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09: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633.91
1.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加深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印象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组成生物课程的两个最主要的部分。课堂教学是对实验教学的指导,而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劳动技术教育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应用于实践,在劳动过程中知识的印象就得以深化。
1.2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关键的培养目标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重复性的锻炼,而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还能够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方式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此外,劳动技术教育还能够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当学生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时能够承担起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任务。
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拥有多种途径,通过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课堂授课中渗透、生产实践中渗透以及科技创新中渗透。
2.1课堂授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生物授课时,由于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思维较为活跃,以及劳动教育技术的传授较为系统,所以渗透的效果会比较理想。
实习是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生物学知识学习之后,立即在劳动中对其进行检验,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制种基地实习,通过对父本母本植物进行授粉,观察子代形状来检验所学知识,在此过程总还获得了授粉的劳动技术。又如在讲解“无氧呼吸”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水田中观察烂根的水稻,一次加深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的课程时,对学生进行植树技术的教育,给学生传授合理密植的种植理念,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
2.2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生物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员利用生物学知识服务生产的能力。生物学的教学效果要到实际生产中去检验,而生产实践也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渠道。
生物学知识中的劳动技术最主要应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例如生物学教师推广“鲜尿喂牛”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肉牛养殖节省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而在生物学中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的鸡蛋保鲜、小鸡孵化等劳动技术一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就能够对原有的生产模式和劳动技术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体现了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生物学劳动技术,例如人工育种、病虫害防治以及作物改良等技术,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足以体现生物学劳动技术在生产中的巨大力量。
2.3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发展到生产力发展的转化要依托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基础就是劳动技术的革新。生物学,尤其是微观生物学是本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众多的学术成果在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中涌现,所以在科技创新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最初是通过科技小组的形式进行技术革新,例如食用菌科技小组在培育新菌种的过程中对食用菌的养殖收割技术进行培训,之后在组员和群众中进行普及,就能够将技术的革新产业化、效益化。
目前,科技小组的组织形式日益被科技团队的形式取代,团队中具备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兼顾的技术创新集体,在生物教学中,这个集体可以进行研发和劳动技术的传播,已到达技术产业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乾.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劳动技术教育[J].生物学通报,1993(4).
[2]孟召英.联系生活实际[J]. 山东教育科研,1994(5).
[3]龚凤英.浅谈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培B[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7).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211100)
摘要: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政府重视程度高、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保障体系完备等特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当前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课程实施等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外的经验对我国技术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切实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国外 劳动与技术教育 启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重视和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 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很多国家采取有力政策支持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除有专门的《义务教育法》外,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配套的法规,以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如1964 年德国
教育委员会提出《文化部部长联席会议建议》, 将引进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对主体中学进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明确指出:“把学生引入当今劳动世界富有成效的做法只能是伴随着解释和思考的亲身实践。因此,劳动技术教学是涉及不同事实领域的、基本的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在6~10 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 岁要擦汽车和去菜园翻地;16~18 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1989 年, 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通过《霍巴特宣言》,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 其中有四大目标涉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如“教育要反映国家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学生传授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向学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掌握技术;提供适当的职业教育和关于劳动领域的知识,包括对劳动在社会中的性质及其地位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瑞典堪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典范,该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不进行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教育重要内容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则受到高度重视。议会规定,基础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内容之一,与文化基础课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不断推进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到了现代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各国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情况,还反映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如新加坡和韩国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 提出力求使每个学生德、智、体、技兼备,获得全面发展。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也正逐步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
