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8:58: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西文化的不同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思维立足他方与己方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换位思考,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中国人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如“你一定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然而,这却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其身体状况表示担忧。西方人很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强壮,如果质疑其健康状况,他们是会很介意的。西方人思维一般都是立足自身,直接谈自己的意愿或感受。好多英语国家的服务员招呼顾客时,经常用“CanIhelpyou?(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2.思维方向顺序与逆序的差异。
中国人偏重顺序思维,汉语对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各因素排列,一般都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句子以时间和事理为线索,按照实际的“时序”及“事序”来安排。而西方人习惯逆序思维,英语句子虽然也可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但不总是如此。它可以打破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句子呈句尾开放式。
3.思维表达婉转与直接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在语言上,中国人在说明问题时会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让人们产生联想,以达到某种寓意。而英语正相反,它比较直接,直奔主题,然后加上修饰成分,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状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尽管偶尔也可以状语前置。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1.在称呼方面
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会根据对方的身份、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以及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谓,以示敬意。但是在西方,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
2.在致谢方面
一、广告文化内涵的差异
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深厚的人情味和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重群体、轻个体”的意识较为突出,重人情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国人极重亲情、友情,在世界各民族中,再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团圆了。香港老字号“荣华月饼”的电视广告正是深谙“团圆”之道,大打文化战,赢得了消费者的心,成功占领了市场。在广告中,父亲曾志伟打电话给女儿,希望她回家过中秋,但忙碌的女儿要赶到台湾做节目……当女儿准备上飞机的时候,看到了手上的“荣华月饼”,毫不犹豫地从机场工作人员手中抢回机票,说:“我还是回家和爹地(父亲)过中秋吧。”这对父女的真情演绎,诉说着中国千百年来“血浓于水”的亲情……老字号的荣华月饼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传统感情,用最真实动人的亲情,唤起人们对家的眷恋和怀想,特别是远在海外的华侨,荣华广告更是撩拨起他们对祖国的思念。于是,荣华月饼取得成功自不待言。
西方侧重于个体和个性的发挥,其广告文化强调自由的氛围和冒险超越的境界。西方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强调人性、个性的文化特征,其文化影响到西方广告文化,使塑造个性、张扬自我、追求个人自由、凸显个人价值为目标的西方网络广告文化生命力更强。对广告主而言,更注重广告的独特个性内容,注重对受众的个性心理满足。耐克的网络广告利用“体坛巨星”做其网络形象大使,因而抓住了广大体育爱好者喜爱或崇拜明星的心理,在其网页上,中田英寿、巴克利等巨星引人注目。
中国的广告文化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所占比重较大。长虹的“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非常可乐的“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等,这是利用民族自尊心的心理进行广告宣传。中国人崇尚民族的自豪感,这就是商家的“卖点”。虽说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多少有些沉重,但却极富煽动性,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中国的网络广告文化中,因互动性的增强,使得“人机交流”的过程成为抓住大众心理,促成其情感达成一致性。即使是利用网络这一西方人发明的事物,中国的网络广告制作人也是处心积虑地使之颇具“中国特色”,运用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受众心悦诚服,这是西方文化所办不到的事情,因为只有植根于心中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支配力。
西方则以休闲、幽默和消费文化为主。幽默是乐观的表现,西方人的幽默在网络广告文化中也不乏新意:美国《独立宣言》中著名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政治口号被戏仿用于女士内衣广告,将这句名言改写为“民有、民治、我享的政府”,以强调内衣的舒适。广告执行的是消费主义的原则,欲望(“我享”)是其核心的编码规则,而欲望是以直接的商品为对象的,在充满欲望的明快的亮黄色中,政治的严肃性被消费话语消解得荡然无存。这就显示了西方的理性逻辑思维方式与中国的直觉思维方式的不同。
二、“和而不同”的全球化战略
正是儒家“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使儒家文化在过去的2000多年时间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吸引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创新、发展和形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理论体系。可以讲,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融合与贯通,是儒家文化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儒家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得到了各民族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相信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主张会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同,而中华民族也必将以“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各国文化、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基础,熔铸一新型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的“大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应该说,中西的广告文化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中国的广告文化承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切顺应自然。这种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的态度于无形中既保护了自然,又求得了人生存的和谐。但另一方面,过分顺应自然,知足长乐,很容易导致中国人在自然面前的碌碌无为。西方人则认为天人相分,将天人置于对立状态,为了征服自然,首先得认识它。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努力去寻求答案,导致其哲学和科学的长足发展,也形成了其民族性格中开拓进取、勇于探险的精神。但是,其广告文化中所宣扬的征服一切、改造一切的理念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科学主义的膨胀,人的贪欲,向自然无止境的索取,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被破坏、人文家园的日益丧失。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重视和谐,也就发展了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仪制度,强调服从秩序,主张妥协和宽容,便有了忠、礼、义、仁等伦理说教,因此中国广告文化注重对社会责任与义务感的提携,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以此来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完善。但在重群体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个人的权利。西方广告文化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注重人格和尊严,注重个体,强调个人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通过个人奋斗和竞争确立自我价值。它在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同时,又往往导致个人主义盛行,人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的淡漠,人与人关系的疏远。
