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21: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 选择题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关键词:孔子 德育 中学语文 教学
中国语文的教学长久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其根本原因是语文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生活,凡是有社会经历的人都可以对语文的教学进行点评。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是一个部分,对人的形成,人格、品德的塑造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育人观有重要影响。因此,孔子的德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德育思想阐述
孔子身处在一个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中,纵观历史,但凡乱世,学者们的思想必定是积极活跃,孔子思想的产生顺应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的时代背景。目睹动乱的孔子希望能用自身的积极思考去化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孔子看来,社会制度的演变是天命的必然,但人的发展却是可以精心塑造的。[1]孔子在这种矛盾的关系中,逐步的创立了自己在塑造人、教育人方面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德育思想在整个孔子教育思想中占有很大比重,品德教育是后世儒家学派诸贤者在宣扬政治思想、治学思想等方面依赖的理论基础。从大方面来讲,笔者认为孔子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弟子能够实现自己的“仁治”、“礼治”的政治理想,所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孔子极为注重“仁”、“礼”的教化功能。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孔子的德育体系中,“仁”被视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孔子将“仁”解释为能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礼”则是道德的行为规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罚不中,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这二者之间的统一,贯穿于孔子整个教育体系。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仁”字被提及多达上百次。包括“为仁”的基本素质要求,“为仁”的方法、内容以及“为仁”的成就等。[4]孔子力图维持周朝礼制,修复遭破坏的礼乐,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5]体现了孔子在君臣之礼,父子之礼等多方面人际关系中维持已有秩序的决心。
经过孔子后儒家贤者的完善,在孟子对“仁义礼”之中加入“智”,汉代董仲舒对“仁义礼智”加入“信”后,儒家学派的德育内容最终定格在了“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后称“五常”。
(二)孔子德育内容影响简述
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五常”从来都是社会、家庭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五常”的内容根本上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中国在汉代以后实现了孔子梦寐以求的治国理想,进入了儒家一家独大的漫长历史进程,在传统道德方面,孔子以及儒家学派对人伦纲常的影响是积极的,培养了古代人忠贞有信的理念,但是,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德育思想中一味寻求遵守纲常,致使革命党人在撰写革命纲领时仍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革命奋斗的目标。在这种影响下,中国人逐渐养成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
但就总体而言,孔子及儒家学派对传统文化,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影响仍然是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的,我们要妥善汲取孔子及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孔子德育思想继续发挥其特有光辉。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缺失的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属于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的理解局限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完全掌握,这导致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对学生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
(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缺乏时代性
语文在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自身知识特点,语文课程在独有的课程知识之外,还拥有与现实生活最贴近的教学内容。无论那篇课文选材,总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材在编排过程中,选择的是经典的,耐人寻味的作品。而且现在的课程体系,如果能够按照进度进行教学,将会对学生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但是,即时是拥有了先进理念编排出的教材,由于具体执行的人水平参差不齐,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很好的实现。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学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相当部分的老师在按照教参的编排,一步步的讲解词汇、翻译课文,之后介绍很多学生已经可能烂熟于心的孔子生平,简单的介绍孔子在这篇课文中体现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教参并没有考虑到课文在此体现出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的考量。可以看出孔子在这篇课文中提倡出的谦逊有礼道德核心价值。教师在教参不完备这种情况下,应当自主地多研读相关书籍资料,将孔子的德育思想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再如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祝福》,作品中封建思想的卫道士鲁四老爷,在熟读经典明知“仁义礼智信”后为什么仍然对祥林嫂的遭遇嗤之以鼻,这就说明了知道“仁”而不仁的鲁四老爷,在道德的考量上是不合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将此作为反面教材,倡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现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离
中学语文教学环节中,除去教师水平的问题外,语文教材的编者是造成语文脱离生活的又一个因素。
不容置疑的是,语文教材的编者都是在语文学科非常具有建树的权威的学者专家,这些人在选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工具价值以及文学性。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应该随着社会潮流发生改变,在考虑文学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日益更新的生理、心理上的成长变化。以人教实验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课文数量较之以往明显变少。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文章依旧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我们不能否认经典名篇在培养学生文学性上的作用与地位,但是仅靠着这些长年累月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名篇”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提高是不现实的。孔子有云“天生德于予”[6],认为上天赋予自身品德,主张人性的发掘。 “名篇”固然经典,但是在培养提高学生人性、道德素养方面的作用却值得商榷。
三.将孔子德育思想体现在当前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在1999年经过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后称“语文世纪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涉及到了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养等关乎所有语文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讨论内容虽然略显偏激,但长久以来对语文教学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相比较讨论前语文教学偏重的工具性,语文人文性的体现在讨论后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语文教学要定位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扩展、语文素养的提高[7],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语文知识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进行系统传输。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孔子的道德培养观念应当被语文教育工作者熟知掌握。
做“君子”。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君子是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智仁勇”这三种品德是“君子”所具备的。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攀比、炫富现象层出不穷,让物质条件好的学生感受到一种超出心理年龄的优越性,让一定数量的物质条件稍微困顿的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就应当肩负起树立学生良好价值观的责任,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规定,要求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面对困境时,《论语》记载“子路温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8]因此,要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师对这一信念的坚信与理解,用自身的行为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施“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艺所,而众星共之。”[9]“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10]虽然这两段话意在施政,但我认为,这在教导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方面有其独特意义。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无论学生今后身处何职何位,都需要普遍广泛的应用语文这种工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知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孔子的道德观,让学生认识到仁德的长处与优点,知道敦厚中庸对树立个人威信的树立上具有的重大作用,在学生认识到这些后,就可以积极主动的追求这些好的品德,让优良品德促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身处社会的自然人,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在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上也能得到相应体现。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别人趋同于自己,不能以自己的评判尺度衡量别人。同样,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审美意识,文化体验的不同,语文教师应该广博宽容,对学生提出的新的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要培养不同的个体,而非如工厂流水线制造出来的机器。要让这种思想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过程中也能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让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成长。
语文教学集众家之长,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美得体验历程。而孔子毕生之力提倡的“仁”、“礼”恰恰是语文这门学科在当今时代主题下应该赋予学生的道德感受。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与道德思想,能够给与当前语文教学众多启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让自己能够更深远的影响学生而非浅显的给予语文学科知识的赋予。
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优秀方面,必将会得到不断地被挖掘,展现出更为崭新的亮点。语文教师作为文字文学工作者,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让孔子的思想道德深入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刘泽君.孔子德育思想初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1-3-4:3(4).
