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17:29: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讯:摘要:我们经常认为社交媒体主要盛行于西方国家,但自上周我的亚洲和东欧之行后发现,它已经走向全球化,且在不同地方,它的平台、商业模式和前景也有很大不同。
虽然以西方为主导的社交媒体在过去四年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它最近在亚洲的兴起更加引人关注。然而,就像MySpace、Facebook、Twitter以及正在起步的Pinterest(目前正呈指数发展)的发展轨迹一样,一旦用户数接近于实际的极限值,该社交媒体的发展将变得非常缓慢,而这一现象目前在亚洲尤其明显。
/zt/mtyx/) 该报告从各方面深入剖析社会化媒体营销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包括:社会化媒体营销概述、发展现状、特征、趋势、社会化媒体工具、社会化电子商务、SoLoMo模式下的投资机会等等。现此报告征订活动已经开始!
【关键词】社区媒体;社交工具;转型
科技发展促使媒体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媒体呈现出多样性,网络媒体在实现个性化传播服务的同时,也使分众传播成为可能。网络加剧了信息的增长,面对每天呈指数级增长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极为分散。因此,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对于信息的选择,直接导致了人们日常接触媒介行为模式的改变,令传统媒体开始从以往的大众传播模式向分众传播模式转型。传统媒体不再尝试获取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转而追求获取特定部分人的注意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社区媒体无疑适合当下媒体的发展要求。
一、社区媒体发展面临新机遇
(一)社区媒体发展现状
学界对社区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根植于各中高档社区内、形成网络化布局的新型媒体。相较于国外,国内对于社区媒体的研究较晚,起步于2004年,且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于社区报刊。总的来说,我国社区媒体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我国最早的社区报,2001年深圳《南山日报》创刊,开启了社区媒体的首次实践。在早期创办的社区媒体中,以《巷报》、《华夏时报》为代表的第一批社区报,均以失败告终。除了社区报刊之外,其它形式的社区媒体尝试也在各地相继出现,并取得一定成果。比如:北京各大新兴社区依靠互联网搭建的社区网站,江西赣州章贡区联合社区居委会建立的社区广播站,杭州萧山区由萧山日报社与萧山广电局联合创建的萧山网等。
我国社区媒体的发展目前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严格来说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社区媒体。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小范围社区正成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之一;广大受众,是独立主体的同时又是社区的一员,社区媒体发展迎来了契机,但面临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社区媒体的发展却后继乏力。现有各种形式的社区媒体,受经营成本、媒介形式、传播主体构成等因素限制,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社区,且数量有限,传播范围难以有效覆盖广大城市社区。我国社区媒体迫切需要快速平稳的发展,以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社区媒体发展迎来新机遇――社交工具
当下,全民社交时代已经到来,这股浪潮在社交工具的使用人数、媒体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均有所体现。社交工具在我国的社会交往过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社交工具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如今,作为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和交换平台,社交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诸如组织、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传播活动中。
随着社交工具相关产品功能和软件应用的完善,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媒体人、企业、组织机构通过社交工具发声,传播分享信息。此时的社交工具更多的被当作是信息交流的多功能平台,而非单独作为社交工具存在,这为社交工具在传播方面对社区媒体提供建设性的帮助带来了可能。
对于社区媒体而言,基于用户参与性的社交工具,赋予用户自主生产内容的能力,而这些贴近用户日常生活的内容,也是社区媒体所需要的,这无疑减轻了一部分社区媒体内容生产上的负担。另外,用户参与社区媒体内容的制作,也是凝聚本社区范围内受众,形成身份认同感,让社区居民接受社区媒体的良好途径。再者,较以往传统媒介形式,社交平台的传播渠道较传统媒体更加快捷,传播形式多样,且社交工具作为进行社会互动的媒体,通过无处不在的交流工具和网络,对社会交往方式进行了革新,拥有更加高效的传受互动效果。这些都是当前形式的社区媒体所缺乏并需要的。
二、社区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社区媒体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证明了社区媒体发展的前景与可行性。但就目前而言,社区媒体的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一)受传统传播思维局限
