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09:21: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急诊护理安全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急诊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

急诊科作为抢救生命危急病患的重要科室,一旦稍有不慎即可引发护理风险。基于急诊室病患具有病情不可预测、病情突发、起病快、急救任务艰巨等特点,因而全面普及护理人员法制教育、提高安全与风险意识、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服务对于减少护理事故,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和确保急救措施顺利完成有着积极意义。下面,就当前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1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护士方向

1.1.1整体年龄趋于低龄化当前,负责急诊科室的护士普通呈现低龄化,这些护士基于年龄特征的关系,往往缺乏足够的护理经验,护理操作不熟练,难以独立完成复杂的护理操作。部分护士在急救过程中无法一次完成穿刺,需重复数次才能成功;或是洗胃时胃管多次插入失败;又或是不能为心脏骤停的病患及时做好气道建立。这些问题的出现既给病患带来了额外痛苦,又延误了最佳急救时间。

1.1.2对规章制度缺乏重视一些护士缺乏责任感,将医院制定的操作规范视若无物,轻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交接班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护士虽然能将三查七对的内容熟记于心,却没有在实际中具体实施,单凭主观经验行事[1]。此外,还有个别护士对护理记录态度极其轻率,不是出现错记就是漏记,日常也未将急救物品准备齐全,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时因物品不全而重新寻找,严重拖延病患急救工作。

1.1.3法律观念薄弱近年来,在法制教育的普及与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病患在医疗中遇到问题或对医疗结果产生疑问却得不到解答时,往往会使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然而此与同时,部分急救人员的法律观念仍旧淡薄,急救过程中往往只专注于护理措施是否及时有效,忽视了临床护理各项指标的记录工作,致使记录中出现病情描述模糊不清、没有按照规定格式书写、病情动态监测与药物效果观察记录不到位、医学用语不当等问题,如此一来,即便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并未出现差错,也将由于护理记录的不足而为今后带来医护纠纷的隐患,给医院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责任风险。

1.2病患方面随着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的深入,病患及其家属不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依赖于护理人员,与此相反的却是对病情知识的严重匮乏,因此一旦病患发生危急情况,家属将由于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而迁怒于护理人员,引起医护纠纷。

2护理管理与防范对策

2.1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2.1.1加强专业技能培养为保证所有护理人员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的急救能力、牢固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快速的应急能力与记忆力,应根据急诊科室的实际情况,为缺乏实践护理经验的年轻护士与骨干护士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同时给予急诊科护士人手一本培训手册,并在手册中明确标明培训内容与各个阶段的考核结果,同时定期在院内展开急救演习与急救理论知识竞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全面培养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可预见病患病情发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1.2严格实行规章制度首先结合临床案例,定期对护理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遵守规章制度的理念植入到每一名护理人员心中;其次是加强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成立由骨干护士及护士长负责的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以预防为主,对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密检查,尤其是易出现失误的重点环节,应紧抓关键制度、关键时间和关键人员三个因素不放,促使护理人员端正对护理记录的态度,自觉主动的完成交接与管理工作,日常做好急救物品与药品的备份,保证医疗器械正常使用,切实做到定期消毒、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数量和及时维修、及时检查、及时补充等四个定与三及时,以最大限度降低急救工作中的意外因素,确保急救顺利完成。

2.1.3提高法律意识定期在院内展开《护士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的学习,将“安全第一、病患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等四个第一理念植入所有护理人员心中,将救死扶伤的高尚职责和护理风险与病患权利联系起来,改变护理人员的旧有观念,使其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起法律武器维护好医院与护患双方的应有权利。此外,由于在以往的医患纠纷中,急救护理记录是重要的举证依据,因而为避免使医院及个人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应重点强调护理文件的书写管理[2]。当医务人员因急救工作而未能及时记录临床资料的,应于急救结束6小时内补充记录,同时应派专人负责对每日急救室钟表准确率进行核对,以保证护理、急救与仪器记录时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护理记录的可信性。

2.2加强护患沟通为预防因沟通不畅而引起的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服务,提升自身修养,热情主动的与病患进行语言交流,从而加深感情,获取病患的信任,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还需提高自律性,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对病患及其家属的激烈言行予以一定体谅,尽可能缓解病患及其家属不良情绪,切实做好优质化和人文化的护理服务,以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3结语

