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21: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产品生产加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产品深加工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因此,扶持一个企业的加工运作,提高产业效益,需要大力引进新的深加工设备,建立并培育深加工企业,以便为农产品深加工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一是针对农产品深加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完善相应管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并讨论运作效果及所遇问题需要的应对措施,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对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企业给予帮助和指导,全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壮大龙头企业,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切实保障,并有效的促进深加工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农产品深加工,还需要在资金、政策上进行扶持。建立并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深加工龙头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以达到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占所有龙头企业的三分之二以上为目标,做好资金及相应政策扶持,不断的为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三是优先安排农产品深加工申请的所需土地,解决最基本的空间问题,才可以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使其从单一型加工逐渐进步为综合性加工模式,从加工单个产品发展为多个产品种类,从而扩大农产民加工规模。
2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结合本地的土地资源分析,在农产品加工上,需要对上游产品的加工基地进行规划并予以重点支持,把产品、产量的配制、生产加工设备问题提上日程。大力扶持产业化基地的建设,统一培养繁育基地,主要针对畜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基地进行适宜环境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提高,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之前的游散化向集约化发展,在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档次上全面提升,从而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花的经营水平。
3打造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农业产业化发展内涵
要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需要打造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发展策略,打造品牌并借助各种招商引资会、农业博览会、产品展销会等将品牌推广出去,大力宣传我市农业特有产品,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并逐步提成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4以开拓市场为重点,推动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
我们要抓住农产品流通这一产业化经营的命脉和关键环节,引入工业营销理念,培育市场体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市场促流通,瞄准市场办企业,积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我们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方式,在每年的博览会上开辟优势农产品展区进行推介,积极组织企业以优势产品参加境内外各种交易会,开拓销区市场。加强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和保鲜技术研究开发,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市场开拓,扩大农产品辐射范围。
5依靠农业科技,增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活力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竞争力;解决的对策
一、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竞争力的现状
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加工原料供应充足,且四川城乡劳动力资源充沛,在产品消费和人力资源供给上均具有较大优势,这对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产业与其他省市相比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目前,四川省各地政府通过对大企业跨区域资源整合的支持,从而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和投资发展多元化。通过在建设用地、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泸州老窖集团、四川省茶叶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扩大现有生产规模、增加优质产品产量;引导并扶持企业开发核心技术和新产品,延伸产品链条;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娃哈哈、统一等品牌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有利于市场竞争力的形成。
二、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势
(一)自然环境较为优越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形复杂多样,土壤类型多样,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所以生态资源丰富且门类众多,自然风光壮丽,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林地经济、动植物经济开发价值很大。四川省又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种果树生长发育。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基础,也有利于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政策环境更加有利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国内需求、支农惠农的政策,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行业振兴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划,以便全面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管理、规划和指导。同时,我省各级政府在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方针政策,切实落实《四川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四川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技支撑更加有利
现今,全省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61个独立科研机构,以及2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了省级技术中心。并且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均设有与农产品加工相关的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研究,这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企业也加强了与各高等院校的相互协作,以便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制约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不足,数量少,带动力弱
我省现有龙头企业数量少且其中绝大部分规模较小,能真正起到带动作用的企业也比较少,这一缺陷将导致农业科技推广在企业中缺乏推广的效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对农户增收的带动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能起到展示和提升四川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作用。
(二)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
农产品加工产业普遍存在着资金周转速度缓慢,缺乏流动资金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信贷政策存在不足,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同时,国家也缺乏政策扶持,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税率、抵押担保的验估费用偏高,且评估手续复杂,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
(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设备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省除少数加工企业比较重视技术创新外,大多数企业存在着创新能力弱,科技开发投入不足,加工工艺落后,机械设备简陋,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链条短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我省初级加工产品、传统产品占有较大比重,而高附加值及高技术的产品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链条短
目前,我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初级加工产品、单一化产品、低档产品多,而精深加工产品、系列产品少、中高档产品少的状况。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品很多,但是相当部分产品的品种、规格、品质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且区域特色品牌少,这就造成企业竞争能力较弱。
四、提高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政府应积极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引导并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中心,同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相互协作,加大高新科学技术创新的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新成果,破解科技难题,推进产品结构的快速调整。
(二)创新融资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信贷政策等,在担保、信贷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简化担保手续等,积极为广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担保融资服务,提供信贷支持,有效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新灵活机制,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发展。地方企业也应积极在融资模式上开拓思路,如:资阳市在粮油加工企业探索建立了“四方合作”模式,在肉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六方合作”模式等融资新机制。
(三)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我省各级政府应在中央、省委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全面贯彻实施《四川省“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四川省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国内需求、支农惠农的政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以及行业振兴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划;鼓励企业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积极促进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以便尽快把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实施绿色策略
在当今社会,坏境污染、食品污染现象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实施绿色策略。实施绿色策略,增加环保因素,使产品的品种、包装、规格、品质等能很好地适应绿色消费的需求,使农产品真正实现绿色生产,使环境和资源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使整个行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五、结论
四川省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然而在当今社会,我国农产品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较为严重的现象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不但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问题,带动城乡就业,促进我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还可增强我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所以提升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竞争力是我省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四川省现有的资源基础、特点与利用情况分析,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四川省是全国的资源大国,在农牧业资源上具有发展农商产品加工的绝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具有独特的产业特性,容易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参考文献:
[1] 吕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3-05-20.
[2] 刘幸.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四川省63家龙头企业的调查[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3.
[3] 刘淑梅.中国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06-01.
[4] 陈会英.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05-01.