对于社区媒体的开发和利用,仍旧局限于以往传统媒体思维,难以摆脱大众传播的思维定式。以《巷报》为例,定位为社区报,但是其发行区域却囊括整个东北三省,其本质依旧还是都市报,不过是为了规避竞争,才选择了面向社区的发行策略。但是作为一份社区报纸,它不再有 社区报精准化、区域化、针对性强的传播特征。社区媒体注重传播分众化、传播到达率高、内容贴近本社区小范围受众。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社区媒体传播模式,但是一味的参照模仿传统媒体传播模式,对于社区媒体的发展是一种阻碍。
(二)运营依赖相关实体
社区媒体的运营无法彻底摆脱相关实体的支持。社区媒体的运营有别于大众媒体。目前并未出现类似西方国家的传统家族式经营的社区媒体,更多的是由社区组织、机构、大众媒体支持或者共同创建的。这导致了社区媒体的传播主体不清晰,而传播主体的思路和理念直接影响媒体运营。现阶段,我国社区的发展,无论是从社区文化、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等软条件,还是从社区经济发展、社区媒体消费的硬需求来讲,都不太适合独立的社区媒体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目前的社区媒体,大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原因。谋求与其它相关实体的合作固然是社区媒体当下发展的途径之一,但是也要避免在传播信息方面受其掣肘,甚至成为其附庸。
(三)内容重服务轻新闻
社区媒体并不等同于社区服务类信息平台。社区媒体是作为媒体存在的,报道新闻是其本职工作,其存在意义是参与社区文化的推动和建设。诚然,强调服务性是社区媒体有别于一般大众媒体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社区媒体的优势所在。但是社区媒体不能只是单纯的强调“社区”的概念,而脱离媒体的范畴。社区媒体过于偏重生活服务类信息,而忽视新闻报道,如此只会过犹不及,最终变相发展为类似社区性机构组织的生活服务类平台。
现今社区媒体的整体数量并不多,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大众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社区媒体对社区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媒体的成长,还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市场需求。
三、 “新机遇”下社区媒体的发展
社交工具正日益深入作用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受众日常传播交流依赖社交工具,受众表达自我的方式受到社交工具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因社交工具而产生转变。如何利用它,来助推社区媒体的发展呢?
(一)借社区媒体平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区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社区媒体的概念,受众并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社区媒体的存在。即使有部分受众知道社区媒体的存在,也会因为媒介接触习惯、认同感不高、思维方式等原因,选择其它媒体而非社区媒体。对此,时下最受广大受众青睐的社交工具,就成为了社区媒体宣传自己的最好平台。利用拥有广大用户群体的社交平台来宣传自身,让广大受众熟悉并了解社区媒体,无疑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此外微博上的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公众号、百度贴吧中的各类贴吧等都证实了借社交平台宣传自身,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可行性。
(二)格局网络化,降低经营成本
社区媒体被视作是将社区内各类信息集中汇总后再进行的网络化传播载体。这里的网络化不是指互联网,而是形成网状的分布格局。我国的社区发展多以小区、街道、片区划分。社区媒体分众化传播,传播内容希望精确投放,到达率高。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社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社区媒体。对此,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一对多传播且覆盖范围较广的媒介形式,虽可以被用作社区媒体载体,但是其投入过大,受传双方互动受限,且不利于分众化传播,因此并不适合被当作社区媒体形式的首选。
基于网络和移动客户端的社交工具,目前无疑适合社区媒体当下的发展的现状。直接使用社交平台,进行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在降低了设备投入以及维护成本的同时,又可以吸引本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媒体,参与内容生产。利用社交平台现有的受众群体,快速扩展社区媒体的受众覆盖范围,再逐步分化出本社区用户或者受众群体,形成最基本的社区网络结点。
(三)参与制助推传受一体化
吸引本社区居民参与、使内容社区化、更加具有亲民性、消除心理隔阂是社区媒体建设的重中之重。有别于其它媒体,社交工具对社区媒体最大的助推就是其高效快捷的互动性。社区媒体可以借助社交平台,吸引本社区内居民参与内容的生产和社区媒体的建设。本社区的居民,无疑是最为了解本社区对于各种信息的需求,这有助于社区媒体内容社区化,贴近受众。此外,传受双方共建的社区媒体,无疑会给受众带来一种身份认同感,可以消除社区媒体与受众在接受心理方面的隔阂。
通过对于社交工具对社区媒体建设的助推作用的分析,我国社区媒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多加注意对以社交工具为首的新媒体的借鉴与运用,以推动社区媒体建设。
参考文献:
[1]贾茜、蔡雯.中国社区媒体运行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当代传播,2015(1):14-16.
