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7 16:09: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第1篇

关键词:节约用地 集约用地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38-02

“耕地减少、投资房地产、拆迁”这些词汇在当代中国成了热词,种种词汇都指向“土地”。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在逐渐的减少,如何保障我国的土地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得到优化利用,成了当今社会讨论的重点。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节约集约用地随之兴起,是当代中国进行的一个重要成果,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重要关联。因此,要把优化土地资源与高度的经济化结合起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土地来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莫让土地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2012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中的口号“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可以看出集约节约土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1 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内容

1.1 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

其含义指的就是采取措施更充分有效的使用土地,用最小的土地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需要。

1.2 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

1.2.1 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因

第一,节约集约用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能帮助建立节约型的社会,能够运用最小的土地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第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要节约集约用地,因为土地供求矛盾剧烈: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但是需求却日益增长。第三,我国存在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浪费现象严重危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2 节约集约用地的方式

第一,遵守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第二,国家要严格用土审批制度,对土地的总量进行宏观控制,引导地方节约用地,由传统的粗放型用地转化为节约用地模式。第三,对各项建设用地实行严格控制制度,保护耕地不能减少,防止土地大面积消耗。第四,提升人民对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尤其是土地有关部门要做好决策部署工作,认识到土地节约集约的重要性,从实际行动中落实各项节约集约措施。

1.2.3 节约集约用地的具体内容

文章所称节约集约用地,是两方面的结合,即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两者方式是有些差别的,节约注重用地结果,集约注重用地的方式。

土地节约的主要手段既然是土地集约,那么集约方式就得引起足够重视。土地集约可以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土地集约方式并不是在各个地方统一适用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寻找最佳的集约方式,使得当地的土地资源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共同提升。现在我国社会面临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住宅、工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普遍出现的现象是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迅速减少。不光是耕地需要集约,我国的森林、草地、河流等用地也是需要规划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集约用地的全面贯彻。而且还要注意,土地集约利用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它会随着不同的地理环境而有不同的要求,也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现在农村出现“有房子但不居住”的状况,就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实况,来采取不同的节约集约方式,使得每种方式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节约集约作用。

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必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它依赖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以及他们之间的优化重新组合,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设备原材料的投入产出量,以此来实现经济增长。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扩张生产要素,增加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不仅能够降低投入还能增加产出。相比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增加新项目和扩大经营规模,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大多采用保持原有基础,不是增加新的,而是充分利用旧的,运用创新等方式,对旧的进行改造和发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的整体持续、快速、健康、有效、有序地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适应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容。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只是一种波动性增长,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为了更好的推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更加关注资源能源的节约以及合理使用,应用新技术来推动节能资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意识,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生活态度,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3 节约集约用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源是有一定关系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资源就会相应的减少,这样也会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促使资源配置更加的合理、公平。只有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才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随着目前建设用地的不断增长占据越来越多的土地,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节约土地资源。对于城市来说,应该合理布局房屋建设与工业等的用地,对人口密集度进行重新的设置,以便节约用地。要明白土地节约集约有利于减少城市建设的土地投入,降低成本,因此能够在投资一定的前提下更多的将资金投入到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高幸福感。

由此可以看出,节约集约用地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方向发展,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保证经济赖以发展的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存在。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条件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单独强调某一方面。

4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1 对节约集约用地进行宏观指导,提升集约型经济增长幅度

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能够推动土地资源重新有效的分配,实现土地的更高价值。要充分利用市场的价格机制来刺激土地市场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土地开发的整个程序当中中,要做到“四个严”,即严格设计规划、严格项目落实、严格土地审批、严格规划实施,改变对土地利用的粗放形式,利用高科技手段等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具体操作步骤就是:通过严格的土地设计规划,能够形成一个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宏观指导体系,能够明晰各地区的总体土地规划,防止一些任意滥用土地的现象发生;在申请土地建设时,要严格审核,看申请是否在地区总体规划的范围之内,一旦不符合总体规划,坚决不能依靠其他方式给予审核通过。有了土地利用的宏观指导体系,能够完善土地利用的结构,使得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能够形成合理的布局,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4.2 严格管理节约集约用地,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驾护航

也就是防止、制止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为了防止浪费严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重视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要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土地需求,来进行规划,做到投入既有产出,能够合理充分的应用地区的每块土地,提高土地质量,防止出现空心建筑。第二,对土地使用设置一定的标准,而对一些小的、污染环境、经济效益低的项目则要适时的限制用地。第三,项目用地标准要与其产出相对应,提前做好项目的预测,防止一些“豆腐渣”工程出现,不仅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还会浪费土地的充分利用率,破坏环境。第四,对于一些工程项目,一旦审批了土地利用,就要监督其开工、实施过程,防止出现“占地荒废”现象的出现。第五,根据市场对土地利用的观察,逐步加大对土地市场利用率高的投入,撤销一些占地面积大但效益差的项目,推动土地调整与整个集约型经济增长相适应,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的最大化收益。

4.3 创新现有土地利用手段,深度挖掘土地潜力

要促进经济的集约型发展,就土地而言,就要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保证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功能,获得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不光要利用产出效益好的耕地资源,也要对产出比较差的土地(如戈壁、沙漠、荒地)进行开发使用,能利用这些土地的就尽量不要占用耕地;要对农村地区的空心房进行开发利用,防止闲置的房屋阻碍土地资源的再次开发升值,因为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向更激烈的方向发展,一些收益不好的企业可能就会被淘汰,如果其他企业接受不及时的话就会形成一大批荒废的厂房,占用的土地就会被荒废,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形成阻碍。所以,要对这些闲置土地进行重新开放利用,整治成耕地或者其他高效益的项目用地。再次,要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就要针对水土流失、耕地沙漠化现象进行调整与控制,可以采取种植树木来组织水土流失,改造山区,利用地形展开特色“护土工程”,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保证农业用地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一些地区建立的功能区,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地形、地貌优势,将工业区与住宅区分开,充分利用水流资源来建设依山傍水的功能区,使得工业发展能够顺势而成,也使得居民能够生活在美丽、幸福的社区。

5 结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在自然资源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将不会再生,它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资料。不过,现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面临这种人地关系冲突,为了保证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采取积极措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认真研究经济发展与节约集约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节约集约用地来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质量;经济发展方式;基础;关键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1-0070-04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消耗、低质量、低价格、低效益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低消耗、高质量、高价格、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但是,实现这种转变却很困难。这与我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存在密切的关系,而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又是由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引起的。因此,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

