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4: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成人本科英语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该体系的构建又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实现。
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高等学校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训练及培养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素质”与“养成”,其实质就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或者说是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为养成教育明确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养成教育为素质教育明确了教学目的的实现途径与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
中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大多是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的,但要完成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仅仅依靠基础英语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贯穿整个大学4年教育过程之中。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养成教育是根据培养目标及其养成要求,通过教师的英语教育培养和学生的英语学习修养,以形成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英语素质。用养成教育的教学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正好从概念上强调了学生素质的养成,即教学目的或培养目标的实现,反映了素质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明确了素质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强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全面研究,以把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基础英语为主。虽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公共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教材、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不少学校只看重四级通过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应用阶段的英语教学,因而使学生无法完成从基础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换。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英语学习4年不断线,表明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是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后面还有应用提高阶段,才能建构系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把四级的整体通过率作为衡量一个高校英语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因而导致各高校大部分的教学资源都运用于以提高四级通过率为目标的基础英语教学上。虽然部分重点高校在完成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后,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直接进入双语教学阶段会使学生不知所措。这种状况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2.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
目前全国各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很不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从大学基础英语到双语教学之间的过渡问题。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指英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及其它专业知识。它不是语言教学,而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content.based)的教学。专门用途英语以专业交际的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不同于以语言共核部分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英语,也不同于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的过渡,因而是大学基础英语与双语教学的有效接口。
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迫使高校开设ESP课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国内的ESP教学普遍存在缺乏协调性、师资问题突出、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以南昌工程学院2006级1190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在遵循ESP课程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探索ESP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为了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胆尝试在原有的大学英语总学时之内,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在基础阶段,开设了听说课程和读写课程:在应用提高阶段,根据学生需求及其学科特点开设了《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工程英语阅读》等6门ESP课程,为学生高年级顺利接受双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且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大学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在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基础英语是ESP教学的必备条件,ESP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同时也是从基础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三者都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必不可缺且紧密联系的环节,三者都服务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目标。
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基础英语阶段后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实现专门用途英语与基础英语的互补性、多层次教学模式,以确保整个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不断线,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同时应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改革,开设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个性化、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选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层次、规格、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优化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用“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来衡量外语教学质量。五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素质;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的条件;5)教师的素质。五个因素中前4个是可变因素,而第5个因素即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一个公式指: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素质。可见教师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迅速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深厚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完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外语教师从3个方面同时着手培养:首先是教学能力培养,解决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问题;其次是进修,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最后是科研能力培养,解决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训基本分为3种:1)校内培训。校内培训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研究、科研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2)国内培训。国内培训的目的是培养骨干,为将来学科发展培养“领军人物”或学科带头人。3)短期出国培训。组织部分英语教师到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有关大学进行短期培训,让教师亲身体验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的文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长期和不懈的努力。要配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改革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面临一次全面的重新整合,无论是学科知识结构还是跨学科知识结构,都需要调整、充实、提高”。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高校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三、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
