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3: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民族文化多样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上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回顾人类文明史,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都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拥有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1.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现代许多国家民族都大力保护民族文化,培养统一的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1.1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文化气质。是该民族在发生和发展中所有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多层面的完整复合体;是其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创造方式、信仰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道德习俗的历史积淀和知识系统;代表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潜意识中的社会心理趋向,铸造了最核心的民族性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强化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1.2民族文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是一个国家、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后续力量,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民族文化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民族文化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可持续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消费,拉动内需增长。所以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
1.3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文化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步入文明、发展文明的特殊路径。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文化软实力,对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发生起着深刻的影响。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驰骋的国家,历来都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格局下,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对抗文化霸权主义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从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的全面输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全球秩序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体制和规则的扩大和延伸,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色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体化是一种压力,是对传统民族特性的冲击。面对西方经济霸权、政治强权和强势文化的刺激,民族国家出于维护本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本能地以民族主义来抵抗,特别是中、小国家由于受到自身实力所限,不能借助某种国际机制来抗拒这种压力,民族主义便成为唯一有力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文化之间的竞争具有了战略意义。
2.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经济、政治等综合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文化霸权。在冷战结束以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关于全球政治的一个共同认可的假设是谁赢得文化,谁就将赢得世界。也就是说,谁的文化观念、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在全球赢得更多人的认可,谁将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因此,推广传播各自的文化成为当代各个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的战略目标。
2.2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的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权利的分布。19世纪以西方殖民主义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利和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随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利的日益增长,却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那些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正在自我伸张。
3.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减弱民族冲突
伴随着日益紧密的国际、族际交往,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减弱文化民族主义冲突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上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都与人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有关。由于认同所造成的异差而产生的民族、种族、文化上的歧视、纷争与冲突比比皆是,其中很多国家及地区发生地缘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等不安定因素大都可以从政治文化或政治亚文化的变异上找到原因。这些冲突往往或者是由权力观念、、民族特质的狭隘利己性、排他性所引发的,或者是由于存在着对其他文化不平等的态度而导致的。正因为当今时代此起彼伏的国际地缘冲突和动乱事件中,常常显现文化的动因、文化的矛盾,所以,人们认为当今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进入了“文化的时代”,而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则是减弱民族冲突的有效途径。
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别的优长之处,人类社会或国家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吸收全人类文明的成果。文化繁荣更需要宽容、兼容、包容。如果世界文化趋于一元化,人类文化繁荣就无从谈起。因而,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是认识与尊重文化多样性。而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文化的独立性、异质性和完整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文化能趋同,文化亦可立异。这既需要各民族在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更需要理性地面对其它文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国各民族必须要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多样并存,共同繁荣。
4.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重新配置世界格局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文明之间的交往是间断的,或者说规模有限。大约自公元1500年始,西方民族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德国和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征服、殖民,决定性地影响了所到之处的文明。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与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甚至是军事的竞争。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巨变,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
冷战的结束,彻底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亨廷顿指出,从此“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们认同于部落、种族、宗教、民族以及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认同文明,这是因为:首先,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超越了意识形态主宰国际秩序的局面,使一些民族国家摆脱了外国的掣肘获得了完全独立和,使其有可能走上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也使一些民族摆脱了异族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建国和自主的发展道路。民族文化在此时获得了释放的机遇,因为冷战时代的民族文化被两极对峙的需要所压制。其次,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对国际战略力量的配置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据共同的历史传统结成联盟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那种用意识形态来组织联盟的方式结束后,政治集团的形成主要寻求那些具有相似文化和相同文明的国家集团。那些在冷战时期分别是不同的超级大国的伙伴,现在则重新确定他们的利益,寻求反映他们文化政治现实的新的合作。这一政治需求刺激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原生态民族唱法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文章摘要】
从古至今,有匈奴、鲜卑、突厥和党项等靠游牧为生的几个民族在蒙古高原上生活和居住过,这些游牧民族在生活生产中逐渐创建一个独特的多样的草原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时间的推移,现在仅仅有蒙古族一直守卫着生活在这伟大的高原上,而且这个神圣的高原一直还存在着古老文化、艺术和审美的延续。所以,从地域文化的方面来进行蒙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艺术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这样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多样性;民间艺术;包容性
与农耕文化相比较,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的特点,但是蒙古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的态度是开放的,能接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此蒙古的游牧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当然,蒙古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蒙古文化的多样性。本文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对蒙古文化的多样性和民间艺术的包容性进行研究探讨。
1 蒙古文化与中原文明
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并且进行密切的沟通,携手为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古作为少数民族中的重要一员,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很多学者对青花瓷的起源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系统的论证。元青花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是蒙古族的相关颜色。唐宋的青花瓷胎质粗松,釉是苍白色的和灰绿色,图案不好,典型的元青花与其相比,造型和装饰风格独特,与其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唐宋青花”没有具备青花的条件。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座五塔寺,五塔寺有一个蒙文天文图石刻直径是一百四十四厘米,圆心是北天极,同是在上面标出了赤道和经线的位置,同时具有五个同心的圆,这五个圆分别是天南极圈、冬至圈、天赤道圈、夏至圈、天北极圈。这个五塔寺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以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石刻,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蒙文天文图石刻也是我国唯一一个用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标注的天文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这个天文石刻的精度很高。
蒙古文化中的建筑文化也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典型的一座建筑就是延庆观了,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的旅游胜地。延庆观位于河南的开封,室内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的外形都与蒙古的建筑有很大相似的地方,比如,外形就是颇像一座蒙古包,室内是用八根弧形的支架进行支撑,世人对其的评价是“一座华丽的蒙古式宫殿”。 延庆观这个玉皇阁的建造的结构和外形都是是蒙古包与中原楼阁的巧妙结合, 是蒙古和汉文化融合在建筑艺术上的生动反映。
有史以来,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是很深的,在中国,一道屏障是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分水岭,就是阴山山脉,这也使得汉文化和蒙古文化得以在异中求同的条件,让汉文化和蒙古文化进行有效的接触和缓冲。这是不能不提的就是蒙古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了,在蒙古文化中,好多饰品图案来之于中原文化,比如“寿”“喜”等吉祥的图案都是和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影响从元代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
2 蒙古文化与藏族文化
一个民族的艺术形式不能没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藏族和蒙古族一样,有着相同的悠久的“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因此,他们都擅长使用明亮的色彩,用大胆的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他们热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生产工具美观大方,携带方便,实用,这些文化和精髓是蒙古族和民族居住的文化和迁移文化中的产品具有艺术美和强大功能相结合而形成的。在许多器具上都有描绘生活的片段或者植物和动物的变形的过程的情景,或者是画上吉祥图案,然后对金属进行雕琢,这样的商品经久耐用,携带方便。有的在一些细节上运用优雅的金粉,而且细腻进行对称设计,平行交叉的结构,这些创造和艺术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蒙古族和藏族建筑技术与产品艺术之间有着多种形式的密切关系。蒙古建筑风格出现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在十三世纪中期,而在十六世纪是发展的鼎盛阶段。库伦宫殿的一大部分中有一大批宫殿都是蒙古风格的,这标志着蒙古建筑艺术发展影响了藏族,而且影响很深刻。对于艺术和手工艺产品,蒙古具有独特的悠久的手工制作的传统。他们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主要是通过用木头,金属和皮革等。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藏族艺术也进入了蒙古人的生活,所以,在蒙古的家庭生活,我们可以在他们生活范围随处可见藏文化的手工艺品。应该说,藏传佛教艺术为蒙古家庭手工业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内容。在蒙古的家庭日用品,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藏传佛教留下的清晰的印记。如:八吉祥纹金属浮雕,碗勺和其他配件。
藏传佛教对蒙古文化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方面藏传佛教给蒙古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和内容,让蒙古文化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藏传佛教主张的佛教宣扬的思想让朴实的蒙古人而少了几分游牧文化的朴实、积极,多了几分凝重的消沉。
3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蒙古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有着深远的交流,在蒙古还没有统一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种类繁多,为了生存和利益互相残杀,导致当时的蒙古人民生活中战争的硝烟中,但是当时一些的较强的部落已经接受了伊斯兰的文化,比如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这无疑对于老百姓是一个好的前景。这时候蒙古文化已经和伊斯兰文化有了初步的交流,直到蒙古占领了阿拉伯地界,这时的文化交流达到了。蒙古在早期的手工业是落后的,又因为豪放不羁和勇猛的性格,使得蒙古不喜欢中原的文化,对于伊斯兰精美华丽,雍容华贵的文化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现在也能够看出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中很大一部分保留着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审美元素。如繁缛的纹样、几何形花草形图案、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的装饰等。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文化。中国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同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同时也在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蒙古族作为中国民族重要组成,其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都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尤其是作为一种优美的视觉艺术值得去发展和学习传播。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必须要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康国章.论中原文化内涵研究的体系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1):27-28.
