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5:44: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课程网络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课题的选择
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三节算法案例的学习的时候,课本介绍了3个案例,这3个案例都很经典,也很实用,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鉴于这种情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搜索,寻找新的案例——排序算法,作为校本课程一个课题。排序算法有很多种,那下面的教学课例主要介绍的是其中的一种排序算法——冒泡法。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课例
(一)媒体思路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实物投影仪,用课时间前收集好的信息材料制成网页课件(如图1)所示以便课上师生及时查看、阅读、捕捉、筛选、交流、评估和应用信息。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通过演示Excel表格中的排序引出排序算法案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点开数学成绩Excel表格这个网页,要求他们将这份数学成绩按降序排列。教师根据他们的操作提出问题:这些操作的背后计算机是如何执行我们的指令的呢?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直接在界面操作,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迅速地进入了探究问题的状态。
(2)通过排序游戏引出排序算法。
学生点开教师制作flash小游戏,通过玩游戏,共同讨论游戏方法,写出算法分析。
游戏内容:桌面上有五个盒子,每个盒子装有大小不同的一个数字,在看不到盒子里的数的情况下,如何移动盒子才能将盒子内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游戏规则:每次只能比较且交换两个盒子。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游戏,把他们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激发他们学习和解决。
数学问题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
2.合作讨论,探索新知。
让学生自己体验游戏过程,通过合作讨论给出排序算法分析。
Step1:用第1个数与第2个数比较,若前者小,则两数不变,否则,交换两数的位置。
Step2:按照这样的原则,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前者大则两数不变,否则交换两数的位置……直到比完最后两个数(称为第一轮)。
Step3:若前一轮的比较中交换次数为零,说明排序已经完成。否则回到第二步。
由于已有知识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发现解题过程,积极探索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3.理性概括,整体把握。
根据所给的算法分析给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让学生自己写,找出他们常见的错误及找出最优的框图设计)
校本课程的学习,不是学生完全式的自主学习,它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授,对学生获得的信息进行真假的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4.拓展探究,指导应用。
探究:还有其他的排序算法吗?
若学生找不到第二种排序算法,让同学们通过网络自己查找及学习另一种排序算法,通过网络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通过实践,由观察、思考、对比、相互交流、归纳得出的结论和方法要比教师直接注入理解的更为深刻牢固。因此,要留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再创造数学知识,符合当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三、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一)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数学校本课程的意义。
实施排序算法这个课题的校本课程教学能力目标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在网络的环境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与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敢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更适合他们发展,为他们创设发展的空间,提供更多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正是以改变学生单纯性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目标、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概括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努力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形成科研成果,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辅助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知识素养。
(三)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课题的选择。
数学校本课程的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拓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教材中,只要最终目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就不难找课题。当然数学校本课程的课题的选择形式是多样化的,只要能够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都可以作为数学校本课程的课题。
(四)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课题的实施形式。
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形式是多样化的。下面提供一些供参考:
(1)网络环境下数学竞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放的竞赛环境。
(2)网络环境下阅读的形式,如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数学史,对数学史进行了解,得出体会,进行发现和探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平台。
(3)网络环境下对数学软件的学习形式,如对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学习,其中完成函数图像作图,通过变化参数,发现函数图像的变化,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函数的性质,从直观上,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完成立体几何的作图,能更形象的展现立体图形,拉近学生与立体图形的距离,克服学生对空间立体几何的心理恐惧,培养他们空间立体感;通过画圆锥曲线,追踪轨迹,更能形象地理解圆锥曲线的几何定义,为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探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研究平台;总之,为加深理解教材内容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
(4)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实验,通过数学实验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经验和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解际问题的实际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问题的数学应用意识。
总之,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是多样的,不管采用何种模式,不能使得校本课程学习成为了形式化,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完成教学目标。
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供研究的课题是无数的,实施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这都要靠我们去挖掘、探索。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索为中心,避免以教师为核心。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一定能把数学校本课程做好。
参考文献:
[1]孔庆邮:《上海数学新教材探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的探索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2004年第5期。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理念 网络技术应用 解决方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而《网络技术应用》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以应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组建网络―使用网络―开发网站”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熟练使用网络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体验网络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学情分析
