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7:28: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问题 演变方向 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5-022-03

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特点一是美元拥有霸权地位。目前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4%,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也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也占近50%;二是纯粹的信用本位制,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但其发行以及美国对外债务不受任何约束;三是缺少最后贷款人;四是各国汇率自由浮动,但汇率不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这一国际货币体系蕴涵深层次矛盾是导致全球失衡、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泡沫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的制度根源。

第一,事实上的美元本位货币地位造成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失效,导致全球失衡日益加剧。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交易货币和结算货币,非国际货币国家为了防范风险和维持汇率目标不得不被动持有美元储备资产。世界各国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使美国有条件保持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持续顺差和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可以不断地用本币为经常项目赤字融资。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消费越多,经常帐户赤字越多,债务增长越多,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就不得不购买更多的美元资产,累积更多的美元储备。

第二,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缺少必要的约束是导致流动性泛滥和各国货币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缺少必要的约束。发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美联储拥有事实上的国际货币发行权,但却不愿意为全球经济负责,美国可以完全根据美国利益和国内政策的需要发行美元。而为了获取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收益,美国有动机不断扩大货币发行,这是导致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原因。此外,没有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缺乏必要的货币发行约束,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汇率缺乏最基本的均衡价值基础,这成为导致各国货币关系无序调整和波动的重要因素。

第三,美元的特殊地位支撑了美国长期负债消费模式,助长了美国金融资本的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为了平衡经常项目赤字,美国需要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而次级债和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各类结构性金融产品成为美国吸引资本流动的重要工具。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使美国能够将大量的次级债销往全世界。来自高储备国家的大量资本流入推动了美国资产价格的上涨,支撑了美国长期负债消费的模式,大量的资本流入也为美国各类创新金融工具的销售创造了条件,助长了美国金融资本的膨胀。

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全球失衡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系统性风险也不断累积。当美国房地产价格回落,房地产泡沫开始被刺破以后,立刻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第一,金融监管地区化与金融全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日益频繁,国际资本流动加快,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强,但金融监管却是区域化的,监管当局只能在一国或一个地区内行使监管职能1。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监管标准、监管规则和制度,监管框架以及风险处置方法存在差异,为监管套利创造了空间。

第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国际组织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国际金融组织监管职能不完善,监管功能割裂,政策讨论分散于多个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论坛、国际清算银行、各国家集团)。监管机构决策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各个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与监管当局之间以及监管当局之间在跨境企业的监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及信息交换等方面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协调不够。

第三,对某些容易产生系统风险的机构(包括评级机构和对冲基金)工具以及市场等缺乏国际监管,存在监管漏洞。银行规避资本规定,将风险推给影子银行体系内的附属实体(包括投资银行、抵押贷款经纪人/发起人、对冲基金、证券化工具和其他私人资产池),而影子银行体系没有受到审慎监督。金融机构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度过高,主要评级机构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的评级结果已经成为金融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但发行人付费的盈利模式使得评级过程充满了评级机构和发行人之间的利益;中突。由于缺乏内在约束机制,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透明度难以保证。而国际证监会组织和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组织并未将评级机构纳入监管范围。此外,对对冲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缺乏国际监管也是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加剧振荡的重要原因。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方向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核心,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前提。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暴露出来,但历史经验表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往往不是主动改革的结果,而是对既成事实的确认。未来10年内,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状况不会改变,但美元地位会弱化

在美元信用本位的牙买加体系时期,美国以其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经常项目赤字和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融资,实际上,美国充当了国际金融中介。危机以后,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的过程,随着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减少,东亚国家也相应减少对美国的融资,必然降低美国国际金融中介地位,美元市场融资功能将弱化。

各国为改变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努力都将不同程度削弱美元地位。第一,为了增加IMF的能力,未来可能继续扩大IMF的资源,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会受到IMF增资特别是增加特别提款权的影响,因为其他国家可能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第二,此次危机使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阿根廷和巴西两国推出“本土货币结算机制”,中俄贸易改用本币结算,亚洲国家签定货币互换协议并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中国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等将减少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第三,目前。欧元区贸易和投资

已经超过美国,欧元区建立泛欧金融监管体系的努力不会轻易放弃。未来,欧元仍将构成对美元的有力竞争。

(二)亚洲区域金融货币合作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区域货币地位提升

根据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在2020年前建立单一货币联盟的条件还很难具备,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区域货币合作的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危机救助机制,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减小区域内各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依赖,二是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加强各经济体汇率政策协调:三是探索建立独立的监管模式,四是推行区域货币在共同储备基金。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中心。中国在亚洲以及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上升,日本的相对地位下降。中国区域内贸易也已经超过日本。2008年,中国与亚洲的贸易总额达到13660亿美元,超过全部贸易的一半,其中进口的62%和出口的46.4%来自亚洲。日本与亚洲的贸易额为9300多亿美元,占其全部贸易额的58%,其中进口53%,出口47%。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计价的非金融债券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欧元和美元以外的第三大发债货币。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在亚洲区域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日元的地位将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下降而进一步下降,而人民币的区域货币地位会大幅提升,有望成为亚洲区域的核心货币。

随着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由美元和欧元“二极”格局,开始呈现向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极”或包括SDR的多极格局过度的发展态势。

