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6 17:29: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实验教学

基础概念与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初中化学二者缺一不可。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无论是教学计划安排还是课堂教学任务都必须做到对概念原理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效搭配。

一、以概念教学为基础,理清知识脉络

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受系统的化学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这些概念和理论本身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但学生只有将每一种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都学会学好之后才能进一步理解更为抽象的整体化学概念。换句话说,初中化学中的每一理论与概念都是组成化学整体框架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感知学习、基础整合和脉络理清,以便掌握化学的整体脉络。

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中,就有许多需要感知和整理的基础概念,如原子、元素、原子核等概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要求将概念知识进行基础整理后再了解这一章主要有四大知识要点分别是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和化学式,并分别列出这四类知识点的相关信息条例,学生熟悉记忆后便能给自己脑中留下一个比较清晰的物质知识点脉络图。此外,在进行概念理论教学时搞清楚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都有所帮助。

二、以实验教学为手段,打牢基础知识

新课改后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实验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这无形之中也加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分量。现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关实验教学的手段、方式、效率提升办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以“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课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实验包括实验室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及二氧化碳溶于水等性质的验证的演示实验。众多不同效果、不同参与形式的化学实验,可以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巩固提供帮助。这样,一方面以不同的形象方式展示了二氧化碳的特性,另一方面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可以对理论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和验证,加固学生对二氧化碳基础知识的记忆。

三、交替开展化学教学,构建基础框架

理论概念与实验教学共存于初中化学之中,从重要程度来看二者属于同等地位。从教学要求来看,只有将二者融会贯通于一体,开展交叉教学,让其相互印证,才能真正发挥这两种不同教学内容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概念原理教学的方式介绍化石燃料的概念和特点。在这个概念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可信度,可以向学生列举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化石燃料,以便帮助大家理解化石燃料,并了解常见化石燃料的基本情况。然后安排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如甲烷燃烧的实验等。这些探究性或者演示性的实验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一一验证不同化石燃料的理论概念,让大家对化石燃料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四、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丰富教学成果

学习知识就像盖楼,需要从打地基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上建设。初中化学教学也采用这种模式,将化学教学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片面到全面的划分。概念原理性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除了属于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分别遵循了这样的排列规律,由教师安排进行层层递进和逐步上升式的教学。当然,这二者在层次递进快慢程度、节奏步调上都比较相似而且相对稳定,教学时产生的效果也能相互呼应。在这种化学教学中,概念原理教学与实验教学效率齐头并进,获得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二者的教学效果还可以相互累加,从而使整体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不仅整体遵循这一规律,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设置同样符合这一要求。例如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中,课题内容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每一层次的内容都更为深化,教学难度和理解难度也相应提升。这一单元的课程设置属于典型的层层递进形式,教学时可以给不同深入层次的概念原理内容搭配不同难度的化学实验。如教学时教授溶液概念时搭配蔗糖溶解实验、教授溶质和溶剂概念时搭配碘和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实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搭配水和乙醇的互溶实验等。

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在化学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多种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部分,能力的培养也是概念原理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双重效果。首先,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比如学生通过观察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洗涤玻璃仪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等演示性的实验,可以让他们更加的细心并且锻炼出能从动作、行为、态度等方面发现重要细节的能力。其次,概念原理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线索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可以学习到从质量守恒定律中领悟对等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的条件,还能在不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中逐步锻炼出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第三,概念原理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学生可以在综合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化学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观察、推理和思维整合能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对化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时候,就需要将有关碳的概念原理教学与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事实上,无论是概念原理部分还是实验教学内容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教学中二者都不可缺少。但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化学教学效果,大家最好能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时将概念原理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搭配,使这两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达到“强强联合”,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寇中庆.浅析如何对化学概念、原理进行有效教学[J].化学教

与学,2011(5).

[2]黄金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教师,2011(23).