1.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存在差异。我校属城乡结合学校,小学、初中信息技术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就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练利用计算机上网,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主要是乡镇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开关机这样的基本操作都存在问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局面。虽然经过高中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这种差距逐步缩小,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可以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些常见操作;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查询信息,但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
2.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平衡,缺乏信息意识。《网络技术应用》是一门工具性选修课程,学习《网络技术应用》的目的应该是把网络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高中学习服务,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仅限于某些方面和某几个操作,如很多学生可能是网络游戏高手、聊天高手、论坛版主,但他们对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了娱乐,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支持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因为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所以他们必须为了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而学,严重的“学”与“用”脱离。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强,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一种内在的、自发的信息需求,不能灵活有效地发挥网络技术的工具作用。
二、更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加强自主学习,深挖教材。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培养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剖析教材,充分理解新课改理念。比如教材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理论知识居多,包括网络概念、网络功能、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交换技术、网络协议及分层结构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难理解,又感觉空洞。对于部分教材的处理,老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教学实验,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网络组建与运行》的分组动手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与实验任务中,老师将本章的理论知识糅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后,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实验。同时在上课前,老师应认真备课,不仅应备教材,而且应该备学生,对学生做出诊断性评价,详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前驱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当堂课程知识的了解情况,以便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做到有的放矢。
2.重视环境建设,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环境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强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必须注重环境建设。首先要努力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给学生创造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将现有物质条件提供给学生,从各种可能的角度营造信息环境;如学生校园电视台、信息学竞赛班、电脑制作小组、班级电教管理员等组织机构的建设就是信息环境建设的体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也是信息环境建设的体现。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本学校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环境。为有效地创造课堂教学的创新环境,教师还应注意创造创新的大环境。如注意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将其及时地反映在平时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教师可以组织诸如网页制作比赛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对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评价、交流及展示。这样既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平台,又营造浓厚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网络技术专业;案例;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
网络技术专业在中职学校主要培养从事Web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网络布线、设备安装、调试、配置与维护工作和从事网络运行维护与信息安全及网络管理的初、中级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大赛内容中都少不了计算机技术这个项目的竞赛,而在各个省、市每年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计算机技术单项竞赛----《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项目,更是中职学校参与面最广,综合技能水下要求最高,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项目的核心就是对网络技术专业的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即含有Web网页的静态页面制作又要实现网站的后台相应管理功能,又有网络互联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设备的操作,面对这种高要求的竞赛趋势,我们如何利用这种竞赛导向,把网络技术专业课的教学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结合自己的竞赛指导经验和实际教学,运用好项目教学法是最行之有效的。
1、认识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已提倡多年,但是不同的教师对它的理解及运用不尽相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把一个完整独立的项目任务交由学生自主处理,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进程中学习课程知识和理解知识内涵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就称为项目教学法。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个完整的形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就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从收集信息, 设计方案, 实施项目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它将以往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单一的传统教学理念转为以项目为导向,从而去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项目教学中,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2、实践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实施可分为项目案例引入及学生项目实践、学习绩效评价。以“项目为核心、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协作,革新教学模式。
2.1 引入项目案例及实践项目。有了这么多年的竞赛经验及案例积累,把这些案例应用到教学及竞赛训练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把网络技术的各种应用案例进行分解,把综合的案例知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作为一个知识内容的单元,并在子任务中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进行展开。比如在进行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项目的竞赛辅导过程中,第一,要将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的综合案例进行分解成三个子任务,分别是硬件设备功能配置及操作系统安装与互联、静态网页设计及平面构成、网站功能后台管理。其次,针对每个子任务,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各个子任务的理论知识、背景描述、功能分析、实现手段等均要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在硬件设备的配置项目实践中针对路由与交换机的DHCP 中继内容这个项目内容,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必须对项目进行自我分解,必须要有路由器及交换机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掌握DHCP的配置方法,依据所提供的描述背景,完成PC机要正确获取到的IP地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自身也提高了专业水平。