农产品加工业指的是基于农产品进行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工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民收入增长和减小城乡差距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和地位。所谓产业集群,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将其界定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一些相互联系并且在地理位置上较为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Lorenz(1992)指出集群指的是链接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允许人们构建信任、合作和竞争的私人关系。但是针对农产品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针对该产业进行界定时,要综合考虑农产品加工业的特殊性,例如其涉及的行业多,品种复杂,加工等特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之间的差异体现以下两个维度。第一,两者规模不同,前者规模小于后者。第二,选择的地理位置差异较大。前者倾向于与原料产地相关的位置,而后者并不重视地理位置上的选择。因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界定应将地理位置和加工原料作为其优先选项。其具体内涵为:在农产品加工原料丰富多元的基础上,构成的相关联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机构的集合。这个集合的主体,既包括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也涵盖了其产业链相关企业及机构,它们是一个专业化的利益共同体。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服务专业化区域的灵活专业化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凸显特征。很多与农业相关的产业聚集在一个限定的区域内,从而彼此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具有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的特点。通常,这种灵活专业化是内在产生的,这些都是农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从而实现区域的规模经济。尽管农业产业集群横跨一、二、三产业,但是农业产业的产品大多以一、二产业为主,因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只有具备这种特征,才能够称之为产业集群,否则不具备产业内涵和专业化的特征,仅仅可以被称为空间集群。
(二)网络化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间相互沟通、传递资源时构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产业集群内部各个经济体之间因为专业分工不同,所以构建密切的关系。这种网络化包括两种形式,即正式的合作网络和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所谓正式的合作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间会由合同构建正式的合作关系。而一些行为主体由于长期的固定交往而形式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则是非正式的合作网络。农业产业链较长、且易于产生新的增值环节。若产业集群形成,那么集群体内将涵盖多个联系紧密的产业,生产要素将会通过各种联系渠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呈现农业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从而凸显集群的经济效益。
(三)空间集群性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是由于农业生产基地与农业关联产业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内,这是一个有机的群体。因此,具有空间集群性特征。正是因为这种特征才让基地与产业间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交换资源更为便利,从而能够共享外部规模经济。较为成熟的农业产业集群会围绕资源富集区,例如中心城市或交通便捷的区位集群,从而构建以线状基础设施相联结,集各个中心为一体,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产业化集群区域。
三、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目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集群内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各企业之间关联程度不高,存在着产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集群内企业由于横向联系较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使得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真正的集群企业分工协作,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很难发挥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竞争力不强,营利能力较差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高,没有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国有企业“一支独大”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利润率不高。例如,2013年上半年,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9.46亿元,同比减少34.63亿元,下降41.19%;实现利润总额-927万元,同比减少2.77亿元,;实现净利润-1137万元同比减少2.76亿。①
(三)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差,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深加工技术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另外,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又很难吸引科技人才,使得很多产品的生产还在使用传统方法,产品附加值不高和档次低,最终导致很多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严重束缚了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四、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升级对策
(一)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财税支撑等手段,加大对垦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实现产业内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不断强化区域内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资源、产品信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共享,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发挥集群优势,实现利益共享。同时通过外部因素和合作共赢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协同竞争,优势互补,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获取更广阔的外部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升集群内企业竞争力。
(二)提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契机、围绕全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核心业务突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由农产品初加工向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转换;进一步强化农垦总局的宏观调控,发挥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构建产品诚信体系,维护“北大荒”品牌价值,并促进这些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全社会对产品的认知度;通过政策引领、项目扶持、财税支撑等手段,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适度放宽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平台,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扶持;按照产品特色、地域特征、资源优势等,构建特色产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辐射区域内更多相关产业聚集,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一、功能食(药)品研究室
功能食(药)品研究室主要致力于农产品或其它植物产品中功能活性物质(植物体次生代谢物、植物蛋白、功能性短肽、多糖等)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开展农产品中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的集成创新;功能活性物质健康功效研究并开发健康食品、保健品,或医药化工原料产品;功能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修饰制备衍生物及其生物学功效和理化性质研究、新产品开发。功能食(药)品研究室具有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配置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制备液相色谱、颗粒图像分析仪等检测分析设备,以及聚能超声提取机组、提取醇沉浓缩机组、喷雾干燥等中试设备,能实现实验室制备研究及中试生产转化。
二、果蔬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研究室
果蔬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研究室主要开展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贮藏保鲜、冷链物流、鲜切产品加工、果蔬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相关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升级、质量安全控制和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等工作。研究室拥有先进的果蔬气调贮藏系统、相关检测设备及鲜切产品中试生产线,在果蔬的气调贮藏、无害化保鲜、包装、鲜切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及其他果蔬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三、粮油加工研究室
粮油加工研究室主要从事稻米、玉米和油菜籽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建有500m2的低温压榨油中试车间,拥有油菜籽低温压榨中试生产线,并与多家粮油生产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发出优质富硒大米、低温压榨菜籽油及玉米系列产品,获得市场好评。
四、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室