随着时展及社会复杂因素的影响,护患关系日趋复杂化,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增加护患沟通交流并培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有效保证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专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b)-124-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急诊有着与其他病房不同的特点,因而防范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是护理的首要任务。

1 慎独修身,强化安全意识

急诊科具有快速、艰巨、突发及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是护理风险高发的科室[2]。护理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护士却是掌控舵手。为此,必须加强护士的护理风险教育,强化法制和时间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提高护士对风险的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使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无论有无人员监督,都要重视各种核心制度的落实,这是保障急诊护理安全的先决条件。

2 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操作规程

有章可循,制度管人,是护理工作的准绳。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各项急救护理常规,并贯彻融汇到急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护理质量得以不断提高,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如①护理告知签字制度 对新入院患者重点进行安全防范知识宣教,如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禁用力排便;有风险的操作如气管插管、胃管严格按规程操作;意识障碍患者防止坠床等;在诊疗过程中,未经医务人员同意不能擅自离开医院,执意拒绝者,应做好解释,无效时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同。②制定急诊危重患者腕带使用制度、护送安全制度、疾病护送标准流程,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制度,安排专人护送,确保急救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③严格交接班制度。④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制度及护生的带教,对新进护士进行专科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积极学习,了解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对到点实习的护生,要做好带教,强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强调急救岗位意识,让护生在实践中由知识向行动转化,明确护理工作的严肃性和责任性。⑤护长查房制度,作为护士长坚持每月查房中、夜班1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护士的观察、处理和安全管理能力等。

3 重点掌握,提高急救技能

急诊患者的疾病种类复杂,病情转变快,护理范围涉及广泛,通常在抢救急危重患者时,人员紧张,时间紧迫,可时间就是生命。从而要求护士必须具有全科护理的能力,因此急诊护士不仅要加强各科急救护理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熟练掌握专科操作技能和先进的监测抢救技术,掌握各种急救物品的剂量和用法,才能为急诊患者争取生机,为护理安全清除障碍。

4 沟通无限,和谐护患关系

急诊患者、家属期望值高、信息缺乏,迫切需要随时了解治疗护理的进程及效果,护士在做好各种护理措施的同时,要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采用严谨的语言行为适时、适当与患方互动交流,掌握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波动,主动为患者解决问题,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让护理工作得到支持和理解,让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 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管理能力

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3]。护理管理者严格把关,建立信息反馈制,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协调护理工作力量,指挥突发事件的抢救,规范护理工作程序,加大质控力度,强化质量监督机制,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作为护士长在心态控制中要做到:根据科室特点,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个体护士的能力、技术、情绪、家庭等变化特点,对易发生问题的人和事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不同病种的急危重患者特点,对护理中易发生的问题心中有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思想上教育帮助,制度上检查督促,环节上指导把关。落实 “三勤”即勤问、勤做、勤讲。护士不懂要勤问,本职工作范围的事要勤做,护士长对安全措施要勤讲,让安全工作的警钟时刻在护士耳边响起。落实 “三严”即严格、严厉、严谨。要照章办事,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现象。

6 规范抢救物品及用药安全管理

指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系统管理,消毒-保养-调试。护士长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报维修,并详细记录原因,以降低急救物品的损耗,确保急救过程的使用安全。急诊汇集门急诊各科医生开出的输液治疗,用药品种多,加上新药使用频繁,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大量药品的作用、副作用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熟练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

7 加强医院感染安全管理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8 保证急救护理文书质量

护理文书书写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从患者到达后所有抢救措施、医嘱执行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演变过程,禁止出现涂改和遗漏现象。因护理文书不仅牵涉到法律、医保、赔偿等各种问题,也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4]。

9 小结

9.1 影响护理安全主要因素

有4大因素:人、技术、设备、药品[5]。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人的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影响着护理安全质量。

9.2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是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

作为管理者面临着管理创新和变革,要加强对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要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身体力行,实施人性化管理,主动协调各方关系,多深入实际、多实践积累、多思考创新,以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不断优化护理团队,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水平,科学管理改进工作流程,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保障急诊护理安全,及时杜绝和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树立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建立统一和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潘绍山.护理治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49-350.

[2]周秀华,张静.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

[3]刘启华,王玉玲,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57.

