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畜牧业发展情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09:21: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畜牧业发展情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畜牧业发展情况

第1篇

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生产指标超额完成,取得的实效主要体现在。

1养殖区域得以规划,设立畜禽特色养殖区

以环湖牧区乡镇倒淌河、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切吉、廿地、塘格木为重点建立生态藏系羊、牦牛养殖区,以农业区恰卜恰、龙羊、铁盖、沙珠玉为重点建立生猪养殖区和蛋鸡、土鸡养殖区,逐步形成特色养殖带和养殖群,发挥一村一品的产业优势。合理规划全县畜禽养殖区域和规模,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畜牧业发展。

2生态养殖发展加快

一是发酵床生态养猪法开始起步。共和县自2010年引进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试点成功。2011年全县积极推广这一新技术。目前,发酵床养猪已发展到2家,建成发酵床圈舍2100m2;二是本地生态蛋鸡的饲养规模增大。2013年蛋鸡饲养量达到6万只。

3养殖模式有新转变

经过努力,全县中小规模养殖(户)及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增多。通过适当集中,调整养殖结构,全县逐步形成了生猪、家禽、牛、羊是4大重点养殖区,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序逐年提高。特别是生态型藏系羊、牦牛十分畅销,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3年新增规模养殖场18户。

4执法管理力度加大

一是高度重视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加大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的管理力度,开展了动物防疫条件许可证审批、发证工作。今年,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10份;三是加强兽药及饲料的管理工作。共安排专项检查11人次,规范经营行为,打击非法经营,为畜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5疫病防控稳步实施

一是做好春秋两季动物疫病强制集中免疫工作,保证畜禽防疫密度达100%以上,确保了全县动物疫情稳定;二是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抓好产地检疫和动物产品的检验工作,严厉打击违法收购、贩运、销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行为,有效切断传染路径;三是做好免疫抗体和疫情监测工作,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规范处理病死畜禽强化消毒来源工作,减少疫病传播机会,严格实行动物引种申报审批制度,严格实行集中隔离观察制度,严防输入性疫病。

6技术培训有效开展

共和县狠抓了技术培训工作,推广了标准化圈养、生态散养、秸秆氨化、动物疫病防治等技术推广。一是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组织了畜牧技术培训班10余次,服务到57个专业村300多农牧户;二是开展村级防疫员培训。参训人员达200余人次;三是开展养殖大户培训班,培训100余人。

7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组织实施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着力推广污染物零排放养殖新技术;二是努力争取申报新的养殖项目,做好新项目的贮备和争取工作;三是通过强化招商责任,结合专业优势,确保兴羽生态蛋鸡开发基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投入生产。

8安全生产成效显著

共和县把畜牧业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订了《共和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与下属单位、养殖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进行安全检查11次,排查安全隐患2处。截至目前未发生畜牧业安全生产事故。同时积极做好系统内临时聘用人员维稳工作,成效显著,未发生上访事件。

9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2篇

2020年以来, 安良镇党委、政府把畜牧业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畜牧业生产会议,认真落实市县畜牧业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和落实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我镇畜牧业生产健康、有序、良好发展势头,现做如下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责任层层落实。镇党委政府成立书记、镇长为组长的畜牧业生产发展及重大疫情防控指挥部,设立了红牛专班、牧业生产督导组,组织成立了6人专业防疫员队伍。镇辖各村、各相关单位签定畜牧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在全镇形成畜牧业发展及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促进畜牧业生产良好发展。

二、紧紧围绕“牧业增产、 农户增收”的主题, 强化红牛养殖发展,同时加强猪、羊、鸡养殖的发展。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畜牧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一批示范村,形成畜产品集中产区,实现“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以点带面, 辐射全镇, 带动我镇畜牧产业的发展。全镇41各行政村,98个自然村,6.5万人,规模以上猪、牛、羊禽场108个,其中100头以上猪场20个,50头牛以上10个,羊场45个;1000只鸡以上33个。2021年拟建投资百万以上牛场2个,老山薛村1个,赵楼村1个。

第3篇

一、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1、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工作力度大。

年初,县委、县政府将提高农民收入当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并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畜牧业生产第一线,亲自抓、具体抓。与此同时,县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真抓实干,克难奋进,找准切入点,重点开展了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畜牧兽医项目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良种繁育推广等工作。我县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2、措施得力,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预计今年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将分别达到176000头、24000头、190000只、1240000只,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肉、蛋、奶总产量将分别达到8700吨、180000吨和7000吨,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日趋完善。县、乡、村三级基本落实了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扎实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补免补防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良种繁育、畜牧兽医项目建设有了新进展。12名乡村配料员获得了省级资质证书,新增奶牛原种场一个,猪良种冷冻授精点一个;规模化养殖出现了良好势头,全县千头以上养猪场有4个,百头以上养牛场有15个,万只以上养鸡场有10个,预计畜牧业收入将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汾河流域草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项目、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等都在积极筹建之中。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较大。对饲料、添加剂加强了监

管力度,对兽药、饲料经营和较大规模养殖场(户)实行重点监控,避免了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鹿”事件对我县奶业冲击较大。曾出现了卖奶难,倒奶现象,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部门积极工作,通过各级支持,每头奶牛补贴资金达840元,使我县的奶牛产业度过了难关。目前,奶价已恢复正常,奶牛产业也已恢复到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之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畜禽饲养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我县畜禽饲养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程度还相对较低,散养现象还普遍存在,一方面不利于疫病防治,另一方面不利于科学、规范管理,增加了饲养成本,一定程度地制约和影响了畜牧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2、畜牧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产品少。我县畜牧业发展虽然已初具规模,但缺少精深加工项目,以饲养奶牛为例,我县目前饲养奶牛为6220头,日产鲜奶约50吨,而这些鲜奶主要销往蒙牛和古城牛奶集团用与深加工,而我县基本没有深加工的产业,利润小,市场竞争能力弱。