第2篇

纸笔测验作为一种可供量化的传统评价方式,是目前初中学生化学学业评价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它能通过科学的测验设计,编制出一套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卷,以考评学生对初中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对简单化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化学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的初步理解等文本知识和能力。而纸笔测验的关键和核心是试题的编制和设计。初中化学纸笔测验题应当立足于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上,但不可局限于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简单重现和记忆,应当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广泛联系日常的生活、学习经验,利用生活本源创设一个个富于乐趣、蕴含探究意识的化学情境,让学生在文本测试中能体会实践的精神,也能领略自我探究的情趣。另外,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的基础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具有无限的延伸性,纸笔测验题目的设计还应当坚持难度适中原则,以激发学生最为适宜的动机。例如,要考查学生对“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方法的掌握情况时,如果教师这样设置测试题:“请简要说明如何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那学生的化学思维永远只能停留在文本的记忆上。相反,如果教师这样设计:“据说,我们平时用作医疗消毒的‘双氧水’竟然能够用来制取氧气,你能简要说说其中的奥秘所在吗?”这道题目不仅联结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而且帮助学生将“过氧化氢”“双氧水”和“氧气制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更能了解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评”要以活动表现为侧重的评

活动表现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它考查的是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和经验在实验或模拟情境中分析、假设、验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能力和水平。学生通常以实验操作、完成作业任务、实验报告书写、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展示和表现等来展示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和成果。基于这些学习形式的活动表现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实验技能掌握情况、化学探究学习的态度、学习化学的心理反应、解释解决实际化学现象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化学教学,促进学生优化自身的化学知识结构。因此,在活动表现评价中,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各种活动形式进行及时的跟踪、记录和矫正,并经常与学生当面交流学习化学的各种心理感受和需求,以实现初中化学的教学相长。例如,在组织学生对学校的小湖的湖水进行“PH”值检验,每一个学生都是实验的参与者和主体者,他们都必须自身经历实验设备准备、湖水取样、PH值检测、分析对比湖水的性质以及对湖水的检测结果作出报告等实验步骤,如果学生发现水质出现异常,还要结合学校及其周边的环境,为学校提出可行性的“救治”措施。这个小实验涉及了学生诸多的活动表现,对其进行活动表现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在探究实验前的准备情况,是否懂得正确采集湖水样本,是否懂得做湖水的PH值检测,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以及书写的报告是否完整、科学等。而只有针对此评价,师生才能采取共同的改进措施。

三、“评”要以学习档案为指引的评

学习档案评价源于艺术领域,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为了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帮助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成效,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自主收集、整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档案现作。初中化学涉及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物质结构、信息科学、日常饮食等生活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庞大而又生疏的科学知识内容,如果没有利用学习档案加以记录和观察,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连续性学习过程,也难对学生的化学学习给以正确的诊断性评价。例如,在学习“水和溶液”这一章节时,为了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做一个教学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个详细的学习档案。学习档案的内容可包括“水和溶液”的有关知识整理、“水和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记录、“水和溶液”的重难点记录、与“水和溶液”有关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学习“水和溶液”还未解决的困惑、对教师教学的改进性要求、学生的作业及其小测试试卷收集整理、反思性学习记录板块等。教师应经常收集学生的学习档案进行翻阅和记录,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适时作出指导性教学。

第3篇

初中化学 教学效果 问题 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强,它要求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大量的内容并加以熟练运用,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初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

1.知识零乱,难以掌握

初中化学的学习时间短,知识量大,对于刚刚接触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当前教材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但是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并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其重点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并不对整个学科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进行严格的强调,主要是培养学生将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和价值观结合起来的能力。教学中以几种常见物质为认知主线展开,渗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相关知识,这样的编排特点显得知识零乱、缺乏逻辑性,对于初学者来说,则不容易掌握。

2.学科的基本思想易被忽视

教师无法完全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对于基础知识依然有着极高的重视度,将过多的时间花在了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这些完全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新课程之所以新,就是由于它对教师学科思想方法培养的教育要求提高了,由之前对于学生的“双基”教育提升到了现在的“三基”教育。由于“双基”在教学中对于教师有着明确的要求,使得教师有章可循,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相对容易;而现在的基本学科思想、基本学科方法是建立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并不明确,考核制度不够完善,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在基本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这是难以把握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3.实验室运转存在的问题

