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15:45: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第1篇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政府投资或参与控股的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因此,做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日益增加,从而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若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严重阻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会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历和实践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其相应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1.1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在提供服务或是经营管理中持有时间大于1年以上的,单位价值超过一定数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例如房屋建筑类、机械设备类、交通工具类、文物和陈列品类、其他固定资产等。根据人们需求的不同,固定资产又能细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大、物质形态不会发生改变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投资规模大、种类多、管理复杂等。

1.2固定资产管理简述

固定资产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指按照相关资料对企业所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由于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特点,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制度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等。固定资产管理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固定资产的增加、使用、维护、变更、核算、盘点、评估和处置等。

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情况

当前,不少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情况,具体表现为: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维护保养;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多,职责分工不明;管理中经常出现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的情况等。由于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情况,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相关机构经常出现随意调动和变动情况,而往往忽视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办理,这样极易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甚至出现公物私占情况,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将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2.2固定资产购置不科学

企业固定资产购置管理,通常是由企业的主管部门执行。但是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主管部门不一定是资产使用的直接管理部门,就会经常出现主管部门对企业固定资产状况缺乏详细了解,只是负责各部门编制计划的汇总和大致的额度范畴。另外,企业主管部门还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事前和事后监督情况。

2.3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能够明确固定资产的价值,以便对企业所持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然而,固定资产核算是一些需多部门配合、工作难度大、费时费力的工作,加上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特点,这就对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缺乏先进性、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是当前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策略探讨

3.1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资产中占比重较大,固定资产管理在整个企业资产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但实际上,固定资产管理却是企业资产管理中极为容易忽视的环节,而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必须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企业应进行大力宣传,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组织员工积极参与,提高企业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培训中还应强调有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得企业员工做到自觉守法。另外,还应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同时加强固定资产核算、清查工作。为了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还应建立奖惩机制,实行奖优罚劣,这样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

3.2固定资产购置科学预算,加强事前事后监督

企业各部门应重视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工作,根据实际管理权限,各专业部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在计划中详细说明购置资产的用途、价格、种类、数量等,最后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核,获得审批后将该部门的购置计划列入企业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中。若是实际购置资金与上报的购置计划资金不相符,但是又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则应进行特别审批获准后才能进行购置。另外,企业主管部门还应加强事前和事后监督,以此确保企业投入的购置资金不会被浪费。

3.3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和处置

针对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缺乏先进性、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问题,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固定资产特点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同时在选择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时,应做到与时俱进。其次,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处置时,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处置程序,进行统计、评估和处置等工作,及时到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处置手续,保障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4 结语

总之,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其相应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娇.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现代商业,2013,30:102.

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全民所有,在经营管理中主要的目的是要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所有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是确保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与生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一)国有资产的含义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它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或是经授权的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分别代表国家以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经营性国有企业,主要通过经营生产,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与使用,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公益性国有企业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行下,部分资产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服务,部分资产经营带来的经济效益用于回馈社会。如国有保安公司,是国有企业中典型的公益性企业,它的社会效益往往要大于经济效益。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资产的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整合优化,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减少企业资产的闲置、流失。资产是企业经营运作的前提,管理是使用企业资产的重要环节。

1.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的必要保证

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优化整合闲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是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的保证。

2.规范管理的需要

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更新、企业的不断发展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现有的管理制度没有进行更新,存在不规范与管理上的漏洞,已不适应当下的管理需要。加强与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促使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更加规范与切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只重视经营业绩,与流动资产方面的管理,而不够重视企业的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经常出现固定资产重复的采购现象,资产日常也缺乏维护与保养,后续管理未落实责任到人,在使用过程中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划分不清,难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导致资产因闲置、保管不善等而流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固有的相关国有企业的法规制度已不能有效地结合市场发展需求