总的来说,西方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中国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内敛型文化,重国、重家、重情。每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也都有它一定的局限性,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观照他者,反思自我,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是21世纪中西广告文化的必由之路,,“和而不同”则是中西广告文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西文化;图书馆文化;图书馆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不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社会环境制约的图书馆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中西方图书馆文化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1 中西图书馆制度比较
1.1 西方图书馆制度
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产生了西方意味的公共图书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繁荣的商品经济时期,要求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使人们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渴望通过学习知识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提倡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使西方图书馆的内容进一步得以完善,出现了公共图书馆的观念。所以,由于人民大众的要求和官方的重视双重原因,进而催生了西方公共图书馆的出现。西方图书馆采取的是政府有限权力管理与公民自治结合的管理模式,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向下负责的机制,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了解公民对图书馆的需求,遵照民意,开办了公共图书馆,并通过了图书馆法案,以法律条文来规定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方式。
1.2 中国图书馆制度
20世纪初期,新式图书馆观念由我国早期改良主义者引入国内,是国人认识西方图书馆的开端,有力冲击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在我国的影响,引进了西方新式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使中国藏书楼的管理方法得以转变,逐步转为近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国先进人士看到西方图书馆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认为图书馆可以承担教育救国的重任,所以迫切要求创立图书馆,以启发人们的思想,官方政府中的开明人士极为拥护这一主张,因此政府创办的公共图书馆得以出现。受教会藏书楼和教会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的启发,中国图书馆先进人士大胆创新,在各种图书馆的创办中大力引进西方管理模式和技术。
2 中西图书馆管理思想比较
2.1 西方图书馆管理思想(以美国为代表)
(1)重视实用。实用性是美国图书馆的基本观念特征,美国图书馆受杜威实用哲学影响较多。杜威的实用图书馆学思想表现在他对图书馆管理的许多领域,而最典型的要属他的分类思想。在杜威的名著《十进分类法及相关索引》的导言中,他就宣称他不是追求什么理论上完整的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来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可见,实用就是DC的基本出发点。DC是现代图书分类法中产生最早,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建立在图书分类实用性原则基础上的,杜威作为美国具有影响的学者和图书馆学家,其实用思想在美国图书馆界具有深远影响。
(2)图书馆提供公平服务原则。让所有的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西方图书馆的基本定位。日本图书馆学家小野泰博说,如果想知道西欧式民主主义是什么,最好看一看欧美的公共图书馆。因为这里存在着朴素的民主主义的原貌。“任何人都能平等地利用公共财产,遵守同一规则。”图书馆的平等原则就是在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影响下把权利平等地分配给一国的全体成年人,成年人通过运用公民权来行使权力。由这种政治思想和实践中产生的力量,推动了向所有公民提供免费的图书服务。这就是西方图书馆文化的思想特征。
(3)图书馆运行依照法律进行。西方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建立之初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由纳税人的税费来维持。用法律来规范,这样就避免了政府拨款的随意性和图书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纳税人既可以监督政府,又可以监督图书馆的服务。使公共图书馆的运行限制在法制框架内。
2.2 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
(1)尊重知识、注重收藏、为领导决策服务。中国图书收藏经历了漫长的藏书楼阶段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藏书楼文化,在历经数代后收藏意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到今天仍旧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中国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图书馆的功能在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而在不断更新和扩大,但最终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期望同时昭示的是对收藏传统的尊重与回归。传统阅读方式在物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2)图书馆开放力度不够。古代藏书楼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珍宝,同时留下了现今仍有借鉴意义的藏书法,但与西方国家图书馆相比,中国图书馆在藏书的开放和开架方面明显力度不够。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图书馆的影响,又由于“新图书馆运动”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以及80年代后,图书馆藏书开架在一定程度上比过去有所改善,但由于受藏书楼思想的影响,重藏轻用始终在束缚人们的手脚,即便是有了一些开架,也显得并不彻底,有时甚至企望重新回到闭架的时代去。
图书馆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独立的文化现象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具有的丰富的外延和内涵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图书馆文化有助于塑造图书馆整体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并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为社会文化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欧兆虎,张明海.基于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文化重构[J].图书馆,2009(04).
摘 要:礼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应该遵循礼貌这一普遍原则,然而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衡量标准及表达方式,本文以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深入剖析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语用失误,取得得体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礼貌原则;谦虚;文化差异
一、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
礼貌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普遍遵循礼貌的原则。H.P.Grice在1967年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的双方要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虽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由于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歧义,但他不能够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大量使用委婉客气的间接语言的原因。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为丰富和完善Grice的“合作原则”,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表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性准则(agreement maxim)及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他认为根据这些准则合理使用语言就可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Leech提出的这六条准则是根据英国文化特点而提出的,主要是说英国人如何运用礼貌原则而使言语行为恰到好处。同时Leech也指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重视谦虚准则;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地中海国家更重视慷慨准则,而不太重视谦虚准则。”这些不同的礼貌准则是礼貌原则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具体表现,即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表现。同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顾曰国、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礼貌现象及礼貌行为的文化特征。