[4]张颖,高秀芬,史忠岚.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1):53.

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 急诊手术 安全隐患护理管理

不同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风险大,存在不可预料性,病情紧急性,状况多变性三大特征[1],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抢救时间紧迫,易使工作出现漏洞。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多,为此,对急诊手术进行安全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0起对急诊手术进行安全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完成急诊手术1438台,其中前3位为普通外科412台,骨科325台,妇产科316台。从病种分析:全身多处刀刺伤,胃肠穿孔,外伤性骨折,宫外伤、急性阑尾炎,颅脑外伤,高血压出血等急诊手术占总数的80%。无死亡病例,所有手术均顺完成,无一例差错事故。

2 安全隐患

2.1手术风险大 急诊手术中有相关一部分危重病人如车祸作伤和工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高血压脑出血中有些患者为饱食、醉洒状态下,不同于常规手术严格术前禁食、术前准备不够周全手术用物准备不完善,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

2.2院内感染几率增加 急诊手术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而削弱灭菌效果;另一方面,创伤病人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异常,出血病人因血容量下降,机体防御力下降等因素,增加了感染的危险;为抢救患者,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手术间门开闭次数增加,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减弱,影响了空气洁净度[2]。急诊手术患者未做术前常规检查,在术中,医护人员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分泌物,在术中也极易被锐器剌伤,也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2.3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与手术发展之间有一定距离。

2.4查对不全面。

2.5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

3 管理方法及措施

3.1完善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 此为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规范护理操作,始终把安全操作放在首位。要求护士长规范管理,重视夜班护理工作安全,实施“人性化”管理。根据急诊手术护理的工作特点,合理编班,定期召开护理工作会议,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进一步完善科室相关管理规定,使不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

3.2增强防护意识,减少院内感染

3.2.1加强手术人员管理 严格要求入室的人员数量及着装,手术间固定存放常规一次性物品,充分准备特殊物品,减少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次数。

3.2.2加强自我防护 对于每位急诊病人都视为高危病人,按标准预防进行每一项操作,严格执行术后物品处理程序。

3.2.3加强环境管理 对急诊手术患者尽量安排在离手术室入口较近处。

3.2.4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将由绿色通道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对在术前接受进行初处理,包括更换病人衣裤等,对术中患者的呕吐物,肠内容物等及时清除,封闭入袋,减少对手术间空气的污染。

3.3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只有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为此,我们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掌握各种新设备新仪器的使用的使用,同时针对急诊和危重病人手术配合及抢救进行规范操作。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在急救中始终把病人利益在首位。

3.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每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始终把安全医疗放在首位。例如手术患者的十二查对;主刀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再次确定手术部位;术中切下的组织标本按规定程序来执行,做到每一项都要有签名,责任到人。

3.5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手术室护士应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术语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数据要统一,术中抢救及更改手术等特殊情况记录应及时、客观,巡回和洗手护士核对器械、敷料无误后签全名。

4 小结

急诊手术是手术室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对急诊手术护理实施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在手术急救过程中,完善流物的抢救程序,熟练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人员配置,护士高度责任和使命感,是确保手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环节。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急诊科是临床较为重要的科室,是抢救患者生命最为主要的部门。由于急诊科接收患者具有病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的特点,间接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1]。为有效提高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急诊科采用PDCA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现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急诊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成不同组:常规组10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57例、43例,年龄段18-78岁,平均(46.3±1.3)岁;干预组10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58例、42例,年龄段19-79岁,平均(46.4±1.4)岁。200例患者的年龄段、男女例数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急诊科的基础护理管理,如:按照本院所制定的相关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等实施按时、不按时的培训、考核等,并结合急诊科日常需求安排护理人员。同时,还需讲解急诊科的相关抢救、护理等工作;干预组患者则实施PDCA护理,包括:①制定护理计划。临床PDCA护理模式实施前期,科室领导需带领全科室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并从中挑选表现良好者组建护理团队,由各小组对自身所分配的项目行护理质量、现状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规范、科学的护理内容。并且,还需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学习;②实施护理计划。小组组长负责相关护理项目质量的评估,护理过程的监控,护士长则对管辖区域内的护理质量进行管理,促使每位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日常护理中,提高护理服务意识[2];确保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做到有规可循;③临床检查。护理团队组长需每月于固定时间内行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一旦发现不良现象,需立即纠正;从所发现问题中找寻潜在性漏洞,并制定预防、改进措施,预防不良事件;④总结、反馈。每月于固定时间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召开研讨会,分析、探究日常护理中潜在性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相关措施落实到底,以形成相对完善、有效的反馈系统,提高护理质量。

