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加强市场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1:23: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加强市场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加强市场研究

第1篇

(一)关口前移,价格服务进企业

近年来,宁波市立足服务企业发展需要,结合涉农涉企专项检查,进一步深化价格服务,每年组织开展价格服务进企业专项活动。市县二级上下联动,采取网上政策公示、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召集座谈会、送政策资料到企业和加大查处力度等举措,帮助小微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价格政策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帮助企业健全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和价格自律。2012年,市中心把开展“价格服务进小微企业”活动列入市发展改革委“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破解难题之一。8月,市中心与江北区二级联手,在江北区嘉隆工业公司召开“宁波市物价局长下访暨价格服务进小微企业”座谈会,向企业发放了宣传手册、政策文件、“企业缴费登记表”和“企业融资负担调查问卷”,听取了来自工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和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在生产成本、经营成本、融资成本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价费矛盾和问题,当场解答小微企业提出的水电费等一些政策疑惑问题。

(二)化解矛盾,实行案件回访制

在以往的价格举报案件处理中,也曾发现过退款未落实的情况。因此,建立价格举报案件回访制度,能了解群众对价格举报办理情况的反馈意见,提高价格举报案件的办理质量,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价格主管部门的社会形象。为进一步提高“12358”的工作效能,中心每年对案件办结、反馈情况进行回访,确保事事有回音,事事有结果。2010年,在责令某中学下发退还15.68万元的假日活动费退款通知后,向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回访时发现,该中学在退款期限内并未将该款项退还学生,办案人员及时采取后续措施,让学校最终将多收款项退还学生。2011年,市中心根据群众举报发现的线索,在全市涉农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意作了安排,查实市某培训中心在2010年期间,存在擅自提高监理员和三类人员考试费收费标准的乱收费行为,合计多收金额8.81万元,依法对其作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过后,中心对该起案件进行了“回头看”,检查表明,该培训中心已纠正了上述乱收费行为。

(三)破解难题,落实领导下访制

为了推进价格举报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着力化解价格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价格主管领导下访制度》,宁波市每年组织一至两次领导下访活动。市本级每年由市举报中心牵头,宁波市发改委分管领导带领各业务处室的主要负责人,利用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等形式,到举报量大、问题较突出的基层接待群众,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加大举报案件的调处力度,促使疑难复杂举报案件得到有效查处。同时在下访过程中,通过零距离听取诉求,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发现和解决了不少价格和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012年8月,江北区以“阳光物价,服务万家”为主题,物价分管领导走进江北区有线电视《对话民生》现场直播节日,就老百姓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价格热点问题作解答。象山县物价局通过下访活动,落实解决企业主反映的临时用电质保金及变压器租用定金等价格和收费问题5项,及时取消了炸药经营综合服务费和临时用电质保金及变压器租用检测费等收费项目,为施工企业盘活流动资金500余万元。

二、提形象,扩大“12358”社会影响力

(一)实施系统升级改造,提升信息化水平

历年来,宁波市价格投诉举报中心不断对举报处理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2002年建成全省第一个覆盖全市的“12358”价格举报呼叫中心和价格举报管理系统平台。2009年平台顺利与省物价局联网,实现了对全市价格举报的全方位管理和监督。针对三级受理和服务平台存在的硬件老化、设备故障与运行速度慢等弊端,中心不断对举报处理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去年开始着手对“12358”价格投诉举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2358”呼叫中心软硬件平台改造升级、业务系统硬件更新、人工座席及外设更新,配置移动执法终端及配套外设。并在接待室配置了摄像和监控设施,为执法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录音笔、便携式打印机等设备。通过中心系统升级改造,举报处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实现了价格举报处理程序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为上下联动、快速办理、及时反馈、实时查询、动态分析创造了条件。

(二)建立快速反应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为切实提高价格投诉举报快速反应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的能力,举报中心利用与宁波市“110”社会紧急求助服务联网的优势,建立联动机制。按照“110”社会紧急救助联动的应急件必须在半小时内到现场的要求,根据全中心人员的居住地段,中心制定“12358”节假日期间应急处理分组安排方案,分地区确定了6个应急处理小组,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处理现场。

(三)强化群众意识,把握为民解忧落脚点

第2篇

关键词:产品市场竞争强度 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品市场竞争是指市场经济中同类产品为着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产品的相同行为的表现。产品市场竞争是企业重要外部环境之一,对企业绩效起作用。在产业经济学中,通常通过市场结构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市场结构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房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二、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衡量标准

目前,关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衡量标准并未统一,各有优缺点。具体如下: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反映某一产业市场集中程度的绝对指标,以其买方或卖方的数量或市场份额来衡量。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使用CR比率来衡量,但是数值常常受到n取值的影响,而且还无法反映企业之间的具体竞争情况,受到其他经济因素的干扰,CR比率计算公式为:

2.赫芬德尔指数(HHI)

