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3: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畜牧市场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木质家具的生产和出口均突飞猛进。2004年以后,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木质家具出口第一大国。作为我国家具出口中最主要的部分,木质家具也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随着中国木质家具业的飞速发展,其出口问题也不断增加。近几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增长速度放缓,木质家具的出口集中于少数市场,例如2010年其前五大出口市场在木质家具出口中占到了53%,仅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所占的份额就达到了32%。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但是要判断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是否合理还要看其出口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是否匹配。如果出口市场虽比较集中但是世界进口市场也同样集中而且出口市场与世界进口市场相匹配,那么出口市场结构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了对中国木质家具的出口市场结构做出进一步的评价,本文应用相关的指数对2002—2010年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市场的匹配性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的合理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和世界主要的木质家具进口国家(或地区)。在利用匹配度指数研究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市场匹配度时,选择了2002—2010年中国木质家具的前十大出口国家(地区),无法统计出进出口数据的,用第十一位国家(地区)代替。在进行国际比较时,选择了德国、意大利、荷兰及其前十大出口国家(地区)。在进行收益性结构变动指数和劳伦斯指数研究时,选取了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波兰、韩国、俄罗斯、西班牙、瑞典、英国、美国等42个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是我国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国,同时这些国家2002—2010年木质家具进口占世界木质家具总进口的92.2%~97.5%,用这些国家的出口数据研究中国及相关国家的收益性结构变动指数和劳伦斯指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DATABASE)。原始数据是按照HS2002协调制度产品代码收集的2002—2010年中国和各国(地区)的木质厨房家具、木质卧室家具、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木质办公家具的进出口金额。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指数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匹配性进行定量分析。对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进口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从静态的匹配性和动态变动两方面进行研究。所以在研究中选用了测量样本间相关程度的出口市场结构匹配性指数、能动态地评价出口市场结构变化与世界进口市场结构变化一致性的收益性结构变动指数、评价出口市场结构变化程度的劳伦斯指数。
2.1出口市场结构匹配性指数本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法研究商品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进口市场结构的匹配性,斯皮尔曼秩相关考察的不是两组数据的数值,而是顺序,借此来测算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强弱,是用斯皮尔曼秩相关指数测定变量间等级相关程度的一种非参数统计相关分析方法[2]。斯皮尔曼秩相关指数公式如下:其中,R为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D代表两组变量的秩差,n为选取的样本数。-1<R<1,若R>0,表示正相关;若R<0,表示负相关。|R|越接近于1,相关度越高,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低;R=1表示完全相关;R=0表示完全不相关;通常认为,|R|>0.8,相关程度较高。
2.2收益性结构变化指数也被称为结构优化指数,用来反映一国的出口结构是否向世界的动态需求方向变化,即说明一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幅度[3],公式如下:表示t年该国对i市场某产品的出口额,表示t年该国某产品的出口总额。表示t年i国家或地区某产品的进口额,表示t年某产品的世界进口总额。该指数大于0表示该国此类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该产品进口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相一致,该国的出口市场呈优化的趋势,该指数越大,出口市场结构优化越明显;相反,如果小于0则表示该产品的的出口市场结构没有向着世界进口市场结构变动的方向变化,出口市场结构恶化[4]。
2.3劳伦斯指数劳伦斯指数最初是衡量一国商品的贸易结构变化的指数(Sapir,1996),在本文中被用来分析一国某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化情况,公式如下:被赋予新的含义即t年该国对i市场某产品的出口额在该国该产品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L的取值范围是(0,1),L值越大,出口市场越不稳定,出口市场结构变化越明显;反之,出口市场结构变化越小。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匹配性指数研究
3.1.1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匹配性指数计算及检验①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匹配性指数的计算结果。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出2002—2010年中国对各个市场木质家具的出口额,对前十大出口市场按照出口额的大小进行排序。再根据这十大市场在世界市场的木质家具进口额进行排序。这十大国家或地区的两项排序差就是公式(1)中的秩差D。下面表1、表2的结果就是根据公式(1)出口市场结构匹配性指数对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得来的。表1是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市场结构的匹配性指数。从表1可以看出,2002—2007年,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匹配性指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指数上升幅度较大,2009年、2010年指数仅为0.188左右。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出口匹配性指数在2003—2010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2010年指数为负数,该产品的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该产品进口市场结构负相关。2002—2010年木质卧室家具出口匹配性呈波动状态,波动幅度不大,总体比其他木质家具匹配性高。木质厨房家具在2003—2009年这个时间段内,出口匹配性指数变化较为平稳,2002年、2010年匹配性较低。2008年木质办公家具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木质办公家具进口市场结构负相关。表2是德国、意大利、波兰的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市场结构的匹配性指数。从表2可以看出波兰木质家具出口匹配性最好。德国、意大利的匹配性也均比中国好。相对比这三个国家,中国近两年的木质家具出口匹配性较差。②匹配性检验。本文中样本容量n<30,通过查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临界表可得,当n=10时,R0.05=0.564,若匹配性指数大于该临界值,则认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表1、表2分析,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市场结构只在2006年显著相关。2002—2010年,木质起居室/餐厅和商店家具的数值全没通过检验,匹配性较差。木质卧室家具、木质厨房家具、木质办公家具的出口市场结构分别有两年、两年、一年与世界木质家具进口市场结构显著相关。从国际比较上看,波兰的所有年份都通过了出口匹配性指数的检验。德国和意大利分别有两年通过了匹配性指数的检验。
>> 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市场需求导向下的我国物流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市场需求导向下地方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研究 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市场需求导向下的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出境领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需求导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护理实训室的建设与改革 市场需求导向下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私营经济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基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文化培育研究 基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农业应用化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研究 基于“双需求”培养目标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6-20.
