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02:59: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生物实验归纳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教学经验
生物是一门理论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上感到很困难,觉得不知从何下手,也因为生物这门课程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都非常的强,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也就说明学生进行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生产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得以帮助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一些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
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生物这门课程因为其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所以平时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个严谨的思维,但是,一般的学生很难在短的时间内培养出这种严谨的思维能力,这样也就导致了学
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很难找到生物学习的突破口,感觉到无能为力,不知从何下手,这样,也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对于生物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时候有一种严谨的思维能力,注重思维的逻辑性,环环相扣,最终找到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突破口,从而渐渐地对高中生物的学习产生出自己的兴趣。而这样严谨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小方法可循,例如:(1)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
以及牢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一种传输,以及在脑海之中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加固,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牢固的理论基础知识,来发展他们严谨的思维能力。(2)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一个高强度的调用。学生在平时的生物课学习过程中,要将这些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理解,然后再将它们消化吸收,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会对严谨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这个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同时,它的实践性也非常的强,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以及学习中,多进行一些教学实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加深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也有以下几种方法,例如:
(1)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实验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时间紧,任务重,这样也就导致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及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的动手实验机会,而都是教师代劳,将实验结果进行公布。这样一种学习不能很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达不到想要的效果。(2)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实验要带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实验,会加深实验印象,会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实验过程,所以,要让学生在平常的实验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能力。(3)在实验的时候学会进行总结。总结是对实验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复习以及加深印象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的实验过程中学会对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会加深实验的印象,从深层次了解实验的主要内容,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4)坚持多做实验。动手实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他需要的是学生的坚持,在每天的学习之余可以进行一些小的实验,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才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三、帮助学生理清生物知识结构
生物课程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理清知识结构,明确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然后自己再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
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所以,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去理清知识结构,抓住知识主线索,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学习生物课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更轻松、更全面地学习生物。
四、教学要循序渐进
生物课程的学习,本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较为困难的、较为复杂的内容的话,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先从简易的入手,弄清脉络,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牢固,再去学习一些深层次的知识。如果基础知识不过关的话,则很难进行下一步的更为深入的学习。同样,我们在平时也要告诉学生,在他们的自学过程中,要先从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然后再适当地去进行一些深入的复杂的学
习,来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
综上所述,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生物这门课程,也有利于生物能够更好地运用到今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活、生产的实践,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这样子的话,也可以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生物教学,也能够更好地发展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庆荣.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关键词]生物教学 衔接教学
1 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初中生物科教材
高中生物科教材是以初中生物教材为基础的,如今许多的中学初中与高中分离,如果没有充分认知初中生物教材,就会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而高中内容概括、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等。另外初中个别学校特别是农村大部分初中学校实验设备配备不齐,部分教师由于非生物专业出身而难以把握生物学的准确性等现象。我们已经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与高中生物教学是有其内在必然的联系,学生的认知、教师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所以生物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的变化。要通览教材、大纲,课标,重点理解和把握初高中生物内容主题的互补和递进关系。
2 做好高、初中生物的衔接教学的策略
2.1 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学生的生理从少年转向青年,学习心理也就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习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的内容。因此,我们初中生物教师,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向往。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初中生物教师处理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图示、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经济都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其次,要充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如生活环境的自然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实物资源;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还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经济、社会、科学密切联系,作用巨大,前景美好。
2.2 重视做好实验。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尤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物学科中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的,从而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高中教材中实验很多,有些实验方法与初中联系很密切,对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初中实验基础,做好衔接。而且实验过程对一个人的科学态度、思维品质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2.3 指导学生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2.3.1 学会阅读自学。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 学会知识归纳。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2.3.3 学会科学的记忆和正确的理解方法。教会学生改变初中时的死记硬背法,学会科学的记忆法,记的时候不要盲目记忆,要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要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并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要点分析
模型构建是特有的逻辑方法之一,其通过研究模型来诠释原型特征、形态及本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生物课知识的学习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系统,知识较为零散"。所以,如何系统地、全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课题。实际上,模型建构恰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点。
1.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生物教学模型可以划分为数学模型、抽象模型、实物模型及物理模型四类,其中数学模型法指的是以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表征生物学的知识、现象;抽象模型法指的是通过抽象得到生物原型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研究对象得以简化;实物模型是采用相关实验器材或者自制器材来形象展示教学相关内容的方法;物理模型指的是依照类似原理,将真实事物依照一定比例缩小或者放大成为模型,其状态变量与原事物保持一致,但是能够通过其模拟该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更加形象地来解释认识对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述三种模型已经开始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此方式,需首先了解和把握各类模型的本质和演变方法。
2. 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模型构建的方法
2.1 新授课程
"形象大于思维"。对于新授课程,学生在概念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利用模式图、实物标本、形象化图片等具象或者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细胞教学内容为例,本文体会到:教材上描述的均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胞结构,对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缺乏形象化认识。但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模拟制作"细胞立体结构模型"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诠释生物科学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事物的原貌,对其记忆、理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基于实物模型组织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把握知识重点,避免产生杂乱感、琐碎感,提升教学效果。
2.2 复习课程