3、畜牧兽医队伍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从我县畜牧兽医队伍来看,突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稀少,不能保证我县畜牧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需要;二是乡村两级兽医人员年龄严重老化,从业的39人中,达到和超过退休年龄的已有16人,年老体弱,也影响着基层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基层兽医站没有办公经费,也一定程度制约着我县畜牧业的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1、应增加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畜牧产业是富民富县的工程,是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县政府及乡村两级要科学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出台扶持畜牧产业的优惠政策,如优先占场,减免以至无偿提供疫病防治等;同时,在资金导向上实行优先,如优先贴息贷款、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等。

2、走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发展小区、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依据我县实际,应把奶牛产业作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龙头,在加速现有瑞美奶业等奶牛基地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恢复“阿牛”奶业打造特色奶品。同时,在我县七个平川乡镇都建立奶牛发展基地,形成奶牛发展小区,带动和幅射奶牛产业的发展,另外,各乡镇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寻找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畜牧产业,尽快在全县范围内兴起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4篇

1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生态畜牧业是指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是一个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多成分的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关系协调、能协同发展和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动物养殖业、生态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粪、尿、加工业产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无污染处理业。

江夏区是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区)、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及湖北省优势农业板块基地(生猪)。近年来,江夏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畜牧养殖大区的优势,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突破口,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畜牧业集约化和企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并且逐步向生态化迈进,呈现出生产发展、效益增加、生态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我区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场)92个,发展畜禽专业户2 000户。建成大型沼气工程41处,大型生物发酵床养殖小区32处,万头猪场千亩以上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园(场)3处。2010年全区生猪出栏90万头、家禽1 900万只,肉蛋产量12.48万t,畜牧业产值20.5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的32.5%,增加值达到8.3亿元。

2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1)坚持科学发展,调整养殖结构。为寻找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平衡点,对养殖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充分发挥比较效益。一是调整优化规划布局,将武汉外环线以内和梁子湖、斧头湖沿湖岸线1 000m范围划定为畜禽禁养区;将江夏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划定为畜禽限养区,将外环线以南的南部乡镇划定为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区。二是调整优化畜种结构。集中精力,专心发展生猪、肉鸡、肉鸭,限制发展草食家畜。三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家畜良种推广工程,引进美国、丹麦、瑞典冠军种猪以及印尼、印度高端种牛,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全区良种覆盖率达95%。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实现规模化前提下,注重标准化,2010年,怡山湾猪场、省农牧安山猪场、省畜科所猪场通过农业部全国首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认证;巩固温氏活禽、贺站仔猪交易市场谋划生猪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巩固现有屠宰能力,积极推动中粮150万头屠宰扩能生产项目,注重“新”、“深”,培育品牌。五是调整优化养殖结构。从单纯的畜禽规模养殖,向花园式生态型循环农业园(场)扩展,成功建设怡山湾、金林、光辉三个万头猪场循环农业示范园(场)。 转贴于

(2)坚持集约养殖,续建专业小区。2010年,以“亿只鸭工程”契机,着力建设肉鸭养殖小区,先后建成单批5万只和10万只养殖小区分别为22、2个,在建8个。目前畜禽规模养殖小区92个,其中万头生猪养殖小区40个,30万只肉鸡养殖小区12个,30万只肉鸭养殖小区32个,万只蛋鸡养殖小区4个,种禽、种牛、奶牛养殖小区4个,全区生猪、家禽集约养殖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5%、95%。

(3)坚持资源循环,提高综合产能。为促进资源循环使用,将“两型”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跳出畜牧业,谋划畜牧业的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一池三改”、沼气能源与有机肥生产。全区37个万头生猪小区采用红泥塑沼气技术,建成3 000~12 000m3沼气池35座,采用中温发酵技术,建成发酵塔2座,37处特大型沼气池年产沼气3 000万m3。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已经建成中化东方、鄂美等4处有机肥场,年产有机肥25万t。二是积极探索以生猪规模养殖为核心,以废弃物治理利用为载体,以土地流转经营为依托,以迁村腾地建设农民新村为手段,以助农增收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先后建成怡山湾生态农场,金林生态农场,光辉生态农业园。

(4)坚持环保养殖,实现生态发展。一是发展生态化基地建设。沿山边、林边、苗木基地边、蔬菜基地边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沿湖塘库坝边发展水禽养殖,沿107国道发展肉鸡养殖。二是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和生物减排技术。在6个万头生猪小区和32个30万只肉鸭小区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同时推广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降低废弃物中氮、磷及有机质含量,改造空气环境,达到减排目的。三是力推花园式养殖。在现有92处规模养殖园区,广植桂花、玉兰等名贵苗木,既美化了畜禽养殖小区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坚持品牌培育,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培育一批养殖业品牌,做好产业链延伸,推进项目引进建设,增强了畜牧产业、畜牧品牌、畜牧产业链的竞争力。一是通过中粮集团、温氏集团等知名品牌企业进驻,带动我区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和快速发展。二是培育“金林”种猪、“家佳康”肉品、“自然源”蛋品等自有品牌,提升江夏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能力。三是不遗余力推进“三品”、HACCP、龙头企业、示范场等认证认定,提升江夏区畜牧产品竞争软实力。四是做好新闻宣传,多方位展示畜牧业发展成果,为畜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

