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29: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师表的影响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一是教学时间上以身作则,教师上课要候堂,提前到教室,教学不拖堂压堂,更不能迟到早退,在学习纪律上成为学生的师表。二是要认真备课,课前准备好教具、图片、小黑板、课件等教具,设计好板书,用普通话和标准的本学科的教学术语讲课,在语言规范上成为学生的师表。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热爱事业、严谨工作的人格影响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二、教师要和蔼可亲,发挥情绪的感染力
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为此,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其次,要以爱来对待学生,要像慈母一样用“请”“你真行”等文明用语和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的情绪体验下学习。第三,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课。教师上课时情绪高昂,语言精当,语汇丰富,就会促使学生精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三、教学要有情有趣,调动学生的内动力
青少年是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好胜,但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先教师在阐述教学内容时,要以饱满的情感讲课,有效地唤起全班同学积极的感情。如语文课在描述有爱国内容的课文时,教师要洋溢着正义之情、爱国之情,以作者的爱国之情的曲折起伏去扣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心潮随着作者的感情激荡澎湃。其次,教学要有艺术性。教师在讲课时要有乐趣,有时用幽默的语言,有时用严谨的话语,使学生感到老师知识的渊博,产生崇敬之情。第三,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使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交替进行,寓教于乐,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四、教学必须贯彻量力性原则
如果所教的教材内容太浅,没讲几句学生就一目了然,学生失去了进一步追求新知的情趣,就会导致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如果所教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啃不动,多次努力后仍受挫折,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学习情绪低落,产生厌学情绪。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其次,要因材施教,对好、中、差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分类指导。第三,教学要按课标要求去做。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所以,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不能超标,对于基础和能力及发展等方面的测查要有恰当的比例,以适度的教学内容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五、教学管理民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堂心理气氛受班集体人际关系善的制约。班集体的人际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管理体制。其次,教学中师生共同设立学习目标,拟写学习计划,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要注意发扬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好、中、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同伴互助活动,使班级人际关系健康和谐,保证同学们在欢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一般来说,大多数老师总是在课前大量的收集素材,然后精心的制作课件,殊不知这个过程有时候恰恰可以让学生来完成。我的做法是由全体学生参与素材的收集,然后由小组来完成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工作。这一教学过程,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1 拓宽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浓厚的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课本内容与学生求知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在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课本的内容未必都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课本又未必能进行周详的介绍。笔者常遇到学生在上课时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从地下煤炭、石油的形成到天上太阳、月亮会不会灭亡,从企鹅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到古楼兰的消失等等,这些疑问中绝大多数在课本上都很难找到答案,然而它们都属于地理的范畴。而由于时间的限制,上课时老师也不可能有很充裕的时间进行补充讲解。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的求知欲在课上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势必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学习的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课堂上枯燥的说教,学生听多了会感到乏味,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时,以往单靠讲课,尽管老师费了很大劲,却总是有一部分学生听不懂。于是我就带着他们用乒乓球、铁丝等制作地球仪,做好以后又让他们在上面画出地球的两极、赤道、经线、南北回归线等,学生们个个干劲十足,课后检查发现,学生通过动手所掌握的知识,远远好于听讲,而且记得牢、学得开心。再如学习中国行政区划一节,要求学生能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基本形状,以前学生单纯看图记图,既乏味又不容易记住。现在我把复印好的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贴在厚纸片上,让学生把一个个省级行政区剪下来,边剪边记,全部剪好后让他们相互提问,区别每个纸片是哪个省,又让他们个人间进行拼图比赛,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拼出中国地图。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学习的内容,而且学得的轻松,兴趣十足。
3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一个精美课件的诞生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从素材的收集到课件的设计制作,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在收集素材的时候,有的同学善于翻阅书刊杂志,有的同学善于运用互联网,有的同学善于收集图片素材,有的同学善于收集文字素材,还有的同学在收集视频资料方面有一套特殊的办法,只有通过彼此通力合作,才能收集到多方面的、充足的课件素材。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有的同学文字输入特别娴熟,有的同学美术上别有天赋,还有的同学在软件的使用上技巧颇多,这同样需要彼此的合作。
4 让学生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爱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多渠道、多方位的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帮”老师做课件便是一次很好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地理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地理课上他们表现的机会本来就很少,有时即便有也可能由于缺乏自信而不愿表现。时间一长,他们便丧失了学习地理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然而当他曾经参与制作的课件被老师展示在课堂上并被其他同学认可和接受时,他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他会感到在地理课上他同样会有很好的表现机会,这样他便会逐渐树立起学习地理的信心。
5 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年龄的差异,老师和学生之间往往不可避免的存在代沟,两者的思维方式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转折阶段,有时候学生的想法可能会让老师感到诧异,甚至无法理解,然而这正是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如果我们总是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去搜索素材、设计课件,也许我们自己会觉得:“这样学生该懂了”,然而事实未必如此。学生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是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设计和组织的,这样的课件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件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欲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好地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一定要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形势;中小学;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12-02