语言学习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其运作效果的优劣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进程。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本文所提及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课堂学习环境,基于网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和课外学习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效果等因素构成。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基于这一教学指导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力求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养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自己传授的知识,应更关注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修养情况和养成程度,学生也不只是关注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更关注怎样把养成要求转化为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利用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交互协作等优势,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环境的便利条件,可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能动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课堂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学生课外学习环境的建设,努力创造浓郁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定期组织英语电台、英语讲座、英语征文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辩论赛、英语角、外籍教师与学生联谊等活动,从而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该体系的构建又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实现。
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高等学校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训练及培养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素质”与“养成”,其实质就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或者说是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为养成教育明确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养成教育为素质教育明确了教学目的的实现途径与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
中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大多是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的,但要完成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仅仅依靠基础英语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贯穿整个大学4年教育过程之中。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养成教育是根据培养目标及其养成要求,通过教师的英语教育培养和学生的英语学习修养,以形成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英语素质。用养成教育的教学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正好从概念上强调了学生素质的养成,即教学目的或培养目标的实现,反映了素质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明确了素质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强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全面研究,以把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基础英语为主。虽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公共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教材、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不少学校只看重四级通过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应用阶段的英语教学,因而使学生无法完成从基础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换。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英语学习4年不断线,表明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是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后面还有应用提高阶段,才能建构系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把四级的整体通过率作为衡量一个高校英语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因而导致各高校大部分的教学资源都运用于以提高四级通过率为目标的基础英语教学上。虽然部分重点高校在完成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后,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直接进入双语教学阶段会使学生不知所措。这种状况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2.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
目前全国各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很不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从大学基础英语到双语教学之间的过渡问题。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指英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及其它专业知识。它不是语言教学,而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content.based)的教学。专门用途英语以专业交际的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不同于以语言共核部分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英语,也不同于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的过渡,因而是大学基础英语与双语教学的有效接口。
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迫使高校开设esp课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国内的esp教学普遍存在缺乏协调性、师资问题突出、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以南昌工程学院2006级1190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在遵循esp课程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探索esp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为了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胆尝试在原有的大学英语总学时之内,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在基础阶段,开设了听说课程和读写课程:在应用提高阶段,根据学生需求及其学科特点开设了《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工程英语阅读》等6门esp课程,为学生高年级顺利接受双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且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大学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在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基础英语是esp教学的必备条件,esp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同时也是从基础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三者都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必不可缺且紧密联系的环节,三者都服务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目标。
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基础英语阶段后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实现专门用途英语与基础英语的互补性、多层次教学模式,以确保整个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不断线,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同时应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改革,开设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个性化、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选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层次、规格、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优化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用“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来衡量外语教学质量。五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素质;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的条件;5)教师的素质。五个因素中前4个是可变因素,而第5个因素即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一个公式指: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素质。可见教师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迅速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深厚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完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外语教师从3个方面同时着手培养:首先是教学能力培养,解决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问题;其次是进修,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最后是科研能力培养,解决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训基本分为3种:1)校内培训。校内培训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研究、科研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2)国内培训。国内培训的目的是培养骨干,为将来学科发展培养“领军人物”或学科带头人。3)短期出国培训。组织部分英语教师到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有关大学进行短期培训,让教师亲身体验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的文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长期和不懈的努力。要配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改革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面临一次全面的重新整合,无论是学科知识结构还是跨学科知识结构,都需要调整、充实、提高”。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高校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三、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
