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17:29: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信息化市场调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们认为,信息化无论多么先进,都是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的一个工具,如果工具反而阻碍了效率,或者工具无法承载管理内容,自然就会出现矛盾。而出现矛盾如何解决,是不是出现问题就要因噎废食?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处在与世界同一起跑线的现状下,该如何走下去?
为此,有人提出企业信息化12字方针:“大市场、小生产、广协作、精情报”。
“大市场”就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最高追求,我们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它细化,透析出具体需求,形成订单,以客户为载体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引导需求;
“小生产”则是把自己的生产功能精致化,通过很好的秩序控制在产能最大化和客户需求满足最大化之间形成平衡,这个方面是信息化有很大作为的领域,也是传统ERP最具有价值的MRP部分!
“广协作”主要是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认识的,从原料供应商、辅料供应商、工装工艺合作方等伙伴那里取得资源来满足客户需求,信息化在这个层次的功用主要是为了让过程信息得到有秩序的交换,为多方所共享,以提升我们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
“精情报”是上述三个层面有效运行的成果,也是指导三个层面高效运行的灵魂,是一个在企业文化上协同、业务逻辑上严谨、资源结构合理、合作伙伴信任基础上的神经枢纽。
恰是这12字方针,描述了从战略到战术层面的需求结构,这个结构同时是与企业整体的战略高度协同的。我想许多企业事实上都可以描述出具有自己特质的信息化策略来。不过许多时候我们的需求被软件公司“引导”得没有了具体方向,只能在他们成熟的产品圈子里面打转(我们也清楚很多软件公司也在为企业设计许多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是集中了他们所经历的大部分成功案例的精华),表面上满足了许多要求,事实上至少从轻重缓急上说是有失偏颇的。同时为具体实施带来了高昂的推进成本和组织变革成本。
与社会资源通力合作
中小企业是两化融合的基本载体,对信息化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推动两化融合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信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目前这项工作已划转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指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至今经历了宣传发动、指导规范和务实推动三个阶段。推进工程遵循“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协同服务的作用,调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个市场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参与并与地方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联合工作机制和规则,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王黎明在会议上总结,在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推进部门、行业协会、大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2009年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困难为重点,围绕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将开展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促进两化融合试验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组织开展信息化推进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的资金扶持、加强典型案例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了研究开发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质量控制和创新方法、电子商务应用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用友软件公司和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组织实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在全国建立了125家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辅导站,培训体检师3000多人,认证体检师2000多人;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大讲堂、专家咨询等培训活动1000余场,参加培训的企业达到5万多家,为企业培训信息化专业人才和信息化主管达10万余人;帮助8万多家中小企业实施了信息化,并筛选出100多个典型案例。
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实施电子商务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行动计划,在全国各地举办了2400余场电子商务免费培训,有4万多家企业参加,依托网络的线上、线下培训达36万人次;通过网络联保、担保贷款、纯信用贷款等服务,为中小企业取得贷款超过48亿元,近1700家中小企业受益。淘宝网联手中国建设银行,为信誉良好的卖家提供信贷服务,年内发放的贷款额达10亿元,有2万多家小型和微型企业受益。
四大报告指明工作方向
为更加准确地反映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现状,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2009)》,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完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发展报告(2009)》,鼎捷软件有限公司(原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ERP应用发展报告(2009)》,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健康调查报告(2009)》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利润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多数依靠低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68%的企业成本在上升;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主要原因是库存占用、应收账款占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与先进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36.9%的中小企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功夫。政府采取的拉动内需、产业振兴等多项措施已经见到成效,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未来的几年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将变得频繁,健康计划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的专业化、标准化的全程服务模式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寄希望于利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效率,降低隐性成本,消除竞争力不足的隐患。
《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发展报告(2009)》显示,中小企业需要可靠、适用、性价比高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特别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希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明显的效果,它们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参考同行案例。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SaaS正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重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ERP应用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ERP应用依然受到很多内、外部条件影响,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受到了企业规模、领导层管理理念、制造形态、地区分布、所处行业等多种因素制约。在两化融合背景下,2010年中小制造企业ERP建设中,建议加强政府部门协会、软件厂商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引导工作,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投入,软件厂商应该注重中小制造业企业信息化重点技术的突破,注重中小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与软件厂商间的合作,开展政企间的技术合作交流。
《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价值占我国GDP的1.5%,拉动我国GDP增长0.1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内贸和外贸交易规模分别达到1.13万亿元、0..86万亿元;中小企业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30万个。
这些报告对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水平、实施ERP、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等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0年四个工作重点
杨学山指出,两化融合要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全面推进: 在企业层面,推动研发和设计等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在行业层面,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行业内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总结推广经验,开展工业信息化的运行监测工作等;在区域层面,在上海、重庆、内蒙的呼包鄂和乌海地区、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广州、南京、青岛和唐山8个两化融合试验区把促进两化融合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做强主导和优势产业,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进行探索实践和经验总结。
王黎明表示,中小企业司将按照201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36号文件”),围绕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和中小企业集聚的特点,加快两化融合,继续推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2010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包括:
第一,根据《关于加强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的要求,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的相关研究工作,组织编制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调查和发展报告,指导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
第二,继续在8个两化融合试验区等重点区域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程。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也有明显的下滑态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壮大自己,唯有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资金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资金作为企业运营的“血液”,优化企业资金管理,不断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就显得十分的紧迫而必要。