素质教育,不是就教育而教育,实施过程既是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创生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个体获得公平、公正教育权益的过程。
一、高点定位实施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
1.培养学习兴趣。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从教育社会的角度,辩证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发现和探索的能力,将学习兴趣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
2.加强思品教育。正确面对和分析时代赋予教育的局限性,在理性审视素质教育实施的社会政治条件的同时,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多举行爱国教育系列活动,把立德树人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的任务。
3.加强信息互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探究,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关键环节。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是搭建良好信息互动平台的重中之重。
二、以人为本构筑有章有序的有效教学
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师生良好互动,进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1.以科学指导促进学习。要尊重个性差异,坚持因材施教,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特别对于学困生,要有意通过安排擅长的题目,创造一些机会,让更多的学困生体验成功,进而更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
2.以教案反思促进学习。在课堂将要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真回顾,促进对知识巩固、扩展、延伸和迁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中的困惑之处,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3.以学案促进学习。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以课时为单位合理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习方法的改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整合,促成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强基固本确保教育引导的及时有效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核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满意度取决于个人对班级的直接感受,作为学校基层管理者的班主任,不仅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更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实施者。
1.以朋友的视角关爱学生。“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用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以小助手形式强化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在学生做得好,这是个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做得好,这是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公开、公平、公正地民主竞选班委,放手让有威信、能力强的学生独立策划、组织活动、实施管理。
3.以人文教育培养自我教育。班级是个小社会,有着一种为学生集体所接受的价值观,要以良好的班风、先进的班级典型鼓舞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统筹谋划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没有高水平教师,就没有高素质学生,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关键资源,因此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1.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把教师发展放在重要地位,积极构建自学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贯穿“说、做、写”全过程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通过推行组内教研专题化、组内作课轮流化、专家引领常态化、培训保障制度化、外来学习互助化、名师培养目标化、表彰奖励学习化,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2.提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青少年发展规律,要按照培养“具有强壮体魄的健康人”“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具有厚博知识的现代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的目标,把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积极推行精细化特色管理。遵循“创新发展思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方针,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在“细字上做文章、实字上下功夫”,将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化、明确化,以精细管理为保障,使素质教育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到位、都尽职。以精细化的特色管理为依托,实现素质教育人人会管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bstract: Practice is the core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students of ge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courses of geology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ore in this new 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s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aims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atur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character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prospectin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aspect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proceed with,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geology major and thinks that practice is the only way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skills and quality.
关键词: 高职;地质;实践教学;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geology;practice 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13-02
0 引言
高职类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专业培养的专科生大多去地勘单位工作,主要从事野外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工作。这些工作都必须有大量的野外实践经验作为支撑,使学生掌握常见矿物、岩石识别及地质编录的基本技能,熟悉区域地质、矿区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胜任矿产勘查基础工作且具备编写常规地质报告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实践课程的开设。
1 专业课程性质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高职中主要开设了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矿产勘查地质学、地球化学找矿、数字地质填图、地质制图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设有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两个重要的实践课程。