语言学习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其运作效果的优劣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进程。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本文所提及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课堂学习环境,基于网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和课外学习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效果等因素构成。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基于这一教学指导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力求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养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自己传授的知识,应更关注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修养情况和养成程度,学生也不只是关注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更关注怎样把养成要求转化为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利用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交互协作等优势,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环境的便利条件,可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能动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课堂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学生课外学习环境的建设,努力创造浓郁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定期组织英语电台、英语讲座、英语征文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辩论赛、英语角、外籍教师与学生联谊等活动,从而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实践以“学生”为本来开展工作的:
一、注意“心理”教育
我认为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好英语的必备条件,无论英语基础的好坏,能否积极投入学习无疑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工作之余,我会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对于哪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哪些学生缺乏自信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帮助缺乏自信的同学,课下我花费大量时间与他们谈心,通过挖掘他们自身的闪光点,帮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优势,这样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新课程刚刚实施的时候,面对大的词汇量,较复杂的内容,曾经让许多学生没了信心,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新教材的特殊性,使他们从心理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于是又有了勇气,很快投入并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
二、课上提高效率,考后制定目标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渠道,学生的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所以课上时间尤其重要,在上课的45分钟期间,我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教学,尽量使他们能集中注意力。最佳的精神状态最终也产生了好的教学效果。
三、变换教学方式
为了一堂课能上得精彩,并取得最佳效果,我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为学生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特别生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大大增强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为了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加大了学生“听”“说”的时间。例如:举行辩论会、分组讨论等。有一次我让他们讨论“mobile phone”话题,学生们就“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这一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学生的热情很高,参与意识很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竞赛式”的辩论,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关键词:决策能力;MBA;学习态度;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78-04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教育界已经提出MBA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工作风格务实且综合管理能力强的中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因此MBA教育要坚持务实型培养方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升学员在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本。MBA教育的务实性作用在20世纪末已经开始在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体现出来,担任中高层管理者的比例从入学时的54%升至毕业时的78.5%,其中高管比例从入学时的18.3%上升至毕业时的33%。
提升学员的决策能力无疑是MBA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核心内容,而且“决策导向”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先进MBA办学高校的指导原则之一。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管理者建立动态知识结构,具备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意识,因此这也是MBA教育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已经是国内部分MBA办学高校明确提出来的培养目标。
但是,MBA课程教育对于学员决策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态度的塑造影响力达到何种程度,尚无实证研究。此外,在MBA课程教育的一年半时间内,由于周末时间基本都用于上课,对于工作状态究竟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也缺少实证研究。本文就是要从实证角度研究MBA课程教育对MBA学员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具体从风险决策能力、学习态度、工作状态三个维度展开,以期为进一步的MBA教育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MBA课程教育与风险决策能力的关系
规范的决策能力模型由四种基本技能构成:判断结果发生可能性的信心评估能力;判断决策结果的价值评估能力;决策时对于信心和价值判断的整合能力;对于自我能力边界的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判断模型更多地从决策过程入手判断一个人的决策能力,而非通过决策结果入手,因为我们通常假设较好的决策过程会产生较好的决策结果。
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MBA课程通过各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学员对企业管理中创新和变革的理解,从而使学员的风险偏好从先天的“风险规避”倾向更多地转向“风险偏好”特质,因此受过MBA教育的管理者其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并且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这说明MBA课程教育提升了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而这种风险决策能力对应决策能力模型中的“判断结果发生可能性的信心评估能力”,是决策能力的基本能力之一。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预期接受过一年MBA课程教育的学员会比刚入学的学员风险决策能力更强,因此第一个理论假设是:H1:入学一年的MBA学员比刚入学的学员风险决策能力更强。
(二)MBA课程教育与学习态度的关系
实证研究发现,在职学习可以通过提升工作者的人力资本,有效促进其职业竞争力,而在职学习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二者相辅相成。MBA课程学习属于正式学习,系统性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员全面系统地了解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学员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提升。除了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对于职业竞争力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实证研究表明员工在职学习所获取的知识技能的75%来自于非正式学习。MBA教育作为正式学习只能伴随学员三年左右的时间,作为未来的经营管理主力军,非正式学习将伴随整个职业生涯。因此,MBA课程教育能否改进学员的学习态度对于学员的长期职业发展非常重要。从理论上看,如果MBA课程教育使学员感觉到学习能够促进工作能力与绩效的提升,那么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应该更加积极。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将在学员的非正式学习行为中体现出来,而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非正式学习表现为读书学习与上网学习。因此如果采用读书时间与上网时间衡量MBA学员的学习态度,那么第二与第三个理论假设是:H2:入学一年的MBA学员比刚入学的学员平均每天投入更多的时间读书;H3:入学一年的MBA学员比刚入学的学员平均每天投入更多的时间上网。
(三)MBA课程教育与工作状态的关系
绝大部分MBA学员都具有数年以上的工作经历,MBA课程教育使他们能够从理论角度梳理以往的工作经验,反思工作中需要改进的方面,并且按照系统性的经营管理知识设计解决方案。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多元化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进而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从工作满意度和MBA课程教育关系的角度看,第四个理论假设是:H4:入学一年的MBA学员比刚入学的学员工作满意度更高。
但是从工作压力的角度看,MBA课程教育通常占用了学员周末的休息时间,导致释放工作压力的时间更少了,加剧工作压力上升。许多企业的营销类岗位和研发类岗位甚至经常占用周末时间工作,而周末的MBA课程意味着压缩了工作时间,这也意味着工作压力上升。因此,MBA课程教育对于学员工作状态的另一方面影响是课程学习期间工作压力会增大,所以第五个理论假设是:H5:入学一年的MBA学员比刚入学的学员工作压力更大。