(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继续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多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

尽管建立超的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负责全球统一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是理想化的目标,但目前看并不具备现实性。未来10年内比较现实的选择是继续深化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多边协调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作规则和投票机制将进行改革,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增加,美国事实上的~票否决权也可能面临取消,IMF和新成立的金融委员会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经济政策的监测职能加强,其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约束力将加强,IMF将发挥准中央银行职能,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发行和使用范围,使之成为国际储备与支付的重要补充手段,并为SDR在私人资本市场上的交易提供必要的支付结算支持。IMF在提供贷款的决策过程中也应服从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准则,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协调机制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加。成立的多边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将在制定国际监管规则和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我国的对策

(一)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储备货币结构多元化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国作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应积极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一,积极主张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推动其成为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的交易媒介。在2010年重新确定SDR篮子货币的构成时,争取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之一,第二,适当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促进我国储备货币结构的多元化:第三,坚持以现有国际组织为平台,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要求加强对储备货币国的监管,敦促发达国家加强自身风险控制。

(二)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循序渐进地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危机以来,中国加快了区域货币合作的步伐,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而且扩大人民币发债规模。在未来10年时间内要继续循序渐进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首先,继续扩大10+3框架下货币互换协议以及双边货币互换的范围和规模,争取实现以人民币作为与亚洲国家间清算或援助资金的币种:第二,有计划地推动香港以至亚洲各国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为他们提供现钞押运、货币兑换、清算、资金拆借等各种便利,尤其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加大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投放,使人民币逐渐为亚洲各国所接受,在亚洲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第三,在香港资本市场直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债券和票据,推动东京、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主要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开展人民币业务,使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货币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工具,在此基础上,推动人民币成为亚洲重要的储备货币;第四,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帐户和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将中国金融市场建设成具有对外提供金融交易服务能力、由境内外参与者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国际或区域影响的市场。

第2篇

【关键词】货币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的彻底崩溃,世界各地的股市不断下跌,各国政府纷纷对银行展开大规模的救助计划。许多地区大量购房者因失去偿债能力被迫流离失所。自次级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最终导致2008至2012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和欧洲债务危机。这场危机为什么会爆发,为什么会快速传播影响到全世界?本文将试图从国际货币体系以及金融监管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风险。和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使信息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样,金融危机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扩散速度也空前迅猛,并且在快速扩散过程中加强放大。北美的一只蝴蝶前一刻扇动翅膀,后一刻就能在东南亚刮起旋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在金融风暴中扮演了和互联网类似的角色。

国际货币体系是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段要求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之适应。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美元实际上成为了国际统一结算货币,国际货币体系也即成为所谓的“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这个体系却有很多严重问题,法国总统府的报告指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至少存在四大弊端:一是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二是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冲击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新兴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三是“货币战争”风险犹存;四是宏观经济失衡加剧。

在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制度下,美元的国际供应有贸易和金融两条渠道。根据国际收支平衡原理,美元的两类投放渠道必然相向对应两类回流渠道,由此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美元国际循环模式:即美元循环模式一(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和美元循环模式二(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增速加快,在2007年达到7312.14亿美元,全球75%的顺差来源于美国。与此同时,美国通过金融创新向全球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07年,包括以利率、外汇、股权、商品以及信贷为基础的远期、互换和期权、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超过500万亿美元,美国每个交易日都要通过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从海外引入34亿美元的资本方能补足国内储蓄的巨大差额。由此可见,当前美元主要以模式二的形式在全世界循环。在美元本位体系下,只要人们对美元有信心,美国就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美元发行来还债,就能以国际负债支撑其政府开支、居民消费和国内经济运行。且短期内似乎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于是美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冒险行为:

(一)过度的消费和家庭借贷

在危机前的几年中,美国家庭和金融机构负债越来越严重,这增加了他们的偿债能力的脆弱性,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崩溃经济衰退逐步恶化。美国家庭债务占个人每年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从1990年的77%增加到2007年年底的127%。到了2008年,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债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的46%增加到了73%,达10.5万亿美元。1981年美国的个人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而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这这一数字达到290%。

(二)住房投机

在2006年期间,购买住房的家庭中有22%是作投资用途,还有14%用于购买度假屋。在2005年,这些数字分别为28%和12%。换句话说,近40%的家庭购买房产的目的不是作为住宅。房屋价格在2000年至200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而同时期的通胀率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趋势。这些过度消费和投机行为,导致美国家庭的偿债能力下降,人们担心失去抵押品赎回权,而这导致了更加激进的冒险——次级贷款即放贷给信用较差和收入较低的借款人的贷款。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次级债务危机由此产生。

(三)放任杠杆作用

2003至2007年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显著上升。2007年11月花旗集团的前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说:“只要有音乐,你就一定会随之而舞。”这个比喻总结了金融机构如何利用宽松的信贷环境借入和投资大笔资金,这种做法被称为杠杆贷款。从2004年至2007年,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显着增加其财务杠杆,这增加了他们的脆弱性。在2007财年,这5个机构报告了超过4.1万亿美元的债务,约等于2007年美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30%。最终,雷曼兄弟公司被清算,贝尔斯登公司和美林证券公司以大甩卖的价格被出售,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接受更严格监管的商业银行。