对于如何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当前世界各国几乎趋于一致:主张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技术教育。例如, 澳大利亚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1983 年颁发了“参与和平等计划”建议,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转入工作生活。德国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教育学生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某项生产技能外, 还十分注意教育学生了解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 并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关系。日本尾随美、苏、英等发达国家,不单关注少数拨尖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普通技术工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近代技术为基础的机械生产技术, 作为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中心内容, 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术的能力。从1981年至1982 年,法国让中学生在55000 多个企业实习班中接受培训, 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越长,基础越好,插入专业教育的时机也就越成熟。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的这种变化, 隐含着学校对学生不再强调“技术合理性”,而是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飞猛进的时代变化构成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同时也要求各国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教学改革引导、帮助学生获得驾驭个人和职业生活的能力。
第一,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如德国对技术、环保和经济的一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设置了专门的学习主题,如能源、原料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等。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从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把“现代技术”纳入中小学的学习范畴。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如德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行为引导教学,其基本理念与“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实践性学习”或“项目学习”等是相通的。在澳大利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运用讨论、辩论、讲座、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模拟、社会访问、现场参观、设计情境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教学活动社会化。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坚持开放式办学, 通过安排个别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接触劳动世界,获得不同劳动领域、工作环境和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接受职业教育或选择职业奠定基础。
此外,各国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创新教育。如俄罗斯规定小学生从2 年级开始,每年要完成一项设计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英国从小学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美国创造教育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激荡法”则被引入全美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四)建立健全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各国尤其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主要包括劳动与技术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的培养两个方面。
对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国家积极致力于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例如,德国中小学建有配置水平与理、化、生实验室相仿的金工、木工、电子电工、营养与烹饪、塑料加工等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以金工专用教室为例,除常规的车、钳、刨、磨、铣床外,还配备了许多专用机床,甚至先进的数控机床等。英国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如同工厂的车间,台钳、机床、电钻等工具设备一应俱全。澳大利亚各学校建立了木工工场、金工工场,有的州还开辟了标准化流动工场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
有关师资的培养,早在1902 年,澳大利亚就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师在职进修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手工和家政课教师。德国大部分联邦州的劳动与技术教师是由高等院校直接培养出来的,他们通常在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另一个专业,在四年常规学习毕业后,还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考试(相当于硕士水平)。不仅如此,德国还是一个重视在职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的国家,如各州不仅设有专门的网络化教师培训机构,而且培训形式多样,方法也比较灵活。瑞典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大多由高等师范专门培养,学生必须获得“手工艺师傅证书”或其他资格证书,并具有2~7 年的实际经验,才可从教。除职前培训外,瑞典和德国一样, 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很普遍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待遇方面,瑞典小学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20%,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48.%;高中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58%, 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93%,几乎是工人工资的两倍。由于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积极性高,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起步较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矛盾也集中凸显出来。
(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自上而下保障劳动与技术课程常态实施的各项政策,如没有研制或出台地方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二是缺乏地方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政策,如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细则;三是缺乏制定对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四是缺乏有序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等。
(二)来自学校的问题
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 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2) 劳动与技术课时严重被挤占;(3)劳动与技术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够合理,随意性比较大;(4)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规划;(5) 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专业教室)和校外教学场所;(6)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学习、深造;(7)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三)来自教师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 少数教师平时疏于学习、研究,导致对劳动与技术教育作用和意义认识的偏差;(2)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专业水平欠缺,动手能力差,对教学工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3)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开发的简单化和非科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较为完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二是缺乏可以帮助学生规划个人生活道路的教学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内容庞杂、混乱,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常常以讲授、示范为主,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课堂教学评价多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而且评定的指标、内容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各种教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种教育的发展。但这种理念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因此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宣传报道,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宣传,要使校长充分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从而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二) 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要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尽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课程上有人教,使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培训、教育科研形成系统。尤其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需求, 改变目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设置上的门类多、科目杂、不规范状况,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建议必修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主,选修课程以地方教材为主,但无论哪种教材都应由国家主管部门拟定统一标准,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学校要根据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特点, 搞好教学常规的布置与检查,包括调整和安排教师的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等, 提高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
