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21: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力资源的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还处于低级层面。不少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经营发展轨道范围内。大部分人仍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归结于行政方面的内容,这种错误认识必然会影响整个组织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
2.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激励方式的单一。只注重物质激励,而忽视对员工精神方面的激励。国有企业的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的交流和维系。这就使得员工缺少归属感,没有将自身融入国有企业的大家庭氛围之内。其次,有些国有企业的物质奖励没有规范的奖励机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是根据领导层的个人喜恶和心情来定,做出的承诺也经常出现不兑现的现象。再次,就是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员工的需要。以上这样都导致了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低,人才大量的流失。
3.国有企业缺乏科学的培训体系。虽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都宣称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但是实际的行动却没有得到落实。很多国有企业仍然受传统的组织模式的束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也没有专业的培训人员。国有企业领导者片面强调经济效率,因此他们更关注的是劳动力人数以及劳动时间,而轻视影响劳动生产率重大的员工素质和技术方法等。
二、改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认真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员工的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过去那些陷在事物、任务当中,为工作而工作,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等传统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一切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严格制度管理的同时,采取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工作中,实行谈话制度。注意做到仔细地观察人、深入地了解人、实事求是地对待人,通过谈心、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思想交流,增强工作人员的感情和友谊,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生活中,倡导大家团结互助。通过开展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去关心、体贴和爱护工作人员,以情感人,体现对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
2.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建立多种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首先,加强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对员工劳动成果的一种认可,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奖励方式。其次,加强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即企业对员工工作能力在情感内在方面的宣传和表彰,包括为员工升迁、规划职业道路、调节工作力度和工作时间以及提供深造机会等。精神激励倡导企业精神,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第三,实行差别激励。国有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内部员工在知识构成、职位层次、性别构成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的激励制度,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三、结语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在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源被看成是“第一资源”。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校和企业虽然在宗旨、使命、目标、组织结构、活动内容与形式等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但对于效率的追求却是共同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是共同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学习也是共同的,换一个角度看教育,换一个角度看学校管理,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企业都在改变管理方式以便更具有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更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实践中更迭、创新、不断地发展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特点。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在企业中逐步深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从雇员招聘到使用都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举措来认真对待,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不断投资于培训和发展工作,营造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公司等部门成功地达到企业战略目标。如美国的微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对招聘非常重视。公司的招聘宗旨是“招聘不是针对某个职位或群体,而是着眼于整个企业”。要确保招聘在长远上适合企业、适合整个组织的人选,而不是考虑让他们负担某个具体的职位。
(二)制度化、规范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非常完整健全,对每一个人的分工、职责、权利的处理都有具体的规章可循。职务分工极为细腻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最大特点。这种细腻的职务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现代企业经验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高度的专业化打下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订,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注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员工工资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形成了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并逐渐采用股票期权、利润共享等长期激励手段, 以及工作内容丰富化、参与式管理、弹性工时制等更加个性化的精神激励手段。
(四)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企业视人才为公司发展的第一决定力量,因此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一般只要员工在工作中有成绩、对公司有贡献,企业都鼓励和帮助雇员进行各个层析的培训和教育。这里以美国的企业培训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吸引员工培训,主要由富有经验的辅导教师对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规章制度进行言传身教。
2.基本业务培训,主要培训员工所在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等。
3.继续教育工程,主要帮助优秀雇员在修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并由公司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
4.职业发展,主要帮助优秀雇员选择更好的职业。
5.特殊培训,主要对一些特殊岗位上的雇员进行特别的培训。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需。尤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企业决策层。人、财、物、信息等,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关注的主要方面,人又是最为重要的、活的、第一资源,只有管理好了“人”这一资源,才算抓住了管理的要义。
第二,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不仅是被管理的“客体”,更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如何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并为企业组织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课题。
第三,对一般管理者。任何管理者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者”,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一个“决策、引导、协调”下属工作的角色。他不仅仅需要有效地完成业务工作,更需要培训下属,开发员工潜能,建立良好的团队组织等。