[2]顾成华.美国社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新闻界,2013(3):67-70.
[3]付阳阳.中国社区媒体的发展路径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
[4]侯初初.社区媒体建设研究――社区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如何利用[J].新闻界,2012(8):73-75.
[5]罗自文.论社区媒体的C―3P参与式传播模式[J].新闻界,2014(15):77-80.
讯: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拥有让人艳羡的QQ资产,截至2011年坐拥7亿用户,而该公司的其他产品可谓也是虎父无犬子。腾讯微博是该公司第二大广为人知的服务,虽然它在市场上被认为是逊色于新浪微博的二线产品。
但是该公司成功的QQ能够帮助其他业务的成长。根据2012年McKinsey & Company的报告,腾讯的QQ空间,成长在IM软件上的社交网站,是中国最流行的社交网络站点。
/zt/mtyx/) 该报告从各方面深入剖析社会化媒体营销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包括:社会化媒体营销概述、发展现状、特征、趋势、社会化媒体工具、社会化电子商务、SoLoMo模式下的投资机会等等。现此报告征订活动已经开始!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社会化网络;社交媒体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社交媒体在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世界绝对是最热话题之一。随着Facebook、Twitter、Youtube、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但改变了信息分享和传递的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品牌的认知过程,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迅速。
登录主流社交媒体,诸如微博和SNS(社交网站)早已经成为很多中国网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社交媒体目前早已超出“社交”功能,在领先商业组织的利用和影响下,具有诸多广告、营销、公关等特征。企业对社交媒体营销的投入毫无疑问正在迅猛增长,但许多人对这些投入的是否值得和效用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很多企业都知道什么是社交媒体。毕竟,若把Facebook看成一个网络国家,那么它的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很多企业老板和高管还可能了解社交媒体如此强大的原因——能够放大口碑效应。但谈到如何驾驭社交媒体影响力,他们就显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尽管企业纷纷积极开设官方微博,但真正了解社交媒体究竟是如何与消费者互动,并借此拓展产品和品牌认知度、提升销售和盈利、激发顾客忠诚度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对许多企业老板和高管而言,社交媒体仍然一团迷雾?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首先,源自社交媒体的朦胧本性,尽管谁都知道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在线讨论产品和品牌、寻求并分享相关建议,但企业究竟可以在何处及如何影响这些对话却不清楚。毕竟这些对话横跨各式各样、不断增加的平台,出现在多元且分散的群体之间,可能是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也可能花好几个月酝酿。其次,没有一个适合且统一的指标来衡量其对营销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大量资源(不管是财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投在一项收效尚不明确的项目上,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一、理解社交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信息、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是社会化的沟通方式。社会媒体推动了人们发现、阅读并分享新闻、信息和内容的方式的变革。社交媒体将人们从内容的阅读者转化为内容的者,将单对多的传播模式转化为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将个体从受众变成了媒体。
社会化媒体颠覆了传统的媒体概念,是一个集合了多种功能的在线生活平台,更是一个足以代替真实感知的超级媒体。社会化媒体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
社会化媒体创造了新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方式,赋予了每个人创作并传播内容的能力,一般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参与。社会化媒体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模糊了媒体和受众的界限。
2.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均可免费参与,鼓励大家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受保护或隐私内容除外)。
