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09: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资体制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陕西省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遗存丰富、积淀深厚,这些都为陕西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时,用于文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会大大增加,进而刺激和带动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增长。2007年陕西省人均GDP为12843元人民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6%和39.3%,由此可见,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较快发展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社会留下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效益还相对低下,造成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本文试图对陕西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发展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一、做好政策创新,制定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积极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完善和优化,还可以提高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文化竞争能力。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5]3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72号)、《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陕西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从总量上来说,陕西文化产业总产值只是北京的1/15,山东的1/6,广东的1/4,人均产值则更低,而且还存在宏观管理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分散化状态,文化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等问题。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力度,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加快陕西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制订积极优惠的文化项目引进政策。我们建议在省政府的权限内免除与文化创意项目有关的收费,完善相关的财政优惠政策。国家的法定税种我们不能动,但是地方性的各类收费地方政府有权力进行调整。同时,允许和鼓励各类组织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要尽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相关政策,对进入文化产业区域的项目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以增强对相关文化项目的吸引力。第二,制定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人才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资源。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人才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文化人的事业”,但是“文化产业更主要是企业家和商人的事业”,即把文化做成自己的事业这是“文化人的追求、情结”,把文化做成产业是“独具慧眼的投资人、企业家和商人对利润的追求所致”。在文化产业人才问题上,我们建议一定要制订引进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同时,一定要重视人才成长环境的优化,制定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特殊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分配体制上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使人才的流动无后顾之忧。
二、强化风险投资主体,组建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各地成功的经验是,文化创意产业初期发展一定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后续发展中投资主体多元化会有助于产业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产业,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对进入文化产业的资金有着较高的门槛。例如,据调研,成功的动漫公司流动资金要求基本在1000万元以上,而且要求后续资金的支持。
我们建议,“由陕西政府财政厅、国资委等部门牵头,联合省内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参股成立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为保证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经营效率,建议部分高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目前,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文化产业项目和风险资本的结合还和薄弱,对于风险资本还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看得见的手”作用,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大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对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批准,以及设立风险资本的准入门槛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保证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实现真正的结合。
三、建立西安影视产业园,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集群
以西影集团为中心,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把创意、技术、营销等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陕西影视文化加大发掘力度,使其原创价值,逐步转变为有广阔市场的商业价值,同时实现传承文化遗产和推介陕西文化的社会功效。具体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内容选材方面,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文化历史剧。陕西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汉唐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意义深远的革命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汉唐文化系列影视剧,关中文化系列影视剧,红色文化系列影视剧等,形成具有鲜明“陕派”风味的电视作品。第二,在生产运营方面,建立影视产业园、构建产业集群,寻求规模效益。大力扶持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不断壮大影视生产队伍。第三,在市场发行方面,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开捃多种营销渠道,实现影视产品的风险分散化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通过陕西卫视、西部电影频道、陕西四套影视娱乐频道作为播出的第一层窗口,通过版权授予,将其他省市台作为第二层窗口,网络为第三层窗口,最后通过衍生产品如光盘、图书等实现发行效益最大化。
四、以优势媒体以及出版机构为龙头分别组建陕西各类传媒集团,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
新闻传媒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且灵活的传媒市场。如何突破资源发展瓶颈,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早在2001年,陕西省成功剥离原分属省、市、县三级的广电网络,组建了全国首家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陕西省传媒业纳入到了一个正规的发展渠道,展现出了强劲的发挥势头。在做大做强陕西省的传媒业,加快陕西传媒公司的组建和上市速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应当将组建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华商报》和陕西广播电视、西安广播电视等优势媒体为龙头分别组建混业经营的各类传媒集团,并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其次,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借助政府对文化传媒资源的倾斜政策,整合目前处于市场化发展初期的广电资产和媒体业务。如果集团公司能联合上市,无疑可以在打破报业与广电行业的竞争壁垒,产生规模效益,降低外部交易费用。在提高传媒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从而带动我省整体文化产业迈入发展的新时期。
根据戴维尼提出的“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观点,持续优势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打破现状才能获得一系列短暂优势,长期的成功需要动态战略,不断地去再造短期优势。因此,传媒业应当将目光放在多元化的媒体间组建上市公司的投资战略上,试图通过组建传媒上市公司来降低传媒产品成本,提高运营绩效,以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组建陕西传播上市公司也正是基于“跨媒体的运营服务商”的发展战略,突出传媒重点,兼顾多元化的综合传媒已经成为媒体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这样的战略调整可能使集团面临高转换成本的风险,以及来自政府管制方面的风险,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组建陕西传媒上市公司对于今后企业融资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传媒产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培育文化产品品牌,延伸陕西传统文化产品价值链
陕西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最丰赡的地方。西安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四大世界古都”;咸阳是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的第一个国都;汉中,是中国汉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韩城有“文史之乡”的美誉,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宝鸡以“炎帝故里”、“陈仓古道”闻名天下。关中平原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悠悠远古到近世当今,三秦大地一直都是产生时代英雄、文化名人的风水宝地。秦皇陵,兵马俑,秦直道,明城墙,大小雁塔,乾陵,汉阳陵建筑和装潢的宏大壮观,尊贵威严。陕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址。分布在三秦大地的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自古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蜀文化、羌文化、鬼文化及后来的西域文化的熏陶,留下了丰富的遗存,使陕西获得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能够延伸陕西传统文化的产品价值链便成为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重要一环。单一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无论如何丰富。如果不能被充分开发和发展,使之规模化、产业化,陕西的传统文化就会因为缺乏了市场动力,面临文化传承和增殖的困境。
我们建议,将陕西著名的传统文化资源,按照相关的模式,以创新性表现方式,通过“品牌经营”、“特许经营”、“品牌扩展”等战略延伸产品链,提升传统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文化产品的不断增殖。
六、突出陕西高校数量众多的优势,建立首家“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陕西各类高校百余所,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发达。建议陕西省政府以高校集中区建立“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依托这种人才资源,就近大学城,建立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个院校设立文化创意公司,为大学生创意、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周围省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5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这些经验可以借鉴。在陕西,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接近100万人,这一强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开发,也一定应该开发。如果政府为他们提供一个创意和创业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将这种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这将是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具体工作有:第一,鼓励大学生在电影、音乐、广告各个方面的尝试原创工作。第二、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产业园的文化创意成果的执行与推介工作。第三、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开展各种创意比赛。如DV摄影、剧本征集、flash设计、彩铃设计、广告设计等,同时举行各种文艺汇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力,推陈出新,将这些创意成果进行拍卖。定期开展大学生文化创意博览会,展示大学生的创意成果,吸引国内外投资方,推动产业园的健康长远发展。
