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产品的产品策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6 09:27: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产品的产品策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产品的产品策略

第1篇

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流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

农产品营销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营销方式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农产品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和欲望。有效的农产品营销能满足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指导结构调整、扩大就业。

二、农产品营销的策略

1.开发策略

农产品和任何事物一样,有出生、成长、成熟以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此,企业不能只顾经营现有的产品,而必须防患于未然,采取适当步骤和措施开发新产品。这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任务。

农产品开发过程一般包括农产品构想的形成、农产品构想的筛选、概念产品的形成与检验、经营分析、制出样品、市场拭销、正式生产投放市场。农产品开发成功以后,还需上市成功,这意味着农产品被消费者采用并不断扩散。

农产品开发是从营销观念出发所采取的行动,因此首先必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拭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市场的产品,再新也没有意义。消费者因人而异的农产品需求,使一个新产品多种式样,成了新的消费动向。如乌鸡、黑小麦等农产品,虽分别属于鸡、麦类,但因其颜色特别,药用价值较高,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因此,农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够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

2.加工策略

农产品加工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和实现产品增值的必要过程,是每一个经济体不可缺少的环节。

3.价格策略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定价。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所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没有决策权,如我国曾长期实行过粮棉油国家统购统销价。另一类是市场价。依据农产品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价格。在市鼍济条件下,为了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要对基本价格作适当调整,如打折让利等,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进行促销。

4.促销策略

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和说服消费者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的行为。农产品促销有广告推广、人员推销、关系推销、营业推广四种形式。在进行农产品营销时,要灵活运用促销策略,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5.营销渠道策略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代水平、管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营销渠道效率也较低,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蔬菜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包装措施,容易腐烂变质,损耗严重,这使得蔬菜的采购量和实际销售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有资料显示,蔬菜从毛菜到净菜一般有10%~20%的损耗,加大了农产品营销成本。物流成本过高,导致农产品价格抬高,势必影响向外地市场的扩散。农产品是否能及时售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渠道是否畅通。营销渠道的畅通和高效,可以有效保证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因此,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不仅要保证产品及时到达目标市场,而且要求销售效率高,销售费用少,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6.绿色策略

第2篇

关键字:农产品品牌;定价方法;定价策略

一、影响农产品品牌定价的因素分析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总体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品牌价格低水平一部分是农业劳力的低收入贡献的,在价格体系中,农产品品牌价格与工业品价格的比价处于劣势地位。农产品品牌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决定农产品品牌价格高低,面对高收入人群的高档农产品价格就高些;若农产品经营组织追求较高利润,价格也会高些;若为了提高农产品品牌市场份额和生存竞争,农产品品牌价格会低些。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农产品品牌价格变化对需求影响较小;果品、水产品等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价格变化会影响到农产品品牌需求量和收入。一般而言,农产品价格P=f(市场需求、成本费用、竞争情况)。选定最后价格时,还应考虑到声望心理因素、价格折扣策略、市场反应、政府的农产品品牌价格政策等。随着农产品市场变化,农产品价格还应适时调整。在制订价格时,一般受如下四大类因素影响:定价目标、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

二、农产品品牌常见的定价策略

针对农产品品牌不同的条件,为了达到不同的结果,需要采用一系列定价方式、方法。这一系列定价方法的总和,称之为定价策略。

1.新产品定价策略

(1)撇脂定价策略

即将产品的价格定的较高,尽可能在产品的生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产品之前,尽快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一般来讲,对于全新的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

(2)渗透定价策略

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的很低,使得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益。通过最初设定低价,以便迅速且深入地进入市场,从而吸引大量顾客,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2.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是一个特定销售者售予购买者的一组产品,它包括所有产品线和产品项目。产品组合还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和黏度。农产品品牌可以采用这四种方法来发展其经营业务,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农产品的产品线,以扩大产品的宽度;也可以延长它现有的农产品的产品线。

(1)产品线定价

根据购买者对同样产品线不同档次产品的需求,精选设计几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和价格点。对于已经存在的农产品品牌,它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我们可以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目标消费群体,根据消费者对这一农产品品牌不同档次的农产品的需求,通过改变包装、重量或者该农产品的培育过程等,推出几种不同档次的农产品品牌和价格点。

(2)附带产品定价

备选产品和附属产品定价,即以较低价销售主产品来吸引顾客,以较高价销售备选和附属产品来增加利润。

3.心里定价策略

在制定价格时,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来制定价格,包括尾数定价,高价,习惯定价,分档定价,整数定价和声望定价。例如:中国人喜欢8和6,在对农产品品牌进行定价是时候,可以使其尾数为消费者喜欢的数字。除此之外,心里定价可以抓住消费者高价格,高身份的心理,让消费者感觉购买它可以显示其身份。尤其是在现在的农产品品牌市场,商品日益同质化,在消费者心里价格成为高价值农产品的一种标志。

4.折扣与折让定价策略

(1)现金折扣

它面向全部顾客,通过现金折扣可以改善销售商品的现金周转,减少赊欠和坏账损失。这样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减少农产品堆压。

(2)数量折扣

即农产品销售商因买方购买量大而给予的一种折扣数量折扣和现金折扣一样,都面向全部顾客,这样的定价策略,可以激励顾客从某一特定的销售者那里购买更多的产品。

(3)功能折扣

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商向中间商提供的折扣。根据中间商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分销渠道所提供的不同服务,给予不同的折扣。

(4)季节折扣

对在淡季购买产品的顾客降低价格,以维持均衡生产经营。

(5)折让

这是根据价目表给顾客的价格折扣的一种形式。卖方为了报答经销商参与广告和支持销售活动所支付的款项或给予的价格折让。

三、农产品品牌定价过程中中应注意的问题

农产品企业在给农产品定价时,除了要注意定价的影响因素,正确运用定价的方法,讲究定价的策略之外,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过于看重一次性农产品品牌价格的设定,忽视日常价格定位管理

我国许多企业对于品牌的一次性价格定位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定价之后的日常价格管理工作。由此,导致农产品品牌在维持渠道内价格体系和产品流向、以及产品利润的挖潜上往往显得不力,而这一点对于农产品品牌及其企业的发展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产品品牌而言,不应该过于强调价格管理的难度而放弃对其进行管理。

其次,要有农产品品牌价格定位的管理组织保障

我国农产品厂商绝大多数没有设置应有的定价部门或缺乏专业的定价专员,因此,将农产品品牌的价格定位决策看成是孤立的行为,并且在价格管理过程的延续性、各部门价格管理的协同性上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设立部门的农产品品牌而言,由于其难以有效协调不同部门的价格管理决策,以及在日常的价格监督与调整中协同性差,常常导致品牌的价格定位模糊、游离不定及一贯性差等,以至于无法准确传递品牌信息,使消费者、经销商、甚至包括企业自身销售人员困惑不已,进而危及企业品牌。