HHI以市场份额平方和为权重的综合指标,反映行业整体竞争程度,不适于分析单个企业的竞争强度。市场份额相差很大时容易高估大企业的份额而忽略小企业的值。计算公式:

3.企业销售额对竞争对手行为的敏感度

Lyandres以企业销售额的非正常变化来衡量企业对竞争对手行为的敏感度,大部分学者认为该指标不易受到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4.综合评价指标

张功富(2009)认为单一指标只是从某一侧面反映产品市场竞争强度,不够全面误差也大。因此,张功富运用因子分析法,选择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大企业比、企业数目和市场份额等指标从行业整体竞争程度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两个层面来测算数值,但是所选择的指标体系主观性强。

三、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单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生产资源、劳动力等,由于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势必造成不同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差异。对于具体某企业来讲,其核心技术及经营管理能力的不同,导致其具有不同竞争相对优势。因此,本文借鉴张功富的研究思想,以综合评价体系来代替单一指标。为了使综合指标能够更加客观、合理地反映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本文参考前人相关研究结果,构建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涵盖的指标有:

1.行业整体竞争强度

由于不同行业的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因此,不同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有所差异。比如,公用事业或资源性强的行业,其竞争强度弱于服装、食品行业。反映行业整体竞争强度的指标有:

第一,行业内企业数目:该数值越小,表示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竞争不激烈。

第二,企业市场份额:市场份额的值越大,企业具有市场竞争的相对优势,竞争不激烈。

市场份额=企业销售收入/行业销售收入

第三,产业集中度比率:本文以销售额的比率来衡量。

其中为第i家企业的销售额

2.企业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最重要财务指标之一,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企业整体经营运转的成果。企业盈利能力佳,具有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

第一,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示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并且反映企业的“垄断租金”。垄断租金愈高,企业进入该行业的成本就越高,能够衡量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第二,销售净利润:为企业净利润与全部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每1元销售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可以“挤”出来的净利润。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计算公式:

销售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

第三,总资产净利率:指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每1元总资产创造的利润。总资产净利率是企业能力的关键。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期初余额)/2

3.企业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比率,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经营效果和管理效率。营运能力越强,表示企业竞争能力越强。常见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第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日趋发达,企业所发生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应收账款周转率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也越发突显出来[2]。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2

第二,存货周转率:可用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和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占用额;存货平均占用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2

4.策略敏感度

策略敏感度的定义参考借鉴Lyandres(2006)的研究方法,以销售管理费用的非正常变化来衡量[3]。销售管理费用的变化可以反映企业及其竞争对手行为导致的结果。计算公式:

其中,dAXit表示企业的策略敏感度。SnA:销售管理费用之和。

四、结语

不同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有所不同,而同一行业中,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的差异,导致有不同市场强度。同时,我国现有文献相关的衡量指标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因此,本文从行业整体情况、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敏感度来全面反映产品市场竞争强度。

参考文献:

[1]马洪娟.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J].暨南大学,2010.

第3篇

【关键词】施工 现场 文明 管理

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企业围着市场转,眼睛盯着市场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时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地,也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显得越来越突出重要了。外抓市场,内抓施工现场,已成为众多企业家的共识。

一、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

尽管建设部、省、市建委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要求多年,实实在在的说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是个普遍的共性问题。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四大指标,也称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的落脚点都在施工现场。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族标准的贯彻实施,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保证体系,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三检制”的实施,质量管理点的确定,现场QC小组工作的开展,质量信息的反馈,信息网的建立,以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的贯彻和在施工现场积极推行“讲、帮、防、卡:的新科学的质量检查方法,建立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负责的责任制。这一切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在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是事故隐患多发地点,施工企业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物体坠落和物体打击等事故最易发生,所以,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力度,在施工现场改善施工作业人员条件,消防事故隐患,落实事故隐患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的发生。这是极为重要的。

合同履行率是施工也企业确立企业信誉的最关键指标,只有施工现场管理的好,施工组织的好,特别是在施工现场推行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工期,才能确保合同工期的完成。成本是企业效益的源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消耗在施工现场最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尽量减少设备占用时间,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减少施工材料消耗,这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节能降耗,节支增收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重大,是施工企业不断降低施工材料消耗、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合同工期履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途径,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二、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1.立足于提高企业全员险此昂管理文明施工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我认为,只有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促进文明施工,要全面提高全企业职工现场管理意识。众多的建筑施工优秀企业家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必要性、重要性及紧迫性形成了共识,要把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意识,转化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群体导向行为,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一个施工企业上道经历,下到建筑工人,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不重视或不认识,那么就不可能把施工现场管理搞好。不断升华全企业职工的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对全面推进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意识产生冬季,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这是现代心理学揭示的基本内容,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

