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教育数字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15:45: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校教育数字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校教育数字化

第1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 高校建设 探究

1 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内涵

1.1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教育领域处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必然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之带来的是教学手段、教学思想、以及评价教学的标准等关系到教育基本问题的巨大的革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就是指:高等院校着眼于现代信息化手段技术的现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自身教育水平的发展的,全面变革高等教育执行过程中的理念,最终培养出掌握与新知识经济背景相适应的人才。构建数字化校园,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要跟踪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技术,引进高效率的科研、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高校教学教育质量和全面服务范围和水平。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是高等院校发展在当今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

1.2 教育信息化体系的相关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系统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建设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关系到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教育信息化体可以达到不同层面的理解。从硬件建设配制的角度来说,信息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体系成功建立运行的起点; 从软件建设配制的角度来说,相关制度和机构是保证教学平台信息化和教学资源成体系的保障,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硬件与软件、设施和制度相互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相互促进,是信息化教育完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校园数字化的内涵

校园数字化是建设网络化、数字化的学校平台,该平台的使用者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便捷的教育、学习、交流活动,从而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拓展校园的领域,使其跳跃出传统教育的范畴。校园数字化的健设意味着传统校园在教学效率、校园功能等方面的提升,达到教全面信息化的新高度。

总而言之,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校园,使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进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整合; 集成和管理当今的信息资源,构键科学合理的用户管理、调度权限;数字化校园在某种意义上承担着统资源一管理、统权限一控制的角色,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传统大学所不能发挥的功能。数字化校园也因此把学校的建设面向校外,面向社会,超越了时间空间的信息化虚拟大学。

1.4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建设数字化校园,其目标与要求在某些方面是契合的。该目标的显著特点是建设能够自动化办公、应用计算机手段辅助教学、蕴含现代信息化核心文化的校园。数字化校园应该以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设覆盖全校的、技术成熟、扩展性强的主干校园网网络,连接起学校的所有PC机工作站、局域网覆盖和设备终端,是全校平台的参与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

2 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2.1 平衡教育资源分配、协调软硬件发展

目前,信息化建设上,各高校过于注重投入资源于硬件设备、忽视了软件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究其原因是:硬件建设投入的财力较为直接,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较少,而且成效快,大部分学校领导只看到短期的利益。其结果不言而知,科研、教学、管理等关系到数字化校园的三大环节不能协调。因此,必须保证在硬件灵魂――软件系统的投入,保证其协调统一性。

2.2 引进高效的的管理机制

目前,建设校园网过程中,成立信息化工作指导监督小组是各高校的统一做法。领导小组是建设校园网最高责任机构,建设过程能否顺利推进,有赖于责任机构能否提升自己的领导才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引进高效的的管理机制,合理评估建设信息化的进度、预见相关问题和难度,充分利用并配置网络资源,实现数字化校园办公的自动化、教学的统一化和科研管理的公开化。对建设信息化校园有一个确定、成熟的计划,保证信息化建设攻坚克难,在相应的发展阶段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推进工作一马平川、顺利进行。

2.3 建设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

随着校园网相关硬件建设搭建完成后,应用系统应陆续建立。这些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科研平台管理系统。该三大系统的建立能极大提高管理、科研和教学的效率。但随着数字化校园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信息交流的密切,深化这些应用系统之间的协调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但是选用的各系统由开不同发商、不同开发软件开发提供,导致数据库的连接共享也各异,这就在形成了“系统孤岛”,使全校内系统的孤立,导致了低水平重复的校内建设,严重浪费资金,使管理、科研和教学跟不上学校发展的节奏。此时建设访问接口使各应用系统统一管理、调度,不同的应用系统,用户能够访问不同位置时需要使用相同的用户账号和登陆密码。使高校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构想在初期就能以较高的效率展开,提现以人为本的系统建设理念,降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繁琐性。

3 结语

目前,建设数字化校园都在各高校的紧锣密鼓的开展,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绝不是一挥手、一投足,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我们应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把握时代契机,大力推进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莎莎.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33.

[2]黄锦煜.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2(07):169-170.

[3]卢德江.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的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0):214.

