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7 09:28: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第1篇

要想彻底打破城市和农村卫生管理的不统一性,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从而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

1.1环卫设施硬件投入不足

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上存在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先决问题是基础设施问题,没有基础设施也就是没法进行后续的一些环境管理,更谈不上城乡管理一体化。就目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现状来看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垃圾桶、垃圾车、垃圾分类设备和垃圾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除了这些最为基本的设备之外,还应该在后续的管理上增加的就是中转站中的垃圾压缩设备,这一设备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往转运站运送垃圾的次数,增大垃圾处理的效率,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水平。

1.2农村环境卫生规划编制滞后

除了基础设施欠缺之外,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还存在的一个主要的明显不足就是管理规划上的无序性,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形成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规划,没有规划也就形不成一个有效的环境卫生编制,没有一个成型的农村环境卫生体系,从而也就不能针对整个农村的环境卫生处理工作做出统一的安排和布置,也就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无序性,进而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的低下。

1.3农村环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管理问题也是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完备是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的主要现状,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还管理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事业,而农村自身又不存在自己的领导机构,这就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事业无人管理的现状,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从而明确不了具体的责任,也就做不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全靠农村人民自发的卫生管理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当前有些农村乡镇意识到了这一点招募了一些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管理,但是这些人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等人事,这些人远远承担不起维护一个村庄甚至是乡镇的环境卫生的责任。

1.4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意识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农村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都很强的话那么也就不存在垃圾污染的问题了,每个人都处理好了自身的环境问题也就不存在环境问题了,所以当前农村村民的环境卫生的意识还是不够的,很多村民都只考虑当前自己的便利而忽视了垃圾堆放对于农村长远的影响,所有村民都“自扫门前雪”,这种做法也就影响了整个农村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

2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了解了当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现状,尤其是农村的现状之后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

2.1加强环卫管理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

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环境卫生管理的专门人员的匹配工作,这是进行其它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体的操作内容如下:(1)在每个农村街道和主要的人员聚居地都安装垃圾收集装置,最好是安装垃圾桶,落后地区也可以安装简易的垃圾袋代替,然后定期进行统一收集,这样就可以避免垃圾的乱丢现象,此外,还应该配备专门的垃圾运输车辆,最好每个村庄都能有一辆;(2)设置专门的环卫人员进行垃圾的定期收集和主要地区的垃圾清扫工作,确保农村大部分环境的干净整洁,环卫人员的设置应恰当,不能过少,以目前来看,每个村庄至少应该设置三名专门的人员。

2.2创新机制,落实责任

其次,有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员之后就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和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的建立,在每个乡镇,甚至是村落都设置必要的环卫机构,具体负责各自乡镇和农村的环境卫生事业,并且把这些零散的机构和上一级的城市环卫机构联系起来,构建统一的考核管理和升迁机制,这样逐步就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同时也就能充分的利用城市先进的环境卫生管理经验来带动农村的发展。

2.3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规划布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也正在逐步进行中,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需要环境卫生事业的配合,同时,进行环境卫生保护工作也可以依托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布局时可以优先规划好环境卫士保护所需要的一些基础设施场所,为后续的环境卫生工作打下基础,并且还可以以新农村建设为着眼点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还可以依托新农村建设进行垃圾的回收利用,比如兴建一些沼气池等设施进行垃圾的处理。

2.4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上文中提到资金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三种途径进行资金的补充,一是依靠政府的作用,争取政府在农村环卫上的资金投入;二是村民自行投入,充分调动村民环保的积极性,鼓励村民自发的为环卫工作做贡献,自发的进行资金的捐助;三是在整个社会进行募捐,鼓励当地的企业捐献资金行进周围环境的治理工作。

2.5加强宣传,营造舆论

除了上文中说到的依托新农村建设进行农村环卫事业的宣传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多种其他的措施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比如利用电视、宣传窗、报纸、网络等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努力改变农村居民的意识,使其能够自发的进行环境的保护工作,每个人都做好了自身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就为整体的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而逐步缩小和城市环卫之间的差距,最终形成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

3结语

第2篇

(一)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五件实事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镇动员、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以农村改厕、生活垃圾集中投运为重点的群众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二) 目标任务

全面取缔农村露天粪缸,至年底。实现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投运,无暴露垃圾,努力实现环境卫生的长治久洁。

1农村改厕。每个自然村建设2-3只大三格化粪池。彻底消除露天粪缸,全镇农村无害化家庭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5%以上。

2垃圾处理。全镇农村每20户左右居民设置一只生活垃圾箱(桶、房)各行政村建立专职环卫队伍。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定期清运。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随地乱倒乱抛现象。

二、方法和步骤

必须做到镇、村统一步骤、统一规划、统一行动,此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充分集中精力、物力、财力,以设计科学、质量过关、布局合理、符合卫生的要求,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综合体系建设。活动共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调查摸底阶段。镇、村对所辖区域的环境卫生现状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着手搞好工作规划。