[2]韩博文.论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甘肃地域文化中的地位[J].中国藏学,2009,(02):45-46.
[3]马文慧.从民俗文化视角看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以青海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3,(05):69-70.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近些年来,经济的步伐所到之处,少数民族的原有文明迅速改变,人们不禁思考: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进步”,难道必然要以原住民的文化原型的变迁或同化为代价么?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经济的步伐和民族文化保护加以整合,即在开发生经济的同时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延续,成为目前学术界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在开发中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群体一致认同,经过世世代代传承、淘汰而得以保留,至今仍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范式、价值体系、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地旅游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迅速脱贫,已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认识还很不到位,许多旅游经营者还是把片面追求旅游规模、争取游客放在第一位,从而导致破坏性开发。例如,一些珍贵文物因过度开发而遭破坏,一些传统风俗也因被过度舞台化、艺术化而失去了原有韵味和风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传统文化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或毁灭,就再也不可能重现。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民族旅游时,一定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2、在保护中开发
诚然,经济开发给民族文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决反对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名来限制民族旅游业发展的行为。保护不是保守,更不是自我封闭和与世隔绝,因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主流相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相符。采用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违背了少数民族人民追求富裕和现代化的美好愿望,其本质是阻止民族文化的进步。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是独特性、传承性、整体性的统一体。为了充分展现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应多挖掘一些优良的、高尚的、易于教化和传播的风俗。要想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民族文化,我们应当把能表现民族精神、民族特性、行为偏好的文化广泛传播和推广。因为少数民族文化价值是在开发、保护、传播及其与主流文化的相互撞击与交融的辩证过程中得到体现的,所以,对民族文化资源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充分保护。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保护性开发”的道路。
二、关于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关系的思考
1、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1.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共同需要。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陆地、水域、海洋中所有的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它们所构成的系统之间的丰富度、多样化、变异性和复杂性的总称。文化多样性是与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的,笔者以为,文化多样性就是指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异质化以及文化所依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世界上可能并不存在完全未被侵扰的自然环境,就像世界上并不存在未被侵扰的原的文化一样,任何自然环境都承载着许多人类文明入侵的痕迹,而任何文化都打上了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烙印。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文化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正是后者为人类社会和特定的生存方式以及文化的建立提供了无数的物质材料。正如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种类型都有其生存的合理性一样,每个民族的文化也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有机的自成体系的环境系统,像生物一样有自己平衡发展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在历史上是协同进化的统一体。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进程中应被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共同追求。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旅游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应用。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与自然、文化、环境相统一,以形成一种旅游业与经济、文化良性协同发展的模式。虽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文化变迁等问题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旅游业的开发却强化了这些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造成民族地区环境的恶化,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民众的价值观受到震荡,并使很多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部分面临着衰退变迁的困境。
三、关于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整合的思考
保护与开发是世界性的课题,至今没有完全成功的例子。但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的视角审视旅游活动和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生存方式的本质是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民族文化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两者相互依存,自然和文化交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生存空间。民族文化的保护只能植根于本土环境,只能在体现民族氛围的地域中进行。保护民族的生存空间必须重视民族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必须保护这个区域原住民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只有重视这一点,才可能维持一个民族长期完整的环境体系。
搞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及其遗产的保护是第一位的。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的基本吸引物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文化因素,但通常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文化或倾向,或者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倾向变化情况。
要想处理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必须进行保护性开发。要想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必须明确保护对象,并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此外,还须正确分析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体系,使各主体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旅游论坛综述.
[2]徐国祯.是适应,是选择[J].绿色中国,2005,(12).