[2]《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3.
[3]《论语・子路第十三》,《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7.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2:P131.
[5]《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2.
[6]《论语・述而第七》,《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42.
[7]谢云.浅谈语文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8]《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1.
[9]《论语・为政第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10.
[10]《论语・季氏第十六》,《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7.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价值观;不同;根源;表现;启示
1. 两部作品的简述
1.1 《饮食男女》简述
故事的主人公朱先生是台北最了不起的名厨,但妻子去世后他便要肩负起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女儿们的逐渐成熟,想法时常会与朱先生起冲突。每周日的晚饭也就成为全家团聚沟通的唯一时刻。但每次聚餐时,都充满了意外。第一次是家倩宣布她买了房子想要搬出去住,第二次是家倩的买房投资失败,第三次是家宁宣布她怀孕了,要搬出去和男友一起住,第四次是家珍宣布和刚交往的男友结婚,最后一次是朱先生宣布和女儿的同学结婚。几乎每次家宴都象征着一位家庭成员要脱离这个大家庭。
1.2 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简述
此篇小说是关于53岁的主人公Rebecca突然觉得对现有生活不满想要做改变而努力的故事。Rebecca20岁时嫁给大她十三岁半的Joe。结婚6年后,Joe在一场交通事故里丧生。二十多年来,Rebecca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独自抚养三个继女以和自己的女儿, Rebecca为这个家庭几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然而她认为子女们根本不珍惜她做出的牺牲。所以她时常思考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首先她想在感情上拾回过去的美好。其次,她想继续写完在大学里未完成的论文。经过两方面的尝试,她发现自己真正的生活就是在自己的家庭里。
2. 中美家庭观念不同的根源
2.1 历史制度
中国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中国历代王朝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封建王朝长期延续的“保甲制度”致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民族心态。于是中国家庭大多是成员众多的扩展型家庭。然而,美国最初作为一个被殖民的国家,清教徒给美国带去了重商主义,实利主义。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之前,垦荒,放牧和家庭手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生产活动。如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长途跋涉使他们远离家庭,久而久之,由父母和孩子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美国的家庭模式。
2.2 文化
中国深受孔子儒家文化的影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关系可靠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由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中国社会人人都要接受规范的约束,必须遵守各自在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里的角色身份,不可以有任何逾越。美国则主张个人主义,重视独立平等思想和重商主义文化。于是他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个人主义已经在美国人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美国主张的则是酒神文化,看重及时享受。
3. 中美家庭观念不同的表现
3.1 对婚姻的看法
中国过去对婚姻的看法十分保守。现代中国的年轻男女们拥有了婚姻自由,由于受到美国以及欧洲外向婚姻观的影响,如今中国人面对婚姻十分自主,会主动追求婚姻的幸福。但封建婚姻观仍潜在地影响人们的观念。例如在《饮食男女》中,30岁的家珍仍未嫁人,梁伯母说她会在家陪朱先生一辈子。并对小女儿家宁说,20岁了该找对象了,别像她姐姐那样耽误了。然而未婚女性在美国是断不会受到这般言语待遇的。美国人将婚姻自由贯彻的十分彻底,他们认为婚姻自由不仅仅是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利,还有是否结婚的权利。在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中,Nono35岁才进入婚姻殿堂,书中却完全没有出现过她家人催促她嫁人的只言片语。
3.2 对孝道的看法
在中国,人们把“孝”视为人伦之首,中国的宗法制度赋予家长对子女的绝对权威。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的说话,即孝不仅包括顺从长辈,还包括赡养父母。例如在《饮食男女》中,当家倩问姐姐家珍,她是否想永远困在家中,家珍却答,这里是家,是爸的全部。然而在美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独立的基础上。如在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 里Rebecca并非是受到子女的照顾,反而是帮助女儿在家的餐饮事业。
3.3 对教育的看法
中国家庭教育大多是强制式教育。如在《饮食男女》里,朱先生觉得为厨师这一职业不能成为女儿的未来。美国家庭教育却更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如在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里,Rebecca的大女儿Biddy从事的工作就是家倩梦寐以求的厨师职业。由此可见中美教育观念的巨大差别。
4. 总结
中国人认为家是人伦之始,有家才有国。由于历史上农本文化求整体求大局,宗法制的长期存在以及孔子儒家重“礼”,“和”的思想,扩展家庭是中国人生活的重心所在。而美国,由于早先西欧殖民者带来的重商主义、个人主义打下的深刻烙印和自由的联邦制度,美国人并不时刻将家庭放在首位。本文通过《饮食男女》和Back When We Were Grownups两部作品中的实例分析中美婚姻观念,孝道观念,教育观念的不同,中美家庭观念的差别显得更加直观、具体。
论文摘要: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有选择地借鉴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搞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急需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思想文化的需求,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加速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稳步推进。但是,思想文化的创新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必须有所继承,才能发展,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恰是我们思想文化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财富。
一、关于儒家思想文化研究