[4]张余华,赖嘉颖,许 菁,陈 征.广东省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9):48-51.
[5]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4年).
[6]广东省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1优越的气候条件保山典型的立体气候,充足的光、热、水、气,特殊的地形地貌,多样的土壤类型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生长繁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植被覆盖率高且恢复能力强,有利于植物和虫子的生长繁殖,为畜禽提供丰富的食物,全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畜禽的野外活动和采食。
1.2丰富的林业资源全市林地总面积128万hm2,森林覆盖率62%,退耕还林(果)面积4.633万hm2,泡核桃种植面积23.33万hm2,红花油茶1.333万hm2,银杏0.67万hm2,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生态养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还有4万hm2的茶叶,1万hm2的咖啡和柑橘、荔枝、桂圆等经济林果地可以发展林下生态养殖。
1.3实现林畜共生双赢利用林果、林虫、树叶、草等供畜禽采食,畜禽粪便和吃剩余的草渣混合,快速分解利于植物吸收,起到及时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林地可以营造出空气清新、凉爽舒适的环境,适宜畜禽生长,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药物使用量。同时畜禽可以吃到林下“活食”和新鲜的野草,减少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还能生产出生态环保、健康无公害的畜产品,实现“畜-果-粪”的良性循环,有效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林畜共生,两相得益。
2保山林下生态养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和畜牧部门对林下养殖、林畜结合,开发林下资源生产优质生态畜产品的认识不够到位,畜牧与林业部门沟通协调不够,科技人员对林下生态养殖的研究不够深入,一直只讲林畜矛盾,没有寻求共生双赢的有效途径,以至多年来引导性的资金投入较少,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得不到有效拉动。
2.2畜禽良种化程度不高养殖户对优良品种不够了解,长期按习惯进行选择,良种化程度低,出栏率低,效益不高。
2.3技术欠缺对不同林地下饲养不同畜禽密度如何定,如何饲养才能发挥好的经济效益,如何进行疾病预防,如何饲养、饲养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优质生态等无直接经验,都有待进一步摸索。
2.4零星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户靠自发饲养,产品量少,知名度低,没有相应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帮助开拓市场,饲养出来的优质生态畜禽,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优质不能优价,甚至养出来找不到合适的市场。
2.5基础条件差林下养殖区域绝大部分都是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地方,致使一些先进养殖技术无法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林下生态养殖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3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的对策
3.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广泛宣传和进行正面引导,对发展林下养殖的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让更多农户了解、认识林下态养殖发展前景。通过计算收入对比、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召开户主会和参观考察等方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的热情和积极性。
3.2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政策引导的原则,把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结合、与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结合、与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多模式、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林下养殖的发展潜力。
3.3培植龙头,示范带动培植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或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林下养殖,建设生态养殖基地,开拓生态畜产品市场,开展生态畜产品加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申办无公害、绿色畜产品认证和优质畜产品产地认证,注册商标,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做大做强保山畜产品“生态”品牌。着力发展一批基础强、潜力大、机制新,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发展能力强的示范场(户)。加快提升林下生态养殖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种养平衡,实现清洁生产,全面提高全市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4强化服务,合力推进组织市、县、乡畜牧科技推广技术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深入实地搞好服务,开展各种养殖培训,为林下养殖从业者送去实用的畜禽养殖技术,做到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针对性解疑答惑,努力提高养殖户的科技素质,培育养殖能手和养殖致富带头人;不断总结林下养殖的经验,如养殖密度、养殖技术、最佳出栏时间、疾病防治等,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完善预警分析平台。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市场行业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结构,实时销售,及时补栏,增加收入。