(6)坚持防检监管,确保稳定发展。防检稳畜牧、经营活畜牧、发展强畜牧,是我区畜牧系统和畜牧行业一贯坚守的工作理念和发展思路。实际工作中注重两手抓。一手抓基础工作,确保两个100%,即确保农户散养基础免疫100%,规模场程序免疫100%。一手抓规范管理,确保“十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基础免疫、责任落实、工作计划、监管网络、巡查督查、检疫程序、畜产品监测、经费保障、考核奖惩等十个到位。全区2010年全年无一例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疫情,无一例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成功检出并规范处置瘦肉精阳性猪191头。

(7)坚持助农增收,改善生产生活。畜牧业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模养殖占比大、底盘稳,又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虽然历经洪灾、畜禽市场低谷期,但盘点全年,畜牧业仍然是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区2010年畜牧产业链实现产值48亿元,其中养殖环节产值20亿元,畜产品及饲料加工环节产值25亿元,三产服务业产值3亿元,畜牧业为全区40万农业人口人均创造养殖环节产值5 000元,畜牧产业链为全区40万农业人口人均创造产业链产值12 000元。

3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江夏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得到快速发展,但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畜牧业发展的矛盾,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与防疫监管、畜产品安全执法之间的矛盾。今后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促进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进一步合理调整畜禽养殖业布局,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畜禽养殖业合理的空间布局、科学的种养结构、稳定的生产能力、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关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要按照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合理调整畜禽养殖布局,划分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区。

(2)进一步坚持监管并重的原则,推动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畜禽粪便综合治理要从末端治理转移到综合治理;要从工程建设转到建管并重,重在管理;要从单纯的畜禽粪便治理转移到治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要从单纯靠政府投资转到以政府引导,养殖业主为责任主体,探索产业化治污、资源化利用新路子,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第5篇

一、 主要特点

20__年,全市畜牧业发展有贡献提高、规模提升、产业提速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贡献提高

一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20__年全市现价畜牧业产值59.62亿元,比20__年增长30.8%,高于农业总产值8.1个百分点:可比增长11.3%,高于农业总产值3.1个百分点,畜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业和林业。现价畜牧业产值占现价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20__年的27.8%增加到29.6%,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7.8%,从总体上看,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见图1),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柱。

二是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__年全市肉类总产实现37.92万吨,禽蛋产量3.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7%,其中猪肉产量25.7万吨、禽肉产量7.61万吨,分别增长17.2%和47.2%。生猪生产强势增长。生猪出栏304.14万头,生猪存栏182.6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1.6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6.2%、7.2%和46.3%。全市三元杂交猪良种比率达到70.2%。家禽生产增长迅猛。家禽出笼存笼2082.79万羽,同比增长9.4%,其中鸡存栏1471.1万羽, 同比增长21.6%。肉牛生产稳步增长。牛肉总产4.28万吨,肉牛出栏41.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了20.7%和11%。三是畜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居民鲜活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20__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10个,产值达48498万元,吸收从业人员1534人;全市饲料总产量达25.4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2.53万吨,同比增长16.3%,全市规模以上饲料工业实现产值7.3亿元。畜牧业的较快发展,带动了畜产品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共吸收了从业人员12146人,总产值达32.6亿元(表1)。

(二)、规模提升

一是养殖大户明显增加。20__年养殖业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养殖,开展以人畜分离为重点的圈舍改造,扩大养殖规模,实现畜禽生产总量的突破。全市共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 1205个,生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场(户)242个,存笼500羽以上规模蛋禽场(户)42个,出笼3000羽以上规模肉鸡场(户)708个,出笼3000羽以上规模肉鸭场(户)199个,出栏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场)64个。二是养殖小区明显改善。目前全市已建成畜牧养殖小区99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67个,肉牛养殖小区6个,家禽养殖小区24个。20__年不少规模猪场正在进行改建或新建,建设标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场址选择布局更合理,设计更科学,建材质量更高,设备更先进,管理更规范,注重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如吉安春兴公司马山种猪场二期项目建设,栏舍采用钢架结构,购置先进设备,新建大型沼气池1200m3,该种猪场和吉安市畜禽良种场都成功用沼气发电,解决了本场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气,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全市这样的生猪标准化场已建成41个。三是合作经济组织水平明显提高。先后成立了吉安县万福养鸡专业合作社等,全市目前共有各类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6个,带动农户近万户,有力提升了全市畜牧业生产组织化水平。