3.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广播”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形成互动交流。信息传播的效率成倍提高。
4.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大家可以很快形成一个社区,并以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交流。
5.连通性。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快速融合到一起。
6.多平台。基于网络的社会化媒体不受平台限制,任何能够连接网络的终端都可以作为服务平台。
二、中国是新兴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用户大国
全球社交媒体正在爆炸式增长,中国无疑引领着这一潮流。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扩张速度堪称全球之最。到2011年12月,中国共有5.13亿名互联网用户,而德国只有6700万人,印度1.21亿人,美国2.45亿人(图1)。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是年龄不到35岁的群体,其中25-34岁的用户群占40%;中国约有2.5亿名互联网用户集中于一二三线城市;超过一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周上网12个小时以上。其中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到2.35亿,年增长率达到33.7%。
麦肯锡一项针对57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调研发现,一二三线城市居民的社交媒体注册率高达95%。此外,中国也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高达91%的受访者表示,最近六个月曾登入社交媒体。这一比例远高于日本的30%、美国的67%、韩国的70%。中国互联网用户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也比日本、美国来得长。例如,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天花46分钟在这类网站上,日本消费者仅为7分钟,美国消费者37分钟。随着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增加,消费者花在其他网站的时间减少了,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沟通方式。
麦肯锡的研究还发现,在内容获取上,社交媒体的使用已逼近门户网站,有40%的个人电脑使用者通过门户网站取得内容,36%通过社交媒体;不过,搜索引擎还是最大的内容来源,有80%的个人电脑使用者运用搜索引擎获取内容。
“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的上线,是腾讯社会化变革最主要的动作,是广告产品全面向社交化升级的最重要环节。”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网络媒体业务系统总裁刘胜义接受采访时说到,“整个腾讯的社交变革,包括有网络媒体、广告产品、和腾讯营销方法论三大块的全面升级。”
据了解,腾讯网络媒体变革战略已全面启动,腾讯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内部融合也随之展开,通过对旗下腾讯网、腾讯视频、腾讯微博、QQ空间等平台的社交化改造以及平台融合,进而增强了腾讯的社交价值,提升了腾讯网络媒体在社会化营销领域的实效。
目前,腾讯微博与QQ空间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融合,完成后将形成全网最大最活跃的社交网络。各媒体产品也将在战略指导下进行升级,比如:腾讯网将着力于向社交集成、产品智能、资讯交互三个方向发展,腾讯微博将朝着展现智能化、内容简约化等方向发展,腾讯视频则将朝着移动化和社会化发展。
腾讯网络媒体变革的第二步是推出社会化营销平台,这是广告产品全面向社交化升级后的聚合平台。目前已有精准广告系统投入了使用,初步在多个社交平台展开投放,更多的社会化营销广告产品会在后续推出。
除此之外,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的上线后,腾讯的营销资源将对广告主开放,重点着力于平台、工具和数据三个维度的开放。QQ空间的开放平台和微博的微空间,目前都已经开始为第三方提供开放式的自主营销服务,Discuz等平台覆盖的众多社区,也将建立起广泛的社交广告联盟。
最后,腾讯网络媒体变革将带来营销方法论的提升,新的方法论是基于社交化、人性化和便携化的思考,将会在4月下旬出炉。升级后的腾讯智慧营销方法论将以影响人的内心和价值观为核心的营销3.0时代为背景,体现了互联网眼球经济向互动经济演进。
在营销3.0时代,“消费者”被还原成“整体的人”、“丰富的人”,而不是以前简单的“目标人群”,“交换”与“交易”被提升成“互动”与“共鸣”,营销的价值主张从“功能与情感的差异化”被深化至“精神与价值观的相应”。品牌借助腾讯社会化营销平台,彼此间形成沟通与互融,也就真正的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营销。毫无疑问,腾讯网络媒体的社交化变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让网媒的用户服务及互联网营销,变得更加的人性化。
