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27: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关于民族的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 生活 舞蹈
谈及民族民间文化与舞蹈的关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舞蹈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浓缩着文化的精华。舞蹈源于生活,在不同民族的文化熏染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民族文化影响着舞蹈形态,舞蹈形态反映着生活状况,民族民间文化架起了生活与本民族舞蹈形态之间的桥梁。
一.生活是文化的源泉
如哲学所说:物质决定意识。文化是人的产物,生活是一切事物的来源,离开了生活也就无所谓人类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一个涵盖面极其广泛的领域,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状况的差异为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提供了可能,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群体必然会采取不同形式的经济类型、政治制度,信奉不同的价值规范,各个民族的成员过着迥异差别的符合本民族特征的生活,形成了不同的大文化体系,每一民族必然只能形成与本民族生活习惯相符的文化类型,且千姿百态,风格各异。藏族地区环境异常恶劣,因而人们常年穿皮袍,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以抵御恶劣气候,自然形成了藏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傣族常年生活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水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傣族人民对水有着别样的感情,孕育了泼水节,形成了特有的水文化。苗族人民传统节庆种类繁多,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如此丰富频繁的节庆活动和礼节仪式使得苗族成为一个喜好歌舞庆祝的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节庆文化。文化的产生与生活息息相关。
文化也不会凌驾于空中楼阁而脱离现实生活,它是生活的产物。即使在科技、交通迅速发展的今天,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人口迁徙较大,民族交流中发生了文化碰撞,小部分文化渐渐被磨合,但也不可能全然否定自身在特有生活方式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较有典型性的例子:在人口流动中,回族是我国人口遍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已不仅仅生活在原有地区,但是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仍保持着原有的穆斯林信仰,即使他们的着装有所改变,自古的宗教文化传统深深烙刻在每个回族同胞心里,根深蒂固,代代相传,不可改变。
二.民族民间文化沟通了生活与舞蹈形态
每一民族的生活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舞蹈这种几乎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语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早期人类表达激动、愉悦的情感之时,舞蹈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融入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蒙古族舞蹈粗犷奔放、傣族舞蹈清新淡雅、维族热情高傲、鲜族族含蓄内敛等等。为什么各民族民间舞蹈形态差异如此之大,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究其原因,最本质的就在于不同民族所处的独特文化环境致使其产生了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不同于他民族的舞蹈形态。蒙古族常年的草原生活早就了牧民们豪迈的性情、宽广的心胸,豁达的性格,舞蹈中自然少不了奔放的舞姿,看到蒙古族舞蹈,仿佛看到了一望无边的草原,看到了奔驰的骏马和英姿飒爽的牧民,生活中的心态透过舞蹈淋漓尽致的得以展现。傣族钟情于水文化,水是柔软细腻的,傣族女孩温婉可爱,跳起舞来也是婀娜娇姿、娓娓动人,她们将水的柔情抛洒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渗透在舞蹈的每个动作,由于对水文化的钟爱,也使傣族舞蹈有大量表现水的舞姿和情节,水在生活中,亦在舞蹈里。生活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孩子们自小就受到舞蹈教育,在各种节日上,男女老少齐欢聚,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舞蹈,形成了特有的热情高傲的动律特征。由于差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
并非一个民族文化中的所有内容都对本民族舞蹈产生深刻影响,毕竟,文化不是一个具体可感的事物,它包罗万象、涵盖极广。然而,民族文化其中的某些因子的确与舞蹈形态的形成密不可分。朝鲜族自古对鹤的崇拜形成了鹤图腾文化,舞蹈中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与呼吸方式的协调一致来展示仙鹤的典雅、飘逸、潇洒的风韵,从手的姿态到扛手、推手动率,处处流露仙鹤的身影;苗族特有的服饰文化使女孩们戴着数斤重的银饰走路,上身习惯性注意控制,保持头部的平稳.不因为头部摆动过大而损坏银冠上的凤羽银花、银雀银马之类的东西,在身着如此繁重的服饰舞蹈时,自然形成了扭腰摆胯,脆而不拖、稳而不沉、健而不俗的动律风格。舞动中腰、胯的灵活摆动,使得姑娘们因胯部位的扭动而引起人们对用五彩缤纷的颜色织成的裙围的注目。生活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鹤文化还是服饰文化都来源于生活,处处透着生活的气息,是生活中点点滴滴形成的独有文化催生了这些影响舞蹈形态的生成。
与舞蹈形态形成息息相关的文化包含于民族大文化之中,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民间舞蹈众多形态深深根植于这部分民族文化之中,没有这些文化对舞蹈形态的发轫,舞蹈形态也许就会发生质变。离开了长期在大草原生活培养起的开阔胸襟也许蒙族文化就会缺少几分豪迈的气魄,舞蹈也不会那么粗犷豪放;离开了云南特殊自然风光及由此产生的傣族日常生活模式也许傣族文化不会如此恬淡舒雅,舞蹈也不会那么婉约轻柔。每一民族民间舞蹈脱离特定文化的熏染其舞蹈形态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一定变异。因此,对于影响舞蹈形态形成的这部分文化,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产生了风格迥异、色彩纷呈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就是说,民族民间文化架起了生活与舞蹈形态之间的坚固桥梁。
三.文化影响舞蹈形态,舞蹈促进文化繁荣
一个民族在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的长期磨合中,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民族精神支柱,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支撑民族繁衍兴旺的动力。当一个民族在本民族核心文化的熏染下形成了具有风格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之时,民族民间舞蹈又会反作用于日常生活,促进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朝鲜族在长期的反入侵斗争与抗暴斗争生活中,形成了沉着坚韧的民族秉性,并促成其文化中包含着外柔内刚的因子。当这一因子进入舞蹈中时,我们会明显感觉到朝鲜族舞蹈特有的力度中渗透着柔韧、优美中蕴藏着刚劲,有着一种不服输的坚韧,也就是说朝鲜族民间文化对舞律的形成起到了强大的渗透作用。当其他民族人民跳起当地舞蹈都会有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更不必说朝鲜族人民自己了。当朝鲜族人民舞起本民族民间舞时,内心的颤动与舞律中散发的精神心心相印,在长期的舞动中,这一意识越来越强烈地触动着舞者的身心,继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民族核心文化的把握,促使整个民族在精神上更加坚忍不拔、昂扬向上、奋发拼搏。民族精神风貌的改变必会对生活态度产生影响,使朝鲜族人民更加以坚忍不拔的秉性应对各种外来压力和阻力;坚韧、昂扬的生活态度又会使那些影响舞蹈形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升华;升华了的民族民间文化又会促进舞蹈形态的完善,如此良性循环,生活、文化、舞蹈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同为着民族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
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文组舞蹈《基诺大鼓》是基诺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基诺族生活中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传说,他们视之为民族的“根谱”,并以歌、舞、节庆祭仪等形式,加以崇拜和纪念。基诺族《阿嫫尧白造天地》的神话传说中言:他们的祖先是从大鼓里出来的,因此,视大鼓为神物,并形成了基诺族自己的大鼓文化。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舞蹈是人类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基诺族人民又怎会放弃这表现生命最崇高的手段呢,于是乎,他们将自己的大鼓文化带入舞蹈之中,通过众人围着大鼓而舞这最发人深省的艺术形式促使族人不忘民族之根,加强人民之间的团结、使得氏族更加兴旺。大鼓形成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直接作用于民间舞蹈形态,使基诺族的大鼓舞洋溢着民族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怀。大鼓文化沟通了生活与基诺大鼓舞,让生活中的传说有了在舞蹈中呈现的可能。在已经进入科技文明的今天,每当基诺族人民再次舞起传统的基诺鼓舞之时,怎会忘却祖先们为了氏族繁盛而做出的丰功伟绩,看到舞台上演员朴实的面容,足以感受他们内心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崇敬。一句话,生活孕育了基诺鼓文化,鼓文化诞生了基诺大鼓舞,大鼓舞又反作用于生活,促进民族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并永远铭记祖先的丰功伟业。
