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13:58: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作分析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062;2.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方面受到重视。工作分析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技术,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安排、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组织实施提供重要参考,是职业教育中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教育行政部门、分析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是工作分析的主体,理应各司其职,确保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科学性。
关键词 :工作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15-04
作者简介:郭月兰(1989—),女,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是质量的提升,而课程体系改革是质量提升的关键,其中课程开发又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内核。当前,课程开发的主要技术是基于岗位任务的工作分析方法,它是MES课程、CBE课程、项目课程等普遍采用的技术。通过工作分析,可以获取从业人员职业活动中的任务、行为以及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因素,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安排、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因此,有必要探讨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和实施策略。
一、何谓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方面受到重视。所谓工作分析即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岗位的工作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是通过搜集某一职业或职业群的工作信息,对岗位进行工作的描述(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工作环境等)和任职资格(身体素质、知识、技能等)的界定。
工作分析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工作分析的对象,可以把工作分析区分为三类,即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针对某个具体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及对应于某个岗位群的学校工作任务开发。根据工作分析的描述语言或要素维度,可以把工作分析区分为工作(任务)导向性的工作分析和人员(工作者)导向性的工作分析。工作导向的工作分析以工作本身为出发点,侧重于分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任务或行为,而人员导向的工作分析以任职者为出发点,强调完成任务或行为所需要的个体工作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领域,工作分析既是针对某个岗位群的学校工作任务开发,又是工作导向工作分析和人员导向工作分析的统一,即工作分析专家通过“头脑风暴”式的会议研讨,分析具体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工作后即可胜任的岗位)以及发展岗位(与专业相关的提升性岗位),针对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描述其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任务或行为,进而分析完成任务或行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从而形成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为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基石。
二、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和实施策略
以开发课程为目的的工作分析以从业人员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基础,结合行业、企业和社会因素,对工作岗位中实际存在的任务进行梳理和概括,获得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清晰性的工作任务结构,并归纳、整理出任务完成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是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因此,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一)工作分析是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前提
工作分析的逻辑前提是对工作岗位的清晰认识,即明确专业所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因为岗位决定了工作任务的范围和空间,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企业专家根据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质和层次水平,罗列出各自认为的专业可能面向的岗位;随后分析专家对企业专家罗列的岗位进行汇总,并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尽可能规避岗位过宽、过窄或岗位描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最终确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另外,岗位定位应该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特点,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状况,如沈阳某高职学院根据地区橡胶工业较为发达的事实,将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在橡胶工艺运行控制工(包括配料工、炼胶工、硫化工、半成品成型工、压延工等)、橡胶设备操作工、橡胶设备维护工以及具有发展性质的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安全管理员、工段长等。一方面,该岗位工作分析有利于明确化学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定位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该岗位分析也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有利于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分析是课程设置的根据
工作分析的重心是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即明确岗位从业人员需要完成的任务,掌握其具体工作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分析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包括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设备、辅助设施等,是实现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首先,企业专家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撇开学科课程的思维模式,各自书写岗位从业人员实际从事的工作领域(一组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较宏观)和工作任务(单件任务,较具体),且表述任务时一般采取“名词+动词”的形式,如图纸识读、涂层检验、产品运行等。其次,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开展集体讨论,针对每一个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的实际过程和相应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企业专家之间的“共同要素”和“独特要素”,最终确定完整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如高职化学工艺专业的工作领域可分为橡胶配料、生产检测和炼胶等,其中炼胶可细化为胶料热炼、胶料精炼等具体的工作任务。科学的任务分析是课程设置的依据,一方面,课程设置的首要参照点是任务而非具体知识点,因为知识的组织方式或知识结构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育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相联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改变过去知识与任务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任务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核心课程,科学搭建专业特色课程。
(三)工作分析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
工作分析的关键是职业能力分析,即根据工作任务,逐项分析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水平。简单说来,就是明确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任职资格,包括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知识、技能、态度、身体素质等,即综合能力。因此,职业能力是与具体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是课程内容确定的重要参考。首先,企业专家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避开对能力的宽泛描述,通过对自我经验的反省,逐条书写出有别于普通能力的具体职业能力。其次,在分析专家的主持下,采取自由研讨的形式,逐条对汇总而来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规范其表述,讨论其在实际课程中的可操作性,增添遗漏部分,删除不必要部分并对能力表述进行合理化排序,最终形成完整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如针对“胶料热炼”这项工作任务,其职业能力可表述为:第一,能识读热炼作业指导书;第二,能根据热炼工艺参数、热炼原理和影响因素,准确判断热炼质量事故,并按要求进行处理;第三,能规范填写热炼作业文件等。完整的职业能力分析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科学选择。一方面,在后期的课程开发中,专业教师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要参照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课程内容的可教性和实用性原则,并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的有限性,把课程内容具体细化为知识内容要求、技能内容要求和素质内容要求;另一方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内容有利于真实体现岗位工作任务,便于学生就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分析是教学组织设计的保障