[关键词]甘肃回族 皮毛贸易 回族商人 民族交流
[中图分类号]F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13-01
自古以来甘肃就是我国农牧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自汉朝至近代时期,作为甘肃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的畜牧业一直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作为畜牧业中重要一环的皮毛生产和皮毛贸易也逐渐地成为了甘肃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是甘肃皮毛贸易最活跃的时期,回族商人在甘肃的皮毛贸易中也有很出色的表现,这不仅是依靠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因为回族商人特有的经商方式,才能在近代的皮毛贸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860年天津港开埠以来,就成为了重要的连接我国西北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纽带。西方国家的商品通过天津港运销到甘肃,甘肃的皮毛产品也通过天津港进入国际市场,近代的西北经济呈现出向外的发展趋势。1918年编纂的《支那省别全志》中提到:甘肃各地的羊毛通过石嘴子运到天津,其数量占天津港出口额的一半,即占中国羊毛总出口额的40%。
作为皮毛重要产地之一的甘肃,在其皮毛市场上活跃着许多回族商人。在拉卜楞寺地区的皮毛商人中有80%是回族。在临潭也活跃着一支回族商队,“每年春秋两季,西道堂商队一批批向草地进发,到处都有他们活动的市场,商队归来时,就是洮州旧城皮毛市场最活跃的时候”。[1]
回族运输皮毛有着多年的历史,“操纵着朝东运输皮毛的圆圆们”主要采用两种运输途径,春夏季用水运,秋冬季用驼运。甘肃的皮毛运输亦采用着这样的方法进行着。
由于自身特有的民族传统优势和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甘肃回族商人在皮毛贸易和民族交往之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回族商人的加入使皮毛贸易有了多种方式的发展。在甘肃地区内进行接力棒式的贸易。河州是河湟地区的重镇,素有河湟“雄镇”之称。河州是甘肃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是回族财富的聚集地,是皮毛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与藏族地区往来贸易的出发地。在河州的皮毛市场上,不仅有资金充裕的回族巨商大贾,也有小本经营的回族小贩,还有流动经营的回族行商。这些回族行商从内地的一些省区像陕西、四川等购进茶叶、布匹等藏族、蒙古族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再转卖给青海、蒙古的回族商人。而这些回族商人在进入牧区后以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进行交易,再把从牧区交换来的皮毛等转运到河州,再由河州地区的回族商人收购,然后转卖到内地的其他地区,在甘肃地区外拓展皮毛贸易。在近代皮毛贸易繁盛的时期,包头是当时西北皮毛贸易重心,作为水路和陆路的要地,东由平绥路直出平、津,以达内地,以通外洋,南连晋陕、西接宁、新、青,北通内外蒙古,凡由内地运往西北各处的零整杂货及由西北各处内地的皮毛、药材等货物,均以包头作为起卸转运中枢,[2]当时甘肃有许多回族商人在包头经商,在包头的他们被称为“西人”。[3]来到这里的回族商人们,一边搭起临时帐篷,一边出售皮毛等货物,就是在这样的经营中逐渐积累了资本,有的开设皮毛店,其中有的皮毛店还为专门从事皮毛贸易或甘肃的皮毛掮客提供食宿、中介等服务。在甘肃皮毛贸易途经的其他地区,也有许多甘肃回族商人在这些地区开设皮毛店,例如,甘肃回民马超伟就曾在四川成都东御街开设西北皮毛行,主要经营皮毛业,兼接待西北商人食宿。[4]正是凭借着在甘肃地区内外皮毛贸易的开展,甘肃回族商人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与特长,积极地推动着皮毛贸易的发展,使近代甘肃皮毛贸易不断地向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扩展,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
由于多民族、跨地区皮毛贸易的进行,不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得到了加强,各民族之间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经济联系,[5]甘肃回族商人作为中间商在民族经济和民族交往中起着催化剂般的作用。甘肃回族商人作为接力棒式的贸易传递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架起了一座经济文化沟通的桥梁,不仅拉近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距离,还加强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更重要的是,通过甘肃回族商人的中介贸易,加深了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与文化的交融。例如,甘肃临潭的西道堂为方便开展贸易,在临潭专门设了边民招待所,凡边民之到临潭者,都住在西道堂,人吃马喂,主人一概负责。由于他们对边民如此招待,边民是最重感情的,一旦西道堂的人到了他们的地方,他们当然是尽力招待,设法与以便利。甘肃回族商人在经商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增进了地区内外民族关系的改善,加强了各民族交往,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正林.近代西北皮毛产地及流通市场研究[J].史学月刊,2007(3).
[2]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包宁线包临段经济调查报告书.1931.