Leech认为礼貌理论具有普遍性,但也清楚地意识到礼貌受文化制约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承认礼貌原则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礼貌原则的特殊性,不应该追求并满足于普遍框架的趋势。礼貌是一条普遍原则,既然它属于文化因素,那么在不同的文化里,就会产生相应的准则或准则变体。在礼貌原则总的框架之下,根据我国的文化特点、社会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交方式等,顾曰国先生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提出了五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贬已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他认为这些准则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起作用,同时“贬已尊人准则”又是汉文化礼貌中的核心部分。
二、中西方“谦虚”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成因
(一)中西方“谦虚”观念之对比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谦虚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其身。儒家思想也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可以说“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谦虚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谦虚品质,就无法具有外在的真诚恭谨表现。所谓“谦虚”就是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而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因为西方式的谦虚是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出的“谦虚准则”有所不同,中国人之“谦虚”主要体现在“贬己尊人”。“贬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西方社会人们惯常遵循的“尽量贬低自己,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的“谦虚准则”在中国社会不仅不适合,却常常构成对中国人面子的威胁之力。
(二)中西文化中谦虚的语用策略之对比
对谦虚的表达有许多语用策略。英汉文化关于“谦虚”的语用策略有很大差异。首先,很多时候,中国人对于表扬和称赞基本上采用自贬和推让的语用策略。而西方人一般趋向于接受称赞,接受式和缓和式是西方人用以回答称赞语两个主要语用策略。正如熊学亮在《认知语用学概论》一书中写道:中国和日本文化比较注重谦虚准则……比如称赞某人的外貌和成就,中国人可能会以“不”“哪里,哪里”“过奖了”“不敢当”“差远了”来回答,而西方人则可能用“谢谢”来回答。说“不”“哪里,哪里”,牺牲的是一致准则;说“谢谢”忽视的是谦虚准则。有这样一个笑话:中英两国官员偕夫人举行会晤,英方官员见到中方的夫人便主动赞美道:“您妻子真漂亮!”,中方官员回复道:“哪里,哪里。”翻译将这句谦虚用语翻译成了问句,“where? Where?”对方一头雾水,随即答道 “Every where!”从这个笑话中不难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对待赞美之词的态度差异。中国人往往通过否定对方的赞美或说些贬低自己的话以示自谦和礼貌,而英国人往往会认为他们的赞美之词被直言否定是对他们的鉴赏能力的否定,是不讲礼貌的表现。
其次,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在交际中历来擅长用谦词,敬辞来表达“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原则。使用谦语,在称呼自己及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前用“小”“愚”“便”“寒”“敝”等谦辞。敬辞则相反,是在交际中用“贵”“尊”“令”等用以称呼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而在英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语用讲究。
另外,中国人的“卑己尊人”还表现在公开的讲话开场白的措词方面。不少中国人包括领导在讲话前,总要客气一番,说“我没有什么更多的好讲”或者“我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好讲”,或者“我的讲话会浪费大家的时间”等待,意思是自己很谦虚。然而类似的话产生的语力会使外国人大吃一惊,或莫明其妙,他们觉得既然“没有什么好讲的”“会浪费大家的时间”,那还讲什么呢?
由此可见,谦虚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被看做是人的美德和待人接物的要求,被看做是礼貌的表现。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谦虚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Leech的礼貌原则就包含了谦虚准则。而在汉文化中,谦虚自古以来就是为人处世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道德水准。
(三)中西文化中谦虚的差异的形成原因
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礼貌的语言和礼貌的行为是表层的现象,是特定的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才能通过这种表象,挖掘其真正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中西文化中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与非语言习惯不同,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在对谦虚的不同诠释和语用策略方面。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制”紧密相连。“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概念之一。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义者,治之统也”。“礼”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差别,要求每个成员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说话,行事。在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人们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维护社会“和合”的关系至高无上,因此崇尚“贬己尊人”或“谦虚”的礼貌行为。
不同的道德观和传统的文化习俗决定了称赞语及应答语的言语方式的不同。汉文化礼貌的核心是“自谦尊人”。它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原则的。中庸心理是中华民族历史非常悠久,而且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之一。孔子把中庸看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几千年来,这种道德观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在中华民族的语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是一个重农的社会,重农社会的结果就是重农文化,这种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群体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深入人心,这要求人们必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在集体劳动中需要对方的合作以及其他人的支持,这些都需要谦虚。
英语文化受到古希腊哲学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加上西方社会是个重商主义的社会,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因此英语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个体主义。西方人追求自由,注重个人的权利和独立,认为尊重个人自由的权利的言行才是礼貌的。其礼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同。西方社会历来强调个体与个人价值,因此培养了个人的自信,,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及在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所以在面对人们的称赞时,他们敢于大方地接受,一句“thank you”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面子的维护。
参考文献:
[关键词]龙文化;图腾文化;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57-03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文化已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等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龙”被翻译成“dragon”。dragon和龙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都是没有确实考证的传说之物,身躯都很庞大,都能飞翔,外形十分相似。它们同是想象中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又都在文化中长久地保存下来。但事实上,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动物:dragon一词和中国的龙所指不同――正如phoenix和凤凰的强行对译。这种对译必然造成文化交流上的误解和障碍。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中龙或dragon的不同起源和发展,探索它们在各自文化中的不同象征和意义。
一、龙与dragon的不同起源