农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室在农用多肽技术、中药渣综合利用、中兽药产品开发、水产加工废弃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都开展了大量工作。生殖兽药产品(GnRH-A)的生产应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肽动保、养殖用健肝散、三黄散和益生素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认可度较高;同时在物料的干燥、粉碎、分离等加工共性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取得突破,和多家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08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受到产业集群的影响日益加剧,产业集群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由于产业集群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研究产业集群对竞争力的影响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当前,中国一些区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从整体看,这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并不多。因此,研究特定区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黑龙江垦区地处北国边疆,是一个由113个农牧场组成的特殊经济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垦区现已形成了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的产业体系,为黑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黑龙江垦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垦区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垦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11年底,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发展到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9个行业大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45家,总产值567.1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5%;主营业务收入651.9亿元,占工业企业的88.9%;实现利润10.58亿元,占工业企业的62.4%,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呈现聚集效应,初步形成了以完达山乳业、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北大荒肉业等龙头企业为主,以一些中小加工企业为补充,辐射整个垦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内涵
农产品加工业指的是基于农产品进行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工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民收入增长和减小城乡差距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和地位。所谓产业集群,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将其界定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一些相互联系并且在地理位置上较为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Lorenz(1992)指出集群指的是链接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允许人们构建信任、合作和竞争的私人关系。但是针对农产品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针对该产业进行界定时,要综合考虑农产品加工业的特殊性,例如其涉及的行业多,品种复杂,加工等特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之间的差异体现以下两个维度。第一,两者规模不同,前者规模小于后者。第二,选择的地理位置差异较大。前者倾向于与原料产地相关的位置,而后者并不重视地理位置上的选择。因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界定应将地理位置和加工原料作为其优先选项。其具体内涵为:在农产品加工原料丰富多元的基础上,构成的相关联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机构的集合。这个集合的主体,既包括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也涵盖了其产业链相关企业及机构,它们是一个专业化的利益共同体。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服务专业化
区域的灵活专业化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凸显特征。很多与农业相关的产业聚集在一个限定的区域内,从而彼此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具有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的特点。通常,这种灵活专业化是内在产生的,这些都是农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从而实现区域的规模经济。尽管农业产业集群横跨一、二、三产业,但是农业产业的产品大多以一、二产业为主,因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只有具备这种特征,才能够称之为产业集群,否则不具备产业内涵和专业化的特征,仅仅可以被称为空间集群。
(二)网络化
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间相互沟通、传递资源时构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产业集群内部各个经济体之间因为专业分工不同,所以构建密切的关系。这种网络化包括两种形式,即正式的合作网络和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所谓正式的合作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间会由合同构建正式的合作关系。而一些行为主体由于长期的固定交往而形式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则是非正式的合作网络。农业产业链较长、且易于产生新的增值环节。若产业集群形成,那么集群体内将涵盖多个联系紧密的产业,生产要素将会通过各种联系渠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呈现农业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从而凸显集群的经济效益。
(三)空间集群性
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是由于农业生产基地与农业关联产业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内,这是一个有机的群体。因此,具有空间集群性特征。正是因为这种特征才让基地与产业间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交换资源更为便利,从而能够共享外部规模经济。较为成熟的农业产业集群会围绕资源富集区,例如中心城市或交通便捷的区位集群,从而构建以线状基础设施相联结,集各个中心为一体,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产业化集群区域。
三、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
目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集群内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各企业之间关联程度不高,存在着产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集群内企业由于横向联系较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使得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真正的集群企业分工协作,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很难发挥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竞争力不强,营利能力较差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高,没有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国有企业“一支独大”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利润率不高。例如,2013年上半年,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9.46亿元,同比减少34.63亿元,下降41.19%;实现利润总额-927万元,同比减少2.77亿元,;实现净利润-1137万元同比减少2.76亿。①
(三)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差,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深加工技术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另外,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又很难吸引科技人才,使得很多产品的生产还在使用传统方法,产品附加值不高和档次低,最终导致很多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严重束缚了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四、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升级对策
(一)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
通过政策引导、财税支撑等手段,加大对垦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实现产业内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不断强化区域内企业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资源、产品信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共享,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发挥集群优势,实现利益共享。同时通过外部因素和合作共赢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协同竞争,优势互补,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获取更广阔的外部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升集群内企业竞争力。
(二)提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契机、围绕全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核心业务突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由农产品初加工向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转换;进一步强化农垦总局的宏观调控,发挥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构建产品诚信体系,维护“北大荒”品牌价值,并促进这些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全社会对产品的认知度;通过政策引领、项目扶持、财税支撑等手段,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适度放宽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平台,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扶持;按照产品特色、地域特征、资源优势等,构建特色产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辐射区域内更多相关产业聚集,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企业适应外部竞争环境变化的体现。垦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应该着力发展创新能力,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依靠科技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技术升级换代和人才的引进,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同时不断拓宽产品体系,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GEM模型解析与GEMN模型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7(9).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省情实际,确定实施区域
2011年底,甘肃省组织开展调研,初步确定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试点区域。2012年4月底,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项目实施的总体要求,对上报的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有关县区、业务部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筛选确定9个县区组织实施2012年马铃薯、苹果贮藏设施建设试点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协调保障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下达的奖补资金,2012年甘肃省共安排建设马铃薯、苹果产后贮藏设施6596座。涉及5市9县(区)、100多个乡镇、近500个村(社)。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方面,甘肃省专门成立了由省农牧厅、省财政厅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补助项目的协调、组织与实施。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业务和技术单位力量,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与技术指导,依托省种子管理局、省果业管理办公室分别组织实施马铃薯和苹果贮藏设施建设项目,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作为项目实施技术依托单位,并聘请农业部马铃薯、苹果体系专家全程参与方案制定、技术培训、项目督查和考核验收等环节,很好地解决了建设点多、线长和指导难度大、建设任务重的问题。