董仲舒是秦以后的第一位大儒,他继承先秦儒家传统的“天”的哲学、“任德不任刑”的德治思想和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并对其家里改造,从而形成了适应时展和需要的新儒学。关于仁,董仲舒立足于天人感应论.吸收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并作了扬弃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新仁学思想,他赋予“天”以仁的品性,并且要以爱别人为根本法则,否定了只爱自身的思想;关于义,董仲舒对“义”从新的视角作出了新的解释:从人与我的角度提出了“义以正我”的法则;关于仁义之分,董仲舒认为仁与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仁之于人,义之于我”,同时还强词指出了仁义之分的不容混淆性和意义所在。认为仁义所针对的对象是千万不能混淆、颠倒的,只有明于仁义之分,才能“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关于义利观,董仲舒在明于仁义之分的基础上对义、利关系的阐述,是其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其德治思想主张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另外,董仲舒吸收了先秦阴阳家及秦汉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说,吸收了法家“三纲”思想及先秦正名学说,提出“大一统”论,吸收了先秦人性论思想,改造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提出“性有善质”论及“性三品”说。
二、德育思想史研究类
董仲舒的德育学说是以“独尊儒术”为指导思想,以“三纲五常”为其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提出必须要建立“教化堤防”,并且提供了“显德以示民”的方法和“明于天性”的价值激励法。丁钦波阐述了董仲舒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并且为我们简述了董仲舒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指出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三品说,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德育的方法,如“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明道重志、行道养志”、“必仁且智”等。孙文胜主要从董仲舒“三纲五常”理论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论述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作用,并且提供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方法。游庆国、崔华前指出董仲舒的德育方法刻意分为四个方面,即德育基本方法、德育施教方法、德育受教方法、环境育人法,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更为详尽的分析了董仲舒的德育方法。
三、教育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汉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把教育与德政、人性论、天人感应、实践等结合起来,也论述了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封建王朝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董仲舒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鉴于秦王朝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灭亡的教训,主张实行“德教”,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 培养人才,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和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其他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为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一种先验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向善或恶的两种可能,教育则就是要通过人为的手段使人向善。董仲舒甚至认为,一个国家的兴废治乱都应取决于礼乐教化,对于教育的社会作用。 四、政治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政治理想是“大一统”,大一统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两个方面。政治上的大一统,指的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把君权至上作为统一的关键。思想上的大一统即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是的儒学从显学而成为官学。书中也简要阐述了董仲舒的治国方略,但是只是做了一般性的论述,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董仲舒看来,“王者”只有实行“仁政”,“爱利天下”,才是通天道、法天意的表现,也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赖红卫指出董仲舒为了强化统治者的廉政意识,他对上至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的重利行为都进行了批评,他说:“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业,乃天理也。”提出“不与民争利”的廉政思想。董仲舒提倡德治,很重视内在仁义德性的觉醒和培养。任“德教”是对秦王朝“严刑峻法”的批判,认为“德治”是天下唯一的“大治之道”。理想政治的实现是通过思想的一统,从而形成—个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还提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德政思想。
五、伦理思想史研究
董仲舒认为天赋予了阴阳五行道德属性,因此,他把德、刑、爱、乐、严、哀等等这些本来是社会现象的政治、法律、道德的属性硬加到阴阳、五行、四时等自然现象上去,从而把一个至高无上的天描绘成非常神秘的有意志的东西了。同时董仲舒用儒家伦理思想神化君主,将君权神授理论化,从而为汉朝统治的合理性提供论证;以天人关系为根据把三纲五常进一步系统化,把儒家伦理由家族伦常贯穿到政治领域;董仲舒还着力借用阴阳的一切知识来构筑君臣、父子、夫妻的具体行为准则,董仲舒把伦理关系中的贵贱尊卑原则提到了专制的极端,春秋战国时期伦理观念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平等内容在这里消失了。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大一统”。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以政治一统为核心,以君权至上为关键,以文化一统为保证。所谓“君权至上”,董仲舒是在君权天授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其重点:一是神化君权,维护君主在国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是约束和规范君权,使君主的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同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说,使儒家伦理真正发展为政治伦理,并被封建社会统治者所采纳。
六、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人性中有善的质而实际未善,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之成为善人。他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书中并没有涉及到董仲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等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唐国军指出董仲舒以“大一统”理论为武器,倡导思想政治、伦理道德的统一,以“三纲五常”的理论体系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汉武帝采纳了“独尊儒术”的提议,“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李存山. 董仲舒: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J]. 河北学刊2010(4).