一、资金管理的含义
资金管理指的是企业在对自身资金的来源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一系列管理过程的总称。本文所指的“资金”是广义的,包括企业所有生产资料,即包括货币资源也包括非货币资源。具体包括企业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其中,非货币资源的价值按其变现价值计量。本文主要研究固定资产资金的管理、流动资金的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的管理。
二、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而环境的复杂多样也给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企业需要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管理中的不足,从而辅助企业更好的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升企业综合质量。
(一)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不到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发展需求,对资金进行使用,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自身对于风险的分析不到位,造成企业资金遭受一定的损失。企业风险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市场分析调查能力不足,造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外界的分析判断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从而在较大的程度上造成企业资金使用质量降低。第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情况的分析不到位,造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自身情况分析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企业管理层做出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决策。从而造成企业资金受到损失。
(二)企业成本管理不到位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是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性,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企业成本管理质量的提升,能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保证企业资金能够更大效率的使用。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的不足。第一,企业财务数据是经过层层递交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这个过程中有较大的可能性造成数据丢失,遗漏,重复记录等,影响企业财务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企业成本控制质量。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企业所面临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造成企业所需管理的财务数据更加复杂多变,企业在对财务数据进行管理时较为容易出现管理不全面的情况。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到位企业信息化管理质量的提升会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精确度以及及时性。高质量的财务数据支持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资金管理水平。加上我国企业施行信息化管理的时间并不长,且企业中多数财务管理人员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仅仅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简单的模拟人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难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优势。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到位主要有两个突出问题。第一,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无法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更加具有效率的处理,难以保证企业财务数据处理的质量。第二,投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覆盖面不够,造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收集到质量更好以及更全面的数据,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四)企业财务监督流于形式企业财务监督制度在较大程度上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从而保证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监督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投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企业财务部门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而财务部门规模较小,难以保证其对企业财务使用情况进行细致且全面的进行记录与监督。第二,投资企业资金使用情况主要由资金使用部门进行自主监督,而企业部门的自主监督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以及不强制性,造成其的监督质量较低。
(五)企业资金利用率较低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升能保证企业利用更少的资金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从而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让企业的资金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较多的不必要资金的流失,造成企业资金不必要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企业资金管理结构优化程度较低,造成企业管理层在对企业发展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最优分配,造成不必要资金的流失。第二,企业资金审核力度不高,导致企业领导无法对企业资金进行准确的把控,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的不必要流失。
三、优化企业资金管理措施
企业针对自身资金管理上的不足进行改进,能够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保证企业资金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提高企业资金风险管理质量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企业市场调查跟踪体系质量,保证企业市场调查跟踪体系可以对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实际发展规律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管理层对外界分析判断质量,做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决策。第二,提高企业内部分析控制能力,保证企业财务部门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数据,保证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作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发展目标。
(二)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质量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质量需要保证投资企业可以更加精确的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进行收集与判断,也能改进企业财务数据收集方式,提升企业财务数据收集质量。因而,提高投资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业财一体化工作结合使用。企业需要保证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深入到企业业务发展中,对企业财务进行更加优质的管理。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企业财务数据直接跨级传递,提升企业财务数据传递质量,保证企业财务数据可以进行集中管理。
(三)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质量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质量是符合社会需求以及企业发展需求的。而企业在提升自身信息化管理质量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管理质量,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反馈与修改,信息公布与共享等一系列的工作。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能解决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多数问题。第二,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层管理,提升财务管理的细致程度,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覆盖面。
(四)提高企业财务监督质量提高企业财务监督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在对自身财务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实时的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实际财务情况进行监管,从而加大外部监督质量。外部监督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提升部门内部对于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第二,提升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保证部门职员可以实时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监督,从而提升企业部门内部监督质量。
(五)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降低企业资金的流失。降低企业资金流失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对企业各个部门实际使用资源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企业领导层可以根据企业各个部门实际使用资源的情况对企业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层也可通过财务部门所提供的数据,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结构上的不足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企业资源分配质量,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第二,提升企业资金审核力度,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每个财务数据都有据可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领导层资金管理水平,降低不必要资金的浪费。
四、结束语
本文从企业资金管理中的资金的风险、成本控制、监督、考核四个方面探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不足以及其优化措施。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管理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各管理者能对企业资金管理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保证其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企业最终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艳红.新常态下优化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路[J].商场现代化,2017,(10):223-224.