第四,对一个普通员工。任何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自己适合做什么、企业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念是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自己如何有效地融入组织中、结合企业组织目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等,这是每个员工十分关心,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相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会为每位员工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学校教育系统而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学校系统内外具有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教职工,是现代学校管理最根本、最核心的资源。中国大学面临着扩大入学人数与保证教育质量的双重压力,这些都要求高校把队伍建设当作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升队伍整体水平,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探索和实践,高校也正式开始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但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经历一个艰巨的,复杂的长期过程。目前从我国大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看仍然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根据一些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高校人力资源体制仍然是沿袭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一套人事管理制度,高校中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思想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上。对于师资的管理强调的是“管人”,而不是对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工作中常常用现成的政策法规管理人事,约束人事,从而使一些教师心理上感到压抑,工作缺乏热情。
(二)大学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首先,缺乏公正、开放的教师聘任制度。在众多大学中,一个教师的职称就决定了他的各种待遇,至于他是否履行了应尽的职责并不重要,缺乏合理和有效的考核监督。教师职业“终身制”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其次,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师个体能力发展。教师只能为符合评价条件而努力,因而大大限制了大学教师实践特色的发展,客观上在教师中形成了熬年头的消极思想,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能力的发挥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大学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机制
在培训与开发方面,大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重视人才的“引进”,但轻视人才的“开发”,不少大学总是习惯地把眼光盯在引进外校“高学历”的“人才”,却忽视了自身内部现有的人才潜力的挖掘。有的大学一边用优厚条件和高薪引进外部人才,一边自身的人才却因为各项激励机制不到位而悄悄地大量外流,引起本学校人才队伍的动荡。结果出现了急需的紧缺人才引不进来,自身的高层次人才留不住。另一方面,人才的引进有较大的盲目型。一些大学在人才开发引进工作中并未从本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制订人才引进计划。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的借鉴
(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发挥文化熏陶作用
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发掘和利用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形成的价值体系、道德标准、文化信念, 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坚持以人为本, 以企业的价值观塑造作为核心, 努力营造一种热爱企业、团结协作、奋斗向上、人人想干事业的良好企业文化。这样,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把员工的自我实现以及全面发展同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文化的塑造是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选择合适的价值观标准;强化员工的认同感;3.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要注意的是在文化演变为人的习惯行为之前,要使每一位员工在一开始就自觉主动地按照企业文化的标准去行动比较困难,即使在企业文化业已成熟的企业中,个别员工背离组织宗旨的行为也时常发生。所以建立某种惩罚制度是必要的。有人说,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家文化,因此领导者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必须不失时机地丰富、完善和发展文化。这是一个不断淘汰旧文化和不断生成新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形象和理念的氛围平台,是一所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持有的信念和坚持的价值观,在广大教职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学校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高校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并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人才需要持续激励。只有持续的激励才能持续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企业充满活力与激情。从员工层面,随着员工素质、员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的需求不断提高,随之配套的激励水准也需相应提高。比如,当新分配的应届毕业生最初的激励也许是温饱问题,有份不错的工作即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但当工作稳定后,员工需要的是培训、提高和发展。诚然,高工资、高待遇是较为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但如果激励使用不当,往往会成为一种“短效”的激励方式。比如提高工资可能助长部分员工“小富即安”的心理,成为企业助长惰性,扼杀创新的温床。在实践工作中,大家都有类似的体会,在待遇刚刚提高的较短时间内,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如果没有其他的配套激励,激励效果在最长半年后便不再显现。因此,企业只有持续地开发员工的新的需求,并实施持续激励的手段,才能使员工的工作激情鲜活长新,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
最受员工欢迎的激励方法:
公司有针对员工的良好的职业规划,定期针对员工评估,给予发展期望和上升空间;通过培训新项目、转岗、跨部门合作方式,接触到新鲜的工作内容;对员工的付出和工作给予肯定,对下属的工作方案做出评估,不要随便否定;每年都有公平合理的加薪幅度;上司良好的管理方式,如明确好目标,给予更多的授权空间,给予新的工作任务;合理工作,针对个人特点调整安排工作;紧密合作的团队、融洽的人际关系、经常举办一些有利于团队合作的活动;完善的福利制度和休假制度。
CEO杰克•韦尔奇说:激情不是浮夸张扬,而是某种内心世界的东西,优秀企业的标志是能够燃起员工们的工作激情。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能只发挥出一小部分,即20%-30% ,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可发挥出潜力的80%-90%。因此,良好的激励环境是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开发追求的理想状态。面对高校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努力程度不够及流失严重问题,高等学校要建立科学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同时可以参照企业的一些成功经验。
(三)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
现代企业着眼于“人” 的发展, 制订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制订人力资源计划、培训与发展计划等政策与措施。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并严格实施可以确保企业获得需要的人才、可以增加企业的吸引力以留住人才、可以使企业的员工都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可以降低员工的不平衡感和挫折感。可以说, 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性条件,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企业为满足成长的需要,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即引进人才和内部培训来丰富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成。要使培训做到既符合企业的需求又符合员工的实际,就要制订科学的培训规划。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定期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清查,即进行人员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了解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预期可能出现的职位空缺、劳动市场状况等。在这两种预测的基础上,为长期所需弥补的职位空缺事先准备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员,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思维等方面对其进行系列培训,确保未来用人需求。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将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高校在吸引和吸纳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重学历、职务而忽视了自己学科的发展需求,忽视了人才的实用价值。因此,大学在引进人才之前首先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然后做好基于学校总体战略的学科规划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以便适应时展的需求。
总之,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校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地吸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完善学校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2]马俊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3]朱浩.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若干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50).
[4]戴红梅.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07,(2).