二、未来国际货币体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避免某一个国家的错误造成全球的经济灾难?笔者认为:

(一)长远来看,需要建立一个超的国际储备货币

历史已经证明,某一国家的货币体系存在着系统性风险,而这种风险在人类投机和贪婪本性的意义上很难避免。创造一种与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第3篇

关键词:环球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本位货币

一、引言

2008年有两个大事值得铭记:一个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十周年;一个是新世纪全球性的一次新危机。美国前财政部长RobertRubin曾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不同观点归纳为“两大阵营”:一方主张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彻底全面的重构;另一方则强调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调整。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将全面扭转这一方向,并将把这种思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视野。这次发起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表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金融架构和运作模式并不能为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合适的标准,同时它也没有指明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真正合适的。因此,在未来的世界金融史上,2009年必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里程碑,也将成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起点。

二、从三个视角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从国际储备货币视角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综合来看,未来的国际储备货币演变存在三种可能性。

1.重新修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也具有最大的现实可行性,而且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元的这一地位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然而从根本上讲,美元能否长期维持其中心地位,则取决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减少和未来通货膨胀的控制。历史上,没有一个中心货币自愿退出世界舞台,因此美国也必然会尽最大努力维护美元的地位。

2.美元失去中心地位,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短期内,虽然美元仍将是主宰性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英镑、日元甚至人民币都只能是潜在的“同类竞争者”。然而根据IMF的测算,到2020年,北美、“欧元区+英国”、“金砖四国+日本”三大区域经济占全球GDP总量的份额将分别为20%、21%和31%,这意味着届时世界将演变成势均力敌的三极。因此,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元的不断衰落,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将走向多元化和分散化,届时将不存在绝对的主宰性货币,储备货币之间的竞争必将加剧。

3.创造一种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这种主张最早来自于凯恩斯的天才设想。早在60多年前,他曾建议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设计一种“Bancor”的国际货币。然而,创造一个新的超主权货币不仅需要政治家超凡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经济学家长期的系统性研究。因此,从现实出发,权宜之计当是逐步扩大SDR(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使之发展成为理想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二)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机制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从根本上纠正国际收支失衡。

1.全球储蓄率结构“再平衡”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一个恒等式就是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于国际收支的差额。据此,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把储蓄定义为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以及外汇储备,那么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就表现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总第300期为全球储蓄率结构不平衡。从时间序列上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储蓄率结构失衡已是一种客观现象;自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储蓄率结构的分化则变得更加突出。从数据上看,1998-2008年世界平均储蓄率水平为22.5%,同一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中东、美国的平均储蓄率则分别为35.1%、37.9%和15.2%。高储蓄率国家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3~15个百分点,而低储蓄率的美国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从单个国家来看,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1.3%,为历史之最;而美国仅为12.6%,也是历史之最。尽管从理论上说,储蓄率的决定因素涉及到民族文化、家庭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水平等方面,并且关于全球储蓄率结构失衡的学术研究也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警示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全球储蓄率结构不平衡必须得到有效纠正,否则它将继续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2.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再平衡”

全球储蓄率结构失衡的另一面即表现为:高储蓄国家消费不足,需要出口;低储蓄国家消费过度,需要负债。目前来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仍未实现消费驱动型增长,GDP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统计数据显示,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占GDP的比重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上升,2008年更是达到39.7%;而美国的同期水平仅为16.6%。然而,金融危机本身既说明美国过度消费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同时也说明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和出口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也同样难以持续。因此,西方国家正在考虑如何增加储蓄、减少赤字,这种转变意味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内消费必须提高。

(三)从国际资本流动和管理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中,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全球治理机构来负责危机应对和全球金融稳定。现在的一个主流设想是,在未来一个时期,把国际清算银行(BIS)、金融稳定论坛(FS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整合成统一的“国际金融稳定基金”(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bility Fund,IFSF),使之成为全球监管者、全球危机管理主体以及全球最后贷款人。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 本文通过联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之间的关系,介绍并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在短期和长期分别可能出现的、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趋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 区域性货币

一、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行的国际货币又称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同时,美元和各国货币不再与黄金挂钩,各国开始实行法定货币制度。黄金在牙买加体系中结束了它的货币历史,同时也结束了美元霸权垄断的局面。

这一重大的改变,恢复了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开放经济体可以更灵活地制定调节国内外均衡的制度,从而克服了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僵化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的深入发展,牙买加体系中所潜在的矛盾日益深化。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爆发国际债务危机,50多个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时间持续近十年之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事件也是牙买加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表现形态。

二、金融危机暴露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在国际货币体系步入了最新的牙买加体系时代以后,虽然弥补了先前货币体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在浮动汇率制的国际市场上,资本流动却变得异常频繁并且数额巨大,并且伴随着国际主要货币间相对汇率的巨大波幅,这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渐渐形成了一种“中心――”格局。尤其是美元,由于依然具有着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它便处在了整个“中心”范围的最中心。

此外,从这次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难发现,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的危机传导到美国之外的国家去,使得现今全球化的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在这里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传导这场危机呢?这是由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决定的。