中国文化中的龙有多种解释。《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 《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从这些解释中,我们可以了解龙的形象并隐约看到它的起源。首先,综合这种种解释,我们可以说中国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以及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而龙的起源,也就是龙的模糊集合过程,则起自原始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时期,与原始宗教和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图腾崇拜的结果。“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意为“他的亲族”。在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的东西,这一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也就是这个氏族的标志,它就是图腾。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存在过图腾崇拜现象。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说,龙(蛇)本是某个部落的图腾,后来,这个部落兼并了以马、鬣、鹿、鱼等为图腾的部落,就在蛇的躯体上再加上被兼并者图腾的某个部分,于是就形成了复和式的龙图腾。这一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如今西方通称的dragon形象来自波斯、希伯莱、希腊、北欧神话,形如巨大的蜥蜴或鳄鱼,四只脚,一对蝙蝠般的翅膀,有时颈和背上长刺,头上有尖锐的角,贪婪邪恶,会喷火,血有毒等等。西方学者对“dragon”的涵义也有众多解释,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种:第一种为蟒或巨大的蛇;第二种为神话中的怪兽,是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通常结构像蛇和鳄鱼,有坚硬的爪子,皮肤上有鳞片,有翅膀,有时会吐火,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结合;第三种解释则出自《圣经》,在旧约的拉丁文和希腊文译本中,海里和陆地上的两种巨兽也许和龙有关。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描述过看守着宝藏的龙,称之为drakon,后来drakon演变成英语的dragon。一般认为,西方龙的传说源于对蛇的崇拜,因为在世界各文明里都有过蛇崇拜。不过,基督教文明的兴起基本树立起龙的邪恶形象。在《圣经》里,龙就是蛇,《创世纪》中,撒旦化身为蛇引诱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启示录》里说到,大龙被摔在地上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因此,dragon被西方人视为恶魔的化身。
根据以上的事例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的龙在诞生之初就已经具备了不同于西方dragon的几个本质特征:首先,由于中国龙的图腾功能所赋予其形象上的威严而非邪恶。中国龙的形象虽然也糅合了许多实际存在的动物形象上的一些特征,但整体来讲,它基本上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现实中无法找到对应的生物。西方的dragon在形象上也具备某种糅合的痕迹,可是从整体来看,很容易与蜥蜴或者是恐龙直接对应起来,让人觉得dragon就是会吐火或者具备某种魔法的恐龙或蜥蜴。其次,中国龙从起源之初就由于图腾崇拜的原因在精神上具备神性而非魔性,而西方的dragon则从一开始就充当了神话中被勇士打败的魔兽或是与上帝对立的魔鬼的象征。
二、龙与dragon形象的不同发展与文化象征
在中国,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把伟大的天象尊崇为龙,在春耕中对着新年的第一道彩虹,唱起“二月二,龙抬头”,祈望并认定它会给天下带来吉祥、欢乐和幸运;并在远古神话中把自己的始祖一个个打扮成人首蛇身的英雄,而且认定这些被图腾化了的英雄代表着力量、信念和追求。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开天辟地的创生神,与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从而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夏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在传说及神话中“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龙变成了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龙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他们的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此外,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当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陇亩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志而怀才不遇。中国民间也说“望子成龙”,并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头上长角、身上长鳞的怪物,而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将来能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
与龙相比,dragon文化意义的变迁就显出命运多舛的意味。在早期西方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中,最有名的要数古希腊神话了。在希腊神话中,较早被提及的龙是与众神之神宙斯作战的龙形巨人,这些龙形巨人是大地女神盖亚与天神乌拉诺斯所生,他们面目狰狞,须发杂乱,身后拖着一条带鳞的尾巴。在大部分希腊神话中,龙都扮演着这样的反抗者角色,但却屡屡被神和英雄击败,甚至沦为被愚弄的对象。 除此之外,在古希腊神话中,龙还扮演着另一个重要角色――忠诚的守护者。赫拉克勒斯偷得金苹果的故事、伊阿宋取金羊毛的故事中,都有一条看守宝物的龙。但到了公元2世纪,西方龙的形象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它有毒、能喷火,长着蝙蝠状的大翅,腆着大肚子,怪模怪样而且贪财、狡诈、残暴。这种模样已经与中国龙的形象完全不同了。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兴起,《圣经》再次改变了西方龙的形象。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撒旦化成一条大红龙,尾巴扫过了1/3的天上星辰,它有七个头,每个头上都戴着王冠,贪婪地吞吃着新生的婴儿。于是,西方龙就从“守财奴”堕落成了最邪恶的魔鬼,被描述成罪恶、狡诈和残忍的代表。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人的扩张,龙是魔鬼撒旦的恶名在欧洲,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三、水与火的交相辉映――龙与dragon的物质象征
中国龙的典型形象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的神兽,善变化能兴云雨有利于万物。在中国,龙是水神,司云雨。民间祈雨总是祈求龙,各地遗存的龙王庙足以证明这一崇拜的普遍与久远。而“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这样的俗语也在向我们彰显着龙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神话中的龙一般居于深渊或大海中,不食人间烟火,如果环境不清幽,则腾空而去。单就著名的小说《西游记》为例,孙悟空借兵器的东海龙王、被魏征梦中处斩的泾河龙王、被收做唐僧坐骑的西海龙王之子、乌鸡国里八角琉璃井中的井龙王、黑水河里作怪的西海龙王之甥以及碧波潭里的万圣龙王等,与其他龙婆龙女共同构成了一个龙的谱系。而它们无一不是居于水中,掌管水族。
dragon的典型形象则是一只长着鹰爪和鹰翅、狮子的前脚和头、鱼鳞、羚羊角以及蛇尾,口中喷火的巨大怪兽。它们喜欢居住在巨大的洞穴、火山口以及湖泊或海洋中,常以人或动物为食,喜欢呆在储藏金银和宝藏的地方,如果有人侵犯了它,就会进行疯狂的报复。dragon是宝藏的守护者,是魔鬼的化身,能游水、能飞行,还能喷火,凶猛异常,破坏力极大。正因为如此,西方神话故事中有许多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龙成为勇士扬名的牺牲品。从早期的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到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英雄长诗《贝奥武夫》以及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大量屠龙的神话故事,故事中的dragon无一不是身有双翼,口中喷火。而骑士与龙的搏斗则被认为代表了善与恶之间的较量。基督教有很多圣徒和龙作战的传说。英格兰的守护圣徒圣乔治就以英勇除掉为害人间的龙而闻名,相传他用这条龙的血在盾牌上画了“十”字,因此白底红“十”字旗就成为代表英格兰的旗帜,英国的嘉德勋章上就有圣乔治骑马和龙奋战的图案。
到了近现代,龙依旧是西方文化中一个固定的贬义词,如老龙成了魔鬼的代名词。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龙更成了描述邪恶的生动词语,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名著《艰难时世》中讽刺作品中的斯巴塞太太是一条看守银行的毒龙。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听到她的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她伤心地说:“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般的心!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清雅的洞府里?” 在当代西方的影视作品里,dragon仍然喷着火出现。在《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甚至动画片《怪物史瑞克》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水与火的交相辉映中,中西方文化赋予它们的完全不同的物质象征,使龙与dragon的形象更加诡异迷人。
[参考文献]
[1]Bhabha,Homi.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94.