第二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并通过各种途径将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责任宣传发动至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形成全镇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搞好两个行政村的试点工作。

第三阶段为突击整治阶段。各单位要采取扎实措施,稳步推进各项整治任务,确保实现“两个全面”

第四阶段为自查申报阶段。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申报,确保能够高标准完成任务,同时向镇爱卫办报送考核验收申报表。

第五阶段为考核验收阶段。各村、社区(居委)申报的基础上。做到成熟一个,考核验收一个,并按规定程序落实各项补贴。

第六阶段为长效管理巩固阶段。各村、社区(居委)要按照“边整治、边管理”原则。建立长效管理队伍,落实长效管理经费,确保全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治久洁。

三、措施和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这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农村各片副片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爱卫办,负责全镇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一名村(居委)干部专职从事该项活动,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层层有组织、事事有人抓、个个有责任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

(二)强化宣传导向。改变千百年来的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的一场革命。各村、社区(居委)和镇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橱窗、黑板报、宣传画、有线电视等各种宣传手段和方法,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镇广泛开展“卫生环境、促进健康”主题活动,要以《农村居民健康教育读本》为基础读本,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迅速掀起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新,努力营造一个人人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筹资力度。就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保障。要按照“政府导向、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资金筹措基本原则,实行共同创建、共同负担。市、镇实行经费补贴,对完成整治目标的村和社区(居委)按新建大三格化粪池和生活垃圾箱的数量予以补贴。具体标准是新建化粪池按1000元/只补贴;新建垃圾箱按250元/只补贴;取缔露天粪缸按10元/只补贴。村、社区(居委)应多渠道积极落实整治经费。鼓励社会及个人捐资,支持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要严格按照整治目标,紧密结合村镇建设规划,积极探索见效快、花费少、方法科学、简便易行的整治方案。同时,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选址,切实减少矛盾。对垃圾箱、大三格化粪池、家庭卫生户厕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统一设计、统一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过关、数量足够、布局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机制

本文为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研究(XTSK12053)”;邢台学院科研专项课题“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邢台生态化发展(XTXY12Q06)”;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建立节能减排新机制研究(XTSK09)”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1日

一、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基本情况

邢台市在“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理念的引领下,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环境整治(尤其是农村垃圾治理)。环境卫生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环境卫生大为改观。张庆黎在《邢台市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这项工作做得好!注意做好保持长久、巩固提高的工作,要靠思想工作和制度责任。”通过深入任县西固城乡、邢台县王快镇、东汪镇等农村一线走访调查,掌握到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基本情况如下:

1、资金投入情况。目前,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乡镇一级财政拨款。东汪镇截止到2013年3月初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大型设备,雇佣保洁员,向村一级拨款等。王快镇截止到5月底共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动用机械2,700余台。西固城乡按照5元每人每月的标准下拨专款卫生费用给各村。各乡镇及所辖村委会目前尚无其他资金来源,但部分村委会有计划下一步采取企业募捐、村民缴纳卫生费等形式扩大资金来源。

2、环卫设施建设。通过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环卫设施大为改观。邢台县王快镇、东汪镇要求各村在合理位置按照每100人设置1个的比例设置垃圾倾倒池(规格为2m×1.5m×0.5m),每个村都要配备1~2辆垃圾清运车辆(自卸式农用车)和必要的保洁工具(三轮车、铁锹、洋镐、扫帚、环卫服等),要确保环卫保洁人员每人一套保洁工具;要合理利用砖瓦窑、坑洼沟等废弃地,确定1~2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任县西固城乡共15个村,各村垃圾存放点少则3个,多则12个不等(根据西固城乡各村卫生整治示意图)。

3、人员配备情况。目前调研各乡镇都已建立了专职环卫队伍,都成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每个村都有1名双委成员专职负责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也都配备有专职环卫保洁人员,负责本村卫生清扫和垃圾清运工作,但配备比例不尽相同。邢台县王快镇、东汪镇是按照200名村民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比例,任县西固城乡因资金较紧张是500名村民人配备1名保洁员,有的村出现只有3名保洁员却要每日清扫8条街道的情况。

4、制度建立情况。调研各县都建立了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清运制度、“门前三包”制度、评比奖惩制度。清扫保洁制度规定实行“一日一扫,全天保洁”。垃圾清运制度规定生活垃圾、道路垃圾要及时清理。“门前三包”制度明确村民环境卫生责任义务,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5、村民环境卫生意识。通过邢台市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所提高,也真切的感受到身边环境卫生变化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但要改变村民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东汪镇要求每村利用早晚时间进行广播,全民动员讲卫生,累计悬挂宣传标语260余条,粉刷永久性标语120余条。各乡镇都有“门前三包”的标准规范村民行为,任县西固城乡则建立了环境卫生自治公约张贴于各村。

二、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这是此次调研过程中乡镇、村工作人员反映最强烈、最普遍的问题。经费投入不足给目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带来很多现实困难,如环卫设施不够、设置不合理,保洁人员的配置数量少、待遇低。目前各村保洁员月工资平均约为500元,工作量却很繁重,超出保洁员的工作能力,因此村民从事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较小。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长期开展。