(三)多方筹措资金,推动项目实施
在国家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甘肃省协调筹措专项资金1100多万元。其中安排900万元用于补助项目保温门、风机等设备的招标采购,安排150万元用于技术依托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和项目实施单位组织业务指导、项目督查与管理等,并为9个项目县区安排一定的培训和工作经费。另外,还统一制作了1万多份技术要点张贴图,悬挂在奖补设施适当位置,保证所建设施的规范、统一。既促进了补助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保证了所建设施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规格标准和技术要求,真正起到了试点示范的作用。
(四)把握项目要求,制定方案计划
在认真学习领会农业部、财政部项目启动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农财两部关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了《2012年甘肃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考核验收方案》和《省级培训计划》,印发了《补助项目服务手册》和《项目建设申请表》,保证项目实施有依据、建设有程序、考核有标准。同时,还汇编印制了《农户马铃薯贮藏管理基本要点》和《农户苹果贮藏管理基本要点》,为农户开展农产品贮藏与窖(库)的管理、使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五)强化培训指导,提高实施能力
由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管理办公室牵头,抽调项目实施部门和技术依托单位的技术服务专家组成培训指导小组,从6月9日开始利用15天时间,逐县(区)组织开展了9场(次)的专项技术与业务指导培训,累计培训近2000人;指导项目县区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机构,督促县区组织开展100多场(次)近5000人次的业务技术培训;督促县区精心筛选确定施工图纸设计单位,依据农业部的技术方案,结合实际,组织设计本县(区)的奖补设施结构和施工图纸。于6月初组织召开了由项目实施县区政府分管县长、农牧、财政局长、组织实施和技术依托单位领导及相关业务、技术人员参加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安排部署会议。省农牧、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并分别从项目实施重要性、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工程安全、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为补助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六)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建设质量
为保证补助项目健康有序地进行,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管理办公室从8月初开始,先后三次组织对9个县区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特别是对个别县(区)由于受收割庄稼、雨水较多等因素影响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的问题,专门采取措施,督导县区在坚持标准、确保安全和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保证了项目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建设成效
(一)有效增加了马铃薯、苹果的产后贮藏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预计新增马铃薯产后贮藏能力14万吨,新增苹果产后贮藏能力近1万吨。贮藏能力和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将对稳定全省农产品市场价格、延长贮藏时间,促进农民增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产品产后贮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通过财政以奖代补、部门指导、宣传培训、技术推广等综合措施,使更多的农户和合作社掌握了马铃薯贮藏技术和农产品产后初加工适用技术,有力地普及了马铃薯贮藏技术。马铃薯贮藏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产后损失率大幅度减少,更加激发了农户和合作社的修建马铃薯贮藏窖的积极性。
(三)示范引导和带动增收效益明显
2012年补助项目实施后,预计马铃薯减少产后损失3万吨左右,按每吨1000元估算,农民增收3000万元;苹果减少产后损失1600吨,按每吨8000元估算,果农增收近1300万元。10月底,中央七套《聚焦三农》栏目组在采访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组织开展补助项目建设情况和甘肃省组织考核验收的过程中,项目试点县(区)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补助项目实施意义重大,示范带动增收效果好,农民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
(四)为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积累了经验
在农产品产后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农户申请、县区审批和统一信息管理、统一设计图纸、统一技术要求等多种措施,项目实施的各环节紧密结合、环环相扣,特别是对每个贮藏窖建设信息全部录入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编号,避免了漏编漏报、重复申报等问题,对现有贮藏设施的管理和今后项目的实施积累了有效经验。
三、几点体会
(一)深入开展调研,合理确定实施区域和建设主体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
只有通过深入调研,才能更好地了解掌握各地农产品产后贮藏实际和建设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计划,安排部署建设任务。2012年甘肃省组织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596座贮藏设施全部按要求落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前期做了大量深入的调研、论证和走访,摸清了农民建设的积极性底数。大力开展农产品产后贮藏,也是特色农产品主产区政府当前的主导思路和下一步建设的重点。
(二)各级领导重视,加强协调保障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坚持把“三个加强、三个保证”贯穿始终,即:加强项目组织领导,保证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手段促进补助项目的落实。试点县区坚持把建设进度、质量列入政府责任落实和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开展督查通报;加强省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力量协调,保证项目组织、指导与督查、验收等各环节紧密衔接,落到实处;加强资金筹措,保证补助项目的正常运转。专门落实配套资金,采取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形式,为每个马铃薯贮藏设施配备了保温门、风机等设施,促进作用明显。
(三)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各类服务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项目县区充分利用甘肃省的12316热线和网络等信息平台以及各试点县(区)的电台、电视等宣传媒体,分时段对项目建设的意义、政策及实施程序等进行宣传,汇编整理印发了1万册技术服务手册,让农民真正了解补助项目,并积极投入到建设补助项目的行列中来。在此基础上,省、市、县(区)通过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引导农户和合作组织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贮藏设施,从而达到“减损失、均市场、稳价格、促增收”的目标,实实在在的体现为民、利民,惠民、富民的主旨,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强化质量标准意识,加强督查验收是项目顺利实施和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举措
督查过程中,重点突出了对组织领导机构、业务技术培训、项目申请审批、主体筛选公示、建设任务分配、图纸异地设计、项目建设流程、相关责任区分、建设信息录入及施工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落实等主要内容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纠正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考核验收中,坚持在“五个统一”上严格核查,即:下达指标与建设任务的统一,设施安全与质量标准的统一,建设性质与设施用途的统一,建设主体与奖补对象的统一,资金总量与兑现标准的统一。通过扎实督查和严格考核验收,既保证了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质量,也保证了项目任务的如期完成和全省工作的协调一致。
四、建议
甘肃省自2009年实施马铃薯、蔬菜、苹果贮藏加工奖补政策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加工企业建设贮藏库的积极性,通过开展贮藏设施建设,实现了减少损失、提高质量、保证加工、增加收入的目的,带动致富成效显著。但在2012年补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小库(窖)数量多、土地流转难,农户和合作社都偏向于建较大的贮藏库。建议适当提高建设规格标准,初步考虑马铃薯贮藏库(窖)的规格调整为100吨、200吨、500吨三种规格;苹果贮藏设施的规格应调整为以建设500~1000吨的组装式恒温库(窖)为主。在建设主体上,针对甘肃省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较低的实际,建议分别由农户、合作组织及相关企业承建,以便尽快建成并及时发挥效益。
临洮县: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成效显著
为了延长马铃薯加工和鲜薯上市时间,确保马铃薯价格稳定和企业加工原料供给充足,着力解决集中上市、价格下跌、加工原料供应期限短,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等突出问题,提高马铃薯贮藏质量,控制烂窖率,提高马铃薯产业化水平,2012年,临洮县实施了农业部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主要做法: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宣传、搞好培训;因地制宜、遵循标准;靠实责任、加强监督。
取得成效:通过县、乡、村三级的共同努力,截至2012年底,全县圆满完成了1252座马铃薯贮藏窖建设任务。其中,10吨421座,20吨704座,60吨127座,项目建成后共计可增加贮藏能力2.591万吨。因项目补助资金高、贮藏效果好,其经济实用性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建议:马铃薯贮藏窖项目分布在临洮县马铃薯主产区,地处偏远山区,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比较高,再加上这两年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农户修建贮藏窖的成本逐年增加。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农户筹资难的问题,更好地完成补助项目建设工作。
通渭县:因地制宜 集中连片 科学规划 扎扎实实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
主要做法: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广泛宣传,加大培训;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分类管理,规范软件;靠实责任,突出“四抓”;加强督查,动态管理;严格标准,统一验收;配套经费,提供保障。
取得成效:新建马铃薯贮藏窖604座,奖补资金500万元。其中,10吨贮藏窖370座,20吨贮藏窖194座,60吨贮藏窖40座。项目主要安排在马营、华岭等11个马铃薯主产乡镇实施,具体涉及5个乡镇的7个专业合作社和11个乡镇的126村、435户农户,并按照集中建设的原则,在马营等5乡镇7村建立项目示范点7个,在华岭等5乡镇6村建立示范带6个。
新增贮藏能力5000多吨,有效解决了简易土窖烂窖现象。一是提高了品质,减少了损失。按马铃薯产后损失15%计算,可减少损失600吨。二是错季销售,均衡市场供应。有效解决了马铃薯销售期短、集中上市、压价竞争,做到旺吞淡吐,市场价格可提高50%,延长了产业链条。三是改善了贮藏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缓解了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为马铃薯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议:一是建议早安排,力争项目在上半年实施。由于通渭县的农业结构特点,群众在上办年相对后半年农活少,且全县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在前半年组织实施,群众有较充足的农闲时间,雨水影响小,建设时间长,客观条件能保证项目按期完成。二是为了便于项目实施的管理,避免个别农户只申报不修建或不按期、不按标准修建的现象,建议在项目实施时通过签订合同、收取一定保证金的方式来约束农户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以便掌握工作主动性。