2.着眼于应用定置管理方法,开展5S活动

定置管理是实现施工企业人、机、物、场所等生产要素科学结合的有效方法。在施工生产现场通过推行定置管理来彻底改变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现象,使之施工现场实现“环境清洁、物料堆放有序、设备整洁完好、安全设施齐全、多路平整畅通、制度标准健全、劳动纪律严格、施工秩序井然”的目标,推进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本建设公司近几年来,在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大气候的影响下,经历了从要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转变为我要施工 现场文明施工的过程,运用定置管理方法,开展5S活动,推进施工现场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推行定置管理促进施工现场管理,要建立组织保证体系,要建立以企业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工程项目经理为组员的企业定置管理领导组织,并明确责任处室主抓此项工作,专抓此项工作,专抓专管,党委所属部门也参与此项管理抓好宣传导向工作。本钢建设公司的现场管理经验是,党委号召党员推行定置管理,要求基层党支部要配合基层单位行政,一起抓好定制管理,工会组织各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定置管理竞赛,团委要求每个团员在本岗位上搞好定置管理。形成了党管党,行政管长,工会管网,共青团管岗的齐抓共管局面,形成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各负其责、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开展5S活动,要特别注意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自觉管理,自我实施,自我控制,贯穿施工全过程、全现场。有现场职工自己动手,创造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标准的施工环境,使全体职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良好风尚。开展5S活动,必须领导重视,加强组织,严格管理。将5S活动纳入岗位责任制,并按照文明施工标准检查,评比与考核。坚持PDCA循环,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的5S水平。要进行合理定置是指把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要的物品在空间上合理布置,实现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最佳结合,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体现文明施工水平。它是现场管理的内容之一。是实现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谋求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的一个科学的管理办法。企业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创建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和标准化的施工环境。

3.着重于抓好施工现场先进典型,大力普及推广。

先进典型和样板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要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更需要有学有样板,用典型引路。本钢建设公司所属的施工企业,承担的本钢大中修施工项目,大都是在设备运行不停机的情况下组织施工的,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现场十分有限。依据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机、料等因素都做了严格规定。物料堆放整齐、定量、定位,各种标牌直观醒目,施工现场清洁化,岗位作业标准化,材料堆放定置化。抓住这样的典型,及时组织所属施工企业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习,推广这个典型经验。各施工企业从施工现场大清理大整顿入手,学典型、赶样板。过去施工现场木板、架杆子、模板、砖头、河石、河沙、水泥、钢筋堆放乱七八糟,造成不安全隐患多,材料浪费大,工程质量差,可现在抓施工现场管理了,施工地面干净了,看见支模板用的U型卡扣掉到地上了,捡起来再使用,施工现场管理得井井有条。抓典型,树样板,使现场管理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以点带面普及推广,成效显著。

三、运用经济手段,严格现场管理检查与考核

运用经济手段严格施工现场管理的检查和考核,是推进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本建设公司对重点施工项目,实行经常性检查和知道,各施工企业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检查和考核施工现场管理。使施工现场基本做到了一坚持、二不见、三不准、四净、五做到。

1. 一坚持是坚持一日施工一日清。

2. 二不见是不见施工现场水电气跑、冒、滴和漏;不见砂浆遍地。

3. 三不准是不准用河石、河沙垫道;不准从高空乱扔杂物;不准材料混合堆放。

4. 四净是作业面净;钢筋棚净;砖、砂、石、白灰、水泥底净;安全网上净。

5. 五做到是做到料具堆放成行;砂、石堆放成方;红砖、空心转码垛成行;构件堆放成跺;钢脚手架堆放成列。

现场管理的责任利相统一,责任利相挂钩,才会让职工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施工企业质量、安全、成本、工期都得到提高和保证,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加了经济效益,这是现场管理运用经济手段检查与考核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肖东辉 加强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J] 山西建筑 2011(37)

第4篇

一、健全市场规则,在推进现代市场体系上增强话语权

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和相关规则还不完善、不健全。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熟悉市场规则和监管经验丰富的优势,在健全市场规则、制度建设和培育市场体系上增强话语权。

一是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围绕市场经济秩序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分析社会生活各方面反映的实际问题,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分门别类提出立法建议,逐步建立起一套涉及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和市场监管在内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监管法律体系。如《市场监督管理法》、《商事登记法》、《反商业贿赂法》和《海外不正当交易监管法》等。对那些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缺乏可操作性或尚有漏洞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同时,加快完善和建立集贸市场、市场主体、食品安全、商标广告、合同管理、网络商品和服务等职能工作各领域的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工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二是建立市场秩序报告制度。定期深入研究当前市场秩序的现状、成因和变化规律,分析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机制,并提出加强和改善市场秩序监管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通过专题和综合市场秩序报告,引起国家和社会各方重视,推进相关市场突出问题整治,更好更快地推动市场秩序完善。