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它是教学组织设计的保障,即实现将职业要素转化成课程要素并进而扩展为学习要素,设计出基于学习分析的、符合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校具体教学实际的、兼具教学价值的学习项目。在教学组织的设计中,主力是学校专业课教师,核心目标是设计出每门课程要学习的课程项目。首先,专业课教师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围绕工作任务,将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化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将具体某门课程划分为符合逻辑线索的项目,并在项目知识选择中体现出知识内容要求,在项目教学目标和具体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技能内容与要求。其次,进行项目设计的下一级即模块的设计,也即对项目的进一步细分,模块的总和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且各模块之间都有相应的逻辑关系,如按照流程、种类等,模块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活动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相关实践知识、拓展性知识等,模块可根据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自由组合。再次,学习单元设计是模块的下一层级,即各教师根据任务分工表,将模块细分成学习单元,其中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单元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的内容较为丰富,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直接相关,最具实际作用。学习情境主要由学习目标、教学资源、安全及注意事项、工作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工作过程部分要对具体的步骤、操作方法与说明以及质量标准做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一并呈现在教学组织设计中。
三、如何确保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科学性
工作分析可以提高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如何确保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顺利开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按照课程开发主体进行分类,可以将工作分析主体细化为教育行政部门、分析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四者之间理应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以保证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科学性。
(一)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旗帜性作用
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和结构具有不同的要求,而职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和结构又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兴衰。工作分析通过课程开发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方面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比较重视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市场需求调研为工作分析的开展起到了旗帜性的作用。工作分析是基于市场实际岗位需求的,政府每年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调研为工作分析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校紧扣市场需求,开发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因此,要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在工作分析中的旗帜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开发提供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的实证数据。
(二)发挥分析专家的主导性作用
工作分析基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分析,因此,要将工作分析中的职业要素转化成课程要素,就需要分析专家的智慧性引导,所以,分析专家在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时,分析专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使企业专家明确分析会的目的、形式、工作方法和任务安排。其次,组织和协调整个分析会的全过程,主要把握三个方面:关于人,即协调好企业专家、学校教师、记录员的工作;关于物,即在分析会前提前准备好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白纸、笔和订书机等物品,并在分析会进行中有效利用;关于时间,即把握好整个分析会的时间,要非常清楚在什么时间应该开展什么工作。再次,指导企业专家并引导其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即企业专家在书写过程中出现思路混乱或不理解任务时,分析专家应给予及时指导,并及时汇总书写结果,引导企业专家讨论分析成果。因此,分析专家要熟悉分析会的基本操作,理解工作分析的质量要求,以便使工作分析朝着有利于课程开发的方向进行。可以说,分析会的成败百分之六十取决于分析专家的水平,因此,在工作分析中,要充分发挥分析专家的主导作用,以利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顺利进行。
(三)体现企业专家的主体性作用
工作分析基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并要求分析出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工作分析中,必须充分体现企业专家的主体作用。首先,企业专家的遴选应该有特定要求:数量要求,以10~12人为宜;职务要求:以对岗位任务相当熟悉的一线技术骨干、车间主任等为宜;岗位要求:最好能够覆盖专业所面向的所有工作岗位;能力和经验要求:熟悉岗位职责,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等能力。其次,在分析会进行过程中,企业专家应认真聆听分析专家的引导,清楚自身任务;积极参与会议讨论,针对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岗位任务,建言献策;参与分析会的全过程,以利于整个分析会的开展。再次,在分析会结束后,针对后期的课程要素开发,积极为学校教师答疑解惑。因此,企业专家在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具有主体性作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保证工作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四)调动学校教师的核心性作用
工作分析是基于结果导向的,其最终成果要转化成课程设计,并落实到课程层面和教学层面,因此,学校教师应该也必须在工作分析中发挥核心作用,因为分析专家所能提供的只是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以及具体开发中可能采取的方案,最终课程产品只能由学校教师设计完成,只有他们才熟悉专业领域知识以及学生可能的接受程度与学习特点。首先,在工作分析之前,学校教师应主动接近毕业生并深入就业市场,充分做好从业人员的市场需求调研,形成真实可信的调研报告,为工作分析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工作分析进行中,学校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分析专家和企业专家的接待和招待工作,另一方面要列席工作分析会,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并根据学校具体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参考意见,为后期课程的设计做好思想铺垫和行动准备。再次,工作分析会结束后即是教师发挥关键作用之时,学校一线教师应依据工作分析结果,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破除传统学科模式的思想束缚,进行课程结构的分析、课程标准的编制、学习项目的设计及教学资源的开发,最终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因此,理应积极调动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核心作用,以利于其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性要求和复杂性要求极高,工作分析是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必将成为现在乃至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付亚和.工作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 电子信息系统; 兼容分析; 电波传播; 选址
中图分类号: TN9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1?0151?04
0 引 言
电子信息系统需要在某区域选址时,只有与周边原有无线电设备间互相影响最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工作效能,因此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原有各类无线电设备间的电磁兼容问题,通过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得到有效的电子信息系统选址,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兼容工作。
对于上述电子信息系统选址的系统间电磁兼容问题,需要采用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预测方法[1?3],同时结合地面附近电波传播算法[4?7],对该系统间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分析,用于指导电子信息系统选址。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电磁波传播预测模型的电子信息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方法,为电子信息系统选址及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分析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1 电子信息系统兼容工作分析思路
电子信息系统间兼容工作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基于电子信息系统内发射机的发射特性、接收机的接收特性、发射和接收天线特性以及选址位置等,建立用于仿真分析的数字模型;选用合适的电波传播模型和算法,结合选址位置所处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分析计算出多个电子信息系统工作时,大功率发射机在高灵敏度接收机输入端口产生的干扰信号大小;再依据电磁兼容判决准则,判断电子信息系统间的发射与接收之间是否存在电磁干扰,从而进一步得到选址优化设计方案。
若存在干扰,可以根据电磁兼容判决准则确定的最小干扰电平,计算出满足兼容工作的区域,即:发射信号从发射机开始在各方向上经过一段距离的衰减后,对于该距离以外某接收机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再根据兼容工作区域进行选址优化。
2 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兼容分析模型
2.1 电磁兼容判决准则