[关键词]文化认同;新疆民族文化;新疆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是一种无边、无形的存在,它是一种不可加工铸造的形式做为存在实体。新疆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以形成新疆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现和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还是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本质所在。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沿革
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民族文化认同是在新疆历史民族文化沿革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新疆民族、宗教的多样性,导致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
汉朝统一西域与公元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了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点。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由于连年的战争,西域人民渴望有一个统一团结的民族局面,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心理层面突出的表现出来。唐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西域设置的安西、北庭二府,并为新疆的民族文化治理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完备的民族的治理建设,使得新疆在唐朝的民族向心力也得到了显著地加强。这为新疆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元朝的强大导致西域的各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处于高度的发展时期。民族文化认同从表层的文化现象融合到真正意义的文化大发展。明、清时期,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新疆民族文化呈现多元民族文化并立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多民族的文化并存且相互依存的局面。因此,在古代新疆的民族文化的多元,进一步加剧了新疆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历史的沿革是新疆民族文化的一个渊源,留给新疆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空间。并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为当今分析新疆文化发展的源头。
二、当代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当代新疆的民族文化就与新疆的民族、宗教紧密的联系起来。当今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民族文化与新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民族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信仰的多样性等,构成了新疆地区文化的多元性。新疆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塞、粟特、古代突厥、匈奴、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蒙古、锡伯、回等诸多民族与族群,都曾在西域的大地上生息繁衍。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域,历史的沿革促使十三个主体民族在新疆繁衍变化。新疆民族文化的存在相融、相存,伊斯兰文化、乌兹别克文化、克尔克孜文化、塔吉克文化、塔塔尔文化、俄罗斯文化、锡伯族文化、达斡尔文化和回族文化、汉文化等几种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但是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的差异性
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塔塔尔语、乌兹别克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语言。
2.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新疆民族与宗教有着天然的联系。新疆各穆斯林民族在语言文字、宗教历法、年节礼仪、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等传统文化方面已基本定型,如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等民族文字的阿拉伯字体化,在宗教历法方面均采用伊斯兰教历,由制定的两大祭典形成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已成为最重要的穆斯林节日。在新疆历史文化中由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文明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表现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新疆民族文化的认同。一方面,汉族的迁入为少数民族带来了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新的科技文化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稳定性、社会性、传承性,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也在汉族的日常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3.的差异性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不仅流行过原始的萨满教,还曾有袄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喇嘛教,以及天主教和基督教,丰富了新疆的民族文化宝藏。在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萨满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新疆地区由于不同,就有了伊斯兰民族与非伊斯兰民族之分。
(二)新疆民族文化的内部多样性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亚欧大陆两大民族、经济、文化的必经之地。也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之处。于此同时,由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导致新疆民族文化内部的多样性。
(三)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因素
1.语言文字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得新疆的文化丰富多彩且具有独特性。在新疆由于各种文化的传播,使这里的语言文字对外来的语言文字的接受性和认同性十分强。通晓各种语言的人在新疆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阶层,他们首先是吸收了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外来语。现今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文字便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蒙、锡伯文字则是以回鹘字母为基础的。
2.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历史上由单一宗教到多神教并存再到有佛教衰落伊斯兰教的兴起。具体体现为新疆各民族宗教文化是新疆传统历史文化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实行自由政策过程中,以民族政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民族政策的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
3.风俗习惯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新疆的民族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操突厥语诸民族的伊斯兰化,萨满教在思想信仰上的统治地位已被伊斯兰教代替,其原始文化的影响,主要遗留在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禁忌和民间巫术之中,特别是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中,原始信仰的风习还比较浓厚。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穆斯林文化蓬勃兴起,早在喀喇汗王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文人学者们就已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阿拉伯、波斯文化的营养。在新疆的风俗习惯中具体体现在饮食习俗、接人待物习俗、节庆习俗、民间文体习俗、丧葬习俗等方方面面。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发展趋势
新疆自历史以来由于民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新疆在未来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的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多民族的存在和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不仅决定了新疆文化的多元特点,而且也决定了多种文化的交流与互补是新疆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认知上表现的一致性
新疆民族在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经过少数民族的干部和爱国主义的宗教人士的带领之下,表现在民族认知上表现一致性。同时表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高度认同的情感。新疆民族文化认同认知表现的一致性不仅体现在国家制定相应的民族地区的政策上,还具体体现在少数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的认知上是一致的。
(二)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感情上表现的趋同性
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以法律为准绳确定下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信仰自由。新疆各族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的传统,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新疆各族人民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新疆民族文化认同在行动上的表现统一性
实际上,民族政治行动上的统一性,是建立在个民族政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前提下的,尤其是新疆的民族文化。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还是宗教理论及政策,都是以维护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维护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在处理宗教问题时,着眼于民族的根本利益,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族人民中的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其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一体共同交流。新疆的各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兼收并蓄、的特点。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潮流,新疆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并且为新疆的团结稳定打下坚实的民族文化认同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正大.新疆史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先亮、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4):11-15.
关键词:贵州; 民族文化;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70-07
由于“人类学”、“文化学”的发展,全世界关于“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据统计已有一百多种,大致又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观点将文化界定为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第二类观点将文化理解为人类的能力。如斯塔姆勒认为“文化不外是在正常的途径上发展的人类的能力”。第三类观点认为文化属于精神现象。培根指出,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表现;贝克哈特认为,文化是一切精神的发展的总和。第四类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的行为及其构成总和。梁漱溟先生在其名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说:“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化应该是多层次的,“文化变迁可以分成很多层次,首先是物质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一般来说,文化指的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2]按照陈永龄先生主编的《民族词典》解释,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3]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它的语言、服饰、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民居、建筑、器具、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民间游艺、民俗活动等,它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异彩纷呈,是一个民族的宝贵遗产。
贵州作为中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很早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百万以下五十万以上的有彝族;五十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十万以下一千以上的有羌族。以上十五个少数民族连同汉族,都在贵州世居百年以上。此外,还有部分属于全国32个少数民族和极少数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的人口。贵州的少数民族构成仅次于广西、云南、新疆,居全国第四位。”[4]