2、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差。由于村民们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垃圾乱倒、废水无组织排放的现象依然存在。就形成了“倒了清理,清理了再倒”这种卫生整治反反复复的现象,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效果的长期保持。目前村民的环境保护态度依然是被动接受村委会的管理,而不是积极的参与——群策群力。村民尚未意识到环境卫生的整洁对自身生活品质、身体健康的意义与重要性,依旧延续着随地丢弃、方便为主的生活方式。

3、卫生死角难以清理。村干部及村民普遍反映经过这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里主干道环境卫生大为改观,但小街小巷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多年积累、长期未进行清理的卫生死角,主要是一些建筑遗留垃圾和砖堆。这些卫生死角通常交通不便,垃圾车无法靠近,需要人工清理,这也是长期未能清理的原因,因此现下清理这些卫生死角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市委书记王爱民日前就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出批示,强调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为重点,推动邢台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三、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的措施与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实现常态化管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依靠政府、企业和村民多方共同努力,通过组织领导、多元投入、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机制模式,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1、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主导力量。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需要大量相关设备和技术,这些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引导。政府从整体上对基本设施建设进行规划更是整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还应将邢台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以资金为保障。财政拨款、企业捐助、村民缴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筹集资金。市、乡镇、村各级财政应设立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奖励、补贴,等等。同时,鼓励当地农村的企业大户捐助一部分资金。可实行村民收费制度,如村民每人每月1元,门市20元/月,不仅能够减轻村委经费压力,更有助于激发村民的自觉意识。

3、以村民为主体。村民是环境整治工作得以保持的根本,只有村民卫生意识提高了,行为习惯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才算是做到了实处,效果才有可能长期保持。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向村民讲解环境卫生知识,宣传传统陋习和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性,想方设法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改变村民多年的生活陋习。例如,开展评比活动,调动村民参与热情,让讲文明、讲卫生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4、以考核为抓手。考核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激发政府、企业、村民等各方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各村工作年度考核目标,以体现其重要性。考核应采取平时抽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实地查看为主,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逐步走向规范化、长效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制度透析与路径选择[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陈富强.农村环境整治须跳出怪圈[J].环境保护,2010.8.

[3]王宁兰,曹洋.宁夏农村环境整治难点与阶段性战略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3.

[4]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1.

第4篇

1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1.1农药、化肥使用过量,污染土壤、水源当今农药、化肥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些农民更为了片面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给环境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大量施用农药,会造成药物残留超标或深入地下水,对食品和水源造成污染。化肥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地板结;井水或河水中氮化合物含量增加,有可能会超过饮用水标准;水中氮、磷含量的增加还会引起河流、湖泊等水域富营养化;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会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气体,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此外,农药包装瓶也到处乱丢,造成污染。

1.2焚烧秸秆,污染空气每到春秋,农民都会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一度烟雾笼罩大地,遮天蔽日,致使本已严重的雾霾更加恶化。焚烧秸秆时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明显升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器官产生较大的刺激。另外,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会烧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1.3小作坊乱排乱放污染物问题严重现在农村闲置的村社很多,有些人就开起家庭小作坊,但是这些小作坊没能及时纳入环保的有效管理范围,没有环保设施或者设备不齐全,废物、废水乱排乱放。如利用空置的小学校舍杀鸡、鸭,用化学药品褪毛,污水随意排放,污染了地下水,而周边群众生活用水取自地下,后果可想而知。

1.4饮水安全不达标农村饮用水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造成饮用水污染;小型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污染饮用水;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引起饮用水污染。农村饮用水普遍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很多农民都是自己打井,直接吸取地下水后直接引用,会给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1.5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道路硬化率低;很多村社根本就没有垃圾站、垃圾筒,垃圾无法集中堆放,同时缺少垃圾处理设施;也没有排水、排污设施,存在污水乱泼乱倒现象。

2农村环境卫生差的成因

2.1农民环保意识淡薄,不良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长久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如乱扔垃圾、乱排污水、放养禽畜、随地乱搭乱建窝棚、厕所等“脏、乱、差”现象,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尤其现在农村的常驻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这些老人环保意识差,认识不到环境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而且他们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也很难改变。

2.2资金投入短缺由于长期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了村镇基础状况差,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基本上没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入很大,缺口严重。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与维持运转都需要资金。如村镇内道路硬化、垃圾清运、排水沟建设等,都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2.3工作进展不平衡,缺乏长效机制从总体上看,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普遍存在,但也有一些差异。公路沿线、镇区重点村的环境卫生情况比偏远地区的村庄好些,经济条件好的村比经济条件差的村环境卫生情况要好些,村级班子强的村环境卫生情况好于村级班子涣散的村。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比较混乱,最终无人管理。一是没有制定村镇环境卫生管理的总体规划,导致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实施无法全面、有序的开展;另一方面,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