作者简介

杨海艳(1980-),女,天津市蓟县人。现为天津天狮学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信息化。

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1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谓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 需要,以教育技术为动力,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和发展,使之成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其具体表现为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2 中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美国高等院校是当代信息技术重要的发源地,其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和应用水平堪称世界最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美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技术应用已渗透到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日本政府为了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以培养更多的信息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借鉴。新加坡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和图书资源信息化来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由于新加坡高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做保障,各高校都在教学中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从而使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国从1989年国家正式颁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算起,已经20年有余了。期间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2.1缺乏优秀的教育资源、软硬件发展不均衡

目前,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重硬件设备的投入、轻应用平台与软件的建设。因为硬件建设成效快,相对软件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较低。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网络的利用率低,教学、科研和管理很多领域的相关功能都未能实现。这种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既制约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如图所示)。

2.2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

目前,各高校均设有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园网硬件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均能发挥自己工作的优势,保证建设过程的顺利推进。但有时会出现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规模和难度估计不足,对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 办公自动化、教学和科研管理自动化没有很成熟的考虑。导致信息化建设虎头蛇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作停滞不前、无从下手。

2.3 缺少各应用系统间的接口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随着校园网硬件铺设完成,以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为代表的各应用系统陆续建立并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效率。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各自为 战的局面已经成为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矛盾。由于各系统的开发商不同、所用的开发软件不同,因此数据标准也各异,这就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同时由于各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访问接口,对于不同的应用系统,用户需要在不同位置分别访问,需要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使简单的应用变得异常的繁琐,系统的人性化大大降低。

2.4 缺少信息化人才队伍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要素。我们需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造人才、 各种管理软件的集成和开发人才、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应用人才。而目前的现实是各种人才都很紧 缺,尤其是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又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3 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 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

4 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校园可以理解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教学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现就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等加以论述。

4.1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网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可以在网上获取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教学、科研和管理所 需的软、硬件环境,为学校的每一位师生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如图所示)。

4.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原则

4.2.1 数字化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数字化原则。在数字化校园的各个层次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反映了一个学校数字化的程度,因此,在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分步骤的将原有的非数字化资源不断的做数字化处理,不断提升校园的数字化水平。

4.2.2 标准化原则

数据信息的标准化是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各应用系统要遵循相同的数据标准,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

4.2.3 统一化原则

为了便于各应用系统的集成,在各应用系统建设时要遵循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统一由网络信息中心或数字化校园管理办公室协调管理。

4.2.4 集成化原则

数字化校园庞大的数据应该是可以实现集成的。诸如教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智能办公系统等各应用系统实现一定的服务,其数据资源通过数据仓库存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4.4 数字化校园的规划

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很方便地出去,能够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更多的用户,达到数字化目的。

4.5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网络服务系统建设、网络应用支持系统建设、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网络以及工作在此之上的服务器系统等。基本网络服务包括最常用的 Internet服务和实现上层网络应用所依赖的基础服务。应用支持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教学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等。信息服务系统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获取各种应用系统的服务。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资源资源建设应用

[作者简介]赵方(1977-),女,河南登封人,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郑州50007)汪行舟(1979-),男,江西抚州人,赣南医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赣州3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7-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已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通过几年的建设,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学与教的方式上的变化却不明显。本文通过对河南工程学院专职教师的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分析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探究高校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争取为其他高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借鉴。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

调查的基本目的在于获取专职教师对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态度及需求。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所用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对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情况;教学中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情况;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态度;目前校内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开放题)等。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集中发放,当场收回,所获信息真实可信。

(二)调查对象

根据调查问卷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取了本校院11个学院的专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包括纺织工程系、安全工程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服装设计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数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经济贸易系、艺术设计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软件学院,共20个系(学院、中心),涉及多个学科不同专业,既有专业课教师,又有公共课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覆盖性和较强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189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对疑似无效问卷进一步筛选,把漏选题目较多的问卷认定为无效问卷,此过程中又滤掉1份,最后确认有效数据为:发放问卷220份,回收189份,回收率为85.9%。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8.9%。

(一)教师使用的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通过哪些方式获取需要的教育资源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见图1),目前80.2%教师所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其次是电子图书期刊,占56.7%,而在过去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现在被教师选择的比例只占43.3%,远低于网络,而只有21.9%的教师选择使用光盘。可以看出,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己成为我校教师的主要资源来源。

(二)教师对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获取和使用资源,教师对学校资源建设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校资源建设的规划和学生的使用。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

1.教师对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的态度。调查显示(如178页表所示),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丰富程度一般,而对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有39.6%的教师认为比较丰富,而有两成多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自己需要的几类资源。上述数据统计说明,我校已有的资源类型和数量还不够丰富,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需求,今后学校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丰富程度上还要有所提高。

2.对目前学校拥有的教育资源满意度。对于学校目前拥有

的教育资源,从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62.6%)的教师基本满意,34.8%的教师不满意,仅有2.1%的教师满意。由此可见,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对于学校所拥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态度是基本满意,但是还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对学校的教育资源不满意,这表明我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