实行新课程,实验探究教学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但是,目前相当多的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而实验探究教学的增加,又使用了全新的教材,这无疑加大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量,加上许多学校设备设施不完善,缺少资金维持实验室的运转,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实验探究过程又变成了黑板上的“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还不如原教材的验证性实验。

同时,某些学校实验室配备、实验人员管理跟不上,班级成班率过高,应试教育压力大等因素,无形之中加大了一线教学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了实验探究教学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至于课外探究,在升学的压力下,则荡然无存。

义务教育阶段,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基础的探究思维,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

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完善方案

1.注重基础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二十多种元素,六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但中考重点始终是初中化学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解决新问题的坚实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联系,将化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原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2.改变学生的学生学习方式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对化学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而且更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1)自主学习

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它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探究学习

它同时也可以成为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

3.重视化学实验

由化学实验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实验,挖掘教材中潜伏的各种实验素材,重点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资源,并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热点,将课本上显得单调的实验,设计成趣味实验,向学生展示化学魅力,为了让学生保持对实验的好奇心、自信心,钟情于做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予适当指导,还应该将一些复杂的、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之变得简单易操作。

4.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审题能力训练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预习时,教师可编写学案,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生听课时,要让学生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多应渗透学生审题能力方面的训练。如在讲习题时,老师可以帮助读题,在读题时把题目的关键词通过语速、语调等反映出来,通过多次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读题就想到找关键词的好习惯。要加强综合题的分解训练,一道综合题都是由若干个基础知识点拼接而成的,通过训练要让学生具备将综合题分解成基础知识点和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三、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真正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这样就会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化学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第4篇

学生读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化学习题的解读,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有助于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生在进行化学习题练习和解答的过程中,难以将课堂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有效利用,找不到答题的关键所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试题解答的关键点,有效提炼习题中的关键数据,为进一步解题提供有利的依据。

现阶段,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化学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基础知识的掌握也相对简单,实验教学设计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化学教学的兴趣。但在实际试题解答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化学教学的整体效率。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试题中隐含的化学理论知识,并加以综合利用,从而达到高效、准确的答题效果。

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化学阶段性模拟考试的演练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存在解题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学生阅读题目过于仓促,在完全理解题目的状态下作答,致使解题出现错误。初中阶段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解题时间内明确题目中所蕴含的已知条件和最终需要计算的结果,运用所学化学概念和相关理论,从化学的涵义出发,探寻解题途径,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的。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还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题目解答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题目中所包含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化学理论知识,提炼解题所需要的试题信息。同时明确解题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计算的结果作答。如小明在整理房间时不小心将醋大凡在火炉旁,醋和玉米杆燃烧后形成的草木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猜测形成的气泡是何种气体?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小明取少量草木灰和醋进行验证气体的化学实验,他所选用验证气体的装置是怎样的?实验需要用到化学药品名称为?在这一探究性化学题目中,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进行盐酸化学性质的回顾,并让学生题目中所产生气体进行猜测,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主动学习教师分析化学题目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读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试题要求分析时,通过学生对题目的阅读,帮助学生进行主要信息内容的提炼,进一步掌握主要信息。使学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分清题目所蕴含信息的主次,找到解题的关键。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却不能有效解题,主要原因就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时,应强调反复读题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分析总结题目的技巧,从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总结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渗透;思考

一、化学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

初中化学教育在大部分学校教育工作中始终为应试教育,使得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明显。而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对后期学习的适应性,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就一定要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贯彻并落实素质教育,更好地提升其化学素养。化学考试分为两大模块:化学基础知识考试和实验考试。化学基础知识考试是通过试卷进行的,实验考试则是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技能,不作为升学的检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往往更注重前者的教学工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技能不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化学本来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所以教育部门以及教师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实验教学重视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化学教师不仅要保证授课的质量,同时,还应该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对其思想品德予以关心和重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初中化学课程素质教育的渗透策略