其中,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基本,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矿物学包括五大类中常见矿物的鉴定,岩石学包括三大岩类常见岩石的鉴定;构造地质学包括多种构造地质现象的识别与判断;古生物学包括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化石的识别与鉴定。这些内容的学习离不开标本的观察与学习,也是认知地质学科的基本功。
矿床学的学习离不开成套的不同成因矿床标本,勘查地质学的学习离不开岩心,地球化学找矿中取样位置及样品的处理必然有实物操作过程,数字地质填图必然应用掌上机,地质制图更是该是计算机的实际处理工作。
地质认识实习与地质填图实习更是以野外工作为核心,进行地质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的过程。因此,从专业的课程体系上来讲区域地质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是学好本专业的必须过程。
2 地勘工作特点
地勘行业具有较大的超前性和不确定性,其工作成果关系到国民经济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发展前景和速度。而地质工作是矿业开发的基础,地质找矿工作是地勘单位的立根之本。
地勘单位的工作离不开基础地质,其根本在于区域地质填图和矿产勘查,这也是矿产开发的前提,国民经济规划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地勘行业的人员结构上,今年进入了较多的本科生,但每年仍有60%以上的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毕业生进入了地勘行业,从事一线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工作。
地勘行业的基本工作是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从专业培养目标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是掌握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基本技能,这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决定的。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具备矿物、岩石的鉴定能力,地质构造分析能力,地层、岩相分析能力,地质填图能力,地质报告编写能力等。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学生必须具备矿床成因分析能力,找矿方法和技术应用能力,勘查工程布置和编录能力,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能力,矿产资源工业初步评价能力,矿产地质报告编写能力。
地勘行业的工作决定了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所开设课程,学生所学内容与他们今后的工作是一致的,那么这些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能力就必须得以加强、强化,毕业生才能够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连接,为地勘行业培养优秀的毕业生。
3 人才培养流程分析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开设课程门类、课程先后衔接方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为适应当前技术革新,近年来增设了数字地质填图、计算机制图的课程,能够满足地质行业的需求。但是从调研的情况分析,当前的毕业生质量有很大的欠缺,主要反映是技能不够熟练,而技能的掌握又必须有理论进行支撑。
当前课内实训的技能训练满足不了行业技能需求。首先,在近三年的招生情况看,学生的高考分数每况愈下,学生的基础弱,学生目前多数为90后出生的,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但是责任意识弱、辨别能力弱、集体观念弱、承受能力弱,在由知识学习向技能学习转变和适应的过程中,受自身知识体系限制,在有限的两年之内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难度相对的增强了。其次,当前的课程教学,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课程必须注重基本理论,这是学生学习、掌握技能实训的基础。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时,课程涵盖基本能力多,课程专项技能实训没有开展,学生不能够从整体上对基础技能进行强化实训。再次,地勘行业基本上每年四至五月出队,这就导致学生在第四学期的学习不能够顺利进行,而如果推后至七月份,则大多地勘单位已经把任务安排结束,学生的顶岗实习不能够及时落实到位,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压缩,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4 实践教学改革的着入点
在从事专业建设过程中,经过自己所带课程的试点及同诸多高职院校的交流,初步分析了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实践教学的切入点,认为有四个方面尚须完善:
4.1 师资队伍建设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要培养具有一线生产能力,能够胜任地勘工作的技术人才,需要教师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具有地质野外工作的丰富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引进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引进地勘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与讲解,这需要校内教师进行配合,共同完成学生技能项目的训练;二是提升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对学校来说,这是最为根本的做法。在师资力量不是特别充沛的条件下,应集中力量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得教师在暑假期间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工作,或采用替换法,教师分别去进修或去单位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这都是增强教师素质的可行措施。
4.2 拓宽实践学习方式
时间是学习的保证。在学生在校时间固定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增强学生技能掌握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采用理论学习安排在课堂,主要的、关键的首次实训安排在课堂,需要反复观摩、强化的实训必须要利用业余时间,补充教学时间的不足。在地质专业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实习技能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观摩与强化,才能构成学生的基本技能。矿物鉴定、岩石鉴定、古生物识别、原始地质编录等都必须有大量的、反复的学习才能够形成学生自己的基本技能;而罗盘使用、GPS使用等工具更是一个反复的使用过程,也只有经常性的观摩学习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这只要一个开放性的针对学生学习的实训室就能够满足,达到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4.3 变革考核方式
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培养体系,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应试方式,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考核方式变革的内因。加强实践过程中的考查,强调平时技能积累的重要性,通过对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技能目标的细化,针对每一技能进行考查,并且在考查过程中让学生讲解技能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这样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考核的难度降低,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在这样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4.4 教材体系建设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专业所用教材基本为本科教材或本科教材的缩略版本,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材没有形成体系,不能够迎合地勘行业的需求。案例与理论相统一的教材结构还没得以充分体现,应在教材中突出实践,能够涵盖典型案例,案例支撑理论,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一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工作、调研与讨论等手段,收集行业人才需求条件,分解行业任务具体到课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构建理实一体的教材体系。
总之,实践是高职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学生掌握技能的核心,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实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最终提升毕业生质量,达到行业需求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建设,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
[2]桂和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4.