第三,切实做好农产品品牌价格定位的基础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农产品品牌过高定价或过低定价的现象十分突出,没有达到其准确市场定位的目标,对其品牌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品牌的市场定位,导致其目标消费者群体不清晰;二是不能有效地确定和竞争的农产品品牌的无差别区间,在和竞争对手品牌的价格定位上常常出现价格差异幅度不当的毛病;三是对于顾客转移率或行业内产能淘汰率估计过高,常常导致了农产品品牌厂商不恰当地运用价格战的竞争方式,破坏了既有的农产品品牌的价格定位,也给其品牌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四,加强农产品品牌价格定位的沟通工作

品牌的价格定位沟通的本质是以品牌的消费者价值为基础,并将产品的价值信息充分传递给消费者,再进行有效的价格信息传播。因此,农产品品牌在与特定消费者进行沟通时必须具有与其价格相一致的明确的价值主张。消费者只有明白该农产品对于自己所具有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必须的衡量与判断之后,才会有效地接收该农产品的价格信息。所以,对于农产品品牌而言,价格定位沟通的首要任务是强调其独特的价值。而由于大多农产品品牌一开始就是诉诸于价格,结果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漠视,一方面,使企业自己丧失了将品牌价值转化利润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导致了频繁的价格战。

总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必须正确运用定价策略,切实解决农产品品牌定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而实现质量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宁.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创新.现代化农业,2009年第6期.

[2] 柯柄生.我国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变动与政策改革分析.经济纵横,1995,(2):5一11.

第3篇

关键词:时间竞争;农产品;分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2-0469-05

Time-based Competitive Distribution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WEI Wen-chuan1,DUAN Ju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430200,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ogan 432000,Hubei,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me is to be the new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marketing channel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ime-based competition and considering time competition with producers, middlemen and customers, time competition strategies of the marketing channel were put forward to help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on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nd to provide decision making with beneficial thinking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distribution strategies; time competi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渠道从工业产品与服务扩展到农产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个性化的追求以及农产品生产时间长、存储时间短等特点,顾客对时间的反应比对需求与价格的反应更加敏感,如何创造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成为农产品分销的“瓶颈”。如“农超对接”模式,成功地将生产与分销无缝链接,缩短了由种植地到市场的时间,实现了农户和超市的双赢。

美国经济学家R.F. Breyer认为分销组织可以通过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选择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客户在购买过程中产生的等待、纠纷等障碍和阻力。伙伴、联盟和虚拟网络等渠道合作模式利用“外包”和“集成”等技术为整个社会网络配置渠道资源,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通过网络技术共享渠道信息、顾客知识与技能,彼此信任,友好合作,提高渠道整体营销绩效。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国内文献发现,对农产品渠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观念、组织和形式,很少涉及以时间竞争为对象的农产品的研究,而且时间竞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工业品的供应链。随着时间竞争理论实践的扩展,农业领域也得到了渗透性的实际应用,时间竞争成为评价农产品渠道模式整体响应速度、柔性与效率特性的重要指标[1]。本研究将整合营销渠道理论和时间竞争理论,从时间竞争视角整合农产品渠道内外的组织环境因素,建立基于时间竞争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模式,以期解决中国农特产品分销效率低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和生产积极性,为提升地方农业经济绩效提供新的思路。

1 研究基础

1.1 时间竞争与渠道竞争优势的关系

时间竞争(TBC)是指企业通过缩短产品开发、加工制造、销售配送等时间从而赢得竞争优势的柔性策略[2]。营销渠道模式时间竞争涉及的领域表现在时间创新的竞争、时间制造的竞争、时间销售的竞争、时间服务的竞争4个方面。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创新包括农产品流通过程各环节的技术创新和农产品营销渠道系统的组织创新。农业流通新技术通过缩短农产品营销渠道中订货、物流、客户的时间创造时间竞争优势,而系统组织的创新能缩短农产品渠道过程中的时间,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运行效率。农产品营销渠道中,中间商物流时间是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的环节,通过对中间商内部的功能及结构重组,理顺中间商内部采购、库存、流通、生产、营销等环节的关系,能有效提高生产环节产品的制造柔性,从而创造生产时间竞争优势[3]。时间销售指通过抢先占领市场、网上交易等手段将产品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缩短顾客等待的时间。时间服务指农产品售前售后知识传递与技术支持,利用各种即时网络终端快速传递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因此,农产品营销渠道中,分销商物流时间是农产品营销时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农产品营销渠道时间竞争有从基于生产者的时间竞争、基于中间商的时间竞争和基于顾客的时间竞争的3个策略。基于生产者的时间竞争可以从运用农业新技术、建立托付订单处理模式、建立农产品营销环境风险预警模型等策略来缩短农产品订货时间;基于中间商的时间竞争可以从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减少农产品库存成本、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策略来缩短物流时间;基于顾客的时间竞争可以从建立扁平式的渠道结构、建立定制营销系统、建立即时顾客化定制SC模式等策略来缩短顾客时间。因此,笔者认为,农产品渠道的时间竞争是农产品企业在种植者、中间商、顾客3个节点上缩短其在创新、制造、销售、服务等时间而赢得竞争优势的策略。

1.2 电商渠道模式

渠道是产品或服务能够顺利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系统,是影响企业营销绩效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渠道系统虚拟化,企业利用虚拟的营销渠道建立全新的分销模式,使销售变得更为透明和直接,用户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更紧密,中间的销售环节变得简化甚至消失。如网上零售、网上批发、网上拍卖、网上等,还出现了与之配套的服务,如网下配送、网上支付等新的销售形式,企业在商业网站直接将商品展示在顾客面前,回答顾客疑问,并接受顾客订单。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浏览各类商品、比较各家商品性能、价格,随时向商家提出问题,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省钱省时省力。在渠道的设计中,企业采用多渠道分销网络时会出现渠道冲突,需要对渠道成员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激励,运用功能性冲突,引导渠道成员间建立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增强网络成员间的信任,使成员多从集体利益考虑,减少投机行为,进而提升渠道整体绩效,实现企业和渠道成员之间的共赢。

2 基于时间竞争的农产品分销模式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时间竞争的核心是时间控制策略,即从各个竞争维度通过合理的工具压缩农产品营销渠道业务环节中非增值时间,扩张增加农产品营销渠道业务环节中的增值时间,增强农产品营销渠道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产品分销的时间竞争模型,如图1所示。

2.1 农产品生产者时间竞争控制模式

2.1.1 运用农业新技术 在农产品渠道模式中,其生产过程的时间竞争具有双向加速的特点,农产品渠道模式中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绩效制度和集成思想来实施ERP。一方面对农产品渠道模式进行时间压缩,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利用农业新技术加速和延长农产品的自然生产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农产品渠道模式的增值时间,获取订货过程中时间竞争优势。

