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15:45: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

第1篇

【关 键 词】专业化视角;教师素养;教师行为规范;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72-02

教师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专业化不仅是提高教师地位的现实选择,也是教师职业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实现从职业向专业的转变,需要有多重的保障,而其中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然而,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虽然现在关于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的研究浩如烟海,但却鲜有在专业化视角下对它们的关系进行探究的。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的探讨,进而揭示它们的相互关系。

一、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

(一)教师素养

对教师素养最直接的理解是教师具有的素质和修养。顾明远老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素质”的定义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1]而“修养”不管见于哪本辞书,都大多与道德品质和人生态度有关。由此,我们可以说教师素养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在素质层面是以一定的能力来表现的,在修养层面则为一定的道德品质或者说是对教育生活的一种态度。作为一个专门的群体,也就是一个专业团队,教师素养是教师职业最核心的部分,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教师素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生活的内在支撑,是做好教师的根本保障。在通往专业的道路上,教师素养无疑是一块很重要的领地,我们可以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增强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二)教师行为规范

“规”是规矩,“范”是范围和模范,既有约束又有示范的意思。教师行为规范是指教师在教育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对教师具有约束和示范的作用。教师行为规范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法律的层次,这是硬性的规定,它由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守则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它们具有法律的效力,不容违反;二是非法律的层次,由社会的道德规范及特定的职业特点所构成的。与法律层次不同的是,它不具有强制性,是通过习惯、人心、道德、舆论、个人羞耻感等形式来实行的。同样,教师行为规范也是教师职业通向专业化之路的一大保障,加强教师行为规范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外部人员对教师职业形成统一的共识,还能加强教师内部的自觉、自律,从而增强教师职业存在的特殊性。

二、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的关系

(一)和谐统一,相生相伴

不管是作为群体的教师,还是作为教师个人,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都和谐的统一于“教师”这一主体。一般来说,教师素养包含着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和对教育生活的态度。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教师作为一门专业的内在依据和核心要素,也是一个普通人进入教师专业的门槛。而对教育生活的态度,以前一般不见于各种研究,大家提的比较多的是师德,但其实态度比师德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深刻和广泛,它决定教师能做到哪一个层次和教师的幸福感,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源性动力。而对于教师行为规范,大家普遍认为它是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的,不容许教师有些许的僭越,否则会招致法律的惩处和道德良心的谴责。但其实它还具有示范的作用,是教师行为的模范,从深层意义上来说,示范作用才是行为规范的本质,因为任何的规范在制定之初肯定不是为了惩处某人,而是为了更好的引导某人的。

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师行为规范是教师素养的外化,教师素养是教师行为规范的内在依托,它们一同推动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和谐的统一于教师专业化这个大背景之下。教师素养的高低会体现在教师行为上,而教师行为规范的建设也会提升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素养的提高,同样也有赖于教师行为规范的建设。

(二)和而不同,有所差异

虽然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都指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它们还是有所差异的。首先,相对于“教师”这一主体而言,它们“内外有别”。教师素养主要是对教师职业内在的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师素养,才能胜任教师这个专业领域的工作,而教师行为规范却是某人成为教师后,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以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表现出来的。其次,教师素养和教师行为规范的内涵大不相同。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素养归结为“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了解自己的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修养”[2]等三个方面。国内的叶澜老师认为,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基础性素养和专业素养”,[3]其中基础素养由价值―动力系统、文化素养系统、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的三维结构构成;专业素养由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构成。而教师行为规范是指教师在“师”这一个角色支配下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教学行为规范、人际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很多时候它是不分校内、校外的,只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老师,就应该自觉地注意言行举止,遵守教师行为规范。第三、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的培养途径不同。教师素养的提升主要是靠教师的修习和涵养,教师素养的有些内容可以靠学习获得,如专业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教育技能,有些素养则需要教师通过个人的涵养、修炼而得到,主要是靠个人揣摩、提升。而行为规范的建设却是通过外部的约束和个人内部的自觉达到的。

教师素养和行为规范不是分离的,它们和谐的统一于“教师”这一主体,共同推动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注释: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494.

第2篇

关键词:教师道德;职业道德;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24-01

一、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界定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在此,笔者试对相关学者的观点作一综述。顾明远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问题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情感、有关的行为规范等”。鲁洁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整个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对待自己的道德”。朱小蔓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师生交往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同事交往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表现”。 费海娟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王正平认为,“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国内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传统师德规范上。有学者认为一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定缺乏深入的研究,条文表述较为原则,二是职业特征把握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没有处理好教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檀传宝认为对师德现状的估价存在不公正、不正确、不客观、不真实的情况,师德建设缺少有效机制;朱小蔓等认为一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职业特性把握不具体、不细致、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师德建设没有和教师专业化结合起来 ,没有和教师的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三是师德建设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还没有处理好。其次,新时期“转型”上。基于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问题,郅庭瑾和吴慧蕾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应从“职业”走向“专业;于红认为须把握“四师为范”的新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即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具有高超的师识本领和精湛的师艺才能。最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上。杨芷英在《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写道:师发展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校发展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而朱金香认为,在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原则。