从特征方面看,民族文化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等基本特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深藏在云贵高原中的贵州各少数民族也不甘寂寞,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让许许多多的人们走出山门,到外面寻找自己的天地,同时也使更多外面的人们走了进来。这种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往,使得贵州原有的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同时也有不少的民族民间文化逐步地被外来文化所取代,甚至走向消亡。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受到保护
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独特现象。这是由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决定的。由于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界本身多种多样,也由于人类社会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并形成了各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行为,从而使人类文化天然地具有多样性。如文化学上就此划分出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不同的生产方式所表现的游牧文化、农业文化、狩猎文化、商业文化;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表现的贵族文化、平民文化;不同的民族所表现的“族群”文化;不同的社会领域划分出的宗教文化、世俗文化、历史文化。在不同的文化层面还包括有“文化丛”、“文化圈”、“文化层”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还与民族共同体本身的多样性直接相关,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拥有自己的世界。因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理所当然必须受到保护。
首先,文化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或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各民族的文化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然而,文化多样性并不是被动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生态或物质多样性。因此,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初期,由于各地的族群相对封闭,不同地区的族群之间联系很少或没有联系,生态对各族群固有的、早期的传统文化影响很大,相似的生态会形成相似的文化类型。例如北方的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历史上生态环境基本相似,传统文化体系也基本相似。生态环境是因,文化类型是果。生态文化对该族群的物质、制度、精神、科技文化、社会组织及民族性格,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某一族群的文化发展相当成熟、稳定并自成体系时,它反过来又对生态产生影响,尤其是和观念对生态的影响很大。例如,佛教主张不杀生,包括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所以,在佛教盛行的地区,生态保护较好。东巴教也主张保护森林,不要破坏环境。可见,文化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其次,文化多样性是各种族和各民族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或某种新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有不少是在异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而创造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舞蹈、音乐、绘画、工艺等,都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现代西方流行的许多舞蹈、音乐,是在非洲黑人和印第安等民族的舞蹈和音乐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文化创作、建筑艺术等也一样。二是许多民族的各类创作,如文学艺术等,都根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离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会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当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第三,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世界上各民族无论大小,无论其社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都是一律平等的。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并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语言文字,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的权利。只有充分保护各民族的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才有可能保障每个人均能自由使用本民族文化的权利。
第四,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它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居住、服饰等,这些东西构成了各个民族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注重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有些国家的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成为该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尤其是经济上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建立一些具有活力的,在本国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第五,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具有相对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别。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分为两部分:民族性文化和世界性文化,或者说,民族性较强的文化或世界性较强的文化。价值、信仰、伦理道德、理想、艺术、制度、礼俗等是民族性较强的文化,是“创造”出来的。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主要是指这部分文化。而世界性文化,如科学技术所制造的物质文化或物质文明,是“发明”出来的。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具有相对性、保守性、排他性和渐变性等特征;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具有可比性、流动性和速变性等特征。民族性较强的文化相对性较强,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三大世界宗教没有高低之分,犹如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东方人用筷子等习惯没有优劣之别。而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则可比性较强,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变化,后发明的东西通常比以往发明的东西先进。也就是说,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婚姻家庭、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都有其独创性和独特价值。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价值应该由该民族的价值体系来评判,而不应该把某一价值标准强加于人。各种文化之间应该共生共存,并行发展。
总的来说,保护文化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对人类来说,文化多样性像生物多样性一样重要。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荣至关重要,有的甚至认为,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当前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贵州具有原生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
贵州地区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生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原生的文化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贵州有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姊妹节,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台江施洞,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之称的苗族飞歌,有“天籁之音”之誉的侗族大歌,有誉满全国的布依族经典民歌《好花红》和《桂花开放幸福来》,还有由杉树演变而来的凝固于空间的历史――侗族古老的鼓楼,有记载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侗族、苗族服饰,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老百姓的普通生活。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歌舞文化都是千百年历史的沉淀,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贵州黔东南州更是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亚洲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
从古到今的移民文化,把贵州从蒙昧带向文明,从古代推向现代。尤其是神秘的古夜郎文化,它与周边的的滇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南越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西南夷文化”中“南夷”文化的完整的板块,并成为贵州多元共生互补的民族文化最古老,也最易被人们接受的文化符号。此外,贵州还是古生物化石的王国,是国内外关注的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宝库,也是古人类的摇篮之一。“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的结论,不仅把研究中国人类发祥地的目光由北向南转移,而且把贵州地域历史之源向上延伸了20多万年。贵州先后有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赫章可乐墓葬遗址和威宁中水遗址群分别获得1993年、2001年、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殊荣,证明了贵州历史文化之灿烂。贵州还有蜚声中外的彝族古籍文献,有与殷商甲骨文有姻缘关系的水书,有难以破译的岩画和崖壁刻画符号等等,呈现出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文化事象。在新近崛起的红色旅游中,贵州更以“出奇制胜,伟大转折”为特色的文化吸引着中外旅游者。与红色文化相伴生的各种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更为打造综合性、复合型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贵州的民族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兴起
自从西部大开发的战鼓擂响以来,西部各省区的地方文化几乎都受到了重大的震撼和冲击。尤其像贵州这样民族文化浓厚的大省,其民族文化的建设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脱颖而出,不仅通过很抓基本文化设施,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内容和基本文化方式等建设,夯实了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且逐步明确了新世纪文化工作的新思路。
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贵州依托本省的民族民间文化,提出了“建设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的发展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的内涵定位在文化,特别的民族文化上。[5]“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设以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村镇为载体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工程。在巩固和完善六枝特区梭戛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了花溪镇山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雷山郎德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黎平堂安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三都水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而建成若干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浓郁传统的文化旅游基地。与此同时,积极理顺文化旅游集团;积极加强市场的培育,发展艺术演出、艺术教育、美术品交易、民族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文化信息等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批规模不同的文化产业集团。”[5]
在新世纪新阶段,贵州在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方面,以一系列的民族文化、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作为突破口。例如,“贵州2003年凯里市南花村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年收入30余万元,人均800元。”[6]
除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外,民族医药业的发展也是民族文化产业中―支突起的异军。据有关媒体报道,“2002年8月,贵州又有109个民族医药通过国家医药审查。至此,贵州省共有264个民族药通过了国家医药审查,获得国家标准的民族药品逐渐成了贵州工业发展中不可多得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全省现有的182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生产民族药的已达70多个。2001年贵州全省的医药生产总值为48亿。其中民族药的生产总值占40%以上。”[7]