一、长期以来我国只能实行粗放型

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

要加快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低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和更多地使用体力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大、成本高、质量低、价值低、效益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为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率,更多地运用智力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低消耗、高质量、高价值、高效益。

(二)我国长期以来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的根本原因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主要由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未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体力劳动者和较低层次的复杂劳动者来从事。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智力密集型经济。是由文化水平较高,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熟练掌握科技和经营管理技能的智力劳动者来从事。

我国原本是一个农业大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普及程度和质量都不高,特别是亿万农民大多数都是未经过职业教育的简单劳动者。当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时,由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低下,所以我国只能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当前我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主要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粗放式的。我国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由于技术水平不高,所以在改革后也只能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改革

中创业的民营企业,由于创业者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创业的起点技术含量低、规模小,因此也只能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其主要表现为投资少,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重复投资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如浙商的小商品生产等。另外,从我国消费品出口的角度看,主要生产出口低端的衣、鞋、帽、箱包、玩具等消费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附加值少、价格低、效益低。这种情况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

二是外商经济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下的粗放式组装性生产。外资企业的产品是很先进的,但其核心技术部件都在国外生产和开发,在中国建立产品生产流水线,将高端产品的零部件在国内生产好之后运到中国,用泰罗制生产方式,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无技术的、简单的、单调的流水作业式组装生产,其利润的绝大部分都给外商拿走了,中国只能得到微薄的利润。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为鼓励和吸引外资,为解决我国过剩的劳动力就业,是必须的,也是迫不得已的,但这种情况再也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因此,中央提出了必须要加快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与中央的

主观愿望有很大差距的原因

实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个国家的劳动力技能水平要高。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能实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得好、质量高。如美国和澳大利亚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抓手,英国以考证为抓手,德国以“双元制”教育为抓手,形成了职业教育过程中一环扣一环严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国家职业教育法规颁布、职业教育研究、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职业培训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实施、职业教材编写、职业培训实训室建设、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考核发证、教学检查评估、教学社会评价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逻辑严密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这个体制中,政府的职责、职业教育科研所的职责、行业协会的职责、职业学校的职责、企业的职责、职业教师的职责、学生的义务等,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的联动和制约,从而为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通力合作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进而为国家实行集约化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保障条件。

而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国家的角度讲,没有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国家没有制定职业教育标准,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为好,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为好,都不太清楚;国家、科研院所、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各自为政;专业设置不太符合社会需求,技能培养不符合企业要求;重理论轻技能,等等。

总之,我国要想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

四、深化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思路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在怎样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问题上认识不高,没有一个严谨的逻辑设计,未将社会力量凝聚到一起。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总体思路。

(一)从上到下要提高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和柱石这一战略性认识

在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上,德国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德国原是落后于英国的农业国,二次大战后,德国工业成为一片废墟,然而德国却能赶超英国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并在二战废墟上快速振兴,现在领先于欧洲各国,其秘诀在哪里?经济界人士一致认为,联邦德国经济振兴的一个很重要,甚至主要的原因是得益于职业教育。德国联邦政府也公开宣称,职业教育是他们“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是一个民族能够存在的基础”。德国联邦原总理科尔说:“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而我国从上到下只重视文凭,不重视技能;只重视学历,而不重视能力;只重视教人知道什么,而不重视教人会做什么;只关心经济短期的高速增长,而不关心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其表现为重视本科教育,轻视职业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技能培训;重用本科以上人才,轻用职业教育人才;重视对GDP增长率的追逐,轻视对职业教育普及和质量提高的投入。认为发展经济是个硬任务,而发展职业教育是个软任务,因此,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思考不多,投入不足,抓地不力。我国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上到下必须转变观念,普及职业教育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并要认识到这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支撑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柱石的高度去认识,下决心普及职业教育并把职业教育质量搞上去。

(二)搞好我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没有科学的、环环相扣的、逻辑严谨的、系统的顶层设计,在抓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方面,东一锤西一棒,见效甚微。因此,搞好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现将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构想如下:

1.健全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为重视和规范我国职业教育,应象德国一样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德国为重视和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制定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通过计划和研究促进职业教育法》、《职业学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形成德国职业教育完整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使政府、企业、工会三股社会力量分工合作,共同促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我国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制化的经验,梳理一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建设,围绕建立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补缺补差,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使我国职业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使我国职业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国家要建立和颁布职业教育标准

职业教育标准是对职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及其掌握水平的具体规定和描述,是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系统的逻辑起点。制定职业教育标准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学以致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因此国家首先要颁布国家承认的职业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每个职业的教育标准,根据职业教育标准再制定职业培训大纲和教学计划,指导全国职业院校和企业编写职业教材和授课计划。使全国职业院校和培训企业及跨企业培训中心明确应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应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毕业合格的考核有一个可操作的量化标准。因此,国家一定要建立职业教育标准。

3.明确国家、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工会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分工

在职业教育事业中,参与者有国家政府教育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工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及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国家应是职业教育的领导者、法律的制定者、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育大纲和教育计划的颁布者;行业协会和企业应是职业能力标准的拟定者;行业协会是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考核的执行者;职业学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职业能力标准的实施者;学生是职业能力的学习者和被考核者;工会是学员权利的保护者;学生家长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这些社会力量如能很好地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就能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一定要向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习,职业学校和企业对知识教育与技能实训要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现在我国的企业界游离在职业教育之外,这是违反职业教育规律的。要想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国企业一定要作为主角承担起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这有赖于相关法律的规定以及激励机制对涉及的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4.依法明确职业教育师资的从业资格

职业教育的师资一般分为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专业实训教师。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本位的教育。由于职业教育强调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专业课教师特别是专业实训教师,在技能方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类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在学历和工作经验两个方面的结合上提出符合职业教育的相应要求,使他们在技能方面确实能达到师傅带徒弟的水平,实现良师出高徒的培养目标。为此,今后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一定不能直接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中招聘,而应从具有较高职业教育学历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中招聘。在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从事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师傅也要提出同样的要求。对现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一定要分批分期送到有关企业顶岗工作一段时间以获取实操经验。

5.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加大投入,即建立先进的职业技能实训室或培训中心,使职业技能培训具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大企业要建立自己独立职业培训中心,与职业学校分工协作,高质量地培训好本企业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社会可建立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提供服务;职业学校建立实训室为专业理论课教学提供服务。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在投入方面重视本科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必须要尽快改变。