2.1.2 建立托付订单处理模式 客户购买商品的订货周期时间由订单传输时间、订单输入处理时间、订单分拣配货时间、生产时间和送货时间构成,而影响其订货周期的因素主要有订单传输方式的设计和选择、订单输入处理效率两个方面。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通过建立基于标准的托付订单处理模式,不仅能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使得订单传输和订单录入速度变得更快、更精确,而且生产者和中间商可以一起确定生产者的订单业务处理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库存控制参数,然后建立一种订单的处理标准模式,如EDI标准报文,最后把订货、交货和票据处理各个业务功能集成在生产者之中。在送货方面,提高渠道模式各个节点企业对物流的快速反应速度,协调各方的物流运作,缩短了订货周期[3]。

2.1.3 建立农产品营销环境风险预警模型 时间上影响营销环境的因素有农产品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控制能力等方面,面对复杂的营销环境,农产品在时间竞争上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格局。一方面,通过采用并行的信息传递来缩短农产品对环境的响应周期,以实现基于时间的竞争;另一方面,需要确定出科学合理的营销环境风险预警模式,缩短营销环境对订货时间的影响[4]。

2.2 农产品中间商时间竞争控制模式

2.2.1 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消费的数量大。面对顾客的不同需求,就需要来整合顾客信息,此时,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顾客信息情报系统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库存时间不宜过长的问题,生产者必须要准确获得顾客的有关信息,通过建立的顾客数据库,使生产者能够准确掌握顾客的需求情况,把由中间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生产者的系统中来。通过对顾客信息的整合和共享,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如条码技术、销售时点数据、有效客户响应等,使物流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与顾客和企业内各部门分享预测成果,提高物流效率[5]。

2.2.2 减少农产品库存成本 由于农产品不易储存,因此快速地将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为农产品分销奠定了基础。其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其支持技术主要包括EDI/Internet、ID代码、条码、条码应用标识符、连续补给程序等。良好的VMI系统不仅可以改善渠道模式的库存水平,降低成本,而且用户外还可获得高水平的服务,改善资金流,与供应商共享需求变化的透明性和获得更高的用户信任度,从而加速农产品运输。

2.2.3 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渠道模式上的节点企业实现其渠道模式敏捷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它需要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两大支持,软件要求其功能强大,硬件要求要有可靠的硬件系统。在基于Internet的信息平台上,渠道中的成员不仅可以依靠自身的Web站点彼此进行访问,也可在网上进行采购下单、出入库信息查询、联合开发生产调度、运输调度等操作,还可利用该平台物流动态、货物信息、车辆信息以及进行网上信息交流等。通过建立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可以使农产品渠道模式达到反应敏捷化、物流作业规范化、仓储管理网络化和物流管理信息电子化的效果[6]。

2.3 农产品消费者时间竞争控制策略

2.3.1 建立扁平式渠道结构 渠道模式的结构差异对渠道模式的快速响应能力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细短结构对渠道模式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而扁平结构的影响最大,短粗结构和树形结构居中。因此,通过农产品渠道模式的合理重组,适度调整渠道模式的维度,建立扁平式渠道模式结构,有利于从结构上提高农产品渠道模式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2.3.2 建立定制营销系统 响应时间就成为了定制营销中核心和第一位的竞争要素,构建基于时间竞争的定制营销系统对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顾客终身价值、顾客关系、顾客服务价值链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拉动需求生产模式,使企业库存最小化,降低了企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库存的风险[8]。

2.3.3 建立即时顾客化定制SC模式 即时顾客化定制供应链管理(ICSCM)是指通过最前端的顾客订单,对网络渠道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进行合理的计划、协调、调度与控制,实现真正按照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来生产农产品并把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直接送到顾客手上的目标的管理模式,简称为IC供应链管理模式。IC供应链管理不但改变了传统网络渠道管理以生产制造为中心的模式,创建了完全从顾客角度组织网络渠道的新模式,在重视物料流动与信息流传递的同时,更强调它们的流动速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IC供应链管理的拉动需求管理思想,形成IC供应链高效率、快速反应顾客需求的理念。IC供应链管理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它们是指即时价值结盟、即时联盟、即时同步、即时响应。即时价值结盟指为对时间敏感型的顾客提供快速便捷绝对满意的服务,将整个供应链的价值观与顾客的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忠诚的顾客。即时联盟指生产者和中间商建立一个直接面向顾客的联盟企业,进行协调合作。即时同步指整个供应链系统能自动地编辑和提供彼此所需要的信息,使得渠道成员间或所需信息消耗的时间几乎为零。即时响应指农产品从生产者运送到消费者的过程中不存在各种阻力,使整个业务活动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行,缩短了其业务流程等待的时间[9]。

3 基于时间竞争的农产品渠道绩效改善策略

3.1 基于农产品生产者时间控制的改善策略

3.1.1 基于农业新技术的时间控制改善策略 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使得农民在生产时间的控制上很难得到有效的改善,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农产品中生产环节的时间压缩能力,而系统组织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运行效率。因此,为了缩短订货时间,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生产者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农业新技术与实施的农业项目紧密结合。二是处理好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三是保障农业新技术的实用、效益。四是拓宽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渠道。为了让更多的农民选用农业新技术,有效地延长或缩短农产品生产自然属性的时间,从而缩短订货周期,实现基于时间的竞争。国家可以通过在农村建立农业专家热线、农业网络平台来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农民可利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农业新技术编辑成的书籍等宣传资料,农技专家进入农村举办讲座等渠道了解农业新技术,从而引导其使用农业新技术[9]。

3.1.2 基于托付订单处理模式时间控制改善策略 网络营销是改善订单处理时间的有效策略,而这却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而中国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改善策略来实现农产品基于时间的竞争。第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准确收集农业信息并进行及时,使托付订单处理模式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大大缩短消费者的订货时间。第二,要健全农村网络信息平台,使其服务功能扩展到县、乡镇地区,以利于收集完整准确的信息。第三,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和收集农产品需求信息,通过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来实现农产品交易与货币支付的迅速快捷,创造了基于时间销售的竞争优势[10]。

3.2 基于中间商的时间控制改善策略

3.2.1 基于顾客情报信息系统的时间控制改善策略 建立知晓型站点是获取顾客信息的最好办法,同时也是缩短中间商物流时间的最好解决方案,一方面它可以给终端消费者提供农产品的有关信息与服务,使终端消费者不用出门就可以了解到有关农产品的信息,节约了它们的找寻时间与找寻成本,同时也为企业寻找客户奠定了基础。知晓型站点是完成信息传播最全面、最广泛、最及时而花费最低廉的方式,使中间商准确获取顾客信息,缩短其配送时间,将农产品及时送到顾客手中。