数据显示,2011年Facebook营收达37.1亿美元,净利润达10亿美元。其中80%的营收来自于广告。而腾讯目前90%的营收来自于用户的付费,从Facebook在全球取得的成功,可以预见腾讯历经社会化变革后的光明前景。腾讯在国内拥有数量最多的社交用户,在社会化营销方面拥有巨大能量可以释放,并有望籍此让广告主从中获得更多营销价值。中国的社交广告才初见端倪,很多广告主对社交广告及社会化营销的价值还处在认知阶段,腾讯率先引发的这场变革风暴,将让更多营销人认识到“社会化营销”的实效。(来源:天极网)
[关键词] 微商;发展现状;营销措施;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A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obile-end Businesses in China
LI Ting, XIAO Xiao, LI Ji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mobile-end businesses become more popular in people's daily life. As an emerging industry, mobile-end businesses have attracted broad attention from all sections. However, problems such as the sale of counterfeit and shoddy products and the spread of illegal and harmful information are criticized by consumers. Till now, since mobile-end businesses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industry is bright as long as the dealers stick to the win-win principle, abide by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take operational strateg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alers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strengths and improve the weakn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bile-end businesses and offer satisfying services with the sale of products, so as to raise consumer content and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mobile-end businesses, development status, marketing strategy, development prospect
一、微商的发展现状
(一)微商的由来
说到微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微信朋友圈卖货。其实除此以外,微商还包括使用微博、手机QQ、贴吧等一系列社交工具销售商品。也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上面的生态环境做为平台,来销售各种商品的一种贸易形式,是企业或者个人基于社会化媒体开店的新型电商。微商之所以被称之为微商,是因为微商是始于微博的一种贸易活动,后来流传到微信。微商是顺应时展的一种社会化移动社交电商模式。
(二)微商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微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我们的朋友圈基本上已经被微商刷屏,很多人认为微商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也只是一些人的主观评价。微商是否是“伪命题”,这还得我们自己探索。
目前,伴随着网络社交的普及,微商人群已经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日渐走俏,微商凭借随时随地购买、服务周到、销售热门商品、物美价廉、便利快捷等优势在市场占领一席之地,而微企业投资小,门槛低,传播广,可在家中进行推广或销售,只有个体行为等特点,才能满足最愿意做生意却又不敢尝试实体企业的人,微商亦没有太多资本投入,也不熟悉企业运营的个体。他们每年能够创造几百亿的经济效益,来解决成千上万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增加了许多人人群的收入,他给客户本身带来了便利性、灵活性与机动性,正在充斥着传统的营销模式。尽管如此,微商也存在着众多缺点。
由于微商具有进入门槛低、要求不高、个体行为等特点,给品牌经销商带来了运营管理上的难题,经常能看到某些微商为了现金流低价倾销、串货;为了利润混入假货,侵害其他微商商家。例如,一些商家凭借微商商品来源的不透明性,假称自己的商品来源于某一知名品牌的商品,等到消费者购买之后发现效果不好甚至还有副作用。由于微商存在着以上缺陷,很多消费者对知名品牌产生质疑,从而造成品牌疾速死亡等现象。而且大多数微商商家认为推广就是刷屏,每天都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发送十条甚至几十条所售卖商品的照片,导致大部分微商销售做法不当,引人反感。很多不法商家,没有资本、研发和生产实力,利用目前微商渠道的易进入性、隐蔽性,不易监管、市场混乱等特点,生产、销售三无产品;同时利用微商见效快、价格低等噱头,不断圈钱、跑路换品牌、重新圈钱。部分微商还做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通过虚假信息实现盈利目的。比如,有些商家宣称有法律保障、售后出现问题可以退货或者说找商家赔偿,而当消费者身体出现不适,媒体曝光后,却找不到生产厂商。例如“泰国童颜神器”,在媒体曝光其“扒皮膏”铅汞超标1万倍后,国家监管部门却找不到其生产厂家。