6.教考分离,实行第三方评价机制

教考分离,实行第三方评价机制,使国家制定的职业教育标准在强有力的监督下落到实处。现在学生毕业都是学校自己考核,学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学校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会放松或降低考试标准使毕业生质量下降。为确保毕业生达到国家职业教育标准的合格程度,做到零距离就业,教考必须分离,由第三方评价。职业学校和培训单位只管教学和技能实训。学生毕业时,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和发证。这样可以制约学校和培训单位按照职业教育标准的要求,努力搞好教学和实训,并促使学生按照职业教育标准去努力学习,在毕业时达到合格标准,以便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在这方面国家要建立奖惩机制,优胜劣汰,奖优罚劣。

7.改变职业院校现行的招生、培养、就业程序

我国现在的职业院校是按照招生、培养、就业的程序进行的,企业需要人才就到人才市场上去招聘――这样校企之间在人才供需和培养方面就难以建立紧密联系和合作的关系。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习,将职业院校先招生,后培养再就业的程序,改为由企业先招工,企业与徒工之间签订培训合同,然后由企业把招聘的徒工送到相关的职业院校去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企业负责对徒工进行技能培训,校企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出适合企业工作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校企之间在人才供需和培养方面就能自然而然地紧密结合了,同时也促使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角。

8.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界线清晰的教学模块

第3篇

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原有经济增长方式有着质的不同,是我党在认真总结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发展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反映了我党当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要求我们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系统地来发展经济,转变原有的单纯只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这一伟大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对现实经济发展的认识和把握更准确更主动,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通常分析中,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两者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但实际上两者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衡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等。经济增长方式实质是指依赖什么要素,凭借什么手段并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振兴。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包含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收入分配、经济效益、城市化程度、环境保护、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强调经济增长,同时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生产技术,完善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内涵不仅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德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而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转变:一是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二是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并举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应该突出经济领域中的“数量”变化,更应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其鲜明特征是: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可持续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2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不能视为同一概念,但是经济发展显然包含了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也要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总结起来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经济质量的提高,二者共同构成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求经济质量增长,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快、又好、又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持续,更有效。总而言之,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经济发展才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经济发展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就无所谓经济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与高发展,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和令国人振奋的光辉成就。但高速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并且这次些问题十分明显和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举出桑,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次提出的目标更强调人均理念。从总量翻两番变为人均翻两番,既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又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这比实现小康难度更大。所以,十七大报告更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同时也是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性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但是,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主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4.2主要以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维持遇到种种压力。1)资源环境问题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每年两位数速度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也日益明显,资源消耗过度特别是能源消耗过度,尤其在2003年后,我国能源消费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率,由此可知我国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高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中国,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所占比重过高而产能偏低,造成废水、废渣、废石、粉煤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加大。由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我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地段,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狭小。第二产业虽则增长迅猛,但内部结构还很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而且所占比重过低,甚至低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严重阻碍并制约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衡量方法 实证分析

经济发展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主要是要获取更多产出的比较单一的经济增长;另一种主要是谋取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经济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从发展过程来看,前者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后者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定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等,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衡量方法概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般认为是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以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目的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然而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下。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原有的和现存的忽视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地转变到高质量、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那么如何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中外研究成果来看,判断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比较不同时期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程度大小,如果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下,则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达到和超过50%,则属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第二种是用相关指标体系的变化来判断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笼统,但是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比较全面地考察了经济发展及其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其复杂的理论内涵和考察使用的指标体系经济学家们还在继续深入研究。本文根据第二种衡量方法,试图选取几个最主要的指标来进行分析。

二、道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实证分析

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测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用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因为今天我们追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的提高,而且更加强调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结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测定的需要,全面反映经济增长涵盖的经济结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主要方面,以推动道真县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一)经济结构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大致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趋势。见表1。

表1 道真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

单位:%

注: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自治县县志》。

从表1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发生着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在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缓慢上升到2005年以后,也逐年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在逐渐稳步上升,2010年达到52.10%,超过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产业占比(43.1%),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可以看出,道真县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2010年第三产业虽占GDP的52.10%,但依然大大低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服务业占GDP的75%以上,欧洲服务业占GDP也在60%以上。

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高,也与道真经济发展较落后的现状有很大关联。近年来,我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导致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同时,由于地理环境、交通不便等原因,我县工业经济一直不能得到有效发展,也使得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一直较低。

(二)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经济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现在我们从居民、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来考查道真县的经济效益水平。

1、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要了解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就要比较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国际上一般要求收入增长略低于或同步于经济增长,这样的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既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又使得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有物质基础作保证。

表2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对比表

注: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因缺乏准确数据,2009、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根据全年从业人员总报酬除以当年全县非农业户籍人数估算得出。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县财政志》。

表2表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近年来,我县无论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还是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GDP增长速度相比较,都显得较慢。这说明近年来,我县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太妥当,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相对较少。这与全国的总体形势也大致相同。

另外,无论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还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2、政府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政府从经济增长中分享的成果可以用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反映。

表3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表

注: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县财政志》。

由表3的计算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本世纪初这一比例较低,但最近几年显著回升。从表中可看出,无论是从绝对数来看,还是从相对数来看,政府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都越来越多。

(三)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脱离于此的经济发展方式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可以利用“三废”排放强度和资源利用程度等方面来考查道真县经济发展方式。

表4 “三废”排放强度表

注:本表中数据来源于道真县环保局。

表4表明,道真县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废物的年排放量在下降中又不时地出现反弹。而在县环保局的资料库中,固体废物的利用率一栏为空。这说明道真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对道真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小结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道真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基本上由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但是集约型的层次还比较低、还远不够稳定。特别是根据指标体系分析,动态地、横向地看道真县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现状,尽管绝大多数指标都表明了其发展和原来比较更加具有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但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痕迹明显存在,离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参考文献:

[1]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县志(2000-2007)[M].2007

[2]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年鉴2008[M].2008

[3]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年鉴2009[M].2009

[4]道真县自治县年鉴编组委员会.道真县年鉴2010[M].2010

[5]道真县统计局.道真县2008年统计资料手册[M].2008

[6]道真县统计局.道真县2009年统计资料手册[M].2009

[7]道真县统计局.道真县2010年统计资料手册[M].2010

[8]道真县财政志编纂委员会.道真县财政志(1996-2006)[M].2007

第5篇

关于“粗放”、“集约”概念的使用,最早见于农业经济学中,当时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后来才被引申到整个经济领域。最初,粗放经营的含义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则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前者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增加总产;后者借助增大投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也论及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容,他指出“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大……对耕作者来说不用花费什么,或者同古老国家相比,只花极少费用。”这种“只需投资很少的资本,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的经营方式“就是粗放经营。”(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56页。)“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0页。)在研究级差地租时,马克思认为,粗放经营和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直接联系,而集约经营则与级差地租第二形式紧密相关。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是由“两个和资本无关的一般原因造成的:1、肥力……2、土地的位置。”级差地租第二形式则是“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造成的不同生产率引起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6页。)

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术语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苏联在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直到5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记录,此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表现出恶化趋势,令人不解的是,其经济增长的恶化是在它保持了非常高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不得不使苏联的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增长方式”展开了研究。当时,他们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上述提示,把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并且指出,苏联过去的高速度增长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倾全力动员资源和增加要素投入的结果,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可动员的资源的日益减少,在忽视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水平的下滑(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于60年代从苏联传入我国(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尽管没有使用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低效率,高浪费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分析。此后,特别在1979—1980年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广泛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之后。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定义

从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形成的渊源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虽然国外学者不常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但对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或原因的分析,实质上也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关于这一点,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曾作过比较,就我国学者们而言,尽管对粗放和集约型增长方式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是明确的。因此,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一国总体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所依靠的因素构成,其中增长因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通常把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称为要素投入,其余因素的总和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地,根据要素投入与综合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把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由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为了能定量反映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或集约程度,笔者引入粗放度概念。所谓粗放度是指要素投入增长率的贡献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注:对于一国总体来说,土地是固定的。因此,在考虑要素投入的增长率时,舍象掉了土地要素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δ=αL''''+(1-α)k''''/Y''''

*式中的α表示劳动的贡献份额;

(1-α)表示资本的贡献份额;

L''''表示劳动投入增长率;

K''''表示资本投入增长率;

Y''''表示经济增长率。

当δ≥0.5或δ<0且Y''''<0时,增长方式为粗放型;

当0≤δ<0.5时,增长方式为集约型。

对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又可按不同的粗放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型:当0.5≤δ<0.7时,为低度粗放型;

第二类型,当0.7≤δ<0.8时,为中度粗放型;

第三类型,当0.8≤δ<1时,为高度粗放型;

第四类型,当δ≥1或δ<0且Y''''<0时,为超高度粗放型。

三点说明:

1.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量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包括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所以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可知,经济增长方式是获得经济增长的手段、途径和方式。

2.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讲包含二层含义:其一是指全社会以优化的资源配置获得较好的经济增长;其二是指生产单位如何把得到的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地组合起来,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创造最多的产出。经济效益的高低可以用综合要素生产率来度量。所谓经济效益,则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经济效率所引起的相应的收益或收入。那种不是由于提高效率而增加的收入,就不能叫作效益,而只能叫作收益或收入。因此,经济效率是经济效益的实质,经济效率高意味着经济效益好;反之,经济效率低则意味着经济效益差。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明确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第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第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关于第一个问题,学术界的认识比较多,而第二、三个问题则涉猎的比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粗放度指标的划分,拟解决第二、三个问题。

δ=0.5作为划分粗放和集约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当δ<0.5时,经济增长为集约型,当δ≥0.5时,经济增长为粗放型,这与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粗放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解释是一致的。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细分为低度粗放型、中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和超高度粗放,是为了便于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

三、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分析模型

1.模型。

本文测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所采用的模型为:Y''''=A''''+αL''''+(1-α)K'''',这是由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导后得出的,其中Y''''代表经济增长率,A''''代表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K''''代表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率,α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αL''''为劳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α)K''''为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粗放度的公式为:

δ=αL''''+(1-α)K''''/Y''''

2.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1953至1993年四十一年的经济增长方式,按三种不同的时期来测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粗放度:一是按一年期,二是按五年计划期,三是按改革时期。需要说明的是,改革时期从1979年算起,由于资料所限,我们仅考察到“八五”前期(1991—1993)为止。

3.对统计指标的说明。

(1)经济增长率指标Y''''。我们均采用国民收入增长率指标。

(2)劳动要素投入L。以历年全社会劳动者人数计算各时期劳动投入量增长率,而舍象掉象劳动质量、劳动强度的大小和劳动时间的变化情况。

(3)资本要素投入K。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K值应为直接和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它包括直接生产和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及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生产过程服务的各种服务及福利设施的资产。关于K值,有的同志已估算出有关数据(注:参见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其具体作法是:先估算基期年1952年的资本总量;再估算各年的净投资额(以积累额代替)并扣除价格指数;然后根据投资转化为资本的时滞系数计算各年的新增资本数量;最后,用上年的资本总量加上当年新增资本,得出各年的资本总量。

(4)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所谓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是指要素投入每增长1%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的百分比。西方经济学家们认为直接估算产出弹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在进行增长因素分析时,通常要作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以劳动与资本的收入份额来代表它们的产出弹性。然而既使要计算劳动与资本的收入份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和某些比例的分割。在我国情况就更为复杂,首先,我国实行的并非市场经济,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其次,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资料,要全面计算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经济中存在着大量潜在劳动力的过剩现象,与资本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相比,劳动投入增长的贡献十分有限。所以,我国经济界通常把劳动的产出弹性取为0.2或0.3相应地资本的产出弹性取为0.8或0.7(注:史清琪等:《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本文采用0.3和0.7。

表1

*注:不带括号的数字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所贡献的百分点,括号内的数字为贡献的百分点占经济增长率的百分比率。

3.对我国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分析。

我们分别计算了1953年—1993年41年的粗放度并根据粗放度的五种类型作了统计整理,整理结果如下:

表2(单位:年)

*投资,其最高值也未超过32%。而美国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所占比重1947—1950年为55%,1971—1978年提高到77%,其中机器设备投资中更新投资分别占51%和81%(注:参见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实际上,我国还存在着以更新改造投资为名而进行的基本建设投资,如1981年以更新改造投资为名完成的二百多亿元投资中,新建项目占10.2%,扩建项目占38.5%,真正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只占一半左右(注:参见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有的省市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新建扩建的竟达70%以上(注:参见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因此,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2.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表1可见,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主要归因于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在要素投入中又主要是资本要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用资本要素的产出系数即Y''''/K''''的比值来衡量投入与产出的效果。当资本投入的增长率K''''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Y'''',即资本的产出系数Y''''/K''''<1时,经济增长就表现出高度或超高度的粗放型特征,如:

*

表中反映出不同粗放度类型对应的资本产出系数值。显然,粗放程度越高,其对应的资本产出系数值越小,也就是说越粗放,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越差,效率越低。具体到我国能源与物质的消耗情况,如果仅就我国自身纵向进行对比,每万元国民收入消耗的能源以及每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平均消耗的钢材、木材、水泥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每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主要生产资料平均消费量也呈下降态势。但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在能耗与物耗上的差距是很大的。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1993年,能耗产出率最高的是贝宁,每千克石油当量GDP产值为20.4美元;最低的是蒙古,只有0.2美元;我国为0.6美元,在全世界121个有资料可比的国家(地区)中居第113位。从不同收入国家看,低收入国家平均每千克石油当量GDP产值为0.9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0美元,高收入国家为4.4美元,全世界平均为3.1美元。可见我国能源产出率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另据有关方面作出的比较分析,我国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和10—30倍。因此,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3.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强烈波动。

关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数量界定,有人把高速度与低速度的临界值定为4%(注:刘彪、王东京:《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研究》1990年第10期。),也有人把它定为6%,还有人认为3%以下为停滞,3—6%为低速增长,6—9%为中速增长,9—12%为高速增长,12%以上为超高速增长(注:赵磊:《对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若干看法》,《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我国在1953—1993年间,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7.1%,改革前为6.0%,改革以来达到了9.3%。如果按4%或6%的划分标准,我国经济已属高速发展之列,即使按最后一种划分标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进入中高速之列。再看实物增长情况,1993年比1952年,人均粮食增长1.34倍,人均煤炭增长8.17倍,人均钢增长32.07倍,人均发电量增长55.52倍,人均石油增长160.06倍(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41页有关数据计算而来。)。

我国在1980—1993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是低收入国家平均增长率的2.9倍,中等和高收入国家的4倍,即使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韩国相比也高出0.2%,可见我国的粗放型增长是以其高速度为特征的。

如果考察不同粗放程度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关系方面,从我们分别计算的41年的粗放度可知:在超高度粗放型增长的年份中,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在绝大部分年份都低于高度粗放型。同样地,高度粗放型低于中度粗放型,中度粗放型低于低度粗放型,低度粗放型又低于集约型。如下表:

表5

*

国民收入增长率与粗放度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即粗放程度越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越低;反之,粗放程度越低则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越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长期快速增长时期集约型所表现出的是高速度,高效率,越粗放,其速度越低,效率越差。

如果更进一步地考察粗放度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则不难看出:经济增长率周期的波峰恰好位于集约型年份或粗放度较弱的年份,而周期的波谷位置恰好处于超高度粗放型年份。改革前,我国粗放程度是两头多中间少,即超高与集约型年份多,低度、中度、高度粗放型年份少,这种粗放程度的巨大落差的反复出现必然使经济增长大起大落。改革前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为53%,五个周期的振幅平均为23.4%(注:关于经济周期的划分参见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改革以来,粗放度的稳定性增强,低度、中度、高度粗放型年份增多,超高与集约型年份明显减少,相应地,改革开放以来四个周期的平均振幅为9.9%,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也降为12.1%。因此,粗放度的稳定性是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4.粗放型增长表现为居民消费水平的缓慢提高。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但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福利状况并没有因此而相应地得到快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增长速度改革前的26年内只增长了2.2%,主要食品中的粮食,食用油人均消费量不仅没有上升,而且有所下降,家禽的人均消费量基本上没有变化;改革后的15年内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了7.0%,除了人均粮食消费量受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低的影响而增长较慢外,其他主要食品都增长得非常快,少则翻一番,多则超过了两番。这说明了经济增长越粗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越缓慢。关于这一点,从我们模型本身也可以得到,粗放程度越高,要素投入增加就越快,资本积累速度也越快,过度积累必然会影响居民的消费,相应地减少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我国要素的过度投入通常表现为经济过热,虽然经济过热在不同经济体制下,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在计划体制下,由于价格是政府统一制定的,即使经济过热也不会使价格上升,但却会出现严重的物质短缺,这恰好说明了改革前居民消费水平的低下。改革后,随着价格放开,过去潜在的,隐蔽性的通货膨胀公开化,使物质短缺表现为价格的上升,即通货膨胀,如果工资增长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则通货膨胀意味着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下降。

从表2中可知:在41年里,有13个年份属超高度粗放型,8个年份属于高度粗放型,6个年份属于中度粗放型,2个年份属于低度粗放型,12个年份属集约型。粗放型增长的年份占整个年份数的70.7%,集约型年份占29.3%,表明我国从总体上看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超高度粗放型占整个年份数的31.7%,集约型占29.3%,高度、中度、低度分别只占整个年份数的19.5%、14.6%、4.9%,也说明粗放度的波动幅度比较大,集约型增长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把改革时期与改革前作一比较,则超高度粗放型年份所占的比重由改革前的36%,降低为改革以来的25%;高度粗放型由16%上升为25%;中度粗放型由12%上升为18.8%;低度粗放型由O上升为12.5%;集约型年份由38.5%下降为13%。尽管改革以来粗放型增长的年份由改革前的64%上升为81.3%,集约型增长的年份由29.3%下降到18.7%,但改革以来的粗放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弱稳定性增强。