1.3评定项目 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统计其护理满意程度,标准:将急诊科所制定的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发放到每位患者手中,让其填写结束后统计总分,分数在90分以上,表明满意临床护理;分数在60分以上,表明比较满意临床护理;分数在60分以下,表明不满意临床护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处理数据,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程度均属于计数资料,均借助%表示、χ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抢救成功率判定 调查结果表明,100例干预组患者成功抢救者93例,占比93.0%;100例常规组患者成功抢救者80例,占比80.0%,经由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的成功抢救率有区别,P

2.2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判定 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预后的护理满意程度有区别,P

第5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理疗救护;急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5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64-02

目前,我国的急诊患者数量不断上升,与之配套的相关急诊护理管理体制却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目前社会的急诊护理需求;护理水平和护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不完整;急诊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急诊技术有待提高,造成某些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实际急诊护理质量较低,以下对其原因和解决方法做简要分析。并指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

1急诊护理的概念分析

急诊护理这一医学护理理念始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逐渐的被重视和健全最终发展为一套独立而完善的医疗体系实现活动。其主要包括急诊护理程序、急诊护理决策制定、急诊护理分析、急诊护理思考和急诊探索等等。其实际的范畴设计医疗救助评估、救断、计划、实施和评估实际或潜在的,突然或是紧急的身体健康问题,护理上存在突然性和紧急性,相对理疗护理而言,急诊护理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紧急状况下对患者进行有效及时的理疗护理,以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2目前急诊护理的工作性质和问题分析

2.1急诊护理的工作性质分析急诊护理对于保持患者术前生命体征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医疗急诊护理也一直是医疗机构护理的最前沿,其实际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往往面临患者、患者家属的双重压力。医疗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压力较大,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情绪较激动客观上也加大了实际急诊护理难度,抢救过程中意外状况的出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容易发生相关的急诊护理冲突和护理纠纷。所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有重要意义[1]。

2.2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第一,部分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知识不够全面。主要表现为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经验不纯熟,护理协作能力较差,工作的责任心不强等,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的隐患;急诊护理错误延误患者的就诊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圣体伤害(例如脑损伤患者由于护理的不及时或错误会引发脑瘫和脑死亡;心血管病人常由于急诊护理的失误造成生命危险等等。

第二,急诊护理量难以满足实际的就诊需求。实际的急诊处理往往由于各个突发状况造成急诊护理困难[2]。

第三,医疗护理规范执行力较差。相关护理人员不重视护理技能的培训和学习,违反护理规范,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这是造型医疗护理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相关急诊护理设备落后或使用不当。主要是指在实际的急诊护理中相关护理设备不能及时投入使用,或是设备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等。

3护理安全管理改革举措

第一,建立护理安全质量检查档案,明确具体护理事故责任。相关护理部门定期召开护理安全指导会议,对于实际护理安全工作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和分析;分别安全护理关键环节;制定合理的急诊护理流程;设计正确的医疗护理紧急预案等等,形成正确的急诊护理工作规范和管理标准,规范相关的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工作标准,是实际的工作考核有实际标准。

第二,监理科学的护理安全护理管理体制。发挥组长监管职责,保证护理安全管理规范的顺利执行。制定合理的人事管理机制,严格进行护理安全文件管理,发放统一、规范的护理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本。将实际护理中的护理问题,护理缺陷等及时记录并反映上报。有利于上级机构有效的了解急诊护理的现实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及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建立相应的护理安全奖惩机制,对于违反护理安全管理规范的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记过处分,加强对护理安全工作优秀人员的奖励,进行相应的资金补助,确保护理安全的实际举措落实到实处。