(三)教师开发资源的情况

在教育资源建设中,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应该是资源的主要来源,教师开发的资源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调查数据显示(见图3),77.0%的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其次是传统纸质讲义和多媒体素材,分别为35.8%和34.8%,选择开发网络课程的只有18.2%,而开发教学录像的老师就更少了,只有10.7%。可见,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主要是与自己教学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随着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的增多,许多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就需要有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这里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PPT教学演示文稿。

(四)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情况

教师不仅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者,也是主要的应用者,更是学生使用教育资源的主导者。该部分主要通过调查数据了解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倾向。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被抽样调查的教师有将近80%在平时上课时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14.4%的教师偶尔使用,不使用的只有6.4%。调查数据说明,我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

2.网络课程使用情况。“天空教室”平台是河南工程学院购买的管理学校网络课程资源的平台,学校花费大量经费购买,每年还要升级,并指派了专门的部门负责,学校建设的网络课程都在该平台上。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只有2.7%的教师经常使用该平台,17.1%的教师偶尔使用此平台,44.4%的教师从来没有使用过此平台,还有35.8%的教师根本没听说过。可见,使用该平台上资源的教师比较少,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校方和该平台管理者的思考。

3.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图书馆可以说是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文献资源中心,本项调查主要了解教师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主要是指电子资源中的商用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调查发现,选择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的教师达到了94.7%,使用电子书的教师为29.9%,经常浏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为15.5%,56.1%的教师选择使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选择使用外文数据库的为56.1%,选择其他资源的占5.9%。这项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教师都使用图书馆资源中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其他资源使用率相对比较低。

(五)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情况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是有效的资源?如何满足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这是资源建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只有了解教师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

1.教学资源类型需求调查。对于教学资源的类型需求,教师需求最多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达到88.2%,其次是电子教案占69.5%,网络课程和教学软件基本相当,分别是44.9%和41.2%,教学录像和专题学习网站的需求分别为35.3%、33.7%。从调查数据看,教师需求比较多的是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于其他资源类型需求也比较高,这说明教师需求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2.教师需求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倾向调查。对于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课件、多媒体素材和软件资源几种常见类型的教育资源,绝大部分教师均表示有迫切需要或需要。而校内这几种类型的资源,只有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他几种资源则比较少。关于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否满足需求的调查,接近6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基本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有40.6%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通过对教师的需求调查可以看出,教师需要数字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软件资源等,而这几种类型的资源学校的丰富程度一般,也只能基本上满足教师的需要,有些甚至还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今后学校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时,要丰富教育资源的类型,不仅仅是购买几个数据库的问题,更应该考虑到资源的多样性。

三、总结与建议

(一)结论与分析

通过对本调查的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大多数教师对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不够满意,他们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尤其是很多教师认为,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素材资源、软件资源这几种类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一般,只有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其次,大部分教师平时上课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最多的教学资源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而网络课程等其他几种资源的使用率是非常低的。第三,教师需要多样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软件资源等,而这几种类型的资源学校的丰富程度一般,也只能基本上满足教师的需要,有些甚至还不能满足需求。第四,绝大部分教师具有资源共享意识,不仅希望能从他人那里获取资源,同时也愿意将自己的资源供他人共享。

(二)建议

1.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有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资源库、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教师教学网站群、专业课程资源库等多方面。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硬件、软件、管理模式和制度的建设等,所以,学校不仅要重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环境的建设,还要重视软环境建设。除购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外,学校应该制定一些奖励政策,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教育资源。对于资源的管理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构建标准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对学校的教育资源实施统一管理,便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2.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研究。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必然要求教学方法和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不应该仅仅把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看做是方便自己教学的手段,应该积极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有效性教学应用研究,研究使用资源的角度、方法和技巧,探究数字化资源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的影响,构建应用资源教学的新兴教学模式。另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的教学改革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投入一定经费,支持教师开展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授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3.构建良好的使用环境。资源的使用与共享都需要构建良好的使用环境,首先要解决的是硬件环境的建设,硬件设备的配置不合理会影响资源的使用和共享。尽管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学生宿舍等已经基本上联入校园网,从这个结果来看,硬件技术已经不再是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但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互通的问题,由于学生宿舍接入的不是教育网,学生访问校内教育网的资源就受到限制。另外,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却不能上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使用网络资源,尤其是网络课程的资源根本没有办法给学生演示,导致网络课程资源使用率比较低。因此,学校应该建设良好的资源使用环境,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校园内无线网络覆盖,为用户构建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的资源共享。