[2] 黄钊. 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彬, 周谷平.中国教育史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2007.
[4] 孔颖. 董仲舒及其教育思想[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5).
[5] 丁小萍. 中国古代政治智慧[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摘要:家庭教育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前人也为后期的家庭教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育经验。当然,作为教育之源的家庭教育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家庭教育的内涵,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当代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发挥它应有的效益。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当代;定位
关于家庭教育的定义国内外在不同时期表述不一,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学》中解释为:“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马和民认为,“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日本有学者指出,“家庭教育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观念
在我国古代,一方面,家庭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和消费单位,人们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大都是从家庭中获得,“世袭家传”是最常见的家庭教育形式;另一方面,在这种家国同构、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中,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因此,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即家庭教育是为国家发展服务的。
2.家庭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社会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手段的同时,“齐家”成为了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具体目标表现为:教导子弟修身养性、学会做人,从而维护家庭的和谐;鼓励子弟读书入仕,追求光宗耀祖;教育子弟以耕读传家,即边读书边种田。
3.家庭教育内容
尽管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范围颇为广泛,价值取向不一,但“修身”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1)伦理道德教育,如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立志教育,如要求晚辈自强自立、振兴家门;(3)蒙养教育,即教导子弟一些日常生活技能,传授数数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礼仪规范等;(4)专经教育,即所谓的世袭家传教育。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越来越广泛,如理财教育、尊师教育、为政教育等,而且教育的形式也有所拓宽,如胎教……
4.家庭教育原则
从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国自古就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育原则,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训诫引导、慈严相济以及后来的环境塑造等。
二、西方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观念
综观西方家庭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家庭教育一贯主张:重视个人发展,尊重儿童的价值及独立性,并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其潜在的能力。正是这种教育思想在不断地推动着西方家庭教育的实施及相关理论的发展。
2.家庭教育目的
受家庭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西方国家,“儿童本位”始终占据着首要地位。因此,西方家庭教育目的不同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它更多地倾向于“个人本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特个性,主张把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充分发展的自由人,正如爱伦·凯在《儿童的世纪》一书中提到,教育的理想即在于造就“新人”。
3.家庭教育内容
自古希腊的雅典时期起,西方就开始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普遍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内容。斯宾塞认为,要培养“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人,就应该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等方面的教育。
4.家庭教育方式
在许多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多时候体现的是一种民主色彩,父母非常尊重孩子的人格、意见、权利,不像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西方家庭教育在对待子女方面更多采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命令、专制。
三、当代家庭教育的定位
当代家庭教育受市场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上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状态:教育意识与教育行为脱节;功利性色彩浓于教育性色彩;父母的“急于求成”与教育的长久性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功能错位;知识、技能本位思想贯穿始终;教育责任转移或转嫁越发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当代家庭教育的转型,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位当代家庭教育,使其发挥它应有的效益。
1.当代家庭教育目的取向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在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上更多地倾向于“家族本位”、“国家本位”,而对个体人的发展有所忽视。当前,随着改革开放,那种传统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已经不能满足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社会发展需要了。家庭教育应该更多地注重个人需要与价值取向,使个体能够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由化发展。当然,这种教育并不等同于完全漠视甚至背离社会。为了人类的长久发展,家庭教育应该在重视个人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集体利益与需要,毕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互为因果、共存共荣的关系。
2当代家庭教育内容
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我国经历过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建国后的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阶级教育等意识形态,也经历过改革开放后的“智育”,此后,“知识教育”垄断了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这种“工具性”的知识教育使人的主体性严重缺失,个体得不到自由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发展、人格健全、自由创新越发成为新的人才标准。因此,当代我国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有所调整,除了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内容外,还更要注重新时期个体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
3.当代家庭教育方法
从古至今,我国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为“经验型”,父母或长辈非常注重个人经验的传授与教诲;相反,西方国家则把家庭教育建立在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之上,如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等采取恰当、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寻求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从而更好地影响下一代的发展。