三、研究设计
为了验证上述五个理论假设,我们选取西部地区排名前十的一个MBA项目2013级和2014级共两百多名MBA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风险决策能力、读书时间、上网时间、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数据。然后使用方差分析方法从统计学角度比较2013级(完成一年MBA课程教育)和2014级(入学新生)在上述变量取值上是否差异显著,从而验证上述五个理论假设是否成立。
风险决策能力测量问卷选用Bruin等教授(2007)设计的问卷,由笔者翻译成中文。该问卷已经通过国际多元化人口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测试,信度和效度都很高。该问卷由7个决策问题构成,每个问题构造了一个产品或事件判断情景,并且从最保守的决策到最激进的决策提供了6个级别的选项请研究对象选择。最保守的决策选项取值1分,最激进的选项取值6分,将每个决策问题的分数汇总后用于衡量研究对象的风险决策能力,分数越高即风险决策能力越强,反之越弱。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和上网时间用问卷填空的形式采集数据,数据单位为小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用问卷填空的形式采集数据,取值范围为0~100。
问卷发放267份,MBA学员在课间休息时填写问卷。剔除答案不全的问卷,有效问卷是235份,有效率88%,其中2013级学员数量是64人,2014级学员是171人。有效问卷的性别比例是女性55%,男性45%;年龄结构上25~30岁占47%,31~35岁占30%,36~40岁占17%,40岁以上占6%;工作行业广泛分布在金融、机械、电子、煤炭、建筑、物流、政府、烟草、教育、酒店、航空、房地产、军工、石油、家电、贸易、旅游、IT、铁路、农业、饮料、传媒等行业;工作级别上管理层占47%,基层员工占53%。
四、实证结果
(一)MBA课程教育对风险决策能力的影响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结果看,经过一年的MBA课程教育,总体上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有所上升,但是通过P值和F检验看,上升程度不够显著,H1假设并未得到支持。从两个年级风险决策能力指数的方差看,二年级的离散程度高出一年级33%,这说明经过一年的MBA课程教育,学员对于风险决策的认识趋于分化。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风险决策风格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进一步在性别维度上进行两级MBA学员风险决策能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首先我们比较了两级男性学员在风险决策能力上的差异。P值和F检验均显著,这说明MBA课程教育显著提升了男性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然后我们比较了两级女性学员在风险决策能力上的差异。P值和F检验均不显著,这说明MBA课程教育没有提升女性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相反地,从两级女性学员风险决策能力指数的均值看,经过一年的MBA课程教育,女性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有轻微下降的趋势;从方差看,二年级的方差比一年级的方差高了50%,这意味着MBA课程教育使得女性学员对风险决策的认识产生了分化,有些学员的风险偏好倾向更强,而有些学员风险规避倾向更强。
(二)MBA课程教育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根据两级MBA学员平均每天读书小时数分析,二年级的MBA学员比一年级的学员平均每天多读书3分钟,但是这个差异根据P值检验和F检验都不显著,因此MBA课程教育并没有显著提升学员的读书态度,H2假设并未得到支持。从方差的数值看,二年级的数据离散程度比一年级高83%,这说明经过一年的MBA学习有些学员投入了更多的时间读书,但是有些学员的学习态度在下降,所以其读书时间也在减少。
根据两级MBA学员平均每天上网小时数分析,二年级的MBA学员比一年级的学员平均每天多上网4分钟,但是这个差异根据P值检验和F检验都不显著,因此MBA课程教育并没有显著提升学员上网学习的态度,H3假设并未得到支持。
(三)MBA课程教育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根据两级MBA学员工作满意度分析,二年级MBA学员的工作满意度和一年级相比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1.9分,但是从P值和F检验来看,这种下降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因此H4没有得到支持。从方差数据上看,二年级学员的离散程度比一年级高34%,这说明经过一年的MBA课程学习,有些学员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而另一些学员的工作满意度下降了。
根据两级MBA学员工作压力分析,二年级MBA学员的工作压力比一年级学员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4分,但是从P值和F检验来看这个差异并不显著,因此H5并没有得到支持。
五、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经过一年的MBA课程学习,整体学员在风险决策能力方面有微弱提升,但是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从方差的角度看,MBA课程学习使得一部分学员风险决策能力更强,但是另一部分更弱。由于以往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加偏好风险,我们将MBA学员按照性别分类再次比较两个年级的风险决策能力差异,发现经过一年的MBA课程学习男性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有显著提升,但是女性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在统计学上有不显著的微弱下降。虽然女性学员整体风险决策能力有所下降,但是方差高达50%的上升意味着一部分女性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有显著上升,但是另一部分显著下降。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识别哪一部分女性学员经过MBA课程教育会使其风险决策能力下降,并且针对这部分学员改进MBA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
在学习态度影响方面,二年级MBA学员比一年级学员在平均每天读书时间和上网时间上只有微弱提升,而且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这意味着一年的MBA课程教育在整体上并没有显著改进学员的学习态度。但是从读书时间的方差数据看,二年级的离散程度是一年级的1.8倍,这说明一部分MBA学员的学习态度有显著提升,但是另一部分学员的态度显著下降。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分析为什么有一部分学员的学习态度会显著下降,并且在MBA课程体系中以及课外活动中设计改善学习态度的内容,促进整体学习态度的明显改善。
在工作状态影响方面,二年级MBA学员整体上比一年级学员的工作满意度有微弱下降,但是这种下降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明显。从方差上看二年级学员的离散度明显高于一年级学员,这说明有些学员的工作满意度有明显上升,但是另一部分学员明显下降了。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工作满意度明显下降的这部分学员,分析其下降的原因。如果是由于MBA课程时间占用了工作时间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那么这种下降是暂时性的,可以预见毕业后其工作满意度会更高;另一种可能是MBA课程教育确实没有显著提升学员的工作能力,那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以满足这部分学员的需要。
在工作压力方面,二年级MBA学员的工作压力比一年级学员小,但是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这个结果与理论预期是相反的,说明尽管MBA课程占用周末时间,但是这种时间占用并没有导致工作更加紧张,因此工作压力并没有上升。
MBA教育是提升管理者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MBA课程和论文作为MBA教育的主体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MBA课程为学员奠定系统的经营管理基础,应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员的风险决策能力、学习态度、工作状态。经过上述分析发现在每个方面学员的变化都呈分化状态,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当关注那些成长不理想的学员,并且在MBA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MBA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83-87,98.
[2]仝允桓.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15-16.
[3]董险峰,丛丽.实现中国MBA的教育可持续发展[J].经济管理,2000,(06):59-60.
[4]赵曙明.MBA教育与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03):82-85.
[5]吴世农,翁君奕,李常青,郭霖.MBA研究生管理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16-20.
[6]高镇光,孟添.上海大学MBA项目的“全人”教育模式与办学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5):52-55.
[7]Edwards,W.The 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4,(51):380-417.
[8]Finucane,M. L.,& Lees,N. B. Decision-making competence of older adults:Models and methods. 2005,November 29.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orkshop on Decision Making by Older Adults,Washington,DC.
[9]Parker,A. M.,& Fischhoff,B. Decision-making competence:External validation through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approach[J].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2005,(18):1-27.
[10]Keren,G.,& Bruine de Bruin,W. On the assessment of decision quality: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utility,conflict,and accountability. In D. Hardma & L. Macchi (Eds.),Thinking: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reasoning,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pp.347-363). New York:Wiley,2003.
[11]张亮亮,李强,黄国良.管理者MBA教育与公司资本结构决策关系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2):14-22.
[12]Beltrán-Martín,I.,& Roca-Puig,V. Promoting Employee Flexibility Through HR Practice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3,52(5):645-674.
[13]Bear DJ,Tompson HB,Morrison CL,Vickers M,Paradise A,et al. Tapping the Potential of Informal Learning:An ASTD Research Study[R].Alexandria,VA:American Social Training & Development,2008.