地方政府和各有关方面要切实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或实习基地,建立与教学项目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农村地区,要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及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将学校办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林科学技术的推广基地和农林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让家长部分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任务。如自我服务劳动、基本的家务劳动、烹饪、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常见的种养技术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指导、督促来完成。社会是学生实践的大课堂,学校要密切与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五)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设备、场地等条件外,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较高、数量充足、项目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与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一要重视培养、培训教师,二要留得住教师。主要措施有:(1)从现有教职工中精心挑选热爱劳动与技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强,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劳动与技术教师;(2)从工厂、企业、乡村农技站(点)以及种养专业户、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劳动与技术教师;(3) 选用农林工科院校毕业生从事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4) 强化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日常教研活动;(5)在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适当对劳动与技术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长期从事这一教学工作;(6) 建议师范院校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与技术教师的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复文出版社,1985
一、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 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 来认识。目前,我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初中的升学率仅有25%,因此,加强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具 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农村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 在的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 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 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
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是改善和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必 须根据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 学生升学或就业打基础的实际出发,注重教材的基础性、通用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先进性。这是编写初中劳 动技术课教材的基本原则。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工农业劳动技能和服务性劳动能力两个方面,分为“家庭饮食起 居”、“加工工艺”、“使用安装维修”、“种植、养殖技术与农副产品加工”等四个可操作系列,以改变初 中毕业生中存在的“农民子女不会务农、工人子女不会做工、优秀学生生活上不能自理”的怪现象。要不断充 实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家用电器的使用维修等先进的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要从当地需要出发来选择教材内容; 要注意教材的思想性,以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观点的教育;要突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和操作训练。
为了解决教材适用性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可以在教学大纲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教材、地方教材和 学校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即由省、市、自治区组织编写通用教材,由各地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编 写地方教材,供学校选用;同时允许学校增删或自编补充教材。
三、以操作训练为中心,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初中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 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它 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 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 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 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 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劳动技术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 ”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 转贴于
在农村中学,应该推广全国“十杰教师”、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冯振飞和吉林省九台22中张再昌“横讲竖 穿”的教学经验。“横讲”,就是根据农村季节或农作物生长阶段来上劳动技术课,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结 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竖穿”,就是在完成某一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之后 ,把“横讲”时所教过的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条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 既看得见、摸得着,又学得深、记得牢。
在城市中学,可以推广上海市通过多年实践所形成的“三个阶段、五个环节、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三个阶段、五个环节”是:认知阶段,包括观察和模仿两个环节;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环节;完成阶段,包括 反馈和矫正两个环节。“三种课型”是:以掌握某种操作技术或工具使用技术为目的的操作课;通过完成某件 作品来学习技术的制作课;以学生观察、模仿、讨论教师操作为内容的观察-练习课。
为了保证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还应该建立考核制度。考核内容既要包括劳动技术,也要包括劳动态度 ;既要注重平时考查,也要重视劳动技术竞赛成绩。
四、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是上好劳动技术课的前提条件之一。基地建设可以与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 产业相结合,也可以建立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或专门的实习、实验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舍得 在这方面花钱投资;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拨给专项经费,批给土地,并动员社会力 量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是有困难的,以市、区(县)为单位建立劳动 技术教育基地比较可行。北京市建立了市级综合基地、区(县)基地和学校基地相结合的三级劳动技术教育中 心,上海市也建立了具有综合功能的区(县)级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和项目单一、可供几所学校交替使用的劳动 技术教育中心。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一般可以在学校自建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的同时,以区(县) 为单位建立一个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具有综合功能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供全县各校交替使用;在人口比较 稀少的地区,也可以几个乡联合建立劳动技术教育中心。这样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基本可以保证教 学任务的完成。暂时没有条件这样做的地区,可以通过校厂(场)挂钩来解决实习场地问题。