[2]陈智斌.投资公司资金管理与监控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235.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 典型 关键因素
前言
随着国有水平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重,信息化已然成为了全球性的主流传播方式,而作为企业而言,无论是在进行市场调查、产品买卖、人员管理、资金调动等各个方面,都已然与信息化紧密的联合在了一起,尤其是近年来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提升了信息化在企业当中的影响因素,所以基于此,笔者依据多年经验,就此问题进行延伸,详细的分析一下信息化带给企业的诸多影响,以及其中的典型相关分析。
1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
实现企业信息化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就是保障企业内部关于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完善;第二企业信息化过程发展当中的成熟性;第三信息化作用于企业发展时的发展空间,所以基于以上三点信息化在企业当中的发展态势,我们将信息化的成熟度评价指标具体分为两点:1)基础。信息化基础包括基本通讯配置、局域网、网站的建设、Internet应用等,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前提。2)应用现状。信息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还需要灵活的人员操控,所以应用水平也是信息化检验的必要前提,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
2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影响因素
作为企业来说,是面对社会的一种综合性发展机构,所以它不仅有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有外部的影响因素,所以分析信息化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就必然要从其内部与外部一同着手。1)内部员工因素。企业是一个极为强调等级制度的综合提,从最上层的决策团体到中层的管理团体到下层的生产运作团体,有着相当严谨的等级划分,而无论是哪一个阶层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当中,其对信息化的掌握程度,都将影响到企业本身的发展。2)息化规划。信息化无论是作用于企业还是作用于任何一个机构团体在运行之初一定要考虑到对其本身的规划,以及统筹的安排,最终通过实验运行才能在企业当中推广,因为信息化完全是一种新的融入形式,所以无论在融入的过程当中带给了企业何种的帮助,在融入之初也难以避免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人员的培训,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涉及内部发展的改革,所以建设有效的统筹安排是促使其走向成熟的重点因素。3)投入因素。在实行信息化的同时,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无论是在运行、管理、维护等任何一个方面都标志这有新的资金投入以及人员培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此时企业内如如果缺乏有保障性的投入,也会对信息化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4)投资方向。信息化并非是企业运转当中的一个配件,以今时今日的信息化发展效果来看,其已然成为了可以左右企业发展甚至是主导企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因素,所以企业的投资方向是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密不可分的,如何平衡、调节、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重点因素。5)规范化因素。良好的制度发展、良好的管理实施效果,是左右信息化的发展因素之一,在企业当中,信息化是唯一不受部门牵制的企业运行要素之一,它作用于任何一个发展部门的同时,也就相对的自身性的强调了规范的重要,只有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才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发展。6)政府方面支持因素。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一定的财力来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另外政府对于外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都直接表现了政府支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行,这也是信息化发展成熟的重要力量。7)外部环境因素。企业信息化水平可能受其外部环境信息化水平的影响,这是基于企业的自身发展空间所设定的,属于不可逆性质。8)软件产品适用性因素。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软件产品,而软件产品对企业的适用性是企业信息化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9)信息化管理咨询因素。信息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个管理咨询的过程,企业在进行信息化之前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咨询,对提高信息化的成功具有重大作用。
3 信息化成熟度典型相关分析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局域网建设水平、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与合作伙伴系统的衔接能力与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技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典型正相关。因此,企业领导越是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技能、加大企业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将有利于企业的局域网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等级。
2)企业的网站建设水平、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与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支持程度,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客户、供应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典型正相关。因此可以得出,政府和企业的上下游伙伴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政府应意识到自身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并加大对有潜力、没能力进行信息化的企业以资金支持,从而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等级。
3)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现状(X51)以及企业是否鼓励部门间联合开发项目的程度典型相关。因此可以得出,企业若想让自身成为一个信息畅通的有机整体、杜绝“信息孤岛”现象,就应该建立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鼓励、加大部门间联合开发信息系统。总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可以从企业局域网建设水平、网站建设水平,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程度、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与合作伙伴系统的衔接能力、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等方面来评价。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主要受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员工的信息化技能、企业的信息化资金投入、企业管理制度现状、部分间的合作状况、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政府在信息化中的作用以及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化水平影响。
结束语
信息化的成熟度不仅与上层的重视、政府的投资力度有关,并且与企业的信息化投入、管理现状等一系列的现有制度息息相关,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提升现有信息化在企业发展当中的作用,还要针对信息化的具体发展方向以及与企业紧密联合性进行相关的成熟度分析,以此才能有利于信息化在企业当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青,吴瑞鹏,郭迅华.中国企业信息化中的关键因素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7 (3):12-16
[2]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关键词:日本 中小企业 信息服务
日本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
(一)日本政府的中小企业信息扶植政策
对中小企业来说,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至关重要。政府在帮助企业收集和传播信息方面具有优势。日本政府特别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信息活动采取了多种扶植措施,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环境。在通产省下设置了中小企业厅,这是日本中小企业管理的最高组织机构。在都道府县下设商工课或中小企业课,对接地方中小企业,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
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通产省于2002年3月底出台了《中小企业IT推进计划》,该计划预计到2003年,全日本的250万中小企业要能开展电子商务,并且安排250万名中小企业经营者或其员工参加IT知识培训。中小企业厅在其网站上公开并提供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信息。中小企业厅通过与中小企业支援机构的合作,利用电子杂志的形式,为中小企业直接提供最新的相关政策信息,对尽可能多的中小企业宣传、推广其政策。同时,在网页上设置了接受各中小企业委托商谈和提出意见的窗口,更加便于中小企业使用和获取信息。这些措施对中小企业厅来说则可以及时把握中小企业的动态,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