[2]Murfin,Ross.The Bedford Glossary of Critical and Literary Term[M].Boston: New York: Bedford/St.Martin’s,1998.
[3]美・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关键词:英语;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88-2
1 概述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宗教或非、思维习惯、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各种科学技术的总模式,文化包括一切该社会所共享的产物,不仅包括城市建筑、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物质上的东西,而且包括思维方式、生产生活习惯、家庭模式、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地说,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
在涉及跨文化交际场景时,参与其中的人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冲破自己文化的固有思维和约束,去理解、认可乃至接受其他文化中多重且隐秘的性质,让自己适应不同的文化礼貌语境,使自己设身处地理解对方文化习俗和用意,最终达到语言交际双方能够沟通思想感情的目的。
从英语单词modest出发,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窥见中西礼貌用语的不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表达“谦虚”方面意思时用“modest”一词,其本意为适中、中等,觉得自己态度适度了,也就谦虚了;而中国人表达“谦虚”时却是用谦卑的态度来表达,也就是将自己摆在比“适中”、“中等”更低一些的位置。西方人的谦虚是摆出中等的态度,中国人的谦虚是将自身摆在一个中等偏下甚至很“下”的位置,从中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中国人的谦卑要远胜过西方文化浸润出的西方人。基于此,汉语与英语在表达礼貌时所用语句的不同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也就可见一斑了。
为了达到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将提出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礼貌用语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有必要规避的一些禁忌,按照一般交际时间顺序排列。
2 称呼方面
2.1 跨文化交际时称呼用语方面的建议
英语民族不太区分长幼、尊卑,表现出平等、个性独立的文化特征,无论是在年龄相似的人之间或者年龄相差巨大的人之间,社会地位相差不大或者社会地位相差悬殊的人之间,甚至是学生对老师、孩子对父母、下级对上级都一般直接以名字来称呼,而且丝毫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如果是在正式场合,也只是用Mr. Mrs. Miss. Ms.一类简单的称呼加在被称呼对象姓氏的前面,如Mr. Johansson, Mrs. Smith, Miss Stone等。
2.2 跨文化交际时称呼用语方面的禁忌
注意避免陷入汉民族的习惯性思维,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亲属名称来称呼非亲属成员,如Aunt Lucy, Grandma Mary等在西方文化中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有一美国妇女Gina应邀去参观一家中国的托儿所,刚走进门,孩子们便一涌而上,喊着“Aunty,Aunty”,Gina为此而感到十分不悦,她认为自己不是孩子的Aunt,怎么这样称呼自己呢?在汉文化习俗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可以称呼非亲属人员,而在西方文化里是行不通的,所以出现了Gina的不悦。
另外,要注意在绝大多数时候避免用被称呼对象的职务、职业来称呼对方,如Teacher Zhu,Bureau Director Li,Comrade Zhang,Commander Liu 等在英语文化中都是不被允许的。在西方,只有少数几个职务或职业用于称呼,如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被称为Doctor,有权主持法庭审判的人可称Judge,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和Mayor,但往往只称Governor和Mayor,省去其姓名。除此之外,Professor一词也有类似用法。
最后,还要避免用汉语思维编造出一些自认为表示礼貌的称呼,例如,老太太Old Lady,老先生Old Mr.等称呼在西方称呼史上是找不到的。
3 问候方面
3.1 跨文化交际时问候用语方面的建议
一般对西方相熟的友人用Hello.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doing? 等问候用语;对于第一次见面或不熟的西方人士用Nice to see you. Pleased to meet you.等用语来表达双方第一次见面时的问候。
3.2 跨文化交际时问候用语方面的禁忌
Have you eaten? 您吃了吗?在西方文化里,如果用它来打招呼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与国情,近现代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长期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殖民统治以及内部军阀混战的摧残,普通民众将生存的最基本要素――“吃”,摆在了首当其冲的重要位置,所谓“民以食为天”反映的正是求生的欲望刺激了民族食欲的状况,因而在国人的问候语中出现“您吃了吗?”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整个西方文化中都没有这样一种问候方式,中国人用Have you eaten? 或者Have you had your meal? 与西方人打招呼后,西方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中国人想请自己吃饭。
然后,Where are you going? 您去哪儿?也不能用来与西方人打招呼,中国人之间问“去哪儿”只是用来寒暄,并不真正想知道对方去哪儿,中国人用这句话与西方人打招呼后,西方人士则会感觉到自己的隐私有被探听的危险。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候语How do you do? 要尽量规避使用。在英式英语中,人们一般将这句话理解为“你好”,可以用重复该句话来表示回答和问候(注意:虽然从表面上看How do you do? 是疑问句,但实质上并不表示任何疑问的意思),这句典型的英式英语属于极端正式场合的问候语,一般是在极其正式的社交场合,双方初次见面时伴随握手或点头等社交礼仪时使用的问候语,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会用到,甚至可以说,在日常交际中这句问候语已经被淘汰了。
4 就餐方面
4.1 跨文化交际时就餐用语方面的建议
与西方友人一起用餐时,如果自己是东道主,可以用些一般礼貌用语,诸如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或Make yourself at home. 来适度表达自己的好客即可。
4.2 跨文化交际时就餐用语方面的禁忌
在用餐之前,不过度谦虚地将自己为西方友人准备的丰盛饭菜称为“便饭”或“随便吃点的东西”等,因为在西方文化里,中国人过度谦虚所说的话通常会被西方友人认为是一个事实,“随便准备的饭菜”会真的被对方看成是中国主人对自己的不尊重。
用餐时不强行劝吃、劝喝,因为与中国人的“热情”相比,西方文化不认为替别人夹菜、劝酒等是可取的礼貌行为,反而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对自我隐私的一种轻微侵犯。同时,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在餐桌上绝对不能按照部分国人的粗鲁行为方式行事,大声喧哗、划拳斗酒、喝到兴起光膀子拼酒等行为都是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和绝对不允许的。
4.3 非语言的礼貌行为方面的一些建议与禁忌