[3]邱树森.中国回族大词典[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关键词:美国奶牛业;中国奶业; 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0-03
一、美国奶牛业的发展概况
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土地面积大,畜牧业资源丰富,国土面积约937.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草地和林地各占1/3。美国畜牧业产值在1 000亿美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其中奶牛业产值占牧业产值的30%。美国的牛乳总产量,1950年为5 289万吨,1960年5 584万吨,到1980年增至5 824万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每年牛乳的总产量稳定地保持在6 800万吨左右;2002年全国牛乳总产量达到7 707万吨;到2005年稳定地保持在8 200万吨左右,并呈现出稳定上涨的趋势。
美国拥有的奶牛数,1950年为2 190万头,1970年为1 200万头,1980年为1 080万头。从1960年开始,美国奶牛总头数开始逐年下降,到1990年降至不到1 000万头,这意味着每头奶牛的产乳水平一直在提高。1950年美国奶牛平均每头年产乳量为2 410千克,1975年增至4 697千克,是1950年的1.95倍;随着奶牛头数的减少,奶牛的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1990年达到6 705千克,2004年全国奶牛年平均产乳量达到8 599千克,与1950年水平相比己经增加了3.57倍。(见表1)
美国奶牛场按所有权划分可以分为独资、合资、合营公司和租佃四类,主要系家庭农场性质;牛群数量从30头到2 000头不等;每头牛年平均产乳量在4 000千克―8 000千克之间。
二、美国奶牛业的成功经验总结
1.美国充分利用了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奶牛生产。养牛业大都在玉米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饲料和其他费用,也充分利用了大草原的牧草资源。饲料作物与粮食作物进行轮换种植,这种种植方式提高了土壤肥力,又确保了美国粮食作物连年高产,同时生产的干草促进了美国饲料工业的发展。
2.美国奶牛业走出了一条减少和稳定奶牛头数、提高头均单产、增加总产的道路,呈现出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同步协调发展的特点。其突出的表现是行业内部分工明显,各行业内又细分为种畜农场、仔畜农场和肉畜农场。
3.奶牛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紧密,奶牛场与奶制品公司都有固定的合同关系,奶制品公司会根据农场奶的质量和数量给奶牛场付款。
4.在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奶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科学技术在奶牛业发展中的作用占到60%以上,既抓技术的普及又抓高技术的推广运用。
5.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美国早在100多年前就组织了奶牛改良中心、奶业协会、兽医检验中心、种公牛站等等,解决奶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技术网络建立的也比较早,服务项目不断深入扩大。
6.制定了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如:关税保护制度、农产品信贷制度、价格支持政策等,目的是促进生产,扩大销售,防止国外廉价的奶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三、我国奶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奶牛业发展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我国奶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我国奶牛存栏1 218.9万头,比1978年的47.5万头增长了24.7倍,年递增率为11.8%。奶类总产量持续上升,已跃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2007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 633.4万吨,比1978年的97.1万吨增长了36.4倍,年递增率为13.3%,分别比肉、蛋高5.3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其中,牛奶产量3525.2万吨,比1978年的88.3万吨增长了38.9倍,年递增率达到13.6%。奶牛单产水平有所提升。2007年我国泌乳母牛单产水平为4800千克,比1978年的3 000千克提高了60%。奶类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为27.5千克,比1978年的10.1千克增长了1.7倍。奶牛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2007年奶牛养殖业产值847亿元,已占畜牧业产值的5.25%,占农业产值的1.73%。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奶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充分暴露出来,奶业遭受了重大挫折。经过近一年的治理整顿,当前奶业生产有所恢复,由粗放增长型逐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但高质量奶源建设严重滞后等老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现代奶业任重道远。
(二)影响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我国奶牛业发展有着的巨大潜力,但也要认识到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奶牛养殖规模小,单产水平低。 我国奶牛养殖的主流模式是农户散养,平均饲养规模为7头。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主要通过合同方式收购,形成了所谓“公司+农户”模式。但是由于企业与农户只有合同关系,一旦出现市场风险,就可能出现合同违约问题。二是奶产品质量时好时坏。我国目前8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户不注意疫病防治,原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奶制品质量的提高。即使在牛奶主产区采用机械挤奶设备,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设备不能及时清洁等问题。我国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国家颁布的质量卫生标准大多数是十几年前制定的。三是奶制品加工技术仍然薄弱。牛奶加工类型少,品种单一,工艺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鲜奶的一半用于生产奶粉,主要是加糖奶粉。我国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1 600多个,中小企业占九成以上,大部分技术装备水平低,产量质量不稳定。四是产业化组织程度还需提高。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方式落后,技术与管理水平低下。六成以上的鲜奶仍然由小型乳品企业加工处理。导致奶业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贡献率仅有30%,发达国家则达到70%―80%。虽然出现了一些注重奶源基地建设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但还处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阶段,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四、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奶牛业
借鉴美国奶牛业的发展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我国的土地、人力和市场的多方优势,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奶牛业发展道路。为此,根据美国成功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奶牛业长期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
现代奶牛业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尽快修正我国现有的粮食政策,确立整体的粮食安全观,大力倡导在农村地区普遍采用“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肉制品加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优化我国生态环境,全面加强我国粮食安全的能力。
2.利用地域优势建设奶源基地
今后的奶牛也发展政策中,应支持家庭奶牛场的首要地位,重点建好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等奶源基地。在大幅度增加养殖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品种改良,提高整体奶牛业产奶水平和奶制品质量。
在不同区域上,奶源基地的选择应注意资源和市场相结合,采取有主有次,择优帮助的方针。除继续抓好城郊奶牛圈的巩固提高外,要尽快实施战略转移,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奶牛养殖基地,避免奶业结构趋于一致。要重点抓好农村奶牛带的开发,大力开发和建设农村奶源基地。
3.建立和完善奶牛业信息化服务系统
根据农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奶牛业信息化,使之成为奶牛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后重点建设奶制品的市场经济信息体系、草地信息、饲料信息、疫病信息、兽药信息、技术推广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奶产品质量信息、专业人才管理、国际奶业信息等十个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奶业信息服务。完善销售网络,全力开拓乳品市场,加快乳品市场建设,在产地和销地分别建立奶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订单奶业”。要把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放在奶牛业发展的首位。在产品市场的开发上,突出东北市场,巩固三北市场,扩大南方市场,快速进入国际牛奶大市场。
4.积极发展奶牛业合作社
建立奶牛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进与相协调的奶业一体化经营体制。奶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一体化的带动,发展奶业一体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组建由奶农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家庭饲养组织起来,实现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即应充分利用和加强农村现有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组织奶农合作社,建立以奶、肉加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奶业一体化的健康发展,使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民能够安心养牛,真正作为平等一员参与大市场的竞争,并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得收益,使我国奶牛业得到健康发展。
5.不断丰富奶制品的多样性
鉴于我国原料奶短缺的现状,以及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的国内化,产品结构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畅销产品,我们应把奶制品加工的重点放在液态奶上,如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各式酸奶等,限制大众化奶粉的生产。因此,除继续扩大液态奶的生产规模外,应抓紧引进新技术,增加花色品种,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培育中高档、多品种、多营养、适合不同人群的奶制品。
6.加大奶业发展宣传力度
我国大多数居民的膳食营养失衡,缺钙、肥胖、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病已经极为普遍,严重危及了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因此,中国应当比其他任何国家在历史上的任一阶段都更加重视和推行以乳品为主的膳食革命,重视对奶业生产和消费的宣传,把增加国民牛奶的摄入量作为我国切实改善国民营养、增强国民体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彻底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张晴.我国奶业面临的问题及新发展观[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12).