七、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广告业撬动陕西动漫产业发展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在80年代流行一时的《聪明的一修》、《铁臂阿童木》等著名的动画片,都是由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的创意、设计人员完成的,也就是说萌发和激活动漫产业的杠杆产业之一就是广告业。
以日本的动漫产业运作方式为鉴,我们建议,可以引导陕西的广告公司从制作动画和周边产品开发营销两个方面促进陕西的动漫产业发展。根据统计陕西的广告业三项指标“经营额”、“专业公司”和“从业人员”在国内均居15位以内,也就是说陕西的广告业态在国内居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首先。培养广告设计人员的动画制作技术,促使部分广告公司向动画制作公司发展。其次,开发动画周边产品的设计营销。在制作成功动画的基础上,广告公司负责进行周边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宣传活动。比如《铁臂阿童木》就有阿童木造型的玩具、文具、服装、模型等等。广告公司在转型为动画制作公司之后,可以与玩具制造商合作,开发动画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超级秘书网
八、做大做强陕西会展产业和演艺产业,打造会展和演艺时尚之都
现代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以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成为交流文化、商品和展示品牌的平台。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发展会展业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首先,陕西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一优势不仅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还包括便捷的交通。其次,陕西具备现代会展业要拥有优势产业,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并且具备良好的开放度和国际知名度。第三,陕西具有完备的展览场馆,优良的配套设施。西安是我国五大会展城市之一,每年举办100多个有规模的展会,目前已经拥有了陕西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具备举行大型会展的场馆。这些产业优势应该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发展演艺产业方面。作为陕西省省会的西安,根据西安本地的特色和发展演艺产业的需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地方节庆活动、地方文化艺术节、引进外来演艺团体来活跃、繁荣西安演艺市场。由于西安本地的高校较为集中,高校中的艺术团体和艺术专业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艺术人才。在演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西安大唐美蓉园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元素有机结合就是成功的例子。
九、打出申请开办“迪斯尼乐园”等现代化的国际级别的主题公园的旗帜,将现代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元素融入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中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国际现代化相结合。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后现代的旅游资源,是专门为旅游者、休闲者所设计的文化娱乐、购物、休闲场所,具备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性。而国际性的主题公园在文化的兼容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上则有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文化产业 跨区域发展 发展模式
一、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现存的问题
首先,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经营的模式比较落后。一方面,行政化管理模式长期以来存留在我国文化企业中,很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其跨区域发展都是政府行政手段催生的结果,不具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从根本上无法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区分开来,因此其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经营管理模式,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发展都没有完全以营利为目的,无法有效吸纳社会资金且无法进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导致文化企业市场化运作效率非常低下。
其次,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中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但调查表明,文化企业中既熟悉企业内部资源又良好把握市场发展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却非常缺乏,这使得我国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发展缺乏内在驱动力。
最后,我国文化产业的本土化障碍比较突出。文化企业在所属区域经营时都有自己的主营方向和品牌定位,当进军异地市场后,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消费和风俗习惯进行调整,此时企业如何在融入异地市场和坚持品牌定位中进行取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区域间的沟通和交流中,都比较倾向于对当地文化企业的保护,可能对外地文化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制定排他政策,这会阻碍文化产业的跨区域良好发展。
二、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合作模式
跨区域合作模式是指文化企业与异地的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双方就人才培养、经营策略、技术革新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般而言,跨区域合作模式有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进行资金层面的合作。通过兼并联合、上市融资等方式,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能够快速实现资本运作的全面提速,从而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资金层面的合作对于文化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充足资金,确保文化企业整体产品结构,实现了各子公司产品的单一化生产;另一方面使文化企业的技术研发具备充足资金,从而确保文化企业能够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来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二种是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进行业务层面的合作。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通过业务层面的合作,能够保持各自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从而以合作的方式来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共享。例如在2009年,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下,湖南卫视和青海卫视就进行了业务层面的合作,这使得青海卫视能够充分借鉴湖南卫视在频道运营、技术创新、广告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又保持自身文化多元的特性,从而使改版后的青海卫视让人眼前一亮,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受众。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创建模式
跨区域创建模式是指文化企业直接在异地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以此来延伸本企业在异地的技术、管理及人才理念等。一般而言,跨区域创建模式有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文化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通过在异地设立一个能够独立承担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能子公司,文化企业可以确保子公司离开母公司的市场辐射范围,成功打开异地市场。但值得注意地是,文化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时,需要对当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实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此种方式适合管理结构完善、组织架构完整和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文化企业。
第二种是文化企业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文化企业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然后以企业文化和经济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为半径来形成一个经济圈,从而在此经济圈的二三线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母体的延伸,分支机构能够提高母公司在异地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促进母公司在经济圈的有效扩张。
三、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的保障对策
(一)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文化产业要致力于转变从业人员的观念,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性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精神。除了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文化企业还要构建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竞争平台,从企业内部挖掘既有技能又有领导才能的全能型人才,让员工用创业者的心态参与到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中,从而发挥人才在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通过资本市场让资金集结到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上来
一方面,文化产业现有的融资模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财政性拨款和风险投资等,但银行贷款在融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过低,这就要求银行加大对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文化产业领域要大力吸引民营资本,将民营资本的生机和活力引入到企业跨区域发展中,促进文化产业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高度融合。
(三)行政区划限制的放宽
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政府要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放宽行政区划的限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异地优秀的文化企业到当地来进行发展,从而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良性竞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主要有跨区域创建模式和跨区域合作模式两种,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这就要求企业结合市场环境和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模式还将更加多元化,这有待于日后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向志强,陈静.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J].社会科学家,2008(5)
关键词:文化产业 长三角地区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它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扩大税基,而且具有提高房地产价值、提高当地人力资本水平等间接效应。虽然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但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问题关注的并不多。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问题进行计量检验。