2.2 学习绩效评价。学习效果评价是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主要有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两种方式,然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出归纳。项目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目标的实训教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要参与到实践中,在评价中注重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比如在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的竞赛辅导中,按题目要求一个总的项目内容由三个同学操作四台计算机和多个的网络设备来共同完成,他们即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子任务又要分工合作,人人参与且各自实践,最后又要统一把设计好的网站内容按要求在指定的PC机上。对他们的评价即要看到结果,也要注重各自的过程。因此,评价一个教学方法的好坏要从教学成果中体现,也就是在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中体现出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着一种最大的荣誉和成功感,教师应及时利用好这种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的自我评价,教师也应适时给出自己的态度及肯定和赞扬,并给予点评。别外也要明确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人,评价允许多元化。
3 结论。引入项目教学到网络技术竞赛辅导及教学实践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完成项目有机地结合理论和实践,不仅提高了实操技能和理论水平,而且在教师有方向引导下,培养了团体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教学方法,但教师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法,教无定法,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其他的教学法。把项目教学应用到网络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能充分展示我校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还将大大促进课堂有效教学,也将让竞赛选手更能充分展示他们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专业技能的能力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l] 李崇,《引入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2010年总第109期。
[2] 陈利萍,《任务驱动法在“数据库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信息与电脑》2010年01期。
本文所提出的“网络实践课程”,是指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环境,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与广告实践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在“网络广告公司”的虚拟性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与能力,为学生进入“真实的广告公司”提供能力基础。在广告学教学的课程期间,在二年级暑假的广告见习与三年级暑假的广告实习中,抽出一定时间,安排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实践课程”,可以先期増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即时了解网络时代广告存在的特点,提早转变自己的身份。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在广告专业领域中,这一变化更加明显,不仅出现了专门的网络广告,还出现了网络上的广告工作方式。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时代的特点,了解广告在网络上的存在与运行情况,成为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对于现在的青年学生来讲,拥有电脑知识与网络知识,通过网络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己经成为学习与娱乐的一个基本方面,但是,有意识地运用网络知识而加强广告专业的学习的学生极少。笔者曾做过随机调查,通过网络研讨广告问题的不足百分之五。所以,教师在此发挥的作用就是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上的广告现状是什么,例如:让学生调查网络上广告工作室或者广告公司的网站,总结他们的网站设计特点与诉求特点,进行分类型贴标签。这样的工作,是搜集资料的工作,同时也是调整学生的学习视角的工作。学生一旦有意识地进行调查,他们就会发现网络世界中也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具体内容,并且由此提升他们的关注度。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己经学习了广告的系统知识,再加上可以任意浏览网络世界中的所有广告信息,极大地扩大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在接触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交互式多媒体通讯方式使得用户发现了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广告业需要为了特定的目标聚集在一起工作;不用每天上班,但要每天关注网站;在家可以买卖创意与服务等等。在这样的调查中,学生们会发现广告领域的新型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对于跃跃欲试的学生来讲,这是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模仿能力,将自己同样投身到这样的广告活动中去,成为网络时代的广告活动的一个成员,这将提早促使学生从学习者的身份转变成为实践者的身份。
二、测定自己的工作类型,找到加工组织信息的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类型,有勤奋型的,有聪明型的,也有灵活性的。同样道理,在工作类型上,人们也是有区分的,有的学生擅长通过视觉、听觉、动觉来学习,他们在网络上可以发现更多的值得体验的内容;还有的学生是通过触觉来学习的,他们更适合做调酒师和香水配料的工作。在珍妮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的研究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类型,不同的学生类型是与不同的学习方法相对应的,所以,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类型,研究实施与他们相匹配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受到启发,如果我的学生在网络调查中发现了广告领域的新型工作特点,并由此而得到鼓励舞而产生了信心,这表明这部分学生适合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分析加工信息,我就鼓励这部分学生进行广告工作室的建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善于在调查网站过程中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我就鼓励他们用语言和逻辑的能力来加工信息,从事网站的“信息服务”建设。在这样的分工之下,我还针对一些有艺术基础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音乐和模型的网站建设,因为这些学生的视觉空间能力和音乐能力是强项。这表明,事实上每个人的智力既决定了个人的学习方法,也决定了个人的专业工作类型,只有适合这一学习规律与工作规律,才能展示个人的才能。网络实践教学,应当遵循这一规律而进行。在这一点上,网络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所没有的灵活性与针对性,直接刺激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进行实践并获取相应成就的兴趣。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强调因材施教,但因为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的,教师是主体又因为学生高度集中,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相当困难的。可网络实践教学则因为充分的个人性而具有了充分满足学习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调动学习主体的个人积极性的机会。
三、挖掘网络时代的商业良机,优化创意,出售商品也出售服务与培训。