3.2.2 基于农产品库存成本的时间控制改善策略 采用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策略,可以提高渠道的柔性,降低农产品的库存成本。供应商通过建立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统一进货、统一储存、统一配送,根据交通运输状况和仓库的布局,确定最佳配送路线、时间和安全库存,实现联购销、库存共享,极大地降低了单个商业企业库存资金的占用,对于中国农业生产者流动资金的紧张状况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此外,物流配送中心与中间商之间的订货与配送是相对固定的、受合同约束的长期合作关系,这对于疏通、稳定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农产品流转环节,降低流通费用,缩短物流时间有极为现实的意义[11]。

3.2.3 基于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时间控制改善策略 无论从时间优势还是成本优势上考虑,电子商务都是极具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商业运作模式。而网络环境是影响电子商务正常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改善网络环境。在电子商务技术方面,除了交易平台外,企业也需要使用安全性技术保证顾客信息的安全。

3.3 基于顾客的时间控制改善策略

第4篇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 绿色营销 农超对接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更加倾向于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苏州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目前已形成了以优质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等为支柱的优势产业群。本文通过对苏州市绿色农产品营销现状的研究,探讨苏州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

一、当前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模式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作为鱼米之乡,有很多特色农产品,至2010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近1500种,如树山梨、镇湖黄桃和葡萄、碧螺春茶、枇杷、杨梅、苏太肉等都是苏州的特色农产品。

(1)“订单农业”发展加快

“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另一方为农民。苏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解决了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流通问题,保障了产销的合理安排,不仅增加了单位产量,还能保证上市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2)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猛

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导致成本增加,最终抬高零售价格。这种物流模式,在物价高涨期间暴露无疑。为此,苏州市大力发展各种“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销组织化程度,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的“农超对接”项目让生产者和销售者直接见面,省略中间环节,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进而降低农产品价格,是稳定“菜篮子”的有效途径。目前苏州市已形成街道、社区、超市、应急、流动、农贸、高校、网络等8种农产品平价销售模式,到2013年,农产品平价商店的规模将达到350—400家。

(3)网上营销势头迅猛

苏州市农业企业和规模经营大户通过网络平台产品信息,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网络改变了苏州农产品传统销售方式,实现跨空间、跨地域的新营销,例如,常熟配菜网是一家通过网络平台平价直销农产品的企业,运用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网上预订、冷链物流、免费配送”的销售系统,使产销对接更加便捷。该网站与8家农业生产基地结成联盟,签定长期供应协议,市民登录网站下单后,基地次日早晨下田摘菜,网站上午免费配送到家,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坐享实惠。

二、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困境分析

尽管苏州农业的数量规模,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缩小了很多,2010年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也仅为1.7,但对苏州社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苏州市民喜欢本地的优质农产品,但在绿色农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苏州绿色农产品牌化成本偏高

虽然苏州的大多数绿色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和注册商标,但品牌知名度还不高,没有现代的物流和经营,另外,一些绿色农产品的包装比较简单、粗糙,仅仅是装个盒子、套个袋子,包装标准还未完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因此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

(2)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不发达

发展农产品加工,既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需要,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占其生产总量的90%,加工后增值2—3倍;我国加工品只占其总量的25%。但是现有的绿色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居多,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的附加值低,绿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较少(目前苏州仅有14家),一些鲜活绿色农产品的加工率较低。

(3)绿色农产品价格策略。绿色农产品由于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同时在加工、运输等方面都要求符合绿色标准,因成本较高导致定价较高,如芬兰绿色农产品价格比一般食品高30%~50%,英国的绿色食品也比一般食品高20%~50%,我国的农产品应实施绿色食品优质优价,价格既不过高也不过于低廉。但目前苏州在绿色农产品销售中由于经营者对绿色农产品生态有价的观念宣传的不到位,在替代品较多的情况下,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绿色农产品促销尚缺乏整合策略。目前在传播形式上比较注重利用各种层次的农产品展销会和博览会来传递绿色农产品信息,短时间内易取得较好传播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效应逐渐递减乃至于无;而其他促销形式特别是公关和广告促销的力度远远不够。

三、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思路

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如果还停留在以前的老观念上,只进行生产,不顾市场的变化,就会造成产品过剩。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最大限度拓展农产品利润空间,都离不开农产品的营销。

(1)开发更多优质高品质的绿色农产品

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品种的多样化,要实现农业高效,必须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高产高效策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正成为新的消费动向,把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一项重要策略,逐步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以质取胜,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培育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以增强竞争力

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生产总量的90%,加工后增值2-3倍;我国加工品只占其总量的25%,增值25%,因此我国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当前的苏州绿色农产品发展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法,增加产品的关联性、延伸性、增值性,以降低竞争成本,形成集约优势,形成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协会协调—半成品坯料加工—农户基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避免恶性竞争。苏州绿色农产品企业可通过成立协会来协调规范发展,发挥集约优势,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运用现代流通方式销售绿色农产品

当前苏州绿色农产品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时,要注重原产地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提高农产品在新型业态和高端市场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适时发展冷链配送系统,在城市开设农产品连锁专卖店,扩大对超市、大专院校、餐饮业的农产品配送业务,开展订单销售,发展以B2B为主的订单农业,订单生产,订单采购,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展销会、展示会等扩大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积极寻找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广泛进行网上交易,开展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

(4)加快培养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营销人才队伍

目前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将生产、营销策划、销售实施连为一体的复合人才非常少,要通过高校等渠道加大对苏州现代农业的宣传力度,逐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吸引更多的营销人才参与到苏州绿色农产品的营销队伍中,加快培养能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营销队伍,一方面要培育农民经纪人、商、批发商组织,扩大营销规模,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对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具有营销理念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产品企业的发展,增强竞争力,使苏州的绿色农产品营销能更上一个台阶。

综上所述,当前苏州农产品企业面临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个高效的农产品盈利模式应既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傅进 浅谈苏州特色农产品的保护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11期

[2]杨大蓉 创新型社会下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研究——以苏州为例 北方经贸 2010年10期

[3]季辉 市场营销 科学出版社 2007年2月

第5篇

【关键词】农产品 问题 营销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一方面,面对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以及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要逐步下调,许多优惠条件减少的情况下,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的许多影响,以及我国在农业方面面临的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许多没有达到环保要求的农产品不被政府所接受,更不被消费者所认可。健康与环保已经成为当今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农产品质量与销售问题,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应对WTO的过程中,我国的农业发展与工业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利用工业企业的一些营销手段,加上农业自身的一些特点,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本课题对我国农产品营销的研究,希望能够丰富我国应对当前不断增强的涨价压力的解决方法,同时也给我国的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一些思路。