[3]杨广泉.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办学水平[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134-136.
[4]余际从,王果胜,汪安佑,等.未来10~15年我国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5]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等.坚持教育改革,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2-16.
[6]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我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本文分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意义,认为幼儿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培养高素质、身心健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就应该从幼儿时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新世纪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形式进行的教育,即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创造美与识别美的能力,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实施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既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诗意的描述,它并不是要在儿童与艺术家之间简单、生硬地划上等号,而更多的是说,每一个儿童都与生俱来拥有艺术能力。[1]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
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用丰富、形象化的感悟语言引起儿童的兴趣,陶冶儿童的情操和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幼儿全面发展。[2]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轻松、平等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鼓励孩子自由创造并适当进行艺术技巧训练,通过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与疑问,如在唱“小树叶,飘呀飘”的歌曲时,有的孩子双手摆动,形象地表现树叶随风摇动的样子,有的孩子双手做小树叶状,放在胸前等。教师要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自由发挥,为歌词配动作。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力,因此,在孩子们进行创编时,教师不能干预,打断孩子的思路,这样有利于保证孩子创编思路的完整性。假如教师不时让孩子停下来,纠正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幼儿的思路就会受到干扰,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刻意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师要给孩子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大胆、自信地去想象、去创造。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创造过程,而不要太在意结果怎么样。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手舞足蹈、自编自唱;在绘画中幼儿可以乱涂乱画,对此类情况不要以“不对”、“不行”等以成人固定的方式去限制他们,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发现幼儿的可塑性,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想象,大胆思索,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人类审美的本能在儿童的绘画、舞蹈、音乐活动均有所表现,所以,教师要对孩子的这种无意识的艺术本能给予肯定,并加以启发、引导,要把幼儿这种对美的无意识表现积极地培养成为幼儿有意识的艺术展现,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
首先,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提供给孩子去创造、去感受、去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教师要让幼儿多看多听,丰富幼儿的感官,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其次,教师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孩子的感受美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美工区准备了供各年龄层次、能力层次不同的孩子的美工活动材料,供孩子自主选择,并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当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美有切身的感受,也会评价自己的作品,美好的一切会从孩子的作品中一一展现。如在音乐活动中,孩子在听、想、说、唱、动等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起来,从而产生主动感受、领略音乐美的积极心态,思维愈发活跃,好奇心更加强烈。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艺术活动符合幼儿富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孩子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用自己的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在绘画中,幼儿的画与教师的示范画颜色不同或有的地方不太一样,这虽然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但孩子表现的却是自己眼中喜欢的色彩、线条,这正是孩子的“闪光点”。其实,也是孩子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教师不能扼杀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而要加以肯定,并正确引导、启发,让孩子大胆探索,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渐渐地,孩子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幼儿随心所欲地、快乐地陶醉于艺术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多组织幼儿感兴趣的艺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各种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转贴于
艺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当这一兴趣得到满足时,幼儿不但学会了技能技巧,而且产生了成功感、自信感。成功的次数越多,幼儿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越高,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在各方面及各阶段的能力,并以此来安排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例如,在舞蹈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对歌词、舞蹈进行创编,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使孩子充满自信地一一展现自己的舞蹈动作。当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时,教师肯定的口吻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从中获得更强大的推动力。那么,幼儿在实践锻练中,体验了成功,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就更加有了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三、幼儿艺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这种主体性在儿童那里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潜能”在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得以显现、发展。也就是说,个体主体性有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使幼儿主体性在教育上成为可能。[3]幼儿艺术教育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过程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体验。
(二)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
幼儿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艺术教育,幼儿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幼儿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欣赏每一个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艺术教育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幼儿由于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因此对艺术活动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外向、喜欢表现的孩子,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对于胆小、羞于表现的孩子,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
(四)更新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其次,教学内容应更具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要为幼儿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要增强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最后,为了应答时代的挑战,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扩展和更新当代我国现有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扩展和更新后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应包括“欣赏”、“表现”和“创造”三方面的内容。[4]
艺术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孩子的情感、智能、社会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全面素质教育园地中一个颇具新意识的尝试。幼儿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活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的环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艺术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边霞.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与成人艺术家的比较[J].教育教学研究,2004,(12).
[2]郑惠萍.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2).
