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6 17:29: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

第1篇

【摘 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显然,《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想顺利地达成,需要教师有效的习题课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解题有着畏难情绪,一部分学生由于解题困难而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的甚至放弃了对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学习。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是跟教师对习题课教学功能的认识不足、忽视学生认知的特点以及教师习题教学设计的随意性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习题课的教学功能、习题课教学设计的“有理可依”、习题课课堂教学的“有章可循”等方面,对物理习题课教学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习题教学;习题教学设计;有效性;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新课教学的模式与手段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针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的新课教学,探索出了一系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强,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学生在确立了物理概念和初步地理解了物理规律之后,对于解决物理习题却无从下手,课堂作业、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也不尽人意。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当今时代,初中物理习题的“繁、难、偏、怪”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以“题海战术”来应对“能力立意”的中考试题显然不能适应如今的教改要求。仔细研究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题不难发现,考题大都是着重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难度并不是很大,可是有许多学生仍然不会做,甚至连一些最简单的基础习题,也是出错或干脆空着。这种状况说明了我们的习题教学环节没有做好,部分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习题作业只当成任务来完成,既没有明确的自我培养目标,也没有形成有效地解题思路与方法。作为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才能扭转上述局面。

一、教师要深刻认识习题课的功能,重视习题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采用习题作为学生学习新课后的反馈、检测与评价的工具,而忽视了习题教学对学生认知的深化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有效的习题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澄清对物理概念、规律的不正确认识,而且能够巩固和促进物理知识结构的形成。通过恰当的习题教学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有助于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物理习题教学既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引领学生从物理理论走向应用的重要形式,这一环节不但能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与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更能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灵活性与广阔性等品质。教师只有对习题课教学效能有足够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才会重视习题课的教学设计

二、习题课的教学设计要做到“有理可依”。

习题课教学的随意性是导致习题课教学失败或收效低下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不突出重难点的选题、不具启发性与代表性的示例讲解、不必要的或不会犯共性、典型错误的板演练习安排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地设计习题课教学会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撑,以《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和理念作指导,同时要考虑到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习题课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有章可循”。

教学实践证明,抓好习题课的教学,既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没有“章法”,教学的效果必然大受影响。习题课的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怎样的方法,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呢?

1.摆正师生位置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2.示例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例题分析,让学生领会乃至掌握解决物理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与规律、一般程序或方法,如通过审题明确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分析过程与状态、寻求联系及满足的规律、建立方程或结论;反思和讨论等。

3.多角度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一个物理问题往往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联想,尝试从不同角度或利用不同规律去解决,“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还不应该就题论题,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适当地变化、扩展和引申,即“一题多变”,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进行再思考,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

4.善于归纳,跳出“题海”。物理学中同一条规律可以呈现在不同的考题情境中,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同样考点的习题进行归类,让学生去思考和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归纳,让他们掌握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能让学生养成挑战不同问题的信心,步入自主学习、会学、乐学的良性轨道。

第2篇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要提升教学效率,除了教师要有超强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高效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会考虑多种因素,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教辅的选用、教学工具的运用等。以案例“力的合成”为例,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前测设计

1.检测题设计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力的合成知识,平时也见到物体受多个力的情况,课前先设计一些题目可检测学生对此知识点已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抓住重难点。

2.检测题

(1)合力和分力可以相互代替吗?

A.可以 B.不可以

(2)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能进行力的合成吗?

A.能 B.不能

(3)合力是否一定大于分力?

A.一定大于 B.不一定大于

(4)如何求两个分力的合力?

A.相加 B.相减

C.相加或相减 D.其他方法

初中时学生已学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学生普遍掌握得较好,但问题若稍微复杂点,就会有许多学生出错,通过课前几道题的检测,教师可大致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下一步进行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 教学设计要素

1.分析教材,明确该知识点地位

力的合成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依据等效思想,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2.学情分析

关于力的概念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也掌握了力的图示法,通过检测题,教师可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存在误解,如他们简单地认为力的合成即是两个力相加或相减,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因而讲授新课时,教师要重点把这一误解提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

3.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认知水平,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上建构科学知识。抓住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4.教学步骤

第一步,创设问题导入新课。根据学生很容易求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问题,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当两个力成角度时,如何求合力。学生凭直觉可知道这时求合力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先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上产生冲突,继而引出焦点问题:如何求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第二步,围绕焦点问题设计探究活动。先引导学生考虑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成角度时是否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如何求合力?从而引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明确力的合成时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步,结合平时的生活实践对新知识点进一步拓展,探究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第五步,明确力的矢量性,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任何矢量合成时都遵守的定则。

第3篇

关键词: 八年级物理 速度 教学设计

目前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科学理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迅速拓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大量涌现,对人类而言早已无法靠记忆接受知识和传播知识,靠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再顺应当代教学的需求。物理课程应该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下面笔者就以初中物理“速度”一课为例谈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速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物理概念,也是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后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在整个初中力学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速度”为例谈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着掌握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的三重任务,笔者经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对象实际情况尝试了一节融实验性探究设计和非实验性探究设计为一体,并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设计。

一、联系热门视频,聚焦探究问题,逐步建立速度概念

播放刘翔雅典奥运会获得金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观众觉得刘翔跑得最快,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是什么?而裁判判刘翔跑得最快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又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方法一:观众所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路程大的运动快;方法二:裁判所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再思考以下问题:汽车2小时行驶200千米,飞机10分钟飞行100千米,那么在此过程中飞机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呢?学生一定能轻松得到飞机运动快的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得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大小比较运动快慢?从而在符合初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速度概念,引出速度公式和单位。

二、合作探究,完成纸锥下落过程中速度的测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首先通过多媒体投影给学生出示如下实验提示与引导。

思考:1.测量纸锥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选用什么测量器材?