[5]刘明强.努力构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J].汕头大学学报,2006,(3).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建立正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很多条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信念。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信念和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的内容,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信念与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信念 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
问题的提出
在现今学术界对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采用非正式的灵活管理模式,其理由主要是这样可便于沟通交流,适合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有利于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二,中小企业应该采用正式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理由主要是非正式的灵活管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稳定,同时非正式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也不利于对员工的良性管理。
笔者认为,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及其发展态势上看,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应该进一步开发和实施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是也不能照搬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实践,因为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小企业,而在以往研究中对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涉及较少。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其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大为必要的。笔者认为,中小企业也应该采用正式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样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如何建立中小企业的正式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信念是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信念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信念(beliefs on HRM)其实是一种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观(values),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和效果的评价。在组织心理学中关于价值观的概念体现为“价值观是一套关于事物、行为之优劣、好坏的最基本的信念或判断”。 1993年王垒认为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2004年Robbins认为价值观“代表着基本的信仰,个人或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摒弃与其相反的行为与终极存在方式”。其实价值观没有统一的定性体现,其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对于相同事物或行为其接受程度和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时间中,主体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念概念普遍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价值观。2001年Buyens通过对38个高层管理者、97个人力资源经理和178个其它部门经理的调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知觉。该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观和参与资源管理的程度,发现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的价值观。2002年Rynes、Colbert和Brown通过对959名相关人员的调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念和理论研究存在分歧,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问卷来反应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信念。问卷共有包括综合管理、人员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薪酬和福利五个方面的39个题型。2008年Sanders、Riemsdijk和Groen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信念与理论研究的调查,发现管理者的职位高低与人力资源管理信念的理论性呈正比。
通过以上学者的观点,人力资源管理信念的概念可总结如下:人力资源管理信念是一种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观,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及其他专业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观或信念分为三个方面:目标战略价值信念、管理职能价值信念、管理职业价值信念。目标战略价值信念是指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一致的信念,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以及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信念有助于业务部门经理将目标转化为行动等内容。管理职能价值信念是指全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信念,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对员工详细说明其工作要求和预期回报、采取科学的人事考核办法、人力资源管理与经营目标一致、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等内容。管理职业价值信念是指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程度的信念,包括业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协调统一、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不断的培养等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概念的提出
虽然学术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式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观点,但至今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日趋重要,人力资源会计也成为了会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相关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甚至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者们普遍将人力资本视为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资本化的全部结果,从而缩小了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范围。
人力资源会计的思想是“人本思想”,理论源自人力资源管理。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厘清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机理,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
一、资源和资本
为更清楚地论述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机理,先对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概念进行必要的辨析。
1.资源
何为资源?《辞海》的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资源是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显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
综上所述,资源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矿产、海洋、石油、人力、信息等。
企业中,资源可概括为所有用来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种工具、条件和环境的总称。在形式上,可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大类。
2.资本
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价值,是资产的价值形态。在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一种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特殊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从资本的自然属性角度指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
实践中,资本是就投资相联系的。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但它同时又是投资活动的沉淀或累计的结果,因此其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
虽然上述表述不同,但都表明,资本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数量上应等于被投资和动员的资源。
3.人力资源和与人相关的资本
通过资源和资本概念的分析,与人相关的资本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区别清晰可见。人力资源是整个企业员工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不仅包括已得到相当开发的人力资源,即经过相当教育或培训开发的知识型员工,也包括未得到开发或开发很少的人力资源,即从事体力型或简单辅工作的劳动者;不仅包括愿意投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员工人力资源,也包括不愿投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员工人力资源。与此相对,与人相关的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方法的总称(魏杰,2002)[1]。从数量上来看,前者是潜在的、静态的总值,后者是现实的、动态的部分数值。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决定了与人相关的资本在数量上很难达到人力资源的水平。人力资源是潜在的与人相关的资本,对其能否成功动员和开发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与物质资源不同,人力资源的获得和使用不仅取决于企业,还要受到资源所有者――员工影响的。所以,物质资源全部投入生产是较容易实现的,而投入生产中的人力资源和企业保有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很难等同的。因此,有必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以减少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增加可投入生产中的与人相关的资本。