1.美元独霸的货币体系

虽然牙买加体系结束了美元霸权的垄断地位,使当前国际货币呈现多元化格局,但这依然没有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国际储备构成来看,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1990年以后,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又逐渐恢复到了占2/3左右。此外,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达到有一半以上;国际金融市场上,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大部分外汇批发业务也以美元计价;在当前的石油交易中,美元更是垄断了计价货币的地位。

然而,虽说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是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百分比最大的货币,但美元的发行权仍然只属于美国,货币发行量多少只根据其国内经济需要来决定。总所周知,美国自从去工业化以后,就成为了一个世界超级消费大国,作为一个只消费不生产的经济体,在它本国的出口额远远落后于进口额时,便进而形成了巨额的经常性项目逆差。在现行货币体系下美国可以通过无节制地印钞进行对外支付,来满足国内消费,却无需承担任何对外的经济责任。

凭借国际货币权力,美联储无限制造美元,或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途径来解决国际支付问题。仅在1982至2006年这短短的25年间,美国对外提供的美元增加了147倍。这导致了境外美元资产的迅速膨胀全球虚拟资本迅速膨胀,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产生了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产生“倒金字塔”现象,从而造成了全球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这对国际经济和美元储备持有国的经济产生一系列巨大的负面影响。

2.以少数国家为中心的汇率制度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全球汇率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架构。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少数发行国际通货的发达国家位于这一架构的中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其中美国处于绝对称霸的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的不利地位,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在这些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技术和理念,利用地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加工制成品向地区销售牟利,向外部输出货币的同时,处于区域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支付和投资的需求,不断的加持中心国家的货币和债券,同时向中心输出资源和提供市场。

因此,中心国家不仅能够利用这种控制权进一步压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迫使其为了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断降低价格,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有形贸易中更为弱势,更为可怕的是,一旦经济危机袭来,中心区还要通过国际贸易从属关系网,不负责任的将危机转嫁给区诸国。同时,国家持有的中心国家的货币价值因为经济危机也大幅缩水,这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3.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

最后一个方面,由于现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趋向于自由化和国际化,而美元又是最重要的国际资产,因此就进行全球性的金融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市场就数美国市场。根据以欧盟国家为主的欧洲大部分国家长久以来的国际投资喜好,他们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活动在非常的频繁的,所以美国金融一旦有了问题,就非常容易波及欧洲的金融机构。另外,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遭受重创的投资机构都有着一定的规模和相对较开放的投资业务。

其实,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决定美元的中心地位,那纽约就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因为所谓国际金融中心便需要满足全球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但是从提供的投资产品的种类来看,纽约真正提供的具有国际金融意义的产品并不多。那么,这些美国的国内金融产品对外国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的原因,正是为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它提供了一个全世界都需要美元的货币机制。当一国获得了美元之后,它就要向美国购买劳务,或者向其他国家购买需要用美元结算的商品和劳务,然而如果它手中还持有大量的美元,那这些美元最终还是要到美国寻求出路,来投资金融产品以去获得收益。

总之,一旦美国的金融出问题,那么持有美国金融资产的国家就难免会遭受波及,迅速地受到传染。美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下,通过向全球销售金融产品,把金融危机传导到国外,从而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的。

三、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美国贸易和财政的严重双赤字,另一方面是资源性输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和美元储备的不断累积,使得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得以继续,从而导致了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欧盟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无法控制风险,面临着众多困境。这引起了更多人对美元地位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思考。

1.加强监管,增加自律性,建立储备货币间的汇率相对稳定机制

由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改变,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稳定的国际汇率机制成为一个更为重要,也是在短期内就可以付诸行动并且得到满意结果的实践方案。

第一,美国等国际货币国家应实行自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量避免政策的大起大落;减少巨额的财政赤字,使经常项目逆差保持在适度的水平;降低储备货币供给的过度波动给汇率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在货币体系中加强制度安排,制约美元极不负责的升值和贬值,加强美元的责任。

第二,在IMF的监管下,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汇率目标区,形成四个币种间的“汇率走廊”。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度的硬性约束来保证四者间汇率的相对稳定,只有保证处于中心区域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的汇率稳定,才能保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能进一步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2.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这实质上是对全球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国家,都有希望在这次秩序重建中争夺对己方有利的条件,打破或至少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制约美国滥发货币的行为。

就目前金融市场上各国的实力对比情况来看,对于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主导权的争夺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美元依然会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此次金融危机虽然不能颠覆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强势地位,但从单极到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必须的发展趋势,并且这种转变从当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可见端倪。

(1)推进区域货币,尤其是亚洲区域性货币的合作

其实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东亚各国就在深刻的反思以后,吸取了教训,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和加强区域性的货币和金融合作,通过团结一致的努力和相互关照来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机制,以及时在危机发生时避免危机国融资困难、友国救助不及时的状况再次发生。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更让亚洲国家感到了区域救助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

但是,尽管亚洲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开始由理论探讨、方案设计阶段上升到开展实际性的合作阶段,但是货币一体化进程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其根本原因在于亚洲国家的国情缺乏共性,各方差异制约着亚洲货币一体化的推进。因此“亚元”的产生在近期可能仅仅是一种理想,要达到这种目标并非容易。