[14]Bruine de Bruin,W.,Parker,A. M.,& Fischhoff,B.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decision making compet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938-95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模块化“人”字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48-02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也是培养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使用面宽、创新意识浓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将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统一起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根据生源个体差异来设置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
专业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应该遵循:(1)课程设置多维性。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又包含职业教育元素,侧重技术、技能及知识的应用性。(2)课程开发多元性。培养目标、市场需求、行业规范、学生特点,构成课程开发多元性。(3)课程目标定向性。遵循“鸟型不离卵”原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课程目标的应用性始终不变。(4)课程形态的自组织性。在知识体系中,基础理论处于稳定层,专业理论处于亚稳定层,技术知识处于不稳定层。因此具有职业性、技术性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其课程形态须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5)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由模仿性实践向开发型、智力型、创新型实践转换。(6)课程体系模块化。主要解决人才培养周期长和市场需求变化快之间的矛盾;解决知识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针对性矛盾;解决学生个性与课程计划相适应矛盾。(7)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于体现人的自我实现,课程设置多类型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要以能力为中心。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在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是构建其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要求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而综合性更加注重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它要求学生将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不同的学科提倡追求彼此之间的关联,相互补充,从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对于选择性,主要是针对地方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言,它要求课程的多元性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从而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均衡性保证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平衡,综合性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宽口径,选择性突出了课程结构的差异化。三者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充分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色。
基于以上考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应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着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以高级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强化职业技能和现代应用能力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结构设计不能一劳永逸,应适时调整课程,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现实性、现代性、可操作性。
三、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探索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专业纵深“I”型结构,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某个专业服务;专业分支“丫”型结构,理论基础是为同一类多个专业方向服务;基础宽厚“A”型结构以基础面广、根基扎实为特点;纵条“M”型结构,以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决定课程内容与课程排序,针对性强;倒“T”字形结构,用于专业方向单一、专业面较窄专业;“山”字形结构,适用于专业方向较多的专业。
根据以上课程结构多种类型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构建的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见示意图),既体现了“A”形、“Y”形结构的特征,又包含了“M”形、“山”字形结构元素。同时破除了学科之间的壁垒,突出了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个性发挥、重在素质教育、技能培养、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1.基础理论素质模块。理论素质模块的构建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也兼顾了生源基础理论知识差异化现实。三个子模块中分别设置若干基础理论课,虽然部分课程名称相同,但学分不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标准不同,供学生自选。
2.人文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人的政治修养、敬业精神、诚信、责任心、行为规范、法规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同时提供了文理科学生互补的学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示意图所示,人文素质模块是支撑“人”字立稳的支柱,该支柱缺失,“人”字就会立不起来,自然倒下,因此任何类型层次的教育,必须重视先树人后成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3.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它紧扣培养目标分解成为四个子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知识范围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专业技能培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技能在求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语水平等正是学生进入职场的教育资本。面对这一现实,通识能力培训专门对学生设置了外语、计算机能力提升相关课程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加以选择,全方位拓展个人就业能力,为学生尽快就业提供一条快捷通道。实践实训课是专业素质模块的关键环节,它让学生亲自顶岗操作,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课进行匹配,使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应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提升实践。
从示意图看出,基础理论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好比人的左腿和右腿,专业素质模块好比人的整个上身。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其中,人文素质模块是做人的基础,理论素质模块是知识的铺垫与承接,专业素质模块是培养目标的核心。
四、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的特点
1.正视学生的差异。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源质量整体参差不齐。因地域因素、政策因素,许多学生入学起点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充分考虑了这点,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设置,依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在每个子模块里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采用分层教育的教学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例如,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差异制定不低于最低学分数要求的教学标准,由老师指导在三个模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模块化“人”字形课程结构给学生搭建了较宽的课程选择平台,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大模块中,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课程构成,使“人”字形课程结构的组成有骨有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基础情况以及个人的志向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课程设置配套弹性选课制度及学分制度,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及修读方式。
3.注重人文教育培养。由于社会功利主义现实的侵蚀,伴随着人成长过程的各阶段教育过分强调分数的价值,教育的客体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漠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扭曲教育的本质,从而造成学生竞争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失衡。因此将人文素质模块视为“人”字形的支柱,缺少这一支柱人就会自然倒下。该模块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独立思考,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看出,“人”字形课程结构十分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将其视为整个人才培养的根基。
4.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纵观整个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所占比重较原教学计划有较大提升,并贯穿整个专业素质模块中。在专业素质模块中,专业理论及专业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相互依存。不同的理论课程安排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深化理论,从理论中提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实训模块还采用“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使得学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新成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校企合作教学使得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得以实现,从而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小组参与式 人力资源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61-03
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其实质就是将小组合作、参与式与研究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在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小组参与式教学,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不仅达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而且可以改变目前本科生对课程缺乏整体认识和理解的状况,能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一 小组参与式教学模式与理念
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在基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将启发式、参与式与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到教学所设计的活动之中。具体实施过程是:学生自由组合成由3~5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课堂和课后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共同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课后一起从事教师划定范围内的小组自由选取的某个专题内容的学习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小组成员不仅一起参与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共同维护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使每个学生个体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同伴的交流和启发,促使个人看法的形成;最后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小组或个人课堂汇报、课后报告、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讨论等形式反馈,并以此作为对个人和小组成绩评定的依据。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不仅是提高学生认知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包含能感染学生感情的因素。小组参与式教学理念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突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强化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强调个人责任的承担;在小组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以吸引学生更高程度地参与教学、培养能力的同时,改变学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及价值观。与个人独立的学习方式、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相比,小组参与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达到知识提高、情感提升的目的;通过组织、开展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的参与式教学活动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二 本科生人力资源课程引入小组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1.从现代教学方法的使用来看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调动学生,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环节之中,在具体方法的使用上可以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某一种方法的使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作用,而一种方法的单一使用相比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在效果达成方面就略显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其实质就是将小组合作、参与式与研究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到教学所设计的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
2.从人力资源课程的性质来看
人力资源课程作为许多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是围绕对人力资源的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实质是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对人的管理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借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人力资源课程的开设不仅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大量的仿真或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小组通过案例研究、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环节接触和分析某个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小组讨论、互动的基础上加以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高校本科生教学计划的课程安排来看,按照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顺序设立,遵循先理论后应用、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继理论课程开设后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学生通过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以往所学理论知识(如科学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群体互动、团队构成)的理解和认识,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从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来看
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绝大多数都是高考直接进入大学的,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缺乏对实际工作的体验,对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缺乏感性认识,依靠个人能力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容易造成表达能力不足、操作能力差、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等状况,最终表现为大学生初次就业失业率高、就业率低。