二、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较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最显著的成就是我国农产品大幅度增长,扭转了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列世界各国前列。然而与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农产品质量提高显得非常的不足;与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质量瓶颈。

2、我国部分农产品品质不如国外

与西方国家一些农产品比较,我国部分农产品的品质明显不如国外。例如,我国大豆出油率低于美国等国家生产的大豆;我国水稻的赖氨酸含量低,精米率和口香程度不如泰国大米;我国部分小麦的面筋强度弱,不能用于制作高档面包和其他高档面点;部分国产水果的口感口味明显不如进口产品,以及水果外形不整齐;我国牛肉的鲜嫩程度和肌肉间脂肪丰富程度不及一些西方国家生产的牛肉等。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够或已经拥有的科技技术没有使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使我国的农业技术跟不上外国,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品质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农产品质量。

3、我国部分农产品的整齐度、纯净度及外观性较差

西方国家对农产品的整齐度、纯净度以及外观性有较高要求,而我国农产品在这方面存在不足。我国一些农产品的纯净度不高,以大豆和棉花为例,国产大豆和棉花中经常混有杂质,影响国内大豆榨油加工和棉花纺纱加工。一些油脂加工企业、纺织企业为提高其原料的纯净度,更愿意采用进口原料。我国一些水果的整齐度和外观性较差,如水果个体不匀称、色彩不够鲜艳及果形不正而导致出口受阻,或出口价格不得不降至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要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农业企业加强对基层农户的管理及培训,建立起一个相互合作的组织体系。使农户得到企业的管理及技术支持,生产出整齐度、纯净度及外观性较好的产品,而出口企业得到可以提升竞争力的产品。

4、我国蔬菜、水果使用的农药、化肥残留超标

目前,农药、化肥残留是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在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使在食品安全监控比较严格的大城市,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国内一些地方曾经多次发生消费者因误食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而严重中毒的事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控制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残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改变差距就要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可以是政府特定组织的指导也可以是企业对产品供应者的指导。而且在遇到这些中毒事件以后,如何使影响控制到最低也会影响到以后农业企业及农户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做好公共危机处理对未来企业及农户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件管理工作。

三、我国农产品的营销对策

1、扶持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品牌策略。

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就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是创建品牌的前提。当务之急,一要做大做强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和延伸,促进规模企业早出名牌、多出名牌;二要外联内合,企业一方面通过采取贴牌生产方式,加强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的合作,学习他们在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产业优势,联合同行业或同产业链企业,抱起团来创名牌。

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和认证策略。

食品安全和质量是农产品品牌的生命线。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企业要把质量管理和标志管理贯穿始终,用严格的产品质量培育品牌信誉,以优良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把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列入品牌创建重点,积极申报绿色农产品和实施原产地保护。同时要积极运用商标来保护自己、扩大市场份额,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3、注重品牌整合,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要充分利用好农博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利用媒体广告、网络营销、专题报道以及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同时还要重视现代物流新业态,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方式,开展网上展示和网上洽谈,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以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知名度。

4、积极参加国际上的合作与磋商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磋商,不仅要求政府部门参加国际上的合作与磋商,如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协议的制订。包括WTO中的《农业协定》的制订和WTO中关于农业的相关会议。这样可以给我国的农产品的国内外贸易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自己参加一些国际上的合作与磋商。通过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它们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达到互补的效果,最终实现共赢。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农产品营销面临比以往各个时期都要困难的时段。如何解决好农产品营销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或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全国现在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都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仅为了个人吃饭或者是企业的赢利。更重要的是它的解决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产品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珍.《WTO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键词:电商;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2007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这一数据高出世界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两倍之多,甚至比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要高出5-7个百分点,物流业成本,尤其是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过高已成为阻碍我国各地农产品相互流通的症结之一。而物流业内部成本也过高,致使物流业利润十分低下,且近几年来还有持续走低之势。

电子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农产品电商企业。本文从物流成本角度对农产品电商进行分析,阐述了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及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对影响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控制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地改善物流周期长、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效益,进而推动农产品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内涵

1.农产品物流的概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农产品物流也可称之为农产品销售物流,由农产品销售所引发的农产品在销售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实体流动。还有学者认为农产品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体现农产品的价值进行的农产品实体以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一种物理性的经济活动。此外根据物流国家标准定义,同时结合农产品的特点,可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为了达到顾客的需求,及实现增值价值的重要目标,农产品的供应方向需求方进行定向移动的经济活动过程,同时也是农产品的,搬运、包装、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的体系。进一步分析农产品物流成本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农产品物流成本是由原材料的采购到农产品送达顾客手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费用的总和。其中涵盖了采购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损耗物流成本等等。狭义上农产品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指农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主要包括了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装卸、加工等等环节所消耗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又被称之为农产品销售物流成本。

2.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的内涵

由于农产品的种类较多,因此农产品的物流模式以及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物流成本再构成方面也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的分析。

(1)农产品物流成本功能结构

按照农产品物流各种活动的功能结构以及作用的差异将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划分为:运输成本,是指在农产品在移动过程中借助运输工具所产生的费用;装卸搬运成本,指农产品在运输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装卸及搬运的费用;存储成本,指在农产品存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装成本,指在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存以及更有效地促进销售产生的包装费用;配送成本,指农产品在最终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所产生的费用。

(2)农产品物流成本的过程结构

按照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途经的不同环节,将其成本结构划分为:农产品供应采购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进行原材料及辅助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农产品生产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物流相关的费用;农产品销售物流成本,指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为了销售而产生的物流费用;农产品废弃物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费用。

(3)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形态结构

按照农产品物流成本在会计账目上体现出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农产品显性物流成本,即为农产品的会计成本,主要指在会计账目上被记为成本账目栏的农产品物流支出费用,例如运输费用、存储费用等等;另一种是隐性农产品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运输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由企业自身提供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费用,这在会计账目上无法体现出来,例如企业自有车辆进行运输产生的费用等等。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点

1.配送对象分布广泛

我国地域辽阔,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繁多。其农产品的产量之大分布较广泛。农产品的产地在交通不是非常发达的农村,其道路设施比较落后,物流配送存在一定困难。

2.对配送服务水平有较高要求

由于一部分农产品要考虑到新鲜程度的问题,因此对物流配送的时间,以及保险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3.对设备设施要求高

由于部分农产品对环境、温度等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配送过程中,对配送技术以及配送设施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4.农产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农产品在环境及季节性因素的影下其产量及质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根据农产品的产品资源进行物流配送资源的合理调配。

5.农产品物流具有单向特点

农产品的原产地是农村,有农村生产,然后在城市中进行消费,因此农产品的物流便形成了由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通特点。电商企业在开展农产品配送业务时,对配送的服务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达到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是保证企业效益的关键之所在。