关键词: 政治教师 语言素养 提升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驾驭教学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高中政治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才能更好地提高其他教学能力,有效组织教学实践,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政治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素养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看法,对于政治教师语言素养的提升途径作初步的探索。
一、教学语言要锤炼——“精、准、当”
“精”是指语言要精练,即教学语言宜精确不宜赘述。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说得恰到好处。要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有详有略,详略得体。例如:讲解高一经济生活中“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时,我简要地用“标价”二字说明价值尺度这一职能的运用;用“付钱”这一动作描述说明流通手段。学生一下子就记住这个知识点并能准确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语言不精炼,华而不实,就会影响课时的充分利用。
“准”是指语言要科学,教学用词宜科学不宜过分口语化。政治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它的基本概念、原理等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因此,每句教学语言都不能有半点的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更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而不顾科学性、教育性,满堂大白话,使课堂语言苍白无力,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当”是指把握好运用各类语言的恰当时机。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要使用相应的恰当语言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它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应避免讲得过多,该教师引导的部分,是教师必须抓牢的恰当运用语言的时机;该学生思考、讨论和思维形成时,教师要“噤声”,不讲或少讲,至多在这一过程中作适当的总结和引导。
二、教学语言要“含情”——“情感加幽默”
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展示感情,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并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引起心理共鸣,促进思维,巩固知识,树立价值观。“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上充满热情、快乐,有利于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在情感共鸣的语境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自然而然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1]
教学幽默语使师生关系更和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夸张的情节,讲笑话、趣事,机敏的妙语、俗语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到“影响消费的因素”,关于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时,我说:“老话说得好,钱是人的胆儿,有钱有胆儿,没钱没胆儿。收入高的话才有消费的信心。”学生边笑边说,我们将来要努力挣钱才能有胆气,在幽默的气氛中达到了课堂教学目标。
三、教学语言要“个性”——节奏起伏,音量适中,语言风格独到
语言声音不宜过平,要有节奏起伏。平淡无变化的声音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就一节课来说,导入、提问、讲授、诱导、结束语等,语音响度应有所变化,甚至有明显的落差。当需要强调某一概念或原理中的关键字词时,当学生思维出现疲劳,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可适当增大音量,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是个演员,要能够根据“剧本”需要,有相对应的情感付出和情绪表达与之呼应,这样才能很好地演绎教材内容,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如,我在教学高一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时,关于四种消费心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我用“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四句话做了总结。这其中,每个小短句都是强调前两个字然后加上后三个字作为着重音调,学生一下子就把握了对于四种消费心理的应有态度。
总之,政治教师要适时恰当地掌控音量及语言节奏,一切着眼于很好地演绎教材内容和课堂需要,使教学充满个人魅力,最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目标。
四、教学语言要“机智”——应对突发事件有“话”招
政治教师应具备对课堂教学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具备随堂应变能力,是教师自身高超的教育机智和老练娴熟的教学经验及灵敏的语言对策的统一。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要机智应对,使其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比如:我在上一节哲学课时,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可是那天投影幕布有故障,怎么也不下来,学生在一边叫“跳!跳!”,那时候,我没多想,就一跳,拉下了幕布。结果,学生们哈哈大笑,我也觉得有些许尴尬。我微笑着说:“我这么做,是有用意的哦。我想用刚才的举动来说明了一个人生哲理。有些目标,是你跳一跳就能够着的,不要害怕难为情,要砥砺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自己的努力去达成目标。”这个突发事件就通过我的语言应变,转化为了很好的课堂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驾驭教学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素养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为了达到最佳教学境界,每一个政治教师都应像演员苦练基本功一样,不断发展和丰富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政治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其他教学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条路上,我们还要作更多探索和实践。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但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却存在时间上的制约,高职的学制大多是三年的,也有两年的,其中至少有半年要到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在校上课时间最多两年半,两年半的时间要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再挤出时间,利用正课时间开设人文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是不现实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一、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特别重要。如果学校有一种良好的科技、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围,对学生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校园环境在人文教育中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更不可替代。它时刻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文明素质较高的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所以,高职应注重校园软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学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即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创设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举办系列人文学科讲座,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举办各种人文讲座、艺术节、科技节,各类竞赛、影展、文艺演出等,吸引学生主动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健康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使教育越来越具开放性,同时也为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人文论坛”,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其人文现状。同时,教师要利用校园网进行人文方面的网上教学,引导社团设立自己的网站,锻炼学生利用校园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其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同时,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文化学习空间。若有可能,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校作报告。他们的治学态度、精神风貌、对人生事业的追求,都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有时这种报告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不仅会增加学校的学术氛围,也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一旦一个学校的氛围形成了,它对每个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高职社团活动是学生为了共同的兴趣与爱好、需要与目标而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新闻、社会热点等方面,或开展有关人生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演讲、辩论等。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弥补教学计划不足,感受人文与科学教育,培养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学生组织社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自豪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生活,是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人文精神化成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能把学生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塑造出高尚的人文精神。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的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俄国民族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美是生活。”[1]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之真善美,体味生活之酸甜苦,以丰富其情感。而且人文知识的积累,是我国古代《庄子》中说的“知道”,人文精神是《庄子》中说的“体道”。由“知道”到“体道”,要经过实践的过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这种来自现实的社会实践的人文教育比在学校的教育更深刻、更直接、更持久,更能有机地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企业,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改造自我,促进自身健康的发展,以达到人文素质培养与人文精神提升的最优化。现在欧美流行的社区教育,特别重视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强调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开放、参与和互动,这点是特别值得我们高职院校学习的。