二、人力资源资本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
会计学中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定义为企业人力资源支出成本记作资产的办法,并认为其经过确认、计量和记录的数值即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以下图示之,可更清楚地发现该定义所持有的逻辑。
人力资源相关支出成本
人力资源资本化
人力资本(报表中的资产)
图1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
确认、计量和记录
传统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认为,人力资源资本化之后结果必然是人力资本。然而,从上文对几个概念的辩析中,发现与人相关的资本并不能等完全同于人力资本。因此,要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关系进行必要的修正。
资源和资本关系表明,资本是资源投入和动员的结果,即资源资本化结果。对于人力资源来说,人力资源资本化是增加可投入和被动员人力资源的过程,亦即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强化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人力资源能动性,减少出工不出力的人力资源隐性流失现象,实现与人相关资本最大化的过程。因此,修正后的人力资源会计逻辑可用下图来表示。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资本化
与人相关的资本
图2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修正
2.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实现
人力资源资本化是将人力资源的相关投资性支出,通过一定规则转化为与人相关资本的过程。实践中表现为,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静态的、潜在的人力资源“激活”,使之成为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资本,从而形成组织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激活”人力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培训、薪酬、参与机制和绩效管理等4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例,作简要论述:
(1)培训是一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过程,其产出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加强组织的凝聚力。企业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需要企业和员工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来适应变化。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培训需求。通过培训,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态度、更新技能、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另外,无论是对于组织成员之间,还是员工和组织外部之间,企业培训不仅扩大了交往范围,提高了交往频次,而且还将增强交往的信任程度,建立和加强了相互间合作的基础。
(2)作为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的重要工具,科学的薪酬体系对于“激活”人力资源至关重要。在企业中,人才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由追求就业终身饭碗转为追求终身就业能力。然而,人才的频繁流动,特别是关键人员的流失,将给企业带来深重危机。企业可通过宽带薪酬将薪酬增长、职务晋升或工作范围变化有机结合,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以及薪酬激励手段多样化,来吸引和保留企业的人才(顾琴轩和郭培方,2004)。
薪酬体系影响着公司内部的组织氛围,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公开的薪酬使员工与管理层,下级与上级,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优化,形成一种信任、坦诚相对的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合理并适用的员工参与机制有利于调整员工之间关系、改善公司内部氛围和留住人才。实践中,员工参与机制包括董事会中的员工股东代表的参与和决策中充分考虑到员工观点等。员工参与决策的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更了解企业,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并在参与过程中沟通各自观点,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提高组织内部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员工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交流,拓展员工的视野和工作范围,丰富了个人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员工个人以及组织的技能。
(4)科学的绩效管理将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技能。科学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将作为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以“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身份,与员工一起,共同制定绩效目标,共同探讨成功的办法,共同分析实现目标的障碍和困难并排除之,最终实现使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员工的业务表现进行评估的同时,还要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潜力,告诉他们特长在哪里,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以及某一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应接受的培训。
三、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结果
经过人力资源管理对静态的人力资源“激活”之后,形成了可直接投入生产中的资本。那么,这些与人相关的资本是什么呢?
科尔曼(1988)认为,资本有三种类型,一是物质资本,二是人力资本,三是社会资本。其中,物质资本通过物质变化促进生产的工具创造出来;人力资本通过使人们自身变化,即通过他们以新方式工作的技能和潜质提高而创造出来;社会资本通过使行动更方便的人们间关系发生变化而产生。显然,就这三种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人紧密相联。
作为与人相关的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着根本的区别。人力资本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能力,存在于劳动者个体之中;后者表现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于值得信任的人际关系中。[2]
1.人力资本:人和物之间
员工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增进生产力,是一种资本,因此舒尔茨将其称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深植在个体,并且无法与个体分割的知识、技能及经验,与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等关系密切。人力资本在数量上应等于劳动者自身被投资和动员的资源综合。从微观来说,人力资本可视为凝聚在个体身上的“生产力”,即个体所拥有的“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在组织层面上,员工规模反映了人力资源“量的规定性”,而人力资本更多地反映了组织中各个体人力资源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在组织中,人力资本是可以用来投入,并且期望获得回报的,凝聚在员工身上的劳动能力。
2.社会资本:人和人之间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将影响着人力资本的获得和发挥。
社会资本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一套非正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群体内的成员按照这一套价值观和规范彼此合作;本质上是一种调动网络资源的能力。它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
不同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是无形的;也不同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不存在于个体之中。社会资本存在于值得信任的人际关系中,它通过使行动更方便的人际关系发生变化而推动生产性活动的开展。
因此,作为存在于值得信任的人际关系中的社会资本,是行动者通过这种社会联系来摄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
对于组织而言,社会资本不仅决定着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而且也影响着人力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效果。人力资本所体现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常是通过“师徒关系”的传道、授业和解惑中形成并积累。工作分工更需要同事间的密切合作,因而人力资本的使用效果也常受成员间人际关系的影响。也就是说,组织的社会资本会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使用。
四、结论
通过对资源和资本、人力资源和与人相关的资本等概念的辩析,本文澄清了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起点,即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结果是与人相关的资本,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本。
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实现过程,亦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培训、薪酬和绩效管理等“激活”人力资源,使之成为能够直接投入生产的、与人相关的资本。
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结果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前者是劳动者自身拥有的,从外界摄取希缺资源的能力;后者并非自身拥有的,但与人际关系相联系的,可以通过关系来摄取希缺资源的能力。因此,人力资源会计中与人相关的资本应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需要进行相应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参考文献:
布尔迪厄.资本的形式.载包亚明编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顾琴轩、郭培方.基于人力资本理念的新薪酬论[J].生产力研究,2004(1):168-170.