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 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抽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抽象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让学生分析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过程,从而建构激素的概念;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让学生讨论吸收到体内的大量葡萄糖到哪里去了,为引出胰岛素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做模型建构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吃饭后和运动后体内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建构血糖调节模型。
2.3 习题课程
在习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模型的思想解答题目或者指导学生基于题干条件自主构建模型解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现象限于客观条件,不能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习题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各种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产生厌烦、无助的情绪。我在必修二的多堂习题课上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将解答内容转化为图示或者公式形式,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来描述解题思路。例如,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以及概率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的乘积。
3. 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地位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模型构建和理解模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高中学生构建模型均以清晰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构建模型的过程是思维与行为的统一,在构建活动中实现主体的体验、思考和创造,实现对知识架构的理解和把握。简言之,模型教学不仅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抽象概念转化为图像、公式、实物,而且有助于拓展模型构建主体的思维,提升其搜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可见,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意识到此点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方法。
综上,在生物教学中融入模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拓展学生思维。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构建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运用假设、归纳和演绎、实验等方法构建模型,发挥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成权.浅析美国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的几个模型构建[J].中学生物学,2008(03): 13-15.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与探索;
高中生物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主动的科学的掌握高中生物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前,在新课标的规定下,实施探究学习活动是势在必行的。同时,实施探究学习活动也符合时展的需求。所以,高中生物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必要的。
一、高中生物实践探究学习活动
高中生物课程摆脱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实施探究性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增强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1.高中生物知识规律的学习活动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高中生物知识时通过一些实验让学生自己摸索规律。学生通过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思索,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获得出现的规律性知识。例如可以选取“酶的高效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可选取“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生长素的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等内容进行科学史的探究学习,让学生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和过程。
2.采取合适的引导方式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生物知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知识点,教师就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成功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思路是呈现活生生的现象,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产生认知冲突,或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如在学习《植物激素调节》前,可以这样设问导课:①向日葵为什么能围着太阳转动花盘?②豇豆藤为什么能绕着木条旋转向上爬?③根为什么总是向地下生长,茎为什么总是朝天上长?……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
3.探究操作性学习活动
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操作性的课程,这往往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生物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将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亲自探究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增强。通过实验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对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学习活动的探索
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学习活动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探索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对生物课程的教学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1.开放性的探究学习活动
高中生物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实施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研究内容,使学生的研究内容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中。学生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材料,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究,积极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沟通,认真的思考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独立解决,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2.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学生在探究生物知识学习活动中能力必然有限,无法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实施探究学习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课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增强教师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生物知识的主体,师生密切配合完成生物知识的教学任务。
3.提高探索能力
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应该重视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并不是以往的只注重结果不过问过程的传统的学科教学。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探究题材进行认真的研究,能够发现问题,做出详细的探究学习活动的计划,制定目标。第二,制定明确的探究方案,对其进行认真的规划,不断的探索出新问题,最后制定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探究方案。第三,学生根据设定的方案进行探索分析,对每一个实践环节认真的观察,对遇到的困难,进行探索研究,及时解决。第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完成整个探究学习活动的流程,并且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还提高了自身的探索能力。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学习活动,深刻的认识到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学习活动的重要性。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学校通过开展高中生物课程探究学习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发挥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作者:孟凡正
2.《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林秀芝
实践。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技巧;学习习惯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现代学校内部我们参与学习的相关方法和技巧需要真正予以重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技巧的帮助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学习知识,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想获得高效的学习成果,使学习过程活跃轻松,学习技巧和有效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高中生物学习实践里,有效积极地应用学习技巧高效地获取知识。以下几点学习方法和技巧经过实践和分析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和归纳相关知识点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呈现多、密、杂的分配布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及时让我们针对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点予以总结和概括,真正做到对于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
二、通过做题做到对学习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学习的相关内容只有真正落实到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对学习知识的巩固和落实。在高中生物的学习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参与做题,把学过的知识通过做题真正有效地巩固,真正实现对已学知识的有效掌握。
以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为例。
问: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让学生在参与做题的实践中有效掌握学习内容,并使和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三、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实验,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实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落实和学习掌握的必须途径,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动手实践,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高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
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为例,引导学生参与“蛋白质的检测”实验,取三只试管,各加1ml蛋白质溶液,分别加3滴6%醋酸铅溶液、3滴2%硫酸铜溶液和3滴1%硝酸银溶液,看其中的变化并做笔记,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有效实现现代教学。
综上所述,把学到的内容、知识通过做题真正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巩固,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有效地落到实处,保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实践和传统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而言,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并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是对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符合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是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的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说教、填鸭式教学方法,达到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自主,自由质疑和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要建立探究式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自,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生物课堂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为此,教师需要在生物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相对比较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结合所学知识。比如,生物教材江苏版必修一的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他们自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科学知识,并总结出植物光合作用发生所必须的条件。针对学生在总结探究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由小组组长收集整理后再向教师请教,教师根据汇总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这样,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可以在一种民主与合作的学习气氛中积极探究,进而在一种相对积极、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提高。