4.制定鼓励资源共享的相关政策。资源的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众人齐心合力贡献资源,资源才能越来越丰富,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大家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教师拥有的资源可以采取适当的付费的方式,鼓励他们把资源拿出来与别人共享,也可以采用资源交换的方式,拿自己的资源与别人资源进行交换。比如,可以根据用户上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一定的资源下载使用权限。而对哪些受科研经费资助产生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要求他们无条件地拿出来实现共享。比如精品课程资源、学校或院系聘请的专家报告或讲座资料等。

除此以外,由于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集合多学科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着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多学科交叉、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师生对其能否有效利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所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需要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核心,尽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同时,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时,教师需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高校用户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共享日益提高。高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要满足于教学应用,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建设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类型,为师生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教和学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姜中皎.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

[2]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高校图书馆;教育服罩柿浚惶嵘;策略

高校图书馆对高校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知识载体。因此,高校十分重视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但是,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纸质资源利用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和教职员用的知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十分重视图书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服务方式。但是,由于高校在数字化背景下缺乏充足的教育服务经验,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在文献信息、数字资源格式以及阅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高校图书馆积极解决。研究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背景下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而且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1.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服务现状

1.1教育服务理念的转变

数字化载体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载体,传统的纸质资源向虚拟数字资源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视馆藏资源的收藏而忽视了馆藏资源的利用,而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采取馆藏资源收藏和利用并重的教育服务理念,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知识载体作为,满足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另外,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更新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的现代图书馆管理方式。

1.2馆藏资源多元化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资源逐渐丰富,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化的虚拟馆藏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积极重视数据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建设,构建数字资源平台,建立纸质资源与数据资源并重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并且,高校图书馆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中的数据资源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加快建设虚网络图书馆,以适应数字化的发展。

1.3服务模式实用性化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而且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对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责任,以培养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和网络使用能力。例如,各高校积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向学生讲授文献检索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学生的科研能力。

2.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面临的问题

2.1纸质文献利用率降低

首先,在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搜集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能够在宿舍或家里利用电脑搜集信息,大学生到图书馆进行信息搜集的次数大量减少;其次,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主要运用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这是因为数字资源搜索、保存和携带都比较便利,而且,使用数字图书资源能够避免磨损或丢失图书,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利用率降低。

2.2文献信息开发不足

首先,高校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开发较弱。虽然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改变教育服务方式,开展了信息化的图书检索,节省了学生查找图书的资源。但是,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缺乏对文献信息的开发,没有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信息资源不够系统;其次,高校图书馆缺乏对读者行为的了解,没有全面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规律,也没有根据读者的读书需求购置相关的图书资源,导致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读者的阅读需求不相符。

2.3数字资源格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多为文档格式,而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图片、文档等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但以的数字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另外,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推送服务不够完善,学生在无法登陆学校图书馆平台的状况下无法进入学校的图书馆系统,严重影响图书馆教育服务的质量。

3.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3.1树立图书馆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应积极树立泛在图书馆理念,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尽量使各种智能终端都能够接入高校图书馆网络,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为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促进基础设施泛在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云服务,构建超大规模的云服务平台,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其次,高校应积极促进服务内容的泛在化发展,摒弃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结构化的图书馆数字馆藏资源,加强对数字化馆藏资源的推送服务,提高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

3.2积极开发文献资源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一站式检索方式,提高信息资源检索效率。为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分析和整理,对同一主题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并且要整理每类信息资源的下载量和浏览量,根据收集的信息和信息分析效果建立科学的信息检索方式;其次,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的多元适配,充分考虑多元化的移动终端接入,增强高校图书馆的适配性,以方便读者随时随地地进行知识浏览;最后,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推行文献资源同步阅读,积极引进最新的图书资源,加强书籍作者的沟通与协商,同步更新电子图书馆。

3.3加快搭建移动开放平台

移动开放平台需要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为学生提供导读和导学服务,创新图书馆教育服务模式。首先,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推行导学服务,加强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和阅读指导。为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建设阅读与科研微信群,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加强运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导读服务,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另外,高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讨论和思考,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加学生的阅读收获;最后,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嵌入式推动服务,根据师生的阅读需求,积极调整图书馆的数据资源结构。并且,高校应根据读者阅读需求的差异性开发数字资源嵌入推送软件,开展个性化信息推动服务。

参考文献:

[1]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关联研究――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图书馆的思考[J]. 李浩.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4(06)

第5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字化;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25-03

Strategic Thinking of University Digitiz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Wang Cong, Chu Jianjie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e urgent need to adap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University’s dig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 sharing mechanism, so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ccurately grasp the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digitization; resource library