另外,因为微商采用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熟人营销策略,往往不能给予发票等具有法律效力的票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举证维权十分困难。同时与微商相关监管部门监管力度有待加大。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微商还没有成熟的监管方法,并且因为经营活动发生在人际交往之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也为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带来难度。例如,一些商家为了提高本商品的知名度,搞一些集赞送商品的活动,即要集齐一定数量的"赞”便可免费获得某商品,这些往往是骗人的。另一方面,多数微商从业者缺乏法律法规常识,贪图效果好、利润高的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三无产品的流入。
(三)微商与传销
由于微商存在着以上缺点,很多人就容易将微商与传销混为一体。
微商和传销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在微商形成初期,上级将货卖给下一级后是不允许退货的,这就使人们误以为微商和传销是同一个性质的,但是微商和传销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1.两者出发点不一样。传销本身是非法牟利,是不正当的商业行为。而微商却是合法企业或者个人建立的一套合理的销售体系,他们通过微商的销售体系将品牌和客户的忠诚度串联起来。
2.进入条件不同。传销需要缴纳高额会费或者购买等额产品才能进入,具有强制性。而微商的进入是自由的,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在微商发展的早期,也有一些品牌打着微商的幌子做传销,这种行为自然是排除在微商的行为之外的。
3.收入模式不同。传销的收入模式是按照人头数加所谓的销售额(销售额是指发展一个下线,下线缴纳多少会费)来赚取收入。微商则是按照产品的销售业绩来计算收入,是大规模的个性化商业行为。
4.是否具有售后服务。微商会将卖产品转化为卖服务,也就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具有配套和持续的服务。而传销不具有服务这一特性。
5.销售渠道不同。传销一般是面对面进行,主要利用的是人们的信用。而微商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社交网络时代,从QQ、微博到微信都是他的一种体现形式。
二、微商的经营对策
(一)选择可靠的团队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们都知道团队的重要性,只有拥有了一个正规的团队,才能将自己的微商事业发展广大。微商可以通过朋友介绍或者寻找正规的加盟单位,进行团队的选择,尽量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的团队,如果一不小心进入非正规的团队中,要及时的撤离,只有这样才能将团队选择风险降到最低。
(二)控制广告数量
微商绝对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单独在朋友圈刷屏,这样不但会导致朋友们的厌恶情绪,更可能会使朋友们屏蔽你的朋友圈。
对于微商们来说,第一步要将自己的朋友圈好好利用,微商可以让自己的亲戚朋友在他们自己的朋友圈里进行分享,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不能胡乱利用产品信息进行刷屏,一定要写一些实用的并且是人们想看见的内容,最好可以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人们的分享,这样一来,微商的朋友的朋友也会成为自己的顾客,接着微商再利用这些人进行宣传。
(三)巧妙正面宣传
所谓巧妙正面宣传,就是抓紧一切机会给朋友们介绍自己的产品,例如,在和朋友们的进行聊天时,聊到皮肤干燥之类的话题,你便可以为之介绍一款合适的面膜,前提是一定要在质量保证之类的,这样不但促进了你们之间的友谊,而且还使自己获利了。
(四)积极扩展自己的营销市场
微商作为一个特殊的营销机构,也具有商业性质,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就必须扩展自己的营销市场,而自己的朋友圈的朋友是有限的,因此为了自己的扩展与朋友的宣传,微商可以适当地申请一些小号,或者摇一摇加一些陌生的好友来扩展,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朋友帮忙宣传自己的产品。
(五)和朋友们积极互动
购买东西时,人们大多愿意买与自己熟悉的商家的产品,而人与人之间的熟络是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因此对于朋友圈的每一条动态我们都应给予评论,或者每天早上给自己的朋友们发送早安等,尽量联络旧识,结成新交,以此来增进自己的好感度,从而增加销售量。
三、微商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逐步扩大。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随着网银、支付宝的发展壮大,网购逐渐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微商也就顺应时代特征迅速发展。况且微商为商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用交纳昂贵的店铺租金;不用消耗商家宝贵的时间看守店铺;不用花钱雇佣导购员等。同时,微商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家通过刷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一系列社交软件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且微商销售的商品较为齐全,消费者可以任意购买;微商以移动网络的社交工具为平台,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物。