有怎样的生活,就产生怎样的文化,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又创造了与之相符的舞蹈艺术。舞蹈特有的属性能对人的身心产生较大的影响,充分发挥舞蹈艺术。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都坚持既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又要从心理的视角反观文化,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同质性和相互建构性,奉行“心理是文化的心理,文化是心理的文化”等主张,认为文化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形成的机制,心理具有文化的特征、功能和成分。如前文所述,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在基本思想上相差无几,但是宏观文化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宏观文化心理学家主张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文化,他们认为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宏观文化心理学家将这个文化体系称作“宏观文化”。那么什么是宏观文化呢,它包括哪些要素呢?这一切还要从宏观文化的源起及其理论谈起。宏观文化的思想并不是文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而是来源于前苏联以维果茨基(L.S.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文化观和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
维果茨基等人在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中详尽地阐述了存在于社会中的符号。他们指出,符号是指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具体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精神层面的符号,也包括物质层面的符号。这些符号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会对人们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会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都打着符号的“烙印”。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符号是客观的,因为它所表示意义的客观性,同时它又是主观的,因为是主体赋予它一定的涵义;符号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的,而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又是文化的;符号具有外在的物质外壳,因而是外在的,同时符号又在儿童的心理中反映出来,因而它又是内在的。”[1]无论是从维果茨基等人对符号界定,还是从我国学者郑发祥、叶浩生等人对符号性质的说明,我们都可以将“符号”视为广义的文化。布朗芬布伦纳根据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个体发展的生态学模型。在该模型中,生态指的是个体正在经历的,或者与个体有某种关联的环境。他将个体置于五个生态系统中来进行考察,这五个生态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指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游戏场所等;中介系统(mesosystem),指的是在微观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环境;外部系统(exosystem),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伙伴、邻居、传播媒介、各种社会制度等;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时序系统(chronosystem),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五种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存,而且相互影响。其中宏观系统变化会影响外部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因而,布朗芬布伦纳主张,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应仅停留在微观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在借鉴维果茨基等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模型的基础上,按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把布朗芬布伦纳的五个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和重组,提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宏观文化理论。在其宏观文化理论中,他指出,“宏观文化包含社会制度、人工制品、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中,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府、宗教组织、家庭结构、教育系统、经济企业和家庭结构等;人工制品主要指的是广告、服饰、商场、教堂和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的学校以及房屋的建筑风格等;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则是关于时间、隐私、儿童、财富等方面的概念或思想。这些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即宏观文化。”[2]从宏观文化的源起及其理论来看,宏观文化不仅颠覆了微观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的认识,而且为一般意义的文化心理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主要的是它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或方向。为了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宏观文化,笔者以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为案例来进一步展示宏观文化。
二、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
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美国白人种族心理的产生机制,他们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甚至研究结论不尽一致。美国著名的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独辟蹊径,以宏观文化为指导,以宏观文化心理学为取向探讨了白人种族心理的源起、特征及其运行机制。在其著作《文化心理学》中,他为我们提供了两个生动而形象的案例,并以此来揭示白人心理的产生机制。案例一:一个美国南部的白人妇女讲述了她童年时期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当时她大约8岁。一天,她和她的伙伴正走在人行道上。这时,一个年龄相仿的黑人女孩迎面走来,黑人女孩并没有给她们让路。当时,她和她的伙伴很气愤,她说“我们抢占了她的路,因为我们是白人!”而当黑人女孩的胳膊碰着她时,她打开黑人女孩的手并愤怒地说,“滚到那边去,你这个又脏又黑的黑鬼”[3]14-15。案例二:一个十岁大的白人男孩在人行道上遇到了一个比他大的黑人女孩,黑人女孩没有给他让路,白人男孩就狠狠地踢在她的肚子上。在白人男孩的回忆录中,他说到“我不以为耻。”[3]15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两个案例的主人公虽然不同,但是案例发生的场景、案例发生的脉络,尤其是案例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和行为却惊人的相似。对此,卡尔•雷特纳认为,案例一中的白人女孩之所以认为黑人应该在人行道上给他们让路,是因为他们“给人行道(一种人工制品)赋予了文化上的(即种族的和社会的)意义”[3]15,他们认为“人行道是白人的权威和优势的象征”,“即使黑人走在阴沟里,他们也应该为白人让路”[3]15。如果黑人不主动让路,就是对白人的权威及其优势的挑战,可以看作是“违背种族礼仪”,也可以视为对社会文化的反叛,此时白人就可以采取措施来维护“社会文化”的稳定。“这些文化事实产生了:a)白人女孩的认知,即黑人女孩的行为是错误的、不道德的、无礼的,b)她的推理,即她有权更正此问题,和c)她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如果没有人行道的象征意义和白人的特权意识,就不会产生上述的推理、认知和情绪。”[3]15卡尔•雷特纳认为,案例二中的白人男孩之所以打人,是“因为他的种族身份让他有资格打黑人,他的种族身份也鼓励他这样做以保持其种族地位”[3]15。“他这种(‘我不以为耻’的)无羞耻感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并在文化中形成的。”[3]15在卡尔•雷特纳看来,白人在人行道上与黑人相遇,而黑人没有让路。在这种特定的情形下,白人所产生的推理、认知以及包括愤怒、敌对、无羞耻感等在内的情绪都可以看做是种族心理。产生这种种族心理的则是案例中提及的种族礼仪、白人特权和优越感以及赋予文化意义的人行道等一系列因素。这一系列因素都可以归属于宏观文化。卡尔•雷特纳正是以这些文化要素为基础解释了白人心理产生的基础和形成的机制。实际上,许多学者都对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做过探讨,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活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学者认为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美国民众的偏见,还有学者认为是美国政府制定的“歧视性”政策,卡尔•雷特纳以宏观文化为指导,以宏观文化心理学为研究取向却得出了与前人大不相同的研究结论。由此,我们体会到宏观文化心理学独特的文化观即宏观文化为该学科的研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四、宏观文化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价值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上看,民族教育研究是通过研究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的教育现象,解决各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揭示各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以及跨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从狭义上看,民族教育研究主要是探讨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教育现象,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而揭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为了把广义的和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区别开来,也有学者将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称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一般来说,学者们倾向运用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本文所提及的民族教育研究亦属于后者。