[2] 钱贵霞.中国奶业发展的新问题和对策及未来趋势[J].农业展望,2008,(4).
[3] 韩高举.中国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4] 田玉静.国外奶牛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
[5] 周俊玲.中国奶业市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
[6] 刘成果.中国奶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f the U.S. dairy industry
XU Na
(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10月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了凝聚全球1400名顶尖科学家心血的《全球环境展望-4》综合报告。这次给地球“会诊”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1987年以来,人类消耗地球资源的速度已经将我们自身的生存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此前不久,马尔代夫总统在水下6米处主持了一次内阁会议。这不是什么创意,更不是作秀,只是用形象的方式呼吁世界各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步伐。否则,这个由1192个小岛组成、平均海拔只有1.5米高的印度洋岛国将在本世纪被海水彻底吞没!
“全球暖化”曾经只是少数科学家的预言,而今却成了地球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减少排放,也成为上至决策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应该做的“功课”。
那么,到底是什么排放出巨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持续“高烧”而且越烧越高呢?人们可能马上想到汽车,但很少有人知道另一个罪魁祸首:过度发展的畜牧业!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飞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排放!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车多排放18%;如果用一氧化二氮衡量,那么人类活动(包括饲养牲畜)释放的一氧化二氮中65%来自牲畜,而一氧化二氮的“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96倍!报告最后呼吁:“畜牧业是造成今日严重环境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才能补救。”
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37%来自反刍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量是二氧化碳的23倍。人类活动产生的氨有64%来自牲畜;而氨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牲畜不仅产生温室气体效应,而且牲畜饲养与森林争地。现在,地球土地的30%都被用于饲养牲畜,导致森林减少,森林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这自然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暖的趋势。
牲畜饲养业还导致土地和水质的退化。牲畜饮水和饲料种植灌溉用水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紧张。牲畜粪便还污染着环境。
同样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研究成果也让人触目惊心:
生产一磅牛肉,代价是2600加仑水、14.5公斤谷物和36.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欧系车每250公里的排量)。而生产一磅番茄,只需29加仑的水;制造一磅全麦吐司也只需要139加仑的水。据理论计算,每生产257个汉堡包,就等于摧毁一个橄榄球场大小的雨林!
现在,全世界有超过10.2亿的人饱受饥饿之苦。是因为地球太贫瘠,养不起全部的人口?非也!因为他们贫穷,买不起粮食!更因为,33%可耕农田种植的是牲畜饲料,每年有760亿吨的谷物用来喂养牲口!这是用来解决全球粮食短缺的14倍!生产肉类代价如此昂贵,却只能供更少的人享用。请记住: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马铃薯可供22个人吃;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稻米可供19个人吃;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羊肉只能供两个人吃;
一公顷土地生产的牛肉只能供1个人吃!
换言之:一个人享用肉食,就会让大约20个人连米饭土豆都吃不上!