合水县:推动龙头产业发展
苹果产业是合水县的第一大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壮大农村经济和夯实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以创建绿色优质无公害苹果基地县为目标,以六大塬面(何家畔塬、店子塬、西华池塬、肖咀塬、定祥塬、太白坳塬)为重点,采取项目带动、财政扶持、群众自筹等办法,按照“抓栽植扩规模,抓培训搞服务,抓管理上水平,抓示范促带动,抓宣传打品牌,抓龙头求效益”的工作思路,使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2年申请注册了“董志塬”牌商标,2004年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苹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05年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通过了国家级有机食品认证。目前,全县苹果面积累计达27万亩,挂果面积12万亩,万亩乡镇9个,千亩村64个;建规范化管理示范区3万亩35处,2011年全县苹果总产量15.23万吨,产值3.046亿元,力争到2013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30万亩,实现人均2亩果的目标。目前,全县共建成果品气调库4座,年贮藏能力4万吨,地下式通风果库1882座,年贮藏能力3万吨,累计年贮藏能力7万吨;围绕苹果生产建成加工型、服务型、销售型龙头企业9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为全县苹果产销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加强项目管理,严把“四个关口”:农户申请关、建设质量关、分工负责关、考核验收关,坚持推行“两项制度”:申请户承诺书制度,督查工作记载制度;强化服务指导。
取得成效:全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贮藏设施建设共涉及8个乡镇,利用国家补助资金288万元,共规划建成贮藏设施206座。其中,通风库199座(20吨果蔬通风库142座、50吨果蔬通风库57座),组装式冷藏库7座(50吨组装式冷藏库2座、100吨组装式冷藏库5座),增加贮藏能力6290吨。
建议:为进一步改善果农苹果贮藏设施条件,减少产后损失,缓解鲜果采收期销售压力,建议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补助力度,以帮助果农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周年均衡供应,贮藏增值,果农增收的目的。
会宁县:实现“减损增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品质提升”
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宣传培训,搞好技术服务;规范操作程序,精心组织管理;加快项目进度,提高贮藏效益;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取得成效:2012年,在全县13个乡镇共建设961座贮藏窖,总贮藏量1.688万吨,其中10吨规格贮藏窖618座,每座补贴资金0.6万元;20吨规格贮藏窖247座,每座补贴资金1万元;60吨规格贮藏窖96座,每座补贴资金2.1万元。累计补贴资金819.4万元。10吨、20吨贮藏窖由项目乡镇农户筹建,60吨贮藏窖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承建,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专账直补的补贴方式,以实现马铃薯贮藏“减损增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品质提升”的多重目标。
建议:马铃薯是会宁县农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长期以来产后储藏能力不足,导致产后损失严重,农民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提高马铃薯产后储藏能力和技术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在会宁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马铃薯种植农户的建窖热情,对于促进会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建设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上农户自有资金有限,建议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安定区:助推马铃薯产业转型提升、跨越发展
安定区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集中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安定区按照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建设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抓。一直以来,安定区始终坚持把马铃薯贮藏作为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环节,采取龙头企业、经销协会、贩运大户、千家万户主体多元化,恒温贮藏库、自然通风库、窑窖库群、田间地头等形式多样化的方式,全力推进马铃薯贮藏体系建设。安定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和仓储四大基地和具有影响力的马铃薯价格形成、信息、物流集散、技术研发、产品宣传展示五大中心,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取得成效:2012年,安定区在全区15个乡镇的80个村249个社849户农户和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新建马铃薯贮藏窖1259座,新增贮藏能力2.6万吨以上,中央总补贴资金1200万元。其中,新建10吨贮藏窖670座、20吨贮藏窖399座、60吨贮藏窖190座,在马铃薯收获季节全部投入使用,达到了项目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在马铃薯销售上实现了均衡上市,缓解了因集中上市造成的运输压力、价格波动、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同时提高了贮藏质量,按贮藏不足损失50%计算,可减少因贮藏不及时造成的损失1.3万吨,增加农民收入1300万元。贮藏窖建设还增加了农民收入。2012年全区马铃薯鲜薯收购价由2011年的每公斤0.8元提高到1.20元,淀粉加工薯收购价格达每公斤0.7~0.8元,为近年来最高价格,薯农人均增收300元以上。项目为实现减损增供、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了安定区马铃薯产业转型提升、跨越发展,受到了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主要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技术培训;突出示范引导;严格质量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建议: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为安定区打造“定西马铃薯”品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农民需求和产业的需要,今后安定区建设马铃薯贮藏窖的要求依然很大,但安定区马铃薯贮藏窖建设以地上式建筑为主,贮藏窖建设投资较大,建议国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支持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
泾川县: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培训,壮大产业集群
2012年,泾川县按照国家和省上项目实施意见,编制了适合本县的实施方案,把项目实施的重点集中在果品产业发展重点乡村,并按照以户为主、集中连片的建设原则,通过广泛动员、科学规划、组建机构、落实主体、筛选建方、精心指导等措施,圆满地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基本情况:泾川县在5个乡镇修建小型苹果冷藏库37座。其中,建设100吨组装式冷藏库35座,补贴资金367.5万元;10吨简易冷藏库2座,补贴资金1.8万元,共计补贴资金369.3万元;建设4~6个的果库群5处。
主要做法:广泛动员,科学规划;强化领导,靠实责任;加强培训,提高认识;落实主体,筛选建方;精心指导,搞好服务。
实施效果:一是解决了果品贮存困难,特别是秋苹果大量采收后,果品价格一度下跌滞销,大多数果农苹果堆放在果园内无法销售,而有果库的果农顺利的贮存到果库中,避免了损失。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贮存到果库的苹果,目前每公斤销售价为6元,而前期没有贮存直接销售的每公斤为4.5~5元,贮存销售每公斤多收入1~1.5元,100吨的贮藏库可增收10万元左右。三是壮大了产业集群,特别是集中建设的果库群,将成为所在乡村果品贮藏营销的集散地和营销市场,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业建设水平。
建议:目前建设的大型果品冷藏库每吨投资额为500~700元,而100吨以下的小型冷藏库每吨投资额为2000元。因此,建议采取联户联机建设500吨以上的果库群,以节省土地资源、统一使用配套的电力、道路设施,尽量降低建设费用。
西和县: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在农村真正“安家落户”让农民得到实惠
2012年,西和县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县乡的共同努力,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设情况:2012年,西和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马铃薯贮藏窖总数600座,奖补资金400万元。其中,20吨100座,奖补资金100万元;10吨500座,奖补资金300万元。20吨建窖任务由洛峪旭红、苏合农兴两个合作社负责修建,各50个;10吨建窖任务由何坝、洛峪、姜席、卢河4个乡镇负责修建。
主要做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领导,靠实责任,确保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创新模式,增强建设灵活性;及时兑付奖补资金,提高落实项目实施可信度。
建设成效:一是西和县把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并把它放在经济林果、畜牧养殖、蔬菜、中药材等五大农业产业之首。项目实施为马铃薯营销错峰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民依托产业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二是西和县马铃薯发展目标已被确定为陇东南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和食用薯生产基地,该项目为优质种薯新增贮藏能力7000余吨,年增加生产效益可达420万元,让520多户农户受益;三是该项目的实施为西和县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升级开好了头,同时,也为今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落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建议:建设简易冷库、热风烘房、烘干窖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提高农产品产后贮藏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于促进西和县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西和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使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但目前的建设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建议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渭源县:紧抓目标责任,现场指导,督促检查,全力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渭源县按照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省农产品加工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谋划和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认真扎实开展了前期调研、政策宣传、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申报审批等工作,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建设情况:2012年,渭源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马铃薯贮藏窖建设下达资金1200万元,完成马铃薯贮藏窖建设933座,其中10吨贮藏窖240座,20吨贮藏窖363座,60吨贮藏窖330座,涉及12个乡镇。
主要做法: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研究制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培训,认真做好项目启动实施工作。