第一,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视角相对零散、杂乱,宏观文化可以确保其研究视角更具系统性。从民族教育已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大都依据自身的学术背景、兴趣爱好以及时代热点进行民族教育研究,选择的研究视角也各有其别,有的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有的则从语言的视角开展民族教育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以文化为视角进行民族教育研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不同视角研究民族教育,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教育,还可以让我们以开放的态度借鉴其他研究的方法、成果,为我所用。但与之相随的问题是,从不同视角研究民族教育,有时会出现重复,有时会出现矛盾甚至冲突,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主要的是无法实现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研究重复的现象,是因为各个视角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如语言和文化,历史和政治。之所以出现矛盾甚至冲突的研究,则是因为各个视角关注的焦点大不同,甚至相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使民族教育研究有效地服务于民族教育实践,就需要一个“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研究视角来统整目前相对零散、杂乱的研究视角。通过宏观文化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具体的文化元素构成了相应的文化要素,而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又组成了更为庞大的宏观文化。从这一点来看,宏观文化是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不仅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元素,而且按照系统的原理将其整合为有机的整体。这也正是前文所提及的“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研究视角。如果以宏观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视角,既可以避免以往研究视角零散、杂乱的现象,又可以避免具体研究的重复、矛盾和冲突,还可以实现研究的互补和交叉,最主要的是可以确实提高民族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第二,我国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相对单一、粗浅,宏观文化可以确保其研究领域更加多元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一直有学者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滕星教授在1988年撰文指出,“民族教育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有广阔发展前景。从学科横向划分,可以分为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民族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管理研究、民族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比较教育研究、民族宗教教育研究等方面。从民族教育体制纵的方面,可以划分为民族学前教育研究、民族普通教育研究、民族中等教育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民族师范教育研究、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民族成人教育研究等方面。无论是从学科的横向划分,还是从学制的纵向划分,每个研究领域又有许多分支。”[4]除此之外,滕星教授还指出少数民族成人教育和少数民族语文教学也应该属于民族教育研究的范畴。十余年后,常永才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较全面的民族教育研究主要应当包括以下领域:横向研究领域,诸如民族教育基础理论、民族教育教学与课程、民族教育史、民族教育管理、民族教育心理、民族教育评价、民族教育师资、外国民族教育等方面;纵向研究领域则包括各层次民族教育研究,诸如民族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等;类型研究领域,诸如民族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专业教育等方面;独特问题研究领域,是指和一般教育相比,民族教育研究特有或民族教育中显得更突出的问题,诸如双语教学、民族教育与宗教、牧区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具体民族教育专门研究领域,诸如‘藏族教育史研究’、‘回族女童教育’、‘维族的汉语教育’等课题;元研究领域,即对民族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5]2011年,许亚锋等人以《民族教育研究》为个案,分析了该刊2005年到2009年之间发表的672篇论文。通过分析发现,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涵盖该学科横纵两大类,其中,学科横向上“分为民族教育总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心理等12类”;学科纵向上“分为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职业教育、民族成人教育、综合类5个方面”[6]。无论是滕星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民族教育研究范围的划分,还是常永才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梳理,抑或是许亚锋等人在21世纪初对《民族教育研究》载文的统计分析,都几乎囊括了当时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但是,如果从宏观文化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还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延展、再细化。在此,笔者从宏观文化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出发阐述民族教育研究中应该延展或细化的领域。首先,少数民族社会制度与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少数民族社会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与案例中种族礼仪相似的民族礼仪、风俗习惯、禁忌行为等,这些文化因素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对民族教育产生影响。目前与此相似的研究领域是民族宗教教育,但是民族宗教教育无法涵盖少数民族社会制度与民族教育之间关系的全部内容,这个领域仍存有较大的空间。其次,人工制品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人工制品是指非天然的实物,例如案例中提及的人行道,民居建筑、服装服饰等。这些文化因素以实在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中,与民族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房屋“撮罗子”为例,既可以通过其构造学习几何,通过其选址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其内部布局学习文明礼仪等生活常识。虽然目前在民族教育研究中已出现相关研究,但是在系统性、深刻性上,还存在可以挖掘的空间。再次,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与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纳入民族教育研究中。
关键词:民族舞蹈 创作 民族文化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的国家,并且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样就塑造了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其中由于各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我国各民族发习俗、文化以及也不同,这样就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且不同的生活习俗造就不同的文化,其中民族舞蹈就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音乐的之间的关系
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民族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民族音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由于各民族地域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舞蹈形式更加瑰丽多彩,这些形式多反映当地的劳动生产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和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因此民族舞蹈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最富特色的有鼓舞、跳乐、踏歌三种类型。一为鼓舞,是采用击乐伴奏,合节起舞。主要是以鼓为伴奏乐器,用特有的节奏和音色变化,配合舞姿,如苗、瑶、彝、水、黎等民族的铜鼓舞、壮族的蜂鼓舞和扁担舞、朝鲜族的长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等。二为跳乐,是一种完全用乐器伴奏的舞蹈,如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葫芦笙舞、月琴舞、三弦舞、哈萨克族的黑走马摆舞和天鹅舞、锡伯族的贝伦舞等。三为踏歌,即在歌声和乐声中踏着舞步欢跳,是载歌载舞,或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的形式。一切声音都起源于动作,这是舞蹈与音乐结合的自然基础,舞蹈艺术中的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必须达到美满的境地,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完整和真正的舞蹈艺术。所以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我们要深入的了解该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中丰富的内涵,因曲制舞、因舞选曲来进行创作。
三、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生产生活的关系
民族舞蹈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自娱自乐的作用,民族舞蹈诞生于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同时民族舞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民族舞蹈创作的基础。究其民族舞蹈的发展根源,很多由古代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由简单到复杂,而祭祀中手舞足蹈的基本动作又来自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因此进行民族舞蹈创作必须深入到该民族的生活之中。以海南舞蹈《草笠舞》为例,该舞蹈在动作语汇的创造上,可以说颇有一番建树。主要是根据黎族少女追求美的内在隐秘和她们在劳动中编制锦绣山河秀美画卷的情思而凝练、提纯和创造的。由于黎族青年女性喜欢穿着筒裙,而裙子又比较窄小,所以不便于低坐。当待客或闲聊时,姑娘们多数宁愿站着、倚着门框或靠着同伴侧身而立,此时松弛的上身和腰部,会随着双脚重心的频频轻移而改变姿势,这种自然的三道弯体态便成了黎家少女所特有的体态和风韵。《草笠舞》的动作语汇不但展示出黎族少女这种独特的体态与风韵,同时也展现了她们表达情感和显示自身美丽的独特方式,所以说该舞蹈动作有较深的文化意蕴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情感精神之间的关系