关键词:统计工作;水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分析方法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中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而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则是城市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有效控制水污染和保护水环境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它也在保障和促进城市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在污水处理工艺的提高中,统计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统计工作中的分析方法对污水处理的质量和工艺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污水处理中遇到的难题,本文试图借助统计工作中的若干分析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一、“矩形图”和“折线图”在污水处理行业的应用
应用统计工作分析方法中的“矩形图”可以简洁直观的显示出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运行状况,而“折线图”对于简要描述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变动则更为有效。现以实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有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市的污水处理厂的用电总量突破2.54万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送风量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致使鼓风机在开机上的消耗也大幅上升。在实际的工作中,与鼓风机的开机功率上升有关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污水处理过程中,进水水质的某些变化会对污水的浓度产生影响,从而使原有的送风量与实际污水不符造成氧化沟中的污泥漂浮现象。为此,只有及时的加大送风量才能提高污泥的性能,解决供氧不足的现象。(2)由于污水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数量偏多,可能导致不能及时的排出或是排泥的时间太过短暂,从而致使池中的污泥浓度偏高,破坏池内污泥的活性,此时也需要加大进风量,从而保障氧气的充足。对此,本文依照排除法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以及曝气池里的污泥浓度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数据如下:
结果分析:1-8月份8个月份COD的进水浓度的总均值为233mg/l,每月进水浓度基本围绕总均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只有6月份的均值低于200mg/l,但都在工艺参数150≤-500≥的范围,进水的变化相对不大,没有对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造成相对直接的影响。
分析方法: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得知,样本数为100,最大值为6.058g/l,最小值为2.006g/l,极差为4.029,分组数为10组,则组距为0.325g/l。
结果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MLSS(g/l)并没有呈现标准整体分布,而是偏向型,图形左右不对称,顶峰偏向一侧。大部分数据在3.005-4.012之间,也属于工艺控制参数的范围(1.5-4.5),有一个时段也显然出现了某些异常的波动,还需进一步的分析。下面就是对所取数据进行的分段分析:
(1)取1-4月的MLSS指数数值,样本数为130,均值为3.381g/l,占总样本的94.24%,变异系数为0.061,标准差为0.210。这一时期的控制过程有94.24%处于理想状态,但仍有5.76%的数值超过控制承诺书范围。
(2)取5-8月的MLSS指标数值,要本为90,均值为4.994g/l,在控制范围的只有22.45%,标准偏差为0.725,变异系数为0.150。这一时段的异常现象较为突出。
(3)与之相对照的还有泥龄,而该厂的泥龄经验值为9天。从表2可以看出,处于经验值范围外的排泥的百分比,成逐渐上升的趋势,5-6月超过9天与其它原因没有排泥的百分比高达91.01%,说明生物固体在污水处理时停留的平均时间相对过长,使得泥池内的污泥没有被及时的清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活性污泥的正常增长产生了影响,7月上旬做了一定的调整之后,指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所下降。
(4)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污水处理行业可以调用以及措施,进而加大鼓风机的送风量,从而让每吨水的耗电量提高0.0079度,单位成本上升0.00498元/度,成本费变为1.65万元。
(5)与污水处理相对应的是对污泥的处理。由于污泥产量的增多和农用污泥需求的下降外加频繁的下雨天,致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堆积,对正常的工作运行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也是耗电量上升的关键。
二、改进措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严格的依据工艺程序,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及时的调整送风量,并加强对工艺的控制程度,对泥池中的污泥及时定时的清理,从而使工艺得以顺利进行。从这一实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污泥的合理利用与处理对于解决污水处理厂的各种问题极为关键。污泥可以被用作肥料营养土地,因此,污水处理厂可以将剩余的污泥高温处理并干化,从而保证城市环境的清洁与污水处理的顺利运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对于工艺过程中有关参数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因此,统计方法的存在使得我们为污水处理的成本控制成为了可能。
在污水处理行业,除可以用折线图和矩形图对整个过程进行描述和控制外,我们还可以统计分析中的排列图对其进行一定的描述。它同样可以将一年中每月的COD和MLSS形象直观的描述出来。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对进行污水处理的设备的质量进行一定的识别,进而为提高设备的质量提供参考。
结语:
污水处理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控制城市水污染,保护城市环境,从而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起着保障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控制好污水处理的工艺,这是能够污水处理厂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在污水处理工艺的提高中,统计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统计工作中的分析方法对污水处理的质量和工艺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的效率,因而必须在污水处理工作中有效运用统计方法,善于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沈苏衢,陈步东.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曝气池HRT的确定[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2(5)
[2]王赤炎,吕学功.电吸附技术在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2(5)
关键词:博物馆;安防;管理工作;创新方法
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文物,有力证明了历史中文化的起源、发展,具有意义重大、容易损毁、不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博物馆要积极创新安防管理工作的方法与制度,有效降低古文物自然风化、盗窃丢失、火灾损毁等风险系数,做好安保工作。
1.我国博物馆安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的重视。博物馆作为古文物聚集的重要场所,其安防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文物的研究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但是,在博物馆安防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1对古文物保护认识不足
由于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限制,大部分人对古文物保护的认识存在误区。古文物一般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人们智慧的结晶,对考古学家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不可再生、不可复刻,即使出现很小的损坏,也是重大的损失。但是,部分党政机关对文物的宝贵价值认识不够,在国土管理与城镇建设规划中,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施工单位甚至罔顾国法,肆意破坏珍贵文物。这种社会整体观念也在影响着博物馆安防管理工作的进行。
1.2技防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
博物馆安防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先进的技术与设施,但是一些博物馆安保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认识,削弱了技防在安保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布局不够合理。监控警报系统并没有覆盖博物馆全部范围,没有及时对出现错误或者已经坏掉的监控设施采取措施;中控室制度不完善。一些值班人员甚至将工作场所作为宿舍,、掉以轻心;防范能力不足。即使能够及时发现安保问题,技防系统也不能快速进行应对,整体缺乏协调性,技术水平达不到。
1.3消防系统不够完备
博物馆的藏品大部分容易损毁,火灾将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损害,而且人员流动频繁,密度较大,必须增强火灾防范意识。博物馆大部分为老式建筑物,电源的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电路发生交叉或者老化,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对易燃、易爆的物品控制力度不够,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保存方式粗放随便;人为蓄意纵火。一些盗窃者为制造混乱便于浑水摸鱼,在人员聚集区纵火;非陈列展示期间,安防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对电气设备进行及时、有效检查。
1.4观赏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存在隐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博物馆参观人员逐渐增多,同时提高了发生安全问题的风险。人员密度大引起摔伤。馆内地面光滑、人流大、台阶起伏等都增加了人员摔倒的概率;斜玻璃地面缺少显眼的警示标志,年长者与孩子很容易滑倒;高峰期间人员疏导不及时,人员冲撞。
1.5外界环境损坏陈列文物
由于缺乏经费,文物陈列环境存在缺陷。垃圾、灰尘、温度、湿度、光线等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例如,温度锈蚀、虫蛀等。
1.6沟通系统不够完善
完善、有效的沟通系统能够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弥补紧急情况应对中存在的不足。一些博物馆对其缺乏重视,在损失造成后才亡羊补牢。完善的沟通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化解危险,还能有效防止事态的扩大。
2.博物馆安防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分析
2.1在特定的时间段加强安防管理工作
安防管理工作不仅存在于藏品陈列展示期间,还贯穿于博物馆工作的全部过程,要将防止被盗、维护保养、环境清洁等作为工作重点,在空间、时间上不断提升安防系统。在博物馆关闭期间一般为内部工作人员自由进行文物管理工作,安防系统的防范系数有所下降,在闭馆安全检查到展示前的准备这个过程中,要有效利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提高安防管理工作的效率与作用。
