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09: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风气建设的认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现实社会,各行各业都讲究和提倡一种风气。好的风气展现一种文明,是一种美,是一种和谐。无论是美的、丑的、善的,恶的,它所表现的都是人的行为,它所代表所影响的往往是一个集体。对学校来说,泛及的往往是校风,对班级来说,体现或者泛及的往往是班风。好的风气会被人赞美,坏的或者说不良的风气则会被人鄙视和唾弃。对于学校来说,不良风气或者坏的风气影响远的不止学校和班级的声誉那么简单。这种影响涉及的往往是一代人或者是一批人。而好的校风和班风将会影响众多的青少年从无知转变为有知,从无所作为转变为积极向上。因此,抓好班风建设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班风的定义
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的风气、作风。是班级建设和青少年成长阶段不可或缺的动力。班风对外是班集体的形象,班风对内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具体体现的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班风可以勉励和促使同学们积级进取,与人为善,勤奋学习,抵制丑恶。
一个班级的班风是良还是差,与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及组织诱导能力有着直接关系,作为一名对青少年成长负责任的老师,当他(她)被学校任命为一个班级班主任的时候,他(她)就应该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身上的担子,在责任的促使下,他(她)首先并且应该想到的就是如何营造任教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这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不容忽视的严肃课题,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把一个班带成一盘散沙。一个班良好的风气是经过班主任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良好的班风会使同学之间形成亲切、和睦与互助的关系;良好的班风会助长全班同学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行为;良好的班风会使同学们形成遵章守纪、维护班集体荣誉的精神状态。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班风的培养和建设,让良好的班风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怎样制定和营造良好的班风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同班的学生朝夕相处,彼此影响,荣辱与共。可以说班级风气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制订相应的班规班纪。制订班规班纪要有针对性,制订过程必须民主化,实施的方法又必须恰当,这样做有助于增强学生自律、自强意识,从而使班规班纪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笔者在职教中心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几年,在班风的制定上有以下尝试:
1.要让同学们知道并且认识到,搞好班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班风,为什么一个班必须具备良好的班风,我们班应确立怎样的班风”等问题,在统一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启发和诱导学生确立班风标准,共同为班级建设争荣誉,填光彩。
2.把班风标准列为可遵循的行为规范,要求全班同学自觉遵守。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倡导班风的口号:“品德像雷锋一样高尚,卫生像镜子一样干净,学习像张海迪一样刻苦,队伍像仪仗队一样整齐,纪律像军人一样严明”。这样的口号虽然流行于上个世纪,今天用在班级的班风建设上仍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3.班主任和班干部要以身作则。有人说:“身教胜于言教;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班主任的以身作则要从点滴做起,比如:每天准时到校,和学生一起出操,不随地乱扔东西,热爱和关心学生,衣着、言谈、举止为人师表。
除此之外,还要精心组织,参与策划,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模范作用,给班级骨干提建议、教方法,培养他们成为班风建设的倡导者和率先实施者,教育他们在班风形成过程中起骨干带头作用,从而使班风建设由点到面,由少数到多数,由压力到动力,由被动到主动。
三、怎样推进和保持良好的班风
这次教育,从3月3日开始,到今天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就教育开展情况作以总结。
一、这次教育的主要特点
这次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坚持围绕“一切服从教育效果、一切立足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狠抓教育落实。
(一)各级高度重视。一是教育筹备到位。政治部在节前,按照总队通知要求,在机关各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广泛征求了各级干部对加强风气建设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拟制形成了较为详实的教育方案,并为所有部门以上领导和综合科室准备了具体详细的《学习资料汇编》,并将上级规定的学习篇目和文件编成电子版本,供每个机关干部学习时下载使用,为教育取得实效奠定了基础。二是思想发动到位。继总部、总队教育动员后,××政委又结合支队党委机关和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再动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重点,为确保教育不偏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各单位又层层进行了发动,进一步深化了对搞好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认识。教育过程中,支队首长专门召集各部门领导和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成员就严密组织教育和补课问题进行了强调,确保了教育的正确方向。三是统筹安排到位。为实现学习教育与正常工作任务的双丰收。教育中,机关很多同志都能做到正课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课余时间抓紧处理业务工作。妥善处理了工学矛盾,既确保了教育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的落实,又实现了部队安全稳定和中心任务圆满完成。
(二)方法灵活多样。针对内容多,时间紧的实际,支队采取了理论学习、组织讨论、观看录像、笔记展品等学习方式,促进了教育效果的落实。一是在普遍学基础上突出重点。对要求学习的内容,在普遍学习的基础上,把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关于风气建设的论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制度和规定作为重点,组织干部原原本本地学,对先前学过党的十七大报告、新《》,主要是进行概括式、摘要式地学习,使零碎的认识系统了,抽象的认识具体了,感性的认识升华了。二是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注重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给出足够的时间,要求每名同志联系实际和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以各部门和科室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目的,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习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三是在观看警示片基础上加强引导。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不但机关全体干部观看了《失衡的秤一一受贿案警示录》、《贪婪霸道自掘坟墓一一林福久案件警示录》;支队科以上干部观看了《欲海沉舟一一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为扩大受教育面,昨晚上政治部组织支队大(中)队干部认真观看了这两部警示片。通过反面典型的警示,使大家深受触动,提高了全体干部的辨别能力,真正使写在纸上、记在本上的东西在思想深处打下了烙印,自觉变成个人的行为准则。
(三)注重解决问题。这次党委机关教育能够围绕总部、总队确定重点解决的五个方面问题,同支队的全面建设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综合起来把握,分层次、分条块明确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立准了靶子,选准了突破口。司政后各部门结合本部大会讨论反映的26条意见和建议,认真组织查摆,增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特别是各部门在查摆问题过程中,大家本着对党的事业、对部队建设、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像、实、准”的要求,认真进行了组织讲评,确保了教育触及思想、解决问题,为下一步抓好巩固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这次教育的主要收获