(二)日本民间中介信息服务机构
日本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拿出大量资金,设立了一大批官办民营的中小企业团体,作为协助各级行政机关施行中小企业政策法令和扶植、指导中小企业的社会力量。它们各司其职,有的帮助中小企业收集和传播信息,有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其中,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中小企业情报中心、日本商工会议所在情报收集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是由政府出资组建的独立行政法人,包括设立在国内的东京总部、大阪本部、亚洲经济研究所、36个贸易信息中心和设立在海外60个国家的80个事务所。其主要任务是:为外国企业对日投资提供支援;帮助日本中小企业扩大出口;扩大日本市场准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援助;收集分析海外经济贸易投资信息;提供贸易洽谈咨询服务;为日本企业开展海外业务提供支援;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相关调查研究;收集并提供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人才培养等。贸易振兴机构收集到的海外信息通过刊物定期向企业。
日本中小企业情报中心。日本中小企业情报中心主要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适用的情报。范围包括:国外技术经济情报;适用技术情报;市场交流和经营情报。中小企业情报中心的服务方式包括:一般情报服务。主要出版用于查找中小企业基本情况的检索工具,有关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和经营环境的调查情报,提供有关中小企业经营情报和技术情报。针对。主要有专题咨询服务和为补充地区情报中心能力不足而提供的地区性情报。以中小企业情报机构为对象,召开信息化促进研讨会和进行情报系统开发,来加强基层情报服务体制。
日本商工会议所。日本商工会议所是以改善和发展地区工商业为目的,由工商业者自由结成的地区性、公益性经济组织。该组织致力于改善与发展中小企业的各项事业。例如,对中小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提供信息、举办讲习会、博览会、产品展销会、调解交易纠纷,尤其对小企业在信息、金融、税务、劳务、经营等方面展开指导,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截止2010年日本全国各地区设立的商工会议所已达514个,遍布全国各个都道府县,形成一张高效的情报交换网络。
(三)日本中小企业自身情报体系
虽然日本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情报中心的情报服务都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为了保障信息工作的连续性、针对性,增强管理效益,并及时有效处理一些需要保密的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中小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建设和CALS(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组建两方面。采用CMS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供货时间,并在发生故障时可以立即从综合数据库中取得信息,提高适时对应能力。从总体上提高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
日本中小企业计算机的利用率都比较高,尤其是信息网络连接的建立,大大提高企业与外部的联系。这种企业之间信息网络的连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行业内部联网;生产环节网络;营销流通网络;跨行业复合网络。这样各行业的信息网络相互联结,形成更大范围的信息网络,使得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今后复合型网络系统势必成为企业间信息网的主要形式。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现状
到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8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口超过整个国家就业人口75%,每年申请专利占所有企业申请专利66%,销售额将近60%,占GDP将近60%,出口方面占75%-78%,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之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信息渠道少、投资目的不清晰、具体利用方式不明确等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不仅在信息化普及方面与大企业有明显的差距,而且在应用效果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一)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信息咨询重视不够
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企业要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如果缺乏来自政府部门的经济信息情报,企业就无法知道当地政府的产业导向、产业政策,更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能享受优惠政策、在哪些方面应履行企业责任。同时也无法借助政府部门强大的信息网络体系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如果政府的经济信息能及时提供给企业,无疑会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是中小企业寻求信息最多的部门,但政府部门对经济信息工作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政府官员很少直接参与企业的咨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强烈的经济情报意识,从而导致对信息资源建设重视不够。
(二)缺乏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
国际经验表明,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建立多层次、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也缺乏值得中小企业信赖的专业信息咨询机构。同时,我国咨询业发展的软环境并不理想。首先:传统体制的障碍,咨询行业尚无归口的管理部门,缺乏统一的政策领导和管理措施,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规范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其次:高水平的专业咨询人员严重短缺,难以形成规模化、职业化的服务品质;最后:社会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咨询市场的停滞不前。
(三)企业信息咨询意识有待提高
在欧美国家,通常有95%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助于外界的咨询服务机构,且每年支付高额的咨询费用,而我国与此相比却相差甚远。国内信息咨询的主要客户还局限于外商投资或拟投资企业,例如:高露洁公司一年的市场调查费用就达到900万人民币,远远高于同类国内企业。在国内企业中,国有企业的信息咨询需求最弱,它们对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简单信息的中介流转上,而对信息的深加工和个案研究的需求不明显,对咨询收费则更是无心理准备。中小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信息咨询意识已有所提高,但受到了资金、渠道等方面的制约。
日本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并提高认识
日本中小企业将信息化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也都开始转变意识和观念,非常关注信息工作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影响。为把握信息化对本公司的影响,他们一般都积极研究和分析其他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的案例,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当认为需要引进信息技术时,就积极增加信息化投资,主动推进企业信息化。同时,他们还认识到了IT人才的重要性,并在雇用、工资和晋升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化所需要的骨干人才。或与当地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已成为中小企业解决IT人才不足的重要举措。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必须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要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发展企业的信息化。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行扶持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政府对项目补贴50%,企业自筹50%;二是政府全额支付科研项目的费用,科研成果由政府与开发人员共享;三是政府对项目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借鉴日本的做法,我国政府及信息主管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激励:一是产业引导,制定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信息技术;二是政策引导,实施有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政策;三是资本引导,鼓励企业引入外商和民间投资来推进中小企业内外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四是体制引导,鼓励企业内部的IT部门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留住中小企业的IT人才;五是服务引导,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最新技术和最佳解决方案。基于政府职能的转变,2011年8月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网站,提供相关政策意见,服务机构、优秀的应用服务提供商等各方资源的整合。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到底、一站多能的全方位服务,以解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服务需求。