2.2将物防、人防与技防进行有效结合
有效的安防管理工作是博物馆进行藏品陈列展出的基本前提。只有将物防、人防与技防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将先进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安防管理工作的效果,还能节约一定的经费,保证监控效果。
2.3提高人员素质,减少盗窃现象
文物的极高价值使得一些人利益熏心,走上文物盗窃的不法道路,甚至包括一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只是一时被利益蒙蔽双眼,适当的引导与教育能够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作为博物馆,要定期进行人员培训,积极宣传相关法律,弘扬高尚道德情操。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盗窃事件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具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盗窃者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躲避安防系统,给安防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因此,在人防方面要加大安保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火灾、盗窃等紧急情况进行演习,提高人员危机应对能力,保证文物的安全。再者,安防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不可忽略。虽然先进的技术必不可少,但是人的作用甚至更为重要。只有积极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各层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主人翁意识,才能与先进的技术互相配合,起到良好的安保效果。
2.4完善安防管理工作制度
每个博物馆的情况具有差异性,必须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防制度,提高安防安全指数。还要完善多种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效降低风险带来了损失。公安部门规定,各级博物馆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有效的应急计划,安防系统出现重大故障时及时启动备用计划,提高反应速度,有效控制事态。
2.5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科技的进步使得博物馆的安防管理系数不断提高,不同的博物馆要选用贴合实际的技术方法,不断完善安防系统。在高度依赖网络技术的情况下,要及时发现、修复技术漏洞,提高安防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例如,单一的报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盗窃技术的发展,将报警系统与声音、光线、电能进行联动,不仅做到警报,还能及时防范。引进红外线系统能够对盗窃者进行准确定位,物联网等系统的安装与使用极大提高了安防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能够从多个用婕忧堪卜拦芾砉ぷ鳎保证博物馆的整体安全与文物陈列、展示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项目;前期工作;持续
中图分类号:E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项目前期工作是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保证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按期竣工,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于企业来讲,应认真制定公司发展规划,加强项目谋划,增加项目储备,同时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对于具体工作人员来讲,首先要弄清楚前期工作程序及内容,要做到心中有一盘棋;其次要注意处理好与政府主管部门等方面的关系,为项目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再次要随时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及早应对;另外要注意将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合理交叉、超前进行,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1、前期工作是防范风险和项目取得成功的保障。前期工作是一个项目的酝酿阶段,准备的越充分,以后的工作就越顺利,就能为项目的实施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反之,以后的工作越艰难,甚至无法进行。
2、前期工作是提高效率和收益的首要措施和重要保证。项目选定后,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情况,可使项目产品品种、规模定位更加准确,项目建成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几率更高,同时也可使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尽早被发现,及时调整转向,杜绝无谓投资的发生。
3、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有利于项目早上马。通过扎实的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储备项目质量,达到可研水平,可持项待批,相机而上,避免因前期工作滞后而受到国家或行业有关政策调整的限制。
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具体内容
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就是项目前期决策工作,从引言中可以看出前期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针对项目分析和研究其可行性,这是为如何决策提供的一个主要依据。所谓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前,通过具体调查、收集、研究和分析拟要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工程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和详细资料,对可能拟定的所有方案包括技术和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专业的比较论证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
在科学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讨论和分析研究项目的建设可能性和可行性、项目的经济有效性和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从而为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该项目提供依据,并为项目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决策依据,从而为项目的开发打好基础。
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在建轻前期、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没有认识到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没有前期就没有项目。
2、有的单位不清楚项目运作程序,不会或不愿意做项目前期工作,不是准备好项目等机遇,而是机遇来了找项目。有的刚有了上项目的初步想法,就急于找领导、找部门要求上项目,而不是首先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搞好可行性研究,看上去跑项目的力度很大,但前期工作没有做好,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有的甚至走了弯路,错失良机。
3、有的单位在前期工作中急于求成,寻求捷径。又舍不得投入前期经费。没有认识到前期经费是前期工作的必要保证,投入了前期经费,做好了前期工作,项目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投入前期经费,做不好前期工作,项目一定不会成功。
三、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从融资角度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有效利用社会资金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又是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重要阶段。
1、认真编制好项目建议书,做到理由充分,依据准确,基础资料全面。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发展趋势及基础条件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研究,为项目的可行研究提供最基础的资料和数据。
2、科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避免或减少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综合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尽管因不同的项目有所差异,但以下几点是相同的:一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技术内容;二是有比较详细、准确的投资费用;三是充分研究分析市场需求情况,确定项目将来经营的多种条件,预测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及其适应能力。
3、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工艺技术路线优化为主线,用经济指标进一步优化方案。
(1)不断完善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在项目的投资决策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行性研究未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先后做了一些规定,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于1993年4月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2版),在指导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前期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5项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评价指标不合理,二是财务内部收益率存在局限性。另外,生产寿命期的选择对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也有一定的影响,项目生产周期越长,计算出的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就越大,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2)风险分析应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强调的重点内容。当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已由法规性文件予以固定下来,国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设有风险分析专篇,而对一般工业项目的风险分析却重视不够,尤其对市场、投资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项目的影响程度分析预测不够,导致许多项目实施后实际数据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入很大。简单地依据方案内部收益率和还款期的大小进行决策,容易导致失误,因此当前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分析,重视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所必须。