从微商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可以看出,微商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微商为人们也提供了不可无视的方便。所以,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微商一定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只要我们制定出针对微商的管理措施,使微商变得经营规范化、产品合格化、销售统一化、管理规模化;并且在微商经营时,采取以上经营措施,微商必将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采取良好经营措施的微商一定会使人们的消费权得到法律保障,使人们即使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联系人进行退货或者换货;一定的制度措施会使“三无”产品从微商的圈子中淡化;微商管理者采取的一系列管制措施会使微商的销售方式合理化,而不是简单刷屏等。
未来的微商具有光明的未来,它将会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更新,不断发展,而且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结论
总而言之,跟随着时展的步伐,微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只要我们坚持对的原则,以双赢为基准,遵守微商良好发展所制定的条例,遵守微商经营对策,在对微商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好的发扬光大,不好的积极改进,在售卖商品时也顺道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从而来扩大顾客对商品的满意度,以增强竞争力;同时,随着各种服务于微商的体制改变,微商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参 考 文 献]
[1]翁矗哲.基于微商的发展现状管窥微商未来的发展[R].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2015
[2]于佳傲.微商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探究[D].佳木斯大学,2015
[3]王易.微信红利结束,谁能掩护“微商”前进?[J].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4,10(1)
讯:campalyst的数据显示,社会化网络营销几乎被美国前250零售网站所采用,其中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的采用比例最高,在90%以上,而google+和Pinterest的采用率也高达67%和61%。
从社交网络为这些零售网站带来的粉丝量来看,Facebook也是高居榜首。平均粉丝量为93.6万。而从TOP10品牌在这几大社交网络的平均粉丝量等指标来看,差异也是很大。从粉丝量的分布来看,在Facebook上粉丝量过百万的品牌有43个,Twitter上只有1个。
从行业差异来看,Facebook上粉丝量最高的行业分别是大型零售商、玩具、服装服饰、电脑电子,体育产品。Twitter上则是服装服饰,玩具,大型零售商,健康美容,电脑电子产品;YouTube上则是电脑电子产品,玩具,服装服饰,家居装饰,健康美容;google+上面则是电脑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大型零售等;Pinterest上则是家居装饰,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等最热门。
/zt/mtyx/) 该报告从各方面深入剖析社会化媒体营销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包括:社会化媒体营销概述、发展现状、特征、趋势、社会化媒体工具、社会化电子商务、SoLoMo模式下的投资机会等等。现此报告征订活动已经开始!
实际上,目前亚洲社交媒体行业的底线数据和用户增长率都基本上可以秒杀世界其他地区。而我所了解到的情况也很令人鼓舞:虽然Facebook和Twitter一般都很受欢迎,但当地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主导者了该行业的发展。说到消费者社交媒体,许多东方国家社交网络的商业敏感性和关注点更加聚焦和前沿,而且其商业开发也要比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早。此外,它所采用的模式也有所不同,政治命令的牵制不亚于文化背景和用户习惯的影响。例如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以美国为主导的社交网站就被中国封禁了。
全球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暗示了社会“巴尔干化”(注)的趋势将比以前更加强烈。这是我经常提到的通道碎片问题的一部分:在当地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态系统,而它对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挑战。幸运的是,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社会倾听和分析平台。尽管消费者不愿意与商业沾边,它也为企业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然而,亚洲和东欧的社交网络与美国有很大不同。人人网(中国),微博(中国),Mixi(日本),CyWorld(韩国),Odnoklassniki(俄罗斯)以及VKontakte(俄罗斯)代表了这些国家最大的社交网站。