3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对策

3.1要确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先规划,再实施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在环境卫生问题上不能重城镇、轻农村。关于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一定要先调研,再决策。根据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其次,要明确农村公共卫生是公共产品。市场经济中公共产品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无法由市场自行提供。农村环境卫生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农村环境改造,成为农村环境卫生改造的主导者和农村环境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要政府有效地提供农村环境卫生产品,必须确定具体的办事机构及具体办事人员,做到“专事有专人办”。目前我国大部分区县都设有农村卫生科等机构,目前主要负责农村的卫生防疫和卫生保健工作,而大的环境卫生整治问题却无人过问,建议在区县卫生部门设立相应的岗位和人员,或者原有的卫生机构加派人员专门负责农村环境卫生的规划、整治、监管。

3.2树立生态保护型经济理念,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村经济,可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保障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协调一致。应用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防治农业生产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用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打造各种经济循环链条,使农村走上“优质、高效、高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3.3增强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3.3.1垃圾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在农村增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或在远离人群生活区水源地建垃圾填埋场,立农村垃圾转运站,为乡镇配备垃圾车,行政村和自然村内置放垃圾桶,让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村公路旁设置大型垃圾桶或者垃圾屋,有利于环保部门运走垃圾。在有些住户分散的村庄,也可以设置流动垃圾站,就是环保部门每天派垃圾车走村串巷收集垃圾,村民们必须在垃圾车来之前对垃圾进行分类装袋,放置在家门口,这样那些住在偏远地带的农户也可以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

3.3.2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应该与改厕改水问题统筹起来解决农村中人畜粪便污染、垃圾污染、饮水问题等是目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农村还没有自来水,很多农户是打井取地下水,由于环境恶化,地下水已经不安全了。因此,当务之急是改水改厕。改水改厕需要专门立项,环保部门应该指派专人负责该项目。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改水改厕正在逐步推进,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农村改水改厕配套沼气工程普及率不高,改水的建设和管理都不规范。有的水厂或者水站的工程设计不符合要求,提供的饮水达不到国家标准。最严重的是好不容易筹措的资金还经常被挪用。改厕工程也不尽如人意,有的户厕选址不合格,不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改水改厕工程进行缓慢,需要进一步加大改水改厕和发展沼气的工作力度和进度。另外,农村排污问题必须统一规划,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逐步建立农村每家每户的污水排放系统,在村内建排水渠,把生活污水引到村外,净化处理。另外,还得注意北方冬季结冰现象,防止冬季污水不能排放,冻裂管道等问题。

3.4在农村大力开发农林卫生环保技术科技创新和进步是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关键,同样,要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处理农村垃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不能完全照抄,因为农村的人口、产生垃圾的种类与城市有很大不同,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直接投入的方式,引导相关科研机构针对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做技术研发,为改善、治理农村环境打好技术基础。

3.5加大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并开展相关的监督活动首先,环保部门应该制作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资料,引导农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珍惜环境,摒弃陈规陋习,最后成为环境保护者。比如,可以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环境会造成哪些恶果。这样的纪录片可以在电视台农业科技栏目中播放;也可以派专人到农村村社组织农民集体观看;还可以把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做成小册子,发放到农民手中;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环保节目,让孩子们回去宣传到每家每户;也可组织志愿者走村串巷向农民传授环保知识。其次,开展“村容整洁达标建设”活动。在改水、改厕、垃圾回收、村容整治过程中要和“村容整洁达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方案制定实施与落实有效结合,经费投入与村容整治出效果结合起来,在每个自然村选出卫生衣物监督员,负责监督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保洁员的工作要做到实处,与村民互相监督。这样保证每天村民按时把垃圾放入指定地点,由保洁员及时收集清运。最后,还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卫生不达标,就不是和谐新农村。

3.6广泛开展民间环境卫生活动如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政府的责任不可推脱,但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环境问题都必须由政府亲力亲为。政府可以调动民间力量,通过非政府方式治理农村环境卫生。如鼓励村民自己建设环境保护建设,鼓励和支持每户村民根据当地情况建设适用于家庭的卫生保护设施。如支持村民建新式厕所,避免粪便随意丢弃;建设适合当地特点的沼气池、沼气罐,这样既减少了污染,又提供了能源;鼓励相邻村民间进行合作,采取适合家庭的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技术,共同建设私人垃圾处理设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4结语

第5篇

一、佛山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11月,佛山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大清扫、大整治活动,全力治理农村“脏、乱、差”,全乡面貌显著改善,形象大幅提升。全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呈现出“群众得实惠、政府树形象、干部转作风”的社会效应。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乡上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了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治方案,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职责。