2.如何控制纸锥从1.5米高处下落的速度呢?

3.如何减小误差?请大家自己设计表格。

4.测量并计算出纸片下落的速度。

5.组内同学如何分工?相互交流,不断改进。

以上思考中“如何控制纸锥从1.5米高处下落?”,对学生而言很有研究价值,很多学生会因为纸锥起点的位置不正确而没有控制高度为1.5米。实验完成后,请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通过以上试验和练习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效果很好。

三、规范速度公式运用,提升学生公式运用能力

速度公式是初中物理第一个公式,学生对该公式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公式学习,为此我在公式v=s/t学习运用过程中通过以下一道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了首次运用物理公式解题的主要途径,一是直接代入公式(或变形公式的代入)解决问题,二是以公式为依据通过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选的题目可参考如下:

例题:喜羊羊发现后方100米处的灰太狼正以15米/秒的速度向自己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米。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以上例题的规范解答,可以使学生既快又规范地掌握物理公式的应用,从而为今后物理公式学习做好铺垫,从而使初中物理学科教学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到此速度一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一定要有渗透德育的意识,因此我在速度一课的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有机地将爱国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我的主要做法是先向学生展示如下几段素材,然后请学生在看了各段素材后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我选的素材都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如我国体育运动员在奥运会速度项目上勇夺金牌的场景,展示我新一代战斗机各项与速度有关参数等。

实践证明,学生在看了以上两个素材后,感想颇多,受益匪浅,有的学生说将来要像刘子歌一样为国争光,有的学生表示将来要像研制歼20战斗机的科学家一样为国家研制出全世界领先的战略武器。至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已远远不仅仅局限于“速度”知识的学习。

第4篇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二第七章第七节中所涉及的内容,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功能关系,是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本章乃至整个力学的重点之一,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高一学生,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比较活跃,从知识准备上,由于学生在初中对物理有一定了解,并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知识,且对功和能的概念有了认识,并且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即W正比于速度的平方的基础上,但是由于初中学生还没有深入学习功能关系,所以容易凭借生活经验形成错误的潜概念理解,本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所以本节课,我将在培养学生思维转换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力求将STS的理念以及辩证关系渗透到本课的教学中.

3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第一,学生要理解动能的概念,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算,第二,深入理解合外力做功的含义,第三,学会联系实际运用和解决动能定理相关问题的步骤.

在过程和方法上,掌握恒力和变力分别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并且学会对比分析动力学知识与动能定理的应用优势.

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归纳推导,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逐渐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4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动能概念的理解;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JP3]深入理解功能关系并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过程

5.1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1 运用视频资料,1998年上海虹桥机场一飞机紧急迫降时,由于巨大机身与轨道摩擦产生爆炸这段视频,让学生回顾初中对动能的认识,以及思考为什么会引发爆炸这一现象,进而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1 让学生交流,思考飞机迫降的巨大动能最后为什么消失了?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从现象探究本质的思维,并且体会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教师活动2 提出以下问题:

(1)在必修一学习速度这一物理量的时候,为什么会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

(2)我们初中对物理的了解,知道物体会由于运动而具有能量,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描述这一物理量呢?

学生活动2 学生代表发言回答问题1,并思考问题2,能明确为了描述物体空间运动变化快慢而引入速度.

设计意图 回顾知识,并通过思考从“为什么引入这一物理量的角度”,用类比的思维方式引出对动能的学习.

5.2 新课教学

5.2.1 动能

教师活动3 利用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

一个物体在只受牵引力作用下,从A位置沿直线经过位移x到B位置,A点初速度为va,B点速度为vb,这一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如何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3 学生动脑思考,头脑中建立模型,交流讨论后发言.得出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动能越来越大和由于这个过程牵引力做功,导致动能增加.

教师活动4 教师归纳总结动能的定义,公式,单位以及注意事项.

5.2.2 动能定理

教师活动5 给学生展示以下物理情境,计算,讨论并总结以下过程中功能关系的关系式.

(1)一物体质量为m,从高度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h后,速度变为v1.

(2)物体质量m,在只受力F的作用下,沿初速度v0的方向运动,经s位移,速度到v2.

学生活动4 分别计算并归纳两种情境下,物体各自所受的力做的功与他们对应的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总结,同一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力做的功同动能的变化的关系,从理性上,认识功能关系,认识数学知识与物理内容之间的交叉运用.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推导能力.

教师活动6 教师评价并总结单个力作用下,功和能的具体计算关系.再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多个外力的合力做功,它会导致什么能量发生变化.举例,物体质量为M,在受拉力F′和地面给的摩擦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由速度v0,经s的位移,速度达到到vt,在这样的物理情境下,分析计算各个外力做的功,以及合力做的功,同时计算初状态和末状态时分别的动能大小.