总之,贵州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上所取得的成就,都得益于当前国家的政策和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三)时代潮流冲击下的民族文化流失与衰退
在论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时,有关专家曾痛心地指出: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退;―些有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贵州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通过自身的优势充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也给自身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少数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与衰退。例如,雷山县不少的苗寨手工业种类主要有农具制作、竹器编织、蜡染刺绣、米酒酿制等,如今竹器编织还有,但竹器产品进入市场十分少,很多年轻人都不懂传统手工制作。再―个就是服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物资交流的扩大,各种纺织品大批运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甚至穷乡僻壤。这些纺织品大多价格低廉,易为少数民族群众所接受,加上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到过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返乡青年,很少有人在穿着做工复杂、不易获得的民族服装了。在多数民族地区,男性们已都身穿汉服了,很多女性也在改穿汉装,只有到逢年过节,才有机会看到有人穿本民族的服装。因为许多民族村寨里愿做和会做民族服装、懂得制作民族服饰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已经开始后继无人。近年来,在贵州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以及一些民族自治县,许多生产、生活中珍贵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物,如织布机、纺车、酒海、工艺品、蓝靛、蜡染、刺绣、服饰、头饰、项圈等,被廉价购走。一些迫于经济拮据或受利益驱使,将家里上百年的工艺品或服饰轻率出售,导致民族民间实物甚至文物大量流失。
其次是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一是民族节日文化的衰退。贵州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这些节日名目繁多,按内容分可以将其分为季节性节日,如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记念性节日,如苗族的四月八;祭祀性节日,如苗族的吃鼓藏等。但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节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消失。一些传统节日文化在少数民族实际生活中的逐渐消失,与为民族发展旅游业进行的政府办节的热闹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作为民族文化组成部分的民族歌舞也出现了流失和衰退的现象。如贵州侗族大歌、蝉歌和苗族的飞歌曾在国外引起过轰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侗族文化和苗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相互渗透的同时,老歌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唱了,也不会唱了。三是民族传统美德的流失,也是精神退化的表现。勤劳勇敢、正直善良是贵州各少数民族所崇尚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在―些地区发生了变化。许多民族村寨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发展没有跟上,面对新的变化人们无所适从,甚至感到困惑;随着贫富悬殊的加大,社会治安―度出现较为混乱的现象,盗牛盗马、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赌博之风盛行,传统的礼貌待人等美德逐渐消失,与以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景象相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第三是语言文化的萎缩。对于―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来说,语言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如此重要的甚至可以作为民族的第一要素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多数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目中,只是一朵不起眼的黄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关注它。许多民族村寨,20年前整个村子的人都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由于对外开放和人员的流动,如今一些既会讲民族语言又会讲汉语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的语言了,而是更愿意让孩子说一口汉语。还有就是很多民族寨子的人们,现在给自己小孩取名字的都采用汉名。用他们的话来说,民族语言“学了又没用,出去人家还瞧不起”。这一现象的发生并不是个别的,在整个贵州来说,各少民族地区都有类似的现象。
此外,“科技进步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效应,有可能会使某些文化结构进行重组,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这有可能将使一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因子消失”。[8]旅游业在发展中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商品化后的民族文化被异化,异族文化进入对当地文化的冲淡,为迎合游客心理、追求高额利润而放弃自己的民族传统,有意或无意损害自己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加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庆仁曾说过,“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经济化,不仅有利于那个文化特有民族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全人类的文化生活”。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化是―定要开发的,文化开发就会带动经济发展,带动一个民族飞跃,但是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行,两者得兼顾,不能只保护不开发,这样带动不了经济发展,但也不能只开发不保护,这样就会导致民族灭亡,精髓抽尽。在保护中要看到老百姓的利益,就是让他们没有失去他们原滋原味的风俗文化和习性,让他们能长久地看到自己民族的存在。同样,在开发中,仍然从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为的是让他们能从自己的民族文化中看到希望和价值,从中受益,尽可能的在向外界宣扬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物质生活所需。
从一定意义上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的,那么旅游在这个文化产业领域的涉入更是这种矛盾的所在。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是经济的发展,但也有可能会破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和文化观念。旅游业既可以把民族文化发展宏扬,但也可以把它消磨平淡以至毁灭。“在当今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旅游的重点,人们的旅游观念正在变化的时代,各地在旅游发展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亮点工程是快速发展旅游的重要手段之一。”[9]可见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但是,这是一个“人们”的旅游观念正在变化的时代,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欣赏评价要求程度也会随着人们自身的精神需求而越来越高,当人们认为某种民族文化比较有意义,那么,人们就会适时做出传扬,以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看,相反,则被冷落。另外,也与人们的好奇心理有关,当目睹某种曾觉希奇之物过后,好奇心已得到满足之后,自己不愿再做此事物的回头客等等。总之民族文化在繁荣的旅游业背后可能会得到与“发展”这个词形成背道而驰的结果,这也就是所谓的“久看不觉鲜”、“久闻不觉鲜”的结果。如此看来,对待这把双刃剑最好的办法任是保护与开发并存,保护特色与开发创新,使特有的民族文化不失本质而向多样化发展,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另外,本民族人士应该始终信仰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应在文化经济化中迷失方向。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多种,首先是立法保护。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范围。1989年又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把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也纳入保护范围。2001年提出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资料,世界上57个国家将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52个国家的立法中包含了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条款。日本是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立法较早且十分完备。美国也比较早。韩国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国到1982年开始颁布了第一部《文物保护法》,2002年又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第二部《文物保护法》。
其次是开发保护。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也就会自动消失。通过开发可以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们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同样十分注重开发文化资源,旅游业十分发达。法、德等欧洲各国也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和保护。日本保留的传统祭祀之多令人惊奇,如温泉祭、豆腐祭、雏祭、裸祭、求雨祭、樱花祭、梅花祭、文化祭、音乐祭等等。此外,日本的神社、寺庙众多,每一个神社和寺庙一年中都有不少祭祀。每一个神社供奉的神都不同,祭祀日期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祭祀中,富士的吉田祭,静岗县岛田市的带祭,岩手县水泽市的裸祭被称为日本的三大怪祭。而东京的神田祭、浅草三社祭和山王祭则被称为东京三大祭。东京浅草的三社祭,其规模之大,形式之古,观众之多,令人咋舌。一年一度的焰火大会,日本人称之为“花火大会”,是日本人最有特色、最为普遍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日本之夏的时令风物,每年都有近百万人观看。[10]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日本的传统文化尚能保留如此之多,使许多外国人感到十分惊奇。
第三是创新保护。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创新,也就不可能保住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生追求的理念是振兴中华,希望古老的文明之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旧邦新命”。所谓“旧邦新命”,即尊重传统并弘扬传统,但不因袭传统,而是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吸收新思维,新概念,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新的诠释,推陈以致出新,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11]文化创新的形式多样,其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其二是文化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其三是转换功能,使某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 胡绳主编.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陈永龄主编.民族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7.
[4] 侯绍庄.贵州民族文化概述[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5] 索晓霞.并非两难的选择――贵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6] 刘熠煊.“金黔在线网”2003-10-03.
[7]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走向[J]. 民族研究,2000(6)
[8] 世栋.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 青海师专学报,2006(5)
[9] 任鹏程.论知识产权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模式[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5)
贵州民族众多,因此文化是多元的。比较有代表性、能真正体现贵州多彩文化的应当说是历史比较悠久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其中,苗、布、侗、水、仡佬、彝等民族的文化最为典型。所以笔者认为,研究贵州民族文化,着力点应该放在这几个民族的文化上。重点是民风民俗、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体育、歌舞、传说故事、服饰首饰、农耕、民居建筑、民族工艺、宗教、史观、对宇宙世界的认知等。因为其他少数民族不仅不是贵州少数民族的主体,而且其文化中心点也不在贵州。这样做,可在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之功效。即有利于打造民族文化名片和品牌,实现文化产业化,提升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推进旅游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有助于提高贵州的美誉度,有助于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弘扬,并且突出贵州的文化特色。