国有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它既要遵守一般企业适用的相关规范性的规定,又要遵守国有企业所特有的相关法规,从发现问题到制定政策法规,其过程相对漫长。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后,新的问题已又出现,周而复始,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不健全。而一般企业可以在《公司法》、《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规定范围内,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对策,并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在国有企业里,由于高层管理者绝大多数是委派的,并不是企业资产、权益的所有者,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薪酬考核在原行政单位,对资产的经营管理观念不足,仍停留在行政单位管理观念上。受委派的管理者在职期间与离任后,未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管理者在任期间不重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与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固有不健全、不完善的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加上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执行力不如一般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文化也不及一般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因素。

(三)资产的使用缺乏监管

制度的不健全、体制的不完善,出资人职责与监管的不明确,使得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上先天不足。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着不同的监管要求,具有不同特点的监管重点、要点。国有企业的管理与监督往往都是“政出多门”,这一状况必然导致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各个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责、利的行使、承担的混乱。职责与责任的不明确,以致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使用、处理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

(四)资产的闲置与流失

1.资产的闲置

制度不健全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存在缺陷、漏洞的。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国有企业在资产与物资的采购上是造成资产闲置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预算管理,采购存在临时性采购、突发性采购,采购的手续、程序不完善。如国有保安服务企业按受政治任务的临时性大型社会治安安全保卫,往往是突发性的,物资是根据现场安保需求购置。采购后的后续管理跟不上,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协调不畅,资产的在跨部门调动存在责任归属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难度大,以致造成资产的闲置。

2.资产的流失

制度的不健全给资产的闲置提供了温床,管理上的不力出现管理上的漏洞。资产的保全缺乏监管,维护、保管的不力,造成资产遭受不同程度、原因不明的流失。如上文所述,突发性、临时性采购的物资,往往是使用率不高的,甚至是只有该次任务特定使用的物资、设备、器械。使用收回后,由于企业的保管不善、管理疏忽、管理漏洞,以致该批资产的流失,给国有企业资产造成损失。

(五)考核机制不健全

企业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往往是业绩指标,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往往是被忽略的,或是没有制定资产管理的考核追责制度。在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不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考核机制也相对不健全,没有将资产管理的职责与员工的绩效挂钩进行考核,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追责制度,从而无法促使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对资产管理的责任心,也无法促使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经常出现资产的重复采购,导致资产的闲置。由于资产管理不善,疏于监管,最终造成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资产管理的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不能偏向地进行管理,特别是实物资产的完全与完整,是出资者对管理者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考评指标。在实物资产较多的企业里,实物资产过多闲置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绊脚石,过多的闲置不能提高资产的使用率,也是直接影响企业盈利的一个因素。管理者应当全盘考虑企业资产的分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进行购置,避免造成铺张浪费。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虽然在大层面上的制度对国有企业有所影响,但企业内部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应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清晰各岗位的职责,也包括受委派管理企业的管理者的职责。其次,完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制度。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再次,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企业应当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立资产管理台账,完善资产的报废手续与审批程序,完善资产定期盘点的监督机制,明确资产使用人的保管责任,责任部门的责任划分界定。

(三)加强资产监督力度

针对资产的使用缺乏监管、资产的闲置、流失,国有企业除了应当遵守、做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管理监督要求外,企业内部还需要结合法律法规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实际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国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的采购环节、领用的手续,做好领出、调拨、借出、回收、处理的登记工作。其次,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加资产实物管理的工作,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与盘点。对检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闲置的资产进行重点管理。再次,加强建立企业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协作,强化企业各部门的相互监督机制。

(四)加强资产的管理

通过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一切问题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采购环节,避免重复采购造成的资产闲置。实物管理人员做好资产的登记,集中统筹管理,统一调配,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减少资产的闲置。对资产使用频率较少,或是大宗大额单次使用的资产,通过对项目的评估,可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解决。加强资产的后续管理与维护,资产的使用人对资产的保管、使用与其绩效挂钩,避免责任不到人所造成的资产流失的损失。

(五)建立健全考核体制

1.建立管理者的考核体系

委派单位应明确派出人员在企业任职管理的各项考核指标,制定管理者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经营和资产管理的责任状,杜绝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业绩、业绩平庸与效益不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与资产管理的好坏与其关系不大,没有责任意识。剥离派出人员的行政职务,管理者作为企业的CEO,薪酬按照企业的考核体系,使其在企业中的责、权、利清晰明确,与业绩挂钩,激励、调动管理者在企业资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跳出行政管理的思维与管理理念。