学生活动5 分组讨论并计算,将推导总结出结果,发现同一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数值上等于这一过程初末状态动能的变化.

设计意图 从单个的力作功与动能变化多少的关系深入并类比到合力作功引起的动能变化,让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并且自己计算推导的过程,加深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教师活动7 评价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后的结果,总结动能定理的定义,公式,以及单位.并且总结:从数学角度动能变化有正有负,也恰恰符合之前所学习的做功有正有负.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以一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起点A绕一圈又回到A点这个背景下,从三个角度尝试探究功能关系:

(1)全过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

(2)运动过程中找一中间点,分为两部分运用动能定理分析;

(3)全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

学生活动6 分组交流讨论,并且计算分析,这个运动过程中三个角度分析问题的优缺点.

教师活动8 评价学生结果,并总结牛顿运动定律和动

验现象要突出、明显,给学生出乎意料的震撼,也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猜测实验现象,若猜对,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若猜错,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惯性”一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塑料球和金属球分别悬于矿泉水瓶中,当瓶子向一方移动时,两个球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在说明“静电除尘”效果时,用铜棒穿过矿泉水瓶轴线、铝箔纸粘于瓶内壁分别作为除尘的两极,如图3.

2.3 设计对实验现象讨论的问题

[TP4GW41.TIF,Y#]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现象,是本教学设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预设有梯度的问题,指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如在瞬时速度教学中,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当Δt0时,[SX(]Δx[]Δt[SX)]就表示瞬时速度”这一点,设计了图4实验,采集了表1所示数据,预设如下问题.

问1:第一组实验得到的速度比车头速度大还是小?

问2:[JP3]表中四组实验得到的速度呈现出什么规律?如何解释?

问3:猜一下车头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约是多少?

问4:怎样精确测定车头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问5:若实验中,对速度要求“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哪一组可以表示车头通过光电门速度?

问6: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过程中,指向明确且有梯度的问题,既可以指导和驾驭学生讨论方向,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受到心智、经历等因素的限制,有些在教师看来顺理成章结论,却无法提炼出来,这时候教师切勿越俎代庖,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理解过程,充分的讨论使学生更加牢固的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杜绝思维很快、但思考很浅的现象.

2.4 形成实验结论

经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刻讨论,得出客观的规律,是本教学设计最终目的.在层层深入的问题的引导下,逐渐剔除表面、肤浅的认识,学生在脑海中慢慢形成概念和理解规律.虽然学生不能用流畅的语言完整的概括实验现象揭示的规律性的东西,但这不影响对规律的理解.概念的形成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名称(赵凯华语).

3 基于实验情境的教学设计的意义

3.1 让教学设计充满挑战

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学科指导意见》等确定的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作为一般性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学大纲》或《学科指导意见》仅从知识本身分析教学,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研,针对性不强,依据此设计的教学过程往往无法回答学生的疑惑,教学效果较差.“调查问卷”形成“反馈单”反映了学生中普遍的又具有个性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无法预设的.针对学生的问题,设计实验,用实验现象说明问题或引发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过程对教师充满了挑战.如在“电表的改装”一节教学中,笔者把问卷调查前后的教案中一个片段做了对比.

问卷调查前

环节一:灵敏电流计的内阻

展示灵敏电流计内部结构,如图5.告诉学生线圈由很长的铜导线绕成,所以电流计有内阻.

问卷调查后

环节一:灵敏电流计的内阻

①设计如图6所示电路,在A、B间接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正常发光.说明A、B之间有电压(很小).

②问:能否将灵敏电流计接在A、B之间?

③把灵敏电流计接在A、B之间,电流计偏转一定角度.

④展示图5,介绍电流计的内部结构.

修改目的

在初中教学中,认为电流表内阻为零.所以学生在“问卷反馈单”非常集中的反映无法理解“电流表有内阻”.

两个教案都重视了对电流表内阻的教学.但修改后的教案更注重用实验带给学生的直观体验,同时在操作实验前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迫切看到实验效果的欲望,教学效果显著,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基于实验情境的教学设计,因为了解学生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形成了探究问题,创造了思维环境,通过对实验的讨论破解学生的疑惑.

3.2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3-03

新课程实施以来,物理课堂教学正向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效益也有所提高。同时,也存在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课标的解读、教材的钻研和教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教师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贴近学生发展需要等方面研究不够,从而导致新课程标准要求难以落实,教学效益难以提升。因此,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研究和探索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用于教学实践,其有效性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发展,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二是能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与课堂教学同步,从而发挥课堂学习的最大效益。本文试从有效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效教学设计策略,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四个方面来探索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

一、有效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效教学设计是达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而更新教学观念、了解学生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等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应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好教学深广度;必须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采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让学生发现并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必须加强知识应用教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必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学会观察、探究、思考、体会,并能自我表述所得出的结论,深刻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了解学生学情

只有正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了解学生的学情呢?教师要结合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是否适合新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在新课教学中,重点分析学生已有经验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是否有影响;分析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学生之间的程度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灵活、多样、动态的,教师的随堂教学设计也要随学生的“课堂学情”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展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起着导控作用。有效的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体现科学性和发展性;要改变传统教学设计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目标而忽视过程和情感目标的状况,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体现整体性和协调性。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清晰、具体而合理的教学目标。