大家普遍感到,这次教育活动,既是一次强化宗旨意识的党性教育,又是一次完善品行修养、塑造人格魅力的人生辅导课,教育实在管用、受益终生。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认清了加强风气建设的重大意义,较好地解决了思想认识不够高的问题。教育前,有的同志认为,风气问题由来已久,各级都在抓、都在强调,但未必就管用,借助一次学习教育活动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有的同志认为,风气建设是领导干部的事、是主要领导的事,是上级机关的事、是掌权管钱部门的事,自己位卑职小无权,在“风气”上出问题是不可能的。通过教育,大家深刻认识到,这次学习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职责使命的现实需要,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完成好年度重大任务的重要举措,是从政治上对党员干部成长进步高度负责的重要举措。认识到良好的风气是调动官兵积极性,激发内在动力的根本所在,风气建设不是哪个领导、哪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每个人的事,弘扬新风正气必须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正在做的每一件事做起,自觉身体力行;只有提高思想境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是非观念,真正把做官为人的基本道理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完成使命,高标准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
(二)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作风不够实的问题。作为党委机关的一员,就必须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如果服务意识淡化,就不能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权力,履行好党委机关指导服务基层的职责也就无从谈起。通过教育大家深刻认识到,只有平时时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掌握基层,才能为党委实施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才能及时发现矛盾和隐患,做好化解工作,减少工作失误。只有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基层最需要、最迫切、最难解决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的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才能赢得基层的信赖。只有真诚帮带,切实解决好“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带头做到:“变讲为做,变盯为带,变批为教”,才能真正成为作风实,素质高,会帮教,深受基层欢迎的好干部。
(三)进一步强化了表率意识,较好地解决了榜样作用不够好的问题。党委机关作为领率机关,在部队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党委机关的自身建设,直接影响到部队整体建设的质量。学习中,大家一致认为廉洁方能聚人、身正方能带人、律己方能服人、无私方能感人,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为部属做好表率,才能赢得尊重和信服。机关干部普遍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委首长,代表领导机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谨小慎微,树好形象,为基层做好模范,用实际行动维护好党委机关的良好形象。
虽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对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比较缺乏,有的体会不够深刻、对照检查不够彻底;在联系实际,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打算
抓好风气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这次学习教育仅仅是“上篇文章”,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巩固和深化教育成果的“下篇文章”。着眼支队实际,当前,特别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进一步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集中教育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风气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工程,决不能寄希望于一次集中教育,就把问题解决了。一方面要在解决查摆出的问题上求深入。此次教育中,每名同志都深刻反思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是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的教育中思想触动不大,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有的同志感到,在风气建设问题上,自己无“权”行使,也无“权”过问,缺乏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客观评价教育成效,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紧抓不放,才能予以解决;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好部队建设中的各种难题,牢固树立对部队高度负责的精神,知难而进,敢抓敢管,决不上推下卸、回避矛盾、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对一些本级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在搞好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更新观念,创新办法,有所作为。
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学校层面的,指高校教学管理和学术研究的情况,以及高校教师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理论学习情况,直接反映在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上。二是大学生层面的,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也包括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反映在大学生的学习绩效和学习状态。这两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共同形成一所高校的学风。本文中使用学风的狭义定义,特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
二、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完成了之前确立的高考目标,而对自己的大学学业和未来缺少及时的规划,没有确立大学期间的奋斗方向,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大学的生活也比初高中更加丰富,很多社团活动和主题校园文化活动,都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神经,大学生在课外拥有更多的可支配的时间,在缺少奋斗目标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学业方面。
2.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楚。根据现在的高考制度,大学生可能被一志愿录取,也可能被二、三志愿录取,而在一些普通本科学校,这种被调剂录取的情况更多,有近六成的学生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被学校录取。另一方面,大学生所读的专业和方向,也是依据父母或者长辈的意愿来选择的。以上两种情况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对专业的了解。由于缺少专业的兴趣,就很可能导致他们学习动力的不足,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迷茫和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的现象。
3.影响学风的其他因素。随着形势的发展,在高校中出现了影响学风的新因素,比较典型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大学生因为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就业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带着这样的健康隐患进行大学的学习,也会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加强学风建设可以从加强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等方面入手,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奖惩机制,严抓考试风气。要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必须依靠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积极创新,寻求提高学风的对策和途径。
1.紧密结合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在大学期间培养起来的学习能力也是大学生进入未来社会的基础和保证。高校要通过有效的形式,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从思想和行动上提高学习意识。