(2)提高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在产生世界货币还不太现实的情况下,提高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是改变以往过度依赖美元作为国际交易货币的大好时机。国际原油、大宗商品的国际结算可以使用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多币种结算,减轻美元波动对原油、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

总之,削弱美元霸权、建立完善多边货币储备体系有利于实现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利益均衡,符合更多家的经济利益。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机构的强化,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

总之,在金融危机之后,就现在短期的趋势来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的争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程正在不断的探索中向前。形成一个完备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一个完善的汇率稳定机制必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正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一个瓶颈期,涉及到了全球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强势货币国家在现行货币制度下获得好处的同时,他们必须要比危机前承担更多的维护汇率市场稳定和货币市场稳定的义务。

长期来看美元独霸的局面必将被打破,区域性货币合作将变得更完善和成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多元化的,在动态中寻求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玮.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经济师.2009.5.

[2]黄泽民.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暴露重大缺陷. Shanghai& Hong Kong Economy.2009.1.

[3]孙立鹏.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及其改革.国际资料信息.2009. 1.

[4]王一新,郭勇.从美元体系角度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现代商贸工业.2010.1.

[5]梁曙霞.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2009.5.

[6]刘蕾.美元霸权对货币的冲击.河北法学.2010.2.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主权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第6篇

一、引言

过去10多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两次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一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一个是当前正在经历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十年之前。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亚洲和全球不少经济学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行研究思考,有研究者把当时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不同的观点归纳为“两大阵营”:一方主张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彻底全面地重构:另一方则强调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调整。由于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被看作是新兴市场的危机,对整个主流国际金融市场来说可能只是算作一次边缘性危机,跟美国和欧洲中心国家关联不大,所以第二种观点、在论战中占据上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把一些号称“最佳实践”的标准在亚洲积极推广。

10年之后,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在扭转这一方向,并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金融史角度看,这是新兴经济体第一次未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这次发起于美欧中心国家的金融危机,使得一些新兴市场对西方国家所倡导的金融架构和运作模式产生了不少的怀疑,并引发了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反思。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有一句被广泛应用的名言是“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Our currency,your problem),这实际上是要求应该更多从发展中国家的视野应对全球性问题。

理论上讲,一个完备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功能: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资本流动及管理。从这几个角度看,当前的国际赞币体系均存在一些缺陷。这次金融危机,也促使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作更多的反思。

二、从三个视角看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从国际储备货币视角看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从历史经验看,以一国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具有无法克服的困境: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实现国内目标和履行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之间往往面临艰难抉择。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通过大量发行美元以刺激国内需求。然而,这必然威胁到美元的价值稳定,并直接影响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价值储藏工具的吸引力。相反,如果美元专注于履行其国际储备货币职能。那么美国的国内目标将无法实现。“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储备货币发行的重要约束之一,同时在储备货币国和使用储备的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利益转移,最终还是由相对单一的国别货币来承担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这种格局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实际上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平衡。因为这种几乎惟一的储备货币地位,使得国际剩余储蓄自然会选择流入这种货币,就会促使该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综合各个方面的研究看,未来的国际储备货币演变主要存在三种备选的建议:

1 重新修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这种可能性大概也具有最大的现实可行性,而且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恢复对美元的信心,也在客观上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然而从根本讲,美元能否长期维持其地位则取决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减少和未来通货膨胀的控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同时,这种格局并没有改变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2 美元逐步失去中心地位,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短期内,虽然美元仍是主导性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英镑、日元等只能是潜在的“同类竞争者”。然而根据IMF的测算,到2020年,北美、“欧元区+英国”、“金砖四国+日本”三大区域经济在全球GDP总量的份额将分别为:20%、21%、31%,这意味着届时世界将演变成大致均衡的三极。理论上,区域经济多极原是国际储备多元化最有力的促进因素。因此,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元的不断衰落,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将走向多元化和分散化。

3 创造一种新的超国际储备货币

这种主张最早来自于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设想。早在60多年前,他曾建议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设计――“Bancor”的国际货币。这个建议对于改进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具有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金融制度调整中。创造一个新的超货币,更需要的往往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平衡,以及一些原来占据有利地位的国家的智慧和勇气。从目前的情况看,权宜之计是逐步扩大SDR的作用。逐步使之发挥超国际储备货币的一些职能。

(二)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整机制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一个运转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历史上,金本位通过“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进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布雷顿森林体系则通过美元“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安排进行失衡调节。然而。当前美元信用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美国对经济失衡的汇率调整的效率并不高。这样一来,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常态和典型特征。然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不应该长期持续。因此,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从根本上纠正国际失衡。

1 全球储蓄率结构“再平衡”

从时间序列上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储蓄失衡已是一种客观现象。自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储蓄率的分化则变得更加突出。从数据上看,1998~2008年世界平均储蓄率水平为22.5%,同一时期亚洲发展中国家、中东、美国的平均储蓄率则分别为35.1%、37.9%、15.2%。高储蓄国家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3~15个百分点,而低储蓄的美国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从单个国家来看。中国2008年的储蓄率高达51.3%,为历史最高;而美国仅为12.6%,则是历史最低。尽管理论上,储蓄率的决定因素涉及到民族文化、家庭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水平等方面,并且关于全球储蓄失衡的学术研究也并没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警醒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全球储蓄不平衡必须得到有效纠正,否则,它将