广告学的网络课程的宗旨,其实就是促使学生实际参与到广告活动中去。为此,我首先设置了一个无限制的问题,即你能在网络世界上提供什么样的广告商品或者广告服务?这不仅是在暗示学生,询问他们具备了什么样的广告学专业知识并且可以为给他人提供服务,同时也是对他们的创意提出了新要求,能否在广泛搜集网络上的广告资料与进行了自我判断的基础上,生产出可用于网络世界的有效益的专业服务项目比如开辟新的专业道路,寻找新的突破口,发现新的业务联系,这些都成了我的网络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原有的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转变成为从知识到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实践创新性。如果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路是:每个问题往往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网络上则是:每个问题都将有一个更好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以前答案的新组合与新发现。于是,学生就进入了不断探究与创新答案的过程中,这就是灵感和创意的来源。在打破了原有的认知模式下,学生开始体认到了在网络世界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也就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是在将来进入社会以后,能够在广告领域中出售创意以及商品,但是网络世界告诉学生的还包括了出售服务与培训等广告活动项目这也是社会经济的一个新的増长点。我的具体安排是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工作室的创建”,教学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与运用网络服务,出售自己的广告创意与服务。包括学生能够展示网络上的创意实验室,通过对程序的开发与网络互动,获得网络关注度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的投资;学生能够设计创造出客户可以用的DIY广告创意程序,让客户通过自己的参与,得到广告专业能力的培训与锻炼,以更好地磨合广告主与广告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在寻找客户的同时,我们也能够培训客户,扩大与提升他们的广告专业知识,从而在自己的服务与客户之间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建立更为坚实的基础与牢固的关系。
当然,为了提高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服务能力,广告学的学生要结合自己的需要补修电子商务课程,这可以通过他人的电子商务网站直接学习运用,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课本来学习,目标是“拿来主义”的实际运用。我要求学生在自建的网站展示上标明“独特USP主张”,这是广告学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
通过广告学网络实践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有几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其一,学校的课堂教学过于集中,主要传授理论知识,不能如网络课程那样自由灵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原则,所以,网络教学不能被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而应当看作是与课堂教学一样重要的教学形式,并且还是一个特别有利于贯彻教学个性化的教学形式。
其二,如卡斯帕。施(CasperShih)所说教育的理想目的应该是逐渐培育学习的能力。教授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学习的机遇是无穷无尽的。”[1丨479依我的理解学习是一种増值过程,而非减值过程。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在发现一个新世界,并学会在新世界中生存,这是想象性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使学习増值。这与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做到了学习的増值,也就可能做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广告的课堂教学是将社会上的广告带到课堂中加以解剖与分析,这是一种标本化的学习与教学工作,可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学生与广告直接接触,并参与到广告的创意、生产与服务的具体活动中,所以,广告学的网络教学,其实是使学生提前介入社会,进入实践状态。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作为一种场域的一般社会空间,一方面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这些力量是参与到场域中去的行动者所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斗争的场域;就是在这种斗争场域中,所有的行动者相互遭遇,而且,他们依据在力的场域结构中所占据的不同地位而使用不同的斗争手段、并具有不同的斗争目的。与此同时,这些行动者也为保持或改造场域的结构而分别贡献他们的力量。”121128学生进入广告场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早点完成第一次的“实战”训练,其间,无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将学到宝贵的斗争经验,培养自己进入这个场域的能力,为日后的真正介入社会提供了经验基础与力量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图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简介]张云(1977-),男,湖南东安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与动力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谢云峰(1973-),女,河南邓州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图学及先进制造技术;蔡妍(1978-),女,湖南东安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十一五”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高专工程图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B09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85-02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技术基础课程。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是课堂讲授环节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助以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绘制图样、分析模型和挂图,习题讲解等教学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在这一环节中,课程教学信息量较大,现场绘制图样、讲解模型和挂图等内容用时较多,教具教法较为单一,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课后答疑环节以习题讲解分析为主,采取教学班级集中答疑的方式进行,答疑时间和场地相对固定,在这一环节中,以个体辅导为主要的方式,因此,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不高。
三是课程考核环节以卷面笔试考核为主,机械制造类专业辅以制图课程设计,作为考核的方式之一。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之,传统教学模式的讲解过程循序渐进,知识点的联系紧密,信息量大,信息密度分布较合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加,在有限的课时内,传统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出现了不够全面、点到即止甚至不讲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和理解。在习题讲解环节,受众面较窄,只能部分学生受益。在课程考核环节,学生的复习时间不够,复习手段单一,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网络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另外,学生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情况较多,且多愿意以网络作为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网络技术在课程准备过程中的运用
传统的课程准备工作,教师只能以教材为主,以教学辅助参考资料等为辅,在充分研习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开展课程准备工作。而运用网络技术,可获取更多的优质的教学教辅资源,有利于教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紧跟课程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开展课程准备工作,对于任课教师之间可及时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极大地提升课程准备的质量。
(二)发挥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组织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在教学网站上调用相关教学资源和信息。
1.在教学中,运用Solidworks和UG三维等应用软件进行模型的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课程中相贯线、截交线的形成,绘制典型的组合体模型的立体图和各面视图,并将其进行旋转展示,向学生展示,从而提高学生对物体的空间想象力和领悟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利用PPT、视频等相关教学软件技术,突出绘图、看图、读图的学习理解过程,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课程辅导答疑
在课程辅导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课程教学网站,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软件包,在教学网站上公布网络课件教学软件包,便于学生通过网络开展课前预习、习题练习、课后复习等学习活动。另外,还可改变传统的网络信息的模式,运用辅导博客、留言板、在线QQ咨询等师生互动方式开展课程辅导和答疑。
1.在线QQ辅导答疑。建立相应的学习QQ群,师生通过QQ群,开展答疑解惑、习题分析、学习交流等一对多的教与学的交流活动。
2.在线留言板辅导答疑。利用主流网站平台的留言板功能,建立学习问题和学习方法深入一对一交流,并将交流过程长期保存下来,形成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积累库。