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萨缪尔森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魏杰.论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人力资本机制[J].福建论坛,2002(11):32-3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有限;无限
一、针对人力资源有限角度的战略管理举措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的总体数量受到食物链和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所制约,总的数量的有限的。所以应该在有限的人口总数中逐渐挖掘具有使用价值的优秀人力资源,以促进人力资源队伍素质的提升。其次,从人力资源的单一个体来看,人的生命的有限的,人的智力资源也是有限的。经济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核心是人才的智力应用。但是人力资源的智力受到生存空间,工作环境和年龄的限制,具有有限的开发空间和利用空间。而且人力资源是遵循生物体系的,是有其一定的生命最终年限的,从这一点来说,人力资源仍是有限的资源。所以,应该建立一支年轻化的人力资源队伍,不断引进年轻的技术型人才,逐步降低老龄化的趋势。人力资源的有限性不仅仅表现在其数量等方面,同时与社会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人力资源的合理搭配、人力资源的行业种类、产业结构的分布等等有所关联。如何在大量的人才中选择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人才管理的关键,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利用优秀人才的思想和智力因素,所以对于人才的选拔应该主要以人才的基本能力为杠杆。
二、针对人力资源无限层面的战略管理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进展,企业间的商品竞争和市场竞争,更主要的是人力资源的智力因素的竞争,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在逐渐的提高,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加大。这既是人力资源的一个机遇也是人力资源面临的一个基本挑战。具体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第一,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技术手段的进步,人力资源的智力需求的质量也随之提高。第二,对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强度再加深;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不断再更新和发展,新要求在不断增多;知识更替的速度在加快;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期望再增加,人们对人力资源特别是有贡献的高层次人才社会认同感不断增加;人力资源开发从注重个体化向团体化转变速度加快等等。为了满足人力资源智力方面的深层次需求,就需要企业等投入一定的智力开发资金和举措。
三、智力资源的再生
智力资源的再生是指人的各种知识、技能等无形化的资源形式,通过人与人或者人与某个组织之间等在生产的过程传播、扩散,实现价值转移的过程。从现实来看,人力资源再生的途径和手段主要表现为:加大对人才培训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员等,增强人才培训的频次,包括支持在职教育学习、国内外培训等;通过人才自我主动学习观念的深入,促进新知识、新理念的更新、传播和继承;在实际工作中给关键岗位和重点人才适当加压,通过实际工作磨炼;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等等。在对人才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培训时,应该根据人才岗位的不同,工作方向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深度,整体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就会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也会相应提高。
四、资源的重组使用
资源的重组使用有利于以最小的成本价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资源的重组过程中,应该对企业内部的各个工种和岗位工作人员同等对待。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重组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端正态度,尊重每一个共组岗位人才的基本劳动成果。
五、人力资源的基本管理策略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竞争力 事业单位
一、人力资源对事业单位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
人才为事业单位带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事业单位所进行的风险最大的投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力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动,同样也使事业单位面临着核心资源的流失。因此,管好、用好知识型员工,是事业单位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的需要和保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与否,不仅决定着事业单位能否实现从一般性竞争力向具有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的转变,还是事业单位能否成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事业单位要想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的积聚地,就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努力造就一支符合事业单位目标需要、结构合理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研、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队伍。
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路径
1.科学调整扁平化组织结构。首先,实现组织结构设置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指管理层次的减少和管理幅度的扩大。事业单位由于规模的扩大,实行传统的科层组织就会导致中间层级太多,信息流动不畅,造成中间的“梗阻”现象,而实现组织结构设置的扁平化能有效缓解中间“梗阻”。其次,建立分工与协作有机统一的组织结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员工素质和任务的不同组建各种工作团队,采用团队形式完成特定的工作,如每天在一起从事相关任务和事情的机能团队;聚集各工作领域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员工以识别和解决彼此问题的交叉机能团队;实施解决方案对工作承担全部责任的自我管理团队等。最后,形成学习型组织。持续适应环境并能够不断自我改进的结构是组织结构进行变革的终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事业单位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形成学习型的组织。
2.制定与竞争战略相一致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规划,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就会容易偏离事业单位目标,也不可能提升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事业单位应该成立专业化、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从员工的进入、培训、成长、发展、业绩评定、升迁等,制订一套适合发展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只考虑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达成。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要实现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的经营发展指标并使事业单位得以迅速发展,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自己培养还是通过外部引进等等,都需要经过填密的调查和思考,不但要制定短期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更要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实现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的有机结合。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首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以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需求:对于注重物质奖励的员工,可以实施参与奖励,采用奖金、福利、补贴等方式;对于注重自身发展的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对于注重精神层次的员工,可以对其贡献及时予以肯定、表彰等,使他们在精神方面获得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等,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增强本单位竞争力的积极性。其次,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长效激励机制缺失的状态,没有长效激励机制的保障,事业单位员工进行工作时就会顾虑重重,担心事业单位政策的变动给自己带来不利。所以,建立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是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定心丸”。建立人才培训和促进人才成长的机制,为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其价值的空间,提高对事业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事业单位竞争力的合力。