2.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全民参与。通过悬挂横幅、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和召开乡镇党代会、人代会、村干部会议、党小组长会议、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的深入持久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3.开展集中整治,改善农村环境。(1)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乡整治办的带领下各村组都开展了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和“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整治重点目标的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对村内外的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共组织发动近5千人次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活动100多次,清除公路、河道、村庄、乡村道路等区域积存暴露垃圾90余吨。(2)整顿秩序“治乱”。整治乡政府驻地广告牌乱悬挂、车辆乱停放、街道卫生难保持等突出问题。采取统一模式,统一尺度,所有广告牌统一贴墙;对街道实地勘察,定位置、划车位,规范车辆停放;与商家住户签定“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卫生有人管,门前绿化有人护。(3)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共新建垃圾池47个。努力改善农村环卫设施基础条件,为长期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4)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为出发点,建设“绿色乡村”。全乡共种植柳树、雪松等各种树木3万多颗,核桃树和油橄榄15647万颗,不仅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同时也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真正做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效果。

二、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德钦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改变农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影响面,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增强公民“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洁我家园”的思想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

(1)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建立宣传栏、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势,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完全把村民“要”的观念转换成“我要干,干得好”的自觉。

(2)要通过制定卫生公约等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个人家庭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行为,对不卫生、不文明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给予公开曝光,有效促进群众规范个人卫生行为,以巩固垃圾处理成效。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户卫生检查评比、文明卫生户创建活动,促进观念转变,影响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实现全民参与。

(3)以典型促发展。对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2.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1)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2)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科学的规划配置各乡镇的环卫基础设施,可以由县环保局牵头,对各乡镇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检查,并绘制区域环境卫生设施散布图,科学考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级管理。

(3)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县级的主管部门要帮助各村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美观。

(4)对已实施的不符合要求的乡、村建设应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以弥补规划滞后带来的种种弊端,规划实施时,城建部门及乡、村两级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雅观。

(5)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熟悉。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3.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1)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继续积极争取省、州政府对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弥补乡镇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2)财政倾斜。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安排量化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势,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全力打造“干净、有序、优美”的城乡环境。

(3)部门帮扶。县委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环保、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除提供资金外,还可以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第6篇

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分类指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机制,创造特色,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卫生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实现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共建和谐美好幸福。

二、目标要求

强化对卫生管理的组织领导,不断创新优化管理机制,健全保洁队伍,加强检查监管和考核,进一步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巩固卫生镇村创建成果,确保镇容村貌整洁,无暴露垃圾,无焚烧填埋等擅自处置垃圾现象,池塘、河道无淤积、漂浮物,家前屋后无乱堆放、无涂写、乱张贴,无违章搭建,村内无散养家禽,村级道路整洁美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全面达标,辖区内无露天粪缸,环卫设施齐全无污损,布局合理,管理到位,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统一密闭收集运输至指定压缩中转站打包处理,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组清扫保洁、村收集运送、镇打包转运、市统一处理无害化管理模式,坚决严格制止和严肃查处垃圾乱堆放、乱倾倒、乱填埋、特别是乱焚烧等导致的“二次污染”;定期开展除四害工作,除四害措施扎实有效;环境卫生长治久洁,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观念及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切实巩固和提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三、具体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健全一支队伍。镇村各级要把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计划和具体措施,强化镇村卫生管理组织和工作队伍。镇政府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党政办、宣传科、爱卫办、财政、建管、环保、环卫、农水、农经、农服、交管、工商、城管执法中队、各村村委、街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根据人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各村(街办)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并明确一名领导任卫生专管员主抓环卫管理工作。同时要按照总人口5—8‰的比例配备环卫保洁队伍,搞好本村范围内环卫清扫保洁、家河保洁和垃圾清运等日常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一个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卫生宣传橱窗、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泛开展“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大力宣传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努力倡导和营造“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文明卫生的舆论氛围,强化和提升居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观念。

3、加大投入力度,建好一批设施。镇村两级要把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有效的投入机制,以保障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所需经费,确保保洁人员报酬的落实。一要规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镇新市镇建设和新农村规划以及卫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适时调整完善卫生硬件设施,确保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运行良好,符合管理要求。二要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维修和管护。对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前建的垃圾房(箱)、大三格化粪池抓紧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池改厕”工作,确保卫生设施完好率,提升硬件档次。三要强化公厕管理。搞好镇区公厕的整体升级改造,通过全面推广拉线式水箱和钥匙冲水龙头,落实专人管护,强化责任,优化管理,杜绝偷水漏水等现象,确保公厕设施达标,管理到位,节水降本。镇区公厕水耗要求比上年有所下降。四要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继续推进改厕工作。在新建居民小区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户厕建设,进一步提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确保全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稳定在98%以上。同时要加强对卫生设施的消杀管理。五要抓好村级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和管理。各村要根据村域规模,合理布点,建造合格的村级垃圾中转站。切实巩固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和密闭式运输率。

4、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一个机制。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创新和优化环卫管理机制和模式,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和均衡化。一是要加快环卫市场化运作向村级延伸步伐。要通过逐步扩大环卫保洁、垃圾转运和绿化管护市场化运作范围,提高覆盖率和运作水平。二是加快环卫市场化管理镇村一体化建设。凡有条件的行政村都要逐步探索推行卫生保洁,垃圾转运,绿化管护市场化管理的整村运作机制,加快与镇区市场化管理的无缝对接,逐步实现镇村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模式。三是抓紧筹建村级生活垃圾市场化装运队。为搞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建设,要通过成立村级装运队,尽快淘汰农用车、拖拉机装运垃圾,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率和密闭式运输率,减少清运途中“抛洒滴漏”导致的二次污染。四是完善对市场化运作的跟踪管理。通过挑选办事认真,责任性、原则性强的同志负责市场化运作监管工作,切实提升环卫市场化管理水平。