能够享用肉食的人都很健康很幸福吗?不!在10.2亿人忍饥挨饿的时候,却有几乎同样数量的人因为过度肥胖而痛苦不堪。
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畜牧业的危害以及改变饮食方式的迫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帕乔里博士反复强调:如果你少吃肉,牛会更健康,你会更健康,地球也会更健康!不吃肉,多骑车,节俭购物,你就能帮助遏制全球变暖。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呼吁人们放弃肉食改吃素食,以此减少因饲养动物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新加坡和瑞典政府,也号召人们以素为主,减少肉食。披头士的主唱麦卡特尼、英国的查尔斯王储,在全球发起了无肉星期一的活动,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素食队伍中来。
目前,全球素食人口在快速增长。素食主义所代表的环保意识、心灵纯净与自然和谐,已经成为流行趋势,用年轻人的语言说:吃素绝对很IN。
“素食风”也正在席卷中国大地。在白领阶层和年轻人中,素食观念正迅速蔓延。路边的素食馆也多了起来。目前中国有超过200家素食餐厅,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大城市,而且大受欢迎。有些餐厅还需要提前预定。台湾地区有超过200万的素食人口,素食餐馆更是不计其数。在美国,素食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英国也有很多人坚持素食;在德国,一家名叫“雷夫莫斯”的素食店已经拥有了2500家连锁店。
欧美大学里面也陆续开始供应学生素食,国内的清华、北大、复旦、中山等高校也出现了素食窗口和素食组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营养学家投入到素食主义中。据美国市场研究人员预测:到2010年,素食的销售额将达到10.7亿美元。
“加拿大双低油菜产业每年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贡献了大约230亿元人民币(37亿美元),使用芥花油替代饱和脂肪,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Ritz部长表示。活动现场,他还与著名明星大厨付洋先生一同用芥花油进行了美食烹饪。
根据LMC公司2013年的研究数据,仅2012年一年,加拿大双低油菜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就超过了312亿元人民币(50亿美元)。这一数据包括港口贸易活动,为获取更高价值的芥花油及双低油菜粕而进行的双低油菜籽压榨加工,油品的精炼、灌装和零售,原油及精炼油的船舶、铁路运输,畜牧业及下游产业的收益等(比如将精炼油应用到食品工业中)。此外,2012年大约有22300名中国雇员从事上述相关行业的工作,并获得了大约5.94亿元人民币(9500万美元)的工作薪酬。
在营养健康方面,芥花油包含各种对身体有益的脂肪酸。它的饱和脂肪含量很低(7%),大约只有葵花籽油(12%)、橄榄油(15%)、大豆油(15%)、花生油(19%)的一半;与常见的烹饪油相比,芥花油含有更为丰富的植物性欧米伽―3脂肪酸。芥花油不含反式脂肪和胆固醇,同时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资深营养专家刘纳指出: “当前,中国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呈多发态势,而烹饪油的消费量也与日俱增,因此,芥花油应当成为中国人厨房烹饪的理想选择。科学研究证明,每天只需用1.5汤匙的芥花油替代饱和脂肪,就能帮助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也就是说,每天只要花几角钱,就可以保护心脏。”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约2.9亿(超过22%)的成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约1.14亿(近12%)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极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为确保饮食健康,每日食用饱和脂肪含量低的烹饪油至关重要。
“市场研究表明,对烹饪油而言,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包括健康、安全和品质。” 来自萨斯喀彻温省的双低油菜种植者、加拿大双低油菜理事会主席Terry Youzwa 先生表示,“加拿大芥花油可以满足所有的这些要求。”
芥花油还是一种多用途的烹饪油,它的颜色和气味都很淡,质地较轻,烟点高达242摄氏度。明星大厨付洋先生表示:“芥花油是烹饪中国菜的理想选择。它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色、香、味,还广泛的适用于煎、炒、烹、炸等多种烹饪形式。”
关键词:兽药企业 市场营销 价值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76-02
随着国内兽药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国外优势兽药企业逐步进入中国兽药市场,兽药市场新的竞争态势逐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兽药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兽药产业的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已经全面进入有序、科学的发展轨道,使得兽药企业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和经营风险等成本会不断提高,兽药企业的实力竞争将更加激烈。2010年3月1日国家实行的《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经营GSP认证)规范了兽药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提高了兽药经营企业的准入门槛。现约7万家兽药经营企业中的大多数因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等因素被淘汰,市场份额逐渐集中到优势兽药生产企业和营销企业,市场营销竞争更加突出。政府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的政策扶持,畜禽养殖将由散户养殖逐步过渡到规模化、集体化、专业化养殖,兽药市场的营销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根据新时期兽药行业格局发展趋势,研究兽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对策,对兽药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一、兽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兽药企业截至2008年12月止,通过兽药生产GMP认证的企业有1454家,生产品种约2000个,产品剂型29个,年产值约150亿元,经营企业61388家,年销售量约220亿元。大多数生产企业投资在1000万元~3000万元之间,年产值在500万元~5000万元之间,兽药GMP认证企业平均市场量在2000万元左右。但兽药GMP的认证并没有消除兽药企业面临的困难。大多数企业运营资金严重不足,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更加严重,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生产经营管理粗放,人力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差,强势品牌少。
二、兽药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价格竞争仍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首先,兽药企业虽然由原有的2600家左右,通过GMP认证后,减少到近1500家,但企业的产能都将超过原有产能的一倍甚至更多,使得供应总量远高于原有产量,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消除。其次,随着国家对兽药行业GMP和GSP认证的强制实施,兽药产品同质化更加凸现。优势企业将利用其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低成本高质量高疗效的产品,并采用竞价招标方式攻占市场打压竞争对手。第三,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养殖业者对兽药企业的要求不再只是提品服务,而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为养殖业者创造价值。服务营销已成为兽药行业的主要竞争方式。弱势生产企业因缺失提供服务营销的能力而面临市场竞争的失败将退出市场,企业在退出市场时因发生巨大的退出沉没成本,会通过降价甚至采用保本经营的方式维持企业生存。弱势经营企业大多数会在GSP认证过程中被淘汰,将被迫采用降价甚至倾销洗货的方式挽回部分损失,从而使得兽药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竞争更加白热化。
2.激励机制缺陷,员工责任意识不强。目前兽药企业对员工实施的激励机制多数采用“计件工资”和“基薪+销售提成”的分配制度。这种激励制度在经济短缺及过剩经济时代的初期,对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这种激励分配机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不利于鼓励员工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发挥。因为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以个人的业绩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员工的协作、创新、奉献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法体现在个人的报酬中。其次,不利于信息即时准确传递。以个体为核心的分配机制,不具有协调导向功能,营销员为了个人既得利益相互封锁信息,垄断客户资源。市场变化信息不能即时准确的传递,传递的信息有的可能严重失真,从而导致企业对市场营销的决策失误。第三,不利于树立全员营销的服务意识。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营销等经营管理各环节是一个高度协调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以个体为核心的分配制度,使营销员过多的关注个人回款而忽视其协作精神,其他员工由于市场的变化不会即时地直接地影响到个人的目前收入,从而无法形成员工对市场变化的高度关切,使得产品开发、生产、市场营销脱节,开发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供应不及时,失去产品占领市场的机会。