继续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2 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再平衡”

全球储蓄失衡的另一面即表现为;高储蓄国家消费不足,需要出口:低储蓄国家消费过度,需要负债。目前来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因为依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阶段,投资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增长格局上仍对出口较为依赖,短期内还难以转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GDP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表现在统计数据上,投资占GDP的比重在过去的几十年不断上升,2008年更是达到39.7%,而美国的同期水平仅为16.6%。然而。金融危机本身既说明美国过度消费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同时也说明新兴市场的出口驱动型发展模式同样面临挑战。因此,西方国家正在考虑如何增加储蓄,减少赤字,这种转变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消费必须提高,内需市场必须作为拓展的重点。

(三)从国际资金流动与全球治理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安排

国际货币体系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国际金融系统遭遇破坏性冲击时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设立的。IMF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国际资金借贷,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通过提供中长期信贷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然而,简单考察一下金融危机的历史,从1980年的阿根廷银行业危机、1994年墨西哥国际收支危机到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更加频繁、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危机的破坏性也更加严重。尽管IMF并没有引起危机,但是危机本身却显示了IMF应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IMF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的表现就经常被批评,因为当时IMF非但没有加强对国际性投机资本的监控与约束,反而对实施援助附加苛刻的条件,并要求东亚国家加大紧缩力度。格林斯潘也在1999年批评亚洲没有“备用轮胎”,也没有准备足够多的外汇储备。这直接促使东亚国家形成一种逻辑,提高国内储蓄和积累充足的外汇储备,依赖自己的能力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而不是依赖于IMF或其它国家。东亚国家的这种政策反应直接加剧了全球金融失衡。2009年,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G20通过决议将IHF的资本金增加到1万亿美元,但是,这对拯救整个银行系统这~使命而言,任务还相当艰巨。更何况,IHF的资本金主要控制在几个大股东手里,而这些大股东才是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

因此,已经高度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客观上需要一个更能够同时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公平、更合理的治理结构。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中,中国需要一个真正能够适应全球化时代要求的全球治理机构,来更为积极和灵活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全球金融稳定。中国最近看到有不少的研究者开始建议,把国际清算银行(BIS)、金融稳定论坛(FS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整合成统一的“国际金融稳定基金”[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bi]ity Fund,IFSF),使之成为全球监管者、全球危机管理主体以及全球最后贷款人。这种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继续研究,但是至少表明这是改进全球治理的客观要求。

三、从金融危机看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果从理论上来尝试进行总结的话。中国的金融体系始终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而对投机性较高的市场保持谨慎。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杠杆率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一点与此次危机中一系列大型金融机构所具有的过高的杠杆率和主动承担的过高风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预计,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时,也会始终持一种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同时相对审慎的稳步推进的策略。

当前,在国际金融研究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发起于美欧中心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预示着亚洲和新兴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并必将在未来的国际赁币体系重构中成为重要的一极。实际上。从当前的发展程度观察,在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金融资产的规模、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等方面,从总体上说亚洲市场仍无法与美欧相比。从IHF数据看,2007年全球GOP为54.5万亿美元,经济体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欧盟(15.7万亿)、北美(15.2万亿)、亚洲(11.8万亿,但是除去日本只有7.5万亿)。全球的金融资产,包括银行资产、债券和股票,共有229.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21%,其中欧盟的比例最高,为GDP的549%,北美为442%,亚洲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为419%(但是除去日本只有370%)。换句话说,亚洲金融资产的杠杆水平远不及美欧那么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亚洲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下,中国的选择面临不少的挑战。从目前的研究看,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推进:

(一)当前的重点:通过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本土金融市场发展来促进全球货币体系的逐步改进,支持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尽快恢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的效果来看,在及时推出的政策带动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基本已成定局,这对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例如,中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大量的进口,对稳定全球资源市场和促进国际贸易恢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从国际货币体系平衡的角度看,中国还可以从促进经济转型和本土金融市场发展方面,来促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平衡。

1 实体经济领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加速推进城市化,促进消费和内需的增长

2008年底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可以说完全由内需推动,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为负值(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1%,其中内需贡献10个百分点,而出口贡献负2.9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际上,家庭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支主要引擎,它也是中国实际GDP增长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在1988~2007年间,家庭消费平均为每年的实际GDP增长贡了3.5个百分点,而同时期投资的贡献率为4.0个百分点。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使得中国的消费增长在危机中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不平衡格局明显改善,这次经济增长中中西部地区增长高于东部沿海地

区。同时。中国通过在金融危机时期加速推进城市化。不仅有效带动了内需,而且增大了对国际市场的进口。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 金融领域:推动本土化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从特定角度看,这次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新兴市场几十年来第一次没有成为“金融风暴中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家庭、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家庭过度借贷和过度支出、金融机构高风险的借贷活动等。这种“过度杠杆化”本质上反映了发达国家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不对称。金融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背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金融工具异常复杂,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长期游离于监管者的视野。