4.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重难点的确定及处理、课内外练习材料的选择等。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源于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善于收集与课时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把教材内容与课外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利用课程资源时,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意教学容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要突出教学重、难点,避免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的简单叠加。因此,要想使组织的教学内容有效,必须处理好新旧知识以及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教学目标选取与之相吻合的教学内容。

二、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一种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所以,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设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物理情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科学探究:摩擦力”时,可设计“拔河比赛”的情景:让一个身材魁梧的男生与一个身材瘦弱的女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男生拔不过女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男生双手握住的绳子一端涂上油,使不上劲。这时教师指出:要知道其中的道理,就得学习“摩擦力”。这样,比赛结果出乎意料,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能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后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风趣幽默的语言,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物理轶闻趣事等,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在初中物理科学内容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物理认知活动的媒介,是连接物理现象与知识的纽带。由于物理科学方法是在物理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中产生的,所以科学方法教育要贯穿于整个知识形成过程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从知识和方法的角度,探索科学方法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实施途径,使科学方法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中,对于“功率”概念的引出,可设计具体的做功事例,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完成的功”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而“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实际上就是通过“物体所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这段时间的比”得到的。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就是比值定义法。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科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根据科学方法去研究类似的物理问题。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打破“满堂灌”,努力创设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物理问题,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多元互动。如在教“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时,可提出问题:要使一根锯条的内能增加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想出将锯条放在热水中烫、放在烈日下晒、放在炉火上烧、用锯锯木头等办法,再引导学生面对这些办法,归纳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办法。这样,设计的问题将知识情景化,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认识知识的主体地位上,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促进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取得进步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要想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就必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设计一些故事情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实验情景等,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学生完成实验后,提出若实验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坏了,要想继续测出待测电阻怎么办?让学生自己重新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都能完成实验设计。这样,教师提出一些富有思维深度的情景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教师适时启发下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同时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有新课导入、进行新课和课堂小结等主要环节。

1.新课导入的设计

新课导入要紧扣教学主题,寻找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简明、巧妙,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果设计的导入情景越有悬念,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也就越好。比如,在教 “磁是什么”时,运用实验导入:教师出示用牛皮纸裹着的条形磁铁和木条,外形完全相同,让学生分别观察它们靠近一枚静止的小磁针时,发现小磁针偏转情况却不同。这时,学生迫切想知道牛皮纸包裹着的到底是啥东西,教师剥掉牛皮纸,果然内装物体是不同的,说明条形磁铁和木条周围的空间性质不同,教师接着说:要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就得学习“磁是什么”。这样的引入,学生观察认真,印象深刻。

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还有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不管使用哪一种导入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导入要以服务教学目标为目的,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一般控制3-4分钟为宜。

2.新课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使新课教学过程设计有效,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活动、教学反馈等设计上多下功夫:

(1)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包括两方面,即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不管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以学生为本,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教法而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物理教学的方法很多,一节课可以涉及多种教学法,如,在教“力”时,就用到多种方法: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可用讨论归纳法;对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用实验探索法;对于“力的作用效果”,可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一般来说,一节课可以一至两种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用要依教学内容而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不同的教法又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要灵活选用,避免机械化;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容易造成学生听、视觉疲劳,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益。所以,教学设计,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叶圣陶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2)教学媒体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媒体的使用,要根据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结合教材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将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合和使用模型、器材、投影、视频等直观手段,来展示或再现物理现象,以便有效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辅助媒体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力,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加大教学信息量,而且还能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并且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方面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必须注意使用得当、有度。一般来说,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优化教学环境,辅助教师的讲授,发挥其动态展示功能来弥补其它媒体的不足,那样才对教学有益;如果使用多媒体代替实验教学,代替板书,一味堆砌材料,信息量过大且浏览速度过快,反而会造成学生的视觉负担,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活动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且有机地交织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是否有效,不仅体现在教师是否给学生创设动脑思考、交流讨论、动口表述、动手训练、实验探究的平台,还体现在是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效的思考和主动探究问题。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让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如:在教“惯性”时,可以设计学生随堂小实验:将橡皮擦平放在课本上,快速抽出课本,橡皮擦仍落在原处;把橡皮擦竖放在课本上,推着课本匀速向前运动,当课本突然停止时,橡皮擦则向前倾倒。接着进一步以此实验为原型,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当汽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紧急刹车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倒?让学生思考、讨论、表述,不仅可深化理解概念,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避免程式化的师生活动,比如,有的教师设计的科学探究课的活动,没有突出教学重难点,场面貌似热闹,实际上仅有少数同学参与,学生活动结束之后,大部分同学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达到活动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活动内容交代不清、探究过程安排不当等因素造成的。

