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8:58: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农村建设战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其现实依据是“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不断深化和现代科技及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事实。生存环境一旦变化,与此相应的一切文化都要发生变迁和调适,这是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大环境”(陆益龙,《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2007),这是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体等领域已发生了较明显的制度创新及其变迁。就目前农村地区实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以下几种制度的改革及创新:农村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公共财政制度;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当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要“因地(时)制宜、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虽然是以恩施州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为个案提炼的,也许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国农村地区在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要基于战略的高度把上述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同时,还应结合当地“三农问题”自身特征和实际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惟其如此,我国农村社会才能在新形势下按照“新方法、新思路、新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在实处,让人民满意。
关键词:海南省;农发行;新农村建设;支持;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55-04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融入并服务于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对热带农业有极大的依附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促进和形成两者互动发展;三是正视和考量岛屿型经济以及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笔者结合海南省实际,就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形势
(一)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热带农业放在突出地位,并形成互动发展
推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这样一个基本省情:海南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经济特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农业份额在GDP中超过30%的省份,2005年农业增加值301.1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GDP)903.60亿元比重33.1%,高出全国水平20.7个百分点;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高达7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6个百分点;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恩格尔系数为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1]
热带农业之所以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突出,是因为它对海南省“三农”经济乃至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它作为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显著地影响着海南省的国计民生,给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支撑,创造和提供了约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60%左右的劳动就业机会。它同时又是海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1995-2004年农业增加值在全省GDP的占比一直保持在36%左右,仅次于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而居于第二位。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丰富的热带物种资源、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加上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海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瓜菜、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和热带水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已经实现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基地化生产经营,热带农业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的优势产业。
(二)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已经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顺应这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海南省深刻分析了海南省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实现的可能,在全国率先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省发展计划框架内,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这个规划制定了“一省三地”(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南海资源开发基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提出了建立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大企业主导,建立清洁型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建立以空间集聚与专业化发展为原则的产业布局。在产业区域布局上,提出了在西部和西北部沿海发展现代工业,建设西部工业经济发展轴,成为建设新兴工业省的空间重点;在东部沿海主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建设东部旅游发展轴,形成国际知名的黄金海岸旅游带;在台地、丘陵地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根据上述规划,海南还确定了“十一五”重点发展项目和发展目标。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76个,共计投资4513亿元。新建项目88个(总投资2614亿元)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的项目22个,投资511亿元,农业8个,投资10亿元;续建项目63个,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项目分别为14和13个,投资分别为163亿元和49亿元。[2]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1464亿元,人均16600元;2020年,全省GDP达到4969亿元,人均40000元,相当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35:35;2020年,比例为15:45:40。[3]不难看出,这个规划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探索,极大地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内涵。规划的实施,必将给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重大经济支撑和注入极大的发展动力。
(三)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省的大目标大战略,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
海南是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实践证明,幅员广大的农村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大载体,没有广大农村的参与,海南生态省建设就失去基础,新农村建设也失去生存前提。基于这种认识,在生态省这个框架下,全省各地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微观经营模式探索。一是无不遗余力地推广低能耗、无污染、无公害、高产、高效、优质第安全清洁生产模式。二是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文明生态村建设。这源于琼海、文昌两市农村创举,现已在全省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已建成生态文明村3000个。三是支持发展生态型种养业。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农户”、“果园+养猪”模式以及农村沼气利用等,培植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四是着力推广农技服务“110”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这个被总理称为“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的运作机制,其网点已遍布全省大多数乡镇,不少县市已把农技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行政村,并以专家、企业为主体,极大地推广了生态型农业发展。
(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统计表明,中小企业一直在海南省各个经济领域尤其在农业中扮演主导角色,如在近年来的海南省外贸出口中,中小企业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它作为海南省吸纳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载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考量,海南省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着力推进县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建设。省政府先后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拨出专款9000万元,支持县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目前,这个融资平台已经相继投入运作。二是着力推动银政金融战略合作,省政府以及各县市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银政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贷款额已逾千亿元,协议贷款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三是支持银政企金融合作。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先后与三亚、澄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以及两地政府创立了信用担保基金,专门为辖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四是农行、农村信用合作和农发行分别推出小额信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金融品种,进一步拓宽了信贷支农范围。五是从省级财政拔出专款设立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基金和百项渔业技术推广基金。六是不断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如构建起出口退税的政策支持框架和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框架下的分项、分层次退税的操作机制,对不同的出口产品实行有差别的退税制度;从2004年7月开始将外贸企业资格认定由原来的审批制转变为登记制,进一步降低了外贸企业的准入门槛。至此,政府、企业、金融、税收等机构共同创建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初显端倪。