1 我国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1]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这也是“十”中多次提到的核心内容,尤其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我国高校面临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的需要,教育教学面临资源标准不一、重复建设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优质资源搭建的步伐。由此,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涉及多方面[2],对于各个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获取信息量基本上来自于互联网及其衍生形式。各类专题教育网站及学习资源库的搭建、网络课程的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考评、学习平台的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国内外远程视频,如会议、答疑、授课等,这些都是辅助教育教学的不同方法,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无论教育教学资源的种类和范围怎样界定,教育机构和社会系统间的信息沟通、教育学术组织和高校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内部学院和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对接,都是高校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的内容,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资源的区域有效共享。

目前,教育不均衡问题仍困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除教学“硬件”的均衡配置,“软件”即优质师资的均衡更为关键。教育信息化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为了搭建数字化校园环境,购置相应软硬件设备,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开发、存储、利用和共享提供服务,对于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说,资源的认知和有效利用成为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关键。

2 优质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资源的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中,教育资源建设者普遍提供资源管理平台和所谓大容量的资源库,作为资源服务内容,往往倾向于本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虽然一定程度上短时间满足区域范围内资源的需要,但缺少与外部资源的联系、交流和对接,资源建设的认识角度单一,对教育资源的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导致各种资源的凌乱和重复建设,不符合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律,网络共享互联的功能与优势在资源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出现资源逐渐匮乏,并且在宏观上难以形成正确的教育引导。

随着教育教学网络化的发展[3],相关资源的产权界定问题越来越敏感,对于网络平台下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没有做出更明确和具体的界定。资源的复制成本极低和传播速度快,在实践上更体现出资源来源的可追溯性,尤其像远程教育这种不可预制的资源形态,更加大了合理使用资源和管理资源的难度。

2.2 资源的需求

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产品的数据的“量”和资源的“质”,一旦安装到高校资源库,必须符合教育教学使用的基本要求,为一线教学、科研、实验提供强有力的数字素材保障。例如,在国内一些区域教育资源中心的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检索和查询的步骤非常多,从登录到认证,再到确认,常出现IP限制,并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界面视图和讲授逻辑不符合正常的习惯性认知思维,书籍文献在品种和数量上供应不足,各大高校之间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缺少沟通与交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评审不能只注重任务的完成和审核结果的取得,而忽视受教者对全学习过程各环节的需要。

考虑到资源来源的准确与速度,充分发挥商业开发与教育自主完善的各自优势,高校对引进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和使用,引导教育资源的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保证教育资源运营的规范化和高效性。这种产业化机制可以实现合理的计费制度、公平的淘汰机制,鼓励制作者向高水平接近,并快速向全社会推广。

3 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特点

为整合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育部每年在部分高校启动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4],初步形成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模式,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习型社会的公民素养、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战略”为价值目标,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专题建设为核心,服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各高校发展侧重点和文化底蕴的不同影响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影响资源共享和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的可行性。近几年,教育部组织各高校,尤其是具有资源应用特长的高校搭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库网站,并建立与国外高校部分视频公开课资源的链接等。全球化的共建共享资源使得数字化这一特点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会成为阻碍因素。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半以上的本科教学课程为在线或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呈现,英国开放大学通过远程在线教育提供硕士学位。相信目前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是暂时的,也需要全社会的响应和支持。未来我国高校资源必将拥有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5],资源建设计划周密,网络平台功能齐全,文献资料信息量大,数字信息传输快、渗透性强,全面易用的操作系统,以及丰富的在线交互式教育资源,能够满足任何人随时随地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共建共享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有着深远影响。

4 几点策略分析

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4.1 资源开发、应用和共享并重

发挥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势,建立系统激励制度、通过协调资源开发的标准、资源应用的环境,形成一定的组织架构,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途径,达到有价值资源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各地域教育资源各有特色,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同时挖掘数字化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及文化的资源,形成开放统一的平台。

4.2 资源标准以资源需求者为主体

各高校根据各自优势进行分工和协作,联合搜集本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的精品课程资源,制作相对系统类别的精品课程库,资源库之间尽可能形成互操作、互交换和访问数据,打破地域限制,以满足广大在校学生的不同需求,并适应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以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来提高我国网络教育水平。

4.3 提升高校文献图书的网络化程度

高校图书馆是教育教学资源扩展共享途径的又一强大资源库,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编目、统一对接、馆际互借的形式,增加网络图书量。采取优势互补等措施,建立方便查阅、扩展性好、高安全、远程访问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师生能快速有效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

4.4 适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标准

根据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教育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支持跨校对接、多方合作及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带动,统筹兼顾教育发展水平悬殊的学校,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参考国外先进的资源内容表现形式,从收集资源转向制作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专题的形式完善资源,提供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应用信息反馈等服务,侧重于数据库管理资源应用环境的建设,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丰富区域性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总量,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4.5 多元与规范的多媒体资源

教育教学类的资源尤其处于高校环境下,应时刻注意信息的规范性问题,资源必须对受教者的身心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且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将各类媒体形式融入资源的获取途径中,在科学地、清晰地展示资源类别体系结构的同时,也要实时根据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增强资源的展示效果,使资源“引导学习”的角色持续健康的发展。

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评审机制,规范资源的建设管理行为,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微观层面上,需要确定资源评审的操作指标,评价指标的制定要突出其教育特性和新课程标准下对资源建设的要求,并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EB/OL].http:///Index.htm.