2.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普遍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全美教育协会在1975 年对《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做出重大修改, 并沿用至今。日本在创办近代学校以后,大力发展师范学校,其《伦理纲领》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于1954年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指出: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和平、民主、友谊的精神教育学生。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等其次,明细师德规范,增强其可操作性。郑金洲、黄向阳研究成果认为美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内容。师德理想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师德原则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师德规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或者是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次,重视师生关系。美国《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对待学生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不得有意为难或贬低学生等。最后,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养成。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1)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他们采取“价值澄清”、隐形教育等方法,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2)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责任公民”教育之中,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3)强调道德践行。师德不是几条熟背于心的条款,而是要外化为教师的行为。

综上所述,国外普遍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他们基于法律和公民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规范在内容上明细可操作,没有崇高、空洞的道德口号。尽管国外的师德规范及其建设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但其中的精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师德规范要求的法制性、增强师德教育从“理想”到“现实”的可操作性等上具体落实。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8

[2] 葛玉瑶.教师职业道德的佑岐分析[J].教育研究,2008(5):35

[3] 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5

[4] 费海娟.教师职业道德浅析[J].职业与教,2008,(5) : 79.

第3篇

[关键词]教师职业承诺专业发展心理基础

[作者简介]王琨(1973-),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59-02

一、引言

教师职业承诺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的心理归属感,为教学工作努力的义务感,以及继续保持教师身份的意愿。龙立荣等人对教师职业承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教师职业承诺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方面。情感承诺是因为喜欢现在的职业,对教师职业有情感上的认同;继续承诺则是指不离开教师岗位是因为担心由此而带来的损失;规范承诺则是指接受社会伦理规范,即出于对本职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愿离开现职业。

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化的主体,对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是否积极地投身于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教师所具有的职业承诺水平及与职业承诺相关的心理因素,正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的心理因素。因此,教师职业承诺是教师发展的首要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心理前提。

二、教师职业承诺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职业承诺的人口学变量特征

1.性别差异。总体上女教师的职业承诺显著高于男教师。对高校教师的研究表明,青年女教师的职业承诺要显著高于男教师,突出表现在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上,但在继续承诺上女教师要低于男教师。可能是因为女性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使得女性更适合做教师,更喜欢从事教师职业;另外也与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有关,女性当教师会得到更高的社会认同。

2.教龄差异。研究者对教龄的划分标准不同,得出的教师职业承诺的教龄差异也不同。笔者比较了在教龄划分上一致的研究发现,如按照0~5年、6~15年、15年以上这样三区段划分的标准,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职业承诺最高,尤其在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方面的表现最突出。

3.学历差异。学历越高,职业承诺越低。徐富明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职业承诺最高,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职业承诺最低,本科学历的教师介于两者之间。可能的解释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个体对工作期望值高,并且入职前付出的成本较高,因此对自身的职业期待较高,认为自己职业选择的空间更大,就会导致承诺较低。

4.城乡差异。教师职业承诺的城乡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情感承诺维度上,省会城市的中学教师最高,市级、县级城市的次之,乡镇、农村的最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

综上,比较了近年来对教师职业承诺的调查研究,研究者得出了相似的研究结论,并且在性别和学历方面的差异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二)与教师职业承诺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1.教师合作、待遇、社会支持、组织氛围、领导行为方式等社会因素。教师合作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最大的因素。研究表明,教师合作对职业承诺的影响主要通过工作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产生。待遇对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仅次于教师合作,是影响继续承诺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都指出待遇低是教师离开这一职业的重要原因,尽管待遇不是教师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社会支持与中学教师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呈显著的正相关。校长领导行为方式对教师职业承诺也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校长领导行为方式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承诺;另一方面,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教师职业承诺的水平。对高校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教师职业承诺较低,对教师工作评价、职业归属感和组织归属感是影响教师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姜勇等人的研究表明,组织氛围、课改参与性通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中介因素间接地影响教师的职业承诺。

2.角色认知、职业倦怠、幸福感、满意度、效能感、责任心等教师个体心理因素。研究表明,角色模糊使得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方式不清晰,降低了教师的规范承诺。另有研究显示,角色冲突会降低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教师对学校管理、教学工作、工作环境和报酬的不满,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情感承诺,而情感承诺降低的结果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情感认同降低,减少对教育教学的努力程度,降低个人成就感,表现出职业倦怠。由此可见,角色模糊及角色冲突对教师职业承诺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

对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而继续承诺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高。中学教师的高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使其对自身职业有较高的情感认同,教学工作中恪尽职守。这种职业积极情感和责任心,往往会使中学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职业倦怠程度也相应的有所降低;而继续承诺水平高的教师是由于不得已的原因留在教师岗位上,对教师工作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不愿继续从事现有职业而又没有更好的选择,因而在工作中消极应付,体验到更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龙立荣等人的研究表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对职业满意度等有显著的预测力。陈伟伟等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结果发现,工作满意感的高低是影响职业承诺的主要因素。徐富明等人研究证实:中小学教师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越高,工作满意度也越高;而继续承诺水平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姜勇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教师职业承诺等的重要中介变量,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其他因素通过教师工作满意度这一中介因素间接地影响教师职业承诺等方面。