在中国,如果主人家有小孩,客人或者朋友不过去摸摸、拍拍、搂搂、亲亲,可能会让中国母亲不悦,认为这人没有人情味,不热情、不亲切;与之恰恰相反,在西方国家里,妇女不喜欢别人抚弄她们的婴儿或很小的孩子,不论是摸摸、拍拍、搂搂或是亲亲孩子,都会让母亲认为别扭、无礼。
同样是在中国,两位女性或两位男性手牵着手或臂搭着肩,以示非常亲密要好,表示两人是好闺蜜或好兄弟;而在西方,同性男女过了童年时期就不能走路时手拉着手,或一个人的手臂搭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这意味着同性恋。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文化习俗、行为规范上存在诸多差异,对礼貌语言和非语言的礼貌行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各英语国家人民交往时,尽量全面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以避免因不了解西方文化而导致的礼貌语言使用不当的情况,使中西交往和谐友好地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04):10-17+80.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其“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内疚”。
一、委婉语的民族文化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提供化的一面镜子。英、汉委婉语自然也会折射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在英、汉语中最为常见的委婉语总是和人的生、老、病、死等相关,下面就此类委婉语的文化性进行分析探讨。
人会变老是自然规律,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 “老”这个词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在中国 “老”是智慧和经验的象征,如 “老骥伏枥”、“老马识途”等。对年长者,我们称呼时也往往冠以“老”字,如:“老寿星”、“老先生” 等。这类称呼中的 “老” 字,其语用功能主要是体现对长者的尊重,“年老”之意被淡化。但在英美人中“老”意味着“不能再为社会做贡献”、“不中用了” ,所以 “old” 是忌用词,要用elderly或senior来代替。
“死” 字几乎在所有语言中都是避讳语,英汉语中死的委婉语,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与文化。例如中国佛教把“死”婉称为“入寂”、“圆寂” ;道家却称之为“仙去”、“仙逝”等。老者死亡称为 “寿终”、“谢世”;少年死亡称为 “夭折”;中年死亡称为“早逝”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从死者的社会地位到年龄、性别,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生者对死者的态度等无一不体现在所使用的委婉词语中。
英语中的to go west ,to be taken to paradise , to be asleep in theArms of God等习语均出自圣经。基督教认为,在最后的审判日人人都要把记载自己在世上所作所为的账本交给上帝加以审判。上述关于“死”的英语习语,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信仰观念。
二、委婉语的翻译对策
由于汉、英委婉语从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成为译者的棘手问题。作者认为,译者应在 “和而不同” 的原则下,不拘一法,灵活处理。人们常用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直译法
直译就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汉、英虽属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但二者之间仍有某些共同属性。汉英委婉语互译时,在能够确切表达原义和不违反译文规范的前提下,直译应是我们首选的翻译方法。请看以下例句:
1.The old man lay taking his rest after a life of biter hardship.译文:这位老人含辛茹苦了一辈子,现在安息了。英语“take one’s rest” 是“die”的委婉语,译文用 “安息”表达“死亡”恰好对应。
2.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译文:As tarving camel is bigger than a horse.翻译委婉语,采用直译法既能比较完整地保持原文的比喻和语言特色,又能保持形式的统一。
(二)意译法
对译语读者来说,如果直译模糊或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采纳意译的方法。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语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由于汉英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一些委婉语如果直译可能会造成读者的费解或误解,这时,我们可以忽略委婉语的表面意思而直接翻译其隐含意义。例如:An old white pimp named Tony Roland who was known tohandle the best looking working girls in NewYork.该句中的 “working girls”的本义是“工作妇女或劳动女性”。后来,那些靠卖笑的烟花女子将自己美称为“工作一族” ,言下之意是她们也是靠劳动来生活的。如果这里将其直译为 “工作妇女或劳动女性” 就会使人产生误解。有鉴于此 ,这里采用意译法将其翻译为“窑姐”,既忠实原文 ,又明白晓畅。
(三)变通超越法
以上三种翻译方法都是以委婉语译委婉语,而变通超越法是对于那些没有对应词语的委婉语,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方法。不一定是以委婉语译委婉语。这种翻译方法往往舍弃了委婉语的文化特性,用普通概念词表达真实意义。例如:The boy’s laziness all summer go to his father’s goat .那男孩整个夏天都很懒,这使他父亲很生气。(《圣经?旧约》说上帝命撒旦去烧Job的羊群以激怒他,考验他对上帝的忠诚与忍耐。Got one’sgoat 意为“使某人生气”。)
三、结语
由于中西方社会习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有明显差异,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其语用功能不尽相同。 在英汉委婉语翻译中,译者应始终坚持从文化角度去思维,准确把握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意义,结合语境“对症下药”,将委婉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忠实无误地传达给读者,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彭增安.语用? 修辞? 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关键词:分布式文件系统;元数据操作;优化处理;PVFS2
中图分类号: TP316.4
文献标志码:A
Metadata processing optimization in 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LIU Lian, ZHENG Biao, GONG Yi-l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etadata processing in PVFS2, and took the remove operation as an example. To find out the bottlenecks in the remove operation, the time of each step was tested. And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o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number by placing judgmental process on the server side was proposed, which is also suitable for other metadata operation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was implemented in PVFS2.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remove operation, this proposed method shows about 10%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