[2]路秋丽,魏顺平.网络教育资源标准及标准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7):81-87.

[3]李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1(3):I0003.

第6篇

Abstract: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it is indispensable for information in human life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the advantage of digital library in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conducting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digital library were proposed through presenting status of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信息素质;图书馆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library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212-02

0引言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面的信息社会。信息的存储和传播量急剧放大,它和人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大到国家安全、经济决策、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商品买卖、甚至农产品的种植和卖出,都与信息活动密切相关。信息畅通,就能保证事半功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对信息的搜集、传递、利用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大学生而言,信息素质是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现代大学生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各种意识,譬如社会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但对信息意识的培养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大学生信息意识和检索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地作用。

1信息素质概念的由来及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况

什么是信息素质呢?简单地讲就是人们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察信息素质的强弱大致从三个方面内容入手。第一,是否具有信息意识,既指对信息反应的敏锐度。第二,是否能够准确快捷高地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客观、审慎地考量和利用的水平。第三,信息道德,既指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遵守与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即社会因素,维护他人的知识产权、隐私权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以为能够到图书馆通过检索机查询所需的书籍、文章就具备了信息素质。其实二者还有很大的差别。文献检索是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是介绍查找文献的方法和过程,而信息素质更注重对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它还涉及到法律、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的有关部问题。例如,知识产权的维护,辨别信息的真假,分析信息的价值及成本效益等。

美国是最早明确信息素质概念的国家,1989年明确说明“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能够敏锐地洞察信息需求,并能够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1]

在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的基础上,信息素质教育首先受到了发达国家教育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美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早,而且有相应的国家机构监督和检查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并且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培训标准和内容,从小学生开始接受教育,主要培养信息检索和处理的综合性能力。

在亚洲的日本,政府对信息素质教育也非常重视,同样是从中小学就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并且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大量应用到教学当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氛围,并在教学中不断灌输信息道德意识,从而达到提高信息素质的目的。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被介绍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尚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表现为对国外发达国家大兴信息素质教育的举措反应迟缓。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高等学校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课的教学来实现,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不纳入必修范围。从1997年起,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才逐步走向正轨,开始有。之后,举办了多次以信息素质教育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2]

进入21世纪,在全社会推进公民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更是日新月异。信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牵动着人们的生活内容,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而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大学里仍有1/3的学生不懂得利用本校校园网上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另外,虽然多数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背景知识和必备的网络基础知识,但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满足自身深层次的文献需求时存在诸多障碍。另外还有20%的教师缺乏信息检索知识。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的普及,使得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设备及人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历来都被作为信息素质教育中心。

2.1 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教育资源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有优势是其它部门无法比拟的。以我馆为例数字化资源目前有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篇博硕论文,以及计算机和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库等等。另外纸质期刊达一百余万册,还有各种音像资料。如此庞大的资料体系为广大师生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寄出。同时由于互联网的作用,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信息共享带来的好处,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2.2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随着电子资源尤其是网络手段的运用和发展,建立起良好的人机对话平台,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日益先进,使用更为便捷,强大的公共检索系统的建成和电子阅览室的运用,使高校图书馆实现了查询、阅览、服务的全面自动化和人性化。强大的馆员队伍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推送和答疑服务,解决读者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障碍,同时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起到引导和导航的作用。使得读者在应用数字资源的时候不再迷茫,获取信息更加快捷。

3如何发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本着充分利用本馆现有资源和借鉴兄弟馆经验的前提,就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局域网通过校园网实现与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联系,共享网上资源。

高校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应整合校内外信息资源,同时借助跨数据库搜索平台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建立特色数据库和专业门户网站,引导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检索和应用,更好的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服务。

充分利用文献检索课程,锻炼大学生的独立应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具体教学案例,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检索,网络检索在文献检索中的重要作用,并能熟练应用。特别是利用几个著名的数据库开展交叉多主题检索,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利用校园网络开发网络信息化管理办公平台、图书管理及借阅系统、课件库、电子图书库等,让师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信息的气息,并融入其中。