罗亚莉等人研究了教师职业承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有高水平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教师,主观幸福感也就越高。对教师专业承诺与教学效能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越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就越高,继续承诺与一般效能感呈负相关。对职业承诺与教师责任心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教师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教师责任心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承诺与教师的诸多职业心理相关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相关的职业心理因素来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从而为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的心理因素做充分准备。

三、教师职业承诺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职业承诺对教师个体心理因素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因此,为了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进程,提高教师职业承诺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

(一)增进对教师职业承诺相关知识的了解

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该了解教师职业承诺及其相关的研究结果,认识职业承诺与教师职业心理的关系,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承诺对个体专业发展及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关注并改善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要格外关注职业承诺的性别、学历、教龄和城乡等方面的差异,如在工作环境和工作安排上,考虑男性和高学历教师特点,给他们更多发展创新的机会,满足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和成就感;提高低教龄教师和农村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

(二)明确教师的职业角色,提高职业自我认同

教师的特殊性使其在工作中面对众多的角色,容易引起角色不清和角色冲突。要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需要明确他人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明确教师应有的行为规范,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期待及职业标准,处理好不同情境下教师不同角色的转换,从而提高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

(三)提高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

研究表明,通过改善组织氛围、校长领导行为方式和教师合作,会提高教师的社会支持。组织氛围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在学校管理上,越是给教师自由度,采用民主式管理的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满意度对职业承诺的影响最大。迈克尔和梅尔的研究都认为,学校领导行为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承诺水平。学校领导者可以通过展现变革性领导行为和建立学习型学校来促使教师专业上的发展。教师合作可以利用教师群体的资源差异,加速新教师的成长和熟手教师的专业化。

(四)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姜勇等人的研究结果指出了工作满意度对教师职业承诺作用,他们认为学校中的其他因素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地影响教师职业承诺,所以凡是能够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因素都可以提升教师职业承诺。

(五)降低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

较高的教师职业承诺会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低水平的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也会提升教师职业承诺。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来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如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负荷,增加娱乐休闲活动,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增加教师有效进修的机会等。作为教师个人来讲,要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承受力。

(六)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与同类职业相比,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很多研究都指出,待遇低是教师离开教学岗位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教师待遇也是提高教师职业承诺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待遇,更应该给予重视。

因此,对广大教育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者来说,要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必须从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入手,重视教师的职业承诺发展现状,改善影响教师职业承诺水平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尤其是提供教师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使教师在情感上更加认同教师职业,提高教育教学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参考文献]

[1]邵雅利.中学教师的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2]龙立荣,李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3]徐富明,朱从书.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点[J].教育探索,2005(3).

[4]于腾腾.校长领导行为对中学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5).

[5]陈伟伟,朱华燕.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

[6]路海萍.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承诺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7]姜勇,钱琴珍,鄢超云.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

[8]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4,36(1).

[9]徐富明,朱从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5(3).

[10]罗亚莉,刘云波,刘衍玲.教师职业承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第4篇

关键词:师德建设;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B

教师职业道德,也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所遵循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及行为准则,是教师职业特殊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它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以怎样的思想方式、感情态度、工作作风去传道授业解惑,接待人物,处理学生问题,尽职尽责做好社会工作,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殊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形式。

一、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的追溯及现状

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论语》中就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著名论述,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经典,是我国教育史上早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汉代,“三纲五常”曾被当做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核心;唐代,教师职业道德被韩愈列为教师首要的要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都是他的著名论述。

宋元明清以来,教师职业道德又有了新的发展,大学士朱熹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教师道德规范,王夫之更有“德以好学为极、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的精辟论述。

现代社会,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振兴民族和实现中国梦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现代社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观,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师德的优秀文化精髓,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指导,以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最先进、最高尚、最有时代特点的教师职业道德。

现阶段,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教师队伍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不可回避的问题。如轻事业重金钱,淡理想讲实惠,教学方法陈旧,教育思想落后;乱办班收费、收受甚至索要礼物等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不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矛盾更加尖锐明显。

探索并构建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兼具时代特色的教师职业道德新模式,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何要加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如何加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一般的职业道德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一般职业道德具有共通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使教师的职业道德超越一般职业道德,从而具有全面性、示范性、前瞻性。

1.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要求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过硬,道德修养高尚,工作能力突出,教师职业道德决定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综合质量,直接关系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全面重视教育,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使教师职业道德超出了一般职业的道德要求而备受各方关注,使教师职业道德上升到一个高度,具有全局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教师工作面向学生,学生学习的向师性决定教师工作的示范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有时甚至超过父母。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把直接接触的教师看作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应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作表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感染人,以精深渊博的知识技能引导人,以博大的爱心爱护人。教师只有这样要求自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乐其道。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也是其重要特征。

3.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

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具有时代特征,新的思想不断发展,为适应需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路也应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用新时代的精神风貌、道德要求来武装、规范教师的头脑,才能将新的思想和素质向学生传播,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走在时展的前列,也正是这样的职业道德的特殊性,才决定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做职业道德建设的排头兵和引路人。