(三)鼓励民间中介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
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多管齐下,肯定会以较小的社会成本为代价,有效地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信息咨询机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为企业界提供广泛的咨询服务。我国急需培育一批信息咨询机构、一批专业人才。企业通过向它们咨询,可以得到大量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国外企业竞争情报,给企业带来显著的效益。国内的信息咨询机构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不同客户需求不断调整内容,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分国别、行业甚至于主要产品,全方位地收集国际商业信息,在必要时可以将信息定期公开。此外,企业应充分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和高校人才资源的优势,建立与政府、高校三方合作的模式,必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产生极大的持久的推动作用。
(四)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是根本,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当前我国企业信息技术人才只占企业员工总数的0.72%,许多中小企业往往注重引进生产技术人才,而对信息化人才观念相对淡薄,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比较薄弱。因此,企业要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要培训其专业知识,而且要培训他们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具有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的关键。
目前,国内很多中小企业是“牵强触网”,单纯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这失去了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传播企业文化、关怀客户、加大市场覆盖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专门人才做技术支持,所以我国中小企业的员工培训也应借鉴日本中小企业的做法,有计划地培养技术人员,使网络真正地运作起来,发挥效力,真正达到信息化目的,逐步形成一个网络环境的市场氛围。
参考文献:
1.冷伏海.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与咨询服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1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新型管理模式逐步成为可能,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复杂且繁琐的过程,首先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大投资与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解决企业各部门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数据信息高效采集与迅速处理分析,营造相对稳定的大数据环境。其次加大企业文化管理、大数据信息技术整合力度,在企业内宣传大数据信息化,形成内部统一、开放性的信息化环境。最后设置专管部门,主要负责关注、评定与革新企业信息化建设[1]。
2提高大数据信息素养
企业高层领导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乎企业信息化进程;对此,提高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人员的信息素养意义重大,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切实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地位,确保企业管理成效。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海量信息,如何高效可靠的处理分析,成为了企业管理模式转型最关注的问题。一是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积极聘请国内外专业大数据信息处理人员,在企业内展开系统培训教育,切实提高企业各岗位人员的信息素养,要求其明确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具备风险预防意识,以及管理系统维护能力。尤其是决策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意识,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关注专业学术研究成果,并不断引入到实际工作中,带动企业管理模式快速转型。二是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借助信息化优势,通过相互学习与沟通交流,以及实践经验分享,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各部门信息水平的同时,培养更多的管理方面人才
3关注市场决策主体
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决策主体悄然发生了转变,逐步向社会公众过渡。对此,加大市场环境发展、消费者需求喜好等信息收集意义重大,以此挖掘价值信息,带动企业快速转型升级。企业管理者应当紧跟时展步伐,不断转变职责理念,灵活运用各社交媒体信息,尤其基于网络平台的主流媒体,如微博与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喜好,并对群体按类划分,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营销方案。社会公众信息不能避免存在不确切信息问题,直接误导企业决策,还需围绕信息特征与数据发展规律等要素,全面性展开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商业价值信息,以此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带动企业现代化发展[2]。
4强化数据预测成效
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入手分析,数据信息获取通常以市场调查形式为主,样本量少且研究结果缺乏代表性,无法在动态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切实发挥作用。在大数据技术的带动下,数据平台的应用越发成熟自如,对数据信息的收集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以往的动态收集逐步向动态性特征演变,信息研究结果与市场发展规律更加贴合,且研究成果的代表性更强。企业可实时了解市场发展态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通过数据平台,能够分析竞争对手的相关数据信息,以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决策与战略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
5加大数据安全监管力度
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虚拟性为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不能忽视数据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管理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意识,灵活运用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意义重大。一是提高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实现数据安全全面监控与防护。二是做好防御工作,加大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力度,一改传统事后处理的格局,全方位防护信息安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做好数据安全管理保护工作,尤其是重要数据应当做好备份。作为企业管理者,面对突发性事件,应当灵活处理与积极应对,并根据事前信息安全工作规划,科学处理突发事件,减少企业经济损失[3]。
6结束语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应当紧跟大数据时展步伐,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制定发展决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依据,企业在落实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设立安全监管部门等对策的同时,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奖惩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等,夯实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基础,切实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成效,以此实现转型等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鸣.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5).
[2]李冰,李玉博.基于外部动力的大数据环境下产品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4)