计量模型与数据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处理联立方程组时经常采用的似然不相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UR)方法进行检验,以克服异方差和自相关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江苏泰州和浙江台州两个城市地级市建市时间较晚,在本文计量区间内数据缺失年份较多,所以予以剔除。所有数据取自1992-2006年《中国城市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设定检验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
GGDP=C0+C1CUL+C2I+C3H+C4F+C5(CUL*I)+C6(CUL*H)+C7(CUL*F)
上式中各变量解释如下: GGDP为14个城市统计1992-2006年人均真实GDP增长率,反映了各市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绩效,本文中GGDP为被解释变量,其余变量均为解释变量;CUL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指数,由于缺乏各城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根据掌握的数据,本文以广播电视电影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等四个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当地GDP比重来代替; I为国内投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来衡量; H为人力资本指标,选取的人力资本变量为各市高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F为利用外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增长率来衡量。
本文引入如下交互乘积项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CUL*I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内本国投资规模的相互作用;CUL*F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情况的相互作用;CUL*H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相互作用。交互乘积项的使用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变量间内生性问题。
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两部分,前者采用14城市的数据检验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使用所辖城市的数据对各省市进行逐个检验,分析这种关系在三省市的不同表现。对整体分析模型和三个局部分析模型进行LM检验的结果均拒绝采用OLS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备择假设。从Huasman检验结果看,总体分析模型的P-value为0.000,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三个局部分析模型的Huasman检验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本文采用逐步引入法,逐渐扩大解释变量的个数并删除不显著的参数,分析对比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使用逐步引入法的回归分析共包括七个模型,由于篇幅限制,文中略去计量结果。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
CUL的系数始终为正,而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计量模型中的R2多在0.3左右,即该模型自变量的变化只能解释因变量变化的30%左右,说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教育、金融、信息等关联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基础雄厚,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大,虽然如此,该地区文化产业依然属于弱势产业。
H在七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已逐渐走上内涵式增长道路,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交互乘积项(CUL*H)的估计系数均在10%水平以上显著,表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
I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吻合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的事实。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交互乘积项(CUL*I)的模型中,该交互项均在5%的显著水平以上通过显著性检验。长三角地区不断扩大文化产品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政府的倾斜性扶持政策,在本地区掀起了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潮;另外,由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动优势,吸引了大量区域外的资金。
F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验证了多年来长三角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规模的交互乘积项(CUL*F)的模型中,该交互项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有效地借助外资的力量。
(二)区域分析
下文将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文化产业增长效应的差异。为避免截面异方差和自相关,在分析中采用SUR的计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
上海市变量CUL的系数估计值(0.401)小于江苏和浙江的估计值(0.526和0.483),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效应没有江浙两省明显。上海的“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之一,再借助于其经济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使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较高,基数相对较小的江苏、浙江两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就相对更大。
上海市变量CUL*H的系数估计值(0.120)大于江苏、浙江两省(0.029和0.089),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本相互促进的作用更明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产业拥有江浙两省短期无法超越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市集聚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端人力资本,产生了更显著的增长效应。
CUL*F在分省市的区域分析中,只有上海市的数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再次验证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低关联性;CUL*I系数估计值显示,江苏省的数值(0.634)高于浙江(0.412)和上海(0.367),说明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没有江浙两省明显。
结论和建议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使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即使在当前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针对计量的结果和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转贴于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计量结果显示,文化产业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起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出于文化安全、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维护等原因,现行政策对体制外的资本进入采取了选择性极强的进入限制。为了使文化在履行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发挥经济职能,就必须将经营性、竞争性业务从当前文化事业部门逐渐剥离。
(二)在现有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大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高地,应把这个优势延续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激励、示范-模仿、产业关联、人力资本流动等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带动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
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内容开发为核心的核心层,十分推崇创造者的个人创造力。但它又不同于过去时代文化产品多数由个人独自完成的情形,而是要经过创意策划、技术制作、传播操作、管理协调、商品销售等多方合作才能最终完成,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要特别注意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积蓄。
(四)增加产品互补性和区域整体性
分析的结果显示,上海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长三角地区的前列。在后续的竞争中,江浙两省必然会加大对人才、资金、FDI等方面的争夺。因此,三省市必须结合本地比较优势,选择重点发展的业态,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新一轮低水平竞争的发生。要重视区域内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机制,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协助三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文化产业规划与整体性文化市场一体化规划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业兴起与我国工业化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7(11)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关键词 区域文化产业经济 组织 复杂性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区域文化产业经济已通过赢利性的文化基地产业的形成一个体系。经济学家,地理学家,文化政策学者等学科学者对文化产业的运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快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构建文化产业体系转变生产方式,成为地区发展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文化产业的规模,特征、整体的绩效并不能完全超越区域经济的整体规模。除了传统的定义界定以外,文化产业能容纳的就业能力仅仅是区域经济就业人数的较小部分,雇员大部分并不直接从事文化具体的工作,超过50%的文化工作者都是个体经营,并不能计算到就业统计之中,然而他们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具有本地化和外向化,创造了大量可观的收入,许多文化工作者为非文化产业服务,许多生产面向当地市场以便获得来自国家和当地政策的支持,同时在区域消费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文化产业。区域研究文化产业的结构、目标、运作系统。这个理论假定文化产业的经理、文化工作者、艺术家和文化产业政府管理者,非盈利的文化团体在组织、引导、规范、服务于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的经理收益来源于公益机构推荐过来有熟练技能的文化工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家们从各个经济部门形成聚集。艺术家们被假设为在各个行业有着不同的经验,但是他们能利用这种独有的个人经历进行独特创造并获得较好收益。
作为文化经济产业研究的框架补充,职业分析是用来追踪文化工作者获得技能和其它区域其他产业组织的协调。这个理论调研了北京和广东的的大量艺术家,尽管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商业领域比其它部门收入多,但他们也会花费相当部分的时间在非盈利组织上。
二、文化产业的界定争议研究
近二十年来,地理学者、经济学家、政府决策对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化产业被定义为社会生产的一种模式。文化产业被界定为影视、电台、摄影、新闻、杂志和书籍出版,唱片业等等。但是这些界定忽略了文化工作者和非盈利文化产业对社会文化丰富以及价值创造。
文化产业的巨大的包容性不能完全在区域文化产业进行统计,但是这些研究都显示了这些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少数的员工从事文化工作。艺术家只占5%,在广告公司文化创造的职业人员只占有10%。文化产业雇佣者有许多行政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如果把文化的内容解释为整个产业的存在显然是不成立的。
更为严重的歧义是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经济的一种表征,北京45%的艺术家是个体经营,只占整体区域经济就业统计的8%,因此,统计并没有显示在雇主为基础的职业就业统计。许多艺术家也在为其他经济产业工作,并不包含在文化产业里面。在经济统计年鉴里几乎是被低估了。北京的艺术创作者自我就业率往往低于广州统计的艺术者的就业率的22%。
通过以上分析,以艺术家为核心的文化人员的只构成区域文化经济的一小部分,有很高比例的艺术家是自我雇佣,而非文化产业的就业者更依赖工作行业和就业市场,而这些文化生产这更愿意与文化产业公司进行松散的合作关系,基于职业分析的角度,生产的艺术产品更具有广阔性,地方政府也希望从文化绩效上与其它地区进行比较。在一个国家中如果仅仅只按照文化经济统计的就业人数来分析文化经济产业的规模,那么显然艺术家和他们的文化产品和收入是被远远低估了。
三、 基于区域经济的文化结构分析
职业分析重点关注创意人员的行为,理论化了文化经济的动态。在多个文化经济产业区域中,艺术家可以选择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哪里生活和创作自己的艺术形式,花多少时间投入到创作