第三,加强相关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培训。完善的护理知识是有效、安全护理的首要保证。良好的急诊医疗护理技术能在第一时间保证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安全,减小必要的护理上海有利于后续急诊手术的顺利进行。加强相关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护理人员的医学知识学习指导和急诊护理知识培训;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实际现场护理才做培训,重视操作培训与理论知识培训的结合;强化相关医疗护理人员的急症护理应对能力,即良好的护理心理素质、快速的记忆能力、良好的反应能力、良好的护理协调能力等等;制定详细的培训管理计划,详细记录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可适当举行相应的急诊护理知识技能竞赛,通过知识技能培训能有效的加强护理人员的急症护理专业能力[3]。

第四,加强相关急诊护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急诊护理相关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储存管理对于直接关系到实际急诊护理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对急诊护理相关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做规范化的管理。做到相关急诊护理设备的规范管理和存放,施行定人、定点、定位、定量管理规范;加强急诊护理设备使用、消毒、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责任追究管理;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责任心强化教育;制定定期的急诊护理设备监察管理机制;进行定期维修、消毒、保养处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并做详细记录;分析急诊护理设备维护的实际困难的原因,务求最大限度降低急诊护理设备的使用和储存损耗,以确保急诊护理设备的实际使用安全[4]。

第五,及时分析患者投诉,保障患者的实际急诊护理安全。医疗科室要建立合理健全的急诊护理事故纠纷预案,对于患者的急诊护理安全投诉认真对待,并做详细认真的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急诊护理安全投诉内容、原因分析、调查结果、效果评价、整改措施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细致备案分析处理,追究急诊护理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具体责任,认真分析急诊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了解实际急诊护理过程中各种不要确定因素,务求最快解决问题。尽可能的降低事故不良影响。

4总结

目前,我国的医疗建设在处于相对起步时期,相关配套的医疗理论、医疗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还不完善。严重的影响了实际急诊护理质量。所以,加强护理管理有切实的意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的减免急诊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实际生命安全;提高了相关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提高了急诊护理整体质量;融洽了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了医院护理团队的内部凝聚力。综上所述,合理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提升医院整体医疗实力的出发点,只有重视护理安全管理在急症护理中的作用,才能切实认识急诊护理的不足,进而为提高急诊护理的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3(49:110-142.

[2]周月琴.护理安全管理应重点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4(1:41,64.

第6篇

资料与方法

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24名,留观量每个月5500~6500人,抢救人数每个月350~500人。

方法:

⑴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首先,在总结科室已往经验、借鉴其他医院或本院其他科室经验及临床护士安全隐患报告的基础上,研究归纳急诊观察室的高风险环节,经研究,发现我院纠纷事件及安全隐患集中于输液、输血、无名氏处理、留观、转科(检查)5个环节上,故针对这5个高风险环节我们重新优化设计了5套工作流程,分别是:急诊输液工作流程、急诊输血工作流程、急诊无名氏处理流程、急诊留观工作流程、急诊患者转科(检查)工作流程,并反复讨论、更改、完善,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责任明确、措施实用。同时,我们根据流程需要和我科实际,设计了相关的配套表格,如留观护理记录单、患者留观知情同意书、无名氏交接单、无名氏物品清单、急诊转科交接单、院外交接单等。另外,由于我科收治全院各科的留观患者,护士掌握各科所有药品知识的难度较大,也不符合客观实际,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将各科常用药品的剂量、用途用法、注意事项等,按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各大系统分别整理成“急诊科药品使用简表”并上墙,在输液流程中,明确规定,配药前及注射前,必须查找该表后再操作,以保证用药安全。

⑵学习及培训流程:在科室的质量控制例会上,将打印成册的流程材料发给每名护士,并加以讲解答疑,要求每名护士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并将流程挂于科室明显位置,方便护士记忆,学习课上进行模拟演练,晨会抽查掌握程度。

⑶流程的临床应用:将流程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要求护士严格按流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各负其责,避免遗漏及疏忽,实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长及质控小组成员按流程监督检查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反馈。

⑷总结经验,逐渐完善流程:在流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需求和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质控例会上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流程。

结果

应用流程管理后,护理安全取得了良好成效,急诊留观室纠纷率由原来的0.021%降至0.007%。

留观患者较满意:患者表示能够得到快速、便捷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90%上升至96%。护士经常巡视、有效核对,专人陪检、护送入院,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注射票挂于床头,护士签字,增强了护理的透明度;反复的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讲解和强调,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医院的信任增加,减少了盲目行动导致的不良后果。