2.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质。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代表一所学校的整体风貌,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学风建设的外部环境。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实,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文化素养得到升华,团结协作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也会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也能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这非常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严肃考试风气。考试是对学习过程的一次检查,要通过提高考试的质量加强学风建设。在高校的层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考风考纪的建设,严肃考试纪律,杜绝考试作弊行为,保证考试的威信度,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对发现考试违纪的学生要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在教师的层面,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考试之前不能向学生透露考试的重点,尽量减少开卷考试的次数;在学生的层面,要让他们懂得只有刻苦努力地学习,才能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和发展,不应依靠考场上的小动作通过考试。
四、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 考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65-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培养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各高校在学风和考风方面暴露的问题愈来愈多,尤其是考试作弊风气着实令人担忧。考试作弊在高等院校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作弊手段高明且方式繁多,作弊学生数量及作弊率呈现递增趋势。有学生将考试作弊形象描述为“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在学生群体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考试作弊就像阅读、写作一样已成为了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关于高校考试作弊风气的蔓延滋长,学生考试诚信缺失等现象,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地担负起遏制考试作弊这一丑恶风气的神圣职责,应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所在,积极思考当前考风不正的主要原因,及时发掘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切实加强考风建设,以“抓考风,促学风,树校风”为主线,逐步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1 导致高校考风不正的原因
关于考风的问题,高等院校历来是比较重视的。每逢考试前夕,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通过通知或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重申、强调考试纪律,考试中除至少安排两位监考老师外还特意选派楼层巡视员对整堂考试进行监督。尽管如此,当今高等院校大学生舞弊的不良风气屡禁不止,作弊势头还有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1社会因素导致学生作弊风气蔓延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时时侵蚀着大学生的头脑,部分学生学习上不下功夫,企图考试舞弊提升成绩,因而考试风气每况愈下,作弊一度泛滥。此外,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社会现实严重挫伤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率占38%,据分析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率将会有增无减,这些客观的就业因素使大学生学习方向迷失,缺乏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因而在学习中他们显得消极被动,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甚至信奉“分不再高,及格就行,学不再深,作弊就灵”的消极论调,因而每到期末考试各种舞弊行为就习以为常了。
1.2学校考试模式僵化老套,考试管理不完善
在“质量工程”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大力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而关于考试改革和研究恰恰总体滞后,现行考试制度和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重理论、轻运用;偏记忆考查、轻能力考核;考试方式实行期末考试一卷制,淡化平时考核;考试形式重笔试、轻口试,重闭卷、轻开卷。这种呆板的、僵硬的考试模式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死记硬背路径上,容易让学生对平时的学习产生懈怠情绪,期末考试穷于应付,这样也为夹带、抄袭等各种作弊行为提供了可能性。此外,考试管理不完善,也为学生作弊提供了“可趁之机”,学校教务管理工作者未充分认识到考试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考风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考试前关于考风考纪宣传力度不够,内容单一老套,没有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识到作弊的危害及影响。同时,考试组织缺乏严密性,考试管理缺乏规范性,作弊行为的处理缺乏及时和严厉性等也是考风不正的诱因。部分监考教师对监考的意义理解不深,监考不投入,常有“人在考室心在外”的现象,有的即使发现作弊行为也熟视无睹,既不对作弊者进行批评教育也不上报教务主管部门。部分教务管理工作者忽视学校考试制度及规范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对作弊者宽容以待之,处理不严,作弊者即使背上了作弊的罪名,但实际上对他们学业及人生发展影响不大,因而助长了作弊丑恶风气的蔓延。
1.3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
越过了“万人挤独木桥”的困苦阶段,有学生认为“高中拼命,大学养病”,因此在大学阶段显得松懈懒散,把学习摆在次要位置,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团、兼职或其他课外活动中,有的甚至玩游戏成瘾,谈恋爱度日,平时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考试时企图作弊蒙混过关。
2 加强考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2.1提高对考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校、院二级齐抓共管,多部门联动的考风管理体系
各二级学院和教务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考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考风建设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还是学校维持良好社会声誉的有力保障,所以形成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考风是考风建设的一项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学校应建立以教务学工为龙头,纪检、宣传为支持,各二级党政为支撑的考风建设联动体系。教务与学工部门要以“抓考风,促学风”为共同宗旨,统一思想,联手行动,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2加强考试队伍建设,落实业务培训
考试队伍建设是严肃考风考纪必须的重要环节,各高校要安排那些工作认真、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忠于职守的人员担任监考教师,并实行先培训后监考的原则,学校还要采取激励奖惩措施切实提高监考人员的工作热情,对工作出色的监考人员要给予表彰,同时对监考失职的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严肃处理。
2.3完善考试监督机制
要建立健全校院两级考风考纪巡视制度,对监考教师在考场上是否正确履行其职责进行监督,对不能有效履行相关职责的监考教师要及时调换并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各高校应设立群众举报箱对监考失职教师及考试作弊学生进行暗中监督,并认真做好违纪举报的查处工作。教务管理部门对群众的来信、举报电话要认真对待,详细做好记录,及时做好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校纪检部门要积极关注并监督违纪处理工作,确保考试监督机制每个环节的畅通有序。
2.4切实做好考生的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当前高等院校学生作弊风气不正,说到底就是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各高等院校应通过讲座、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或其他渠道切实加强对的学生诚信教育力度,让学生意识到作弊是有损人格、缺乏道德的丑恶行为,让他们以沉着考试为荣,以作弊为耻。
2.5认真做好考试期间的宣传工作