4.当代家庭教育形式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那种封闭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个体对知识的需求了;同时,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社会分工越发明显,以往那种“父母在家庭里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庭教育定义已经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了。当代家庭教育不仅应从内容和方法有所突破,还要从形式上有所超越。首先,家庭教育的实施人员不仅可以是父母,还可以是子女,即父母也应该从子女那里学习一些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子女的想法,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对其进行教育并由此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其次,实施家庭教育的场所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家”,也可以抽象意义上的,比如以网络为纽带的空中家庭教育;最后,实施家庭教育的载体除了言语之外的,还应包括行动教育、环境教育、氛围教育等各种形式。总之,当代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应体现多元化、开放化、个性化。
5.当代家庭教育制度
在中国,家庭教育更多表现为“私人化”、“内部化”等特征,家庭教育事关个体、国家及社会的未来,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加以保障的话,家庭教育是很难得以发挥其效力的。因此,国家政府有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地保证家庭教育的顺利实施。(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清,张慧.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述[J].教育教学研究2009(46)
[2]希淑惠.关于家庭起源问题的理论浅述[J].社科纵横1993(2)
[3]杨恒.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外国学院,2007’
[4]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2008
关键词:大学校训;图腾镜像;香港高校;多模态校徽
一、引言
大学校训是大学通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话语培养专业人才及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对自身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1]校训作为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凝练大学办学的宗旨和特色,承载大学精神寄托和理念传承。校徽是根据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办学过程中沉淀和积累的人文精神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文字和色彩组合一起寓意深刻的图形,是高校形象的重要识别符号。[2]校徽承载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价值内涵,既是大学形象的时代图腾,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学界对校训和校徽的研究窠臼于狭隘纵向视角和横向维度的宏观总结及抽象概括,从多模态符号学视阈综合考察校徽与校训的内在联系尚不多见。基于此,本研究结合视觉设计语法理论和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下文简称“公立大学”)校训及多模态校徽语料,建立校徽认知意义诠释框架,企冀探索高校校徽建构大学校训视觉图腾镜像的过程及范式。
二、我国高校校训及校徽研究综述
(一)校训研究简述
校训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我国大学校训始于近代教会大学,随后“校训”一词从日本引入中国。蒋树声认为,校训指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能最大程度体现高校的传统和特色。[3]丁艳红等指出校训具有稳定性、时代性、个性化和导向性等特点,具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影响并引领社会进步以及培育健康的国民性格等社会功能。[4]胡刚总结校训的遣词特点和造句特色:用词简洁、精炼,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句式主要由四言八字、二言八字和四言十六字的结构组成;校训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大学精神,体现“育人”教育观,宣传办学特色。[5]宋永忠归纳百年来校训的传播和缺失:以学为主,强调主体知行的和谐;以德为先,力求社会群治的和谐;以美为辅,认识自然和谐的缺位。[6]何雪莲把校训分为古风类和白话类两种类型,认为其价值取向是意识形态导向的国家道德主义。[7]于建福概括校训的三个文化源流:单部文化经典、多部经典组合和自身文化命脉,提出校训的育人理念体现在六个方面即追求知行合一、培养完善人格、崇尚追求真理、营造包容精神、传承自强理念和引领社会价值。[8]李剑从教育审美视域比较中西各百所一流大学的校训发现,在服务社会、追求境界等“求公”视角,中方显著优越于西方。[9]王振华、张庆彬运用评价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中外大学校训的语义发现,中外大学校训的评价意义都是基于其社会功能而不是个人情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中方校训侧重道德、仁义等社会评判功能。[10]朱海龙、杨韶刚对比中国“211”工程大学和美国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学校训提出,中美校训都强调追求真理、培育道德、力求博学和崇尚实践等方面;中方深受儒家德性伦理学说的多年浸润,因而重视集体主义观念,并且喜欢使用明喻方式刻画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
(二)校徽研究表述
大学形象识别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及视觉识别等方面。校徽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徽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金锁归纳校徽设计的汉字类型:直观性的装饰字(如黑体,宋体),人文性的书法字(如篆书,隶书),艺术性的变形字(如文字,图形)。[12]李金桥、时章明认为校徽的功能包括象征功能和隐喻功能,其意义表现在“大学形象的标志”和“大学灵魂的象征”两个方面。[13]朱仁洲从谱系学的角度考察英美国家和亚太地区大学校徽的文化渊源指出,校徽设计既要考虑历史符号的纵向传承,亦需兼顾文化符号的横向表达。[14]李金桥提出校徽产生的意象和意蕴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15]刘福英把校徽的主体意象造型分为文字类、图像类、图文结合类和抽象类四种类型,并总结其五个多模态隐喻特征即图文之间形成互补关系、隐喻源域包括代表性、隐喻途径包含创造性、语境决定隐喻解读以及寓意彰显信息本质。[16]胡金平探索早期校徽的五个文化图腾特征:培养道德伦理、塑造人文氛围、倡导典雅校服、挖掘地域特色和培育开放胸襟。[17]
(三)研究综合概述
从上述学界对校训和校徽的已有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学界对校训的研究侧重于结构特点、本质特征、历史渊源、文化影响和中外比较等方面,对校徽的研究偏向设计类型、基本功能、内容意义、隐喻特征和隐喻途径等方向。其次,校训和校徽之间存在很大的交叉空间和共同之处。最后,将校训与校徽结合一起开展的深入探讨寥寥无几。鉴于此,我们通过建立校徽认知语义分析框架,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界在该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足。
三、香港高校校训的图腾镜像
多模态符号学领域中的图文话语分析是指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不同的模态考察图像、视频、动作和文字等多元符号资源。[18]Barthes认为图像包括具有直指功能的编码肖似图像和涵指功能的非编码肖似图像,图像信息包括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图片扮演说明文字的角色,文字充当接力图片的作用。[19]Halliday指出语言是建构意义的系统资源和符号系统,图像是语言价值的标识,图文之间形成身份识别关系。[20]
(一)理论框架
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视觉设计语法理论(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用来解析图像建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21]再现意义分为概念结构和叙述结构,涉及过程、参与者及环境等要素。概念结构包括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叙述结构包含动作过程、反应过程、言语过程和思维过程。结合“公立大学”校徽语料我们在视觉语法理论基础上建立多模态校徽认知意义诠释框架(参见图1),用来探索校徽图像建构大学校训图腾镜像的方式及特征。
(二)研究语料
我们选取的语料为“公立大学”的多模态校徽(参见图2)。遴选依据是基于以下要素的考量:首先,“公立大学”是香港特区政府教育资助委员会特别资助的八所公立高校,在国际上享有公认的权威社会地位和崇高学术声誉;其次,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特区高校具有各自独特的校训使命和校徽特色;再次,“公立大学”校徽色彩鲜明,凸显强烈的视觉张力,图文元素交相辉映,呈现丰富的多模态象徽;最后,当前学界对校徽设计如何体现校训理念的研究尚未深入。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探索以下问题的解答:
RQ 1 “公立大学”校徽建构了怎样的认知语义?