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metadata operation; processing optimization; PVFS2
0 引言
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时代数据规模越来越大,海量数据存储和大规模并发的I/O成为了分布式系统中的瓶颈。单机环境下的文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网络时代的大容量、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扩展性等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工业界和学术界开发出基于各种设计架构和理念的分布式文件系统[1-5]。
元数据的管理是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6]。元数据是描述文件系统组织结构、文件属性和文件数据的数据,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与元数据有关的操作占到了所有操作的60%以上[7]。元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提升[8-9]。
1 相关工作
PVFS2是由Clemson大学开发的一个能在Linux机群上进行并行I/O和并行文件系统研究的实验平台。PVFS2是一个开源的、可扩展的并行文件系统,内部各个部件的模块化程度很高[10]。PVFS2支持多个数据服务器和元数据服务器。在文件系统内部进行元数据处理时,包含对以下4种类型对象的操作[11]:
1)元数据文件对象(Metafile Objects)。存放文件的所有者和权限,以及对应的所有数据文件对象的句柄,数据文件分布情况,数据文件句柄和数据文件的个数。
2)数据文件对象(Datafile Objects)。存放文件的实体数据。
3)目录对象(Directory Objects)。存放所有者和权限等信息,也存放目录数据对象的句柄。
4)目录数据对象(Directory Data Objects)。以“文件名:元数据文件句柄”这样的格式存放一个文件的信息,来区分文件和目录。
可以通过图1来说明PVFS2文件系统内各个对象的关系。在文件系统根目录下有一个目录dir,路径为/dir。dir的目录下有一个文件File1,路径为/dir/File1。假设每一个方块代表一个对象。File1被条带化(striping)分成3块部署到3个数据服务器上[12],其中,前两块的大小是PVFS2中默认的64KB。另外,从用户的角度看,目录对象和目录数据对象是相同的,因此只用一个图表示。系统通过句柄来访问这些对象,每一个对象都由唯一的句柄来标识。
句柄是系统中唯一的、类似于整型的标识符,用来标识PVFS2文件系统中的对象。系统中每一个文件、目录都有一个句柄。在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时,指明句柄即可处理相应的对象。句柄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整数,系统指定句柄值的范围来把句柄空间划分成各个子集。这个子集就是所谓的句柄范围(Handle ranges)。下面的代码段是句柄范围在源码中的定义,它在文件系统创建时被静态地分配[13]。
每个服务器上的PVFS2文件系统负责一部分的句柄空间。在整个系统中,每个服务器上的PVFS2文件系统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即文件系统ID。文件系统ID在文件系统创建时由管理工具设定。当发送一个元数据操作请求时,通常需要指定文件系统ID和句柄。句柄范围定义的数据结构如下所示:
参考文献:
[1] MENON J, PEASE D A, REES R, et al. IBM storage tank: A heterogeneous scalable SAN file system[J]. IBM Systems Journal,2003,42(2):250-267.
[2] KARAMANOLIS C, LIU L, MAHALINGAM M, et al. An architecture for scalable and manageable file services[R]. Palo Alto: Hewlett-Packard Labs, 2001.
[3] 钱迎进. 大规模Lustre集群文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4] 李晖,范志华,熊劲,等. 机群文件系统 DCFS2 的高可用性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2006,32(7):69-71.
[5] WEIL S A, POLLACK K T, BRANDT S A, et al. Dynamic metadata management for petabyte-scale file systems[C]//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4 Conference-Bridging Communities. New York: IEEE, 2004:523-534.
[6] 杨德志,许鲁,张建刚. 蓝鲸分布式文件系统元数据服务[J]. 计算机工程,2008,34(7):4-6, 9.
[7] ROSELLI D, LORCH J R, ANDERSON T E. A comparison of file system workloads[C]// Proceedings of 2000 USENIX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Berkeley: USENIX Association, 2000:4.
[8] 胡雨壮. 分布式文件系统吞吐率优化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9] 陈欢,范志华,熊劲,等. 影响文件系统性能的若干因素的实验[J]. 计算机工程,2007,33(8):74-76.
[10] PVFS2 Development Team. Parallel virtual file system, version2[EB/OL].[2012-05-20]. http:///cvs/pvfs-2-7-branch.build/doc/pvfs2-guide/pvfs2-guide.php.
[11] KUHN M, KUNKEL J, LUDWIG T. Directory-based metadata optimizations for small files in PVFS[C]// Proceedings of 14th International Euro-Par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cessing. Berlin: Springer, 2008: 90-99.
[12] 赵铁柱. 分布式文件系统性能建模及应用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13] DEVULAPALLI A, OHIO P W. File creation strategies in a distributed metadata file system[C]// 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mposium.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7:1-10.
[14] 王梅,罗秋明. PVFS 代码结构及并行Meta 服务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6):292-294.
[15] LIAO W K, CHING A, COLOMA K, et al. A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ient-side file caching for MPI-IO[C]// 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mposium.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7:1-10.