早在远古时期,表达最令人们激动感情的方式便是手舞足蹈,最初的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征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每一种舞蹈都集中直观地表现舞者的情感和精神。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就是要充分融入到该民族的情感精神之中,各民族舞蹈表现的不论是傣族人的柔细、鄂伦春人的勇敢、蒙古人的豪迈、还是彝族人的好客,都是对民族人民情感与精神的最好诠释,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舞蹈形象在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鲜明”,充分体现该民族的精、气、神。
五、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信仰之间的关系
很多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至今仍保持着他们对于自己民族虔诚的信仰或图腾,而这种信仰是他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不一定要追随他们的信仰,但必须能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抓住民族舞蹈的灵魂,如藏族舞蹈“跳大神”就是佛教信仰的产物;又如:苗族舞蹈《接龙鼓舞》,就是用于祈福驱鬼的。由于苗族信奉的是以祖先和自然等原始形态的不可知物,尤以祖先崇拜为甚,比如说,在苗族人的心目中龙的概念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一种图腾圣物,他们从人本主义概念出发,信奉龙,认为龙就是他们的祖先,他们是龙的传人。为了脱离苦难,祈求平安,每三至五年便组织一次大型的接龙鼓舞,将神话里的图腾圣物――龙接到寨中,请到家里,其场面真诚热烈,风情浓郁。
六、民族舞蹈创作与该民族文献之间的关系
民族文献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最直接和真实的工具,其中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传说等丰富的内容,甚至包括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及精髓。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有人用舞蹈动作把“无奈、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我们要创作一个民族舞蹈,就要充分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体验一个民族的生活,把他们文化生活中的内容加以提炼,但提炼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对他们生活原形的加工、美化、优化和韵律化,同时创作过程中要具有时代的气息和精神。总之,民族舞蹈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多方面结合体,它用人类的肢体语言和思想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创作民族舞蹈时,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体验一个民族的生活,把他们文化生活中的内容加以提炼,这样才能一个好的民族舞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17-03
一、民族旅游和民族文化的内涵
(一)民族旅游
根据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科恩教授(Erik Cohen)的定义,民族旅游是:(1)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2)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便被贴了旅游性标志。换句话说,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民族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以经济为基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灵魂。
(二)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民间,传承于社会,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我国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大多数民族旅游资源还处于尚未开发或未得到完全开发利用的状态,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更能体现出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已不能满足游客返朴归真,探本溯源,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族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已率先对基于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民族社会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民族旅游为增进少数民族地区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机会。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来到旅游目的地游览、观光,与当地居民交际沟通,旅游者承载着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文化带到了旅游地,影响了当地居民,扩大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视野。
2.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民族地区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得到了发展,传统的音乐、戏剧、舞蹈等受到重视与挖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设又得到维修与管理。这也促使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使那些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使用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能转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而继续传承下去。
3.加速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购买、消费商品化的民族文化时,附在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内的文化观念也在旅游者接受的过程中被结合进他们的观念系统,从而扩大了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使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封闭的传统文化显现于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显示出新的价值,甚至使一些发展前景堪忧的民族文化因素也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二)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
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民族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
1.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被同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居住在较偏僻的地方,保留了更多的该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在异族异地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接待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可能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如中国少数民族汉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过汉族的春节、端午节等,穿轻便灵巧的汉族服饰,甚至一些民族村寨、民族城市也丧失了民族特色。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内涵日益与外界趋同,旅游地吸引力也日益减弱。
2.民族文化舞台化、商品化。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当地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在旅游商业运作中,为了满足旅游者求奇的心理,旅游开发商往往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使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时采取一些庸俗化的举措,在某种程序上亵渎和歪曲了原有民族文化的纯朴性。
3.传统文化价值观退化。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价值观,如热情好客、忠诚朴实、吃苦耐劳、重义不重利等,民风十分淳朴。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的大量涌入,有意无意地带来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引起了以往相对封闭的接待地居民价值观念上的急剧变化。其中也有进步的积极因素,但也引起了当地居民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从而导致一些诸如传统失落、道德失范的现象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接待地原本良好规范的旅游氛围。
4.民族文化遗址、遗迹被破坏。客观上旅游会对旅游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造成损害,如照相机的闪光灯、游客的汗水、呼吸及指印等都会使庙宇中的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成千上万游客的脚步可以磨平任何建筑地面上的精美图案,再加上一些游客的不检点行为,如乱涂滥画、乱砍滥挖,使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伤痕累累,不堪负重。还比如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开放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修复带来了极大困难。