(三)、产业提速。20__年全市各地在贯彻落实好国家优扶政策的同时,各县(市、区)政府先后都出台了扶持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了对畜牧业生产的投资力度,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亮点纷呈:吉安县积极探索、创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信贷合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农信社、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信贷联合体,着力解决了农民信贷难,化解了信贷、市场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县政府牵头出资240万元、龙头企业出资400万元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对需要贷款的养殖户,由企业、金融机构、农户签订贷款协议书;政府安排60万元实行贷款贴息,并整合老建扶贫的贴息资金向特色产业倾斜;同时,县财政还对养殖户实行奖补扶持政策。这一系列新举措使“公司+农户”生猪和肉鸡养殖模式的生机日益凸显。目前,吉安县温氏发展合作养鸡户1500余户,年出笼肉鸡1600万羽,其中,年出笼肉鸡2万羽以上的有100多户,形成了110个“一村一品”合作养鸡专业村。引进吉安正邦公司,建立年存笼种鸡4万套种鸡场,发展合作养鸡户600多户,年出笼肉鸡250万羽。正邦种猪扩繁场已建成可存栏4000头母猪栏舍并已投入生产。新成立的万福养鸡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年出笼1万羽肉鸡合作养鸡户200户,存笼种鸡2万套,年出笼肉鸡可达200万羽以上。新干县从20__年起至20__年,县财政对新增养母猪和新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奖补。新增养母猪每头补贴100元,建污水三级沉淀池补贴15元/m2,建沼气池补贴100元/m3。新干正邦集团计划在该县再投资3~10亿元,兴建10~15个生猪养殖场,形成年出栏生猪50万头的生产规模,已建成的金川、潭丘两个生猪养殖基地现存栏母猪5400多头。万安县引进台湾瑞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兴建奶牛养殖基地和乳品加 工厂。目前已建奶牛栏舍1000m2,种植牧草200余亩,引进后备奶牛100头。永丰县绿禽养禽专业合作社引进南京远征食品机械厂,与之合资在该县罗铺垦殖场兴建“赣禽皇肉类食品加工厂和大型生态养猪场”。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进行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加工板鸭400万羽,分割家禽3000万羽,屠宰加工生猪30万头,出栏肉猪5万头,年产值12-15亿元人民币。市畜牧兽医局利用市牧业园有利条件,引进广东客商投资3000万元入园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已存栏肉牛300多头。同时,利用青原区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提供的便利,与吉安煌上煌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00万元建家禽屠宰厂和吉安红毛鸭保种场,开展吉安红毛鸭保种、开发与利用,开发特色产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仍相当严峻,本文来源:文秘站 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外来畜禽的疫病控制难度大,活畜禽交易市场退出城区情况复杂,免疫抗体水平还不理想。

二是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制约了我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畜禽产品销售加工企业,规模小,水平低,产业链不长,拉动作用弱。畜禽基本以鲜活原料产品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不高,抵御风险能力弱。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一方面农民缺少资金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简陋,环境污染严重。另一方面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防控体系、诊断体系、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全面到位。

四是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从实际运行上看,专业合作组织机制仍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多数专合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建立不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比较弱。

三、发展对策和建议

我市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龙头企业、加工增值、养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阻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使我市畜牧业在农业、农村中有更大的作为,主要还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面做工作:

1、规模化。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畜牧业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传递慢,信息分析能力差,难于快速、准确地决策,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趋同性,解决的根本出路是规模化,只有规模才能出效益。要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落实优惠的激励政策,调动农民自觉地投资、投产,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争项引资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惠农政策和现有项目的实施,在努力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利用扶贫、小额信贷等支农资金投入畜牧生产基础建设,捆绑用活项目资金,做到大投入促大发展,大发展促大增收,大增收促大跨越。

第6篇

近年来,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和__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__县不断在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扶持龙头企业、推广优良品种、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工夫,全县生猪产业化发展取得较大的进展,特别是生猪生产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生猪产业一年一个新台阶。__年全年生猪饲养量达193万头,其中生猪出栏119万头;有规模养殖专业户1600户,其中有年出栏万头以上专业大户24户,年出栏千头以上的268户,有省一级种猪场11个,二级扩繁场14个,在养殖企业中有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9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11个,市级3个;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6家,养猪专业合作社30多家;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化养殖模式在全县迅速发展,专业户规模养殖占全县饲养总数的90%以上。全县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已经成为__生猪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围绕现代畜牧业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但也还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畜禽产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国内不断发生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增加,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成为影响和制约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三是畜禽养殖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粪污处理技术落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四是畜牧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弱,支撑和引领畜牧业的能力也不强;五是生猪深加工发展比较滞后,“僵尸”企业__祥润食品有限公司亟待盘活。

1、继续以“稳增长、保安全”为目标,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稳定提升生猪产业,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加快生猪、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生猪联合育种和性能测定,提升生猪质量。

2、 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畜禽养殖标准化项目等,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3、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畜牧产业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确保肉食和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妥善处理好养殖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加快推进养殖业环境问题治理,不断加强畜牧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畜牧养殖与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匹配度。

4、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严格畜牧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努力健全畜产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制度,强化地方政府法定职责。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畜产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5、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认真宣传贯彻省政府《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和政策法律法规培训。编制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规划,指导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布局与建设。

第7篇

一、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畜牧生产快速发展版权所有

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是衔接小生产和大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此,我们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畜牧业生产的首要环节来抓,坚持“大、高、外、强、多”五字方针,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大,就是大规模。坚持上就上个大项目,建就建个大龙头,抓就抓个大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外贸公司、得利斯公司已进入全国重点扶持的家农业龙头产业化企业行列。得利斯公司投资亿元,新上百万头生猪宰杀加工项目,现已建成并投入生产,年消化生猪万头。外贸集团公司不断扩张发展,目前拥有亿元资产、万名职工,肉鸡宰杀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二位。高,就是高起点、高质量、高档次。不管是新上项目,还是老企业改造,都坚持高水平。近几年全市引进肉食加工、种鸡孵化和饲料加工设备等,都是美、日、德、意等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外,就是龙头外向,产品外销。从一开始就把产品销路瞄准国际市场,提高农业外向度,带动县域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强,就是强带动、强辐射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让千家万户的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多,就是多形式、多层次、多成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畜牧龙头企业多家,其中畜产品加工企业余家,年加工畜产品多万吨;其中肉鸡年加工出口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对日出口的;得利斯低温肉制品生产能力万吨,年销量列全国第一。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家,年加工饲料多万吨。

近年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在龙头企业发展步伐上,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产品结构调整。过去我市肉鸡出口以冻品为主,技术壁垒森严,出口门槛较高,因此各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肉鸡产品由生到熟的转变。市外贸公司与美国泰森公司合作,投资万美元,大力开发熟食品,年生产能力达到万吨,产品全部外销。万年公司、和生公司也都投资新上了熟制品车间,初步扭转了屡遭封关被动挨打的局面。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为抵御市场风险,各龙头企业积极进行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走经营多元化的路子,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市外贸公司在抓好肉鸡加工生产的同时,还开发了淀粉、色素等多种产品,今年又投资万元,新建一处生物肥料厂,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实现利税万元。得利斯公司在抓好生猪宰杀加工的同时,还开发了海狗油系列保健品。今年计划投资亿元,新建肉制品厂一处,年可加工肉制品万吨,月份可建成投产。