三、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虽然影响学生成才的外部因素很多,但直接与学生接触的是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具备比常人更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会面临种种诱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时要全面考虑其中的影响因素。

1.提高待遇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

只有充分肯定教师工作的社会作用和意义,才会确立教师职业的重要地位,才会进一步激发教师爱业、敬业、乐业并精业的奉献精神,以社会的最高标准来要求教师的职业角色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不为五斗米折腰”已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让社会认可并为教师创造较优厚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第5篇

一、“师德红线”的界定

教师职业道德也称为师德。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如果将“师德红线”作为一个概念来界定,就须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只有概念界定得准确清楚,才能为开展学术探讨提供基本的逻辑价值基础,也才能为制定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和标准奠定坚实基础。就“师德红线”的内涵而言,一般来说,是指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它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为人师表最基本的资质和资格,也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就其外延而言,特指是教师(特定主体)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特定时空)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特定行为操守)。因此,这就决定了师德与教育道德、教育政策、教育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红线”可以理解为“底线”,即对教师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既然有底线的量的界定,那就会产生量的多少区别,进而必然导致质(后果)的不同。比如,如果一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就已触碰了“师德红线”的话,那么显然十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仅从量上已经严重触碰了红线,更不用说一次体罚与十次体罚对学生造成的身心损害程度的不同了。当然,损害后果质的不同与体罚的手段、方法、情节、主观过错等紧密相关。

综上所述,仅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红线”作出精确、具体规定似乎也并非易事。如果这个基准不确定,制定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就缺失了依据和基础。

二、“师德红线”内容体系的构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较之于法制建设,构建“师德红线”的内容体系好比“立法”环节,也可以称为“制定规矩”环节。即规定一系列相应具体明确的行为规范,规定教师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并以此作为鉴别、判断教师是否触碰“师德红线”、是否“合德”与“违德”以及应承担何种肯定与否定后果的标准。显然,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应考虑师德内容涵盖的主要方面及其层级划分、考评原则与方法、考评主体与机制、考评结果处理等。

虽然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职业性、发展性、阶级性等特征,但职业性却是其本质特征。因此,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必须体现职业性的特征。具体来讲,必须围绕教书育人这一职责和使命,对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作出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划定“师德红线”。

事实上,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或者从逻辑基础上看,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划定“师德红线”最直接的依据。前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总的概括性的规定,后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的细化。由此说来,直接依据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划定“师德红线”是最快捷和节省的办法。当然,这种借鉴并非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一个既要尊重历史,又要立足现实,还要展望未来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纵观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从1984年第一次颁布至今,我国共四次颁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继承与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次修改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或者说都是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和要求分不开的。

如1997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传统道德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一部分教师受到“全民经商”浪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教育规律或与教师职业道德不符的商品意识或行为。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师育人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为适应新形势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1997年8月7日,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修订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增“廉洁从教”条目,旨在引导教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再如,2008年修订的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6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此次修订距上次即1997年修订已有十余年,其间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本身发生了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其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2008年6月26日,为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崇高师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有关部门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于众,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此外,2008年汶川5・12地震中由于教师的不同表现而引发的师德大讨论,也是推动本次教师职业道德修订的一个诱因。

不可否认,此次划定“师德红线”,与我国近期接连发生的多起教师学生、体罚学生等恶性事件以及明禁暗存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私自有偿补课等较为普遍现象的存在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构建“师德红线”内容体系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应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从横向结构考量现有内容是否涵盖了师德的所有方面,它们之间是否有遗漏或重复交叉之处,然后从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角度进行取舍与优化。其次,从纵向结构按层级对现有内容进行细化,并以命令性规范或禁止性规范的形式具体列举出属于“师德红线”的范畴。这是一项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从理论上讲任何行为规范标准都不可能穷尽所有行为,因为客观现实是复杂多变的,何况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师德红线”与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学校管理规定等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

道德与政策、法律、制度均属于行为规范的范畴,对人们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在调整的内容、范围、角度、方式、手段、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已,但又表现出极大的一致性。一般而言,凡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提倡和肯定的,也是我国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和学校管理规定肯定和支持的;同样,凡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行为进行禁止和否定的,我国教育政策、教育法律和学校管理规定也会作出禁止和否定性的规定。如关爱学生和为人师表一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行为作出的基本要求。而在我国教育方针、教师法、学校管理制度中,不仅作为一种倡导性规范,更是作为教师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提出的。同样,体罚学生在师德中则作为禁止性规范而提出。

可见,“师德红线”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从道德的角度对教师的行为作出最基本的规定,它是教师不能触碰的,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教育法律和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由于道德实施主要依靠当事人自律和社会舆论,缺乏法律应有的强大的强制性和制裁措施,因而,“师德红线”的划定需要教育法律的强力支持和保障。当然,教育法律的顺利实施也需要道德的前期铺垫和辅助。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教师 职业道德 养成

[作者简介]杨光(1981- ),男,吉林白城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78-01