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地位与价值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沐浴下,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其所归属并为之服务的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民族生存与发展,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民族全部成员生活物质资料的根本动力,是民族团结,增强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从多个角度反映所属民族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历史观、世界观、伦理观等等,是研究所属民族心理、思维与创造动力的价值所在。没有了民族文化,人就没有了精神的力量,也就把握不住发展方向,成了没有精神家园的“自然人”。若是没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只有单一的同质文化,就没有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如同没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就不可能调出千变万化的多彩色调,即使绘画技艺再精湛、再高超的艺术大师也绘制不出栩栩如生的令人倾倒、精妙绝伦的画图来。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地位与价值就在于此。正如布依学著名专家周国茂先生所说的那样: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样,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一种文化是一种智慧类型。人类多样性文化的存在实际上使人类能不断获得智慧源泉,促进自身发展。文化类型的单一化无异于文化沙漠,将是人类的悲剧。美国人类学家基辛说:“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失去了文化间的差异,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虽然若干政治整合的问题得以解决———就可能会剥夺了人类一切智慧与理想的源泉,以及充满分歧与选择的各种可能性。演化性适应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多样性;这不仅是指个人之间的多样性,也是指地域族群与地域群族之间的多样性。去除了人类的多样性可能最后会付出持续的意想不到的代价。”他还指出:“文化人类学家研究世界各地人类的生活方式,他们最后获得的智慧就是有关多样性的智慧———多样性的范围、多样性的本质、多样性的根源。这项智慧若能善加利用,可以成为人类的一项重要资源。因为人类差异的研究,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新可能性会产生灵感。”他警告说:“如果我们不能透过对于人性———生物性、社会性、文化性———以及人类可能性之极限的健全知识启发出这些(社会)现象,那很可能会加速人类的毁灭。”[1]在我国,由民族文化熔铸而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切分裂、侵略我国势力累累不能得逞的根源所在,同时各民族文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所以说贵州民族文化是激励贵州各族人民兴黔富民的精神力量。
三、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濒临边缘化
贵州世居民族文化不是主流文化,之所以和汉文化一样,绵延几千年而不曾中断,是与其所归属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其生存生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有密切关系。然而,反过来也恰恰说明,一旦这种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必然导致其弱化和边缘化。其结果,除了势力比较强大的习俗文化、节日文化,还有所谓的巫术(或者说自然宗教)文化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得以保存延续外,其余的会逐渐被人们所淡漠、遗忘,而转向推崇趋同的主流文化———汉文化或英美文化。比如:而今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所谓的西方节日崇尚有加,反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淡化,更不了解其文化内涵。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原因有二:一是社会开放性的结果。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衰,与孕育它的母体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母体文化———大概念上的民族文化的兴衰则与其根植的土壤和生存生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本上植根于传统农耕社会。少数民族基本上居住在农村,从事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其社会经济的主体,而小农经济的社会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社会纽带,以住地附近的社会空间为活动范围。故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发展的传统文化,无不和与之对应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密切关联。因此,一旦与之对应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结构(环境)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必然随之而变化。迄今,我国已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30多年,社会环境不再封闭,已变成完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导致各种价值观、世界观、生存发展观蜂拥而至,民族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生态结构自然而然发生相应变化,直至质变。当然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作用相应就弱化。纳西古乐之所以保存完好,传承至今与其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母系社会遗存结构)分不开。若不是闭塞的环境而是开放性的环境也许早就有可能不复存在。据说纳西古乐前身是唐朝宫廷音乐或者说其基本元素是唐朝宫廷音乐,然而由于中原的开放性社会环境,唐朝宫廷音乐早已在中原地区无影踪。水族的许多民族工艺品诸如马尾绣、印染、翘尖鞋、儿童帽子制作工艺,石雕石刻艺术而今正濒临失传;民歌当中的单歌、双歌能唱的人屈指可数;“开控”(对死者的一种悼念活动)的内容和仪式越来越简化。在贵州,苗族据传由九大部落合而为一构成,所以其分支最多,文化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但她也和贵州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越来越开放,社会结构不再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原来结构,致使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地消失。因为民族文化是需要其所属民族的全体成员传承和传播的,而今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变,其传承与传播的自觉性必然锐减。二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之后,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资源社会化,人们的谋生手段多依赖于掌握更多普同性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而民族文化对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功用必然渐渐减弱;随着民工潮的加速互动,很大一部分人不再依附于土地和原有社会形态、经济形态,远离故土谋生,见多识广,加上外面光怪陆离的生活很精彩,对从闭塞山村走出来的人们无不是很大的诱惑,再加上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冲击洗礼,可供选择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审美方式多种多样,即使再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各种各样民族文娱活动,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而言,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成为一种审美与参与的疲劳,渐渐失去民族成员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这从水族的水书、马尾绣,苗族的锦鸡舞、给哈舞和布依族的八音坐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得到佐证。说明其濒临失传的严重程度。水族的石雕石刻、民居建筑也正在丧失其民族风格。其民居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杆栏式建筑上,石雕石刻主要体现在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墓葬上。而今杆栏式建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没有任何民族文化元素的混砖结构建筑所取代,墓葬形式越来越简化,具有水族风格、富有水族文化内涵的墓葬石刻几乎荡然无存。虽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必须看到民族文化日益被严重的侵蚀与弱化、边缘化的另一面。
四、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措施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除了极少部分歌舞、音乐进入专业院校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得以传扬外,大部分植根于乡野,自生自灭。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灭失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民族工艺、服饰首饰、民居建筑艺术与风格等等。若对此置若罔闻,既是对民族文化的极为不尊重,也是对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与人类的思维灵感的源泉认识不足。可见,对民族文化艺术采取相关拯救与保护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一)端正态度,尊重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文化,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和展示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等,反映人类的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密码。它是人类生命的创造力的高度展现,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是展现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提高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崇高地位。可见,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就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同时也是尊重人类本身。因此必须以虔诚的态度,对待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整理、保护、开发和弘扬工作,促进民族相互尊重和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不但是体现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一律平等的政治理念,而且是粉碎一切图谋分裂中国的外部势力的前提条件,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建立拯救、保护与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艺术的制度体系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保护、拯救与开发利用,要有大局观,要从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着眼,要从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化,助推文化旅游业良性发展切入。如果财力、物力、人力有限,可以根据某种文化的濒临灭失程度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对症下药。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转变理念,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走文化产业化道路,成立各种各样研发机构和文化传播公司、开发公司、贸易公司等等。夯实经济基础,反过来就有经济实力加强文化的研发与传播。二是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抢救、保护、开发体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对此,可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与组织的通常做法。(1)对文化现状、生境、种类、分布、保护力度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归类;(2)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制定代表作标准,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3)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和可提升地方美誉度、文化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4)建立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各种资助、扶助手段,激励文化的传承与传播;(5)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区域,进行动态性的整体性保护,任何保护与开发措施都必须以不破坏谐调的原有文化生态为原则,与此同时,对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6)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造就人们的文化自觉性;(7)普及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提升全社会对民族文化对社会进步与开启人们智慧源泉所起作用的认知度;(8)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机制;(9)创造条件,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热爱民族文化,并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研究、保护、开发工作者队伍。