(4)教学反馈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了解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必须适时进行课堂教学反馈,了解学生课堂学情,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及时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有课堂提问、课堂训练等。在教学反馈设计中,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学生存在的疑点、难点设置问题。一般来说,偏难的问题提问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较易的问题提问程度偏差的同学,尽可能让被提问的同学通过思考能顺利回答,并进行正面评价,充分发挥教学反馈的评价激励功能。课堂训练也要结合物理双基知识,尤其是重、难点知识来设置,并注意题目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阶梯性,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让学生训练到点子上,通过学生课堂训练,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点评,以达到巩固知识和举一返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设置的教学反馈的形式,也是属于教学活动的范畴,其设置是否有效也将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小结设计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条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有效的课堂小结具有简明扼要、画龙点睛、形象直观、承前启后的特点。初中物理课堂小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小结方法有:归纳总结、比较总结、延伸启迪、图表结构、提问评价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课堂小结。如:“电流的磁场”课堂小结可用延伸启迪法,提出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由磁场能否得到电流呢?为下一节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的课时总结,可以将晶体与非晶体,蒸发与沸腾进行比较,可采用比较总结法。课堂小结方法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模式,如“压强”的课堂小结,可以通过归纳总结,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评价,所以可用归纳法也可用提问评价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等。总之,小结要做到方法得当、内容简练、恰到好处,起到促进学生思维、深化知识理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影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要素远不止以上这些,如还有作业、板书、教学语言设计以及教学时间安排等。有效教学设计应该把影响教学的诸要素看成一个系统,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系统优化设计,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课程 设计思路 优化创新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科学学科,极其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再加上物理原理常具有抽象性特征,对于初中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教师需不断优化物理实验课设计思路,融入更多趣味性和生活性,从日常化实验入手,促进学生参与到物理学习互动的友好氛围之中,提高学生物理应用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学科,以理论知识为导向,在此基础上以观察和实验为重要途径,促进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物理原理的本质内涵。初中阶段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培养,另外存在因实验器材和场地不足而导致实验课匮乏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现状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亲历物理实验整个过程,只能强行记忆实验结果和物理结论,实际应用中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极大地阻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掌握。

基于此教学现状,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便在于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参与积极性,在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实验实践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体会物理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以此构建更富有互动性的和谐课堂,极大地提升物理课堂效率,促进新课程目标的优化实现。

二、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探讨

(一)创设惊、险、奇、趣的实验情境,增强学生参与热情。

在初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之中,因此针对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学科而言,初中学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不断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直观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引入教学可采用一些惊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急切了解引起虚惊的秘密,实验时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实验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沪科版初中物理“惯性”为例,引入时把一未开封的可乐瓶放在桌子上,瓶底压一纸条再慢慢拉动纸条,让学生看到瓶中纸条移动到桌子边缘,重做一次上面实验,学生的心顿时被吊起,当教师突然用力抽动纸条,学生随之异口同声“啊”;又如沪科版初中物理“安全用电”一节,摸拟“单线触电”,当教师用故做颤抖的手拿着铁丝向火线插孔移近时,大家都为老师的安全捏把汗,随着铁丝的突然插入,教室里发出了惊叫,当看到老师安然的神态又惊奇地睁大眼睛。课题引入的实验设计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急于了解所学知识内容,创设良好学习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强化课堂的互动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设计过程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之中,构建互动氛围极强的积极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沪科版物理课程“摩擦力”为例,教师在引入教学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采取物理原理应用小游戏,如可以组织“拔汽水瓶”比赛,分别高大壮实和较为矮小瘦弱的两位学生,在两人之间进行拔河比赛。教师可在汽水瓶的细口处涂上液体,让高壮学生握住细口处,让瘦弱学生握住没有处理过的粗口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竞猜,哪个学生会取得胜利。一般而言认为高壮学生力气更大,会赢得这个小游戏,但实际上却是瘦弱学生取得了胜利,同学们个个大失所望。带着悬念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究原因所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动力,努力了解知识规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师在小结环节让高大学生告知大家汽水瓶的细口处涂上了液体,液体影响了摩擦力大小,无法抓牢,因此导致拔河失败,学生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之中,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感受知识的魅力,营造良好互动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

(三)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物理课程中富含大量抽象名词及物理原理,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容易造成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的厌倦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课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将抽象物理知识具体化,将过于理论化的物理原理与实际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以此帮助学生降低物理知识理解难度。以沪科版物理课程“凸透镜成像”为例,初中学生对凸透镜、焦点及焦距这一类抽象化概念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教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可借助生活化工具,如可以准备一盒小火柴,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线焦点集中在火柴头之上,不久之后火柴头便会燃烧起来。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设计,学生能直观感觉到又小又亮的光斑,同时激发学生对这样一种点燃方式的好奇心。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讲授凸透镜成像及焦点、焦距的概念及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的模拟实验过程之中,通过自身摸索和实验,真正体验并掌握物理知识。如沪科版物理课程“让电灯发光”一节,其中学生对“短路”概念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只有部分学生知道电流发生短路造成的危害,但对于短路是怎么回事,造成短路的原因却无人知晓。教师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并把连接电路的铜导线用包裹口香糖的金属箔纸替代,短路实验不久之后箔纸先冒烟,过后便会燃烧起来,实验中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由于电路发生短路,金属箔纸整个变化过程。

初中学生处于心智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内心深处有着爱玩爱闹的天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性,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应用日常化和趣味化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物理原理及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效率及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魏东.如何设计初中物理实验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37-138.