近年来许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都关注到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状,并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借鉴国内外的许多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公开演讲等,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单一方法,没有将这些方法相结合加以综合应用,不能达到充分利用每一种方法的实效。将小组参与式教学引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不仅能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及统合知识的能力,达到全面训练和综合提高的目的。
三 小组参与式教学在人力资源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小组参与式教学是本人近些年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之下形成的,目前已实践三年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全面、系统介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与素质模型、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八个方面的内容,因而小组参与式教学围绕这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情境的设计。根据章节内容的需要,分别进行实验情境、案例情境和游戏情境的创设;设计主体分为学生设计和教师设计。根据完成条件,活动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时段。所有活动均以小组的方式展开。
1.实验情境
第一次上课时,告知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方式、小组组成要求及需要完成的内容。小组的组成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要求为3~5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在此需强调小组成员的组成要求,请参考过去所学群体、团队的相关知识来建立相应的小组。课程需要完成的实验情境均在教师提出相应要求的情况下由学生小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如下表:
实验名称 实验要求 完成
时段
模拟成立
公司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成立一家公司,确定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规划,并加以详细阐述 课下
人力资源
规划 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规划,设计该公司的组织结构,采用一种方法预测公司下一年度人员需求和供给情况,并写出采用这一方法的原因,并制定符合本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 课上
职位分析 选取小组模拟公司中的某一职位,采用一种职位分析方法调查、搜集、分析其在现实之中的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并将其整理成一份职位说明书 课下
素质模型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小组所模拟设立公司在实际中的职位进行访谈,提交访谈记录,并对访谈记录加以分析 课上
招聘与录用 根据之前所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录用新员工,制订招聘计划、撰写招聘广告、准备面试提纲、面试评价表等 课上
培训与开发 为新招聘的员工设计培训计划 课上
绩效管理 选择某一职位,为该职位设计关键绩效指标 课下
薪酬管理 设计公司的薪酬构成,并说明设计的原因 课上
员工关系
管理 设计员工入职时需提供的相关证明,设计员工离职程序,员工离职申请表 课上
职业生涯
规划与管理 选择某一职位,为该职位的职业发展通道 课上
在每个小组实验结束后,由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公开演讲阐述其所设计的想法和思路,发言结束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本小组发言结束,其他小组可提出异议和建议,进行公开讨论。这种基于小组模拟成立公司的实验方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从流程上看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充分体会到一家公司对人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有整体的把握;在小组设计时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公开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切感悟到“管理无定式”的真正含义,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小组参与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主导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参与式教学所达到的效果是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2.案例情境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分析与讨论为基本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分组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法则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下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案例情境主要由教师设计,在案例情境设计上,主要有三个环节需要把握:每个单独章节的开始采用引导案例提出问题;在讲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时,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加以说明;每个章节内容结束时都会选取与这个章节内容相关的带有综合性质的案例,交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
根据不同环节选用不同篇幅的案例。对引导案例和典型案例一般采用短而精的案例,这类案例短小、灵活、针对性强,有助于学生分析理解所讲到的某一问题,并可以立刻在其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这类案例使用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文字形式出现,也可以由教师直接阐述,又可用PPT展示,便于教师根据在课堂教学情况随时应用。而在章节内容结束后应选择篇幅较长、有背景介绍的真实复杂的案例,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需要解决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都是发生在复杂的背景之下,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甚至是几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这可以培养学生在复杂背景下,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各种知识的能力。这种类型的案例既可以交由学生小组课后完成,也可以通过课上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导入案例,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可以促使他们自己动手“诊断”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可以遏制学生学习的惰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内部和外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习可以畅所欲言,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游戏情境
游戏体验能够创设一个让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的环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具体要求,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中。通过游戏的参与体会人力资源管理某些职能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流程,通过游戏的体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概念及理论的实际含义。因而游戏情境的设计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章节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情境。如为使学生体验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同人员的角色,如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招聘等,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熟悉具体的方法和操作流程。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论题、要求等情境的设计适合采用教师已设计好的,这样可以避免小组之间就论题选择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在模拟招聘游戏中,可采用实验环节各小组自己设计的招聘计划、广告、面试提纲、面试评价表,这样学生既可以从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两个角度看待招聘问题,并切实地掌握了一些招聘和应聘技巧;也能了解整个招聘活动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还可以对自己所设计的相关文件和表格加以检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对人力资源职能活动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景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66~67
[2]杨晶照.参与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2012(10):48~50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82-02
1 概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行,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日益庞大,但是工程教育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培养出的工程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实际企业需求脱节,工程教育教师缺乏工程经验,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不完善等[1-4]。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应用型本科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工程教育认证对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证实[5-6]。建立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制度是应用型本科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 工程教育认证
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为了保证工程教育质量和进一步改进工程教育质量而详细考查高等院校或专业的外部质量评估过程。2006年,我国开始在电气、机械等专业进行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随后逐步扩大专业领域,到2012年底已经认证了171个专业点,占全国总专业点的1.526%;2013年6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的地位将加速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步伐,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获得国际互认,培养能够参与国际化工程的工程师作出积极的贡献[7-8]。
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同时,工程教育认证可以促使产业界直接参与,使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直接联系,把产业界对工程师的要求直接反映到培养过程中,使高等工程教育及时反映工程技术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培养的工程师能更快地适应工业产业,更好地为中国工业产业服务。此外,工程教育认证能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为工程师国际流动和中国培养的工科学生走向国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工程教育认证促使应用型本科学校既要按照高等教育基本标准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又要按照工程产业界的行业标准要求培养适应社会的工程师素质。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以工程专业执业为目的,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方式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等通识类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能综合设计、实施工程系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创新和终生学习意识;掌握查阅与电气工程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的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还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9-10]。
3 电气工程专业工程认证探索
对于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专业,该专业与实践联系密切,专业工程认证工作相对其他专业尤为迫切。为了保证电气工程专业工程认证顺利进行,需做好如下工作。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放开 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过程、课程体系设计、毕业设计指导和考核都应该有产业界或企业专家参与,以便学生培养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使企业真正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与电气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相适应 应该设置基本课程有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如经济、环境、法律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能力的培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来实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电气工程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中应该由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来实现。此外还要设置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课程,其中工程实践活动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各类课程设计及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这些课程,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另外,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各种竞赛,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应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由企业专家和高校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应长期聘请行业专家或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以便为学生提供更接近实际工程项目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高校应选送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以提升教师工程经历。此外为了推进工程认证国际化,一方面需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工程教师;另一方面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到海外企业实习。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共建长期稳定的实习和实训基地,共建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以提供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基础设施。
电气工程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 通过评估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通过毕业生跟踪反馈情况,对为实现工程教育认证目标而制订的相关举措进行改进和改革,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此外,建立除了高等教育系统外社会团体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并制度化。
4 总结
为了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质量,必须实行工程教育认证。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可以提高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促使本土工程师走向世界。为了更好地实现电气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需放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合理的、与工程认证培养目标匹配的课程体系,组建由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校企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师队伍,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漫红,刘桂萍,李文秀.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24-227.