三是市场结构调整。为化解单一市场风险,各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初步形成了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同一产品多个市场的营销策略。市外贸公司新开辟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市场,使肉鸡出口扩大到多个国家。在主要出口国日本形成了家大商社竞销的局面。国内市场,建立了多个内销点,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内销网络,年可销售各类肉鸡产品万吨,有效地化解了产品出口受阻带来的风险。

二、加快生产基地建设,保证畜产品原料供应

我们通过加强引导、强化服务,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自属基地和合同基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因此初步形成了种养工厂化、基地车间化、农民工人化的现代企业新格局。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自属基地建设。针对国际市场技术壁垒日趋提高,我国农产品屡遭封关的实际,我们要求,凡是出口企业都必须建立自属基地。目前我市主要畜产品加工企业均建立了自属养殖基地,外贸公司共有自属养鸡场处,年出栏肉鸡万只,今年计划再投资万元,新建处饲养肉鸡万只的大型自属商品鸡场。得利斯公司每年投资多万元,扶持生猪原料基地建设,仅去年一年就投资多万元扶持建设了处年出栏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使自属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二是加强社会合同基地建设。外贸公司与全市及周边县市多户农民签订了肉鸡饲养合同,并制定了“四到门、三赊销、两公开、一结算”的扶持政策,农民只要养好鸡,其余的都由企业来办,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去年,农户肉鸡饲养成活率达到,只鸡纯收入达到元以上。得利斯公司目前已与省内外多家大中型肉联厂、多家相关企业、多处养猪基地、万多个生猪贩运户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为公司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三是创新基地生产组织形式。我们不断改革深化“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积极探索养殖协会、专业生产合作社等新的基地生产组织形势,通过由协会、合作社对入社农户提供良种、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服务,加强了对入社农户的管理,降低了市场风险,保护了农民利益。目前,全市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的养殖合作社已有余个。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市已建起万只肉鸡、万头生猪、万头大家畜、万只羊、万只兔、万只蛋鸡、万只特种动物的畜产品基地,基地提供的产品占全市畜产品总量的以上。

三、加大畜牧标准化生产力度,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狠抓标准化饲养场建设。我们把标准化饲养场建设作为推行畜牧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标准化肉鸡饲养场已达余栋,其中新建栋,肉鸡标准化饲养面积已达余万平方米,标准化鸡场饲养能力达到万只;全市新建、改造标准化猪舍余栋,标准化猪场饲养能力达到万头。

二是加强了畜牧标准化体系建设。首先组织起草了《无公害肉鸡生产标准》和《无公害生猪生产标准》,被(上级市)市技术监督局为地方标准,在畜禽饲养环节中推广应用。其次在屠宰加工厂全面推行国际公认的(关键危害点控制技术)标准和和系列标准,使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较大提高。再是在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分别推行了标准和标准。目前,我市信得药业有限公司通过了认证,外贸、得利斯、和生、万年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和认证,菁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山鸡蛋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饲料通过了认证。

三是强化了监督监测工作。监督管理方面,对畜禽饲养场、屠宰场派驻了执法人员进行监管,建立了监管台帐,对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对兽药、饲料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为推行标准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监测化验方面,成立了畜牧监测化验中心,对动物疫病、饲料兽药、畜产品、兽药残留进行监测。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的自检能力,市外贸公司、和生公司和万年公司等龙头企业,新上了化验检测设备,对产品实行高密度化验检测。版权所有

四、加大依法治牧力度,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我国加入后,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门槛越来越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不断加大依法治牧力度,确保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一)加强畜牧执法队伍建设。我市畜牧系统实行了执法与服务分离,山东省里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对我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成立了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所,在全市设立了处分所,配备了名执法人员,具体负责畜牧执法工作,实现了畜牧执法的规范化。

(二)搞好畜禽防检疫工作。以牲畜口蹄疫为重点,搞好每年春秋两季的动物防疫,并加强了鸡新城疫、猪瘟、猪丹毒等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免疫密度达到,有效地预防了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检疫工作由畜牧部门按照到场到户检疫和指定地点检疫相结合的办法,搞好出栏畜禽的产地检疫,并对全市个定点屠宰场,5个肉类加工厂派驻官方兽医实行同步检疫;对进入我市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查验和监督,严格查看“三证”是否齐全,有效地杜绝了外来疫情传入;搞好市场监管,对进入市场销售的畜禽及其产品,由执法人员进行监督,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三)强化兽药饲料市场管理。从严把好“兽药、饲料经营许可证”发放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严格考核验收;搞好兽药、饲料市场的监督检查。联合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进行集中大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业户和违法违规案件;加强对出口企业饲养场用药管理。对供出口饲养场用药的兽药生产企业进行认证,确保兽药质量和无药残。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处各类兽药、饲料违法案件起,没收假冒伪劣兽药、饲料货值余万元,有力地规范了全市兽药、饲料市场生产经营秩序。

五、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

一是引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目前,全市肉鸡、蛋鸡良种率达到了,生猪瘦肉型猪占到出栏量的%以上。肉牛推广了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等优良品种,肉羊推广了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