3.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低,流动性大。目前大多数兽药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粗放,对人力资源管理投入少,没有从人力资源培养的角度去开发、培养和使用人才,使得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才缺乏。多数企业的营销队伍中具有畜牧兽医专业大专学历的人员不到30%,低素质的营销人员已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企业对人才重视不够,以及激励机制的缺陷,使得企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营销人员的流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呆账、坏账较多,营销成本增加,损失较大。
4.市场营销模式缺乏创新,品牌经营意识淡薄。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市场营销模式仍然是“业务+技术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曾经为兽药企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这种营销模式已经成为兽药企业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这种模式使得营销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技术服务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丧失客户对企业的认同和信赖;由于技术员与业务员之间利益冲突,相互协作不紧密,相互推卸责任,严重影响企业信誉。技术员提供的技术服务是以推销产品为主,带有条件式的服务。这种服务往往是养殖业者趋利而来,后续效果不大,不能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在大体系、大连锁、大协作的市场营销时代,优质的服务营销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质量品牌、绿色品牌、服务品牌,把三个品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全员营销的品牌战略。
5.科研投入不足或缺失,研发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高技术含量的需求。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执法力度的加强和人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迫使养殖业者的健康养殖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养殖业者在动物保健、预防、治疗用药上自觉地选用环保、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兽用药品。但由于多数兽药企业对科研的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技术人员缺失,因此开发的新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的升级换代难以满足养殖业者对产品安全、环保、高质量、高疗效的技术要求。多数企业主要从概念炒作上寻求产品卖点,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概念化竞争态势,过去市场上风行一时的概念产品,因概念炒作过多而很快退出市场。
三、兽药市场营销基本对策
1.强化全员营销理念,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强化全员营销理念是企业赢得市场营销竞争优势的前提和保证,成功的营销依赖于兽药企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努力。营销部门及时反馈消费者的需求、经销商的意见、竞争对手的优势,然后市场部、技术部、生产部、质量控制部协调行动,集合每个员工的智慧协同努力,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和营销渠道的选择,这样企业就会很快地形成战斗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差异化营销的目的是找准动物药品的目标消费者,使企业研发的产品适应消费者的需要,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1)产品突出差异化。首先,寻找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如针对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的养殖场,要开发大包装的预防保健药品和消毒药品。针对北方大牲畜养殖比较多的地区,以开发草食动物驱虫药为主。针对牛奶生产基地,要开发低残留高疗效安全的防治奶牛炎药品。针对于宠物市场要开发高疗效的1-2mL注射药品。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品牌战略,开发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要求和不同区域需求的产品。其次,根据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新产品。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执行力度的加强和人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迫使养殖业者的健康养殖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生产绿色、环保、安全的高疗效中草药制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预防保健品、宠物药品等是企业开发产品的重点。第三,产品开发要凸现企业的文化差异,要融企业的文化和服务于一体,体现企业的文化和独特品牌。国家对兽药GMP和GSP认证的强制执行,兽药产品同质化、市场营销同质化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树立企业品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2)实行渠道差异化营销策略。随着国家对兽药经营企业GSP认证的逐步实施,以及政府对畜牧行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引导和推进,兽药经营格局、营销体系、服务体系将发生重要大变革。弱势企业将进一步被淘汰或重组,大体系、大连锁、大流通、大协作将是今后兽药营销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实行渠道差异化营销是市场变化发展的需要。如针对养殖规模小、分散、运输成本高的区域,采用“伙伴型渠道模式”,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共同运作市场。对于交通便捷,养殖集中,养殖技术高的区域,采用消费者终端直销,或者连销经营的营销模式。对于实力强,养殖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采用联营体的营销模式。渠道差异化营销目的就是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成本,有效控制分销渠道,进行技术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互利双赢。
2.加强企业文化培养,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企业文化是长期凝结在企业内部,共同自觉遵守的观念和行为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统一的思想、意识、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加强企业文化培养,可将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中,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进而激励员工共同努力去完成组织的共同目标。推销企业文化可以使消费者了解企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从而认同企业的产品。培养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过程,必须建立一个让人们的创造性持续得到鼓励,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组织,企业的各层次,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都必须积极参与其中。