[2]毕联忠.物理实验的探究式教学[J].科技视界,2015,21:202.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混合学习;微课;教学方法

物理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许多侧重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抽象性的物理知识点或问题,这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以往,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主要采取单一化的知识讲解模式,无法使初中生顺利突破这些学习难点。而贯彻混合学习模式,有效运用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更利于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一、混合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混合学习是教育领域新诞生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指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特征与要求,在合适的教学时间,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等,优化组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及学习要素等,保证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以混合学习的方式帮助他们高效理解所学知识。为了确保混合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在前期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内在学习需求以及课程教学目标等,保证可以系统化地完成相关教学知识点的科学设计。从特征角度来讲,混合学习主要体现如下:其一,立足生本理念。混合学习具有多元化的学习特征,但是无论选择何种学习模式,都需要围绕学生的“学”开展,否则一切学习模式的应用都会本末倒置,无法真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其二,倡导灵活多变。鉴于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采取动态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地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其三,遵从师生互动。无论是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或者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授课中,都要强化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过程,保证可以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

二、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价值

初中物理是一门重思维、重操作、重推理与计算的课程,其中包含的许多知识点具有比较突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常常会使学生很难理解。混合学习是一种在优化传统线下面授教学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线上学习的一种混合式学习方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重要产物。有效利用混合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运用“云”上的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需求,对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效果有积极意义。其中,微课是当下助力线上教学或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主要是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及需求等来设计各种各样辅助他们高效学习的微视频课件,助力他们高效开展学习活动。基于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融入,首先可以突出初中生在物理课程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微课教学中有机穿插集体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同时,混合学习理念在教学中的融入,也有助于为不同物理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学习手段与方法,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对贯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提高物理整体教学效果同样有积极的意义。创新应用微课,可以将这些教学用的物理微课教学课件基于网络共享平台分发给班级中的学生,可以满足他们在课下随时随地地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需求,合理选择微课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微课教学模式,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科学地制作适用于物理教学的微课课件,选择适宜的微课内容。为了确定适宜采用微课授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将微课课件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与性质。只有在确定恰当类型微课课件的基础上,才能合理选择适宜的微课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混合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基于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前期的教学情况分析工作,合理确定适宜教学的微课类型及内容。初中物理课程中有较多的知识点,且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微课可以将每个单元内的教学重点筛选出来,便于初中生的学习强化,可为其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初中物理课程体系的构成情况,在构建微课教学课件之前,教师可以将相应的微课课件分成知识讲解类型、实验探究类型、知识总结类型、答疑解难类型及知识拓展类型等几种比较常见的教学类型。其中知识讲解型微课课件主要以物理概念解释,以及物理性质、规律和原理等内容的论证等知识为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突出相应的重点与难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来高效理解这些物理知识。针对那些难度比较大的物理概念,教师可以摒弃以往单一化的概念复述方式,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学背景的创设来增加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实验探究型微课课件的主要内容是平时课堂授课或者虚拟教学氛围下的一些物理实验知识,尤其是那些无法进行现场操作或者伴有安全问题的物理实验,都可以借助微课课件的方式将之近距离地展示给学生;知识总结类型主要是系统化地梳理与归纳一个单元的物理知识点,或者几个相关的知识点,以专题知识教学的形式来制作微课视频课件。这种类型的物理微课课件可以使初中生在反复观看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明确自身学习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与完善;知识拓展型的物理微课课件主要是结合物理教学需求,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的角度出发,有效运用网络上充足的在线资源或者课外物理书籍内容来补充教学知识。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相应的物理实验,制作成对应的微课视频课件,借助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确相应探究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等,这种物理实验教学及指导方式的直观性更强,更容易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二)基于混合学习,优化微课使用形式

混合学习主要包括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两个方面。其中线下学习模式主要需要考虑如何借助微课视频课件来辅助教师开展课堂知识讲解;线上学习模式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需求,使他们可以运用微课视频课件来辅助自己开展高效的学习活动。不同的微课会收到不同的物理学习效果,但是无论最终确定了何种微课,都要时刻围绕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从满足他们自主学习、深度思考、质疑探究及创新发展等多样化学习需求出发,合理确定混合学习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最适宜的微课形式,保证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开展成效。例如,在设计面向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方案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线上和线下双方面混合应用微课的教学需求。从线上学习的视角来讲,需要考虑如何借助微课视频课件满足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需求,即如何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教师制作的微课教学资源,以及如何借助这些线上获取的微课教学资源来开展课下自主学习活动等,力求可以借助微课使用方式的有效确定来满足初中生高效听课以及高效开展自主学习的需求。例如,在“光的折射”方面的教学中,为了保证微课导入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有效辅助学生完成自主复习任务,教师可以在制作相应课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如何高效开展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在其中导入“极光入水”等一些非常生动的视频内容,同时在微课中介绍及讲解光的折射方面的物理知识,同时要注意在结尾的时候灵活地为学生设计一些自主训练任务或学习活动等,强化微课在辅助教师教学和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结合性和联系性,使学生不仅可以借助微课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任务,同样可以在课下自主学习过程中利用微课完成自主复习物理知识的任务,尤其是不同学习水平的初中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物理学习成效决定自己观看微课视频课件的具体遍数,真正实现将生本理念贯穿于物理教学始终这一教学目标。