四、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民族旅游开发不只是一个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方面的经济问题。在把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必须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首先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愿望的载体,其次才是可供展示、出售的“民族旅游产品”。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绝不能仅注意其经济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更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在传承民族精神、维系民族道德传统、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这是民族旅游开发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必须重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问题。
(一)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
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其核心在于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开发。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和形式,都应该符合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文化当代的发展方向,绝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旅游市场吸引力而不加选择地肆意开发。民族旅游开发必须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旅游者的消费权与民族地区居民文化发展权之间的和谐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吸引旅游者,但是必须尊重和保障民族地区居民的包括“文化意愿”、“文化利益”、“文化表达权”等在内的文化发展权。
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包装必须征求该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对民族文化中任何内容的公开化展示与出售,都不应造成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损害与剥夺,不应在满足旅游者文化消费需求的旗号下、在商业资本与权力政治的双重压力下武断地侵犯或剥夺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
(三)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
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是负载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民族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发展民族旅游带来的一切收益的分配应当保证当地居民的应得利益。当前,我国许多民族旅游开发中虽然也强调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的应得利益,但由于居民参与面不广,参与层次低,参与效益有限,大量的旅游利益从居民身边流走,有的民族地区和居民甚至成为外来强势集团的“摇钱树”,由此引发了各利益主体矛盾冲突、产权纠纷、开发无序,导致资源破坏和旅游地形象受损,极大地影响了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管理者协调好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那么对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如桂林“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象刘三姐”中的表演者都是当地的居民,这里的居民不仅不排斥这一节目,而是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参与者能获得不少的报酬。因此,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才能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四)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民族旅游的兴起,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他们平常的生活内容可以成为赚钱的资源。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旅游产品生产”,但这种自发的旅游谋利冲动若得不到科学引导与调控,往往会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展发生冲突,因此要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必须对政府、开发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等各个方面有所要求与制约
政府对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的发展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创汇、创收和解决就业人数等经济方面的效益上,仅考虑其产业和市场层面的问题,而是必须把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与整合等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政府的民族旅游开发理念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开发者、当地居民天然的旅游谋利冲动。应通过由民族文化专家、文化人类学家参与制定的着眼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民族旅游开发规划,对民族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引导旅游发展朝着与当地社区和谐一致的方向发展。而在旅游者层面,应大力提倡“尊重一理解一融入”这样一种民族旅游新理念,培育健康的民族文化旅游心态,摒弃居高临下的审视、肆无忌惮的窥视等心态,倡导对民族文化进行平和的探索和小心翼翼的探询,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欣赏者而不是民族文化的骚扰者和入侵者。
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发展确实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即要保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抑制其负面因素,真正把民族旅游开发当作民族地区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作为发展经济的途径与手段。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最终目的是,使民族旅游地居民由于享受到文化开发与发展的成果而乐于参与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造和文化生产,使民族旅游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上的优化,使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现代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
[2]吴晓萍,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1).
关键词:民族服饰;地域文化;风格
地域的差异性是诸多文化来源的起因,从古至今中国服饰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折射,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熏陶所形成的多元化社会意识的结晶,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服装地域风格、民族文化特色。在曲折漫长的人类社会文化产生和发展中,服饰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得到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由于受到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观念。
(1)传统服装中以图形表现地域文化
所谓世界语的传播就是指人类交流活动手段的另一种方式,在有语言障碍的问题下,借助图形语言达成某种共识。图形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设计作品的具体表现,同时进一步地影响着人们对服饰文化的感性判断力。文字可以被图形用来作为辅助以此来表达文字的具体含义及内容,在服饰上使用具有地方特点的图形可以强化服装形象的作用,这种视觉语言,表现力极强。每个民族的图案风格,都能体现出这个民族的历史,图案纹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有源可溯,这是与各民族的生产和经济密切联系的。土族服饰文化纹样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刺绣。土族妇女擅长刺绣,其民间刺绣种类较多,彩线的运用、颜色搭配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盘绣是土族独有的刺绣技艺,迄今尚未在其他民族出现过。最早在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大量彩陶中发现,象网文、圆点网纹、波纹、涡纹、锯齿纹、菱形纹、回纹等这些纹样在土族民间刺绣中应有尽有。
(2)传统服装中以色彩表现地域文化
色彩在传统服饰设计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构成要素,能够激发人类的各种联想和情感,某些特定的颜色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色彩的设计要点一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本土识别标志,二是具有地域色彩象征色来感染人们的情绪。白衣民族是朝鲜民族的爱称,自古就喜欢白色是朝鲜民族的传统,白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同时也自称“白衣同胞”。随着朝鲜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今朝鲜女人们穿用的衣料颜色更是绚丽多彩、不拘一格,但短衣长裙这一传统民族风格久久不变,因为它符合朝鲜美女的审美心理,充分反映了朝鲜女人温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朝鲜民族服装的结构独具一格,笔直的袖筒与下摆、袖肚的曲线形成鲜明对比,极少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点。这与相隔万里的傣族妇女相比之下大相径庭,傣族多用白色、嫩黄色、水红色、天蓝色、浅绿色、肉色为服饰主打色。她们的统裙却又是深颜色的,色彩为墨绿、正红、大紫、细花、大花等。二者相配十分和谐。
(3)设计者要从创新观念的角度进行思维,运用我国的文化特色进行现代服装设计、建立品牌形象