急诊护士较满意:按流程工作,条理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流畅,并制度化,工作效率提高,并且,这种可操作性强的流程,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依从性,从而降低观察室安全事件的发生;护士法律知识及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流程真正实施,涉及每个护士,故护士愿意主动参与质量管理,上报隐患,并提出防范建议。

讨论

流程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界最早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1],应用于急诊留观室安全管理,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患满意度的作用。但是,随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无法避免,故应将流程管理纳入到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中,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优化或出台新流程,以满足临床实际需要。

第7篇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 安全管理

    1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①一些年轻护士存在应急能力低、法律知识缺乏、护理安全意识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护理规章制度掌握不牢固等现象。②导诊护士缺乏专业训练,护理经验积累不足,导诊不准确,工作时出现麻痹松懈。在运送患者入科途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够仔细,患者病痛折磨和家属的心情焦急,易发生护患关系冲突等现象。③护士责任心不够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由于输液室患者周转快,擅自调换座位,而护士未认真查对,易导致打错针、接错液体或液体漏输;不注意巡视病人,未及时发现液体外渗、输液反应等现象。④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不扎实,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抢救技术不熟练,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病情观察不仔细;医生不在场时,护士没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护理人员态度不好给患者造成心理伤害。⑤抢救仪器未及时检修而发生故障,如吸引器吸引无力、洗胃机进水故障、监护仪显示故障等。⑥由于工作忙、护士少,常常易忽略对留院观察患者的病情观察,存在护理记录不认真或漏记、错记、记录不及时等现象。

    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加强急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掌握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患者抢救技术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苦练基本功,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规范、法宝,是行动的指南。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使每位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导诊人员的严格管理及相应的专业培训,提高导诊护士的责任感,使其具备较强的急诊意识,对就诊患者按轻、缓、急、重预检分诊,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紧急处理,协助诊室的医护人员搬运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每位导诊人员应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热情服务,主动迎接患者,沉着冷静,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讲究语言艺术,搞好护患沟通,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3  加强学习,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输液工作中,认真填写输液卡和输液记录单,密切观察输液患者的病情变化,多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带领护士认真学习输液反应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措施等。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遍,并保留空的药液安瓿,抢救结束后核对补记。

 2.4  加强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技术水平,患者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护理人员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抢救计划,逐条落实。健全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使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常年不懈地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抢救、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留置针穿刺、复合伤处理等专科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2.5  认真做好抢救仪器设备的交接与管理工作,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达100%。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到位,时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仪器设备的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

    2.6  对留院观察患者要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其病情,及时准确地做好各种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忙而不乱。

    3  体会

    3.1  安全管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不安全护理不仅给医院的形象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8篇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护理质量;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3-0128-04

护理服务中,让患者感受关爱和尊严,降低患者心理负担,减少护理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已成为急诊护理的重要发展趋势,为此,我院优化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的患者在护理安全性、护理质量方面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6~58岁,平均(37.42±5.35)岁;突发疾病有22例,车祸伤有16例,其他外伤12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36.57±5.12)岁;突发疾病有21例,车祸伤有15例,其他外伤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经上报批准后实施。

1.2研究方法

结合相关研究,设计研究方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情监测、维持患者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梳理、总结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护理风险环节,制定应急预案,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护理操作的目的、风险,保障知情权,防范医疗纠纷。②人性化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休息;如患者休克,则抬高胸部,取中凹位;如恶心呕吐,取患者侧卧位,如果患者昏迷则需头偏向一侧同时去枕平卧,如果患者合并心衰则取半坐卧位;指导患者家属按摩患者受压部位,改善该部位的循环;对于躁动不安、神志不清、疼痛剧烈等存在导管滑脱、坠床风险的患者需采用束带约束且将导管固定好。③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疾病诱因、病情进展规律、治疗措施、注意事项、预后等内容,避免患者因误解产生消极情绪。如果患者及家属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促进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④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积极满足和配合患者的合理需求,及时更换被褥等,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⑤做好抢救准备。做好抢救仪器、物品的管理和维护,发现抢救仪器故障、物品缺失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并尽快排除障碍、补足物资,并做好登记。