(三)立足教学评价,完善混合学习模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基于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模式,教师除了要综合考虑微课教学的内容与使用形式,还要注意结合物理教学的具体实践成效,通过及时开展教学评价的方式对混合学习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保证可以借助物理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混合学习模式。因此,在平时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混合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成效进行评价及分析,确保可以及时发现与解决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不足与缺陷。在指导初中生开展教学评价期间,教师要注意灵活应用小组合作讨论、“在线测评”等符合混合教学需求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方法,以此更好促使初中生在物理教学评价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展积极讨论活动,保证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全体初中生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学习成效,以及微课教学模式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者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等。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教学评价的结果对混合学习下的物理微课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改进及完善,保证可以为后续的混合学习下的物理教学活动中微课模式的顺利贯彻落实做好铺垫。例如,在光学、大气压强、重力等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所涉及的大气压强实验、光的散射实验以及自由落体实验等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可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活动,以发现实际微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反映:“这些微课中所用的实验大都属于理论层面的知识点,理解起来不是非常深刻。”针对学生的这种反馈结果,教师可以在后续的物理微课课件制作中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如可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些感性材料,如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时候,可以选择生活中常用的事物或现象等,以此持续改进与完善物理微课教学方案。或者针对这部分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评估开展“在线测评”活动,“在线测评”主要是充分利用线学习网站或者各种学习用的APP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测评,通过随机抽选题库中的物理试题来完成自主作答,之后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软件或APP的后台监督班级学生整体的作答情况,之后对混合学习方案进行相应的完善,保证更好地提高混合学习下的物理学习效果。总之,混合学习是助力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养成的一个有效学习模式。其中微课是构成混合学习模式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因素,如果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将之有效融入,则可以成为辅助教师开展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具。但无论采用何种混合学习模式,都需要贯彻生本理念,结合物理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微课教学方案,保证不断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令超.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混合学习的应用策略探析[J].数码设计,2019,42(02):248-249.

[2]杨洋.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利用[J].教育,2020,11(17):135-136.

第8篇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理论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中介,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策略.有了教学模式,我们就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程序、环节、步骤),具体怎样做(方法策略).因此,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工具.自2007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初中物理学科在整个青岛市形成的“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基础上对“类比――迁移”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青岛市市南区的物理课堂教学起到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

1.1类比迁移的概念

当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靶问题)时,人们往往想起一个过去已经解决的相似的问题(源问题),并运用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去解决靶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策略被称之为类比迁移.在一些情况下,类比迁移发生在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概念领域,这种类比迁移称为不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类比迁移发生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概念领域,这种类比迁移称为相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

1.2青岛市市南区初中物理学科“类比―迁移教学模式”

(1)程式:提出问题――找到类比点――逐个小问题类比――解决问题.

(2)说明:①提出问题: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到要研究的问题;②找到类比点:找到之前学过的与本节要研究的问题类似的知识点.类似点可以是研究方法,也可以是研究过程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③逐个小问题类比:将要研究的问题划分为几个问题,逐次分别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④解决问题:将几个解决的问题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本节内容,并提炼出方法.

2青岛市市南区初中物理学科“类比-迁移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下面列举该模式在新授课、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2.1新授课案例――《电流的强弱》

第一步:通过实验引入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电流的强弱.

第二步:找到之前学过的与本节要研究的问题类似的知识点――温度.

第三步:根据教学目标将要研究的问题划分为两个大问题,逐次分别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探究: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

(1)用“资料-归纳模式”探究“电流的概念”

对“电流的概念、符号、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给出阅读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阅读交流掌握电流的基本概念.用“小循环多反馈模式”进行反馈练习一.

(2)用“实验-归纳模式”探究“电流的测量”

先由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类比得到测量电流的工具――电流计(电流表).

再通过回顾使用温度计的“五步法――选、看、用、读、记”,一步一步类比着进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选: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看:观察所选工具的量程、分度值等;用:所选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读:正确读出测量数值的方法;记:包含数值与单位的正确记录结果).

用“小循环多反馈模式”进行反馈练.

第四步:用“小结-方法模式”,将两个解决的问题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本节内容,并提炼出方法.

最后,用“独立-矫正模式”进行本节的课堂检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上述这种带有测量工具类的课堂有很多,如:长度及其测量,质量及其测量,电压及其测量,力及其测量等都可以借用上述相同的模式进行.

在新授课中,可以采用“类比-迁移”教学模式的课还有很多类型,如:组合测量型(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规律探究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等等),概念建构型(如密度、比热容,速度、功率等)……

2.2试卷讲评课案例――《电学板块测试》试卷讲评课

第一步:直接进入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电学板块测试试卷讲评.

第二步:说明采用之前其它板块的试卷讲评课模式――平行矫正――反馈提高.

第三步:根据教学目标将本节内容划分为三个大问题,逐次分别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

首先对班级同学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如班级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班级前三名同学及进步明显同学名单等.

再用“网络―浓缩模式”找到“试卷”中涉及到的各分支知识点的联系,形成“结构网络”,对“试卷”中问题集中的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三种题型逐次进行讲评、矫正、反馈.