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一支雷厉风行的具有冲击力的市场先锋队,是企业赢得市场营销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营销人员代表企业的形象,起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企业的成败,因此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创新精神强,服务意识高的营销队伍,是企业执行营销战略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营销人员能及时整合营销渠道,提供市场决策信息,抓住有利时机抢占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3.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服务。在产品质量相同,技术含量相同,市场渠道相同的今天,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服务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价值服务远不是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概念,而是被社会和消费者认可和依赖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效应,是在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过程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如在推广企业产品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整套预防、生产、营销计划,为消费者提供成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等。谁能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服务,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高额利润。价值服务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利润。如果一个企业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服务,最终一定会丧失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为客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国红.后GMP时代兽药企业市场研究[J].中国动物保健,2008(12)
2.黄逢春.中国兽药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J].中国动物保健,2005(9)
3.贺月林.GMP认证时代兽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徐厚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江西建材,2010(1)
5.李清兰,曾福生.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经济价值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垃圾处理渐成投资新宠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城市垃圾处理中填埋法处理的垃圾占70.0%,堆肥占20.0%,焚化占5.0%,其他(包括露天堆放、回收利用)占5.0%。引进先进技术,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更加有效的垃圾处理途径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数据显示,2007-2009年环保行业创投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19起,其中投向垃圾处理业的有12起,所占比例达到63.0%。其中2009年有关垃圾处理的企业频频获得投资,案例数量较前两年有大幅增长。
细数案例,我们发现嘉博文在3年之内两度融资,获得多家风投青睐。继2007年1月获高盛、康地及上海光明的首轮2117.00万美元投资之后,又于2009年11月,获得青云创投(旗下中国环境基金III)1170.00万美元注资。
嘉博文是一家高科技环保及生态农业公司,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废弃物,并将产出的微生物再生产品应用于清洁畜牧业及有机种植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经过几年积累,嘉博文在业内取得领先地位,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的唯一奥运村垃圾处理服务商。
另外,中德垃圾技术公司也非常值得关注。2007年6月,Och-ziff和深圳创新投投资中德垃圾技术。同年7月6日,它成功登陆法兰克福主板市场。注册成立于汉堡的中德垃圾技术股份公司,以其子公司丰泉环保为运营主体,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小型垃圾焚烧技术开发商和设备制造商。通过在德国设立控股公司,实现中国企业在德国证券市场融资零的突破,同时吸引国际先进的环保科技,推动了我国环保技术的进步。
资料显示,德国约四分之一的垃圾以焚化的方式被处理,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不足5.0%,差距显而易见。这里说的垃圾焚化不同于传统焚烧,利用先进技术及设备,可以有效控制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排放。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及供暖,产生的蒸汽可以供工业企业使用(像制鞋业、印染业),热水可用作居民取暖或者桑拿、按摩等。虽然先期投资较大,但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因为垃圾造成的损失高达300亿元,而将这些垃圾综合利用可以创造250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因此,垃圾发电受到了政府及社会资本的广泛关注。2010年3月11日,兰州市政府与“中德垃圾技术”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兰州市秦王川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环保装备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可见,在大力推进低碳环保的今天,垃圾发电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电价优惠和垃圾处理补偿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将会促进这一行业更快发展。
快递业的并购之道
2009年冬天快递业的“涨价风波”和2010年初民营快递企业DDS(深圳东道物流公司)的轰然倒闭,让市场不得不重新思量中国快递业的未来。运用并购手段推动快递业整合重组将成为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
通常快递业所运输的货物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在时间上比物流业要求更高,是介于物流业和传统邮政业之间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
国际快递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中国第一家快递企业成立于1979年。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随后国际快递巨头也纷纷通过合资、委托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邮政企业已经无法满足外贸行业对报关材料、样品等快速传递的需求,民营快递企业因此迅速崛起。1993年,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成立,1994年初,宅急送在北京成立。2005年12月,中国按照WTO协议全面对外资开放物流及快递业。2007年9月,《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为快递业提供了规范服务行业标准。2008年7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09年10月1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新修改的《邮政法》同步实施,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快递企业的地位,并提出了快递业的准入门槛。
我国快递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200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快递企业达到5,000余家,全行业从业人员23.1万人。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6亿件,同比增长22.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79亿元,同比增长17.3%。全年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7.3%、55.7%和31.7%;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3.5%、70.4%和6.1%。(见图)
按照快递企业性质及规模,可以将我国快递业企业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外资快递企业,包括联邦快递(FEDEX)、敦豪(DHL)、天地快运(TNT)、联合包裹(UPS)等,外资快递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发达的全球网络。第二类是国有快递企业,包括中国邮政(EMS)、民航快递(CAE)、中铁快运(CRE)等,国有快递企业依靠其背景优势和完善的国内网络而在国内快递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第三类是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包括顺丰速运、宅急送、申通快递等,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在局部市场站稳脚跟后,已逐步向全国扩张。第四类是小型民营快递企业,这类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但管理比较混乱,其主要经营特定区域的同城快递和省内快递业务。
快递业并购动因
新《邮政法》出台之前,我国快递业在法律上处于真空状态,1986年的《邮政法》使快递企业长期背负“黑快递”之名。而随着快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及新《邮政法》的实施,快递业并购整合条件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