2011年底,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以下简称《规范》)。《规范》从教师与国家、社会和学生的关系以及教师的学术研究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等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规定。这无疑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抓手和依据。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职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对于教师来说,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尤为重要,因为这个职业对社会的影响超乎想象。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四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意义的精辟论述。正因为如此,才有常言所说的“医德,十日之间分生死;官德,十年之间见治乱;师德,百年之间判盛衰”。作为一种影响民族、国家盛衰的职业道德,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凸显出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规范,促其养成。

一、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事业与职业的矛盾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首要问题是事业与职业的矛盾。教师过去被宣传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的事业者,历史、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更多的是奉献。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当前一些教师只是将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更多地关注自我求取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教师价值取向逐渐偏向功利性,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事实上,教师工作不但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一味地要求教师奉献不切实际,但也不能背离教育的公益宗旨。一旦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需要拥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需要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在高层面上定位服务观念;需要将“小我”和“大家”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把职业当成事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教师才会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养成职业道德。

(二)社会认同和职业压力的矛盾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以来社会对教师的认同。不过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社会认同的教师标准对他们造成的职业压力较小,他们所承受的职业压力更多地来自科研。这种非同一性使得高校教师与社会期待的距离越来越远。

(三)职业考评与师德养成的矛盾

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考评并不以“是否是位好老师”为准,而是更多关注“科研上是否有贡献”。有的高校在考核中过分强调科研经费、获奖成果、数量等容易量化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对教师个人敬业精神、育人风貌、道德品质、人格涵养等不具有可操作性标准的软性指标,从而导致很多教师只注重外在而荒废内在的修炼。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外紧内松的矛盾

当下,一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出现了外紧内松的现象。尽管外界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质疑声不绝,但一些高校并没有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职业道德既未在教师准入中体现,也未在培育计划中凸显。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方向性

方向性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前提。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使命,在价值多元化、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舆论导向的作用日益凸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高校教师应当成为榜样。

(二)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制定有策略性的措施。当前,只教书不育人、学术不端等是亟待解决的影响高校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师德建设常提常抓,但实效性并不显著,主要就是所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性。

(三)要有高度感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站位要高。高校教师所面对的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要自然引领这些学生,必须有可以让他们信服的师德。以师德培养学生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因为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其方式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

(一)外优生存环境

1.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准入制度。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教学能力、出色的科研能力,这都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并不是学历高、科研成果突出的人就可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只有那些对这一岗位由衷热爱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这个行业。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就是通过这个制度把那些真正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首先需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也必须从爱出发,热爱教育这一职业,热爱所教授的专业,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并带动学生之间的互爱互助,才能彰显教育的力量。

2.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标准。要改变当下仅凭教学、科研数量和质量评定教师的方法,一些高校已开始努力尝试改变现状并付诸行动。对教师的评价要求,既要体现对教育规律的科学、理性的认识,也要体现对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的认同。只有这样,教师的自主性才能被充分激发。

3.强化高校教师思想的教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离不开不间断的学习教育。加强教师思想的教育,是道德养成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通过思想教育,可以强化高校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冯莉通过调查得出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不如中学教师强的结论。高校教师应该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责,这种社会职责由法律所规定、被社会所公认,教师不能或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

(二)内炼自我修养

1.“致知”和“践履”相结合。躬行践履、格物致知,这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致知”就是明伦察物,学思结合;“践履”就是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对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而言,“致知”和“践履”尤为重要。“致知”和“践履”既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学术素养,还是要传递给学生的为学之本。要通过倡导的方式、方法,强化高校教师的思辨、实践能力。

2.“内省”和“慎独”相呼应。“内省”“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慎独”一词源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讲道:“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职业活动是独自进行的,许多教育行为都具有“隐蔽”的特点。所以,“内省”“慎独”可以帮助教师时刻进行反思,对自己的修养和实践能力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教育,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加强自我修炼,努力追求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从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人格和精神境界不断完善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冯莉.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调查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4).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专业性 师德 建设

一、目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是人们从事某一职业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整个群体普遍性要求,是对教师群体的一种约束。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具有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数毕竟占多数,是教师队伍的主流,并且不断涌现出优秀教师,连续两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就有中小学老师,他们师德高尚,堪称典范。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表现有失规范要求。本课题所做的一个西安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生存状态问卷调查显示:希望变换职业的教师人数占25.99%;投入职业精力90%―70%的教师占44.05%,投入职业精力70%―50%的教师占6.17%,投入更少职业精力的教师占1.32%;以教师职业为谋生手段的教师人数占5.73%;偏爱优生、忽略差生教师占9.25%;不喜欢这个职业的教师占4.41%;对于体罚学生行为认为很有必要教师占7.93%,认为没必要的教师占43.61%,视情况而定的教师占48.46%;在压力下不能坚持职业操守的教师占4.85%,在压力下不一定能坚持职业操守的教师占12.78%; 6.61%的教师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对待工作;认为讽刺挖苦学生是一种必要教育手段的教师占3.52%,生气时难免出现讽刺挖苦学生的情况、这是情有可原的教师占3.52%。