5、加大监管力度,完善一套制度。镇村两级要重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制度建设,抓紧建立和完善以下九项制度。一是环卫长效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各级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实行必要的奖惩。镇政府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水平列入对村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村干部的奖金、业绩考核挂钩。二是卫生监督检查制度。镇爱卫办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考评内容和细则,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每季一次的定期考核及日常不定期抽查暗访。各村都要制订落实环卫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定期对所辖区进行卫生检查,各村对卫生保洁队伍的检查考核每月不少于三次,并根据考核实绩奖优罚劣。三是家河卫生长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定期除杂草、清垃圾、维护水质。四是道路保洁制度。各村要建立环卫保洁队伍,配套相应环卫清运设施设备,推行路段环卫保洁责任承包,提高环卫人员的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效能。五是自然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要有专兼职的卫生监督人员,教育广大群众养成垃圾入箱和不乱倒、乱抛垃圾杂物的良好卫生习惯,共同维护农村环境卫生。六是垃圾清运制度。各村要落实专人对辖区内的垃圾进行清运,运送至镇指定的垃圾中转站,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七是卫生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定期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进行保洁、维护,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并落实药物消杀和除四害措施。八是群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制度。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村规民约,增强群众人人关心环境卫生的自觉性、责任性和主动性。九是台帐管理制度。要根据上级要求,建立健全村级爱国卫生、健康教育,除四害、行业卫生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等相关工作台帐,通过台帐资料翔实反映本单位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组织机构、保洁队伍、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

6、加大协调力度,明确一份职责。环卫长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为切实强化对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镇环卫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分工职责,积极履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对环境卫生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宣传部门要增加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等民生工程的宣传份额,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正确导向卫生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爱卫办要认真抓好环卫管理市场化运作,抓好宣传发动、业务指导、检查监管、实绩考核、经费补助奖惩等长效管理的日常管理等协调工作,定期通报环卫长效管理情况,指导环卫管理人员搞好日常卫生保洁,切实抓好生活垃圾的收集、分检、压缩打包和转运工作,强化绿化养护管理。要教育环卫工人自觉抵制擅自焚烧垃圾的不良现象和违规行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活垃圾的收集率、密闭运输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环保部门(环保分局、环保所)要在加强工业污染物、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烟尘、扬尘等废气处理排放监督监测的同时,切实加大对擅自焚烧秸杆、落叶、生活垃圾以及人革、化纤、橡胶、塑料等固体废物及其它工业垃圾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各类污染物安全达标排放。建管所要加强对集镇卫生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美化集镇环境,加强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装潢垃圾以及扬尘污染的管理工作。农经中心要督促企业整治厂容厂貌,抓好清洁生产和企业卫生环境的管理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搞好各类企业擅自焚烧处置工业垃圾违法行为的监督查处工作。农水部门要加强道路沿线河道管理工作。对清淤河道实施不间断管理,定期组织抽查,确保长效管理取得实效。农服中心要加强对秸杆焚烧的监管。抓好道路、河坡、村庄、庭院和空地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确保应绿尽绿;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指导水产和水生植物的种养,改变水系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强对饲养户的教育和管理,对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交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养护的督促指导,保持道路平整完好。工商部门要加大对个体商贩的管理,禁止沿街占道乱设摊。城管执法部门在抓好道路两侧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垃圾运输途中抛洒遗散、倾倒填埋、“抛冒滴漏”及焚烧等违法处置各类垃圾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镇区包括长寿社区内道路、街道、门店生活垃圾袋装化的监管。各村委(街办)要全面负责区域内大环境的卫生管理,抓好村级保洁队伍的管理和考核,自觉抵制擅自焚烧处置垃圾的违法行为。加大对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的宣传力度,教育督促村民(居民)增强环境卫生意识,逐步做到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分离,具体职责详见《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加强对所在单位内外部卫生环境的长效管理,加强与所在条块的沟通联系,搞好单位内外部环境卫生管理,增强单位员工的环卫意识,严格按照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厂规厂法和村规民约搞好各类垃圾、固体废物等各类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和达标排放,杜绝擅自焚烧各类垃圾的违法行为,积极支持配合爱卫、城管、环保、环卫等管理部门抓好环卫管理工作。各村、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都要把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优质服务,为提升环境卫生管理而共同努力。

