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让病人满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病人满意度提高,实质上是建立病人与医院的诚信关系,只有病人满意才能使满意的病人成为医院的忠实顾客。医院拥有忠实顾客越多,并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可以提升医院形象,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影响其他病人,随之而来的是患者的复诊率和就诊率的提高,医院的市场份额才能稳定,怎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关键在于能否提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首先,要给病人人文关怀,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去思考问题,建立关心人,尊重人的理念。
其次,以热情,亲切,温暖的话语,理解同情病人的痛苦,是病人感到亲切自然,用住院须知的形式,介绍医院的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及病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与病人的沟通,通俗易懂地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详细介绍各种检查的目的,医嘱用药的注意事项,及时评估护理效果,让病人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产生一种安全感,满意感。
再次,从病人的一日清单入手,将收费项目和标准作详细的说明,使病人能够明明白白消费。
只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满意为核心,以病人的需求为目标,提供优质的个,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获得双丰收。
2.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控制。
(1)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班职责,善于用制度和标准管人,做到常督促,勤落实。这里强调一点:虽然监管是必要的,但主要还是要靠大家自觉自律,培养良好的慎独能力与职业修养。
(2)建立量化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护士评价标准,用数据说话,通过考评可以了解护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掌握各级护理人员状况,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