,becker (1982)指出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关系网络,包括艺术公司老板、分销商、评论家和专业的购买者。这些因素区分了商业组织、非盈利组织,公众和公共服务部门。在这些部门中文化活动受法律、文化、经济的发展演变,文化活动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活跃反映。
(一)盈利性文化组织结构。
商业部门包括盈利性企业雇佣艺术家,企业为他们的服务签订合同,购买他们的产品,包装,和市场分销,这些公司在文化产业中比重较小;许多非艺术公司也雇佣艺术家帮助进行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员工关系维系。这些商业部门也包含在艺术市场(画廊,艺术展览,在线网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场所(戏剧,音乐俱乐部,餐厅),使艺术家与他们的观众直接交流。许多视觉艺术家直接在因特网上出售他们的艺术创作。同时,艺术家可在培训机构、工作室里进行教学。商业文化活动受经济微观主体的驱动。艺术家、中介机构、画廊业主、公司经理构成微观经济体组织进行生产并对营销的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进行考虑。商业公司面临直接盈利的需求,那么收入必须超过支出费用。基于资本运营理论,他们要有良好的资产负债。此外,至少每五年一次,他们在有盈利的情况下,才能冲销成本与税收。商业艺术企业面临着在同行更成功企业的业务竞争,这也是一种商业组织化。
文化公司同其它区域企业一样也有成本意识和时间意识,许多公司挣扎于生死边缘,除非保持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产品质量,营销也是商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有更大的财务灵活性和良好的现金储备,可以使它们承担风险和损失而不至于使公司陷入资金恐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意味着在相对复杂组织系统工作的工作,生产受到严格管理,他们的工作则更强调技能和专业流程化,几乎缺乏创新的空间。
因此,在商业领域的艺术产品是缺乏创新和特色的,但却能迎合消费市场快节奏的变化,而显得有利可图。商业市场艺术作品市场是高度细分的,许多文化传播公司因为一个项目损失导致整体公司的破产,资源分散到其他部分也是导致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二)非盈利文化组织结构。
非盈利的文化产业组织,往往比盈利文化产业组织在税收、法律有优惠倾斜。这种组织模式让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有宽裕的创作空间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比如国家扶持的博物馆、乐团,歌剧院。非盈利的艺术工作包括宗教礼拜活动,非盈利的演出等。
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和盈利性组织可能面临困境有较大区别。非盈利文化组织往往由较高声誉的志愿者领导,而不是通过由业主或董事会成员领导,组织成员包括各类的艺术家、专业爱好者和慈善人士。它们的运营成本仅仅包括场地租金,艺术家和其他组织正常开销,艺术活动和表演,专业老师的工资支付,以及宣传费用等等。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成本比商业文化组织成本更低因为几乎很少的税收,而仅仅只需要5%-10%的资金回报率。
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资金回报率低,管理需要艺术家和领导具有非常专业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的生存技能,如何应对融资、组织的大小;编制管理服务费用的收入支出平衡,除此之外,还要应对未来舞台科技的发展的挑战包括更贴近观众的新技术,增加多媒体的使用。
没有了短期高额收益的压力,非盈利文化只注重艺术质量和社区宣传发展,资金投入只能支持那些生活紧张的艺术家和行组织生存发展。更多的志愿者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
一些专家认为,非营利文化组织可以提供艺术自由和长期稳定性,因为它厌恶风险,因为较高的社会声望能弥补市场盈亏的担心。虽然非营利文化组织并不关心资回报率,但他们必须在服务于社会时,获得满足生存的收入,除此,还可能面临资助者的考核或者非营利文化组织可能改变原有的发展。
(三)非正式文化组织结构。
非正式文化组织结构是由演员组成的非正式的、民间的、盈利或非盈利的文化活动。以社区艺术家为对象的前沿研究分析了这第三个领域,包括变化特征,以及产生的非正式收入。它包括涂鸦和其他公共艺术、青年文化活动、非正式的社交网络等等,许多艺术家通过交流学习开始了他们艺术气质的发展。这种社区艺术活动,没有规范的盈利设置,也不容易被法律所规范。总的来说,非正式文化组织的活动是无正式
化工作的人进行组织,活动没有连续性,也不需要正式的场所。
同样,这些非正式文化组织也面临资金的困境,人格冲突、松懒、管理的缺失都会使这种活动无法维持可持续性。
第四类组织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在中国这些艺术家在文联或画院,他们达到资格才能被国家和地方政府录用,获得稳定工资收入。这个部门不同于其它三个部门。但是艺术家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于政府,根据文化统计方面的年鉴可以知,被规范为非盈利部门进行会计归类。
四、建议与启示
本文的研究报告表明,政府决策者应该深化对区域文化经济的认识,把培育文化产业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应该组织培养全方位人才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利用非文化产业,非营利基金,教育机构,文化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来构建一个区域文化生态圈和培育产业群体。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提高地方的文化声望,对于地区政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资金的供给决定上,政府决策者可以权衡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各个领域的贡献。在公共和非营利艺术空间,投资一些些艺术中心,艺术家的创造基地,以便于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西北民族大学2012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林宪生,曹静静.海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1):108-112.
[2]杨泽喜. 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与对策创新. 社科纵横,2013(1) :24–27.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动态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65-02
引言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大。作为各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比之下,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视则相对较低,有关研究也较少。然而国内外实践证明,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很少,且大多是从定性的层面进行分析,如熊耀平(2002)指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有适宜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通过规范化的途径,保障文化产业健康的发展[2];马黎明(2010)对济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挖掘其中内含的文化产业发展机理,研究探讨了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也有学者从单个角度对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如王重远(2012)从文化创意的角度选取了21个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创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研究。
已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或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某个方面(如创意等)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且大部分都是运用截面数据进行静态分析。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水平进行测度并做相关分析,力求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是指以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文化生存、文化繁衍、文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氛围。它由多种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相互作用和由多种生命体及非生命体的空间客体构成。这个空间客体从广度上既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因素,在门类上包括人文、社会、政府、行政法规、市场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本文基于以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内涵及特点,在文献借鉴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关联产业环境、产业创新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6个方面构建描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其中,产业资源环境包括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数、公共图书馆机构数、博物馆机构数、群众文化机构数、文化事业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文化体育和娱乐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8个二级指标;基础设施环境包括邮政营业网点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卫生医疗机构数共5个二级指标;宏观经济环境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文化文物部门所属机构总收入、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外商投资资产总额共6个二级指标;关联产业环境包括旅游产业、技术产业、教育行业共3个二级指标;产业创新环境包括地区R&D投入、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数、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高级职称人数共3个二级指标;政府政策环境包括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数共3个二级指标。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选取了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借助STATA统计分析工具,得到各地区2007―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分如图1所示(按平均得分进行排序)。
(二)结果分析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
由表1可以直观的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东部较好,西部较差,中部适中的区域差异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依存于一定的区域空间,在不同区域空间中,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环境等的不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
2.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动态性分析
由表1可知,2007―2011年,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排名和所属类型变化不是很大,但得分却存在较大的变动性。排名前六的地区在这5年间得分都大于2,而且其得分具有持续或波动上升的趋势,而排名后七位的地区其得分一直都小于-1,且其得分都有持续或波动下降的趋势,使其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呈现出一定的区域聚集性。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呈现东部较好、西部较差、中部适中的格局,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上述分析表明,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等的不同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但与此同时,所处环境的不同也使得各地区各具特色,比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部地区资源相对更为丰富,西部地区由于发展较慢从而更具发展潜力等等。因此,各地区必须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应结合当地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走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第二,从总体上看,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动,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导致其差距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两极分化逐渐严重将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两极分化也逐渐严重,进而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时,相关政府应不同地区不同对待,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各地区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Alessandro Federici,Andrea Mazzitelli.Dynamic Factor Analysis with Stata [EB/OL].http:///meeting/Italian/Federici.pdf.