RQ 2 “公立大学”校徽为校训建构了怎样的图腾镜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解析相互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于RQ 1,我们使用图1建立的多模态校徽认知意义诠释框架解构“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的图文语义。对于RQ 2,我们结合“公立大学”校训语料在RQ 1的研究发现基础上探索校徽对校训精神的映射形式及意义。
(五)研究发现
现代意义的大学可以追溯至欧洲中世纪时期承担学校教育角色的各类教会机构。大学校徽来源于早期盾牌图像,是象征保护教会的教义符号。盾形徽章通常设计为勇猛战士或凶猛野兽位于盾牌两侧,顶端为象征权力的飞禽、走兽等圣物。十二世纪中期到十三世纪早期的盾徽来自上宽下窄的鸢形盾牌,形式较为单一。[22]自此之后,盾徽的发展经历了由初期结构简单、色彩鲜明到现代构图充实、纹理复杂的时代嬗变。对校徽发展历史的充分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校徽对校训的折射力和阐释度。
1.校训内涵
从表1对“公立大学”校训和使命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词语“知识”一共出现了四次, “教育”出现三次,“培育”出现两次,这表明香港高校的办学理念聚焦于传播人文和科学领域的先进知识、倡导博雅与全人的教育理念,以及重视以人为本的培育效果。从横向视野考察,“公立大学”既重视中西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也强调行业领域相互的密切合作,如岭南大学推行“中西博雅教育”,香港教育大学实施“文行兼修”。从纵向视阈探索,“公立大学”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传递,以及对未来更加广阔求知领域孜孜不倦的潜心求索。如香港科技大学“创未来”,香港大学对过去秉承“卓越传统与优势”,对未来“不断扩阔学术领域”,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于保存过去的知识、创造未来的知识及应用和传播现有的知识,香港理工大学推动知识的未来创新。
2.校徽语义
结合图1的框架和图2的校徽语料我们可以探索大学校徽的认知语义,同时能够探究校徽语义建构校训的图腾镜像。对于校徽图像,我们围绕“过程”、“元素”、“语境”、“色彩”和“构图”等范畴展开研究。对于校徽文字,我们从“组成”、“字体”及“渊源”等方面进行考察。
(1)图像
首先我们考察“过程”、“元素”和“语境”范畴。象征和隐喻是校徽设计的明显特征,Guo和Feng认为叙述过程是描述图像“发生什么”的具体特征,概念过程是描写图像 “是什么”的抽象表征。[23]叙述过程的四种类型中只有香港大学校徽建构的金狮对视观众的“反应过程”,相比之下,概念过程中的“象征过程”在“公立大学”的校徽图像均得以建构。洪缨指出象征知识的视觉元素在校徽中通常表现为书籍、光芒等暗喻符号和望远镜、调色板等学科图像。[24]
香港科技大学:冉冉升起的旭日象征成立于1994年香港科技大学的无限期望和该校莘莘学子充满智慧的崭新大脑,金色海洋隐喻香港的别称香江,打开的书本代表宝贵的知识资源,“U”形字母表示虽然建校时间不久,但是香港科技大学已经在科技研究领域赢得国际领先的支柱地位,烧瓶图像则是科技研究的典型象徽。
香港大学:1913年香港大学校徽获得英国纹章学院许可,确认其权威的国际学术地位。自1233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授予剑桥大学“校长及大学学者”显赫的学术地位称号以降,象征英国皇家高贵地位和权威身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金狮图案通常出现在英国、英联邦成员国和英属殖民地的大学校徽中。校徽上端的金狮是英国的标志,校徽下面的绿色图像代表香港大学四周环海的美丽景致,蓝色图像表示香港大学所在地香港岛。
香港中文大学:1967年香港中文大学校徽得到英国纹章学院许可,证明其领先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校徽以中国神话中的“凤”形象为标志,别具一格。“凤”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南方之鸟”,既与该校位于中国南方的地理位置相互呼应,又体现了该校高贵、忠耿和庄严的社会地位。
香港城市大学:校徽由该校英文“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CityU”艺术图像形成,蓝色图像传递沉稳、文明、科学的精神,绿色图像传达清爽、理想、希望和生长的理念。
香港理工大学:校徽四个圆角表示该校英文“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PolyU”中的字母“P”及“U”,校徽内字母“T”代表科技的英文单词Technology首字母,校徽四个周边开口的设计揭示该校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
香港浸会大学:校徽由圣经、波浪和绳结图像构成,圣经象征培育学术、伦理及灵性的基督教育,波浪代表以岛为主、香江所在地香港,绳结彰显耶稣的怀抱和基督徒的联结。
岭南大学:校徽上的白云山图像寓意该校师生的最高理想,珠江寓意岭南教育理念的薪火相传,小径寓意全体师生默默奉献、耕耘,向未来之路奋勇前进。
香港教育大学:校徽是该校英文“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简称“IE”的视觉图像。太阳象征崇高的目标和卓越的水平,绿叶寓意该校学子豆蔻青春和健康活力,五片绿色代表组建该校的五所学院即香港工商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罗富国师范学院和葛量洪师范学院。
分类过程分为显性分类过程和隐性分类过程,隐性类型的关键视觉特征是图像符号的等同地位通过对称的构图得以实现,包括符号之间空间距离、尺寸大小和图像颜色等视觉要素。[25]对称与均衡凸显的秩序稳定和庄重威严特征赋予校徽作为大学视觉形象的杰出代表。“公立大学”校徽都是以对称形式设计,从设计轮廓上看,香港大学校徽将盾徽横向及纵向分割,香港中文大学则是直接纵向分割。盾徽中加入不同的从属图案或切分为更多的图形,能够建构相应的族群、亲属和姻缘关系,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扮演身份识别的特殊功能。[26]受它们的影响,其它五所大学的校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对称类型(参见图2)。