2.建立企业内部员工的考核体制

没有考核,再健全的制度久而久之都会流于形式。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沟通不通畅、不协调、相互推诿的普遍现象。企业应建立连带责任的考核体制,如资产实物的管理在盘点中发现流失的,追究其保管不善的责任,部门负责人负管理监督不力的连带责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与业绩直接挂钩进行考核,不能做好做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四、总结

综上所述,健全资产管理的制度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建立考核体制是资产管理责任落实的推动剂。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脱离不了健全的制度与有效的考核体制。

参考文献:

[1]徐传谌,翟绪权.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理论学刊,2016,(5):46-53.

[2]林少芬.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6,(20):70-71.

[3]樊云丹.浅谈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52-153.

[4]王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办法研究[J].中国商贸,2014,(2):30-31.

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清查;清查程序

据国资委统计,到2015年年末,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达到119.2万亿元。而麦肯锡咨询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有着典型的“国企病”,普遍存在经营效率低下、资产管理落后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国有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加强资金和资产管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有效应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一、国有企业加强资产清查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迅速,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针对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不断展开。国有企业加强资产清查建账,把全部资产纳入账簿记录范围,建立会计记录、核算和报告体系,有利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资产清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资产存量及具体使用情况,从而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这对于建设节约型政府意义重大。加强资产清查有利于彻底摸清“家底”,做好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动态监管国有企业的资产,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二、当前国有企业资产清查的常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非常薄弱,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缺乏了解,“家底不清”、“前清后乱”的现象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1)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工作人员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认为资产是国有的,与个人关系不大,因此对资产使用和管理并不注意,资产清查工作流于形式。(2)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制度太过粗略,执行力不够,可操作性不强,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3)资产清查程序不规范。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和程序,日常管理相对松散,清查步骤不严格、不规范,各部门只是应付式、象征性地进行清查盘点,清查结果不全面、不准确,达不到资产清查的目的。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资产清查的解决途径

(一)增强资产清查意识

2016年10月,主席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决防止资产流失。可见,国有企业必须从根本上重视资产清查工作,加强对资产的定期清查,确保账账、账实、账卡相符。企业要核实企业存量资产情况,全面摸清资产的存量、分布、结构状况,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资产现状,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并针对性研究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界定和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人,有效掌控和调配国有资产,避免重复采购和资产流失。

(二)健全资产管理机制

资产清查是会计核算方法之一,国有企业必须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完善资产管理机制,使得清查盘点工作有据可依。要明确资产清查的工作范围,凡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仍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且能够可靠地计量成本的固定资产,都属于资产清查的范围。企业要建立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联合财务部门以及各使用、管理部门进行资产清查,明确管理责任,实行责任到人。资产使用部门依照资产台账每季度清点一次部门资产,编制《资产清查盘点表》,并报送资产管理部门,及时与资产管理部门对账;资产管理部门每年清查两次,编制《固定资产汇总表》,并与财务部门进行核对,年底进行总清查、总对账,确保账实相符。

(三)规范资产清查程序

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下设资产清查办公室,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具体清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1)摸底清理统计阶段。各使用和管理科室、部门确定资产管理员,认真进行资产清理、统计,按照名称、类别、型号、数量、原值、投入使用日期、变动情况等如实录入《资产清查盘点表》,同时明确注明资产使用人、责任人。(2)实地盘查阶段。首先资产清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比较分析财务科的资产清单明细、各部门自查的《资产清查盘点表》,然后清查办公室组建几个小组,分赴各部门对资产进行实地盘查,根据核实情况进行修正,并打印出来由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3)入账汇总整理核对阶段。各清查小组对资产清查结果分门别类进行汇总,统一编号,录入电脑里的《固定资产汇总表》,据此与财务部门财务系统的资产明细核对,不相一致的,分析原因,明确责任,逐级报批处理。财务部门根据报批的处理意见,调整财务系统资产明细,以此达到账账、账实、账卡相符。(4)总结阶段。资产清查办公室对资产清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资产清查档案,对待报废资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鉴定、处置。

四、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资源投入式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针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增强资产清查意识,完善资产管理机制,规范资产清查程序,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对资产状况进行全面清查,防止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以不断提升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并以此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现效益型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桂红.探讨国有企业资产清查工作[J].新财经:理论版,2013(1).