由表1所示,1953—1993年间的平均粗放度为0.92,属于高度粗放型,此间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达到7.1%,其中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就占了91.8%,表明41年来的增长主要是要素投入的结果。改革前的平均粗放度为1.05,属超高度粗放型;改革以来的平均粗放度为0.80,属高度粗放型。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由改革前的6.0%上升到改革以来的9.3%;要素投入的贡献率由104.6%下降为80.2%;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由-4.6%提高到19.8%。说明改革以来的平均粗放度减弱,要素投入的贡献率降低,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提高,改革为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按计划期计算的粗放度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集约型、低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超高度粗放型。恢复时期的1963—1965年的δ值在区间[0,0.5)之间,属集约型,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高达68.8%,要素投入的贡献只有31.2%,经济效率高,效益比较好。“一五、三五、六五”时期的δ值在区间[0.5,0.7),属于低度粗放型,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4%,36.8%,40.4%,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66%,63.2%、59.6%,表明由要素投入增长所带动的增长成份比较低,由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所带动的增长成份比较高,因此,这三个时期的经济效率比较高,经济效益也比较好。“五五”、“七五”、“1991—1993”时期的δ值在区间[0.8,1)内,属于高度粗放型,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分别只有2.5%,7.3%、6.0%,而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却分别高达97.5%、92.7%、94%,表明经济增长主要是要素投入的贡献,经济效率比较低,经济效益比较差。“四五”时期的δ值大于1,“二五”时期的δ值小于零且国民收入为负增长,均属于超高度粗放型,经济效率很低,经济效益最差。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在某些年份或某些时期表现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属于粗放型增长,要素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较小,经济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四、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分析的结论

1.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通常把新建扩建项目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更新改造项目视为内含扩大再生产,因而我们用基本建设投资指标以及更新改造投资指标来反映外延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情况。表3是根据1953—1993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计算出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基本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趋势是不断缩小,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比例不断增大。但从整个年份看,

表3

第6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 经济发展 创新型经济

一、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中国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重要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非常活跃,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果不能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贡献率,实现到2020年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仅仅靠进一步挖掘矿藏资源和出卖矿藏资源,采取资源型的发展模式来实现中国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把我国的资源和国际上可供给的资源加在一起都不够。

联合国统计署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中正式提出的绿色GDP概念的计算公式是: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逻辑上GDP数值应当是正值,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下,治理环境污染发生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GDP创造的价值。由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呼吁绿色GDP应成为考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报告将北京作为基准城市,不仅是因为北京具有直辖市和一般城市的双重特征,而且是中国第一个进入服务经济文明的城市,连续两年在《中国200个省市管理效率指数报告》中排在第一位,其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英国平均水平,是国内绿色发展的先进标杆。报告认为,统计的273个城市绿色指数平均值只有0.1469,水平比较低,意味着这些城市资源环境效率平均只相当于北京资源环境效率的14.69%,多消耗了85.31%的资源环境,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环境浪费隐患。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属于粗放型经济。

2、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是与集约型经济相对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在当代,提倡的是集约型经济。对我国正在探索的经济体制转型,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坚持认为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节约型的产业和消费结构。同时他认为我国今后的经济体制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效率来拉动经济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多年来,我国坚持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方式支持经济高增长,数量上的低水平扩张。目前,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产业都是采用这种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式的方式是以不计成本、效益,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使经济获得增长。以广东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凭借灵活的政策优势以及地缘、人缘优势,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7倍,年均增长13.4%,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黄华华在2005年初召开的广东省经贸工作会议上指出,广东省工业重型化趋势日益明显,中海壳牌南海石化、茂名乙烯扩建、广州本田汽车扩建、丰田30万台发动机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广东是全国最大的原材料消耗地”,2004年1―10月份,广东省进口乙烯780万吨;2004年广东钢材消耗量为3000万吨,原料油、成品油消耗3300万吨。”黄华华还强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一定要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循环经济是1996年诞生在德国的一个概念,它的核心就是将以往“资源――产品――废品”的单向流动,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双向流动。据统计,广东省的GDP每增长一个亿,所需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需投入的土地也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减弱,广东的经济发展竞争力有下降的压力。2009年5月厉以宁率队调研广东民营经济,对广东经济转型提出建议:“转型势在必行,晚转不如早转,不然就会落后于长三角、渤海新区。”

二、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自主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国家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所以,自主创新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自主创新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新科技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社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巨大的力量、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科技革命以及以科技革命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世纪头20年的机遇期对我国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大国之间加强协作,使我们有可能争取到相对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环境;现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为我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乘势而上提供了条件;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广泛利用国外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主要内容和标志,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生产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自主创新的科技革命为各国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自主创新是向服务型、创新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大转折中最突出的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中国企业可以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做创新。比如在视听领域,如果没有在前面的兴起创新,中国提出的TD-SCDMA其实也就很难生存。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需要更加努力的自主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企业才更有生命力,并且这种创新更要符合服务型、创新型经济的转变要求,现在企业有个行话,创新不一定有出路,但不创新一定没有出路。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特殊的创新领域,独特的企业产品,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抗衡目前世界经济的风波。

三、实施自主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

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具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科技进步的特征,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一是新科技发明发现的速度大大超过以前。希腊德库西亚迪斯教授认为,20世纪从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30年内开发出来的知识、技术、信息的总量与前1970年的总量相等。英国科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类的科学技术,19世纪,每50年增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年增一倍;20世纪80年代,每3年增一倍;预计到2020年,每73天信息量增一倍。二是科学技术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速度大大加快。据统计,19世纪一项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约为10年,20世纪前半期为5年,20世纪50―60年代为1―3年,80年代为数月,90年代为数天,21世纪可以达到数小时。三是综合应用,集成发展。现代科学研究不断综合着数学、基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的众多分支的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在技术创新上,企业应当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注重自主技术与关联技术。

2、品牌创新

品牌创新是指打造知名品牌,世界名牌,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生产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商品, 注重企业品牌宣传和培养,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不能再像改革开放初期低成本低价值的贴牌经营。创新能力是制约一个企业发展的非常关键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创新,打造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成功的产品不只是来自于技术,还至少有一半来自对市场的理解,有了产品开发能力就可以把对本土市场的理解转化为产品的特定性能来获取竞争优势。品牌创新也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全面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必须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相应的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过程中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的实力、能力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3、服务创新

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以IT市场为例,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到以用户为中心,一切必须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服务理念创新还包括摒弃一些不合理的理念,创新用户服务模式。在战略创新方面,需要IT企业根据市场环境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比如前几年IBM提出的随需应变的战略以及HP共同成长企业战略。

4、管理创新

在管理体制方面,我们要变革企业人才制度,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产品更新频率。同时,关注细分目标市场,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通过应用的创新,可以实现从产品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提供一些基于互联网开发的新应用。

5、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是企业核心文化先进文化理念的转变,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核心竞争力价值文化的体现,面向未来,特别是面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创新的需求,必须实现一些发展思路上的重大转变,从路径上、体制上、方式上的部署都要转变。发展路径要从跟踪模仿转变为自主创新;创新体制,要进行深入改革,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创新方式,要由单项技术创新转变为集成创新。

6、结构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地位,扩大市场的份额;从整个经济产业发展来看,通过企业自主创新可以带动产业链上更多企业的创新,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实力,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 李广杰:切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3).