3.教师博客辅导答疑。通过博客的形式,将课程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习题及解答、教学辅助参考资料等有关信息向学生公布。同时,学生可通过留言等方式提出疑问,教师也可通过留言等方式回答疑问。
三、结合实际情况,建设适合高职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网络课件
对于制图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国内各高等院校几乎都有该课程建设的各种类型的课件。其中早期做得比较好的大部分是重点大学本科院校,例如,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图教研室的“现代机械制图多媒体CAI”课件,获得2002年的全国课件大赛二等奖;其他做得比较好的或获国家级奖项的还有武汉船舶学院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等。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也做了适应自己学校的课件,近年来做得比较好的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
总体来说,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制作都是比较简单的PPT形式,还有一部分是以“精品课”的形式出现,少部分属于网络课件性质。其中大连理工大学的即是以网络课件形式出现,其形式和内容在近十年过去后仍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以至于后来的很多院校都是以它的形式为基础进行组织或编辑和自己学校相适宜的各种课件。
根据课题项目的实施计划,本课题组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课件制作的优势,建设具有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实践为目的,工学结合为导向”特色、符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实际情况的网络课件,将使得制图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得以进一步优化。网络课件的组成内容,如右表。
四、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该技术的同时,除了注意到其优势的一面外,还应注意其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是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新的信息量的控制要合理,不能太过。否则,由于网络课件和教学过程类似放电影的过程,所以容易导致学生在还没有消化的情况下就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会使学生因吃力而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使学生进行网络化、自主化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虚拟的教学模型,使教学内容更加翔实,增加教学信息的存储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下辛苦准备和制作的大量课件素材,由于高职学生的散漫的学习习惯,而不能做到自觉去学习和利用,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定的任务,并在下一次课上进行抽查。这样,能达到物有所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机械制图》课程网络课件的组成内容表
三是在教材编撰、教案整理等方面突破传统的纸张文本的限制,带来全新的诸如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课件中的音频、视频等的效果需要控制适当,否则时间久了会造成“噪音”,甚至会使学生认为课堂就是“看电视”。特别是制图课,需要加入与课程相关的工程实际的视频、图片等,让同学们一边用眼看,一边用脑思考。
五、结束语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逐步实现网络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打破学习的断续性,实现知识点学习的连续性;大幅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将会发挥极大促进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各项改革创新提供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
[2]付淼鑫.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3).
[3]张志,洪汉玉.利用网络技术构造《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辅导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
【摘要】网络教学的推广应用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改革。对物理课程构筑网络教学的模式,进行网络教
学分析和系统设计,结合课程建设,提出了物理网络课程建设的教学任务、教学理念,对促进高中物理的
教学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物理网络教育课程
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作为一种新课程创新教学的尝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
段得以利用,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网络
教学,其可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对中学物
理 “网络教学”理论与特征研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比较,构筑网络教学的模式,
一、物理课程的建设现状
传统物理课程建设体制僵化,课程衔接不良,实务操作机会少,有的同学对物理没兴趣、学习不
主动,总是把物理题中描述的事件停留在纸面上。高中物理特点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应该培养分析理解的能力。落实实务教学诚为教育所必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更新,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物理教育课程的趋势是:强调实务教学,也要加强学科与通识的联系。高中
物理教育所迫切需要的是掌握相关资源信息,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随着科技更新,教育领导者的角色必须
从目前的管制者调整为资源信息的提供者、学校财务的监督者。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
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
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育更弹性化、多元化、精致化、未来化。在物理课程教学内涵里包括机构组织及目
标、课程与经验组织、教材和教学法、训育辅导、教学资源等等,还要考虑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城乡
差异、生涯辅导、师资培育进修、教育经费财政、教育政策与教育学等等。急需一种教学手段来缓解矛盾
,提高教学效果及加强对具有信息时代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建和推广物理网络教学模式,提供网络物理
课程,资源共享,更能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能力,并为当前高中物理教育当务之急,提
供高中物理优质化教学方案,以提升我国高中物理教育办学成效。
二、正确的认识是物理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
信息时代是知识爆发的时代,也是知识半衰期急速缩短的时代,物理网络课程建设,只要在学校
资源可以支持的范围内,通过网页或网站的形式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利于课程内容更新
,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育环境,能促进学院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方式、手段,可以
培养一批名师。
三、物理网络课程建设方向与途径
1.建立教学网站和多媒体网络现代化平台
相应的教学环境设计自主学习,物理教学网站功能、总体结构、各子系统间主要可扩充的学习资
源库有:课程教材、电子教案、大纲、课件、素材及教学录像等等;全站设立全文搜索引擎。课程教材方
面教育要能落实与Internet互联,课程教材能达到实用化、现代化、网络化。因此,在制定课程时,设立
网络交流平台,课程大纲初稿完成后,应制成问卷调查意见。教材的建设是课程的重点。同时教材应随着
社会的脉动随时加以增删。 教学过程管理和交流子系统采用RSS与 Blog技术。高中物理教学针对个人学习
环境,建立虚拟课堂和虚拟班级,分配个人空间给每个教师和学生,自动答疑功能由自动答疑子系统完成
。若问题无法自动答疑,自动提交到交流子系统由教师解答,教师才能通过网络个别化指导,学校网络的
生命力还维系于具有爱心、热忱、负责任的老师。整合组织优良老师,使优良老师能发挥更大的教育榜样
及力量。 最后解答的问题扩充到自动答疑子系统中,学生作业在作业子系统中展示,好的作品可用以扩充
学习资源库。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注重教室的设立和教学媒体的发展。要发 现有教学资源中心功能。 多媒体设备操作台安装电子
白板、多媒体投影设备、实物展台、DVD为一体,以干兆校园网作为教学网络化强有力的支撑。尤其在网络
上采用的“服务器/浏览器技术”、“音频/视频网上会议技术”、“试卷的自动生成技术”等,为学生
的自学和课程交流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
良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如在讲“超重和
失重”之前播放神舟六号发射过程的视频和费俊龙太空翻跟头图片,这样的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讲机械振动的理论知识时,使学生清楚的了解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并且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弹簧振子做