五、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 的关键。必须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各校应从现任教师中挑选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业 务水平较高或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起劳动技术课的专任教师队伍。在过渡阶段 ,可以调用校内动手能力强的理、化、生教师担任讲课辅导教师,选择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实习 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聘请厂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担任兼职教师。
关键词:玩中学 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
一、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社会。
1、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2、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缝纫、烹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2、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社会。
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用食堂,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挖泥,摔泥,揉泥,捏泥,"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下海捡贝,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按周编制,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动用游戏的技能训练设计方法,就是在强制与基本强制性的训练中引入儿童在游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轻松活泼、自由选择的情感,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师生、学生间的全面合作。我们可将劳动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例如"猜一猜,我在干什么?"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学生或梳头,或系鞋带……个个兴致盎然。
比赛法: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低段安排刷牙、穿衣、洗手、洗手帕等比赛,高段可进行钉钮扣、做垫子、做蝇拍等比赛。由于比赛时学生十分投入,因此收效甚高。
表演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曾讲到表演教学的好处:一是由孩子自己进行,有直接生活感受,二是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因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事先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然后按根据特长选定内容。由于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表演时学生总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这样,准备、表演多次练习,学生的技能自然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模拟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观点 劳动习惯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中指出在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通过接受养成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文明风采”竞赛等特色活动的激励,中职学生在学习掌握技能的同时,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提高。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上学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好像变了一个人――有礼貌了,懂得感恩了,做事情有章法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展及我国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
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因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让学生加深对劳动的认识。
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内容。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在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使我们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现在的人类。所以我们要热爱劳动,把劳动作为生活的乐趣,始终记住“劳动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劳动是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成长和存在的需要。我们通过劳动改变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因此,不同的劳动有着不同的收益,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追求有着不同的劳动,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奉献。无论是有价劳动还是无价劳动,都是可贵的和值得珍惜的。苦也好,累也罢,劳动不仅有关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关人的快乐和美好。劳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劳动锻炼和造就了我们人类。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能劳动和爱劳动。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劳动证明我们不懒惰,劳动说明我们不贫穷,劳动表明我们不落后,只要我们想进步、想拥有、想改变,劳动一定能够为我们实现。
革命先烈同志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因此,我们中职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劳动实习,要热爱劳动,把劳动作为人生的乐趣,始终记住“劳动最光荣”。
二、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品质。
我国宪法规定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其意义是重大的。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它要求每个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应承担的工作。劳动者应当履行规定的义务,不断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劳动,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劳动生产任务,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维护工作制度和生产秩序。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职业道德是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调节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并对社会负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每个劳动者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以保证集体劳动的协调一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劳动者在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就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向社会负责,这是现代社会法律要求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既是劳动者的义务,也是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的保证。劳动者努力提高职业技能,提高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劳动者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熟练劳动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因此,我校在教学中不断增加劳动实习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通过劳动技能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
三、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人的成长必然要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劳动技术教育课就给了学生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劳动技术教育课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模仿、思维想象、认真思考、动手操作、发明创造等能力,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健壮学生的身体,即劳动技术教育课能益智健体、养德强能。