三、影响电商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因素

1.企业欠缺物流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没有充分意识到物流降本的作用。其次,物流仍停留在服务于生产、仓储以及配送的简单环节方面。再次,物流降本力度不足。上述原因导致了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控制作用不明显,强化了物流的服务作用,这样不仅无法体现物流系统“第三利润源泉”的降本作用,同时还会给企业员工甚至是企业领导造成思想上的误区,以至于企业内部的物流工作由服务转向降本方向时,受到较大的阻力。

2.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主体难确定

由于农产品的物流环节比较多,同时相较于其他行业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导致核算主体难以确定,以至于核算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农产品从生产、收购、加工、流通、运输存储、搬运装卸、包装以及销售和配送需要众多的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着不同的个体进行参与,因此要想对各个环节进行准确地把控其难度之大显而易见。这些都是造成了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主体难以确定的关键。

四、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1.提升物流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树立起物流成本控制的观念。及从流通的源头进行全过程的跟进来降低物流成本。将个项物流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实现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对于电商企业来讲,不能单纯地追求企业物流的效率,而是应综合考虑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物流部门同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可以通过物流功能要素的协同效应来进行物流总成本的有效控制,即将运输、包装、装卸、存储配送、流通以及信息处理等各个功能的目标协同起来。此外,要强化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员工对物流成本控制的意识及有效理解,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物流降本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没有全体员工的共识,只有相关制度及条文,很难将降低物流成本工作落到实处。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开展物流成本控制的相关宣传工作,是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够在思想深处深植物流成本控制的观念,使企业员工时刻具备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2.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首先,根据运送车辆的载重量合理控制货物的采购数量,在实际的原材料及货物采购过程中合理进行安排,根据当前的采购方式,如果货物的采购数量超出车辆的载重应立即停止采购。如果当下的采购数量已经超出车辆的载重量,则应立即停止采摘,联系其他运送目的地相同的采购商,与其协商将多出部分有对方进行运输,并支付运输费用,如联系不到恰当的运输车辆可以将货物进行库存下次在运输。其次,选择恰当的运输路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输路线,当前我国已经加大了农村道路交通的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已经初具成效,但由于运输车辆超载问题,导致一部分乡村公路损毁严重,在这样路线的选择时,可以根据货物的特点适当地进行运输路线的调整。

3.有效控制流通加工成本

第一,严格进行包装材料的管理,包装材料购入过程中要准确进行记录,工作人员进行包装材料领取要进行签字。包装完成后剩余的材料要如数返回,若有包装过程中有损耗应报告损耗的数量,严格控制不必要的浪费。第二,合理进行加工人员的安排,根据货物收购的数量及加工的工作量合理地进行临时工的雇佣。当货物量较大时,为了保证货物的发车时间可以合理地增加临时工,反之则要减少。第三,选择优质供货商,节省货物筛选时间,在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筛选的环节属于不增值作业,应予以摒除。然而在实际的企业加工过程中,这一环节并不可能完全摒除,因此若想在这一环节最大限度地进行控制,就要求采购人员在进行供货商的选择上下功夫,尽量选择货物质量优良的供货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货物进行预估,看其符合收购质量的占比,尽量选择占比高,货物品质高的供货商。

4.有效控制装卸成本

在装卸过程中尽量控制搬运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搬运的次数及时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恰当地选择搬运及装卸的设备,提升机械使用的效率,从而缩减人工的成本;合理进行装卸过程及装卸方式的规划,尽量避免无效搬运及重复性的作业,提升工作质量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此外还应慎重考虑搬运设施的投资,尽量避免搬运设施投资的低效率,这样不仅无法提升搬运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装卸的成本。

5.有效控制存储成本

降低库存成本是控制成本增加利润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库存方式上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首先,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利用供应商进行库存从而缩减库存的支出。这就要求考察供应商的库存方式以及库存特点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能否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设计调整。在库存的成本以及资金流方面实现双赢。另一方面是根据精益管理理论的零库存模式,及买家进行提前的需求信息,而卖方根据买家提供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购,及时衔接。这两种方式都有助于农产品电商降低库存成本。

结语

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因素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对常见的几点影响物流成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农产品电商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彦波.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的额必要性及对策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4(12)

第7篇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以健全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为铺垫,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农产品的流通交易的过程。通过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为温州市特色农产品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农产品可以全天在线销售,销售者可以足不出户,接受人们的订单。网络营销兴起至今,温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不断加强,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淘宝网上已可见各种温州市特色农产品的身影,种类繁多,销售量也相当可观,可见温州农产品已树立品牌形象,未来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有着可预见的好的前景。

2温州市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电子商务普及率低,商务应用率低

农村信息普及程度还不平衡,农村网民主要集中在学生、企业一般职工、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有相对知识程度的职业中,而农民网民所占比例很低。农村网民大多数上网应用都属于生活娱乐,如电影,音乐,聊天交友,游戏等,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等比例偏低。因为受传统商务模式的影响,农民都习惯于农村菜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务模式,对电子商务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甚至对其持怀疑的态度,大多数农民不具备网络营销的能力,对信息加工化处理能力差。

2.2农业网站缺乏特色,服务水平较低

政府类农业网站的信息各自为政,缺乏整合,不能及时反映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农业企业网站虽然能够展示农产品信息,但是缺乏特色,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农产品的特色和价值。两者的客户服务能力都较差,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多种需求。客户在购买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很难得到投诉与解决,这样会使客户丢失在互联网上购买农产的乐趣。

2.3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缺乏

实现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必须要有优秀的网络营销人才。由于农产品的营销方式一直是传统的商务模式,这已形成固有的一种形式。现在的农产品的营销正处于一种新的模式中,需要具备正确网络营销理念的人才。目前的大部分营销人员不能正确认识网络营销的理念,只会把农产品照样搬上网,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离不开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的多栖人才,但是具备这种能力的多栖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去发展,所以缺乏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

2.4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网络营销虽然可以跨时间、空间进行交易,但是商品是实物的交易,始终是对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有着苛刻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产品来说,易溃烂、单位体积大,单位质量大、相对经济价值又较低,在配送环节中浪费严重,损失较大。而我国还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交易网,也就无法建立统一的物流配送务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2.5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一般情况下,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因为易鉴别、易比较的特性而比较适合在网上销售。由于我国农产品而农产品由于数量较大,网民在购买时不易鉴别和比较,且温州市农产品生产的特点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组织规模较小,不易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因为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所以导致了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限制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速度。