简谐振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简谐振动现象。用FLASH动画演示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全过程。然后是
巩固练习,试题以测试巩固为主,答案的选择与问题的输入都要在电脑上进行。最后是课堂小结,主要内
容是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概括,网络学习的课堂小结一定要比平时的课堂小结更加细致,最好能够揭示
出需要记忆和需要多练习的知识范围。为学子创造无障碍学习的空间而努力。
2. 教学方法和手段
?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需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方式、内
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课程为标杆,借鉴国外同类课程建设成果,在现有基
础上将物理课程建设成集特色性与通用性为一体的现代化课程,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推动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改革。注重教学改革和研究,加强教育的信息化,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以及有效的评价、激励、管理机制。教学方法实现项目制、团队化运作,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并逐步向实战化过渡。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为本位,通过课程内
容整合,采用项目制教学。开展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研制,教学课件需进一步强化互动效果。首先需提升
教师课件制作能力,组织教师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一起制作相互取长补短;其次,在课件中增加更
多的动画效果,合理采用现有物理软件技术,通过插入图片、图形、声音、图表、动画、艺术字、影片等
各种多媒体信息,产生多变、生动的效果。使课件能更多地展示操作的流程,教师需要进行角色体验,从
而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吸引学生更好理解,增加以“问题为中心”和“以实例为中心”的
【关键词】工程结构 微信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19-03
一、工程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
工程结构这门课程是包括公路工程、轨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在内的所有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主要为施工类、设计类、监理类岗位服务,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基本构造,构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结构施工图绘制等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顺利地从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进行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材料的相关基础。高等数学是学生解决结构设计中各类力学分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认识各类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工程材料这一课程是学生了解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材料性能的基础,为学生在微观上分析各类结构的性能提供知识保障。而学生在将数据设计结构转化为施工图纸的过程中,又需要大量工程制图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工程结构这一课程需要以多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由于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导致了工程结构这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遭遇了学生理解难、教师授课难的局面。首先,从整体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对不足,造成了其学习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困难。加之工程结构这门课程是在工程材料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难上加难的局面。同时,高职院校普遍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积累理论知识的时间。由于授课时间的短缺,一部分学校忽视了课程体系的连贯性,使得工程结构与各门专业课程同时授课,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二、利用新型网络工具开展工程结构教学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工具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于新型网络介质的多元化教学也成为了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综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适合于高职院校开展工程结构这一学科教学的网络媒介,作者先后尝试并应用了公共邮箱、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工具。
(一)公共邮箱的使用和效果
笔者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过程中,面向所有授课的学生公布了用于本课程学习的公共邮箱,邮箱内主要存储了应用于本门课程的应用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学年初,作者要求学生定期查看邮箱内的相关内容,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为学习结构学科做好准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应用这一工具的积极性,笔者将课程的重点和考点在邮箱上,并在邮箱中以图片形式开展作业讲评。
公共邮箱存储量大,教师可一次性安排并存放较长时间的学习内容,这为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一方法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积极性,能够从主观上渴望获取学习工程结构的基础知识并弥补先前学习中的不足。缺乏主观能动性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普遍特征,因此,能主动登陆公共邮箱进行学习的学生多是平日里学习表现较积极的少部分同学,大部分同学仍停留在以听课为全部学习手段的知识获取阶段。综上,公共邮箱的应用能够对具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提供较大的帮助,但是使全部学生受益于这一方法的目标并未达到。
(二)微博在开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收效
在应用公共邮箱的同时,笔者建立了针对工程结构这一学科教学使用的微博平台。授课前,通过这一工具各次授课所需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内容,例如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教学之前,应用力学中对点求力矩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承载力计算中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授课结束后,作者在微博中重难点和相关考点。
这一教学手段相对新颖,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工具进行浏览。因此能主动利用微博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公共邮箱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微博存储量相对较小,这就对教师进行文字和图片的录入有了明显的限制。同时,微博在广大学生中的普及度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同学无法通过这一手段进行学习。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及收效
微信是当前一个阶段流行于广大学生中的一种重要的即时通信工具,由于其具有信息录入量大、传输速度快、普及度高等特点,作者在教学中重点尝试了这一工具。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将本门课程学习的专用微信工作平台的二维码放置在课件中,供学生扫描添加。这一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授课前后,作者将相关基础知识和复习内容在微信平台中,学生接收到信息后多会以较高的热情进行查看,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工程结构这一学科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和主动性。学生接收到信息后,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查看教师的内容。同时,这一工具实现了教师与学生间信息的互通,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四)各种网络工具的应用效果对比和普及度调查
作者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中,先后尝试了公共邮箱、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这三种网络媒体。针对三种网络工具的应用效果和普及程度,作者对6个班级共310名学生开展了无记名数据调查工作。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各班级学生总数、各种网络工具的使用人数和能通过这种工具开展这一学科学习的学生人数。