三是强化市场体系培育工作。通过专题调研,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的市场体系培育和市场机制优化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引导和宣传教育、加快引导新兴市场主体入市、疏通资源流通管道、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等途径,提高市场主体的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信用意识,确保虚拟市场、高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新型业态、新兴行业、新兴领域市场主体在依法经营中成熟,在规范发展中壮大。

二、创新监管方式。在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上增加主导权

监管方式是影响监管效果和效率的直接因素。实现高效能监管,要以探寻市场监管规律为路径,推动传统监管向科学监管转变为宗旨,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监管方式。

一是突出预见性,提升监管防范力。要深刻研判经济形势变化与市场秩序相互影响的关联性、传统交易行为与高科技手段竞争相互交织的复杂性、网络交易服务与现实流通环节相互作用的互动性,通过暗访检查、有因核查、专项抽查等方式,加强对高风险商品、高风险环节、高风险主体的预测、预警、预防管理,建立一套市场秩序隐患排查处置机制和监管风险度指标评价体系,创设重大监管风险隐患分析评估、分级管理、挂牌督办、举报奖励、整改治理、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应急管理,及时清除隐患,迅速控制事态,努力防范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二是突出针对性。提升监管控制力。关注和研究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及消费者诉求等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围绕市场主体的正当需求抓监管,围绕交易竞争的突出问题抓监管,围绕消费维权的主要矛盾抓监管。要依据市场主体状况、行业风险、地域特征、交易类别和商品属性等指标,确定重、难、热点行业和监管对象,通过量化定级、细分对象、拟定措施,建立集中指挥、快速反应、精确监控机制,大力开展网格监管、分类监管、距离监管和信用监管,努力提升监管效能和控制力。

三是突出系统性,提升监管管制力。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四个转变”要求,增强市场监管的系统性,既要在横向上注重职能发挥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又要体现监管方式的持久性、连续性、递进性。监管领域上,要巩固低端,拓展高端,向强势市场主体延伸,向新兴市场领域延伸,向网络交易和服务行为延伸,及时介入新型业态、新兴行业、新兴领域监管,更加重视城乡及地区间监管工作的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监管方法上。突击整治与日常规范相结合,由单环节向全过程监管推进,由依赖处罚强制力向有效发挥警示、指导、提示等柔性手段转变,更加注重运用综合职能、业主自律和标准精细,大力推行全程监管、和谐监管和规范监管。提升监管的质量和管控力。

四是突出开放性,提升监管统筹力。要树立执法监管向跨条线、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的理念,统筹系统内外的监管力量和各方资源。破解监管难题,寻求监管路径和对策。要加强系统内部机关上下左右、纵横向之间的互动、联动,通过构建辖区、区域和跨区行业领域的工商联动监管机制,形成系统监管合力。通过建立部门沟通、配合、联合和联席制度,形成职能互补共促的协作监管机制。同时,要兼顾发挥行政主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群众参与的独特功能,通过开放性、联动性和融合性的监管,提升市场监管的统筹力。

五是突出长效性,提升监管创新力。要以提升市场秩序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为核心,按照预防与管控结合、整顿与规范并重的思路,注重从法制上、体制上、机制上探索解决市场秩序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准入源头、流通环节到进市入场、退市处置,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设备,建立一套广覆盖、无缝隙、精细化、效能型的监管体系,配套完善辖区综合动态监管机制、重难点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机制、市场主体诚信综合监管机制,在加强监管执法中推进规范发展,在规范发展中创新监管执法,以动态性、发展性、有效性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增强监管的持续创新力。

三、优化经检执法,在提升行政执法权威上增进主动权

行政执法是工商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塑造公平公正的工商权威,要靠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和廉洁执法来赢得和实现,最根本的就是要提升执法效能。要在加快推进全系统依法行政和执法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市场秩序的热点、经济社会的焦点和各界反应的难点,结合机构实际和职能资源,大力推进行政执法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一是构建一体化的执法体系。在全系统架构线型、扁平化的经检执法管理模式,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限,按照权责清晰、运转有序、指导有力、整体联动的要求,理顺省、市、县、所四级工商执法办案事权,组建四级经济检查队伍,形成一体化的执法办案工作体制,消弭执法弊端,破解执法难题,打造办案拳头,树立执法权威。

二是建设职业化的经检队伍。制定各级经检机构执法办案人员选配标准,通过资格考试和实务测试,配强四级经检执法队伍。同时,建立凡进必考、人员公

示、持证上岗和梯度培养等制度,推行定期业务实绩考核和等级管理模式,赋予不同级别的经检执法人员不同的职责和权限,推动执法办案队伍培养向阶梯形、职业化方向发展。

三是锻造专业化的办案素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检执法工作,全面建立经检执法的指导思想、目标取向、工作原则和效能衡量标准,健全完善一整套推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和和谐执法的规章制度,同时以培养执法队伍专家型意识和职业化精神为主旨,通过常态化的专业培训,组织专家巡回授课,创新开展疑难解析、模拟办案、跟班学习、异地交流和发放操作范本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执法办案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逐步建立起一大批适应形势需求、执法本领高超、办案技能娴熟的专家型人才。