(三)把优秀民族文化教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大部分(比如口碑文化、民歌、传统工艺技术、生产生活工具制造、编织技艺、服饰首饰纯手工打造技艺、音乐、舞蹈等)依靠言传身教和在生产生活中自然习得。只有极少部分如水书、彝文可靠师传生受等文化传承教育方式进行。但是一般均为零星传授,带有师徒性质,没有形成规模化和社会化、科学化传授教育体系。一旦该传授链条断裂,文化的延续性就会中止、消失。比如:水族、布依族、苗族的许多村落,自解放后,随着汉化的加速,老一辈人去世后,年青一代甚至连母语都不会说了,更谈不上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因此,应当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把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民族文字、民歌、诗歌、音乐、舞蹈、曲艺纳入小、中、大学教育体系之中;而有关手工艺品、乐器制作、酿酒工艺、服饰首饰制作技艺以及挑花刺绣、织布、印染工艺、剪纸等可纳入旅游资源范畴来开发,设立作坊进行规模加工和不断再创造,使民族文化技艺得以延续、传承、弘扬。
(四)加工、提炼民族文化优秀成分,打造文化品牌,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源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极难得的最为宝贵的旅游资源,要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源优势,即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这不光带来源源不绝的滚滚财富,而且大大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没有丰厚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和内涵的旅游资源开发,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一时风光无限,时间长了,也是不可持续的。云南省知名度之所以很高,成为全国旅游大省,与其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不无密切的关系:其一,有几首旋律优美的民歌;其二,有几部好的电影、电视剧;其三,着力打造和宣传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这是民族文化艺术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成功范例,对贵州可资借鉴。因此,贵州可以与高等院校、音协、舞协、作协等单位与组织合作,请各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沉下去采风、调查、搜集、整理原生态民族文化,着力开发、提炼和打造几套精品的少数民族文化歌舞、音乐、戏曲节目、电影、电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尤其离不开丰富的差异化文化和差异化旅游产品。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所谓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以实现在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与发展方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五)注入时代文化元素,吸取各种文化养分,在文化交流互动中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歌舞,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审美娱乐需求,需要走出山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保持各自原汁原味等原生态的前提下,在形式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包装。在内容上,可以吸收更多的时代文化养分和各种外来文化因子,以丰富和充实民族文化的内涵,适应市场之需要并最终转化为民族的新生文化。民族乐器、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首饰的制作工艺可以多吸收现代的科技手段,既可以使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又可批量生产,同时又可培养更多的民族工艺技术传承人才。至于款式,在不违背民族特色的原则下,可以赋予更多时代文化元素(或因子),要尽可能打造成一种民族文化品牌,一方面,利于适销对路,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切忌面目全非的没有差异化文化内涵的所谓民族工艺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评估标准;传统文化DNA;文化多样性;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1-0137-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o是一门技术含量颇高的学问。保护得好是保护,保护得不好便是破坏。那么,什么样的保护是科学保护?什么样的保护又是反科学的保护呢?在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我们提炼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评估三标准。
一、通过保护是否保住了民族传统文化的DN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地域标志性文化。譬如看电影,屏幕上掠过的是满目青山,肯定不知道这是到了哪里。但如果随着画面切换,《沂蒙小调》响起,肯定知道到了山东沂蒙;《海菜腔》响起,肯定知道到了云南石屏;《信天游》响起,肯定知道到了陕西北部。而这《沂蒙小调》《海菜腔》《信天游》便是地域标志性文化,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DNA主要蕴藏在这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文化DNA,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同时,它也是一袋救命的‘脐带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外来文化如何冲击,自身传统如何失落,只要保护好这最后一袋‘脐带血’,这个民族的传统即或命悬一线,也能起死回生”[1]。传承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DNA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原汁原味”的标准有三:一是“表现内容”必须“原汁原味”;二是“表现形式”必须“原汁原味”;三是“所用原料”必须“原汁原味”。这既是判断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否“原汁原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传承人是否在科学传承的三条“底线”[2]。
(一)对表现内容“原汁原味”的要求
拿传统戏曲来说,只要唱的是传统剧目,在内容上便是“原汁原味”。拿唐卡来说,画的是佛祖菩萨、佛本生故事、密宗本尊各神、观音度母、护法神、上师高僧与大成就者等,就是“原汁原味”;如果是旧瓶装新酒,排的是当代戏,画的是世俗人物或是风景名胜,在传承内容上肯定已经出了问题。
(二)对表现形式“原汁原味”的要求
拿传统戏曲来说,只要用的是传统唱法,在形式上便是“原汁原味”。拿唐卡来说,只要所绘唐卡符合《造像量度经》规定的比例,符合《造像量度经》的固有表现方式,就是“原汁原味”;反之,如果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按《造像量度经》规定比例与表现方式来画,这样的传承至少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出现了问题。
(三)对所用原料“原汁原味”的要求
称得上“原汁原味”的戏曲,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定位、说白方式、曲词唱腔、科介表演必须是固有的。只要坚持这样做,传承便是“原汁原味”的。拿唐卡来说,一幅“原汁原味”的唐卡,所用原料必须是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如果使用原料出现变化,用广告色、油画色取代了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就不再是正宗的唐卡。
总之,只要传承人没有逾越这三条“底线”,即或有所变动,都算是“原汁原味”。作为传承人,就算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反,如果传承人放弃传统,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使用原料上已经不再沿用传统,而是摒弃固有,全心创新,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传承人必须“下课”。这样要求传承人,是想告诉他们:这一代传承人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极度濒危的境况下“上岗”的。全国人民都希望通过传承人让已经所剩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死回生”“死灰复燃”。如果传承人不负责任,而是一门心思地搞所谓的创新,其结局只有一个――这些已经传承了千百年之久的好东西,如历史上的金砖制造技术、弓箭制作技术、皮影演唱艺术、评书表演艺术等,很可能就会在这一代因为传承人的“渎职”而彻底“断流”。我们尊重所有人的每一个选择――毕竟人们服务社会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一旦走上了传承人这条路,就应该把该传承的东西传承好。如果不愿从事这项工作,当然可以早早退下,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嫌弃而影响到民族优秀文明的传承。因为,传承人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简简单单的工艺品,简简单单的民间土方,更不是简简单单想编就能编出来的歌舞表演。相反,它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历史创造,代表着一个民族某一历史时期传统手工技艺的最高水平,传统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平,传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它们既是后人了解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创造新文学、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重要源泉。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重要,所以,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先人们,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都义无反顾地坚守了下来。作为社会一分子,一定要明白传承人所做工作的特殊性,一定要鼓励他们凝神聚气、全心全意地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而不是仅凭着自己的嗜好,让传承人学素描、学人体、学一点透视、学时尚构图,对传承人施以“西方化”“时尚化”或是“艺术化”的改造。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会变得更加“靓丽”,更加“时尚”,但是,这些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祖先所创“遗产”,而是今人所创“现产”,保护这样的每天都能生产出来的“现产”有何价值?有何意义?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了整整14个年头,现在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已经忘却了出发时的目标?是否真的已经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社会在发展,但社会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肯定会给人分为两类:一部分人负责保护传统――比如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原汁原味的继承;而另外一部分人――也是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专门负责创新――譬如小说家、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意工作者。他们的任务,就是根据祖先留下的老样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一个治疟疾的老方子成就了屠呦呦,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如果你把老方子改得面目全非了,对屠呦呦而言,就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借鉴价值。在中国,承载祖先智慧的这种老方子可谓成千上万,到底能成就多少个屠呦呦呢?但有一点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继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好,两者就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久发展。事实将会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没有必要以牺牲本民族传统基因的纯正性为前提。
二、通过保护是否保住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再加之山水阻隔、族源差异,中华文明本身便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其任务就是要保护好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别是那些独具特色的优秀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终实现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如果经过培训或是改编改造,多样性变成了单一性,独特性变成了普泛性,保护便是失败的;如果经过努力,保住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进而实现了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保护便是成功的。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来自各个层面的“文化霸权主义”。它们最典型、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用汉文化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用时尚文化取代自以为“已经过时”了的传统文化。事实已经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有两个:一是导致本国传统的迅速“异化”,二是导致本国传统的迅速“同质化”。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通过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进而保护好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初衷显然背道而驰。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历史上从未提到过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而偏偏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由于手工操作的缘故,人们每生产一个产品都是独特的,整个社会生产出的产品自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但进入大工业时代之后,大工业生产的单一性,严重地破坏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让人们突然意识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可贵,故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启动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历程。历史将会证明: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可找到更多的与祖先交流的渠道与窗口,才会了解到更完整的古代文明;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为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积累下更多更好的参考与资源;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建立起更多的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渠道,进而促进民族和谐、推进社会稳定,实现天下大同。