(五)海南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支持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海南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在引导大企业介入、支持产业链条有机链接的前提下,突出了下列五个领域的支持重点:一是做大做强海淡水水产产业,实现水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化发展。二是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振兴海南畜牧业,推广海南原有畜牧品牌,如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温泉鹅等,创立海南畜牧品牌,让这些品牌走出海南。三是以生态、绿色、有机为目标和标准,大力发展海南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产业,努力提升其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产业化附加值。四是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作物制种产业。除了现有的粮食作物外,着力培育如木瓜、香瓜、哈蜜瓜等市场上日益受宠的农作物制种业。五是强化琼台农业合作,与境外农业企业、科教机构合作,加快海南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进程,推广高就业、产业链条联系紧密、市场可见度大的生产经济模式和机制。
二、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作为海南经济特区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海南省分行紧紧围绕海南各个时期“三农”经济发展目标,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热带农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存在的问题。
(一)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农发行现阶段支农职能和界定的业务范围,提出并实施了以粮油贷款为主体,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它粮食企业贷款和特色农业、优势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热带作物为两翼即“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工作思路,信贷支农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突出商业性贷款投向重点,大力支持发展海淡水水产、畜牧业、木薯产业等特色农业、优势农业。三是坚持和实施“管好储备、有效发展、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信贷工作策略,以储备粮轮换为契机,以淀粉、饲料加工为龙头,带动收购、调销业务的快速发展。
2.积极探索和推进银政企金融合作的新路子。2006年以来,针对海南“三农”经济增长的优势不在于粮食而在于热带农业的这个实际,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先后多次与省农、林、牧、渔以及省发改厅等部门沟通和联系,并经省政府审定,于3月、4月分别向农发行总行上报了将热带作物、热带水果产业化经营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示。目前,椰子系列产品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求已获得批准。
3.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国有粮企改革改制。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用农发行网点多、捕捉市场信息的手段比较先进等优势,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大对全省粮油企业购销业务的支持力度。至2006年末,在收购环节累计发放贷款2932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含杂粮下同)29138公斤,收购数量同比增加9236万公斤,增幅46.4%。在调销环节累计发放贷款112950万元,调入粮油157220万公斤(其中油脂1443万公斤),同比增加75952万公斤,增长93%。
4.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办贷效率。一是切实做好客户营销。充分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与生俱来的凝聚力,巩固和维护好老客户,培植和发展好新客户,壮大优良客户群体;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发展的客户营销重点,按规定确认其贷款资格和评定信用等级,积极做好贷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行长首席客户营销经理制,促进全员参与客户营销。到目前为止,已有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进农发行信贷支持的视野,有的已经进入项目贷款调查、论证阶段,贷款需求53000万元。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业务,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结算服务。三是研究贷款操作新办法,开辟贷款管理的“绿色通道”。三是探索建立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操作机制。继续坚持由企业筹集一定比例自有资金和风险准备金的做法;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贷前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检查工作机制和信贷前、后台制约制衡的审贷分离制度;制定统一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授信管理办法,积极推行授信管理方式,规范信贷准入操作;强化信贷基础管理,严格规范信贷操作程序,加强对贷款监测和后评价工作,加大跟踪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条整改贷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下列突出问题与困难:
1.现行的业务范围限制了农发行支农职能的发挥。新农村建设至少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即公共产品生产、大农业框架下的农林牧渔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等两方面的资金需求。但现阶段国家赋予农发行业务范围仅限于粮棉油等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畜牧业、水产业。从海南具体情形来看,至少有三个突出问题:首先,业务总量不大。至2006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近27亿元。近年来,虽然每年均有3-4亿元的贷款增量,但很难满足热带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巨额需求。其次,业务范围与海南热带农业优势相悖: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等这些与农业增产、农民息息相关的优势农业被排斥在农发行信贷支持视线之外。再次,业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基层行贷款规模偏小、业务长期徘徊无前,生存问题尤显突出。
2.粮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国有粮企改革改制困难重重,企业改革改制滞后,逃废贷款债务问题依然存在,农发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
3.贷款企业普遍缺乏规范、有效的融资平台。大多数民营企业起步晚,资产规模小,加上信用度较低,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历史欠债较多,负担沉重,缺乏贷款的前提条件。
4.信贷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从对全行商业性贷款检查情况看,不少行在贷款调查、贷款发放和库存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漏洞。操作不规范、员工队伍的金融知识缺乏、经营理念滞后、操作技能老化、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三、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发行是在支农职能存在明显缺陷、金融品种不多、金融服务手段不占优势以及业务范围不能完全与海南省农业优势实现对接的状态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期间,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显而易见。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发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改革、改进服务。
(一)用足用好现行信贷政策和制度,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
主要举措包括:一是以储备粮增储、轮换为契机,以委托收购、代储、加工等形式,形成收购、调销、储备三者互动机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业务。二是实施“大粮食”发展战略,促进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有效发展。主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包括粮食种植业、水产和畜牧养殖业、加工业、仓储物流以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通过上述领域项目的实施,做大做强具有海南特色的粮油产业,培育若干个饲料加工骨干企业、饲料品牌、农作物制种基地、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粮油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附加值。
(二)实施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发展战略,创立农发行信贷支农品牌
一是支持海南海淡水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发展。创立罗非鱼等优质水产品品牌,以年度订单、区域订单、大额订单,构建订单-标准加工-区域化、标准化养殖-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经营的互动机制。在支持水产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优化海南水产品种、产业、区域结构,在增加就业、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乃至提升产业化水平的同时,造成对海南水产业的信贷支持垄断,并转化为农发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支持海南木薯淀粉产业发展。支持推广以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木薯淀粉加工+木薯区域化种植及生态型基地+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对木薯淀粉加工企业造成信贷支持垄断的同时,适度发放贷款支持在木薯主产区创建若干个生态型木薯生产基地,增强木薯原料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粮油、瓜菜以及特优农作物等制种业贷款业务。做大做强做好海南制种业,使它成为农发行具有区域优势的信贷品种。四是尽快开办椰子加工贷款业务等,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椰子产业。
(三)构建互动、互惠的银政企金融合作机制
一是通过软贷款、项目贷款贴息、项目专项资金资助、企业自有资金等方式,共同构建企业项目贷款的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推行企业等级、差异化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企业等级管理标准,精心组织评选总行、省分行贷款黄金客户和优质客户。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行不同的信贷方式。三是对优质、黄金企业实行贷款最高额度统一授信制度,由此推动企业信用建设和做大做好业务经营。
参考文献:
[1] 江泽林.当代农业多功能性探索-兼析海南多元特色农业[J].中国农业村经济,2006,(5).