从以上问卷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学生使用邮箱、微博和微信的人数以及比率逐渐增高;而能将以上网络工具应用于专业学习的比例也逐渐提高。笔者认为,能主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微信是当前一个阶段最为流行的通讯工具之一,广大学生对其具有较高的热情。而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微信的使用紧密结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微信属于即时通信工具,学生利用它开展专业学习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通常学生使用手机即可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图片、文字、语音的实时传输,这样教师的学习内容相对更加丰富,较传统的文字内容,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中的作用
结合上述调查的结果,作者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针对部分专业和班级的学生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辅助工具。经过实践,作者发现这一工具在基础学科复习、专业知识教学和日常教学反馈等多个环节均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弥补学生基础知识不足中的作用
工程结构是以力学、材料、制图等课程作为基础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通常受限于以上几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讲授钢筋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需要大量的工程材料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学生专业基础课中相关知识的不足成为了制约其学习结构学科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弥补先前知识的不足。首先,作者将各章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授课前向学生基础知识点。这样,学生便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开展学习活动。针对内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较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和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与此同时,学生以类似读新闻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也极大提升了其学习工程结构这一学科的热情。
这一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提升基础能力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使得教师的授课过程相对轻松。同时,能将力学知识、材料知识与结构知识有机融合,加强了知识本身的整体性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工程结构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无论是课本还是规范,其对设计流程的讲解和论述大多缺乏整体性。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思路不明确,过程不清晰的现象。为此,作者将各类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制作成设计流程图,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这一手段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内容框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设计类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反思和师生交流中的作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在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和弥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总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首先,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这一工具向教师反馈听课情况,帮助教师合理安排下一阶段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积极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向教师询问相关知识问题,教师予以解答的同时也可将共性问题向其他同学推广。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师生交流,在促进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特别针对青年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能力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其迅速掌握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
四、工程结构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所取得的成绩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笔者在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了对比性教学实验,即针对高等级公路管理与维护、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三个专业,分别选取本专业1班进行常规教学,选取2班进行微信辅助教学,以此验证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与此同时,作者调取了各班级工程材料、应用力学两门基础课程的综合成绩,发现各专业不同班级的基础课程学习情况基本相同,成绩幅度变化不大。在微信辅助教学中,作者主要通过课前预习知识、课后进行课堂点评和作业辅导以及定期公布重难点和考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比性教学,利用微信开展辅助教学的班级工程结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教学法的班级。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各专业学生工程材料和应用力学这两门基础课程成绩相差不大,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平均成绩相差幅度不超过2%。而针对实验组学生开展工程结构微信辅助教学之后,其工程结构平均成绩较接受常规教学的学生高出大约5%。因此,通过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微信辅助教学这一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55-02
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高职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的院校,所以项目教学法是完全适用于这门课程的,让学生不仅仅能过全方面地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充分的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知识点广泛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当今的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所以要不断地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让这门课程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制定完整、正确的教学体系。
1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在这门课程中,大部分侧重于对理论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实践方面的教学,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起着讲解知识的角色,而不能和学生有良好的沟通,教学内容也比较传统,理论知识占据了大部分,与实际工作方面的实训有所脱节,这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领悟能力低,对课程内容不能够完全很好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机专业更加深入的学习不能奠定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学生对待这门课程没有创新力,动手能力差,不能成为技能型人才,所以一定要在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这样才能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设定,在课堂中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这种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师的带领下,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解成小项目,然后让学生独自完成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包括最后的实施和最后的评价。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最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和了解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有着很多方面的优势,包括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可以与实际的商业活动有必要的联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独立思考、设计的学习行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性,可以和其他很多学科相互结合学习,这也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方法