1.1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点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众多,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但大多数的药品流通企业规模都不大且较为分散,信息与网络的建设很不健全,甚至有管理秩序混乱的现象,这也是我国医药市场假药频出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不合理的竞争削弱了药品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服务质量及产品开发能力,另外,医药事业的发展使得药品种类繁多,很多首营品种缺乏严格的检验就上市销售,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通过严格控制与监管药品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药品流通企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信息处理与财务管理方面更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1.2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必要因素。而药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更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注入企业内部,加强药品生产、设计、营销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同时为企业的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指导与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体系予以支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实际上,医药市场需要定期的市场调查,企业的生产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对资金的流向、投资的回报率甚至是风险评估等做出准确的判断,实现实时的监控与资源的共享,从而帮助药品流通企业利益最大化。
1.3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尽管现阶段已经有很多药品流通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并没有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因此,我国信息网络的应用不甚健全,地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次,药品流通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知过于浅显,没有真正清楚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有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需要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帮助医药企业恢复健康运营,只有资金与技术同时到位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对于软件与硬件的需求;最后,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急需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医药企业还需要高水平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能够发挥创新意识将药品经营做得更好。
2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2.1响应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要求
我国已经出台的关于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新修订的药品质量生产管理条例更是对药品的储存及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药品流通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方面,强化药品的存储管理系统,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物流管理软件,将库存管理落实到实处,尤其是输送线路及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够实现物流的高效率运作。另一方面,就是运输管理系统,药品流通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药品的运输,而我国中小型的药品流通企业众多,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药物配送的跟踪、调查及指挥等,尤其是药品物流中心要负责监管货物送到客户手中,同时,调度人员的工作也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帮助,对运送车辆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确保运送质量及安全。
2.2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管控
新版的GSP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药品的质量管控环节要尤为重视,尤其是冷链运输的管理需要对温度、湿度以及运送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不仅是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更是提升企业信誉的关键,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的药品流通企业采用ERP系统来实现药品流通的监管,但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还需要改进,最好将业务系统转变成具有质量管控功能的系统,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信息系统的管理要求。
2.3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一定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较为欠缺,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来强化管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尤其是一些重要软件的应用。另外,软件系统的供应商最好是专业的信息化团队,这样药品流通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优势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团队至关重要。
3结语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信息素质 培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推进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企业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信息技术也加速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在新的国际分工中谋求生存空间,并在新的国际商业规则下参与竞争。在这种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剧的环境中,企业必须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和应用水平,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可能真正实现和国外企业对话与公平竞争。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人员信息素质界定
1.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由两位美国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它包括“软”的或“硬”的方面,也可能是无形的、不可测度的。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2.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的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首次提出。根据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和教自学家的观点,信息素质或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和获得、利用、开发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它集中表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上。评判一个人信息素质的高低;是看掌握信息量的大小而是看他对信息的操作和使用能力的强弱。
在今天的知识网络时代,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信息化水平管理能力,已成为新一代知是员工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信息化素质是现代员工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信息素质最大的特征是人们对信息文化的内化。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3.企业人员信息素质的重要性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将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推进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企业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不得不在新的国际分工中谋求生存位置,并在新的国际商业规则下参与竞争。在这种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剧的环境中,我们的企业只有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和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和国外企业对话和公平竞争。因此,普及信息知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员工是企业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员工是企业的基本要素,一个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员工素质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员工既可以成为企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也可能成为企业破产倒闭的罪魁祸首。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说,人的因素同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对处在企业不同岗位上的人员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企业普及信息知识,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让每一位员工既是信息的需求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增值网络。