现代服饰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是融分析、研究、发现、创造的复杂过程,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经验、感觉、借鉴、综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服装设计构成的元素表现主题,努力创造品牌特有的地域性文化。纵观国内的服饰品牌,文化特色类的设计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宝黛坊”、“贝依洛沙”、“梅里裳”、“裂帛”等著名品牌,他们作为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的产物,不但声名远播而且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经典名牌,而且一直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其设计风格长期影响着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特有的强大吸引力。在服装设计中恰当的表现地域的文化特色首先就应透过其形式之实把握其精神之真,更多的关注传统地域文化,将其文化内涵化为自我修养,在设计中自然地体现,传承超越本源,从形式上重构升华,赋予整个服装设计以更高的文化格调,使人能够在设计的美感中,体会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传统地域文化精神。
人类对于传统审美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在现代服装品牌中尊崇民族风俗习惯和生理感觉是设计与探索的主要原则,同时在崇尚个性的时代也使得地域元素得到最大化延伸。“为传达而设计”的信念对设计师而言高于一切,设计的根本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设计师的义务与责任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中国是衣冠大国,中国的民族传统服装可谓万紫千红、万古千秋,作为民族识别依据来讲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表象特征和直观载体,也是体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前提之一。
服饰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民族研究中,民族服饰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了,有哪一位民族学工作者会忽视服饰的重要作用呢。由于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直观形象的服饰及其质料、形制、色彩、结构上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因而服饰的考察和研究在民族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民族学概论》一书对此指出:“我国民族的服饰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不仅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有别,而且同一地区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亦各有特点,但又掺杂了互相影响的因素。服饰内容的丰富,形式的优美,不仅具有工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历史文化的缩影在很大程度上给与了人们创作的源泉与启发,反之,人类艺术的结晶也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以中国服饰起源与中国原始文化是形影不离的是同步发展的。(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绵山,俞晓群,八闽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丛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 杨蝎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0
[3] 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4] 诸葛铠,许星.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5] 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 黄士龙、刘晓刚.现代服装文化概论[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交互关系
一、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
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能够增加人们的民族文化知识,能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改变,通过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说,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族文化传承能够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通过民族文化传承能够使人了解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和精神文化,有利于人们哲学知识、文化素养以及生活知识的增加。其次,民族文化传承对人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和观察力等都会产生影响,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都会具有自身的特点,指向性比较强,这对民族人门的智力产生重大影响。例如,蒙古人经常进行狩猎对动物的生活规律非常熟悉,狩猎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因此久而久之该读取的人们就会形成做事专一的习惯。再次,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各个民族的兴趣、性格、情感以及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也受到影响,例如回族具有团结互助的性格特征藏族有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等。最后,民族文化传承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意识,能够激发人们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二)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起着制约作用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也具有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对教育内容的质量起着制约作用。民族文化传承的总量越多,在教育过程中就会有较大的选择,反之,选择的自由度就比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对教育的质量会产生影响,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中积极方面多,消极方面少,那么民族文化的质就高,这有利于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对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产生影响。民族文化传承一般通过学校、家庭以及一些社会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课程占的比例非常大,而民族地方课程仅仅占10%左右,因此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并没有肩负重任,因此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更好传承还需要家庭、社区以及学习的共同作用。
二、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每个地区的教育都会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教育对民族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首先,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包括语言、行为和心理等各要素的传承,其中心理传承是最稳定和最核心的传承,心理传承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而且每种文化都会受到心理传承的制约,都要围绕心理传承进行。语言的传承主要是进行语言的交流,通过语言传承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行为传承也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只有进行心理的传承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其次,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存和积淀。通过教育能够维持民族文化的生存,能够促进地区民族文化的积淀,使民族文化更好更快地传播;再次,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选择,现今的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对民族文化进行复制,而且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有选择地传承,教育通过吸收和加工改造的方式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更好传承和发展。
(二)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起着制约作用
同样的道理,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也有制约作用。教育的内容是有选择的,教育内容的质量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起着制约作用,教育起着载体的作用,对民族文化是有选择的传承,教育要选择民族文化积极的部分进行传承;另一方面,在教育中,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水平起着制约作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灌输式的方式,这样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的灵活多样性,因此今后在选择教育方式时尽量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介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持民族文化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由此可见,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之间的交互作用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处于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因和产物,教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的内容、方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制约作用;民族文化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要和教育目标相一致,民族文化传承是为教育的目标服务的。由此二建,民族文化和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能秀,王凌.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37-141.
[2]孟庆娟.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08.