1.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强健学生的身体,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学生到实训基地亲身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不易――既需要娴熟知识技术,又要有强健的体魄,尤其机电专业的学生进入工厂实习更需要有健壮的身体。从而让许多学生想到自己父母打工赚钱的不易,培养加深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品质。在劳动实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计算机、车床等劳动工具都需要保养维修,没有劳动生产工具就无法进行劳动、生产产品,让学生产生保护劳动工具的思想意识,热爱劳动工具。通过与工厂工人、果园工人等一起进行劳动生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按规程办事等优良的劳动品质。学生看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欣喜若狂,内心就会产生成就感――文化知识虽然没学好,但能进行劳动生产了,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使学生在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随时随地都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行、弃恶从正,积存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合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
2.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学生自己能对事物有美丑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突出地落实到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去。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地模仿,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课就是一门集自然生活美、形象艺术美、品德心灵美和精湛高超的技术为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课。劳动技术教育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引导他们在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上健康成长,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在今年我校举办的艺术节中,机电部钳工教师把美学知识与钳工做件相结合,学生做出了航母、飞机、自行车、梳子等工艺品;现代服务专业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舞蹈“职教小苹果”;计算机专业学生制作出了优美的平面设计图形,等等。这些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增强,并使学生在自己创造美的过程中,享受美的欢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劳动技术教育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进入实习室、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劳动生产知识、劳动技术知识以及基本的劳动技能等,如果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劳动实习、实践,所以就督促自己去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劳动产品,这就使得他们总是不间断地积极地去学习书本知识,利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由零散知识到完备知识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体脑结合,能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想象力、操作能力等。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生产知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训练,使其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劳动技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劳动生产工具,并形成相应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的能力。
4.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手工小制作、农林果树修剪栽培、机械零件加工制造、图纸设计、会计实际做账、网页制作等,这些方面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思维想象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在劳动技术教育课中引导学生仔细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培养积极的观察习惯,让学生体会到想象和创造的快乐,努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发明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标志,劳动技术课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知识技术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发明创作意识的萌芽,在学校就培养工程技术发明创造、手工艺术制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发明创造的快乐,产生积极的人生体验,使学生热爱劳动。
总之,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法,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提高中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校必须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实现中职教育“由大部分学生面向高考到直接就业教育”的转型。
参考文献:
2.在十八世纪的近代普通教育初期,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被逐步纳入课程,形成近代的智育,后发展到体育、美育。但在总体上说,这种教育基本上属于“文化知识”教育。本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生产与各种社会职能的技术性质发生变化,技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体的普通教育模式,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当今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可算是技术社会。现代技术不仅广泛渗透在生产、各种工作职能与管理之中,而且已经不可阻挡地进入家庭生活圈子。虽有知识而缺乏足够技术、技能的人,不仅越来越难以胜任工作和参与社会交往,甚至面临生活与生存的困难。因此,把以劳动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教育引进课程,这是学校教改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也有这种情况)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加以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许多国家在小学开设劳动课、手工课,或创建综合中学,本世纪上半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合格人才和劳动者。
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旧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始终没有突破应试模式,存在着脱离经济、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端。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还是实践能力,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劳动、技术教育引进教育领域,可以促使年轻一代手脑并用,学用结合,既懂科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技术技能,从根本上改善一代人的劳动素质,以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可见,劳动、技术教育正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转轨的不可缺少的运行机制。
3.在初等学校里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源泉,是人的神圣义务和培养个性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劳动,体验创业的艰苦,才能养成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以及自觉的创造性的劳动态度。
为了使未来一代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还必须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掌握现代生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懂得现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能学会一些最基本、最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受到现代化的启蒙。值得重视的是,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新一代人不仅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技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是错误的,非人文的技术教育和非技术的人文教育都不完全,教育应该是既传授技术又启迪智慧和理性的。
21世纪的学校教育应该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技术教育,正如《学会生存》一书在谈到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所指出:“传统的科学教学很少致力于把课堂知识和科学实践联系起来”,“这种旧的课程计划很难启发科学活动中的创造性、直观、想象、激动与怀疑的态度,而观察、搜集数据、归类以及证明结论的能力都不应只是科学家的任务”。该书还指出,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同技术教学脱离的倾向,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强调知识与行为相互依赖的关系,促使科学教学和技术教学两相结合,就应注重科学研究与实际发展及应用之间的关系。当前“教育体系往往引起了这两者之间的严重分离-----这种分离既损害科学研究,又损害实际发展”,“在普通教育方面,课程计划过分倾向于重视科学,而忽视技术。”而使科学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相互补充,可促进手脑并用,充分发挥大脑两半球的作用,使左脑型教育与右脑型教育结合,理性思维与感性直观结合,基本理论与应用实践并重;有助于扩展眼界培养整体思维能力,锻炼身心的灵活性;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 贫困山区 初中学校 职前职教 渗透职教因素