3关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3.1加强农村网络工程的建设

农村信息化是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础,是解决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卖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市场经济靠准确的信息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农产品的生产、深加工、销售等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网络营销是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有效手段。实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就离不开农业网站,而农村信息化是网站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互联网的设立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要想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政府必须加强农村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将互联网普遍地在农村中建设,向农民发放购置电脑、手机等信息设备的津贴,鼓励农民上网。

3.2加强农业信息化网站的建设

营销网站是面向消费者的消费平台,所以网站的建设要能向消费者突出农产品的特色,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网站的风格要人性化,尽量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尽可能的为消费者解决购买中遇到的问题。其次,网站的“客户服务”功能一定要建设好,这是能使消费者能好地了解产品,更快地解决消费中遇到的问题,节省更多的时间。最后,网站的农产民信息要做到及时更新,方便消费者更快地了解实时信息,方便选择、购买。

3.3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人才的培养

(1)对农民进行网络营销的知识宣传,推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观念。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对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政府只有加强对农民的网络宣传能力教育和宣传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让农民认识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美好前景,去接受和学习农产品的网络营销。(2)建立专业的人才培训机构,向农民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计算机技术和商务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大量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入才。面对现在网络销售人才的缺乏,政府只有加强教育的投入,才能加强人才的建设,从而促进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3.4改善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是网络营销中至关紧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网络营销的成败。配送中要尽量地减小由农产品溃烂、破坏带来的损失,当前情况下可考虑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完成。第三方物流公司拥有专业的物流中心、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运输系统,能尽可能地加快配送进度且减少成本。且政府还需加强对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育,现代物流系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动作中应注意吸纳和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

3.5提高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第8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广西;农产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024-02

一、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供给与需求平衡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如果供应过多就会出现通货紧缩,供应不足,需求增加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通货紧缩阶段,社会产品供应过多,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革命所带来的产品极大丰富,而当前我国一些产业如汽车、能源等处于创新的瓶颈期和产业苦闷期,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极为困难。为此,大多数国家为了稳定经济的基本面大量印刷钞票,很多国家对美元的汇率都在贬值,人民币贬值压力也相当大。但我们国家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用供需错配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淘汰落后产业,实施供给侧改革,促使形成供求平衡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广西农产品发展现状

当前,广西农产品生产出现了产能过剩,特别是中低端的农产品出现饱和,而中高端的农产品极为稀缺,农业功能开发单一,不能满足农产品市场消费转型升级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全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一)低端农产品供应过剩

广西农产品低端无效供给过多,很多农产品,如稻谷和玉米都卖不出去,粮食库存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饲料鸡鸭鱼又存在质量卫生技术不符合标准问题,一些农产品使用农药和化肥也超标,形成问题农产品。很多农业品没有商品,没有产品分类,缺乏品牌意识,包装、标志、品牌都无法受到消费者青睐。

(二)中高端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供需错配,用更为优质的产品满足中产阶级的需求。由于广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出来的营养大米、蔬菜和水果无法满足广大中产阶级对中高农产品的需求。一些具有特色且优质的农产品如黄牛、黑山羊、土鸡,以及其他果类产品却形成了供不求的局面。很多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造成农场品价格波动,出现大面积滞销。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广西三次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三次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新的农产品品种少,没有特色,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休闲养生以及健康食品的需求。

(三)高端有效需求不足

广西农产品如芭蕉、芒果、荔枝、龙眼和火龙果是广西农产品的一大特色,还有海鲜产品也是广西的一大特色,但是这些产品的市场空间较小,即便是借助东盟博览会的势头,也无法将农产品的市场打开。以荔枝为例,2015年广西玉林、北流地区的荔枝获得大丰收,但严重滞销,很多荔枝挂在枝头无人问津。这不是荔枝市场饱和的问题,在江浙一带,新鲜荔枝价格居高不下,产生这种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销售策略上出现了问题。同时,广西城乡收入水平较低,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虽然有消费欲望,但是不具备高端消费能力,消费者对产品不感兴趣造成了广西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另外,农产品不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品质达不到消费购买要求,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购买。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广西交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落后,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信息也不对称,造成农业品销售渠道不畅。

三、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广西农产品发展策略

农业在广西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广西根据中央推进结构性改革的精神,结合自身情况,找到农业发展在供给侧的深层矛盾,根据农村精准扶贫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推进农场品改革。通过调整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消化农产品库存

首先,优化农业布局,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实施特色农业,如山地种玉米、中草药和精品水果等,库区发展优质渔产品,河谷地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一村一品。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种养结构,减少消耗大量资源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开拓新的市场,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找到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推动。同时,优化农林牧副渔的结构,形成农牧渔相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态势。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追溯和召回制度,大力扶持广西本地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质和品牌,通过改善农产品供应结构,提高市场的有效需求。再次,采取各种措施消化农产品库存。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产品的供给,把库存较多的农产品调运到需要的地方,形成余缺互补的机制;将多余的粮食加工成米酒、饼干之类的食品和其他畜牧产品饲料;将大米、小米等谷物搭配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健康食品,同时在一些谷物中添加维生素、各种营养素成分,拓展销路,加快库存粮食的转化。

(二)优化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供给效率

2016年8月,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土地流转。为此,农村土地成本将有所上升,加上人力成本投入也在逐年提高以及农药、化肥投入成本增加,会进一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为此,需通过合作等方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注重质量向注重效益转变,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优化三农服务,对农业主体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和管理服务。

(三)开拓农业的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休闲观光农业

广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四季气温相差不大,光热充足,因此,可以在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林业、牧业和渔业、旅游业、养生和农家乐等。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的初、深加工,加大对农业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相结合;农业休闲旅游与环保相结合,生产具有广西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三次产业相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激活生产要素,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经济学中的四大生产要素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和技术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各项改革的基础。因此,在大力贯彻国家土地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完善为农村服务的各项金融体系,出台政策加大对农业支持,建立村镇信用体系,按照P2P的模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入工商业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以来,提出了“职业农民”这一概念,广西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农民;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推进农业标准化深层。

参考文献:

[1] 王文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广西农业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16,(6):48-52.