[2] 熊耀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2-35.
[3] 马黎明.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探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0,(6):101-103.
[4] 王重远.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8):24-27.
[关键词]大香格里拉 钻石模型 区域旅游
一、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背景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以喜马拉雅以东藏汉交界区域为原型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梦幻乐园。小说畅销后,香格里拉成为人们心目中美丽、安然、闲逸、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
小说中的香格里拉被定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这一区域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珍贵的生物资源,构成了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区域内的四川、云南、各州市都在“香格里拉”这一知名品牌利益的驱动下,掀起了一场“香格里拉”争夺的热潮。
2002年5月,首届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拉萨召开,滇、川、藏三省区初步提出了构建大旅游区的整体框架,决定按照“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开发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建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这一旅游区包括三省9个地州市,总面积为61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分别占到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15,和总人口的1∕100。2003年和2004年,第二、第三届协调会分别在昆明和成都召开,加强了滇、川、藏三省区政府及其旅游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商定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景区开发项目计划。未来十年,三省将联合投资500亿元,打造“大香格里拉”这一旅游品牌。
二、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简述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是由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基本因素决定的,同时,政府和机遇这两个重要变量也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四个基本因素犹如钻石的四角,相互影响促进,推动产业发展,构成了钻石模型(如图一)。波特的钻石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是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香格里拉区域地质结构独特,经济基础薄弱,民族关系复杂,但是具有非常多独特且珍贵的高品质旅游资源,很多地市州都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滇、川、藏三省区合作制定该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联合开发,打造“大香格里拉”品牌,势必将该区域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通过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大香格里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并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三、基于钻石模型分析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投入,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 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大香格里拉的优势生产要素如下:
第一,品牌要素。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香格里拉品牌带给消费者的印象是原始的生态风貌、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姿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神秘的理想之地。这一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一定的普及度,具有很高的市场感召力,也是相关省区区域合作的基础。
第二,资源要素。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大香格里拉拥有特色突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从自然资源看,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景色多样,从白雪皑皑的冰川到四季常青的热带风光,几乎浓缩了我国所有的路上景观。从人文资源看,该区域内生活众多少数民族及其内部的众多支系,每一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民居建筑、音乐舞蹈、饮食、服饰、节庆习俗。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异常丰富,特色鲜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巨大的吸引力。
2.需求状况。需求状况是指市场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数量、成熟度、发展趋势等。波特认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需求扩大将刺激企业技术改进创新,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国际竞争。
从现代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看,香格里拉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与神秘性,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另类生活的需求,提供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原始生态所需要的场景,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想象。从而形成了对大众市场的潜在吸引力。大香格里拉资源丰富,所以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者可以自由选择旅游方式,比如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科考探险、休闲度假、宗教朝觐等等。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对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有着极大的需求。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波特认为对形成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的。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和支持产业的配套发展。
民族工艺文化产业。在大香格里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模式,如四川甘孜的白玉藏刀,云南大理周城的扎染,云南鹤庆的新华村的铜银工艺等等,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业提供了特色旅游产品,还帮助了当地的民众脱贫致富。
民族歌舞乐文化产业。大香格里拉少数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民间歌舞乐资源。很多地方将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歌舞乐挖掘出来,通过改编和包装,按照产业化运作推向了市场,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民族饮食文化产业。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少数民族特色菜肴的用料,从普通的山茅野菜,到多种花鸟鱼虫,再到各种奇珍异兽,应有尽有,且原料大多是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生态食品,很受食客的欢迎。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状况。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战略、结构状况以及国内同行竞争程度是决定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比较国内“京津唐”、“沪宁杭”、“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产业竞争力较弱,但是在产业的战略和结构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云南省为例,在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批龙头企业,带动了旅游影视业、文化工艺生产业、文艺演出业、会展业、传媒业、高原体育业的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系列群,实现了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形成“1+X”的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随着云南不断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许多旅游企业已开始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通过兼并、控股等手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资产的质量及运作效率,形成了企业的资产竞争优势。
5.政府和机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使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滇、川、藏三省区政府已经意识到行政上的隔阂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会形成无序的竞争和资源的浪费,只有建立并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才能使三省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大香格里拉”品牌的维护和扩张。
机遇是能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偶然性或突发事件。首先,随着东南亚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重心正在向东方转移,作为通向东南亚的枢纽和联结南亚的桥头堡,大香格里拉区域应当努力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拓展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加快经济的区域化和板块化发展。其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香格里拉区域正好处于中国西南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四、提升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大香格里拉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基本要素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高级要素还存在不足。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区域内主要旅游区的交通连接度仍然较低,集散功能不足。景区景点的道路路况较差,交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旅游区之间尚未形成环线。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也相对滞后。因此,该区域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有公路设施进行修缮与维护,同时加强支线航空的建设和铁路网的建设;完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和电脑通信网络;加强生活休闲设施的建设等。
其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产业素质提高的关键,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是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前提。针对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旅游人才资源建设,制定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合适的待遇和宽松的环境。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为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取得积蓄后备力量和智力支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 建立网络宣传平台,满足广大游客需求。在全球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离不开市场营销的支撑。滇、川、藏三省区应加大高新信息技术在旅游开发管理和市场开拓上的应用投资,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络平台,努力拓展网络功能空间,增强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能,使该平台成为国内外游客多角度了解大香格里拉的营销窗口。
在吸引游客,扩大旅游需求方面,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发展模式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2)在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上,更加注重多元化、特色化和硬软件的配套发展,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旅游需求和总体上不断提高的旅游需求。(3)在旅游服务上,更加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行旅游产品纵深化、品牌化,培育精品工程。
3.健全相关辅助产业,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大香格里拉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得民族工艺、民族歌舞、民族饮食等旅游相关特色产业较为发达,但是一些基础性的旅游辅助产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餐饮业,这是旅游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该地区在餐饮总类、规模、档次、卫生状况、服务水平、就餐环境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业中的优势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体验,影响到旅游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大香格里拉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健全旅游相关辅助产业。
集群化是产业在横向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群体竞争的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能够提升集群内单体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集群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多赢,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溢出效应。滇、川、藏三省区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根据客观实际和发展能力,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努力争取把相同类型、相互关联的旅游产品进行有机整合,着力改善旅游产业营运状况,提高旅游产业经营效益,通过集约化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打造旅游核心区域,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大香格里拉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因此选取一个空间区位恰当、资源特色明显且组合度较好的“地理点”作为该区域的核心,使之成为大香格里拉的象征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云南丽江、四川甘孜、林芝,这些“地理点”能够形成旅游辐射、带动区域整体旅游发展,同时也能摆脱区内各点独自开发、主题混乱、重复建设及内部自我恶性竞争等不利局面。
无障碍旅游区的内涵是:在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地域所构成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保持各地区自相对完整的基础上,通过最大限度地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协作,使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共享,实现旅游发展的资金流、技术流、消费流、信息流、客流、人才流等旅游流要素畅通无阻。
5.加大政府投资,加强政府职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香格里拉由于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主导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所以目前和今后都要重视和加强政府职能。政府主导旅游业的发展并不是直接参与其中,而是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企业等方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其职能包括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保护旅游资源,收集和旅游市场信息等。
目前,与长三角、珠江三角洲、黄渤海等旅游区域相比,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区域关联度低,但是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知名品牌,凭借作为联结南亚的桥头堡和通向东南亚的枢纽,凭借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的优势,大香格里拉一定会在滇、川、藏三省区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和自兴.丽江联手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百度百科,http:///view/4504702.htm
[3]李伟,周智生.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及其发展机制.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5期
[4]徐秀美.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方澜.四川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思考.旅游经济,2010年,第5期
[关键词] 湖北省;文化驱动;产业转移;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72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dustrial transfer driven by cultural innovation is environmental friendly, resource saving and sustainable. The inherent quality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terms of permeability, integration and trans-boundary can drive the horizontal expans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from various aspects.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the industry transfer in Hubei province is still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sector; however, this development pattern could not support the go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 With a diamond model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Hubei Province has conditions and advantages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cultural industry, but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arget level is low an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cultural industry and related industries is not enough. Therefore, Hubei should establish a culture driven concept and use their own advantages reasonably to realize the cultur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while integrating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design, production, marketing, and brand building.