1.素质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有学者认为,在化学教育过程中,仅传授化学知识很片面,要想实现化学教育的全面性,不仅要求化学教师传授化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该训练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品德予以全面培养。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来开展化学实验,通过实验的形式来解决化学问题,进而使得学生的智力因素得以全面发展。通过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积极地构建并巩固化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知识,积极地获取化学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科技素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得到了增强,从而提高化学成绩。

2.素质教育在化学课外活动中的渗透

化学课外活动内容与形式都是多样化的,像化学墙报或者是魔术表演、家庭小实验以及资质仪器等都属于化学课外活动。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渗透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展相关的活动,来使学生把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素质教育在练习和学法指导过程中的渗透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包括两种方式,即阅读指导与练习指导。其中,阅读指导主要指的是教师应该有计划或者是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开展阅读训练。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图文并茂,而且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与思考性,能够和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验证学生的自学成果,使得学生的自学信息以及兴趣得以增强。化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并且对化学教材当中的图像图画或者是文字说明等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而练习指导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相应的练习题,避免学生搞“题海”战术。第二,教师需要利用典型的化学习题来进行讲解,为学生传授解题的技巧,最关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之后积极整理化学知识,构建清晰具有条理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并且实施素质教育,化学教师一定要不断进行创新,并且形成素质教育的思想,积极地探究相应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东洪.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J].读与写,2015(17).

第6篇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化学中的地位

元素化合物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初中化学中许多知识都涉及到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或是由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组成,可见元素化合物不仅是化学的基础理念还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理论,并且初中化学的学习通常是从元素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开始的,再扩展到元素化合物的制取、鉴别等化学知识,因此,学生只有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得到清晰、深入的理解才能学好初中化学.此外,元素化合物相关的知识与人们的许多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联,而教学是为了培养人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总而言之,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问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不能结合实际等等.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上述提到的两个方面,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

1.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单一成为了我国中小学教学现状中最大且最常见的问题.化学作为知识内容丰富有趣的学科本应该是受到学生喜爱的,但是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问题的影响不仅促使学生降低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化学教学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还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用在化学知识的预习、复习和练习的时间较少,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但化学作为学生考试科目之一,关系着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因此教学模式单一、落后,无法满足教学的现实需求,是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不能结合实际

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的运营都离不开化学,可见化学技术和化学用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化学知识理论的基础———元素化合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与元素化合物有关事物进行讲解可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切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复杂知识时产生的抵触心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化学知识,使学生对复杂多样的元素化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层运用能力较弱,影响了学生的深入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

1.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元素化合物相关的知识内容较多,且相互之间的相似度较高,易使学生对有关联的知识产生记忆混淆现象,对此,教师就应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时采用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清晰的记忆,此外,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中,教师就可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实验操作等丰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清晰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结合实际,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因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故教师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就可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对相关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蕴含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可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了解、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发散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在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解中安排实验环节,并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更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时,教师就可结合实际生产中从铜矿中制取金属铜用到的铁的金属活泼型比铜高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先使铜矿在硫酸溶液中溶解,再加入铁就可将金属铜置换出来,同时教师也可安排相关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亲身操作中了解到铁的这一化学性质,采用类似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整理相关的知识,建立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第7篇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初中化学 专题复习

引言

初中化学在主题复习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后期提分作用,前期复习中老师只是对前面知识点的组织过程。很少涉及重难点讨论和讲解,而到专题复习中开始加大解题难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思考方法,正是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利用学案导学可以将专题复习内容更具体化和层次化。

一、复习专题的有效划分

目前很多化学老师编写导学案的时候没有认真编写,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直接使用别人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大量题目压得学生受不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需要学案以教案为依据,从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情况及自学教学特点出发,编制合理的学案。学案本身就是为了辅助教案,如果脱离教案,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怎么把学案和课堂知识连接?因此,学案编制应该把教案当做依据,并和教案内容互相吻合。

要想实现复习专题的合理划分,需要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的整合。首先根据化学知识特点,以化学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指导方向,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和程度,设定专题复习方案。目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调整主编,在学案导学的作用下归纳重难点,然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更具有系统化和条理化。