[关键词] 新农村电子商务农业
一、前言
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它是一种新兴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商务方式,原来面对面的交易方式,逐步变成了由计算机网络远距离操作完成的交易方式。
农业电子商务系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的产供销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而改革目前传统的经营管理形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农村中小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入世后,农产品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的市场正逐渐形成。农产品市场正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国内、外同行竞争的压力。因此,农民对农产品信息的了解、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农产品市场的买卖双方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交易的,即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总体水平共同决定的。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现实中的农产品信息难以完全了解,使得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主导,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农民极度缺乏市场信息,增加了农民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事时有发生,以及交通、通讯等其它因素的原因,农民难以及时、准确、可靠的得到市场信息,导致大量农产品流通不畅,影响了农业发展。而农业电子商务给农民多了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借助它能实现农业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与交换,减少不对称信息的比重,它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的决策、指导生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农业电子商务改变着传统的农业贸易方式。农业电子商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将被打破。农民通过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交易、支付、结汇等环节。使农民可以更贴近市场,提高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使农民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及要求,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出来,从而促进了供需双方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电子商务跨越了地域、时空界线的特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节生产与市场的矛盾。
3.农业电子商务能有力的拓展产品的市场份额。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开辟了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将地理范围分散的,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
由于电子商务可以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营业时间,因而能让农民找到更多的新市场,吸引更多客户。另外,交互式的销售方式,使农民能够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本身的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稳定的顾客群。
4.农业电子商务能有效降低各种成本,提高效益。首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农民在购买生产资料或出售农产品之前,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价格比对,选择最合适的交易者。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帮助生产者及时获得管理信息、生产技术。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在网上签订种子、化肥及产品的供销合同。农民还可以在网上通过集体采购、招标等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市场技术、气象预报、法律法规、虫害预警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其次,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减少第三方或中介组织的参与,农民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可以直接进行交易,提高了市场效率,减少了中间交易成本。据统计,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商品从订货到售出过程中费用约占企业成本的18%~20%,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后,将该费用比例降低到10%~12%。同时,交易双方信息可以共享,减少中间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损失。再次,可以节省营销成本。使用因特网作广告,其成本要比传统广告媒体节省90%。利用网络向全球本地农产品资源信息,宣传、推介本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将本地区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网上农产品超市,不断扩大网上交易规模,逐步引入期货交易,发展“订单式农业”。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其发展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在我国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和主管领导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导致企业和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使农民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商务意识是根本,创新意识是关键,信息技术是手段。只有对农业电子商务有了正确的、积极的认识,才能务实的、实事求是的接受它。不能准确理解信息化,就不能正确地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2.扶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到2006年,全国已经超过1亿网民,然而农民只占1.4%。网络是农业电子商务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农民可以方便、价廉的用上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不能转嫁给农民,政府要给予广泛而有力的扶持。只有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信息网络,才能建立起覆盖市、县、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政府可以通过工业反哺的方式来加大投入,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农行品的竞争力,又给农产品间接提供了补贴,同时又不违反WTO关于农业补贴的规则。
3.创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起宏观指导作用的政府农业网站。此类网站的特点是农业信息服务和管理。另一类是起农业信息中介作用的非政府组织网站,此类网站的特点是提供综合性农业信息或专业化信息。第三类则是直接用于农产品交易的网络,这是农业电子商务的最终表现形式,此类网站的特点是能够提供农产品网上订购和网上支付的网络。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各地的特点搭建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4.建立安全的网上支付体系。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支付和交货是最终目的。而网上支付是农业电子商务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国际化、信息化、高水平的,被国际认可的支付网关十分重要。
5.优化、重组传统的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专业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往往不注重电子商务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应对入世后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就必须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打造新型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对农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提供数字化的交易、拍卖、支付、配送等服务。在适当的时候建立若干农产品物流中心,增加对农产品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
6.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现有教育不平衡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中央和各级党校现有远程卫星教学网络平台,以及各种农村远程教育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
7.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其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特殊性,加大了其在特征和质量方面的度量标准的制定的难度,而标准是农业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开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进行比对,就没有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因此首先要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和相关内容的研究,只有解决了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业电子商务才能做到质的飞跃。