第8篇

今年1-6月份,全县生猪出栏4.02万头;家禽出笼25万羽,同比增长20%;存笼43万羽,同比增长23%;其中“土法养猪”、“跑山鸡”养殖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土猪出栏0.5万头,跑山鸡出笼0.5万羽。草食动物养殖稳步发展,全县养羊规模户不断增加,高湖镇下关村、西头村出现了饲养规模达200多头的养羊大户3户,养殖30头肉牛的大户1户。七彩山鸡、孔雀养殖初具规模和影响,特种养殖品种不断多元化。

水产品总量达到4305吨,同比增长幅度达5%。其种水产品产量3050吨,产值6030万元,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到目前为止,娃娃鱼养殖总投入达1亿元,规模养殖企业6家(投入资金500万以上),农户1000余户,养殖规模5万余尾,繁殖幼苗1.8万尾,年产值超2000万元,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三文鱼养殖基地4处,规模7万余尾,年产值近1050万元,在省内有特色;鲟鱼养殖规模4000余尾,年产量26万公斤,年产值超1200万元,在省内处领先地位。

二、畜牧水产工作开展情况

1、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根据省、市防重指挥部统一部署,我县于3月1日全面启动了春季动物防疫集中行动,通过全县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的防控目标,县乡两级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抓春防工作,于5月10日全面结束,并顺利通过市局组织的春防验收。3月份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也发现了一例,我县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沉着应对,紧急采购3吨消毒药品、印制1000份相关技术资料及时地下发到各养禽场和禽类交易市场,产认真做好动物卫生监督、疫情监测、消毒灭源等工作,对全县39家大小不等的规模养禽场开展了消毒灭源。

2、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加快娃娃鱼产业化发展

立足生态前提,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高度,对娃娃鱼养殖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向上争资、对内融资等工作。同时,在建设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全县产业集群发展。为规范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组建了以大鲵发展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引领全县娃娃鱼产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或引进1-2个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全县娃娃鱼产业发展,使娃娃鱼从苗种到市场形成一个完整良性发展的产业链。

3、加大养殖业执法力度、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与152家生猪养殖场(户)签订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承诺书,对饲养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进行了“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快速检测卡共检测尿样140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监督检查兽药和饲料经营户10家,抽检生猪55批次,未监测到使用“瘦肉精”违法行为。截止目前,报检点已经达到28个,产地检疫生猪12348头,屠宰检疫9752头,开展官方兽医监督巡查256人次。狠抓渔政执法,印制渔业法律宣传单和公开信共5000余份,录制了渔业宣传内容车上广播宣传,出动执法宣传10车次,在禁鱼区和重点区域的沿河处挂横幅,每天在捕鱼高峰时段和重点区域进行沿河巡逻。

4、开展养殖技术指导,积极服务“三农”

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派出畜牧、水产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服务养殖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农业技术科技下乡10次,累计接待来访农户咨询技术65余次,咨询政策法规15余次,散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赠送书籍200余套。为群众诊断病畜病禽30次,确诊率90%以上,下到养殖场为农户服务20余次。及时与县财政局农财股沟通,第一时间将2012年的能繁母猪补贴48.15万元发放到广大养殖户手中。

6、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积极向上跑项争资

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2012年生猪标准化项目已完成建设工程量的60%,完成潦河大鲵自然保护区2012年资金使用情况和2013年资金使用计划上报工作;做好2012年渔业增殖放流项目和2012年现代渔业项目(县大鲵驯养繁殖场改扩建项目)的迎检工作。精心申报2013年潦河大鲵增殖放流项目、潦河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储备项目,潦河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储备项目总投资600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36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80万元,单位自筹60万元。以及2013现代渔业项目(县庆丰大鲵良种驯繁基地)的申报,该项目中央投资1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70万元,总投入资金220万元

三、“三大战役”开展情况

1、大鲵驯养繁殖基地项目的实施

为了抓好洞下坪大鲵驯养繁殖基地的建设进度,县畜牧水产局抽调四名干部长期轮换蹲点洞下坪,狠抓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能够如期完工。还不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洞下坪进行场地平整、栽种繁殖沟遮阴绿化树木等劳动。基地施工至今,繁殖沟已完成95%、蓄水池已完成80%、遮阴工程已完成90%、养殖办公主体楼完成60%,其中养殖主体楼为招投标部分,其它为自建部分。

2、提升娃娃鱼的繁殖规模

为了加强娃娃鱼研究所繁殖娃娃鱼幼苗力量,抽调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更好的完成娃娃鱼幼苗繁殖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全县的娃娃鱼养殖户集中进行娃娃鱼养殖技术的培训,同时还组织技术人员对养殖大户进行走访,进行养殖、病害防治的技术支持,使娃娃鱼养殖户无后顾之忧,鉴定养殖户们的信心,带动更多人进入娃娃鱼养殖产业中来,以达到提升全县娃娃鱼养殖规模的最终目的。2015年建成8处30亩左右繁驯基地,建成50个100㎡左右人造山洞养殖户。

3、以大鲵公司为龙头企业引领全县娃娃鱼产业发展

大鲵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投资1000万的绿鑫特种养殖基地初步建成放种鱼、养殖2000尾、投资500万的庆丰水产养殖场、七仙洞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放种鱼、养殖1000尾。继续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娃娃鱼产业发展中来,促进娃娃鱼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进程。

四、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局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执法难度较大。执法任务越来越重,越来越细化,涉及法律、法规很多,但专业执法人员少,且执法经费紧张,与相关单位难以形成执法合力,执法难度大。

2、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目前我局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科技队伍结构严重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为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将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工作重点开展工作。