Key words: Hubei province, driving force of culture, industry transfer, development path
受金融危机影响,近年来全世界传统制造业持续低迷,而文化产业由于其特殊属性,发展势头却更加强劲。文化产业发展效应有着较强的外部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产业融合与空间整合,是经济转型的新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积极承接以文化创新驱动为特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转入,实现产业转型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驱动视角下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与演进逻辑
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智力投资的占有和配置,是一种以知识信息为资源要素进行开发生产的高级经济形态,人类社会开发新的生产要素资源代替短缺资源的能力以及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增强,知识形态生产力由此步入物化阶段。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正确把握产业转移内涵,并找到文化驱动下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是实现区域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文化创新驱动下产业转移的内涵与特征
对产业转移的理解,容易受到路径依赖、惯性思维特别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引导,往往习惯于单纯从工业经济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产业转移就是要全面实现工业化。然而,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社会、资源等问题也逐步显得尖锐,出现了许多新矛盾,若仅仅简单承接产业转移、照搬西方国家发展老路,将被持续定位在产业链末端。所以,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力争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业经济内部,还应该从文化、知识等角度进行多维度的把握,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使文化经济成为助推新型工业化的新动力;将文化因素注入传统工业,既能丰富传统工业产品内涵,延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又能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和忠诚度。
(二)文化创新驱动下的产业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
1.文化科技融合:从“功能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
文化产业(经济)从质态上来说是直接体现创新型经济特质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中对知识、技术、文化集成度最高的产业形态,对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空间功能转换、空间布局调整、产业区价值链升级和经济发展创新都有积极的贡献,是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创新驱动力。①文化与科技共生成长,都是产业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劲的内在动力。文化的注入,能给科技带来更人性化、更实用、更有亲和力的创意产品,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也能使文化思想有了实质的依托和呈现的平台。文化与科技融合正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途径,即从“技术经济”、“功能经济”走向“文化经济”。
2.文化产业集聚:催生了多样性的区域空间形态
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着较强的区域产业引导功能。文化产业不可能孤立发展,需要依托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形成联动规模经济效应。文化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具有无形性、不可预计性,但一旦二者有机结合,便能几何倍地爆发出发展动力和经济效益,从而让一定区域范围内传统产业重新聚集和分布,区域空间由于有了文化元素的加入而发生结构变化。
3.文化产业融合:创造了多元产业经济形态
当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变得更加丰富,创意、创新、知识和人才成为了经济发展新型驱动力,文化产业集合了这些新兴要素,并拥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内涵,能够与其他行业产生融合与碰撞,从而创造出弹性生产、个性定制、创意产品、创意营销等新型商业模式。在服务行业中,文化因素对服务的渗透和融合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丰富和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增加服务产品加价值。
二、承接产业转移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相关及支持产业四大基本要素和机会与政府两大辅助要素出发,较全面地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优势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本文将从钻石模型的上述几个方面分析湖北承接产业转移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生产要素
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人的思维创造和知识,科技、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石,传统生产要素需在这些高级生产要素的催化作用下能产生出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湖北历来不缺人才,“惟楚有才”早有历史。湖北省现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300多家,从事技术活动的人员近20万人,居全国前5位,全省现有高校85所,在校大学生数目就达到了118万人,居全国首位。②然而,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选择了离开湖北省工作,形成了人才培养于此却不能常驻于此的局面。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成为了问题的关键。高效的产业转移、融合提升了文化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强化了知识、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产业高级生产要素薄弱的发展瓶颈。另外,文化与生产、制造、营销等环节的融合,使文化渗透到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产生新兴的文化业态,为相关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二)需求条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需求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水平高低的差异。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建立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基础之上的,是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产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文化产品需求无疑是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上层。产业转移会给湖北省带来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将表现在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上,即从满足基本的物质层面的需求到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而文化产业正是基于人的意识形态而产生和发展的,产业转移带来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理由。
(三)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原本驻扎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转入。这些转入企业与湖北本地企业相比,大多具有更为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和更为合理的内部结构与发展战略。这些企业的转入虽然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湖北省本地同类企业带来竞争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可吸收和借鉴的经验和优质资源,这正是促进本土企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在思变的过程中,以文化这一新视角为创新突破口,将文化因素注入传统产业以增强其竞争力将是许多企业变革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四)相关及支持产业
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需要相关产业的有力支撑,美国、日本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也促使其成为了全球顶尖文化强国。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同样需要依托较为成熟的相关产业。结合湖北省的产业发展特点来看,光电子信息、通信、软件、物流、制造、教育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并与文化产业价值相近,可以为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提供载体、平台、原料、资本保障和智力支持。
从目前来看,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虽然主要承接的是第二产业的转入,但也给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首先,传统产业也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经济推力,给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和支撑,如印刷、文化产品制造等。其次,文化产品的核心是人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性,这些无形的内容需要通过实物形式得以实现,离开了这些实物产品,文化产品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示和传播,其文化内涵无以依托。第二、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化产业提供了生产要素的源泉,文化理念和文化创意可以通过“嫁接”传统产业来更好地实现,即通过最终工业产品的生产、设计、包装、配送等环节来展现特定的文化内涵。
(五)机会与政府引导
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湖北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丰富的资源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使之能成为承接转移的前沿阵地,为全省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特别是近期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使得加快中部地区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形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引进省外资金将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③
综上所述,湖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是传统产业的发展机遇,更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面临更为广阔的空间,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湖北文化产业竞争力来源的数量检验
(一)指标选取
为了更全面地考察湖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本文将使用目前普遍采用、相对成熟的指标进行综合考量,主要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年度文化出版收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城市人口比重、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支出、软件业务收入、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9个方面(依次对应VAR1至VAR9),这9个方面涵盖了政府收入因素、文化产业效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本状况、投资环境、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等方面,而这些正是考察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好坏的主要决定因素。
(二)评价方法
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考评和原因探究。因子分析是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本文考察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运算,由高版本软件自动进行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以消除计量单位差异。
运用SPSS19.0进行计算,首先根据KMO指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计算,0.773的指标值说明是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的。
根据计算结果,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35%,特征根如表1所示,选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载荷矩阵
选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载荷矩阵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因子F1涵盖着出版收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支出、软件业务收入,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7个方面;公因子F2涵盖了财政占GDP比重、城市人口比重2个方面。
进一步考察来看,将湖北省与我国其他省市进行横向比较,由回归法估计出因子F1、F2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得分F,即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因子得分。
(三)模型结论
结果表明,影响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与第三产业发展,二是政府财政收入与城市扩张。就湖北而言,第二产业目前仍然是支撑其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其经济效益的提升直接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收入,工业的增加和聚集也直接带来了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这表明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既依托于第三产业总体发展的直接推动,也有赖于第二产业繁荣带来的间接影响。此外,从湖北省两大因素的全国排名来看,F1排名位居第6,说明通过投资与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是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影响力较大;而F2从全国排名来看较靠后,居于第26位,可以看出目前湖北省工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两者关联度不高,同时也表明跨业合作,发挥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集成的上升空间巨大。从长远趋势看,随着全球以发达国家为先导,逐渐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文化与工业、商贸、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越界、渗透、提升、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湖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业融合,需要更为丰富的集成创新,特别是突出文化创意成果与一、二、三产业成果在技术、包装、品质、风格、广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融合。因此,大力发展产业联动,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创意密集型的新兴领域和新兴业态,从注重产品技术更新的“硬创新”,走向关注情趣和审美的“软创新”,从而走向更高水平的综合型“巧创新”是未来湖北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