8.建立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数据库系统。从而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占有率。
四、结束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技推广;农机;重要性;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加快农机技术推广,才能切实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农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农艺技术必然要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依托进行应用推广,广大农民也迫切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小劳动强度。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加快传统农业转型,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1.2 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解放农村劳动力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1合收割机几乎可以取代200个劳动力,1台大型挖掘机甚至可以取代多达600个劳动力。农机技术推广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传统由劳动力主导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会向第2、3产业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跨地区作业,更加突显了农机的使用效益,免去了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时节返乡的后顾之忧。
1.3 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习惯,推动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机技术推广不单只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过去,农民习惯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农民逐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农民更是“解放”自己,外出到城镇或大城市务工,进一步减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渐渐可以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战略举措
2.1 加大农机技术宣传力度
农民作为人的因素影响着农机技术的推广成效。因此,农机技术要大力推广,关键还在于解放农民思想,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经济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科技意识匮乏,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思想观念偏向保守,不愿意承担经济风险。这就需要大力借助广播、板报、标语、农技人员培训、派发科普读物等多种渠道,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农机技术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转变他们固有的传统思想。
2.2 完善农机技术信息服务
推广农机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为农民服务,因此,在帮助农民购买农机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信息的服务,将正确的驾驶、维护知识传授给农民,定期做好农机操作培训、示范,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农机技术指导手册并向农民发放,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农机设备损坏报废。同时,对于农机的“三包”,要保持与制造厂商和销售部门的联系,切实履行“三包”承诺,并且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应及时更新,引导广大农民使用最新的农机技术。
2.3 通过补贴优化农机装备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家对购置农机的补贴种类有所增加,目前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机购机补贴等农机具购置补贴。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惠及更多农民,就要不断加大农机补贴的力度,以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为依据优化农机装备,使农机化向着结构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目标发展。在推广农机技术的过程中,要把握推广的主动性,落实指导性生产,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2.4 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如何,与推广队伍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现代化农机技术必须依靠具备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来推广。这就要求农机推广需要有稳定的、高水平的推广队伍来实施。推广队伍要积极参加农业部或省农机推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进修学习,通过到外地考察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推广经验,或邀请农技专家开课,提升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坚持思政教育与职业道德并重,强化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锻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农机推广队伍。
2.5 设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
要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和地理环境,设立多种类型的推广示范基地,为各式先进的农机技术提供使用的场所,使更多农民认识农机,了解农机,关注农机,从而积极利用农机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国家和政府在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倾斜力度的同时,农机推广部门、农民合作社、各种民间组织、种植大户乃至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可以形成合力,构建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比如依靠种植大户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在乡镇范围内有针对性地选取10个种植大户,利用项目推广资金给予其适当的补贴设立若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形成对农民群众的带头作用。
3 结语
立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机推广工作牵涉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果断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予以落实,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
一、积极宣传引导。大力增强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商标意识
前些年,受传统农业经营理念和分散经营模式的影响,许多农民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认识到商标、品牌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作用,对注册农产品商标积极性不高。认为种庄稼就是别人种啥咱种啥,能卖多少算多少,有没有商标无所谓,结果没有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运城地区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甘甜,久负盛名。全市种植面积达212万亩,年生产红富士、花冠、嘎拉等优质苹果15亿公斤以上,可是在2002年以前,全市没有一个苹果注册商标,致使本地苹果大量滞销,大大伤害了农民种植苹果的积极性。
这种因为无商标、无品牌而产生的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权益受损的现象,引起了市工商局党组的严重关切。经过研究,大家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兴农富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商部门就必须在帮助农户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大力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为此,2003年市工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的几点意见》,要求各级工商部门必须把这一工作作为本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04年,市局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出主意、提建议。推动全市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努力把工商局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市政府很快成立了农副产品商标战略领导组,研究制定了《运城市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五年规划》,把商标工作细化到乡镇、村组,农业、林业等部门积极配合,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工作,很快在全市上下全面展开。