第7篇

一、强化一个意识。

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群众是这项工作的主体。为此,针对部份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存在事不关已和不理解情绪,把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一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发动,利用村干部工作会议、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强调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带给每个群众的好处。二是广泛印发倡仪书。通过全镇中小学生向每位学生家长发送《大佳何镇环境卫生整治倡仪书》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各村村口、路旁设立生态宣传牌200余块,做到抬头不见,低头见”使卫生观念深入脑海。四是组织全体镇机关干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义务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共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整治活动200余次,做到全民参与。五是镇文广、团妇、老龄委等部门陆继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周活动。组建老年人监督队、绿色小卫士、女子腰鼓队,广泛宣传,形式多样地投入到环境整治活动中来。

二、完善二套制度。

1动态保洁机制。建立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农户负责本户房前屋后的环境保洁。放入指定垃圾桶。村保洁员承担本村范围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和道路、沟渠等公共区域的保洁、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垃圾放入中转池。镇环卫所负责将各村中转池内的垃圾压缩后运送到县白峤岭垃圾填埋场,做到日产日清。为确保动态保洁机制能长久有效的实施,镇村两级积极推行卫生费收取制度和环卫招标承包方法,实现了环境卫生管理社会筹资、专业保洁、政府监督。

2卫生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分类考核、公开监督连锁捆绑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环境卫生工作考核方法每月对各村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出月先进3名,奖励1000元,进步奖若干名,奖励500元,并发给流动红旗。累计获得月先进6次及以上的村再另外奖励10000元,对完成县级卫生村或生态村创建的专项奖励1000元,完成市级创立的奖励3000元,完成省级创立的奖励5000元。奖励经费的30%可用于奖励相关负责人。镇考核组每月根据检查情况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录像曝光,曝光三次以上或累计6个月名列末三名的村,村干部和联村干部年终考核时扣除10分。

三、建立三支队伍。

1镇检查考核队伍。去年年初。重新调整空虚了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任务分解书,明确了责任领导、职能部门和工作期限。年月,又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创建办,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实施。环境卫生整治的指导、检查、考核以创建办为主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线上同志合力抓,保证了该项工作有序开展。

2村级保洁员队伍。通过环卫招标承包。全镇26个行政村共聘用了保洁员56名,确保了村容村貌的整洁有序。

3镇区卫生协管员队伍。镇财政拨出专款8万元。负责监督管理镇区主要街道、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卫生状况。

四、打造四张网络。

1路网。年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累计里程达32公里。其中完成镇级公路拓宽工程1条,投入资金140万元,完成工业区块主路工程1条,宽24米,长400米,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村级道路5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投资50万元对镇区主要街道进行绿化。通过路网建设,使镇村两级交通和卫生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水网。加强对石门溪、和平溪、桃花溪、涨坑溪等4条溪流的水源维护。禁止向溪流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建立并实施溪流分段承包保洁制度。将镇后洋水厂取水点上游1000米内,下游500米内和石门溪两岸150米内的范围划定为水源维护区和畜禽禁养区。投入资金60余万元,撤除禁养区内42户、16000平方米畜禽养殖棚屋。建立下葛村生态养殖基地,推行禽畜集中圈养,并统一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无害化综合处理。重视提升饮用水水质,启动了7个村的二期改水工程。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体标准,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达标率100%

3保洁网。建立户、村、镇一体化的垃圾处置收集网络。各村统一配备垃圾清运车,做到垃圾日扫日清。投资30万元在镇区后建设了无动力厌氧净化系统,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达100%大力开展“三化、三拆、三整治”工作。清理卫生死角200余处,撤除旧房、危房、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道路畅通的房屋100多间,整治旧宅基地3000余㎡,清理柴棚、旧粪坑近300处,新增村庄绿化面积6000余㎡。