第5篇

21世纪是全球老龄化的世纪,同时又是人类的长寿时代。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把老龄问题概括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和涉及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前者包括老年人的保健与营养、住宅和环境、家庭、社会福利、收入保障与就业以及教育。后者包括在老年赡养比日益上升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生产、消费、储蓄、投资,以及反过来对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的影响。大会通过的《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既要处理各种影响到老年人的问题,也要处理同老龄化有关的问题”。

我国已经进人老龄社会,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家庭照料资源减少,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加大,已经成为我们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对于老年人来说,提高生活质量的实质是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人有三种基本需要,即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发展需要。如果说生存需要是指个人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是指“满足由人们赖以生息教养的那些社会条件所产生的一定需要”的话,那么发展的需要则是指每个人有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促进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一项积极的战略措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步伐。重点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指导原则是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进一步设计和发展老龄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发展老龄产业,为满足老年人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服务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和提商其生活质量,既要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去研究如何保障老有所养,提高健康水平,延缓衰老,实现长寿;又要从其社会属性出发去研究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继续发挥作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一)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生存需要(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在工业社会里,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如果说建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是从经济上保障老年人的食、住和医疗支出的话,那么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就要依靠老龄产业提供。

世界各国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养老院里生活,叫做机构养老;另一种是在家里过晚年,叫做居家养老。前者的照料和护理由老龄产业兴办的养老机构负责,后者所需要照料和护理由老龄产业提供上门服务。

国际社会和学术界主张居家养老,理由是家庭始终是人们互相交往、终身依赖的基本形式,也是思想感情交流最充分的场所。社会老年学家戴维·L·德克尔在《老年社会学》论述“老年与家庭”的一章中强调“没有一个领域跟我们命运的关系比我们与家庭关系更密切,我们可以退休,却不能退离家庭。”《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应举法使年长者能够尽量在其自己的家里和社区独立生活”。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老年人应该得到家庭和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的文化价值体系而给予的照顾、服务和保障”。

尽管发达国家都建有一定数量条件良好的养老机构,但是居家养老仍然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生活方式。据统计各国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英国为95.5、美国为96.3、瑞典为95.2、日本为98.6、菲律宾为83、新加坡为94﹪、泰国为87、越南为94、印度尼西亚为84、马来西亚为88。

为了解决老年号人居家养老的困难,国际组织和学术界极力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福利服务事业,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社会福利服务应以社区为基础,向老年人提供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

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老龄问题宣言》再次强调“确认老年人有权享有追求和获得最高程度的健康的权利;随着增龄有些(老年)人将需要全面的社区和家庭照料”。

1999国际老人年的活动重点包括“吁请各国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制定综合战略,以满足老年人在家庭、社区和社会公共机构内,得到照顾和供养的更多服务。”人老体衰多病,生活照料和保健护理是老年人的必不可少的需求。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空巢老人家庭越来多,20__年全国一人家庭户中,65岁以上单身老人户口占27.71,超过1/4。在全国二人家庭户中,只有一对老年夫妇户占13.41。统计还表明20__年65岁以上空巢家庭全国为22.0,北京市为24.9,上海市为29.3。

卫生部199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全人群的1.7倍,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

北京市的抽样调查表明,20__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2.1,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的人口有42。

老年人慢性病和非传染病除了医疗费用高以外,还会导致患者长期失能和残障,带来沉重的护理开支和负责。北京市的调查表明,1997年老年人失能和残障率高达25.2,20__年老年人中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的有20,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依赖他人照顾的占5。

和国外一样,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也愿意在家里过晚年,北京、天津和上海关于养老方式意愿的抽样调查表明,90以上被调查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独立生活困难和多病的老年人,迫切需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和老龄产业满足其生活照料和保健护理的需求。

(二)丰富老年人的

闲暇生活,为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国老龄工作争取实现的六项目标。如果说“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是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话,那么“老有所教”、“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就属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了。

1.发展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高文化水平服务

我国不少老年人的少年时期是在旧社会度过的,历史原因导致他们受教育程度低。据统计,20__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达到47.54。在15岁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中,58.81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老年人口中,小学程度的人占36.82,初中程度的人占9.46,高中程度的人占4.12,大学以上程度的人仅占2.05﹪。大部分文化水平低的老年人希望有学习的机会,但是老年大学和文化活动设施不足,据统计,20__年在城市,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内没有老年大学的占77.9,在农村占94.9。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可见,在发展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教学服务方面,老龄产业是可以大有可为的。