广西中小学教师师德现状调查显示,45%的教师认为“每一门课、每堂课都贯穿思想教育是非常困难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每一门课,每一堂课,都具有教育的因素,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些中小学教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存有不正确的认识,一些教师的行为有违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师德建设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影响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理想化,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践行。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道德教化在先的国家,很重视培育公民道德伦理素养,教师又是培养中国精英人才的职业,自然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很高。其结果造成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由理想化走向神圣化。公众心目中的教师总是:呕心沥血,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并为此忘却了自我、家庭和个人健康。教师职业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教师才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这种思维定势,作为对教师职业神圣性的褒奖,作为教师个人道德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以此作为对每一位师的道德要求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果教师们都只求付出,不求索取,教师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何而谈。教师职业道德的崇高境界,恰恰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幸福感的追求。

所以,现有的教师职业规范中的有些内容已经成为教师沉重的精神压力,给教师带来了焦虑感,和对职业道德追求的无望感。其结果使许多人对这个职业望而生畏,影响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精力,进而影响教育质量。所以,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重新进理性思考。

2.较高社会期望与较低社会地位的落差,影响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表现。

教师群体是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职业历练了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创造力,不断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自我的价值体现。但是,社会收入制度,分配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怪现象依然存在。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许多行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偏低,在住房、子女就业、福利待遇等方面都有一定局限性。

这种情形之下,不少教师受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不愿意承担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的角色,不甘心成为“蜡烛”、“铺路石”这样的角色,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对他们的职业要求以及为取得这一职业资格所付出的代价极不相称,希望社会能更多的重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教师的价值体系和职业理想追求各不相同,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素养也就千差万别,良莠不齐。

3.现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局限性。

现有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笼统、模糊、抽象,难于在实践中操作。例如,师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可是具体怎么做是达到了这个要求呢,没有具体说明。而美国全国教育学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教师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努力。美国的这个规定就更具体和切合实际。我国的师德中教师关爱学生的要求是尊重学生人格,怎么做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说明,美国教师职业道德中就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不应无理限制学生的独立行动,不应该无理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应故意隐瞒或歪曲有关学生进步的主题内容。

由于师德内容的空洞虚无,这些条款不够清晰,缺乏条理化,没有建立起不同行为冲突时的优先顺序,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使得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评价难以进行,也影响到教师行为表现。

(二)教师职业压力过大造成了教师行为失范

根据新浪教育频道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0%的被调查教师压力大、近4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另有资料显示:有30.2%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有25.3%的教师认为科研任务繁重。

现在社会流行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于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教师的责任,孩子不爱学习是教师的责任,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也是教师的责任。现在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推给了学校一方。社会的苛求对教师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些老师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讽刺挖苦、恶语相向,有些老师歧视差生,有些老师体罚和殴打差生,出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长,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进步,教师聘任制的实施,教师岗位竞争加剧,导致教师人人自危,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教师都忙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忽略了对自己职业道德的培育与提高。有些教师在重重重压之下,出现职业倦怠,出现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三)教育管理制度的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现有的中小学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主,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学校、以学生的成绩好坏决定教师个人的晋升与奖励。许多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将学校统考成绩排名向社会公布,有的学校将教师和班级成绩排名在校内公示,作为激励教师进取的手段。这种外在的强大的功利性评价与管理,导致教师内驱力扭曲,只看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忽略了自己的社会职责――教书育人,忽视了自己职业道德要求。

三、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以专业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师职业,建立多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内容要有层次性。

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既要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学生利益等角度出发制度,也要考虑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人员的需求、感受与利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应该是既维护这个行业的社会效益,又有利于从业人员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师德建设中,过度关注师德的最高要求,忽视了对师德底线的规定。所以,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既要考虑崇高理想,又要考虑教师的现实处境,教师的个人利益。例如,公正、公平、民主的对待学生,应是师德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献身于教育事业,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在师德规范中明确基本要求和崇高境界,使教师清楚最低要求和发展追求目标,以利于教师实践操作。

2.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多关注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追求的目标是建立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教育行业中各方利益。我们现有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内容与实施方面都过于笼统化与,不利于教师实践。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所涉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言,是调节各方利益的具体的行为规则。例如,关爱学生方面,可以细化到如下内容:不应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境中,批评学生时不应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不应利用与学生的职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在爱岗敬业方面,可以细化到如下内容:上课不接听电话,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在爱国守法方面,不出具不符合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等等。

(二)建立合理的教师职业道德激励机制

1.加强职业道德宣传。

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纪律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社会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通过定期学习师德文件、办师德板报、张贴标语、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媒体报道等形式,让师德教育深入人心,让社会公众有条件监督教师的品行,让教师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职业职责。

2.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

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教师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相结合。对师德败坏、社会影响恶劣的教师坚决取消教师资格,清理出教师队伍,纯洁教师队伍,并由此引起教师内心深处对师德规范的敬畏感,促进师德建设。

(三)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职前师德教育和职后师德教育相结合。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它需要教育实践,需要道德体验,需要在道德意志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才能把外在要求内化为个人素质,体现于行动中。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是动态渐变的过程。所以,师德建设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于一生的工作。现实中,师范生在校期间为了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而进行为时有限的师德课程,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几乎没有职业道德教育。

所以,经常性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中,才能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深入与强化。

在职业道德上适度提高进入教师行业的门槛。要挑选人品好,热爱教育事业、人格完善、心理健康、不断追求上进的人进入教师队伍。

(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信念而起作用,要依靠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律行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只有真正在内心乐于接受师德规范,自觉以此来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并由行为后果引起情感反应,才能使师德规范由外在强制性要求转化为内化自律机制,真正提高教师个人职业道德修养,使教师人格走向成熟,绽放出诱人的人格魅力,教师职业道德也才真正具有其生命力,实现师德建设的目的。教师要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经常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王晓娜,丁莉.从为人师表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1.