第8篇

____区历来非常重视农村环境创建工作,建区之初,通过三年多的集中整治,消灭了暴露垃圾、露天粪坑、河道漂浮物等农村环境顽症,使全区农村环境焕然一新,之后又实施了河长制、路长制、生活污水接管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区河容河貌、路容路貌、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我区根据省委在《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苏南地区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目标要求,结合全区村庄环境实际,再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七个镇(街道)的重要窗口地带自然村墙面出新工作已经完成,累计出新283.229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413.725万元。村庄环境整治镇、村两级累计投入整治资金9043.744万元,共清理乱搭乱建4.6299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14293处,新增生活垃圾箱1414个,清运垃圾12.7万吨,道路新筑和修补3.0668万平方米,35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村庄绿化18.551万平方米,河道清淤5.92万立方米,建筑物出新153.9万平方米。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客观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乱堆、乱放、乱搭建仍然较普遍。尤其是房前屋后鸡棚、鸭棚、丝瓜棚等乱搭建,树枝、木头乱堆放作为历年农村整治过程中的老问题,虽有缓解,远没有根除。二是垃圾处理不及时。部分村庄长效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从而造成村(社区)的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特别是建筑垃圾乱倒乱堆得不到及时清理。三是村级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为方便村民买菜购物,村(社区)大都建有农贸市场,但由于村(社区)自主管理不到位,致使村级农贸市场在这次村庄整治中成为问题的集中点。四是公用设施管理存在缺位。由于部分村对长效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前几年农村创建中的村级景点、绿化养护在后续管理过程中不到位,缺株、死株、花坛变“菜坛”、“草坛”现象较多,文体设施、公厕、化粪池、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破损得不到及时修缮。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程度不足。毕竟村庄整治是阶段性工作,而日常管理是天长日久长效性工作。在这次村庄整治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部分村(社区)领导对农村创建工作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建设、轻管理,重突击、轻长效。二是发动群众不够。由于宣传发动不够,部分群众对搞好环境卫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情,因此很少主动参与,甚至出现反感、阻碍、刁难的情况。尤其是我区外来人口日益增多,给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困难和复杂性。三是管理机制待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好坏还是依赖于行政推动力,领导重视了、关注了,卫生秩序就好一些;忽视了,一段时间不抓了,卫生就回潮。管理靠整治、卫生靠突击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扭转,管理的长效机制还有待于真正建立。四是资金保障不足。目前大部分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经济来源少,筹资途径较窄,从而导致正常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市政维护等经费难以足额有效保证。如目前我区垃圾箱的承包价格偏低,据初步统计,一个行政村平均有垃圾箱60只左右,每年每只垃圾箱年承包费全区平均800多元,低的仅300多元。据了解,目前滨湖区、新区已经实现村(社区)垃圾机械化收集全覆盖,锡山区也在全面推行中,其一个垃圾桶的年承包费用达到1600元左右,大大超出我区的承包价格。五是人员待遇偏低。我区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一般在6000元左右,部分村级收入较低的村(社区),如开发区古庄村、堰桥街道新街社区、玉祁街道玉东村、洛社镇绿化村、阳山镇普照村等村级环卫人员年收入仅20__元左右。由于我区村级保洁人员普遍存在人数少、年龄大、待遇低等问题,导致我区大部分村(社区)保洁是一天一清扫,少数二、三天一清扫,工作时间基本为2~4个小时,而遇到沿线有大量偷倒的生活垃圾或建筑垃圾时,村(社区)往往要等上级领导检查、重大活动、检查考核时才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突击清理。

第9篇

近年来,**镇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方面狠抓村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服装加工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围绕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狠抓基层基础设施改造,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据统计,2006年全镇共整修硬化村级道路13300平方米,清理修筑河道4800米,改造开放式垃圾箱22处,向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清运生活垃圾30154吨。2006年区镇、村两级卫生投入236.11万元,其中村级投入150.5万元,村级投入85.61万元,区补助16.27万元,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总体来说我镇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道两侧乱搭建、乱堆放、乱倾倒的情况比较严重。以乔井路沿线五星村和葛家车村为例,部分沿街农户挤占村道随意搭建简易棚用于出租获利;部分建房户占用村道,随意堆放建筑,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同时,农户建房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缺乏统一的消纳场地,随意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河岸和路边,不仅影响到村容村貌的改观,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反复投入。

2、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环境卫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差”。三角村、胜稼村和五星村是我镇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密集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出租房往往是人口居住密度大、空间小,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受传统生活陋习影响深,加上原有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的滞后,专职保洁员和清运设备的不足,众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出租房周边的“脏、乱、差”,直接制约了出租房周边环境卫生治理成效的提升。

3、河道水体污染严重。部分基础设施不到位的区块,部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在北沙河、和睦港和月牙河等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河道淤泥和水体污染。比较典型的象五星村,位于五星村的华东家禽交易市场,一方面给当地的家禽加工和生猪养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内脏和粪水混合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八字港,加大了河道治理工作的难度。

4、农贸市场周边基础设施薄弱,垃圾箱设置不科学。在对五星村、良熟村和乔司镇三处农贸市场的调查中发现,农贸市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腐烂菜叶和白色垃圾,但是市场周边配套的垃圾箱数量严重不足,基本维持在2~4个,位置分布也不科学,加上每天垃圾清运的滞后直接造成市场经营环境差。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缺口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中小企业主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管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开展。如去年整修乔井路村道的投入就达30余万元,资金缺口比较大。

2、基层组织实力不强,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设备、资金、制度的欠缺,治理工作走上“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目前除集镇范围由镇政府投资治理外,12个行政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按照“以各村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设备、资金、制度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镇12个行政村中配有5名专职保洁员的仅有5个村,配有4辆以上保洁车的仅有3个村,有长期保洁队伍且制定卫生保洁管理考核制度的仅永和村一个村(长期保洁员11人)。据调查,全镇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社会或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费,全部由镇、村两级财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上的严重,专职保洁员队伍和长效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治理后又出现反弹,部分村道和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再次出现。

3、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三、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长效保洁队伍,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一方面,各村要高度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洁队伍,确保村道、河道清理保洁日常化、制度化。由专职保洁队员加强村道、河道巡查,及时清理路面垃圾和打捞河道漂浮物;另一方面,推行基层干部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基层领导环保责任意识。

2、坚持发展,加大投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针对目前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现状,要始终坚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一方面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环境保护治理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努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全体村民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快农居点体育、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