然而,新兴市场的状况却恰恰相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等新兴市场实体经济发展很快,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依然需要继续赶上。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本土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才使大量储蓄和国际收支盈余流出到国际金融市场,从而面临“资产错配”和“货币错配”风险。同时,中国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富有活力的增长空间,使得中国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内面临贸易和资本流入的“双顺差”格局。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格局的校正,不可能完全依靠汇率的调整。而更多地需要推动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从中国角度看,积极推动居民和企业的对外投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平衡策略。目前中国在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上的管制已经大幅放松,从趋势看,这种放松的空间还广泛存在。

(二)中期的重点:积极参与亚洲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区域格局的改进

全球金融动荡对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反思和重构本地区的货币体系和金融架构,这是东亚新兴市场参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必备前提。然而,从目前的情景看,东亚地区在跨国货币合作、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货币政策独立性方面要进行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蓝图相比。东亚差距甚大。然而,此次危机同时提醒全球以及亚洲国家。东亚区域经济与货币、金融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尽管目前东亚尚未达成正式的货币合作协议,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地区在汇率和货币合作方面其实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东亚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的产业转移,使得当时基本上所有的东亚货币都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国是亚洲商品的最终消费者,美元也是亚洲最主要的贸易结算与投资货币。东亚金融危机对这种非正式的货币与汇率合作带来重创,并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多数国家开始积极调整,并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国际货币等其他形式的货币制度。更为重要的是,东亚经济体也开始尝试与本地区的其它货币保持联系。可以预测,从中期趋势看,全球储备制度将逐步从一种储备货币向多种储备货币转变,尽管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应当已经逐步成为趋势。对东亚而言,这意味着一种艰难选择,这需要东亚经济体能够在正式货币与金融市场合作方面实现大的突破。从亚洲金融界的研究看,已经出现了不少类似的研究和讨论,例如,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的中央银行,负责促使各个国家在汇率政策方面达成一致性安排,并为出现金融或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发挥最后贷款人角色。还有的研究建议考虑“区域中心货币”的可能性。同时,推动亚洲本土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三)长期的重点: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建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在迅速提高,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货币,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然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全球货币体系更为均衡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7篇

摘要: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给2008年打上了历史性标记。世界经济也随之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如今,世界经济回升,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各国只有通过加强对危机的反思,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更深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体制性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规范国家间货币行为的准则,是世界各国开展对外金融活动的重要依据。它的形成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惯例和习惯演变而成的,这种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当相互联系的习惯或程序形成以后,一定的活动方式就会得到公认,当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共同遵守某些程序或惯例时,一种体系就发展起来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就是这样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种是通过国际性会议建立的,如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显然,这种体系具有主要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和在短期内就能够建立起来的特点,尽管这种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不过这样的体系也不能完全排斥某些约定俗成的传统做法,是现行的法律与传统的习惯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与效力。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的历史的必然产物。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2.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

3.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

4.国际结算的原则

5.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6.国际收支的调节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金融全球化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很多问题,归纳为三点:①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②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③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

金融全球化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运动使得对货币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使对制度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2.金融危机彰显出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次缺陷

危机的发生本身具有偶然性,但发生危机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或者说,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缺陷,在过度供应的美元滋润下过度发展,最终破灭引发危机。而追求美元的过度发行,进而推动金融资产的膨胀,又是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能免费享受的午餐。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是由现在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决定的,同时也是美国过度利用这个体系缺陷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必然结果。

也正是因为金融危机所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制度缺陷,即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使得在后危机时代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

在美元本位制下,国际储备货币的供应主要依赖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尽管,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没有变,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再受约束。于是,当美国与世界的利益一致时,它会做出好的决策,当美国与世界的利益不一致时,它只会选择对本国有利的政策。这就造成美国能够超前消费,同时却不受制约。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由美联储肩负美元货币发行和货币监管等职责。

美元的过度发行造成国际市场上美元泛滥,大量过剩资金充斥于全球金融市场,成为全球金融不稳定乃至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现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体系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构成,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自它们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正式运行所采取的国际金融制度与货币政策就存在缺陷,当时是以美国和英国两个方案为核心,反映发达国家的利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货币协调和世界银行贷款方面的决策权操纵在美国、英国等10个发达国家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权被西欧国家所控制,世界银行的领导权长期由美国把持。

(三)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1.监管理念上过分依赖市场的力量

2.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3.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国际组织以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缺乏有效协调。

4.监管体制上存在漏洞。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1.强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终贷款人的职能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在增强IMF 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扩大其援助的范围,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IMF实施资金援助应考虑成员国经济长远发展

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3.提高发展中国家在IMF等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改变过去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国际金融话语权的状况,扩大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权有利于国家之间协调与合作效率的提升。

(三)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

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共同关注和追踪跨国金融活动和资金流动,着重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统计与监测。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四)开展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之间应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汲取本次金融危机教训,改变“监管越少越好”的理念,在承认市场治理作用的同时看到其盲目性,主动加强监管,消除金融监管真空,特别是加强对信贷金融机构,即中介服务机构等非传统对象的监管,并加强国际监管协调。

总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被国际社会热议了半个多世纪但仍无结论的问题。改革将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将取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力量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和减少外汇储备结构中对美元过度依赖。

虽然阻力很大,过程漫长,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声,有利于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发展。因此,这项改革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这项改革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必将光明!