[2]陈学风.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崔素芹.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考及建议[J].德育纵横,2009.12.

[4]毛艳.教师道德反思.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 2008,8(4).

第8篇

关键词: 教师队伍 心理健康 师德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德为本,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从总体上看,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大多数教师素质是高的,他们具有较完善的较新的知识结构,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并乐于创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队伍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影响教育质量,又损害教师自身声誉,更阻碍教师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及科教兴国的重任。教师历来被誉为“蜡烛”“春蚕”“人梯”,似乎他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只讲奉献不讲收获的圣人,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志士仁人,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过高定位和期待,用历史上的过高标准苛求现实中的老师。它不仅从外界到内心都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且甚至会造成一种恶意的疏忽与轻慢的借口。

近年来,随着负面报道的不断涌现,我们深深地为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和一些教师的败德行为而痛心疾首,也深深地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艰难而忧心忡忡。笔者认为在唏嘘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背后,在全国上下十分重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呢?

心理学家波孟说:“心理健康是人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马斯洛说:“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基本哲学与道德原则。”我国学者提出了心理健康的道德伦理标准:“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具有较长远而稳定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哲学、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高度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自我实现,尽己所能地贡献社会,创造人生”,等等。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的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是因为人的生理、心理、精神这三个层面整合地构成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与精神高尚密不可分。一个人若是具备了进步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责任感、奉献精神和正义感,那么他应该站在了心理健康的人的行列。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如此,一个教师如若心理不健康,就很难体现出应有的道德价值精神。某些教师缺乏师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教师的心理不够健康。有些败德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心理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由于教师职业性质和活动形式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标准和要求要高于其他职业道德。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明显的示范性和无私的奉献性。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自觉性和奉献性决定了师德建设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并取得成就,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二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常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并在交往中得到支持,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能够理解、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三是能够正确地认识、体验、控制自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目标,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能力。

四是具有教育、教学的独创性和果断性。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理解和使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五是生活、工作积极乐观。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乐观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对工作尤为重要,不将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能够冷静地处理课堂中的不良事件,对学生一视同仁,积极乐观地对待个人生活中的一切。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会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师德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一份职业要求它必须通过教师内化才能完成。只有有了良好的心理,才能生发出良好的师德。一般而言,一位拥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教师职业,在教学工作中,必然表现出敬业爱岗,疼爱学生,与人友善。其个人职业修养合乎时代要求。不健康的心理不可能成为师德规范内化的土壤。大多数后果严重的恶劣体罚事件主要原因和老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少老师由于承受各种压力,如学校对考试成绩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自身发展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压力过大,积累起来,发展成心理问题,某些教师就很可能把自己的不幸转嫁到学生头上。有些心理不够健康的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过于严厉,过度惩罚获得心理的成功感和平衡感,极易导致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一旦有学生不听自己的话,违反纪律,平时积累的压力和火气就会一股脑迸发出来,很容易做出难以控制的不理智行为。教师如若心理不健康,就很难体现出应有的道德价值精神。

现代教师是多角色的,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心理的辅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还是营造良好的学生集体学习、生活氛围的引导者和充满希望的关怀者,更是道德行为和人格形象的示范者。所有这些角色要求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更多地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学生。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早期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关怀和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心理健康,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许多研究表明,心理不健康的老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有如此明显的必然的影响,是由教育活动的性质和师生关系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效仿的榜样,教师的要求代表学校的要求、社会的要求,最可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师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维度的。它包括人格、认知、情绪、意志、态度、兴趣、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如果我们不首先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那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根本无从谈起。而且,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及由此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就会使教师的心理问题演变成道德问题。

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所应该具有的一种道德规范,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师德是依法执教,爱岗敬生,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些条文仅仅是外在的见诸文字的东西,至于教师能否自觉自愿而不是强制违心地、全面而不是顾此失彼地、习惯成自然而不是一曝十寒地执行这些行为规范,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对这些规范的道德认识。关键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人生观、职业观、师生观。

第9篇

【关键词】教师 职业声望

人们对教师的社会学研究总的来说可在4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个层面是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第二个层面是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第三个层面是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第四个层面是作为自身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这4个层面实际上是将教师所置身的“社会范围”逐步收缩的结果,且每一层面均有其核心问题。“作为社会化成员的教师”层面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社会地位既是一个复合概念,也是一个整体概念。作为一个复合概念,教师社会地位主要可以被分解为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专业地位;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可以通过对上述不同层面的加权进行计算,但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因而,教育社会学者经常用“职业声望”来衡量其整体地位。