项目效益:项目立足于渭源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建立马铃薯贮藏设施,不断扩大马铃薯的贮藏能力,带动了当地种植业、运输、加工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新建的933座马铃薯贮藏窖,可增加贮藏马铃薯2.946万吨,通风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降低马铃薯储藏损失率,可调节马铃薯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有效增加种植效益。
建议:马铃薯是甘肃渭源县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提高马铃薯产后贮藏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马铃薯种植农户的建窖热情,但目前的建设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上农户自有资金有限,建议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陇西县: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中国薯都”,辐射带动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陇西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总人口5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4万人,耕地面积165.7万亩,中药材、马铃薯、畜草、菌菜、劳务是陇西县五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陇西县结合县情实际,立足资源优势,以定西市全力打造“中国薯都”为契机,按照“提升规模、扩大面积,提升品质、扩充良种,提升品牌、扩大市场,提升加工、扩大贮藏”的总体思路,坚持生产、加工与销售齐抓,品质、规模与效益并举,马铃薯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5万亩,年产量48万吨;有较大规模的淀粉加工企业4家、小型加工点2500多个,年鲜薯加工能力20万吨、外销鲜薯13万吨。2006年以来,陇西县把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作为规避市场风险、减少产后损失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每年筹措资金40多万元,对新建的百吨以上马铃薯贮藏窖进行补贴,共建成千吨以上贮藏库20座、百吨以上贮藏窖437座、3~5吨小型贮藏窖19268座,全县马铃薯贮藏能力达到37万吨以上。
项目实施情况: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以来,陇西县及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按照“先建后补、科学布局、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项目实施的要求和程序,突出主产区域,科学规划布局,规范阳光操作,严格标准建设,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全县共新建高标准马铃薯贮藏窖732座,其中10吨贮藏窖199座、20吨贮藏窖217座、60吨贮藏窖316座,已全面建成投用,初步达到了“三个提升”和“一个减少”的目的。一是农户建窖积极性有力提升。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补贴,有力激发了农户和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设施的积极性,在全县掀起了贮藏设施建设,有力夯实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基础。二是马铃薯贮藏容量有力提升。通过项目实施,全县当年新增马铃薯贮藏容量2.5万吨,按连续实施5年计算,可新增贮藏量12万吨,将对稳定市场价格、延长贮藏时间、促进农民增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马铃薯贮藏条件有力提升。通过财政以奖代补、部门指导、技术培训等综合措施,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贮藏设施建设质量,马铃薯贮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新建贮藏设施增加了保温门及通风设施,贮藏的马铃薯较往年有了“三不一少”的变化,即不冻、不烂、不黑心和少损耗。四是产后损失大幅度减少。通过项目的实施,马铃薯贮藏损失率明显下降,当年可减少损失3540.6吨,折合价值354.1万元。如果在全县普及,每年可减少损失8.8万吨,挽回经济收入8000万元,将真正实现“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的目标。
1.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
1.1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发展迅速,产业集聚效应突显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认真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逐步走上了产业聚集,集群发展,稳步提高的发展之路。2008年经省政府命名的22个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发展迅速。这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原有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较完备,龙头企业较多,尽管建区时间较短,但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很快,在产品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吉林省九台龙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金锣集团实施的“粮变肉”工程,全部达产后可带动发展养殖户5万户。天景集团30万吨鲜玉米扩产项目已发展玉米种植面积3.5万公顷。榆树五棵树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规划在未来的5~10年,打造“一区、六园、五大基地、主导产业”。敦化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7亿元,全面完成了土地规划、电力规划、道路、给排水和供热管线以及绿化美化规划。白城市全市上下采取项目资金扶持、外商投资兴建、龙头企业领建、民间出资自建等不同形式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全市投入园区建设资金5.7亿元,新(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白山市政府启动“6211”工程,推进标准栽培,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八道江区以大山合集团白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计划用3~5年时间,把本区建设成为“长白山地区”香菇、木耳暨林特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吉林省长白山食用菌菌种良繁中心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中心。据初步统计22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销售收入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28.5%。
1.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省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都建立了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机构,并且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这些企业注重依托高校、科研部门,形成联合开发,合作攻关等“产加研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相继问世,科技已成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撑。目前采用的微生物发酵等高新技术,生产出玉米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出的精氨酸盐酸盐、高果糖、淀粉纤维、生化肥料等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有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水稻加工则利用新技术,朝着整粒米、米粉类制品和综合利用展开研发。大豆加工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引进了油脂、蛋白、磷脂、豆制食品及副产物加工生产线、组合设备与单机设备。如吉林蛟河豆制品公司利用高新技术使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保质期能达到180天,获国家专利,产品供不应求。大成集团、皓月集团、辽源金昌集团等研发技术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据省农科院测算,我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68%,处于全国上游水平。高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1.3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数量多,就业难,增收渠道窄,是我们的实际。农产品加工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是扩大农民就业,为农民提供途径宽、成本低、易接受的就地就近就业的主渠道。现在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据调查,仅九台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就带动周边农户1万余户,解决就业3万余人。全省22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解决近28.5万人就业。据统计去年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安置就业253.8万人次,同比增长6.15%,占全省城乡就业人员的20%。农民人均收入中31%来自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的劳动报酬。
1.4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集约化、集团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向集约化、集团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涌现了一批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产品。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的企业85户,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58万户,带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580元,并且品牌培育,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20个,占吉林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51%。皓月“鲜冻分割牛肉”、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好雨大米”、延边宇星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海兰江农产品”、吉林省德春米业公司“御泉大米”和吉粮“梅河大米”等7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延边宝祥蜂业有限公司“宝利蜂蜜”、集安市新开河有限公司“新开河人参”、吉林中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梅河中兴松籽仁”等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吉林省德春米业还围绕杂粮杂豆项目,形成3大系列60多个品种,正在逐步形成品牌效应。这些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创建充分证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系,竞争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虽然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资金季节性缺口大,影响企业达产达效由于近期国家实行减缓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进一步压缩信贷规模,慎贷缓贷,尤其是缩减对一般性企业的贷款,使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受到较大制约。尽管前期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规模增加,利率下调,但是各银行的贷款门槛没有降低,还是实行抵押贷款,只有少数企业能够享受信誉贷款,门槛高、手续杂、申贷时间长的问题仍很突出,据调查统计平均办理贷款时间65天左右。因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需求季节性强,多集中于季节性原料收购,资金缺口较大,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和达产达效。据我们调查统计,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自有资金仅能满足需求的45.6%,还有一半多的资金缺口。