[2]荆国林,王鉴,崔宝臣,等.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81-182.
[3]汪明霞,马涛,朱军文.美国工程认证委员会《工程类本科专业2005—2006年度认证标准》解读[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6-20.
[4]张志英,张彦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认证制度[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2):135-139.
[5]张宁.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标探讨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向[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51.
[6]张志英,张彦通.关于建立我国工程认证制度的几点思考[J].科技导报,2004(7):46-48.
[7]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8]徐滕岗.美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和图学教育[J].图学学报,2013(3):138-141.
关键词:产学合作;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普通工科类本科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体现新的思路,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实施,落实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遵守以《华盛顿协议》为基准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作为培养方案的设计依据。通过专业认证,将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专业认证,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我院现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和汽车服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为稳步提高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适应工程师教育国际化趋势,学院把机械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目标,以此带动全院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来规划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就是要遵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必须既考虑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又考虑专业特色;既考虑学科知识体系,又考虑学生能力构成;既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又考虑结果导向,坚持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查,更注重学习效果;既考虑理论教育,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等。
2.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新版培养方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设置课程体系。特别是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六类课程提出基本要求。在分类基础上实现: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两者合计至少占总学分30%,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10%,纯集中实践环节占总学分近30%。按照标准要求,对原培养方案中未设置,但认证标准规定需设置的课程进行了补充。
2015年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产学结合促进实践能力培养
1.扩大产学合作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扩大产学合作。实现产学结合的关键是校外合作基地的建设。没有长期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产学合作就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院结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现有的一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四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开发建立新的院级和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与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等合作建立订单班,实施订单培养的方式培养实用型人才。不断拓宽现有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教学、学生竞赛、教学资源共建、合作研发、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功能,扩大产学合作成果。校外集中实践环节全部在企业进行,校内课程实践除部分课程实验外,普遍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建立实践课程项目库,项目内容多由企业课题转化而来。
2.课程资源建设
我院围绕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SMC(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除集中实践环节大量采用企业案例外,还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专业核心课程由行业产业名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进行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编制产学合作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材内容上体现应用性和实用性,有利于“项目与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深入挖掘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课程设计的实践项目库。
三、基于OBE的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OBE是基于学习结果的工程教育模式,在理念上,OBE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OBE是一种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在方法上,OBE要求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开展。OBE以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实施的着力点,按照泰勒的课程理论具体包括四个阶段。一是选择教育目标,重点明确专业定位和特色。要建立专业培养标准并尽可能地把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细化,同时可以测评,要用学生的展现来表现知识和能力。二是设计教育经验,重点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以达到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学习结果为目标,保证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效果得到明确的落实,即学习目标的可追溯性。三是组织教育经验,重点探索与改革教、学、考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手段。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培养任务,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实现培养任务为依据,为实现不同目标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四是评价教育计划,重点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持续改进。要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创新考核形式,加大实践内容在考核中的比例,让学生明确目标,促进自我培养。
本文就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围绕北京市产业定位调整和生源结构变化,在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具有国际实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微观课程,保障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对机械类专业从传统的以制造过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创新创造为中心,从面向生产过程到面向生产,以培养面向机电、汽车行业和高技术装备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成,赵林惠,唐井武.产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1).
[2]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1).