(1)用“自我矫正―讨论交流模式”进行选择题的讲评

出示测试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标注每个小题考查的类型、出错比较多的小题.同学矫正自己试卷中的错误,对于不明白的题目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方式解决,如果小组讨论解决不了再集体由学生或教师解答.最后用“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对于出错比较集中的知识点进行平行矫正反馈练习一.

(2)用“自我矫正―正反范例模式”进行实验探究题的讲评

分别出示测试卷中每个专题的实验探究题的正确答案,同学矫正自己试卷中的错误.对于典型题目出示学生正确和错误的答卷图片,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找出其中的错误及其原因,教师借机总结答题思路、注意事项等.最后用“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对于出错比较集中的知识点进行平行矫正反馈练.

(3)用“分解―组合模式”进行计算题的讲评

对于电学计算这一难点,出示例题(先将复杂的计算题分解成多个简单的计算题,由最简单的计算题开始逐步增加或变化有关条件叠加成复杂的计算题),强化有关条件、提炼方法.最后用“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出示同类计算题进行平行矫正反馈练习三.

第四步:用“小结―方法模式”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

最后用“独立―矫正模式”进行本节的课堂检测.

3应用类比―迁移教学模式的注意问题

在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各种课型中,都可以采用“类比-迁移”教学模式.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在各种课型中“起始课”是最为关键的,这是后续“类比―迁移”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起始课的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进行精心准备出可以沿用思路和模式.

(2)在后续的各种课中,一定要选准、选对“类比”的点,这样“迁移”才可行.

(3)将课堂中要研究的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要科学合理,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细,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

(4)在采用“类比―迁移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第9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多媒体手段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是电学知识的入门篇,是今后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为了能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从本堂课开始即对电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机地将各种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十分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圆满完成,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巧妙导入,激发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清晰逼真的静电竖发、冬天漆黑晚上脱毛衣时放电等片段。学生情绪渐趋兴奋,笔者接着演示静电除尘实验,并通过视频展示台的摄像头,将整个实验过程反映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机屏幕上,保证每个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通过一连串的现象再现和实验演示,再加上逼真的视听感觉,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就抓住时机提出“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课题,于是学生带着好奇与急切求知的心情投入到了电现象的学习探索中。

2 合理展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完成旧知的复习与新知的教学的连接。课题引入后,笔者让学生思考,小学时已经学过的最简单的起电方式是什么?得到摩擦起电的结论后,笔者就通过摄像头,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透明玻璃板上放置的各种轻小的物体,然后将放有轻小物体的玻璃板置于视频展示台上,由学生在展示台上演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这样做既可放大实验现象,增加了实现现象的可见度,又顺利地完成了新旧知识前后连接。

(2)顺利实现各知识点教学的过渡。当学生通过实验投影演示,掌握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后,为了巩固该知识,同时使下一知识点教学实现自然过渡,笔者安排了带电体吸引通电小球的实验,学生观察的是:通电小球被吸引与带电体接触接触后又弹开这一过程。为了提高这一过程的可见度,笔者利用摄像头将通电小球在大屏幕上进行特写,使每个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了通电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学生通过观察能顺利地回答通电小球被吸引的现象,同时又产生接触后为什么又被弹开的疑问。于是笔者就因势利导地进入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

同样,在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结论后,又面临一个巩固复习并向下知识点教学过渡的问题。笔者利用PowerPoint,向学生出示练习题:A、B两轻质小球,A带正电,则B一定 带负电吗?笔者将此题做成了彩色的,以激发学生参与该题讨论的热情,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后,得出B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通过对B球是否带电的讨论,笔者提出检验一个是否带电,需要用验电器,这样,很自然地实现了由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向验电器教学的过渡。

(3)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本课重点是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而教学难点是做好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实验,为了突破该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使用了幻灯片、摄像头及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实验现象清晰明显。

笔者利用摄像头,通过电视屏幕直接让学生观察带电体间相吸、相斥的实验现象,同时,请一位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直接用彩色水笔在幻灯胶片上填写不同带电体的相互作用的表格,这样做,既保证了实验现象的清晰度,又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电荷量、中和现象的应用与防护不是本课教学难点,故在该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安排了学生自学,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笔者利用幻灯出示自学提纲,以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3 反馈信息,培养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笔者为了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得到反馈,就利用幻灯出示综合练习题,由学生在规范的答题白纸上独立完成。然后,笔者抽取其中几位学生的答卷,通过摄像头,将学生的答卷反映在大屏幕上,让全体同学来评析,这样做可避免以往由学生上黑板练习而造成时间的浪费,增大学生心理压力、反馈不真实等问题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概念辨析及规律应用能力和错解评析能力。

4 实验诱导,培养探索精神

笔者在结束全课前用放像机放映了一段“模拟星系运动”的实验录像,这是利用本堂课所学知识,学生课后能自己动手制作的趣味实验示例。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放松一下学生紧张的情绪;再一次将学生领回了充满神奇和色彩的,具有无穷魅力的物理世界中来,同时使学生了解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在于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精神。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本课教学中,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兴趣,清晰地展示了演示实验现象的动态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及时反馈了教学信息,有效调节学生学习情绪。

参考文献:

[1]康华发.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J].北京教育,2009(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