二、创造探究式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培养或启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思维。设置的问题必须保证具有探索价值,这样才能通过引导学生从多途径、多角度的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来提升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创设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必须要求教师适当放开对学生的限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式的学习,而教师只是起着指导的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归纳总结的能力。比如,在教授《细胞繁殖、分化、衰老、凋亡》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和工具,为学生演示细胞动态发育的过程,这样通过直观的观察细胞的成长过程,学生必然能加深对细胞繁殖、分化、衰老和凋亡这一过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这时候,教师需要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学生自行对知识点进行归纳,进而总结出细胞成长的规律和细胞分裂的总体特征。这样,学生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中提升了自主探究的兴趣与欲望,也增强了生物课堂教学学习的效果。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实验环节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的一个特点就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所以,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引入实验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强化对需要牢记的知识点的掌握。在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所讲述的知识点,对实验环节进行科学安排,借助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实验环节要合理安排实验的内容,以便实验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验内容并不仅限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师可以自己合理安排一些简单又有趣的小实验,不要忽视这些小实验的功效,因为这些小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动力和兴趣。例如,在讲授《发酵技术实践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蒸馒头,这样,学生在掌握本堂课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自己动手做饭。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重视课后的自主探究
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生物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外的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在课堂内外的有效结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习上全面发展。为此,每节生物课接近结束时,给每一个学生布置一个课外的自主探究课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通过自身掌握的生物知识,探索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或者和进行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实验。比如,讲授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节内容的知识理论,结合网络上对克隆技术的相关原理的介绍,对了解到的克隆技术的原理进行总结,并且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从而有效拓展生物教学的内容,也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兴趣。
五、实施全面的探究式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进行效果检测的重要过程,这对于我们不断改进教学的不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探究式教学评价实施的措施主要有:
首先,重视过程性的评价。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探究式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具体作用,力求将评价做到全面、科学、合理。
其次,评价要公平、公正、透明,以求做到评价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水平。对于探究式教学的评价工作教师以及学校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心态,务必不要将个人感情和个人观点掺杂进评价的工作中,同时应该将评价的内容以及细节告知学生。对于探究式教学好的一面应当继续发扬,对于不好的一面应该进行改进与补充,以便于起到提高教学水平的作用。
最后,教学评价应该是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教师共同参与的结果。多人参与的评价才能够全面的反映出教学的质量水平和真实情况,因此在具体的评价工作中加入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自我评价的评价方法将比以前的评价效果有不小的改进与提高。
六、总结
所以说,高中的生物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带着疑问与求知欲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生物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而达到学习成绩不断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易双平.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09):13.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体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价值。目前新课改之后有些课程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1高中生物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1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的思维进行知识理解,被动接受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更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进行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氛围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有可能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1.2只重视考试成绩:其次在我国教学中,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方式,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采用题海战术,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分数上,这样板书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会使老师感到疲惫。1.3学生实践能力差:我国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从来也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重点按照成绩来展示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课的课节非常少,老师也不重视实验课,因此相对于实践活动,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智力培养,这样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全面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
2.1导学教学模式: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采用导学教学模式,构建“5+课间+40”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将课堂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的“5”表示在上节课结束前的五分钟对学生进行下节课的学习要点提示,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上课学习内容预习、及时准备上课材料。了解学习目标,“课间”主要是指两节课之间的时间,主要是预习课时间和课外时间,在这课间时间,学生要根据导学要求和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和查找,或者是根据上课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些过程中老师起到督促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内容预习和准备工作;“40”就是指上课期间的前四十分钟,这个阶段是体现生物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阶段,老师主要是将课堂的这四十分钟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习交流阶段,老师要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采用合作探究法和小组学习法,使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比如说在进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相关内容的学习时,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核酸”,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同时能够不断收集相关资料及时了解与核酸相关的知识。在课堂的后10分钟内,老师要将提前准备好的结构检测表发给学生,这样能够及时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节课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2实验课增加: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除了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外,实验课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因为学校不重视实验课,导致培养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能够改善这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要十分重视实验课,增加实验课的课节,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在实验课中,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向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将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比如说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实验学习中,首先老师要为学生提前准备洋葱,分析不同阶段洋葱的表现以及细胞的构成,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进行细胞学习,掌握植物细胞的知识。
2.3采用讲评课教学模式: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讲评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客观评价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在应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要指出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出现重复错误,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在进行错误归纳和汇总的过程中提醒自己注意这些问题,比如说课堂上进行习题练习时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错题抄录,并将自己做出的答案写在上面,下面标注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形成错题集,学生经常进行翻阅,将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因为何种因素造成错误进行回顾,进而避免此类错误重复出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的、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会生物实验,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所以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才能展现,自主进行学习,并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蕾.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5.