(3)正确对待市场与价格的预测。对于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特别是经营性项目,市场和价格是项目存在的关键。财务评价的敏感性分析中,对经济效益影响最敏感的因素无疑是产品销售价格,往往对产成品销售价格或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采购价格稍作变化,项目就可能从不可行变成可行,一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将使可行性研究报告变为可批性研究报告,因此,市场和价格的预测在经济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走向和价格高低往往成为项目经济上是否可行的决定性因素,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四、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成败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上,项目前期工作是控制项目规模和投资的关键环节,而前期工作的重点一般放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的决策阶段。综上所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是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设施[J].中国工程咨询,2006(12):20-21.
[2]宏江.加强政府机关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0(2):23-24.
关键词:新形势;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两学一做
引言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是疾控中心等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做好该项工作能凝聚工作人员力量,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为疾控中心做出更大贡献,促进疾控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为此,必须注重发挥政工师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但目前一些政工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重视,制约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高。为此,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充分发挥政工师的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为疾控中心的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工师自身的学习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是疾控中心不可忽视的工作,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只有政工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了,才能促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凝聚力量,让他们为疾控中心做出更大贡献。为此,政工师要牢固树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建立完善的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政工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认识其对增强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政治信念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要加强锻炼,注重理论学习,把学习同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用理论去除思想的不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学习与使用相结合,知和行、学与做相统一。努力做到加强理论学习,密切联系实际,重视思想改造,坚定立场,更好为疾控中心发展做出贡献,凝聚力量,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2.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有效规范政工师的各项工作
2.1完善政工师的教育学习内容。充实政工师的教育学习内容,不仅要学习基本理论,运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还要结合新形势和新情况,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把握时代脉搏,走在时代前列。例如,根据疾控中心的基本情况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实践锻炼,丰富学习内容。重视“两学一做”学习实践活动,提高政工师的综合素质。注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政工师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联系,让政工师在学习中得到锻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2.2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设施建设。一些政工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面临硬件设施投入不够,教育条件差的问题,影响工作效果提升。因此,疾控中心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育学习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保证。
2.3建立健全政工师的学习制度。根据疾控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善学习制度,有效规范和指导政工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学习制度方面,应该目标、计划、要求和频率,实现政工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准备,促进政工师的工作效率提升。
3.结合新形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3.1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活动。要想提高政工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让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实践和锻炼,提高他们担当重任的能力,切实加强锻炼,积极参与疾控中心的各项活动。做好工作人员日常考察工作,既要考察其实践能力锻炼情况,又要考察品格、精神锻炼情况,将这两项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也为政工师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便利。
3.2密切政工师与工作人员的联系。密切与工作人员的联系,解决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促进生活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为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政工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加强疾控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当中,倾听心声,并采用有效措施,解决工作人员生活遇到的困难。通过政工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密切相互间的联系,更好为广大工作人员服务,有利于促进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提升。
3.3注重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为了让政工师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开展调查研究是必要的。根据实践活动需要,创新调研工作思路,要结合疾控中心基本情况,考虑时代新特征和新要求,做好调研工作,并进行创新,落实“两学一做”。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疾控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同时,网络时代到来也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使各种信息传播与获取具有即时性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全面把握疾控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对有关问题深入思考与研究,创新调研思路,提高调研工作水平。相关领导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驾驭全局能力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根据调查信息及时作出科学、正确决策,让政工师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调研时应该打破常规思维习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站在实践高度,创新思维,拓展思路,更为全面的把握实际情况。并作出有效决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政工师的工作效率。
3.4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传媒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新时期,微博、微信、移动电话等新型传媒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逐渐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重要媒介。从政工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出发,重视微博、微信、移动电话等新型传媒技术运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例如,运用微博、微信学习内容,让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分享学习资料,相互交流心得。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还能促进学习效率提升。同时,微博、微信也可用于相互间的联系,让政工师和工作人员联系更为便捷。总之,通过合理利用新型传媒技术,不仅能加强工作人员和政工师的联系,更好采取措施决策,还有利于掌握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政工师工作水平提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疾控中心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对凝聚工作人员力量,促进疾控中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工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综合采取有效对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政工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升,也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全水,刘桂芳.政工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与方法[J].管理观察,2014(3),175-176.