4.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人类的发展依赖于创新,科技的进步依赖于创新,开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同样还是要依赖于创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为“工具”,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作“资源”,注重产生和开发。资源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产生,这应该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所包含的重要内容,而另一种开发,则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所没有或者不具备的职能,这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都在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科技和新发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明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全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真正使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山虎.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J].网络财富,2010,(11)
[2]秦启虎.企业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误区
0 引言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持续发展,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要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在科学技术上、人才选拔等方面锐意改革,引进、探索适应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新方法、新渠道,在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上也不例外,铁路需要加快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因为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工作”为核心,它抑制了人的能动性,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往往注重事务性操作,不利于开发人员潜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和可激励性。认识到人才是一种资源,它不仅本身具有价值,而且能够创造使用价值。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寻求“人”与“工作”相互适应的契合点,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管理领域这种人性回归思想,是现代化人事管理最突出的标志之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传播和认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然而,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在由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要克服几个误区:
1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
在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上,人事管理的主要职责属于行政管理范围,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它却不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使企业内最有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并服务于企业增值的目标。因此,凡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员工对企业价值有关的职能,都应包含在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中。这个系统大到宏观层面,如远景、战略(与人是否配合,是否能够产生激励),小到微观操作层面,如招聘技巧、绩效测评,其间还有企业组织、职位设计、企业文化等中观层面。行政管理职能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只是大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2 人力资源工作基本处于企业内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
许多人都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辅助位置,而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生产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都必须在承担这些职责的人的有效工作下才能最好地完成。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做保证,企业必然缺乏长期稳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前景。所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使企业目前的生产业绩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
3 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
情景一:职能部门的冲突
“你们知道,除非我们生产出什么东西,否则公司就什么也没有发生。”生产部门主管说。研究开发部主管评论道,“不对,除非我们设计出东西,否则公司就什么也没有发生。”“你们说什么?”市场营销主管说,“除非我们卖掉些东西,否则公司就什么也没有发生。”恼怒的财务主管反击道:“你们生产、设计、销售什么都无关紧要,除非我们核算出各种结果,否则谁也别想知道我们发生了什么。”人力资源部主管总结说,“知道发生什么又怎么样。如果不经过我们的绩效考核,你们的个人努力如何获得奖励,又如何通过奖励来满足个人需要:没有工资和奖金的激励,也没有晋升的机会,你们还会这么努力吗?”
情景二:预算的理由
在一个大型会议室里,通用制造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正在参加一年一度的计划会议。在回顾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后,每位职能副总裁都提出本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当市场营销副总裁说完预算要求后,他被告知因为公司利润下降下年度广告预算将被消减。接着是人力资源副总裁发言:“各位,我不想占用你们太多的时间,因为会议已经开了一整天。你们应该知道人力资源部为公司所做的一切。我们负责招聘,培训,支付工资,提供福利,咨询,诸如此类。人力资源部不想增加太多的预算。我只要去年的预算加上由于通货膨胀增加的6%。有问题吗?”话音刚落,市场营销副总裁提出了异议:“等一下。我的预算已经被削减,而你却要求比去年多6%。我承认我们是需要一个人力资源部,但为什么不能是我的广告预算增加而你的预算减少呢?毕竟,广告吸引了顾客并帮助我们赚钱。而人力资源管理对我们的赢利和亏损有什么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使我们达到成长和获利的目标呢?”市场营销副总裁无意中提出了人力资源审计的目的。因此,只有当人力资源副总裁已经系统评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对市场营销副总裁的质疑早已胸有成竹,而且还有一些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人力资源部的预算将被削减。
情景三:利润中心
传统观念认为人事部门只是一个成本中心,现在倾向于把它看作利润中心。人力资源投入的增长会提高组织绩效。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利润中心运行时,可以对自己提供的服务和计划项目收取费用。典型的人力资源服务项目有招聘选拔、培训开发、福利管理、安全健康、人事调动、薪酬管理。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是生产、经营、销售、工程必须为其享用的人事服务交付费用。从效果上看,人力资源部门的运行可以是赢利、持平、亏损。假设所有的服务项目都定价处理,那么该利润中心就代表一定的资金回报,其大小由分担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投资额决定。利润中心要求人力资源部坚持顾客导向和质量第一的原则。
第二部分评估程序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活动的成本—效益的测量,并与组织过去绩效、类似组织的绩效、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诸如:招聘、选拔、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评估、福利管理、组织变革等具体管理行为来实现生产力的改进、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改善、促进组织变革、建设组织文化五个目标。
二、为什么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证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使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目标有显着贡献;为争取更多预算说明理由;从员工和直线主管那里获得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反馈;通过判断何时增加或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帮助人力资源部在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时改进职能和角色;创造使企业有社会责任、伦理、竞争性的价值观。
三、由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高层管理者:保证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工作;保证组织内所有部门都得到评估;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制定评估哲学和评估战略。
人力资源经理:执行高层管理者的指示;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方案;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实施。
员工和直线主管:收集人力资源信息和数据;支持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工作;使用组织提供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
四、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一)评估标准
表1: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标准分类
1.绩效测量
总体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人力资源部的成本和绩效
2.员工满
意度测量 工作满意度