考前学校应向考生宣传考试政策规定、考试纪律等,提高考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让考生感受到考试的严肃性,打消部分学生对违纪舞弊的侥幸心理。每堂考试后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各种有效形式,及时公布当堂违纪舞弊事件,提高考生认识,形成良好的考试氛围。
2.6建立健全考试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要对过时的、守旧的考试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对考试及监考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违纪情况,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现一起就严肃处理一起,要坚决捍卫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坚决与违纪作弊行为作斗争。
考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各级领导和全校教职工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将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级联动的考风建设监督体系,将考风建设与学风、教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狠抓考风,树立优良学风,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求真、务实的教育教学环境,逐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在学风建设中,治学风气是主导,学术风气是基础,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直接影响着学习风气。高等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是良好学风的前提和保障。大学学风建设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通过科学的管理,培育良好的教风,建立良好的学风,塑造一流的校风。
一、当前大学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人们的精神需求、认知方式和经济判断呈多样化趋势,大学校园内部分师生受到国内外各种文化力量相互碰撞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弱化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价值取舍以自我为中心,一些不良风气严重制约着高等学校实现新时期所赋予的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这些学风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大学生心无理想,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考虑过怎样过好大学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2、学习目的不正确,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有些大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有好工作,导致应试倾向严重。思想上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淡薄,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这对自身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3、贪图玩乐,追求享受。有些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等,只求活得潇洒、快乐。可以说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破坏了学风和校风。
二、学风建设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大学学风建设在抓学习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大学生懂得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1、学知(learning to know),就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也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要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博返约的学习方法。
2、学做(learning to do),就是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团结。
4、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learning to be),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因此把求知与学做、做事与做人、广博与专精、社会与个人综合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作为学风建设的目的,正体现出新世纪大学教育理念的综合化、人本化和主体化。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学风建设的内涵
1、要大力强化教职工的师德建设。
学生的培养责任在教师,教师的风貌系于师德,师德的提升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建立优化教师队伍和规范教风的有效机制,加大考核力度,量化测评标准,健全学术规范,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座右铭,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树立学风典范。
2、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内在品质在外部环境的熏陶中内化而成,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文、史、哲等人文课程,解决好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同时在硬环境上有计划有重点的营建校园文化景观,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校园文化中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精神,在软环境上增加人文讲座,发挥社团作用,弘扬时代主旋律,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3、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质量观和学生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存在着专业过细,教学手段落后,学生能动选择发展空间不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个性发展,特别在评优、入党、推荐研究生等涉及学生个人利益和发展方向的一系列问题上,过分注重分数的考核,忽视能力、素质与创新意识的综合评价,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新的更加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导向,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从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严肃考风考纪,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
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部分学生在考场上存有投机取巧心理,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和破坏学校的教学秩序。杜绝作弊现象,一方面要在开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一方面也要改革过去单一的考试形式,从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考试。
5、加强制度建设。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各个部门,它的确需要我们去营造去倡导,但良好的学风绝不是一个会议、一场运动、一次宣传、一番教育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上建章立制,用制度把有利于优良学风形成的因素具体化、条理化和规范化,把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实践及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全部纳入系统的科学的规范之中,并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把我们所推崇的形式、所倡导的内容经常化、制度化,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形成优良的学风。
一、全面深刻领会“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的内涵和意义
转方式,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就是转变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发展方式。
正风气,就是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正党风、政风、学风、作风、行风、民风。
提效能,就是要突出落实、突出实效、提高效益。