腾讯开发的QQ软件是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QQ作为一种聊天软件,其用户规模之大人人皆知。更主要的原因是QQ普遍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因此利用QQ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能够最大范围地拓宽实施范围和培训对象。

分层次、分阶段对馆员进行信息素质的培训。馆员知识结构和层次的高低是保障信息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前提。在高校图书馆应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新老馆员并制定相应学习、进修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做到同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例如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引进可以提高信息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证。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和法规,克服“重讲解,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对信息的主动需求意识,保障信息素质教育朝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地发展。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利保障。同时也是信息素质教育服务的重要基地,在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能充分宣传馆藏,提高馆藏利用率,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信息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作战,共同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信息素质教育也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内容将不断深化。所以,图书馆应加强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更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目前我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采用数字化技能教学,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不能否认,数字化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本文将针对数字化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数字化技能 高校 英语教学 具体措施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在提高教育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以此为契机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尤其是将数字化技能应用到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并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信息科技起步较晚,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改进。

1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结合研究的现状

数字化技能就是可以将图、像、声、文犹记得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技术形象生动的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出来的技术,这其实就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了数字化技能教学,尤其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技能备受推崇。因为英语教学由于缺乏语言训练的环境,因此教学过程往往显得枯燥。但是数字化技能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客观来讲我国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数字化技能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进一步结合,也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根据上文我们了解到我国数字化技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技能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下文就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2.1数字化技能的运用不够科学

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高校的学生反应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字化技能使用过于频繁,使得教学趋于形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知识很多,学生走马观花的看一遍,能吸收的知识甚少。可见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盲目的运用数字化技能不利于学生专心学习英语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2.2数字化教学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推广应用的数字化技能还不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数字化技能会降低课堂教学的灵活度,使教学进度趋向形式化。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口头授课,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度的调整教学进度。但是数字化教学忽略了师生交流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2.3数字化技能与教学内容不符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英语教材与数字化技能并不是很相符,由于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不方便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数字化技能。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视听说固然很重要,但是单纯的利用数字化技能很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不能与教材的内容相融合。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进一步促进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下文将针对上文列出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3.1提高师生的数字化技能

我国高校应该大力提高师生的数字化技能,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熟练的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运用数字化技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2科学的整合教学的课件

我国应该进一步整合高校用英语教学的课件,提高对教学过程中视听说的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与数字化技能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能将相关的教学素材形象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技能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数字化技能还不够完善,因此务必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数字化技能,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不断地完善创新,形成自己特有的数字化教学学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能在我国教学中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但是不能否认,数字化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杨海妮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秋.探析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

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 教材 电子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17-01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计算机教学、数字化课堂、网络式平台在高校中越来越普及。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学校学科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成果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凝结与体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传统的教材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 数字化教材的理解

理想化的数字化教材,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达恩顿在《阅读的未来》中将它描述为:这种电子书呈现金字塔状的多层次结构,“最高层是主题的简要概括,接下来一层可以详细分析论点的不同方面,第三层由说明文档组成,第四层是理论文章或史学资料,第五层可以提出教学的主张,第六层记录读者调查报告、读者与编辑的交流和读者来信”。目前,数字化教材多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数字化教材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它通过图片、音像、动画、网络等多种媒体最佳地向学习者表达课程内容。数字化教材在国外的出版社中已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我国国内各个出版社不同程度地介入数字化出版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还是比较缓慢和分散的,数字化教材的定位还是作为一种辅助教材。

2 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遇到的问题

(1)观念问题

纸质教材成为教材主体的形态已存在多年,其蕴含了一整套逐渐形成且日趋完善的教学体系,容易为师生接受学习,因此数字化教材替代纸质教材不会一蹴而就。

高校教材的选用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习惯性的延续。如何在数字化校园教育环境下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适应数字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是一巨大的挑战。对于教材的使用者―― 学生来说,选用数字化教材也有缺点,如阅读器,网络等要求。传统出版物毕竟具有阅读舒适等优点,传统的阅读习惯还是纸质阅读。一些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现在虽然已经有部分出版社开始进入数字出版领域,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出版业对数字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

(2)数字化教材版权保护问题

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问题成为制约数字化教材建设的重要障碍之一。电子产品的特殊形式,极易被复制盗版,且我国版权保护还有待加强,使教师在建设数字化教材时有诸多顾虑;同时,数字化教材出版涉及多方面利益,如果相关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发展的进程。

(3)出版费用与收益问题

数字化教材通常只相当于纸质图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但是出版及发行全过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比如高额的设备、稿费、版税等支出,其成本也不容忽视。目前数字化教材低价,主要成本是摊在传统出版物身上。