[2]曹群.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对策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2(17), 62-64.
[3]王健.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上,35-36.
[4]莫海清.新形势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390.
【关键词】工作方法;管理规划;土地开发
土地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同时也是人们进行经济经营活动最主要的因素。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使整个生态系统都维持在一种平衡而稳定的状态中,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类的基本需要,并且也能够使我国逐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我国政府对土地进行开发管理最主要的工作手段。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对于我国政府进行土地的开发管理规划是否科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合理性,能够使我国的政府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一、要树立新型的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观念
我们在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种理性的发展观念。我国很多的土地开发管理规划在其基本的观念之下都过于注重保护耕地,这样就严重的忽略了对我国发展的建设用地所进行的有利规划,同时这样的观念也没有从当前的生态平衡角度来进行考虑,并且也没有从我国社会的整体变化与人民大众的需求来进行考虑,这种观念没有把对土地开发管理的规划当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也没有把对土地开发管理的规划当成协调我国整体社会关系的主要模式。
我们在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对规划的指导原则、主要目标以及建设用地对于其指标的分配等做好严格的把关工作,同时还要正确的处理好环境、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同时还要树立动态的规划观念,在对所要规划的目标进行确定的时候,一定要以对土地的资源进行保障为其主要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够制订出合理的土地开发管理规划。
二、我们要提升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认识,加强对规划工作的领导
我国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的主要体现就是对土地的开发管理进行整体的规划,同时这也是对我国土地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土地的基本用途进行管理与制约的根本依据。土地开发管理规划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依照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与土地的地质条件,来对土地的开发管理规划进行合理的编排,同时还要合理的对土地的用途进行规划,彻底使土地实现合理的开发与科学的管理,从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土地开发管理规划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规划进行编订、审核以及管理。这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任务,对规划进行管理是土地开发管理规划工作中的重点,也是使土地开发管理规划中的目标与任务得以实现的主要举措。我们一定要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从而才能够彻底的实现对土地的利用与管理。
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实施土地开发管理规划,一定要高度的重视规划的工作,把对土地开发管理的规划摆在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使其被管理层纳入到目标责任的体系的当中。
三、土地开发管理规划工作的主要方法
在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规划的过程之中,为了使其规划能够更合理、更科学,我们一定要在采用新型的规划观念的同时,还要依照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制订要求,来创新一些土地开发管理规划工作的方法。
(一)系统工程形式的方法
土地开发管理的整体规划要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中进行规划。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物质媒介,同时也是我国能够进行适当调控的一种资源,由于土地的这一主要的特征,就决定了我国土地开发管理规划一定要在高领域中发挥其主要的作用。制订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过程就是利用多种目标来进行协调与统筹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进行土地开发管理规划时,一定要运用数学的模型来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进行系统的优化。对于土地开发管理的规划我们一定要使用不同种类的规划方法,如线性形式的规划、灰色的线性形式的规划、模式的线性形式的规划、非线性形式的规划、参数形式的规划以及动态形式的规划等,依照这些方法,就会使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适用性,从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保障。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在制订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过程中,强调要对规划所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思考,同时还要在这基础上生成多种方案,再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对比,最终选择出最优的规划方案。
(二)3S技术的方法
我们在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进行制订的时候一定在其中充分的应用3S的技术。对于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制订一定要建立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数据库的设置,并以此来作为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进行修改的重要载体,从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制订水平。目前3S技术是我国进行土地开发管理规划最主要的方法,它能够使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整体水平都得到提升。
(三)评价的方法
我们在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进行制订以前,一定要对以前我国所制订的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进行效果的评价,要对其所制订的规划给出一定结论性的评价。我们一定要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同时还要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可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所制订的土地开发管理的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了,因为我们对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定位已经无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了,同时对于规划中所确认的用地的指标也已经无法与我国城乡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用地相适应,并且土地开发管理规划没有合理安排用地的指标,从而就使得对土地的规划与土地位置两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对以前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同时还要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四)其它的方法
我们现在在预测城镇的人口等方向上参考了城市的规划,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如历史形式法、经济水平的相关法、剩余的劳动力法这三种主要的方法,利用这三种方法才能够使我国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的预测方法变的更加丰富与完善。此外,我们要把联合国的粮农组织所提倡的分权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规划的方法应用到我国城镇土地规划的制订中。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土地资源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凸显出了其主要的作用。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一定要做好土地的开发管理规划工作,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还能够使我国的土地资源被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在对土地开发管理进行规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使政府加强对其进行宏观的管理,同时还要对土地的市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才能够对土地开发管理做出最适合、最有效的规划。
参考文献:
[1]任小明.浅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1(09).