自中国社会发生转型,思想开放,大量引进西学以来,知识界就日益陷入一个早有察 觉、却又难以摆脱的怪圈,亦即,除了译介各种理论方法之外,还屡屡输入问题,将欧 美知识界的热点问题视做本土视野中的核心话题。全球化问题在相仿的惯性中进入中国 ,并引起新一轮热烈的争论,然而从中派生出来的文化全球化思考却直接切中当下文化 现实境遇,而关于民族话语权的设想,则可能为在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弱势文化提 供新的思考维度。
一、当代问题与事实的全球化
事实总是有目共睹的,而问题只被敏锐的思考发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化的发生要 早于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时下关于全球化的界定而言,主要都是将它当做一种经济 行为,一种无法逃离的经济浪潮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宏大背景。它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 而后渐渐推行到各个方面。由经济增长的永恒规律所造成的利益追求,利用世界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形势,让资本在流动中创造最大利润,由此引发对新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生 产和贸易越来越不限在国界以内,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政策、生活方式、 文化价值等,也相应发生改变,做出主动调整或被动改变。因此也就有了一系列的全球 化,包括经济、资本、金融、政治、信息、环境、文化和生活方式。
一、公共图书馆与推广民族文献阅读
1.公共图书馆有利于传承民族的语言文字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72种具有文字的语言。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正在使用的1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语言约占语言总数的一半;在1000人以下的有20余种,它们基本上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献收藏机构,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图书馆,传承民族语言文字是其义不容辞也是理所应当的责任,是图书馆基本职能的体现。
2.公共图书馆有利于扩大民族文化影响
在少数民族人数日益减少的今天,少数民族的文化也越来越鲜有人知晓,只有依托于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推广民族文献阅读,发扬民族文化,是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才能够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公共图书馆作为零门槛的知识传播机构,依托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在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3.公共图书馆有利于挖掘民族文献价值
在众多的民族文献当中,蕴含了各个民族的智慧,并且覆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哲学、医学等各个方面,其中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比如藏医、蒙医等少数民族的医学,以及蒙古、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歌曲和舞蹈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些都是是了解民族传统,加强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公共图书馆在文献加工、整理、使用、推广方面有体系化的专业背景,有专业的人才队伍,有确定且庞大的受众人群,在挖掘民族文献价值方面较之其他机构拥有许多其不具备的天然优势条件。
二、公共图书馆与民族文化创新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自然有责任和义务为推广民族文献阅读和民族文化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信息中心,不仅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更拥有众多的本少数民族服务群体,在这些服务群体中推广民族文献阅读,创新民族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不仅能够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向读者和用户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更能够在这些人中培养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扬本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我认为图书馆在推广民族文献阅读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完善民族文献资源体系
完善的丰富的文献资源体系是能够推广民族文献阅读和文化创新的基础,公共图书馆要全面的有计划的开展民族文献资源建设,要收藏本民族本语言的书籍,同时也要注意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献中与本民族文献相关的内容。由于民族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少,有些文献甚至可遇不可求,就应该与本民族地区的其他图书馆做好馆际沟通,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使读者和用户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文献信息资源。
2.加强民族文献资源组织整理
图书馆收集来的民族文献多半是零散无序的,如果仅仅是收集这些文献向读者提供阅览等,就使得民族文献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作为图书馆,应该对这些杂乱无序的民族文献进行组织整理,发现文献中隐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既使文献充分的发挥了作用,同时还能够使这些文献更加整齐有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大力开展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载体的形式发生的重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民族文献历史较长,年代久远,对于这些文献的保存有着严格的要求,更有一些人为的或者非人为的灾难对于纸质文献来说是毁灭性的。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大力开展民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全民族文献,还能为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和远程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先决条件。
4.主动推出民族文献资源检索查询服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提供一个供别人了解的窗口,更应该从这个窗口走向世界。我们不仅要让世界了解自己,并且应该为自己搭建一个舞台向世界展示自己。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收藏而收藏,要做到藏以致用,才能够充分发挥民族文献的价值。在图书馆的服务中,要加强民族文献资源的宣传,为有需求的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查询服务。
5.引导学习民族语言文字
前面提到民族语言文字面临的窘境,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有责任和义务向感兴趣的读者和用户介绍和了解少数民族语言,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各少数民族。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和习得少数民族语言,才能够阅读该民族的文献,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才能够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6.努力促进民族团结,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关键词:民族音乐;群众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引言
民族音乐起源于民间传统文化,是人类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创作灵感根源于当地民族生活,根植与当地社会民俗风情。民族文化是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独特的地缘条件,造就了这个民族古老、淳朴的灿烂文化。群众文化生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民族音乐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被提到足够重视的位置。土家族的民族音乐在展现当地民族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方面,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的功能
(一)民族民间音乐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
民族民间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可以将现在和过去联结,跨越时空的将我国从古至今的音乐文化传承下来。“民族音乐渊源悠久,从古至今凝结了当地民族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最后走上舞台被世界熟知的过程中不断的根据群众精神文明水平进行升华,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丰富群众生活。”民族民间音乐最大限度的娱乐群众生活,为群众文化建设打下基础。相对的这种民间音乐的形式载体是群众,流传于群众间,其灵感源泉也发源于群众。人民群众将其不断的传唱和改编,使其更加丰富。例如:土家族摆手舞、跳“毛古斯”等以歌舞文娱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俗、婚礼上的哭嫁等都有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作用。由此可见民间音乐丰富了群众生活,也是群众生产实践的产物。产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种音乐形式形象的再现了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图景和文化风貌,民间音乐从民间走上舞台,也将当地的人民生活状态推向世界,弘扬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民间音乐体现了群众文化是把人民联结起来的重要因素
文化决定了人民的意识,拥有同一种文化的人民世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拥有同样的信仰和观念,传统独有的文化可以增强人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民间音乐就是这样一种传统的独有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着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民俗风情。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他们的音乐文化来源于长久以来同一种思维方式,这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我国的民间音乐多数围绕着某民族的节日,如:婚丧嫁娶,民族节日等,这些都是一个民族重要特色。土家族许多传统民族音乐的内容就是土家族在与自然界斗争,与异族侵略者斗争中慢慢形成的。因此,传统的民族音乐承载着民族历史,延绵着历史事件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它本身从各个角度显示了我们民族乐观、自信、自强的个性特征和健康心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强敌面前不折腰,始终如一的以一种坦然、自信的姿态傲然挺立。“民族音乐对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应该着力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和活动,民族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民族凝聚力。
(三)民族音乐对群众具有规范作用