其次我们考察“色彩”和“构图”范畴。早期的校徽色彩使用局限于六种颜色组成的“银色和金色”以及“红色、黑色、蓝色和绿色”两组搭配中。李金桥认为大学校徽的最高意境是图像、文字和意蕴融为一体的至臻至美化境。[27]常敬宇指出红色象征光明和胜利、忠诚和仁义,金色寓意中华民族和中央政权,蓝色营造高远与深沉、宁静与理智,紫色代表祥瑞与高贵,绿色体现青春与和平、平安与希望,灰色表示深沉与重义。[28]彭秋荣提出红色象征信仰、博爱,金色隐喻智慧、光荣,蓝色建构忠诚、高雅,绿色展示永存、愉快。[29]Painter等人发现红色和金色等鲜亮色彩属于高饱和度,能建构活力、精神的情感及温馨、舒适的氛围,蓝色、紫色、绿色和灰色等灰暗色彩属于低饱和度,能营造冷静、稳重的情感和端庄、严肃的氛围。[30]由此可见,香港科技大学校徽蓝色图像象征香港平静的环境;香港中文大学以金色和紫色为校色,其校徽取意自金色象征果敢与坚毅、紫色象征热心与忠诚;岭南大学校徽红如火、灰如铁的红色和金色象征岭南师生的忠义与热诚。从表2可以发现,“公立大学”校徽六种色彩出现次数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金色(5次),蓝色(4次),红色(3次),绿色(3次),紫色(2次),灰色(1次),这表明“公立大学”对中华民族归属具备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以及对学术研究定位具有前瞻的国际领先眼光。
依照图1“构图”框架的“理想信息是上面位置”、“重要信息是中间位置”和“真实信息是下面位置”构式我们可以推断:太阳图像位于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校徽的顶部位置,这表示对太阳象征未来的无限希望和崇高目标是这两所大学的理想所在。类似地,香港大学校徽上端金狮头像象征的高贵社会身份和权威学术地位也是该校始终不渝的夙愿之地。书写“明德格物”和“笃信力行”的书籍分别位于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校徽的中央,可以解读为这些文字是这两所大学的校训圭臬。“Sapientia Et Virtus”和“博文约礼”依次出现在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校徽底部的绶带上,意味着“Sapientia Et Virtus”(明德格物之意)和“博文约礼”是这两所世界知名大学矢志践行的办学理念。李金桥指出绶带源于希腊神话和英国史诗幻化而来的带状叶子,缠绕在身体上象征荣耀;英语世界很多名校校徽中都包含绶带物象,寓意大学强大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31]
(2)文字
“公立大学”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校徽中都出现校训文字,其中香港浸会大学校徽上还出现该校中英文名称(参见图2)。从校训文字的字体上看,香港大学的字体为古体,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字体为篆体。《汉书・艺文志》指出汉字发展成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六书”,会意指望图/文生义,能够启发观众的无限联想。汉字的字体设计注重传统文化源流的支撑,如篆体以结体端丽、凝练庄重和雍容高古的独有特色为人们广为使用。篆体在秦朝时期就作为官方通用字体,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书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书写构造呈现线条均匀、简约朴实和庄重严谨的独特美感,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尤其是小篆字体结构对称工整、修长俊俏,能与观众的审美观相互契合。
从校徽文字的渊源维度考察,香港大学校徽上的文字“明德格物”出自《礼记・大学》开明宗义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故欲平天下,首当格物也”。宋代朱熹把“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作为儒家学说的三个基本纲领,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当成儒家思想的八个关键条目和基本步骤。“明德”的含义指揭示与生俱来的光辉德行,“格物”的意义为穷究事物基本原理,教育则是实现“格物”的最有效途径。香港中文大学校徽上的文字“博文约礼”是孔子的教育规则,取自《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文”含义为知识渊博,“约礼”意思是遵守礼仪。香港浸会大学校徽文字“笃信力行”中的“笃信”来自《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力行”来自《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笃信力行”意指坚定信念,努力践行,体现香港浸会大学致力于传播中西文化的全人教育信念。
3.图腾镜像
基于对“公立大学”校训内涵和校徽语义的多维考察,我们认为本研究选取的校徽图文语义能够成功建构校训本质的图腾镜像。
“公立大学”校徽设计浓缩丰富的中西文化多元特色。如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作为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高校,其校徽呈现盾徽附带绶带的英国传统样式。盾形和圆形图像的校徽是英美大学校徽特有的表征,“天圆地方”体现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如盾形是对中世纪剑、盾文化的历史传承,圆形折射注重中和、圆润的儒道精神,西汉杨雄“圆则杌矗方为吝啬”的哲学思想蕴含“天圆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另外,地域文化以其特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精神内涵也能帮助精确诠释大学校训的精髓,大学教育与地域文化的完美联结能够帮助贯彻“全人教育”的务实理念,这在“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中得到了完美阐释。