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满意度
3.员工绩效的直接测量
流动率
缺勤率
次品率
其它质量测量
工作转换要求率
抱怨率
安全事故率
员工改进建议数目
表2:人力资源部效果评估标准
主观标准
来自人力资源部的合作水平
直线主管对人力资源部的效果的观点
人力资源部在处理问题或解释公司政策时对全体员工的开放和利用程度
员工在人事部门的信任和信息
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效果
人事部门向其它部门提供的服务信息质量的比率
向高层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和建议质量的比率
顾客(员工和主管)的满意或不满意
管观标准
人力资源部的战略对地方管理层有关人力资源的经营计划的支持程度
行动目标的完成程度
完成要求的平均时间
依据所服务人次分摊的人力资源部的预算
(二)评估过程
评估目的评估范围评估人员信息来源及类型信息收集评估结果
第三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评估代表性方法介绍
南京大学教授赵曙明(1999)概括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评估的十三种方法:人力资源问卷调查;人力资源声誉;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审计;人力资源案例研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竞争基准;人力资源关键指标;人力资源效用指数;人力资源目标管理;人力资源利润中心;投入产出分析;人力资源指数。本文将着重介绍省代表性的二种方法。
一、人力资源会计:会计学的思路
人力资源会计基本思路:
what—什么是人力资源会计:认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并可计量价值;把人力资源投资看作资本而不是费用;计量人力资源权益。
why—为什么要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人、财、物的现状决定中国只能走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代背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高斯科技产业)要求计量人的价值;人力资本的投资报酬率比物质资本的投资报酬率高;理论研究的需要(确认、计量、反映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价值)。
who——由谁来开展人力资源会计:高层管理者(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人力资源部与财务部、会计部组建人力资源会计。
where—从何处入手:高校。从高校人手开展人力资源会计能做到一举两得,既能核算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又能核算人力资源的原始成本。其中,形成人力资源原始成本的教育投资包括:家庭投资、个人投资(机会成本)、国家投资、企业投资等。
which—哪些是人力资源成本:原始成本、吸收成本、追加成本、使用成本、安置成本、流动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重置成本。
wheel—人力资源会计的原动力:从理论上解决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问题。复杂劳动的构成因素有三:费用;时间;价值。复杂劳动的衡量,通常以综合复杂系数来表示,其数学计算公式为:教育费用+培训时间+创造价值简单劳动。
whim—人力资源会计的创新:人力资源权益。可变资本创造新价值,不变资本只能消耗和转移价值。
二、人力资源指数:心理学的思路
“人力资源指数”是对人力资源会计(比率分析)的有益补充。
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一个单位的组织环境、员丁士气、工作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是影响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注重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力资源指数”的概念最早由利克特提出。他企图在收入报表和收支平衡表上综合人力资源统计和财力数据,以此对人力资源管理作出评估。这种努力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包括专业会计的反对。结果人力资源统计只好尽量少用财力数据,更多采用组织气氛调查数据来测量人力资源状况。
关键词: 虚拟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新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已经成为关键性和战略性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日新月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这种新方式和随之而来的新挑战,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实现战略管理的新构架和新形式,符合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我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由于立足点与着眼点不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种是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解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化)”或“虚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职能与过程的虚拟化作为研究对象,是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的一种形式。如Lepak和Snell(1998)认为,虚拟化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虚拟组织结构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组织的智力资本进行获取、考绩、薪酬和开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另外一种定义则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理解为“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其概念的侧重点是人力资源,“虚拟”限定的是人力资源。如国内学者苗青、王重鸣(2003)所提出来的定义指出,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在战略伙伴之间建立网络关系,借此帮助组织获取、开发和配备智力资本,常见的策略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化、合作化、信息化。
两种定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种是从虚拟化的手段和途径谈人力资源管理形式的变革,侧重于过程;后一种则是着眼于如何做好新形态的虚拟人力资源的管理,关注的重点在于外在与企业的虚拟性人力资源的管理,即如何借助外在的智力资源服务企业经营。但无论是哪种定义,都同时包含了技术虚拟和组织虚拟两层内涵,认识到“虚拟化”的技术手段的作用,即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来实现“虚拟”;涉及实现人力资源进行“虚拟”管理或对虚拟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组织策略,如外包、战略联盟、合作等。
二、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一)虚拟招聘
由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为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了较大风险,并且虚拟企业员工的可取代性、弹性及流动性也表现得越来越强烈,所以虚拟招聘可行性的程度越来越高。虚拟招聘有两种方法,一是企业在自身的EIP(企业入口网站)中招聘信息,另外一种是借助外部的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人才进行广泛有效的筛选,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二)虚拟员工
其实员工虚拟的本质是把员工的知识、体力及智力等资源的管理和员工的实体管理进行分离。专业的人才服务机构享有人才的所有权,而接受服务的一方则只享有员工的知识、体力及智力的使用权。虚拟员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智力虚拟,一种是劳力虚拟,智力虚拟主要是针对一些高级人才提供知识和智力的服务,而劳力虚拟则主要是提供体力劳动服务。这种虚拟员工无论是从成本的角度考量,还是从适应多变环境来看,都是可供企业选择的一条有效途径。从适应多变环境来看,都是可供企业选择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虚拟培训
虚拟管理对于员工的技能要求更具个性化,其经营管理过程也是企业和员工互动教育的过程。这不仅要求企业的培训形式不拘一格,企业员工也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现在虚拟培训的形式主要是网络培训,这种形式不仅更高效、更方便,而且种类也更齐全,更能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
三、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
(一)虚拟实践社团
人力资源虚拟管理是管理功能的扩张,而不是管理队伍的扩张。企业利用外聘经营顾问、管理专家等智囊人才,增大了管理幅度,提高了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但企业并未因此而扩大企业领导班子和增加管理层次,这便是虚拟实践社团的一种。例如正北食品有限公司,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并没有增设副经理职务,而是外聘管理顾问,与企业的主要领导、董事成员共同组建了经营管理中心。这是一个并未增加企业编制,也没有增加管理人员,甚至连固定的办公室都没有的虚拟实践社团,但其有效管理的幅度却扩大了。可见,虚拟实践社团所实现的管理扩张是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功能的延伸扩大,而不是追求对这些功能的载体——“人”的最终占有。人力资源虚拟管理同样完成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开发、使用的职能。而且虚拟实践社团更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和成本。