贫困山区初中在经过“普九”攻坚之后,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为贫困山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不少农村中学仍然遵循着“应试教育”模式,以中考指挥棒为指导,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只重视少数所谓的重点班、重点生而忽视了绝大部分的学生,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升学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使更多的学生因学无所获、学无所用,对学习没有兴趣。而产生厌学心理,并由厌学走向辍学。即使勉强留下来的学生也无心上学,只是等着拿初中毕业证,成为隐性辍学学生。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两基”成果的巩固,最终使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依然得不到提高,农民没能通过学习知识来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从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要摆脱贫困山区初中目前的局面,必须创新教育模式。
我校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所边远的山区中学,1992年被确定为县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开始探索农村办学的新模式。特别是1995年12月,我校在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世行贷款‘贫困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因素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任务之后,便进行了在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的课题实验探索。我校开展了初三分流、学科渗透、“绿证”班级、成普教结合等职教渗透改革实验。经过多年的课题攻关和实践,我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逐步从升学教育转移到主要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和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办学新模式,学校开始展露勃勃生机。1996年至2007年我校的中考成绩一直保持在融水县各初中学校的前列。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学生毕业回乡后,很多都成为农村的劳动技术骨干,成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从我校实践经验来看,农村初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采用初三分流式、学科渗透式、课外选修式、职校联办式等多种形式。
(一)初三分流式
初三分流式就是到了初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个人意愿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将学生分流成为升学预备班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升学预备班以升学为目标,强化文化课的教学,为学生能考上高级中学打下坚实基础。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则从增强农村初中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学生就业需要出发,合理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加大实用性的技术课程和职业性选修课程的比重,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两门适用技术和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适当降低文化课难度及要求,改变文化课授课和考试的方法。如对于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难学的英语课程,对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的学生只要求学会简单的日常英语对话和能说出一些常用生活物品的英语名称。考试也可采用笔试、面试、会话等多种形式进行。对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即初中毕业证书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合格的“绿色证书”。
(二)学科渗透式
学科渗透式就是各学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文化课教学中找准渗透点,适时渗透职业教育因素,把一些基本的职业技术和职业意识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农村,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教育内容联系起来,与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科渗透式的重点放在初一、初二年级,渗透的学科主要是语文、数学、物理、地理、生物等科目。基础教育阶段仍是以文化课“双基”教学为主,渗透职教因素是在搞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渗透的职教内容要坚持适用性原则,即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课外选修式
课外选修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完成文化课程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特长培训班学习,比如体育班、书法班、音乐舞蹈班、工艺雕刻班、摄影绘画班、电脑影像处理班、武术班,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有利于对特长生的保护,有利于不同潜质的学生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校办学的吸引力。
学校可以安排每周一个下午的时间作为特长生专门的活动课时间,让学生在这一时间内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学习的职业技能。
学校鼓励有技术专长的教师积极参与课外职教渗透活动,发挥教师优势,开设技能培训班。学校对开班教师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并对工作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四)职校联办式
职校联办式就是与高一级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让高一级职校提前介入初中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活动。通过与上一级职校联合办学,农村初中学校可以依托职业技术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解决初中学校缺乏技术教师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升入上一级职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广泛的就业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课程,特别有利于准备外出打工的学生;也有利于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的稳定。这是一个双赢的办学方式。
关键词:南非;职业技术教育;现状;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市场对就业者的个人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也要不断调整,才能在就业准备、终身学习、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南非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主要为满足当地白人的教育需求。1922年徒工法案颁布之后,高校部门进一步扩大并向在职者或者以学徒身份工作学习的人提供培训。1967年高等技术教育法通过之后,城市中一些领先的高等学院被允许进入第三产业,技术学院开始涌现。70年代黑人技术培训投资增加。1981年劳动力培训法规定黑人不能参加徒工培训。黑人学徒数量一直不多,技术学院仍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整个20世纪90年代是南非社会政治大变革的时代,1994年成立的南非政府废除了种族隔离的不平等教育制度,为南非的教育发展铺平了道路。但是,南非技术学院还存在种族隔离现象,大学与劳动力市场的连接薄弱,许多学生没有接受实际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新南非成立之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来为南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自1998年始,南非政府相继先后了《继续教育和培训绿皮书》(GreenPaperforFurtherEducationandTraining)、《继续教育和培训白皮书》(WhitePaperonFurtherEducationandTraining)以及《继续教育和培训法》(FurtherEducationandTrainingAct)。在此基础上,1998-2002年,政府对152所职业院校进行整合后,形成了50所公立的职业院校。
一、南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南非具有非洲最完备的教育体系,并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南非12所大学有职业教育,承担职业教育的6所科技大学分别是中央科技大学、德班科技大学、茨瓦纳科技大学、开普半岛科技大学、瓦尔科技大学以及马古苏托科技大学;另外6所提供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是尼尔逊曼德拉城市大学、沃尔特西苏鲁大学、文达大学、祖鲁兰德大学、姆普马兰加大学以及南非大学。全国有50所公共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该50所培训学院共设254个校区,来满足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300所教育部备案的私立职业培训机构。南非教育领域另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整合在一个统一的资格框架内,使不同教育类别和层次能够相互衔接和转移。2006年南非出台《国家职业资格:国家资格框架2-4级资格》,开始在国家资格框架下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校的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
南非發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两种主要形式是:第一,在普通学校的课程中加入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因素,增加职业教育科目,使课程多样化,显示出其普通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倾向;第二是专业化职业教育学校,分为技术教育学校,农业教育学校和商业教育学校。但是南非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并不是强制性的,也没有年龄限制,他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职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基础,为之后的就业而服务。特别是2009年教育部只能重组后,职业教育被提到了以解决失业、减贫和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任务的政治经济改革的中心地位。