四、结论与启示
(一)顺应文化产业发展诉求,转换发展方式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与日益提高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充分说明了人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精神需求的追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更是将文化产业上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概念,标志着文化产业进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湖北省应抓住历史机遇,不掉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基于政策主导与比较优势的转换,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所谓比较优势的转换是指湖北省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文化企业自身的单打独斗,其比较优势也只限于企业内部范围的考量。然而,从外部视角来看,文化产业升级和规模化需要的是更多资金、人才、场地的投入,湖北省本身具备这些要素条件,比较优势的考量范围应从企业内部向整个产业延伸,从而进行文化产业整体规划和布局,以取得规模经济效应。
(二)融合创新,实现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式”发展
文化创新能加速传统第一、第二产业“三产化”和第三产业内部合理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现代文化产业,主要依托价值扩散的关联效应,不断打破传统产业界限,“跨界”重组,构造多行业整合发展的产业链,由此可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推进建设以文化产业为代表、以服务业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创新型产业体系。
另外,湖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着眼于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朝阳产业,并通过文化创新和文化植入改善传统的生产要素路径依赖,充分发挥文化要素的溢出效应,扩大产品附加值。同时,还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实现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化。对比中西部其他省份,湖北省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突出的科教、人才优势,因此,湖北省应重点承接文化“含金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在武汉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同时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而实现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同步。
(三)抓住市场优势,淡化成本优势
首先,应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发展的全局观。从宏观来看,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在一国内部,也体现着产业布局的客观要求。在科技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加速的今天,谁能把握经济发展的节奏和机遇、顺势而为,谁就不会被淘汰。其次,努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内涵。产业转移的两大动因在于成本和市场,基于成本的产业转移并非良性发展格局,而处于市场因素的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主流。所以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开阔转移范围,不能仅限于基于低成本优势且在经济利益上较显著的制造业,同时也要关注和重视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具备隐性效益的第三产业转移。湖北拥有较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更是给湖北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环境和新机遇。湖北不仅拥有竞争力较强的成本优势,能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而且更有中部地区的广大市场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正是发掘市场优势、淡化成本优势思路的突破口所在。
(四)政策引导:从“学生多、人才少”走向“筑巢引凤”
在文化产发展方面,湖北省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区位优势、人才聚集、文化沉淀都使得湖北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着较高的起点和基础。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和思想内涵,这一要素正来自于人的脑力劳动,因而人力资源优势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湖北省本拥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聚集优势,武汉地区高校云集,科教资源极为丰富,2013年,在校大学生数目就达到了118万,这一规模居全球第一,但最终意愿留在湖北就业的毕业生不足人数的50%。留住人才是推动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步,相关管理部门应注重人才聚集,为专业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还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鼓励措施,给予从业人员优厚的福利待遇和宽松的创业环境。另外,也要借产业转移之势,开阔眼界和发展思路,大力引进东南沿海地区甚至海外的优秀文化产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傅才武,邹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湖北支柱产业的政策与路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8):26-33
[2]姜涛,章丽姗.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初探[J].党政干部论坛,2013(4):37-39
[3]刘玉堂,袁北星.推动湖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4-30
[4]黄永林.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M].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顾江.文化产业研究――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6]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内地除北京和上海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划分,对于研究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有较大的适用性;文化产业核心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且当某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较低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核心层与层相互制约的情形;文化产业规模与政府投入、员工福利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从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本身还不具备明显的规模效应。
关键词:文化产业 竞争力 聚类分析
相关理论研究的回顾
目前,国内探讨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式:
采用波特钻石模型评价体系。祁述裕、殷国俊等人(2004)在研究中主要借用了波特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了一个全面反映一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李高业(2008)进一步将五个系统归类分为三大模块:核心竞争力模块、基础竞争力模块和软环境竞争力模块。
采用其他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和标准。花建(2005)概括总结了文化产业的四大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七大内容,并在这7个二级指标下又细分了30个具体衡量指标,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邓燕雯、郑淼茜等人(2008)构建了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以文化生产与消费能力、文化传播与渗透能力、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市场营销能力四种能力为支撑的整体系统;徐萍(2006)选取和构建了17项指标组成反映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指标体系。
本文试图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及其编制说明,在对文化产业进行细化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各个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状况。
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指标及文化产业分类的选取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指标
本文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综合性原则、符合实际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了可量化的、代表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的21项指标,具体反映文化产业的市场占有、产业规模、生产效率、经济贡献、成长能力和发展基础等主要方面,用以研究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指标的影响关系。具体的21项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如下: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总产出、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文化部门第三产业总产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企业机构利润总额、文化企业机构主营业务成本、财政拨款、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城乡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产出率、劳动报酬产出率、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缴税收增长率、文化企业机构利润率、地区总产出占地区GDP比重。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选取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编制说明对于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的定义,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本文依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分类下各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属于核心层和层的主要文化产业门类进行了分类选取。本文从文化产业核心层选取了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从层则选取了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以及其他文化服务这三类进行分析。
(三)数据采集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尚处于起步阶段,统计数据口径有一定改变,鉴于此,本文选取了2008-2009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文化产业方面的统计数据,再综合整理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中有关数据,对我国内地除北京、上海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除北京、上海外,是因为:在统计年鉴中存在“中央”这个地区分类,其数据很难客观地反映北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各省市的网络文化服务中,上海占全国比重过高,超过80%,在统计分析时,上海表现出异常值的特性,因此在聚类分析时,未予考虑)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
(一)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指把一组个体按照相似性归成若干类别,其目的是使得属于同一类别的个体之间的相似度尽可能大,而不同类别的个体之间的相似度尽可能小。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我国内地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依据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水平,除北京和上海以外,我国内地其他29个省市、自治区可以分为三组,具体如表1及图1所示。
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聚类分组的情况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划分对于研究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有较大的适用性。第2组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目前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竞争力相对最强的区域;第3组主要是经济较发达的中部地区省份,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竞争力次强的区域;第1组则主要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省份(属于第1组的18个省市区中,西部地区占了多数),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虽然聚类分组中也存在一些东、中、西部省区省份交叉的情况。这其实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会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不同的基础,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会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从分组的趋势来看,各地的文化产业结构中,核心层和层大致呈现一定的比例趋势,且产业发展规模越低,比例越趋于集中。这表明,文化产业核心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当某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较低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核心层与层相互制约的情形。
三类分组之间的SIG指标都明显小于0.05,表明三组之间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与层具有显著差异;检验三组在核心层与层的比较排序,SIG指标也都明显小于0.05,表明第2组地区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及层显著大于第3组地区,第3组地区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及层显著大于第1组地区。
(二)聚类分析分组之间的相关竞争力指标比较分析
对于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总产出、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文化部门第三产业总产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企业机构利润总额、文化企业机构主营业务成本、财政拨款、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城乡人均纯收入这些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三个分组之间的SIG指标均明显小于0.05,表明它们在这些相关竞争力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
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三组之间的比较排序分析,表明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总产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企业机构主营业务成本、财政拨款、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这些指标的SIG均明显小于0.05,组与组之间排序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第2组各项指标明显大于第3组各项指标;第3组各项指标明显大于第1组各项指标。分析数据还表明,文化产业的运营状况与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很大联系;同时文化产业的运营状况与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等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固定资产折旧、文化部门第三产业总产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企业机构利润总额、城乡人均纯收入这些指标的部分SIG大于0.05,组与组之间的排序不明显。