[2]陈怡璇.国企整体上市过程中的清产核资[J].上海国资,2016(1):78-79.

第4篇

摘要: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必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督。当前在我国国有资产会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着会计核算的质量不高,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机制,以及国有企业管理意识淡薄,且财会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要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监督,必须明确责任,加强对国有资产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增强财会人员素质,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和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督。

关键词 :国有资产;会计监督;风险防控体系

一、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企业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的会计监督,首先必须意识到其对于国有资产监督的重要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是全体人民一起共有的,不得私自处置或者使用,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部分。对于企业来说,对国有资产只有使用权,但是没有变更和处置的权利,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产来源于国有资产,一个稳定经营的企业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会计监督,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维护好国家及集体的共同利益,逐渐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二、国有资产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核算中出现偏差

近年来随着会计制度不断地完善,会计核算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过仍然有着很多问题的存在,特别对于产权不是特别明晰的国有资产。会计核算更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反映在对利润的虚增、对损失的粉饰、对流转的税款进行侵占方面,并且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现象严重。

(二)对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

由于国有企业有着特殊的背景,在会计的核算过程当中,存在着会计基础上薄弱问题,国有企业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所以在国有企业核算当中常常会出现带有行政命令行为的经济指标,使得企业对于会计核算的方法和选择上有着一定的随意性,导致随意变更坏账提取比例和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以及折旧率,往往产生人为的效益指标,使得国有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国有企业不重视会计监督,经常采用行政命令方式来代替有效的会计监督。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是否有效,并且内部审计监督直接控制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是否能发挥作用。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国有企业当中,国家拥有资产的所有权,而企业仅仅只有经营的权利,导致企业的领导只关心自身利益和企业经营的利益,而对于内部控制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内部控制设计不完善,内部控制的执行也不到位,而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是形同虚设,由此使得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督缺乏有力的保障。

(四)国有企业管理意识淡薄,且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就现在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的的企业管理制度,但是还明显的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机构设计臃肿,经营效率有待于提高。在很多国有企业当中,领导层们只关心能否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要求,以及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利益,而不会关心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使得国有资产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国有资产会计监督不力。而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当中,存在着部分财会部门的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甚至缺乏财务专业胜任的能力,不能够对国有企业的财产进行全面的、真实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从而导致国家的利益受损。

三、完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大型国有企业在实现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要明确董事、经理、监事的责任,确保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能够发挥自己相应的职能,确保建立完善的内部相互牵制的管理制度,保证国有企业资产不被非法侵占、流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起管理国有资产的首要负责人,管理小组成员分别由企业总会计师、会计经理、会计主管、会计稽核人员、仓管人员、资产修理修配以及维护人员等组成。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当中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的提升,制定相应的规定约束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控制。建立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对增加减少的固定资产实施及时登记。清晰登记国有企业的产权,使其管理有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实现现代市场经济框架下,完善法人治理,明确权责,规范相应的职责范围,杜绝推诿、扯皮行为,保证其权限在合理范围以内不得越位,积极进履行相应的义务,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在相应的职责范围内。对法人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以便于提高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大大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率,使各部门能够发挥其管控和内部监督职能,积极为国有资产管理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我国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且建立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制度,让国有资产管理者行使资产管理权在其相应的制度内进行,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国有资产淘汰。对于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必要地审计,及时发现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国有资产托管过程中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因为自然原因老化毁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督查部门,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必备的;二是审计工作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国有企业资产情况,做到企业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条例不是在一时。三是应当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树立审计人员的正确的职业道德,增进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者必须具有独立性,运用现代审计方式,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不被浪费。