针对部分农户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商标意识不强,对注册商标及其价值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深入进行宣传引导。2003年,开设《运城市商标战略网》,用网络形式对注册商标的意义作用及方法程序等给予详细的说明;通过《运城日报》、运城电视台、《果农报》等新闻媒体,对嶷山苹果、维博梨枣、维之王等品牌进行宣传;利用节日、集会等机会,组织人员深入街道企业,宣传实施农副业产品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共向企业和农民发放商标法律书籍20000余册,接受企业和农民商标咨询1460人次,解决注册难题2240个。我们还利用我市举办“第四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机会,布置知名农副产品展位,将我市有影响的农副产品商标进行集中宣传和展示。各县(市、区)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的干部,坚持登门入户,面对面地将宣传资料和有关申请注册材料送到农户和企业手中,有些分局还带着商标向农民宣传商标注册的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注册商标的兴趣。
二、热心周到服务。真正帮助农民注册好商标
一是广泛调查摸底,分类指导。我们组织各县(市、区)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对全市的农副产品生产经营和商标注册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基本弄清了全市农副产品的品种、数量、规模、特色以及这些农产品的商标注册、使用等情况,通过梳理排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大力培育和扶持,鼓励做强做大,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对一些具有特定地理环境和特定人文因素,且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特色农副产品,指派专人,限定时间,协助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尽快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对有一定产品优势,但生产地域比较分散的农副产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整合作用,以专业协会的名义注册集体商标,从而使一些没有条件申报商标的中小农户从集体商标使用中获益,近三年,全市先后注册各类名优土特产商标271件,几乎覆盖了所有名优产品。
二是建立机构网络,提高服务质量。我市部分县市地处山区半山区、交通不便,为了方便企业和农户办理商标,在全市建起了市、县、乡镇(企业)“三级商标服务网络”,做到市有商标科和商标事务所,县有商标科和商标服务室,乡镇和企业有商标代办员,农民不出乡镇就能了解、办理农产品商标。机构组建后,分期分批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系统学习商标注册管理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培训中,邀请专家和优秀农民企业家授课。此外,工商服务大厅设立农副产品注册商标专柜,结合实际制定了商标工作首办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热情服务,一帮到底。
三是主动上门服务,提供意见建议。本着深入一线,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全心全意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对生产规模大,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农副产品基地和加工企业,实行定期联系指导制度,坚持每季度上门一次,指导他们正确运用商标策略拓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市局商标科与企业科联合制定了“三书”制度:即向未注册商标的企业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为正在扩大经营的企业提出《商标经营策略建议书》,向商标使用中出现问题的企业发放《商标注册使用警示书》,使指导企业行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对那些未形成生产规模,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指定专人,组织力量,主动上门,帮助他们设计适合农副产品特点、适应消费心理需求的商标,以尽快帮助他们注册商标,增加影响力和生产效力。
三、运用商标职能,引导农民有效开拓市场
引导企业和农户注册使用商标,仅仅是实施商标战略的第一步,培育发展一批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是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最终目标。为此,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商标职能作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优化模式,使一批农产品项目做强做大,从而真正达到兴农富农的目的。
以知名商标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骨干,采取“公司+农户+商标”的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粟海”集团是我市一家大型禽肉蛋生产加工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市工商局不仅积极帮助其申请中国驰名商标,而且积极组织集团与农民联合,实行“公司+农户+商标”的发展模式,在周边五个县(市、区)发展养鸡专业户2000余户、建立饲料厂、饲料供应商200余家,扩大了集团生产规模,又为广大农户找到一条稳定的致富门路。
充分发挥各个地域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地一牌”的品牌战略,努力使品牌农副产品遍地开
花,惠及全体百姓。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实施“一村一品、一地一牌”农副产品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块状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每个乡镇、每个村或一个地域确定一两个重点农副业产品发展项目,力争一年内注册商标。两年内形成规模,三至五年达到优势品牌。经过共同努力,不到两年时间,各地已确定了“汤王山”、“绛州绿”、“农之龙”、“临晋江石榴”、“绛县樱桃”、“垣曲山茹”等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
抓住市场信息,及时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农副业产品进行帮扶推广,用优势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2003年,临猗县“维博”梨枣商标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后,我们感到这一农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非常适合几个山区县推广种植,建议市政府投入资金,推广“梨枣”、“冬枣”种植规模。到2006年,全市利用荒山沟坡发展“梨枣”、“冬枣”20余万亩,每年销往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300多万公斤,每公斤鲜枣价格达到20元左右,仅此一项,每个农民可增加收入60元左右。1999年,永济市农民王开健在黄河滩上种植芦笋,经济效益很好。我们了解到此情况后,当即建议永济、芮城、万荣等几个沿黄河县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并为其注册了“节节金”的商标,到200E年,全市年生产上等芦笋40多万吨,建立芦笋加工企业7个,每年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约20多万吨。
总结这些年的帮扶经验,研究制定了“四联五帮八到位”的工作目桁责任制。“四联”是:市局联大中型企业,县局联乡镇和中小企业,股(所)联项目、基地,个协、私协联有关专业户和工商户,真正做到帮扶到户,责任到人:“五帮”是:一帮选择产品项目,二帮设计注册商标,三帮宣传使用商标,四帮规范科学经营,五帮提高经济效益:“八到位”是:在联系帮扶过程中,要做到法规宣传、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商标管理、广告策划、技术应用、销售网络和制度落实到位。几年来,全市工商系统有900多人次深入到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服务,从品牌的定位、注册、推广到农产品的选料、加工、销售等,都耐心细致地进行政策引导和科学指导,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制定出台《2016-2018年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确定了用三年时间,围绕“点、线、片、面”的布局来推进工作的总体原则。所谓“点”,就是把打造标准高、效果好的先进村作为“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屯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变,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整村整屯推进。所谓“线”,就是重点改善国、省公路沿线以及乡村级公路沿线村屯,以治脏、治乱为重点,对沿线的围墙、边沟以及农户的庭院进行改造,加大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和环境管理,实现多条路径的整体推进。所谓“片”,就是把全市19个乡镇按照地域分布划分成示范片区,按照省办片区建设的标准逐年进行打造。利用危旧房改造项目,重点对未改造的农户房舍进行“穿衣戴帽”,加大柴草垛、破旧厕所清理和绿化美化力度,提高片区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所谓“面”,就是拓宽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面,整治农村环境由沿线村屯向偏远山区和农户庭院及室内延伸,通过集中整治和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环境管护的规范化、制度化。三年内,集中打造全域内的303个行政村、24条精品线路和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并创建50个美丽乡村、打造1.2万户美丽庭院和3万户干净人家。
二、多措并举,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工作实现开门红