转方式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正风气是转方式的前提和保证,提效能是转方式、正风气的成果。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医疗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医疗、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群众的基本愿望,又要考虑乡村发展的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是人类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学习、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我们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四、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深钻细研真领会。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满足于文件文章读过了,基本观点了解了,掌握得也差不多了,而不愿深钻细研,导致学得不深,学得不透,难以致用。必须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时时放在心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二是坚持全面掌握学完整。必须坚持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学、系统学,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满足于浅尝辄止,片面掌握,一知半解。要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指导实践。
三是坚持追根溯源悟深透。学习科学发展相关理论,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寻理论之根,溯实践之源,在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中体悟其真谛,从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深刻体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并为之而努力实践,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
四是坚持联系实际求实效。要以求真的精神,深入钻研原著;要以务实的态度,深入社会生活。不能满足于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必须从生动的实践中领悟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要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实际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加快建设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我市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在第一阶段学习中,我受益非浅,主要体会如下:
一、对“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有了更深的了解
转方式,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就是转变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发展方式。正风气,就是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正党风、政风、学风、作风、行风、民风。提效能,就是要突出落实、突出实效、提高效益。转方式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正风气是转方式的前提和保证,提效能是转方式、正风气的成果。
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医疗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医疗、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群众的基本愿望,又要考虑乡村发展的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三、“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重在思想观念的更新
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重要的投资软环境。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克服影响软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思想障碍。一是满足于现状,围步自封,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部门的本位主义,这是当前加快我市发展步伐的最主要障碍。要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做好筑巢引凤工作,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做到"放水养鱼"而不是"杀鸡取蛋"。三是影响开放、束缚发展的土政策。这些土政策以一时一地的蝇头小利妨碍自己的长远利益。因此,要进一步搞好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是人类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学习、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我们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四、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要做到四个坚持
首先要坚持深钻细研领会。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满足于文件文章读过了,基本观点了解了,掌握得也差不多了,而不愿深钻细研,导致学得不深,学得不透,难以致用。必须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时时放在心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其次要坚持全面掌握学完整。必须坚持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学、系统学,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满足于浅尝辄止,片面掌握,一知半解。要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指导实践。三是要坚持追根溯源悟深透。学习科学发展相关理论,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寻理论之根,溯实践之源,在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中体悟其真谛,从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深刻体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并为之而努力实践,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最后要坚持联系实际求实效。要以求真的精神,深入钻研原着;要以务实的态度,深入社会生活。不能满足于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必须从生动的实践中领悟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要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实际能力。
“八荣八耻”是××年月日同志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代表时,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八荣八耻”在两会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版权所有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八荣八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同时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乃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动体现,是匡正当前从政道德、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同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版权所有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八荣八耻”是××年月日同志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代表时,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八荣八耻”在两会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版权所有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八荣八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同时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乃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动体现,是匡正当前从政道德、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同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版权所有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