1.6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科技储备不足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基础)研究较差,应用高新技术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技术。总体看,我省农产品加工还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消耗高、效率低的初级阶段。由于科技创新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低,科技储备缺乏,使得农产品加工业靠科技创新上水平的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以致于市场上的食品等行业均被外省、外国的品牌所占领。此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没有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少数企业虽然建立了研发机构,但受技术人才和研发经费的限制,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由于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农业的产中、产前领域,80%以上的研究力量和科技经费投入农业的产中,致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经费和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创新能力较弱,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科技储备和技术支撑,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1.7缺乏必要的产业发展规划,结构性矛盾显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潜在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没有规范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管理部门多头分散,责任不清;企业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各地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倾向突出。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据调查了解,目前稻谷、小麦、大豆三大品种的粗加工能力大大超出省内粮源供应能力,平均开工率仅为60.6%;生猪屠宰产能过剩超过50%,如地处九台的金锣集团现有三条生产线,仅能开工一条,猪源还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企业盲目抢原料争市场,恶性竞争,引发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二是仍有“两高”项目上马投产。由于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指导,一些不适合国情、省情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投产。例如,在缺水地区建设耗水较多、排放较大的玉米湿法加工项目和已投产的大豆分离蛋白加工项目等。
2.加快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尽快制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法规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是粮食主产区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富民强省的主要途径。建议尽快制定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推动其向聚群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加快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制定,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高效发展,而且要限制农产品加工业低水平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强化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2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信贷支持的力度一是逐步建立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召开企业贷款现场推进会等载体,向金融机构推荐信用度高、管理规范、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解决企业贷款难题。二是增强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创新担保机构的体制机制。我省担保机构大多规模小、担保能力弱,而且机制不活。因此建议成立为农产品加工业担保服务为主的股份制信用担保机构,引入灵活的信用担保机制,真正搭起银企之间的桥梁。三是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力争取国家对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2.3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根据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外销减少和部分产能过剩的实际,我们要在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上下工夫。一是引导和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引导和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大型龙头企业集团。二是加快品牌整合。农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培育品牌、整合品牌、建设品牌、保护品牌,合力打响品牌,不断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各级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联结。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省有关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营销服务。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引导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通过合同连接、服务连接和资产连接等多种形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2.4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畜产品、林产品、乳产品、特产品等产业集群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但要在此基础上,制订发展规划,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工作,逐步吸引农产品加工及其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使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向示范园区集中,向块状特色经济推进。在园区建设中,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并且与各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力求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产品知名、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集群。
2.5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首先,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设立技术开发基金,提高新产品开发经费和风险调节基金的提取比重,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一支自己的研发队伍,建立自己的科技开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省里有关专项资金向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倾斜,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第三,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鼓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支撑体系。第四,引进推广新技术。各级农产品加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提供技术装备、工艺、成果和政策信息。省里有关专项资金要扶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装备,大力推广,尽快缩小我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关键词:农产品 供应 价格 西宁市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41-02
1研究农产品供应与价格现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农产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保持农产品正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事关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是当前管理社会通胀预期,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安定人民群众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具体表现在:
1.1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地位。因此,农产品供应与物价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历史经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影响农民的收入;(2)影响社会物价水平。
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必将会引起居民消费品价格、工业产品价格、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全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动,甚至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影响:(1)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就会引起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其他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引起工业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2)农产品作为CPI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也会引起CPI指数的变动,而CPI的变动会进一步刺激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3)农产品价格的过度波动会引起市场商品价格体系的紊乱,从而不利于正常的商品交易和流通。
1.2是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产品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减少,当收入仅能满足生理需要时,低收入者只能将多数收入用于购买生存必需品,而减少其他相关商品的购买。此外,低收入者储备较少,应急能力较低,因此短期福利更低。同时,相同价格的变动,给不同收入者带来的长期福利影响也不相同,对于低收入者,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福利损失相对于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更大;而价格的下跌,为其带来的福利水平的改善也要优于中、高等收入者。
1.3理清区域性物价变动态势,是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
目前青海省政府对农产品供给的宏观调控,基本上属于追踪型的调控。这种调控的缺陷主要是调控的事后性、被动性和放大性,为克服这些缺陷,需要将宏观调控方式转变为预期调控,从而为政府主管部门实施正确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建立农产品价格的先行指标体系和蔬菜价格安全预警系统的对策库,可以先期采取措施,防止价格波动的发生或弱化波动的幅度,减少区域经济波动的强度,避免整个经济系统的严重震荡。
2青海省农产品供应及价格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自给率低,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高