第7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

一、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中国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重要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非常活跃,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果不能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贡献率,实现到2020年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仅仅靠进一步挖掘矿藏资源和出卖矿藏资源,采取资源型的发展模式来实现中国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把我国的资源和国际上可供给的资源加在一起都不够。

联合国统计署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中正式提出的绿色GDP概念的计算公式是: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逻辑上GDP数值应当是正值,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下,治理环境污染发生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GDP创造的价值。由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呼吁绿色GDP应成为考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报告将北京作为基准城市,不仅是因为北京具有直辖市和一般城市的双重特征,而且是中国第一个进入服务经济文明的城市,连续两年在《中国200个省市管理效率指数报告》中排在第一位,其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英国平均水平,是国内绿色发展的先进标杆。报告认为,统计的273个城市绿色指数平均值只有0.1469,水平比较低,意味着这些城市资源环境效率平均只相当于北京资源环境效率的14.69%,多消耗了85.31%的资源环境,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环境浪费隐患。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属于粗放型经济。

2、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是与集约型经济相对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在当代,提倡的是集约型经济。对我国正在探索的经济体制转型,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坚持认为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节约型的产业和消费结构。同时他认为我国今后的经济体制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效率来拉动经济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多年来,我国坚持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方式支持经济高增长,数量上的低水平扩张。目前,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产业都是采用这种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式的方式是以不计成本、效益,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使经济获得增长。以广东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凭借灵活的政策优势以及地缘、人缘优势,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7倍,年均增长13.4%,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黄华华在2005年初召开的广东省经贸工作会议上指出,广东省工业重型化趋势日益明显,中海壳牌南海石化、茂名乙烯扩建、广州本田汽车扩建、丰田30万台发动机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广东是全国最大的原材料消耗地”,2004年1—10月份,广东省进口乙烯780万吨;2004年广东钢材消耗量为3000万吨,原料油、成品油消耗3300万吨。”黄华华还强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一定要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循环经济是1996年诞生在德国的一个概念,它的核心就是将以往“资源——产品——废品”的单向流动,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双向流动。据统计,广东省的GDP每增长一个亿,所需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需投入的土地也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减弱,广东的经济发展竞争力有下降的压力。2009年5月厉以宁率队调研广东民营经济,对广东经济转型提出建议:“转型势在必行,晚转不如早转,不然就会落后于长三角、渤海新区。”

二、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自主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一种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国家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我国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所以,自主创新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自主创新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新科技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社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巨大的力量、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科技革命以及以科技革命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世纪头20年的机遇期对我国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大国之间加强协作,使我们有可能争取到相对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环境;现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为我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乘势而上提供了条件;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广泛利用国外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主要内容和标志,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生产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自主创新的科技革命为各国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3、自主创新是向服务型、创新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大转折中最突出的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中国企业可以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做创新。比如在视听领域,如果没有在前面的兴起创新,中国提出的TD-SCDMA其实也就很难生存。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需要更加努力的自主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出路,企业才更有生命力,并且这种创新更要符合服务型、创新型经济的转变要求,现在企业有个行话,创新不一定有出路,但不创新一定没有出路。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特殊的创新领域,独特的企业产品,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抗衡目前世界经济的风波。

三、实施自主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

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具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科技进步的特征,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一是新科技发明发现的速度大大超过以前。希腊德库西亚迪斯教授认为,20世纪从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30年内开发出来的知识、技术、信息的总量与前1970年的总量相等。英国科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类的科学技术,19世纪,每50年增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一倍;20世纪70年代,每5年增一倍;20世纪80年代,每3年增一倍;预计到2020年,每73天信息量增一倍。二是科学技术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速度大大加快。据统计,19世纪一项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约为10年,20世纪前半期为5年,20世纪50—60年代为1—3年,80年代为数月,90年代为数天,21世纪可以达到数小时。三是综合应用,集成发展。现代科学研究不断综合着数学、基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的众多分支的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在技术创新上,企业应当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注重自主技术与关联技术。

2、品牌创新

品牌创新是指打造知名品牌,世界名牌,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生产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商品,注重企业品牌宣传和培养,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不能再像改革开放初期低成本低价值的贴牌经营。创新能力是制约一个企业发展的非常关键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创新,打造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成功的产品不只是来自于技术,还至少有一半来自对市场的理解,有了产品开发能力就可以把对本土市场的理解转化为产品的特定性能来获取竞争优势。品牌创新也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全面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必须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相应的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过程中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的实力、能力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3、服务创新

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以IT市场为例,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到以用户为中心,一切必须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服务理念创新还包括摒弃一些不合理的理念,创新用户服务模式。在战略创新方面,需要IT企业根据市场环境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比如前几年IBM提出的随需应变的战略以及HP共同成长企业战略。

4、管理创新

在管理体制方面,我们要变革企业人才制度,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产品更新频率。同时,关注细分目标市场,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通过应用的创新,可以实现从产品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提供一些基于互联网开发的新应用。

5、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是企业核心文化先进文化理念的转变,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核心竞争力价值文化的体现,面向未来,特别是面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创新的需求,必须实现一些发展思路上的重大转变,从路径上、体制上、方式上的部署都要转变。发展路径要从跟踪模仿转变为自主创新;创新体制,要进行深入改革,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创新方式,要由单项技术创新转变为集成创新。

6、结构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地位,扩大市场的份额;从整个经济产业发展来看,通过企业自主创新可以带动产业链上更多企业的创新,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实力,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李广杰:切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3).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的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指的是通过增加物质要素的投入而实现对经济的增长,这种高消耗、高投入、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就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往往会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强大的压力,会因为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环境的承载力。因此,我们应该在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协调、持续和高速发展。

一、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障碍

1、思想观念方面的束缚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对于节约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人们总以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充足,对节约资源的认识不足。但是实际上,我国的一些重要战略资源还存在着严重的而不足,并且十分匮乏,因此,在生产中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从我国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投入产出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却远远的低于发达国家。其次,我国在经济增长方面简单的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那么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换句话说,我国的经济发展片面的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率。实际上经济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分属于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三,我国的经济增长始终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考虑,一直追求的是产值和产量。物质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全面的考虑到经济的协调和全面的科学发展观。