二、南非职业技术教育面临挑战
1,职业技术学院辍学率高,招生规模有限
在南非有超过300万的年轻人没有受到教育、没有找到工作。虽然南非的经济增长是可观的,但它比许多其他新兴经济体都要弱。在15-24岁的年轻劳动力人口中大约三分之一(约340万人)没有正式就业,也没有接受过教育或培训。他们当中有200万还没有读完12年级。需要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给职业教育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职业教育院校的招生规模有限,并不能够为每一位适龄人口提供教育机会。
据调查,2013年南非国家职业资格课程学习中,土木工程专业的通过率仅为0.6%,表现较好的旅游专业的通过率也只有5.9%。由瑞士和南非合作开展的另一项调查显示,职业技术学院每100名学生中,通过第一年学习的有33人,第二年有15人,到第三年只有6人按时毕业。
由此可见,南非基础教育的质量不高,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基础较差,这使受教育者在之后的学习中比较吃力,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职业技术院校所提供的教育方法也值得怀疑,对在校生的专业选择、生涯规划方面给予的指导不够,也是导致职业院校通过率低的原因之一。也不排除社会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技术教育存有偏见,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为能力不足的学生准备的。基础较好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继续升学读大学。
2,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
南非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平均为70:1,部分地区甚至高达132:1,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同时,许多教师缺乏相关的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资格,专业性和实操性不强,影响了教学质量。数据显示,至少有25%的教员没有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超过一般的教员没有从事相关技术行业的经验,约40%的教员与学院是短期合同关系,缺乏在技能和资格上长期投入的劳动力。
3,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效率低下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能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颁发资格证书,学生通常要等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已积压了大量证书。以国家证书为例,有4.6万本证书未发,最早日期可追溯至2007年。这种现象的背后就反映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和管理机构在工作方面还存在问题,未能够很好的衔接起来。4,南非青年失业问题,技能性人才短缺
技能短缺是一个无定性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部分,但是关键问题是对某些技能的需求超过了它的供应。两者之间的中介是一套有助于形成和塑造劳动力需求和供应之间关系的体制,包括公立和私立两种教育机构的培训提供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都对现在的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得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目前,南非的職业技术教育滞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所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与市场脱节,造成了大批青年失业。但是,每年南非却从国外引进焊接工和木工等技术工人。由此可见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需求与供给两个矛盾方面共同造成的。需求上,经济发展的低迷拉低了社会的就业率。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南非经济发展态势低下;供给上,市场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低技能和无工作经历的青年人面临窘迫的就业环境。
[关键词]特殊教育 职业教育
《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按照《残疾人教育条例》的要求,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它不仅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是特殊教育学校蓬勃发展的基础,更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认识到,只有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思想理念、管理模式上勇于改革,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发展,才能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一、提高能力,真正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围绕提高学生特别是聋哑学生就业适应能力这一根本目的做出应有的努力。残疾学生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潜能,按照教育“有教无类”的思想,我们对聋哑学生因材施教,就能为他们铺设起通向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桥梁。同时,要想使学生真正实现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就必须构建起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学习职业技术的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真正解决学生的学用结合,使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充满活力。
二、因地制宜,开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
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为残疾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基础,是为给社会输送残而有为的劳动者,因此,特校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所设置的专业必须服从于社会的需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学生毕业后能学有所用,缩小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间存在的差距,针对传统的项目进行调整更新,选择开设投资少、见效快、实用性强的烹饪、计算机、种植、养殖、手工等专业,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让聋哑学生同职校学生一起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让他们在成功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将来毕业后能自谋出路。
三、因人制宜,选择职业技术专业
在安排学生选学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上,学校往往由于考虑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一般较注意统一,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意向,致使有些学生学勿能用、学非所用。鉴于以往的这些教训,应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及时召开家长座谈会,在与家长磋商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确定每个学生选学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一是定向培训。对毕业后有招工条件的学生,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确定学生选学的技术专业,进行定向培训,为就业打好基础。二是学生根据需要选学感兴趣的专业,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学好所选专业的职业技术。学生选学职业教育专业,既要专一,又不能局限于专一,应注重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力争让学生一专多能,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灵活性和多向性,为学生就业拓宽门路。
四、注重实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职业技术教育涉及的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经费、师资、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教学形式上必须注重实效,灵活多样,才能突破不利因素的制约。一是形式上打破原教学班限界。在中低年级采取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多种劳动活动,进行初步的劳动技术教育,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专业技术打好基础。高年级的职业教育教学要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或班级或小组或到实习基地或跟师傅等等,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学到自己想学的技术。二是“走出去、请进来”。针对某些专业师资缺乏的实际情况,我们让教师“走出去”,派教师出去学,学成后再教学生;让学生“走出去”,定点联系,把学生带出去学,或招聘社会上有技术的人员,“请进来”传授知识和技能,学校予以配合。三是协调合作,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主动与接纳聋哑人就业的企业挂钩联系,校企互相协调,共同合作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培训,学校负责组织教学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并负责实习指导。争取一些专业户家庭、个体户的配合支持,利用他们的场所、实践经验,培养这一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既可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又节约资金,是实用有效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途径。
五、面向市场,增强适应市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