市委市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三年总体规划设计,制定并出台了《2016年梅河口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先进村、精品路线、示范片区和人居环境等中心工作来规划和推进。在组织领导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新一届班子的领导分工,重新调整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完善了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政协参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制度。加大对新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实行由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分管,市人大副主任兼任新农村办主任主抓,乡镇副镇长担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的领导模式。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包乡联村负责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在建设标准方面:先进村主街路路面硬化率、边沟硬化率和围墙围栏普及率都达到100%。村部和休闲广场全部实行亮化,村屯内实现高标准绿化美化。规划打造的精品线路两侧建设围墙或带地梁的围栏,支次巷路的延伸部分建设铁艺围栏,村屯内的柴草垛全部迁出村屯外集中统一堆放,迁出的确有困难的农户建设柴草棚厦实行封闭式管理。在资金保障方面:一是统筹政策效能资金。整合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开发、水利移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生态建设、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等各类涉农资金,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道路围墙、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垃圾处理等推进项目。二是制定“以奖代补”政策。2016年市财政列支1720万元,主要用于先进村建设奖补、村屯环境管理、l生星级文明户评比和标兵村村书记待遇。三是整合乡镇、村建设资金。2016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年投入资金达到60%;先进村村集体年收入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本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其它行政村村集体年收入新增部分的80%以上用于本村的新农村建设。四是集聚社会帮扶资金。深入开展“百个部门包百村、百家企业带百村、百名干部驻百村”活动,通过与行政村结对共建,2016年共争取各级各类帮扶资金2100万元。在取得成效方面:201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共建设墙栏10.8万延长米,修筑户户通水泥路254公里,硬化边沟8.3万延长米,硬化农户庭院16.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67盏,建设文化广场36处、37750平方米,安装卫生厕所1592座,建设垃圾场105处、垃圾箱109个,购置垃圾转运车27台,清理柴草垛4394座,新建柴草棚944个,植树99万棵,栽种花草1432万株,绿化公路总里程620公里,打造景观点169处。
1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20世纪末,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得以建立,“金农工程”的开展为电子商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近几年,随着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上网的农户少。根据调查,我国网名的人数达到1.11亿,但是多数是城市地区的有9168.6万[1]。县城人数是全国人数的42%,占了网民的82.6%;然而农村网民是1931.4万人,是全国网民58%的17%。从行业来看,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占2.3%,从职业来看,林、牧、农、渔、副等占1.2%。然而农民的素质低、上网少导致绝大多数人不能从正规渠道上获得信息,此外农业电子商务还存在以下问题。
1.1农村落后基础设施
现在国家虽然已经有了完善的农业商务信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在硬件方面投入还是非常紧张,在软件部分,因为农村环境相对不足,这样使得相关人员不愿去农村发展,导致农村发展比较缓慢[2]。
1.2农产品的局限程度
农产品的特点是保鲜不持久,容易变质,新鲜的农产品因为没有正规的检测手段和缺乏完善的标准制度,所以市场上有很多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
1.3商务信息量少
虽然农业电子商务建设有一些成果,但是大部分信息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导致真正可以帮助农户在生产种植技术和销售方面的信息量更低。
1.4电子商务法律的不健全
目前,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牵扯出广告、客户信息、税收等相关问题,由于在我国对电子商务没有一个非常健全的制度去管理,致使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动增加了不少的阻力[3]。
2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2.1转变农业生产模式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农副产品的信息、产品的销售渠道、技术服务等越来越多的要求[4],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在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仍然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不仅可以解决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销售方式单一等问题,还能降低各种产品交易潜在风险,是转变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有利于农业产品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农副产品的交易成本费用,提高市场产品的竞争,使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更加发展完善。
2.2提高农业市场体系的发展
在我国现代农业市场中,农业市场是农产品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繁荣的农业市场,对新农村现代社会主义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不仅涉及农业、种植、圈养等普通企业提供实时有效的市场信息,还吸引社会机构、行业协会、科研等机构的参与,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新农村的农业体系高速发展。因此,建立各种农业电子商务的网站,有利于农民各种农产品信息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额。
2.3统筹城乡农业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在城乡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的影响下,导致严重的失调,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恰好可以缩小这样的差距。为了追求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效益及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公益性,我国相关部门提出大力支持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中吸引许多技术人才到农村为广大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现代文明带来的信息科技,同时利用农业电子商务缩小城乡鸿沟差距,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的发展,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完善。
2.4推进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
农业电子商务管理平台主要通过网络信息、电信运营等作用,依托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使农民领会到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建立农业电子行政事务系统,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达到农村政务的透明性、公平公正等[1]。
3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农村中作用
3.1有利于农产品的供销
目前,农户对农产品在市场上需求了解的不多,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形成滞后效应,所以在农副产品交易的同时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在建设新农村的前期,政府就应该把电子商务这一项目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去思考,电子商务的推动是离不开农民和管理者离不开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思想上的一个转变,只要大家一起在思想上接受电子商务的观念,才能进一步对在新农村建设电子商务上有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3.2促进劳动力的高效就业
在农村劳动力存在不连续供给的情况,特别是近年的价格上升,多数农民重操旧业,都是在劳动力方面很难供给。建设新农村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硬件设施的建设,因为要对新一代的农村居住着以后的生活提供便利,要解决在以后使用中遇到网络传输、速度等问题。
4农业电子商务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发展与措施
4.1提高新农村农业电子商务需求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滞后,农民对农业市场信息的需要力度低、需求信息较散,难以形成规模,而且对农业电子商务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低,影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所以,改变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规模才能提高新农村农业电子商务的需求,带动新农村的发展,实现农业产量的增加和增收[2]。
4.2加大整合资源力度
目前,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涉农隶属部门,在条块分割的影响下,信息资源整合效果差,信息共享力度低,这些情况导致农业电子商务在实施信息采编中难度加深,影响农户信息知识的不全。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协调引导,加强各部门的合作意识,加强农业信息共享,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丰富信息传播的内容,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管理平台利用率。
4.3完善农村的电子商务管理
在新农村,农业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否有完善的体系关系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第一,我国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吸引不同的企业、协会、机构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第二,充分利用各运营主体作用,加大投资力度,通过互联网、手机、广告、广播、书刊等媒介,农业信息;第三,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政策,使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是真实有效的[3]。