中国的社交媒体
我的第一站是上海,我所在的公司在上海举办了社交媒体峰会,我以及很多社交网络专家受邀在会上发表讲话。与去年底博雅公布的亚洲社交媒体研究情况相比,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过去几个月人人网和微博的增长速度。
在过去一年,微博和人人网的用户都翻了近一番。发言人Julien Chiavassa进一步指出,中国在过去三年增加的网民数量比美国目前的网民总数还多。人人网的李普庆对社交网络平台所使用的很多商业模式做了具体介绍,这其中包括团购、开放平台、应用商店和信用卡。
亚洲社交媒体著名人物Sam Fleming指出,卓越的社交媒体中心正在成为标准的票价(我称之为社交企业单位),就如同目前美国在该行业的发展现状一样。IBM的Alistair Rennie也出席了会议,他谈到了IBM的企业社会化历程及其全球客户管理经验,他指出IBM正在改造传统的客户关怀模式,即转为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Social CRM)模式。
就如同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样,社交媒体发展的趋势是清晰的,中国已经在社交媒体行业引起了轰动。总的说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社会化商业社区的商业敏锐性和成熟性,虽然它通常与美国有很大不同,虽然他们更乐意在社交网络上进行活动合作,而不愿意分享个人信息。
俄罗斯的社交媒体
我的第二站是俄罗斯,Peter Kim和我受邀举办一个Social CRM讲习班,以及第二天在“IInd”企业2.0俄罗斯大会上发表关于社交企业现状的讲话。虽然我之前认为俄罗斯的社交媒体要比西方社交媒体落后好几年,但我的看法很快就被扭转了。虽然社交网络的利用情况很不平衡,但俄罗斯是一个有雄厚技术基础的国家,这意味着它有大量具备丰富经验的从业者。
关键词:微信;吉林气象;新媒体;为农服务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62
针对微信在日常生活的“炙手可热”和新时代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发展微信为农服务平台势在必行,微信立足于社交网络,是利用用户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搭建的,只有通过关注和互动才能形成的私密群体。一方面它比以往短信等传统媒介更贴近用户,用户群体更趋于稳定;另一方面点对点说教式的传播更具有说服力,所以说,微信这种潜在的扩散性的交流方式非常适合气象为农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微信为农服务平台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吉林气象”微信为农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系统结构以及其对农业产生的服务效益。希望能给其他官方微信的管理者提供技术研发上一些启示。
1 “吉林气象”微信为农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
“吉林气象”微信订阅号于2012年3月上线运行,并于2015年6月在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上通过官方认证,认证理由为“公益气象服务”,作为吉林省气象局的官方微信,主要负责向公众及时权威、准确、及时的各类与农业相关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目前全年通过微信平台向粉丝各类气象信息3600余条,赢得了粉丝的好评,并于年中获得了由吉林省委网信办和新华网颁发的“2015年吉林省直机关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奖”。
2 “吉林气象”微信为农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微信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吉林省气象局减灾处关于“关于加强微信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微信已发展成为移动互联网主流的即时通信工具,为了充分发挥微信在公共气象服务和农业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成立了新媒体技术团队,并完成了微信方面的设计思路。
2.1 完成订阅号日推送模板的设计
本着“集约化、一体化”的原则,在微信订阅号可以支持每日一条图文信息推送的前提下,设计出了日推送模板,该模板可分为6大模块:“标题党”;“解说栏”;“聊天版”;“预报预警”;“汛期专题”;“科普常识类”。
2.2 完成微信下拉菜单的设计,并进行相关产品的填充完善
以“气象为民、防灾减灾”为原则,设计开发了“气象超市(原生活天气)”、“气象产品(原气象服务)”、“防灾减灾(为农服务)”专题。
2.2.1 气象超市专题 设计完成省级服务产品展示页:包括实现展示省内天气预报、旅游预报、指数预报等。
2.2.2 气象产品专题 已经设计完成国内气象服务产品:包括实现实时更新卫星云图、雷达拼图、降水实况、天气资讯、气象视频等。
2.2.3 防灾减灾专题 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同时增加与粉丝的互动功能,完成开发调查问卷、为农天气预警、民生微博、气象有约等。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