3.1 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性质的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加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忽略实践方面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项目教学法可以改变只是依靠想象力来理解理论知识,而是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这样能够起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能够把工作目标从简单到复杂过度,遵循单一到综合的教学模式,从原来的注重理论向注重实践方面过渡,把这门课程作为走向社会的一项技能。
3.2 注重任务为载体,项目是驱动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不只是遵循教师传递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和实践中寻找教学理论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把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分解为许多个小模块,并且要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能够通过因特网来掌握各项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学会利用情境来进行授课,在课堂中适当的提出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根深一层次的思考与讨论。
3.3 选取适当的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项目、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展示和评估、归档等,其中必须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项目,选取项目的时候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据,抽选接近社会工作的现实材料,但是其中也要包含重要的教学知识点,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身边实际的素材,这样更有益于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要对学生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学生能对自己钻研的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4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选择实用的教材,在项目中要把整个教学内容全部概括在里面,但是分类要清楚,采用项目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师要依据教学方法选择相应的教材载体。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素养都不一样,所以要采取分组的措施,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划分小组,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应的分工,既能做到独立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般知识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教材内容要选择小组形式来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老师的教导要有一定的限度,学生要有问题不能解决,老师要采取引导性的指导措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教学中最后的总结也要让学生能够从中总结到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最佳思考方法,能够清晰的总结技巧。
5 结束语
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所以在项目教学法中要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人才市场竞争能力,这样学生的就业前景才更加广阔,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总之,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的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学普, 邵长文.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教育与职业, 2013(24).
[2] 徐霞.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及其应用[J]. 电子制作, 2015(8): 129-129.
[3] 文益民, 谭爱平.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0(3).
[4] 蒙芳.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大众科技, 2010(7).
1.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是以课程为中心,通过网络优化和集成教学资源并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性管理系统,丰富的教学资源、无限的教学时空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发展趋势[1]。网络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甚至Internet上建立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实现教师备课、讲课,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师生课后交流、答疑、批改作业和考试等。
2.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高校基础课程(如:计算机信息基础、操作系统、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教学中,大都采用“授课+辅导”的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有以下弊端:(1)极易受到授课内容、教学时间等诸多方面的空间、时间、人员和学时的限制,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教师交流。(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大多采用大班上课,填鸭式讲授的教学手段,大多采用“黑板”+“课件”的教学手段,手段单一,统一授课,进度和内容没有根据学生层次区分,分层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未能全面体现和实施。(3)传统的考试模式和评价体系,已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片面的。
3.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如下特点[2]:一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二是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三是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四是教学发生的先进性;五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络教学平台既可以使学生温习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可以超前学习以后的内容,在网络上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或者在网上与他人合作学习,在网上写作业和提交作业等。
(1)教学内容信息化、动态化和实时化
我校自2012年引进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以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志、教学材料放在平台中,集文本、图像、视频等资源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便利高效的资源支持,实现教学资料的网上收集和共享,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化和实时化。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该平台获取课程信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协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极易受学时限制而有所侧重和删减的情况,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整体课程内容,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被动听、记和背,把学生当成装知识“容器”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根据对课程掌握的情况和认知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样使学有潜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得到应有的发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学习起点不一的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结构由“串行”变为“并行”,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又兼顾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将传统的探究问题学习变成任务驱动学习。
(2)创新了师生交流和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