3 对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3.1 高校数字化教材建设是大势所趋

(1)现代技术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平台的构建,Ipad、智能手机等电子阅读设备功能的不断完善,网上大学的不断建立,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数字化教材的使用搭好了舞台。形态多样的数字化教材,具有区别传统教材的独特优势,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对知识的需求。数字化教材的兴起会给整个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

(2)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

现在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渐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面发展,大学教育由侧重于知识传承发展为要求大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诸如此类的变化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材。信息时代的高等学校教学,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源源不断地引入、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教材数字化与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建立,具有先进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

(3)青少年群体对于新技术和新事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他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无线网络在电子资源库查询资料,进行数字阅读。数字化教材,融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数字化教材不限时间、空间等优势也使大学生阅读更加便捷。

3.2 高校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

第一,理念的创新。数字化教材作为先进的教育手段之一,它不但能改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缩小地域教育水平的差距。因此,数字化教材的建设理应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该重视数字化教材建设,学习借鉴外国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加强数字学习环境的建设,既要加强教学内容数字化,还要教学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

第二,以高校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通过建设立项开展培育,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骨干教师加强教材数字化建设。应加强调查研究,优化选题,优选编者;选择特别是有国家级“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支撑的教材或处于发展前沿、具有开发潜质的课题或适宜的专业,优先进行数字化改造或建设,以点带面。还要充分利用纸质教材出版的丰富经验和资源。

第三,加强与国内有影响力出版社及大学出版社的联系和合作,发挥高校和出版社的优势,为学校数字化建设提供资源,也使数字资源的优质资源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有更好的通道。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材数字化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其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发展、逐步成熟,需要社会环境、应用条件,消费习惯、国家政策等各面的共同支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化高校外语教学

一、高校外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建设及使用。各高校进一步增加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投入,以实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交互性和时效性。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视听说音视频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覃幼莲,2014)、开发信息化平台建设、外语语音实验室建设(王凤鸣,2016)等方面,这些教学设备及资源的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高校对于外语教学趋向数字化的大力支持。基于互联网中的外语数字化教学资源为高校的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创造了教学环境的仿真性、交动性、实效性。陈坚林,张笛(2014)认为充分发挥并且利用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提高学生外语的学习效率是各高校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根本目的。目前,我国高校外语资源建设已初步形成,但是外语教学中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力度还有待提高,集中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校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止于计算机多媒体展示阶段(如PPT文稿演示、播放课件、光盘等),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局限性和校内技术支持不到位等不足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应用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王凤鸣,2016)。高校外语教学中利用的教学资源相对统一且信息更新缓慢,造成教学内容滞后,教学过程仍以教师教授为主,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不显著(覃幼莲,2014;王林海,张晴,马兰,2014)。因此,在各高校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化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实施完整的校内信息技术管理制度,整合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大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力度是提高高校外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概况

“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其体现在教学中的根本形式是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根据张力(2008),徐中云,伍文进(2016),数字化教学资源涉及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计算机软件或相关平台系统”,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等。数字技术是支撑计算机更新、网络信息建设的基础,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下应用的各类新媒体、电脑教学软件、网络学习平台等都可以被统称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元的网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海量的数字化教学信息以及优质的教学平台。在网络学习平台中,MOOCs(慕课)是国内外较为有名的“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张岩,2016)。到了后慕课时代,SPOC翻转课堂作为其产物,促成了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王娜,陈娟文,张丹丹,2016),同时还有SEE、Coursera、MIT、网易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等平台(张莉,201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趋向成熟,移动学习(张莉,2014)为外语教学的方式提供了便捷性和灵活性,如学生可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更为轻便的移动设备中的外语学习软件进行听写、跟读等练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性。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外语教学中的必然性

“互联网”是实现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传播载体,高校外语教学是语言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将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活动相整合,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语言教学技术化达到了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胡加圣,陈坚林,2013)。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使“互联网”基础下的高校外语教学的教学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外语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开放;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授课方式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高校外语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加强对教学活动和对学生的管理。根据陈娟文和王娜(2016),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其多元、广泛、开放、微型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宽了外语学习的深度,有效地达到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和自主性,推动了外语教学的革新。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有其必然性。

四、结束语

多数高校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还存在疑问和局限性认识时,杨现民、余胜泉(2014)提出了关于数字化教育转型的理论,介绍了基于信息数字化技术衍生出的“泛在教学、智慧教学、智能管控”等教育理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更新加速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推广。但是由于各高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设备建设等客观因素影响,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加强、深入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顺应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创新应用新的教育技术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

[2]张力.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发展对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