[2]沈宗琦.试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科教导刊(下旬),2015.
[3]谷飞.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成功(教育),201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实践 模型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发挥,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标的学习不断深入,模型建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它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高中生物知识,而且可以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各种新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点,以供借鉴。
1 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地位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模型构建和理解模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高中学生构建模型均以清晰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构建模型的过程是思维与行为的统一,在构建活动中实现主体的体验、思考和创造,实现对知识架构的理解和把握。简言之,模型教学不仅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抽象概念转化为图像、公式、实物,而且有助于拓展模型构建主体的思维,提升其搜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可见,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意识到此点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方法。
2 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模型构建的方法
2.1 复习课程。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抽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抽象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让学生分析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过程,从而建构激素的概念;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让学生讨论吸收到体内的大量葡萄糖到哪里去了,为引出胰岛素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做模型建构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吃饭后和运动后体内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建构血糖调节模型。
2.2 新授课程。“形象大于思维”。对于新授课程,学生在概念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利用模式图、实物标本、形象化图片等具象或者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细胞教学内容为例,本文体会到:教材上描述的均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胞结构,对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缺乏形象化认识。但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模拟制作“细胞立体结构模型”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诠释生物科学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事物的原貌,对其记忆、理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基于实物模型组织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把握知识重点,避免产生杂乱感、琐碎感,提升教学效果。
2.3 习题课程。在习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模型的思想解答题目或者指导学生基于题干条件自主构建模型解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现象限于客观条件,不能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习题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各种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产生厌烦、无助的情绪。我在必修二的多堂习题课上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将解答内容转化为图示或者公式形式,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来描述解题思路。
3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涵义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 教学 对策
一、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发展现况
1.教学活动注重互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被普遍应用,教师一边教学一边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具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做实验,也可以灵活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课下自己去搜索答案,然后在下一次课堂上大家一起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是互动式教学成功的关键。
2.教学手段多样化、科学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设备种类越来越多,高中的生物课堂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为学生从视频、图像、语音等多方位展示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和更加形象的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让高中生物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资源,学生、教师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很多资源,这样,学生除了可以在书本上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
二、目前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知识了解得不深入,没有什么兴趣,因此,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生硬的教学方式,这也与高中生物的内容枯燥有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只有一些成绩很好的学生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其他的学生只是听老师课堂上的灌输,没有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不符合新课标的课程要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不良的影响。
2.学生对研究什么很茫然。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应该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带着问题主动研究、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面对范围宽泛而繁琐的课本内容,学生对于自己应该研究什么还很茫然。在研究问题或者做实验的时候,对于问题的原理没有弄清楚,更不知道如何一步步研究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这些困惑与缺乏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的研究内容上多加指导。
3.学生缺乏归纳分析能力。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在学习生物过程中非常重要,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学生可以搜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但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找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归纳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导致学生面对大量的资料,不知道怎样选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总结,从而不能正确得出研究的结论。
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的教学对策
1.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全面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学生分组学习,既能相互帮助又能及时交流,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能够锻炼和提高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所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上的分歧进行正确指导。
2.教师针对学生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指导。生物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对于初步接触生物的高中生而言,要独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难度很大,因此,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首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给学生安排适合他们的研究内容。在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研究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在大量的资料资源面前,学生往往无法准确快速地总结出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归纳和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提出思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会自己搜集有用的信息,归纳出答案。这样,通过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就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具体的培养方式还有赖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来确定。教师在教学设备和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视频、图片、文字或是安排教学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些信息,从搜集的有用信息中归纳分析问题。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归纳分析能力则会进一步提高,并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