(湖南工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 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和就业中存在的矛盾和主要问题,将“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讨论了“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实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位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结合、政产学研用合作办学等的实践教学“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三重一高”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三重一高”模式;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33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4C0317)。
*作者简介:李大军(1979-),男,湖南理工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及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20
长期以来,经济的增长被视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最新的《环境产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报告(2013版)》显示,2010年环保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420万人左右,预计2015年达到840万人,2020年将达到1 690万人,环保产业未来的人才缺口巨大,这预示着环保类技术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就业前景十分看好。而在我国传统教学体制下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在就业时普遍受到冷遇,各高校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办学压力。环境专业为何会“叫好不叫座”?这是一个值得高校管理层和业内人士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合理,培养的毕业生实践技能满足不了环保单位的用人要求。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因此,新世纪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过程要联系生产实际需要,着力构建“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的“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
根据现有企业对本科人才实践能力要求,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大多为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锻炼,实践教学时数较少,并且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甚至有的往往流于形式,并未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另外,环保企业在用人方面,青睐于实践能力丰富,具备专业应用型的人才。为此,为培养出更多的、更好地适合环保事业需要的人才,需要适度改革现行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1.2 教、学、做分离,供需脱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办学规模的迅速增大,由于经费、场地设备、师资、机制等原因的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特别是校外实习,普遍存在基地少、执行难等困惑,导致教、学、做分离,供需脱节,企业用人出现“有人用不上,要用找不到”的现象。
此外,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环保岗位一般由于专业性要求高,需要实验动手能力较强,致使实习单位愿意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学校与大多实习单位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参观实习,缺少与实习单位建立更深入的合作框架,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推进缓慢,落后于学生对岗位实习的需求,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本无法动手操作。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前提,如何在校内创建具有实际工程规模的模拟实训场所,将是发展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方向。
1.3 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结构不合理
按照人才结构,通常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学术型人才是最上层次,但为少数;工程型和技术型处于中间,技能型人才则为最下层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程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将加大,技能型人才将逐渐减少。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教育规划的同时,应用型教育的办学模式应以应用型为核心,形成其办学特色。
1.4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言至关重要,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摆脱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枯燥的“闭门造车”现状,就应该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另外,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内容趋同,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现象较多。比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中,关于催化还原法脱氮工艺(NSCR、SCR)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但由于实验室缺少相应的仪器设备或模型,加之多数教师自身也缺少相应的生产实践经验,故而在授课计划中无课时安排或授课时走马观花,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其工艺过程和原理,更不会有兴趣去探索和研究这类环保设备的工艺参数。
2 “三重一高”办学模式的内涵
2.1 课堂教学应注重基础教育
所谓“重基础”,即重视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达到基础理论扎实,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够用的科学知识基础。因此,高校教学应加强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基础厚实、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人才。
2.2 实践教学应注重技术教育
“重技术”,即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专业技术精湛,能够解决生产、管理和服务实践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2.3 注重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重能力”,即重视学生职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职业、社会发展需要。环境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重知识,轻能力”,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再渊博的知识都是无用的。因此教学除了要准确反映学习领域的内容和排序,并实现具体的教学情境,还要体现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特点,宜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2.4 人才培养要具备高素质
“高素质”,即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等的培养,达到综合素质高,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可见,“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是保持一致的,它符合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其中,重基础是根本,重技术是实质,重能力是保障,高素质是前提。四个方面共同形成合力,开创“三重一高”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新模式。
3 “三重一高”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 注重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效果和和实践效果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因素,是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的保证。培养具有一定实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首先必须配备一支既具备专业知识、又熟悉工程实际应用技术的“双师型”教师。很多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趋于年轻化,虽具备一定的实验教学能力,但在企业实际锻炼较少,对工程现场不够熟悉,导致实验教学与实际工程联系不够紧密。因此,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应作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接触社会和行业,增加社会经验、行业知识,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提高专业技能等实践能力。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师资培训基地或劳动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等进行专门学习培训,让他们更新知识和观念,掌握新工艺和技能,增强科研能力,且对于取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实行一定奖励等。
3.2 “学位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结合
实践证明,在高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院校可以进行职业技能教育,是提升就业竞争力有效方法。采取“学位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结合,可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使这些学生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3.3 “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
根据湖南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学校在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上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学院从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市场需求出发,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对接和合作,主要形式可以包括科研及咨询服务、技术成果转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工人岗位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工艺改进或派遣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社会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大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的转变,逐渐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2)积极探索企业课程嵌入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校企双向参与和分段培养、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订单式定向培养、以科研基地为依托联合培养、直接服务于企事业生产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行工学结合、交叉培养等模式。
(3)要积极扶持学院科技产业的发展,要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发展“产中校、校中产”,将学院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学院创收。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基地在教师业务能力、科研水平提高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开展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岗位技能训练和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4)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课程技术应用的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和科技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环境工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和操作过程进行讲解,课堂上要广泛运用图片和动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同时应适时配合现场参观、讲解以进一步加深对有关工艺、设备和技术的理解,并组织相互讨论以保证训练的实效性。要加强与企业及兄弟学校的联系,及时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每年制订计划,开展一定数量的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
(5)注重校企合作,推进国际合作。学院应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及企业合作办学的发展模式,与国内外名校名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部分优秀的学生到国外继续深造或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
4 “三重一高”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算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培养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工程专业“三重一高”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知,“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素质与能力拓展体系,而强化实践教学是实施“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工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尽快转变实践教学的传统模式,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切实重视和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构建“三重一高”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其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5 结论
“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它符合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对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其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湖南工学院“三重一高”办学模式的内涵,提出了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在教学上强化课程技术应用的实际,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及“产学研”合作,以此构建新的环境工程专业“三重一高”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其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惠芳.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13(6)
2 皮科武,万端极,高林霞.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现状比较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
3 廖兴盛,裴习君,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
4 N.J.Brookes,S.S.Morton,A.R.J. Dainty,et al. Social processes,patterns and practices and project knowledge managemen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
5 徐学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探究[J].教育探索, 2012(2)
6 邹雄伟.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J].水利科技,2007(2)
7 李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6)
8 梁存珍.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