2、体制性因素的影响

从微观经济来说,一些企业特别是一部分大型的企业改革虽然在持续的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不到位,存在着产权不清的情况,企业也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上商品经营者和生产者。也就是说,企业本身缺乏内在的动力,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根本不能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从宏观经济来说,我国的企业存在着强烈的数量扩张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因为投资权力和资源配置权力的不断扩大。企业没有明确的权责关系,并且各级地方政府也本身存在着财政收入产值增大的问题。从市场方面来说,资源配置的机制不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起点低,缺乏一定的经验,市场体系不完善,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非体制因素

非体制因素因素指的是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技术改造资金的短缺、技术设备的老化以及科技教育事业的成果不能转变为生产力,或者在这个转化中,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首先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要不断的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且处理好人的全面发展与物质财富增长之间的关系。只有符合科学发展观或者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够有利于人、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够达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增长的速度相统一。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要始终尊重自然规律,要充分的考虑到生态环境和资源二者之间的承载力。

2、推进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条件。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来说,它们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推动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对国有企业的战略资源进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的将产业政策和市场作为导向,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将国有资产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大型企业形成一种规模经济效益,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第二,要转换企业的经营生产机制,使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和政企分开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第三,加强企业的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面向市场,走向集约化。

3、深化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的的调控能力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更新技术,调整投资的中国店,不断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最终保证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因此,作为政府应该切实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使振幅在规范上和企业行为分开,不断的创造经济发展环境,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在宏观调控的机制和手段方面应该试试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建立严格的投资约束机制和监督约束体制,将企业粗放的经营方式转变为集约式的增长方式。

4、完善市场体系

作为统一的市场体系应该讲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作为发展重点,尽快的打破区域之间的封锁,以建立竞争有序、统一开发的市场体系,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作为生产经营者也要完善市场机制,调整资源配置的方式,保证市场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

5、建立符合集约式发展的评价考核体系

有效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实际上在转变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起着导向作用。因为这种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能够杜绝企业盲目的追求产值,追求企业规模扩张和各种攀比的速度,这样能够哟徐奥的降低消耗,优化结构并且加快技术进步。各种奖惩和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是从粗放型经济走向集约型经济,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消耗的投入,并且保证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封思贤,李政军,谢静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支持——来自长三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5)

第9篇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人力资源 ;创新

一 概念的阐释

1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增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多种因素组合与利用的不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地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途径、手段、方法、方式和形式的总和。

经济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分类,主要有:第一,从经营方式或经济增长效率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增长就是主要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支撑,其结果是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其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忽视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集约增长则是主要依靠提高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利用率来增加产品的生产量,这种方式更注重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通过提高要素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提高生产质量和增加社会效益,其结果是低消耗、高质量、高效益。第二,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外延型和内涵型。外延型增长方式是指扩大再生产主要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内涵型增长方式是指扩大再生产主要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采用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出的经济效益也是截然不同的。

2 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或尚未直接投入建设的人的能力。作为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新企业,组织的成长发展,企业的兴旺发达需要具备有效地员工个人能力开发的机制,使事得其人、人尽其刁‘、才尽其用。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在新经济时代有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源在各国现如今都被视为第一位资源的战略地位。

二 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进程中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多种因素组合和利用的不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随着资源和资源竞争的时代正被以科学技术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所代替,人力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人力资源的作用将愈益凸显。人力资源不仅要具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具备团结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这些客观要求迫使人们必须树立长期的、终身学习式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改变和更新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全面发展为宗旨,适应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其对人力资源产生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就业机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活劳动减少,必然是资本替代劳动力。如果被替代的劳动力不能被其他产业所吸纳,将难以避免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从人力资源来说,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较低的人群。劳动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持续的经济增长与新兴部门、产业的兴起也将更好地吸纳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产生相应的就业派生效应。

(2)对人力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格局必须有所改变,人力资源的配置区间更需趋于平衡:一是对职业间配置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力资源由直接参加劳动变为对劳动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实现劳动过程的无人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服务性的工作。二是对地区间、国际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地区间、国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更多的关注是如何与竞争对手共存、共赢、共利、寻求多方合作与发展。

(3)对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影响。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新兴人才不仅要面临随时变化的复杂环境,还要能够专有所长,解决突如其来的难题。这使得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高素质人才对管理的标准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管理主体加大管理的深度与广度,使高素质的人受到更加丰厚的物质待遇和更为人性化的人文关怀。

三问题及对策

多数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总体上还是典型的粗放型,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受投资拉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从我国与其他国家情况比较看,我国的资本要素投人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约为2.5倍;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即使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贡献率上升到30%左右,缩小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但仍明显偏低。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适合了中国的国情,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差的同时,相伴随的是资源消耗高、浪费严重,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综合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而现实情况是,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不少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石油为1/8,天然气为1/20,中国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下,显然是难以达到的。

从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要求来看,我国必须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人力资源现状而言,又不能完全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选择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粗放集约过渡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粗放型经济增长强调人力资源数量的投入,集约型经济增长则重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过渡型经济增长方式兼顾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作用.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加快过渡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进程,而这一进程的快慢,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明确人力资源结构配置的层次性

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看,人力资源配置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人力资源呈现出层次性结构,因此,我们要根据层次性特点来配置人力资源,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第一,地区性配置要合理。要以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状况为基础,以该地区的物质条件与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地区性的人口和劳动力迁移以及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劳动力政策的调节予以实现。第二,行业性配置要合理。对人力资源行业性配置,要以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为主要目标。

(2)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是使劳动者进入需要他(她)的产业、地区和企业的动态过程,它是通过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载体。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要重视其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其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服务。第一,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基础建设力度,全力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针对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和人力资源区域分布、行业分布、能级分布等结构性矛盾,在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上变政府行为为市场行为。第二,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在服务领域方面,挖掘人力资源市场社会化服务潜力,全面推行人事制度。

(3)优化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政府应坚持人力资源投资市场化与公共教育投资重点化的政策取向,各级学校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适时调整培养模式。首先,加大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力度。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的普通高等教育是公共教育政策的支持重点。由于基础学科研究、高尖端技术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等,对社会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能够使社会的新知识或新技术得到增长,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公共资助来纠正市场失灵,比如让公立高校担负精英教育之责。作为高校,则应采取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高度结合的培养模式,在通才教育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使受教育者的创新技能不断增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