如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认识不足,就会很容易想到用自己的审美一统天下审美,用自己的文化一统天下文化。其结果,必然会伤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最终成为破坏民族文化、破坏民族传统的罪人。先生生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的意思是说,各民族人民在保护好本民族认为最美好东西的同时,也应学会欣赏其他民族认为美好的东西。只有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保护下来,天下大同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保护遗产应该从尊重遗产,特别是尊重他人遗产做起。
三、通过保护是否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民族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盲目创新的危险如影随形。譬如前些年,听说人们喜欢红心鸭蛋,便有人喂鸭子苏丹红,结果给人吃出了癌症;听说人们喜欢浓牛奶,便有人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氨,结果把娃娃脑袋吃大了;听说人们喜欢白馒头,便有人在笼屉中吊白块,结果把人的肝肾吃坏了。这都是“创新”,但无人喝彩。说明没有榜样、没有参照、没有道德底线的创新不仅误国,而且害民。
人类社会要发展,创新是必然的选项。但创新决不能以否定传统为前提。历史经验证明,作为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不会阻止社会发展,反过来还会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创造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重要源泉。历史上,无论是乐坛上的《茉莉花》《梁祝》,文坛上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是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都是在民间智慧的基础上创造、研制出来的。反之,如果蔑视传统、否定传统,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因资源短缺、后劲不足而裹足不前。恼飧鼋嵌壤此担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护好那些尽管已经所剩不多,但却足以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就像一潭“源头活水”,只要保护好,想做可乐就可以做可乐,想做雪碧就可以做雪碧,想沏茶就可以沏茶。但是,如果我们霸占了、搅浑了这潭“源头活水”,或是在源头上直接做起了可乐,以后别人做什么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潭“源头活水”,再好的“开发”也应该在它的“下游”进行。
总之,无论是谁,无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只要通过努力,保住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DNA,就能够保住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积累下深厚的文化资源,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保护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破坏。参考文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文化变迁
自古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便一直都保存着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不同的服装、装饰,以及不同的符号都代表着各自民族文化的象征意义,且这些多样性都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色长时间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这也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化风格。这些或大或小的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整体文化特色,所以对于各民族文化在各阶段的不同文化特色及风格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本文将就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变迁做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一)形态上具有多样性
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在形态上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且影响力巨大,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如宗教,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宗教都为我国少数民族所信仰,且宗教文化一直具有着显著的多样性。如佛教,在少数民族区域,云南白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会信仰佛教中的汉地佛教,且汉地佛教的寺院亦遍布在其城乡村社,自古便有“佛国”之称;而藏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则普遍信仰的是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并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藏文、蒙古文方面的相关记载,为我国的考古文献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傣族等少数民族信仰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便是小乘佛教,且留下了一些丰富的巴利文佛教典籍。而除此之外,白族还曾信仰阿叱力教,且留下了一些相关的文献。所以佛教也便几乎成为了这些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且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且极富多样性。每个民族的服装设计都相差甚远,甚至每个民族不同支系的服装设计都是不一样且差距挺大的。每个民族的服装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服装颜色的选择、搭配以及款式的选择都具有一个民族的独特风格,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标志性之一。
(二)分布上具有立体性
我国共55个少数民族,占我国总人口不到10%,在我国的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由于我国的整体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我国居民的分布特点也便呈现出了立体性。其中以汉族为主,加有壮族、傣族、水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是分布在海拔较低的东南地区;而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西北地区;其他民族则大多分布在这中间地带,且亦呈现出立体性。且由于地域分布的原因,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也是不相同的,如地处海拔较低地区的傣族、水族、壮族、布依族等民族,便主要是种植水稻,饮食以稻米为主;而藏族、珞巴族等地处海拔较高地区的民族,则是以种植耐低温干旱的青稞为主,并兼放牛羊,饮食以耐饥寒的青稞面、牛肉为主。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部落迁徙或是区域性的转移。相对于一些有固定生活场所的民族来说,游牧和狩猎民族的文化变迁速度往往比较快,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生态环境、人口以及社会因素等的不停变化导致的。民族文化的变迁还与民族人口数量有关,一些人口较多的民族其文化变迁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和平稳,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文化变迁的速度就更容易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约,有的民族文化甚至会因为人口的骤减而导致文化的湮灭。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民族文化形成区域性的个体;在变迁中的文化流失。
(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文化的融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各民族之间通过自觉的、自愿的、和平的方式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所用,渐渐地使民族文化趋同;另外一种民族文化融合就是统治阶层利用政治、军事等力量,通过发动战争的形势使强大的民族吞并弱小的民族,形成一种具有压迫和暴力性质的民族文化融合,这一类通常是人口较少的弱小民族文化融合于人多势众的民族文化。结合我国民族文化融合的实际情况看,通常是少数民族文化主动融合于汉民族文化之中,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主流现象,俗称为“汉化”。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民族文化融合莫过于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为了吸收中原文化的精髓,巩固政权,毅然迁都洛阳。孝文帝在位时期通过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文化融合。清兵入关,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融合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随着进入近现代,以及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在建国后直至今天我国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渐渐地趋于融合之势,汉语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许多少数民族的人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历史的变迁来看,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汉化的过程,汉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包容的文化氛围和统一的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快速融合,强化了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
(二)民族文化形成区域化的个体
各个少数名族在各自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被本民族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影响可以促进本族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外来文化渗透也可能导致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走向灭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属于一个整体的民族文化会因为迁徙、生活环境的变化分割成块状的区域文化。同一民族分散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部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的个体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流失与退化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以及现代化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接收到的文化五花八门,民族文化的流失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其中流失速度最快的就是语言。以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大族满族为例,现在随着汉语在各个少数民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汉语作为母语,而本民族的语言不管是从使用范围还是使用频率上来说都有着很明显的缩小的趋势。其次是民族服饰文化的流失,随着历史发展我国原有的各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也在悄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汉服为例,汉服曾是我们华夏文明别靓丽的一道文化风景,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加西式的服饰,而我们的汉服文化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民族文化流失的另外一个大方面就是建筑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木制结构建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其在世界建筑文化的历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木制结构建筑本身的特性,导致其被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所取代,时至今日已经几乎看不到新的纯木制结构建筑。比民族文化流失更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文化的退化,文化退化通常是由于某种原因,或天灾或人祸导致整个种族发展受挫,甚至出现了整个种族湮灭的情况,这时民族文化就会产生退化现象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多样,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自己的发展史,这是我国的一大亮点。但在时展的浪潮中,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逐渐产生融合以及退化的现象,对此我们需要多加注意,加强相关方面的保护措施。
作者:王宏涛 单位: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S.P.亨廷顿,郑开译.文明的冲突[J].宗教与世界,1995(11).
[2.][苏]勃罗姆列伊,李振锡译.民族与民族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