二、企业人员信息素质现状
1.信息建设观念滞后
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对企业人员信息素质建设投入不够。很多仍愿意停留在旧有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不感觉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有的企业还要面对生存的压力、资金的紧缺,让他们拿出精力和资金来完成企业的信息化,难度可想而知。另外,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自身素质不足将更充分显现,现有的企业职工由于自身素质问题,面临对于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操作方式的不适应,甚至面临残酷而痛苦的淘汰过程。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企业的员工都急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
2.企业人员的素质低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生产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这样的人才。此外,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只有当企业中的骨干队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与能力,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信息为管理服务、为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企业领导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观念,形成决策办事讲科学、靠信息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信息化的建设才有意义。
三、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
企业核心竞争力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素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有一批对企业忠心耿耿的生产经营者和业务骨干,企业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开发出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跨国公司在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技能上下功夫。
1.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处理技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是制约核心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既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又具有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理念;既善于学习,又勇于实践。因此,全员信息教育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人员,上至企业总裁,下到基层的每一个人。全员信息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也应该涵盖信息基础知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等诸多方面。
今后,企业不仅要加大对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和引进,更要注重对全体员工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培训,只有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才能焕发出强大功能。当前,对员工培训、培养的途径很多,各种培训班、讲座、在职培训、脱产学习、学历教育等等,企业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信息化培训、轮训、考核,并采取措施鼓励职工积极参加计算机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职工的信息化水平。
2.培养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文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文化,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来营造企业的信息文化。企业信息文化既具有信息文化的一般特征,如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快捷化、交互性等等;又具有企业具体的现实特征,如企业行为的个性化、复杂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企业成员道德观念的多元化等等;同时,更注重强调人性与和谐、交流与学习、认识与参与等方面。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文化不仅要求企业在内部建立开放的管理环境,使企业能够顺利地实现横向和纵向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方便地与外部的供应商、销售商、顾客共享信息,善于吸收外界先进的技术、观念和知识,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将信息素质课程列入公司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计划。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是知识工作者,获取利用信息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一些公司还将信息查找和利用编入现行工作程序,或将信息查找利用和分享纳入项目管理方法。
把信息素质当作一种同项目管理、交流和演讲技能同样重要的工作技能。在员工招聘和职位描述中,突出对信息素质的要求。与公司各级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将有效的信息处理技能列为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以奖励具有信息素质的员工,并鼓励更多的员工获得信息素质。
3.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新世纪的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信息技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是预测和决策的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信息不灵,就相当于人的耳目不灵、鼻子不通,将无法生存。所以,企业要尽快将计算机引入信息管理,尽快完成信息管理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暂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也必须强化信息机构建设,建立信息网络。要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把信息作为管理活动的基础依据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四、结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进行深层次变革,必须在企业管理中融入现代思想理念,应用现代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旭梅但斌刘 飞:企业信息化工程.科学出版社,2003
[2]靖继鹏张海涛: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矿山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121-02
一、引言
由于我国工业在当前这一时期的蓬勃发展,群众对生产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且非常广泛,因此,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矿物质存储环境和条件。由于长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矿山企业的全套采矿技术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时,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得到加快发展,这就必然有助于矿山企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在矿物开采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步伐。然而,往往在实际实施进程中,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点点愚见。
二、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经营管理、办公自动化以及生产技术三个方面的功能,通过剖析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地各个组成部分,了解其作用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开发建设出一套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出来。
1.经营管理功能模块
在我国的矿山企业中,生产技术系统是经营管理系统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运转。在这一套完整的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强力促使矿山企业的资金流进行合理流动,充分应用和大力开发信息资源,这些都是经营管理系统所能起到良好作用地具体体现形式。几乎所有的矿山企业都能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并且与自身企业特点相结合的软件,这样就可以更方便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从而有序地促进矿山企业的正常运转,使其物资供应、人力控制、经营计划以及产品销售等功能得到实现,使企业地经济效益得到大大的提高。
2.生产技术功能部分