1、做大做强娃娃鱼产业。以娃娃鱼的深度开发为突破口,在规模壮大和产业开发上下功夫。努力增加娃娃鱼的产量,力求实现观赏、食用一体化发展,真正把娃娃鱼端上餐桌,把娃娃鱼产业打造成农业标志性产业。

2、继续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产业安全。一是健全以乡镇动物防疫员为骨干,村级防疫员为基本力量的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夯实动物疫病防控组织基础;加强对乡村二级防检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按照“政府保密度、财政保经费、部门保质量”的责任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基础免疫,认真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坚持常年免疫,搞好免疫标识管理,确保国家强制动物免疫项目免疫注射率、挂标率、出证率、建档率达百分之百。三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预警,完善疫情应急处理系统,确保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确保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四是进一步加大动物检疫、防疫、诊疗监管工作力度,坚持防检结合,实现以检促防,规范动物诊疗行为,进一步理顺动物医疗秩序。

3、强化渔政管理,促进渔业生产发展。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搞好春季禁渔,增殖保护渔业资源;严厉查处炸、电、毒渔行为,进一步整治江河渔业捕捞生产秩序;关注民生,妥善处置资水开发渔民生产生活问题,引导扶持渔民转产转业,建立健全渔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长效机制,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服务渔民,及时发放燃油补贴和渔民生活困难补助等,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

4、切实抓好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肉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加大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种畜禽等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摊点,对持证企业进一步规范管理,坚决铲除假冒伪劣产品,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对畜禽养殖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对规模场、小区等建立严格的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真正把畜禽水产品安全溯源制度落到实处。

第9篇

一、***区奶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存栏奶牛1.5万头,共有16个奶牛小区(场),16个奶站,年可产鲜奶5.8万吨。全区奶牛养殖基本消除了散养和人畜混养,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和示范园区。全区有存栏200-5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场4个,存栏500-10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场9个,1000头以上的3个。规模化养殖场存栏占总存栏的90%。全区奶牛场中有两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和8个市级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二、现代农业生发展资金项目规模、资金投入组合及使用情况

(一)中央和省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1、项目批复资金

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总投资955.958万元,其中申请省级以上投资480万元。资金用途:标准化饲养场(区)建设资金432万元,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资金48万元。

2、资金到位、拨付情况

目前,项目总投资480万元已经全部到位并全部拨付到项目单位。其中标准化饲养场(区)建设资金432万元,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资金48万元。

   (二)整合资金落实规模及到位情况

整合区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环节整合资金20万元,采取打包、拼盘形式投入资金455.958万元。实际到位情况:中央与省级其他渠道资金187.38万元,市级整合资金6.38万元,区级整合资金827.67万元(其中预算编制环节整合105.68万元,采取打包、拼盘形式投入资金721.99万元)。整合资金拨付情况:已拨付中央与省级其他渠道资金187.38万元,市级整合资金6.38万元,区级整合资金741.85万元(其中预算编制环节整合19.86万元,采取打包、拼盘形式投入资金721.99万元。

(三) 资金使用情况

奶牛养殖场标准化场改造:总投资907.958万元,其中土建:768.058万元,设备购置139.9万元。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48万元。实际总投资897.46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809.736万元,设备购置87.73万元。

三、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内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绩效考核制度》、《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检查验收办法》、《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公示制度》、《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申报规定》、《项目法人责任制》以及《2009年***区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九项制度。为确保各项制度尤其是资金管理制度得到严格遵照执行,增强了专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鉴于各项目场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项目领导小组要求各场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凭证收集、账务管理、预决算报告等各项工作,为资金的严格审验与及时拨付创造了条件。

(二)项目实施管理

在项目建设中,区畜牧局充分发挥生产规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科技推广、资金监管等职能作用,采取督导检查、绩效考评、奖励处罚、验收考核等综合措施,围绕实施方案、管理细则和进度安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促进了项目的顺利进展。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制作了柱状图版,纵坐标为得分,将每个项目场按照青贮池改造、新建卧床、TMR建设、设备购置四项内容,区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技术培训和良种登记两项内容列出横坐标,根据各项工作不同的权重赋予不同分值,对整个项目建设工作实行全程监控。

四、实施项目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实施环境。成立了现代农业资金奶牛产业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督导、资金监管等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淑秀任组长,分管农业的政府副区长张洪龙副组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局。同时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提供项目实施咨询、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培训、指导等。区畜牧局、财政局在区项目领导小组领导下,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全面落实与项目实施相配套的资金、技术、土地等扶持政策,搞好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召开现场会,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发现典型,树立样板,适时加以推广,放大了项目实施效应。对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了典型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了项目推进步伐。

3、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实施。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了《***区现代这、农业奶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区现代项目申报管理制度》、《***区现代农业奶牛项目公示制度》、《***区现代农业奶牛项目管理制度》、《***区祁门熏肉项目法人责任制》、《***区现代农业奶牛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区现代项目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各项目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建设计划,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做好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实施主体信息档案和项目实施信息档案。根据绩效考评制度,明确动态监控、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奖励处罚等措施。领导小组适时组织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开展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对违规违纪的进行通报,对不合格或未完成任务的项目进行限期整改。

4、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质量。严格按照《***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加大了对各级各类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扩大了项目资金投入规模。各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建立了场内账务管理制度,并自觉接受畜牧、财政等部门的检查、审计,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严格推行了项目建设法人负责制、合同制、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制等制度。

5、创新监管模式,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为加强管理,绘制了项目进展监督一览表,坚持每周给各项工作进行打分,每月召开一次集中调度会议,有效地加强了对项目监管。对项目资金采取“先建后补、边建边补”,对配套的饲料青贮、奶站生鲜乳快速质检和数字化管理设备采取了“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资金拨付原则,有力地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五、项目建设现状及效益情况