参考文献:

[1]牛铁航. 论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及中国对策[J]. 南京社会科学 , 2009,(03)

[2]姜波克. 国际金融新编[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88 - 100.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主权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和异化,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广泛的改革。(1)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的范围,强化其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实行资金援助时,不仅要考虑恢复受援助国的对外清偿能力,还要考虑促进其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3)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4)促进交流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与成员国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改善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金融全球化为资本的无序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世界上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波动,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成本,也使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发达国家应主动担起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这就要求各国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这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础。从国别上看,这种合作与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各发达国家之间应经常相互协调与沟通,共同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各国在货币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合作,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二是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注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三是加强区域性经济货币政策的合作。在总结欧盟与欧元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一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共同探讨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体的冲击。此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还应加强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四)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在金融全球化下,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制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2)抑制国际范围内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特别是加强对“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对对冲基金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成为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国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改革方向.上海经济研究,2009.2.

第9篇

一、sna与mfs概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迅猛发展,但在统一向前的大步伐中,世界各国的发展仍体现出明显差异。为了增强统计的国际可比性,协调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统计制度,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先后制定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国际收支手册》(bop)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等国际统计准则。2008年联合国专家组又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进行了修订,推出了08sna。

sna以全面(综合)生产理论为基础,运用会计账户方法对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进行系统的统计核算,为宏观经济分析、决策和管理提供客观依据。sna作为最为全面和系统的宏观经济统计国际准则,其中包含相当丰富的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

但是,在2001年,经过长期研究和多次修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颁发了一部专门的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用于指导和协调世界各国的货币与金融统计。mfs的出版,填补了货币与金融统计领域国际准则的空白,对世界各国的统计、金融事业及宏观经济管理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概念和原则上,mfs与1993年sna保持一致,并与《国际收支手册》(简称bop)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简称gfs)等国际统计准则相互协调。

本文尝试从宏观上把握sna与mfs的区别与联系,并以金融工具分类为切入点,细致探讨两者的具体不同。

二、宏观把握sna和mfs的区别与联系

sna是关于整个宏观经济统计的国际准则,mfs则是专门针对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仅就货币与金融统计而言,两大国际准则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一)核算目的不同

sna是为了核算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而设计的。它以整个社会再生产为主线,全面核算再生产的条件、过程与结果。全面测定生产、收入、分配、使用和资产负债的总量。在sna中,反映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等。国民本文由收集整理经济全部活动以账户和矩阵的形式列出。账户形式即会计账户的借贷格式,借贷双方平衡,最基本的是生产、消费、积累和国外(即国际经济往来)四大账户。体系中包括:国民收入计算,投入产出表,资金循环表,国民资产负债表与国际收支表等内容。

mfs是关于货币与金融统计表述方式的国际准则,是为了测定整个社会的金融活动状况、分析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而设计的。mfs范围覆盖了广义金融的各个方面及相关经济活动,内容包括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定义、分类、指标、方法和表式等。它以经济体中的资金运动为主线,侧重于金融性公司部门以及次部门的金融资产负债的流量和存量核算,在金融领域自成体系。

核算目的的不同是sna和mfs最根本的区别。

(二)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不同

mfs和sna两套核算目的的不同导致他们建立的理论基础也不同。sna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生产活动是一个生产-分配-流通-使用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的过程,生产活动是一起经济活动的中心,以此为指导,sna全面核算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流通-使用各环节的价值和实际的流量与存量。其总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和资本形成总额等。

而mfs以金融理论为依据。金融理论认为:货币供应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可以制约货币需求,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以此为指导,货币与金融统计全面统计了金融交易形成的流量和存量,根据金融性公司的职能不同,核算了影响经济和金融过程的重要指标,详细描述了金融性公司部门以及次部门的债权和债务。

(三)sna和mfs的主要联系

1 核算主体一致

一国之内的单位、个人和国外的单位、个人参与的经济与金融活动,是sna和mfs核算的主体。

2 核算客体一致

尽管sna和mfs在核算内容上与有关于生产、分配、使用等方面的差异,但是金融资产和负债额流量与存量是二者相同的核算客体。

3 基本概念一致

sna和mfs在经济核算的许多基本概念上取得完全的一致。比如常住单位。机构部门、金融交易、金融资产、负债等,两套核算体系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定义。

三、sna与mfs金融工具分类比较

mfs的统计标准是以sna的统计标准为基础的,sna的统计标准是组织、计量、处理经济体中非金融和金融活动的完整框架。因此,sna的基本原则决定了mfs的统计原则。但是,由于两者统计的目的不同,因而sna货币与金融统计与mfs无论在体系结构和具体内容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面就以金融工具的分类为例,具体来比较sna和mfs的不同。

sna没有明确提出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只从存量(金融资产)与流量(金融交易)出发将金融工具分为不同的七个类别。它采用复合分类法,在第一层次上把金融资产和负债划分为七种: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证、保险技术准备金、其他应收/应付账款。同时对一些一级分类做了二级分类,例如保险准备金分为住户对人寿保险准备金和养老保险的净权益。保险费预付和未决索赔准备金。对于贷款和债券分为长期和短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