4.4建立全面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制度
建立全面的电子商务人才团队,是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体系的重要环节。第一,加强现有电子商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电子商务人才管理和电子商务建设同时进行,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生产管理等知识[4];第二,加大各学校交流,设立相关的咨询平台,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第三,设立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及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去帮助指导农户,培养农业技术主力。
4.5设立安全的网上支付系统
农业电子商务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的一种商务活动,主要是信息共享交流,农产品的交易支付是唯一目的,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银行的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4.6优化并组建物流体系
发展农业保险,可以有效抵御农业风险,保证农民收入和正常的生产经营。2005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农业保险赔款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90%。农业保险为广大农民群众抗御农业自然风险设立一条“保障线”,在保证农民收入和生产经营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通过保单质押贷款,解决农民小额信贷需求。人寿保险大都具有储蓄性质,通过保单抵押提供小额贷款,能够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急需。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可以帮助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我国农村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解决好逐步发展的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使他们安度晚年,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人寿保险,就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国家财政的压力,消除个人和家庭的后顾之忧。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化解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体伤害,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力,较好地解决农民因病返贫、致贫问题,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疾病,经常大面积发生。由于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差,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地方病发病率较高,使本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家庭重新回到贫困中去,对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在经济上使这些家庭致贫,而且会造成家庭邻里、亲友不睦,严重影响邻里关系和子女的教育、就业,形成社会问题。而商业保险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在政府的补贴基础上,只需很少一部分资金投入就能解决后顾之忧。
2005年,全国健康保险业务的赔款与给付支出108亿元。中国人寿的“两康”产品自开办以来累计赔付约42亿元,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2006年上半年,5家商业保险公司在8个省(区)的6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涉及的参加农合农民1874万人,试点地区平均参保率为86%。发展农民工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有利于推进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在商业保险公司的参与下,分类逐步建立广大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推进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转移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农村寿险工作。以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为例,截止2005年底,农村寿险业务员已发展到3万多人,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保障服务做了大量工作,为稳定农村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利用其自身独特的行业优势,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包括农业保险、失地保险、养老、医疗、意外风险、子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保险保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
农民的保险意识差距明显,对保险认同度低,风险防范仍处在原始状态。家庭养老、储蓄看病,遇到大难靠亲戚朋友帮助解困,这是广大农村目前保障状况的真实写照。农村由于受经济基础、文化素质、媒体辐射不到位以及保险企业宣传缺乏的影响,对保险知识知之甚少。
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小,区域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平衡。从区域来讲,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保险密度和深度都远远大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同一地区、同等条件,农民的购买力不尽相同,差距也很大。
农户居住分散,网点不健全,展业困难,服务不到位,商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面小。由于多数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户居住较为分散。现在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多,流动大。这些因素都给商业保险的展业带来极大不便,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以河南省为例,城市每百人拥有4张寿险保单,而农村每百人还不到1张保单。其覆盖面很低。各家保险公司在发展战略上,重城轻乡、重效益轻责任、重眼前轻长远是造成农村保险市场竞争乏力的根本原因。
商业保险产品缺少个性,基本没有针对农民研发的险种,买难卖难,成为农村保险发展的瓶颈。在人身保险险种方面,近几年各家公司主要打城市牌、打富人战,忽略了农村广大农民的保障需求,没有开发针对农民的保费低廉、保障全面的产品。
重视程度偏低,政策扶持缺失,农村保险市场开发举步维艰。商业保险公司尽管在农业保险、农村人身保险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赔钱经营,企业积极性不高。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的措施
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进一步推行富民政策,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农民购买保险奠定物质基础。要高度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新农合医疗、农民工保险等等。对保险公司开办农村保险给予政策支持。比如在开办农民养老保险中采取国家补一点,家庭出一点,保险公司让一点,使其尽快开办起来。在农民医疗方面,政府既要鼓励保险公司的参与,又要在费用上给予补贴,使其在微利情况下健康经营。对农村业务员可以采取减免营业税的办法,维护其在农村销售人身保险的积极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兼顾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和农民保障二者的利益,出台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
保险监管部门要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优化农村保险的发展环境。要利用各种会议宣导和主动上门沟通的方法,避免地方有关部门干预保险经营。积极与工商物价部门联系,避免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现象的发生。制定发展农村保险的优惠政策和补偿体制。确保农村保险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研究政策支持措施,为保险公司发展农村保险提供支撑。创新监管思路,促进对农村保险机构的审慎性监管和预警监管,及时扼制恶性竞争和有损农民利益的行为。做到关注而不干预,既有灵活性,又有市场监管的政策性。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村保险的发展开设绿色通道。监管部门要遵循农村社会发展规律,加大对保险公司开办农村保险的支持。要完善农村机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时效,对农村网点机构要做到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开业一个,规范一个。建议对农村业务员实行资格授予制,使那些热爱农业保险,诚实守信,业绩良好的业务员得到展业资格,保证农村有一支稳定的、素质较高的销售队伍。