2.发展老年文娱体育活动,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服务

20__年的调查显示,不少地区由于活动场所有限,设备短缺,老年人文体活动参与率低。在城市,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内没有老年人活动室的占47.7,没有运动场的占58.2;农村没有老年人活动室的占79.4,没有运动场的占85.6。实施“星光计划”以来,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设备和场所增添了不少,但是,各个地区的发展还不平衡,有待我们兴办文体服务产业,进一步发展老年文体活动,为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强体育服务。组织老年人参与发展,为实现“老有所为”和应对老龄化挑战服务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老年人参与发展,认为老年人是老龄社会的重要资源。《20__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老年人积极参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包含了努力使老年人有机会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目标。要承认和鼓励老年人为家庭和社区作贡献,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区发展和自我实现方面的信息和服务。

人生价值贯穿于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生命的全过程,其中包括老年阶段。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们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负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他尽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说人们视老年人为宝贵财富的最根本的理由是对他们完成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历史功绩的肯定的话,那么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则要靠继续参与社会发展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参与发展既是老年人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需要,又是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是老年人最高层次的追求,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其中包括老龄产业在为组织老年人“老有所为”所提供的支持和服务。

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把“老年人与发展”放在采取行动的首位。强调“老年人的潜力是老龄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能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全社会条件的改善”。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为大会所采纳的“积极老龄化”,提倡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大会在《行动计划》中还重申老年人必须成为发展进程的充分参与者,还必须公平享有发展进程的种种好处。建设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规定了努力使老年人有机会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目标。

第6篇

患者,男,69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4年,胸闷6小时伴跌倒1次,于2014年6月11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0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4年前行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管置管术,开始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小时,病情尚平稳。最近该患者饮食控制不佳,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透析超滤大于5kg。6月11日早晨开始出现胸闷,伴汗出,头晕,并跌倒一次,遂被家人送来医院就诊。入院时患者诉胸闷,头晕,双下肢乏力,查体:BP135/7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皮肤苍白,皮肤湿冷。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灵敏。伸舌居中,咽不红,扁桃体不肿大。颈软,无抵抗感。双侧颈静脉充盈,两肺未闻及干湿音,心音低钝,HR31次/分,律不齐。腹部膨隆,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双侧Babinski征阴性。测随机血糖9.0mmol/L。血钾8.3mmol/L。心电图示:心室率31次/分,窦性停搏,室性逸搏,T波高尖。立即被推入血透室在心电监护下行血液透析,同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推注,

5%碳酸氢钠100ml,10%葡萄糖250ml加胰岛素6u静脉滴注。透析1小时,患者血压降至85/45mmHg,心室率仍维持在25-30次/分之间,全身汗出较多,复查血糖7.3mmol/L,血钾仍为8.3mmol/L, 加用多巴胺升压,异丙肾上腺素静滴,请心内科紧急床边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心率设置在60次/分。起搏器安装成功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血压逐步上升至113/55mmHg,停用多巴胺。抢救结果:经抢救后患者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血压维持在170/90mmHg。复查血钾4.90mmol/L,复查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心率78次/分。

2.讨论

血清钾大于5.5mmol/L诊断为高钾血症。高血钾可导致心脏电生理和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异常。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尖,P波扁平,QRS波增宽,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甚至心跳骤停。神经肌肉系统可表现为乏力,肌痛。[1].肾脏是排钾的主要器官,人体摄入钾的90%-95%由肾脏排泄,仅<10%由肠道排泄[2].有研究报道高钾饮食是引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3]。本院该患者为尿毒症透析患者,尿少,排钾少,平时饮食不控制,摄入过多高钾食物,从而引起高钾血症,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此外,长期口服保钾利尿剂,ACEI或ARB类药物,或者合并有感染,代谢性酸中毒,输入库存血,也可能发生高钾血症。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是血透患者的临床宣教,要反复告知患者高钾血症可能产生的严重致命性后果。尿毒症透析患者不仅要严格控制水分摄入,而且要低钾饮食。不使用低钠盐,少吃海产品,坚果,水果,浓茶,咖啡,肉汤,菜汤等含钾较高的食品。应尽量一周三次规律血透,每次至少4小时,以保证充分透析,达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有研究表明,如果透析膜面积减少,患者血流量或透析液流量低,也会导致高钾血症[3]。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保钾利尿剂的时候需谨慎。对于长期口服ACEI或ARB类药物的患者,应当告知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以免发生高钾血症。

尿毒症血透患者大多数尿少,残余肾功能差,排钾明显减少,在加上饮食上不控制,很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应当引起肾内科和血透室医护人员的充分重视。临床上,对突然出现胸闷,心悸,肢体无力的患者应想到高钾血症的可能,应急查血钾及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抢救高钾血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一旦发生严重高钾血症,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应立即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是抢救高钾血症最有效和最快的办法[4].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钾主要通过弥散的方式被清除,每次血液透析治疗可清除70~150mmol/L钾。同时,及时采用药物降钾治疗及对抗心律失常也非常重要。这些药物有碳酸氢钠,葡萄糖加胰岛素,葡萄糖酸钙,降钾树脂等。在高钾血症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密切心电血压监护,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钾未明显下降,心律失常未能纠正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时及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防止因高钾血症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黎磊石,刘志红. 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中国军医出版社,2008:213.