【关键词】实施;素质教育;途径
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和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中职学校要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各学科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强化某一方面的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通过德育课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重点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结合行业特点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 通过文化课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应开设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程,还应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综合性强、适应面广的基础性通识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文化课程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社会实践环节。
(三)通过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中职学校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突出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除应保证学生有较高的文化起点外,还应着眼于学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上从面向单一专业工种扩大到面向行业岗位群,体现宽基础的特点。注意与相邻、相关专业课程的广泛交叉与渗透,以利于超越与创新。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技巧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力求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并重,不论是德育课、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重视思维方法训练。一方面提高构成思维诸要素的能力,如理解力、概括力和分析力等;另一方面提高思维的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各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3、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4、力求健康人格培养。中职学校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做事”,但最基本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并会与人协作共事的人。5、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其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素质的突破口。由于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必须根据不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实施方案、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标准与办法等。对专业所需的最基本的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全面、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从而掌握从业必须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职业能力。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可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教学、教学参观,也可选择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地点可以设在实验室、校实习工厂或企业单位;时间上可灵活掌握,内容上可适当安排。这一特点说明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知行结合的关键环节,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如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都应通过实践环节,在现场劳动和实际训练中逐步得到培养。总之,实践教学能够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于一体,是中职学校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三、 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辅佐途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巩固和扩大第一课堂素质教育成果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导向功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风尚;(二)育人功能,通过独特的潜移默化过程,使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消化、接受,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三)凝聚功能,借助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建立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增强师生凝聚力。
四、职业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
中职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职业指导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指导实践中,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在大力倡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时期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离不开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反思性教学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标志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此次改革从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的修订到教学模式、手段、方法、内容、评价等环节的实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显然,这样广泛深入和全面的教学改革如果没有广大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而英语教师的素质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但我国大学英语师资比较薄弱,教师素质总体不高,这种状况制约了我国英语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难以应对21世纪的种种挑战。众多研究表明。反思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之一,为全世界的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所接受。可以说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意义
反思性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内省和展开思考的过程,它力求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来达到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的反思体现在对教学问题的发现与评价、对解决策略的实施和对问题解决结果的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和完善教学。反思性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具有开放的头脑,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精神来探索和反思教学。因此反思性教学对于大学外语教师的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为大学英语教师持续成长提供了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它意味着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分析,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才得以不断丰富,教学理论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师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如果能够坚持自我反省,那么他的成长就不是短期的或阶段性的,而是一种可以持续终身的成长的过程。
2 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方面进行思考,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方式等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及评价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结果改正不良行为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从而促使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3 能促使大学英语教师逐渐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大程度上扮演着一个教书匠的角色。而在反思性英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的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教书匠变成了研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了学习型的教师。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因此反思性教学使大学英语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而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
4 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创造力。
反思源于对问题的思考,而教育问题则来源于教育情境之中。教育情境是复杂、丰富多彩而又变化多端的,这是由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教师职业实践中充满了“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而学生则是具有一定主体性、能动性和个别性的。这就促使大英语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敏锐地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有效的解决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的创造力得以不断地提高。
二、结语
反思性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提高素质的途径。在当今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性教学,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跟上改革的步伐。通过反思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搞好课堂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专业水平,并走上科研之路。因此,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