根据2012年青海省统计年鉴,2011年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购买主要农产品的数量看出,青海省2011年鲜菜、肉类和鲜奶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其他多种农产品的消费量都超过本省产量,包括粮食、禽蛋、水产品、水果。其中水产品的供需最不平衡,需要依靠外部市场的程度为74.5%;水果为66.5%;禽蛋为59.0%;粮食为18.7%。这种大规模的从外地运入农产品,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是不容小觑的。直接影响的就是价格的波动,运输的成本、外部市场的供给量、外部市场的均衡价格等都会造成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并且使得青海省的价格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物价的整体调控。
2.2农产品价格总体偏高,导致恩格尔系数偏高
通过横向比较2012年8月28日这一节点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种类的价格。总体看来,青海省的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全国其他省市还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水果(苹果)、水产品(活鲫鱼)和蛋类(鸡蛋)。粮食类和蔬菜类的价格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比一些省份的价格要高,特别是粮食类,和价格较低的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青海省2011年的恩格尔系数为38.89%,在全国位于17位,处于中间偏下位置。说明居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还是略高。同时也一定程度得反映出城乡食品物价的高水平。如果农产品物价的增长迅猛,必然加重人民的生活负担,变相降低生活水平,引起人民情绪波动,严重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2.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加剧了生活水平的下降
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全国排名都比较靠后,说明青海省城乡收入水平和其他省市相比,还是非常低的。其中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最高的上海市相比,相差20627.2元,差距相当于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2.2%;农村居民纯收入相差11445.3元,差距相当于青海省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48.35%。人均收入的巨大落差远比农产品价格的差距多出很多。甚至青海省有些农产品的价格比人均收入高的地区更高。双重的压力导致青海省的恩格尔系数处于不容乐观的水平,加剧了人民生活的恶化,拉大了与其他省市的差距。
2.4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存在缺陷,对调控物价作用有限
缺陷的存在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例如:政府对于农产品的补贴没有直接发放给消费者,而是补给了经营者或生产者,商人处于利益最大化考虑,没有按规定实行降价销售;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是偶尔性的,商户在检查时和更多没被检查的时候价格不一致;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本身就有其局限性,只是对于粮油副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进行调节和补贴,作用范围有限;该基金制度只是对价格暴涨暴跌时使用,而日常的波动则不启用,作用实效有限。
2.5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差异较大
为了分析价格的变化情况,我们于2012年10月1日对西宁市5家超市(王府井超市、北京华联超市、华润万家、西大街百货、家乐福)和露天市场蔬菜价格以及海湖路市场批发价格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对比。发现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价格相差甚大。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的差异反映出了青海省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不足。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在农贸市场、露天集贸市场、大型超市、社区肉、菜店要高出批发市场的一倍以上。农产品运输的中间环节多而繁,农民真正把手中的产品卖到市民手中,需要包装、运输、进场、租地、管理等等环节(详见图1)。这也成为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应与价格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
青海省农产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脱离了“计划”,生产、流通和消费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决定,而且与粮、棉、油、糖等相比,缺乏相应的市场调控体系。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基于农产品市场波动成因,尽快构建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
3.1加大农产品支持水平
近些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农产品的经营风险也在相应地上升。因此必须坚持农产品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原则,保证财政支持资金总量在现有水平上逐年增加。着力改善农产品生产基础设施条件,配套农产品生产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稳定生产的能力。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生产和价格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提高补贴标准,提升农产品比较效益。
3.2确保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
尝试创新性实施农产品生产“配额”管理,在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的主产区选择生猪、肉鸡等部分农产品开展生产“配额”试点工作。按照“政府委托、市场运作、权责明晰、适当补偿”的原则,通过招标、邀标等方式,选择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专项承担生猪和肉鸡的生产任务,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有效减缓由于生产不稳定可能引发的市场价格波动。着力创新开发农产品价格和收入农业保险产品。不断探索合作社的组织和服务功能,为社员提供信息资源,集中土地,规模经营。帮助合作社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和农机作业等方面的支持,在合作社内部实行在种子供应、生产技术、产品收购、包装、销售等方面实行统一标准,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3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农产品的供应价格
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推动物价持续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低收入群体也正是由于食品消费所占比重较大而受物价影响较大。依靠居民自身能力来消化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帮助;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来帮助其抵御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针对当前猪肉、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政府可以择机调用储备肉、储备粮增加市场供应,以平抑物价。
3.4改善流通条件
发挥现存的国有、集体所有的农产品流通网络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社区便民店,建立“绿色通道”。建设主次分明搭配合理的具有公益性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以便更好的落实农产品市场调控目标。促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制度的建立健全,例如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整合已有的与农产品流通相关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全省集中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信息进行全面、及时、科学的收集、加工、分析、处理和。支持菜农直接进入社区销售农产品,因地制宜安排临时集贸市场或临时摊点,降低交易成本。政府应对农民自产自销的应给予支持。促进农产品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 陈彦峰.近年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分析及蔬菜价格中长期走势预测[J].中国瓜菜,2008(1):47-48.
[2] 向中.吉首市蔬菜价格波动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3] 孙小丽,陆迁.蔬菜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福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1995-2010年为考察期[J].青海社会科学,2012(3):28-32.
注册资金2477.5万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博士、硕士23人,10人具有国外大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经历。下设果蔬加工与贮藏、粮油加工、功能食品与活性物质、畜禽水产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等5个研究室和1个中试示范工厂;建立了质谱、色谱、元素分析、氨基酸、病毒与转基因、理化等测试分析实验室。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检测实验大楼,装配有先进的精密仪器与全套欧美进口果蔬加工中试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
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和湖南省相关科技计划项目6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4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定标准9个,发表科学论文210多篇,主编出版《柑橘加工概论》等著作7部,约160万字。成果已被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家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用,创经济社会效益20多亿元,出口创汇近3亿美元。
“柑橘酶法脱囊衣和去皮技术研究”成果简介
我国是世界柑橘第一大国,2010年面积221万hm2、产量2645.2万t。湖南是我国柑橘第一大省,面积38万hm2、产量410万t。我国柑橘加工主导产品是柑橘罐头,约占加工量的90%,年产量80多万t,出口30多万t,占国际贸易量的70%左右。目前,我国柑橘罐头基本采用传统的人工剥皮和化学法脱囊衣,存在以下问题:每生产1t柑橘罐头,产生NaOH废水40~60t;NaOH的使用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劳动密集、生产效率低。
近年来,发达国家针对我国柑橘工业存在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采用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甚至法律措施来限制我国柑橘罐头出口以保护本国产业。为保持我国柑橘工业在国际市场的优势竞争力,打破日益严峻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在国家“863”计划、农业部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项目组研究橘皮和橘瓣囊衣的化学组成特性,创造性地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加工工艺,重点研究酶法脱囊衣和去皮新技术,同时开展微生物降解柑橘囊衣和柑橘全果酶法脱囊衣的技术研究,并研发配套设备,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化技术体系。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应用该技术,不但解决了柑橘加工传统工艺中产生大量NaOH废水污染问题,而且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
2007年12月12日,由中国工程院方智远院士、孙宝国院士等1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复合酶法柑橘脱囊衣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8年4月2日,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和中国罐头工业协会主办了全国性培训班,来自8个省市30多家柑橘加工和设备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共130多位代表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