2. 邹和群.实用临床肾脏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46-986.

第7篇

引言

为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性能,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多种保障措施,同时还切实的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

1关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概述

1.1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处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筑施工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伤亡和损失是无法逆转的,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2 导致房屋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首先,建筑工程现场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甚至有些是在无防护状态下进行的,如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 还有的一些是由于防护不当,包括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

其次,可能是现场的施工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有些设备由于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或者是强度不够,使得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这就必然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

再者就是,建筑工程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有些工程为了赶工,而在晚上施工,这就会导致照明光线不良而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且通风不良也会影响施工。

第四,就是安全监测技术装备、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测检验落后。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装备差别很大。安全监测技术装备落后,大多数建筑没有配备相关的安全监测设备,缺乏专门的安全监测技术队伍。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生产设备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的检测检验很少,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水平和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 做好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施与控制

2.1 加强施工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

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的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等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项目施工的企业和人员所应具备的资质和资格,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要求。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施工现场其他管理人员应当经过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方可任职。

施工现场的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普通、升降)、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起重(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司机、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以及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以下简称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2 加强安全生产资金保障

建筑工程项目部必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编制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计划,并严格执行;并且还应该确保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专款专用,在财务账目上单列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清单。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专项资金在工程竣工前不得挪做它用。

工程实行总承包管理的,总承包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使用负总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当在分包合同中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使用管理进行约定。总承包单位应当按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向分包单位支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

2.3 确定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实施现场监督。

如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这就要求在地下室基坑(槽)工程;或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等基坑(槽)工程。

其次,土方开挖工程,其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而模板工程中滑模、爬模、大模板等大型工具式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中,如果脚手架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

2.4 做好现场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部应当对自有设备、租赁设备以及分包单位所带设备的安装和拆卸、检测、验收、使用、保养和维修等实施监督管理;同时还应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包括设备来源、型号、规格、检测及验收、使用记录及维修记录等;并且管理好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档案,包括操作人员姓名、操作证书号、操作的设备型号、操作技能水平、操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岗位技能教育培训情况等。

2.5 做好现场环境与卫生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周围设置的围挡高度不低于2.5m,一般路段的工地周围设置的围挡高度不低于1.8m;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固定的出入口,出入口应当设置大门,门头应有企业名称或企业形象标识。主要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环境保护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提倡使用可拆装的工具式临时用房;施工现场食堂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和卫生管理制度,炊事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持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体检合格证;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2层,禁止使用通铺。宿舍内照明灯具低于2.4m时,应采用36V安全电压,严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本来就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好的安全管理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合理利润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建设房屋工程做好安全管理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还应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8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目标入手,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从扩充教育本身创造性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出发,建立科学的评估、评价体系,在全省中小学实行规范化学校建设,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当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影响下,从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出发,不断地探索新形势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学校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的效率,增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活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它的运行机制,其系统内部应不断地进行协调,使之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其转化的直接成果表现为:学生整体优良素质的养成,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常规管理,只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基础管理,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质量和效益,还应使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真正建立起素质教育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使命。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典型,以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创造出较高水平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新模式。

二、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设想和基本原则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探索、补充、完善素质教育内涵、任务、目标、运行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要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学校的办学和改革的机制,这就要以常规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方式、方法、内容、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具体说从以下五方面实行突破: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弊端,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重视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培育实现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重视基础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作用。二要从素质教育常规管理和各种制度建设入手,完善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三要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的评估标准、方式和运行机制。四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师的行为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五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真正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常规管理规范化实验研究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整体性原则

把学校视为整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合,争取最佳效果。做到把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层次和个人;机构设置要合理,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调运作;做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全面安排,领导统筹全局,做好协调工作。

(三)全面性原则

面向所有学校,面向所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面向所有学生,面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来研究常规管理工作。

(四)基础性原则

即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具体基本能力,培养基本修养出发,来构建常规管理的评估体系和标准。

(五)社会性原则

学校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管理要贯彻社会性原则。学校通过沟通与协调同社会的关系,把社会上各种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因素都调动起来,进行整体研究;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互相联系的网络,形成正合力;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信誉。

(六)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学生诸方面素质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

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管理模式,没有把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进行全面管理,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这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要构建一个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上,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进行系统管理,建立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开放的、多元的管理系统,从而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学校的、家庭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体力的全面管理。

一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建立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为基准,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的管理职能。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情况等),身体心理素质评价(包括体质发展情况和心理状况等),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认识、行为习惯、生活能力),劳动素质评价(包括劳动观念、态度、习惯和劳动技能等)。

二是为进行素质教育而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订相关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办法方面的管理。