(三)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要建立国有资产的风险防控体系,风险的防控体系不但要从内部来管控而且还要关注外部可控风险,降低国有资产的损失风险。主要体现在,关注财务管控,尤其是决策上的管控,资产清算等环节严格把关,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不被流失。在财务管控方面,重点关注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财务的预防措施,确保证国有资产相对完整安全。国有企业在发生重组清算的情况时,应当对国有企业涉及的资产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清算程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企业资产清算责任人,在清算中涉及的资产应当取得第三方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不可擅自确定清算的资产。在评估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相关程序,相关责任应当回避利害关系,保证国有资产不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流失。

(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者的素质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的业务素质,应当对国有企业管理者进行专业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员以及国有企业资产直接管理者,应当定期进行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培训,以提高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技能水平,积极鼓励其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发挥作用,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水平。

国有企业资产应当做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国有企业的资产账务情况,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重要资产的盘点,国有企业至少每年一次彻底清查国有企业所有资产,对发现账实不符的财产,积极报告有关部门。

(五)明确责任,加强对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重视程度,增强财会人员素质

国有资产会计监管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责不明,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明确对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责任,建立相关的问责制,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领导层加强对该问题的重视。同时,国有企业也必须引进人才,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并加强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六)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管

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仅靠国有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明确国家审计机关在国有资产会计监督中的作用,使国家审计机关与企业内部会计和审计部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才能够更好地对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监督。

(七)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于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监督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很明显地影响到企业会计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以公司良好的治理架构为前提的,公司治理架构能够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为此,国有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监督职能,特别是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应当保证其独立性,以便于监督部门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军.论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03).

[2]周亚军.我国国有资产治理现状及改革思路[J].北方交通,2007.

[3]杨友孝.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评估与确认及国有资产流失防控指导手册[J].北京大学,2004.

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措施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劳动生产资料、设备、工具等。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既能够维护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又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国有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端

1、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淡薄

当前,我国的某些国有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者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上意识淡薄,依然只注重对经费的管理,只要求企业做到收支平衡。这样从表面上来看,国有企业的资产已经得到有效的管理,然而这样做使得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产只有社会效益,却缺乏了经济上的效益。粗外,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非经营性资产被非法占用的问题,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其效能,导致出现资产浪费的问题。

2、固定资产部门和管理部门的联系不够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财务核算和实物管理相脱节的问题,尤其在固定资产方面,在传统的财务核算的模式中,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自身设有财务核算人员,这就使得对固定资产的调拨、采购等管理能够和财务部门在同一个部门进行。然而在当前财务统一管理的财务核算模式下,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分开的,在固定资产发生变动的时候,要管理部门提交相关的凭证给财务部门进行处理。这样就使得财务核算的原始凭证难以完整无缺地整理出来,很多固定资产的变动无法在财务上进行反映,财务核算的状况和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之间产生了差异。

3、资产报废缺乏监控

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一般要经过采购、调拨、使用、报废等一整套的管理环节,在固定资产实行报废之后才正式完成了其生产经营的使命。目前的国有企业一般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调拨使用的环节较为重视,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然而多数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报废环节却不怎么重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已经在生产和经营中得到了应用,因此其报废环节已经不再是管理中的重点,很多的企业在废旧物资的控制方面有着很严重的缺陷。而目前的废旧物资市场也并没有得到完善,加上企业内部缺少有力的监控,致使报废环节中很容易出现舞弊现象。

4、固定资产的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中普遍有着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固定资产的流失不仅对企业利益造成了损害,同时也是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了损害。造成固有企业中固定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产权和职工及企业之间的义务和权力没有明确的限定,使得使得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者和实际的操作人员没有明确的义务权利划分。②固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得不到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上的重视,使得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极其不完善,在固定资产的核算、评估等环节的操作过程中没有法律和方法依据,使得其在工作中容易发生管理的混乱,也就容易发生固定资产的流失现象。

三、强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除了要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之外,还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固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起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并且改变之前重经营轻管理的理念。企业要想提高生产的效率,做好生产资料的管理和保护是必须的,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既是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基础,又是对企业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够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2、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固定资产的香肠管理工作上还有着薄弱的阶段。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注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能够和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还应该让固定资产的核算人员亲身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解,作好记录,以此来保证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工作。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保养维护制度,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成本得到降低。