1.3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①护理安全性:比较两组在抢救物品完整、护理缺陷、并发症方面的差异②护理质量:自拟评估方案,评估两组护理服务中在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操作、消毒隔离、服务态度方面的得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评价越积极。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护理安全性的比较

观察组抢救物品完整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率、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操作、消毒隔离、服务态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第9篇

【关键词】个案追踪法;安全管理;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0-02

安全管理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关键质量指标之一,同时也是现阶段护理管理的探究重点。一般的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在整体的治疗护理过程当中,对于出现的种种焦躁问题实施了及时、科学与有效的措施,也减少了病者的伤害或者是不好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了意外、错误以及偏误,做种实现了安全管理在护理上的效果。由于急诊科是医院的特殊窗口,是医院设置用来专门接待急危重患治疗的看护点,这样子的护例工作都伴有忙、急、易于感染以及多学科性的特征,有关护理的安全隐患大多数都是会穿插在整个抢救治疗的过程当中。所以为了要提高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上的应用,本医院从2011年具开始采用个案追踪法,并且在急诊病患中实施治疗的全部过程进行了追踪检测,安全管理使用于急诊上仍然要保持时刻完善,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有关追踪法的实施措施

1.1成立追踪调查的小组

首先任用该科护士长作为小组的组长,和急诊科的其他护士人员建立追踪调查检测安全管理在护理上的检查小组,同时还要组员们学习追踪法的应用原理与基本原理中的知识,并且要熟悉掌握其中的步骤和内容。

1.2制定有关追踪的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所要追踪的对象;规划好追踪的路线,实施表格规划图,同时还要包括院内与院外的急救;确定检查的内容,并且要以中国医院颁布的十大患者安全作为基本目标;给小组成员安排任务,每位组员必须完成2例院内或者是院外急救的病人追踪检查;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追踪小组的会议,并且进行研讨、汇报、分析整个追踪法在护理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快速做好防范措施以及改正。

1.3有关追踪的步骤

1.3.1实施有计划的追踪

首先确定追踪的目标,作为检查人员英爱使用随机抽样与有意向选择来相结合实施有效追踪,在文章中就已脑挫裂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就是追踪的项目,该项目就是使用科学的追踪法进行辅助追踪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再次就是追踪的方法,依据病人所接受的护理治疗方法来确定所需要的追踪路径,在这次的追踪过程中实行追踪的是急诊科的病患。

1.3.2具体的追踪内容

①先收集有关病人的基本资料,其主要是包括:症状、病史、护理、体征与治疗。②调查清楚病人在急诊科治疗的整体护理步骤,也包括就诊的准确率,病人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就诊,同时还要保证在就诊的过程当中得到严格的护理治疗,作为护理人员要严谨执行整体的护理步骤,熟练急救的技能。对于病人能够使用准确的急救药物,在做护理报告上应该做到详细汇报。③应当熟悉掌握患者复诊的有关程序、病人的病情记录以及评估。对于治疗上需要的仪器应该实行严格监管检测,得出的最后结果要及时通知其病患的家属,并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④作为追踪的人员要在患者入院的两三天之内进行一次随访,缓解病人的压力。⑤及时追踪病房和急诊科两者的交接程序,主要体现在收住病房和急诊科运转的交流,同时还要注意调查病患的住院流程。

2 追中的结果

在追中的调查下发现急诊科的预检不够详细,分诊建立的制度不完善,也没有做到24小时的监护。不过经过了使用个案追踪法的评估与分析,很快就能够找到并且解决了问题,这样子的追踪法不仅仅是得到了很有的完善,还降低了急诊护理上的风险,也促使了安全管理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病人的满意度有所提升,病人与护理人员的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讨论

使用个案追踪法的护理上的应用是能够创新管理的观念,在护理的过程上也得到了注重,同时也避免了护理质控检测上的形式工作;在检查的方法上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经过检查追踪还可以找出管理上的很多不足。个案追踪法在这方面上还体现了人文理念,并且对于病人的治疗全部过程都实施了很好的质量改进,痛是也能够很好地提升护理的治疗,避免了护理上的风险,保证了病人得到优秀安全的治疗服务。

总的来说,个案追踪法的安全管理在护理上的应用对于整个急诊科都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参考文献:

[1] 杜洪燕.关于急诊科护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医学,2011,17(2):124

[2] 钱莉;董桂红浅谈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4(06):5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