保险公司要处理好三种关系,确保农村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保险公司把经营效益放在首位,还应服务、服从于国家,肩负起振兴经济的使命。因此要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要在对农民的服务中求生存,求发展,力争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就目前来讲,农村保险成本高,费用大,见效慢。从长远看,农村保险是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市场潜力巨大。农村保险既是保险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也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处理好企业本身和国家大局的关系。当前国家正在研究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急需养老、医疗和意外伤害的保险保障,这给保险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保险公司一定要站在大局谋划自身的发展规划,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一方面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为加快农民奔小康、建设和谐社会步伐积极开展工作;一方面抢抓机遇,建站设点、扩大队伍,为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险公司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险知识和理念,增强认同度,为农业保险业务的拓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商业保险的认知度仅为20%。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势在必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在宣传中要针对农村农民的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宣传形式要多样化。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必须采取多种形式长期不断地宣导。利用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村委喇叭等向群众灌输保险知识和理念。充分利用墙体广告,流动宣传车、诗歌比赛、运动会、保险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农民接受保险知识。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寓保险教育于娱乐之中,使农民认识保险,了解保险,主动购买保险。
宣传内容要通俗化。要把保险知识和保险理念编成故事、写成歌、绘成画,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唱,展览给农民看。突出重点,要彰显人身保险的保障功能,宣导理念,使其潜移默化于农民大脑里;理论和实例相结合,利用一些赔案,深入浅出地进行宣传。
宣传范围要广泛化。在农村进行保险宣传,范围一定要大,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人群要包括,农村干部和教师、中小学生、乡镇企业的老板和外出打工者。
保险公司要加快调研步伐,研发适销对路产品。调查研究要分别不同类型进行,量体设计地为不同经济地区、不同保障水平地区开发适合的产品。加快产品创新、产品改造。要加大险种开发力度,尽快开发出一批低保费,高保障,突出保障功能的人身保险产品;乡镇企业年金及农民养老保险产品;适合农民购买的一张保单保全家,一笔保费多保障等方面的产品;适合农民外出打工的高危人群人身意外险等等。条款要通俗化。要让农民一看就明白,做到投保简单,手续简便,理赔快捷方便,有利于农村业务员宣讲和推销。
加强农村保险的渠道构建,进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分布和传递不平衡、不充分,来源渠道有限。保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更可谓是新生事物,这给保险销售和服务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推进农村营销服务网点建设,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和管理,不断探索适合农业保险发展的组织形式创新,也成为推动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可以充分运用银行、信用社、邮局、农机站、计生办等代办机构网点,不断丰富农村保险营销渠道。
“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农村商业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认真研究农村保险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敢于实践,不断提高,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农村保险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措施、组织体系、调控手段,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农村保险新体系。
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在“国际旅游岛”项目不断推进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因其自身在农业上的支柱作用,开发探索出一条能够既服务好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又能迎合海南省农民生活需求和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对村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建设海南省新农村,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改善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是一场经济社会飞跃的变革,一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良好契机,如果搭上这趟快车,抓住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就能跟上甚至超越时展的步伐,如果错失了这次战略机遇的快车,将错失发展机遇。三部委联合推出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这份文件中,明确地为海南省指明了方向,加大了对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和开放力度,海口市和三亚市则入选沿海节点城市,将有机会通过一带一路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在机遇中促进海南省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措施
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建设文明新农村的基础,全民的“环保”意识可以提升城市品位。第一步,引导农民参与到保护环境当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引导渔民退出海域养殖。第二步,宣传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倡导人人保护环境。海南省现今对于农村环境的建设环节比较薄弱,在建设海南省新农村的同时,对于农村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农民由于缺少环保意识,导致农村环境很差,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海南省农村环境脏、乱、差,使海南省文明新农村建设面临困境,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形象,身处在农村的小路上和小河边时,垃圾随处可见,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整治环境污染,为建设文明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由于村民缺乏环保观念,所以存在很多不文明现象,随手丢弃垃圾,很少对垃圾分类放置,导致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对于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要想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要让村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设环境保护大会,倡导农民保护环境,向村民讲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对人们身体的危害,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污染环境的危害,使其自身养成良好的习惯,呼吁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体现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只有农民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使乡村环境得到改善,才能进一步建设新农村,真正为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作出贡献。同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省地处区位特殊,地位重要,机遇千载难逢,海南省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海丝”战略,借开放大势,谋开放大局,突出海南省在海外、海上、海洋的优势,全面提升海南省发展水平,建设海南省新农村。例如,抓住海南省海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南省旅游业;利用海南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发展海南省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海南省经济发展,促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使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而促进海南省发展的具体建议有:持续发挥海南省的开放优势,强化载体功能,建立以人文文化为引领的海上丝绸之路,利用港口和航运的优势发展海南省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海南省拥有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独特优势,又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同时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最大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要把海南岛打造成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发游客到海南省观光旅游,所以海南省当地人民的文明很重要,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各地有名的国际旅游岛,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只有建设文明海南新村,才能给外来游客留下好印象,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推动民心想通,夯实民意基础,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李娜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