3、加强固定资产的报废制度

完善报废管理工作,首先就是应该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企业管理层的同意和批准,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同时为了体现报废过程中的牵制性,就不能把所有的报废程序交给同一个岗位上的人员来进行,在报废资产的销售中更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4、把管理职责细分到各部门

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企业必须要把管理责任细分到每个部门中去,让各个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现代的国有企业,一般是从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财务三个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的,因此就需要给这三个部门以明确的分工,资产的管理和使用部门负有对资产进行直接管理的责任,而财务部门负责对资产进行核算、检查和监督责任。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有企业,固定资产

国有资产是国有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有资本投入,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其保值增值的目的。笔者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内部控制制度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相关企业不重视对内部管理体系的构建,导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比如,很多企业不重视对企业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的构建,导致内部审计人员不足,相关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等。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控制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相关企业应该重视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构建,提高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2.缺乏固定资产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意识。目前很多企业不重视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导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还有一些企业重视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但是不注重将国有企业的风险评估纳入企业风险评估的范畴。另外,一些企业对国有企业风险评估不准确,导致在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规避风险,造成国有资产控制管理的不科学和不合理。

3.固定资产控制活动缺乏。相关负责人不重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国有资产控制活动缺乏,导致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制的不健全。在采购环节,不重视采购信息的记录,造成采购账目混乱;验收环节,没有对资产的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验收;在国有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不重视对资产使用的严格把控,导致固定资产的遗失、损坏等;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执行,导致盘点数据及报告的不准确,引发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混乱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1.取得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相关企业应该重视对固定资产预算审批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国有资产使用的合理性,降低财产浪费。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根据相关使用需求,提出申请,然后经相关预算部门进行审核,以及技术部门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由负责人或者经理审批。同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也要建立在一定的法律基础上,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相关负责人也要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的重视,坚持价格和物品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采购环节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流程,涉及到的人和事比较多,相关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减少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发生。

相关负责人也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制定合理科学的验收制度,降低企业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的风险,而且能够对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固定资产的质量和价格都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同时,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要根据合同情况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规格、价位等进行验收,保证固定资产采购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安全性。企业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采购和验收等过程,并对其进行清晰的记录,保证后期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使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应该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和负责机构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维护、财产清查等进行内部控制。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在固定资产的盘点过程中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改造、折旧、责任单位等相关信息,保证资产核算和财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也应该对各项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使用部门也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合理的维护,以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企业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维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督促使用人员合理使用企业固定资产,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资产损失。同时对企业固定资产维护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进行严格的把控,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3.处置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有利于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在处置环节的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如,将性能良好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或者折价私自出售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企业固定资产处置的内部管理,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情况都要以明确的档案形式记录,对报废需要处理的固定资产需要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和审核,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强化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三、结语

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和管理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相关负责人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杨晓静.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J].财税金融,2013,(02):69.

第7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国有企业;高效管理

一、固定资产及其重要性

资产按其是否具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属于有形资产。目前新规则对固定资产规定的标准是: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1 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固定资产在所有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好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做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极其重要。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涉及到三个阶段的管理。第一,申购。申购人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申请购买所需固定资产,用于满足本单位的正常生产需求;第二,使用和维护。资产购买后,购买单位应正确合理使用该资产,并且要做到正确的维护,更好的发挥固定资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三,报废。是指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中的有形磨损,并达到规定使用年限,不能修复继续使用,必须对其进行报废处置。

三、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重视,每个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然而,一些单位把资产管理制度当作摆设,没有把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其次,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某些细节方面制定的不够准确合理,造成资产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到位。

2.账实不符普遍存在

通过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盘查发现,账实不符始终是资产盘查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有固定资产流失、固定资产规格型号和资产表中的信息不一致等等。分析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薄弱,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对固定资产进行任意的处理,并且也没有履行相关的管理程序。这些情况都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3.固定资产位置不清楚