(二)人力资源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是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重要形式。很多传统的市场对于这方面的操作只是略有涉及,但是有的国际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种策略是现今商业竞争性的最新机密之一。人力资源的外包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益处,主要体现在提高效率和增强专业性方面。由于外包中的合作者很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外包的结果能带来高速,增加便利性。另外,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有策略地帮助公司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三)员工自助式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某些员工参与性比较强的功能,如培训、日常考核、绩效评估等可以采取自助式服务,鼓励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样既可以避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也节约了工作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比如培训,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是一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员工进行自我开发式培训。在这种培训中,由于培训的主体和客体、培训的规划、实施和监督都是员工自身,可以认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虚拟管理的一种独特形式。对企业而言,要做的是引导和支持,并提供一些帮助,例如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帮助员工确定学习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
四、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是人力资源管理和虚拟组织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形式,有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急需研究。
(一)有关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问题
目前有较多的文献在探讨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问题,能在相关文献中查阅到的有关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大约有十几种。但各种概念的分歧还较大,主要的问题是因为虚拟本身有“结构虚拟”和“功能虚拟”之分。另外,在实践中,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且随着实践的发展,新的内容不断涌现,很难用统一的一个概念将所有内容都包含进来。
(二)缺少有关虚拟人力资源的系统的研究文献
现有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利用因特网形成网络化、虚拟化的管理系统;(2)虚拟人力资源的出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Steve McCormick,1997;Snell,NormanW.,1994));(3)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利用虚拟人力资源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如,MartinJ.G.等人(1999)从企业的三个经济观点———资源理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企业采取人力资源管理新的形式———虚拟化的理论依据。DavidPLepak等(1998)从交易费用和企业资源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采取虚拟人力资源的原因。因此,可以看出大多文献只是从虚拟人力资源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有关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体系还没有建立。
(三)缺少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形式已普遍存在,但在这一方面的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目前,文献引用较多的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管理系教授斯考特莱沃1998年1月-7月对位于美国北部500家公司所做的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的调查。而更深层的研究,如有关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业务决策选择、虚拟合作伙伴的选择、虚拟伙伴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虚拟业务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涉及。
(四)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较少涉及
当前虚拟企业人力资源中急需重视的问题有:文化冲突、低信任度、协调不顺、沟通不畅和整合艰难等。
五、应对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即使虚拟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些方面的问题有待研究,但当前对已经存在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不能听之任之,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绝对不能成为头脑发热或赶时髦的形式之举,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为,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并不等同于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更像一种催化剂加速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传统的事务型向战略型的转变。所以,我们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才能为虚拟人力资源在我国的有效应用创造条件。
政府要在宏观层次上规范市场的运作,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人力资源执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服务机构人员资质和上岗标准。其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方面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另一方面要努力完善现有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新的服务项目,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同时还应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业服务标准建设,转变从业人员观念。作为企业本身,则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一个真正可以为企业战略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精通业务知识,对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战略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能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主动分析、诊断人力资源现状,为企业决策者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同时,又可以灵活地适应新的变化设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和目标。如果企业在虚拟化其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注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的培养,那么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就如空中楼阁一样缺乏可行性。当然,企业在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之前还要先评价企业的当前环境,看看其组织文化是否与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相匹配,也要调查和分析企业当前的经营战略是否支持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及所需的技术条件是否具备。如果企业决定外包,一定要对外包服务商对此业务是否有长期承诺,是否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是否会严格恪守国家法律的规定及保密原则等,也就是说,要对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查。从另一个角度讲,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信息人员在知识上、岗位上、工作上的互相融合对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要学习有关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处理、多媒体、因特网、客户/服务器等知识。对信息人员则需加强对其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技术和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对业务及人更的敏锐洞察力及敏捷应变能力,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能较快找出解决办法。管理是非常现实的,也是非常具体的,更是权变的。因此,对任何潮流理念、管理方式的引入都不能脱离本国的国情,更不能不顾本企业的实际,过于轻信所谓的优秀的管理实践和迫不及待地引进新的管理工具,是不会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时甚至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在此仅建议那些盲目推崇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在引进之前一定要多做分析和调查,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楼旭明,等.我国企业虚拟人力资源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11(5).
[2]胡秋霞.实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研究.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刘雯.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天津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4]肖翔,张佳林,左都凯.试论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