生产技术水平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技术水平是否先进高超直接决定着矿山开采的安全性的高低,因此这两个的关系密不可分。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就是生产技术方面,这也是我国所有矿山企业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部分。此部门的主要技术很多,比如可以使用开采设计技术、地测信息处理技术、采掘计划优化技术以及生产调度管理等来实现和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功能。优良先进的开采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极具竞争力,是矿山企业扩大市场,实现企业生产力飞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在矿山开采时,电动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力元件之一,而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产生冒烟、漏电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及时做好矿山开采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检修工作,这也是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一个具体表现,虽然技术水平不高,但作用非常重要。
3.自动办公功能模块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普及,计算机技术更是深入到众多行业,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作用也是特别重要,因此自动办公应当得到普及和推广实现,因此,矿山企业非常有必要建设功能完善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而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动办公功能通常是使用虚拟化办公、无纸化办公、移动化办公、协同化办公等方式实现的。因为在这个功能部分中,能很好地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加快了企业日常办公通讯数据地传输和处理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使企业能在只有极少人力的环境下也能高效地办公。如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在自动化办公这方面做得就很不错,建立起了矿山工程设计电脑化、财务管理电算化、人力资源管理电脑化的功能模块。
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软件比较少
由于我国大部分矿山企业的作业环境几乎全部是深埋在地下,因此,必然导致矿山企业信息科学化的程度比较低,尤其是在生产技术----方面,这就使得加工处理地难度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大大的增加。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和专家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已经在专业软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成果。如在开采境界优化研究和矿床模型研究等这两个方面收获挺大、效果明显。但是国外的商业性专业软件能很好地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如对开采设计、矿床模型以及计划优化等。我国针对矿山企业采矿方面的专业软件进行研究并且有成果,但目前还无法与国外专业软件技术相提并论,差距很大。因此,我国目前大部分矿山企业仍然借助计算机这一工具来开展地质测量、计划编制与开采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无法形成可靠且较强地系统性。
2.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存在缺陷
因为企业内部有许多部门,而每个部门以及部门之间对应用功能需求差异大、种类多。因此,开发者无法进行统一处理,这样就难免在开发时,很难兼顾到各方面的标准和需求。如果软件在较少的功能开发时,矿山企业的用户对软件开发的监督和软件的测试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就难以保证管理信息系统地质量。所以,首先就是要克服以往软件应用和开发中存在的的缺陷,然后建立平台中立、标准性好、信息更新简便、开发和使用简单、用户操作界面友好地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四、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建议
1.合理确立信息化的需求
首先,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因为信息化可行性和需求分析是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问题。可行性分析主要指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信息化建设定位需求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缺陷等几个方面。对于需求分析应当由专业的咨询公司做或者由企业内部成立的信息化建设小组做,经过对市场的仔细调查,然后综合分析考虑企业各个方面的需求信息,最后确定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从而选择专业恰当的软件工具。其次,在明确信息化需求后,企业应充分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实施项目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可从经济、技术、管理基础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着手。最后就是分析总结,对于能立即实施的项目,要马上执行,而对不因各种原因不能立即实施或者说要延期实施的项目,必须说明不具备立即实施的原因或者说影响立即实施的所有因素,以供矿山企业日后解决。
2.深入市场调查
矿山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一般有几种选择方式,如自主开发、购买成品或者委托开发等方式。由于购买成品软件的费用相比其他方式较低廉,因此是大部分矿山企业的首要选择。但由于这些产品在价格、性能以及适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具体选择供应商的产品时要重点进行市场调查。一是了解供应商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如应用客户群、知名度、售后服务水平等。二是了解调查该产品的适应性、性价比以及可拓展性。如充分了解软件的功能大小与项目投资是否匹配,是否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该款软件产品的功能是否与矿山企业的特殊需求相吻合,因为这些商品化的成品都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而针对性较小,不是产品的功能多就越好。最后就是该款软件产品需具有良好地可拓展性。随着未来企业业务的拓展和生产经营的发展,信息化也需具有多样化地需求。所以,在选购软件产品时还应考虑到未来企业业务的变化和发展,提前做好一些必需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3.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
制定出信息化的战略规划是矿山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和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首先,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跟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依据,把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作为基础,周密考虑企业的信息架构、业务架构、网络基础设施架构、应用架构、信息组织架构以及信息安全架构等内容,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本行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统筹兼顾综合对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架构做出科学地规划。当前,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完善,处于简单信息管理和一般事务处理的阶段,还有无法共享资源、无法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因此,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矿山企业迫切需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符合实际的规划。总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非常有必要且十分重要,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措施。如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在1985年经改扩建后,形成了两片一线的生产格局。由于生产场地相隔较远,管理难度大,因此公司建立了内部局域网,让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电脑都能连在局域网上,这就使各部门相互之间的联系沟通、信息共享、上情下达、指令畅通等方面得到极大的增强。这对矿山企业的生产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继而有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五、结束语
当前,矿山企业在进行资源开采时,其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和保障。但是开采矿山的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针对矿山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非常有必要,刻不容缓,这对提高开采矿山的安全性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只有深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关键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安排、科学的决策,切实有效地促进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该系统成为矿山企业健康蓬勃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丛树文.电动机的选择与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J].中国电子商务,2013(11):221-221.
[2]蒋思雄.浅析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1):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