二、初中化学中的专题复习学案导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构建网络

复习前老师要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当然这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不是凭空建立的,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一定程度后构建知识网络。专题复习的首要问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通过对知识的复习、整理和归纳构建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有很多空缺需要学生用相应基础知识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记忆。老师在前期一定要为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具体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作适当补充。

(二)研究中考、明确目的

要想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到更好的成绩,首先了解中考出题方向和出题大致内容。了解中考出题具体动向之后制定相应学案,在专题复习中明确其中重点知识。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复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考试中要求的深度,哪些是考试重点需要提高,哪些作为了解项目等。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做到“识记”,然后“理解”,只有理解了之后才能做到“会用”,最后才具备综合运用能力。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复习中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三)典型例题、难点突破

专题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化学重点难题的具体突破,只有将这些难题很好地突破,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才能得到相应提高。老师可以从历届中考试卷中找出典型例题,筛选突出问题的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老师要对例题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然后把这些例题拿给学生做,对他们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前期记录,然后根据自己收集的问题点,为学生做出解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思考和分析,为他们找出解题方法。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后,就知道往哪个方向思考了。

(四)考点知识、板块训练

专题复习中老师要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检测题。这些检测题要紧扣基础知识,尽量减少难度过大过深的问题,例题形式要形式多样,包括选择和填空,当然包括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的填空和简单计算。同时要求学生训练时严格把握时间,在快速做题中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在这个专题上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如何。这种板块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专题基础知识熟练把握。

三、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的有效实施

(一)出示学案、课前准备

上课前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学案向学生提出来,让学生根据学案找到学习重点和难点,找到需要针对的知识点。在完成基础知识网络构建的同时加强重点问题突破。当然这些都要在课前完成,也就是前期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课堂展示、疑难点点拨

老师讲解经典例题时要做到充分展示,适时对问题难点和疑点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如“二氧化碳与碱液的反应”是中考试卷中比较复杂的题目。如2009年北京中考题,有人用一个装置进行试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洗干净的装置试验,分别量取50ml的上述溶液放入A、B装置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均无变化。此试验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

老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到的结果是一体积的水可以吸收一体积的二氧化碳,而容器中的溶液只有50ml,二氧化碳却有500ml。认为剩余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还有人认为由于两个容器内的颜色都没有变化,所以认为其中A是氢氧化钠,而B是氢氧化钙。以上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一定问题。分析问题时应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分析,通过试题可知道两个容器都没有颜色变化,可以说明的是通入的二氧化碳和A中的液体发生了完全反应,也就不会再到B容器当中了,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 策略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52-02

化学课程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而且化学课程在初三学年才会开设。学生在这一年里既要学习新课,还要完成化学复习,应对中考,时间颇不宽敞。针对这种情况,提高初中学生复习化学课程的效率是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在长期化学复习过程中,学生都体现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复习基础知识效率低下。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收获高效的复习策略呢?下面就来进行简单探讨。

1 初中化学课程复习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对复习课程课型认识

课型不同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新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与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有差距。复习课有很鲜明的课程特点:第一,它和普通的练习课是不一样的,不是让学生一味地做题;第二,它也不同于新授课的知识传授。复习课不是教师简单再现新课所传授的知识,而是要给学生系统梳理化学知识点,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多种考察方式等传授给学生,总体来说复习课应当更重视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及对知识的应用。对于复习课程的授课安排,大致来说有3种形式,分别是先理后练型(学生先整理所学知识,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边理边练型(将复习内容分为若干板块,对不同的板块进行整理并及时练习)、以练带理型(在练习过程中进行知识整理,达到整合目的)。但是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师的复习课上,很多教师并不能清晰定位复习课的角色,有的认为复习课就是知识的简单机械化重复,还有的认为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做习题的场合,一味加大学生的做题量。