[2]吴春,赵旭.如何加强土地的开发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3]邢一丹.浅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J].现代营销,2012(10).
关键词:农垦土地;土地管理;方法
前言:目前,农民对国家关于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了解,给土地管理工作造成不便。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农村土地权限职责划分不明,阻挠了政府对土地的管理工作。
一、土地管理工作的现状
(1)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村主任土地承包商等都觉得自己拥有土地所有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概念认识混淆不清。违法、违规用地在一些地方尤为严重,地方领导干部将利用土地审批权谋取私利,在土地的管理权据为己有,私自做主,认为自己拥有土地的审批权。私自经营土地,认为土地管理办法过于繁杂、程序繁琐、审批困难。
(2)农民不愿意交出土地,普遍认为被征土地的价格偏低。当征收土地价格与与市场价相差不大时,农民才愿意被征收土地。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建立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以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3)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迫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的生活面临艰难的境地。政府没有及时补偿征地所支付给农民的费用。相关政府机构的征地政策得到没有落实和贯彻。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挪用了发给农民征地的补偿,农民在失去土地并没有得到补偿的情况下,会引发农民对政府机构的不满,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4)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农民在逐步的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调整后的土地产值随之提高,补偿的费用也相对提高。然而土地计算方法不统一、不科学,所以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土地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土地的潜在价值,对被征收的土地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对土地价值评审的参考因素过于简单,缺乏相关的土地价值检测标准。政府制定出的补偿标准与农业市场调整后补偿标准相差太大。导致政府相关机构对人民群众没有信服力,极大的降低了征地政策的执行和贯彻力度。
(5)土地开发缺乏科学的指导规划。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下,城市化建设会占据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的开发没有科学的指导规划,造成对土地破坏和浪费。资本的流向主导着土地的开发,土地开发商利用土地交易牟取暴利,致使商业住房、公共建设用地的价格不断飙涨。普通民众难以购买土地开发而来的商业住房,不科学规划又会造成土地闲置和浪费。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形成恶性的循环,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6)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权限划分不明确。相关土地管理办法在实际的土地管理中显得相形见拙。从国家土地直接管辖到地方间接管辖的土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问题。如土地的管理权、使用权、经营权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合并到土地的所有者身上,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占据了管理权和经营权,将使用权扩展延伸,完全忽视了政府机构对土地的相关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的纠纷层出不穷。如在土地的使用权方面,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同一块土地上都觉得自己拥有使用权。在相关政府机构与集体组织之间,出于土地巨大利益的关系,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还有开发商与开发商之间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的纠纷。
各个政府部们之间对土地的管理审批权限交叉重叠,存在着一块土地多个部门管理,或者没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某一块土地。有些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开设建设用地,收取一些不合理的费用。
二、土地管理工作的方法分析
(1)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办法,使土地得到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利用开发土地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明确各个政府机构对土地的管理权限,明确土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权、土地管理权等权限的划分。
(2)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可以安排关于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讲座,走方基层调查民众对土地法律法规的了解。注重加强对土地所有权方面的的讲解,增强民众对土地各方面权限的了解与认识。增强民众对土地使用、土地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认识, 在土地审批权和土地所有权方面,国家集体意识深入贯彻到民众当中,增强义务观念,要做到在民众中达成形成土地是国家、集体所有的共性认识。为了避免执法人员违规违法,就要加强各级土地管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政策的培训。把促进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联系起来,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土地政策,做好每一项土地细节管理和土地政策执行工作,让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3)制定科学使用土地的规范。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等方面,应该注意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计划和安排,这些工作都属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范畴。为了防止和杜绝建设用地无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要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配套衔接协调工作。以免造成规划用地不科学、不合理的的规划,实行科学的管理办法,注重人性化管理规划。土地工作在保证权力的基础上,也应该履行应尽的责任,责任划分详细具体,落实到个人。
(4)依法对使用土地不法行为进行治理,防止一些社会恶意势力利用土地制造事端。落实土地租用政策,在进行土地监测管理过程中,由政府相关领导机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土地承包给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或者运作效益高的机关单位,这样收取的租金可以带来一定的回报。承包租用的土地政策还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失业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种植出更多优良的农产品,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使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5)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土地的管理工作中,设置一些专门的土地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着众多的土地管理工作,应接不暇,肩负着土地管理的各项职责,每一项土地管理工作都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土地管理任务繁多的基础之上,又牵扯达经济利益问题的纠纷,给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带来的困难。所以,各政府土地管理部门,针对自身的情况,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土地管理工作。还可以组织农民成立相关的土地管理工作机构,减轻政府的土地管理工作,也可以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形成监督和促进作用。
(6)统计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土地信息,创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土地管理运作机制,以适应现代化的土地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土地管理专项基金,一方支持地方土地管理工作,一方面对地区的土地盈利上缴入库基金,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资金的流动管理,并公开基金收支明细,实行透明化运作。对于土地收益的部分,主要由政府来计划安排使用,由民众来监督和评审工作。在对土地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修建农村土地种植、土地开发、土地经营的基础设施,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更好的开展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但相关政府土地管理机构,不得从中收取用于基础建设的额外费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工作与民众的生活、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政府的土地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管理工作的信息内容公开化和透明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公众参与土地的管理工作和帮助政府履行管理职责,协助政府工作。政府与人民相互配合,即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创建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办法和机制,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宏森.浅谈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中国科技投资,2013,(36)
[2]白璐.基于适宜性原理的河南省耕地利用强度分析[D].2010.