第9篇

关键词: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

鉴于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持续发展,旅游类农产品营销也在持续增多,尤其是体验性农产品变得愈来愈多,采摘、垂钓以及制作特色手艺品等项目成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主导性产品。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通常都具备了非常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民俗会形成不一样的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所以旅游农产品具备了不一样的特点。和一般性的产品销售比较起来,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的购买与消费是一起实施的,所以旅游农产品销售变得愈来愈直接,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有鉴于此,农民群众可以把自己土生土长的特色农产品面对面地直接销售给前来游玩的各界人士,而农民们利用自己家来开设农家乐则可以由农民为游客们提供各类餐饮以及住宿,以特色乡村风貌景观以及民俗文化吸引愈来愈多的游客驻足,从而推动农产品销售。

一、利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开展农产品销售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创设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农产品产业和乡村景观旅游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游客们的吃、住、购、行等均和农产品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所涵盖的层次也很多。各类农产品销售同时也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的就业良机。比如,农民们可以扩大自身的种养殖规模,这就需要有更加多的乡村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应当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带动下创建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公司,以求转移与吸纳更加多的劳动力。

二是能够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以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发展。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农业产业化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产业基础以及景观背景。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能够提高本地的知名度,改进当地乡村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产生新的产业集聚,提升特色乡村产业的边际效益,提升当地农业以及旅游业的效益。同时,还可进一步改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当地农村的各个产业的同步发展,提升农产品市场销售的额度,扩张农产品销售的范围,以旅游业来促进农业产业的新发展。

三是能够帮助延长当地农业的产业链并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随着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农业以及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即休闲农业之发展。为切实满足前来观光游客之需求,当地的乡村特色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均能实现新的发展,并且促进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其典型表现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过程中采摘农产品、垂钓等项目的溢价现象。同时,农产品如果能够实现就地销售与增值,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我国农产品中间销售层次偏多的问题,从而在无形当中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的主要策略

(一)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绿色销售策略

如今,乡村农产品绿色销售已发展为主流农产品销售方式之一。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注重农产品是否属于绿色农产品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很好地证明了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过程中绿色农产品具有相当好的市场销售前景。对初加工农产品来说,传统农家往往是有独立的院落的,其中专门建有菜园,所种蔬菜和水果均可使用自家饲养的动物粪便进行施肥,对于果蔬所采取的病虫防治也可以采取人工诱捕或者捉虫瓶等生态型办法,这样一来所生产的蔬菜水果往往更加新鲜和健康。农民们自家所养的猪、鸡等各类家禽,使用纯天然的野菜加以喂养,而鸡和鸭等还可放养于当地的山坡林地,这样一来所饲养出来的就是纯正的土鸡,能够很好地满足游客们的需求。部分既有果蔬种植而且还有动物养殖的农业园区,则能够实现果蔬种植和家畜养殖业进行妥善的结合,并且在园区中辟出专门区域来放养猪、鸡和鸭等,使用剩余水果蔬菜等加以喂养,而且还可利用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来建设沼气池,粪便在发酵之后就成为了肥料,能够有效避免化肥造成的现代化学污染,而引入生物防治病虫害法则可把水果蔬菜农残物降至最低值,从而实现绿色与无公害。不仅要控制养殖的成本,而且还应当确保农产品具备相应的品质。对深加工类农产品则应当在符合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之后为其实施绿色化包装。所谓包装绿色化,是指对包装材料实施绿色化处理,也就是要使用环保型材料,其后再制定出绿色亲民的价格。这一价格不但应当体现出绿色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应当考虑到购买者的接受程度。当然,还可使用绿色销售形式,例如绿色促销,也就是通过广告、公关以及市场销售人员向广大游客宣传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

(二)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消费规范化策略

依据一项调查,我国游客对于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餐饮、卫生等满意度不高。笔者觉得,如果现在能够强化农村餐饮条件的改进,很好地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成效,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用餐环境,让其愿意耗费更多的时间驻留,从而推动游客更多地购买农产品。比如,通过提升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餐饮烹饪水平,促进餐饮管理的规范化,就能够很好地提升消费者的旅游体验。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的提供,是实现乡村旅游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只要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就一定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实现更好的发展。有鉴于此,应当更加深入地挖掘特色农产品,改进农产品旅游的环境,强化游客安保等工作,让游客们能安心旅游,延长各游客的出游时间,推动农产品的销售进程。要充分注重农产品包装,提供多种多样的包装,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定价策略

一是要实施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加工策略。农产品往往具备了鲜活、易于腐烂等特点,而在实施加工之后,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而且还能延长储藏的时间,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更好地利用农产品资源以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农产品加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改进以及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提升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特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强化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引进国际上大量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诸如,微波加工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以及冷冻干燥技术等,不但能够对水果、蔬菜以及肉类等农产品实施灭菌消杀处理,而且还能较好地保留农产品原有的营养成分以及新鲜度。二是要实施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定价策略。价格通常都是游客们购置农产品时十分关心的内容之一。依据一份问卷调查,有15%的游客能够接受的农产品价格位于50元以下,有39%的游客能够接受的农产品价格为50至100元间,能够接受价格为100元至200元以及200元以上价格的农产品的消费者分别为31% 与15%。所以,在对农产品定价时应当注重于考虑游客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愿意耗费比较高的价格来购置优质农产品。如今,我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价格还相当混乱,除本地工商管理、物价以及市场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切实提升监管工作力度之外,还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体系,全面规范市场经营主体之销售行为,千方百计地扼制市场中的不合规经营问题。自然,农产品经营者也需要依据各个不同消费层次,实施农产品差异化定价方式,从而切实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额度。首先是要实施技术差别定价,也就是按照农产品所采用技术以及服务难易度加以定价。其次是实施团购优惠定价,也就是依据购置农产品的具体人数来确定价格,比如一旦超过多少人购买,即可享受8折或者9折优惠等。最后是要实施时间差别定价,也就是要依据淡旺季、工作日以及节假日时间之差异,分别确定不同的价格。

(四)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体验销售策略

当前我们正处于体验经济时代,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游中的游客对于当地农产品之需求已不再局限在农产品数量以及质量上,而是升华至更加高档次的精神享受以及体验上。感官体验能够让广大消费者们得到味觉与视觉等感官层面的良好体验。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感官体验销售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从选择优质农产品发展到对农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分级,从而让农产品能够在色、香和味等各个方面均能够让消费者们产生良好的体验。二是改进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及品牌形象。农产品包装应当很好地展示出本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色彩以及美观度等,而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不但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为消费者们留下十分直观的印象,而且还可为消费者们展示农产品所具有的特殊背景,比如,历史、人文背景以及习俗等,从而体现出农产品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让其有别于同一类型的农产品,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消费者们得到完全不同的精神层面上的体验。当然,我们还可运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民俗文化传统或者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来加快农产品销售进程。比如,在各类水果成熟期可以为庆祝丰收而举行专门的节庆活动,在各地经常举办的樱桃节、苹果节、葡萄节、西瓜节等就是如此。运用系列化的宣传活动,能够很好地吸引游客们前来亲自体验务农的乐趣,进而实现促进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之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具有非常好的乘数效应,综合性也比较强,所以特色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随着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不断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找到了一条新路。下一步,应当对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实施专门化研究,从而以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为新的平台切实降低农产品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很好地调整乡村特色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林锐,周丽永.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营销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2]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06)

[3]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1)

[4]都培田,李度.乡村民俗旅游的5E体验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1(08)

[5]朱桂霞.走进乡村寻梦田园――郑州休闲农业前景展望.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