研究教师职业声望往往是将它作为教师职业整体社会地位一个层面因素加以研究。

一 什么是教师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它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64~1920)提出的三位一体(财富、声望、权威)的社会地位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教师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它表现为教师职业的一种社会声誉,是其他社会成员对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教师的敬重程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识,是一种与社会性情感相伴随的普遍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社会自发的评价,而不是一种行政性的价值定位和划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教师职业声望会因职业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是作为一种存在于大众观念中精神层次的认识,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的改变远比财富、权力、专业等来得缓慢。

二 教师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

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根据对教师职业声望内涵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声望主要取决于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外在环境因素包括:文化传统、教师职业环境和社会需求。内在自身因素包括:教师职业的功能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1.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既与社会主导职业价值取向有关,又与传统的教师社会形象有关。马和民在《新编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教师职业声望……它既与该职业自身的特征有关,也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有关。”这种主导价值观念往往是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官本位”的社会形态和民众心理特点,从政一直被认为是理想职业。而受教育进而科举是从政的必经之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许多教师是“师吏合一”。因此,在我国,不管教师的实际待遇如何,教师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职业声望。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对某一职业都有一种类似刻板印象的职业形象,即传统的教师社会形象。当实际的教师行为表现和这种教师职业声望相一致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声望。相反,教师的职业声望便会急剧下降。如我国传统的教师职业形象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道德追求,却忽视了教师的物质需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大潮对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冲击,当广大的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物质生活需求和教师本身作为一个职业的特征时,教师的社会声誉随之下滑。

2.教师职业环境

职业环境主要指工作条件、待遇和成见(习俗评价)。工作条件包括工作便利程度、提供从业人员的刺激、安全保证和职业的稳定性;工作待遇含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不管工作条件是否尽如人意,人们对某些特殊职业的选择,仍不免受社会对某种职业成见的影响。其中,教师的经济收入是影响教师职业声望的一个重要因素。

职业收入水平是决定职业声望和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但与之相应的职业报酬却不高。教师所获得的实际经济收入,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处于中等偏下的状态;与其所担任的社会责任、工作任务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所付出的劳动相比也偏低。高工作强度、低职业报酬使教师职业丧失了吸引力,同时也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质量和职业声望的提高。

3.社会需求

任何一种职业,它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对它的价值的认识密切相关。而所谓职业价值是指这一职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对教育及对教师职业的需求状况密切相关。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乃至其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社会成员的最大愿望是加官晋爵、封妻荫子,而教育可以满足人们从较低的社会阶层流向较高的社会阶层需要,因而教师职业可以享有较高的职业声望。

4.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职业,他们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使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任何一种职业,它的职业声望和这一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有密切关系。教师是一种有着较高专业化要求的职业,因此,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关键在于人们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同度;而人们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同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彰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的程度。

在世界各国,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大学教师的职业声望远远在中小学教师之上,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师职业因其所需知识的高深性和高度的专业化决定了其较高的不可替代性。

5.教师的人格魅力

职业声望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密切相关。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总和,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影响人格魅力的根本。职业声望与从业人员的道德状况密切相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别严格甚至是近乎苛刻的要求。教师无论是在非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般品德素质还是职业道德素质,都对职业声望有很大的影响。而教师的道德素质对教师的职业声望影响尤其重要。在教师道德素质为人称颂的时期和国度,教师的职业声望必然高,相反,在教师群体道德素质受人非议的时期和国度,教师的职业声望必然会下降。 三 教师职业声望的提高策略

通过对影响职业声望诸的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声望的提高有赖于内外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我们可以呼吁国家从许多外部环境因素着手,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但笔者认为,就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来讲,教师声望更是一种内在的社会自发评价,我们更应该从其内在的自身因素出发,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

1.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对于教师职业声望而言,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核心问题不是教师在现代社会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而是教师是否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及如何适应这种角色转变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能被简化为学生的职前教育、在校教育、课堂教育。因此,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只重视知识经验的传授和文化的传承,承担着知识的传授者这一单一角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心灵的培育者。让孩子在教师的教育下,实现健康、快乐、尽可能全面的发展是社会的普遍呼声。这种角色的转变不是光靠掌握了学科知识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艺术。教师唯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角色的转变,并且为了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多重角色来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这样,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凸显出来,教师职业的价值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教师职业声望才能随之提高。

2.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职业声望以职业名誉为基础,而一个职业的名誉和从业人员的道德状况密切相关。法律约束、自我约束、行业性自律是一个行业提高职业道德的三种途径。就教师内部因素来说,主要是自我约束和行业性自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教育,使教师自身具有了较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能自觉服从于职业道德的约束。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在整体上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主动维护本行业道德形象的舆论导向,从而对教师的品行起到约束的作用。而行业内部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和行业约束机制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自我约束和较强的行业自律意识,拥有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并使它发挥对广大教师的约束、威慑作用,使教师表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使教师行业保持良好的社会声誉,这是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方强.制约与提升:教师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