(一)标准化饲养场(区)建设

1、项目任务目标

五个养殖场区标准化改造方面共计改扩建牛舍6100.8平方米,新建挤奶厅224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2656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50立方米,新建粪污处理场2466平方米,新建青贮池7879.5立方米,新建TMR车间1620平方米,新建消毒池、消毒室、办公及宿舍862.5平方米,路面硬化7290平方米,新建门卫、仓库192平方米,新建兽医室56平方米,沉淀池410立方米,牛卧栏28组,牛颈枷1100平方米,草料库320平方米,排水沟350米,粪污处理管道620米,新建院墙300米。新购TMR搅拌机4台,添置牛奶取样分流器24套、奶缸电子计量器2台,数字化管理软件1套。

2、完成情况

区畜牧局和各项目建设单位,精心筹划、积极组织、认真实施,现在已经圆满完成了奶牛场(区)标准化建设改扩建方案的任务目标。

(二)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

1、项目任务目标

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考察观摩、媒体讲座、专家服务团下乡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基层技术人员、养殖场(小区,户)的饲养人员、管理者进行现代化新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培训牛舍清洁化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应用奶牛卧床技术)、奶牛饲养管理、DHI测定,机械挤奶,标准化饲养场建设、数字化管理、玉米青贮等技术,计划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对象为全区奶牛养殖场(小区)的所有技术人员和奶牛养殖户。其中举办牛舍清洁化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应用奶牛卧床技术)1期;DHI测定技术1期;牛场数字化管理技术1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4期,分别为犊牛 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青年牛饲养管理技术培训、泌乳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空怀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举办三大炎防制技术培训2期,分别为乳房炎防制技术培训、蹄叶炎和子宫炎防制技术培训;青贮饲料技术培训1期;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培训2期,机械挤奶培训1期。在培训管理上,由畜牧局统一组织管理,切实把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购置奶牛修蹄机1台,用于专家服务团技术服务。

2、完成情况

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一是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考察、专家服务团下乡等多种形式,对基层技术人员、养殖场饲养人员、管理者进行现代化新技术培训。分别于7月26日举办机械挤奶技术培训及犊牛、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培训班;8月12-13日组织专家服务团在区行政广场、高都办事处常旺村举办下乡服务活动;8月18日举办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奶牛高产饲喂及接产技术培训班;8月27日举办泌乳期奶牛饲养技术培训;9月15日举办全区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及秸秆青贮技术培训;10月10日举办奶牛场DHI测定技术培训;11月3日举办奶牛全日粮配合(TMR)技术培训班;11月24日在册山办事处尚庄村举办专家服务团活动;12月5-6日举办奶牛三大炎防治培训班。2010年1月6日举办牛场数字化管理技术培训班。二是指导各场完善了生产记录、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防疫监测记录以及奶站规范化管理制度。

(三)良种登记档案室、电子档案数据库建设

1、项目任务目标

建立奶牛档案登记系统,建立奶牛品种登记档案室,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全区奶牛养殖户80%建立系谱档案,90%建立生产记录。

2、完成情况

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指导盛能奶牛胚胎工程有限公司、***区明超奶牛场、***市禄福良种奶牛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高都奶牛养殖基地开展了奶牛DHI测定,大力推进奶牛系谱档案建设,建立更加规范高效的奶牛数字化管理档案。对每头奶牛年龄性别、繁殖情况、免疫情况、发病情况、品种品系、体貌特征、泌乳天数等数十项指标进行登记和分析对比,确立奶牛的品系和繁殖情况,绘制奶牛档案表格,并且对奶牛个体形态和毛色进行照片记录,为下一步进行良种筛选、系谱登记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已建立系谱档案1460头,登记奶牛良种登记卡938头。疫病监测体系逐步规范健全,区畜牧兽医检测中心根据全区畜禽疫病监测方案,分期分批对各规模场进行疫病检测,现已经检测奶牛200余头。

(二)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全区奶牛存栏量由现在的1万头增长到1.1万头以上,增加0.1万头,牛奶产量增加0.5万吨。

           2、规模养殖明显增多。全区年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增加 2 处 ,奶牛养殖场(小区)总数达到13 处,规模饲养量占到全区奶牛饲养总量的90%以上,规模饲养场产奶量占到总产奶量的95%以上。

           3、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项目区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0吨以上,平均增加500千克。

           4、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全区优质奶产量达到3.3万吨,比建设前增加0.9万吨,产量提高30%以上。鲜奶蛋白含量提高5%左右,达到3%以上,乳脂率提高8%左右,达到3.5%以上,生鲜奶质量得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每毫升鲜奶微生物含量控制在100万个以内,

           5、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项目建设带来的牛奶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水平提升共可产生经济效益0.34亿元以上,可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20元以上。

           6、技术推广体系日益完善。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推广生产管理技术、奶牛良种登记、奶站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技术、TMR饲喂技术、奶牛场卫生防疫技术等,全区奶牛养殖业在管理方面不断改进,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精品意识进一步强化,建设优质品牌奶源基地战略方向进一步得到巩固。

     7、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目场生态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使奶牛养殖场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六、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畜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项目的实施给相关工作带来了有力地促进。但是由于项目要求自筹资金的比例较高,处于发展期的养殖场区自筹资金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建设初期进程缓慢。另外,项目软件建设部分效益的发挥还要依靠推广和培训力度的持续加强。

建议:一是加大项目扶持资金比例,适当考虑承建企业的资金困难,合理安排资金拨付步骤,发挥启动资金的带动作用。二是持续对项目管理人员、项目承建场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项目最大限度发挥效益。三是保持扶持政策的持续性,支持奶牛产业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