三是改变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围绕学生素质发展的教师素质新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评价标准来对教师实施管理。

第9篇

关键词:电厂 运行管理 制度 培训

随着电厂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在电厂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如何提高广大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正确、有效、快速处置机组在运行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对电厂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经验,结合当前时期下电厂管理模式,寻求完善运行管理的具体方法,为电厂进一步提高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一、 建立健全生产运行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制度对于运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从本质上对运行工作做出规范、严谨的要求,使生产运行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岗位职责,是最基本的运行管理制度,在电厂运行部门中,应规定了主任、值长、班长、主值、副值的职责范围,使每个职员能够各尽其责,并明确相应责任和义务。

交接班制,交接班是上、下班之间交清情况,保证运行连续进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必须认真制定并贯彻执行。

巡回检查制,是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制度。岗位巡回检查必须定时间、定部位、定项目、定内容,使上岗人员人人明白,自觉执行。

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制度。“两票”是最基础的运行工作。加强“两票”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两票”填写和执行的合格率,对规范工作现场运行管理管理.提高安全作业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定期试验是指运行设备或备用设备进行动态或静态启动、传动,以检测运行或备用设备的健康水平。做好设备有关项目的定期工作,可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及时处理或制定防范措施,从而保证备用设备的正常备用和运行设备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二、严格运行人员值班行为规范

运行人员是运行管理的第一要素,要做好电厂运行管理工作,必须从源头上加强人员的管理。

1.要求监盘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应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必须精神饱满,挺胸抬头,经常查看盘面,翻看计算机各设备系统画面,认真做好监盘工作。监盘有操作时,必须仔细看清所操作的设备名称、位置和数据正确时,再确认操作,并注意观察与该操作相关的表计及设备系统参数的变化,杜绝误操作。

2.运行人员要做好运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当出现设备异常、故障时应能初步判断设备故障类型及其影响的范围,第一时间对问题做出处理,并及时进行汇报。

3.运行人员要掌握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条件及相互影响的参数变化幅值,要预知系统在各个状态下的主要矛盾、主要危险点。对机组设备在任何状态下,即使无法避免带病或缺少监视手段运行,也都能快速地制定出应急措施,不能有消极等待及推卸责任的想法和做法。

三、科学优化管理,提升机组运行水平

管理好电厂,要以提升机组运行质量为工作切入点,一方面建立生产日报、周报及月报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和真实;另一方面要健全生产指标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生产运行数据分析,研究机组最佳运行工况,合理控制运行参数,精心调整设备状态,不断优化运行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

同时要加强现场跑、冒、低、漏的治理工作,及时对泵体、阀门、管道等设备的漏点进行诊治,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汽、油、粉尘等对生产运行及现场环境的影响。针对碎煤机室、粉煤灰拉运、空压机室等特殊环境区域,制定专项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做到环境达标,卫生合格。

四、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保证现场标准化、秩序化

要不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现场标准化创建工作,规范运行人员在岗行为。要对生产运行值班操作、巡回检查、交接班、考勤、缺陷及应急处置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形成考核和评比。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必须注重运行管理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环节。目标责任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形成个人向班组、班组向部门、部门向公司的层次管理,着重加强各级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激发班组职工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实现班组运行管理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基础工作制度化,并把班组生产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五、加强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整体素质

运行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运行管理水平。在电厂运行管理中,要不断提升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制定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考核方式,开展岗位练兵、实际操作、事故预想、应急演练等培训工作。同时,也可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组织运行人员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发扬“传、帮、带”精神,加快青年员工成才步伐。培训内容应包括:

1.运行规程、安全规程的理解,这是运行人中的业务基础。规程及各种技术规定不能死记硬背,而应加深理解、使之融合贯通。

2.设备结构、系统运行原理,这样运行人员就会在任何异常情况下都能迅速地得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并能用最佳的方法处理故障。

3.岗位技能培训在内容上,注重从实际出发,要针对工作的需要开展培训,加强各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使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正确地传达、执行操作指令,使作业活动实现规范化。

六、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生产指标体系

要规范热电厂生产运行管理,促进节能降耗、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强源头管理,注重内部挖潜,加强基础数据采集、评估及分析工作,建立包括生产经营指标、生产运行指标、燃料物资指标、检修指标等在内的全厂生产指标管理体系。做到计划详细、职责明确、逐级落实、监督完善,形成从生产指标计划、制定、分解、执行、监督、考核的闭环,并将基础数据积累融入其中,形成严谨、有效的指导热电厂生产经营工作的数据指标体系。同时,依托电厂内原有的工作系统,形成工作流程的严谨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热电厂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工作。

七、强化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及水平

电厂运行管理中,要搭建应急管理体系,从实际出发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加强预案编制人员对预案编制目的、原则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同时,要通过定期、有针对性地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锻练生产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反应能力,从而能够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确保预案在关键时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预案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DL.5009.1一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