“公立大学”校徽图像蕴涵浓厚的人文主义本质特征。大学校徽凸显学术思想和人文精髓的显著象徽通常是书本、蜡烛和光芒等知识符号以及天平、神灯和星体等学科符号。起源于牛津大学校徽的“书本”图案象征教化是教育的真谛。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著名“五育”教育观,指出美育占据重要的地位。“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通过多元的色彩设计和多样的对称艺术图形,给观众在视觉享受上带来盛大的饕餮盛宴,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观众的美术情操,从而顺利实现美育熏陶的目的。
四、结语
本研究中香港八所知名公立大学的校徽设计充分体现香港高校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世界眼光。校徽是大学历史传统的时间积淀,也是大学人文精神的艺术体现。研究发现,“公立大学”多模态校徽图文包括含有大量中西文化特征和浓郁人文主义特色,能够建构校训精神及其使命的图腾镜像。囿于语料局限,本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和客观之处。展望未来研究,我们相信在更加庞大语料基础上开展的深入探索能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们现有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王洪波.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N].光明日报,2013-06-04(15).
[2][13][27][31]李金桥,时章明.大学校徽的功能与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8(1):91-94.
[3]蒋树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3):5-7.
[4]丁艳红,陈怡,郑惠坚.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7-86.
[5]胡刚.大学校训刍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8-70.
[6]宋永忠.大学校训百年:传统和谐理念的传承与缺失[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23-27.
[7]何雪莲.大学校训:一个无涉时代的场域[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9-112.
[8]于建福.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传承取向及其育人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1(2):15-22.
[9]李剑.大学校训的中西差异:超越生命与二元对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16-19.
[10]王振华,张庆彬.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大学校训意义研究―“评价系统”视角[J].外语教学,2013(6):7-12.
[11]朱海龙,杨韶刚.中美大学校训中的价值取向研究―以“211”大学和美国排名前百所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5(6):64-68.
[12]高金锁.大学校徽设计中的汉字应用分析[J].包装工程,2007(4):128-130.
[14]朱仁洲.从谱系学的视角看大学校徽的文化意蕴[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2):73-77.
[15]李金桥.大学校徽的意蕴与意境[J].现代大学教育,2011(1):36-40.
[16]刘福英.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现象及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12(5):87-89.
[17]胡金平.民国时期学校文化的图腾[J].教育科学论坛,2015(7):25-30.
[18][21]Kress,G & 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6 / 2006:1-15.
[19]Barthes,R.Rhetoric of the Image: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orms[M].New York:Farrar,Straus & Giroux,1985:31-40.
[20]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108-126.
[21]彭秋荣.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1):30-33.
[22]von Volborth,C.Heraldry of the World[M].London:Blandford Press,1973:7-8.
[23]Guo,S.& D,Feng.Infusing Multiliteracies into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The Visu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English Textbooks from an Ontogeneric Perspective[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5(31):115-129.
[24]洪缨.欧美大学校徽设计阐释[J].学术研究,2011(10):57-61.
[25]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26][法]Pastoureau,M.纹章学:一种象征标志的文化[M].谢军瑞,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