民族音乐中传递的正能量以及歌词中的正面教育意义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民族音乐以一种更加柔和和富有娱乐性的方式对人民进行规范和引导。民族音乐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对群众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精神文明的提高代表了整体民族水平的提高。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而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的灵感源泉。群众文化和民族音乐的渊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的群众文化形式就是地区民族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乐器和音乐的表达。所以,大力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二、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而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根源。群众文化和民族音乐的渊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的群众文化形式就是地区民族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乐器和音乐的表达。
(一)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提升,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及人们对文化审视角度的不断扩展,当今文化逐渐呈现出多样性,根据文化的内容及形态等可以对文化进行不同方向的延生及拓展,并创新出更加先进的文化。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通信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音乐茶座、KTV、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掀起了一阵音乐文化的狂潮,使得民族文化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群众中诞生了各种自发组织的音乐协会,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音乐活动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当前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场所为各大广场,广场为人们提供了展示音乐文化的基础平台,且不受到时间及地域的限制,没有身份等相关门槛,只要民众喜欢且有一定需求就可以参与到其中,美因茨有人形象的将广场民族文化形容为“没有大门的音乐剧场”。广场上举行的各种歌唱比赛以及广场舞等能够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助于对当前先进文化的宣传及继承,人们在文化传播古城中能够切实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欢乐,使自己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可以说民族文化不仅是群众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还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和途径。
(二)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根源
群众文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外在体现,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人类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如同人们的精神粮食。“民族音乐是浩浩荡荡的群众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众所周知,人类发展了历史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最终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在人类不断发展前进过程中,人类开始不断对自然进行改造,进行自我解放,于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不仅使自己的外在能力逐渐提高,还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最初出现的就是各种文字以及图画,人类交流方式开始变得更加便捷,人类也开始学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抒发自身的情感,或通过一些娱乐性方式记录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情感及事件。最开始人们通过敲击树木、石块并伴有手舞足蹈、大声呐喊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慢慢的逐渐发展成为早期音乐,通过将语言配以一定旋律成为动听的音乐,这种独有的创新方式开始在当时的社会群体中逐渐蔓延开来。随着文化的传播以及不同地域。民族特色的融合创新,不同民族开始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将民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出来,于是便成为最原始的民族音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创作源于群众文化,其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且民族音乐的创作离不开民族文化基础。
三、将民族音乐融入群众生活的策略
(一)将民族音乐融入群众文化生活的实践当中
在民族音乐融入群众生活的实践中,应先了解开展群众文化生活的群体。纵观大街小巷,在当前的群众文化生活群体中,可以发现中老年人群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当前由于现在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现代流行音乐,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当前多数中老年人晨炼活动的伴奏乐曲,正是在青年一代中流行的迪斯科舞曲、电子舞曲、交际舞曲,一点民族的味道都没有,甚至当前很多的小朋友也只会唱什么“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些爱情歌曲,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小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是民族精神缺失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想要将民族音乐融入这样一类群体中,还应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其特点,比如年龄差距、文化程度的差距,他们乐忠于的音乐形式和乐曲类型等。然后可以从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热衷于民族音乐的人群进行宣传、宣教民族音乐,而且还可以指导人们学习民族音乐。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老年人经历社会的变革、国家点滴发展以及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的独有的特点,而且他们的音乐审美的特点和长斯的审美习惯进行宣传和发展民族音乐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来讲,全国范围内的城镇都拥有了自己的广场,而且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参与的群众也在不断的增加。但这只是对广泛的广场和群众的片面了解,其中包含少数民族舞蹈元素的地方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广场上播放民族歌曲,发动群众学习民族舞蹈,这才能大大提高民族元素在广场舞中的传承氛围,使民族民间音乐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
(二)加强引导,提高人民群众民族音乐欣赏水平
美妙的音乐不仅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美妙的音乐对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而这就存在对音乐的选择和引导的问题。将群众音乐欣赏情趣引向何处,如何进行选择优秀的音乐,如何激发出人民群众对音乐的喜爱,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思考,而且也与引导者自身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爱好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引导者自身音乐欣赏水平较低或者音乐欣赏范围狭窄,那么其也不可能为人民群众介绍或者推广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的需求,这样就很难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推广宣传优秀的民族音乐。同时,在进行宣传和推广民族音乐中,我们也不能以个人的音乐爱好或者观念进行组织群众音乐工作音乐工作了否者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在推广民族音乐中,应根据群众音乐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推广民族音乐,我们首先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群众对民族音乐所持的观点,然后可以鼓励并加强引导喜爱民族音乐的群众。党的十以来,“中国梦”以其丰富的意蕴和美好的愿景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成为全社会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正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文化馆的工作者,做好宣传,组织,如可以在广场舞、社区文化活动以及音乐喷泉等多个场合进行宣传,并加大民族音乐的开展和引导,我们只有积极编排了本地方本民族的音乐的广场健身舞和本土歌曲,只要我们积极的面对了勇于探索钻研了正确去引导组织群众开展民族音乐活动,才能不断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
四、在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意义
(一)民族音乐能够极大的促进群众的文化生活
民族音乐主要是民间生活、生产的乐曲,是指繁衍在中国土地上各民族的人们,从古到今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而且还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对于人们的情感以及精神思想的引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民族音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人们爱国情操的动力源泉,其对鼓舞民族斗志,提升民族凝聚力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为此在当前群众生活中融入民族音乐,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民族素养和爱国情操,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快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民族音乐反应着群众的精神文化面貌
“民族音乐是社会民族思想和艺术高度发展沉淀下来的净化,其反映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在群众生活中将民族音乐融入,不仅能够提高群众的精神思维能力,而且对国民的心理文化结构的形成,完善群众智力结构,实现人民群众对民族音乐文化中伦理道德价值及其民族精神的肯定具有巨大的价值。民族音乐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民族生活地域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同时,民族音乐也是与个人和民族灵魂保持同一性的特点,民族音乐就像民族生活习惯、民族语言以及民族文化一样具有流传性和保持性。而从新时代来看,民族音乐是构筑和推进民族先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要素。因此,将民族音乐推广宣传并融入人们群众生活中不仅能够产生新的民族先进文化形式,而且对于创建社会新气象,促进中国新时代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五、小结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情感及日常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当今多样性社会,民族音乐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群众文化作为民族音乐的源泉,二者相互推动发展,意义非凡,并将在未来持续这种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闵成B.论民族音乐在群众生活中的融入[J].音乐时空,2014,03:52.
[2]姜于暄.浅谈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渊源[J].大众文艺,2012,19:200-201.
[3]张涛.浅析现代音乐与群众文化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2,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