摘 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困难与障碍。其中,“面子”理论的不同就是一个主要问题。探讨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下“面子”理论的不同以及分析了造成理论不同的原因,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关键词:中西方;面子定义;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15-0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形成,跨国公司和组织在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在显著增加,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在跨国经营和管理之中,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面子问题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的重视,因为它对跨文化交际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交往中时时刻刻关注着“脸面问题”。面子理论作为一种礼貌现象,已经深入于人际交往之中。本文旨在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子理论,希望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帮助人们避免语用失误,从而提高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一、中国人的面子理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人类学家胡先缙首先提出中国人的面子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脸”和“面”。她认为,“脸”是团体给予具有道德名誉者的尊重[1]。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道德标准,社会就会批判他,他就会感到丢脸,就会因此处于无人帮助的境地而感到焦虑。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脸面”可以限制人们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是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有效法则。“面子”指的是个人通过可以看到的成就和夸奖而得到的声誉和地位。它将个人提升和荣誉的获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胡氏定义为了体现“脸”和“面”的区别,突显“脸”的道德性而片面强调了“面子”中的成就因素。金耀基在胡先缙的基础上,指出把“face”一词翻译为“脸”和“面”的做法适用于北方说国语的区域,但是中国南方说粤语和客家语的区域只有“面”字,而没有“脸”字。为了避免文字复杂性,金耀基用“面子”概括胡氏定义中的“脸”和“面子”的含义,而且把面子归纳为“社会性的面”和“道德性的面”。“社会性的面”是社会给予个人的。“社会性的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是没有社会性的面子的。“道德性的面”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团队对一个具有道德声誉的人的尊敬[2]。二、西方人的面子理论美国社会学家ErvinGoffman(1967)认为面子是一种有效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是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根据他人的推测而为自己所争取的。并且面子是一种自我描绘,它是人们自我社会价值的证实和认可。Goffman认为,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面子工作”(facework)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脸面”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渗透于人际交往之中。它是个人的自我体现,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中枢。Goffman还认为,“脸面工作”是互相配合的。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的手中。为了不让自己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威胁或伤害他人的面子[3]。所以,在交际中人们总是尽最大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美国人类学家Brown & Levinson认为“面子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the public self-image)[4]。这两位学者指出,面子是共有的,人们通过共同的合作和努力来挽救面子。保护自身的面子是为了交际双发在交际中都可以收获利益。三、中西方文化下的面子理论(一)中国文化下的面子理论根据Hofstede的五种文化维度的定义,中国的文化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属于高权利维度。集体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人把集体比喻成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要服从集体的利益和目标,没有集体势必就没有个体。由于这种思想在中国很广泛,学者们认为中国文化是以“积极面子”为其主要特征的。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据主导位置,人们主要受到以下三种思想的统治:君大于臣,父大于子,夫大于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们重视地位、关系、角色的融合性。中国人长期以来一直相信个人只有作为集体中的一部分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从而他们更加能够接受在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集体主义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儒家思想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奠基石,两千多年来,它塑造了伟大的中国文明,影响极其深远。在儒家思想之中,集体先天就有,人一生下来就处于这个集体之中,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你都得接受。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集体中你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变动性。比如说你现在是晚辈,但将来随着你弟弟和妹妹的出生、孩子的出生等而成为长辈。这个集体充满感情,讲究人情。尽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存在着等级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是一种在感情上可以接受的差别。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特别看重自己的身份,每个人的价值都在这个身份当中得以体现,没有这个身份你就一文不名。(二)西方文化下的面子理论 Hofstede在其理论中提出,西方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范畴,属于较低权利维度。“个人主义”的概念是松散的个人独立于集体主义,个人利益远远超越一切,被至于最高位。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深深扎根于西方文化中,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14世纪在西方兴起文艺复兴活动。在这段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并且逐步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开始接触到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他们以此为基础,突出了追求独立的生活,追求人文主义的思想。并且推崇“人性”、强调“人权”、宣传“人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以个人为主导的生活方式被重视,个人的理想、目标和隐私都得到极大的尊重。Smith和Louise认为,“个人主义包括自我意识,自身是一个单独的集合体,他的行为目的在于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不是集体中一些人试图消除人际关系。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个人追求自由、独立、自我”[5]。(三)中西方面子理论对比研究 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以群体观念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人们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将集体概念至于个人概念之上。人们认为个人和集体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个人只是社会整体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或一个分子,整体则起到稳固和融合的作用。中国“面子”文化将“积极面子”放在第一位。积极面子是指个人的需要不能超越于社会赋予每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中国文化中,面子不仅是一种社会标准,也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整合工具。在西方文化中,“自我”一直以来是人们所推崇和追求的。西方人看重个体的独立性。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以个体为主导,强调自我,突出自我。“要面子”在西方文化中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时保全自我的“面子”。双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导致中国人做事会保护自己的面子和他人的面子,相反美国人做事经常不讲究情面。西方文化受到个人主义取向的深刻影响,集体规范或期望相对较低,人们试图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对“平等性”的原则,一旦双方发生矛盾冲突,人和事不会等同对待。因此,从内涵来讲,西方社会“面子”的概念要比中国的“面子”小得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西方人并不是完全不重视面子,但是面子概念在他们的思维中没有中国人那么复杂。在做事方面,西方人会将人和事完全分离开来,讲究一切公事公办,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面子,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讲情面”“冷若冰霜”。四、结语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文化的不同是决定言语交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面子文化必然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讨论和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面子的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在适当的场合实施一些策略并且说出得体的话语。同时有利于指出隐藏在交际行为中可能引起误会和矛盾冲突的因素,进而促进在言语交际中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促使交际达到成功。参考文献:[1]胡先缙.中国人的面子观[C]//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57-78.[2]金耀基.“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C]//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杜冠图书公司,1988:289-345[3]Goffman,E. International Ritual : Essays on Face to Fade Behavior Garden[M]. City, New York. 1967.[4]Brown,P &Levinson, S. Politenes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5]郭峥嵘.中西方文化中“面子”的比较和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76.