1.2 学生对复习课的投入感不强

学生对复习课不感兴趣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初中化学学科属于理科类型,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还偶尔会有做实验的机会,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到了复习课时期,教师多是对知识点的重复不厌其烦,学生在讲台下坐着貌似在认真听讲,其实心思早就飞到其他地方去了。出现这种教学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有些教师可能在讲授新课时还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到了复习课上就喜欢“表现自己”,一味强调学生在记忆答题时应该怎么记、怎么写,贪多求全,讲解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凸显不出来,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与反馈,教师眼中盯的是教材与教学内容,而不是学生和学生所开展的复习过程。

1.3 复习方式单调枯燥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复习课上,教师采用的复习方法很单调,要么是给学生将知识点串一串,将重点知识再夯实下,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教师大多也只是遵循教材的编排,讲了课本上的例题、概念、法则等统统罗列一遍以及让学生将化学教材上的习题再做一遍,这样复习完之后,教师脑海中的知识点还是零碎和孤立的,并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还有的教师所谓的复习就是让学生做习题进行练习,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错误比较多的地方有针对性讲解,形成“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复习方式。这样的复习方法往往会使复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并不像成年人那么长,长时间让其投入枯燥的知识复习中,学生会感到无趣乏味,容易走神。

1.4 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必要点评

教适时的点评对学生复习过程所做的努力是最好的评价和动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还很强烈,老师的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成为学生学习再向前的动力。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多是在课堂上塑造严格的教师形象,无形中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固然威严的形象会让学生惧怕教师,认真复习化学,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融洽师生关系,适时给学生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自主学习、自主复习。

2 初中化学课程的复习策略

2.1 研究学情、狠抓弱点

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复习化学时要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学情,在基于本班学情的研究基础上开展备课。备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知道哪些地方是本班学生化学学习的疑点、盲点和误点,哪些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据此来确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同时教师还要明确学生通过复习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等,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狠抓实抓,比如说实验题目这块是学生得分率比较低的环节,因此,教师在复习时就应当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这一环节多下功夫。

2.2 采用精讲巧练的策略

对于理科类的学科知识来说,教师不让学生练习习题是肯定不能让学生将知识消化吸收的,因此,在复习的时候教师也应当适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习题让学生去做。在复习课之前,教师应当根据该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去有针对性的筛选习题,然后围绕这些典型例题进行精讲,讲解的内容应当包括出题者设计该题目的目的,该题目考察什么知识点到采用何种思路来对该习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典型试题时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将复杂的解题思路简单化,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2.3 采用多种复习方式和手段

复习方法并不是只有教师串讲知识和学生大量练习习题这两种方式,教师应当丰富复习手段,努力提高学生复习化学学科的兴趣。例如:在复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时,由于这块内容多是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上开展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在竞争和比赛中学习化学。教师可以将全班的学生以五人为一组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相互配合,这时候教师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答对的小组可以加一分,最后统计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奖励,既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又增加了学生复习的兴趣。

2.4 及时适当评价和鼓励

针对学生在化学课的表现,教师可以予以适当点评和打分,例如:对课堂上表现积极活跃的学生进行表扬,给该学生加一分,对课堂上表现不活跃、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则文明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对于可以体谅的情况就不给该生扣分,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表现过于活跃,不符合课堂学生表现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批评,并给他个人课堂积分扣一分。教师这一系列的评价和评分都应当在客观公正看待学生的基础上进行。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教材衔接 学生心理 教学方法

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做到衔接教学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面发展为基本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高二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教学;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提高教学。

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诸方面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这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课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1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均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1.2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差异性

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高中化学是与初中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科研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搞好衔接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2.1 明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合理把握教学尺度

初中化学额教学的目的在于普及知识技能而高中的化学则是对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大转变,但这一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过选修的部分进行的。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仍是以普及化学知识为主,因此,应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许多内容不宜过分扩展,留到选修时再讲,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做哈知识的承上启下,设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要控制好高中化学新概念的教学进度,不要操之过急,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地深化,对较难理解的个别概念可分阶段给出定义,最后再达到完善的定义。必修一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进行两者的自然过度,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铺垫。

2.3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有些知识较抽象,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和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些化学原理。通过例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还可以用实验做为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进而做出概括总结,对一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以增强化学知识的直观性。

2.4 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