首先是由于单位固定资产较多,分布较散,造成资产管理者对有些资产所在位置不够清楚,不能及时找到这些资产,这样就对资产的盘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的记录信息不够全面,在固定资产信息表中没有记录资产的具置信息。

4.资产责任人责任意识薄弱和管理水平欠缺

由于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和使用人不一致,导致使用者对资产管理欠缺责任意识,对资产进行任意的使用和处理都会对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问题。其次是单位某部门的资产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欠缺,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的任何处理信息进行登记,从而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情况掌握的不到位。

5.资产闲置严重

造成单位固定资产闲置的原因很多,有单位审批不严格造成重复购买固定资产,有由于申购单位调查不充分造成资产够买数量超过需求,或者更新资产淘汰下来的资产没有及时处理,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资产的闲置,这些闲置的固定资产都会造成资产的浪费,从而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益。

四、实现固定资产高效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和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第一,领导带头制。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否做好以及资产管理制度能否真正的执行下去,要有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有领导带头负责才能实现。第二,专人负责制。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制度,这样就可以加强每个资产责任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能力;第三,定期盘查制。每个企业都应当定期对本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防止资产流失,做到账实相符。

2.加强资产管理员培训,做好资产的动态管理

除了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整体的管理工作,还应在企业各部门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管理人员。企业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者负责对企业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资产管理员学习到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而应用到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对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3.建立合理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有企业要想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好,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应当专门建设一个本企业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所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以某企业为背景,依据该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业务处理方法和内部管理模式,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概念、方法而设计开发出的一套资产管理软件。所以,企业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适合本企业的实际现状,不应一味的复制其他企业的资产管理系统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视野,2012(1).

第8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对策

一、 国有固定资产及其现状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固定资产作为企业主要的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国有固定资产更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证明之一,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有固定资产对国家的资金运作效率与效益发挥着基础作用――决定着国有企业将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将要运用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将要进入什么样的国际市场,从而决定国家的未来战略步骤的实施。

但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的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就已经呈现快速递增的态势,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这种流失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年500-700亿元。有的国企部门盲目追求高速度,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就草率决策购入固定资产以后,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无效投资,致使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浪费不能使用,或仅能创造微薄效益,长期收不抵支。有的国企又或者钻了国家政策的空子,利用国家给予优惠和特殊的政策,借题企业破产、兼并或改组的机会,转移国家固定资产,给国家带来了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后续难题。

在这种背景前提下,如何管理好,经营好国有固定资产,在管理的同时考虑使其不断增值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为所有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对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何强化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监督,如何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约束机制,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固定资产是表明一个国家基本实力的主要主标,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配置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以及防止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再蔓延有着重大意义。

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国有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水平,给国家带来经济效益的流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对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对固定资产进行实际盘点清查,从宏观上分析是否需要增设固定资产的购入和配置,在不增或少增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下,降低购入成本,扩大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财务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增加国有企业的纯收入和国家的财政收入,既节约了国家资金,又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对国有固定资产实施管理,也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加强对国有企业各个部门资产的管理,促使其在合理的资源配置条件下,提高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防止国有固定资产流失和各种流失现象再蔓延趋势。比如有些国有企业的个别领导,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名,低价销售固定资产设备,或谎报报废手续,将本未到年限的在役固定资产报废,从中获取利益,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还有的企业在推行股份制或同外商合资时,低价或无偿转让国有固定资产,或对土地不计价,对厂房、设备低估价,故意减少国家股,增持个人股,致使国有股在分配环节上比例下降,造成流失。种种现象都说明了国有固定资产各种流失蔓延形式的层出不穷和防不胜防,正因如此,更加说明了我们建立一套名副其实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对策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益重要。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要管好国有固定资产,首先要提高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优秀合格的领导应该是企业工作的先行者,未来局势的预知者,公司政策的执行者。企业领导应该比任何部门主管更熟悉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这样才能防止部门领导在自己眼皮底下为非作歹,任意胡为,大张旗鼓的占用或损毁国有资产,从宏观上有效的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各个环节漏洞。