对于固定资产产出率、劳动报酬产出率、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缴税收增长率、文化企业机构利润率、地区总产出占地区GDP比重这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指标的SIG指标均显著大于0.1,表明三个分组之间在这些相关竞争力指标不具有显著差异。数据分析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与其利润率及其资产报酬率不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即整个文化产业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产业规模效应。
对我国发展地区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注重促进不同地区间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情况类似,中部部分地区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国家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布局上,从政策上引导、扶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发掘优秀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创新,提高区域文化生产力,积极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以促进我国不同地区间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地方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政府的财政拨款会对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还比较弱小时,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发展规模偏低,会制约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并注重核心层和层文化产业之间整体规模的协调发展;当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则可以考虑集中资源推动某些地区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并提升文化生产力
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在总体规模上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从各地区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的发展情况看,仍然分散而不具备规模效应,因此,需要通过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整合,提高文化生产效率。除规模的因素外,文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与文化产品生产往往带有很强的创新性相关,而文化产品的创新性来源于创造性的思维,因此,文化产业机构和企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应该落脚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实施人才培育战略,以文化创新推动地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从上述统计结果看,文化产业规模与员工福利收入的正相关性也间接地印证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李高业.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J].理论学习,2008(4)
3.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2)
4.邓燕雯,郑淼茜.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
5.徐萍.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3)
6.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K].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关键词]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79―02
1、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
创意产业的理念最早由英国提出,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此理念提出的意义在于强调创意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形成及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此提出后虽然被普遍认同,但各国根据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使用的具体名称和界定至今都还没有统一,其他常见的提法还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些概念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注重文化内涵。以文化内容作为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②强调创造性。在产品中融入创意的元素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与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③强调知识产权。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④强调财富创造性。财富的创造是创意的最终目的和终极目标。
我国不同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提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创意产业”,主要以上海为代表,包括广州、重庆、西安等;二是“文化创意产业”,以北京为代表,包括南京、杭州、成都等。北京市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九个类别。
2、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整体实力雄厚,已经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城市。2005-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7%。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3%,文化创意企业达到5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近8000家,从业人员114.9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仅次于金融业成为第二大支柱型产业。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地处首都的特殊区位带来的市场、人才优势等,使北京市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天条件和雄厚基础。
2.1 文化资源丰富
北京市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明显资源优势。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融合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和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是现代文化与古老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会处,具有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比拟的文化汇集优势,为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无形资产。
2.2 市场空间广阔
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3万元,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北京市恩格尔系数在全国最低,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据新华网报道,2010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达11.8亿元,连续4年获全国票房冠军。“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出版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年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品种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每年都举办众多的艺术节、音乐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国内文化品牌的推广和出口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3 文化创意人才集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聚集了一大批全国一流的文化名人、文学家和艺术家;此外,北京市高校众多,又是我国最大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北京市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密度均大大高于其他城市。为了支持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于2006年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并且北京的多所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工业大学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
2.4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根据国际经验,产业的集群式开发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产业的空间集聚形式能够发挥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提升区域竞争力。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搭建起了很好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北京市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数量达到30个,而各县区的集聚区更多达10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仅促进了资源整合,实现了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也提升了知名度,更能引起社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和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北京市推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增长效应
北京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4-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了近1000亿元产值,年增速达到19.7%,对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增大。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3%。文化创意产业跃居北京市第二大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2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北京市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但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北京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推动北京市产业结构向知识型、服务型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产业优势。相对于传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所依赖的不是自然资源,而是文化传统、创意观念等,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能在很少甚至不损害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2006-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9%,高于全市经济增速7.5个百分点,在财富创造能力上显示出强劲的实力,并且缓解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理选择。
3.3 就业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不但是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更是英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相当显著,2006-2009年的从业人员年增长率达到了8.7%。
3.4 相关产业带动效应
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生产要素是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的生产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度,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比如文化娱乐业将推动旅游、餐饮、交通、演艺市场的发展;广播影视业将带动音像、通信设备、广告等产品及服务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能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的建成,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不仅促进了道具、房屋等租赁服务业,还将创意文化融入民俗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4、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设
知识产权保护是使得创意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如动漫、影视等作品一经公开之后,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刻录复制,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创作者的经济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创作者无法从自己的劳动和投入中有所收获时,创意的积极性也就无从激发,从而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美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全面实施版权战略,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完善的版权保护,使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创作激情不断进发。
4.2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难的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特点,从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渠道积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创意企业打造良好的融资发展环境。目前北京市政府已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陆续推出文化创意金融产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对加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4.3 注重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发展已相对成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和运作规则,在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不仅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壮大与成熟。
参考文献:
[1]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赵弘,王俊红,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赵弘,首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前线,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