[3]黎世兵.时态GIS与工作流技术在城镇地籍管理中的应用[D].2010.
[4]彭利峰.胜利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2010.
【关键词】地质测量;工作;方法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日益发展,地质行业在很多领域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地质测量的目标就是测量地质图,也就是把各种地质现象客观的反应在相对应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然后通过地质图来知悉所研究区域内的地层、构造、矿产等地质特征。地质测量能为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及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灾害监测评估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它为地质勘探和采矿提供了一双眼睛。如何有效、正确的开展地质测量工作,成为地质勘查工作能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做好地质测量的设计工作,选择最完美的方法和路线,才能保证地质测量工作顺利的展开,避免发生质量事故,实现地质勘查工作的经济、安全开展。
1.地质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方案问题
有些地质测量方案虽然经过了专业人员的设计,但往往处于应付的层面。设计人员缺少对作业区情况的实际勘查和调查研究, 表现为工作人员不能深入作业区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不能随时发现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设计往往浮于表面,表现在设计过程对新技术、新方法和生产的运用过少。考虑问题缺乏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和作业单位的实力出发,对需采取的措施和其效果等缺少深入地研究。在设计格式方面方案的封面及内容不规范,文字不完整。表现为文字欠简明扼要, 数据和图表不准确没有针对性,名词表现为文字欠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不准确,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不一致。自评不客观,表现为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设计思想的分析和评价偏高。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偏个性化。对设计格式进行套用根本就不管工作地点和地质测量项目内容是否相同,内容也是大同小异,并且在地质测量的技术参数、设计方案等给出的建议太少。颇有沾沾自喜的封过,对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业方式和设计思想的分析和评价比较高。地质测量编写所依照的参考资料也不科学和规范,这些地质测量设计师编写的参考书和教材已经严重过时。
1.2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分依赖GPS,常常忽视测量精度。很多项目没有经过设计就开展了测量工作,整个过程中易出现很多问题:如在测量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局部的测量根本就不考虑后期测量工作的需求,对后期工作形成较被动的局面有时常常需要重测一次,从而增加了工作量和影响了整体效果。有些测量单位因为经费和时间问题,用一次性布网取代分级布网,由于数据缺乏明显的代表性致使误差过于偏大,所得出的测量结果根本满足不了工程的要求。还有部分地质测量人员不能对方案进行正确整体的理解,运用错误的概念进行工作,导致结果和实际情况出现很大的偏差。日益增多的矿难与地质灾害,说明我们对地质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事故发生后显得相当的被动。
2.有效进行测量工作
2.1 准备工作
地质测量的准备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收集各种测绘资料,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原始资料,对各种研究成果以及矿床和矿点等资料进行透彻分析。进行实地考察对所测量区内的地貌、地质及构造进行深入了解,并对使用的实际剖面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勘察时对测区内的经济、气候、交通和地质情况有所了解,以便能做到有的放矢。结合工作要求,根据地质材料图标出基岩露头地点,地质情况的略缩图。还有就是编写设计书的时候要把自然与经济概况、矿产和地质概况、目标和任务等方面也涵盖在内。
2.2野外实测工作的开展
进行地质测量时,应按一定的路线进行一路考察,选择的路线要有代表性且布满所测的区域。为了确保测量图的效果,地质观测点的选址一定要好,并在比例图上注明好,然后按照地质体分界线的实际情况进行连线。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要随时随地对测量情况进行记录,对地质图的填绘应该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为后续的填图工作的展开打下基础。要全面地了解地貌、地质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必要时要把测量区域以外的相关区域地质情况也要进行详细检查等。在实际测量剖面工作中,首先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岩层厚度、地层层序、矿产赋存层位等各种指标,剖面上各种异常及矿产资料;二把地质制图的地层划分单位要确定好; 三是研究测量区域内的地质构造。
2.3地质测量工作的标准化和网络化
地质测量工作标准化是其质量达到标准化的一个根本前提,地测工作标准化是为生产服务为目的,提高经济效益为手段,减少安全隐患为保证。另一个标准化是必须立足于生产,决不能搞形式主义或者脱离标准化的生产。这就需要地质测量人员必须按要求进行操作、测量时保持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摒弃为应付检查搞突击的情况。地质测量人员必须要做到每日必自检自查,对出现的问题立马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整改。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查明原因,追究工作人员的责任。这一标准化要求的提出将或多或少消除测量标准化上面的漏洞,提高了测量标准化的水平和精确度。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向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其对于地质测量工作来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地质测量工作过程中,很多的数据资料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整理和分析处理,这样经过二次整理的数据有时会不是很精确。而网络化可以测量得出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管理,所需要的图也能随着数据输入然后画图软件自动生成,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对地质测量数据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分析,节省了和减轻了大量的工作。地质测量的数字化方向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并对地质测量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3.总结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测量工作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度。从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能对新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地质测量工作是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保证设计目标的实现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因此地质测量工作高效开展是必须应该做到的。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