2. 提高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对现有的不合格财会人员实行先培训考试,如不合格则另纳贤能。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财务人员应严肃查处,坚决清除出财务队伍。财务部门人员的优劣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运作,有些财务人员因为进入到国企,便自认一劳永逸,放松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要求,以至不能更紧财务知识的变化更新。作为财务人员更应该紧跟知识的日新月异,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建立实物台帐和卡片,详细记载资产的购进时间与规格型号,积极跟各部门盘点核对,严格执行《会计法》和按照会计制度办事。

3. 建立严密的国有固定资产登记档案制度,强化规范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工作质量。对已使用和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明确的登记,将每一个固定资产都归档入册,定期进行盘点清理,及时登录资产的最新情况,以备查阅或者新进人员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各部门还要定期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详报其所在部门固定资产的结构变化和增减变动情况,申报固定资产清册进行年检,按规定接受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四、总结

综合来看,现今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已经迫在眉睫,无论是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准则,还是提高企业主要领导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或者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是为了完善和保护国有固定资产的法律法规,增强对其的监控能力,严厉打击啃噬国有资产的蛀虫,积极扭转立法工作滞后的局面。使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沿着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迈向新天地。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无形资产;企业管理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等。要使无形资产适应国有企业改制的环境,就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对策。

一、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概念

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国有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这些企业资产表现为技术或权利,其并没有物质实体。而后者则仅包括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其定义范围更加狭窄。以下所提及的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是指广义上的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忽视无形资产价值

天津无形资产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有90%都飘在账外,绝大多数无形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管控,甚至“驰名商标”这类价值含量极高的无形资产也没有得到有效管理。还有的国有企业仍然被“只有有形资产才是企业的资产”这种陈旧的观念禁锢着,忽视无形资产的存在、评估,不以无形资产作收益源,继而导致无形资产大量减损,流失。更有很多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栏是空白,不知道如何使用无形资产,如何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这充分反映出一些国有企业对无形资产认识的不足,管理力度的薄弱。

(二)管理不科学,流失严重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国有企业忽视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是孤立的认识,单项的利用无形资产,只是在表面上进行文化建设工作,却不能很好的进行技术开发、专利保护、商标保护等,使得员工没有无形资产保护意识,也就不能通过利用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收益。改制上市后企业资本结构失衡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缺失的重要表现。如湖北某改制上市公司的每股首发价为7.5元,但实际发行后,每股净资产3.65元,溢价率>100%,差价之所以产生,根源就在于企业长期经营产生了大量的无形资产。这使得其上市后的股价要高于净资产价值,使得企业资产结构失衡。

三、国有企业改制背景下的无形资产管理对策

(一)提高认识,做好价值评估

首先,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该要求有关部门完善无形资产方面的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条款,规范其工作流程。其次,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教育,使其意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使其身体立行,重视无形资产,从而更有效的带领员工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保证无形资产的长期性发展。再者,建立规范的会计处理制度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保证无形资产的质量。第四,建立规范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机制,从其标准性、科学性、客观性、统一性、公平性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并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通过评估和核算使国有企业掌握无形资产的现存状况。最后,无形资产可以作为国有企业融资的依据,从而凝聚更多的资金,增加无形资产的附加值,为企业增加更多的合作机遇,如此能保证无形资产不流失。

(二)健全机构,创新无形资产管理方法

首先,在国有企业内部设立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专业的管理。其次,建立无形资产管理指标体系,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还要保证管理人才素质的同时不断吸引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不断挖掘无形资产的潜力。再次,企业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对原有的死板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运用科学的有效的专业的管理来保证无形资产的长远发展。第四,管理人员应鼓励员工创新无形资产,发挥创新力,注入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因素,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效力,保证无形资产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不断的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的优化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及时的对无形资产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审核,加强日常的会计核算和评估,在准确核算的同时要准确把握无形资产的范围,保证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

四、结语

无形资产是重要的资源,它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提升国有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背景下,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极为重要。只有对无形资产进行专业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以保证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穆昱 单位:包头市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亚薇.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张了,陈志平,刘冰冰.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问题[J].经济视角(中旬),2011(0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